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2024-09-20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共12篇)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篇1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先后8次提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并且提出了“互联网 + ”这个新概念后,更是每天引来上百万网民的点赞. 可以说,“互联网+ ”在中国的迅猛发展,不但提升了一个又一个传统行业的层次,也给每一个人带来了机遇、希望与挑战. 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优势,加上“免费使用”的互联网思维,改变了教育的开放性,改变了教育的透明性,改变了教育的共享性以及改变了教育的全球性‘互联网 + 在数学教育领域必将掀起了一股革命性的浪潮.

互联网 + 课程,不仅仅产生网络课程,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学校课程,从组织结构到基本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互联网教育研究院院长吕森林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人机交互模式、人工智能、游戏设计正在重构学习的过程和体验. ”

正是因为具有海量资源的互联网的存在,才使得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内容全面拓展与更新,适合中小学生的诸多前沿知识能够及时地进入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套餐,课程内容艺术化、生活化也变成现实. 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学生多种感官所接受. 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在于它形象、直观、动静结合、灵活逼真、可进可退、可整体、可部分、可再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如在学习《平移与旋转》这一章时,通过多媒体的手段,给学生展示图形向一个特定方向平移一定距离的直观过程,或由一个基本图形旋转而得到一个复杂的旋转图形的直观过程,这样,学生就容易由此把握住平移与旋转变换的深奥特征. 通过互联网,学生获得的知识之丰富和先进,完全可能超越作者.

互联网 + 教学,形成了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视频等诸多全新的概念,由此,不但帮助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课堂教学手段,大大提升了教学素养,而且,更令人兴奋的是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才真正成为现实. 这种教学结构和模式的翻转,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而且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指导者. 在互联网教育中被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课堂则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教师必须能够高度把握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疑惑,具备准确、到位地解析和归纳的能力,从而达到一种“醍醐灌顶”的效果. 同时,教师不再居高临下地灌输知识,更多的是提供资源的链接,实施兴趣的激发,进行思维的引领.

互联网 + 学习,创造了如今十分红火的移动学习,但它绝对不仅仅是作为简单的即时随地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存在的概念,它代表的是学生学习观念与行为方式的转变. 两千多年前,孔子杏坛讲学,口口相传,完全倚赖于老师. 一千多年前,活字印刷术迅速发展,文字典籍大量复制,师生得以初步分离. 当互联网技术成为学生手中的利器,学生才能真正确立主体地位,摆脱学习的被动感,自主学习才能从口号变为实际行动. 大多数中小学生都将有能力在互联网世界中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

互联网 + 公平,众所周知,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是多年来困扰中国教育的桎梏,学区房、择校生、占坑班等社会乱象,无不与此相关. 这种不均衡表现在地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成为各级政府亟待破解的难题. 其中,师资差距问题是难中之难. 假以时日,即便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追上来了,教育“硬”差距缩小了,但师资、管理等方面的“软”差距依然存在. 如何破解? 互联网给出了一种新方法. 教育部日前发布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底,全国6. 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了“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农村边远地区长期缺师少教、国家规定课程无法开齐开好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强校伸出援助之手,用互联网拉近了与薄弱校之间的距离,在一个新的层面上,让教育公平前景可期. 清华大学扶贫办主任黄丽介绍说: “清华大学的远程教学站已经覆盖了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的522个,附小的课堂就是通过这些网络,便捷、迅速地传递到3000多个教学站. ”

互联网 + 评价,这就是另一个热词“网评”,在教育领域里,网评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学生通过网络平台,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打分,教师通过网络途径给教育行政部门及领导打分,而行政机构也通过网络大数据对不同的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进行相应的评价与监控,确保每个学校、教师都能获得良性发展. 换句话说,在“互联网 + ”时代,教育领域里的每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对象,而社会各阶层也将更容易通过网络介入对教育的评价. 此外,互联网 + 评价改变的不仅仅是上述评价的方式,更大的变化还有评价的内容或标准. 例如传统教育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基本由学生的成绩来体现,而在“互联网 + ”时代,教师的信息组织与整合、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教师积累的经验通过互联网获得共享的程度等等,都将成为教师考评的重要指标.

互联网 + 大数据,长期以来,老师用纸和笔计算学生的学习数据,耗时费力,准确率也不高,“互联网 + 教育”让这一切变得轻而易举. 学生用电脑答题的同时产生海量数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告诉教师: 哪些题过易,人人都会,答题是无效劳动; 哪些题过难,多数学生在哪个知识点出现卡壳,学生是否在特定段落做了笔记,是否在文章结束前就放弃了阅读……这些数据可以揭示出最佳学习策略.

“‘互联网 + 教育’会生成什么? 无疑是智慧教育. ”真格基金创始合伙人、一起作业网董事长王强说. 教育只有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持续不断地进行革命性的创造变化,才能走向新的境界. 面对“互联网 + ”时代给出的新机遇新挑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坚定信心,解放思想,聚精会神,锲而不舍,全力打造 出领先于 世界水平 的“网络新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篇2

范 正 欣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老的旧的制度体系慢慢崩溃消亡,特别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无论一家公司曾经创造出多么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固步自封,最终也会因逐渐跟不上时代步伐而被淘汰。所以,一家银行要想永远处于不败之地就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做出改变,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思维来重构自己的经营理念与服务模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金融服务需求。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对互联网时代下银行网点形式变革的一些看法。

Part 1

传统银行网点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网点服务无法对客户进行全天候全地理的跟踪,获得客户信息有限。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蓬勃发展,人类正迈入一个24小时在线、信息全面互通的互联网新时代。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必然带来客户需求的变化,作为银行金融机构,如何感知客户需求的变化,是银行转型的前提。金融活动的私密性导致客户始终对自己私人的财务运转心存戒备,银行传统的渠道获取的数据分析并不完整。例如传统的支付业务所反映的信息只体现了收款人与付款人之间的货币转移,其信息含量十分有限。

二,业务操作流程繁琐,等待时间过长,客户体验不好。

银行最大的痛点在于风险控制与客户体验的平衡。银行做任何事情,监管部门率先考虑的是风险,其次才考虑便利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银行受到的监管越来越严格。银行开展的业务,有着类似必须本人到场,必须去柜台签字等很多约束条件,以至于在客户体验方面难以顾及。比如一个客户拿另一个客户的卡取钱,按规定需要核查两个人的身份证,最后签字的时候还得将两个人的名字都写在上面,而实际上核查证件打印双头像的时间大大多于取钱所需要的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三,时空限制,很难实现全面完整的产品营销。

当前所有商业银行都在力图将网店打造成一个金融产品超市,而不仅仅是一个交易平台,银行最有价值的工作不是为客户办理业务,而是为客户设计一整套的理财方案,最大程度推销我们的产品。所以,如何吸引客户走进来,并充分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是网店成败的关键。我行有非常多好的理财产品。但实事上,很多客户都是来去匆匆,当柜员在办理完业务之后刚准备给客户介绍几款产品的时候,即便客户表现出兴趣也会因“我要接孩子”“我要赶火车”之类的原因而营销失败。因为他们在来银行之前就只为自己预留了存取钱的时间。他们显然不知道银行会在什么时候对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Part 2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该在三个方面进行网点转型

一,尽快实现银行全业务的在线服务。

建行应该加快传统线下业务向网上银行特别移动端的迁移,支持重点业务及常用功能的7×24小时在线办理。有效延展网上银行的服务的领域。

有数据显示,早在2006年,大约有95%以上的证券业务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的,并且网上银行交易量已经达到了这个行业的80%以上,比如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网上销售量超过了75%。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相较于其他实体商品交易的行业,银行业更容易实现全业务的线上办理。

全业务在线服务可以更大程度的掌握客户信息,特别是移动互联的广泛应用,更是大大丰富了客户的金融交易信息的价值。移动端的网上交易可以反映交易双方所处的空间位置、人际关系等,增加空间和社交圈等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能对客户身份信息、社会关系信息、交易信息、生活信息和行为信息等各类数据的深入分析,还原出一个个活生生的客户,精准预测他们的风险偏好及理财需求,从而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进而在一切有金融需求的地方与客户对接,以创造持续、稳定的超额利润。

花旗银行与Facebook已在数据合作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花旗银行允许用户出让自己的积分给Facebook上的好友,以吸引更多人来办理信用卡和注册积分会员。花旗银行不仅收集到了更多客户的姓名、生日、住址等“硬数据”,还基于社交网络收集到了客户的消费习惯、消费意向等“软数据”。更重要的是,它得到了有着共同爱好或特定思维的一群或一类客户,针对这些客户完成精准营销变得简单。Facebook也得到了来自花旗银行的众多的优质客户。

二,打造一款实用易用的移动端APP,占领客户的手机屏幕

当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将书上的内容讲给客户听的时候,就应该把书送给客户让他在自己有时间的时候看。这时候,手机就充当起建行移动的宣传电子屏的作用了。移动互联时代,占领手机屏幕意味着占领一切。第十届慕尼黑数字生活设计大会发布数据:2013年全球共有18.3亿部智能手机,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查看150次手机,也就是说除休息时间外,每人平均每6分半钟看一次手机。预计今年底前,移动数据流量将首次超过台式机。所以当所有业务都放到网上之后,建行就应该着力打造一个实用易用的移动端APP,使之像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百度客户端一样,成为客户装机必备的手机软件,不可或缺的互联网入口。移动端APP不能简单理解为手机银行,它应该是更全面和更不可替代的,除了可以办理银行柜台上的各项业务之外,还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比如直接进入善融商务进行购物,实时查看股市行情及金融新闻,查询附近信用卡特约商户的打折信息,甚至可以与个人客户经理进行视频聊天。并且坚持迭代更新,根据客户不断增多的金融生活需求,丰富功能应用。只有做到客户没想到的我们要想到,客户想到的我们已经做到了,才能牢牢的占领客户的手机,成为其不可或缺的金融工具。甚至于即便客户手上有几家银行的卡,也会删掉其他行的手机银行,而用建行的APP去操作其他行的账户。这时候,就无需担心产品的营销不到位了,建行后台只需将根据大数据分析之后得出的适合该客户的金融理财服务直接从后台不定时推送到他手机就可以了。

当前,制约网上银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风险的问题。由于风险控制的缘故,网上银行的使用不仅及其不方便,而且很多功能相对于物理网点来说还是阉割版,导致客户的很多业务明明想在网上办理,但是在几次操作失败之后仍不得不到银行网点来办理业务。“从银行的角度来说,银行本身就是一家经营风险的企业。现在一味追求‘银行千万不能出事’,这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天天和风险打交道、经营风险的企业,关键是如何把风险管理好,通过风险管理和风险补偿,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樊爽文(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我认为互联网时代,银行更应该通过微博微信这样的新媒体新渠道有效的向客户进行金融知识讲解与宣传,提升客户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财产保险意识。然后运用各种类似指纹识别这样越来越普及的新技术来提高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进行各种限制。

互联网时代,墨守成规是最大风险。

三,重新定义物理网点,完成从交易核算型向营销服务型的转变

在进行全业务向网上转移的同时,物理网点也应由原来的增加柜员数量的方式,转变为增加大堂经理的数量来满足客户日益丰富的金融服务需求。根据网点的实际情况,就下一个或者少数几个综合化柜台,让其他柜员全部从柜台里走出来,真正走到每个客户身边,去引导客户用网上银行、移动端APP、柜员机完成自己需要的服务。搭建出客户自助,银行辅助的服务模式。

曾有媒体预测说随着全业务网上办理的实现,人们对实体货币的依赖度会下降,最终将导致银行物理网点的消亡。对此,我不敢苟同。这里,我想举两个例子——小米之家,顺丰嘿客。

小米公司一直称自己为互联网公司,作为一家所有的商品都是网上销售的公司为什么仍然要在全国各地设立小米之家呢?同样以做快递这种服务类行业为主的顺丰又为什么开始做实体商铺了呢。这明显与他们所坚持的用互联网节省掉中间成本的经营思路背道而驰。

仔细分析下会发现,这两个所谓的实体店也与传统实体店有很大区别,小米之家不只是提供简单的售后服务,他还是小米粉丝的交流场所,小米之家的整个内部装饰像一个客厅,除了提供售后维修技术支持和产品自提之外,还经常举行各种活动,让粉丝们真正觉得这是一个大家庭。而“嘿客”商店也很特别,这里没有满货柜的食品、成箱的饮料,除了显示各种虚拟商品供客户用手机扫描下单的二维码墙之外,再无他物,比起商店更像一个车站或者大型场馆的休息区,然而这里除了可以提供快递物流业务、虚拟购物外,还具备ATM、冷链物流、团购预售、试衣间等多项业务。俨然一个综合的社区服务平台的模样。

互联网能够在虚拟的空间拉近距离,却不能缩短现实间的距离,能够提供海量的数据,却不能解决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问题,物理网点能够很好的弥补网络的这一缺点,人们在城市里能够看到那样一个物理建筑,对自己虚拟账户里资金也更为放心。当忘记密码,银行卡被盗,或者遇到各种突发情况的时候,一想到附近就有一家马上可以赶到网点,心里也为得到一丝安慰。而在网络上用语言和文字无法清楚表达需求的时候,还可以去那里当面向工作人员求助。

其次,传统的金融消费以“推”为主,依靠客户经理的推销和柜面人员的推介。而互联网金融开创了以“拉”为主的金融消费模式,以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去感染客户。通过互联网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和公众公关,通过官方微博和贴吧与客户互动,共同成长。以强大的归属感与参与感让更多的用户成为自己的粉丝。这不仅可以让客户更加坚定不移的使用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还能让他们自觉的帮助企业进行宣传。

最后,从国外银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财富效益的高净值人群仍然需要以网点资源和人工专员为依托的服务。网点就是为他们提供这种私人管家式高价值服务的场所。

所以,今后的网点将以提供自助设备,在线业务的教学指导答疑解惑,高端客户维护联谊为主,大额资金预约取款,残破零币兑换,和假币识别为辅的职能定位。小巧但精致的分布在人流量大的车站,商场,社区,步行街附近。根据网点附近的金融环境进行精分,配置不同的岗位设置。

Part3 未来场景

小明填完表格,将自己的身份证照片上传到建行网站上,又对着摄像头按照语音提示做出相应的动作,完成了在线申请银行卡的最后一步,系统弹出窗口询问银行卡是邮寄接收还是网点自提,他点击网点自提,输入了自己家附近的网点名称,然后他手机收到一条短信验证码。他拿起手机下楼来到附近的建行网点,将短信展示给一名大堂经理,大堂经理将小明的验证码输入电脑后,按照电脑提示拿出已经申请成功的银行卡,确认客户信息之后交给他。小明正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网点墙壁上的电子宣传屏幕上滚动着善融商务今天的打折信息,他早就想给妈妈买一部手机了,于是找到手机专区,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查询了手机信息,当看好一部手机准备下单的时候倒吸了口凉气,小明还是学生,每月只有固定的生活费,这部手机的价格对他来说还是有点偏高。客户经理发现了小明的囧态,上前询问小明是否有建行的信用卡,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便开始向他介绍信用卡的分期业务,小明认为自己有能力支付每个月几百块的还款,于是点击下单。想到自己周一至周五都住在学校,就将收货地址选择该网点。

小明妈妈正在陪外婆逛街买衣服,老人的衣服不好买,走了好几家店都没买到。老人有点累了,于是小明妈妈陪她走进街边一家建行网点坐下来休息,然后打开建行APP,寻找附近哪里有合适的商店。大堂经理端来一杯水递给老人,老人忙对小明妈妈说,自己眼睛不好,再柜员机上取工资的时候经常还没操作完时间就到了,幸好有这位大堂经理每次都过来帮忙,才顺利取到钱。大堂经理连声说没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如果有什么困难或者需求可以在建行APP里关注自己,以后直接联系。小明妈妈很感激,拿手机对着大堂经理的胸牌上的二维码一扫,关注了他。大堂经理顺势对小明妈妈说,老人年纪大了,要是没有经济负担的话,可以为她买一份保险,多一份保障。小明妈妈点点头,大堂经理拿出平板,开始详细的介绍几款适合她的保险,小明妈妈刚对一款保险产生了兴趣,突然想起来小明爸爸快下班了,要赶紧回家做饭,于是对客户经理说下次继续了解。大堂经理点了一下这款保险的名称,然后平板上弹出一个二维码,小明妈妈对着二维码一扫,这款保险就自动进入了她建行APP的收藏夹里。一个星期后,大堂经理发讯息过来询问小明妈妈对这款产品了解的怎么样了,小明妈妈说已经在网上自己办理了,而且由于填写的的保障年龄是60岁,现在建行APP的善融商务界面上每天会自动推送一些适合六十岁左右老人用的商品,再也不用满大街寻找了。

小明爸爸今天和几个生意伙伴去打高尔夫,大家约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建行网点的集合,等他赶过去的时候,有几个好友已经到了,正坐在网点的私人银行室里喝茶聊天,于是小明爸爸愉快的加入了他们的谈话,当得知这次去的高尔夫球场是位于风景区内的高档球场,小明爸爸很惊讶的问是怎么订到场地的,因为这个球场客人常年爆满,所以一般要提前好长时间预约。一位球友得意的掏出自己的建行国际高尔夫白金信用卡,用这张卡可等同于该球场的会员待遇,不仅能优先安排场地,而且每还可以免费参加8次专业高尔夫培训活动,零距离接受名师指点,轻松提高球技。虽然平时也有客户经理向小明爸爸推销建行的信用卡,但是由于他的工资卡是工行,所以为了方便还款,平时只用工行信用卡,不愿意办建行的信用卡,听好友这么一说突然对建行信用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忙问该怎么办理,那位球友打开建行APP,在好友录里找到小明爸爸,将一名客户经理的名片发送过去,介绍说这张建行国际高尔夫白金信用卡是找这位客户经理办理的,你可以直接联系他。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材变革 篇3

2015年12月4日,由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汇编》编委会主办,新华书店总店、新华国采教育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北京印刷学院协办的“2015年全国高等教育教材论坛”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本届论坛以“‘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材变革”为主题,聚集全国各地的教育教材专家学者、出版人、经销商、教材编辑和院校教师,深入探讨高等教育教材出版的发展状况、问题困惑以及解决对策,共同携手积极实践,努力推进高等教育和教材出版发行的改革创新。在论坛的主旨报告部分,与会嘉宾围绕 “在线教育趋势与未来”、“教材与编辑”、“教育与出版”和“互联网跨界思维”等主题进行演讲。作为2015年热门词之一,“互联网+”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在教育界和出版界也不例外。与会嘉宾一致认为,高等教育教材发展需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互联网技术手段,使“互联网+”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并要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把“互联网+”作为提高教材质量的重要手段,加速优秀教材的数字化,不断推进教材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数字教材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教育公平。本届全国高等教育教材论坛的前身为全国大中专教材公共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是教育界与出版界交流互动的知名平台。

nlc202309030715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变革研究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传统金融,变革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 2015年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 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大好时机, 进一步激发了互联网公司以及社会资本利用互联网发展金融业务, 以及传统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互联网化的热情。

3月22日,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介绍“互联网+金融”典型模式, 主有以下两种:新型的网络金融服务公司, 利用大数据、搜索等技术, 让上百家银行的金融产品可以直观地呈现在用户面前;传统银行用融资服务吸引商户, 再通过对商户的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等大数据的分析, 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灵活的线上融资服务, 提高用户粘度的同时, 也节约了银行自身的运营成本。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极大地改变着传统金融的运行模式和金融格局, 促进着金融行业的变革。

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概念

“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互联网公司 (如阿里巴巴、腾讯) 在发展电子商务 (如淘宝、拍拍) 和第三方支付 (如“支付宝”“财付通”) 之后, 推出网上理财产品 (如“余额宝”“理财通”) 真正开始分流银行存款和客户起, 社会上才对互联网公司从事的金融业务、模式以及其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给予广泛的重视。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网上借贷 (P2P) 、债权众筹、股权众筹、金融资产 (保险、基金及理财产品等) 网上销售和申购等业务、网络 (数字) 货币及其交易的出现使得“互联网金融”的概念被广泛提起, 中国也成为全世界首创“互联网金融”概念的国家。

百度百科给互联网金融的定义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 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 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 被用户熟悉接受后 (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 , 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因此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指的就是网上银行以及相关的金融业务;从广义上来看, 互联网金融指的是金融行业与网络技术的融合。

《风口上的猪:一本书看懂互联网金融》一书从投资、融资、支付等金融三大基本需求出发将互联网金融解读如图1。

投资:资金充裕的人想让钱生钱 (存款、保险也是投资的一种) 。

融资:缺乏资金的人需要钱, 融资则要付出成本 (如借贷的利息和手续费) , 其实是用钱买钱。

支付:金钱的流动。

传统金融机构通常被称为金融中介 (Financial intermediates) , 负责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比如银行, 资金盈余者将钱存入银行赚取利息, 银行将款项放予资金短缺者, 融资者支付利息。在最基本的投融资流程的基础上, 有时候由于信息不够透明, 需要投融资双方以外的第三方介入, 以促成供求信息配对, 完成投融资活动。 (图1)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一) 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

如各大银行推出的直销银行和保险公司推出的直销保险以及在线折扣券商。直销银行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互联网、自助终端和电话等手段提供服务, 是互联网技术和利率市场化发展到21世纪的直接结果;直销保险主要是基于互联网销售财产保险和汽车保险产品的模式;网络上的优惠券或折扣券商采用的方法是是通过互联网以极其廉价的佣金吸引和招揽客户, 并在极其廉价的佣金的基础上向客户提供投资和理财服务等。例如中国银行在2004年就成立了“电子银行部”, 积极拓展依托互联网渠道开展的银行业务, 提升传统业务处理的电子化、自动化水平, 大力发展银行卡、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新型业务模式, 拓展互联网业务范围, 加快推进自身的转型升级, 努力推进“金融互联网化”。又比如中国工商银行今年正式发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e-ICBC”, 包括发展电商平台“融e购”、即时通信平台“融e联”、直销银行平台“融e行”三大主体平台, 以及支付类“工银e支付”和“线上POS”、融资类“逸贷”、投资理财类“工银e投资”三大主体产品线。

(二) 依托互联网创新而产生的新兴金融业务

通过对金融企业内商业模式、商业现象进行深度剖析, 可以将依托互联网而产生的新兴金融分为六大模式: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

第三方支付狭义上是指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 借助通信、计算机和信息安全技术, 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 在用户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间建立连接的电子支付模式。中国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产品主要有微付通Pay Pal、支付宝、拉卡拉、财付通、盛付通、腾付通、通联支付、易宝支付、中汇宝、快钱、国付宝、百付宝、物流宝、网易宝、网银在线、环迅支付IPS、汇付天下、汇聚支付、宝易互通、宝付、乐富。

P2P借贷指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 (司) 在收取一定服务费用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即由具有资质的网络信贷公司 (第三方公司、网站) 作为中介平台, 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 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 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 平台撮合成交, 在借贷过程中, 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 目前国内有拍拍贷、人人贷、宜信、红岭等多种模式。

大数据金融指依托于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 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方式对其数据进行专业化的挖掘和分析, 并与传统金融服务相结合, 创新性开展相关资金融通工作的统称。

众筹 (crowdfunding) 是指利用众人的力量, 集中大家的资金、能力和渠道, 为小微企业、艺术家或个人进行某项活动等提供必要的资金援助。众筹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产品融资、销售需求的细分互联网金融门类。如京东众筹目前已涵盖智能硬件、流行文化、生活美学及公益等几个领域, 后续还通过与红星美凯龙、吉盛伟邦的联手, 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健康品质生活。

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通过广泛运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 对传统运营流程、服务产品进行改造或重构, 实现经营、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

(三)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虽然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渠道、数据和技术的革命,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市场、业务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但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产品的理解、风险甄别和风控的能力, 以及多年积累的声誉和客户信任, 都难以被互联网技术轻易取代;而多年来在垄断保护下, 传统金融机构较为容易赚到钱, 因此相对于互联网金融其用户体验比较差;而传统金融无法将商业场景与消费者紧密连接, 因此相对于互联网金融其渠道和数据处于劣势;传统金融没有以客户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快捷的反应能力和灵动的组织架构, 因此传统金融的变革势在必行。积极运用“互联网+”方式, 建立以服务、数据、技术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平台, 互联网企业可以发挥其优势, 做金融产品前端渠道的延伸, 做金融产品的销售平台, 还可以做金融机构后端的数据和技术支持;金融机构则可以聚焦优势, 开发金融产品, 甄别风险、定价、风控。

三、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变革

工行发布的互联网金融平台“e-ICBC”主要围绕支付、社交以及移动端的零售可以看出互联网行业带给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虽然目前主要体现在渠道的重新构建, 但实际上通过互联网激活大数据重新构建银行的价值链才是目前金融行业的变革重点。支付清算体系、征信体系等基础技术的改造过程中, 银行可以实现再度的价值发现, 如通过虚拟账户、远程账户的变革, 将零售业务迁移到移动客户端, 开发长尾用户, 可以将利润由规模导向转为资金的流转速度, 可以利用大数据及供应链打开银行小微信用蓝海。因此从传统金融机构推进业务处理互联网化的角度看, 其运用先进的技术, 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是非常合理的, 非常必要的。

但是, 由于我国传统金融业长期实行严格的监管, 准入门槛非常高, 从客户的角度看, 每个金融机构都只能提供一部分的碎片化的金融服务, 客户根本不可能在一点进入 (登记注册) 后即可享受包括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各个领域的金融服务, 并在所有金融机构中充分比较和自由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 无法充分享受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知情权、选择权和议价能力, 大量有存续期的金融资产被闲置, 大量资金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金融“充分激活和有效配置社会资源, 创造更大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功能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因此即使各家金融机构都在强化自身的电子化、互联网化的投入和业务发展, 即使互联网企业也在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 还是可能造成各自为政、相互分割的局面, 造成各家金融机构或公司在互联网平台建设、技术人员培养、客户信息和认证系统建设以及大数据归集和分析系统建设等方面的重复投资, 在整个社会造成巨大浪费。

因此互联网+时代, 金融行业必须脱离传统理念和格局的束缚, 切实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 打破金融行业内部金融机构之间、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之间的壁垒, 认真规划好互联网+时代的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使得客户无需再到每家金融机构去开户和办理业务, 只要在该平台上就可以得到所有金融服务, 而所有金融机构可以共享所有客户信息, 只专注于开发自己的金融业务, 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 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四、结语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张涛7月12日上午在“2015·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表示,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日前已获国务院批准, 有望近期正式公布。《意见》当中鼓励创新, 支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将要确立一个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 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互联网+既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风险, 金融行业应该在意见的指导下, 利用互联网技术, 从最大程度的惠民和为社会服务出发, 进行变革。

参考文献

[1]陈海燕.互联网金融对现有金融体系的影响研究--以余额宝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8) :82-83.

[2]左进业.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征信, 2014, 32 (6) :56-57.

[3]宋泽朋.关于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的探究[J].时代金融 (下旬) , 2014, (6) :68-69.

[4]谢平, 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 (12)

[5]魏颖.网络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以余额宝为例[J].时代金融, 2015, (4) :47.

[6]王琴, 王海权.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3 (08) :55-57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篇5

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进入全民化时代,移动互联网的渗透无处不在。有人说“在移动互联网冲击之下,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其实,“变”与“不变”是一组辩证对立的存在。本文将从“变”与“不变”的视角,分别探析移动互联网对于呼叫中心行业的影响,以及对呼叫中心未来展望的一些思考。

一、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产业的影响

现在普遍流行“移动互联网将颠覆传统产业”的说法,处处在谈“互联网思维”,貌似“互联网思维”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从理性角度思考,移动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是要看清移动互联网的本质及发展趋势。

在11月刚结束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化腾提到腾讯的定位是做连接器,不仅希望把人连接起来,还要把服务和设备连接起来;马云要通过打造淘宝C2C、天猫B2C的平台模式,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刘强东豪言京东要解决的是中国社会的商业成本和效率问题。

从“变”的视角看,究其实质而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极大地减少人、物、信息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由于打破信息之间不对称的格局,资源利用效率可以最大化提升,缩短了从企业到客户之间的距离(去中心化),因此,凡涉及人、物、信息相互之间沟通/交易的传统行业均正在或即将以裂变的速度接受新一轮移动互联网大浪淘沙的冲击。

二、移动互联网对于呼叫中心的影响

呼叫中心作为传统服务产业中的关键一环,同样也在面临来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种新技术新渠道的冲击。有一种观点认为,呼叫中心热线人工座席甚至会逐渐消亡,主要基于几个依据判断:一是语音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机交互沟通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沟通渠道日趋多元化,类似微信、APP等轻渠道都可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智能型知识库以及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将大大降低操作门槛,满足客户自助办理的期望„„

回归到第一点,移动互联网对于呼叫中心行业的影响本质也是一样的,越发成熟的新技术新渠道可以极大地降低沟通交易的成本,最终热线人工座席就像其他中介那样被“去中心化”,客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对“服务端”直线沟通。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对于呼叫中心可能带来的“变”。

三、辩证看待互联网带来的变与不变

著名媒体人梁冬先生,之前曾担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百度公司副总裁,辞职后又创办太美科技公司与正安中医,可以说一方面关注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前沿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却在从事着最传统的行业。这一点也在启发我们,移动互联网的确是在改变着传统产业,但回归到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最本质的需求,传统文化所沉淀下来的东西往往是稳定甚至不变的。科技变革即使日新月异,人始终离不开吃穿住行,产业生存的根本依旧是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对于呼叫中心而言,其生产运营的核心也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变”的是对于客户需求的把握以及对于服务质量的永恒追求。

四、呼叫中心未来的展望与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对行业以及呼叫中心“变”的影响,可以预见未来的呼叫中心智能化技术日趋成熟,电子服务渠道更加多元,这些也将带来人工服务职能定位的改变。而从“不变”的视角来看,为了最大适应和满足客户的沟通需求,对于人工服务仍需加强精细化运营以持续提升服务质量,由此也引申出对于呼叫中心未来关于全渠道协同体验、热线人工定位的一些思考。

(一)全渠道客户体验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和社交媒体参与度的大大提高,客户与企业之间的“触点”也日益丰富,多元化的全渠道客户体验正铺天盖地袭来。这对于呼叫中心而言,意味着过去客户主要通过电话进来接入语音或者热线人工服务逐渐演变成为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微信、APP客户端、ASR智能语音等进行自助服务,而且在客户整个服务交互过程中,可能多种渠道都会不同程度地参与进来。

前面提到互联网对于传统产业的“变”在于极大地降低沟通交易的成本,而“不变”的始终是客户对于服务体验的要求。如何以“不变”应“万变”的生存法则在于能否给客户打造全渠道优质服务体验,影响这种体验的两大问题点在于:一是全渠道一致性,二是全渠道互联性。客户可能接触的是热线、IVR、网站、APP、微信等任一渠道,在不同渠道触点如果获知的信息不一致或者不同步,将导致客户感知明显下降和对企业品牌的不信任。而更大的考验在于跨渠道的互联性,客户可能会经历网站浏览-终端下单-热线咨询-微信查询进度等不同的交互环节,如果不同渠道之间信息是割裂的,全渠道之间不能做到无缝转移的话,将会增加客户使用的费力度,使客户体验大打折扣。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江湖,跨界竞争越演越烈,未来的呼叫中心要逆流生存,必然要求强化渠道之间的互联性,为客户创造全渠道无缝衔接的服务体验。

(二)高价值人工服务

如今,德国人又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其核心就是人、设备与产品之间高度智能的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从1.0的机械化-2.0电气化-3.0的自动化一直演变至今,可以预见未来的产品设备将越来越智能化,呼叫中心的语音识别、人机交互和自助服务也日趋成熟,因此有人预言未来的呼叫中心热线座席将逐渐消亡,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变”的大势所趋之下,并非要摧毁原有的一切,而是带来服务的转型和升级,毕竟客户对于服务体验的本质需求还是“不变”的。

那么,未来呼叫中心的人工座席将何去何从?不管是逆流而上还是顺势而行,总的方向应该趋向于人工规模减少(因为大量简单执行的工作将由机器取代),但是人工不会消亡,而是转向于从事更高价值的服务,成为全渠道界面的统领。

高价值服务,主要包括为VIP等高端客户提供专享服务、开展中高端客户关怀维系,或者专门处理疑难投诉案例。根据消费者行为研究得知,越是VIP客户,往往依赖人工的黏性更高,而人工服务更能彰显尊贵的服务体验。至于疑难投诉案例因为复杂程度高、个性化要求更多,机器设备的智能程度在短期内仍很难达到人工服务的灵活。

另一方面是,人工将作为全渠道的统领。客户在各个渠道之间的穿越就像一次与企业亲密接触的旅程,而人工服务将成为这趟旅程的完美向导。目前,运营商的呼叫中心也在逐步弱化客户品牌的区隔,要求人工加载全技能,掌握全面的业务知识。而不久的将来,人工客服的全技能有可能是覆盖全渠道,即人工需要掌握包括热线、网站、微信等跨渠道的业务知识,在系统实现支撑的情况下同步看管全渠道界面,实时掌握客户在不同渠道的接触轨迹,真正有能力提供一站式、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篇6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旅游;旅游网络营销

旅游作为人们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式,能够让人们的身心得到休息,特别是适当的旅游能够让人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外出旅游。

一、互联网时代我国旅游营销存在的问题

1.旅游营销方式单一

我国大大小小的景区、旅游企业、酒店十分多,传统的旅游营销手段一般是景区与旅游企业合作,旅游企业与酒店合作的方式展开,旅游的资源掌握在营销主体手中,但是不同的主体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往往对旅游市场的目标群体的定位不同,导致不同的主体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

一般传统的营销手段是一种全方面撒网的模式,呈现出旅游营销手段的盲目性与单一性,这种营销的宣传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以及媒体,在产品的创新上存在较大的缺陷与不足。在这种营销模式下,消费者能够选择的空间太小,而实际上消费者越来越希望能够自主的对旅游方式进行选择,这种单一性的营销手段难以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需求。

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旅游业中的旅游产品与旅游路线是极易被复制的,产品的多元化可以让旅游企业在众多的旅游企业提供的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能够让旅行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但是目前我国的旅行社之间、景区之间的竞争焦点集中在对旅客的争夺上,较少有旅游营销主体能够真正的认识到旅游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差异化的旅游需求服务已经成为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不同的消费者对于旅游服务产品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以往那种固定化的旅游项目路线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3.旅游企业网络品牌意识低

目前我国的旅游企业中,多数的企业对于通过网络技术的方式推广企业的意识比较低,多数的旅游企业是通过与酒店、景区合作的方式进行品牌的推广,较少的企业能树立网络品牌的观念,只是将网络的宣传作为企业促销宣传策略中的一个部分,并未真正认为网络品牌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多数的情况下,旅游企业在网络营销上的竞争更多的是像低价成本促销,采取网上竞价的方式挤压对手,这种只是低价,缺乏核心品牌的竞争方式,没有注重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难以在市场上立足。旅游属于服务行业,消费者享受的是服务,因此其对服务的感受直接影响着旅游企业的声誉。旅游企业缺乏开拓网络品牌的意识,目前网络上好的旅游品牌较少,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

二、互联网时代下旅游营销手段的创新对策

1.创新旅游营销方式

互联网时代下技术信息传播速度较快,传播的范围较广,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来不断的创新营销手段,特别要懂得制造一些话题,引起公众的关注,要将企业的旅游信息产品与消费者的兴趣点进行结合,才能真正的达到宣传企业产品的目的。

此外,旅游企业或者景区还可以通过拍摄网络微电影的方式加强对企业或者景区的宣传,如景区可以结合景区的特色拍摄一些短片发布到互联网上,如通过优酷、土豆、腾讯等知名的视频播放平台进行播放,有效的提升景区的知名度。

景区的宣传要通过多种途径,如采取节目赞助的方式也是营销手段的一个创新,近日在微博上出现“奇妙的朋友五宗罪”的热门话题,果壳网针对湖南卫视的自制节目《奇妙的朋友》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同时对节目的赞助景区“长隆野生动物园”进行了谴責,但是无论如何,节目的播出引发了大量的热议,特别是“长隆野生动物园”景区在网络上也真正的出了名,许多观众在网络上表示愿意带孩子去长隆看动物,一时间长隆景区收入激增。

2.创新旅游产品与服务

(1)定制旅游

定制旅游顾名思义是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每个游客的需求会存在不同,因此旅游路线也会不同。定制旅游是对旅游市场的每个目标人群作为一个细分市场,通过定制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定制旅游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客户在线上与客服联系,将其旅游的路线、旅游的时间、旅游的花费、旅游目的地等内容告知客服,客服人员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具体的旅游路线与服务,并与客户进行沟通,最后达成旅游服务的旅游营销模式。定制旅游营销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将线上的客户带到线下,拓展了旅行社的知名度。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旅客对于“走马观花”式的旅行产品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定制旅游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旅游路线,根据客户的需求确定旅游产品的组合,最大限度的满足游客的需求,这种旅游产品能够让旅客更加的满意,而且能够让旅客的身心得到更大的满足。

(2)虚拟旅游

虚拟旅游对于一些未向游客开放的景点与人文景观有着较大的宣传作用,游客通过虚拟旅游,可以感受那些尚未开放的旅游景点景观。虚拟旅游是集合数字化的技术,将景点进行数字化的模拟还原,游客通过3D等技术感受景点的风景。由于现实中许多游客希望能够实地进行游玩,因此虚拟旅游的运用范围比较狭窄,但是对于一些尚未开放的景区,或者是在旅游景区的招商引资上通过虚拟旅游的营销手段,能够更好的传播景区的品牌,提升景区的美誉度,特别是引起投资商的关注。

3.树立网络品牌

良好的品牌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要通过互联网技术积极的开拓属于自己的网络品牌,通过对自身的市场经营情况进行定位,对目标市场人群进行选择,对旅游产品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再通过构建网站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对于旅游企业来说,要针对自身的特色来设计网络页面,要加强网站的宣传,如通过论坛发软文、BBS发帖子以及微博等方式不断的宣传自己的企业形象。旅游企业要注重利用网络技术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如采取定制服务的方式,让客户能够通过旅游企业的网站享受高级的服务,游客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旅游产品。在网络的设计上要彰显特色,要设计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真正提升旅游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韩忠春.电子商务在现代旅游企业营销中的应用[J],2010.(10).

[2]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发展报告[R],2014.10.31.

高度关注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 篇7

信息化、网络化对企业管理的新挑战

互联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尤其进入21世纪,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全力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迈入信息化时代, 即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日益突出和显著。

正如蒸汽机对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电能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一样, 今天, 互联网正在全方位改变着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经济形态、生活方式和社会特征, 也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是推动工业产业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信息和知识成为重要的资产, 网络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向传统产业部门的渗透和延伸, 必然全面引发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二是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互联网突破了时空限制, 加速全球范围内各国家之间、企业之间、个人之间, 甚至是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都可能实现互联互通。从而加快了学习模仿的进程, 加速了科技进步使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极大地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进程。三是改变着企业传统的经营规则和竞争方式, 形成全新的商业形态。网络环境实现信息传播交流的即时化、互动化和平等化, 将完全颠覆企业原来形成的层级式单向交流方式。同时消费者利用互联网交流平台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人, 将彻底改变厂商与消费者、合作者以及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关系形态。四是实现就业形态的脑力化和就业方式的灵活化。在经济高度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社会中, 劳动的过程就是知识或信息创造的过程。人们从以产品的生产制造为主逐步转变为从事知识和信息的创造。“知识工人”如工程师、技师、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专家、艺术人才等将成为就业主力, 他们与工业化时代蓝领工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工作观截然不同。而且借助于无时无地不在的网络, 人们的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及方式都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我们正面临着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重大变革。过去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企业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及现代管理等阶段, 为保障和推动企业经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企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企业经营管理必须持续创新。当前, 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新技术的发展, 对社会环境的改变是革命性的, 全局性的。它不但催生了许多未曾有过的新兴产业和企业形态, 而且也在迅速、彻底地改变着我们原有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路径及商业模式, 掀起一场战略性的、贯穿整个价值链的深度变革。因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包括企业理论、商业模式、管理理念、运营形式、管理方法等一系列网络时代的创新需求, 重新思考并不断解决新的问题, 以使企业在网络时代获得持续科学发展。

学习海尔探索管理变革的伟大实践

海尔是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面旗帜。28年来从一个集体小厂迅速发展成为全球化经营的企业, 从最原始的经验管理一步步走到了世界管理前沿。由创业之初“管理13条”整顿生产经营秩序, 到当众砸毁76台“问题冰箱”, 在国内率先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从发明OEC管理法, 到独创“市场链”经营;从全面开展业务流程再造, 到推行“人人都是SBU (战略业务单元) ”经营, 持续创新的脚步一刻未停。2005年以来, 海尔为应对互联网的挑战, 又进行了一系列颠覆性、系统性的变革, 从战略到机制到运营到考核, 涉及到了所有业务、所有环节和所有员工, 进行着一场具有原创性的伟大实验。海尔人和他们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成为我们所有企业管理创新的楷模。

1. 管理观念创新

海尔伟大实践的推动力关键来自于张瑞敏坚持创新的精神, 他作为一个具有高度使命感、责任感和危机感的优秀企业家, 矢志不渝地要将海尔打造成为世界级品牌。虽然海尔在经营发展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但他从不满足。海尔人认为, 世界上没有成功的企业, 只有时代的企业。只有符合时代的要求, 企业才会成功, 否则企业就会被淘汰。尤其在全球化、网络化时代, 面对时刻纷纭变化的市场更是如此。

海尔人认为, 企业管理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和过去截然不同的是, 互联网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不取决于企业, 而是取决于用户。而用户需求日益呈现出碎片化、个性化、体验化的特点。面临这种挑战, 企业必须突破原有的商业模式, 敢于把传统管理时代的观念抛弃掉、颠覆掉, 创造出一套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经营管理模式。模式方向必须符合现代管理理论三大标准:一是和用户之间零距离;二是对内部员工充分放权, 自主管理;三是与所有的合作方共存共荣。

海尔在战略指导思想上的重要创新点是要实现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不是以企业为中心, 而是以用户为中心, 企业跟着用户走, 把流程改变掉, 把部门合并掉, 由原来以厂商为中心、大规模生产、大规模促销和低成本竞争的B2C模式, 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个性化营销、柔性化生产和精准化服务的C2B模式, 促成企业整体服务化的全面变革。

2. 经营模式创新

在经营模式上, 海尔几年来探讨了“人单合一双赢”的模式。“人”就是员工, “单”不是狭义上的订单而是用户资源和用户需求, 把员工和用户连在一起;“双赢”是指员工在创造用户价值的同时体现自身的价值。传统经营机制是人单分离, 权力集中在领导, 形成内部管理与市场拓展“两张皮”。海尔大刀阔斧地把经营决策权、资源配置权和利益分配权下放给一线员工, 由他们根据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来自主经营。并通过“倒逼机制”让研发、生产、供应、职能服务等后台系统与用户需求有效衔接, 从而使企业全员面对用户, 黏住用户。领导从原来的决策、分配、监督转变为主要向一线员工提供支持和服务。将原来企业员工听领导的, 转变为员工听用户的, 企业和领导听员工的。

在产销模式上, 海尔推行“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改变原来传统的生产-库存-销售模式, 从大规模制造转变为大规模定制, 从“为产品找客户”转变为“为客户找产品”。“倒逼”产品设计、企划、质量、生产、供应等后台系统进行大规模调整, 同时在研发、生产、供应、职能管理等领域大力推行模块化技术, 以提高响应速度。

在营销模式上, 海尔推行“零距离下的虚实网结合”。提出“虚网做实, 实网做深”。即在“虚网” (互联网) 上开展电子商务的同时, 搭建与用户零距离互动的平台, 深度挖掘个性化需求信息, 并转化为有价值的订单, 实现“以服务卖产品”。进一步完善“实网”即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 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全球的网络, 实现与“虚网”的有效结合。几年来海尔创新营销模式取得了丰硕成果, 已经成为海尔重要竞争优势。

3. 组织模式创新

企业组织形式要适应经营战略的调整, 把职工创新积极性最大程度的调动起来, 发掘个性化的需求并使其相对规模化, 实现灵活的有效率的生产。海尔在组织结构上的重要创新点是改变传统的事业部制, 将其解构和裂变为两千多个密切围绕市场的“自主经营体”, 实现企业由做大做强向做活转变。

自主经营体的组建是首先根据市场机会确定准入标准 (即竞争力门槛) , 再由有意愿的员工“抢单”进入。经营体长由员工拿出实施方案与可实施的凭证, 包括三预 (预算、预案、预酬) 方案来公开竞聘, 并由横向部门、利益相关者、员工、客户共同组成评委综合评估确定。经营体长拥有用人权和分配权, 还拥有企业的大资源平台。自主经营体分为三类:活跃在市场前线的两千多个直接按“单”定制、生产、营销的为一级经营体;中间是为前者提供资源和专业服务的平台经营体;断后的是由原来高层管理者组成、负责创造机会和创新机制的战略经营体。各级各类经营体面对同一目标, 实现纵横连线。

海尔对经营体的要求是标准化、制度化、量化。为了量化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和在此过程中个人的贡献, 海尔自主发明了三张表, 即:战略损益表、日清表和人单酬表。这新三表是以员工的能力为中心, 是员工与自身能力的博弈, 实现了用户、企业和员工的共赢。

海尔实行自主经营体的实质是将市场和竞争概念引入到内部管理。企业划小了, 员工活跃了, 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将传统的企业金字塔式组织结构转变为以自主经营体为基本单元的倒三角网络型组织, 使企业的所有环节和员工都面向用户, 在动态过程当中满足用户的需求。

4. 对外合作模式创新

海尔在合作模式的重要创新点是坚持开放式, 从“分工”转向“合工”, 从“零和”转向“共赢”, 在“地球村”里构筑起市场拉动的“价值创造网”。为此提出“资源换资源”的新理念, 基于终端用户的需求与上下游、甚至是竞争对手开展广泛合作, 共创共享, 合作共赢。同时在智力资源和研发方面倡导“智慧利用”的新理念, 提出“全球都是海尔的人力资源和中央研究院”, 要整合全球一流资源, 为我所用。要求各自主经营体根据需要主动寻找外部专家, 以弥补自身团队的不足, 保证高质量完成工作目标。

以创新姿态融入管理变革大潮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篇8

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 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通俗来说,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 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 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事实上, 在“互联网+”这个概念明确提出来之前, 互联网已经对很多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教育等行业都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的产物, 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互联网+”的产物。

如今, 在“互联网+”的概念提出来之后, 人们对许多行业进行了重新的认识, 例如:互联网+金融, 使得P2P网络信贷市场在近两年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互联网+通信有了即时通信, 几乎人人都在用即时通信App进行语音、文字甚至视频交流;“互联网+交通”可以使人们足不出户, 完成订票、打车等日常所需;“互联网+医疗”将优化传统的诊疗模式, 为患者提供一条龙的健康管理服务, 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

2 网络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间教室, 一群学生, 学生听课还要受到人数的限制, 这是传统教育。上世纪90年代,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被提出, 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华东师大教授、现代远程教育专家祝智庭给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定义, 虽然, 利用网络去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不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部内容, 但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 其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教育改革, 所以, 实现教育的网络化, 是信息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网络对传统教育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于是, 在线培训、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网站、电子资源共享等新鲜事物应运而生。“我要自学网”“百度文库”“学易网校”等就是网络教育的典型产物。

3“互联网+教育”的新发展

一个教育专用网、一部移动终端, 几百万学生, 学校任你挑、老师由你选, 这就是“互联网+教育”。当这一概念提出之后, 人们将过去很多网络条件下产生的教育新事物进行了重新梳理, 与此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 许多研究者也对这些新的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质疑与回应。

3.1 微课

在国内, 2011年, “微课”的概念首先由广东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先生提出来, 2012年, 他又给出了微课的定义, 微课又名微型课程, 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 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 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在胡铁生提出微课概念和定义的前后, 还有许多学者和组织对微课进行了诠释, 归根到底, 微课就是“互联网+”的产物, 它的本质是学习资源的网络化、开放化。“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是微课主要特点。在国内, 微课迅速在中小学教师中得到认可, 并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 而微课在高校中也逐步得到认可和发展。

3.2 翻转课堂

2011年, 萨尔曼·可汗在TED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提到: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的数学教学视频, 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 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 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

简单来说, 翻转课堂就是将传统教育中两个关键阶段进行了颠倒, 传统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 其中, 知识传授的过程是在课堂上由教师来完成, 而知识的内化是学生在下课回家之后要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中, 将知识的传授过程, 以互联网为平台, 通过信息化教育手段, 让学生在家里自主完成, 而将内化过程放在课中, 通过向老师提问, 与师生交流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 互联网的作用显而易见。

3.3 慕课

“慕课” (MOOCs) 这个概念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仍是一个陌生的外来词语, 它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教育平台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的简称。这个术语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 Coimi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 Alexander联合提出的。

2011年秋, 慕课在美国迅速崛起, 目前, 慕课的教育机构主要包括coursera, udacity, ed X等, 而在我国, 慕课依然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 2013年,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先后与ed X、coursera建立合作, 中国高校课程将出现在慕课平台上。与此同时, 我国高校也在打造自己的慕课平台, 而慕课的本质也是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大规模的在线课程, 已经从本质上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甚至是传统的高校概念。

4 结语

互联网的产生和崛起, 已经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而在“互联网+”的概念提出来之后, 对这些已经产生的教育新事物进行了重新的认识, 而且在未来, 传统教育势必将产生新的变革。2015年07月04日李克强总理签批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让“互联网+教育”在具有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又有了政策引领, 这标志着“互联网+”对传统教育的变革还远远没有结束。

参考文献

[1]宁同玉.论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的变革[J].湖南教育, 2002 (5) .

[2]赵万宏.教育信息化对传统教育的变革与重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6) .

[3]胡铁生, 黄明燕, 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 (4) .

[4]张金磊, 王颖, 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篇9

@ 方兴东 ( 实验室 ) ( 互联网实 验室创始人 ):

分享观点:从打车软件的颠覆性看“互联网 +”的矛与盾。早在“互联网+”概念满天飞的时候,出租车行业已经被“互联网 +”闹腾得不得安宁。打车软件快速深入人心,赢得消费者欢迎,以及快速变革非常传统而又“古老”的出租车行业,无疑是“互联网 +”最成功的行业典型,也是正在兴起的共享经济的典范之一。显然,“互联网+”真要革旧利益格局的命,充满艰辛,甚至充满血腥。出租车行业的问题积重难返,已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互联网 +”浪潮对于出租车行业的变革是颠覆性的,尤其是对于不劳而获的中间商,以及习惯于旧有服务思想的司机们。但是,要变革这个行业,还不是简单的利益问题。毕竟,出租车行业作为一种公共服务,除了经济,还有安全,还有社会稳定。如何驾驭 好这场不 可能被阻 挡的革命,而又能够安全平稳,是对国家和各地公共政策极大考验。

我们从出租车行业的变革案例透视一下“互联网 +”的本质。所谓互联网 +,应该是最普通人都可以理解的,也是可以实践的。那就是当中国很快进入到10亿人同时在线,全球进入到数十亿人同时在线的新时代,人类的各种经济、社会和政治活动,都开始从原先的现实空间全面转移向到网络空间。这就需各行各业因势而动,换档一下空间,以适应新形势:网络空间的信息流、资金流,主导现实空间的物流、人流,成为新常态。打车软件与所有的“互联网 +”模式一样,都是基于实时动态的大数据而运作。而这些实时动态的大数据,对于国家安全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和价值。在这个开放的市场中,如何建立可以有效监督的数据跨境流动制度,以及建立数据合理的使用规则,是当下公共政策中最紧迫的任务。所以,在为打车软件喝彩的 同时 , 我们更需 要社会各界,各利益相关方,政府的、市场的和民众的,为新的制度设计,及时贡献智慧和力量。

@ 刘锋互联 网进化论 ( 中国科学院 、威客理论 创始人 ):

互联网 + 反映了互联网向广度深度扩张侵入现实世界的过程,算是中国第一个大范围传播的本土产生的互联网新概念,之前都是美国推出炒作的互联网概念,对中国还一个意义是不用总拜倒在西方概念脚下,因此对互联网 + 表示支持。

@ 杨冰之 ( 国脉互联 总裁 ) :

就互联网 +、信息社会和信息资源等这样 高大上的 话题谈谈 我的浅见。" 互联网 +" 就是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中的各部门的渗透、去融合、去改造、去摧毁、甚 至去新生 这样的一 系列过程 ,也就是说互 联网拥抱 物理世界 的特征、 形态以及 各种组织 和各种资源 。

" 互联网 + 政务 " 的内涵本质是线上化、云端化和数据活化,我们认为 " 互联网 + 政务 " 是为政务服务,构成服务的重塑,构成一个庞大矩阵,使求能有很好的响应。" 互联网 + 政务 " 的本质是指以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以公共服务普惠化为主要内容,以实现智慧政府为目标 ,运用互联网技 术、互联网 思维与互 联网精神 ,连接网络 社会与现实 社会,实现政府组 织和办事流 程的线下 优化重组 ,以实现构 建我们集 约化、高效 化、透明化 的政府治 理与运行模式,向社会提供 新模式、新境 界、新治理结 构下的管理和服 务产品。" 互联网+ 政务 " 创新了公共治 理的模式 ,可以使治 理非常好 的同互联 网相融合 ,参与政府治理。我们希望通过 " 互联网 + 政务 " 实现智慧政务的四大理念 :以人为本 、资源共享 、实现公开 有度、数据 决策。" 互联网 + 政务 " 将实现若干 个内在的驱动 力即网络驱 动、数据驱动 、用户驱动 ,以打破壁 垒实现互 联网 +政务的融合。

@ 刘锋互联网进化论(中国科学院、威客理论创始人):

我们在互 联网进化 论和互联 网神经学 的研究过 程中,提出“互联网正在向着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它将具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神经 系统 ,也会拥有自己的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物联网是互联网大脑的感觉神经系统,云计算是互联网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大数据是互联网智慧和意识产生的基础,工业4.0或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互联网运动神经系统的萌芽。互联网 + 的核心是互联网进化和扩张,反映互联网从广度、深度融合和介入现实世界的动态过程。

@ 杨静lillian(中国经济网经营顾问、知名科技评论专家):

也分享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大数据委员会会长车品觉在近期发表于香港《信报》的文章《知识图谱 - 知别人所不知》中的观点。大数据对人类产生最大价值的地方在于医疗,而不是电子商务、金融等商业领域。而认知科学、知识图谱可以切实解决医疗领域的复杂问题———IBM的机器可以快速看完几十年的论文,据此对医疗数据进行专业解读。大数据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底层数据处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等,成为大数据横向进行产业融合,纵向进行产业整合的突破口。

@ 紫轶风晓 ( 重庆大学 教授 ) :

我觉得简单通俗一点讲,大数据是人类所有活动及其活动对象所构成的数据化事物。

@ 杨静lillian(中国经济网经营顾问、知名科技评论专家):

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沈晓卫博士在物联网3.0报告中认为今天的大数据更多的是来自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未来的数据从哪里来?答案是,80%的数据是从物联网来,而且是一种非结构化的数据。而未来数据采集的增长速度,远远的超过了带宽的增加,我们不可能都送到云端进行处理;另外,据预测2017年所有的智能手机的计算量和存储量将超过全球服务器的计算量和存储量。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如何构筑从云计算到边缘计算,一方面在云端做;一方面是在边缘带做。物联网3.0必须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因此认知计算和模拟人脑、边缘计算都成为IBM全球技术展望中的新趋势。

@ 陆首群 ( 中国开源 软件 ( OSS ) 推进联盟 荣誉主席 、中国工业 经济联合 会副会长 、电子政 务理事会 理事长 ) :

讨论新“三驾马车”(由创新驱动)。过去驱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旧的“三驾马车”是投资、出口、消费(由生产要素驱动),当时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是追求GDP高速增长。现时驱动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的新的“三驾马车”是改革开放、创新创造、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这时经济发展是二元目标:狭义是中高速、中高端,广义是生态民生(追求绿色环境、美好生活)。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是由创新(创新环境、创新引擎、创新规模)驱动的:通过改革开放营造市场经济良好的创新环境,通过创新创造探索创新模式打造创新引擎,通过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提升创新规模加大创新强度。具体来说,改革开放,改革现有制度,实现高效的制度供给,开放扩大国内外市场空间,从宏观上使市场在更广阔空间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改善创新环境;创新创造,采用互联网 + 创新引擎 (基于知识社会的创新2.0模式)+传统行业使之嬗变重构新业态,激发微观主体 (企业、用户、个体)创新创造潜力,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构建创客空间,掀起规模宏大创客潮,加大创新创业强度,推动中国经济稳步进入新常态。

@ 焘江 ( 北京大学 移动政务 实验室 (m Gov Lab China ) 博士 ) :

陆老新“三架马车”的提法很有意思上次惠双民教授也谈到了创新2.0与经济发展新常态。

也分享一下互联网 + 政务信息化研讨会上的报告“创新2.0:重新定义创新”的一些观点:

@ 老宋 ( 独立策划 人、中国 环境文化 促进会理 事 ) :

创新2.0重新定义创新,社会创新很重要。

@ 焘江 ( 北京大学 移动政务 实验室 (m Gov Lab China )博士 ):

在社会创新周现场,童主任致辞。

Geoff Mulgan:”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吴甘沙 讲城市 2.0

@ 腾飞 ( 北京市经 济和信息 化委员会 副主任 ) :

吴甘沙讲的好!

@ 老宋 ( 独立策划 人、中国 环境文化 促进会理 事 ) :

社区创新实验室的挑战与发展。

@ 宝木囧然 ( 中国社科 院社区信 息化研究 中心主任 ) :

我也在社会创新周现场。

大家的分享都是干货!社区助老、停车管理……

这个项目也很棒。

社会创新,我也在做,但还需要更多的朋友支持!社会创新,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才有意义,无论他是否有所行动!去社区吧,到人们的身边去吧!

微 信 扫 一 扫 :关 注"下 一 代 创 新 研 究"公 众 号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篇10

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意见中指出:“创新政府网络化管理和服务, 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随着政府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 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以及部门信息系统的发展, 政府审计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在发生巨大变革。传统基于账表的财政财务审计已经成为过去式,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包含几方面, 一是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助力审计;二是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的审计;三是联网审计。在近两年我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调查中, 广泛运用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相互关联, 应用审计模块进行分析筛选, 提出审计疑点和重点, 针对疑点和重点再进一步深入审查。在地税联网审计中, 运用网络联网技术, 实现了对税收征管的实时监督, 系统审计。在对医院、学校、银行等行业的信息系统审计中, 对被审单位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所产生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的经济性进行了审计。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出, 审计信息化建设和运用已经融入到政府审计的方方面面, 在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缺乏, 资金不充足的当下, 成为政府审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推进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 加大数据集中力度, 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

二、“互联网+”下审计管理平台的创建

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给审计信息化搭建了更为高端的平台, 提高了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也使得审计功能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互联网+”的时代, 在企业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系统化建设和管理体系下, 意味着审计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必须向更快更高层次发展, 建立互联网审计管理平台或者移动互联网审计管理平台, 实现各类审计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通过平台使审计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

“互联网+”具备“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开放生态、尊重人性、连接一切”的服务特征, “互联网+”既可以是服务平台, 也可以是服务的工具。审计机关通过审计获取的大量数据和信息, 将整理加工后的信息结合“互联网+”审计管理平台, 甚至是移动审计管理平台, 即利用手机就可以实时的把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加工、上传, 建立审计项目数据库, 收集行业及区域数据, 从中找出有价值的管理信息, 为被审单位提供借鉴和咨询, 为公众提供监督和服务平台。

三、“互联网+”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审计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发展, 固定资产审计也从后置审计发展为前置审计和后置审计相结合, 部分审计向全过程跟踪审计转变。然而在计算机运用方面却鲜有具有实践意义的创新和突破。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 推动固定资产审计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值得我们大胆的设想和探索。

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必须遵循相关的建设程序和建设管理制度。未来随着政府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项目从申报、立项、审批, 到设计、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个关键环节的手续、文件资料、信息、影像图片等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和保存。届时运用联网审计实现实时的、远程的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成为可能。在联网审计模式下对建设项目及时把握动态, 对合同签订、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物资采购和资金使用等重点环节实施全方位审计监督。有的放矢选取重点资金、重点项目、重点部门安排重点审计。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要实现联网审计,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建立项目数据库。每个项目建立一个数据包, 将有关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审批文件、概 (预) 算、招投标文件、合同、材料设备供应及相关会议记录、现场施工图片等分别按不同的数据类型录入数据库。二是项目负责人制。项目法人对该项目的信息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负责。三是出台相应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重大建设项目必须建立电子信息数据备案制, 项目负责人必须及时有效的更新数据。

四、政府审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 在国家审计机关中, 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认识不足, 导致心理上不接受, 思想上不重视, 工作上不积极, 学习上不主动, 已经成为其推行的制约因素。

2. 现代审计需要复合型人才, 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稀缺。审计人员专业配备不合理, 计算机审计人员占比少。工作中计算机技术人员和审计专业人员配合不默契, 难以满足开展工作的需要。一方缺乏审计人员的经验、技巧、想法, 难以形成正确的审计思路;一方不会运用计算机方式方法助力审计, 造成审计时间和成本与审计效率不成正比。这些因素成为推行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阻力。

3.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硬件设施的投入和更新, 审计转件的研发和升级, 专业人员的培训等都需要不少的资金投入。国家审计机关的经费由各级财政保障, 投入到计算机审计和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很不平衡, 成为其发展滞后的瓶颈。

4. 审计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政府各个单位和管理部门, 目前, 其中大部分信息公开程度不高, 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 网络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没有形成部门间的数据共享, 再加上一些部门以担心数据泄密等原因为由不支持不配合,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信息化的发展。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 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下, 传统政府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审计的要求, 新型互联网审计模式势在必行。互联网与政府审计进行融合产生了怎样的创新和变革, 互联网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可以有怎样的应用, 需要我们审计人员探讨、研究和实践。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云学习变革之梦 篇11

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学习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为此本刊采访了“云学堂”董事长卢睿泽先生,请他分享对互联网思维的看法以及“云学堂”打造组织学习生态圈的策略和产品。

互联网思维引发的组织变革

本刊记者:互联网对各行业都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当今市场上主流的互联网观念有哪些?

卢睿泽:其实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仅是对商业市场的颠覆,更重要的是对人的行为习惯的颠覆,这就逼得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市场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互联网的定义也随之不断重构。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独孤九剑”就很好地诠释了互联网思维,即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和跨界思维。今天我们看一个产业有没有潜力,关键看它和互联网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能够真正用互联网思维重构的企业,才可能真正赢得未来。我列举三个最常出现的观念和大家分享一下:

1.用户思维。大家都知道,传统产业是客户思维,即谁给我钱谁就是我的客户。而用户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产品和服务让用户用得爽。也就是说,用户体验是基础,产品的功能不重要,企业做了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用户体验到了什么。很多互联网公司之所以发展迅速,就是掌握了“得屌丝者得天下”的精髓,如QQ、小米、YY,这些都是得到“屌丝”群体拥护的产品。

2.极致思维。极致其实基于简约,也就是产品要找准用户的痛点,并把痛点做透,把自己逼到极致,就像小米强调的“让用户尖叫”,不论从产品,还是价格,总有一点要做到极致,让用户尖叫。很多产品在打造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希望突出的亮点也很多,但是到底哪一个才是需要放大,需要做到极致的,这一点需要思考。产品有极致的特点,才会脱颖而出,才会让人尖叫,才会令粉丝聚集、乐意分享。像海底捞把服务做到了极致,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例子。

3.平台思维。平台思维的特点首先是开放,就如同众多平台提出的开放一样,这也是互联网的精神,还有就是共享、共赢。平台可以是从传统领域向互联网转变,建立共赢的生态圈,上、下游加入进来,学会利用现有的平台—BAT(百度、阿里、腾讯)已经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生态圈,还有电商的开放平台,比如京东,或者360等企业的平台—学会借势。

本刊记者:未来一切行业都会跟互联网发生关系,在互联网思维状态下,企业的组织架构会面临什么挑战?未来企业的组织形态会是什么样的?

卢睿泽:我同意你提出的“未来一切都会跟互联网发生关系”的观点。在互联网大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不再单是公司概念,而是一个无边界组织。组织是一种生态圈,组织的变革,权力指挥链不再是以企业内部权力、运营为中心,而是自下而上形成组织;不再是以职能为中心,而是以客户为中心,以终端为中心,形成组织生态圈。这种状态下组织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任正非说过,不是耗散结构的组织必将灭亡。

本刊记者:什么是耗散结构呢?

卢睿泽:“耗散结构”是一位比利时科学家提出的,并为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耗散结构有三个核心点:首先,组织结构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次,远离平衡态,平衡态是什么?就是一潭死水,没有创新;第三,建立正向反馈系统。其实未来的组织形态就是:反控制、反等级、反封闭。这样就会给人力管理带来变化。

本刊记者: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企业应该怎样应对?

卢睿泽:在互联网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将变得更加多元化,为此企业需要更加多元化地对待。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核心是员工能力的问题,现在员工个人能力在逐步提高,而企业能力却在逐步减弱,员工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无非是将更优秀的人才放在更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人才最大的价值。那么就要针对员工能力构建培训模型,对员工进行专业化的培训,系统性地提高员工能力。

所以我认为针对员工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1.核心能力(个人专长);

2.职能能力(岗位能力);

3.管理能力(领导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就是员工培训。培训的目的不是改变员工的缺点,而是扩大他的优点,同时结合员工优点与岗位进行匹配,实现利益最大化。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切都将是空谈。不论时代发生何种改变,将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而不是去把一个不适合的人培训成为适合的人,将是最行之有效、最节约成本,也是企业在应对互联时代的不断变化下最合理的办法。

如何打造组织学习的生态圈

本刊记者:什么是企业学习生态圈?

卢睿泽:企业学习生态圈就是建立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和人之间的联合。内部通过线上课程、内训课程,通过企业内部知识来对员工进行培训;外部则通过合作伙伴、行业人群,配合线下课程来进一步打造人与知识的链接,让知识在企业中流动起来;让员工在学习过程中,对内对外保持紧密的联系,让更多的知识进入企业的隐性知识资产中,为更多的员工提供学习机会。通过这种循环,将更多的知识引入企业,培训更多的人,培养更多的人才,产生更高的效益,这就是所谓的“企业学习生态圈”。

本刊记者:如何打造企业学习生态圈?

卢睿泽:首先,企业通过内外部的结合,将更多的知识融入培训,同时将这部分知识资产化,形成企业的文化资产,使流动的、隐性的资产变成固化的、显性的资产,建立企业知识管理体系,鼓励员工分享知识技能。其次,知识来源要多样化,内部知识结合外部知识,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案和培训目标,并针对目标进行立体化评估,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便捷的学习手段,以及全方位的培训考核机制,评估培训的时效性。最后,涉及有关消耗的问题。建设过程要有序,要从基础做起,从简单的技能培训到匹配个人岗位的职能培训,到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成长性培训。假如每位员工都能走到成长性培训阶段,将培训和自己未来的发展以及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结合起来,那么一个优秀的学习型组织就会应运而生,企业学习生态圈的扩展也将达到最大化。此外还要成功控制,用最便捷、省时、省力的方式,完成以上内容,从根本上辅助生态圈的有序化发展。

云学堂服务于企业学习生态圈

本刊记者:“云学堂”在打造企业学习生态圈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卢睿泽:通过多年的行业积累,我们发现,企业组织的能力是由员工能力、员工思维模式和员工治理三部分组成。那么企业在商业模式正确的前提下,打造卓越的组织能力是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发现,其实企业培训的目的就在于改变可以改变的。“云学堂”把人和知识的链接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即员工,外部为客户、合作伙伴及行业人群。既然我们认识到通过知识,可以将这些人群连接在一起,那么通过什么样的知识、用什么样的方式把他们连接起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企业学习O2O,除了传统的线上线下,我们认为,输出者和输入者之间、工作和生活之间都是O2O。输出和输入之间产生社群,社群将学习的准备、学习、评估等各个阶段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改善了学习效果;而工作和生活之间的O2O是将两者融合,将学习的过程延展开来,形成内循环。

基于这样的认识,“云学堂”将现有产品升级,从原有的针对企业客户提供的企业大学产品和课件商城开始,以机构网校产品为中心,将现有的“云学堂课件工具”和“直播课堂”免费提供给机构,让其能够快速制作出适合企业学习的课件。机构网校一方面直接将课件放到课件商城,另一方面通过岗位模型设置,将成体系的课程通过“云学堂”PC端和APP端直接提供给个人用户,从而打造出这样一个学习的生态圈。

本刊记者:“云学堂”在产品设计方面,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的要求?

卢睿泽:在产品设计方面,我们希望能够让产品更简单、更好用,让学习小屏化、社交化、娱乐化,知识碎片化。

原始的大屏化在线学习模式已经跟不上移动学习的脚步,小屏化课件的表现形式却更加贴近生活;PC模式下的长视频不适用于移动互联时代,学习者更倾向于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互联网时代倡导互动式学习,社交关系的形成会让学习更有价值;严肃的学习氛围并不适用于互联网时代,娱乐化的学习模式才更能吸引学习者;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以知识点为核心的碎片化知识,解决核心问题,既方便,又获得了充分的选择权。

“云学堂”本身不提供学习内容,但是我们找来全国最好的700余家专业培训机构为我们提供学习内容。我们还免费为这些机构提供专业的课件制作工具,并且有专业的团队作全程指导,让他们的内容更适应当今的学习要求,实现知识的小屏化、社交化、娱乐化和碎片化。

本刊记者:“云学堂”的课程特色有哪些?

卢睿泽:“云学堂”的课程特色就是把全行业岗位职能模型和课程体系做出来。“云学堂”建立了与岗位能力模型相适应的知识目录体系,并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海量精品课程,能够实现按岗位需求配置学习内容,更好地满足企业内各部门培养人才的需求。通过线上平台,充分利用员工的碎片化时间完成基础内容传授,线下培训就可以更多地进行新老员工间的情感沟通和经验交流。

而且我们还集合了哈佛商学院和“中欧商业在线”等机构的顶级课程,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成为职业人最信赖的终身学习伙伴,为众多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人才。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 篇12

更重要的是,人作为一种环境动物,我们的能力和心理认知轨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而且这种进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做营销的本质就是充分洞察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并满足的过程,因此笔者尝试换个角度认识这一变化对营销产生的影响。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看似变革实则“变态”。

见证历史的一代人——从活字印刷到信息革命

其实对于我这样的80后真的很幸运。我们先后经历了固定电话普及、移动电话时代、有线网络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并体会了它们对生活的改变。我们出生前信息传递还处在活字印刷时代,当我们成年后信息革命则达到了高峰。

刚刚在网上搜索了一下,2009年《上海证券报》发布了一篇名为《国内3G普及需3至5年网络覆盖仍待完善》的文章,同年也有大量文章讲述3G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放号,结合2008年召开北京奥运会,基本可以认定2008年—2009年我国开始进入3G时代。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地回忆一下2008年前我们是如何完成消费的。

移动互联网史前年代——历史其实并不久远

我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刚刚毕业的我,因为想把当时的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老婆拍的“美美的”,所以需要买一台单反。作为技术宅,我就和女朋友说这事交给我了,为了展现自己的专业性,首先我买了一大堆摄影杂志,看看当时最火的佳能、尼康都在推什么产品。之后再打开中关村在线、蜂鸟这样的专业媒体开始翻评测,一篇一篇的看逐步缩小选择范围。再之后一头扎进了摄影论坛围着老鸟问两款产品的优劣,谁的性价比高,甚至找朋友借机器深入体验。最后就是一头扎进中关村怀着忐忑的心情一家一家的逛店铺,逛店铺的心情也很有意思,既不愿买贵的,也不敢买便宜的,最后选择了一家人最多的成功入手,前后折腾了接近两周才搞定。而后找中介买房结婚、找旅行社度蜜月都经历了类似的选择过程。

移动互联时代的购物之旅——从数码产品到汽车洋房

去年年底去苏梅岛学习潜水,出发前突然发现一直想买的潜水相机还没选好,为了把自己拍的“美美的”,必须在第二天出发前完成整个购物过程。由于之前曾经搜索过,所以打开京东A P P后第一时间就在首页看到了几款潜水相机。之后通过筛选找到了能承受30米压力的产品,简单看了一下好评率,发现我喜欢的那款是100%,又看了看网友晒得样张,店铺也是京东直营的就直接下单了,第二天一早快递员敲门完成购物。同样的情况也在大件上发生,我的一个朋友前两天要换房,他老婆看上了一个学区,他和我说他们直接通过中介公司的APP找到了相应的小区,小区内所有房型和实景图直接可以查看,通过列表直接找到均价最合理、位置最理想的户型,点击右下角拨通经纪人电话,周末就约到了房主看房,从有了想法到交完定金一共才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我要的现在就要——不再习惯等待

套用前段时间腾讯浏览器的推广主题,“我要的现在就要”。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对人欲望的满足也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一旦我们接触了更高效便捷的信息获得手段,就很难回到过去,从而一系列生活习惯也会发生连锁反应。这也是为何在我们常常呼吁大家回归纸质书,手里却一刻不放开手机的原因。因为我们已经越来越不习惯等待,我要的现在就要。我要的现在就要指的不仅仅是信息的获取,在营销领域,消费者对于需求的满足也前所未有的“急切”。

干货来了!——从培养需求到捕捉即时需求

消费者行为学中有个概念“刺激—反应论”,具体原理不深入去讲了,主要研究的是消费行为的培养过程,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我们认为营销的意义在于培养消费者需求并完成交易,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那个“如何在非洲卖羽绒服”的命题。当然这也不难理解,其实就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反正最终结果是把产品销售出去,到底是找到那个需要的人,还是让潜在用户觉得他很需要,哪个成本低?

很显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我们的确很难找到对某种产品有需求的消费者,即使能够找到,也很难保证我们能在消费者有需求的第一时间就发现他。但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给了我们这样的可能,由于各种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的出现,我们从一个个封闭的人,变成了一个个开放的数据源。随身带着的集成与各种移动设备传感器随时收集着我们的信息、性别、地理位置、关注话题、消费能力、生活习惯、社交关系等,都可以随时被第三方收集。我们先不讨论这是否完全合法,仅就技术层面,的确让即时发现消费者需求成为了可能。营销人终于有机会放弃培养用户需求这一既不高效,又不精准的营销模型。我们有机会将营销模型优化为“即时的发现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最短链路。

未来已经到来——SK-II和京腾计划

其实在我们讨论这一现象前的几个月,京东和腾讯就已经开始了商业化的尝试。2015年10月,京东和腾讯就推出了横跨电商和移动社交网络的“京腾计划”。京东拥有1.69亿个用户数据和需求标签,通过用户浏览页面、消费记录、购物车清单能够精确地捕捉用户的购物需求。而腾讯坐拥微信和QQ两大移动客户端,不仅能够即时收集电商平台外的用户需求数据,更能通过社交软件第一时间与用户建立连接实现商品、广告的即时推送。2016年3月,SK-II携手霍建华和京腾计划开始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首次尝试。

此次尝试从技术上分为了5个步骤:1、打通腾讯和京东的用户ID,涵盖海量用户;2、了解用户消费偏好;3、了解用户购买时间;4、根据用户价值筛选核心用户;5、通过Lookalike技术拓展用户关系链和兴趣偏好。

由此,京腾计划为SK-II找到3大类目标人群:1、SK-II既有和潜在用户;2、SK-II品牌互动用户;3、霍建华粉丝用户。

之后通过微信平台在产品促销期针对3类人关注点的不同,在不同时间投送了不同内容的朋友圈广告。经过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精确计算和精准投放,此次传播的CPC全面低于同类投放。在新用户引入方面,广告活动期间1天内吸引的新用户数,相当于品牌过去2个月新增粉丝量之和。产品销量显示,3月8日SK-II在京东微信端的销售量是往常的6倍,而此次活动特定的红蝴蝶礼盒,在京东微信端购买页的销量翻了一倍。

而以上成绩的实现正是源于用户的需求得到了精准且即时的满足。在这一流程中,我们通过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的打通,实现了对客户购物需求的初级分析和抓取,之后通过社交平台的实时互动进行了信息的定向推送。

稍微多一点点想象——智能营销的梦想

上一篇:民办幼儿园教师下一篇:穿刺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