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社会论文

2024-07-24

非物质社会论文(精选11篇)

非物质社会论文 篇1

一、非物质化设计的产生

早在20世纪80年代, 西方设计学界就提出了基于电子信息空间的虚拟化设计、信息设计、网络界面设计等概念, 开始探讨设计向后工业社会过渡和未来的设计走向等问题。这类设计问题涉及数字语言及程序化等非物质特征, 由此设计学界提出了非物质设计的概念。直至90年代, 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建立与扩张, 信息化社会的悄然而至, “数字化”产品不仅自身迅速地更替, 而且对传统产品有着深刻的影响与同样迅速的变革。“非物质化设计”是以信息设计为主, 是基于服务的设计。对于设计而言, 它的重心正从传统的物质创造和较强功能性的设计中转移出来, 因而它的意义也同样发生着改变, 信息社会的非物质化设计是以“人与物”的研究为基础, 着重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 从而较物质设计更加显现出设计的人性化。

二、对非物质化设计的概念理解

“非物质”的提法, 主要受西方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启示, 他认为, 人类将无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工具, 并给予它们以未加工的物质从未有的功能和样式。而这种功能和样式是非物质性的:正是通过物质, 才创造出这些非物质的东西。因此, 我们可以说“非物质”本身不是物质, 而仅仅是以物质为基础。“非物质”与“物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它的“非物质”的功能与形式是由“物质”的质料来承载的。同时, 我们可以从“非物质”这个概念中看出设计发展的新趋势:设计趋向从有形到无形、从物到非物, 设计重点从产品到服务, 设计方式从实物向虚拟等一系列转变, 追求产品的超功能与个性化, 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 达到“设计以人为本, 设计为人服务”的理念目的。所谓非物质社会, 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化社会、信息社会或服务型社会, 它是基于提供非物质产品和服务、物理现实和社会现实充分信息化的社会。在非物质社会中, 知识、信息和服务等无形态的产品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日益增大比重, 人们将忽略产品自身的物质化存在, 直接享用产品所提供的信息化服务。未来的产品设计可以在数字虚拟化的时代中完成产品构想与后期模型制作, 甚至可以脱离“物质”的质料层面来建立虚拟化的产品。

三、设计在非物质社会中的发展趋势

1. 设计内容的艺术化

在非物质社会中, 当人类的物质需求已满足时, 便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设计产品正在迅速地与艺术靠拢, 设计与艺术之间没有了明显的“边界”, 有的只是两者的“边缘”, “边界”与“边缘”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指对立双方截然分开, 而后者是指对立双方融合、交流、拼贴、交融。这一“边缘”位于两种对立领域之间:其一是与“物质”相关的科学领域, 其二则是与“精神”层面打交道的文学艺术领域。我们可以看出, 设计也要同艺术一样, 随着不确定的情感来创造一些不确定而是可变换的东西, 使得“创造活动”与“概念形成”同时进行。与此相反, 在非物质社会之前的设计与手工艺制造, 更是一种有计划的步骤。这一切意味着, 这个社会中的产品已经趋于艺术品, 成为了一种灵活变换的由所把握的新感觉参数与新审美排列两者形成的“感觉组合”。

2. 设计形式的虚拟化

后现代的设计重心不再是一种有形的物质产品, 而是转变成一种抽象的“关系”, 其中最基本的是人机对话关系。而虚拟设计、信息设计、界面设计等则体现了抽象的人机对话关系这一“非物质”的特性, 设计形式强调的是人和机器信息的交流与信息传达。设计的产品逐渐脱离了物质层面的存在形式, 而是以虚拟数字化的产品为表现形式。在智能产品中, 传统产品的“形式”与“功能”合并为一体, 使产品从有形延伸为无形的东西, 提供用户对信息的使用、处理和管理, 是一种捉摸不定、变化多端、随机应变的东西。这些非物质的东西再也不存在形状、色彩、线条、质料等标志元素, 以有机而并非机械的方式出现的智能产品正形成一种与人的“共生”关系。

因此, 设计不再侧重于人与实物的关系, 而是侧重于现实中人与虚拟物之间的关系。“形式”的虚拟化和“功能”的超级化, 使设计逐渐脱离质料层面而向精神情感化的层面接近。

3. 设计过程的无纸化

现代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得设计手段多运用电脑信息技术来进行虚拟无纸化的过程。设计过程的无纸化通过对产品的虚拟构想、修改、加工、装配和测评, 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角度模拟现实, 对设计信息便于管理, 从而避免了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缺陷, 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降低了产品的开发成本。无纸化的设计过程已经发展为一种服务模式和设计管理模式, 同时极大地贯彻体现了生态设计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设计过程的无纸化以虚拟信息化技术为核心, 通过网络技术等集成技术, 从而高效地达到了设计过程中问题的全面分析和判断, 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

4. 设计服务的个人情感化

在高科技的时代背景下, 人们的生活物质越来越丰厚, 非物质设计的核心不再是满足人们的共性需求, 而是满足产品特性个性化的需求。消费者通过产品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观和自我意识, 这便要求设计者以非物质设计中所强调的“以人为本”为设计准则, 从而创造出凸显服务功能和人们精神需求的产品。现代设计者在设计产品时, 应该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对产品的感受与经验, 找到一种能传达情感的设计语言, 从而传达自己的思想与使用者进行沟通。个人化设计应包含足够的信息分享与沟通联系, 达到与使用者之间充分的融洽亲密友好。以跑步机为例, 如果它不仅仅是一个健身工具, 而且能为使用者制定详尽的健身计划或者分享健身的乐趣, 那么这样一件产品设计便做到了担当健身俱乐部与专家信息的角色, 与使用者充分分享了个性化的交流沟通。

四、结语

非物质社会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又一大飞跃, 为各类学科带来了无限拓展的空间, 它的到来标志着这个社会已经从一种“硬件形式”转变为“软件形式”。非物质设计是依赖着物质并逐渐地脱离物质的设计, 旨在服务于人, 为人类提供全方位的需求满足, 尤其是人类精神情感层面的需求, 这将是非物质设计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法]马克·第亚尼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2][美]诺曼·唐纳德·A著.付秋芳译.情感化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3]余晓宝.非物质社会中数字艺术设计的新方法.艺术百家, 2006.

[4]张进平.“非物质”设计刍议.装饰, 2005.5.

[5]孙从丽.非物质设计的发展趋势——强调为“情感”而进行的设计.艺术与设计.

非物质社会论文 篇2

风儿,轻轻拂过树梢,拂过草地,拂过花坛,拂过

走着走着,必知不觉到了物质交流会的地方。人真多!幸好我瘦,在人群中穿梭自如。

哇!那儿有个书店,去那儿买书吧!我往前挤去,前面人更多了,我想,幸好人群是同一方向的,如果前面的杀个回马枪……真是乌鸦嘴,

小学生作文大全

人群挤过来了,我们也挤过去,人一样多,势均力敌。我在人群中被挤来挤去。慢慢的移动,眼看要到书店了,天不助我也。书店门口横着一辆自行车,很高,我把一只脚迈了进去,另一只脚怎么也进不来,人们又开始骚动了,我身体开始前倾,眼看要摔个狗坑屎。一位姐姐眼疾手快,将我拉了进去。

非物质纺车 篇3

文/陆幸生

拍摄者手记

6月11日,在上海非物質文化遗产展上,来自乌泥泾75岁的唐阿婆用一架木制脚踏纺车纺棉线。这样的纺车,诞生于700多年前,由乌泥泾历史上最为知名的人物---黄道婆所发明。这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它不但催生了一门新兴产业,而且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泽被故里,造福一方。如今,这种纺车只能在纪念馆里看到,作为工具,它已成为历史,但作为文化,将源远流长。

75岁的老婆婆,操作一架与黄道婆同龄的纺车,如此"物质化"场景,要写非物质文字,便疑惑了。简单理解,非物质,还是文化的,似是特指精神领域感觉得到,但又无形无状的"抽象东西"。如,感情的、思考的。只是,感情出眼神,思考挤皱纹。有什么不借助载体,就能运行和传播呢?没有吧。

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度答案很干巴,无奈何,抄录若干(不是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其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还特指各民族世代相承的、与生活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还有相应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读完这些,晓得了"非",但也不知什么"是"物质文化遗产了。俺老百姓不形而上了,到此为止。

2005年,上海组织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推荐和申报工作,其中有乌泥泾黄道婆及其纺织技术,上海沪剧"小山歌"等。电脑资料中,还看到南翔小笼包、百乐门舞厅等的恳切申报。也有批评,如对"中山装制作技艺",有关方面"不关心"。

今年6月,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出,10大门类83个项目。江南丝竹、沪剧、越剧、昆曲、京剧、锣鼓书、顾绣、竹刻和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已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定,两年一回,一国一回一个。迄今批准47项,其中包括中国的昆曲和古琴。

非物质社会论文 篇4

随着人类由以机械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走向以信息化为特色的“后工业社会”, 西方设计学界已经开始就设计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的问题进行研讨, 如美国西北大学艺术学系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持召开的“设计、技术和后工业社会的未来”的学术研讨会及其他一系列国际性学术会议, 就电脑介入当代信息环境中的设计、制造业在电子环境中的变革诸问题进行探讨。90年代, 电子空间的虚拟化设计、信息设计、网络界面之类的设计成为中心话题, “非物质设计”的话题凸显出来。

工业设计的范畴由先前主要是为工业企业服务扩大到为金融、商业、旅游、保险、娱乐等第三产业服务;由产品设计等硬件扩展到公共关系、企业形象等软件;由有形产品的设计扩展到“体验设计”、“非物质设计”等无形产品的设计, “工业设计”的概念逐渐为内涵更加丰富的“设计”概念所取代。

从物质设计到非物质设计, 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的一种变迁:即从功能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 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 (合理需求、人性化需求) 。在人与物、设计与制造、人与环境以及人们对设计的认识上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从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向后工业社会的非物质文明转变, 将是下一个世纪设计发展的总趋势, 而推进这一转变的关键是信息技术。21世纪的设计将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从实物产品的设计向虚拟产品的设计转变。非物质设计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这种超越提供了条件和路径。

进入信息时代的设计, 在走向发展趋势之一的非物质设计时, 非物质设计本身也对设计提出了新的问题:在“非物质”的范畴里, 设计究竟更多的是一种“策划”还是原来意义上的设计?设计更多的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方法”、“方法论”?

在非物质社会里, 设计已经脱离了其传统意义上的概念, 设计本身更多的走向一种策划。在整个现代设计进程中, 原来意义上的设计是对“物”的设计, 是研究“人与物”的关系, 基本上被限制为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等几类, 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一个美的造型世界。而在后工业时代,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社会背景的转变, 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设计造物对人的满足, 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较低层面的生活追求。设计的一个主要方面从传统的“物”的角度脱离出来, 并走向一种“策划”, 设计本身即是一种计划。正如西蒙所说:“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想往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 他认为生产物的智力活动与为公司制定销售计划并无根本区别。非物质设计要求研究人与非物的关系, 设计中策划的功能被一再强调, 并且越来越突出。

另一方面, 设计更多地转变成方法、方法论。技术是主要的, 但不是本质的东西, 现代主义设计是建立在经济和技术之上的设计, 例如在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中, 由于设计对钢铁、混泥土技术及高架结构技术的过份依赖, 使人们在看待设计时总是感性地将其理解为一种技术。非物质设计要求设计师学会的应该是方法或方法论, 强调概念和创意, 而不是把设计当成一种技术或一种谋生的手段。

设计在最终的意义上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对于非物质设计而言, 在自身自律性发展的范畴里, 它也表达了三个不同的基本层次。

第一层次:电脑软件设计、程序设计等。若从最低的层次上看将在信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一切令人神往的活动都是通过产生、处理、发送和接收信息而成为可能的。0、1、0、1……构成了非物质设计最简单的造型元素, 电脑软件、程序设计等都是一种典型的非物质的存在, 一旦关掉电源, 什么也不会有。只有在你的使用过程中, 随着它一环扣一环指令的发出, 并因此执行命令, 得到你想要的画面和结果, 你才会感觉这种设计的存在。

第二层次:非物质设计比较高的一个层次是“以人为本, 走向服务”。现代社会中, 在物质的“量”已完全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时, 寻求一种新的满足人们的设计方式变得尤为重要。工业社会的物质文明向后工业的非物质文明的转变, 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设计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 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 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 从实物产品向虚拟产品的设计的转变。服务作为一种设计, 是以后工业文明背景下人的需要为基础, 把设计中为人的因素更加强调、突出出来。以人为本是中心,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 “离开了热爱人、尊重人的目标, 设计便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非物质设计的最高层次是“把人体紊乱的身体感觉导向一种精神的安宁”。这是纯精神性的追求, 是一种“物我两忘”, “忘适之适”的感受, 正是这种“画面之外”的感觉把非物质设计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而非物质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塑造这种能令人“忘适之适”的生活情境。由此可见, 非物质设计最终的意义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艺术方式。是对产品、环境的设计, 也是对人类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设计, 对人的心灵、美好未来的设计。

物质设计的走向: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的奥秘, 而艺术揭示的正是人类情感的奥秘。艺术需要科学, 犹如科学需要艺术一样, 科学在一定高度上早已成为艺术发展的内在属性之一。艺术与科学的整合是二十一世纪的大趋势, “放弃科学等于失去真正的艺术”, 艺术通过与科学的整合, 形成了具有科学内蕴的艺术。电脑绘画作为绘画艺术中的新形式, 已完全抛弃了传统绘画的材料和方式;由声、光、电等多媒体科技手段与雕塑艺术结合的现代雕塑, 塑造了一种更加宽广的空间结构和存在形式;信息艺术的产生, 由于大多只关心传播和参与时的功能, 已完全走向了传统艺术品的对立面。艺术家更多的是充当一个设计家的角色, 他把自己的创作活动, “建立于他们自己、观赏者和环境之间的那种独特的、特殊的和独创性的关系之中。”

这种基于后工业时代的具有科学内蕴的艺术, 事实上正在同非物质设计发展形成一种呼应的趋势。非物质设计正努力向艺术靠拢, 它和艺术一样, 必须依据不确定发情感, 制造一种不确定的和时时变化的“存在物”。一方面它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保证;另一方面, 又必须在这种非物质的设计中注入充分的艺术性。

非物质的节味解读 篇5

白米白面鸡鸭鱼肉的价儿比不上窝头和野菜贵,抬手“打的”打惯了的人还要坐上那擦拭得锃光瓦亮的三轮车风光一圈儿:扔两铜子到处都可享受的大碗茶,如今没个几十块钱下不来,结婚办喜事改来革去,眼下最风光、最时髦的不是奥迪、奔驰、雪铁龙,而是我奶奶那阵的坐花轿,您说邪性不邪性?

进入80年代停办了近20年的北京庙会开始恢复。最先和北京人见面的是1984、1985年举行的龙潭湖庙会和地坛庙会。1987年,白云观“春节民俗庙会”也粉墨登场。2001年春节期间,与北京百姓阔别37年之久的北京标志性庙会——广旬庙会在原址重新恢复。如今,逢年过节赶庙会成为新时期北京市民的一项生活乐趣。

庙会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过去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所代表的市民文化当然为人们所接受。庙会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它不仅是简单的宗教,娱乐和商业活动,而且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民情内容是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如何继承、发展这份宝责的遗产,是一件功在子孙后代的事情。

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有同样渊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广大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或许其中某些成份正在丧失或者已经丧失了实用价值,但毕竟它们曾在定历史时段,在民众生活中占据过相当的地位。当然,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并不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闪烁着有益的,健康的,科学的光芒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和丰富创造力的体现。而民俗旅游则正是体验民风民情,了解山乡生活的最好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具有或不明显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征。首先,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以民众记忆的形式存在的,尽管它不可能不体现在许多具体的物化的事物当中。即使像民间信仰这样的观念形态,也要通过仪式活动以及诸多相关的如门神、对联,纸马、灶王爷、财神像等载体呈现出来。各民族妇女高超的刺绣技艺,是通过物化了的精美绣品展现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拥有了这些精品,而丧失了精品背后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刺绣技艺,那便仅仅是保留了文物,而没有把产生这些精品背后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记忆继承下来。也就是说,我们只保留了体魄,躯壳而忽略了灵魂。而民俗旅游则正好身临其境的去体味其中的韵味。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具有口耳相传 世代继承的特征。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知识的传递靠两种方式,一种是靠文字,书本,学校教育进行传递,用现在的话说 就是用正规教育的方法传授知识。而另外一种则是通过口耳相传、世代继承的方法进行知识传授。后部分知识,无论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只看到正规教育的重要而忽视口耳相传的教育,未必是正确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一部分是靠口耳相传的方式取得的。而民俗旅游则正好可以在民间耳闻目睹去获取这些知识。

逢年过节、举办喜事才贴窗花、剪出来的形象如蝙蝠,寿桃喜字,抓髻娃娃等,都是民间象征体系的一种展现。同时,这些事象也是和其他相关事象共生的。过年要贴窗花,同时要家庭团聚祭祖,蚀神走亲访友,闹社火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民俗旅游则正好使你走入其中给心灵以极大的享受。

中国的日历时间制度诸如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等劳动生活节律,诸多民族年节的设置,诞生、婚姻、丧葬等人生礼仪亲属关系,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等,总之 中国生活方式的诸多方面几乎都囊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价值观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体现。比如,汉民族和其他若干少数民族把月亮想象成、模拟成一个人类社会这个人类社会里有神,人、建筑、动物和植物,有社会活动,也有社会历史。我们民族对这样一个小小的星球,寄寓了团圆、美满诸多美好情感。这使我们每当看到月亮的时候,总不禁联想到亲人、朋友、故国、祖国。近年来每逢清明,中秋、春节时大陆与台湾的包机旅游正是成全了人们虽远隔千山万水也能全家团聚的愿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和巩固民族团结和谐的黏合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作为一个无形的纽带,作为一种无穷的力量,把我们联结在一起。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不能不为欢庆春节而激动,不能不感到端午节的粽子分外香甜……

非物质社会论文 篇6

传统工艺美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教育的传承, 可以说是一种中华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 更是一种长久被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

一、高校加强传统工艺美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的意义

目前, 高校教育是最佳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形式。教育的传承发展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并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 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 更能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二、中国的美术教育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知识技能和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与承载是继续创新的基本前提, 其文化的特质就给了我们很好的证明和启示。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表现的是它的多元的文化, 久远的传统文化其来源是很丰富的, 一些外来的艺术都把印迹留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之后将它们整合吸收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整和组合, 使之最终形成中华民族传统古典文化的一部分, 这体现出传统工艺美术的整合性这一特征上。同时, 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又表现出以某种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延续性另一特征, 在“传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添砖加瓦”形成继承性的文化。

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延续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应从重视它们的民族文化特征开始强化。传统技艺技巧的继承相对而然容易一些, 但美术作品本身能否真正传达民族文化、艺术价值能否真正体现民族精神才是发展和传承的关键所在。因此, 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创新, 首先应从重视强调对其民族文化构建组成的发掘和研究着眼入手。

首先, 应对传统工艺美术有所广泛认知。它具有多种方式的分类, 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同时起着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键作用。对它们的保存、继承、延续研究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有的肯定和尊重。所有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背后, 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文化艺术内涵与技术内容;传统工艺美术在历史上产生过超大的经济价值, 至今仍作为工业生产的互补。从哪个方面来看分析, 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意义和价值都值得我们再认识和肯定;另外, 进入21世纪的传统工艺美术, 其延续与发展被文化变迁、技术更新和发展经济的三大矛盾冲击, 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 需要去研究和探讨。

但是, 随着世界现代化不断的发展和加快的步伐, 社会现代化传媒与生活娱乐化、市场经济化方式的推动和冲击, 传统工艺美术民族文化和民间传统的原状和生态正在被制约和破坏, 已在走向面临失传、消亡的境地。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这正是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但目前此领域的学习研究还未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其次, 某些传统生产方式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是旧有的, 它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必将随着社会发展和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并且随着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 西方的文化不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种现当代社会的大众文化性质, 导致了一些旧有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受生存条件的制约而慢慢消退。因此,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不能单纯的从经济角度和以往的认知态度来看待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在满足现代经济建设需要的同时, 更要符合文化的需要, 在美术教育中把握好这个尺度,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三、高校加强传统工艺美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 必须走坚定不移的创新之路

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精彩纷呈、门类众多, 对高校的教育和研究而言, 对其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 技艺。在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资料和技艺进行收集、记载、整理后, 积累丰富的经验, 进行创新。

2. 题材。

在现今社会生活和风俗的不断改变, 原有传统题材已经不符合当今的意义, 因此在题材的创新上, 可变性很大,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材料。

在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状态下, 新型材料可以取代原有传统材料。

4. 风格和形式。

这是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符号和标志, 关键在于虽创新但不能改变其风格和形式, 这也是其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底线。

只有把握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赋予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新的活力。可以在创新传统的表现形式中注入新的内容, 可以运用传统技艺反映新时代的题材, 也可以用新的形式表现传统的内涵;也可以运用传统工艺表现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诚然, 创新是有风险的, 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 需要许多人、几代人的默默付出, 但只有持之以恒的不断创新, 才能创作出无愧于当代的传世之作, 才能赋予优秀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 使优秀的传统技艺永不湮灭。

总之, 高校是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延续发展的主体, 可以说是一种中华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和发展, 通过教育的传承使一种长久被忽视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进入了主流教育的过程。传统工艺美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仍然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在高校加强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延续发展必将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传席著.陈传席文集第五卷[M].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1.

[2]李立新著.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作为人类非物质遗产的太极文化 篇7

关键词:太极文化,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当我们不断地为太极拳是否存在技击喋喋不休时,当我们为太极拳的创始人之争而东奔西走时,和我们同分享一个地球的西方国家,在享受工业文明近二百多年的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之余,已经开始注意到这种文明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一些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人类所依存的生活环境,其受破坏及保护的程度开始成为一些学者关注的课题。一些我们曾经引以为荣其本身价值被我们忽视的文化,正在我们的视野中逐渐黯淡,这些文化成果虽然在当前社会中很难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但是保护这种成果的完整性,却是当代人为子孙后代了解这些成果、享受这些成果所必须履行的义务。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们所熟知的、被世人称为第一健身品牌的太极拳,表现于人类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种技击术,一种让人习练的健身术,太极拳更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蕴含着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也蕴含了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的精粹。它自身不仅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为人类开发了更为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太极拳分布在第六类“杂技与竞技”之中。

更确切地说,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文化,其文化遗产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太极拳本身,同时应该包括以太极拳为载体,在其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外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流传着很多,甚至我们还没有进行文字整理的以太极拳为载体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如果我们不进行很好的保护,随着熟悉这些传说的人的离去,这些传说我们将永远难以获悉。太极拳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吸收了中国哲学文化,在其传播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哲学思想。由这种思想,太极拳在中国古代的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播方式、礼仪、风俗、节庆,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这些礼仪、风俗、节庆在当今社会同样是值得我们寻觅和保护发展的。

2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文化保护的紧迫性

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太极拳生长的客观环境的改变、太极拳竞技化的运作、太极拳产业化发展等一系列发展模式的出现,太极拳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中逐渐失去了固有的特色。当然,如果我们仅仅从民俗学的观点来看待太极拳的发展模式,或许对太极拳未来的发展并不会有太多的益处。太极拳在历史的发展中也是在不断的创新、演变,才形成了当今的各种流派。当前,我们所走的太极拳发展思路是为太极拳发展而制定的适合当代文化氛围的思路,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担心会改变它的面貌而使太极拳的发展停滞不前,我们也无力对太极拳的改变做出人为的选择。

一种事物要想很好的生存,它必须适应它所处的生活环境,只有这样它才能够不会被“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界生存规律所淘汰。因此,当代的很多人,为了更好的传承太极拳,不遗余力地为太极拳的发展出谋划策,但是我们发现,太极拳的产业发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太极拳本身所具有的内涵却在一点一点的流失。犹如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在接受了西方思想之后,虽然具备了很强的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却少了中国人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太极拳本身内涵的流失,主要是我们对太极拳认识不深,对其作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所致。我们应该发现,太极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等,比仅仅追求比赛的可比性、可操作性要高很多。

作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太极拳,在其成长过程中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焦点,太极拳对于人们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看到,在现在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太极文化伴随着这种转型自身也在进行着蜕变。我们说,太极文化的良性转变对太极拳的发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是太极拳在转变的过程中,一些不受我们关注的、我们没有认识到其价值的文化内涵却在这种转变中、在我们的视线中不经意地流失。

目前,还有一些让我们敬仰的民间拳师在默默无闻地对太极拳的传承进行着努力,或许他们的名字我们很难逐一获悉,或许他们的名字不会注入史册,但是他们对太极拳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拳师已经进入高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很多拳师离我们而去。对于这样的拳师,需要我们尽快进一步的挖掘、尊敬、善待,对其所蕴含的太极文化进行很好的保护。

虽然太极拳在当今社会中流传比较广泛,习练人群最多,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对太极拳的技击精华熟知的并不是太多。我们不得不承认,关于太极拳的技击原理,其中的奥妙,有些用现代的科学技术都很难解释清楚。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搞科学的人士对太极拳的真正内涵并不清楚,而真正懂得太极拳技击内涵的人士也不愿把这种内涵轻易公布于众。这种以技击原理存在的文化遗产,不仅给我们进行保护提出了难题,也是我们在面对太极文化遗产所必须放在首位的环节。

3 作为人类非物质遗产的太极文化保护的阐释

对太极拳文化进行非物质文化保护,是我们国人的共同心声,能够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人的共同追求。但是在申遗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为申遗孜孜不倦的努力和等待申遗的结果,在此期间,对于太极文化来说,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来进行保护。

在对太极文化进行保护时,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对太极拳进行保护不是限制太极拳的传承,而是为了更好地对太极拳进行传承。太极拳的传承及其内涵的展现,需要人这个重要的载体来实现,当一位伟大的拳师离我们而去,他本身所具有的对太极拳文化的资深研究,除了其为我们留下的资料外,其它的便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够通过静态的媒介来了解他的存在,这对太极拳文化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损失。作为后人没有达到他所研究境界的武者,要想达到他的境界,只能够从另一个起点来对太极拳的含义进行揣摩。

在当前全球都在提倡文化遗产的保护之际,有很多方式可以对太极文化进行保护,在这里,笔者借用白庚胜先生曾经提到过的保护方式,简单的概括为静态的保护和动态的保护。

所谓静态的保护,就是通过现代科技的手段,如:录像、电影、光盘、书籍等能够记录的工具,对这些拳师进行记载,以便于我们子子孙孙在以后的时代能够明白我们现在太极拳的样子。静态的保护不是短暂的保护,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应该记载了太极拳在当代及将来的传承、发展、习练及状态,就像一个人从始至终的录像集。

太极拳的静态保护是我们能够在记忆中追随太极拳原貌的最好方式,尽管这种方式只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视觉的享受,但这种方式却是我们在今后研究太极拳的重要资料。太极拳是由人来展现,不同的人习练同一种拳术由于个性的差异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是这种表现不是随随便便的人就能够欣赏到它的内涵,就好像对艺术的鉴赏价值比较浮浅的我们,无法分辨出一些大家的画笔和普通的画有什么区别一样。太极拳也一样,对它进行静态的保护,使后人能够在这种静态的展现中发现太极拳的内涵美,只有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后人明白什么是太极拳,才能够为秉承、发展太极拳的内涵打下基础。

对太极拳进行保护的另一种方式,是动态的保护,也就是关于太极拳随着环境改变的传承问题。在其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太极拳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我们倡导文化多元化的当代社会,我们发现太极拳已经不再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模板,在很多情况下它接受了当代的东西,并且融合了这些东西,在融合了这些东西之后其自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长在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当代年轻人,已经习惯于追赶新兴潮流社会之风,淡化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重任。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对太极文化所具有的传统文化内涵的保留,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

太极拳在动态的保护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其自身肯定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或许是我们不情愿看到的,但是我们却顺从了这种变化的发展思路,因为这种转变并不是我们武术界的一两个人所能够左右的,它是受我们生存的文化氛围影响而致。我们在对太极拳动态发展的保护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挖掘太极拳的当代价值,并且不断地对其进行静态的保护,这样我们才能够让后人知道太极拳成长的历史和太极拳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模样。

或许会有更多的人迷惑,既然太极拳的动态保护对太极拳造的改变在所难免,我们最好的办法是不对其进行动态的保护,而仅仅进行静态的保护。这样做法的直接后果是太极拳会在我们这一代失真,太极拳也就只能够在后世的“博物馆”中见到。太极拳动态的保护,是太极拳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最基本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太极拳也不会流传到现在;而太极拳的静态保护,则为后人了解太极拳历史储备了资料,有了这些资料,后人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太极拳的真正样子。太极拳的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都是为了太极拳能够更好的发展,二者为太极拳的发展、延续、充实都能够起到不可估量的贡献。

应该说,对太极拳申请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太极拳发展的唯一出路,也不是最终出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两年给中国一个名额来进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而在中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并非太极拳,在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518项。如果仅仅停留在申遗的思路上,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够取得对太极文化保护的权利,即使申请成功了,要想完美地对太极文化进行保护,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然,即使面临这样的困难,我们申遗的脚步并不能放慢。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寻找更多的发展渠道来对太极拳文化进行保护。

4 结语

太极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前以竞争为主导、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这份文化遗产的明智之举,但并不是发展太极文化的唯一出路。我们在看待太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时,要站在不同的视角来探索太极文化的发展。对于太极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说,我们仅仅是以民俗的视角来看待其保护的重要性;对于太极文化的良性发展来说,我们更应该站在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哲学的、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太极文化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对太极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保护。

参考文献

[1]韩雪.中州武术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2]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4]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论非物质设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篇8

1.1科技的因素

当18世纪的蒸汽机在英国问世, 没有人想到这项发明会带来一场历史性变革, 引发工业革命。今天科学家与社会学家们认为计算机与电信技术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引起的这场新的技术革命将比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更加深刻。由计算机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全球网络成为有史以来所建造的最大的机器。在今后的几年中, 它可能还要扩大许多倍, 甚至更加强大。机器在过去接管了大部分重体力劳动, 而计算机却越来越多地取代人们思维的任务。非物质设计成为一种与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相匹配的设计方式。

1.2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

科技为非物质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而信息社会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它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概括起来, 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都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消费主义和对物质利益的肯定这几个社会经济条件主导之下发展的。对物质利益和消费主义的追逐无疑是工业化社会设计的经济推动力。在工业社会中, 设计是以满足人类“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为核心, 当这种物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 人类则要求设计能满足生活中的更多要求, 于是突出地强调物品的精神追求, 设计的个性化与情感化。另一方面随着人类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意识的提高, 消费观念也从物的层面转为服务层面, 从“物为我用”转为“物尽其用”, 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1.3生态要求

由生态危机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因素客观上需要设计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改变。两百多年来, 过度生产和消费的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导致了包括能源、资源、环境等的恶化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使人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起, 不断出现了一些如环境保护、有计划发展、回归自然、简单生活等思潮, 在设计界也出现了“反设计”、“绿色设计”等设计思想, 旨在抑制人类过度的物质性设计、生产及消费行为, 以便与环境和谐相处,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许就是21世纪设计师追求的终极意义的职业道德。

2非物质设计的特点

2.1非物质与非物质设计

“非物质”的提法, 主要来自于西方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启示, 他认为人类将无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具有功能和样式的工具, 而这种功能和样式是非物质的:正是通过物质, 才创造出这些非物质的东西。“物质”前加一个“非”字并不表示“非物质”是“物质”的简单反义。物质性的表达是社会工业化的产物, 工业化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一个“基于物质产品生产和制造的社会”, 以物质的“数”和“量”为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信息社会是一个“基于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 产品的“艺术性”和“精神性”附着在产品的物质性之上。它结合先进的技术成果, 使设计艺术化、多元化、科学化。“非物质”这个概念表述了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从有形到无形、实物向虚拟、物到非物的转变, 追求产品的个性化与超功能, 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 达到发展的目的。

凭借电脑所提供的新空间, 虚拟化、数字化成为一种设计媒介或手段, 在这种新的设计方式之下, 设计在定义、范围、形式、目的等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变化。那么非物质设计就是凭借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基于服务的设计。它是相对于物质设计而言的, 并且揭示了物质设计中早已存在的非物质性, 如产品的功能和样式本身是非物质的;产品构思和设想是非物质的;语言思想也是非物质的。 物质设计中有非物质设计的成分, 而非物质设计又必定借助物质才能得以实现, 两者互为联系和基础, 如老子所言:“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两者之间缺一不可。

2.2非物质设计的特点

非物质设计依赖的是以数字化方式构成的通过网络、电脑而存在的空间。在这种空间中, 艺术设计以数字化的虚拟为中介创造和构思艺术形象, 设计作品。形式已经变成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 最终的产品也不是摆放在我们面前的物品, 而是转化成为一种纯粹的功能或者超功能。比如我们直接享受了电子信件带来的信息交流的便利, 而看不到信息传递功能的服务形式。设计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转变, 带来整个数字艺术设计过程的无纸化。它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 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信息、工具、人员的集成, 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设计过程中对对象的全面分析和判断, 运用创造性思维,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非物质设计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意义, 设计从静态的、理性的、单一的、物质的创造向动态的、感性的、复合的、非物质的创造进行转变, 正是设计内容艺术化的表现。设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 非物质设计对设计的服务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情感化、个性化设计, 多功能、超功能设计, 小巧、轻便、无污染的设计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 并试图将这些功能融为一体。更加凸显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注重与消费者的交流与沟通, 重视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非物质社会的设计是追求功能、科技、情感、效用多位一体的产物, 是一种以服务为核心的消费方式, 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3非物质设计与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3.1非物质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

非物质设计的设计理念不仅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相合, 而且符合中国的现实状况。这可从以下思想基础、发展需要、制度支持三个方面来分析:

中国自古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在我国古代的工艺产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在技术发达、人类过度干涉自然的今天, 这一观念更显其积极的意义。近年来设计界提出的绿色设计以及人类造物适度性的主张, 无不是这一哲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同时在中国人的行为文化中, 自古就有注重个性修养、摆脱物欲以及勤劳节约、讲究实效等优良的文化传统, 这与“非物质设计”所倡导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有极其相似之处, 从而为在我国的设计及消费生活中推广这一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思想道德基础。

其次,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相对而言又是一个资源小国, 人均资源占有量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环境破坏、资源消耗严重。在我们探索在现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下, 降低消耗、又保证发展的模式时, 非物质设计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的思路。非物质设计理论强调的是资源共享, 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单个产品本身, 它与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密不可分的, 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方式, 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它对人类自身的发展, 以及后世子孙的生活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于1994年批准实施《21世纪议程》, 将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政策制定、立法实施方面倾斜支持, 并运用经济杠杆、市场机制、行政手段辅助调节。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推动设计的非物质化。

3.2非物质设计有利于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形成

当生产重心从“物”的层面转向“非物”层面的时候, 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将更加重视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在物质层面我们没有优势可言, 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 有着无数勤劳、智慧的人民, 在非物质设计的空间、感觉、思想和哲学等的诸多层面, 我国有着天然的优势。

另一方面, 在当今中国的设计市场, 西方的物质文明还占有统治地位, 无疑压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物质层面的发挥。例如, 在室内设计中, 西方现代设计风格几乎完全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 包括传统家具的设计、布置和使用方式。非物质设计的发展将使这些在现代家庭中占有如图腾般地位的物品逐渐归于无形, 如电视机、音响等只在使用中出现, 平时将隐蔽起来, 这就为客厅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如回归传统的设计, 而这一设计变革必将引起一系列包括家具、服装甚至家电产品在内的“中国风”设计的出现, 由此带来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复兴, 进而有助于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形成。

非物质设计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以这一观点看待非物质设计, 将使我们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中做到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同时又减少物质消费、降低对资源能源的压力,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这一过程必将在思想和物质上全面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最终将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非物质设计的发展。

4结语

非物质设计不是绝对“非物的”设计, 而是建立在高度的物质基础上的非物质化进程。非物质设计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 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这种超越提供了条件和途径。非物质设计的发展理念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进入到非物质的生态需求。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发展, 其进步本身并不是目的, 仅是人类创造更合理生存方式的“手段”, 终极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非物质设计的发展将使信息技术转化为更贴近人类心灵的产品, 创造一个更舒适也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作为一种先进的设计方向, 对于引导合理的生活及生产方式有积极的意义。从非物质设计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中,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在于根据现实需要和在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美]马克.第亚尼编著, 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2]张进平.非物质设计刍议[J].装饰, 2005.

[3]葛洲波.非物质平面设计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2.

[4]余晓宝.非物质社会中数字艺术设计的新趋势[J].装饰, 2006.

完善高校辅导员非物质激励措施 篇9

2004年, 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即“16号文件”, 提出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今年, 教育部又印发了通知, 调整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培养培训方案、工作职能设置、考评考核指标等, 努力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到新水平。针对高校辅导员而进行的激励措施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辅导员的潜能, 从而更好的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非物质激励, 即软激励, 就是指通过各种非物质性的, 也就是精神激励方式, 来满足被激励者对尊重、成就、自我实现等高水平的需求。非物质激励层次较高, 深度较大, 效果较好, 维持时间也较长, 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手段。在我国, 高校多被纳入事业单位序列由国家进行统一管理, 其经费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 高校工作人员的薪酬通常也是是比较固定的。因此, 除了通过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待遇等手段对其进行物质激励外, 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有效的非物质激励, 以满足高校辅导员的发展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等非物质需求, 将会有效的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力。通过对高校辅导员进行非物质激励所涉及的环节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在工作角色界定、考核机制、晋升机制及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影响对高校辅导员进行非物质激励效果的有效发挥。所以, 可从高校辅导员的荣誉激励、考评机制、培训及继续教育激励以及晋升机制方面采取措施, 构建和完善高校辅导员非物质激励体系。以求更大地激发广大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更好地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学习生活中的引导性作用。

1 荣誉激励

荣誉感就是一种内在激励, 可以提供胜任感和自豪感, 它对人的激励力量更为强大。高校辅导员的努力不应只有外在的奖励, 更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内在的奖励, 以激励他们更加完善教育工作。目前, 采用荣誉激励手段对高校辅导员进行非物质激励的方式主要表现在高校普遍采用考核评审制度, 对辅导员的各方面的工作表现予以考核评估, 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表彰优秀者。例如, 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教育部设立‘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 定期评选表彰优秀辅导员。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 按一定比例评选, 统一表彰。”但仅有考核表彰制度的发展并不能给予高校辅导员足够的心理满足, 并不能完全适应高校辅导员心理需求的发展。荣誉感的给予应该是多维度方面的, 因此, 在应用到高校辅导员非物质激励方面上应做更多的努力和尝试。例如通过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加强高校辅导员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通过歌颂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文学艺术作品在社会上能引起大众对高校辅导员的关注, 有助于提高其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地位, 这种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会给高校辅导员带来荣誉感, 也会起到激励的作用, 如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出版的《全国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选编》等就是很好的尝试。

2 考评机制

一个良好的考评制度能够适应高校辅导员的心理需求的发展, 给辅导员带来充分的正面的激励作用, 否则, 它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甚至还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任务繁多, 涉及方面甚广, 给考核标准的制定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制定考评标准时要考虑考核的内容能真实、准确反映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生活。根据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程度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奖励的价值, 还要取决于人们觉察的努力和获得奖励的概率。因此, 在制定考核标准和评优标准时还应该考虑到表彰、奖励的层次和比例的问题。

优秀的高校辅导员的考评机制不仅是对高校辅导员对社会贡献的肯定, 还能促进高校辅导员对工作的责任性和进取性。良好的考评机制应体现出:对辅导员长期和短期工作效果的均衡、组织和辅导员间的互动、整个考评体系的协调与指标间的均衡、过程和结果间的联系、考评机制对辅导员起到的实际的激励作用。

此外, 考评制度的公平性也将影响到高校辅导员获得的激励程度。人对所受到的奖励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如何, 取决于他所觉察的奖励公平性的影响。要使个人得到奖励的同时得到较高的满足程度, 除了考核标准的设置技巧外, 考评制度的公正性必须得到保证, 才能更好地发挥考评机制应有的激励作用。

3 培训及继续教育激励

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日趋专业化职业, 需要有其专业化的职业要求和职业准则。职业准入制度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做好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高校辅导员自身必须拥有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高校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 这是高校辅导员必要的基本职业要求。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大多是从应届毕业生中挑选出来的, 很多具有研究生学历, 但是对于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 显得十分匮乏。高校辅导员所应具备的知识体系所涵盖的范围较广, 包括的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等, 缺乏了理论的指导, 高校辅导员在平时工作时, 对于学生各方面的问题无所适从, 不知从何下手。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高校辅导员还应具备专业的沟通技能, 来对各种类型的学生问题对症下药, 以便有效的完成工作。因此, 高校辅导员培训工作和持证上岗制度的完善显得更加重要。在实际操作中, 高校辅导员的培训工作首先应该普及, 尽量要求每个人都要参与。其次, 培训工作应该是持续的, 形成制度化。再次, 对于个人而言, 规划长期的职业培训可以使培训的效果得到保证。最后, 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还应该具有多样性。单一形式的课堂教育和笔试考核不能满足高校辅导员的专业要求, 还应该多发展例如经验交流会、国内外学习考察、各类型课题研究等多维度的培训内容和形式。

4 晋升机制

晋升作为高校辅导员的一种职业目标, 其前馈作用表现为诱发进取动机、指引职业方向, 后馈作用表现为继续努力高质量工作的正反馈作用。晋升带来的物质上的增加本文不加以论述, 相比较而言, 非物质上的因素更加能够对个体起到激励作用。如个人职务职称的变化对个人社会地位的提高有直接的联系, 由此而产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对个人行为的激励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晋升机制可以刺激高校辅导员对校内工作者职业的认同值和投入值得到提高, 从而增加高校辅导员的自豪感, 增强其对高校的忠诚度。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晋升机制发展尚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评聘标准不一。各个高校对辅导员的职务定位都不尽相同, 不适应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发展, 阻碍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进步。高校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是其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的瓶颈。目前高校辅导员的晋升机制的完善除了需要灵活地将本校辅导员评聘标准纳入考虑范围外, 还要注意晋升标准的问题。晋升标准不应只看任务完成的量, 还应该综合考评辅导员的晋升资格要求 (例如学历、专业年限、同等职务年限) 、工作能力、努力程度和绩效水平等。多维度的标准和全方位的考虑更有利于促进晋升的公正性。

晋升机制同时也要考虑晋升比例的问题, 晋升是长期的, 但是机会却是相对较少的, 因此晋升机制对各人的激励作用因各人的价值观不同而有所不同。如上文所述, 动机激励水平取决于人们认为在多大程度上人们可以期望达到预计的结果, 以及人们判断自己的努力对于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否有意义。晋升的比例与晋升对个人的目标效价直接相关, 同时也与个人对晋升的期望概率直接相关。晋升机会小, 虽然看起来会使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提高, 但是同时会让更多的人因为认为晋升属于小概率事件而对晋升失去兴趣, 并且会增加得不到晋升的个人的不满。因此在完善高校晋升机制时, 应该适当增加辅导员的晋升机会, 增进晋升机制对辅导员的激励效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工作琐碎未必受尊重, 95后挑战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EB/OL].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dfjyzc/2014-11-03/content_12643806_2.html, 2014-11-03.

[2]韩明军.借鉴新公共管理理念完善公共部门人员非物质激励机制[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23) .

浅谈非物质手段的激励作用 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手段;行为激励;制度激励;思想激励

当前,很多单位在激发和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时,大多采用了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等物质手段,而往往忽略了非物质手段的激励作用,走了激励的误区,结果收效甚微,使激励手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财政对各单位部门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的相对压缩,使各单位部门资金相对吃紧,如何用有限的资金费用情况下更好地调动单位部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成为各单位管理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依笔者之见,充分发挥非物质手段的激励作用,调动职工思想意识、精神等各方面积极因素,将会大大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一、物质激励方面存在原则

(1)差异性原则。由于各单位工作人员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而且随着各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的推移,职工的需要和思想观念也会相应改变。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根据激励对象和环境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2)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管理者要全面了解职工的需要构成,不但要高度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全面满足职工的尊重、发展和成就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而且要善于运用工资、奖金、福利、工作条件改善等物质手段,通过满足物质需要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3)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个体激励是以满足不同个体需要为前提,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体意愿的集合,它体现的是激励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团队激励是以团队整体作为对象来进行的一种激励方式,目的是通过合作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两种方式存在互补性,把握好两者的平衡,既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能带动全体职工工作热情的普遍高涨。

二、激励方法和手段

1.领导干部的行为。激励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亦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领导者的带头作为,对下属职工的行为具有非常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必然会影响、吸引、教育周围的职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这些通俗易懂的话同样蕴含着一个朴素而真实的道理:无论干什么工作,办什么事,只要领导干部带头,真抓实干,群众就会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跟着你走,跟着你干,就不会有完不成的任务。领导干部带头既体现出一种风格、形象,更会起到一种鞭策和激励作用,职工的眼睛是雪亮的,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制度激励。(1)建立普通职工参与管理制度。普通职工参与管理单位事务,不仅是民主集中制度在单位的充分体现,更是职工参与管理主人翁精神价值的体现。然而,有些单位缺乏这种职工参与管理的渠道,单位重大事项的讨论仅限于班子成员之间,使决策失去了民主性、广泛性,导致职工对这种决策没有责任感。因此,必须推行普通职工参与管理的制度,通过每月定期召开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广泛听取吸纳职工的意见以改进工作。让职工广泛参与单位事务,不仅能够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决策更加合理,更重要的是培养职工思考的习惯,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职工在单位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参与,使职工能感受到自己在单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他们形成对单位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责任性、主动性、创造性。(2)健全人事制度。制定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公平竞争的原则,畅通进出渠道,防止“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使每一位职工都有晋升的机会。因此必须在单位内部实行职工全员考核、定期轮岗和末位淘汰制,以增加职工的新鲜感和挑战欲,使得每一位职工人人都有紧迫感、危机感,从而增强职工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健全职称制度。改革现有的技术人员职称聘用办法,废除目前实际存在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终身制,使专业技术人员能进能出。这样既有效地激发未聘人员学习提高的积极性,也可给已聘人员以压力,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发进取。根据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的原则,每年考核选聘一次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在年度考核中工作业绩突出的职工优先聘用,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4)落实绩优考评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应将每月的业务学习、工作效率、服务质量、遵守工作纪律、出勤等情况与职工的津贴、福利挂钩,每月汇总后按职工工作实际发放,以奖勤罚懒。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在于激发职工内存动力和竞争意识,落实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于加强职工队伍管理,调动全职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在于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在于消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利影响,形成“按能取酬、多劳多得”的良性工作机制。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评先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绩效考评制度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思想激励。(1)理解人,及时化解职工的思想矛盾和怨气。如果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势必影响情绪,损害人际关系。作为领导必须经常换位思考,站在职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使职工的积极性不受挫折,得到充分发挥,作为领导,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一碗水端平,要做到公正、公平、透明、取得大家的信任和谅解,并且教育引导职工正确处理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职工的思想工作一旦做通,便会不计报酬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对职工来说,在精神上是一种满足,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则会激发出无穷的力量。(2)关心人,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要把关心职工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提升干部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要真心实意地为职工办实事,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激发起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为职工办实事的有形载体之中。通过走访谈心、送温暖等多种途径,使职工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化解矛盾。(3)教育人,引导职工自我管理和约束。对于职工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要指出、要批评,但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说话要有分寸,从理解、关心、团结和爱护的角度出发,少批评指责,多表扬鼓励,要注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待过去犯过错误的职工,要积极鼓励他们奋发向上,通过他们的转变,可以有效地鞭策、激励其他职工。要适当运用赞美,这不仅是职工工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其潜能,提高工作效率。(4)熏陶人,营造和谐共事的氛围。要尊重职工人格、权力、尊严与爱好,平等待人,化解干群之间、群众之间的对立情绪,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开展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载体,让职工在活动中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建立友谊、增进感情。单位好比一个家,成员的心情都会特别舒畅,就必然带动单位的长足发展。(5)影响人,树立可供学习的可贵典型。对一些在工作中勤奋敬业、务实能干、乐于奉献,并取得卓越成绩的职工给予表扬,树为本单位的先进典型。让全体职工了解、学习这些就在身边的榜样,以榜样为准绳,找出存在的差距,既可以鼓励先进职工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也可以激发其他职工人人都有的不服输精神,在单位内部形成向榜样学习的习惯,营造争当先进、争赶先进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参 考 文 献

[1]王成全.知识型职工主导需要及激励因素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李志,胡静.企业职工的非物质激励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论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 篇11

1 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价值

1.1 历史价值

茶文化的非物质遗产其实质是我国民族创造出来的并世代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 反映了对于整个民族发展的一种期望, 代表着我国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例如, 在我国的茶文化依据地域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特定的民族在特定的时间中所创造出了具有特定地域性的茶文化, 这种茶文化反映出了该地区的人民的日常生活习俗、心理特征等多种内容的文化表现。因此茶文化的非物质遗产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有助于探究人们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内的历史文明的研究。

1.2 审美价值

在我国的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中含有很多艺术创作技巧以及艺术形式的创作, 在盛行茶文化的地区一般都会存在着茶歌、有关茶的传说等等, 无论是艺术表现形式还是其中的内容都是我国文化的凝聚, 都会让大家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感受到生活与劳动的热情。因此茶文化非物质文化更多的并不是形式上的技巧, 而是深藏其中的真善美。通过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中所蕴含的艺术表现来看, 在我国生产茶叶的地区的茶农等专业技能的劳动人民其生活以及工作中所激发出的创作灵感, 展现出了特定的文化底蕴中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在我国茶文化的非物质遗产中无论是其创造的方式还是其创作的特点等都为我们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审美价值。同时, 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作为我国现阶段艺术创作中丰富的资源已经用于了很多艺术创作中。例如现阶段我国热播的电视剧《陆羽》就是在借鉴我国茶文化非物质的审美价值的过程中, 很好地进行了艺术的再创作, 从而有效地弘扬了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中的审美价值, 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1.3 社会价值

茶文化中蕴含着淡泊、宁静、精行俭德的茶精神, 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例如, 我们耳熟能详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的传说, 所传递给我们的就是无私奉献与积极进取的精神。再如大红袍的传说则反映出了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由此可见, 在传承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就是在传承我国传统的文化美德, 具有扬正气, 促和谐的作用, 不仅展现出了我国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还展现出我国民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殷切希望。

2 保护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迫切性与困境

2.1 保护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迫切性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 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生态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例如“斗茶”其本身最早流传在我国福建一带, 盛行于北宋时期, 但现在已经无处可寻。除此之外, 我国企业在进行茶叶的加工与生产中并没有针对于茶文化的非物质进行形影的保护, 使得大量的技术资料流失, 很多历史文献没有保存下来, 甚至是一些珍贵的, 记载着我国茶文化的档案被倒卖到其他的国家, 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 很多茶厂将加工留样进行出售, 失去了原本的面貌。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的进行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若干年后我国茶文化将消失殆尽, 甚至会有被其他国家取而代之的危险。

现阶段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正面临着茶树栽培与加工技艺的专业人员较少的现状, 掌握传统的茶艺的传承人少之又少, 有些茶文化非物质遗产已经濒临灭绝。法律作为最为直接有效的保护手段, 运用在对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法律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立法与执法较为落后, 导致了很多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无法律保护状态, 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发展问题。

2.2 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法律保护困境

2.2.1 传承人认定的困境

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前提和关键就在于传承人的认定。只有有效的保护了茶文化的传承人, 才能更好的保护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一般都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承而来, 因此进行传承人的认定就会显得尤为的困难。在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认定中有些情况是较为简单的, 很多茶文化传承人带有地方茶文化的特点。而大部分的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都具有着群体的特征, 因此在认定中就会出现困难, 特别是我国现存法律中并没有相应的传承人的法定标准, 因此在认定的时候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使得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2.2.2 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的矛盾关系

在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中迫切的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与保护, 但是在处理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之间的关系上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一方面有些茶文化非物质遗产已经处于频临灭绝的处境, 丧失了自然传承的能力但是却没有获得政府的及时帮助。另一方面, 在政府进行干预保护的过程中, 掌握不好力度, 会造成过度干预的现象, 即导致茶文化非物质遗产自然传承受到阻碍, 严重时会影响茶文化的本来面目。

2.2.3 民众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对于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已经提上了日程, 在某些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民众对于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意识仍然较为淡薄, 因此面对一些需要进行认定的传承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知之甚少, 这也就造成了我国茶文化传承人认定的困难以及民间自然传承的难以进行。

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对策

3.1 明确传承人认定的法律标准

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是一种无形的财产, 从本质上讲是一定人群所产生的成果, 是文化圈内居民的特定生活方式。必须要明确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 加强对其的保护才能实现茶文化的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在传承人的确定中, 应注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于现实中的问题结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标准进行认定。对于具有较强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工艺与技能的人员, 可以指定一定的入选传承人的法律标准, 从而进行传承人的认定。而对于群体性较强的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以运用寻找其代表人物的方式进行传承人的认定, 即寻找在这一群体中具有较高权威性的人物或者是代表最为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

3.2 确立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相适宜的法律保护机制

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保护中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之间的关系, 解决其中的矛盾, 可以确立相适宜的法律保护机制。督促政府运用适宜的, 理智的行为进行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干预。其中要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划定政府行为的限度以及干预原则, 确保在进行政府干预的过程中自然传承的正常进行。同时明确政府在进行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其主要职责是运用法律的手段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 这种方式是具有一定引导性的, 是对自然传承进行调节的, 而不是直接进行强硬的法律干预, 因此在制定法律保护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合理调试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的关系。

3.3 增强民众对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意识

我国的茶文化是我国华夏五千年文化底蕴中的渊源流传的一支重要的支流, 因此在保护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对于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我国需要树立正确的为物质遗产立法指导思想, 依据我国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完善我国现有的保护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法规, 加大法律的可实施性。从教育机构的角度来看高校应该设立相关的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赏析课程以及保护立法的研究课程, 从而承担起对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专业人员的培养工作。从普通的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 应该积极的认识到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民族的深刻意义, 从而增强民众对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意识。

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正在面临着传承问题, 因此进行法律保护是迫在眉睫的, 在进行法律保护过程中由于受到传承人难以认定, 政府干预难以实施以及民众意识淡薄等问题, 导致了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困境, 因此针对上述内容本文探究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旨在有效完善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

摘要: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也是我国文明的结晶, 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对社会价值以及审美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就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而言, 对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力度还不够, 特别是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更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 本文主要分析了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的迫切性, 并以法律的角度总结归纳出了现阶段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法律保护的困境和相应对策, 旨在完善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7

[2]孙志国, 王树婷, 钟学斌等.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11 (6) :38-39

[3]李健美, 李峰, 刘敏等.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文化保护作用研究---基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茶产业的对比[J].中国外资, 2014 (4) :55.56

[4]鲁成银.地理标志茶叶密码与我国茶文化全球传播[J].农业考古, 2015 (5) :20-22

上一篇:图书馆读者需求分析下一篇:一元化服务主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