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共10篇)
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篇1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2、能准确区别物质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2、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3、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难点: 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预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回答下列问题:
1、物理性质。
包括:
,如:。
2、化学性质,包括。如。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物质的化学性质
[问题讨论] 汽油燃烧、菜刀生绣,这种性质在什么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投影归纳]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交流]生活中,哪些性质表现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展示] 合作探究二:物质的物理性质
[问题讨论]上述提到的滴水成冰、酒精挥发以及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媒体投影归纳]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密度属于物理性质。[阅读]学生阅读有“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交流] [展示]⑴ 熔点和沸点
⑵密度
[强调]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很重要的。物质的熔点、沸点和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
三、拓展提高
1.正确描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探究活动]实验1—2“展示集气瓶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注意闻气体的正确操作。[讨论交流]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别它们。
[点 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化学性质:①二氧化碳是不能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则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区别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火焰熄灭是二氧化碳,烧得更旺的则是氧气;②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浑浊的是氧气。
[迁 移]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很多事实,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酒精用于燃料,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这些事实都表明,物质的性质决定着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
2.性质与变化的关系
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能、会、可以、易、难、具有”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
四、当堂检测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 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铜制造导线
2、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
A.空气和天然气 B.铁和铜 C.水和植物油 D.酒精和食盐
3、加热少量白糖,白糖先熔化后变棕色,最后有黑色残渣,该实验研究了白糖的()
A.物理性质 B.变化 C.制法和用途 D.组成
4、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
B.咸味
C.易溶于水
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5、叫做物理性质,如。叫做化学性质。如
6、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
7、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属于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以下同)。钛可以代替不锈钢,抗腐蚀性强,这是钛的 性质。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变形后加热到95℃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反应”,这属于 性质。
8、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 色的固体,它(填“易”或“难”)溶于水。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因为该过程中有 生成。
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篇2
一、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功能
《物质结构与性质》一共分为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微粒之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三大模块进行教与学。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在已经较好地掌握必修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对已学事物进行深入探究, 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揭示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性质和结构的相互关系。
2. 培 养并形成用化学工具解决问题的逻辑和辩证思维 ,提高其科学素养。
3.在学习过程中 ,逐渐掌握由具体事物到微观粒子 ,再从微观粒子解释具体事物的科学学习方法。养成一种从生活到化学,再从化学到生活的思维习惯。
4. 培 养学生 热 爱 化 学 , 爱 学 化 学 的 学 科 兴 趣 , 使 知 识 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兴趣培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二、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大纲
由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中的大部分知识与旧教材不同,并且知识的联系较少,把一些大学基础化学知识下放到教材中, 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大学教材中的《无机化学》和《物质结构》两本教材再次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解决一些问题,解释学生的一些疑问。研究教学大纲是学生能否按教学大纲的要求掌握相关知识的关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紧扣教学大纲,把握好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可随意增加、扩展知识,加深知识和相关习题的难度。例如,对于晶胞结构中所含微粒数的计算, 教师除了要掌握各种不同晶体类型的各种晶胞立体结构特点以外,还必须掌握立体几何的一些计算技巧,并且在中学阶段只要求掌握部分题型, 不可根据大学教材进行随意拓展。相反,教师应该从教学过程中研究出一套较好的教学方法,对知识进行精简,把基础知识作为重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时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学得有成效。
三、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知识抽象, 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是《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的特点。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的空间思维、逻辑推理能力都处于被开发、培养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抽象的知识进行转化, 让其通过一定的思考后可以很快地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进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做到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是该课程中能否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个关键, 以下几种方法被比较广泛地采用。
1.多 采 用 事 物 比 喻
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微观事物的形态描述和演变过程教师如何解释这些形态和过程经常成为教和学的难点。特别是刚接触这方面知识的学生,单纯依靠教材中的描述是很难突破的。所以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物作为教材中知识的载体,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教材中出现S、P两种类型的原子轨道形状。可以用球、哑铃(或纺锤 )进行比喻 ,这样把微观物质的形态转化为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学生更易理解、掌握、记忆。
2.模 型 演 示
对于一些硬件配备比较齐全的学校,可以采用模型演示。该方法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接触模型。把微观物质按比例放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更加深刻。利用模型进行动态过程的演示,可以很好地做到知识的迁移,解决教学中比较难解释的一些问题。例如:S、P轨道在形成共价键的过程中,如何“头碰头”地形成 δ键 , 如何“肩并肩 ”地形成Π键。 对于“头碰头”和“肩并肩”的方式有一部分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如果利用模型进行动态演示就一目了然了。
3.运 用 化学 软 件 模 拟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设备日新月异。如今,电脑多媒体设备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学课堂教学中。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中一些分子的空间结构借助课本的二维图比较不好充分地展示和理解。基于这类问题, 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软件(如 :Chemoffice 2.0Chemdraw 2.0等 )进行分子空间构型的三维模拟,并且可以让分子模型在二维、三维中进行转换,旋转,可以十分方便地从各个角度观察分子的各种参数(键长、键角、空间构型),计算各种化学键的键能等。更关键的是,这类软件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对于在高一年完成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学生是很容易掌握的。所以,甚至可以把这些软件运用于课余时间的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掌握一种课堂以外的化学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重视实验的作用
由于知识点较抽象, 因此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把重点放在如何突破抽象难懂的知识点上, 而对课程中的实验简单带过,甚至由于实验室条件的限制而忽略。这样的做法是一种误区。实际上,无论化学必修还是选修教材中,实验都是教学中的重点,只有把握住这个重点环节,学生才能对化学越感兴趣,对知识掌握得越牢固。例如,对于配合物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配合物的内界和外界在溶液中的解离情况, 可从外界含氯离子的配合物入手,用实验检验出氯离子,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地认识外界的解离。在《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授过程中,如果撇开实验,那么课堂将是沉闷而枯燥的。如果以实验引入将要学习的知识, 再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和结论,预测实验的结果,则都能使学生把从实验中得来的知识,运用到实验中,强化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学科,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的兴趣。
五、对课堂的教与学进行反思
每位教师在授课后都会进行教学反思, 并且做到比较到位。归纳出本节课的亮点、有何欠缺等,并在下一节课进行改进,反复进行反思,改进后将一节课不断完善。但是部分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的反思,特别是《物质结构与性质》这类比较抽象、难理解的教材,对“学”的反思更加重要,要通过在课堂、课后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得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并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百发百中。只有“教”与“学”的反思能够双管齐下 ,才能保证《物质结构与性质》 的教学效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激发、唤醒和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体验,探究熟悉的生活的化学现象,使学生产生深刻的情境体验,生成新的知识。教与学过程中都要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摘要:针对新课程改革中的选修模块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知识抽象,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从教学实践出发,归纳总结出一系列教学经验。转化教育教学理念,主要从研究教材、教学大纲入手,在教学过程中简化抽象的问题,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积极进行反思创新,把《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篇3
一、变化的现象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发生都伴随着一些现象,化学变化一般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理变化则一般分成形状改变和状态改变两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两者,但它只是区分的辅助手段,要分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还是得抓住两者的本质,即化学变化必须得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例题1 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解析】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生成新物质,C选项生成白色固体表明生成了新物质。故答案为C。
例题2 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 将白瓷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 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
C. 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 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
【解析】ACD选项的描述都生成了新物质,因此这些现象均为化学变化,故排除。B选项并未生成任何物质,为物理现象。故答案为B。
二、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物理变化则是分子、原子等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的间隔改变。
例题3 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以上三个变化中,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是化学变化。②中变化前是A和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C。
例题4 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本身的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且分子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答案为B。
例题5 下页图形象地表示了甲、乙两物质的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2)四幅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微观判断依据是 。
【解析】(1)对比甲变化前后,图①和图②中都含有3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和6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变化前后分子没变,即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对比乙变化前后,图③中的9个分子在变化后的图④中全部不存在,变成了6个反应前没有的新的分子,即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图①、图②、图③都含有不同种类的分子,所表示的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而图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每个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因此图④所表示的物质为化合物。
【答案】(1)甲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没有新分子生成,是物理变化;乙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即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2)④ 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化合物。
三、变化和性质的联系与区分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可见性质和变化有很密切的联系,明白了变化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性质。那变化和性质该如何区分呢?变化是动态的,有改变的。而性质无论是在发生变化时还是没有发生变化都具备。那二者的表述怎么转化呢?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有些变化中加上“可”“易”“能”“会”等表示能力的字眼,就可以变成性质。但并非每个性质都有这些字眼,例如物理性质中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的描述,就不一定有表示能力的字眼。
例题6 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物理性质
1.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 2.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 4.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 )
5.木棒受力折断。( ) 6.铁生锈。( )
7.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
【解析】1. 铜绿受热时分解是化学变化,但这句话描述的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是化学性质,且句子中含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表明它是性质。
2. 这是对水的颜色、味道、状态的描述,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新物质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
4. 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5. 木棒受力折断,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6. 铁生锈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7. 煤着火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通过上面几道例题的讲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更好地理解和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赶快回到课本的练习中去“实战”吧。
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篇4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
评课记录
本节课是人教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课题一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阐述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通过对概念的学习,了解它们之间本质的区别是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自然界与生产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质变化形式,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可更好地服务于生产与生活。教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启发为主,讲练结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实验探究,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这一重点,由小活动引入变化,再从学生身边实例出发,接着分析比较,各种物质变化中发生变化的现象,如颜色、状态等,进而寻找各种变化中有没有其它物质生成,从而得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这两个概念。因为这两个概念是构建本节知识的支架,是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本质区别的基础,是学习物理性质与学生性质的前提,进行有效的练习能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也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安排学生分组实验通过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并尝试实验现象的描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将学生学习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篇5
[1]城市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B.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C.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 D.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
[4]小红做酸的性质实验时,不慎将盐酸溶液洒到大理石地板上,立即发出“嘶嘶”响声,并冒气泡。该现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1)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2)用饱和Na2CO3溶液充分吸收(1)中产生的CO2气体,发生的反应为:Na2CO3+CO2+H2O=2NaHCO3;(3)使步骤(1)中产生的CaO和水发生反应;(4)第(3)步得到的产物与Na2CO3溶液反应。则该厂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氧化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E.复分解反应
[6]下列反应中,前者一定包括后者的是()
A.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C.氧化反应,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还原反应
[
[7]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自燃、燃烧,其共同点是()A.都放出热量 B.都发光
C.都达到着火点 D.都必须是气体
E.都很剧烈 F.都要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B.燃烧、自燃和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
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E.缓慢氧化一定引起自燃
F.白磷在温度高于它的着火点时也不一定燃烧 G.由于白磷的着火点低,所以白磷一般保存在水中
[9]在高温下普通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与铁在氧气中的燃烧产物相同)和氢气。该氧化物在高温下被纯净氢气还原为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就会燃烧,俗称“引火铁”,是一种准纳米材料。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铁粉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引火铁”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燃烧,属于_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
[10]从H、O、C、Cl、Cu 5种元素中选取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按下列4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各写出1例化学方程式。要求在所列举的各个反应中一定要有水。
(1)化合反应 ;
(2)分解反应 ;
(3)置换反应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6
洛南县祖师中学 何爱琴
教材分析
本节课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一些化学现象的认识比较模糊,但学生对学习化学有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化学在人类发展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课型 实验探究、总结、应用课 教学用时1课时
实验器材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氢氧化钠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大理石,稀盐酸
教学过程(举例)举化学在人类历史上的用途。
(引导)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学生):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其它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小结):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区别。(讲解):这两种变化唯一的区别是是否的新的物质生成,那么这两种变化有没有联系呢?
(小结):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同时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却是化学变化。
(讲解):镁带能燃烧说明镁带具有可燃性,碱式碳酸铜受热由一种物质转化成三种新物质,说明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不稳定。而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小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阅读):学习化学的意义、化学史及怎样学习化学(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⑴人的呼吸 ⑵打碎玻璃 ⑶铁变成“铁水” ⑷木材燃烧
⑸不结冰
⑹镁带燃烧
⑺钢铁生锈
2.指出下列物质的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⑴水的密度为1g/cm3 ⑵酒精具有挥发性
⑶碱式碳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具有不稳定性
⑷镁带具有可燃性
⑸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
(课堂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它们的区别与应用。
(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
2、化学书1.2.3.板书设计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演示实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与区别
二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物理性质的描述方面化学性质的描述方面
三 辨析以下概念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教学反思
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篇7
(一)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对于高中教师来讲,《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其中的很多会涉及到必修二的知识点,是对必修二知识点的延伸与拓展,其内容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分子、原子以及微粒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教师要注重丰富学生的结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从全国招生考试院提供的近几年高考化学选做部分的数据来看,学生选做该模块的比例整体上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学生普遍反映该选修模块试题较容易,好得分。知识点比较集中,可很好地归纳总结出常考点,知识点的理解层次也比较低,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从命题的角度分析
从命题的角度分析这几年黑龙江省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发现有如下规律:
(一)立足基础和主干的考察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三模块在很多高考的试卷中考察的知识多数都是最基本和基础的书本上的知识,以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为主干,掌握知识的主干线就可以拿到理想的分数,不会偏离新课标考试大纲,以及整个高中化学教材体系,一般考查的内容有:电子排布式、元素周期律、电子跃迁理论、杂化方式、立体构型、电负性、电离能、配合物既配位键、离子键、共价键、氢键、分子的极性、熔沸点的比较、范德华力、稳定性的比较、溶解性的比较、无机含氧酸酸性、晶胞、金属堆积、晶格能、四种晶体类型与性质。黑龙江省高考理综卷选用的是新课标全国卷,近五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对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考察是通过选做题的方式考察的,一般考查知识点集中在是最后一道大综合题,里面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其考察的知识点都是以书本知识为主线,以考察常考知识点为主。
(二)突出能力和基础的结合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三模块在考察基础和主干的同时,近几年也突出了基础与能力的相结合,在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重组能力。
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第37题,第四问考察的是氮化硼性质,实际上氮化硼的性质与石墨类似,第五问考察立方氮化硼,立方氮化硼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在这里就注重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例如2012年高考卷中第37题,考察了电离能的知识点,第六问考查的是晶胞的密度以及粒子间距离的计算,近几年最后一问通常以考察的是晶胞的知识居多,对晶胞的知识的考察实际上考察的是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能力的要求比较大。而且,该模块的试题通常是以某一个知识点为载体,除考察主干知识外,还考察热化学方程式,电力平衡,元素推断等知识。所以学生在平时训练时要注意知识间的互相渗透和交叉融合。
(三)关注实际和教材的融合
将生活,社会,环境以及科技融入到高考题当中以是现在高考命题方向。《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三模块在近几年的高考题当中更加注重实际与教材的联系。体现了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中所确定的关注社会热点,崇尚科学,服务大众的宗旨。
例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7题的题目是:氮化硼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例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中第37题的题目是: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这些题目都是从实际点切入,将实际与教材融合到了一起。
(四)过程分析与结果表达的统一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三模块在近几年的考察通常采用由浅入深的设问题方式,学生不光光要进行过程分析,还要用恰当的方式把结果书写完整,试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把分析好的结果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高考试题中选作第37题经常出现的考点有:电离能的比较及原因;熔沸点的比较及原因;氢键的存在等等,这些题除了考察过程分析外,更注重的是学生语言的组织能力,学生是否可以准确地抓住采分点。
三、总结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三模块命题规律较强,常考的知识点较固定,重点及难点也较突出,学生选择该模块作答,更有利于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认真分析和掌握该模块的命题趋势、规律,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找到应对考试的策略,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改善教师的教学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新课标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2013,12.
[2]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命题重点与特点分析[J].高考风向标,2010,2.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篇8
化学来源于生活,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微观概念不是很明白,所以学化学必须从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开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课从学生生活中的变化入手,由教师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化学,在动手动脑中学化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这节课涉及到的实验有,水沸腾的实验、研磨胆矾及将胆矾溶于水的实验、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实验及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在四组实验中,由同学们自己通过现象得出结论,四组实验中得前两组和后两组的区别在于有无新物质生成,这一点学生很容易达成共识。接着在告诉他们,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这样让学生把化学变化和有新物质生成之间划等号就容易理解了,性质和变化的区别在于,性质是静态的而变化是动态的,这一点不太容易理解。
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篇9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 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 C.干冰用作冷冻剂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煤矿矿井里伴生的煤层气发生爆炸 B.铁水铸成锅 C.铜在潮湿空气里生成铜绿 D.酒精燃烧
3.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在甲骨上刻字 B.用泥土筑城墙 C.磨制玉石饰品 D.铸造青铜器皿
4.下列反应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煤燃烧 B.干电池放电 C.光合作用 D.水电解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 B.可燃性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挥发性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 B.食物腐烂 C.纸张燃烧 D.钢铁生锈
7.在天气不好时,不能在河道停留,如果看到河水变浑浊,山洪或者泥石流就会在十几秒或几十秒内抵达,根本来不及撤离,在山洪来临前,有些人抬着烧烤架物河道桥下准备烧烤,还有人打着伞在河道嬉戏,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山洪暴发 B.泥石流 C.桥下烧烤 D.打伞嬉戏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作电极 B.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一氧化碳作燃料 D.金刚石刻划玻璃
9.下列实验中,可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木炭吸附 B.闻气味 C.初中化学试卷第1页,共7页 石墨导电性 D.纸花变色
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果汁榨取 B.粉笔折断 C.纸张燃烧 D.矿石粉碎
11.实验室里几种药品聚在一起聊天,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粗盐:最近天气真潮,身上湿漉漉的 B.酒精:出来透个气,感觉身子都变轻啦 C.浓硫酸:我要减肥,现在吸口空气都增重 D.生石灰:把我放到水里我就兴奋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氢气作燃料 C.氧化钙用作干燥剂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燃烧 B.冰雪融化 C.白磷自燃 D.食物变质
14.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增加氧气的质量 B.节省双氧水的质量 C.提高氧气的质量 D.使双氧水迅速分解放出氧气
15.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气体 B.易燃 C.沸点为-42.1℃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
16.下列成语或典故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春风得意 B.百炼成钢 C.如鱼得水 D.草木皆兵
17.下列物质中,其中颜色全部是黑色的一组()
A.Fe3O4、CuO、MnO2 B.Fe3O4、Cu、CuO C.Fe2O3、Fe3O4、Fe粉 D.Fe2O3、CuO、C 1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 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C.使用催化剂可增加生成物的量 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1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牛奶变酸 B.白醋挥发 C.饭菜变馊 D.鸡蛋变臭
20.产生下列现象时,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 C.美酒飘香 D.石蜡熔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习题(含答案)
【答案】
1.C
2.B
5.B
6.A
7.C
10.C
11.D
12.D
15.B
16.B
17.A
3.D
4.B
8.C
9.D
13.B
14.D
18.D
19.B
初中化学试卷第2页,共7页
20.A
【解析】
1.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误;
B、硫酸用于处理碱性废液是利用硫酸的酸性,酸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 C、干冰用作冷冻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原理,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 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熟石灰,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不稳定性、酸碱性、金属的活泼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二氧化碳、硫酸、氧气等物质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解:A、煤矿矿井里伴生的煤层气发生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水铸成锅过程中,只是铁的状态、形状等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铜在潮湿的空气里能和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属于化学变化;
D、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而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3.解:A、在甲骨上刻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用泥土筑城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磨制玉石饰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铸造青铜器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4.解:A、煤燃烧,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B、干电池放电,干电池的原理是一层金属锌片和里面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流(碱性电池原理和这也差不多),属于化学变化; C、光合作用,属于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水力发电,属于势能转化为电能; 故选B.
初中化学试卷第3页,共7页 此题考查了物质变化时,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必须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解答本题时一定看清题目要求的是:化学能→电能.
解答此类题的常用方法就是将题中的每一选项进行逐一排除,定能选出正确答案. 5.解:A、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氧气不易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6.解: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纸张燃烧是燃烧过程,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上三者均属化学变化,只有湿衣服晾干是水有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故选A 属于物理变化即使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对每个选项利用这一标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此题是对物理变化判断的考查,只要能对物理变化的概念有所认识即可解决此题,此类题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7.解:A、山洪暴发是水量大造成的灾难,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泥石流是由于雨水大造成山体移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桥下烧烤是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打伞嬉戏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8.解:A、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用作电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一氧化碳作燃料,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D、金刚石刻划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C.
初中化学试卷第4页,共7页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9.解:A、木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纸花变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木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气味属于物理性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纸花变色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属于化学性质.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木炭、石墨和气体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0.解:A、果汁榨取的过程中只是从水果中分离出果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粉笔折断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1.解:A、最近天气真潮,身上湿漉漉的是由于粗盐吸水造成的,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出来透个气,感觉身子都变轻啦,是由酒精具有挥发性,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我要减肥,现在吸口空气都增重,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2.解: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氢气作燃料是利用氢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化钙用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和水反应,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吸热升华,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初中化学试卷第5页,共7页 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氧气、氢气、氧化钙和干冰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3.解:A、木柴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五氧化二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食物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4.解: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只是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不会增加或提高氧气的质量,也不会节省双氧水的质量. 故选:D.
催化剂在反应中表现出改变反应速率的特性,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的特点,与参加反应的双氧水的质量及生成氧气的质量多少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能改变反应速率、化学性质不变、质量不变是催化剂在一个反应中表现出来的重要的特征.学生们应熟记催化剂的特征,以便探究其它反应中出现催化剂的题型. 15.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
A、无色气体属于颜色和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易燃是通过丙烷燃烧表现出来,丙烷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丙烷易燃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沸点为-42.1℃,属于物质的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属于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6.解:A、春风得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如鱼得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草木皆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初中化学试卷第6页,共7页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7.解:氧化铁、铜是红色的;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碳是黑色的;铁是银白色. 故选A.
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颜色方面的内容.
18.解:A.催化剂能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故错误. B.不加催化剂反应照样进行,故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错误.
D.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可使反应变快或变慢,本身化学性质及质量不会改变,故正确. 故选D.
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判断.催化剂在反应中改变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的物质.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解:A、牛奶变酸有新物质酸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白醋挥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物理变化; C、饭菜变馊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鸡蛋变臭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0.解:A、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美酒飘香过程中只是酒精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篇10
关键词:生物质,热解油,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热解油是生物质颗粒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快速热裂解,并迅速冷凝得到的棕褐色液体产物。由于原料来源广泛、化学成分丰富、便于储存和运输等优点,热解油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化工和能源行业,如合成胶黏剂和泡沫塑料[1,2]、提取精细化学品[3,4,5]、制备液体燃料[6,7]等。为了深入了解不同生物质原料热解油的性质差异,本研究以同一热解条件下生产的3种典型的生物质原料(针叶材落叶松、阔叶材鹅掌楸及草本植物玉米秸秆)热解油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特性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全面、深入认识热解油的性质及后续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
实验中所用的3种热解油分别以落叶松木材、鹅掌楸木材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均由北京林业大学自主研制的流化床快速热解设备获得[8],热裂解温度500℃,停留时间约1.5s,进料速度0.5kg/h,冷凝温度4℃。
1.2 实验方法
1.2.1 理化性质分析
对3种不同生物质原料热解油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含水率、pH值、运动黏度和固体含量进行了分析。含水率由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ZDJ-1S型,ASTM D1744)测定;pH值采用pH计(PB-10型)测定;运动黏度采用运动黏度测定仪(DKL-103C型)测定;固体含量采用甲醇溶解、过滤的方法测定。
1.2.2 化学成分分析
根据热解油中化学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极性差异,采用多级溶剂萃取的方法将其分割为4种组分,对3种生物质原料热解油的不同组分进行对比分析[9]。具体操作如下:取3g热解油与30mL蒸馏水(油水比1∶10)于50mL离心管中,超声混匀后置于4500r/min的高速冷冻离心机中离心30min,经过滤得到水不溶相,干燥后称重得水不溶相质量。依次用等量乙醚和二氯甲烷萃取分离水溶相成分,旋蒸,干燥;用二氯甲烷溶解上述沉积物,再用4500r/min的高速冷冻离心机离心,过滤,干燥后称重得到二氯甲烷不溶相的质量。
1.2.3 气质联用分析(GC-MS)
GC-MS仪(Agilent6980/5973N型),GC分析所用的色谱柱为安捷伦色谱柱(DB1701型,60m×0.25mm×0.25μm),载气为氦气,流量为1mL/min,进样器的温度为280℃,分流比设定为100∶1,进样量为0.2μL,进样口和气质连接口的温度分别设定为250和280℃;升温程序为:40℃保持20min,之后以10℃/min升温到180℃,保持20min,再以20℃/min升温到240℃,保持1min。MS分析中EI源的电子轰击能量为70eV,扫描质量范围为12~550amu,离子源和接口的温度分别为150和240℃。将气质联用数据中各峰所对应的质谱图,通过检索谱库、与标准谱图进行对照分析确定各化合物种类。
2 结果与讨论
2.1 热解油理化性质
3种不同生物质原料热解油的基本理化性质包括含水率、pH值、运动黏度及固体含量(表1)。由表1可知,3种热解油中,落叶松热解油的含水率最低为19.05%,玉米秸秆热解油的含水率最高,达到27.55%。热解油的pH=2.0~4.0,较低的pH是由于热解油中含有一定量的小分子有机酸性化合物,3种热解油中落叶松热解油和鹅掌楸热解油的pH较低,分别为2.65和2.92,而玉米秸秆热解油的pH最高为3.55。热解油中所含固体主要是过滤不完全的炭粉和生物质灰分金属等,玉米秸秆热解油的固体含量最低为0.12%(wt,质量分数,下同),落叶松热解油的固体含量最高为0.21%。
2.2 热解油化学成分分离分析
通过多级溶剂萃取的方法将落叶松热解油、鹅掌楸热解油及玉米秸秆热解油分割为4种组分,分别为水溶性极性组分(主要为酸、醛、酮类)、热解糖组分、酚类及热解木质素4种组分,分离结果如表2所示。3种热解油中,落叶松热解油醚溶相含量最高,为23%,这说明落叶松热解油含有大量的酸、醛、酮类化合物,这也导致其酸性较强,pH较低;鹅掌楸热解油的醚不溶相含量最高,为38%,其主要成分为热解糖;玉米秸秆热解油中水溶相含量最低,为48%。3种热解油中均含有一定比例的二氯甲烷不溶相,成分为热解木质素[10],是木质素不完全热解、由酚类基本结构单元组成的低聚物,具有制备液体燃料、大宗化工产品以及高价值精细化学品的潜力。
2.3 热解油GC-MS分析
由表3和图1可以看出,3种不同生物质原料热解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相似,而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3种热解油均以含氧官能团的不饱和烃类衍生物为主,包括酚类、酮类、醇类、酸类、醛类、糖类和酯类等,其中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化合物种类也较为丰富。热解油中的酚类主要由木质素在热裂解过程中发生分子间断裂生成[11]。相比玉米秸秆热解油,落叶松热解油和鹅掌楸热解油中酚类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29.30%和28.76%,主要是由于落叶松和鹅掌楸中木质素含量较多。热解油中的酚类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抑菌性能,是制备酚醛树脂的良好原料,也是合成杀菌剂、农药等的优质原料[12]。热解油中的酮类化合物以羟基丙酮为主,落叶松热解油中羟基丙酮含量达到12.18%。相反,玉米秸秆热解油中醇类和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落叶松热解油和鹅掌楸热解油,主要是由于玉米秸秆中半纤维素含量较多。相比于其他两种热解油,落叶松热解油中含有较多的乙酸,可能是由于落叶松半纤维素中乙酰基含量较高。有机酸的存在使热解油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不利于其保存和运输,且易与醇等发生酯化反应,降低热解油的稳定性。
3 结论
(1)3种热解油中,玉米秸秆热解油的含水率最高,为27.55%,固体含量(0.12%)及运动黏度(4.93mm2/s)最低,但pH值最高;落叶松热解油虽然具有较低的含水率,但酸性化合物含量最高,pH值最低(2.65),固体含量最高,运动黏度也较大(6.12mm2/s);(2)3种热解油的化学成分相似,主要包含酚类、酮类、醛类、醇类、酯类、呋喃类、糖类及酸类等含氧化合物,但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落叶松和鹅掌楸热解油中含有较多的酚类、酸类、酮类物质,而醇类、酯类物质含量较少,而玉米秸秆热解油则情况相反;(3)3种热解油中,玉米秸秆热解油中水溶相含量最低,为48%,鹅掌楸热解油中醚不溶相(热解糖)含量最高,为38%。
参考文献
[1]许守强,常建民,夏碧华,等.四种原料热解油-酚醛树脂胶粘剂特性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0,19(7):5-8.
[2]Shahid S A,Ali M,Zafar Z I.Characterization of phenol-formaldehyde resins modified with crude bio-oil prepared from Ziziphus mauritiana endocarps[J].BioResources,2014,9(3):5362-5384.
[3]Abou Yousef H.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aqueous phase bio-oil to furan derivatives through extraction and sugars conversion in acid-catalyzed biphasic system[J].Fuel,2014,137(1):115-121.
[4]白甜甜,任学勇,张忠涛,等.热解油热解木质素的分离与利用研究进展[J].林产工业,2014,41(5):7-12.
[5]Bennett N M,Helle S S,Duff S J B.Extraction and hydrolysis of levoglucosan from pyrolysis oil[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9,100(23):6059-6063.
[6]Tang Z,Zhang Y,Guo Q.Catalytic hydrocracking of pyrolytic lignin to liquid fuel in supercritical ethanol[J].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10,49(5):2040-2046.
[7]Zhang S,Yan Y,Li T,et al.Upgrading of liquid fuel from the pyrolysis of biomas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5,96(5):545-550.
[8]任学勇,司慧,王文亮,等.生物质定向热裂解液化装置的研发Ⅰ:系统设计与工艺分析[J].木材加工机械,2012,23(3):17-21.
[9]Oasmaa A,Kuoppala E,Gust S,et al.Fast pyrolysis of forestry residue.1.effect of extractives on phase separation of pyrolysis liquids[J].Energy&Fuels,2003,17(1):1-12.
[10]Scholze B,Meier D.Characterization of the water-insoluble fraction from pyrolysis oil(pyrolytic lignin).Part I.PY-GC/MS,FT-IR,and functional groups[J].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2001,60(1):41-54.
[11]Ren X,Wang W,Si H,et al.Py-GC-MS examination of intermediates in the vapor from rapid pyrolysis of larch wood and its model components[J].Research on Chemical Intermediates,2013,39(7):3221-3234.
【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推荐阅读: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07-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教学反思10-26
初三上册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试题及答案08-14
物质变化09-05
物质化学性质总结05-23
高一化学衔接物质性质11-13
§1.1.1-1.1.2《变化率与导数概念》导学案09-24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教案09-28
有害物质控制管理程序(EICC5.1版)10-05
物质与主义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