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

2024-11-11

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通用9篇)

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 篇1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物质的丰富, 人们自我实现意识的加强, 对建筑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已经不是简单地要求建筑提供一个庇护场所, 而是对建筑的视觉感受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因此, 对建筑空间视觉心理感受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使得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变得越来越重要。

1 建筑空间形态的概述

1.1 建筑空间形态

建筑空间是人们人为的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 运用各种建筑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它包括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城建筑的内部空间, 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等形成建筑的外部空间。建筑空间从广义上讲, 它以整个人生为框架, 是社会性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如果不是人的需要, 不是人的参与, 不是全社会的倾注, 建筑空间是无法孤立存在的, 也不会取得持续性的发展。建筑之所以能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全社会的参与;它渗透着整个社会生活, 并与社会发展保持同步增长的势头;一切历史事件、一切活动都与其空间场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建筑空间带给人的自我意识和安全感让人学会通过创造空间来保卫自己。传统中国空间特别注重对自我空间领域的创造。在中国, 人们首先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砌筑围墙, 然后才在围墙里造房筑屋。其原因是由于中国的木结构因其柔弱和开敞难以有效地防御, 因此, 修建院墙和城墙是最直接有效的防卫措施, 它与中国传统建筑善于构筑自我空间有一定的关联。一面墙划分了“此”与“彼”, 四面墙区别了“里”与“外”。人在建筑里、建筑外都是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对完整的空间或者说完整的“自我”追求, 使人们在院门和屋门处设置影壁、双门和屏风, 这样门的开启不能破坏空间。

1.2 建筑空间形态分类

建筑空间形态可分为隐藏、融入和架空三类。

隐藏, 类似于80年代时期流行的覆土建筑。建筑部分体量置于地下, 或被大面积的绿化及广场覆盖, 以此达到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削弱, 保证近地面层绿化系统和步行系统的延续性。同时, 建筑表面的绿化植被可以起到隔热、防尘、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融入, 所谓的“融入”是指建筑的建构不构成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威胁, 而是作为自然的构成要素, 恰当地嵌入城市缝隙或自然肌理, 并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架空, 它是出于对原有的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在当代, 由于生态思想的影响,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能够在设计中将建筑与环境同等考虑。当遇到对外界触动较为敏感的地形地貌, 如陡坡、湖岸等, 架空便成为处理建筑与环境矛盾的首选。在当今日本, 对城市“还地”、“开放”的理念甚至成为指导建筑设计的一种风尚。受此理念影响的建筑师认为, 在日益变得狭小而拥挤的地面上进行建造, 不如将建筑置于“空中”, 为城市留出成片的空间。如位于东京中心繁华地带的JT大厦, 设计者为留出建筑下部的空间而不惜重金将大厦下面架空20 m, 形成半开放的景观效果。

建筑空间的序列可以分为两大类型:空间序列和时间序列。空间序列指在一个空间中, 某个局部构成一个序列;时间序列是指建筑空间前后连接, 使得参观者要看到完整的空间, 必须从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 完全的感知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在空间序列类型的建筑空间当中, 单元重复是最常见的手法。把最开始的单元不做任何改变, 换个位置再重现一个。这样一直重复产生视觉上的刺激, 单元重复通常产生威严、统一、典雅而富有气势的序列感, 古希腊的帕提侬神庙、我国的人民大会堂等就是利用了这样简单的序列空间

2 建筑形态的外部空间

建筑形态的外部空间是指建筑与外部环境的关联性。它主要研究如何合理地组织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 使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更为有机, 主要内容包括:以适宜的建筑形态更好地融入地段空间;通过建筑设计使城市空间得以延续;避免对基地环境的破坏性建设等。

光是看到空间的媒介, 是感知到空间的重要信息。就建筑实体来说光是不能改变它的, 但是同一个体积在不同的光源作用下, 会呈现出不同的画面。有时光甚至是作为一种建筑空间的视觉主题出现的, 例如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色彩可以引起种种联想, 联想还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同地区、民族的传统不同, 色彩的心理感受也不尽相同。墨西哥传统建筑的颜色大胆夺目, 常有鲜艳的蓝色、红色、黄色等, 而日本传统建筑几乎都倾向于朴素的颜色。由于文化、性格等的不同, 对建筑色彩的偏爱也不一样。

材料的质地会让人们产生触觉联想。比如金属材料会联想到冰冷的触觉感受;混凝土给人感觉就是冷酷, 没有人情味;木材给人的感觉亲切、温和;砖头给人的感觉淳实、质朴;石头粗犷坚固。在建筑空间中材料都是结合着形态同时出现造成建筑空间的丰富细节, 渲染空间的氛围。设计师隈研吾在创作长城公社的时候就用了“竹”这个材料作为建筑的主题。“竹屋”的外表面都用竹子包起来, 用竹作为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人们通过对具体的形式符号如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具有历史意义的雕塑等, 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 与设计师和作品进行沟通和交流, 形成一种明确的印象。

语言必须有词汇和组织词汇的语法规则, 才能构成完整的句子, 从而表达明确的思想。从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角度来看, 形式已经具有了语言的功能和地位, 成为思想传递和交流的工具。对于形式语言来讲, 这里的词汇不是指实体, 而是指在形式上对实体抽象、概括的一种形式要素, 这种形式要素就是构成形式语言的基础之一。形式语言中的语法, 是按一定的规律和组合方式如构造逻辑、环境文脉、形式美法则等来组织形式。这些形式要素, 给它们以确定的位置、状态和相互间的关系, 传达出完整的语义。在古典建筑语言体系中, 形式词汇在语法组织中有其特定的位置和意义, 形式要素有其固定的指代意义, 这种意义甚至是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志, 不可混淆和逾越。现代建筑设计中, 在技术和构造上都有超越形式词汇传统概念的趋势, 模糊了词汇之间的界限, 可以自由的选择形式要素来表达设计作品的主题思想。

文化特点对建筑空间中视知觉的影响。文化特点对空间中视知觉的影响说到底是对视觉需求的影响。正是特定的思想、道德规范等意识形态直接指导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空间, 期望空间是什么样的, 是私密的还是开敞的, 是曲折还是一览无余的。心理产生了期望, 那就势必影响人们在建筑空间中的感受和对建筑空间的评判。

3 建筑的内部空间

将具有自然特性的空间, 如:庭、园、院, 与建筑的功能空间组合设置。这种空间排布方式的重点在于强调空间与空间的关系。在空间的整体布局上, 自然性空间与功能性空间这两种有着明显对比关系的空间交替出现, 形成节奏和韵律。对比性空间的组合, 使建筑与自然交错在一起。同时也避免因单幢建筑体量过大而给建设基址造成过大的影响;空间的水平并置, 自然空间与建筑功能空间在同一水平面上呈线形间隔布置, 既可能是直线, 也可能是曲线。此种空间布局富有节奏, 其内部空间既有独立空间的私密感, 又有流动空间的通畅、自然之感;空间的竖向叠合通过将自然性空间与功能性空间沿建筑竖向叠合, 解决了建筑的有限用地与人类渴望贴近自然之间的矛盾, 是当代土地资源的紧张与人类传统的“散居”建筑模式的一种调和, 是当代高层建筑经常采用的手法之一。

建筑空间有进一步走向开放的趋势, 从使用者视线的流通到自然光线的引入、通风措施的完备, 空间的包容性将有所增强;绿色空间由原来集中于建筑的底层及屋顶层, 逐渐发展为与建筑的功能空间相结合, 遍布于建筑平面与空间的各个角落。

4 结论

传统空间与建筑表现了人对空间的深入、完美的认识, 是传统建筑中的精髓所在, 它的意义和深度需要人们不断挖掘、提取、再创造。通过对传统建筑空间类型的阐述, 对建筑空间形态进行充分的表达和诠释, 希望对现代中国建筑空间形态的设计有所帮助, 以期创造出更适合中国文化的中国人自己的建筑。

摘要:阐述建筑空间形态的类型和运用, 外部空间的塑造和建筑内部空间的组织, 达到建筑空间形态的完美表达。

关键词:建筑空间,类型,外部空间,内部空间

参考文献

[1]程琼, 秦洛峰.从空间和自我意识分析中国建筑[J].山西建筑, 2008, (5) :10-13.

[2]宁怡旻, 陈岚, 樊晓刚.谈人性化的建筑空间[J].山西建筑, 2008, (32) .

[3]王茂林.论室内环境空间的视觉、心理与行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 (4) .

[4]余明, 李峰, 陶慧.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渗透[J].陕西建筑, 2007, (9) .

[5]李鹏, 胡望社.建筑内部空间尺度与形态的研究[J].重庆建筑, 2010, (1) :20-23.

钦州骑楼建筑空间形态探究 篇2

关键词:骑楼;平面形态;立面形态;中山路

[项目基金:本文系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广西骑楼建筑空间形态研究”,项目编号:SK13LX449;钦州学院科研项目“从商业价值的视角探析钦州骑楼的立面造型”,项目编号:2014XJKY-35B。]

一、引言

骑楼,一种兴起于近代中国的商住结合建筑形式,历经着近百年繁荣与沧桑的变迁,也见证了城市的发展。钦州位于中国的西南沿海,骑楼是当地典型的特色建筑,其建筑形态丰富且特色鲜明。

中山路形成于民国时期(约1927至1930年间),位于钦州市老城区,临钦江河畔。街道呈南北走向,南至三马路,北至一马路,以二马路为界,可分为南北两段。骑楼沿街道呈东西向排列,其建筑形态保持最为完好。

二、钦州骑楼平面形态分析

平面布局是建筑形态的重要语言,无论何种建筑,我们可以通过平面布局了解建筑的整体结构。骑楼的平面布局为竹筒式,典型特征是临街面窄而进深長。根据骑楼的临街面阔可以分为单开间式、双开间式以及多开间式。

(一)单开间式

单开间式骑楼指临街面只有一个商铺的位置,宽度在3.5米至4米之间,这种骑楼形式是钦州骑楼的主要形式,中山路段大部分是这种单开间式的骑楼。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商业用地的缺乏。城区商业区域规模小,势必造成向纵深发展的格局。第二,建筑材料与技术的限制。中山路段的骑楼建筑材料以火砖、木材与少量混凝土为主,木材的跨度有限,限制了骑楼廊柱的间距。第三,城市规模较小。中山路段的大型商业中心少,作为小商贩来说,没必要也没财力建造大开间的骑楼。

此外,这种单开间式骑楼建筑形态,屋内商铺、楼梯、天井、房间按顺序排列,形似竹筒。这种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布局也有相似之处,其“室内—天井—室内—后院”的布局,犹如传统的一进式院落省去两侧厢房,庭院改为天井的效果。

(二)双开间式

双开间式骑楼指临街面有两间商铺的位置,宽度以七八米之间为宜,这种形式空间灵活,利用率高,在现有的钦州骑楼建筑中也有很多。双开间式按空间组合方式,有并列式和主从式两种形式。并列式的形式是将两个单开间式并列在一起,两个共用天井,其他平面布局不变,立面造型合为一体。这种方式商铺的面积较单开间大,更加适合商业需求,此外,由于共用天井,整个房屋空间利用率更高。

主从式形式也称为“明”字形布局,房屋的两边不对称,根据地形来设计平面布局,两边的进深也可不一样,但立面造型与并列式相同,各种立柱、拱券的图案连为一体。

(三)多开间式

多开间式骑楼指临街面有三间及以上的商铺位置,宽度一般在8米以上的大型骑楼建筑。这种建筑形式一般用于大型的商业中心、银行或旅馆,在街道的转角处出现较多,这样可以形成较大的商贸中心。建造这种骑楼需要较大的财力和相对较多的业务量,一般也会成为整个骑楼街区的中心。

三、钦州骑楼立面形态分析

钦州中山路一带的骑楼改造较少,其立面形态保护得相对完整,从立面的比例构成来看,符合骑楼的横三段式:下段廊柱、中段墙体、上段女儿墙。

(一)下段廊柱

1.底层廊柱

底层廊柱是骑楼的典型特征,它既是骑楼的一部分,也属于街道一部分。底层的柱子主要起结构方面的支撑作用,有时为了美观并施以一些装饰。柱子形态以方形为主,有些还配上简单的柱脚。同时,根据采光和空间需要,廊柱的大小也不尽一致。

中山路一带骑楼街道整齐,廊柱的大小一致。由于街道较窄,中山路南段(二马路以南)的D/H(街宽/楼高),廊下空间的光线不足。为了满足采光与通风的需求,中山路南段一带骑楼的廊柱相对较细,且廊宽较窄。从形态来看,廊柱形态一致,统一的方形柱式,方形柱脚,简洁无装饰(图1)。

2.大门

首层大门主要为招揽生意所用,开间较大,基本占据整个楼房的开间。中山路一带骑楼的大门朴实无华,以实用为主。这一带骑楼底层为商铺,大门由木板条排列而成。白天将其拆下开门营业,将室内外空间纳为一体,晚上再将木板安上,隔断室外空间(图2)。

(二)中段墙体

1.窗户

骑楼的窗户作为建筑的主要采风与通风构件,作为竹筒屋式的骑楼建筑,窗户的实用性大于装饰性。在实用的基础之上,为了力求美观,骑楼的窗户为主,形态也较为丰富。

中山路一带骑楼以单开间为主,一层为商铺大门,完全敞开,不设置窗户,二三层都设置木质方窗。窗户形式以中国传统式的支摘窗和现代式的窗页。此外,窗户排列工整,每层每开间设置三个窗户,镶嵌透明玻璃,保证采光与通风的需求。从色彩搭配来看,窗框呈现墨绿色或深灰色,与墙体的青砖相得益彰。透明玻璃反射天空与周边环境的色彩,呈现出多彩的效果。

2.拱券与装饰柱

拱券与装饰柱在骑楼的立面造型中一般组合出现,位于立面窗户周围。在二三楼的立面造型中,有墙体和柱子之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征,早期建造的骑楼以拱券和装饰柱较常见,后期拱券和装饰柱的形态逐渐简化。中山路骑楼的二层普遍是柱子与窗框结合,墙体较少,拱券与装饰柱的形态也比较复杂。

(三)上段女儿墙

1.女儿墙

女儿墙实为骑楼顶部的栏杆,其形态特征丰富,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可谓是骑楼文化的典型特征。钦州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始建于民国时期,历经百余年,由于女儿墙的位置高,破坏较少,根据比较归纳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种形态:

(1)矩形栅格式

矩形栅格式是骑楼最常见的女儿墙形态,女儿墙的整体形态为矩形,墙体则为各种镂空的栅格。此种形态源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漏窗,整体的矩形方,给人稳重踏实的心理暗示。园林漏窗的镂空图案多种多样,栅格式女儿墙也有多种形式,如图3为波浪纹,图4为植物纹。

(2)实墙式

实墙式女儿墙整体形态灵活,方形较多,也有其他形态。此外,实体女儿墙的表面施以各种图案或文字,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为了装饰需要施以一些吉祥图案,以植物纹居多;其二,为了商业需要,作为商业牌匾来使用。

(3)西洋式

骑楼立面的罗马柱和拱券是西洋建筑的典型特征,女儿墙也不例外。在钦州中山路段还保留了两处西洋式的女儿墙,模仿西方古典神庙的三角门楣。这种形式与中段是西洋拱券能很好地衔接,犹如中段建筑形式的延伸(图5)。

(4)混合式

骑樓本身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在女儿墙上也有体现。混合式的女儿墙不同于以上几种形式有较明显的特征,其往往混合几种或多种不同的形态特征。如图6,上部镂空的浪花纹与下部实墙式相结合。

2.屋顶

竹筒式的房屋结构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到骑楼的立面造型,但隐约可见的侧身线条却充满着中国古典风韵。骑楼的屋顶是立面的延续,钦州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屋顶大致可分为三种形式:平屋顶、坡屋顶、混合顶(平坡结合)。

这三种屋顶与骑楼所处时期和功能息息相关,中山路一带破旧未改建的骑楼大部分是坡屋顶,其形态很大程度受中国传统民居屋顶的影响,也便于屋顶的排水设计。在街道的转角处,中山路一带均采用平屋顶,转角处要顾及两个立面的衔接。平坡结合式屋顶一般出现在后期改建的骑楼中,一般临街处是平顶,后部分是坡顶。

四、钦州骑楼建筑的灰空间分析

灰空间是介于虚实空间之间的一种过渡空间,中国传统民居对灰空间的处理相当巧妙,使各空间能有效衔接,又能发挥其功效。相对于传统民居来说,骑楼也有其特殊的灰空间。

(一)天井

骑楼是竹筒式的建筑结构,面阔窄而进深长,为了满足采光与通风的需求,借鉴了传统民居中的天井。从另一种形式来看,骑楼也是扁带状的院落,通过天井来衔接各空间。

(二)廓下过道

廊下过道空间是骑楼特殊一种空间形式,看似让出了一部分室内空间,实则蕴含以退为进的哲学思想。表面让出部分室内空间,实则拉近行人的关系,吸引顾客近距离参观,满足骑楼的商业需求。

(三)街道宽/楼高(D/H)

街道宽度与骑楼高度的比值影响着街道的空间感受。街道的宽度为D,建筑外墙的高度为H,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之感;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当D/H=1时,高度比宽度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之感。中山路一带的骑楼街道较窄,街宽与楼高的比值小于1,这样就形成一种接近之感受,与廊下的灰空间衔接,形成外部灰空间。

五、结语

骑楼常以立面示人,其连续的立面形态是认识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从这里我们可以隐约窥探到背后的文化内涵。钦州骑楼源于生活,扎根于当地文化土壤。在中山路一带的骑楼建筑中,竹筒式的平面布局,下段是富有韵律感的廊柱,中段是带有异域特色的拱券与装饰柱,上段是风格迥异的女儿墙。然而,建筑的空间形态并非凭空想象而来,钦州骑楼形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需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著.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侯百镇等.海南骑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陆琦,高海峰,梁林.广州传统骑楼式茶楼的立面及其装饰研究——以莲香楼和陶陶居为例[J].南方建筑,2012,(02).

[4]杨宏烈.岭南骑楼建筑的文化复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大学图书馆建筑形态的空间重塑 篇3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建筑空间,图书馆建筑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图书馆的外观, 也以一种现代的方式重新界定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利用将是未来几十年图书馆战略重构的有效有段之一[1]。新世纪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体现在建筑形态方面包含了建筑实体形态和建筑空间形态两大方面[2]。图书馆建筑将寻求在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之间的平衡。

1“书”的空间与“人”的空间的选择

图书馆建筑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贮存信息源, 二是读者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时间内有接触这些信息的机会[3]。一座图书馆建筑物应提供及时满足各种需要的空间系统。图书馆建筑空间随着文献的增长, 从棚式空间、圆形阅览室, 到模数式空间, 会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空间特性的形式———一种是为人用的, 另一种是为书用的[4]。许多图书馆工程项目都基于灵活性的观念, 创造出大型平面楼层, 布满了成排的书架, 其结果造成的无差别的空间并非总能适应阅读和研究活动。图书馆建筑是要建立读者和信息源之间的联系, 读者来图书馆不只是检索。研读正是读者和信息源之间的中间环节。不能把读者构想成放在一座教学工厂中的阅读用的机器。读者阅读文献还可以被他在什么样的生理和心理环境下阅读所制约。一座图书馆需要建立一个以读者为中心的环境, 有许多要求运用理智和心灵的选择。

读者需要图书馆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个性化阅读空间。虽然图书馆通常把读者聚集在一些大的阅览室里, 但更加理想的选择解决方式是通过家具设计创造一些书桌, 使它们以某种方式规定出单独的领域来, 可使读者的座位个性化。将半封闭的书桌安排在窗边, 这便使得能在一个大空间中得到许多小空间, 而且阅读要紧密依靠光线。这种阅读空间也解决了光线控制问题, 让读者联想到图书馆如同“书斋”。家具布置对图书馆来说已不是重要不重要的问题, 而是图书馆设计的本体[5]。

以大学图书馆参考咨询为例, 最新的设计是取消了单独设立的咨询桌, 类似于一种工作站或是可用作小型会议的休息室, 馆员成为访问者, 只有读者需要咨询时, 馆员才会介入进来。这种空间设计模式的转变有很大的突破性[6]。

培养深度阅读和系统学习的空间设计应包括:

在读者中鼓励一种观念:他们“拥有”他们使用的图书馆空间。

桌子和其他家具为合作而设计。

认可图书馆空间, 特别是家具在每天不同时间有不同的用途。

随着用途的改变, 空间的改变要注意声音的需要。

以环境特性 (如自然光) 营造宽敞的空间, 以鼓励合作和学习。

尝试在设计的每个空间中为互相学习采用不同的设想。

图书馆建筑的空间从灯光、家具、标志到各种设施的陈设, 都要营造出以人为本的尊重氛围。图书馆的建筑要能帮助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角落。

2 功能空间与公共空间的选择

功能性空间和学科划分上的统一, 曾经是图书馆建筑的类型学框架的核心。但面临文献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学科分支的不断增多, 文献空间组织与知识构成模型之间的对称性受到质疑, 有观点认为藏阅一体的功能空间可能转回藏阅分离。Scott Bennett认为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模式转变的主要障碍是没有承认对作为信息用户的读者的概念。并且指出不承认要在知识的基础和非基础概念之间做出选择是对好的图书馆空间设计的主要障碍[7]。

处理文献增长和服务管理方面的问题, 使图书馆的功能空间趋向僵化, 让人们回想到仓储式的贮藏, 忽略了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体现的交互功能。事实上借助信息技术使空间功能的创造开发更为容易。现代图书馆设计不再局限于藏、借、阅的简单功能分区与组合, 而是不断适应时代发展和读者需求, 创造出更具灵活性、多样性的功能形式。现在信息可通过网络传播, 平面楼层已不是必然, 阿尔瓦·阿尔托为大学图书馆设计的台阶式阅览平台变为可行。西雅图中央图书馆创造出混合交互区和螺旋书库, 竖向分区替代以往的横向功能分区, 重新解读读者在数字时代的行为方式及信息获取方式。创造了具有向心力、领域感和空间连续性的互动式公共活动场所。

我们是社会的生物, 需要隶属于群体和社区, 渴望有在一起会谈、学习的地方。大学图书馆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自由思考、思想交流的空间, 使人置身充满知识活力的场所。设计应体现大学图书馆管理的策略:以平等替代等级制的建筑秩序。

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使用者和创造者已同步增多, 读者往往既是信息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创造者, 这意味着对信息的反应要能迅速交流, 这一点对大学图书馆同样重要, 特别是学科建设和发展, 更加重视跨学科的交流, 大学图书馆要为信息交流及跨学科知识交流提供非功能性交互公共空间方面有所选择。

建筑空间形态的创新在改扩建图书馆中较为突出, 使新空间适应新功能的需要, 形成多变的空间形式, 大空间 (如图书馆大厅) 设计成阶梯形, 既解决了藏书功能空间的要求, 又形成了生动的阅览和交流互动空间。在新建大学图书馆建筑中, 妹岛和世为瑞士洛桑联邦工学院设计的图书馆是典型案例:它共有14个“空间”, 内有收藏欧洲为数最多的科学典籍的图书馆, 亦云集了教学空间、信息中心、职业中心、学习和社交空间等等。一所大学是开放地分享意念的地方, 该设计让不同专业的院系之间打破传统的界限, 旨在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相聚、交流和沟通, 构建了一个跨越学术界别的无墙空间。

3 信息共享空间与学习共享空间的选择

信息构建是美国建筑师沃尔曼1975年提出的。信息共享空间最早也出现于美国大学, 是围绕着综合的数字环境而特别设计的组织和服务空间[8]。大学图书馆建筑在平衡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上, 让大家看到在深刻不同的知识理念和图书馆职业之间的选择能明确地改变图书馆空间和图书馆服务的设计。

近十年, 信息空间在大学图书馆普遍出现, 一站式服务的便利被认为是信息空间的一种主要吸引了, 但信息空间中如何实现图书馆的服务却很少提及。信息共享空间和学习共享空间是最普遍的叫法, Donald Beagle将信息共享空间定义为:网络存取点、位于连接物理、数字、人的辅助信息技术工具和支持学习组织起来的社会资源的集成[9]。信息共享空间的意图是支持学习——一种服务使命。而学习共享空间的成功不只依赖支持或服务部门 (如图书馆和技术部门) 的共同行为, 还依赖为机构创立学习目标的教学和学术部门的参与, 是要扮演机构使命。

图书馆不能独立创建一个学习共享空间, 因为图书馆只提供服务, 不解释机构使命, 须学术部门联合图书馆馆员和技术人员去创立学习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与资源 (文献和计算机等) 、服务 (咨询与技术的使用) 有关, 创建信息共享空间相对是容易的。

如果我们原来设计的空间是想发生让读者满意的服务, 在这个目标上确实可以成功。但如果想成功建立学习共享空间, 需要在设计和实施中与教学及学术部门的深度联系, 不是简单的支持, 而是扮演大学的教育使命。设计学习共享空间目的是在那里发生学习, 这做起来很难。设计一个信息空间, 是信息共享空间还是学习共享空间, 大学图书馆的选择在于确立什么样的目标--支持还是扮演大学教育使命。

结束语

大学图书馆空间形态上的创新彰显了图书馆在从收藏到交流、从资源到网络的服务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选择, 以及这种选择怎样影响和改变了图书馆空间和图书馆服务的设计。在美国有的大学计划将计算机中心、学生指导中心、写作中心等迁至图书馆, 称之为“共同驻扎”, 即采取一种学术化的一站式购物方式共同致力于大学的使命。

大学图书馆建筑空间形态的重塑直接影响了建筑的实体形态, 近期国外大学新建的图书馆都设计为学习中心。图书馆与建筑师之间是利用建筑设计任务书来沟通建筑设计信息的, 但因专业间理念与立场的不同, 会产生对设计信息的认知差异, 馆员应重视服务转型面临选择问题的信息表达[10], 学习像建筑师一样的思考, 改进设计任务书传递建筑设计信息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陈源.通信网络中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和战略重构[EB/OL].http://www.slis.indiana.edu/csi/WP/wpoo-04B.html.2011-05-10.

[2]陈平、孙澄.新世纪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美国ALA/AIA图书馆建筑奖获奖作品解析[J].建筑学报, 2009 (2) :86-91.

[3] (英) 迈克尔.布劳恩.图书馆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4]约翰.奥利.阅读的艺术[A].图书馆建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5] (台湾) 杨美华.科技创新、人性关怀:图书馆角落的空间[EB/OL].http://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21900/1/04_200705_pdf.2011-05-10

[6]郑学军.为阅读而设计--图书馆的建筑空间[C].第四届海峡两岸大学图书馆建筑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6

[7]Scott Bennett.the choice for learning[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6 (1) :3-13.

[8]郑学军.图书馆学研究的设计科学属性[J].图书馆, 2011 (2) :56-57.

[9]Scott Bennett.the information or the learning commons:which will we have?[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2008 (3) :183-185.

中国佛寺建筑的空间表达 篇4

宗教建筑在中国建筑的鸿篇巨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过非常兴盛的时代。寺庙、佛塔、石窟被称为三大佛教建筑,其中尤以佛寺最为引人瞩目。佛教本是源于古印度的外来宗教,从东汉开始在中国逐渐兴盛起来。它的传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自传人后近两千年来,佛教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居了重要地位,与之相随的佛教建筑也就渐成了仅次于宫殿的另一重要建筑类型。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言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在佛教兴盛的朝代,佛寺在规模、数量上之繁盛,以及对于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影响之深远。

这些佛教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然而细究其发展脉络,也能发现宗教建筑本身发展也是起伏不断,极为兴盛的朝代却并不太多,且大多烙上了本土化的印记。对比西方的宗教建筑发展历史,中国的宗教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所占比重及分量则远远不如西方。

今日常见的佛寺、庙宇,乃至道观、庵堂、教堂等名称均为借用。“寺”大致由“侍”字而来,本指政府部分之一的名称,如鸿胪寺和太常寺等;“庙”本指住宅宫室的厅堂;“观”指的是可观察四方的建筑;“庵”原意指简陋的草房。

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始建于洛阳的白马寺,其布局仍按印度及西域式样,即以佛塔为中心的方形庭院平面。然而中国式的塔与印度的“斯屠巴”在形式和结构上并不类似,可以说这里的“塔”是“楼”的一种发展式样。同时在佛寺的空间布局上,保存着中国本土建筑固有的平面形制,只不过在构造和装饰上大异其趣,整个地追随了外来影响;而山西作为佛教传入的起始站,发展很快,是历朝佛教兴盛的中心。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篇首杜牧的诗歌便是描写此时代盛况的佳句。这时有的寺院主体部分仍使用塔院,即使采用了“前塔后殿”的布置方式,依旧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另外出现了一类宫室宅第型的寺院。这些“舍宅为寺”的寺院,常常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形成了与前期迥然不同的风格,成为以后佛寺建筑格局的主流。中国化的佛寺布局,在此时期已基本成型,大多是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的格局。

隋唐时期是中国佛寺建筑发展的鼎盛时期,此时佛教与传统的儒家思想融合,发展成为中国式的宗教,并创立了许多佛教宗派。寺庙布局逐渐向宫室建筑形制转化,平面布局继承了南北朝以来的传统,以塔为中心转变为以佛殿为中心的轴线式布局,菩萨的殿堂已成为寺院的主体建筑与轴线中心,塔已退居次要地位,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宋朝以后多数寺院已不再修建塔了。

宋代以后,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平面布局逐渐模式化,形成了“伽蓝七堂制”。

元代时随着喇嘛教传人内地,出现了佛寺的新类型。

明代以后传统佛寺布局也有变化,此时佛寺更加讲究中轴的绝对对称,更加强调大殿的中心位置,总平面追求完美的轴线对称与深邃的空间层次;但从佛寺的总平面布局上来看,已经走向停滞。

随着历史的发展,佛寺建筑虽无六朝之盛,然而兴建佛寺之风仍然尚存。历史上能够历经风雨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也多以宗教建筑为主,例如唐代五台山的佛光寺东大殿、隋代正定隆兴寺、辽代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代应县佛宫寺等。

佛教东汉时期传人中国后,深受中国儒家文化、传统礼制以及世俗风气的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建筑布局。而山西地近京师属重要地域,很早就开始建造佛寺。东汉时建造了许多大型寺院,现在洪洞县的广胜寺就是始建于那时的。后经历朝历代的不断发展,如今山西省内佛寺分布极广,遍布全境,不难看出当年的兴盛。五台山更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也为我们研究佛寺建筑得发展,提供了实例。

二、“脱尘超俗”——佛寺的场地选择

中国古典建筑的主要布局模式是强调南北中轴线,规则整齐,均衡对称,组织流畅清晰。然而并非所有建筑物的平面形制都绝对如此,随着条件的变化,这些准则也会有一些因地制宜的灵活变化。这一点在园林和佛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佛教传入我国,地理位置上分成北方佛寺和南方佛寺。山西地处我国北方,虽在历史上有佛教各宗派的频繁交流,但主要还是体现了北方佛寺的特点。山西地区的寺庙依山而建的较多,有的大型寺院,分成上寺和下寺,上寺建在山顶,下寺建在山根部位。如位于洪洞县霍山的广胜寺,广胜上寺建立在霍山南麓之巅,下寺在山之西麓。山西地区的名山,都建有佛寺,如清凉山的清凉寺、五台山的大显通寺。以佛寺所处的地形,大体上可以分成平地佛寺和山地佛寺。佛寺位置的选择,以建山寺为主,这与佛教宗派中的弹宗成为主要势力有关。于唐末发展起来的禅宗,吸取了晋魏的玄学思想,主张“清净无为”和“脱尘超俗”。建造山寺,正是禅宗这一主导思想的结果。

事实上,除了受到传统礼制影响之外,在复杂地形基址上,硬性地要求直线对称,规则均衡的院落式布局也是困难重重的。正所谓“非其地而强为地,非其山而强为山,虽百般精而终不相宜”,于是顺应禅宗的这一主导思想,“天然图画”的设计理念便慢慢受人青睐。

山地佛寺选址大多依山面水,许多寺庙都符合风水学中的最佳选址要求。中国古代建筑对基址的选择历来十分重视,佛寺建筑出于宗教观念和气势的需要,对选址的要求更为突出;如五台山碧山寺,站在寺前,向寺院的靠山瞻望,可以看到中间大、两边小的高山,就象是天工造就的一个立体形“山”字。也正因为符合风水,山地寺庙在当初建造时,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结合得很好。

三、佛寺的空间组成定式与空间序列营造

最早的中国佛教寺院布局形式是仿效印度寺院形式布置的,即以塔为中心,四周用堂、阁、廊围成方形庭院,例如东汉洛阳的白马寺,徐州的浮屠祠。在《洛阳伽蓝记》记述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则是前有寺门,门内建塔,塔后建佛殿,塔殿均设置在寺院的中轴线上,为寺内的主体建筑。从这样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时的佛教建筑布局逐渐采取中国宫室建筑沿中轴线布局的格局,佛殿佛塔同时并重。早期以塔为中心,这种布局形式的寺庙在国内已无存留,仅在个别寺庙布局上还留有痕迹。

以佛殿为主的的出现,最早可能源于南北朝时期的“舍宅为寺”,魏书有云,其时“朝士死者,其家多舍居宅,以施僧尼,京邑第宅,略为寺矣”。佛教建筑中国化以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逐渐渗透到佛教建筑的所有层面,这时候的佛寺基本上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式布局,在建筑布局上完全承袭了中国汉民族传统的营造方式,采用纵轴式中轴对称进行统一构思。在以佛殿为中心的佛寺布局上,特别强调寺院的纵轴线,大大削弱了塔的中心作用,但在采用纵轴式布局的寺院中,也有塔殿共轴的——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特殊形式。五台山的塔院寺与洪洞广胜上寺都是塔殿共轴的典型。

任何一座佛寺首先要体现以中轴线对称的布

局。一般一座佛寺,以一条主轴线建造,但也有佛寺有两条或更多的轴线。这要根据佛寺的规模和所选地势的具体情况来看。山地佛寺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较多,故布局的变化也多。寺庙建筑组群的布局方式与山地地段的空间属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为了依据地段的形势,建筑也不再强求朝南,建筑群的轴线关系也作相应的调整变化。如位于隰县城西凤凰山巅的小西天,坐西朝东,有山门两道,第一道山门是山腰凿崖取道而成,第二道山门是为砖砌而成,分上下两院。

我国佛寺布局,自隋唐时受礼制的影响得以确立后,形成了规律,被定为原则。这种有轴线的布局,可表现出佛寺建筑的主次,体制的大小,即增加了群体建筑的鲜明性,也在构图上体现出韵律感。佛寺无论大小,规格无论高低,均照此形式建造,即使比较复杂的多院式佛寺,也均在以佛殿为中心、中轴线为基准的基础上,或纵向扩展,或横向延伸而成。寺庙建筑一般由牌楼,香道、山门和殿堂组成。它的空间序列是佛教徒和游客们在进香朝佛、欣赏景致等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序列的营造上,寺庙建筑通常由牌楼为起始,香道为承接,在高潮之前,或借道路转折,或是通过空间对比作突然的转变,最后达到序列的高潮。

唐宋以后,禅宗盛行,它所提倡的“伽蓝七堂”寺院布局逐渐成为佛寺建筑布局的蓝本,成为定式。“伽蓝七堂”对佛教寺院的山门、佛殿、法堂、方丈、库房、浴室、东司等七种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排列程式作了明确规定。照此布局,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阁等正殿,正殿左右两侧对称布置钟楼(东)、鼓楼(西)、伽蓝殿(东)、祖师殿(西)、观音殿、药师殿等配殿,观音殿、罗汉堂等有时也另建独立殿堂区。寝堂等生活设施按“内东、外西”的原则安排,即僧舍位居中轴线的左侧,而用以接待四方香客的禅房则位于中轴线的右侧。在山门外则常设照壁,上面或浮雕、或题寺名,或书写“南无阿弥陀佛”。北方佛寺以佛像崇拜为主,不将法堂作为主要建筑,山西佛寺多将法堂建于配殿或厢房的位置。规模较大寺院通常以牌坊或影壁为开端,以香道连接,并以照壁或牌楼为结束。这段香道在酝酿参观者的宗教情绪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五台山的罗睺寺,从木牌楼到寺山门,其间有一条宽约2m、长约百米的弧变形缓坡度通道,道两旁筑有很高的红土围墙,道顶端又有一棵古松,虬枝遮罩,走在坡道上,有一种森严幽古的感觉。大显通寺位于塔院寺后面的一块山坡地,若按常规设计,门道之后就没有多少空间了。设计者独具匠心,把门道从主轴线上移开,巧妙地沿山坡经“之”字形路线,从寺的东南角进入。规模较小,序列简单的建筑群,在其入口部分有的只有山门和影壁,如五台山佛光寺。还有一些寺庙建筑群将很长一段路纳入入口序列部分,如五台山清凉寺。

无论是哪一种入口序列的设计,都是为了更好烘托寺庙建筑的宗教气氛,为建筑群高潮的到来充当良好的开端。

在山地寺庙建筑中,常利用山势将高潮或中心的院落设置在明显高差的地方。从而达到主体建筑绝对支配的目的。尊胜寺,还有佛光寺都是这样对空间进行处理的。尊胜寺沿纵向轴线布置了七进院落,轴线上的层层阶梯使院落逐渐升起,使终端院落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中国古建筑的单体形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这正反映了建筑象征意义的传达主要通过序列化空间组织的整体进行,而单体形象,作为序列化空间组织中的一个“结点”,往往缺乏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建筑象征意义,而在序列化空间组织的构图方式中,单一殿堂的地位依附于它在空间序列中的位置。这种序列式的布局,也是对中国传统礼制最好的回应。

空间序列上的转折在总体上亮出了寺庙建筑的主体,使得人们对序列的高潮肃然起敬。五台山佛光寺主体部分由两进院落组成,并且两个院落之间有明显的高差,用狭窄的台阶甬道连接,形成空间的紧迫感,登上台阶之后,眼前豁然开朗,雄壮的大殿出现在眼前。这类“转折”的手法,在五台山的尊胜寺和圆照寺都有运用。

四、中国佛教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的设计思想上,对于一切的房屋、用具、礼器乃至服装的制作都是采用一种通用式的设计思路,在功能使用上保持了一个很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这一点与“中庸”等思想有着一定的关联。

西方的教堂很难适应作为住宅使用,然而中国古代建筑的各种类型却大多源于居住建筑,如宫殿、寺庙、官署等。以皇宫为最高范本,各类建筑按照统一结构,在规模和尺度上遵从礼制而缩小。也就是说,那些皇宫、官署、府第、民居,都是按照统一的礼制和观念来建造的,皇宫是最大最高级表现,普通四合院是最小最低级的类型。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强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几乎所有的建筑群都是坐北朝南,纵轴展开,左右对称,堂堂正正,尊卑分明。秩序井然。中国的佛寺从一开始,名称到结构都被结合进汉文化的建筑体系之中,并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故而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正因为如此,很多宫府不须大的改动就可以变为佛寺。后来出现的山林怫寺也并没有改变建筑的纵轴为主、左右对称的基本结构,这个结构是为保证和造就严肃心理必需的。但是寺在山林,自然要求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协调,山中佛寺,以整个山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各寺的位置,山中各寺的位置,与山的形态气脉结合,当然也因山的形态而可以有更多的变通。

中国古代建筑形态的基本特征更主要的在建筑群的整体中表现出来,而个性却主要通过各种装修、装饰以及摆设而构成自身的格调表达。在序列的组织中,甚至文学、文字都成为表达建筑内容、引导观者进入“诗情”世界的手段,每寺每殿每塔必有名称、对联、碑刻、辞赋等。这些联系在各个局部之间织成了一张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得到的理性的网,使全局浑然一体。中国古代的佛寺建筑群体组合、空间表达正显示了人与宇宙、整体与局部的这种中国式的辩证关系。

参考书目:

1、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王路,起承转合——试论山林寺庙的结构章法,建筑师(29)1988:131—142

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 篇5

一、当代建筑形态的空间语汇特征

1. 建构逻辑的变化实现新的空间关系

1960年以来,随着在逻辑推论中传统哲学本体论(Ontology)的颠覆,绝对真理与形而上学开始崩溃,西方设计思想逐渐趋向多元、开放和不确定。“功能决定形式”的现代主义因果论和二元对立的等级结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拓展,建筑空间不再依托网格化、秩序化的传统建构逻辑,当代建筑在外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强调局部、片断、冲突和无序(图1)。但若从城市空间角度分析,就会发现在这种新型建构关系下产生的建筑外部空间反而更加自由多变,建筑师可根据周边环境,灵活安排建筑形体的对应与关联。建筑形体易于同周边零散体量和空间相协调,也易于实现与多种环境向度间的转换。

2. 新技术和新材料与建筑边界形态的拓展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新技术的应用,当代建筑可以生成非传统的三维形态,这些形态大多具备不可能被还原为任何简单形式的连续复杂性,大量柔韧的、曲面的、拓扑化的建筑边界取代现代主义建筑的几何性边界。连续表面内部包含各种复杂环境因素,并且蕴涵着流动的空间逻辑,拓展了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图2)。此外,建筑在非传统空间形态的基础上,结合新材料和细部形式的运用,展示出超越时代的未来感。它们与相邻的历史建筑共同构成一种动态平衡,柔和的三维曲面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老建筑的空间背景。

3. 建筑表述与城市信息的深层延续

当代建筑形态在文脉上抛开了后现代以来绝对的符号延续,从空间本质和场所精神等方面更深层次探求与城市的联系。借助形象上和空间上、有形或无形的手段,挖掘建筑本身可以被赋予的更多信息。除建筑与城市的空间联系以外,结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关联均在考虑之中,城市环境气氛在得到强化的同时也焕发出新的生机(图3)。建筑形态冲突、疯狂、矛盾、兼顾、偶然、复杂,同时,城市和地域文脉可以在被肢解的城市结构上或结构间并列存在。“城市记忆”在建筑中通过多样的形体手段和材料手段“转译、编印”出来,更增添城市空间的非物质性场所意义。

二、当代建筑形态与城市空间更新

1. 整合城市破碎空间

城市中某些空间支离破碎,其围合感和场所感不强,而当代建筑却能得心应手地应对,并采用自由形式设计过渡空间。在开放的建构思想引导下,并结合当代材料和技术,当代建筑以前所未有的形态表现出视觉认知上和空间控制上的中心感,将其所组织的空间形态统一为有序整体,周边环境因此而焕发活力。在空间组织中,打破建筑空间的传统模式,用现代手法去构筑连续的空间环境,通过建筑形态、材料质地、色彩光影等影响了人对环境因素的认知,营造协调的空间效果。

一个多世纪以来,伦敦泰晤士河东岸的滑铁卢火车站地区一直以混乱闻名。城市交通和乘客流量很大,建筑密集、空间零乱。1990年初,为增加国际铁路在伦敦的停靠站,当局决定紧邻老滑铁卢火车站建造滑铁卢国际车站,由建筑师Nicholas Grimshaw及其合伙人完成设计。在面对1925年建成的滑铁卢火车站时,设计者利用原有的车站大厅形成缓冲空间,并且将新体量后退了一定距离(图4)。车站的站台高度被提高,下方空间为往来客流提供商业服务,并且有一条城市道路穿越(图5)。设计者没有采用传统拱型结构形态,而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营造了400m长并辅以众多悬索的不规则曲面顶棚(图6)。这种过渡性形态塑造适宜空间氛围,并且缓解铁道线路的心理干扰,呼应基地的动感形态,营造特有的空间感受(图7)。

无独有偶,相隔六年,为了继续改善滑铁卢车站前方的城市空间,由Avery Associates事务所设计的伦敦IMAX电影院又采用了相似手法,进一步唤起城市活力。这里是往来泰晤士河两岸交通的必经之地,火车站、地铁站和高架交通均相会于此,场所感和可识别性缺失,向心区域空旷失当、发散空间零乱无序。建筑以圆柱形的体量形成空间枢纽,通过玻璃材料和轻盈的完整形态将周围城市空间以自身为中心统一起来。玻璃体造型暗示了里面形形色色的娱乐活动,双层表皮降低建筑体积对街道空间的压迫(图8,图9)。建筑外立面环绕着一些鲜艳的图像,将华丽的外表贡献给城市。建筑环形结构上的植物隔离了街道噪音,在一个缺乏生机的城市背景中打造出生动的空间。

2. 形体与尺度的协调

20世纪上半叶,现代主义运动追求批判和超越旧有形式,表现出建筑尺度过大、结构形式粗犷、突出建筑结构形态等设计主题。从建筑形态学角度,它们并没有从根本上逃脱传统建构的形式束缚。它们与历史建筑属于“同质、同构”的对比,产生城市空间环境面貌的割裂。20世纪后半叶,随着建筑学的发展建构方式日益更新,多维空间形态得以产生。新材料似乎被随心所欲地利用,建筑形体的表皮特征与质感倾向极其明显。同时,新建筑依然尊重城市建筑的空间和尺度,以及传统形式美学的基本规律,而且更加突出动态的平衡关系。这些都为新旧建筑形态达到“异质异构”的对比协调创造了前提。

Renzo Piano设计的P&C商场位于德国科隆的城市中心,与受保护的安东尼教堂相邻。为了不在形式上产生冲突,设计者将商场的形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古典式立方体,另一部分为5层高玻璃中庭。商场的主要结构由2.5m宽的立式木制拱构成,结构轻盈通透、构造制作精致,显示高度技巧和精湛技艺,与传统建筑相得益彰。玻璃体高度适宜,避免对邻近教堂产生压迫感(图10)。建筑非常重视与基地的紧密关联。首先,玻璃体量的西侧与教堂邻近处的造型舒展而圆滑,便于将教堂展现出来,同时在教堂前方限定尺度适宜的小广场,且建筑主入口也设置于此(图11)。其次,建筑立面的拱肋处理由下向上引导观察者的视线,并且其造型呼应哥特式教堂的高耸感,外立面的基本尺度关系也暗合教堂的基本模数。这些都是新建筑在城市环境中得以存在的重要依据(图12)。

由NOX事务所在法国里尔设计的艺术综合体,是改造原有的纺织工厂。建筑师运用丝织物包裹的概念,通过单一体量、单一材料的形式来实现历史关联。为了避免尺度失衡,建筑师通过体量上的明暗转折突显周围原有建筑的檐口高度,贴近地面的开洞兼顾相邻建筑以及人体尺度。从整体到局部,建筑设计都不完全以突出自身为目的。连续且富有张力的流体状建筑形态,浑厚含蓄而不失惊奇,同周围的历史环境并没有表现出不可调和的冲突。新建筑作为优美背景烘托出紧邻的历史建筑,为城市生活和人文环境增添了活力(图13)。

3. 环境肌理的再造

随着建筑功能的不断扩张,大型建筑综合体不可避免。部分大体量城市建筑运用各种手法再造空间肌理,将城市中的某种空间类型向建筑空间转译,使城市中具有场所特征的广场、街道空间出现在建筑内部,形成中庭空间与室内步行空间,既能够提供宜人的物理环境,也具有较为丰富的空间层次。于是,建筑被视作是城市功能的组成部分,建筑形式成为城市场所的次生品。设计分析过程变成了如何有效地从城市环境中获取所需功能、整合功能缝隙、以及注入新活力、新功能的过程。建筑形态不再被动地服从于现有条件,不再是对城市原有空间脉络的任意中止,而是通过使用者的行为证明建筑空间是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的有机构成部分。

Rem Koolhaas设计的麦可考米克论坛学生活动中心,位于芝加哥伊利诺理工学院。学院由于受直线体系规划的限制而缺乏活力。更严重的是,芝加哥城市快轨从校园内部穿越,造成空间割裂,并且带来大量噪音,校园中心区的环境急剧恶化。为了唤发校园活力,1997年学院决定在密斯设计的克朗楼附近建设新的学生活动中心。设计方案没有一成不变的迎合密斯的设计风格,也没有刻意的创新形态,而是努力通过最小的工程让场地获得最大的生机,同时对原有的空间予以应有的尊重。设计者在新建筑中没有继续沿用校园肌理中的“密斯坐标体系”,而是大量使用斜向走廊分别对应校园中的重要区域和密斯设计的经典建筑,这也是学生们来往于校园街道、广场等处的各种活动的流线。新建筑内部的功能如一个密集的马赛克拼贴,每一个要素都是根据其与周围原有肌理的位置连接起来,恰到好处地回应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关系。活动中心上方的快轨被围上了椭圆形的折纹钢板隧道,使得快轨的体量和建筑融合,两个原本无关的元素被贴粘起来,产生了校园强烈的整体感,区域识辨性明显加强(图14)。新建筑虽然在材料、色彩、构造方法上与周边建筑大相径庭,但却存在本质联系。活动中心以两层为主,强调水平展开,有利于实现内部空间肌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此外也延续着密斯晚期最热衷的空间主题,新建筑立面划分也暗合密斯的经典比例关系。

三、对我国城市空间更新设计的启示

1. 注重当代建筑形态的独特作用

我国城市更新建设的实践中,通常建筑地块尺度混杂、构成凌乱、形态不规则。由于地块重划与置换机制严重缺失,所以地块边界难以协调,城市空间混乱无序。当代建筑形态在协调城市空间方面具有着独特价值,城市更新应适当引入当代建筑形态,充分发挥空间塑造的潜力,以获取令人回味的空间体验。

2. 寻求城市传统空间文脉的深层关联

处理新旧建筑的关系时,新形体常常拘泥于传统形式的简单模仿,缺乏与旧形体的深层关联,似乎城市更新中的建筑设计不宜创新。城市空间更新中,应该强调城市环境的场所精神的传承,用当代设计思想和技术手段重新解读城市空间文脉,而不是从风格或手法方面的模仿作为清规戒律去束缚新建筑,从而实现崭新的现代城市空间的连续性。

3. 辨析当代城市空间设计的多元化

我国城市空间更新充满着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这其中既有城市规划层面的潜在干扰,也有城市设计层面的固有束缚,还有建筑设计层面的内敛保守,使得城市空间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日益纷繁难解。所以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开发商主导的城市更新,都要提倡灵活多变的城市空间设计概念与设计手段,加强多学科协作,以达到切实而全面地解决城市空间的更新与整合。

参考文献

[1]E·培根著.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绮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菲利普·莫伊泽著.卢昀伟等译.城市建筑与规划.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艺术与视知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4]彭怒.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与新的主体文化的可能.时代建筑,1999(4)

[5]童明.重构之图—新的城市空间.时代建筑,2007(1)

[6]Carles Broto.New Shopping Malls.Barcelona:Carles Beoto i Comerma,2007

[7]Rowan Moore.Structure Space and Skin London:Phaidon Press Limited,1993

[8]Renzo Piano.A zeppelin in Cologne.Domus,December2005

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 篇6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改变城市

1. 高层建筑的发展

高层建筑(1),顾名思义,即层数多、高度高的建筑,主要特征是通过层数的大量叠加,形成高度明显区别于普通建筑的建筑形式。人类自有建造活动以来,就没停止过对建筑高度的追求,从西方的“巴比伦通天塔”到我国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说明了人类对高度的向往与崇拜,人类这种征服自然的欲望推动了建筑对竖向空间的追求与探索。而当代土地资源的稀缺、经济投资的可行、建造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诉求使高层建筑大量涌现。高层建筑就自身特点来说具有两面性: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等是其劣势;节约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突出自身形象等是其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是现代高层建筑的发源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虽然高层建筑发展历史不长,但改革开放30年来,其以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果。当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随着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新的建筑高度记录不断被刷新。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200m的高层建筑屡见不鲜,早年所谓的“城市第一高楼”早已淹没在鳞次栉比的楼群中(图1,图2)。

第二,高层建筑涵盖各类不同使用功能,已由原先少量商业办公使用被推广至其他各类民用建筑—居住、文化、娱乐等,甚至工业建筑都有采用高层的形式。特别是住宅,在城市人地关系紧张和商业利益的驱动下,高层住宅甚至超高层住宅都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图3)。

第三,高层建筑形态设计日益多元化。现代建筑思潮的多样化使得高层建筑不仅以体量的点式或板式、立面的玻璃幕墙或横向竖向条窗等形式呈现,而且出现了多种形体组合、巨构式综合体等新形式,并成为当今高层建筑的一个热点。与此同时,高层建筑的形态日新月异,扭转、折叠、悬挑等创新形态都给传统建筑审美带来了冲击。当然,处处标新立异的形态设计也给城市整体景观设计及管理提出了难题(图4,图5)。

第四,生态、智能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新课题。高层建筑因其建设成本和巨大能耗以及垂直分层导致的不便一直为人们所诟病,因此它必须更智能地为人类服务并且更加生态节能。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高层建筑的建设仍停留在科技含量低、能耗大的阶段上,距离智能生态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第五,高层建筑的发展不仅是建筑单体的问题,还是整体城市空间的问题。仅从建筑单体设计方面来研究高层建筑已经不能解决当前的城市问题,而必须将其落到城市整体中来考虑,从多个角度来协调,才能促进城市的发展,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

2. 高层建筑改变城市空间

我们看到,大量高层建筑的建设改变了原来的城市面貌,导致城市空间格局发生改变。其一,许多城市的传统空间尺度消失了,除了那些被严格控制保留的城市历史保护区,现代高层建筑彻底改变了城市原有的尺度感,传统的街巷空间和广场都被林立的高楼所代替(图6,图7);其二,城市天际轮廓线变化明显,先前低矮而平缓的城市天际轮廓线难觅踪迹,高层建筑带来的高耸、聚变式天际轮廓线已成为新的城市形象;其三,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变革,不论是新区开发还是旧城更新,高层建筑都被大量运用,高层建筑因面积容量的聚集改变了原来城市的发展格局,进而导致了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变革。

3. 高层建筑改变生活方式

事实上,高层建筑已日渐成为城市生活的主要载体。面对城市人多地少的现实,高层建筑较高的土地使用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地关系矛盾,并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场所,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城市空间区域讲,人们渐渐从原来大范围的水平活动变成小范围的垂直活动,甚至在一栋高层建筑里面便可以完成所有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年柯布西耶的马赛公寓试图在单个建筑中解决生活、工作与休憩的建筑模式在当今已被广泛运用。这种趋势迫使人们逐渐习惯于垂直的建筑交通、被弱化的公共性、巨大的城市尺度感、多变的城市气候和拥挤的城市交通等等。因此,当我们将高层建筑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健康、社会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时,做好高层建筑规划和设计对城市的发展便显得至关重要了。

二、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属性解读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空间结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高层建筑必须首先解析其作为城市空间的多个属性。

1.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具有资源性

城市土地既是人类的基本生产资料,又是其他资源的载体。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城市土地为基本载体的城市空间的稀缺性和价值性逐渐形成,从而具有了资源性(2)。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载体也具备了资源性。

从某种角度讲,城市土地在二维平面方面是有限的,高度作为城市空间三维属性之一,虽然理论上是无限的,但受制于自然规律,人类可及的城市建设高度也是有限的,因而城市空间的稀缺性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越显突出。受制于土地的大小,高层建筑的资源性最终体现在了建筑高度上,随着城市发展对空间需求不断增大,人们对城市垂直空间资源的利用不断膨胀,高层建筑便大量产生。

另外,从空间资源角度看,高层与高层之间会因功能互补和凝聚力而形成合作关系,也会因功能相同或是相互攀比而形成竞争关系。比如城市CBD搭配适宜的城市多功能综合体容易形成合作关系,而只顾利益追逐的同质高层容易相互竞争,并导致城市空间的拥挤和环境恶化。高层与低层之间会因良好协调获得双赢关系,也会因为空间的无序导致相互排斥。比如整体开发地块中,采取高层取景观而低层取环境的开发策略容易获得双赢局面,而现实中城中村周边一圈高层的“金包银”做法则显示了高层与低层的相互排斥(图8,图9)。因此,合理利用建筑高度资源,合理布局规划建筑组群的高度,才能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最大化。

2.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具有公共性

与其他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由于自身特性在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建筑与城市公共性的减弱。从建筑内部空间看,各层平面需通过垂直交通来增强公共性,而有限的垂直交通大大减弱了其内部的沟通效率,导致自身公共性的弱化;从城市外部空间看,各个高层建筑自成一体,以安全和管理为纲要的设计导致高层与城市空间的孤立以及高层之间联系的缺乏,使高层建筑外部城市公共性减弱。

高层建筑内部公共性,可以通过对建筑交通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合理安排获得一定的改善;提高外部公共性,则应重视建筑高度的无度、无序释放带来的外部负效应的加剧和对相邻地块的影响。因而,应加强控制那些忽视环境公平、只顾追求开发效率的行为。鼓励高层建筑的公共性还原,完善高层建筑设计的奖惩制度也是改善高层建筑与城市空间关系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强高层建筑的城市公共性,可以避免“城市高层孤岛群”现象的产生及蔓延。

3.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具有景观性

高度上的绝对优势使高层建筑容易成为人们视线的焦点。单个高层建筑易成为地区的标志性建筑,而群体高层所形成的城市体量和天际轮廓线往往代表整个城市的形象。不论是个体还是群体,高层建筑对城市的景观影响都相当大,而建筑本身的形态是构成了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形态已突破了传统的造型风格,转而出现多元化的形象。就城市景观而言,强调高层建筑形态的标新立异还是群体高层建筑的整体感要因地而异,简单的形态容易导致城市空间的乏味,而造型的多样化同样容易造成城市景观的混乱。简言之,协调高层建筑个体、群体与城市的关系,处理好高层建筑形态的表达是体现高层建筑景观性的关键(图10)。

4. 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具有地域性

每个城市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有着不同的气候、山水格局、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因而不同城市的高层建筑也应是不尽相同的。从城市整体空间布局来看,高层建筑对应的城市高度分区与城市山水格局的呼应容易表现出城市的整体形象特征,如杭州西湖边高层建筑的跌落式关系凸显了城市以湖为主的山水格局;在建造技术上,城市由于水文气候、地貌地质等原因,高层建筑的结构、材料、节能等技术因素也各具特点,如日本地震灾害频发,因而其高层建造在抗震方面的特点尤为突出;在形态表达上,社会文化、生活习俗以及地方审美、价值观的差异,体现了高层建筑形态上的地域性,如广州的“云山诗意”住区(图11)。如今,城市高层建筑的风貌雷同使其地域性表达成为了一个深刻而又迫切的课题。

三、高层建筑带来的城市空间问题

高层建筑固然能够有效解决城市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但对高层建筑认识的不足和建设的随机无序,也给城市空间带来一系列问题。

1. 难以控制的城市高度

由于缺乏对高层建筑的全面认识,许多城市在建筑高度上互相攀比,争建第一高楼,以此炫耀城市经济实力。然而,“第一高楼”的建设往往导致了高楼本身的空置和对其他地块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在市场利益的追逐下,许多城市一般区域的建筑高度被无序突破,导致了城市规划管理的混乱。在当前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中,建筑高度已被认为是最薄弱的管理环节,是最容易被突破的控制要素。就当前规划控制中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和建筑高度等控制要素而言,容积率指向利益关系,建筑密度及绿地率指向环境品质,而高度指标则指向建筑形态。在这些控制要素的权重中,高度控制的薄弱一般被认为是情有可原,这确实暴露了我们城市规划管理在形态控制中的不足。同时高度的失控给城市空间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旧城改造中,许多城市的老城区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传统城市肌理被一座座散落的高层建筑打破,使得城市历史风貌支离破碎,城市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亦不堪重负,给城市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2. 丧失特色的城市面貌

国内高层建筑的设计只关注建筑表皮,忽视高层建筑地域性及本土文化研究,这已成为当前高层建筑设计的一大缺失,造成了城市特色丧失、千城一面的事实。设计方面,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是工业化和标准化的建造方式以及建筑材料的模数化使高层建筑造型容易产生相似的外观;二是国内崇洋心理导致大量住宅及部分商业办公建筑欧陆风盛行;三是当前高层建筑设计创新能力较差,少量地域主义尝试并未获得普遍认可和广泛运用;四是个别高层建筑标新立异的形态并未指向城市特色,缺乏推广的普遍性。此外,设计者对城市经营理念、城市形象定位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使得高层建筑的建设缺乏地域性,也是导致城市特色丧失的重要原因。

3. 品质下降的城市环境

高层建筑高耸挺拔的形态的确是城市建设中值得自豪的事情,但高层建筑数量过多、增速过快、布局无序和风格杂乱等现象对城市空间及环境品质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第一,从景观角度看,过密的高层建筑群使得城市空间被极度分割,公共性被成倍弱化,极大破坏了街道空间的界面和景观,这种情况在老城区最为突出。

第二,从交通角度看,高层建筑集聚致使城市交通量成倍增长,其地下车库更是成为一个个“蓄水池”,导致城市道路在交通高峰期堵塞甚至瘫痪。同时,高层区密集的路网打断行人步行空间的连续性,对人行环境的舒适性带来了极大冲击。

第三,从环境角度看,高层建筑建设和运营的能源损耗惊人,加重了城市环境恶化和空气质量的下降。城市“热岛效应”、光污染、“城市怪风”、阳光遮挡等问题在高层密集区时有发生,这些高层建筑带来的城市局部气候的剧变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第四,从安全角度看,高层建筑高度的增加、数量的增多以及布局的混乱不利于城市安全。在面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时,高层建筑较弱的应急疏散能力将给城市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然而这一最基本的安全问题却最容易被忽视,虽然在9·11之后,安全意识和恐高心理一度让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建设有所顾忌,但在利益面前,国内高层建筑的建设势头不减反增,这实在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四、城市高层建筑形态设计控制建议

基于以上对高层建筑带来的城市空间环境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高层建筑形态的各个方面直接反映了城市空间的环境品质,其核心是建筑高度和建筑形态,建筑高度指向城市资源和城市空间格局,而建筑形态多指向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特色。

1. 城市层面的高度控制对策

第一,利用建筑高度,塑造城市特色山水格局。从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上看,哪里该是高层建筑,哪里该是低层建筑,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和所在地的山水格局。城市空间理念和山水格局代表了城市空间的最大特色。在城市空间的高度规划方面,许多城市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哥本哈根的“指状规划”(图12)和库里蒂巴的线性城市(图13,图14)等以发展理念来决定城市高度格局;香港和古城丽江等则将城市立足于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以此来塑造城市空间格局的特色。

第二,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合理高度分区。运用整体城市设计和城市土地经济学的综合方法,建立影响城市高度分区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评估影响城市高层建筑布局的各个评价因子,结合不同城市区域,细分出高层严控区、高层适度发展区、高层适宜发展区和鼓励高层建设区,并对各个分区的高度界限给予明确规定,防止各个高度分区的不当蔓延。同时,根据高度分区合理控制城市的各种通廊,包括视线、景观和生态通廊,起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改善城市通风、防灾等作用。

第三,在区域层面及单体设计层面,完善空间控制体系。在遵守城市整体高度分区的基础上,对各个地区的高层建筑做重点专项规划编制,确立整体天际轮廓线,明确高层建筑与街道界面、广场等开敞空间的关系,在形态及美学上对高层建筑的形体、色彩、立面风格等提出合理规划,并对相关利益控制指标(如高层的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日照、通风、节能等)做严格控制,明确奖惩制度。

2. 城市高层建筑风貌的导控思考

第一,明确高层建筑的风貌分区。国内已有的城市建筑风貌的分区规划大部分只针对历史文化保护区,且只要超过所划定的风貌界限,不论建筑的高低,风貌控制便失去约束力。而城市风貌的问题往往发生在没有规划保护的老城区和新老交接的城区。当那些没有受到保护的城市旧区遭受现代高层破坏时,高层建筑突兀的形象便激化了城市风貌的矛盾。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的旧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这种“建设性”的破坏。如广州的荔湾老城区(图15),野蛮的高层建筑破坏了城市传统肌理,同时,其杂乱的建筑外观使得城市形象雪上加霜。

高层建筑风貌分区举措在当前快速的旧城改造背景下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建议在城市高度分区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城市历史文化及空间发展格局,划定高层建筑的风貌控制区、高层建筑风貌协调区和高层建筑风貌创新鼓励区,以满足城市发展的多样性需求。以广州为例,荔湾区(老城区)许多高层建筑诸如“荔湾广场”(图16)、“恒宝华庭”等风貌与旧城空间肌理格格不入,是典型的负面实例;而诸如“广州美食园”规划(图17),不论是高层建筑与城市传统空间的协调方面,还是建筑风貌本身,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值得肯定的;越秀区的高层建筑应注意新旧的协调;而天河区则应允许和鼓励高层建筑风貌的创新(图18)。

第二,鼓励高层建筑的地域性实践。诚然,高层建筑对现代技术与材料的表现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高层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扭曲、旋转等高层建筑形式的背后是技术的进步和审美观念的转变,而回归地域主义和地方文化复兴的高层建筑实践虽然没有停止过,却并不被普遍关注。但在当今城市建设风格雷同、塑造城市特色呼声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这种回归恰恰是应该得到鼓励的。高层建筑的地域性创造至今仍处在探索阶段,学界对此还没有成熟的理论。目前,高层建筑的地域性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地域传统文化理念的现代化运用。高层建筑创作将地方的传统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与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技术结合,这是城市地域性表达的重要途径。上海的金茂大厦(图19)以传统的中国塔和数字“8”为设计原型、台北“101”大厦(图20)的佛塔形式和“佛”意念主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二是地方建筑传统尺度与高层建筑尺度协调。借鉴传统建筑的语汇,必然要求高层建筑在尺度上有变化,而以传统建筑立面为设计原型,经尺度加工后的高层建筑往往超越人们习以为常的审美习惯,能取得耳目一新的震撼效果。诸如裙房为传统尺度、塔楼中间段为标准立面造型、屋顶采用传统形式的“新三段式”高层建筑,也是高层建筑回归地域性的一种尝试(图21,图22)。

三是借鉴传统建筑和民俗建筑细部元素。地方建筑要素,对于高层建筑的整体艺术形象的创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甚至,高层建筑运用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以传统建筑的形式语汇,在高层形式的逻辑下,将成为新的地域性元素。

四是传统地域性建筑技术的推广运用。一个地区的建造技术和材料经多年选择和运用,已出现明显的地域特征。在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许多传统的建筑技术(如传统遮阳技术等)仍被人们广为利用,而传统建筑材料的运用,在降低建造成本的同时,又能实现表达地域性的良好效果(图23)。

显然,上述几方面并不能代表高层建筑地域性表达的全部,笔者仅期望以此引起大家对高层建筑地域性表达的重视,避免更多传统城市被破坏,实现城市特色的地域性回归。

结语

人类对高度的神往使得高层建筑成为了一种永不过时的建筑类型,城市化的压力也推动了高层建筑的大力发展。从城市空间角度看,高层建筑给城市空间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对其诸多空间属性有本质认识,高度和形态作为高层建筑影响城市空间和城市风貌品质的两个核心空间要素在当前规划控制体系中仍是较为薄弱的一环。因而,做好城市高度规划及管理,鼓励高层建筑形态的地域性回归,应作为当前城市实现城市特色的一个方面给予重点关注。

摘要:本文从分析高层建筑的发展对城市空间及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剖析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各种属性,以及其建设不当所带来的一系列城市空间形态问题,并试图对高层建筑的相关形态问题提出控制性建议。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建筑形态,设计控制

参考文献

[1]雷春浓.现代高层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戴复东,戴维平.欲与天公试比高—高层建筑的现状及未来.世界建筑,1997(2)

[3]王世福,周可斌.浅议城市高层建筑公共性.城市建筑,2009(10)

[4]李琳.城市设计视野中的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决策、规划和设计问题探讨.[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4

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 篇7

马月坡故居, 如图1所示, 位于吴忠市区电机厂内, 是现存比较完整的银川平原地区回族传统住宅。马月坡 (1900-1969年) 本名马占元, 字月坡, 是吴忠市金积县汉伯堡乡廖桥村人。他在青年时期继承家业, 兴启工商产业, 经营的商号“福兴奎”, 主要从事长途贩运, 是当时吴忠堡最具影响力的八大商号之一。新中国建国伊始, 马月坡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回到家乡吴忠兴办工商业, 为吴忠现代工商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就此研究的马月坡寨子便是马月坡本人居住的私宅。

马月坡寨子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 是马月坡青年时期的产业。寨子坐北朝南, 采用砖木结构, 总体呈长方形格局, 占地约7250m2。东西约78m, 南北约93m, 四周有黄土夯筑高大寨墙, 寨墙高7.5m, 墙基宽3.6m, 四角砖罩马面建有角亭。寨门位于南寨墙正中, 门楣上镶着“耕读传家”的四字匾额。寨墙外围挖筑护寨壕沟, 寨内则分为前院和后院。前院占地约4500m2, 东西两边搭建有驼马棚道, 东南角遗留着可上寨墙的台阶式马道;后院又分为东院、中院和西院3部分, 整体地坪高于前院1.2m, 3个院落一字排开, 均为一正两厢格局, 共有房屋60多间, 如图2所示。

2 马月坡故居的空间形态

由于各种原因, 马月坡寨子的大部分已被拆除, 目前遗存的仅仅是原故居的西院部分。西院东西20m, 南北22m, 占地面积约为440m2。平面格局呈中轴对称式, 是典型的三合院平面布局形式。

西院主入口大门位于整个院落的中轴线上, 周边的院墙高2.4m, 大门地坪距檐口3.3m, 左右两侧的院墙上存有3m长, 1.2m宽的砖雕。大门向内开启, 门高1.9m, 门槛高100mm, 门上方存有扇环形状的装饰, 类似于伊斯兰建筑中的月亮门形式。

进入大门后是一个典型的中轴对称式三合院, 正对着大门的是上房, 两侧紧挨着的是耳房, 厢房则位于院子的左右两侧。建筑虽然是中轴对称布局, 但是左、右厢房的功能并不完全相同。

东西厢房采用砖木结构体系, 屋顶采用平屋顶形式。由于受到地震与自然沉降的影响, 西院建筑的柱础略有下沉, 屋周围的散水由于地基沉降, 雨水冲刷等原因, 已经变的起伏不平。外墙刷了5cm厚的麦草泥, 最外层为2cm厚的找平层。建筑的屋檐出挑过多, 且装饰过重, 建筑者在屋檐下的雀替与柱之间加了类似于如意的斜向支撑, 用以维持受力平衡, 保护结构的完整性。位于西院东侧的东厢房面阔四间, 每间开间尺寸为3m, 进深尺寸为3.6m, 如图3所示。东厢房分为大小两间, 大的一间是三开间, 小的一间仅一开间, 房屋的使用功能已经不能确定。厢房内的吊顶已经被完全损坏, 木窗也有将近一半被损坏, 窗柱上的油漆也已经完全变色。位于檐口和木窗下的砖雕、门扇上的木雕则较为完整清晰。

正对着大门的是上房。上房面阔7间, 为砖木建筑, 屋顶采用平屋顶的形式, 中间主体部分面阔3间, 每间开间3m, 进深3.6m, 为接见宾客时使用;上房两侧退后1.5m建耳房四间, 这也显示出主人的地位, “居中为尊”这种中国传统建筑礼制在这里也表现了出来。四间耳放开间2.7m, 进深5.1m, 如图4所示。室内地面为重修时铺设的水泥地面, 室内吊顶已完全破损, 家具已遗失。上房的门扇和窗户也已不完整, 窗上的玻璃和部分窗棱也已经不存在, 唯有檐口砖雕、门扇木雕、窗下砖雕保存较完整。建筑残损多是由于长期保护不力、后期加建等人为因素造成。

正房两侧的耳房为砖木结构、套间型制, 各占两开间。门呈东西对开形式, 两间耳房之前分别为书房和卧室。耳房室内的地面为水泥地面, 吊顶完全破损;窗户的形式与西院正门相近, 为月亮门式样。在耳房的角部不再采用木柱承托的方式, 而采用了砖砌承重。耳房的门窗保存的也不完整, 大部分玻璃破损, 由于靠近院子内部的墙体完全是用砖砌筑的, 故此处以砖雕为主, 分别位于檐口和窗下墙部分。据文献记载, 东侧耳房处本不是院墙, 之前修有一个巨大的月亮门, 通过月亮门可直接到马月坡故居的中院。

由于故居是中轴对称式布置, 西厢房与东厢房格局相同, 只是功能稍作区分, 在此不再重复。

3 马月坡故居的建筑装饰

马月坡故居的建筑装饰主要集中在3个部位:檐口、窗下墙及门扇。檐口的建筑装饰以砖雕、木雕和彩绘为主。砖雕内容多为蝙蝠、莲花;上房的屋檐下的木雕则采用八仙过海之主题。这些雕刻采用阴刻手法, 形象简单凝练, 风格淳朴浑厚, 并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纤细, 而是保持了建筑构件的坚固与整体性, 兼备观赏性和结构理性。在长期承受日晒和雨淋后整体依然完整。檐口下部的木雕以及彩绘装饰主要集中在左、右厢房的额枋、雀替以及斜支撑上, 雕刻内容多为花、鸟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花纹图案。彩绘图案由于年代久远, 已基本上全部风化脱落。

窗下墙的装饰以砖雕为主, 门扇以木刻为主, 内容多为象征吉祥如意的花纹样式。

4 小结

主要对银川平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马月坡故居作了详细的调研和测绘, 通过对马月坡故居的空间形式、建筑装饰等的研究, 从而对这一地区的传统民居型制、装饰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民居的院落是典型的三合院式布局, 房间形制分为正房和厢房, 正房分为上房和两个耳房, 厢房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装饰主要集中在檐口、窗下墙、门扇, 窗下墙的雕刻以砖雕为主, 门扇以木雕为主, 雕刻形象简单凝练, 风格淳朴浑厚。马月坡故居极富宁夏地方特色, 不仅具备建筑专业研究价值, 更是文化遗产。从建筑学的角度进行了概述, 对于传统民居深厚的历史积淀, 还需要多学科更深层次的研究。

摘要:通过对银川平原地区马月坡故居的文化背景、空间布局、装饰艺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 发现传统民居严格遵守古典建筑礼制, 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 采用了当地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装饰手法 (砖雕、木雕、彩绘) , 它是一种文化遗产, 具有建筑专业研究价值。

关键词:建筑空间形态,装饰,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宁夏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宁夏百科全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

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 篇8

1 住宅建筑的现状分析

现今全球化背景之下, 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信息的发展正渐进式的打破地域界限, 住宅的地域个性体现不明晰;商品化的设计缺乏人文关怀;个性迷失、特色危机、趋同现象的城市高层中小型住宅建筑, 穿梭于似曾相识的高层住宅建筑组成的社区中, 导致其应有的特色与面貌正被隐没, 人们都生活在千篇一律的住宅建筑空间里。

“人本主义”、“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三大主题是住宅建筑发展的主流, “宜人而居”的人本主义设计理念被摆在了首要的位置。对于住宅建筑, 尤其是城市高层中小型住宅作为人与环境的中介, 应最大程度对住宅建筑进行探究, 处理好外部形态与户型之间的关系。

2 住宅的建筑形态与户型特点分析

2.1 住宅的户型特点

(1) 按建筑空间维度的户型划分, 常见的住宅户型有:

A类:平层户型:一般指住宅内部所有功能分区同处于同一建筑平面上。

B类:错层户型:指房内的客厅、卧室、书房、厨卫等区域处于高度不同的建筑平面。

C类:Loft户型:是在层高相对略高的小空间里增加使用面积、提高住宅使用率。

D类:复式户型:是指住宅占有两层或多层楼面, 其客餐厅等其他辅助用房分层设置, 如别墅、复式楼等。

(2) 室内空间角度的户型分类

国家为促进我国人居事业的健康发展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这表明我国城市住宅建设与人居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中小户型。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室内空间角度的户型分类如下:

A) 小户型。60平米以下, 属过渡型置业, 满足居住需求、反对面积浪费、房屋总价低、适合投资出租, 首次购房者、新晋白领。

B) 中等户型。90-130平米左右, 属改善型置业, 居住性要求高、功能要求完善、可投资出租, 首次或二次置业者、普通白领。

C) 大户型。160平米以上, 属享受型置业, 满足生活享受需要、要与身份地位相符、面积敏感度高、要求高品质服务, 多次置业者、中高收入家庭。

2.2 住宅建筑外部形态与户型设计关系的再思考

人作为住宅空间的使用者, 其尺度以及感受是对住宅设计优与劣的最有力评判。应始终围绕“人”这一核心, 对于高层中小型住宅的设计研究, 应正视其外部形态与户型二者间的设计关系。因此, 从空间、功能与结构的角度浅析建筑外部形态和户型的关系。

(1) 空间性。荷兰建筑师威廉·马吕斯·杜道克曾经指出:“形式的要素只有与室内空间相关联, 或成为强调建筑概念上某个特殊主题时, 形式的问题才会有趣。”住宅建筑的外部形态, 通过对其所处的地域环境的围合、退让等形式积极参与到城市空间之中, 为其使用者———人, 创造一种显示此住宅的建筑存在。此外, 住宅的建筑外部形态更是其户型的外在表现。刻意的建筑外部形态设计其美感只限于表面,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户型内部空间的协调与配合。换言之, 形式应追随于功能, 二者相统一。徒有所谓美观的建筑外部形态, 而与户型内部空间不相和谐的住宅就会失去其建筑的存在意义。

(2) 功能性。功能性是第一位的, 其在建筑上体现为提供各种使用要求及使用中产生的艺术审美上的精神要求, 这也是建筑设计最直接的意图。就住宅而言, 因其目标人群和使用性质的鲜明性, 便必须充分考虑“为人居住”的要求, 并保证其实现性。由此, 住宅内部户型设计便成为实现住宅设计功能要求的落脚点与主要途径。住宅建筑的外部形态必须是其内部功能的客观反映, 而其他对于内部功能脱离的外部形态的造作, 都是表面虚伪的美化。由此可见, 任何一座住宅建筑的外部形态都是内部使用功能的载体, 只有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 把建筑外部形态与户型的功能性完美结合, 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完美, 这样的住宅建筑才堪称是真正的“宜人而居”。

(3) 就是结构性:自上世纪以来, 建筑形态的结构已从经验认识上升到了科学技术的层面。以当代城市高层住宅建筑为例, 建筑设计在考虑形态的结构时普遍地采用桁架式楼层设计, 建筑的内部从密集的承重柱式、墙体中解放出来, 由此也为户型的设计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建造技术和物质材料的发展, 使得多样化、人性化的户型设计成为当代城市高层住宅建筑的趋势。

3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质”的提升, 人们对住宅及人居给予了高度关注。创造满足人对美的、健康的、活力的住宅建筑外部形态, 促使高层中小型住宅与城市环境相协调, 合理规划人性化、科技化、低碳化的户型, 最终将有利于人居生活品质的提高, 促进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并实现繁荣。

参考文献

[1]刘子健.中小户型住宅精细化设计初探[J].山西建筑, 2010, (1) :18-19.

[2]江新莉.对中小户型住宅设计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15) :333-333.

建筑空间形态的表达 篇9

一、技术的本质与使命

M.Heidegger认为技术不仅仅是手段,还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如果我们注意到这点,那技术本质另一个完整领域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展现,即真理的领域[2]。技术由社会技术、智力技术和机械技术构成,其中社会技术和智力技术属于隐性技术,机械技术是显性、具体硬件的技术。社会技术指社会的技术经济形态、社会规则与控制技术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社会人员技术素质与结构技术生产体制等,它对某领域范围和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技术起到关键的指导、调控和保证作用。智力技术指用规则系统和理论代替直观判断,它不仅是理论工具、思维方式,同时也是决策与选择的实践工具。当前技术的本质正由工业社会的机械技术向后工业社会的社会技术、智力技术等隐性技术转变。

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会实践,建筑创作必然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时代意志通过特定技术被翻译到空间中形成建筑,并凝结在建筑中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实现了它的内在价值(表现为精确性、耐久性和效率性三方面)和外在价值(表现为技术的自然价值和人文价值),并且完成了它的使命—展现自然规律、社会背景和建筑师的创作素养。

建筑创作实际是在独创性和可理解性之间寻求最优答案。根据信息美学原理,在构成建筑形象的符号系统中有两种信码,一种是熟悉信码,另一种是创新信码,创作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如何使这两种信码的组合最优,使可理解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在当前技术背景下,基于实效性的满足,技术表意的作用已不可或缺。新技术元素具有合理而别开生面的造型,技术不仅是建筑实现的手段,而且成为建筑师获得建筑艺术创意灵感和抒发主观情感的媒介。他们通过技术元素的艺术化来平衡技术形象的冷漠而赋予建筑技术表现的美感和人情味。当代大空间公共建筑也超越了早先袒露工业技术(结构)自身魅力的初级阶段,发展到利用技术作为建筑创意源泉,在更高层次上与情感的抒发融为一体,并反过来从技术美学的角度影响建筑设计。

建筑师主要的和真正的职责,是把各种不同的因素都表现出来,并且协调各种专业,完成现代化建筑的设计。为了能够进行这种高度创造性的活动,同时又能在各种专业人员的不同要求之间进行必要的调解,建筑师应对建筑工业的每一个部门都具有清晰的概念,这正如同一个优秀的交响乐队指挥一样,他必须懂得每一种乐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大空间公共建筑的技术建构体系可分为材料、结构、构造设备等层次,各层次技术元素都有表现的欲望,建筑师需要平衡整体创作意向和各种技术规律特点之间的关系,恰如其分地运用技术。

二、材料工艺和质感呈现

“建筑是对未加工材料的价值附加”,材料是建筑从想象到现实的物质性桥梁。材尽其用、惠而不费地真实表达性能是大空间公共建筑创作的不二法门。材料性能包括材料本身的物理力学特性和它所体现出的对人感官作用(视觉、触觉等综合感官体验)的色彩、质地和视觉情感。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影响建筑艺术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材料决定了不同的建筑形式和构造方法,相应地影响了建筑作品的外观和效果。

1. 结构材料

大空间公共建筑的结构材料应注重其力学特性,并适度开发其表面性状,使其浑然一体。不同材料的结构性能导致了建筑的整体形象性格的不同。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受性能缺陷困扰的传统材料纷纷获得了新生,摆脱了形态上、规模上的使用限制,从而为其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的推广应用铺平了道路。如集成材是利用自然木材进行加工形成的一种新型木质结构用材,日本大馆树海穹顶采用三维桁架并以集成材作为主要结构支撑体,集成材构件之间插入钢板进行连接,以保证节点的强度(图1)。该穹顶透过白色纤维膜柔和的光线与木材质相结合,有别于常见的钢结构体育馆,让人在巨型空间中也能领略到木材带来的宜人感受。

2.饰面围护材料

大空间公共建筑的饰面围护材料更讲究表面质感,基于天然材料的本来面目比较单一,不同加工工艺造就了耳目一新的表面质感,赋予传统材料新的功能性,拓展其应用领域,丰富了人们的全方位体验,同时也使社会心理意识潮流和审美情趣产生互动。美学家朱光潜认为,“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3]。”材料表现是以人为基点的情感和心理需求的设计,现今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人们的需求也不仅仅停留在功能要求和审美的普遍性上。金属表面抛光、亚光的工艺处理的进步引导了社会心理从张扬浮躁到稳重含蓄的变迁,并成为雅俗共赏的现代品味的代名词。同样各种工艺玻璃的粗糙与细腻、光泽与平滑、反光与磨砂、有纹理与无纹理、透明与不透明等都一改传统玻璃单调简陋的形象,有助于丰富大空间公共建筑的表情、突出其个性。杜塞尔多夫LTU体育中心体态简洁大方,通过亚光铝板网外墙的应用更具动感和时代特征,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出异样的视觉形态,别有一番微妙细腻的味道(图2)。

此外,由于大空间公共建筑体量庞大,材料色彩一般以淡雅为主,质感以朴素为主,当然其整体形象还需根据其性格特征和环境意向统筹搭配材料,但材料性能表达必须真实合理。

三、结构调度和尺度整合

结构是大空间建筑的首要基础,其对于常规建筑而言只是合理与否的问题,但对大空间公共建筑来说则经常意味着能否成立的关键。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的结构形式和最佳技术形态是大空间公共建筑造型与空间构思的主要根据。材料、结构和造型的统一是大空间公共建筑的根本所在,脱离合理结构支撑的大空间建筑形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而没有优雅形式的结构充其量只是缺乏活力的材料堆砌。建筑师应在不断增强结构意识同时,不落窠臼地自主创造。

1. 宏观层面的结构选型表现

整体结构体系是大空间公共建筑的骨架,其合理与否对建筑实现至关重要。建筑创新往往与非常规结构的非线性设计相关,建筑师和工程师必须充分认识其非线性机理,才能防患于未然,否则将重蹈西柏林会议厅双曲抛物面悬挑屋盖被大风吹倒和巴黎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坍塌的覆辙。大跨结构体系历经20世纪的发展,已经产生了薄壳、悬索、网架、空间桁架、膜结构等空间结构体系,空间结构的构件大部分采用钢材。当然每一种结构体系都有不足之处,因此优势互补的杂交结构体系应运而生,如索与桁架结合的索桁架或张弦梁、索与膜结合的索膜结构等,都对材料结构的优化大有裨益。量体裁衣的结构选型、结构体系和构件的真实暴露让人们从建筑的外形看出结构作用的形式,从中读到一种力与平衡的美,更重要的是它赋予建筑可读性。结构形态有二重性,理性逻辑即有合理的受力特征,形式逻辑即具有明确的几何特征。建筑师应明晰并挖掘结构的受力特性、几何特征和建筑形象个性之间的内在联系。

(1)索膜结构体系

索膜结构体系通过由骨架与覆盖其上的膜体共同组成的预张力的空间整体结构,将结构与建筑围合部分结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膜材料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了结构力学效率,并且创造出一种既飘逸自然又刚劲有力的建筑形式,成为“形是力的图解”的最佳注脚。近年来索膜结构发展很快,涌现出张拉式、骨架式、充气式等多种类型,膜材料也从最初的PVC、丙烯酸玻璃发展到更高性能的PTFE、ETFE等,其中张拉式索膜结构因几近完美地发挥了膜材的结构与围护效能而备受建筑师的青睐。丹佛国际机场航站楼屋盖采用了17对张拉式帐篷膜单元,篷膜材为双层(图3)。由于所处环境气候恶劣又是地震区,多年的使用表明索膜结构良好的抵御灾害和生态适应能力,同时其富于张力的体型与远处连绵的落基山脉以及土著印第安人的传统帐篷之间形成了一幅技术与自然、人文和谐的美妙画卷。

(2)索穹顶结构体系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结构工程师D.盖格尔从B.富勒“压力的孤岛存在于拉力的海洋中”的张拉整体结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索穹顶结构,是由拉索和压杆及膜组成的自应力空间结构体系,结构效率极高,自重轻,跨度大,结构形式美观新颖。佐治亚穹顶(图4)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索穹顶结构体育馆,索网采用三角形网格,特氟隆膜采用菱形单元以便形成具有足够刚度的双曲抛物面全张力穹顶,用钢量仅34kg/m2。整体屋面呈钻石状,结构轻盈飘逸,别开生面。

(3)攀达穹顶结构体系

川口卫教授倡导的攀达穹顶体系并非只是一种施工方法,而是一种合理地选择施工方法的结构体系,它从建筑方案阶段就要开始考虑其实现性,在结构力学上强调力的流动,以最短的路径形成最合理的结构;在经济造价方面考虑用最少的材料获得最大的空间,产生最大的效能;在使用功能方面考虑使用者消耗最少的能量而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得以利用。

巴塞罗那圣乔地体育馆利用攀达穹顶结构法以简化施工作业,并从该结构的技术特点和要求考虑建筑布局与造型(图5)。按攀达穹顶原理沿水平向的铰线及纵向的临时分割线把网壳分为五个部分,中央为双曲扁壳,周圈为四片弯曲的筒壳,整体形成微微起伏的外轮廓,与所在山坡相呼应。建筑空间和形象处理都以表达屋盖所采用的攀达穹顶结构逻辑为出发点。拱起的屋盖在建筑立面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五块屋盖单元之间的连接部分处理成天窗,用于采光通风,形成的光影效果和质地变化清楚地表达了屋盖的结构逻辑和攀达穹顶顶升过程中的运动状态。

(4)轴力穹顶结构体系

松井源吾教授研究的轴力穹顶结构认为穹顶各个构件仅受均等的轴向压缩力,因此通过同一构件统一接缝进行单纯加工,可大大优化传统的网架结构形式。北九州梅迪亚穹顶采用了轴力穹顶结构,拱高与跨距之比分别为0.12和0.08,实现了超低拱高,同时达到与造型主题—自行车选手的头盔完美契合,外观采用流体力学的形式象征性地表示自行车比赛所具有的速度感和空气的流动感(图6)。与其他有代表性的穹顶相比,重量约减轻20%左右,并缩短了工期,可谓一举多得。

2. 中观层面的结构网格表现

对物质实践活动的关注和技术美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形式美与技术美直接相关。形式美产生的根源在于人的形式感的形成,它是人类通过长期社会生产实践培育和产生的。对称、比例、节奏与韵律等作为一种结构秩序与人的审美心理之所以产生同构作用,唤起人的审美情感,是由于人的活动的组织化和轻松化—由动觉感受的轻松化转向对形式的静观,并成为技术美的抽象和概括化。建筑的形式美构成的基本要素取决于结构形式,而结构形式则是力学的“形”和“意”的体现。力学的“形”依附于结构的构架而表现出来,力学的“意”作为结构的机理而存在。网格单元的形态是其受力状态的直观参照[4]。单元网格有规律的重复或渐变是结构形式美的重要层面,同时它使庞大的体量更具尺度感。慕尼黑安联体育场借助菱形ETFE膜材气枕单元包裹形成了均质的表皮,并在气枕内置发光装置利用电子技术控制其发光颜色和状态而实现不同身份的转换,网格单元间形成的韵律也象征性地组成了整体曲面“轮胎”意向,网格的力感贯穿其间(图7)。华沙国家体育中心网格肌理则暗合了波兰的编织工艺传统(图8)。

3.微观层面的细部节点表现

建筑自治性的首要原理在于构造方向,构造学成为一种把材料、艺匠和环境要素联系起来并予以形态表现的手段,它所产生的部件事实上成为整个结构物的凝聚物,可称之为结构诗意的表现。K.弗兰姆普顿强调在用物质材料建造时节点就是最原始的建构要素,它本身构成了建造文化的独特性。建筑的全部构造潜能在于将它自身的本质转化为充满诗意而又具有认知功能的构造能力。建筑具有本质上的建构性,所以它的内在表现力与其结构形式是分不开的。S·卡拉塔瓦把细部构造潜能挖掘到极至,里斯本东方火车站的截面构件形态、节点构造独具个性,在解决工程问题的同时也塑造了建筑形态特征(图9)。同样温布利体育场精致的格构拱是可开合屋盖的得体表露、建筑空间和建筑结构的中间环节,它艺术地表达了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图10)。基于材料结构性能和视觉心理的细部设计理性地将结构的秩序传递至建筑空间,生成令观者视觉享受的主题效果,实现结构技术到艺术的升华。

四、构造组织和设备优化

作为特定气候的调节器,建筑调控手段可分为建筑气候控制和环境设计控制。其中充分利用建筑气候调节能力获得适用环境的被动式技术更加具有建筑创作上的可操作性,可称为建筑的设备化。应对气候的构造形式表现分为构造表现和建筑表现,构造表现指为了适应气候的特点,通过在一些建筑部件上复合处理以达到环境调节的目的,同时它自身也成为建筑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各种遮阳构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馆在比赛厅屋顶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同时,在东西向上利用曲面屋盖的自然落地创造了自遮阳的入口灰空间,而在南北向通过水平百叶遮阳板避免了休息厅入射过量阳光导致的温室效应,而且丰富了建筑尺度和表情层次(图11)。“遮阳设计不仅仅是对舒适度的控制—它已经成为而且能够成为一种美学设计载体。……为了获得建筑的整体感,这些因素必须与基本的建筑意义结合起来,并且成为建筑形式优美的一个传达者……遮阳设施可以成为创造建筑形体的调节者。遮阳设施是建筑形式的一种表达性媒介[5]。”建筑表现指通过各建筑部件(如窗、洞口等构件)在整个建筑中分布,分别负担起一定功能,从而视线整体上的调节。沈阳航空工业学院体育馆在中央大厅顶部设计的抽拔空间是对烟囱效应的科学演绎(图12),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利用空间上、下部的开口引导,强化了热压通风,把建筑物视为一个巨大而精密的设备系统,同时与飞行器的造型主题契合。

环境设计控制是通过主动式技术进行气候调节。设备的“建筑化”是把设备与建筑整合设计,使设备不再是建筑艺术处理的负担,而成为有机的装饰。大阪机场航站楼流线形屋面是顶层大厅的空调气流轨迹的直观映像,如此形成特有的“开口风道”,而不必使用空调管道,实现了建筑设备与空间的有机一体化。汉诺威世博会26号馆为最大限度减小通风管道对空间采光的影响,将其设计成透明结构,精致的通风口也被整合为空间的装饰,颇具表现力(图13)。由此看来,精致高效的建筑设备构件是大空间公共建筑技术美学的积极表征。

五、结语

大空间公共建筑形态从最先简单规则而拘瑾古板的保守性格,到大开大阖而动势张扬的刻意渲染,再到内敛微妙而简约得体的自然流露,表情从最先木讷无趣到苍白夸张再到活泼传神的含蓄细腻,美学表达貌似回到了原点,其实是在当代技术体系支撑下螺旋上升到更高一级的美学层次,同时反映了技术表现从单纯表达的机械技术上升到依托数字、信息技术等隐性的智力技术和社会技术,表达出更丰富的意味,与社会心理变迁的相位同步。

面对大空间建筑的发展前景,对于建筑师而言,拘谨如实地表达技术元素只是其基本功而已,要达到诗意的表达技术着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参见:季镇淮.闻一多研究四十年.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63

(2)参见:海德格尔著.建、居、思.陈伯冲译.建筑师,1995(47):84

(3)参见:万小寒.室内材质设计与社会心理.装饰,2005(02):123

(4)参见:史立刚.生态化大空间公共建筑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07.126~128

上一篇:护理思路下一篇:机电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