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思路(精选12篇)
护理思路 篇1
近年来,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蓬勃发展, 与普通的医学院校不同, 其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实践性强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而非研究性人才。随着全球经济和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 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和护士短缺的大背景下, 社会对于既懂护理又懂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 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应以培养学生的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设置英语课程。
但是, 目前护理专科层次英语教学的现状是:教育部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有统一的要求, 学习的也是统编的公共英语教材。虽然开设了专业英语, 可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远远达不到社会对护理人才的要求, 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 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急需改革。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approach) 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 用中学”的教学理念, 通过布置真实的任务, 创设学习情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对于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来说, 任务型教学无疑是一剂良药。
任务型教学法自从Prabhu提出以来, 一直受到全世界广大学者的关注, 并在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上世纪80年代末, 我国的教育学者和外语教师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任务型教学的优势, 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但是, 任务型教学法同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却不多, 实证研究更是微乎其微。因此, 探讨任务型教学在高职护理英语中的应用是十分有意义的, 有助于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水平, 改进目前不理想的教学效果。
任务型教学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 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的语言教学方法, 它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交际法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直以来, 英语教学都沿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师主宰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一切, 成了教学过程的主体和课堂上唯一的信息来源。此外, 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把英语当做知识来传授, 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讲解———讲解生词、分析课文、讲授语法等;在教学过程的总体上, 过分强调记忆的功能, 使学生过分依赖老师和课本, 成了消极被动的语言接受者, 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学活动几乎成了单方面的过程, 而缺乏师生间的双向交流。经过几年的学习后, 即使学生把语法掌握得很好, 并记住了更多的词汇, 但由于在实际情景中缺乏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会很难适应高职护理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造型的高级职业人才的目标。由于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语言实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能占据主导地位, 导致了课堂活动缺乏多样性, 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难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也大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我校高职护理专业现在使用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虽然内容取材广泛, 较贴近学生生活, 但英语课程的内容与护理专业的临床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课程内容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联系不够紧密, 很少结合医学的临床内容。学生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 很少接触医学词汇, 不能听懂简单的医嘱, 甚至不能进行简单的医护对话, 更不用说应用于职场了。
而在任务导向下的全新教学模式中, 学生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言知识, 而必须使用多种技能或多种语言知识;同时任务型教学活动强调学生的兴趣和职业需求, 以学生未来的职业活动为目标来创设较真实情境, 较之传统课堂单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死板的教学模式而言, 能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避免学生死记硬背, 让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使用语言,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完成任务的成功喜悦。
体现出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非常适合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学。任务型教学设置的教学活动往往以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出发点, 以学生未来职业为目标, 创设真实的情境和语境, 巧妙设计各种活动, 从而摆脱了传统教学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乏味的教学模式, 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如创设挂号、诊疗、抽血、给药等工作任务型活动, 可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实施任务和参与活动, 感受到新知识构建的成功, 让学生在一种自然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学会语言, 避免机械学习, 死记硬背, 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语言运用到交际中, 从而轻松实现富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是显而易见的。然而, 任务导向的课程开发仍处于探索阶段, 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1) 推进任务型教学法的使用。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 本研究对高职护理专业的调研仍不够充分, 因此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设置还有待完善。同时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尝试阶段,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任务难易程度的选择, 任务的编排, 任务与练习的区别, 任务教学的评价等, 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改进。
(2) 精选教材, 编选更适合的教学内容。目前研究只是抛砖引玉, 如何编写符合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配套教材教辅资料仍待解决。教学资料应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突出使用为主, 够用为度, 体现护理专业教学特色。
(3) 建立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本研究课程评价方式仅是初步探索阶段, 如何更有效地制定和发挥评价的作用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事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须具备较深厚的外语基础, 不仅要求教师能用英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更重要的是要将英语与专业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起来。英语教师擅长专业英语的翻和译, 但要达到能用英语自由表达专业知识的境界还有一定距离。因此, 为了适应行业英语教学的需要, 需加强教师的专业英语的培训, 特别是教师的行业英语能力的培训。以此培养出英语水平高, 专业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 以适应护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需要, 培养懂护理、懂英语的优秀护理人才。
(1.河北省沧州医专, 2.河北省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护理思路 篇2
根据3月7日护理部在我科室召开现场护理质量分析会的相关要求,针对科室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消化内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制定工作思路如下:
一、每天参加晨会交接班、床边交接班、午间、晚间交接班,指导、检查危重患者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并参与指导。
二、每天必须查看危重、新入院、转入、手术、特殊检查患者的病情,加强此类病人护理的检查指导。责任护士要对新病人、行动不便的病人、危重病人、手术前后、特殊检查治疗的病人做到病情、治疗、护理“三清”。
三、根据科室液体量大、口服药多的特点,加强对口服药、注射、输液及医嘱查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四、认真总结科室压疮事件的经验教训,组织压疮相关知识的培训,提升全科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重视程度,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压疮、压疮护理的处理能力。
五、加强病房巡视与检查,做到病房情况、患者护理情况一口清。
六、重视护理安全,每天晨会交接班必强调,每周护理安全知识必检查,促进护理人员牢固树立护理安全意识,增强危机意识。
七、落实患者入院病情评估和入院指导。
八、根据病区病人情况,合理排班,实行新老结合,以老带新。
九、加强实习生、轮转生和年轻护士的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加强对护理操作多,容易发生差错环节的检查指导。
十、对各班职责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细化各班岗位职责和任
务分工,杜绝任务不清、职责不明,工作不实,责任推诿的情况。
十一、每月组织一次护理业务学习和查房,并考核。
十二、定期组织护理工作座谈会,认真查找科室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
十三、培养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积极收集、总结健康教育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十四、加强自身学习,学习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管理知识,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学习新理论、新技术,以适应日趋复杂的护理管理工作要求。
十五、与科室护士保持有效沟通,关心护士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加强团队意识建设。
试论护理安全管理新思路 篇3
【關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新思路
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在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行为、病人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不受任何意外伤害所进行的所有管理活动[1]。也就是说,护理安全管理就是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使患者不发生相关法律规定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相关文献报道,每年因疏于护理安全管理而死亡的病人达到10万人以上[2]。随着生命价值观和健康观深入身心,人们对医院护理安全隐患愈来愈关注。本文就护理安全管理新思路进行了综述。
1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
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是一项结构化的问题处理方法,该方法不只是关注问题表征,而是将问题根本原因逐步找出,并加以解决。根本原因分析方法是系统化处理问题的过程,先确定问题并分析问题,之后找出解决办法,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其目的是找出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什么方法能够阻止问题再次发生[3]。在医院护理安全缺陷中,首先,系统原因是护理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医疗安全隐患缺陷来自系统的问题,占据了3/4左右,护理安全隐患中,出自系统问题的占据4/5以上,并且多数的护理缺陷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由于系统环节中某个或多个因素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因此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并不能只一味处罚个人,而应更多地着眼于系统本身,通过系统本身的改进,来到对护理缺陷的完善。其次,教育培训因素是护理缺陷最为常见的根本因素,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造成医疗缺陷中,有一半左右都是由培训和沟通问题导致的,主要有安全意识淡薄、正确工作流程和方法不足、培训不到位等,都会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此外,还有沟通因素(如与病人沟通不足,用语不当等)、工作任务因素(如工作负荷过重、人员结构不合理等)、组织管理因素(如制度不健全、组织结构不合理等)、环境设备因素(如设备故障、布局欠妥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护理安全缺陷。针对上述因素采取的对策主要有:加强对系统和护理工作流程的完善,注重对护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并仔细梳理护理制度和流程,使之加以简化和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口服药物发放程序、长期液体编制程度、手术病人交接程序等;配置药物配发定时器,减少漏发现象;静脉液体药物与外用药物等要分开放置;做好沟通工作,加强设备管理,更换不合格设备,故障设备及时维修,加强设备保养工作。
2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病人安全文化
从病人安全文化相关文献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定义就是个人或机构行为的一种整体模式,在相同信仰和价值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努力使护理服务中可能引起的病人伤害降到最低。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病人安全文化,是护理安全管理的又一新思路,备受诸多医院管理层的重视。护理安全管理中的病人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病人安全走访、资源报告系统、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技巧训练、病人为病人安全、各种教育和培训活动、合理配置护士人力资源。病人安全走访,主要是指医院管理人员常走访基层,并询问有关病人情况,找出安全隐患,对系统进行相应改进。自愿报告系统,就是提供一个发现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的机制,以此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促进安全文化建设,前瞻性地预防护理差错和不良事件。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技巧训练,注重对护理人管理人员和护士团队协作精神,互相提醒、监督,杜绝护理缺陷,提高医院安全文化水平。病人为病人安全,鼓励病人为病人安全把关,杜绝安全隐患发生。教育培训和护士人员配置,注重对病人展开安全文化教育,建设和谐的医疗环境,并通过合理护士人员配置,实行弹性排班、层次管理,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病人安全系数。
3 护理安全管理的风险管理机制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因素风险评估机制成为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病人病情和相关信息,对各类病人进行相应的风险等级评估和量化分析,从而提高病人和护理人员对病情的程度和预后有深刻的认识,并指导相应的治疗。通过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机制,使护理安全管理呈现信息通畅、随时警惕、公正、灵活、不断学习等特点。Reason等报道,通过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风险评估机制,使管理者对组织情况了解更加深入,护理人员各种失误报告意愿更加强烈,对各种意外情况更加关注,无惩罚文化更加深入,组织反应更加灵活,同时对新知识学习意愿更加强烈,对减少护理风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4 小 结
护理安全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做好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实现护患根本利益,有利于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安全管理,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能有效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相信随着护理安全管理的完善,医疗系统必将实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筱慧,叶文琴,朱建英,等.举证责任倒置与护理管理新思维[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0(03):271-272.
[2] 张文娴,崔妙玲.在护理工作中影响患者安全的六大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2,24(06):560-562.
产科护理风险前瞻控制思路探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病区开放病床87张, 配置护理人员36人, 均为女性, 年龄21岁~50岁, 平均35岁, 学历均为大专以上, 其中护士长1名, 主任护师1名, 副主任护师2名, 主管护师10名, 护师5名, 护士6名, 助理护士11名。
1.2 方法
构建产科护理风险预防控制运行思路, 方法分三步。
1.2.1 第一步
分类预测评估产科护理风险因素, 分类列出产科潜在护理风险多种成因, 如图1。
1.2.2 第二步
根据上述测评情况进行根源性问题追溯, 反思性审视寻找短板, 找到关键控制点。反思性审视以下3个关键性问题: (1) 是否写好了应该做的, 科室内部护理风险控制体系文件是否完善; (2) 是否做好了所写的, 科室内部护理风险控制组织是否健全, 措施落实是否到位; (3) 如何使写的和做得更好, 护理风险培训内容是否系统全面, 观念是否转变、文化素质及专业知识是否提高。
1.2.3 第三步
针对3个关键性问题, 制定前瞻性护理风险防范计划。 (1) 写好应该做的, 加强制度及标准建设, 建立健全产科护理风险控制体系文件, 措施如下:以广东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作为指南, 结合实际建立产科病区护理质量标准, 并作为护理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 根据科室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和薄弱环节, 定职定责, 制定激励考核制度、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特殊病人、特殊病例告知家属签字制度、紧急情况处理制度、隐患自查、自报、讨论制度及危急情况上报制度等。 (2) 做好所写的, 加强组织及能力建设, 建立护理风险三级控制网及持续质量改进机制, 措施如下:建立科室三级安全质量控制网, 即护士长-兼职质控员-责任护士, 根据科室工作需要, 进行护理风险控制责任分工。在护理风险控制措施方面, 科室设立不安全问题缺陷登记本和持续质量改进记录本, 建立及时发现、及时记录、及时整改、定期讨论安全隐患问题, 并追溯效果的持续质量改进机制。责任护士严格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完成各自的护理任务, 做好日常工作中的评估和自我监控。质量控制员按照各项工作质量标准的评分细则, 对各自分管的工作进行控制, 采取日常随机检查与每周定期检查相结合, 发现不安全问题予以及时纠正, 不能及时纠正的, 进行跟踪追溯。护士长每日随时查和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方法, 加强薄弱环节重点控制, 并且在每周例会上, 进行不安全问题点评, 在每月质量安全分析会上, 将收集的潜在护理风险问题进行汇总反馈, 并组织集体分析讨论及护理风险干预措施。 (3) 如何使写的做得更好, 加强安全文化及素质建设, 制定护理风险教育培训规划, 措施如下:建立护理讲座学习、护理查房、危重病例讨论、培训考核及学习激励制度。制定全员培训规划, 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在人文素质培训方面,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仪表礼仪、沟通技巧、伦理道德学、心理学等边缘学科知识。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手册, 相关安全制度、护理风险应急流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护士条例、风险管理理论、案例讨论等。在业务技能培训方面, 定期组织护理文书书写培训、护理专业知识讲座、护理业务查房、护理技能考试等。
1.3 评价依据
(1) 质量标准检查评分情况:依据科室每月质量检查汇总情况, 每个项目为100分。 (2) 制度落实缺陷情况认定, 凡是不符合标准要求的, 即认定为缺陷。依据科室每月持续质量改进记录本及缺陷登记本的记录情况。 (3) 满意度评分情况:依据护士长每月汇总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情况, 每个项目为100分。
1.4 数据收集方法:
取前瞻控制前12个月与前瞻控制后12个月 (2013年7月—2014年6月) 的平均分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分
次
%
3 讨论
3.1 加强制度及标准建设, 是护理风险前瞻控制的前提
前瞻控制的重点是积极改进管理制度或流程上的缺陷, 而不是等问题发生之后再采取措施[2]。图1显示, 护理风险中的纠纷、意外事件、并发症及事故, 从管理角度追寻根源, 与制度不健全、职责任务不明确、制度落实不到位、操作流程设计不科学等相关。因此建立完善的、科学的、适宜的护理风险控制体系文件, 规范服务行为, 是护理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是衡量护理安全和质量保证的重要依据。由于护理安全质量文件较以前更系统、完善、规范, 且又符合实际, 使日常安全质量活动中的每个环节有章可循, 每项工作有标准可依。同时通过健全制度、明确职责、优化流程, 可以帮助护士在执行过程中正确的做事, 让好的工作习惯形成, 达到了规范行为, 减少失误, 避免护理风险发生的目的。表1显示, 护理风险前瞻控制实施前后, 护理安全质量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表明加强制度及标准建设, 护理风险控制在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上运行, 护理安全工作能得到更好的落实。
3.2 加强组织及能力建设, 是护理风险前瞻控制的关键
护理风险控制体系文件是执行的依据, 不能代替安全工作总目标, 它的实施及持续改进需要每一位护理人员的参与、理解支持[3]。因此重视护士群体人员的作用, 是护理风险控制成败的关键[4]。通过建立护理风险三级控制网及持续质量改进机制, 在实践中锻造护士发现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每位护理人员感受到自己在护理风险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提高了全员关注安全隐患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化了护士的安全质量意识, 增强了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自我监控、质控员监控、护士长监控, 层层把关, 使护理安全工作中的各个环节, 处于有效的动态监控中, 达到了人人管事, 人人尽责的自主管理目的。表2显示, 护理风险前瞻控制实施前后, 护理缺陷情况比较差异显著 (均P<0.01) , 表明加强组织及能力建设, 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监控能力。
3.3 加强安全文化及素质建设, 系统培训是护理风险前瞻控制的根本途径
护理风险控制体系文件的执行效果, 取决于护士是否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及正确思维方式[5]。显示的护理风险成因中, 从护理人员因素的角度追寻根源, 均与意识文化淡薄相关, 如安全法律意识、质量管理意识等。护士的认知水平、意识文化、自身能力及专业水平的转变和提升, 需要通过长期不断的持续学习、总结积累才能获得。因此制定系统的护理风险教育培训规划是转变观念、提高文化素质及专业知识技能的根本途径。科室把护士应用各种知识的技巧能力作为培训的核心要素, 定期组织讲座、查房、病例讨论等学术活动, 为护理人员构筑学习平台。通过文化素质建设, 构建科室安全文化, 追求共同价值观, 开发了群体智力;通过激励措施, 建立期望愿景, 营造良好情绪氛围, 培养了护士正性情绪;通过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了护士职业素养, 使护士能以积极的心态, 饱满的热情、端庄的仪表和温馨的微笑服务病人;通过人文知识培训, 强化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 使护士能主动深入病房了解病人需求, 为病人提供方便;通过伦理道德知识培训, 强化了护士尊重人权意识, 懂得在进行暴露操作时, 注意回避遮挡, 保护病人隐私;通过沟通技巧培训, 提高了护士沟通技巧应用能力, 懂得与病人沟通时, 讲究语言艺术性, 多用关心和鼓励性话语与产妇加强情感交流;通过法律知识培训, 提高了护士的法律意识, 使护士知法懂法, 遇到问题能从法律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通过安全教育培训, 培养了护士慎独能力, 使护士能自觉遵守规章, 落实职责, 认真查对, 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也能高度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通过护理文书书写培训, 培养了护士准确及时客观记录病情良好习惯, 使护士懂得护理文件在法律举证倒置中的作用。通过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了护士工作成熟度,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专科知识培训和技能考核, 使护士熟练掌握了产后大出血,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羊水栓塞等危急重症的救护流程, 在突发情况下能做到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护士有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综合素质、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应对产科母婴双方复杂的病情变化, 才能更好地充当好符合专科护理要求的多元化角色, 即病房管理协调者、健康咨询指导者、专业问题评估者、护理技术操作者, 从而赢得病人的信赖。表3显示, 护理风险前瞻控制实施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 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明加强文化及素质建设、系统培训能使病人更满意。
参考文献
[1]吴月凤.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结构体系的构建[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12) :30.
[2]曾美文.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2011, 6 (8) :30.
[3]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第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5-10.
[4]刘莉.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3) :88.
护理思路 篇5
1网络教育在护理继续教育中运用优势
首先,网络教育能够提供针对性的继续教育。网络教育是学生自己利用空余时间借助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并且能够充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使得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个性化教育途径;其次,网络教育能够实现教育方式的创新。网络教育能够将英特网中的海量教学资源及优秀教学方法运用在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实现信息量获取的最大化,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并且能够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科研动态,及时掌握最新护理技能;再次,网络教育能够使得继续教学内容更丰富。借助网络来开展护理继续教育,能够让护理人员在知识学习上不只是局限在纸质书本、静态文字及图片上,而是可以借助丰富多彩的动态图片、flash动画、三维图片等来进行学习。另外,网络教育还包含声音、视频等,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护理人员学习兴趣[2];最后,网络教育可以督促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由于网络教育包含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因而对教育工作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求更高,进而有效推动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2网络教育在护理继续教育中的具体实施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网络系统操作培训
当前,很多护理人员并没有相关计算机工作经验,为了确保网络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要让护理人员能够熟悉网络教育相关网络系统流程,因而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网络系统培训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护理人员网络系统培训上,主要包括登录系统培训、学习界面进入培训、网络课件播放方法、视频插件安装方法等进行专业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亲身示范,并指导护理人员结合操作指南亲自操作,然后教师针对其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解答,让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并运营网络教育学习系统,从而更好、更快、更高效的开展网络继续教育。
2.2充分借助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教学
网络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学习者借助海量网络信息资源对自我知识进行补充,学习效率的高低便在于能够高效、合理的运用网络资源[3]。对护理人员进行网络系统操作培训后,护理人员能够自由选择时间进行继续学习,从而完成继续教育课程学习。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可以在不同时间段选听同一门课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能够借助网络聊天平台与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另外,网络系统还可以对护理人员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实时统计分析,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继续教育进度情况,教师也能够全面掌握护理人员学习情况,进而针对其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通过这种以网络为平台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护理人员既可以在与工作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进行继续学习,还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注重网络教育与当面教学相结合
护理人员专业课程主要是针对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技能及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进行综合评估预测,网络教育虽然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便捷,极大了节省了护理人员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其毕竟只局限于网络教学,缺乏实际操作训练及当面教学的指导交流,而实践操作对护理人员来说是必不可少的[4]。所以,为了能够确保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在针对护理人员进行网络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要重点关注网络教育与当面教学之间的互相结合,针对每一门课程教学,都不能完全依靠网络教育,还必须保证当面教学的时间不能少于总教育时间的1/3。
2.4制定科学评价体系评估教学效果
借助网络教学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结合护理人员的基础情况、学习效率、学习能力及学习方法进行科学评估,充分了解护理人员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出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这样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并且激发教师教学主动性,督促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因而,教师可以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评估体系,对护理人员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主要包括考试考核和平时考核两部分,考试考核主要是对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进行书面考核。而平时考核主要是对护理人员作业完成情况、面授考勤等进行考核。用这种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取代单一的考试为主的评估方式,其评估结果更加全面,效果也更加显著。
2.5加强网络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网络教学中,教学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至关重要,是确保网络教育教学质量,推动网络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5]。因而在借助网络教学来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定期在网络上检查护理人员学习情况,准确掌握护理人员学习进度,并针对护理人员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答,帮助护理人员解决在网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同时,还应广泛收集护理人员在学习中提出的各种意见,例如护理人员对网络教学性能、网络稳定性、学习资源的利用等情况提出的意见。然后教师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共同研制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网络教育的学习效率,进而为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信息技术给社会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便捷,当然也给护理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借助网络教育,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时便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及空间限制,这极大的弥补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不仅可以满足护理人员随时随地进行教育学习的需求,同时还能避免护理人员继续教育上时间无法得到统一的问题,有助于护理人员能够更加全面、高效的进行继续教育,进而推动我国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萍,潘玲.我国继续护理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9(10):74-75.
[2]郝艳青,张敏,孙睁.国内外继续护理学教育的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教育,,9(6):277-280.
[3]田京京,张立力,陈晓霞.我校成人护理教育网络教学模式应用评价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49-52.
[4]曾芳.远程教育在继续护理学教育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环球中医药,(S2):206.
护理思路 篇6
关键词:ICU;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98-01
一、国外的培养措施
第一,ICU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被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但是不管哪种模式,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以及标准都极其之高。其中的重点就是在ICU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明确其部门护士的聘用条件。ICU的护理人员有两种,一种是专科护士,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有:对病人进行基本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分析处理病人的心电资料、对一些出现心肺突然停止跳动的病人给予急救、维护医疗中的通气系统,等等。另外一种是临床护理专家,从事本职业的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其重要的职能包括临床护理服务、教育、顾问、研究以及管理职能等。
第二,国外对ICU护理人才的培养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短期的培训,它并没有学历的限制,其对象主要是专科护士,课程主要是监护技术以及其他相关的理论知识。短期培训又可以分为脱产和在职培训。另外一种是院校教育,这类培训形式的学历要求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一般来说,教学内容都为理论、研究以及临床实践课程。
二、我国的培养与发展思路
目前,ICU在我国的时间较短且受到多方条件的制约,这就对ICU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不仅缺乏ICU考核标准以及资格认证,还缺少培训ICU人才的专业队伍,且因为ICU在我国起步较晚,专业资格得不到认证就使得ICU专业护士以及专家的专业价值得不到肯定,从而就导致了他们收入水平的降低。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ICU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国外培养措施的借鉴,笔者认为我国应该尽快形成对ICU护理人才分布培养的体系。首先,使专科护士被归为高级护士的行列,并对ICU护理人员的聘用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再确定护理人员资格认证的一系列条件。然后,选择一些历史悠久的专业院校建立相关的护理培训项目,在了解我国对护理人员的学位、课程以及实习等要求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资格认证体系。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国外ICU护理人员培养措施的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几点适合我国的培养方法,希望能对ICU在我国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参考文献:
护理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及总体思路 篇7
1.1 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对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新的需求为目标,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 借鉴兄弟院校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和方法, 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 进行校企合作, 探索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1.2 教学改革的目标
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开发, 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 与执业资格标准相融合, 具有职教特色、特点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体系和教学实施、管理及评价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2 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2.1 改革教学结构
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结构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而导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 课程内容与岗位实际脱离的状况。为适应学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职业人才成长规律、理论实践一体化等原则。
2.1.1 改革理论教学
在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贯穿“护理程序”的教学方法, 向学生传授以护理对象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课程重点包括: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全面评估成人的健康状况, 进行护理评估, 分析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等。此教学理念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 广泛地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 直观教学法, 情景模拟法等多种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 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技术进行教学, 使用配套的CAI教学课件, 充分发挥CAI课件、投影、录像等各种多媒体优势, 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总结每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以下简称“护考”) 辅导的经验与重点内容并填充到日常教学中, 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1.2 改革实践教学 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1) 提高实验课的开出率。实验课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 为此我校护理专业的基础护理护等学科实验课的开出率均达100%, 其他科目实验课的开出率也较以往不断增加。
(2) 成立护理实训小组。我校专门成立了一支练习护理技能操作的队伍, 为参加全国、全省的各种技能操作大赛做积极的准备。经过大赛的锻炼, 在日常的学习中这部分学生对其他在校生起到了带头作用, 同时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他们进行示范帮带其他学生, 达到共同进步。而且, 在就业招聘会上, 这部分学生展示了其娴熟的操作技能, 用人单位当场签约。
(3)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我校定时派相关学科的教师到医院学习先进的临床技能。教师把临床上先进的技能技术和培养新型护生的理念带回校园, 带给学生, 带到课堂上。同时, 教师在教学中与外聘专家共同探讨教学, 特别是实验课, 教师为一项操作, 甚至一个动作, 反复研究制订最理想的标准。
(4) 利用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 如学生结对学习, 实验课中让优秀学生做示范, 带动其他学生学习。
(5) 可以在实验课操作中, 找一名学生操作, 其他学生观摩, 然后提出操作中的不足, 其他学生练习时就不会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以使每个动作、每一项操作尽善尽美。
2.2 改革课程教学, 大力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和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措施, 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环节, 以课程结构体系的整体优化为依托, 改革课程教学, 推行课程建设是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
2.2.1继续抓好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
完善我校教师的管理体系, 每年进行教师校内评课、说课、相互听课的活动, 组织优秀课程观摩课活动, 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开展此类活动, 发挥了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 年轻教师也展示出了创新力与活力, 使我校教师的业务水平明显提高, 教师学生互动更加有序。
2.2.2 学科建设实行学科组长负责制
成立护理学科组, 下设20余个分学科, 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制订并实施学科建设规划, 修定教学大纲和制订教学计划, 编写教学参考书, 其中可结合护考复习内容编写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校本习题集, 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 确定考试内容和形式,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学基本条件的建设。
2.2.3 改革学制、教学方法, 加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护考”通过率, 学校统一部署, 创新改革, 把原来护理专业学生的学制 (2年理论+1年实习) 改为新的学制 (1.5年理论+1年实习+0.5年理论) , 护理专业学生在校的前一年半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 经过1年的临床实习后, 返回学校再在“护考”前进行培训辅导, 以提高“护考”通过率。教师也应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学生护考应试能力的培养, 任课教师可根据历年护考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授课辅导。通过改革我们发现, 学生实习回来后, 学习态度认真了、目标明确了, 而且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2.3 根据护考进行教学改革
2.3.1 理论课程
通过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在获得与医院发展需要相一致的职业能力的同时, 打好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基础, 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打破以学科知识逻辑性、完整性为特征的传统课程体系, 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 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课程, 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和实践课程内容;护考复习时按照系统进行复习, 改变以往分科目复习的传统教学法。
2.3.2 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的内容要和医院的实际需要及工作任务相一致, 按照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进行合理的筛选和排序, 课程内容要突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和新方法;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 以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组织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情境模拟的实践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 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将执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 强化技能训练, 实现执业资格培训和专业教学的融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通过做中学, 学中做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4 改革以往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要建立全方位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评价与考核体系,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学工作由制订计划、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和实施、作业布置和批阅、学生活动辅导、教学研讨活动、学习效果检测和分析等7部分组成, 各部分的考核标准及评价方案见表1。
此外, 还有附加项目: (1) 统考科目加分 (2分) : (1) 同一学科3人 (含3人) 以内取1名, 加2分。 (2) 同一学科3人以上取2名, 第1名加2分, 第2名加1分。 (3) 统考成绩按全年平均分计算。即上、下2学期均开学科取全年平均成绩, 只有一个学期开课, 取本学期平均成绩; (2) 观摩课加分 (3分) :由各教研室在每学期开学第5周至第12周推荐一名公开课教师, 教务科组织全校教师观摩, 公开课教师加3分; (3) 优秀教案加分 (2分) :各教研室根据教务科安排, 从指定月份教案中按30%的比例选取较好教案参加评选, 由全校教师和评委打分, 取前5名。前2名各加2分, 后3名各加1分; (4) 公开课加分 (5分) :公开课评优中取得名次者按具体取得的名次依次加3、2、1分。
3 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临床实践中很多快而实际的方法与大赛及教材的标准不一致, 不能展示特点、特色。
(2) 由于班级和学生的数量多, 情景模拟时, 只能让个别学生练习。
高等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创新思路 篇8
关键词:高等护理,临床教学,管理创新,临床经验,病情观察
1 建立并完善逐层负责带教管理体系
对高等临床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管理,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教管体系。护理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因此,需要有统一的安排部署,建立逐层负责的带教管理体系,防止出现无人带头领导和无人负责的情况,保证学生临床实习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同时,要匹配具有相应带领实习资质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指导,其实保障学生们的临床实习质量。
2 做好带教队伍的培训
2.1 务实理论培训
对于带教队伍来说,要加强其理论培养。理论水平的高低,对他们指导的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教学水平的质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医院要务实强化带教队伍的理论培训。定期让带教队伍进行集体学习、研讨,对当代护理领域前瞻性的学术理论研究进行系统学习,结合高校、医院、国内国外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进行研讨分析,提高带教队伍自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聘请一些院外专家、教授到医院进行授课,强化带教队伍理论知识的学习。
2.2 做好技能培训考核
高等护理临床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技能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仅对带队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有着很高要求,而且对其实践技能和临床经验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要求带队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临床专业技能素质和经验,掌握全面的临床护理技能知识,同时医院也要做好对带队教师的考核和把关。激励并督促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技能素质,这样才能保障带队教师的培训质量。
3 落实基本教育及培养
3.1 做好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医院规章制度学习
在对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临床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做好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是医务工作者必须要掌握和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现代社会医患关系的处理,如果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行不通的。因此,要加强对学生们职业道德的教育,尤其是如何正确的处理医患关系,做到贴心服务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坚持为患者着想。另外,还要对护理专业的临床实习学生进行医院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因此,这些实习学生即将进入工作岗位,提前了解并掌握医院的规章制度,能够更加有利于他们做好准备,建立起适合自己的工作模式。合理约束和规范自己的工作态度、待人处事行为等。
3.2 适应医院临床环境,做好心理调节
带队的教管医生或者护士,要及时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讲解清楚医院的基本概况,让他们了解自己实习的环境,并对他们日常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帮助学生们尽快缓解压抑紧张的情绪,让他们一自然、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临床观摩和实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们的熟悉程度,向他们介绍一些处理临床护理事务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真实的情景中,锻炼自己的护理工作能力。通过这些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护理专业学生们树立起对临床实习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胜任临床护理工作,做好心理调节和掌握处理一些棘手护理难题。
3.3 培养学生的护理礼仪,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
护理专业学生在经过临床实习之后,就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临床护理工作,除了日常的换送药品、打针、输液等,更多是与医生、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其中,尤其是和患者的直接沟通,需要掌握一定的礼仪,因为患者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进行对话、沟通时要注意语气、声音、态度等。带队的教管人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护理礼仪,将礼仪的主要内容、特点、遵循的原则等理论知识,进行全面讲述,包括仪表着装、交往举止、沟通礼仪、公务礼仪等基本常识,使护理实习学生了解了在护理过程中提升品位修养和个人魅力的技巧。这样才会让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的护理规范礼仪,并且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同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打下基础。
3.4 操作能力的培养
带教老师首先让护生从理论上熟悉操作程序,再通过实践掌握。第一遍操作由带教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第二遍开始由护生独立操作,老师帮助完成。操作完毕进行讲评,指出问题所在,再让护生强化训练。每次操作老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帮助他们成功,并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3.5 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
临床工作的特殊性在于各个病例不尽相同,病情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良好的临床思维习惯及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个合格护理人员必备素质。护生刚步入临床容易出现简单和片面思维,有较重的依赖性。必须认识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强调“三查七对”“定时巡查”等重要操作原则及工作规程。并应根据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和指导,并且举一反三。通过这种紧密结合临床的训练,使他们在积极独立观察和处理临床上常见的、突发事件上学以致用,并从中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4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护生综合素质
实习医院要定期由院内专家及外请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内容丰富,包括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某些疾病的治疗进展、沟通技巧等。加强内涵建设,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既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又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人才,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因此,要结合医院和临床实习护理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实习学生安排为期2个月的系统化、规范化培训和严格考核。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程,专门在院内抽调一批知识渊博、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组成了培训师资队伍,对医疗和护理人员分别进行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过关后,合格上岗。
5 评价临床护生管理
临床实习带教是护生走向患者、服务社会,成为高素质护士的重要过程,在不断总结临床实习带教中的经验及教训,以提高护士临床实习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白衣天使。通过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和有的放矢的带教,使护生尽快掌握本科专业知识和护理技术操作,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尽快适应护士角色。详细向临床实习学生们讲解了不同的护理技巧,内容充实,通俗易懂,真实客观,实操性强,开阔了临床实习护理领域的视野,对提高护理人员介入护理水平和理念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此外,通过后期的评价管理,激励并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在离院返校时基本符合一名准护士的标准。
参考文献
[1]王静,高敏,张会敏,等.护理临床教师现存问题及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102-103.
[2]王红松,池建淮,袁娟.新时期高校护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4):113-114.
[3]陈燕华,余兆兰,王英.我国高校护理学生临床能力及其评价工作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9-11.
[4]吴英,任辉.护理本科实习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与护理临床决策能力的现状及相关性[J].护理研究,2011,25(1):20-23.
护理管理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篇9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益中的形象,因此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患者满意,也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我院护理部修订并完善了“以患者为中心”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程控制的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标准,保证三级质量管理体系的良好运作,运用基础控制、环节控制、终末控制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现将我们的管理思路与方法介绍如下。
1 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对照《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对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参照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护理的要求修订了“护理质量标准和实施细则”,将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中涉及护理的部分进行细分,并将上述内容整理汇编成《护理工作指南》下发到科室,使人人知晓标准,事事有据可依。
2 充实质量管理形式和内涵,落实护理质量的自我控制和逐级控制
2.1 建立立体的质控网络,突出前馈控制
护理质量控制仅依靠护理部、护士长或某几个人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全院参与,形成良好的氛围。2013年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采取护士长投票选举,双向选择的形式调整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了护理质控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一科质控小组三级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全面落实三级质控方案。
2.1.1二级质控。
设立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医院感染、病历书写、规范化培训等五个质量管理控制组,由各科护士长组成,各小组召开质控会议,讨论统一质量标准进行小组质控活动,提高了护士长自身管理素质。
2.1.2 加强科室护理质控小组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
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是现代化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提升团队绩效的方法之一[2]。我院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结合科室护理人员情况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开展本科室护理质量管理质控,包括护理质量月自查,月讲评等活动,自查成绩每月上报护理部。
专家认为,质量管理的中心和主题前移到知己为病人服务的护士长和护士有利于质量持续改进、护士自身成长和个人服务技术不断进步[3]。2013年至今我院重点强化护士长和科室质控小组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能,使之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了解质量管理的意义,熟悉质量标准,提高质量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守制度、严守标准、规范行为。
2.2 畅通反馈渠道,突出持续改进
既往的护理质量主要通过护士长例会、护士长手册反馈形式,存在反馈不及时、针对性不强、护士长和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等弊端,从而影响了质量的持续改进,使反馈更完善、更全面、同时突出质量改进。
2.2.1 建立《护理部与相关科室协调记录本》,充分发挥护理部的协调功能。
对质量检查中发现的或护士长反馈的需要护理部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确保质量信息流通迅速,改进及时到位。
2.2.2 设计《护理质量持续追踪改进表》,突出问题重点改进。
《护理质量持续追踪改进表》重点追踪3方面的问题:在质量检查中存在的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或有发生医疗事故、护理严重差错、纠纷苗头的问题;由感染控制科、质管科、医务科等相关职能科室反馈的涉及护理的投诉、科内发生的医疗事故、护理严重差错、纠纷,有助于提高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
2.2.3 护士长例会反馈全面,促进交流学习。
护士长例会上除常规通过月质量检查情况,将护理部上月的工作,下科室护理查房情况和护士长管理情况纳入护士长例会内容。
2.2.4 全院护理质量讲评,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护理部坚持每季度的护理质量讲评工作,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院讲评,要求2/3的护理人员参加,达到吸取教训、分享经验、堵塞漏洞的目的,同时避免反馈中的环节过多导致的信息偏差。
3 突出重点、难点和基础问题
护理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得到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满足病人的需要[4]。结合日常工作,列出护理质量中的重点、难点和基础问题,重点解决。
3.1 护理缺陷的上报、控制
质量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主动应用科学方法查找缺陷、原因和改进护理工作标准上,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护理缺陷汇总、分类、讨论,提出改进措施,改进工作流程,保证护理安全。
3.2 严格压疮管理
对压疮护理的新进展进行授课,及时更新观念,采用量表对病人进行评估,及时上报、采取适当措施,护理部跟踪检查皮肤的转归情况。
4 体会
护士长和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强了,2013年3月一2014年3月无一例护理纠纷,全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平均达98.26%。在实施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严密的质量管理制度、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及良好的运作、护理人员群体质量意识的提高是护理质量管理的基础和关键点。
参考文献
[1]区淑仪;袁凤英;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02期.
[2]卢素宏;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应用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06年03期.
[3]柳月金;徐文敏;洪雪云;基层医疗机构常见护理缺陷发生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11期.
护理思路 篇10
1 循证护理研究现状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的, 之后陆续出现一些理论探讨的文献。随着循证护理的思想逐渐深入, 相应的研究也逐渐开展, 我们以“循证护理”作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检索发现, 2001年只有7篇相关文献, 2002年增长到了36篇, 2004年115篇, 2009年566篇, 可见循证护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我们发现循证护理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理论研究较多, 临床护理研究较少;应用于个案报道较多, 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较少;研究质量不高, 方法不规范, 得出证据的级别较低。中医循证护理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 相应的研究较少。
2 中医循证护理研究的优势
美国的恩格尔教授1977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医学模式, 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他强调了社会心理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其实中医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 中医十分强调整体观念, 认为人不仅与自然而且与社会都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的形体与精神也是一个整体。很多消化系统疾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 现代医学已经将这些疾病归为心身疾病, 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等。中医认为, 这些疾病不仅与脾胃有关, 而且与肝关系密切, 情志失调导致肝失疏泄, 进一步影响到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因此, 我们前期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研究, 发现其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1], 因此心理护理对情志的调节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医结合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而西医注重对疾病整个过程的共性病理机制的认识, 因此以西医的病结合中医的证的病证结合研究取两者之长, 更能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中医在没有开展病证结合研究前, 很难进行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 因为中医太过于强调个性化了, 容易忽略其共性, 很多研究不能重复, 但病证结合的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因此, 中医循证护理也可以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研究。例如, 我们前期的研究就可以将消化性溃疡患者通过辨证, 将肝火犯胃或肝郁脾虚等多由情志失调引起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这样可能会提高护理的效率, 同时也可能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十分重视服药方法, 这些医护细节中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内容。《伤寒论》中对药物煎服法的论述较为详细。例如消化科常用的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等, 方后注中有“去滓, 再煎”的论述。很多学者认为这是调和药性, 因为这些患者存在寒热虚实错杂的病机, 因此调和药性有利于减少机体拒药的发生。但就护理而言, 去滓再煎就相当于浓缩药量, 对于一些胃肠道敏感的患者, 短时间摄入大量液体, 可能会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循证护理而言, 患者的口服中药剂量、灌肠中药剂量或是每次的饮水量都是我们可以研究的内容。中医对时间医学也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例如阳虚者于冬至之时, 一阳初生, 对应于一日的变化, 寅时为阳气初生之时, 对于阳气虚导致的慢性肠炎的五更泻患者, 清晨阳气初生以及正午阳气最旺之时服药, 效果可能比早晚两次的常规用药更好。另外, 饮食治疗是中医治疗方法中比较有特色的内容, 消化系统疾病与饮食关系更为密切, 俗话说“三分治, 七分养”, 不同疾病对饮食的要求也不一样, 但总的来说, 容易消化的食物对消化系统疾病是有益的。我们可以开展各种粥类食品的研究, 例如常见的薏苡仁健脾利湿, 赤小豆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绿豆清热解毒, 山药健脾益气, 因此针对各种相应病证, 可以开展饮食疗法的研究。
3 规范的研究方法
中医在国际上属于补充和替代医学范畴, 国外较少涉及, 但只要我们应用规范的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得出的证据也能被世界所接受的, 有利于中医走向世界。
随机对照试验是最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之一, 也是临床研究中最常采用的研究方法。由于护理研究大多需要护理人员操作, 采用双盲较为困难, 因此单盲法是较常用的。另外, 我们还需要对随机分配进行隐藏, 由专人掌握随机分配方案。研究对象的选择是检验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内容, 因此需要制定明确而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 病证结合的研究模式就能够比较全面的多层次限制特定的研究对象。样本量估计研究中常被忽略, 样本量过小, 容易得出阴性结果, 过大则会增加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 因此合理估计样本量非常重要。干预措施的疗效评价, 可以通过运用一些量表进行客观评价, 如SF-36健康量表、针对炎症性肠病的IBDQ量表。我们还比较容易忽略失访、退出患者的相关内容的描述和相关统计。只有注意细节, 我们的临床研究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
循证护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虽然才刚起步, 但前景非常广, 中医护理学也需要应用循证的思想和方法, 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和特色, 解决一些特殊的临床护理问题, 从而推动中医护理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护理思路 篇11
关键词:五官科;护理实习生;带教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132-01 中西医结合五官护理临床教学涉及面很广,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又是护生走向独立工作的第一步,,护生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较多。加之实习时间短,如何利用短暂的时间将五官科工作全面,系统地授给护生,并使护生得到最大程度的掌握和提高。教学模式的先进、科学与否,决定着临床护理医学学生的培养质量。在实习过程中,若能妥善、合理的指导护生,使他们通过临床医学院充足的病人资源和良好的临床学习氛围,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护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多年对五官疾病的临床护理带教,取得一些方法,总结如下。
1掌握护理实习生的基本情况
每轮到五官科的护理实习生人数为7-12名,实习时间为4周,生源来自不同的院校,水平参差不齐,有本科、大专、高职、中专实习生,而中专生绝大多数为初中毕业后直接考入的,年龄偏小,基础差,学习较为被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而大专生、本科生虽然理论知识较强,但个别不热爱护理事业,在实习工作中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在带教工作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教育。
2带教老师的要求及选择
选择2名总带教组长负责护生的统一管理,带教老师的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选择综合素质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规范熟练,并且掌握一定的新技术、新业务的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带教老师。
3制定实习目标和计划
根据各校护生的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出具有专科特点、不同层次的带教计划。护理实习生在五官科实习期间,应了解五官科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范围和常规操作,应掌握常见疾病的中医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内容。
4计划的实施
4.1岗前培训
护生进入临床时必须由护理部组织对其进行认真的岗前教育、进入科室后再由护士长安排一位带教组长,负责实习生的接待和管理工作,介绍实习要求。当护生进入新科室的时候,都会有陌生感,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通过熟悉病区环境,物品摆放;师生交流,可以减少护生压力,营造和谐关系,帮助其尽早进入实习角色之中。 内容包括:①介绍科室的布局,分区及各区要求,各种规章制度,各班职责。②讲解五官科的常规操作如中药超声雾化、中药鼻腔冲洗、泪道冲洗等。③利用仪器实物,介绍名称、性能、使用方法及清洁保养、灭菌方法。④讲解职业暴露感染的概念、防护措施及意义,教会她们怎样处理用后的套管针芯、注射针头和刀片等,在遭到损伤时如何处理伤口。⑤血液标本的采集,垃圾分类、存放制度等。
4.2向护生介绍专科特点
五官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精细操作多,且要求较高的学科。带教老师要让护生了解专科的护理工作特点:①五官科的护理操作技术突出精细、熟练。②与全身疾病联系密切,在护理过程中应有“整体”的观念。③局部用药多,易于混淆,应认真落实查对制度。④急诊病人思想负担重,注重心理护理极为重要。针对这些特点,面对复杂、不稳定和独特的专业实践场所,一定要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护生认识到五官科护士已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是对病人生理、心理的全面护理,五官科护士不仅要强化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还要加强心理学、伦理学、人际交往等知识的学习。
4.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巩固
五官科疾病的特点是病变部位局限 ,诊断确定后全身治疗及护理与临床各科大体相同。而局部的治疗和护理是本学科的特色, 也是学生掌握的重点,讲座时应注重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突出专科特点的同时又要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在设计五官科护理检查及常用技术操作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时,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示教、实验室中完成各项检查及护理治疗操作等。课后并让护生相互之间亲自操作体会练习,真正掌握操作要领,并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测,检查达标结果。在五官科疾病的治疗中,常采用一些独特的中药穴位敷贴护理方法,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意义。因此临床带教中如何让学生通过中医辨证,选择不同的穴位治疗,掌握其中的操作要领显得尤为重要。老师通过配合人体穴位图详细讲解,让学生认识常用穴位的准确位置。护生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可单独承担部分护理工作,但是作为带教老师仍然要做到放手不放眼。
4.4关心关爱学生
当前,护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独立性和吃苦精神较差,心理素质脆弱,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时,护生在体力和心理上会不太适应,带教老师要关心他们,多进行鼓励和沟通,必要时可给与适当的照顾,使护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5考核评价
带教老师仔细阅读护生的笔记和出科小结,并用红笔修改,写出评语。每周进行一次业务讲座,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效果。带教组长在实习的最后一周对护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包括五官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中医护理常规、及疾病健康教育等;操作考核为:吸痰护理。根据考核成绩,结合带教老师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所取得的成绩作为护生在五官科的实习成绩,对没有完成要求的部分作出重点补救教学。建立反馈制度:护生出科时,老师对护生的实习情况进行反馈,护生也要对老师的带教情况进行反馈,并作出评价,以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5结果
对来五官科实习的同学,严格按照以上程序进行教学与考核,从我们的阶段考核来看,成效显著,增加了护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热情普遍高涨,基本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核任务,且考核成绩优良。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之下,学生们对病人有爱心,能良好的沟通医患关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得到培养,促进了临床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任国兴.对实习护生临床带教的经验体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0,6.
[2]吴菊红.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工作的体会[J].吉林医学,2010,31.
[3]杨淑梅.如何提高护理本科临床实习效果[J].医学创新研究,2007,8.
[4]吴洪.加强护理实习生的管理,提高带教质量[J].大家健康,2009,2.
护理思路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80例。观察组年龄32~70岁, 平均年龄 (49.1±6.9) 岁, 其中乳腺癌Ⅰ期55例, Ⅱ期21例, Ⅲ期4例;对照组年龄33~70岁, 平均年龄 (50.5±6.5) 岁, 其中乳腺癌Ⅰ期54例, Ⅱ期22例, Ⅲ期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包括乳腺癌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告知患者术后卧床休息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 主要包括:①术前探视;②营造温馨的手术室护理环境;③心理护理;④健康宣讲;⑤饮食护理。
1.3 观察指标采取术后随访方式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总焦虑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3]
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进行评定, 分为0~4分5个等级, 其中0分为无焦虑, 1分为轻度焦虑, 2分为一般焦虑, 3分为严重焦虑, 4分为极度焦虑, 总焦虑度=严重焦虑率+极度焦虑率。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问卷调查评分形式进行评定, 分为非常满意 (≥85分) 、基本满意 (≥60分) 、不满意 (<60分) , 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焦率度比较护理后, 观察组总焦虑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 (非常满意40例, 基本满意38例, 不满意2例)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3% (非常满意30例, 基本满意35例, 不满意15例)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于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会对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均造成严重危害,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 然而手术对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身体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 使得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障碍, 也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人性化护理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4]。为了顺应这一趋势,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在以往配合手术医师实施手术的基础上, 还要考虑到患者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 有关研究认为[5], 手术室护理不仅是系统化、整体化护理的延伸, 同时也体现了对患者人格的尊重。
本次研究采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所选1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护理,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关键内容包括[6,7,8]:①术前探视, 其目的在于加强患者和护士之间的沟通,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提高患者的安全感, 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具体内容包括:a.术前1 d, 由巡回护士通过到患者病房查阅病历等方式收集资料, 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是否经期、生活习惯等, 从而综合评价患者的身体状况;b.手术室护士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 通过自我介绍, 告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全程陪同, 术后会护送患者回病房, 从而使得患者更加信任护士, 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生活背景等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 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目的和优越性, 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 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 从而使得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有正确的认识, 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c.解答患者的相关问题, 介绍手术室的设备、麻醉方式、手术的大概程序等, 让患者能够对手术有初步的了解, 减轻由于未知造成的恐惧心理;d.结合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 家属的关怀和理解是患者最重要的心理支柱, 鼓励家属关心、理解患者, 倾听患者的诉说。②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 需要营造温馨的手术室护理环境, 将手术室的温度控制到25℃左右, 将湿度控制为55%左右, 确保手术室的各项物品摆放整齐。③手术过程中, 手术室护士需要为患者盖上无菌单, 从而尽量降低患者非手术部位的暴露, 在此基础上为了确保手术麻醉前各项操作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需要事前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 例如在进行静脉穿刺时, 需要告知患者会有一定的疼痛感, 从而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④术后, 为了实时掌握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恢复效果, 手术室护士需要进行病房随访工作, 在此期间, 需要重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内容:a.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并且做好记录报告工作, 及时掌握患者的镇痛泵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嗜睡、呕吐等不良反应;b.针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讲, 从而强化患者和患者家属的乳腺癌防治意识;c.心理护理, 通过主动询问、态度温和的沟通来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 针对术后出现严重焦虑的患者需要及时告知临床医师进行合理处理, 必要时通过心理医师的治疗来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 以免影响治疗效果;d.饮食指导, 术后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人饮食习惯, 为患者提供适合其口味的食物, 告知患者需要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注意饮食清淡, 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根据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焦虑度为8.8%、护理满意度97.5%,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1.3%、81.3%,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证实了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 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指标, 提高患者的认可度, 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分析构建乳腺癌患者的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思路。方法 160例乳腺癌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总焦虑度、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 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指标, 提高患者的认可度, 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思路构建
参考文献
[1]韦喜艳, 张东梅, 农云芳, 等.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16) :436-437.
[2]刘海霞, 刘秀梅, 李秀琼.手术室护士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5, 6 (27) :77-80.
[3]汪翠莲.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治疗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大家健康 (旬刊) , 2015, 9 (12) :143.
[4]陆辉.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 2014, 17 (26) :63-64.
[5]严明珠.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刊, 2011, 37 (11) :215-216.
[6]王君华, 王景欣.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2) :25-26.
[7]姚英娜.舒适护理应用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 (12) :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