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思路

2024-08-16

对策思路(精选11篇)

对策思路 篇1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与国有、集体二元土地所有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城中村问题归根到底就是由城市自上而下发展与村集体自下而上发展的矛盾所产生的。对于广州, 城中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了, 在这个概念出现之初, 它通常被作为贬义词看待, 被认为是城市的“毒瘤”。针对城中村所产生的问题,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进行城中村改造探索, 但真正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却乏善可陈, 政府对城中村的态度也开始软化。随着商品房价的不断攀升, 市民对廉租房的需求更加强烈, 在广州市政府关于廉租房政策及建设尚未成熟时, 城中村成为了廉租房市场的摇篮, 其存在具有一定合理因素, 不能一棒子打死。

目前, 广州城中村的改造无疑是一块“诱人的奶酪”, 但同时它也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本文将透视目前广州城中村改造的状态, 分析实施改造规划的困境与对策。

1. 广州城中村改造思路的转变

截至2006年9月底, 广州有外来暂住人员364万, 其中大部分都分散在广州市385k㎡老八区内的138个城中村里。此前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模式是坚持“两项原则”和实行“四项转制”。“两项原则”即“市政府不直接投资”和“不进行商业性房地产开发”;“四项转制”即:农民转为居民;村委会转为居委会;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 村民宅基地房屋权属转为城镇房地产权属;原村委会管理的集体经济转为集体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共同持股的股份公司, 将原农村管理纳入城市一体化管理。然而, 城中村改造的步伐一直停滞不前, 政府不得不转变思路, 为了解决改造的资金缺口与利益纠纷, 政府默许了开发商的进驻, 并逐步健全管理体制, 成立了广州市“三旧”改造办公室, 为城中村改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城中村的改造已成为广州市未来几年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政府计划分期分批, 按不同类型逐步改造。改造策略是按照“先行试点, 积极稳妥”的原则, 选择位于中心城区的9条城中村作为改造试点, 采取“一村一策”的方法, 取得经验后, 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2. 实施改造面临的问题

虽然城中村改造好几年前就已经提到广州市政府的议程里, 但真正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却乏善可陈。笔者认为, 阻碍城中村改造主要有三个因素:庞大的改造资金、复杂的利益分配、滞后的政策跟进。

2.1 庞大的改造资金

其实, 许多村集体和政府都意识到城中村改造的迫切性, 但面对着庞大的改造资金, 都显得有心无力。目前广州城中村集体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物业的租金, 但大部分都用于分红, 集体所剩资金远不足以支持庞大的改造资金。许多村集体也坦承自身无论在资金还是开发能力上都无法支撑。对政府而言, 庞大资金投入后是否能收到预期成效, 心理也没底, 因此不愿冒这个风险。由此看来, 引入既拥有足量资金又具备良好开发能力的开发商是必然的选择, 但出于公共利益与城市发展容量的考虑, 政府会对开发商的开发行为有诸多限制。因而, 在保证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引入优质开发商进驻是广州城中村改造的一大出路, 也是一大难题。

2.2 复杂的利益分配

参与利益分配的有三方:村民、政府、开发商。作为土地投入方的村民, 希望在改造中补偿他们可能因征地、拆迁造成的损失, 为其今后生活提供出路和保障;作为主要协调及引导方的政府, 则希望在减少财政压力、保证市场和社会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城市功能, 促进城市发展,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主要资金投入方的开发商则希望获得最大利润。

这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中, 改造规划并不只是技术上的问题了, 改造方案做得再出色也会因为三方在利益上无法达成共识而流产。

2.3 滞后的政策跟进

城中村问题是由于相对稳定的城乡土地二元所有制结构不能适应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出于对农地的控制和保护, 集体用地不能在市场上流转, 从而导致了村集体只能以物业出租的形式吸引投资者和使用者, 这虽然能够限制了村集体的无序开发, 但另一方面却阻碍了高品质的投资进入。虽然集体土地国有化能解决这一问题, 但对于集体用地所剩无几的广州各城中村来说, 其手中的土地已是最后的资本, 因而会对集体土地的国有化更加谨慎。清晰的产权与边界能够使交易更有效。如果政府不制定一些相关的政策, 村民也会在私底下按照自己的“原则”流转土地, 这样只会在改造中产生更多的纠纷。

另一方面, 针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体系相对滞后, 管理制度与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使得城中村改造在许多问题上都缺乏政策依据与支持, 政府不得不采取“一村一策”的方针来应对138条各具特色的城中村, 许多政策不得不在改造推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这种先遇问题再出政策的状态必然使得广州城中村改造步伐缓慢。

3. 改造思路的再思考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城中村改造问题上, 政府的态度都是非常谨慎的, 既苦恼于庞大的改造资金, 又担心引入过多市场资金的改造会损害公共利益;既看到了政策对城中村改造的限制, 又不敢贸然突破。此外, 在中国这样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 城市的再开发基本上都默许这样的观点:只要经济利益问题解决了, 其他一切问题都不是大问题了。而且, 在技术层面上, 相对于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而言, 经济利益更加容易量化。因此, 从经济利益着眼去实现城中村的改造是现阶段比较现实可行的一种策略。尽管在欧洲, 强调社会及历史人文关怀的城市复兴运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但对于现阶段的中国, 过分强调社会利益和文化利益的思路反而会使改造举步维艰。

3.1 改造原则

3.1.1 尊重利益、改变状态

城中村改造是农村及农民的“深度城市化”, 让农村、农民融入城市发展的洪流之中, 改变其自足、缺乏竞争意识的生存状态, “尊重利益, 改变状态”成为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思路。城中村改造要切实尊重村集体乃至每个村民利益, 保证村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并最终实现村集体、政府、开发商等利益群体的共赢局面。另外, 城中村改造, 不但要改造城中村房屋, 更重要的是还要最终有利于突破现有的地缘、血缘结构;既实现村民居住形态的变革, 也实现村民生存状态的彻底革新。

3.1.2 获得增量, 公平分配

城中村抵制政府改造的主要焦点是, 城中村改造使村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及来源于土地的经济收入等, 因而城中村改造首先是做出足够多的增量, 村民获取的增量应超过改造之前, 并且这一增量具有很好的经济预期。经济增量的获取, 然后公平地在政府、村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商之间进行再分配是城中村改造的第一要务。

3.1.3 试点先行、政策创新

政府制定的政策可以制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然而, 广州城中村是千差万别的, 不能一概而论, 可采取“一村一策”的方法, 取得经验后, 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既然是试点, 政策应当敢于创新。

3.2 改造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广州的城中村改造可以有两条思路:

3.2.1 第一种思路—激进路线

面对一些问题日益凸显的城中村, 改造时间越晚, 改造成本将越高。为了防止城中村问题继续恶化而需采取的“先发制人”的改造策略, 是一种经济利益优先的改造模式, 强调的是一步到位。第一种思路是防微杜渐的思路, 目前已具备较成熟的实践条件, 更考验政府的决策与执行力度。

3.2.2 第二种思路—渐进路线

面对一些问题复杂的城中村, 改造往往举步维艰。面对此类城中村, 可采取先控制城中村的发展、改善和抑制城中村问题, 待改造时机成熟后再进行全方位改造的思路。此思路是一种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利益综合的改造模式, 更强调城中村改造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是对现状妥协的结果, 目前尚在探索阶段, 其重点是对城中村发展的控制以及对改造时机的把握。

4. 总结

城市的更新改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城中村的改造也不例外, 而且有着比旧城改造更复杂的利益关系。尽管城中村的问题由来已久, 但目前, 广州的城中村改造还是在探索起步阶段。我们也应该意识到, 城中村改造是时间跨度很长的、渐变式的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 有的可能要花一两代人的时间, 并不是几年就可以改造好的。此外, 在批评广州城中村产生的种种问题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城中村存在的合理性及闪光点:一方面, 没有城中村的廉价住房, 外来人口将不再有廉价的房租;另一方面, 许多城中村的活力远高城市中心区, 这种现象也值得我们反思!

企业员工制度激励的思路与对策 篇2

[关键词] 委托代理 外部性 激励 制度设计

委托代理问题是企业制度激励构建的基本因素,所有者、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追求的目标差异,责任的不对等,现代契约的不完备和信息的不对称容易引发员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其次,管理层配置资源合理流动的高交易成本,员工搭便车的困难控制,权力的不对称性,制度作用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员工预期的棘轮效应容易引发激励的外部不经济问题。制度的规束和激励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以下经济激励制度和非经济激励制度设计的思路。

一、经济激励制度的设计

1.基于延期报酬的员工薪酬制度设计。Lazear延期报酬模型的思想是在员工的职业初期支付低于其边际产出的工资,在职业后期支付高于其边际产出的工资,这种合同通过加大员工因不努力而被解雇所承受的代价,迫使员工减少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这种契约体现了工资制度的刚性化约束,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员工对企业贡献度的增加逐步加大工资支付比例,其设置要有一个统一的绩效考核客观标准,力求上级在考核下级时主观意识一视同仁,并且对上级的考核采取制度化约束,设计上应该力求程序的合法合理,起点评价的公平,过程的公开公正,事后反馈投诉机制的顺畅和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且注意员工劳动供给曲线的先上升再向后弯曲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2.基于锦标赛理论的奖金竞赛规则制度设计。延期报酬更多关注的是员工工作中较稳定的工资收入,而锦标赛理论在实践中可以用来更多关注额外的报酬包括奖金等。Lazear,和Rosen模型的一个基本结论是设置一笔奖金,在竞赛中获胜的员工可以得到奖金,工作竞赛可以通过竞争压力以及与竞争压力相联系的报酬,对行为不可观察和正常的成果出现时间难以估计的员工进行激励。上级往往以员工的最终成绩作为评判,但员工如何和何时能得到这个成绩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是搭便车还是努力创新得到的。因此奖金设置数量上有合理差距的公平和程序化的工作竞赛减少了上级的监督成本,这种淘汰机制有利于员工彼此之间的监督、学习和提升,激发员工的潜能、进取意识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3.员工人力资本产权化的制度设计。现代企业员工知识型的特征就是拥有人力资本价值,将其价值作为企业的重要财产投入,企业财产权是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基础,人力资本的抵押性能、专用性、团队性、信号显示机制的由弱变强等这些能与非人力资本并进的优势说明了人力资本,尤其是占企业20%数量却创造了80%业绩的高素质员工人力资本产权化道路的正确性。实践来看,结合M·L·威茨曼分享经济的概念,一个有效的途径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占有合理比例的所有权,包括利润共享、收益分享、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关键点是企业和员工谈判的是劳动和资本对边际产出的分享比率而不是固定工资。另外一条有效的路径是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合理比例的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相互制约,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代表共同在企业战略决策中发挥作用,员工的鼓励参与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二、非经济激励制度的设计

1.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制度设计。PDCA循环考核法,目标管理法,量表打分法,360度评分法等是现代企业常用的绩效评价手段。绩效考核的制度设计核心是指标体系选取和权重分配的科学性,在绩效计划,实施,评估,反馈等环节中要进行有效的沟通。考核的主体成员组成应该多样化和科学化,结合上级评价,客户反馈,同事评价,员工自我评价等综合考虑,并且不可忽视政治因素的干扰。绩效机制的设计核心是保证企业考核员工所花费的直接间接成本要小于员工投入绩效考核整个过程中的成本包括寻租成本等。

2.激励的人性化制度设计。知识型员工更多关注的是非货币化报酬和精神层次的需求。制度激励设计也应该努力为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融合搭建平台。第一,员工的职业生涯制度设计。激励制度上充分体现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会给予员工成就感、归属感、忠诚感。帮助员工制定出自己的临时目标,年度目标,生涯目标并给予制度上最大的支持是重要的。第二,给予员工最大发展空间的制度设计。每一位员工安排到最适宜他的岗位,实行工作的轮换,工作内容的丰富化,赋予他们更高的挑战性工作将有效激励他们的志趣。建立可以预期的畅通透明的晋升渠道和多方位的晋升结构,给予员工充分的培训机会,建立真正的學习型组织也是重要的。第三,团队制度的建立和创新授权参予机制。团队是管理的最佳组织形式,它兼具能力的聚合,结构的自组织,行为的高度凝聚力,能培养责任感和高效的执行力,并且充分适当地授权机制将给予员工最大的积极性。

3.企业制度激励文化的设计。企业激励制度与激励文化一定要和谐共生,当制度激励文化成为员工自觉的意识形态时,这种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融合将发挥最大的合力。企业文化是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共生共存的管理哲学,制度的刚性和文化的柔性将为制度激励的空间开辟广阔的舞台,为加速员工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志强蒲勇健:人员管理的经济方法: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方向[J].管理工程学报,2006,(1)

高校房产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篇3

房产的使用和管理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高校无论是教学、科研、办公还是师生生活都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场所。房产的使用和管理, 直接关系到高校正常办学和师生员工的安居乐业。

房产的使用和管理是高校搞好勤俭办学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因为高校管理的房产, 比任何固定资产量都大。加强科学管理, 使房屋的使用年限延长, 可为高校节约巨额资金。因此, 房管部门认真地管好、维护维修好、使用好房屋, 对高校整体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房产使用和管理是高校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房屋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是涉及到高校教学和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经常性工作。房产作为高校资产的大头, 管理工作如果从资产保值增值的角度出发, 按教学保障、后勤服务、资产经营类别将房产使用功能进行细分, 将改变笼统的房产管理格局。

高校房产现状

高校公共房源紧张是普遍现象。尽管各高校公共建筑越来越多, 可用房源越来越多, 但公共房产管理部门仍然感觉房源紧张, 似乎不能满足各部门的发展需要。当然, 学校的发展, 客观上增加了对公共房源的需求, 但另一方面, 作为管理职能部门, 也要认识到高校公共房源供不应求。现阶段高校公共房产的管理和使用, 还处在粗放式管理模式下, 尤其是“无偿使用”导致高校内部各部门都从自己方便、好用出发, 增加用房数量, 不管增加后使用效率高低, 更不会顾及其他部门是否更迫切需要, 哪怕是可要可不要也要千方百计地争取。房产管理部门也不可能对每个部门、每个单位的需求状况十分了解, 在房源相对充裕时, 没有不发放的理由, 或有相关领导的批准, 就少有限制的发放。发放到各使用部门的房屋, 即使沦为闲杂物品仓库, 也很难收回。等到房源紧张时, 面对迫切需要房源的部门和充足的理由, 房产管理部门只能对领导讲, 我们的房源很紧张。更没有站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高度看待房产管理。

高校房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管理体制存在漏洞

(1) 管理与使用相脱节。在高校的教学用房中, 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直接交到各相关系部的手中, 由各相关系部自行进行调配和分划, 结果造成了房产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学校提供给各相关系部的用房好像永远不能满足教学、办公需求, 造成了房子越造越多、却感觉却来越不够用的这么一种奇怪的现象。笔者走访的高校中几乎每年都要召集相关部门和学院召开若干个教室、办公用房协调会, 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来解决由于各学院提出的教学、办公用房的要求。另外由于各个使用单位只使用而不管理, 负责管理的房产部门又不清楚具体的房屋使用情况, 因此造成了房产的使用与维修矛盾。

(2) 对房屋使用者不能进行有效的约束。房屋的使用者、学生和教师都有自己相应的管理部门, 房产部门没有办法对他们进行约束。导致的后果就是房屋破损、公共设施遭到破坏时维修不及时。

(3) 管理职能部门的独立性差, 缺乏全局观念。目前多数高校没有房产管理的综合协调部门, 归口管理部门与各占有使用部门之间的工作相互脱节;在房产的新建改造、功能调配、经营开发等环节中, 其他相关部门又在某种程度上进行干预, 使得房产管理部门的职责不清。维修也缺少考虑到管理, 管理部门所提出的维修要求较难实现, 维修计划多变且繁多, 很难与管理达成一致, 当然这其中也有管理方面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 只有加强部门间的协作才有可能解决。

2. 房产有效利用不够

不能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推进高校房产的管理改革。高校房产资源是办学的重要资源之一, 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分配、有偿使用、提高房屋利用率对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部分高校在进行公用房改革时, 对公用房采取有偿使用做的不够。首先对经营性资产产权不明晰, 造成变相流失, 高校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重用轻管, 重投资轻效益”的现象。另外, 由于管理水平和管理体制所限, 许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刚刚起步, 有些校办企业占用学校的房产, 该上缴学校的费用不上缴, 或只是象征性少量上缴, 使学校投入的资产无法得到合理补偿, 甚至还使某些单位及个人利用这部分资产谋取私利, 使得高校资产变相流失严重。还有许多高校未对公用房屋进行改革, 或改革力度不够, 仍按计划经济的老一套办法进行管理, 使学校房产资源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浪费学校的房产资源。

3.校园物业管理滞后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的公有住房已大部分向职工出售。各类公共设施、教学行政用房、未出售公有住房、各类周转性教师公寓等, 位置分散, 错综复杂, 教学区、生活区、办公区没有规整的界限, 增加物业管理难度。目前高校住宿区内的保安、物业管理跟不上要求, 服务功能不齐全, 各种矛盾凸显。

(1) 住房产权多元化。原来住房产权单一, 都是国有房产, 公房出售后产权发生了转移, 房屋产权结构和产权性质的变化, 产生了住房整体要求统一管理与住户的多样性要求之间的矛盾。

(2) 售后维修问题突出。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如何维修、养护和管理, 成为公房出售热切关注的问题。

(3) 小区、院落的环境建设。售前住房的院落的绿化、整治、卫生、保安、配套设施、社区管理靠学校投入的现状没有改变, 各项管理和服务面临着一个向市场化有偿服务转变的过程。

(4) 办公用房的使用和管理, 执行现行福利标准, 远远达不到“以租养房”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 房改以后房管部门转物业管理企业制后, 任务不是减轻了, 而是加重了。改革管理模式, 强化服务意识, 转换管理机制, 改革工作方法, 是物业管理企业担负起房产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首要任务。

管好公共房源, 保证发展需要

既要增加公共房源的数量, 以满足高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还要从管理层面、从制度上审视问题的根源。高校内部各院系都在努力寻求发展, 发展就需要空间。每一所高校的发展需要根据自身的定位和社会对其人才培养的需求状况来决定。其实, 高校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 是造成各类房源紧张现象的根本原因, 抓住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管理, 从制度上修正高校公共房源的配置方式, 是解决高校资产中房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大多数高校这种公共房源管理“难”的现象十分普遍, 关键原因是公共房产源占用是基本免费的。多年来高校没有投入产出效益的概念, 从意识上还不能接受公共房源占用费管理办法的实施。再者, 高校的发展效益主要还是社会效益, 高校中某些学科的强化建设和政策倾斜, 往往忽略经济效益。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 对高校房产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1.加强高校房产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提高房产管理人员素质、强化全员资产保值增值管理意识。对高校来说, 统一的管理机构和一支责任心强、业务过硬的管理队伍是房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为了优化各类房产结构和配置, 维护房产安全,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全面提高高校房产使用效益, 各高校都配备有专职的房产管理人员, 许多学校在院系单位中设有兼职的房产管理人员, 这支管理员队伍素质直接影响着房产管理的好坏。因此, 要通过定期的业务学习和培训, 建立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业务熟练的房产管理队伍。各项房产管理制度的落实要依靠这支管理队伍, 同时还必须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的房产管理意识, 使大家都明确自己在房产管理中的责权, 养成爱护资产的良好习惯, 并切实按照相关房产管理制度来管好用好各项房产。加强高校房产管理的重要途径, 可以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手段, 解决人手不足问题, 提高管理水平。积极开展高校房地产信息化管理方面的研究, 这不仅是科学管理的要求, 也能充分发挥房地产管理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网络数字化集成, 建立房产管理工作的相关平台。

2. 从资产保值增值角度对房源细化分类管理

(1) “生产型”用房:教学用房、实验用房等纯粹用于一线教学的房屋, 归口为“生产型”房来进行定额配置。从房源数量上粗控, 从水电使用量定额上细控, 从房源使用中维修量进行损益控制。责权利落实到各使用单位, 设立“房产保值增值奖”。完善的营运机制, 可以促使使用部门加强房产管理意识, 避免房产使用的浪费和过度损耗, 从而最大限度取得保值的效果。

(2) “保障型”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划入到保障用房系列, 也如生产型用房一样, 从房源数量上粗控, 从房屋使用面积和水电使用量定额上细控, 从房源使用中维修量进行损益控制。责权利落实到各使用部门, 设立“房产保值增值奖”。

(3) “经营型”用房:校内门市房、公有出租房、后勤用房、利用空闲时间办班培训的教室、体育馆及学生宿舍等教学用房、网络机房, 也应按经营有偿使用原则处置。按照经营周期长短划分为“固定经营性用房”和“短期经营性用房”, 实行租赁经营合同制, 租金纳入经营成本核算。根据市场价格标准, 结合不同区位、不同类型的房产资源及不同经营实体制订不同的租金标准, 对临街经营性房地产资源按照市场租金标准执行。经营性房地产租金全额上缴学校财务作为发展基金。初期制定标准时考虑不同房源市场面宽窄程度及经营部门的经验, 给房屋使用部门或个人考虑经营风险监控机制, 从而保证寻求学校利益和经营者利益双赢的支点。

3. 更新管理理念

加快房产管理改革, 需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房屋管理部门应发挥作用, 真正把学校的房产资源管理好、利用好, 让房产资源在学校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许多高校进行后勤社会化探索, 事实上存在许多小型校办企业的雏形, 但缺少公司制的实质和内涵。高校校办产业特别是后勤产业都不同程度占用学校的人员、资金、设备、房产等资产, 使得被占用的这部分经营性资产仍按照高校会计制度的要求反映, 不计算折旧费用和不计算资金占用费。然而高校还为校办产业承担着经营风险, 这意味着校办产业资不抵债时, 存在高校的教学经费、科研经费被强制抵债的可能, 同时所投入的资产可能无法收回。有的高校在房产管理中引入定额核算的经济杠杆, 定额使用, 超额收费。对教学、办公、科研用房核定定额用房面积, 使用房屋单位向学校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 定额内免交房产资源调节费, 超出部分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 学校所收房产资源调节费拨入学校房屋维修预算。尽管这样, 因为房屋使用功能的不明确, 仍然不能从制度上根本解决问题。

通过对房源功能的划分, 可以通过管理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责权利的关系。具体工作可聘请中介机构或学校内部组织班子, 对校内不同功能房产进行模拟产权评估。在模拟产权明确的基础上进行收费管理, 其实质是在于改革原来无偿使用的管理体制, 按学校资产管理规定办理, 形成校园内实体法人治理结构体系, 通过有效经营建立收益补偿资产损耗机制, 从而保证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 制度化与人性化的融合

高校人性化管理不能缺失, 在公共房源管理中, 主要应该体现在个例管理上, 但个例也要有章可循, 无章可循的个例管理只会破坏正常的管理秩序, 造成管理职能的丧失。正如上面提到的类似某些新兴学科建设和某些学校品牌学科的保护用房, 需要学校启动个例集体讨论批准程序。这种个例, 必须是非个人和管理部门自己决定的, 要有一定权威和公信度批准程序为前提。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批准个例, 同时要考虑在什么情况下收回, 什么情况下划转为普通收费用房, 进入流通范畴, 不能只批准使用, 不管收回, 给管理职能部门收回房源留下后遗症。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是管理学中的辩证法, 两者不可偏废, 同样重要。一方面不能因为有制度规定, 该干的事不干, 阻碍组织实现发展目标;另一方面, 也不能因为强调人性化管理, 把各种制度规定抛得一干二净, 变成随意管理, 这种人性化管理也必将阻碍组织发展。管理中的制度化建设, 需要管理理论的支持和实践经验的验证和纠偏。

5. 尽快建立相应的物业管理适应需要

尽快建立与高校房产多元化格局相衔接、相配套的新的物业管理机制, 不仅是广大教职工的迫切希望, 更是高校传统的房产管理由行政福利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的一条途径。

优势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篇4

一、我县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把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举措来抓,充分挖掘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打造特色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2012年底,全县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养殖发展到26万亩;肉鸭年养殖量已达到3300万只,xxxx麻鸭保种量已达到3000只;水生经济植物发展到16.1万亩,大蒜、瓜菜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8.3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12.1万亩;全县林地面积7.8万亩,其中经济林3.8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70家;肉鸭宰杀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4家,日宰杀能力达到10万只;农产品“三品”认证达到67个,完成xxxx麻鸭地理标志产品商标注册,xxxx湖乌鳢、xxxx湖大闸蟹、xxxx湖四鼻鲤鱼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高楼乡被授予“中国河蟹之乡”称号。

随着全县特色农业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张,产业效益逐步增加,出现了一批特色农业发展雏形。但是,由于我县特色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的基础条件薄弱,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地规模虽然发展壮大,但资源利用还没有实现最大化,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效益依然较低。二是缺乏高层次加工的龙头企业,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农产品流通渠道仍然不畅,专业市场缺乏,农村营销队伍少、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好,严重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五是投入严重不足。在示范点建设上数量增多,但大多数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县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对策措施

(一)基本思路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及省市加快建设鲁西发展高地的重大战略。以“资源—龙头—市场”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创新工作主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科技为支撑、企业为依托、效益为中心、制度为保障,发挥优势,突出重点,调整结构,合理布局,鼓励创新,激活机制,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强化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市场开拓,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发展名优水产品、畜禽产品养殖、设施蔬菜、经济林果等区域优势产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通过基地、园区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提升我县农业现代化水平。

(二)主要目标

按照“分步实施、梯次推进”的原则,通过市场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政府服务,建设一批名优水产品、畜禽产品养殖、设施蔬菜、经济林果基地,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系列化加工、品牌化营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力争到2015年,建成1家省级、3-5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三)对策措施

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篇5

关键词: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江苏;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6-0001-03

收稿日期:2013-09-16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307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2BAD14B12)。

作者简介:管永祥(1962—),男,江苏如东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E-mail:gyx5598@126.com。

通信作者:梁永红,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E-mail:1597152683@qq.com。建设美丽乡村是新时期江苏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和主流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1-2]。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可以实现乡村生态资源的有效挖掘和可持续利用,可以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更可以深层次地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江苏作为全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农业资源开发与消耗超强过度,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探索美丽乡村建设思路与对策,对江苏取得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天蓝、地绿、水净及农民安居、乐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江苏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创新农业和农村发展思路,加大强农惠农支农政策支持力度,连续9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3]。

1.1粮食持续增产

2012年,全省粮食产量达337.25亿kg,继续保持全国第四,实现连续9年增产。

1.2农业持续增效

高效农业规模化成效显著,全省高效农业面积超213.33万hm2,占耕地面积1/3以上;高效渔业达56.67万hm2,占养殖面积1/2以上。设施农业达64万hm2,占耕地面积的139%。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三大载体”建设步伐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

1.3农民持续增收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 202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工资性收入6 475元,同比增长12.7%;家庭经营收入4 181元,同比增长10.6%;财产性收入562元,同比增长18%;转移性收入984元,同比增长22.9%。

1.4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農业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环境状况持续改善,农村实事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全面落实,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全面建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网络、人口计生优质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4个全覆盖”。

2江苏新农村建设遭遇的问题

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江苏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大力加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工作力度,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力度,重点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500万农民转移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城乡规划全覆盖、乡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农村保障工程、“千村万户帮扶”工程等十大工程和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民健康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等新五件实事[4-5],积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纵深开拓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但是围绕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环境保护“六个一体化”和工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居住向社区 “三集中”“三置换”和“三大合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需高度重视。

2.1农村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管理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

基础设施项目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决策好、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是实现新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良性运行的前提条件。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问题,如农民的民主参议权利和责任、基础设施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人混淆,受益主体、管护主体、使用主体之间矛盾重重,管护经费难落实等。

2.2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额外增加了基层投入成本,若没有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例如,在农业生产方面,为保护生态环境就必须推广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但需要额外增加人工或增加设施设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并没有在农产品价格上体现出来,生态账明显,但经济账不划算,生产企业和农民没有积极性。以农村治污工程为例,运行不正常的现象时有发生,基层责任主体受技术、资金和意识等因素限制,“建了不用”“用了不管”等问题比较突出。

2.3农村空心化倾向和传承经济文化衰败日益凸显

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加速了农村向乡镇(或规划保留集中居住区)、乡镇向城市迁徙的步伐。但随着进程的加快,原始自然村落不断消失,规划保留集中居住区也存在着空心化的倾向,传承千年的经济文化也在逐步衰败。如何从政策上防止农村空心化和经济文化衰败,已经成为新时期美丽乡村建设不可忽视的问题。

2.4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技术等来源不多、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劳力等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城市,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而城市的资金和技术却很少反哺农村。尽管各级政府近年来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但相比于城镇建设的投入和速度,各地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不足、技术不高、速度不快;“三置换、三合作”中应补偿给农民的包括拆迁补偿费、复垦费、社保费等巨额资金来源无保障。同时,新农村建设公益性较强,既与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又服从服务于稳产保供增效的大局,责任主体相对弱势,必须依靠政府资金的投入。以江苏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在地级投入缺乏、县级投入有限、乡(镇)村无力投入的实际情况下,中央及省级财政投入资金成为主导资金,规划方案的落实和项目实施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5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认识不够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发展农村产业是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是核心,改善农村环境是重点,促进社会和谐是目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各方面的有机配合,需要同步统筹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从上到下因地制宜地科学规划管理,需要农民、社会与政府的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但现实中,一些县(市、区)、乡(镇)、村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到位,乡村规划质量不高或执行不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错将建设新农村看作是发展非农化新村的机遇,以致在工作中重村镇建设、轻产业发展,忽视农村劳动力就业转型需求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对农民平等享受医疗、教育、卫生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新诉求重视不足,急功近利地追求表面效果,走过场、造声势,未能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较为普遍的现象是乡村干部热衷于各类名目的创建活动,目的不是解决老百姓实实在在的需求,更多的是为满足创建活动要求而建设,导致资源浪费和村民不满;而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在村集体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宁愿建设文化广场,也不去完善村庄垃圾和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等。

3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文化为根、以农业为基、以村民为本,实现乡村的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充分体现强化农业、惠及农村和富裕农民的政策和措施,对推进现代化、实现美丽江苏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美丽乡村”生产功能,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拓展“美丽乡村”生态功能,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

加强“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治理农业污染、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江苏的具体行动。

4江苏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4.1政府引导

各级政府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整合各类资源,鼓励资金、人才、土地要素流动,吸引一部分人才流向农村,保证当地人才留在农村,形成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营造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发展建设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应继续出台一些具体扶持政策和具体工作措施,创新组织体制、服务机制、考核评价体系、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土地)收益分配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等,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完善的制度支撑;加强政府管理、技术指导与公共服务力度,精心包装和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吸引力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乡村建设项目,致富乡村,富裕农民,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后续动力。如苏州于2010年7月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试行)》,根据不同区域生态保护的责任和义务,科学评估维护生态系统的成本,其中对66.67、666.67 hm2以上的连片水稻田分别按3 000、6 000元/hm2的标准予以补偿,体现了水稻田的生态价值。沿太湖、阳澄湖水源地村、生态湿地村每年可获得0.7亿元生态补偿金,平均每个村每年增加可支配收入55万元。

4.2规划引领

突出规划的核心地位,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征求村组、群众意见,着眼长远,突出前瞻性,以尊重经济规律、顺应农民意愿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理念,以城乡资源整合优化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管理为出发点。二是创新规划理念。规划应体现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的要求,充分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体现地方特色和实用性,突出生态、宜居、宜业、宜游,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防止千村一面。三是完善规划体系。重点衔接好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护规划等不同类型的规划,合理安排村镇建设、工农产业和生态用地布局,科学确定生产、生活、生态、服务等不同功能区块利用方式与建设规模。乡村建设规划要定位在真实的地方性生活之中,使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彼此依赖、互相融合,将当地的风土、風物、风俗、风景等挖掘与彰显出来,并纳入村民日常的生产、生活的空间与系统之中,坚持村民是乡村的主人。可参考浙江南部常山县黄岗村经验,根据现状和资源条件确定“一轴四片”的总体结构,以入景、乐农、游村、闲居、隐山等5个重要的结构段落的整合,串联起黄岗村生活、生产、生态的发展。

4.3产业支撑

谋取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现有的发展经验表明,美丽乡村建设无产业无支撑、无产业无持久。发展乡村产业要求因地制宜的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分散落后的小型工业进行必要的撤并,鼓励农村工业三废及生活污水、垃圾等集中处理。要求大力实施生态循环农业,推动现代农业园区、绿色产品基地建设,通过食物链连接、产业链延伸,走生态养殖、生态种植、生态加工、休闲观光之路。要求加快培育乡村产业经营主体和创新乡村产业经营机制,使更多的新生代农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力军。要求开拓思路,深入挖掘潜在资源,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化相互支撑,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一村一韵”的鲜明主题,形成特色,铸就品牌,凝聚效应,使其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如高淳桠溪镇桥李村位于南京市高淳区北部的丘陵地区,该村立足山地资源,构筑有机茶主导的生态农业产业链,实行产业化运作,彰显规模化效应,开辟出一条靠山增收、特色兴农的小康之路,跻身南京市“综合实力百强村”行列。

4.4环境治理

开展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抓手”。农业生产场地与农民居住场所紧密相连,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安排,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要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农业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谁承担治理成本等因素,灵活选择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进一步提升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工作水平。一是加强技术提升与协同应用。鼓励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科学创新和技术提升,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水体净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治等关键性、实用性技术的综合研发与应用。二是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通过循环的方式,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把废弃物变为农民所需的肥料、燃料和饲料,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的去向问题,大大减少农业生产的外部投入,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等节约型技术使用,建立清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清洁生产。三是严格控制“三废”向农村转移,严禁向主要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废水、固体废物,严禁直接把城镇垃圾、污泥用作肥料,加强对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逐步推行城乡污染物控制标准一致,实现城乡环境同治。

4.5创新管理

创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不竭动力,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组织体制、运行机制、资金筹措、实用技术以及长效管理等多方面的创新。村庄是美丽中国的最小单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直接受体,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开拓,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破解困境制约。在诸多制约因素中,以资金制约为最,通过创新工作机制,秉持“政府指导、目标引导、乡村主体、科技帮扶、项目带动、多方参与”的原则,引入民间资金,释放社会资本的潜能,走“市场化、社会化”筹资的新路子。通过创新补偿机制,采用“各级财政补一点、村组集体拿一点、受益农民筹一点”的办法,实施“以奖代补”机制,保证建设、运行、管护资金到位。通过加强与科研单位、科研高校、资深企业等合作,引入实用技术,加大推广力度,分享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铲除造成城乡隔离、阻碍城乡融合的制度性障碍,实现城乡之间资金、技术、物资、人才、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必须致力于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实现社会公平。当前尤其应增加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特别是增加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支出,要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振兴农村,对农民“少取多予”。

4.6文化培育

生态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有力保障,是顺应时代发展呼唤的迫切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生态文化氛围,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制作公益广告、发布白皮书、出版宣传杂志等方式,扩大美丽乡村建设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张贴宣传贴画、发放明白纸等易于接受的形式,广泛发动农民群众,调动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建设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重视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在实现美丽乡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衍亮.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不断提升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效能——在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30(1):1-4.

[2]张壬午. 倡导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30(1):5-9.

[3]江苏省农业委员会. 2013年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M]. 南京: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编辑部,2013.

[4]江苏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课题組. 新农村建设的纵深推进与城乡统筹的机制建设——江苏省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城乡统筹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J]. 群众,2008(8):7-10.

反商业贿赂思路和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商业贿赂,产生原因,私营企业

一、商业贿赂的现状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面临的形势

在过去, 人们习惯的把商业贿赂只看成是不正当竞争, 不当成腐败, 事实上, 商业贿赂就是贿赂的一种表现形态, 它从根本上扭曲了公平竞争的规则, 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转, 增加了经营成本, 造成资产流失, 令诚信经营的企业沦为受害者, 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终败坏了社会风气。目前, 商业贿赂在我国一些领域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 甚至成了一些地方做生意的“潜规则”, 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也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廉洁性和公信力。

二、商业贿赂产生发展的原因

(一) 我国市场体系还处在不成熟不完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正逐步成熟完善。但是由于新兴经济的存在, 我国很多领域, 如土地、资源、特许经营等方面, 行政干预经济的现象依然存在, 以各种手段获得行政支持、获得项目、获得特许、获得资源成为必要和可能。

(二) 对个体私营企业监管不力, 助长了商业贿赂的泛滥

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为社会经济发展及扩大就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国家在对个体私营经济监督、引导方面的薄弱, 而个体私营经济相较国有单位往往面临更大的生存发展压力, 因此大量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为了生存和竞争需要往往不惜踩“红线”, 通过商业贿赂等各种手段获得交易机会或扩大利益空间。如在没有较固定的供销渠道或在原料供不应求的条件下, 他们为获得供应就有可能行使商业贿赂行为;他们在没有稳定的销售对象, 为推销商品, 他们会买通采购人员, 争取交易机会。

(三) 我国熟人社会的商业习惯也在客观上助推了商业贿赂的蔓延

在我国, 商业规则形态还受脱胎于熟人社会的商业习惯, 而熟人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商业交易行为过度依赖人情因素, 而不是出于对公共契约的信赖与遵守, 而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复杂化, 昔日基于地缘、亲缘上的人情关系又不得不借助行贿等手段来维持和巩固, 在脱胎于熟人社会的商业规则中, 商业贿赂是市场生存必不可少的法宝。

(四) 中国今天的商业规则形态受计划经济时代商业规则残余的影响

因为政府手中掌握着多余的资源配置权, 许多可以由市场来配置的资源, 仍然须看权力的眼色行事, 如此一来, 通过向权力者行贿获取市场收益, 就成了某些企业心照不宣的生财之道, 这种商业贿赂的本质仍是以人情关系替代公共契约。也正因为商业贿赂存在着顽固的社会土壤, 所以, 虽然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已经涵盖了对商业贿赂的制裁, 但商业贿赂还是被许多人视为见怪不怪的行为。

三、治理商业贿赂行为的对策和重点

(一) 进一步完善规范公权

商业行贿的源头, 是公共权力运行不规范、不透明。比如, 公共权力对市场干预过大, 审批项目过多过滥, 项目审批权等高度集中, 本来应该由市场评价的东西, 政府仍然紧抓不放, 为贿赂开方便之门。而一些当权者对市场利益的攫取, 进一步导致市场规律失衡, 商业贿赂盛行。所以, 限制公权是治理商业贿赂的根本。要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商业贿赂问题, 通过规范权力运行, 建立规范有序的权力运行机制, 减少权力对市场的干预, 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推动良好市场竞争秩序的形成。要进一步推进进行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融资体制等的改革, 健全工程建设、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制度, 要监督和制约权力的行使, 规范施政行为, 坚决纠正和制止利用权力参与或干预企事业单位经营的行为, 防止权钱交易行为的发生, 最终消除商业贿赂行为生存的土壤。

(二) 依法治理商业贿赂行为

治理商业贿赂根本要靠法制, 依法治理要贯彻全过程。因此, 我们治理商业贿赂行为必须依法而行, 依法而治。主要做好两个的工作:一是先厘清相关法律, 以更有效地遏制商业贿赂现象。对于商业贿赂, 我国并不缺法律。早在1993年禁止商业贿赂的法律条款就写进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6年国家工商局又颁布《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 在我国现行刑法典中也明文规定, 犯受贿罪最高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正是这种多头管理模式的存在, 使得对于商业贿赂的监督成了“左手监督右手”或是自我监督, 法律也就很容易成为摆设, 造成对商业贿赂监督的力度不够。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进行利理顺清, 否则, 有法难行, 更谈不上依法而治。

二是国家要加紧制定专门的《反商业贿赂法》, 为治理商业贿赂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为更有力地打击商业贿赂行为, 对商业贿赂的界定、执法主体的明确和统一, 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有待国家出台一部新法。

(三) 努力构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随着市场经济的产生而产生, 所以要从本质上消除商业贿赂的现象, 还要努力构建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特别是规范垄断地位企业。要为所有市场主体, 不论国有民营、不论大小、不论背景, 在法律框架下, 都有公平的竞争机会。有了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一切商业行为才可能在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统一的市场规则下进行。

(四) 加大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力度

要努力拓宽投诉举报渠道, 积极发挥全民反商业贿赂的作用, 为有关部门依法查处商业贿赂案件提供有效线索。有关部门要认真排查案件线索, 突出查办涉案金额巨大、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案要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对违法犯罪分子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对违法收送财物或其他利益的, 要坚决予以严惩, 对商业贿赂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当前, 尤其要发挥纪检监察部门在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纪检监察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 认真履行监督职责, 抓好本行业本单位的专项治理工作。要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监管水平和能力。要注意从查办案件和日常监管中发现管理和制度上的薄弱环节和漏洞, 把廉政要求贯彻到管理和制度建设中去, 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努力建立健全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

治理商业贿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事关全局。我们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 扎实开展治理工作, 不断总结治理经验。另一方面, 要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的理论研究工作, 并加大吸收先进国家和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地区在治理商业贿赂, 建立公平竞争秩序方面的有益经验的力度, 推进我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黄赤东, 孔祥俊主编.反不正当竞争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校企电大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篇7

一、依托企业, 是办好电大的宗旨

秦岭电大成立于上世纪1980年, 现在隶属于秦岭技职校并挂靠于中航第一集团公司所属的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随着电大开放教育开办12年以来, 企业、学校又先后投资数百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条件的改善, 加速提高现代化设施水平。新建学生宿舍3, 150平方米;体育运动场3, 000平方米。其中多媒体教室三间 (可容纳200余人大型多媒体阶梯教室一间;可容纳60和45人多媒体教室各一间) ;实验室7个;现拥有上机专用机房3个 (微机60台) ;语音室1个 (30座) ;电化教学室1个。上述诸多硬件设备足以满足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需要, 方便学员们使用。这是学校三十多年来依托企业, 不断扩大和发展的结果。因此, 这一宗旨要坚决持续下去。

二、服务企业, 是办电大的方向

企业办电大, 其性质和招生工作重点不同于地市级电大。“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是企业电大多年来的教育着眼点和立脚点, 也是企业电大的优势所在。企业电大人才培养的最有利之处在于:受教育者不离职即可接受教育。这种方式使受教育者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与企业进行磨合, 知识直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避免了知与行的巨大分离。因此, 工作重点要紧紧围绕本企业和周围企业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形势, 来制定招生计划和专业开设情况。

三十年来秦岭电大先后为本企业、周围企业、当地事业单位培养了几千名生产、技术业务骨干, 相当一部分学生成为本企业的副总经理、处级干部、科研专家。遍布于兴化、秦岭、华兴、玻璃纤维、陕重、及兴平市事业单位等。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企业的技术发展, 提供了一定数量和质量上的人力资源保证。秦岭电大的名声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周围回响。这是秦岭电大多年来坚持的发展方向。

三、广开门路, 形成适合企业发展的电大教育体系

企业办电大, 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电大招生以拓展生源范围为基本点, 坚持做到:

(一) 学历生的招生。

1.开设适合本地企业发展的专业。

秦岭电大开办开放教育12年以来, 始终立足于企业的发展与需求, 根据本企业与周围各企业的用人制度, 适时调整自己所开设的专业, 在省电大招生专业内, 开设适合本地企业发展的专业与课程, 使电大从原来的以财经管理类为主的专业逐步转向以企业需求为主的理工科专业。同时个别企业急需的专业, 如果省级电大没有开设, 建议省电大申请开设。比如2005年, 依据企业的职称评定与专业要求, 建议省电大向中央电大申请《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经过申请, 秦岭电大首先在全省开办了这个本科专业, 极大地满足了企业职工的需求, 当年该专业报名人数大大超过了招生计划, 使招生人数有了大的突破。

2.与秦岭技校配合扩大生源。

借助秦岭技校的生源, 开办技校和电大套读学习模式。从招生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一体化管理”。在技校招生过程中就着手做技校生套读电大的工作。如秦岭技校招生办注意动员就读技校的优秀高中生套读技校与电大相对应专业的学习。两单位教学领导经常在一起分析和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 共同商讨技校教学计划, 特别是电大数控专科专业, 理论教学尽量以电大教学计划为主, 实践教学尽量以技校教学计划为主, 这样充分解决了技校生两边学习的工学矛盾, 近几年来, 秦岭电大一直延续这一招生的套读教学模式。

(二) 非学历生的招生———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

秦岭电大开拓办学思路, 主动与本企业培训室联合, 利用秦岭技校开办中、高级工的资质, 一起共同举办了本企业在职职工分单位分工种的技能培训。先后共培训高级工四个工种 (电机电器装试、钳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电工) 、三个年级、五个班, 累计86人次;中级工五个工种 (数控、钳工、车工、铣工、电子装配) 400人次;短训班每年1, 200人次 (班组长、中层领导干部、技师、技术人员) 的培训。经过学习, 职工培训合格者学校颁发相应课程的结业证书和由劳动部门颁发的中、高级相应专业的技能等级证书。为职工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 评定技师, 晋升高级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受到企业领导和职工的欢迎。正是秦岭电大立足于本企业, 开展多专业、多层次、适应本企业需求的“二轮”齐趋的培训, 经过整合教育资源, 不继拓展和开发新的非学历教育领域, 以实践现代远程继续教育市场的运作模式, 创建具有电大特色的继续教育平台, 才得以拓展企业办电大的发展方向, 扩大企业办电大培训内容, 形成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电大培训教育体系。

四、在教学环节上——突出企业电大的办学主、辅线

秦岭电大在学历与非学历教育“二轮”齐趋的过程中, 注意发挥一切教育资源优势, 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硬件设施, 开展各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 突出企业电大的办学主辅线。做到:以学历教育为主线, 非学历教育为辅线;在学历教育过程中, 以工科专业为主线, 管理专业为辅线;在工科教育中, 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主线, 其它专业为辅线;在机械专业中, 以专业课为主线, 重点在平时面授课的基础上, 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要求每一位学员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 (可编程控制器等) , 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为岗位技能的提升, 提供一定的帮助。

五、在教学管理模式上——注重营造人性化的学习环境

在管理工作中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方便, 使各种类型的学生都能从各自不同渠道获取学校信息。随时随地上课, 确保学生的学习时间。同时, 针对成人学生业余学习的特点,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 电大坚持面授辅导与网上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加强精讲导学的面授教学的同时, 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优势, 高度重视网上教学及资源建设工作, 创造了多种具有学科特点、符合成人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与传统的普通高校过于注重面授教学相比, 电大在保证面授辅导课质量的同时, 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个别化学习的环境;而与网络学院单纯的网上学习相比, 电大重视面授辅导课的教学设计, 突出面授辅导的精讲导学, 由教师对学生面对面地释疑解难, 以此缓解学习者的心理压力, 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探索新的教学管理模式, 是当前企业办电大应当探索的又一个主要课题。企业电大的学员, 大部分来自于企业, 工学矛盾相当突出,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它关系到教学质量、教学过程、学校声誉等诸多问题。因此, 新教学管理模式还应包括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意志、情感、思维、行为等的指导体系。这种综合体系的立足点在于:既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完成学业, 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要把学生当作学校加工的一个“产品”, 既保证产品内在的质量, 也提供 “产品”的“售后服务”——为学生提供工作中需要的支持服务, 如为学生工作提供技术咨询、理论依据, 为学生提供就职行业的发展信息等等。总之, 电大的学生支持服务体系, 应完善到能够体现出电大向学生授人生大业、解人生之惑、传人生成功之道的教育理念。

“以学习者为中心,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一切事务为学生服务”的理念, 按照学习需求创建学习支持平台, 基于这种认识, 除了提供优质的办学服务外, 电大创新服务理念, 提出“以学生满意为第一目标”, 坚持以学生为本, 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围绕学生的学业和发展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和服务管理工作。

六、在教学质量上——以老师为主体

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每学期学校需聘请大量的兼职教师,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 应做到:

第一, 长期固定聘请一批经验丰富综合知识较强的老教师, 稳定兼职教师队伍。第二, 让这些教师参加电大组织地教研活动, 熟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来保证教学质量。第三, 主力教师尽量从专业基础课一直到专业课全面系统地带上去。第四, 对有声响教材的课程, 从培养学员自学能力的角度出发组织收看电视录像, 然后请有关教师集中辅导数次。第五, 注意对不同专业安排课程的特点。如:教育专业的学员大部分是在职教师, 平时晚上要上晚自习, 面授课尽量安排在周日;数控专业的学员大部分是技校在校学生, 周末要回家, 面授课尽量安排在周一至周四晚上;本科机械班学员大部分是在职职工, 年龄相对较大, 工作较忙, 尽量安排在周未晚上和周日白天;部分通识课程尽量安排串讲课, 如邓论等。

目前, 秦岭电大每学期每门课程均安排了35节左右的面授辅导, 使能来坚持听课的学生, 在课堂上就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切疑难问题。部分教师还将自己的课程做成课件, 将教材内容做成电子小结, 将网上课程的公共资源和教师的个人资源全部发给每一位学生, 使那些因工作忙不能来听课的学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地点在网上随时随地参加课程学习, 无需等待, 无需迁就。师生还可以通过电话、飞信平台、QQ、Email实现沟通和互动, 使学习中遇到的困难“e网打尽”。

有人要问为什么学校里不多调些专职教师呢?这就是企业办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所开设的专业必须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而不是固定不变的。

七、结语

实践证明, 企业办电大的发展,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紧紧围绕本企业、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服务于企业中有所作为, 在服务于社会中争取效益, 在服务于学员中提升地位。因此, 新时期企业办电大的定位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方向性抉择。

参考文献

[1].黄清云.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J].中国远程教育, 2010

查找原因研对策理清思路促教学 篇8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学校体育愈加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几年,伴随着体育课时数的增加,多班上课的现象更加突出,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甚至出现十几个班级同时在操场上体育课的“热闹场面”,这种“热闹”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表现在:

1.场地冲突、器材短缺,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2.在上课过程中相互干扰,严重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

3.在上课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因学生相互穿插而出现的意外伤害事故。教学内容不同,因而场地设计不同,在队形调动、接力赛跑、投掷等项目中都容易产生冲突、冲撞,存在安全隐患;4.因场地使用问题,教师不得不临时改变教学内容、调整上课地点,导致无法完成预定教学目标。

二、探究对策

场地小,班级多,在一块场地上同时上课,相互间干扰是难免的,这也是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那么如何有效避免多班上课相互之间的干扰,有效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完成教学任务呢?

1.统筹谋划,团结协作。学年初体育教研组积极与教务处协调在安排课程表时尽量使体育课时平均分布。在学期初体育教研组长协调组内体育教师在安排教学进度时,相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做到错时上课,可以有效地解决多班同时上课而造成的场地器材短缺问题。

2.统一规划,科学设计教学场地。结合学校实际,根据教师所教班级位置及学生的学段特点将运动场地进行合理划分,使教师有相对固定的上课区域。

3.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活动内容设计,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加强小场地教学研究,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如,耐久跑设计圆形场地、往返跑场地等,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改变所带来的快乐,对所学内容全身心投入,这样就会自觉地抵抗外界的干扰,积极主动地投入练习。

4.严密组织,加强教育。充分利用场地上比较醒目的标志界线,用规则约束越界行为,活动前反复提示活动范围,活动中及时提醒;彼此之间自觉有节制地控制口号和欢呼声,适当降低音乐伴奏声响;科学安排并严格遵守进退场顺序,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三、理顺思路

1.合理利用现有场地。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建筑物与校园文化,可以让学生在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的前提下沿着校园的甬道练习耐久跑,绕着校园内的树木练习变向跑,沿着地砖跑、绕树跑、沿墙根跑,进行台阶跳、纵跳摸高、靠墙手倒立、对墙投掷、绕过障碍等,包括校园的每个台阶都可以做下肢力量、身体协调性的练习。这些方法因地制宜,运动量易于掌握和调整,学生练习兴趣高,组织队形活而不乱。

2.创造性地利用现有的场地。在有限场地上进行曲线花样跑,如,蛇形跑、螺旋跑、快慢相间跑、跑走交替等;利用跑道的线、斜坡、地砖的格子、小场地的图形做跑的练习。只要用心留意,就可以开发出来安全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3.合理开发巧创新。在看台的墙上画九宫格让学生进行足球的射门练习,解决学校足球场地不足的问题;利用沙包、羽毛球、纸团、毽球、乒乓球等轻物代替垒球,让学生进行对墙投掷练习,减少学生回收器材的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效果。

4.巧变内容改规则。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让学生做一些体育教师童年时做过的游戏,在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的情况下利用校园内的水泥地面、地砖场地进行跳皮筋,跳绳、垫上技巧等练习。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比赛规则、减少比赛人数的方法,利用学校的篮球场地和排球场地组织学生进行篮球、足球的比赛,如,3人制或5人制的比赛;可以利用室外乒乓球场地进行柔韧性练习。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利用、规划场地。只要用心去做,场地小、器材少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四、促进教学

1.发挥教师教学智慧,改变教学策略。如,运用现有场地进行原地的准备活动,将学生绕跑道跑改为在原地的双脚交换跑、后踢腿跑、高抬腿跑等跑的形式进行准备活动;除了做发展身体素质的体操、跳绳、徒手技术动作等练习之外,还可以做绕人运球练习等,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并且教学秩序活而不乱,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

2.扬长避短,发挥小场地优势。场地小也便于师生互动,在一定距离内,教师要善于给予每名学生表情和眼神的鼓励,有效地发挥这些无声语言的作用。

3.要给学生合适的活动空间。学生的活动空间不能太拥挤,避免造成学生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课前要充分考虑活动场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给学生一个安全的活动空间。

4.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教育。在规定的活动区域内掌握好合理的活动空间,不能因场地小而造成相互干扰,影响教学效果。

村庄有机更新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篇9

(一)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对于生态环境的要求和土地等资源集约化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保护好杭州城市的水源地, 充分保护、利用并发挥自然生态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产业, 已成为关乎上泗地区乃至整个西湖区发展的关键。

土地资源的日渐稀缺, 已经普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通过村庄的有机更新, 不仅可以逐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条件, 而且可以极大地改变目前农村地区土地利用不经济的现状, 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日渐成熟

近年来, 随着西湖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政府及社会投资已经开始向农村地区延伸。百村整治、背街小巷整治、庭园整治等项目工程相继推进, 西湖区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集体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 也使村镇以主人翁的姿态逐渐参与进来。调查初步显示, 目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户已不足10%, 这也表明村庄更新改造的产业条件也已经基本成熟。

二、双浦镇现状及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双浦镇现状

双浦镇位于西湖区南部, 离杭州市中心区约20公里。东、南方向钱塘江环绕, 西临富阳市, 北侧分别与转塘街道和之江度假区相邻, 辖区面积约79.3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万多, 有农户13100多户, 涉及28个行政村 (袁浦片、周浦片各14个) , 共有93个自然村 (袁浦片51个, 周浦片42个) 。

双浦镇是西湖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区西部是灵山风景区, 东南部是杭州市水源保护区, 镇北部新规划的4.9平方公里的集镇与转塘科技园区相临。境内有绕城高速公路和杭千高速公路穿过, 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二) 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1. 村庄布点散乱。

长期以来, 由于农耕经济的特点以及缺乏规划的引导, 村民建房选址基本以方便农业生产为主, 农村居民点布点多数仅仅考虑服务于一定的耕作半径, 因此形成了“天女散花式”的村落格局。初步调查显示, 仅袁浦片就有700多户散落农户。这种散落农户不仅宅基地占地面积很大, 而且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难以配套, 给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带来困难。

2. 村庄布局无序。

农户为了出入便捷和生活方便, 往往沿路或依浦而居, 形成似“葫芦串式”或“线型式”的农居格局。如袁浦片的村落大多属于此类。该类村落普遍存在着与交通相互干扰, 缺乏安全性、对水体环境影响较大、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匮乏等问题, 且在道路拓宽、公建配套、截污纳管等方面难度大、成本高。部分旧村落则呈现无序地向周边扩展的摊大饼式, 如周浦片的村落大多属于此类。该类村落内部布局混乱、建筑杂乱交错、新旧混杂、乱搭乱建严重、道路交通不畅、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建设施匮乏等问题凸显, 同时由于相当部分的新建筑位置朝向不尽合理, 造成下一步整治工作难度大、成本高。

3. 企业布局零星。

双浦镇的厂房企业没有形成集聚, 大部分散落在各农居点中, 形成村村冒烟的格局。这种现象扰乱了居民点内部功能的合理划分, 影响了生活环境品质及村民的正常生活;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成长, 以及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发挥;增加了村庄的更新改造成本、基础设施的配套成本、生态环境的治理成本和生产的管理成本。

4. 村庄环境较差。

村庄整体景观特色不明显, 品质档次较为低下。一是建筑风格趋同、杂乱且缺乏地方特色, 建筑外立面零乱, 乱搭乱建和随意圈园子的现象严重, 阻碍了村内交通畅通。二是村庄道路环境较差, 路宽偏小且宽窄不一, 沿路景观在系统性、层次感和色彩搭配等方面毫无整体性可言。三是开敞空间植物绿化不丰富, 路旁及浦两侧绿化较少且零乱, 绿化树种单一, 多以水杉为主。四是依浦而居的农户居住环境较差, 水体污染严重, 浦边驳岸形式各异, 部分坍塌严重, 浦两侧道路狭窄, 交通不畅, 浦上桥梁形式多样, 质量参差不齐, 安全隐患较多。五是村庄内主要开敞空间缺乏且景观质量差。六是休闲配套设施不完善, 村庄电杆林立, 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由于居民点分散, 垃圾收集困难, 村内污水无处理排放。

5. 村庄公建及基础设施匮乏。

双浦镇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规划建设相对滞后和居民村落分散等原因, 造成公建配套很不完善。经调查, 一是双浦镇的卫生院、诊所、菜场、幼儿园、中小学、村庄文体中心较少, 且大多档次不高, 村庄治安管理用房就更缺乏, 部分村庄甚至只是租用厂房做临时公建。村内公建辐射半径有限, 不仅影响到分散居民点村民的生活, 还制约公建设施的配套, 并导致部分商业活动不能正常开展。一方面是部分公共活动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就医难、上学难、购物难、娱乐难却难以解决。二是由于分散和离城区相对较远, 大型市政建设难以配套, 排污、治污、煤气等基础设施匮乏, 如不集聚, 基础设施仍将因为无法承受建设和管理成本而难以配套落实。

6. 土地浪费严重。

双浦镇农居住房以占地较多的独户房为主, 且前有庭后有院, 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经初步调查显示, 双浦镇农居户均住宅用地在380平方米以上, 人均用房占地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 该镇农居总用地达500多公顷, 大大超出了杭州市农居用房人均用地60平方米的标准。若按理论值估算, 经过村庄有机更新, 可节约土地200多公顷即40%以上。

三、村庄有机更新的思路和对策

(一) 村庄更新的规划原则

1. 坚持扩大中心村, 缩并自然村的适度集聚原则, 走合理撤并、有序发展之路。

具体地说, 要运用规划和政策等调控手段, 对中心村要扩大规模、深度配套、完善功能、提高档次, 增强其集聚与服务功能。对于规模较小, 自然、经济基础相对较差, 尤其是受到自然、地理环境发展制约的村庄, 建议整体搬迁, 或实行严格的控制, 采取不再规划、不再审批宅基地、基础设施不作深度配套等措施, 促其逐步萎缩。同时, 可考虑大项目带动, 实行整体搬迁, 如东江嘴村两个集聚农居点。

2. 坚持继承传统与现存农居文化以及优化居住社区的人文、景观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在传统民风习俗、相关政策及社会产业背景下形成的成熟而稳定的村落肌理及空间格局, 虽然有其相当的合理性, 却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人对于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 对于现存的人居环境需作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补充现代社区必备的教、文、体、卫、娱项目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等内容。结合当地传统与现实自然山水、生态环境打造独具特色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3. 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双浦镇各村落农居形式千差万别。特别是近几年, 出现的大量的新农居, 不仅建筑式样颇有档次, 而且建筑质量也属上乘。如何在建设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将是村庄更新改造的一大关键。若规划一次到位, 过于超前, 将需拆迁大量的新农居, 势必浪费社会资源, 增加更新成本;若只是修补、粉刷, 将达不到更新效果。只有把留“新”与拆“旧”结合起来, 保留无碍总体布局和道路畅通的大量新农居, 并以这些新农居为基点, 展开新村落的规划布局, 才能既可以使村庄旧貌换新颜, 又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村庄更新的成本。

4.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

由于村庄面广量多, 情况各不相同, 因此村庄有机更新务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门别类、科学规划, 避免“一刀切”。因势利导、制订周密的实施计划, 分步实施。通过试点村规划建设, 及时总结经验, 积极探索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村庄更新模式, 如旧村改造、零散户整体搬迁, 或局部改造、拆旧建新等。防止大拆大建, 减少对原来自然环境的破坏, 保持村庄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

(二) 农居布点规划的调整工作

已编制的双浦镇农居点布点规划, 共22个点。其中很多点都依托各行政村的主体村落布置, 与村庄有机更新能很好地衔接, 但由于《杭州西部地区保护规划》和《双浦镇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上位规划的修编及部分村难以操作等问题, 双浦镇部分农居点的布点规划也需作相应的调整。

袁浦片10个村, 农居点布点规划共规划11个点 (东江嘴村2个点) (见图1) 。其中夏家桥村农居点位于双浦镇集镇控规内, 需取消农居点, 改建多层或高层农居公寓;新浦沿村农居点全部、龙池村农居点部分位于沿江500米水源涵养带内, 且新浦沿村在沿江500米水源涵养带外土地很少, 因此, 新浦沿村需进双浦镇集镇控规的多层或或高层农居公寓, 龙池村农居范围需作部分调整。

周浦片有14个村, 农居布点规划共规划11个点 (见图2) 。杭富、白鸟、三阳3个村因位于水源涵养带而无法布点, 规划要求整体安置到双浦单元控规中的农居公寓。但现实中, 三阳村是原周浦乡集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村落规模较大, 且沿江500米涵养带外也有不少用地可安置农户, 取消农居点难度较大, 建议保留该农居点。

(三) 村庄更新的类别划分与更新原则

基于双浦镇村庄布点及种类多样的现实, 根据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双浦镇村落的形态特征大致可分三类:

1. 第一类村落是指布局合理、规模较大、新建建筑较多、交通方便、已有一定量公建和基础设施的村落。

这类村落多为块状或多沿浦、沿路建设布局, 基本为行政村的主体, 如周浦片的下杨村、周家村成片布置, 袁浦片的兰溪口村、吴家村和小叔房村的主体村落沿浦布置 (见图3—6) 。经分析统计, 双浦镇共有这类村落22个, 其中袁浦片10个, 周浦片12个。

这类主体村落往往与农居布点规划结合在一起, 有利于做大做强, 形成集聚效应。公建和基础设施已有一定基础, 深度配套较为经济, 交通联系便捷, 环境整治易见成效, 具有一定的规划底子, 部分曾经就是大项目拆迁的安置点。如袁浦片的东江嘴村因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集中了2个安置点。

该类村落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是:有序扩张、深度配套;设施完善、品质优良。该类村是保留和整治的重点, 应重视道路、管线和公建设施的规划设计, 重视村容村貌的景观环境设计, 建议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同时, 编制村落景观整治规划。

2. 第二类村落是指规模较大, 新建建筑也不少, 往

往是村庄的次中心, 但布点不太合理, 交通便捷度不高的村落。这类村落或位于双浦镇控规范围及远期预留范围 (袁富路至灵浦路) 内, 或位于沿江500米水源涵养带内。如袁浦片的夏家桥村主要位于双浦镇控规内, 周浦片的板桥村主要位于控规的远期预留区内, 袁浦片的新浦沿村和周浦片的杭富村、白鸟村主要位于沿江500米水源涵养带内。经分析统计, 双浦镇共有这类村落28个, 其中袁浦片10个, 周浦片18个。

这类村落主要是交通联系不方便, 公建服务辐射不到, 基础设施配套成本高, 建议仅做景观环境整治规划设计, 公建、基础设施等不作深度配套, 住户只出不进, 促使其逐步萎缩。如果是在双浦镇控规或预留区内和沿江500米涵养带内有大项目带动, 对于整个村庄可分期进行搬迁。

该类村落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是:改善环境、方便生活;压缩规模、只出不进。这类村庄更新时不做规划;但是如果没有大项目带动的话, 近期迁建难度极大, 将只做景观整治规划, 也不作深度配套。远期目标为消除此类村落, 退耕还田。

3. 第三类村落是指分散布局的, 且布点多, 村落规

模不大, 有部分新建筑, 但交通联系条件不好, 公建和基础设施缺乏的村落。

该类村落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是:新村公寓、集中安置、全面搬迁、退耕还田。这类村落不成规模, 远离中心村镇, 基础设施配套成本不合算, 且往往人均占地较多。建议这类村落不做规划, 将整体搬迁至农居点布点规划或集镇农居公寓内, 旧宅基地复耕。

(四) 村庄更新的建设工作

1. 村庄更新的建设时序

村庄有机更新务必科学规划、试点先行、周密计划、分步实施。

第一步, 一是做好双浦镇农居多层公寓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计划;二是编制并批复双浦镇农居点布点规划, 编制试点村及第一类和第二类村的整治规划设计方案;三是根据试点村的经验制订详尽的一、二类村有机更新近、中、远期的实施计划和三类村的搬迁工作计划。

第二步, 一是启动试点村的村庄有机更新工程并及时总结经验;二是先行建设第一期双浦镇集镇农居公寓, 并随着村庄有机更新的推进分步实施, 直到完成。

第三步, 一是开始分期实施第一类村以深度配套、环境整治为重点的村庄有机更新工程;二是开始分期实施第二类村以环境整治、有限配套为重点的村庄有机更新工程。

第四步, 一是争取结合大项目开始分步实施第三类村以整体搬迁为重点的有机更新工作, 将农民建房户逐步外迁到多层公寓或者第一类村庄, 并配合以宅基地退耕还田工作;二是开始第二类村农民建房户逐步外迁到多层公寓或者第一类村庄的工作, 整理宅基地或用于环境改善, 或用于退耕还田, 也可先收归村集体所有。

2. 第一类村落有机更新规划设计及建设大体设想该类村落建设是我们这次有机更新的重点。

一是路网结构。沿路、依浦而居的村落往往像长蛇阵, 长而窄, 路网结构宜作“丰”字型处理, 依浦则作“非”字型处理, 寻找空档或破旧房等突破口, 将道路向两侧空间拓展, 作横向扩张。摊大饼式的村落需先理顺路网结构, 拆除围墙和乱搭乱建, 拓展整治空间, 增加开敞空间。

二是基础设施与公共建筑。坚持基础设施的超前, 建设一步到位。按照先地下、后地上, 先道路、后用地的原则, 高标准建设道路、综合管线、垃圾收集点等基础设施, 并做好与农居布点规划的衔接, 避免经常“开肠破肚”。坚持公共建筑配套完善。对于卫生院、诊所、菜场、幼儿园、中小学、文体中心和治安管理用房等公共建筑和必要的户外活动空间, 按照其合理的服务半径, 统筹规划、周密布局, 分步建设。

三是村容村貌和景观环境。整治建筑及小环境, 改善村庄建筑环境。通过农居外立面粉刷、细部改造等适当提高外立面档次。通过拆除乱搭乱建、营造宅旁绿地等具体措施, 提升村庄农居环境的整体效果。整治景观节点, 针对道路、广场等重要地段的景观节点, 在色彩、布局和设施形式等方面更新调整, 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村容节点新景观。完善生态绿化环境, 美化村庄景观环境, 利用交通走廊、隔离绿带、农田河浦等构建成立体、多元、开放式的村庄绿化景观体系。将庭院、道路、广场等景观绿化作为村庄环境整治的重点, 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绿地景观系统, 将绿化渗透到宅前屋后。在植物配置中多采用乡土树种, 加大常绿量, 增加成活率并且降低投资成本, 同时注重植物季相变化、整体形态和景观层次, 形成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 展现村庄春花烂漫、夏日浓荫、秋日如染、冬季常绿的特色景观。

3. 第二类村落建设

该类村庄有机更新采用先过渡后搬迁的思路, 原则上杜绝一切为将来整体搬迁增加成本的建设行为。

一是道路整治。依据现状梳理路网, 拆除围墙和违章建筑, 拓宽空间, 硬化道路。

二是建筑整治。保留建筑通过外立面粉刷、细部改造等适当提高档次。通过拆除乱搭乱建、营造宅旁绿地等具体措施, 改善建筑环境的整体效果。危旧房屋与新建房户如果进行拆建一律进驻多层公寓或者第一类村庄的新村范围。原址仅限于危旧房修缮。

三是基础设施与公共建筑。基础设施有限配套, 整治原有设施, 完善上水、电力、污水生态化处理等设施及其他必要的生活设施, 路面只用硬化处理。其余设施不予以配套或者借用邻近第一类村的同类设施。公共建筑则采取整治现有的, 借用邻近的思路。教、文、体、卫等不再作大投入建设。

四是生态环境。通过上述整治, 清理环境, 增加绿化覆盖率, 创造环境优美、生态品质高的居住环境。对于搬迁农户的原有宅基地先由集体回收复绿, 并最终退耕还田。

4. 抓试点, 全面推进有机更新工作

从典型示范到面上推开, 历来是指导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村庄有机更新, 同样需要通过典型示范引路, 然后逐步在面上推开。通过对双浦镇的现场踏勘, 初步选定灵山村作为试点, 计划通过村庄更新规划的编制, 对该村的基础设施 (上下水) 、环卫设施、道路系统、建筑景观、村庄绿地、违章拆除、路灯等进行整治和更新, 预计总投资约750万元。使灵山村成为灵山风景区的窗口, 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并总结试点村的经验与教训, 为整体整治探探索出一条符合双浦特色的思路与做法。

(五) 多层农居公寓建设

根据双浦单元控规的要求, 部分农居将在集镇建成区安置。考虑到现阶段农民申请建房的迫切性, 应尽快在集镇多层农居规划范围内, 建设部分多层农居公寓, 一方面可以满足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农民建房要求, 也可以缓解整个辖区范围内部分危房户、分房户的居住要求。建议在启动双浦镇建设时首先要保证多层农居公寓的建设, 启动区块宜在10公顷左右, 安置人口在2500—3000人, 真正做到房等人。

四、结语

村庄有机更新在保护现存的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传承历史形成的空间肌理和发展格局与现在村庄的整治建设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在有选择性的革旧与纳新中进行有机的融合, 不仅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村庄的更新和改造。本文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作一次抛砖引玉式的尝试, 并希望成为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西部地区保护规划[R].2001.

[2]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双浦镇集镇控制性详细规划[R].2008.

[3]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 (袁浦片) 农居布点规划[R].2009.

[4]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市西湖区双浦镇 (周浦片) 农居布点规划[R].2008.

[5]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分院.杭州市西湖区兰溪口村农居整治规划[R].2011.

对策思路 篇10

关键词:辽宁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产业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以发展清洁能源为核心的“能源革命”正在迅速展开。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节能减排任务重大。单纯控制化石能源消耗量势必放慢经济增长速度,并不能从长远上解决能源利用问题,无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只有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能使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相互协调。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绿色平台,智能电网的产生不但能够解决能源利用问题,还将带动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热潮。作为我国“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正处于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应把握这一发展机遇,发挥装备制造业等重点产业优势,大力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和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辽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 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将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1.1 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将有效解决辽宁风电产业发展瓶颈问题

据统计,2010年末,辽宁风电装机容量达308.4万千瓦,规模居于全国前三位,装机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风电,已成为辽宁的第二大电源。“十二五”时期是辽宁省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同时也是生态环境大幅度修复期。在此期间,辽宁还要加快风电产业发展,构筑经济、安全、清洁、稳定的现代能源体系。预计到2020年,辽宁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08万千瓦,电网平均风电消纳能力为863万千瓦。由于风能具有较强的间歇性变化特征,它是一种变量产出,风电运行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给传统电网调峰调频、输送电能质量带来较大困难。同时,相对于风电开发的速度,现有电网规模和运行能力明显落后,电网规划建设也相对滞后。近年来,为了提高风电接纳能力,辽宁电力公司已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主网架建设,建设了多处大型输变电设备,满足了西部地区大规模风电场的接网需求。但是,由于辽宁风电基地大多远离负荷中心,风电无法就地消纳,因此,需要更加坚强的网架支撑。在部分风电资源丰富地区,已经出现“弃风”、限产现象,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了风电产业的发展速度。坚强智能电网以其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强大的承载能力,解决辽宁地区风电消纳并网问题,有利于风电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1.2 智能电网建设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实现辽宁节能减排目标

作为老工业基地,目前辽宁省产业结构仍以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风险的重化工业为主体。辽宁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3%,发电结构中燃煤发电量占85.89%,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辽宁可持续发展问题面临巨大压力。为此,辽宁省将非化石性能源消费比重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列入“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辽宁非化石性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56%,平均年增长3.5%”,“辽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年平均降低18%,二氧化硫排放年平均降低10.7%”。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将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全面发展,由此带来的巨大的化石能源替代效益,能彻底缓解节能减排压力。坚强智能电网能降低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发电设备利用效率、输电效率和电能在终端用户的使用效率,这对降低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加速辽宁省能源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1.3 智能电网建设将为辽宁装备制造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2010年,辽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454.5亿元,同比增长33.56%。我国首台特高压升压变压器和首台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等重大装备相继在辽宁研制成功。智能电网的建设推广将会进一步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效益的提升。从产业链层面看,智能电网建设从发电到调度过程所涉及到的技术十分庞杂,每个环节都将应用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因此电网的升级改造无疑将惠及分布在这些环节上的不同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将面临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辽宁省电力及输配电成套设备制造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大型输变电产业基地之一,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基础,拥有一批行业内的重点企业。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将为辽宁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提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平台,使一些实力强劲的重点企业充分实现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1.4 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将带动辽宁新兴产业的共同发展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未来将带动相关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智能电网建设将促使大量智能技术和成果在各行各业特别是能源行业迅速推广和应用。坚强智能电网将通过电力光纤到户促进电子信息、通信、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并有可能将电力和信息通信两大产业进行集成、整合和互补。智能电网建设不仅能够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将催生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电动汽车等下游新兴产业升级换代,通过用电方式变化在智能家电、绿色交通等相关产业间接创造巨大市场。可以预见,智能电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将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还将为电力工业及相关电子、家电、信息通信、控制、电动汽车等行业带来重要的跨越式发展机遇,对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产生巨大效益。

2 辽宁智能电网建设现状

“十一五”时期,辽宁电网建设总投资529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85倍。近三年来,电网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98.36亿元,超过之前7年的总和,建成了内蒙东部大型煤电基地至辽宁负荷中心的交直流输电通道,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威胁的电磁环网全部打开;以500千伏中南部双环网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投运。在电网发展过程中,辽宁电力公司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与支持,2010年以来,先后与14个地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推进落实征地、动迁工作框架协议》,有效解决了电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目前,辽宁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已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在输电环节的输电线路智能巡检实践已经展开;在变电环节完成了部分智能变电站的新建与改造;配电自动化在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了试点工程;用户用电信息采集项目已经投入使用;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正在建设中;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已经展开;信息平台及安全试点和电力光纤到户试点建设已经开始实施。

3 辽宁发展智能电网产业的思路探讨及对策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刚刚开始成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过程必将是长期而艰苦的。因此,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要建立在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配套制度之上,这需要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协同推进。

第一,政府要发挥指导作用,加强制度建设。智能电网建设关系到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智能电网发展计划和目标,各级政府也根据本地区电网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地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除了要加大投入外,还应充分协调各方利益,制定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一整套合理、优化的政策体系。政府要采取灵活的扶持政策,在相关法律、资金、财税、电价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在清洁能源发电量消纳和经济补偿政策等方面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在科技项目研发、试验示范工程及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政策激励。地方政府应积极组织,协调能源、环保、科技、信息等多个部门和行业共同开展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研究。同时,电力公司也应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适应智能电网的建设和运营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全面提升驾驭智能电网的能力。

第二,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智能电网产业链一经形成,除了电力产业的直接受益外,还将带动一次能源开采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先进材料产业等上游产业发展,以及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家电产业等下游产业的共同发展。这些行业的企业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应认识到自身所面临的挑战,要抓住契机,加大智能电网科技攻关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现有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以满足智能电网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

第三,加快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和产业园区规划建设。随着国内智能电网产业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各地的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和产业园区相继开始了规划和建设工作。智能电网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将促进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集成等技术创新,同时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未来,随着智能电网产业园孵化效应的不断显现,必将会吸引多家产学研单位进驻园区,集中攻关基础性、关键性课题,建成集生产、研发、物流、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遼宁已经尝试在部分区域试点建设智能电网项目,应当利用行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快技术开发,在人员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保障试点项目的建设工期和质量。

第四,鼓励多方参与,形成合力建设智能电网新局面。目前,智能电网产业刚刚起步,重点在于对智能电网的研发与建设。但随着这一新兴产业的逐步成熟,智能电网产业绝不仅限于电网自身的升级改造,它是一项涉及多领域、跨行业的庞大系统工程,是一场全新的技术变革。因此,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应消除行业和专业间的壁垒,集中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共同研发建设,使社会各类相关行业积极参与到相关标准制定、核心技术攻关、关键设备研发等工作中去,建立有效的跨行业沟通平台和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目前,国内有的城市尝试建立智能电网产业联盟的做法,吸纳颇具实力的全国领先行业的领军企业,奠定了本地区在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基础和优势。

本文系辽宁省社科联2012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lslktzijjx-03。

衡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和对策 篇11

一、衡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衡阳建设文化强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一大批载入史册的文化名人, 奠定了衡阳深厚的文化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衡阳人再次走在了时代前列, 前所未有的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 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现实基础。

1. 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长。

近5年来, 全市文化事业费总支出达50亿元, 相继建成了以衡阳大剧院为代表的一大批城乡文化设施。

2.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明显, 衡阳被省委、省政府推荐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上下合力、全民参与创建, 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文明水平。

3. 抗战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 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精神。

“弘扬抗战精神, 推进率先发展, 实现富民强市”等讨论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凝聚力。

4.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文广体制改革实施完毕。

通过改革, 着力形成一批文化经营主体、激活一批市场主体, 做大做强一批文化企业, 进一步提高衡阳市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5. 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 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文化交流活动、送文化到基层活动、外来人员文化活动五类活动广泛开展。

6. 进一步重视宣传文化阵地建设, 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开始启动。

对综合体育馆、王船山研究中心、中国衡阳抗战城等八大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 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还进行了专门的协调和落实。

二、壮大衡阳文化产业的思路

1. 要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

文化最重要的在于建设, 一代人一代人的承前启后, 才能打下扎实丰厚的文化地基。只有统筹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才能为文化发展注入新的生机。要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 加快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 促进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 实现文化发展由存量向增量转变。衡阳的魅力何在?就在于它的水乡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对衡阳的保护, 要从古城的实际情况出发, 实行点、线、面保护与古城格局、风貌保护相结合的整体保护。“点”, 就是对已经公布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实行严格保护;“线”, 就是对独特的城市河道水系和别具一格的水乡风貌带, 实行原汁原味保护;“面”, 就是对雁峰寺等7片历史街区实行风貌保护。当然, 这种保护只与在合理的开发利用基础上才是成功的古城保护, 因此要努力“湘南古城看衡阳、湘南文化看衡阳、湘南风情看衡阳”的城市品牌。因为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转变, 需经历一个资源变产品、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精品变品牌的过程。目前, “三看”正处于“资源变产品”阶段, 因此, 除了继续保护、挖掘文化资源外, 重点要做的, 就是用现代手段包装传统文化, 创新衡阳的旅游资源。此外, 还要不断丰富衡阳的城市精神, 特别是衡阳的“抗战精神”。衡阳要不落伍并始终走在区域竞争的前列, 就要坚持文化的自觉和人文精神的与时俱进。要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 不仅需要精明理性、内敛务实、不事张扬、稳扎稳打的精神, 更需要大气开放的姿态、不屈不挠的意志、敢于创新的精神。

2. 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的发展可采取“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模式, 即利用外地的市场和资源, 大力引进文化资源, 大量输出文化产品。要做强文化产业, 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打破阻碍文化资源整合的各种壁垒, 推动市场主体的确立和多元化投资结构的形成, 促进产业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流动和重组, 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 依靠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办民营文化。如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以蔡伦科技文化节和南岳衡山寿文化节为代表的具有地方特色和重大影响的文化节会活动, 就打响了节会活动的品牌, 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要做强文化产业, 还必须吸引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一方面要为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提供信息服务。对此, 政府部门可组织有关专家、学者, 对国际国内文化市场进行分析, 引导民资合理投资。另一方面, 还要为民营经济投资文化产业提供一个平台。建立集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区, 打造文化产业链, 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3. 打造人才高地。

人才资源是推进文化经济建设的核心资源, 文化经济是以人文和人才为基本要素的经济形式, 提升文化软实力, 比以往任何时候和其他任何经济形态都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群体。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衡阳市要建设成为百万人口大城市, 打造先进文化产业基地, 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关键在科技, 根本在人才。目前区域的人才集聚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是引进高技术、高学历人才, 特别是要引进适用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 从而引领产业发展高端;二是培养本地区急需的人才, 对文化企业而言就是培养技术骨干, 同时提升一般员工的技术能力, 使人才结构合理化;三是通过产、学、研合作, 利用大专院校文化创意实力, 提高文化企业的研发能力。

三、壮大衡阳文化产业的对策

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目前衡阳的文化产业虽然发展速度加快, 并且已经形成了多成分、多形式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但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些问题阻碍了衡阳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1. 加强文化产业的领导, 组建衡阳文化产业领导机构。

制定文化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排除不利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各种思想障碍, 重新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大力培育文化产业,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 真正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衡阳经济增长、消费增长的重要点。

2. 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要深化演出团体的改革, 实施多种办团模式, 鼓励和推动有经营运作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办团或联合办团, 进一步增强各演出团体经营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要积极、有序发展文化的中介、经纪、代理和仲裁机构, 建立适度竞争的文化中介机制, 允许和鼓励各种文化中介企业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3. 调整文化产业结构, 实现文化资源和文化要素的合理配置。

文化系统国有资产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作战略性调整。把国有资产集中到有利于提高衡阳文化综合实力的支柱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公益性事业中来, 建立合理、规范的企业退出通道。把文化系统国有资产从一般性的竞争行业中有序退出, 使之在应当有所为的文化领域, 保持质量上和数量上的优势。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衡阳影视、报业、图书发行等行业的优势, 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密切关注信息产业的最新动态, 发挥衡阳传媒产业的优势, 组建互联网公司, 占领网上信息服务市场, 加快形成衡阳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4. 加强文化娱乐基础设施建设, 壮大衡阳文化产业载体。

要积极建设文化设施, 形成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 同时加强农村和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争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建成能基本满足群众需要的文化设施。狠抓精品生产, 重点扶持一批体现较高创作水准、具有全国影响的作品, 一批具有衡阳特色、文化个性和创新意义的文化艺术成果。

5. 加强文化立法和文化市场管理。

要根据文化产业的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文化产品的可复制性、文化产品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等, 制定有关法律和法规;根据文化产业所需要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性, 制定有关文化产业的环境保护法规;要根据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例外条款, 借鉴欧盟、上海等国家和周边城市的做法, 研究和制定保护和扶持民族文化产业的法规和政策;要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 坚定不移地扫黄打非, 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克服文化市场自发作用的消极后果, 确保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地发展。

6. 保护历史古城, 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合理开发

和有效利用, 进一步打响湘江南古城看衡阳、湘南文化看衡阳、湘南风情看衡阳”品牌。努力塑造城市精神, 大力弘扬新时期抗战精神, 使之成为衡阳城市发展的精神品质和内在动力。

7. 搞好城市创建, 以创建活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努力通过发展群众文化, 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8. 塑造文化品牌, 重点打响衡阳古城品牌、人文品牌、节会品牌、艺术品牌和产业品牌, 以品牌提升衡阳文化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谭明生:衡阳文化产业要发挥三个优势[2006-1-11]http://hyrb.rednet.com.cn

[2]何青青:发展“外围层”助推衡阳文化产业前行[2006-10-10]衡阳新闻网

[3]韩东升:发展区域性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分析.文化发展论坛, 2006.03.31

上一篇:FDI经济增长下一篇:处分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