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众创空间

2024-10-25

智能建筑众创空间(共9篇)

智能建筑众创空间 篇1

天津电气院智能电气众创空间(简称智能电气众创空间)位于天津市河东区津塘路174号,是由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运营的众创空间,于2015年6月正式启动运行,定位于智能电气专业型众创空间。2015年8月,智能电气众创空间被天津市科委认定为市级示范众创空间。

智能电气众创空间是智能电气领域的产业投资服务型资源平台,为智能电气领域(包括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光伏、高端智能配电、自动化控制等)的创客和创业团队提供创业培训、行业分析、融资对接、资源共享、财务服务、法律顾问、活动沙龙、产品开发、产品统一采购和营销等一系列、多元化、全要素的创业扶持。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二号桥电传所路7号

电话:022-84375526 022-24051001

网址:www.tjsky.com.cn

智能建筑众创空间 篇2

协议编号:--甲方:

乙方: 浙江省易得融信软件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本着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为园区以及宁波市内外的企业提供优惠便捷的创业服务的原则,就双方共同开拓嗨搏众创空间(以下简称空间),推动宁波市创企的繁荣和发展,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关系:

乙方负责搭建运营嗨搏众创空间,为宁波以及其他省市的的创业人群、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平台,且享受甲方提供的政策扶持等补助。甲方是在企业入驻孵化方面拥有卓越经验的创业园区,且甲方授权乙方管理运营空间。

二、合作方式

甲方为乙方提供空间办公场地,地址即: 合作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期满后甲方有优先续约权。乙方在签约期内有权使用 众创空间名称进行合法经营活动。甲方提供的办公场地由乙方负责提供资金进行装修,甲方补助 费用用于乙方装修补贴以及后续的运营支持。

三、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负责制定空间物业管理规定并按照规定对空间的物业情况进行管理。

2.甲方有义务为乙方提供优惠的物业管理合同,内容包括水费、电费、暖气费、宽带费、物业费等减半或减免的优惠。

3.甲方有权对乙方的业务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园区空间的合理合规化运营。

4.在众创空间运营期间,在乙方需要甲方出面协助提供一定资源的情况下,甲方需提供一定的协助共推园区空间发展。

5.甲方需对乙方开展的创业培训、市场运营、企业入驻引导、活动资本对接等服务支持给予每年补贴 元/年。

6.甲方有义务向乙方提供政策性咨询服务,协助乙方引导入驻企业成长发展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负责制定空间创业团队、企业引进计划、企业孵化计划、企业服务优惠扶持政策,并按照甲乙双方共同制定的计划完成任务。

2.乙方负责监管空间运营期间的各项工作进度和业务 情况。

3.乙方有义务为优秀的创业团队以及公司提供政府优惠政策上的扶持。

4.乙方在经营管理空间期间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自觉接受社会以及甲方监督。

5.乙方应遵守甲方的各项管理规定定期提交运营报告。6.乙方在空间运营期间应提供如下基本服务:

(1)宣传服务

通过互联网媒介平台和开展讲座的形式吸引青年创业群体和小微企业参与进来,逐步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市场环境。

(2)推广服务

以线上互联网经营和线下结合的模式对园区入驻的企业进行推广。

(3)培训服务

对园区以及空间的创业人群、小微企业、规模达标企业进行交流培训等服务。

(4)营销服务

建立线上项目推荐机制,使创业人群和企业更加便捷的利用互联网渠道实现线上和线下的配套营销服务。

(5)创业融资服务

为具备一定实力的创业团队或公司提供融资渠道。

四、资源分配

(一)资金方面,乙方负责空间的全部管理运营费用。乙方独立运营,自负盈亏。

(二)资源方面,甲方负责提供园区空间办公场地以及园区其他优惠政府扶持。

(三)物业方面,协议期内乙方负责承担空间的所有物业费用,甲方提供一定的优惠减免。

五、其他

(一)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二)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 年。

(三)本协议一式两份,由甲、乙双方各执壹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众创空间在江苏 篇3

摘要:伴随着创新2.0时代的新趋势,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创客发展情况,立足于我国经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介绍了江苏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并基于国内众创空间的模式对其进行划分归类。

关键词:创客;众创空间模式;江苏;孵化器

一.定义

随着我国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催生着创新组织形式的不断演变,“众创空间”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Maker”一词最早出现在加拿大科幻作家科利·多克托罗(Cory Doctorow)的小说中。多克托罗把有创意的聪明人称为创客。克里斯·安德森(2012)认为,创客是指不以盈利为目标,出于兴趣和爱好,把具备相当的技术挑战的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是一群充满造物精神、努力将各种灵感变成现实、并乐于分享与交流的自造者。

在十多年前,Hackspace、TechShop、Fab Lab、Makerspace等各种类似形式的众创空间逐步形成,对创新创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00年,北美的黑客引入黑客空间的概念NYC Resistor(2007),HacDC(2007),Noisebridge(2008)等一批创客空间在该时期出现;Farr(2009)将创客空间的起源追溯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黑客空间(Hackerspace);Troxler等(2010)使用了美国学者

Benkler(2006)提出的大众生产(common basedpeer production)的概念将创客运动定义为一种基于大众生产的创新模式;Dougherty(2011)提出了Maker与Makerspace的概念取代原有的Hackerspace,同时强调了动手的特征;连线杂志前主编克里斯安德森(2012)关注到,创客运动是让数字世界真正颠覆实体世界的助推器,正在掀起一场新工业革命。本质上,创客运动代表了公众参与创新的新趋向。Bauwens(2012)也从经济分享的角度解释了创客运动的行为模式。自Maker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后,国内也产生了类似Makerplace的空间,如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背景和规模各不相同。我国创新创业从“小众”走向“大众”的速度不断加快。创新创业日益成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社会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出现了以大学生等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续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越来越多草根群体投身创业。

二.众创现阶段模式

从目前国内众创空间的功用和特征来看众创空间可分为活动聚合型、培训辅导型媒体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地产服务型、产业链服务型综合创业生态体系型等七种模式

三.众创空间在江苏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江苏省已将发展创新型经济列为第三次转型的核心目标。

数据显示,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面,2015年上半年,江苏省全省新登记企业16.9万户,扶持劳动者成功创业8.3万人,带动就业33.4万人,新增450多家众创空间等各类创业载体,创投机构达589家。建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53家,孵化面积28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万家,居全国首位。截至2015年9月,仅南京一市就有各种众创空间140家,面积520万平方米,已经孵化各类企业7426家。另有包括“U谷创客”、“启迪之星”在内的40家众创空间纳入了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体系。

四.结语

众创空间通过打造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刺激并服务于全民创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创业的新舞台。而各类创业者的大规模集中爆发,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政策的耦合发力,以及创新创业与“互联网 +”的历史性交汇,必将加速传统与新兴产业的跨界融合,催生大量新兴业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新引擎。江苏各企业必须利用好众创空间这一重要载体,顺应时代走向,把握经济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投中研究院报告.众创空间在中国:模式与案例[J].国际融资,2015,6.

[2]张继红.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新创业[N].科技日报,2015-4-16(008).

[3]刘春晓.创新2.0时代:众创空间的现状、类型和模式[J].互联网经济,2015,8:38-43.

[4]付群英,刘志迎.大众创新:内涵与运行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37(2):3-10.

基金项目:级别: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号:201510299150W

智能建筑众创空间 篇4

基于绿色智能建筑材料的“众创空间”利用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已有创新创业资源,为高校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和社交空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网络服务平台、实体服务载体、创业导师队伍。

1 网络服务平台建设

完善交通土建材料专业化信息数据库,追踪热点前沿及时更新,并建立网站或论坛,使数据库公众可查阅。网站或论坛采用会员制,通过免费注册可查阅最新建筑新材料的科技论文、专利、标准等;网站或论坛设立多个板块,包括行业前沿动态、创业就业信息、资讯发布(包括培训、会议、讲座、竞赛等)、工程问题讨论区等,并定期在各板块选择行业热点问题作为主题进行讨论。

建立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其作用包括四方面,首先,发布最新的绿色智能建筑新材料科技进展,包括国家政策、行业动态,技术发展趋势、企业技术需求、技术标准、行业会议信息等,并提供最新的就业与创业信息,为大学生提供获得最新行业资讯。其次,针对创客的需求,提供市场调查与分析服务。再次,对大学生和教师的科技成果或创新创业产品进行展示。最后,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通过后两者实现创客与企业的项目对接。

2 实体服务载体建设

2.1 材料学术沙龙

在材料沙龙的基础上,通过逐渐提高学术沙龙举办频率和扩大规模,进一步拓展大学生与教师的创新创业社交空间。学术沙龙以绿色智能建筑材料为主题,一方面,开展大学生学术交流、企业与大学生对话,企业与教师对话,教师与大学生对话等活动;另一方面,为大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成果提供展示机会,并让他们把握企业实际技术需求。

2.2 工作室

建立固定的创业工作室,将其与校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平台依托的各实验室和校外的合作企业相衔接,使其发挥技术转化和整合各方资源的媒介作用,实现大学生和教师与企业的项目对接。

工作室建立创新创业咨询室,为创客提供创新创业咨询,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咨询;建立展览室,为创客提供技术或产品展览场所;建立个人创业工作室和多媒体教室,为大学生和教师创新创业提供技能培训、创业专题讲座、会议、竞赛等活动场所;

工作室建立专门的融资服务工作室,一方面利用校友资源,寻找投资人;另一方面通过自荐的形式引导天使投资人、创投机构等入驻合作,为大学生和教师提供股权融资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等融资服务;此外,还可通过“众筹”方式,预先向社会推销技术或产品,募集创业资金。

3 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在现有专业教师或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选择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众创空间”的创业导师,并依托共建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企业家等,形成专(兼)职的创业导师团队。通过举办日常性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指导创客系统性地掌握绿色智能建材的专业前沿知识,帮助解决创客在实际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让创客更快掌握创新创业技巧与技能。

通过以上三方面建设以期在领域内形成“创业培育+资源共享+材料研发+金融投资+市场推广+微企孵化”的整体创新创业服务链条[2]。

4 结语

本文提出基于绿色智能建筑材料的“众创空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实体服务载体建设、创业导师队伍建设三方面。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建立专业化信息数据库、开设论坛、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线下服务载体包括组织学术沙龙、成立创新创业工作室,加强企业与高校创新创业资源的对接;导师队伍建设主要指形成固定的创新创业指导队伍,为创客们更快掌握创新创业技巧与技能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计算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EB/OL].http://www.most.gov.cn/fggw/zfwj/zfwj2016/201602/t20160218_124156.htm.2016-02-19.

众创空间 篇5

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 时代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趋势,把握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发展众创空间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着力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拥趸者】

SOHO中国顺应万众创业大势,试水共享办公产品3Q。

万科联合平台企业创办G-Home、VChello X孵化器,形成了“自营+整合”双响炮模式,创办的孵化器VKIncubator为共享办公,与位于深圳前海的万科企业公馆中的“易想空间”同出一辙。

【代表作】

城市管理“三验”应用创新园区(AIP)是国内首个应用创新园区实践,也是我国对开放众创空间建设的较早探索。早在2006 年,北京就启动了“三验”应用创新园区(AIP)的探索,探索通过体验、试验、检验“三验”在城市管理领域打造覆盖整个城市的开放众创空间。“体验”指用户体验,这是创新2.0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体现;“试验”指研发单位试验,这是一个与用户共同试验的互动过程;“检验”指第三方检验,实现与标准化工作的对接,突出其中立性,以利于对创新成果价值的公正评估,为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的推广应用、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AIP贯彻最终用户参与产品、技术研发、设计过程与创新扩散全过程的创新2.0理念,通过“三验”机制贯穿需求孵化、需求实现、需求验证全过程,推动以“三验”为核心的技术研发与试点示范活动,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引导、以技术为推动,需求与技术充分互动的大众各方参与的开放众创空间。应用创新园区(AIP)被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市政管委于2008年5月联合授牌,并与Living Lab、Fab Lab一起被称为三大典型的创新2.0模式。

【辣点评】

智能建筑众创空间 篇6

一、众创空间的源起

1、“创客”及“创客空间”的产生与发展

创客源于英文“Makers”,代表着一批爱好创新的制造者。“创客空间”“,Maker Space”,也称为“Hacker Space”,发端于世纪之交的欧洲,早期被译为“制造空间”。“创客空间”内,具有共同兴趣的创客们通过社交聚会进行协作,在开放的实验室分享资源和知识,以制造创新事务。“创客空间”为“创客”提供了一个专业的共享、实践、展示空间,创客们可以在其中交流创意、启发创新、实现创新制造。近几年,国内逐渐发展起像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深圳柴火空间、杭州洋葱胶囊等中国“创客空间”。

2、“众创空间”概念的提出

2015 年1 月28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要在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的表述让人眼前一亮。至此,“众创空间”的概念进入全民的视野。

2015 年3 月11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充分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企业创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发挥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主力军作用,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发挥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广大创新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3、“创客空间”与“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是“创客空间”的中国化和功能升级版。通过“众创空间”,孵化出更多的是小微企业而不是工业产品。与此同时,“众创空间”作为新型创业孵化器不仅兼具“苗圃”及“孵化器”的创业服务功能,而且更加关注于前端创新创业“种子”的产生。“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再到“科技园”,为创业想法形成到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全程性的服务。

二、高校建设众创空间的定位

高等学校的四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其中,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务院办公厅2015 年第36 号文件中要求,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

高校中建设众创空间的工作应该坚持以服务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为原则;坚持学业第一,创新创业与学业结合融合。高校众创空间生态建设中的重点要以吸引和培育创客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第一要务,发挥高校多学科专业化的优势实现跨学科创新合作,集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创客人数多,但跨学科交流不充分

根据教育部2015 年12 月4 日发布的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下文中简称《报告》)显示:2014 年,在校生规模达到3559 万人,居世界第一;高校数量为2824 所,居世界第二;教职工总数达233.6 万人,专任教师总数达153.5 万人,教师队伍数量成为世界第一;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历专任教师的比例超过50%,青年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超过70%。高校师生群体创新能力强,群体中含有大量的创客,并且能通过各类活动快速培育和发展创客。虽然高校师生专业化和理论性强,但创新项目的产生和产业化的过程往往需要多专业和跨学科的合作方能完成。跨学科的交流不充分,多学科人才无法聚集,创业团队行程困难都阻碍了创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高校众创空间的构建,就是要吸引和培育创客,实现跨学科交流,快速聚集多专业人才,解决创新创业组队难的问题。

2、高校创新成果多,但成果转化率低

《报告》中还显示高等学校承载科研能力大幅提升。2010-2014 年,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583 项,获技术发明奖1328 项,获科技进步奖3577 项。高校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占比为70%左右。2005-2013 年,高校科技论文占全国比例一直占据70%以上。高等学校专利授权数从8843 件增加到84930 件,增加了8.6 倍。但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2013 年底,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中国经济年会”上透露,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大量科技成果并没有对经济发展发挥实际作用,而是躺在实验室里“睡大觉”。

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不但要将大量的创造产生新的成果,更应将“沉睡”的专利、发明“唤醒”,快速实现产业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3、高校创新资源丰富,但设备使用率不高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2009-2010 学年,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共有实验室28156 个,实验室面积2785.67 万平方米。2012-2013 学年这三项数据分别为29964 个、3102.26万平方米。实验室数量增长了6.4%,实验室面积增长了11.4%。实验室器材购置耗资巨大,但多数高校只对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开放。创客创新制造需要大量的场地和专业化的设备,但基于大多数高校实验室并未对校内外创客开放使用,政府需要推动社会其他企业机构重新构建实验室,造成了大量资金场地资源的浪费。

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应该推动整合校内可利用的活动场所,开放共享实验室,为创客活动提供硬件保证。

4、高校社会资源多,但聚焦和协同不充分

我国高校是先进科学技术的拥有者,大量的企业与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同时,高校拥有大量创业经验的校友和校友企业家。他们熟悉产业,了解市场规律,有能力承担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的创新创业辅导服务。

高校在众创空间的建设中应该形成社会聚焦,集聚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形成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校友共同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良好生态环境。

四、高校“互联网+”众创空间构建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解决高校众创空间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蓬勃众创空间的发展创造了无限可能。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绿盟”众创空间建设为例,阐释高校如何利用“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的六大特征,构建“互联网+”众创空间。

1、建设思路

“绿盟”众创空间坐落于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内,共享大学生创业园的所有场地、硬件资源及创业支持服务体系,着力构建以园区内创业主题咖啡馆、“互联网+”专区、3D打印工作坊为主要创客活动和工作平台;以“艺术品集市”、“展示分享区”为大学生原创作品展示、推广与交易平台;以“创客汇”校园创客社交APP为线上推手的“互联网+”众创空间。

2、创业文化环境建设

作为以高校为主导的众创空间,“绿盟”众创空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和“引凤”的双重功效。在学校“7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指导下,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新思路,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在园区内建设“企业家精神”主题文化墙及“咖啡文化”主题手绘墙,进一步推动创业文化和咖啡文化的形成和融合。如今的“绿盟”众创空间已成为产业覆盖面广,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文化创意设计制作、创客活动的集聚地。

3、组织运营机制

(1)工作空间。以创业咖啡为创客团队和初创企业的办公场所;以3D打印工作坊(敏捷制造)为主要创作空间,提供艺术设计和工业设计领域的DIY个性定制服务;打造“互联网+”专区,倡导开源硬件的发展,推动基于互联网的人工智能产业,同时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进一步作用于传统产业,如装备制造、电气工程和土木建筑行业等。以艺术品集市为文创类创客的经营空间,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需求和学生专业优势,打造学生原创作品的交易平台,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创意市场化的比例。此外,以大学生创业园内“创业导师室”、“会议室”、“交流展示区”作为“绿盟”众创空间入孵企业的日常管理和交流分享的工作区域。

(2)网络空间。“绿盟”众创空间实现了高带宽局域网全覆盖和WIFI全覆盖,入孵项目大多都采用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的模式。通用软件方面,通过“Maker校园创客社交”的手机APP,从形成点子、组建团队、遴选项目、借用场地到投资融资,提供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指导咨询服务,培育高校大学生创客,提升创客的创新创业意识。依托“艺术+”网站平台,采用“平面、有声、网络”的3D推广模式,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化”加速器,打造在校大学生原创作品的线上展示交易平台。此外,依据创客空间发展规律筹建的“互联网+”专区,以智能硬件为核心,呈现出跨界融合、架构重建、以人为本、开放生态等突出特色。

(3)社交空间。社交空间的关键要素在于“人”,社交网络空间通过“创客汇”校园创客社交手机APP将校园创客们聚焦到众创空间内。社交物理空间以创业咖啡、艺术品集市为主体,与会议室、交流分享区等联合构建,提供办公与项目路演等各项公共服务场地,大大降低了创业者尤其是园区入孵团队的社交成本。此外,学校“绿盟”众创空间在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创业指导教研室,建立健全的创业导师制度,培育“1+1+1”模式的专业师资队伍,聘请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企业家、校友、经管类专任教师和辅导员担任创业导师或组成辅导团队,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企业管理咨询服务;2015 年全年举办创业培训辅导和交流132 次,受益大学生创客达3000 余人次。

(4)资源共享空间。众创空间共享学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五大平台”。一是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即集合“凌云计划”、“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计划活动、短学期实习实践等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等。二是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即畅通开放学校各级各类创新实验室和各类实训创新平台,打造的一系列学科全、技术新、专业强的实践训练平台,有力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三是创业实务与咨询平台,即建设含有ERP沙盘的800 平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可以对创办企业进行全环境的模拟训练,丰富相关的商务知识;其中实务咨询平台,在与律师服务团开展合作的同时,引进了财务管理公司,为创业团队提供专业和系统的法务和财务咨询服务,规避市场风险,保护学生的知识产权。四是投融资平台,即引进天使投资机构,甄选项目并注资,解决创业启动资金困难的问题;同时,基于财政经费拨款、学校配套投入和企业、校友资助,设立了大学生创业种子基金。五是孵化与加速平台,“绿盟”众创空间内的创客如成长为创业团队,可优先申报大学生创业园入驻、共享企业孵化所有支持配套服务以及经推荐进入合作“孵化器”和“科技园”的加速孵化服务。

4、“互联网+”工作思路

以人为本,针对学生用户群体需求,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主打建设“创客汇”校园创客社交APP线上平台,将其定位为“一个创意集聚的地方”。以广大校园创客或潜在创客为其用户群体,以兴趣为导向,聚焦形成点子、推动同领域和跨领域的交流合作,组建团队、遴选项目、借用场地、投资融资的创新创业全过程。平台引入创业导师永华,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咨询与服务,同时开发众筹和专利池功能区,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充分显示出“绿盟”众创空间的宗旨———“众创空间并非是让人人来这里创业,而是到这里来创造、来社交,时机到了就自然而然去创新创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为本文第三大点提出的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五、结语

各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存在差异,但在众创空间建设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目标,发挥各自的优势,分析实际工作的问题和困难,充分开展协同与合作,利用“互联网+”思维实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因此,高校众创空间的建设,可以发挥“引擎”的作用,推动并促进教学改革的进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当今,为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带动扩大就业,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高校的职能出发,分析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以湖北工业大学“绿盟”众创空间为例,浅谈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发挥高校优势,构建“互联网+”众创空间的运营机制模式。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业教育,互联网+

参考文献

[1]曲藴:公共图书馆“创客空间”实践探索[J].新世纪图书馆,2014,(10).

[2]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R].2015.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Z].2015-03-11.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05-04.

[5]教育部: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摘要)[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5n/xwfb_151204/151204_sfcl/201512/t20151204_222891.html,2015-12-04.

盘活闲置物业的出口——众创空间 篇7

当下的众创空间已然接棒长租公寓成为另一个台风口。

一、众创空间是什么?

与传统孵化器相比,众创空间的外延更大,它不但包括孵化器,还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咖啡馆、长租公寓等新型孵化器模式。

众创空间不仅能为创业者提供工作、社交和资源共享的空间,还能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法律财务和媒介包装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二、6 种众创空间新模式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几类众创空间模式,主要分为企业平台型、投资驱动型、媒体驱动型、垂直产业型、开放空间型和地产思维型六种(见表1)。

以上六种模式的主导者有大型IT企业、创投机构,也有传统地产商、地方政府,甚至连传媒机构、咖啡馆和长租公寓等“门口的野蛮人”也杀入了这个蓝海市场。

从这几类众创空间的运作模式来看,目前主要是通过“一体两翼”模式来盈利:房租收入 + 增值服务(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创业培训、招聘服务等) +股权投资。

但由于主导者的目标不同,盈利模式也各有侧重。比如开发空间型、媒体依托型主要通过增值服务来盈利,而企业平台型、投资驱动型则更看重股权投资收益,像地产思维型就会强调租金收入和房产增值。

三、“免费”玩法

“野蛮人”的闯入,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玩法。

传统孵化器的运作模式主要为创业者提供办公场所等物理空间,向企业收取租金的同时,顺带提供工商注册、投融资对接、培训、政策讲解等服务。但如36氪、YOU+创业社区、3W咖啡等运营的众创空间模式,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原来的那套玩法。

1.免租金、免股份,流量思维

36氪是一家与虎嗅网类似、关注TMT领域初创企业的新媒体。36氪的氪空间定位为“创业公司完成第一轮融资的地方”,它的最大亮点是免股份、免租金、免费用,也就是说,氪空间不占创业者股份,也不收任何费用,让创业者免费入住3个月,并帮其在3个月内实现首轮融资。创业者在这里完全是0费用起步,直接秒杀传统孵化器那种低租金的玩法!

但“免费策略”仅仅是氪空间做流量的手段,真正具有杀伤力的,是氪空间提供的一切服务都只为一个目的——为创业者3个月内完成A轮融资。为此,氪空间紧紧聚焦在创业团队“产品研发—宣传包装—融资对接”三大环节来提供相关服务。

截至今年4月,氪空间已在一年内成功孵化40多个项目,97%以上企业拿到融资。现在创业者圈子里流传一句话,“只要进入氪空间,几乎就等同于完成了融资”,这让很多优秀的创业项目对其趋之若鹜。

从开办以来,报名申请入驻氪空间的创业项目已超过5000个。而2013年中关村一年注册的新科技公司才8000家!

所以,36氪虽然打着“免费”的旗号,其模式更多是流量思维——通过免费来聚拢数量庞大的初创项目,再从中挑选出优质项目,针对性对其进行孵化,以实现每期90%以上的孵化成功率。最终孵化企业中超过九成拿到一轮融资,从而更加深了氪空间对优秀创业项目的吸引力。

2. 打造居住 + 办公 + 社交的创业生态链

和氪空间一样用互联网思维在运作众创空间的,还有YOU+的创业社区。

YOU+做的创业社区相当于孵化器和公寓的结合体——租客只需支付公寓的租金,就能免费使用公共空间、办公设施进行办公。而YOU+ 创业社区不仅满足了创业者的居住需求,还为他们创造了社交、创业平台。例如YOU+ 位于北京的苏州桥店,家友可以在YOU+进行办公,YOU+还提供公司注册、法律服务、投融资对接等一站式服务。

在外人看来,长租公寓起家的YOU+ 来做众创空间,似乎有门外汉跟风的嫌疑。但YOU+ 充分利用了其做长租公寓的优势。

首先是人脉,一个是大量的创业者资源;另一个是投资圈人脉。

先说创业者资源。YOU+ 在北京的苏州桥店自4月底开放网上预约以来,截至5月初的排队人数近3000人。由于苏州桥店周围聚集了大量的中关村IT企业、海淀区各大名校,因此这些求租者大多是潜在的互联网创业人士及创业公司希望网罗的人才;YOU+ 手中掌握的这一块人脉资源,恰好是众创空间最需要的。

第二个是投资圈人脉。苏菂的车库咖啡早已积累了一批创业圈的人脉资源,包括众多天使投资人、VC以及创业者圈子。这也是YOU+ 能做创业社区的一个重要条件。

其次,YOU+ 打通了居住—社交—创业这条生态链。还是拿苏州桥店举例,租客中创业者占6成,剩下4成会分配给法律、金融、媒体等相关行业人士。而这里面,创业者基本上都相互认识,因为YOU+的公寓性质,这里面的创业者都是凭熟人圈子介绍进来的,较高的熟识度更容易让创业团队之间充分交流、碰撞出火花。

最后,由于YOU+ 创业社区具有居住性质,一家创业企业如果有一部分员工在北京,有一部分在广州,他们只要住进you+即可。不但免去了办公室的租金,YOU+ 配备的思科网真系统还能让他们实现全国在线视频会议。

3. 卖咖啡、做招聘,羊毛出在猪身上

创业咖啡馆也是时下很火的一种众创模式,门槛够低跟风者众,但这类咖啡馆某种程度上只能作为一个圈子运营和活动的平台,盈利能力较差。

那3W咖啡是怎么玩的呢?不能靠卖咖啡,也不赚撮合佣金,那就围绕创业企业的痛点来赚钱。

创业企业有什么痛点?一缺钱;二缺人;三缺市场。很多孵化器都在“钱”上下功夫,却很少有人做“人才生意”。创业企业十分缺人,却用不起51job等专业招聘网站。3W咖啡精准卡位,在2013年7月推出互联网垂直招聘平台“拉勾网”。

借助微博、口碑宣传和3W咖啡馆的活动广告,拉勾网快速发展了一批求职用户和招聘企业。现在,拉勾的注册用户已突破百万,每个月约两万人通过拉勾找到工作。去年拉勾网完成2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1.5亿美元。

现在,3W已创建了一套自己的创业生态体系:包括创业咖啡馆、孵化器、创业基金、品牌推广、人才招聘等服务,通过一个闭环解决了创业团队缺钱、缺人、缺市场的问题。

上面几种众创空间的玩法都是典型的互联网思维——用免费或低租金做流量,等流量起来后,再从其他方向上寻找盈利点,羊毛出在猪身上。

四、房企玩众创面临的主要问题

如今,一批房企正在通往“众创空间”的路上,他们多是期望借助这股创业热潮,来盘活手中的存量资源,,有甚者更是拿“众创”为噱头,直接目的就是卖房。但对于那些真正想做众创模式的地产商来说:玩众创的优势在未来可能越来越小。

首先,众创空间的核心原本就不是硬件环境,而在于服务配套,例如最重要的创业导师服务。

其次,按照互联网的免费模式,未来的办公空间可能不再收费,像36氪、YOU+ 公寓的办公空间已经全免费,像科技寺将场地租金降至每人1500元 / 月;也就是说,未来众创空间的玩法,不再是通过出租房子来挣钱,而是将盈利重心放在金融、人才等增值服务上。

最后,房企虽然有物业资源,但众创空间的选址半径决定了房企的大量闲置资源是无用的。

众创空间的专业化服务 篇8

众创空间汇集众多高校学子、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使其发展成巨大动能, 在众创空间这片热土上实现自己的创新创业之梦。目前, 我国的创新创业服务载体较少, 科技服务业还很不发达, 众创空间作为一个开放创新平台, 既需要国家的重视, 更需要社会的支持、市场配置资源整合, 为创新创业提供专业服务。

创新创业需要专业服务化解决创业中的难题

许多新一代的创业者有专业知识、有技术、有能力, 但很多年轻人并没有创业经验, 对有关创业的政策等信息了解不多, 缺乏对产业和相关市场信息的了解, 容易造成盲目开发。许多新一代的创业者在创业初期规模较小, 不了解企业管理的专业知识, 没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和法律等经验, 容易造成管理失误。创业者在创业中需要创业开发资金, 需要产品研发转化资金, 更需要产品投入市场的营销推广资金和批量生产资金。许多创业者融资困难, 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

1.加强对众创空间主体的服务

众创空间需要以“创客”为本位, 众多小微企业更是众创空间创新创业的主要载体。这就要求众创空间应加大对原始创新的发现力度, 定制式培养、服务小微企业。政府要在地方政策层面上, 给与资金政策扶持, 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创新经营管理身份认同, 降低创业初期经营成本。

(1) 放开经营场所登记限制, 鼓励盘活和利用闲置的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物流设施房等资源, 改造和建设各类众创空间。

(2) 众创空间内的多家企业都可使用同一个地址注册, 为创客的出现和壮大营造生态圈。

(3) 给予场地租金补贴、一定的资金引导、税收优惠支持, 帮助建立创客产品交易平台, 如鼓励创客空间与电商合作建立创客产品专区, 上线创客产品, 帮助创客空间实现自身“造血”机制。

(4) 重大创客项目可通过政府专项资金投入, 以带动社会资本投资。

(5) 鼓励和规范众创空间股权众筹。

2.引入市场机制为创新创业服务

(1) 众创空间应整合科技服务业资源, 为创业者提供从创业咨询、创业资金支持、市场营销、专利保护、成果转化的“一条龙”创新创业服务。

(2) 通过市场化发展, 为众创服务的科技服务业应覆盖所有的创业中心和创业园区, 政府提供一定的支持, 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

(3) 建立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应用创新平台。

(4) 提高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效率, 重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打通三者之间的行政壁垒, 促成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的共享和开放, 避免科技资源在某一单一体系内封闭流动。

众创空间是在各类新型孵化器的基础上, 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它不但是创业者理想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还是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设立众创空间的众创专项服务平台

通过搭建服务众创空间的服务平台, 实现承载服务资源集成聚合, 打造众创产业生态环境圈, 促进创新创业要素资源扩散叠加和高效溢出。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资源对接和提速发展, 持续扩张空间体量和规模, 形成聚效应和规模优势, 降低成本。促进平台服务资源向空间内创客释放、溢出, 帮助创客创业创新提升发展,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创客群体、创客与空间、不同空间之间的创新协同发展。

1.众创空间服务平台的设计原则与重点任务

(1) 设计原则。市场化运作和政府引导服务相结合原则, 服务创新创业和全覆盖精准化服务相结合原则, 特色差异化服务和专业集成便利化服务相结合原则。

(2) 重点任务。重点围绕众创空间发展、创业主体培育、创新型企业孵化、金融要素助推、创业服务提升、创业文化打造等六大方面任务。具体实现的功能在于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全民创业、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和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2.众创空间服务平台总体设计思路

(1) 两大平台。 (1) 众创空间规划咨询平台:一是围绕主线新建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生命周期, 从项目前期的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与规划设计, 到中期的方案实施, 再到后期的运营, 制定创新创业项目的一揽子解决实施规划方案。二是围绕副线既有项目的孵化和增量化发展, 为创客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深度改造方案。主副两线协同发展、相互促进, 同时做好创新创业项目的效果评价。具体服务内容规划为:咨询服务、规划设计服务、运营管理服务、绩效评价服务。 (2) 众创空间集成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是为了推动“众创空间”长期发展与壮大, 必须做好对入驻创客主体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具体做法是:首先, 为入驻创客主体提供运营所需要的基本场所和基础措施保障;然后, 为企业提供投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和输送服务;最后, 注重创客主体的孵化, 不断帮助创客主体发展壮大。具体服务内容为:基本运营设施服务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业务、信息服务业务、政策法律服务业务。该平台主要是为了推动“众创空间”长期发展壮大, 做好对入驻创客主体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具体做法是:首先, 为入驻创客主体提供运营所需要的基本场所和基础措施保障;然后, 为企业提供投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人才培养和输送服务;最后, 注重创客主体的孵化, 不断帮助创客主体发展壮大。具体服务内容是:基本运营设施服务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业务、信息服务业务、政策法律服务业务、注册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和辅导业务、宣传推广服务、成果转化、鉴定测评业务。

(2) 九个系统。主要由规划咨询服务设计功能平台系统、信息功能平台系统、实践案例展示体验功能平台、绩效评估功能平台系统、项目推广对接交易服务功能平台系统、金融投资集聚集成服务功能平台系统、人才集聚、培训和开发功能平台系统、项目孵化功能平台系统和风险管控服务功能平台系统, 九个业务功能平台系统组成。

(3) 项目孵化一体化价值链。按照“众创空间”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上游、中游、下游的体系结构和内容, 形成有机整合的关联关系链, 并结合创新创业项目全过程业务关联确定调研、设计咨询、提供渠道与客户、注册服务、管理培训与技术支持、宣传推介、项目对接、金融扶持、创业测评、科技成果转化等有关的服务业务内容。体现出全程一体化、综合服务化、主体协同化、价值最大化的项目运作特点。

整合服务资源, 支持创新创业发展

1.加强创业辅导, 保护大学生创业热情

(1) 由于大学生参与创业大赛等产生的好创意, 距离创业成功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因此应以大学生创业者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加强创业辅导, 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 激发大学生创业者的勇气和信心。

(2) 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生力军的作用, 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保护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

2.突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 使之成为众创的前沿

(1) 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智力、人才、项目、设备的巨大优势, 在众创中要牢牢抓住, 使之成为众创的前沿。

(2) 加快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 扩大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实施范围,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职务发明法律制度, 使创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

(3) 允许和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职务发明成果的所得收益, 按适当的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拥有, 市、区科技计划要对该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先立项。

3.强化培训服务, 提升创新创业者的能力

(1) 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 通过整合培训资源, 定期举办创业经验交流会、开展创业大比拼等活动。

(2) 加强大学生创业辅导, 培养他们创新创业精神和技能, 帮助他们克服不敢创业、不愿创业、怕冒风险、怕失败的心理, 激发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3) 完善培训机制, 让创业者学会如何把握商机、发挥团队的人力资源优势组建创业团队、掌握创办企业相关手续、筹措资金和规避市场风险等知识, 不断强化人才素质、激发人才活力、提升人才效能。

(4) 创业培训应与项目推荐、技术支持、人才服务、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创业指导等相结合,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 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4.拓宽融资渠道, 支持众创发展

(1) 扩大各类财政性投资基金规模, 将众创纳入支持范围, 解决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和风险投资的需求。探索建立创业引导基金和众创互助基金, 引导创业者少走弯路。

(2) 发展投融资服务机构, 政府向其购买服务。目前, 已有一些投融资服务机构, 并且有了成功案例, 应大力推广和发展。可由现有的众创空间、政府性投融资机构创立, 并鼓励民间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创立。投融资服务应是专注某一产业行业的专业化经济实体, 能够为创业者量身打造顺畅的融资通道, 并给予全程式、管家式服务。

(3) 政府应整合各项补贴或扶持资金, 不再直接发给创业者, 而是向投融资服务机构购买指定的服务。

(4) 充分发挥众创空间的作用, 建立创业者信用评价体系, 并以此作为融资增信的重要依据。指导各类担保机构参与众创, 在银行与创业者之间搭建可靠、有效的桥梁。

(5) 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应扩大适用对象, 使之惠及创业者。

(6) 推动融资租赁、信托投资、典当机构与创业者合作, 拓宽创业初期固定资产投入渠道, 满足创业者不同成长期差异化融资需求。

5.立足众创空间不同发展模式, 寻求差异特色化发展路径

(1) 众创空间发展模式可概括为:传统意义上的基于物理空间的传统科技园和孵化器, 基于“互联网+”的众创空间, 基于一些机构 (高校、大型国有企业) 的众创空间, 基于资本的众创空间, 基于社会管理机构 (工商、税务、党政工团) 等一系列组织众创空间。每一种模式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资源和运作规律, 应深入研究不同模式内在的发展运作模式和机制, 结合不同模式的特点, 与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寻求差异特色化发展路径。

(2) 加强公益型创客空间和商业性创客空间创客业态引导, 对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公益性创客空间, 政府可设立引导基金, 吸引企业的捐赠和社会投入。

摘要: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开放创新发展平台。创业者在创业中有许多困难, 需要众创空间提供专业服务, 需要政府的支持, 更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为创新创业服务。众创空间设立众创专项服务平台, 有利于实现项目孵化一体化价值链、整合服务资源, 支持创新创业发展。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专项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段浩, 陈颖.中国创客空间地图与发展模式[J].中国工业评论, 201 5 (7) :58-65.

[2]李双寿, 杨建新, 王德宇, 付志勇, 顾学雍.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实践——以清华大学i.Cent er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1 5 (5) :5-1 1.

[3]吕力, 李倩, 方竹青, 乔辉.众创、众创空间与创业过程[J].科技创业月刊, 2015 (10) :1 4-1 5.

[4]张臻.解密众创空间众创空间能否坚守“小而美”[J].华东科技, 2015 (5) :38-51.

[5]吕力, 方竹青, 乔辉.“众创”与企业管理实践及理论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 2015 (7) :22-23, 26.

我国众创空间的运营和发展探讨 篇9

2015年伊始,国务院和科技部数次发文,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就如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了多项措施,目的是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各地也积极设立众创空间这一新型孵化机构来响应中央的号召。众创空间是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趋势构建的面向人人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是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性服务平台,是加速推动科技型创业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对于激发广大群众创造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变化

1.1 中国众创空间的发展现状

我国第一个众创空间是成立于2010年10月1日的上海新车间。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初至年末,各地的众创空间数量已由70余家增长到1.6万家(来源于投中研究院数据),其中已有近400家众创空间纳入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体系。据《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第一版)分析,众创空间可大致从3个层面来划分:

(1)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特大型城市的众创空间。这些城市科研力量强、经济发达,信息技术、智能化制造加工配套能力强,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创客活动也比较活跃。如北京一些众创空间得到了中关村创新孵化器的授牌,享受税收、房屋租赁资金优惠及创业孵化服务等支持。

(2)科技基础较好的中心城市的众创空间。如西安、杭州、武汉、成都、厦门等地的众创空间已经开始起步。但这些地区由于产业基础以及科技服务限制,众创空间缺乏较系统的发展计划、政策资金以及产业配套支持,发展相对滞后于一线城市。

(3)依托高校以及科技园区形成的创客空间。如杭州洋葱胶囊等。高校、科技园区内科研资源条件较好,能发挥教师、学生专业和兴趣特长,带动高校创客空间的萌动和发展。

2016年,众创空间仍然呈高速发展态势,各地众创空间数量明显增多,区域化差异正在缩小。

1.2 中国众创空间的市场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深入、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以及资本驱动的不断强化,众创空间的市场需求也呈现出不断变化的态势,这给中国众创空间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1.2.1 对众创空间提供的生态环境需求不断增强

创业者和创新公司不再将众创空间简单地视为廉价办公场所的提供方,而是愈发看重众创空间所构建的商业生态及其附属链条,以及自身在这一链条所能获得的资源机会。他们希望进入一种完整的商业生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合作机会甚至模式。

1.2.2 对众创空间专业性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

随着资本在双创经济中的不断强化,创业创新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变快。众创空间的使用者更多地需要专业性服务,为自己提供专业、权威的财务、法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事务性工作服务,从而确保自身将主要精力用于研发、创新层面,提升团队整体的运行效率。

1.2.3 对众创空间资源整合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强

随着国家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双创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草根和小团队创业者在创业群体中的比例不断上升。这类创业主体对于专业性资源、数据、设备的需求日益迫切,他们对众创空间的需求已不再是简单的相对较低成本的联合办公场所,而是希望众创空间能够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要素。

2 促进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措施

围绕促进中国众创空间快速发展这一核心思路,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2.1 商事制度改革

将原先的“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许可改为后置审批许可,仅保留34项前置审批许可项目;改企业年检制为年报公示制;规范部门执法程序性,减少执法上的随意性;简化、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

2.2 税收优惠措施

严格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包括众创空间等符合一定条件的新型孵化机构适用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税制改革方向,对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等创新活动的投资,统筹研究、制定相关税收支持政策。

2.3 优化资本市场

优化债券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上市或发行票据融资,并鼓励创业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

除此之外,各省、地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鼓励、扶持众创空间的发展:上海市2015年出台的《关于本市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除上述行政改革类措施外还添加了财税支持,在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方面优惠力度加大,并采取补助、创投引导、跟投、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众创空间;江苏省2015年出台的《江苏省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了省、地按一定比例承担众创空间建设补助资金,直接用于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日常建设和运营中。

3 众创空间运营过程中的问题

众创空间在全国的快速发展,为众多创客提供了所需的服务,但是在众创空间运营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据笔者对相关众创空间的跟踪调查,综合归纳出一些共性问题。

3.1 项目招商难度较大

自2015年初,国家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众创空间发展迅猛,短时间内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这就出现项目发展和发掘速度跟不上众创空间发展的速度、个别空间会出现“有店无客”的现象。在项目引进的过程中,目前国内的部分创业者对于共享经济的认知度还不高,部分团队不愿进驻众创空间,加上一些创业者是迫于就业压力而创业,创业项目质量不高。

3.2 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众创空间在发展上处于初级阶段,依托于传统孵化器的众创空间在服务模式上停留于孵化器模式,而由于投入大、周期长、涉及范围广等原因,导致创客空间对创客服务仅停留在提供初级平台,或者只注重投融资指标上,并没有从创客孵化的根本方面提供指导。很多创客在创业过程中因为人数少、资金缺乏、相关事务处理能力欠缺等,很难对存在的问题做出解决。

3.3 尚需成熟的盈利模式

目前来看,众创空间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大多数空间以收取低廉的租金和相应的服务费为主要收入来源,而众创空间的场地很多是租来的,租金自不用提,前期创办之时需要投入,再加上日常运营及管理的成本,大多数空间存在入不敷出情况。众创空间是一个服务平台,若无合适的盈利模式,将无可持续发展。

4 众创空间发展的建议与思考

4.1 坚持市场化运作

目前众创空间数量大为增加,很多创客空间虽然硬件条件优越,而对具体的服务内容充实不够,这一部分创客空间稀释了创客资源,即使吸纳了优秀的创客项目也没有能力孵化;其次挤占了政策资源,在本身孵化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这一部分创客空间的盈利能力有限,靠政府补贴度日只会浪费行政资源。

解决众创空间良莠不齐的方法就是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坚持走市场化道路,让创新创业事业回归市场的本源,由市场来做裁判,服务和孵化能力强的创客空间发展做强,不被市场认可的弱者被淘汰。政府可以设立严格的软服务能力考核标准,对考核优秀的众创空间给予运行补贴;同时大力发展与产业链结合紧密的众创空间,让有能力、有需求的优秀企业设立专业化的众创空间,利用自身在产业链中的资源有针对性地服务相关创客。

4.2 对众创空间进行功能性细分

众创空间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孵化器而言短得多,功能定位上也较为单一。尤其是倡导发展众创空间以来,新增的众创空间多借鉴以前期知名创客空间,同质化现象严重,有人甚至戏称为“模仿秀”。同质化的众创空间功能相似,既不符合市场规律,又与当地的产业发展和基本情况不相适应,出现不接地气的现象,这与设立众创空间的初衷相违背。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众创空间进行功能性细化。综合型或公益型众创空间可以着重于项目筛选,选择团队建制相对完整、创业目标明确的项目,经过一段时间孵化服务,引导项目与投资人对接或者与专业从事融资服务类的众创空间对接,这样做可以优化众创空间资源,使不同类型的众创空间能更专注于自身优势的建设。要想建立这样的链条式服务就需要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力量,推动众创空间产业整体发展。加强行业间交流,整合行业资源,努力打造行业品牌众创空间,推动众创空间产业的健康和良性发展。

具体来说,众创空间的功能性细化应该出现这样的链条,如图1所示。

众创空间进行功能性细化还可以解决盈利问题,不同的众创空间可以根据功能性的不同获取对应盈利渠道,例如依托于孵化器的众创空间可以在孵化链条中获得孵化器的支持,融资型众创空间可以重点开拓投融资收益渠道,产业型众创空间可以根据在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发展壮大。这样,各众创空间根据自身定位和优势足可以实现在市场环境下健康成长。

4.3 提升空间服务质量

创新创业最重要的是团队构建和资源资金的整合,而不是简单地提供房子、提供代理注册等服务。理想的众创空间应该具备这些要素:

(1)为创业团队提供办公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为初创企业提供工商注册、法律服务、补贴政策申请等。

(2)通过举办高质量的沙龙、培训、竞赛等活动,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交流和社群的建立,促进创业者之间的互助与资源分享。

(3)筛选进驻团队,以更好地营造空间内生态环境。

(4)众创空间拥有多种盈利方式,以创新创业培育服务为中心,对众创空间的商业营利模式进行探索。

(5)针对空间内创业项目的不同,引入专业的创业导师与投资资源,有针对性地对创业项目提供有效的帮助。

2015年为众创空间的爆发年,但发展至今多数众创空间仍然处于初创阶段。笔者认为,众创空间只是处于双创经济催化剂的地位,并非双创经济的主角,空间本身作为双创经济的服务者,不应该喧宾夺主,未来双创经济的发展重点应该在创客身上,众创空间发展须遵循市场规律,将重心放在如何服务创客的方向。只有找对方向,众创空间的运营才能沿着正确的路径走下去,假以时日,众创空间将对双创经济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北京众创空间联盟,等.中国众创空间发展蓝皮书[EB/OL].(2016-04-18)[2016-10-11].http://house.people.com.cn/n1/2016/0418/c164220-28284922.html.

[2]上海鸿元控股集团,中国网福建频道,厦门启达创业.中国众创空间开发与运营白皮书[EB/OL].(2016-06-16)[2016-10-11].http://sanwen.net/a/nxvtjoo.html.

[3]周宣伯.一些众创空间无客怎么办[N].中国青年报,2016-04-26(9).

[4]何浩成.众创空间“遍地开花”背后的思考[EB/OL].(2016-05-14)[2016-10-11].http://tech.163.com/16/0514/21/BN2AO70000094P40.html.

[5]李唯.众创空间泡沫调查:运营者赚取政府补贴却无孵化服务[EB/OL].(2016-03-07)[2016-10-11].http://finance.qq.com/a/20160307/062434.htm.

上一篇: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下一篇:水泥混凝土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