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教学

2024-08-21

规律教学(共12篇)

规律教学 篇1

前不久, 我听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规律》, 受益匪浅。

一、试一试、移一移, 建立规律的初步表象

1.框数活动

多媒体出示下图, 在表中每次框住两个数, 移动这个框, 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2.选择有代表性的解法交流反馈

1+2=32+3=53+4=74+5=9……9+10=19。

师:这样思考要注意什么呢? (从左往右, 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学生用框框9次, 得到9个不同的和。一个学生演示自己的做法。

二、想一想、议一议, 促进规律的自然生长

1.框数活动

多媒体出示, 如果每次框3个数, 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如果框4个、5个呢?先试一试再填表。

2.交流规律

(1) 揭示规律

生1:我发现了规律, 第一列数-第二列数+1=第三列数。

生2:我发现用第一列数- (第二列数-1) =第三列数。

生3:我发现用第一列数+1-第二列数=第三列数。

生4:我们还可以竖着看, 从上往下, 第三列的数依次减1。照这样下去, 如果每次框6个数, 就能得到5个不同的和;每次框7个数, 就能得到4个不同的和。

师: (板书上述规律) 从简单的情况入手分析, 逐步尝试解决复杂问题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如果每次框8、9、10个数, 结果会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发现的规律试一试。 (学生交流)

(2) 注入意义

师:让我们来看看刚才几个同学发现的规律。这些规律的形成一定有着充足的理由。谁来尝试解释解释?

生:生1说的规律可以这样理解, 10个数, 如果每次框4个, 有多少个不同的和?关键是要看每次框中的第一个数可以是哪些数?我们可以先不考虑最后框中的4个数是7、8、9、10, 其余的1到6, 6个数都可以做框中的第一个数, 再加上最后一组4个数, 10-4+1=7, 一共有7组和。

生:我想解释一下生2说的规律。10个数, 每次框3个的话, 要看有几组符合要求的和, 每次框中的3个数中, 第一个数不可能是总数中的最后2个 (9、10) ;如果每次框5个数的话, 每次框中的5个数中, 第一个数不可能是总数中的最后4个 (7、8、9、10) 。10- (3-1) =8, 10- (5-1) =6。

生:生3说的规律可以这样理解。10个数, 如果每次框中5个, 我们可以先在10个数后再添一个数x, 总数就是11个, 每次框中的5个数中, 第一个数不能出现在末尾的5个中 (7、8、9、10、x) , 也就是和刚才的“规律一”道理是一致的。其中的7、8、9、10四个数不能做框中的第一个数, 其余的6个数可以做框中的第一个数, 因此就对应着6个不同的和。10+1-5=6。

生4总结的规律大家都觉得不太好解释, 在老师的建议下, 有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生:生4说的规律好像不可以像刚才的三个规律那样解释。如果用这个规律解决复杂问题, 需要我们从简单的开始试一试。

生:生4说的规律显得简洁实用, 其中的道理不容易被理解。

生:可以这样想, 如果每次框2个数, 有9个不同的和 (框中的第一个数不能是10) 。如果每次框3个数, 和当然就少了1个, 只有8个 (框中的第一个数不能是9、10) 。每次多框1个数, 那么框中的第一个数出现的可能性就少1个。因此, 框中的数依次多1个, 和的个数就依次少1个。

三、赏析

首先, 《找规律》教学要让“找”的气氛浓厚, 彰显“找”的价值。上述教学, “找”的目的明确, 既有凭借直接经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 也有在初步发现规律后的应用性活动, 还安排了为规律找理由活动;“找”的过程丰富多样, 算一算、框一框、借助初步规律试一试;“找”的结果灵活自由, 每个人根据自我体验发表看法, 从不同的侧面对规律进行归纳, 丰富了规律的内涵。

其次, 有意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最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是在知识与人的认识之间建立一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 是符合逻辑的, 对这种联系加工得越深, 则学生对逻辑的理解就越深。多数老师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 一般是从简单开始进行逐步的尝试, 直至规律的出现, 最后进入应用阶段。规律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 仅仅找出来并进行应用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图形覆盖问题中的规律, 实质是一一对应原则, 即要找出每次框中的一组数中第一个数出现的位置, 也就是给出的总数中与框中第一个数对应的位置可以是哪些。上述教学, 在找出规律后, 师生回过头来, 反思规律存在的合理性, 这是学生理性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聚敛思维进行“精加工”的重要手段。当然, 学生对规律的解释还不是很合理, 我们要允许这种“实质性联系”在表达上的不足, 要让学生在逐步学习中形成表述语言。

规律教学 篇2

澧县如东镇永丰小学:李先军

这一课的内容是比较独立的,虽然编排在第二册,但我尝试着以庆“六一”这一活动进行教学,学生不但学起来没 有障碍,而且学得非常轻松、有趣。1.以“比较式”导入。

两种不同的晚会情景布置图,看哪一种设计的漂亮。一下子激起了他们的兴趣,能让他们很快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从而很 自然地引出课题──找规律。

2.找规律。

在这一阶段,我以庆“六一”为载体,分几个层次进行教学,先随着学生的思路随机找出灯笼的规律,其他组的规律由同桌互相讨论找出来。教材中对于圆圈的规律没有深入地研究下去,我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在非常形象的电脑演示过程中体会到规律不但可以从左往右找,也可以从右往左找,还可以从不同的起点找,等等。用不同的方法找出来,防止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认识趋向全面。这样就提高了难度,挖深了教材,既提高了知识的难度,也避免了学生觉得 例题枯燥无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动手让学生在涂一涂、动一动中深层次地感知规律。

先让学生按规律做涂色练习,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规律的体验和感知,为学生下一步创造规律及发散思维做好铺垫。再让学生在拍手、动作中创造规律,学生做得投入,说得流畅,听得仔细,合作得愉快,真正体现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极大地调动了思维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 索数学问题的兴趣。

4.联系生活,找身边的规律。

学生通过按规律涂色,自己创造规律这一环节,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得到进一步加强,已经可以判断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所以这个环节出现得很贴切,接近自然,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不但为下一个环节“用数学”做了铺垫,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 学理念。

5.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类比推理,规律教学 篇3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途径

所谓类比推理主要是指两个或者两种类型思维对象在某些方面存在的相同点和相似点,进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也存在相同或者相似点的一种思维方法[1]。类比推理是当前教学过程中一种灵活、有效的数学思维方法,能够让学生直接、明了地掌握教学知识,符合小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2]。下面就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途径进行分析。

一、先行组织,搭建类比桥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类比推理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具备了相关同化新知识的概念或者相似概念。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对相关上位或者相似概念的了解,就难以促进类比推理活动顺利开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新学的数学知识,并且将其合理融入到原有知识认知结构中,需要老师从整体上对教材进行把握,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在自身“已经知道的”和“需要知道的”的知识内容中架设一条桥梁,从而为学生通过类比推理学到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自身对计算过程抽象和高级的认知,精心设计一组整数、小数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总结和归纳其中包含的关键点,即“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这个理论认知是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内容。因此,老师的引导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探究,从而推动类比推理活动顺利开展。在学生掌握了新计算法则后,便可以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归纳总结得出计算的共同点。这样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类比推理方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印象,并逐渐形成稳定而又灵活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原型启发,凸显类比抽象

实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有利于启发学生进行类比推理和联想,从而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数学模型,引导学生认识新的数学对象。所谓原型启发就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根据事物发展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创意想法。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具有直观思维认知心理特点,从而导致小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对象时,往往会依赖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原型而展开类比推理,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认知水平。

例如:在学习“认识线段”时,老师可以根据线段概念,创设一个红头绳活动场景。场景的内容主要是由学生用双手捏住头绳两端,并绷紧成一条线段的实物原型,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线段概念的本质属性。

再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由于“高”的概念较抽象,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编排一个人字形三角架实物图和“三角形的高”,这样有利于学生较直观地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同样,在认识“圆锥体高”的时候,老师可以充分利用三角形高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由二维图形特征类比推理出三维图形的特征。通过借助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展开类比推理教学,符合学生的成长认知特点,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原型启发中进行类比推理,从而深入掌握三角形高的相关知识点,并逐渐养成主动构建数学概念的习惯。

三、联想类推,直觉类比猜测

所谓联想类推主要是指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知数学结构与新的数学模型结构基础上,通过进行相似关系的猜想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教学策略。其中,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知识都存在内在联系,可利用类比推理法教学。例如:在学习“等式性质”时,其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者同时减去一个数,仍旧是等式;几何图形中对于二维和三维图形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相似性;运算律中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等。上述几点,前后各个知识点都存在紧密联系。通过采用联想类比策略,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掌握已有数学知识结构和新数学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点,进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类比推理。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体积”时,首先老师便可以向学生展示二维圆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也就是将圆形平均分割成多个小扇形,然后组合成长方形进行直觉推导联想;接着组织学生像圆形分割和拼接那样,将圆柱体进行平均分割,再组合成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上述采用的类比推理法在小学几何图形学习过程中应用较多,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模型的认识,充分发展直觉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实现二维平面图形与三维立体图形的合理转化,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几何图形中所潜藏的规律。

四、结语

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然而,学生类比推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在长时间的“学”和“思考”中进行积累,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数学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小玲.类比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z1):243-243.

规律教学 篇4

在高考试题的安排上有区别于传统高考的顺序, 语言基础与运用部分考查放在第二卷表达部分, 考查的重点主要体现在熟练、有效地运用常见的语言文字。具体要求是:在识记方面, 对于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个知识点, 并没有用传统的选择题直接来考查。而是放在像作文等主观题中来间接地测试学生的基本素养, 难度系数相比传统高考应该说有所降低。这其中是有许多原因的, 比如地方语音因素等。其他语言基础与运用考点的难度系数都在E级, 并且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分值适当减少, 新课标高考只重点考查成语、语病、衔接等三个方面, 并且都是每个考点一个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三个试题和以往的试题形式大致一致, 难度也相当, 都是平时常见常用的知识。唯一要强调的是稍微增加了一点的灵活度。2012年在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时考了“芝兰玉树”“闻过则喜”“上下其手”“从一而终”四个词语, 其中“芝兰玉树”虽然不常用, 但在课本《滕王阁序》中学过, 课下注释有解释, 也应该属于常见范围之内的词语, 并且学生只要会用“闻过则喜”选出使用恰当的也不是难事。

新课标高考语文基础试题考查的难点依然是辨析并修改病句。备考这一个考点, 学生必须做到基础知识过关, 也就是要先搞清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做到心中有概念, 出手分类型。对病句试题, 大可不必过多地关注试题所考查的知识概念, 学生要明确知道有六大病句类型即可。但是当一个句子摆放在面前, 却不能够迅速判断出它是不是病句, 错在哪里时, 那么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就只能是摆设了, 没有一点实际作用。因此, 应该有一定量的经典试题积累, 能够准确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和经常出现的病句特征, 并且养成一定的语病敏感。经常阅读积累来增加自己的语文素养, 只有拥有比较丰厚语言积淀, 比较敏锐感悟的能力, 才能读出语病。虽然语言运用题考查逐步趋向于灵活性, 但均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做好语文基本功, 搞清语病试题的种类和病因, 应对高考语病试题还是可以的。

针对以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命题规律, 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每天积累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每月额外增加练习习作的次数。坚持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开展诗词评讲或演讲小活动, 让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教师要关注新课标高考语文新的动向, 如有改动之处, 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面:语言运用的成语病句试题、文言文翻译试题、诗歌鉴赏试题、选考试题中的文字表述部分以及作文。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过程管理, 掌握每一个学生出错的原因, 并即时加以改正, 掌握避免差错的规律。在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把基础运用考点尽量讲详做细, 争取在平时的教学中夯实基础, 为高考在语言基础运用上拿到高分做好铺垫。

语言表达剩余的两个题是对长短句变换和修辞仿写知识点的考查, 都是传统高考常见的试题类型, 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只要按试题的要求认真去落实每一个细节就可以拿到高分。这部分也属写作范畴, 在作文训练时可努力加强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练习, 有目的性地进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强化训练。特别注意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只有平时常加练习, 反复演练, 加以揣摩, 熟悉掌握各种类型的试题的具体要求和变化, 考试的时候才能驾轻就熟。

高考语文在语言基础运用的考查上也是花样百出的, 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形式, 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的同时, 引导学生关心时事, 使他们积极从生活中学习, 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当然也要注意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 让学生主动去积累,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5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的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的进行思考、探究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本节课的新授活动设计:

第一次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用图片试着摆一摆、画一画、找一找有几种搭配方法,然后组内交流,指名汇报,互动评价,重点在让学生理解怎样找能有条理有顺序,以及解决搭配的两种策略。

第二次活动,用符号代替实物,用连线代替摆放,帮助学生向抽象思维过渡,(活动过程同上)

第三次活动,增加两种不同实物的代替符号,学生找出搭配的方法,了解学生搭配中的有序性和条理性,以及两种解决策略掌握情况。探究出多少种搭配方法与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3、练习的设计,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要重点突出生活因素,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此外,还可以从搭配的结果反向思考两种不同事物数量的可能性。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并能列举出事物排列的规律,体会到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课件、贴图、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戲导入,感知规律

1、猜颜色

教师出示一串红黄两种颜色的花,先按红绿红绿……依次展示,学生猜猜接下去会是什么颜色的花?问:你是怎么猜的?

引出课题——象这样按红绿红绿红绿有顺序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这节课陈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找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师:“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啊,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教室装扮得非常漂亮!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情景观察(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能找出这幅图中哪些地方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2、自主观察,同桌进行讨论交流,找出不同规律。

3、汇报结果

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有规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下一个会是什么。

学生每回答一组后,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在回答的同时,电脑上依次在每组之间加条虚线,让学生体会到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这一含义。

4、小结规律

象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排列的规律,都是一组一组重复排列叫作有规律的排列。

5、找规律

出示三组图片,让学生找出他们的排列规律,并说出问号的地方藏的是什么?

三、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1、涂一涂

让学生在卡片上涂出有规律的颜色,然后小组之间互评涂对了吗?

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说出排列的规律。

2、画一画贴一贴

设计规律,学生动手画一画,贴一贴。

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

生展示自己创造的规律,让其他学生找规律。

3、演一演

师:不光图形有规律,生活中处处有规律,老师常用掌声来鼓励你们,请你们找找老师掌声中的规律。

师:你们也可以用声音和动作自己来创造规律。(学生上台展示,表演)

四、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生活中有很多规律,谁来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规律呢?学生汇报

2、展示生活中的规律,感受规律带给我们的美。

师:生活中处处有规律,并且美化着我们的生活,请欣赏规律带给我们的美。

五、课堂小结

规律教学 篇7

[片段一]感悟规律

1.教师课件出示一组有规律排列的蜜蜂和甲虫图片,让小朋友观察30秒钟后,迅速遮盖住该图并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看见了什么?然后掀开盖头和学生一起验证自己记忆中的内容。以同样的方式展示第二组蜜蜂、青虫、甲虫图,并追问:你是怎样记住的?

2.教师接着出示下列两组图片: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组记一记。1分钟后遮盖住并提问:现在你又记住了什么?

生:我喜欢记第二组图,它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师:喜欢第一组的小朋友请展示一下。(只有个别小朋友,请他回答也含糊不清)

师:为什么都喜欢第二组呢?

生:第二组都是按照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排队的,而第一组没有排好队伍,我记不住。

生:我还发现第二组的颜色也很好记,3个3个排队,都是绿色、蓝色、红色,绿色、蓝色、红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Flash课件随机出示下图:

生:老师,我发现它们的排列都有顺序,有一定的规律。

师: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就是规律。(板书: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找规律。(补充板书:找)

(分析: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众多的有效因素中学习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选择的学习材料应既要遵循教材意图,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需求和思考方式。课始,笔者创设了蕴含数学问题的“捉迷藏”动态情境,这种记忆力大比拼的游戏,不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观察,且使学生在“观察—遮盖—表述—验证”这种非常刺激的氛围中引发了学习需求,实现了引入与新知的无缝对接,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进入了新知的探究,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生动而高效。)

[片段二]发现规律

1.教师出示主题图(见下图)。

师:今天是5月18日,再过几天“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到那天,老师要把教室布置得像图上那样漂漂亮亮的(观察动画)。请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彩旗、彩花、灯笼。

生:我看到有许多小朋友围着圆圈在唱歌、跳舞。

生:我看到了彩花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都是按照绿色、紫色,绿色、紫色……进行排列的。

生:它们是2个2个一组进行排列的。(教师根据学生描述随机出示下图)

师:那接着往下排应该是什么颜色的花呢?请说说理由。(生答略)

生:我发现彩旗是按照黄旗、红旗,黄旗、红旗……这样2个2个一组进行排列的。

师:那接着往下排,你会排吗?请说说理由。那往前排又应该是谁呢?老师搞糊涂了,都是2个2个一组排列的,现在为什么变成红旗?

生:往前排应该是红旗,因为往下排是从左到右按照黄旗、红旗这样2个2个一组排列的,而现在是从右往左排,是按照红旗、黄旗这样2个2个一组排列的,所以应该是红旗。

就这样采取自主观察、探究和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建构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分析:笔者借助课件的强大交互功能(可根据学生反馈,机动灵活地发现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这个“支架”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自主建构“规律”的意义:一组事物依次不断(至少3次)重复排列。同时又适时引导学生:“接着排列是谁?往前排又应该是谁呢?请说说理由。”这样,学生在互动合作交流中超越先前的思维认识,更加全面地理解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得的规律是有变化的,在学到新知的同时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重新建构新知。)

[片段三]应用规律

1.说一说:接着是谁?你是怎样想的?(说明:甲虫是按绿、黄、红为一组排列)

2.涂一涂:请涂出合适的颜色,并说明理由。

师:小朋友接着往下画,应该画什么?

(分析:笔者设计的不同形式的应用练习对教学进行了拓展与提升。“说一说”中利用小朋友喜欢的小甲虫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继学习“找数字中的规律”做了孕伏;“涂一涂”中整合说理由、画图形等活动,提高了思维训练效率。)

[片段四]构建规律

教师又出示第一组图: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第一组图没有排好队伍,学了找规律的知识后,你能有规律地给它们排排队吗?老师喜欢小朋友排出不同的队伍并且越多越好!请把自己排好的队伍画在本子上。(生画略)

教师选取学生的部分作品:

(分析:再次利用这一学习材料,小朋友通过有规律排队,不但让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也使教学流程更加顺畅,把学生的思维及时地推向了高潮。)

师:小朋友真棒!能摆出这么多有规律的排列,请用有规律的掌声来表扬自己。

也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可以是动作、声音……要求:先想好你要用什么样的规律,再动手,看看谁排列规律有创意、有价值。

以下截取的几个片段是课堂反馈中小朋友自己构建的规律:

“规律课”教学初探 篇8

一、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 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 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 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 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 1) 探索实验法

探索实验法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使学生得出: 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 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 2) 验证实验法

验证实验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具体实施时先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结论,验证物理规律.

例如,在“力的合成方法”的教学中,采用如下的方法和步骤: ( 1) 教师提出问题: “合力与分力二者间有何关系?”( 2) 将平行四边形定则明确告诉学生. ( 3) 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得出合力大小与方向的表达式.

2. 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理推理法”.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3. 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 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

例如,在“动能定理”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 质量为m的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速度v1,经过位移s,达到速度v2.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外力所做的功跟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运用“理论推导法”推导出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二、物理规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弄清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物理规律的发现,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 1) 实验规律都是经过多次观察和实验,进行归纳推理得到的. 如牛顿第二定律、气体实验三定律等.

( 2) 理想规律都是由物理事实,经过合理推理而发现的. 如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3)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规律经过理论推导而得到的新规律. 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

2. 注意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

以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为例,两个定律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一定律是说物体不受外力时做什么运动,第二定律是说物体受力作用时做什么运动. 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基础.

3. 要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在规律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防止死记硬套. 为此应做好以下两点:

( 1) 从理论上解释实验规律,做到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充分认识物理规律. 如玻意尔定律是实验定律,也可以从分子动理论来解释它,做到理论与实验相统一.

( 2) 要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如 ρ = m / v. 对同一物质而言,不能说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因为同一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9

《找规律》是苏教版四年级第八册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理解搭配过程中的规律, 并能运用这些规律思考、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 学生经历了找规律的过程, 他们在此过程中学会了探索、归纳、抽象和初步的论证能力, 逐步知道怎样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情景:孩子们都喜欢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在上课伊始, 我带着学生一起玩这个游戏, 让他们体会游戏中的规律。 (1) 同桌两位同学一起玩, 让他们始终出不一样的形状, 不管输赢的结果, 只是看一看可以形成多少种不同的组合。 (2) 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来玩, 每进行一次, 要做一次记录, 让孩子们体会到三种形状可能出现的不同组合。 (3) 老师和一位学生玩这个游戏进行示范, 老师可以有意反复地出石头,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出。老师再次反复出示剪刀和石头,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组合的形式。

设计意图: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数学知识才会脱去生硬的外壳而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 在学习本课知识时, 我们可以由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始, 让他们经历三个层次的游戏。第一次游戏调动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第二次游戏是对游戏经验的分析, 让他们进入思考阶段, 把生活经验上升到数学概念、原理、规律上。第三次游戏就更具有数学味了, 这时就让学生逐渐有了“序列”的概念, 为数学知识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 出示例题

1.出示情景: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和问题。要求:红红买一个芭比娃娃, 再配上一顶帽子。问题:红红可以有多少种选配的方案呢?

2.学生自主探索, 经历学习过程。 (1) 实际操作, 让学生自由搭配。给每一位学生准备好学具, 给他们充分的时间, 让他们在自由操作中, 体会搭配的不同方案, 并慢慢地理解有序搭配的意思。 (2) 逐步抽象, 让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在经历了自由搭配之后, 让学生在自己的草稿纸上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不同的选配方案。可以让学生用符号或者图形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第一步情景引入时, 学生就有了“有序”搭配的思想。在第二步出示例题时, 学生在更加明确了目标和要求以后, 又进行了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一是自由选择方案搭配;二是把思考的过程, 用图形或者符合表示出来。这两个过程使得学生的思考又向前进了一步, 可以说是把思维外化的重要策略, 也是数学抽象的必由之路。

3.小组交流。小组的交流与分享可以是实际操作的演示, 也可以是他们自由表达的讨论, 让学生在这个阶段有一个相互学习和碰撞的过程。

设计意图:前面几个环节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 而这个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

4.学习情况交流。 (1) 让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搭配方式, 并交流讨论:怎样搭配才会不重复不遗漏?a.先选芭比娃娃, 然后给她们戴帽子, 每一个娃娃有两个帽子, 这样总共有几种方案?六种。b.如果先选帽子, 就是每种帽子都可以戴在不同的娃娃头上, 从帽子的角度来给娃娃佩戴, 每种帽子可以选择配三个娃娃, 这样也会有六种方案。 (2) 最后展示不同的图形表达方式, 并讨论问题:怎样才能把你的展示做到既明白又简单呢?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建立在之前的基础上的, 此时的学习情况交流, 我们必须明确问题, 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汇报。在这里,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自然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当然, 先选娃娃的思路要更加容易一些, 如果先选帽子, 学生就会感到不习惯, 有些别扭。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汇报时, 给予适当地点拨, 让他们的思维可以有一种多项的选择。最后, 在组织学生对上述两种方式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 让他们的思路更加清晰。

(三) 发现规律

1.让学生用连线的方式把搭配情况抽象出来。

设计意图:在之前学生通过图形表征获得了一些示意图, 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 用在示意图之间连线的方式把学生得到思维过程更进一步外化, 这样的外化过程也就向乘法原理的本质更近了一步。

2.带领学生进行必要的变式练习。 (1) 如果有两顶不同的帽子, 四个不同的娃娃会怎样? (2) 如果是三顶不同的帽子, 三个不同的娃娃又会怎样?

3.对上面的变式练习进行归纳, 并讨论问题:娃娃的个数和帽子的个数与选配方案有关系吗?有怎样的关系呢?

4.对我们找出的规律要进行论证。为什么帽子的个数和娃娃的个数的乘积就是我们最后选配方案的数量呢?让学生通过论证把这个规律与乘法联系起来, 并体会组合问题中的乘积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变式练习, 让学生积累更多的有规律的案例。有了这么多的案例, 就可以为归纳提供足够的理据。对于这些资料进行抽象就会逐渐形成有目的地猜想:帽子的数量乘以娃娃的数量就等于搭配方案的数量。这个结论是一种可能, 对这个结论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去进行论证。在小学阶段, 我们不可能进行严格的演绎推论, 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思辨的方式, 把算式和意义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整体上相通了, 他们就可以获得论证的结果。有了这样的过程, 学生就能明白为什么了, 他们把数学关系搞清楚, 就会越学越起劲, 越学越有兴趣, 也会因此而越来越聪明。

(四) 变式练习

(1) “想想做做”第一题, 让学生小组讨论问题。 (2) “想想做做”第二题:每一种方案可以由几部分搭配而成? (3) 拓展性问题:两件不同的裤子, 三双不同的鞋子和四件不同的上衣, 可以有多少种搭配方式?

让学生小组讨论:每一种不同的穿法, 可以由几部分搭配而成?你们是否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变式练习是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 它主要通过变换情景、改变问题等方式, 把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让学生通过解答不同情景的问题, 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在这里, 我设计的练习不仅情景发生了改变, 问题层次也有了提高, 看上去比之前的问题都要复杂一些, 但是本质还是没有变。这样的变式练习, 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 还有利于他们的数学知识结构向深度进一步扩展。

(五) 总结质疑

最后总结本课内容: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什么收获?关于组合搭配的问题还有哪些疑问?”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0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8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最简单的图形或实物排列规律, 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发现规律过程, 掌握按规律将简单图形或实物进行有序排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和发现最简单的图形或实物排列规律, 并能根据规律对最简单图形或实物进行延续排列。

【教学难点】

能找出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师:今天, 范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不同颜色的五角星, 你们看这是什么颜色?猜一猜下一个会是什么颜色? (生猜各种不同的颜色)

师:再下一个又会是什么颜色呢? (生猜, 出示几个有规律的颜色) 再让学生猜下一个是什么颜色? (生齐说:黄色) 为什么刚才大家都认为是黄色呢?

师小结:看来咱们班的孩子不仅有一双会观察的小眼睛, 还有一个会思考问题的大脑。那待会, 遵守纪律的孩子老师就把这颗黄色的纪律星送给他, 爱动脑筋积极发言的孩子老师就把这颗红色的智慧星送给他。老师看你们表现这么棒决定带你们去参加聪聪学校的联欢会。

二、发现规律, 学习新知

师:瞧, 联欢会可真热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刚才你们说的彩旗、灯笼、小花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揭示课题)

(1) 师:我们先来找找小旗的规律。猜猜最后一面会是什么颜色的小旗呢?你是怎样想的?为了让别人更清楚地看出小旗排列的规律, 你能给小旗分分组吗? (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组, 师板书圈一圈) 谁在重复出现?对了, 小旗的规律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重复排列出现的。

(2) 师:接下来, 我们再来找找小花的规律。猜猜最后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小花呢?能说明理由吗?请你上台来圈出小花重复排列的部分, 好吗?瞧, 他这样一圈咱们就很容易看出小花是按一朵红花一朵紫花的规律重复排列出现的。

(3) 师:小旗和小花的规律我们找到了, 还有小灯笼排列的规律和小朋友队伍的规律, 请同桌小伙伴悄悄地说一说。并在课本85 页图上圈一圈。 (师请两位学生上台圈) 请你们俩把你们的发现给大伙说一说。

师小结:像小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不断重复出现的排列就是有规律的排列。你们通过观察和思考, 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规律, 真了不起。同学们, 想不想和这些小朋友一块做游戏啊?聪聪也非常欢迎你们, 可是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要想加入我们的队伍, 你们必须先顺利闯关四轮, 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三、应用规律, 解决问题

1.第一关:我会猜。

(1) 师演示课件。提问:这组都有哪些图形?它们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下一个范老师会摆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吗?你是怎样猜对的?

(2) 师演示课件, 只摆一组。提问:这组又有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呢?仔细观察, 师接着摆第二组。提问:现在我想在红色三角形的后面再摆两个图形, 猜猜看我会摆两个什么颜色的什么图形?为什么范老师心里想的你全知道呢?

(3) 师:比一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规律有什么不同呢? (2 个一组重复出现, 3 个一组重复出现) 太佩服你了, 连这个秘密都被你发现了。

2.第二关:我会找。

师:聪聪画了两幅作品, 想请大家当回小老师来帮他看看他画得有没有规律, 请把课本打开翻到89 页第1 题。

(1) 请小老师们先帮他圈出每组重复排列的规律, 再划去不符合规律的图形或文字, 并在右边圈出正确的答案。

(2) 展示学生作业。评价:这位小老师当得如何?

3.第三关:我会涂。

(1) 师:看了聪聪的作品, 你们想不想动动手也来创造一幅美丽的作品呢?请拿出作业纸, 选择你喜欢的颜色给花朵涂出自己喜欢的规律。 (电子白板展示学生作品)

(2) 作品展示汇报:说说你设计的花朵图有什么样的规律。

4.第四关:我能行。

师:除了图形中有规律, 你还能找找在我们生活中按规律排列的东西吗?老师也找了一些生活中有规律的图片, 一块去看看吧! (欣赏图片) 我找的这些图片美不美啊?是啊, 规律可以美化咱们的生活, 是不是给掌声鼓励我一下呢, 谢谢大家, 你们发现了吗?在你们送给范老师的掌声中也有规律呢, 有什么样的规律?

师:除了图片中有规律, 其实声音、动作中也有规律, 你们还能设计一些和老师不一样的简单规律吗?

四、总结提高, 自我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能评价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吗?

师:请本节课获得了智慧星和纪律星的孩子举起你们的星到台上来, 其他孩子能把你们有规律的掌声送给他们吗?你们能帮他们排排队, 让他们手中的五角星变得有规律吗?表扬四位有进步的孩子, 上台领进步星, 如果他们也要加入到这个队伍中, 要怎样排队, 手中的五角星才有规律呢?

《找规律》教学设计 篇11

教材简析:

周期现象是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现象。初步对学生进行周期现象的教育在于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精神,遵循和利用规律,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

在前两册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学生也曾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安排了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想:

1创设现实的熟悉的生活场景,初步感知场景中布置的物品不仅整齐且有规律,而且给人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积极性。

2关注“生活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通过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3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为学生自主探索规律以及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突出和尊重学生探索过程中的个性化的数学思考。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思维成果,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4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积极开展活动,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进程。使学生进一步优化解题策略,体会优越,体验成功。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59-62页的例1,“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围棋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场景,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县今年成功地举办了第七届“中国龙虾节”。你们想再感受一下当时的节日气氛吗?(多媒体出示:横跨街道的彩旗;各大宾馆悬挂的彩灯;龙虾节主会场摆放的鲜花。)

观察这些画面。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旗、彩灯、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课件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启发:从图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小组交流: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在小组里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

三、自主探究。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

(1)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并适时引导、点拨。

(2)小组交流,教师参与,了解情况。

2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

(1)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例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根据余数是1就可以确定第15盆是蓝花呢?

3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初步知道画图和例举法比较麻烦,体会用除法计算简便。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1出示“试一试”第1题,“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第18盏彩灯呢?

(1)学生自己先尝试解答,然后小组交流。

(2)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比较例举和计算的方法,得出例举的方法有局限性。)

(3)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7+3=5(组)……2(个)

余下的两个是什么颜色的?和每组的第几个颜色相同?

(这两个和每组的第1、2个相同。)

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也是把几个彩灯作为一组?

18÷3=6(组),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分了五组,最后一个是每组的最后一个。)

(4)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6个、第10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

着重让学生说出余数与红旗黄旗的对应关系。

五、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做“练一练”第1题。同桌合作:摆一摆、猜一猜、算一算。

2做“练一练”第2题。独立完成,做后指名ig-ig是怎样想的。

3算一算,画一画(做“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4画一画,算一算:填一填

(1)★★○○○★★○○○★★○○○★★○○……

排在第17个的是(),第200个是()。

(2)我们爱科学我们爱科学我们爱科学…第101个字是()

六、组织活动,深化认识

1同桌配合,相互提问,独立解决。

每人拿出黑白围棋子各10枚,自己设计规律摆一摆,同桌相互提问:照这样摆下去,第几个是什么颜色?一方回答,另一方验证。

2猜生肖:简单介绍生肖是用来表示不同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提问:你今年几岁?属相是什么?比你大1岁的人属相是什么?比你大2岁、4岁、9岁、12岁的人呢?

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进一步启发:为什么比你大12岁的人属相与你相同?与你同属相的人还有可能比你大多少岁?比你小多少岁的人的属相也与你相同?

网球教学的阶段规律及教学要点 篇12

一、粗略掌握运动阶段

初学者在经过熟悉球性的训练后, 在开始学习各种技术时, 都要经过这一阶段。在这一教学阶段, 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 学生对所学的技术有一个初步印象, 并通过学生自己的模仿练习, 体会肌肉感觉, 粗略地掌握动作。

在这一阶段, 学生对球的落点和弹跳高度判断不是很准确, 引拍不够及时、充分, 会出现多余动作, 并且动作紧张、费力、不协调。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精讲多练, 抓动作要点, 以正确的示范和简练的讲解, 初步建立动作概念, 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动作, 不必过多强调动作细节。

二、纠正错误、改进动作阶段

在这一教学阶段, 主要是消除学生的各种错误动作, 改进他们的技术, 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和实效性。学生通过反复练习, 逐渐消除了紧张, 动作质量、回球成功率都明显提高, 但动作仍不够熟练, 没有形成自动化。

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详细的示范和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技术, 体会动作细节, 使动作日趋合理。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 抓主要毛病, 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纠正。教师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这一教学阶段。另外,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加强个别指导, 注意因材施教。

三、巩固和完善动作阶段

在这一阶段, 学生的动作已基本定型, 能够比较轻松、准确地完成动作。教学中, 通过反复的练习, 逐渐使学生的动作自动化, 力争每一次击球都打得轻松、自如、熟练、省力。在这一阶段应注意练习手段的多样化, 要采取分组比赛的方式, 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兴趣。此外,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易到难、打好基础

学一个新动作时, 应注意动作要点, 而不是注意技术动作的动作要点掌握了, 就能做好整个击球动作。

第一, 学习正确的握拍方法, 学会用眼睛盯球, 让视线随球移动, 在准备击球的瞬间, 眼睛要盯住球, 这是正确击球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对来球看得越清理, 才能正确判断来球的方向、速度、飞行高度、旋转强弱和球的弹跳情况。

第二, 从练习正手抽球开始, 然后再学习反手抽球。首先可以先在不挂球网的场地上进行练习, 在简易条件下进行一些专门性的准备练习, 可采用先做模仿动作练习和徒手挥拍练习。其次是自己抛球, 等球由地面反弹后, 将球打给对面练习的同伴。基本掌握正手和反手抽球后, 就要练习正手和反手交替抽球。练习时结合场上移动, 要求击球后保持正确的基本站位。

第三, 学习发球应先练习向上抛球动作, 这是保证发好球的重要因家, 需要专门练习。为了提高抛球的准确性, 应多次重复地练习, 掌握抛球动作后, 再对墙或挡网进行发球动作练习, 最后阶段是在挂好球网的场地上练习。

第四, 截击球的练习。先在专供练习用的墙壁上进行, 然后再到场内练习。在场上练习时, 先让两个人站在发球线附近用中等力量彼此送球, 两人用截击方法对打, 然后一个人退到辅线, 接对方用截击球方法击来的球, 要等球弹地后再还击。

第五, 高压球的技术动作有很多地方与发球动作相似, 所以, 如果初学者能很好地把握发球, 那么再学习高压球就不很困难了。练习高压球一开始就可以在场上进行, 但是, 在和同伴一起练习时, 最好一个人练习高压球, 另一个人练习跳高球。开始练习跳高球时, 不要过于向高远处击球, 以便使站在网前附近的对方能自然地高压到球。再逐渐增加高压球的难度, 使对方离开网前退到后场附近去接球。练高压球时也可以在专供练习用的墙壁前练习, 队员向墙壁前的地上约1-1.5米处击球, 使球落地后向墙壁弹去, 再由墙壁弹回, 使球向高空弹起, 这时就能站在原位上, 连续进行高压球练习了。

2. 了解网球去球通则

网球击球通则是集中众多优秀网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 这些精辟的提示语, 对改进网球技术, 提高击球水平具有普遍意义。网球初学者更应细心琢磨, 亲身体会, 并运用到个人打球的实践中去, 逐步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击球技术。

要善于使视线集中在球上;打球的大部时间, 应使身体重心位于两前脚掌之间;打落地球时, 要使身体侧对球网;发力击球时, 要加快挥拍速度, 在拍速最快时使拍撞击来球大击球爆发力;击球不仅手臂用力, 还要会用腰腹和全身的协调力量完成击球动作;要善于利用蹬地和转体动作, 发挥击球力量;在理想点上要善于在跑动中完成后摆动作;截击球时要使球拍拍头高于手腕;打下旋球时, 要善于使球拍适度后仰;拉上旋球时, 要善于向上转动拍头。

3. 步法练习

优秀网球运动员都具有良好的步法和较强的奔跑能力。步法的好坏是比赛能否获得优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说“步法是手法的保证”, 这句话具有深刻意义。再好的手法和技术动作, 如果步法不能及时到位, 打球的瞬间人与球的关系不合理, 位置选的不理想, 是很难打出好球的。另外, 步法同运动员的斗志和精神面貌有密切联系, 运动员在场上表现出的意志顽强、兢兢业业、每球必争的精神, 很多情况是通过场上积极奔跑、不怕疲劳、尽力拼搏反映出来的。

接发球运动员准备接球时, 膝关节微屈, 脚跟提起, 上体稍前倾, 两脚不停地跳动, 这是随时准备快速起动姿势。步法好首先就要起动快。练习步法时要两脚平行站立, 略宽于肩, 两膝微屈, 上体稍前倾, 球拍居中握于身体前面, 拍头指向前方, 身体重心放在两脚之间, 这样可以随时根据来球迅速起动, 初学者更应注意养成习惯。

参考文献

[1]刘卫国, 韦燊, 付健, 李驰, 袁朝晖, 李强.网球单项技术稳定性评价标准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 (05)

上一篇:景点公示语下一篇:终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