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规律

2024-09-15

物理教学规律(共12篇)

物理教学规律 篇1

前不久, 我听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找规律》, 受益匪浅。

一、试一试、移一移, 建立规律的初步表象

1.框数活动

多媒体出示下图, 在表中每次框住两个数, 移动这个框, 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

2.选择有代表性的解法交流反馈

1+2=32+3=53+4=74+5=9……9+10=19。

师:这样思考要注意什么呢? (从左往右, 既不重复又不遗漏)

学生用框框9次, 得到9个不同的和。一个学生演示自己的做法。

二、想一想、议一议, 促进规律的自然生长

1.框数活动

多媒体出示, 如果每次框3个数, 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如果框4个、5个呢?先试一试再填表。

2.交流规律

(1) 揭示规律

生1:我发现了规律, 第一列数-第二列数+1=第三列数。

生2:我发现用第一列数- (第二列数-1) =第三列数。

生3:我发现用第一列数+1-第二列数=第三列数。

生4:我们还可以竖着看, 从上往下, 第三列的数依次减1。照这样下去, 如果每次框6个数, 就能得到5个不同的和;每次框7个数, 就能得到4个不同的和。

师: (板书上述规律) 从简单的情况入手分析, 逐步尝试解决复杂问题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如果每次框8、9、10个数, 结果会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发现的规律试一试。 (学生交流)

(2) 注入意义

师:让我们来看看刚才几个同学发现的规律。这些规律的形成一定有着充足的理由。谁来尝试解释解释?

生:生1说的规律可以这样理解, 10个数, 如果每次框4个, 有多少个不同的和?关键是要看每次框中的第一个数可以是哪些数?我们可以先不考虑最后框中的4个数是7、8、9、10, 其余的1到6, 6个数都可以做框中的第一个数, 再加上最后一组4个数, 10-4+1=7, 一共有7组和。

生:我想解释一下生2说的规律。10个数, 每次框3个的话, 要看有几组符合要求的和, 每次框中的3个数中, 第一个数不可能是总数中的最后2个 (9、10) ;如果每次框5个数的话, 每次框中的5个数中, 第一个数不可能是总数中的最后4个 (7、8、9、10) 。10- (3-1) =8, 10- (5-1) =6。

生:生3说的规律可以这样理解。10个数, 如果每次框中5个, 我们可以先在10个数后再添一个数x, 总数就是11个, 每次框中的5个数中, 第一个数不能出现在末尾的5个中 (7、8、9、10、x) , 也就是和刚才的“规律一”道理是一致的。其中的7、8、9、10四个数不能做框中的第一个数, 其余的6个数可以做框中的第一个数, 因此就对应着6个不同的和。10+1-5=6。

生4总结的规律大家都觉得不太好解释, 在老师的建议下, 有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生:生4说的规律好像不可以像刚才的三个规律那样解释。如果用这个规律解决复杂问题, 需要我们从简单的开始试一试。

生:生4说的规律显得简洁实用, 其中的道理不容易被理解。

生:可以这样想, 如果每次框2个数, 有9个不同的和 (框中的第一个数不能是10) 。如果每次框3个数, 和当然就少了1个, 只有8个 (框中的第一个数不能是9、10) 。每次多框1个数, 那么框中的第一个数出现的可能性就少1个。因此, 框中的数依次多1个, 和的个数就依次少1个。

三、赏析

首先, 《找规律》教学要让“找”的气氛浓厚, 彰显“找”的价值。上述教学, “找”的目的明确, 既有凭借直接经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 也有在初步发现规律后的应用性活动, 还安排了为规律找理由活动;“找”的过程丰富多样, 算一算、框一框、借助初步规律试一试;“找”的结果灵活自由, 每个人根据自我体验发表看法, 从不同的侧面对规律进行归纳, 丰富了规律的内涵。

其次, 有意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最有价值的学习活动是在知识与人的认识之间建立一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 是符合逻辑的, 对这种联系加工得越深, 则学生对逻辑的理解就越深。多数老师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 一般是从简单开始进行逐步的尝试, 直至规律的出现, 最后进入应用阶段。规律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 仅仅找出来并进行应用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就会发现图形覆盖问题中的规律, 实质是一一对应原则, 即要找出每次框中的一组数中第一个数出现的位置, 也就是给出的总数中与框中第一个数对应的位置可以是哪些。上述教学, 在找出规律后, 师生回过头来, 反思规律存在的合理性, 这是学生理性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聚敛思维进行“精加工”的重要手段。当然, 学生对规律的解释还不是很合理, 我们要允许这种“实质性联系”在表达上的不足, 要让学生在逐步学习中形成表述语言。

物理教学规律 篇2

一、公式类

1、根 据 公 式 想 概 念

对于ρ=m/V,可以记:单位体积某物体的质量叫物质的密度。

2、根 据 公 式 记 单 位

记住物理量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单位换算。

比如根据速度公式v=s/t 记住速度单位m/s

3 、根 据 公 式 想 变 形

多进行这样的训练有利于扩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如根据欧姆定律I=U/R 变形得到公式

U=IR 或R=U/I

4 、根 据 公 式 记 影 响 因 素

例如从f=μF 记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且成正比;

又如通过P=F/S 记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其实质是乘积式或比值式的物理量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5 、通 过 公 式 想 实 验

公式是实验的原理所在,从公式中想所要测的物理量,从所测物理量想所需的实验器材,再进一步想实验过程,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比如根据R=U/I 思考如何测量导体的电阻

二、规律类

1、弹 簧 秤 原 理

弹性限度是条件,力与变化成正比

变化包括两方面,外力可拉也可压。

2 、惯 性 定 律

不受外力是条件,保持匀直或静止

平衡效果合为零,相当没有受外力。

3、阿 基 米 德 原 理

物体浸在液体中,要受浮力不触底

排开液体的重量,V排ρ液乘以g

4 、功 的 原 理

任何机械不省功,有用额外合总功

对物做功才有用,轮重摩擦额外功。

5 、杠 杆平衡 条 件

静止或者匀速转,力乘力臂积相等

根据受力画力线,作出力臂是关键。

6 、反 射 定 律

三线共面两角等,两线分居法线隔。

若遇水面与湖面,等大等距像对称。

7 、折 射 规 律

斜射两线亦分居,三线共面角不等,

密度大的角度小,垂直入射不偏折。

8 、欧 姆 定 律

同一导体同状态,电压电阻定电流

电阻导体本属性,材料长短粗细温。

9 、焦 耳 定 律

通电导体产生热,I方电阻乘时间

电能全部转成热,纯电阻下才可能。

10、串 联 电 路

串联电流路一条,电流大小处处等

总阻总压各部和,正比电阻来分压。

11、并 联 电 路

并联电压处处等,干路电流支路和。

总倒等于各倒和,反比电路来分流。

12、安 培 定 则

通电导体产生磁,电流方向定磁场。

右手握住螺旋管,四指电流拇指N。

13 、滑 动 摩 擦 力

正比压力与粗糙,滑大于滚摩擦力,

匀速直线或静止,根据平衡来求它。

14 、大 气 压 强

高度高了气压低,气压低了沸点降。

古人没有高压锅,新疆烧烤美名扬。

15、物 体 沉 浮

浮力重力相比较,也可比较物液密。

物密小了小上漂浮,物密大了必下沉。

16、决 定 电 阻 大 小 因 素

温度高了未必增,正比长度反面积,

拉长压缩很特殊,四倍关系要分清。

17 、决 定 蒸 发 快 慢 的 因 素

蒸发吸热要致冷,影响因素三方面,

接触面积和温度,再看表面气流速。

18 、影 响 沸 点 的 因 素

保持沸腾需吸热,沸点高低看气压,

高山气低沸点低,高压锅内沸点高。

19 、晶 体 熔 解

吸热升温到熔点,熔解过程温不变。

熔点温度物何态?固态液态或共存。

20、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物近像远大,虚像物近像近小。

29条初中中考物理电学知识点

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 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

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

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电路的几种状态:

①、串联电路: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通道,通过第一个元件的电流一定大小不变地通过第二个元件,只要电路中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都断开。

②、并联电路:

把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组成的电路叫并联电路。特点:

电流有两条或多条通道,各元件可独立工作。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上用电器。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

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

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

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2、电压(U)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 ,国际单位:伏特(V);

常用:千伏(KV),毫伏(mV).1 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

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 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电压值是 0.5伏.

14、熟记的电压值:

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 1.5伏;

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 2伏;

③家庭照明电压为 220伏;

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

⑤工业电压 380伏.

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国际单位:欧姆(Ω);

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 兆欧=1000千欧;1 千欧=1000欧.

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本身的电阻大小与电压大小和电流无关

17、滑动变阻器: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

作用 :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正确使用 :

a, 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 ;

b, 接线要 “ 一上一下 ”;

c, 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

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I=U/R 公式变形R=U/IU=I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

19、电功的单位:

焦耳,简称焦,符号 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

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功)多少的仪器。

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 220V的电路中使用;

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 20安;

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 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 600转。

21.电功公式:

W=Pt=UIt( 式中单位W→焦(J);U→伏(V);I →安(A);t →秒).

22、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

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KW)电功率的计算

公式:P=W/t=UI

23.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

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 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

当U>U0时,则P>P0 ; 灯很亮,易烧坏.

当U< U0时,则P< P0 ; 灯很暗,

当U= U0时,则P= P0 ; 正常发光.

24.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表达式为.Q=I2Rt公式中单位:I→安(A);R→欧(Ω);t→秒(s)

25.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等组成 .

26.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 .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 .

27.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保险丝的特点:电阻大;熔点低

28.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 :

一是电路发生短路 ;

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

29.安全用电的原则是:

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探讨初中物理规律教学 篇3

关键词: 物理规律;规律教学;问题

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听到不少学生说物理难学,究其原因,其一是在于未能准确地把握概念,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很好地把握物理规律。物理规律是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它反映运动变化的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事物本质属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物理规律反映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学生把握好物理规律是学好物理的关键。进行物理规律教学是中学物理的中心任务。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本身,还要对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的问题。为此,进行物理规律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物理规律本身反映了物理现象中的相互联系、因果关系和有关物理量间的严格数量关系。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必须将原来分散学习的有关概念综合起来。只有用联系的观点来引导学生研究新课题,提出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与新的兴趣。另一方面,物理规律本身,总是以一定的物理事实为依据的。因此,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也必须在认识、分析和研究有关的物理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更需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二、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初中阶段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一般着重于用文字语言加以表达,即用一段话把某一规律的物理意义表述出来,有些规律还用公式加以表达。对于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要认真加以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结论。例如,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理想规律的教学,就可采用“合理推理法”即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想象,由有摩擦的情况推想到无摩擦时的运动情况,最后把这一规律的内容表述出来。在理解时,要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正确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它就保持静止状态;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许多理论物理规律的内容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公式。要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例如:对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当使学生理解,这一公式表达了电流的强弱决定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和导体本身电阻的大小,即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中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中的I、U、R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的。把公式进行变换,得到电阻的定义式R=U/I。如果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就可能得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这一错误的结论。

三、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每一个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反映某个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的,而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因此,每一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也是一定的。学生只有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乱用规律、乱套公式的现象。

四、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物理规律总是与许多物理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某些物理规律也是互相关联的,应当使学生把物理规律与同它相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搞清楚。

五、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并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于重要的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在新的教学要求中,不要求学生能解决复杂问题,但是,应当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一些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物理规律。我们还必须认清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初中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感性知识不多。初中物理规律的教学,多数是从事实出发经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他们在学习规律时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必然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2、相关知识的准备不足。物理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前面学习的知识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后面的学习要充分利用前面的准备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物理规律的教学必然联系到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如果前面的知识准备不够,就会给物理规律的学习带来困难。如在研究“物体浮沉条件”时,就要有密度的概念、重力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压力和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等,如果在某一环节上准备不足,就会对这一规律的学习产生困难。

3、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一些问题形成了某些观念,有的是正确的,但有一定的片面性;还有的在生活中形成了一些错误的观念,对规律的学习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总之,物理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创造性艺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勇于试验,大胆改革,才能提高物理规律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都本富.提高物理演示实验效果的方法[J]. 物理教学探讨.2008(17)

[2] 姜成果.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作用[J]. 大学物理实验.2006(03)

物理教学规律 篇4

在高考试题的安排上有区别于传统高考的顺序, 语言基础与运用部分考查放在第二卷表达部分, 考查的重点主要体现在熟练、有效地运用常见的语言文字。具体要求是:在识记方面, 对于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三个知识点, 并没有用传统的选择题直接来考查。而是放在像作文等主观题中来间接地测试学生的基本素养, 难度系数相比传统高考应该说有所降低。这其中是有许多原因的, 比如地方语音因素等。其他语言基础与运用考点的难度系数都在E级, 并且基础知识点的考查分值适当减少, 新课标高考只重点考查成语、语病、衔接等三个方面, 并且都是每个考点一个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三个试题和以往的试题形式大致一致, 难度也相当, 都是平时常见常用的知识。唯一要强调的是稍微增加了一点的灵活度。2012年在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包括熟语) 时考了“芝兰玉树”“闻过则喜”“上下其手”“从一而终”四个词语, 其中“芝兰玉树”虽然不常用, 但在课本《滕王阁序》中学过, 课下注释有解释, 也应该属于常见范围之内的词语, 并且学生只要会用“闻过则喜”选出使用恰当的也不是难事。

新课标高考语文基础试题考查的难点依然是辨析并修改病句。备考这一个考点, 学生必须做到基础知识过关, 也就是要先搞清病句的六种常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做到心中有概念, 出手分类型。对病句试题, 大可不必过多地关注试题所考查的知识概念, 学生要明确知道有六大病句类型即可。但是当一个句子摆放在面前, 却不能够迅速判断出它是不是病句, 错在哪里时, 那么学生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就只能是摆设了, 没有一点实际作用。因此, 应该有一定量的经典试题积累, 能够准确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和经常出现的病句特征, 并且养成一定的语病敏感。经常阅读积累来增加自己的语文素养, 只有拥有比较丰厚语言积淀, 比较敏锐感悟的能力, 才能读出语病。虽然语言运用题考查逐步趋向于灵活性, 但均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做好语文基本功, 搞清语病试题的种类和病因, 应对高考语病试题还是可以的。

针对以上高考语文基础知识命题规律, 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每天积累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每月额外增加练习习作的次数。坚持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开展诗词评讲或演讲小活动, 让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教师要关注新课标高考语文新的动向, 如有改动之处, 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平时的语文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面:语言运用的成语病句试题、文言文翻译试题、诗歌鉴赏试题、选考试题中的文字表述部分以及作文。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注重教学过程管理, 掌握每一个学生出错的原因, 并即时加以改正, 掌握避免差错的规律。在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 把基础运用考点尽量讲详做细, 争取在平时的教学中夯实基础, 为高考在语言基础运用上拿到高分做好铺垫。

语言表达剩余的两个题是对长短句变换和修辞仿写知识点的考查, 都是传统高考常见的试题类型, 没有出现太大的变化, 只要按试题的要求认真去落实每一个细节就可以拿到高分。这部分也属写作范畴, 在作文训练时可努力加强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的练习, 有目的性地进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强化训练。特别注意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只有平时常加练习, 反复演练, 加以揣摩, 熟悉掌握各种类型的试题的具体要求和变化, 考试的时候才能驾轻就熟。

高考语文在语言基础运用的考查上也是花样百出的, 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形式, 因此, 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的同时, 引导学生关心时事, 使他们积极从生活中学习, 不断地丰富和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做好基础知识的积累。当然也要注意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 让学生主动去积累,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 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找规律》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依据新的教学理念,把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寻找规律作为这节课的主旋律,真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有利于学生解决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个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一个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敢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敢问。根据低年级学生都对小动物比较喜欢的特点,我为本课设计了一条贯穿始终的情感线:帮小猴找规律引出的一系列问题。用这条情感线来支撑知识线和能力线,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上课开始,我就说小猴和小兔装修了自己的房间,让学生观察漂亮的房间。由此自然引出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简单的排列规律,即复习了旧的知识,又很自然地引出了新的知识,揭示了课题,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大家知道,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本节课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小兔家墙面装修图案引出规律:呈循环排列。《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我在考虑的时候,根据目标之一,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规律,把主题图作为小兔家的墙面和地面出现,请同学和老师共同来找规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了墙面图案的规律,说得很全面也很精彩。另外,引导学生把图形改变方向进行观察,以便了解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此规律。

三、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经过学生个人亲身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要想把已知的真理变成学生的真知是不可能的。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尽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材料提供上。“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载体。在本课中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了若干水果图片,白纸,每个人发已张贴有圆和五角星的残缺不全的拼图等。学生通过画一画,贴一贴,摆一摆等过程,切实让每一个学生经历发现规律的过程。另外,在发现规律之后,给学生机会创造规律,每名同学一张正方形的白纸作为手帕,用图片或彩笔等自己设计新的规律。体现了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注重合作探究、交流。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本课中,既考虑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又考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本节课下来,感觉到大多数时间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能够积极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来。每当出现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我及时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质疑、争论,直到意见统一。再有,在最后创作的环节中,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起点,用文字、符号、数字或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创造规律,有的是三格、四格,甚至五格六格不限。并及时组织学生相互欣赏,评价。最后,让学生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事务,体验到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下课。

第三,加强数学思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特别在例1教学后,让学生把残缺不全的拼图补充完整,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思维得到了训练。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体现《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化思维,注重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启发,面向全体,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规律教学 篇6

一、使学生把握新旧知识的联系和建立物理规律的事实依据,懂得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物理规律本身反映了物理现象中的相互联系、因果关系和有关物理量间的严格数量关系,因此,在物理规律的教学中,必须将原来分散学习的有关概念综合起来。只有用联系的观点来引导学生研究新课题,提出新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与新的兴趣。另一方面,物理规律本身,总是以一定的物理事实为依据的。因此,学生学习物理规律,也必须在认识、分析和研究有关的物理事实的基础上来进行。尤其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更需要有充分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二、要使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初中阶段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一般着重于用文字语言加以表达,即用一段话把某一规律的物理意义表述出来,有些规律还用公式加以表达。对于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要认真加以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结论。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想象,由有摩擦的情况推想到无摩擦时的运动情况,最后把这一规律的内容表述出来。在理解时,要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正确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直线运动状态,有时保持静止状态,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静止,它就保持静止状态;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许多物理规律的内容可以用数学形式表达出来,就是公式。要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例如:对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应当使学生理解,这一公式表达了电流的强弱决定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和导体本身电阻的大小即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这段电路中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中的I、U、R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的。把公式进行变换,得到电阻的定义式R=UI。如果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就可能得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这一错误的结论。

三、使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每一个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反映某个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的,而规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因此,每一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也是一定的。学生只有明确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才能避免乱用规律、乱套公式的现象。

四、使学生认清所研究的物理规律与有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

物理规律总是与许多物理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某些物理规律也是互相关联,应当使学生把物理规律与同它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如:牛顿第一定律与物体的惯性虽有联系,但二者有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把惯性与运动状态等同起来,把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说成是“保持物体的惯性”。我们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怎样运动,是否受力,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而牛顿第一定律是一个反映这些客观事实的物理规律,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五、使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并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于重要的物理规律,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而且要求学生灵活应用,因为掌握物理规律的目的就在于能够运用物理规律去解决问题。在新的教学要求中,不要求学生能解决复杂问题,但是,应当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物理规律去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解决一些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巩固和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综合地运用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等概念和规律解决日常生活用电的简单实际问题,家用电器的选择与使用,用电多少的计算,保险丝的选择等。

为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学好物理规律,我们还必须认清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当前学生在学习物理规律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的感性知识不足;二是相关知识的准备不足;三是规律学习受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错误观念的干扰。

总之,物理规律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们除了遵循教学规律,按照规律教学的有关要求,克服规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抓住教学中的几个重要环节外,还要在日常教学中寻找一些细节,根据教学经验使我们的物理规律教学日臻完善。

遵循教学规律 回归教学本质 篇7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 让学生在课堂内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就取决于我们的方法, 即我们在一堂课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就语文教学而言, 关于良好的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的提高, 我想套用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构建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旨提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 在考虑构建教学模式时, 语文学科性质是纲, 其他是目, 纲举才能目张。以学科性质统领教学模式的构建, 既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 又要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培育爱美的情趣, 所以在构建教学模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科学性

教学模式只有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入主动地投入, 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学模式要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特点, 就应该建立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 读中感悟, 读中培养语感, 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 变通性 (针对性)

儿童认识事物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世界, 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要允许个性的存在,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而不是泯灭个性, 强求一律。在教学模式涉及的具体教学方法中, 要变指令式为协商式, 不能让学生感到是“教师要我学”, 而是“我要学”“我乐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在学习环节的设计上, 要变确定为部分不确定, 部分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确定性有利于统一教学要求, 不确定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两者结合, 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善于因材施教, 因人施教, 使不同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 和谐性

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以权威自居, 让学生心灵自由, 思维自由。比如, 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是要平等和谐、宽松自由, 有利于发挥学生思维主动性的阅读环境。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心理安全, 允许学生犯错误, 课堂上允许学生讲错话。只有形成宽松自由的氛围, 才会形成师生间相互推动的合力。

(四) 独创性

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方法和结果上应该是独特的。

在教学过程中, 科学的教学模式应表现出波澜起伏, 环环相扣的严密感, 更富有逻辑性和新鲜感。在教学方式方法上, 它应表现出很强的变革性和探索性;在教学结果上, 它培养出个性观念, 探索出创造性的教学规律。

(五) 指导性

好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犹如灵丹妙药, 能使枯草发芽, 使朽木逢春。运用良好的教学模式, 可以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写的习惯。首先, 让学生在自主阅读、自主感悟的过程中, 思维永远处于活跃状态, 产生一些有个性、有价值的思考, 以提高学生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次, 边读边想, 想象情景和画面, 想象既可以立足于现实, 又可以跨越时空。学生一旦打开思维之门, 阅读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再次, 要注重读写结合,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课文不仅要多读, 写也不能忽略, 读写结合, 才能彰显文本本色。

我认为, 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中, 注重以上五点, 高屋建瓴, 注意模式的科学性, 找准基点;讲究模式的针对性和独创性, 找到起点;追求模式的和谐性和指导性, 找寻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可谓“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 才能使得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使课堂更有效。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运用模式

有效课堂的核心, 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 把课堂这个舞台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 自己领会。它的指导思想是尊重学生的主人公地位, 尊重语文学习的规律。

首先, 成功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 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 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 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做的, 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说的, 教师不暗示, 从而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其次,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共同活动。在此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有“情”。自然大方的表情, 适当的表演, 及时的鼓励, 耐心的引导, 都是有情的具体表现。用教师的情去煽动学生的情,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感情上去接近教师, 使思想产生共鸣, 收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效果。

再次, 在教学观念上, 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 教以学为依据”, 确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统一, 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使学生的技能、能力等智力因素获得发展, 最终实现语文教学“内化为学生素质, 外化为学生能力”的目标。

总之, 不管何种教学模式, 在运用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得找准切入点,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引导是顾全大局的, 瞻前顾后的, 以“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献身精神, 全身心地投入, 方能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运用中, “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三、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突破模式

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长处, 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 语文教学不应该, 也不可能使用某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 而要区别情况, 灵活对待, 常教常新。我们教师要做教学有心人, 对教学模式的运用, 要在“活”字上下工夫, 把他人的模式中的科学教育思想, 活化成自己所特有的模式。

物理规律课堂教学要点 篇8

(1) 重视物理规律背景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物理规律提出的背景, 有利于培养他们发现问题, 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索精神, 有利于培养他们认真观察、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例如, 在电磁感应定律的教学中, 介绍法拉第:1820年, 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善于思考的法拉第就想, 既然电能产生磁, 磁能否生电?经历多次失败, 他并没有退缩, 他坚信“电与磁是一对和谐的对称现象, 磁一定能生电”。经过十年艰辛的探索, 终于在1831年8月26日获得成功, 实现了“磁生电”的夙愿, 宣告了电气时代的到来。同样,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沃拉斯顿在皇家学院实验室也作了类似的实验, “仅仅是因为仪器出了点故障, 实验失败了, 他没有继续探索。否则, 沃拉斯顿将成为电磁感应现象的最早发现者”。从以上两位科学家研究的态度可以看出, 只有敢于面对失败, 勇于探索并认真观察、分析问题者才会有所成就。实践证明, 在课堂教学中适量引入规律背景, 对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问题的态度是很有帮助的。

(2) 重视物理规律发现过程的课堂教学。物理规律包括实验规律、理想规律、理论规律。 (1) 实验规律: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 中学物理中的绝大多数规律属于这种类型。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得出: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 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 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在此基础上, 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2)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合理推理”。 (3) 理论定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理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如在“动能定理”的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 指导学生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推导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通过物理规律发现过程的教学, 使学生对物理规律理解得更深刻, 记忆得更牢固, 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增强学习兴趣。

(3) 重视物理规律推广的课堂教学。中学物理中的某些重要规律, 教材只介绍了其最基本的应用。如楞次定律是用来判定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方向的, 可以加以推广:“感应电流阻碍相对运动”“感应电流阻碍磁通量变化”“电感电流阻碍电流变化”等。通过对某些重要物理规律的推广, 学生对其认识得更深刻、更全面, 同时也更清楚地认识到:物理规律来自物理现象, 反过来能解释更多的物理现象。

物理教学规律 篇9

[片段一]感悟规律

1.教师课件出示一组有规律排列的蜜蜂和甲虫图片,让小朋友观察30秒钟后,迅速遮盖住该图并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看见了什么?然后掀开盖头和学生一起验证自己记忆中的内容。以同样的方式展示第二组蜜蜂、青虫、甲虫图,并追问:你是怎样记住的?

2.教师接着出示下列两组图片:请选择你喜欢的一组记一记。1分钟后遮盖住并提问:现在你又记住了什么?

生:我喜欢记第二组图,它有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师:喜欢第一组的小朋友请展示一下。(只有个别小朋友,请他回答也含糊不清)

师:为什么都喜欢第二组呢?

生:第二组都是按照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排队的,而第一组没有排好队伍,我记不住。

生:我还发现第二组的颜色也很好记,3个3个排队,都是绿色、蓝色、红色,绿色、蓝色、红色……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Flash课件随机出示下图:

生:老师,我发现它们的排列都有顺序,有一定的规律。

师: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就是规律。(板书: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规律排列的,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找规律。(补充板书:找)

(分析: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众多的有效因素中学习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选择的学习材料应既要遵循教材意图,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起点、认知需求和思考方式。课始,笔者创设了蕴含数学问题的“捉迷藏”动态情境,这种记忆力大比拼的游戏,不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观察,且使学生在“观察—遮盖—表述—验证”这种非常刺激的氛围中引发了学习需求,实现了引入与新知的无缝对接,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经进入了新知的探究,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生动而高效。)

[片段二]发现规律

1.教师出示主题图(见下图)。

师:今天是5月18日,再过几天“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到那天,老师要把教室布置得像图上那样漂漂亮亮的(观察动画)。请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彩旗、彩花、灯笼。

生:我看到有许多小朋友围着圆圈在唱歌、跳舞。

生:我看到了彩花的排列是有规律的,都是按照绿色、紫色,绿色、紫色……进行排列的。

生:它们是2个2个一组进行排列的。(教师根据学生描述随机出示下图)

师:那接着往下排应该是什么颜色的花呢?请说说理由。(生答略)

生:我发现彩旗是按照黄旗、红旗,黄旗、红旗……这样2个2个一组进行排列的。

师:那接着往下排,你会排吗?请说说理由。那往前排又应该是谁呢?老师搞糊涂了,都是2个2个一组排列的,现在为什么变成红旗?

生:往前排应该是红旗,因为往下排是从左到右按照黄旗、红旗这样2个2个一组排列的,而现在是从右往左排,是按照红旗、黄旗这样2个2个一组排列的,所以应该是红旗。

就这样采取自主观察、探究和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建构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分析:笔者借助课件的强大交互功能(可根据学生反馈,机动灵活地发现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的排列规律)这个“支架”引导学生在观察、讨论中自主建构“规律”的意义:一组事物依次不断(至少3次)重复排列。同时又适时引导学生:“接着排列是谁?往前排又应该是谁呢?请说说理由。”这样,学生在互动合作交流中超越先前的思维认识,更加全面地理解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得的规律是有变化的,在学到新知的同时改变自己的认知结构,重新建构新知。)

[片段三]应用规律

1.说一说:接着是谁?你是怎样想的?(说明:甲虫是按绿、黄、红为一组排列)

2.涂一涂:请涂出合适的颜色,并说明理由。

师:小朋友接着往下画,应该画什么?

(分析:笔者设计的不同形式的应用练习对教学进行了拓展与提升。“说一说”中利用小朋友喜欢的小甲虫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继学习“找数字中的规律”做了孕伏;“涂一涂”中整合说理由、画图形等活动,提高了思维训练效率。)

[片段四]构建规律

教师又出示第一组图: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第一组图没有排好队伍,学了找规律的知识后,你能有规律地给它们排排队吗?老师喜欢小朋友排出不同的队伍并且越多越好!请把自己排好的队伍画在本子上。(生画略)

教师选取学生的部分作品:

(分析:再次利用这一学习材料,小朋友通过有规律排队,不但让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也使教学流程更加顺畅,把学生的思维及时地推向了高潮。)

师:小朋友真棒!能摆出这么多有规律的排列,请用有规律的掌声来表扬自己。

也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可以是动作、声音……要求:先想好你要用什么样的规律,再动手,看看谁排列规律有创意、有价值。

以下截取的几个片段是课堂反馈中小朋友自己构建的规律:

“规律课”教学初探 篇10

一、物理规律教学的基本方法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 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 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 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 实验规律的教学方法

( 1) 探索实验法

探索实验法就是根据某些物理规律的特点,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总结出有关的物理规律.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律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使学生得出: 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 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 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加速度、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得出牛顿第二定律.

( 2) 验证实验法

验证实验法是采用证明规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具体实施时先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提出问题,将物理规律直接告诉学生,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并和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有关现象、实验结论,验证物理规律.

例如,在“力的合成方法”的教学中,采用如下的方法和步骤: ( 1) 教师提出问题: “合力与分力二者间有何关系?”( 2) 将平行四边形定则明确告诉学生. ( 3) 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得出合力大小与方向的表达式.

2. 理想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想规律是在物理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合理推理至理想情况而总结出的物理规律. 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合理推理法”.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在不同表面上做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实验,发现平面越光滑,摩擦阻力越小,小车滑得越远,如果推理到平面光滑、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小车则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从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3. 理论规律的教学方法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的物理规律经过推导,得出的新的物理规律. 因此,在理论规律教学中应采用“理论推导法”.

例如,在“动能定理”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 质量为m的物体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速度v1,经过位移s,达到速度v2.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找出外力所做的功跟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运用“理论推导法”推导出动能定理的数学表达式.

二、物理规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弄清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

物理规律的发现,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 1) 实验规律都是经过多次观察和实验,进行归纳推理得到的. 如牛顿第二定律、气体实验三定律等.

( 2) 理想规律都是由物理事实,经过合理推理而发现的. 如牛顿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3) 理论规律是由已知规律经过理论推导而得到的新规律. 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来的.

2. 注意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

以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为例,两个定律是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第一定律是说物体不受外力时做什么运动,第二定律是说物体受力作用时做什么运动. 第一定律是第二定律的基础.

3. 要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在规律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规律的物理意义, 防止死记硬套. 为此应做好以下两点:

( 1) 从理论上解释实验规律,做到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来充分认识物理规律. 如玻意尔定律是实验定律,也可以从分子动理论来解释它,做到理论与实验相统一.

( 2) 要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如 ρ = m / v. 对同一物质而言,不能说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因为同一物质的密度是不变的.

初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有效途径 篇11

一、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能力,教会学生发现物理规律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物理基础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施,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探索物理规律。在设计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开放式的探究实验,创新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实验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例在教完“光的反射定律”后,笔者就创设了探究实验,让学生分析光线的折射和漫射现象,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再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光线传播的一般规律,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牢记规律,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用自己事前准备好的工具来设计实验。在实验中,展开充分的交流和自主讨论,最后再由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实验规律。

二、研究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体会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

规律教学是促进学生交流思想、开发创新能力的教育过程,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也是人类思想的宝贵财富。

例如在教学“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回顾关于研究力学的发展史。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力学的概念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也包括对力学概念的不断纠正和完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然而,有的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物理规律结果的教学,往往忽略了向学生介绍关于力学概念的发展历程,这样不能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力学的概念,打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同时,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力学概念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请四位学生分别扮演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并站在他们各自的角度去阐述对力学概念的理解,这种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研究物理规律,需要具备质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在物理规律的导出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才能使他们始终处于物理研究的最佳状态。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实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学习心理、思维状态、认知规律的导出办法,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质疑,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例如,“凸透镜的成像”主要是研究物距与成像的关系,教师可以分别展示物距大于两倍的焦距、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物距在一倍焦距之内的成像,引导学生质疑物距和成像之间的关系,再通过自我验证,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四、注意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和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

物理规律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融化,固态变为气态叫做升华,而物体反过来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从气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华。

物理规律也有使用范围,在一定条件下物理规律才有存在的价值,超出了这个范围物理规律就不成立了。例如,并联和串联电路中就有不同的适用公式和规律。两种电路有不同的电流和电阻的计算方法,在使用公式时,不能将它们混淆或者误用,盲目应用规律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其使用范围,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物理规律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教学艺术。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全方位地考虑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进行探究实验,才能提高规律教学的水平,从而使规律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智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探索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过程 篇12

物理规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物理规律是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四个阶段。

一、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物理规律, 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在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因此,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 要创设好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环境。创设物理环境最常用的方法是联系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理现象, 或者借助于演示实验, 也可以让学生亲手做实验, 使他们置身于物理世界中, 获得感性知识, 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供客观基础。

另一方面, 创设的物理环境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规律。例如, 使学生获得探索物理规律必要的感性知识和数据;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创设的物理环境还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

总结物理规律最常用的方法是实验归纳法。例如, 通过利用杠杆、轮轴、滑轮等多种机械提升重物与直接用手提升相比较, 归纳出功的原理。

对于多因子的物理过程, 运用单因子实验法。例如, 欧姆定律的教学中需要先保持电阻不变, 研究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规律。再保持电压不变, 研究电流强度随电阻的变化的规律。最后综合为一条定律。

限于中学的实验条件, 有些定量的实验不易成功。因此, 可以在观察定性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推演或分析介绍。

在初中阶段, 也有少量的物理规律运用演绎法得出较方便。例如, 运用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式。

对有些物理规律的研究, 可以先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或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 提出假说, 然后再运用实验或理论加以检验, 修正假说, 得出科学的结论。如阿基米德定律、愣次定律。

还应指出, 有些物理规律既可以用实验归纳得出, 又可以用演绎法得出。如果教学中能将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 效果会更好。例如, 用实验法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后, 可再用杠杆原理阐明其原因;用实验法总结出阿基米德定律后, 让学生计算浸入水中的正方体上、下两底面受到的压力差。这样, 由两种不同方法却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更证明了物理规律的正确性, 而且还使学生加深了理解和记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最后都要在探索的基础上, 得到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初中阶段有些规律只要求采用文字表述)

三、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 加深理解

对物理规律的讨论一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1. 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这个阶段所研究的物理规律, 一般都是要用文字语言加以表达, 即用一段话把某一规律的物理意义表述出来。对于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 要认真加以分析, 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而不能让学生去死记结论。对规律的文字表述的引出, 必须在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 切不可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 “灌”给学生, 然后再逐字逐句解释和说明。

例如,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 可仿照伽利略当年运用“理想实验的思路,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 进行推理想象, 由有摩擦时的运动情况推想到无摩擦时的运动情况, 然后把这一规律的内容作如下表述:“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解时, 要注意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正确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 “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有时保持静止状态, 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 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原来是静止的, 它就保持静止状态。焦耳定律Q=I2Rt是反映电能转化为热能所遵循的规律。即:流过导体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Q=cm (t2-t1) 反映的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所遵循的规律。即: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该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以及该物质的比热成正比。

2. 规律表述中的关键词语与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

例如, 阿基米德定律表述中的“浸”和“排开”二词, 公式F浮=G排=ρ液g V排中各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学生必须十分清楚, 运用过程中才不致出现差错。

大多数物理规律的内容都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 即定律的公式。对于定律公式, 一要研究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二要研究公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要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例如, 对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公式:I=U/R, 应当使学生理解, 这一公式表达了电流的强弱决定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和导体本身电阻的大小。即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与这段电路中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中的I、R、U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把公式加以数学变换, 得到电阻的定义式R=U/I。如果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就可能得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这一类错误的结论。

3. 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初中阶段, 物理单位的教学不容忽视。例如, 运用公式Q=I2Rt时, 电流强度的单位用安培, 电阻的单位用欧姆, 时间的单位用秒, 热量的单位必须用焦耳。如果热量的单位用卡, 则焦耳定律应表述为:Q=0.24I2Rt。即, 物理规律的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是确定的, 不能乱用。由于“卡”属于废弃单位, 所以, 只要求运用第一个公式进行计算。

4. 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范围内总结出来的。因此, 也只能在这个条件下, 这个范围内才成立。有些规律在文字叙述中就已阐明了适用范围和条件。例如, 牛顿第一定律、光的直线传播等。但是, 大量的物理规律在表述中并没有阐明其适用条件和范围, 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受任何限制。例如,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适用条件是静止液体, 而且不考虑液体表面所受的外界压力;阿基米德定律则对“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适用。欧姆定律I=U/R, 适用于金属导体, 不适用于高电压的液体导体, 不适用于气体导电, 不适用于含源电路或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而且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三个物理量。如果学生对此不很清楚, 进入高中后常出现乱用某些结论的错误, 这与初中不太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的教学是有关的。因此, 这一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四、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 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 使学生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讨论, 深化、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再安排一些典型的例题和习题,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刻地理解规律。另一方面, 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运用规律的练习。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 经常用学过的规律科学地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 通过训练, 使学生逐步学会逻辑的说理和表达。对于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要逐步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

还应当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规律独立地进行观察和试验, 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小设计和小制作, 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的基础上, 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逐步提高各种思维品质的水平。

最后应当指出: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有阶段性, 有一个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对同一个物理规律, 初中、高中、大学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要求。例如, 对于力和运动的规律, 初中只要求有个定性的了解, 高中要求用初等数学进行定量研究, 大学则有更高的要求。对于高中的必修与选修阶段, 大纲也规定了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 学生对某一规律的掌握, 也需要由浅入深, 一步步地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 最后达到教学大纲的过程。那种企图通过一、二节课的教学, 就要使学生对某些规律完全掌握的做法, 往往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又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金铎, 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4.

[2]魏日升, 张宪魁.中学物理教学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5.

上一篇:行政处罚程序下一篇:物理教学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