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2024-08-22

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精选3篇)

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篇1

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汉字本身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体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汉字是以表意为主要特点的立体型块体文字,“因义赋形”是造字的基本准则。每个汉字都是由一些零部件按一定的组合规律构成的,相当数量的汉字在楷化简化之后仍能体现象形、会意、特别是形声规律。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汉字的特点,把汉字的结构(组合方式)与汉字的构造(造字法)结合起来分析,据形释义,形义联想,加强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同时注意总结形声字的造字特点,教给学生基本的认知结构,简化识字的思维过程,减轻记忆强度,使识字教学化难为易,形成良好的学习迁移,促进学习策略的发展。

那么,如何利用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呢?具体地说,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形义联想识字法

汉字是表意文字,具有超方言的特点,12亿人民可以同看一张《人民日报》。因为汉字的学习过程是由形→义→音,形音之间不直接发生联系,认知过程与表音文字完全不同。表意文字便于产生联想,因此注意形义联想,将对思维的发展和促进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按照“六书”的结构方式,利用汉字形义的潜在规律,据形释义,辨析把握字的本义,了解、掌握字的引申义,这就是形义联想识字法。艾伟于1927年用“释形”和“同音”两种教学方法来比较学习的结果,发现形义联结和形声联结在初学时成绩相差无几;两星期后再测试,则形义联结较形声联结耐久得多(耐久力相差在三倍左右)(注:转摘自《湖南教育》1988年第11期《汉字字形心理研究概述》,作者石海泉。)。杨继本于1954年在他的实验研究中得出同样的结论:“释形教学比普通教学法在保持方面较优。”(注:转摘自《湖南教育》1988年第11期《汉字字形心理研究概述》,作者石海泉。)

形义联想识字法,按造字法的不同分为象形联想法、指事联想法、会意联想法、形声联想法四种。在具体教学中,对象形、指事、会意字可适当引用古文字字形,对规范的简体字也可借助繁体字字形进行教学。例如:

附图{图}

路,它的本义是道路。因道路是人走的,故引申为行走。“彳”就是行部的省简,凡“彳”部的字也大多与道路、行走有关,如征、徒、徙、彷徨、徘徊等。

本,在象形字“木”的基础上添加指事性符号“—”,意为树木的根部,为根本的本。

然而,由于历史的变迁,书写工具的改进,汉字的形体产生过多次更替,加上草书楷化、省减笔画等汉字的简化,使部分汉字在形义上古今已很难联系。对此,我们可在楷书字体的基础上,分析今形,联想今义,在楷书字体与常用字义之间建立新的联系,作言之有理,通俗易懂,便于记忆的新“说文解字”。例如:

聪,历来有耳聪目明的说法,左形右声,聪是形声字。《说文》:“聪,察也,从耳,总声”。《现代汉语词典》:“聪,听觉,听觉灵敏。”在教学时可以这样讲解:聪明的学生会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巴说,还要用心记。把“聪”看作会意字。

秋:从禾从火,会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禾苗像着了火一样,满山遍野一片金黄。“秋”字正是对秋季特征的最好概括。

二、认知结构识字法

认知派心理学家托尔曼通过白鼠学习走迷宫的实验,说明学习的本质是在头脑中形成学习的认知地图,即认知结构。如图:

附图{图}

千百年来,教育工作者一直思索着教育能否使学生“闻一知十”、“温故知新”或“受益终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和桑代克最早看到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学习的迁移。而影响学习迁移的关键有两个,一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二是思维方法或认知策略的发展。由此告诉我们,要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注意让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而不是零星的知识、具体的信息。

教学中通过对认知结构识字法的探索,努力找寻各自相对独立的汉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架起汉字教学的结构框架,教一个学一串,帮助学生简化思维过程,减轻记忆强度,促进学习迁移,培养良好的思维方法和认知策略。同时,结合形义联想法,让学生觉得汉字好学又好玩,让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同时起作用,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1.形旁归类法

形旁归类法教学的关键是对担任意符的字义的理解和所属意义范围的明确,因为这可以说是理解形声字字义的基本原理。这样就可以学一个部首字,带一串形声字。为了便于教学,我们尝试着把常见的形旁作一个大类的划分。

形旁归类首先参阅的是部首,然而有些部首并不独立成字,如丶一丨丿亠,也就不能成为形声字的意符。有些虽独立成字,但所属的字却大多借用它的字音,如“龙部”的常用字垄、聋、砻。有些部首意义不明或几个意符归为一类,如“尸部”就包括从尸(房屋)、从尾(省形)、从履(省形)三个义类。因此,形旁归类只能选择其中意义所属比较容易理解,所从例字又较多的部首作不完全的归类。

(1)动物类

虫(昆虫);鱼(鱼类);鸟、隹、羽(鸟类);牛、羊、马、豕、犭(犬)、豸、虍(哺乳动物)。

(2)植物类

木(树木及木制品);艹(花草);禾(农作物及农田劳作);@②(竹子及竹制品,包括生活用品、典籍、管乐等);豆(豆类)。

(3)人类生活

a.与人物及人体有关

女、子、父、亻(与人物有关的名称、姿态及动作);月(肉,身体部位及器官的名称)、骨、页(头、头部名称及动作);髟(长发,所从与鬓发有关);目、耳、口、舌、齿(头部器官及有关的动作);身(与身体有关的动作:射、躬、躲、躺)。

b.衣食住行

衤(衣)、纟(幺)、中、毛、革、皮(衣被及与丝巾皮革有关的动作、制品);饣(食)、米、麦、酉(酒类)、灬、火(饮食类,包括食物、酒类、蒸煮方式和用具);宀(交履深屋)、穴(土室)、广(高屋)、户(半门);走、辶(@③、@④)、彳、舟、车。

c.语言、动作、心理

讠(言)、欠;扌(手)、又、廾(在下)、瓜(@⑤)、攵、攴、殳(持鞭、持棍之类击它物)、力(与用力有关)、寸,以上为手的动作;足、见;忄、心、@⑥(心字的不同变体,都与心理活动有关)。

d.其他社会生活

邑(阝,右耳旁)、囗(大口框、区域,地方);贝,(财物);戈、矢、弓、矛(武器与征战);皿(器皿)、缶(瓦器)、瓦、匚、斗(dǒu),(容器);刂(刀)、斤,利器;土、阝(@⑦,左耳旁,土丘);礻(示),祭祀;疒(疾病、歹(@⑧,伤残);白、彡(纹饰)。

(4)自然类

口,声响;钅(金,金属)、王(玉石);山、石、厂(@⑨,山崖)、氵(水,水及液体);冫(冰及与寒冷有关)、雨、气(气体)、风;日、月、夕。

根据形旁归类,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根据意符所属理解字义。例如,从月(肉)的字,大多表示身体部位及器官的名称,如胸、背、肺、膝等;从页的字,大多与头部名称及动作有关,如额、颊、领、项等;从王的字,大多与玉石有关,如碧、jué@①、玛、弄等;从心、忄、@⑥的字,与心理活动有关,如情、思、恭、慕等。

2.声旁归类法

形声字是汉字的主流,声旁归类法要求充分利用这近60%的纯形声字,来类推字音,同时对形声字的局限性有充分认识。在教学时,要特别指出与声旁不符的形声字的读音,以免盲目依赖声符而搞错字的读音。

对声韵母都相同的纯形声字,要根据形旁联想字义,再由字义确定声调,从而读准字音。如:“青”作声符的字:清、请、情、晴、蜻都属“qing”声。清,水清,阴平;请,与语言有关,邀请、请求,上声;情,心情,阳平;晴,天晴,阳平;蜻,蜻蜓,阴平。

而“青”声的睛、精、婧(jìng)等字虽不是纯形声字,但它们的韵母都与青相同。因而也有规律可循,从“青”声的字除倩(qiàn)外,都是后鼻音。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既要总结规律,又要引导学生注意分辨,据词定音。

在分散识字中,也可以根据形声规律,适当补充常见的纯形声字,让学生利用声旁归类法类推字音,利用形旁归类法联想字义,简单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为自学生字、提前阅读作准备。

3.基本字带字法

这是以字形为中心的识字方法。它根据字形结构规律,采用同一个基本字(多半是独体字),加上不同偏旁部首的方法带出一组字。

基本字带字的具体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带字,如“每”字,带出“海(大海)、悔(后悔)、诲(教诲)、梅(梅花)”等。二是间接带字,用换偏旁部首的方法带出生字。如由“冷”带出“拎、领、零……”三是以词语、句子带字,如低年级学词学句中的生字。这种方法带字,给生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便于理解词义。

利用基本字带字法进行教学,掌握一个基本字,可以带出一大串,有助于学生掌握构字规律,形成学习迁移。

三、形似部件辨析法

形似部件辨析法是在形旁、声旁归类的基础上,对容易混淆的形近字、音近字进行归类辨析,存大同,求小异,帮助儿童巩固识字效果。儿童的认识特点是好奇心强,准确性差,识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尤其是形近字、音近字容易混淆。同音字的特点是音同形异,如“做、坐、作”;音近字的特点是音近形异,如“真、正”;形近字有的音同形近,如“暮、慕”;有的音近形近,如“狼、娘”;有的音异形近,如“己、已、巳”,等等。随着学生识字量的扩大,逐渐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字体的形态结构,学会联系音义来区别字形,从而发展儿童观察力和对汉字的精细辨别能力,巩固对汉字的记忆能力。

1.利用声旁读音

例如:“仑”(lún)和“仓”(cāng)

用“仑”作声旁的字,一般读“lun”。如“抡、沦、论、轮、伦、囵”等;用“仓”作声旁的字,一般读“cang”或从“ang”。如“沧、苍、舱、抢、枪、呛、跄”等。

“艮”(gen)和“良”(liáng)

同样地,这两个字,字形也只相差一笔,在合体字中也都担任声符,可以根据读音来辨别。从“艮”的字,韵母为“en”或“in”,前鼻音。如“很、狠、恨、痕、跟、根、垦、银、垠、龈”等。从“良”的字,韵母为“iang”或“ang”,后鼻音。如“粮、娘、酿、狼、琅、浪、踉”等。

2.利用形旁意义

例如:“酉”(yǒu)和“西”(西)

酉,象形字,本义为酒壶,从酉的字大多与酒有关。如“酒、醉、酝酿、酵、酣、酩酊、醇、酗、酬、酌、醒”等。以“西”为部件的字与“酒”无关。如“覃、洒、晒、要、票、粟”等。

“十”和“忄”

以“十”为部件的字,与多有关,只有“协、博”两字。其余从“忄”,与心理活动有关。如“恨、忆、惭、惊、怕、忧”等。

3.利用出现位置

例如:“@⑩、@⑾、皿”

用“@⑩”作部件的常用字只有“临”。“@⑾”作为部件,它的位置在上边或中间,如“罗、罢、蜀、署、罚、罪、置、蔑、爵、曼”等。“皿”作为部件,它的位置在下边,从皿的字,与器皿有关。如“血、盂、盆、盐、盈、益、盔、盛、盘、盒、盗、盖、盟、温”等。

4.排除法

即熟记少数的或个别的容易混淆的字,把它排除在某类字之外,避免混淆。

例如:“圣”和“@⑿”

以“圣”为部件的常见合体字,只有“怪”,其余从“@⑿”,如“经、径、轻、劲”等,音“jing”或“qing”。

“辶”和“廴”

常见的建字底的字只有三个,廴——延、廷、建,其余都是走之底。

此外,字谜、口诀、笔画加减等方法也是辨析字形常见而有效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一些汉字研究工作者和汉字教学实践者认为,汉字的科学性、智能性及容易接受的特点日益鲜明地显示出来,甚至有人预言将是声控计算机的第一语言,人类总有一天都要学习汉语(英国著名科技发明导报专家迈克·克鲁斯语)。日本汉字教育家石井勋博士也认为:汉字是一种“视觉语言”,以汉字进行语言教育将会有惊人的效果。这些论述,对我们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教学,是有指导意义的。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王加块去土

@②原字为竹字头偏旁部首

@③原字徒去土剩余部分

@④原字为彡下加(徒去彳和土的剩余部分)

@⑤原字为采去木

@⑥原字为小右多一点

@⑦原字为阜去十

@⑧原字为餐去食和又剩余部分

@⑨原字为岩去口

@⑩原字为日顺时针旋转90度

@⑾原字为罗去夕

@⑿原字为轻去车

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篇2

关键词:构造规律,识字教学,主动学习,学习方法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学生从口头语言过度到书面语言的桥梁, 所以, 识字教学质量的关系到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的发展。识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特别是初入学的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 但识字又是低年级学生非跨越不可的一道门槛。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习的热情, 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因此, 教师在识字教学时, 努力探索和研究, 应该如何发现汉字的造字规律并运用汉字的造字规律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 营造轻松快乐的识字氛围, 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表象形式,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程, 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让学生乐学、会学, 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根据象形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创设生活情景, 营造识字氛围

汉字有它特有的构造规律, 有章可循。汉朝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到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其首是象形, 也就是说汉字中象形字是最早和最为基本的造字方法。它的特点是根据物体的外形特点, 抓住该事物的本质特征创造出来的。在课堂上, 教师要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物体、场景或氛围, 让学生抓住物体的外部表面特征, 抓住一个“象”字, 然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抓住“表象”文章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直观的识字氛围。如教学“日”字, 在教室里先在黑板上画个太阳图, 再引导学生看外形, 中间加上一点, 然后化圆为方中间变成一横就成了现在的“日”字。另外还有如“月、水、火、山、石、田、土、禾”等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这样, 他们通过看一看、读一读、认一认, 然后再根据实际物体很容易就学会了, 一方面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识字认字,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中, 整个识字活动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 情趣盎然, 识字不再是老师和孩子们的精神负担, 而是一种内需, 一种享受, 轻松自在何乐而不为呢。

二、根据指事字的特点进行教学, 教给学生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识字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 也就是从“学”出发, 发展智力;以“法”入手, 培养能力。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 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 教给学生识字的本领。如在识“上”字时, 让学生知道这类字的特征, 以“一”为界在上加一竖为“上”, 在下加一竖为下, 另外还有“中”字——是从口中间穿过等等, 使学生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 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 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还可以利用形象直观的图画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方法。这样更直接一些资料。用这种方法识字, 既有趣, 又能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想像能力。让孩子模仿古人造字, 画画、说说、想想等方式, 使融说、写、画、想于一体, 不仅识记了字形, 而且体会到了指事字的奇妙和古人的聪明才智。

三、根据会意字的造字特点进行识字教学, 通过组织游戏活动, 提高识字兴趣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教师要尊重孩子们的天性,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地游戏中实现字词的意义建构, 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提高识字兴趣。

1、字谜识字法。

字谜具有益智性, 也是学生极感兴趣一种活动, 运用字谜来识字, 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 既识记了字音、字形, 又能理解字义, 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一点一横, 两眼一瞪——六”, “日月同在——明”, “二人同行——从”, “二木同在——林”等等, 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 学生印象非常深刻。

2、故事识字法。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一些抽象的汉字改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 这样即可以激发他们的想像力, 又能达到准确记住较难生字的目的。如教“睛”字时, 我编成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小朋友不爱保护眼睛, 老在太阳下看书, 结果双“目”给晒“青”了, 成了近视眼。这样, 学生就牢牢地记住了“眼睛”的“睛”字是“目”旁了, 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了字, 长了识, 取得了良好效果。

3、部件识字法。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 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 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 教给学生识字的本领。如在识“青”字后, 让学生加上偏旁, 组成尽可能多的字, 有的学生加上“日”旁, 组成“晴”字;有的学生加上“目”旁, 组成“睛”字;有的学生加上“讠”旁, 组成“请”字;有的学生加上“氵”旁, 组成“清”字;还有的学生加上“忄”旁, 组成“情”字……通过组字, 使学生发现:原来汉字竟有如此奥妙, 识字也可以有如此乐趣, 一下子就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运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策略 篇3

汉字,即记录汉语的文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是上古时代由汉族人所发明并作改进。汉字是中国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汉字因其方块结构、形状美观、含义丰富等优势深得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喜爱,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认识、传承、运用和发展汉字是每个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肩负的神圣使命。但,由于汉字构造复杂书写难、构造特殊认读难、语意丰富运用难等特征,给中低年级学生认识(读写)汉字带来了一定难度,因此,语文教学中老师要不断改进汉字识字教学方法。本人在多年的识字教学中,探索和总结了运用汉字造字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和转注和假借等进行识字教学的一些策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着力就如何运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崽子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策略简单阐述。

一、图画勾勒形状,识记象形字

象形文字是运用线条和符号模拟刻画事物形状的文字。中国的甲骨文、两河流域的楔形字就是原始象形文字。由于象形文字刻画了事物的形状,而这些事物大部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因此,在教学生认知这类文字的时候,老师可先用简笔画勾勒出所教“字”的具体事物,然后比较简笔画图形与字形的异同,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字形,熟知字义,推知字音。例如:目。先画眼睛,比较异同:图形横放,字形竖写。目:竖放的眼睛,外方框像眼眶,里面的两横如画眼睛的两笔。又如:羊。先画羊的头部形象,比较异同:图形与字形并排摆。羊:头上的八字像羊的一对角,下部像羊的头部及其部件。还有:月亮的“月”,画出弯月的形状;日子的“日”,画出圆圈,中间点一“·”。

二、巧妙“指”点,识记指事字

指事字,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方法造出文字。这种造字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的符号(成了图形,就是象形字了);另一类是附合在图形上的符号。指事法造字,这是汉字从象形发展到表意的第一步。教学这类文字的关键是在教会读音的同时,要抓住文字的“指事”所“指”的那个符号,画龙点睛地说出这个汉字的意思,从而识记这个汉字的目的。

单纯性符号构成指事字的教学。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事符号的造字法构成的指事字,在熟知象形字的音、形、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作标志的符号的构字意图,就可以让学生由形明意,从而知音。例如:“、”加在“刀”上就是“刃”,“、”指明刀口所在;加在“王”头上就是“主”表示权利或财物的所有者。“中”字“口”像四方,以“丨”通其中央,表示中间的意思。

附合在图形上的符号组成指事字的教学。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来标志的“指事”字,可以根据字形,作合乎学生认知心理的变通性解释,让他们在识字时联系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例如:上、下,“-”可以想象成地平线,桌面之类。如果想象成地面,可以这样解说:地面上立一旗杆“⊥”,小“-”告诉我们这是“上面”。地下埋着一旗杆“T”、“、”告诉我们这是下面。

三、拆字说意,识记会意字

会意字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方法造出来的字。这类字关键是发现的结构形状,拆分字的组成部分,然后解析及部分的不同意思,最后记着合起来组成新的意思是什么。

认知字的结构。会意字既然是由几部分组成的,自然就有不同的结构。常见的有会:左右结构——明、休、林等;上下结构——尘、尖、男、歪等;品型结构——森、众、磊等;包围结构:囚,田;其他结构的字。学生能熟练地分析汉字的结构,才会便于根据几个不同的意识来会意新字的读音和含义。

意思相加法识记汉字。一般的会意字两部分分开都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字。识记会意字可把两部分分开,看看分别是什么意思,再想两者互相联系起来会产生一种新的什么意思。例如:“休”,“亻”、“木”,人靠在树上就是“休”。“男”,“田”、“力”,田间劳动时力气最大的就是男子。“歪”,“不”、“正”,不正则歪。

演示析形索义法认识汉字。有些会意字及部分的意识不是很明显,无法用相加组合的办法去认识字的含义,就要析形索义,了解字的表示含义。例如:“夕”,比月少一笔,好像是月亮刚刚显形,升起的样子,用来表示时间就是傍晚。“拜”,两只手,右手多一横表示地面,两手相拼放在地上,表示跪拜;必要的时候叫学生演示跪拜的动作,加深学生对该字含义的理解和印象。

四、分析形声,识记形声字

形声字就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方法造成的字。因为形声字是在象形、指事、会意的基础上产生的。尽管它还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但已突破了汉字形体的束缚,沟通了方块汉字与语音的联系,这是汉字从表意迈向表音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了汉字发展的主流。今天我们所用的汉字,80%以上都是形声字。用形声法造字非常方便,与金木水火、鸟兽虫鱼有关的字以及叹词、拟声词,几乎都是形声字。这种造字法,直至今天还可以不断地造出新字来。这类字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识别一个生字的“声”旁和“形”旁,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识字教学。

比较法识记形声字,把同音、形近,近义、反义的字放在一起,比较异同,以便区分,防止混淆。例如,同音比较,“向”和“像”:方“向”明确劲头大,好“像”猛虎把山下。形近比较,“未”和“未”:粗看两字很相像,细细分辨不一样,“未”字下长上横短,“末”字下短上横长。

延伸法识记形声字。用同一偏旁或某些规律带出一串字,进行延伸式的辨析识记。如:加水能“浇”地,加火可燃“烧”,加人是“侥”幸,加日天拂“晓”,加足踩高“跷”,加“饣”多富“饶”,加“纟”弯弯“绕”。

析形说义法识记形声字。把形声意会为“会意”字,根据“会意”的方法识记。例如,“海”,“每”一滴“水”集中起来就成了海洋。“播”,用“手”把带壳的米(采)种到田里就是播。

根据造字规律来进行识字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而且还可以交给学生更多的识字方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记忆效果,为未来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最好的作品初三作文700字下一篇:中餐宴会就餐礼仪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