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

2024-08-02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共10篇)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 篇1

笔者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就像一群普通毕业生一样,大四上学期就开始紧锣密鼓地为自己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寻找出处。考公、考研、参加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网投递自己的简历、流连各大招聘网站以及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企业的招聘信息。每一天都在为工作和未来做准备。

然而,时下出现了这样的一群人,他们并不像笔者这样急着找工作。有的开始计划着毕业后要去哪旅游,看看壮阔山河、走走茶马古道;又或者对某一项产业感兴趣,想要出去走走、看看世界的同时为自己未来创业积累经验;有的选择去当志愿者,到偏远艰苦的山区里支教,为教育资源缺乏的地区带去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有部分毕业生选择先在家休整,陪伴父母同时慢慢考虑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这样的现象被称为“慢就业”。

据统计,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毕业生告别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笔者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朋友。

不仅仅是旅行

我的朋友小悦,2015应届毕业生,在大学里学的是英语专业。从小她就喜欢旅行,向往那些未知的神秘的地方。大学四年她利用课余时间和自己平日里积攒的旅游资金独自一个人走过祖国的半数江山。大四毕业当我们都忙着找工作时,她计划着开始她的新一次旅行。这一次是从北京到西藏最后到达尼泊尔。她已经不是第一次进藏了,以前旅行中认识的驴友以及现在很热门的客栈义工这种形式,为她的旅行减轻了许多经济负担、增加了许多经验。在平日里和她聊天时她说道:“工作,以后都会有的,我不想浪费刚毕业时的大好青春和时间被困在那一格格的办公间里。我还是要继续我的旅行,在旅行里看到的、听到的、积累的,是在课本和工作里接触不到的。要是以后上班了就不能这么任性,说走就走了。上班请假出去旅游也是不负责的表现,我还是先看够了世界,再去踏踏实实地工作。”笔者近日又联系上她,她正在苏州的一家客栈做义工,准备沿路玩到北京和驴友们集合后再一起进藏。她说:“我已经爱上现在这样的生活方式,在旅途中我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也学到很多。我的英语也在这派上用场啦,好多外国人和我聊天,邀请我去她们的国家工作。感觉脚步不能停,等尼泊尔回来我会先回家休息一段时间,到时候再看看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我。”

小悦这样的“慢就业”方式也得到了他父母的支持,父母也赞同她多出去走走看看,父母认为年轻的时候还有动力和体力出去走动,等到真正踏入工作岗位可能又开始着急着结婚等问题,属于自己的时间肯定会减少。趁着现在有时间就好好玩、等工作了就好好工作。一件事一件事慢慢来。

小悦的动力和勇气让笔者十分钦佩,有时坐在办公桌前的笔者也会幻想自己是不是也该任性的“出走”一回。

小悦让笔者想起5月份时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一名澳大利亚的女生在毕业以后独自踏上了旅行,在一年里,她的足迹不仅踏遍6大洲将近50个国家,同时她还通过意外的写旅行博客日志为自己吸引了32万名“粉丝”,并且为她带来了不小的收益。据报道称,她在毕业之后没有选择马上投入工作,而是购买了一张飞往伦敦的单程机票开始了她以旅行为生的生活。她在旅途中拍摄了许多自己游玩的照片并分享到网络上,这样无意的举动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与收入。全世界的旅游委员会、酒店及旅行景点都向她“抛出橄榄枝”,不仅为她提供免费的食宿及旅游项目,同时还会支付一定的工资,只要她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进行宣传。在旅行中她每天挤出一些时间整理拍摄的照片与视频,并且搭配上文字。做这项工作是她最开心的时刻。

“慢就业”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履历、旅途的乐趣,还让她发现了新的机遇与商机。

在国内,这般“任性”的年轻人就比较少了。其中“慢就业”中部分青年选择再次考研深造。

备考一年,继续深造

小逸是笔者大学时的学姐,大三时她就决定要考研,考回自己的老家。可是遗憾的是分数差了一些。小逸在思考很久以后决定,大四毕业以后暂时先不工作,回家继续备考一年。在备考的一年里,小逸感觉到压力比之前更大,担心自己再次名落孙山,浪费一年的光阴,又害怕自己中途放弃,坚持不到最后,辜负父母。在这样的压力下,她咬着牙在家又读了一年。在她的手机朋友圈里都是同学们晒自己的旅游照片、工作感悟等等,看了也觉得很心酸。一年里,她推掉了许多社交活动,安心地在家备考,父母十分支持并且也表示理解,安慰她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父母的陪伴,自己的刻苦努力,今年的考研成绩出来后,她收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回头看这一年的“慢就业”时光,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熬。考上了,便是最大的回馈。小逸说:“我的好多同学都觉得我很幸福,不用上班在家读书就好。其实我的压力是很大的,有时候挺羡慕上班的同学,但是想想自己的付出与回报,这慢下来的一年也是值得的。”

人民日报中关于“慢就业”现象有报道过这位同学。林翔为了未来有更高的起点,选择了拼搏考研。父母的理解支持是他的巨大动力。他觉得“如果随便找个工作,肯定会影响复习效果”。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后,回到家还要静心读书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何不二者择一,好好的备考,考上的概率更大。他说:“我不觉得那一年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了,我为梦想拼尽全力,虽然没成功,但也无怨无悔。”

毕业后的路还长着呢,“慢就业”也是理性的选择。通过努力继续备考的许多人都成功的考入了自己理想的研究生学校,继续深造是为自己的未来有更高的起点,而且现在毕业后马上就业的许多大学生并不一定是择业对口,考研以后再就业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概率更高。

支教不是逃避,是奉献

大学期间用暑假的时间去支教的小馨,在毕业后继续加入了支教队伍。她拒绝了父母给她安排好的工作,选择到贵州的一所希望小学支教。父母最初表示不理解,认为之前利用暑假的时间去支教那是很正常的也很赞同,但是毕业了不去找工、作却去支教,不是明智的选择。小馨说:“每次利用暑假去支教时间太短了。课程结束以后,孩子们都很舍不得我,每当想起他们坐在整修好的教室里,努力学习的模样,就想一直陪着他们,尽己所能教导他们。支教的人去了一批又一批,适应新的老师也需要时间,这对他们的学习来说是不利的,所以这次想要任性一回,去支教,想要好好的带出一批孩子们,给他们更好的学习体验。”说起支教,小馨很兴奋,她告诉我在这个队伍里有好多都是辞掉工作,全身心地投入这个队伍。离开喧闹的大城市和淳朴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支教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父母在小馨诚恳的解释下,同意了她的做法。小馨说:“可能很多人觉得我是在逃避责任和压力,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只是想尽我所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一种爱和责任。”

支教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志愿教师们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教会他们懂得爱、学会分享和奉献。

新的“慢就业”形式,慢的只是脚步,也许慢下来才能让你看得更清楚自己未来的路,慢下来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慎重的思考未来的方向。笔者采访了许多为大学刚毕业就就业的同学,他们谈了对“慢就业的看法”。

小黄说:“我现在都有点后悔入职太早了,其实毕业以后应该要出去走走看看的,现在在这家公司里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好像没有了当初的热情与动力。而且有点迷茫了,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小彬说:“好羡慕他们在毕业的时候没有像我这样着急地找工作,我才上班一个月就觉得这份工作不适合我了,好想辞职重新找一份工作。但是上了这一个月的班,老板和同事都对我很好,不好意思辞职。那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慢慢找。先择业再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 篇2

【摘要】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大量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拓大学生就业的途径,促进大学生的就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者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用人市场的分析、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清楚用人单位的需求,提出了与此相对应的市场开拓政策,积极主动的进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提高就业质量,为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就业质量;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

针对目前社会主义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愈加增多,并随着高校体制改革,毕业生人数也日益攀升。同时在国内经济增长率减缓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企业需求转变。导致社会就业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化矛盾愈演愈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趋突出。这需要高校管理工作者转变工作目标,定位社会需求,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解决就业问题,从而提高就业质量。

一、开拓就业市场对提高就业质量的意义。

1.高校扩招,就业日趋困难。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换,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在给予更多学子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同时,就业的压力同期而至。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开拓更为广阔就业市场可以更大程度上的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自提出以来一直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点,现已是高等办学质量评估标准之一。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是衡量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其对高校的办学声誉不但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对招生计划的调整有着重要的影响。

3.高校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更應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就业率是高校就业状况的表层体现,就业质量才是其实质内涵。只有把就业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纳入高校的教学及人才培养的体系,才能体现高校的办学质量,继而实现以毕业生就业为导向来引导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问题现状。

1.目前,高校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高等教育不匹配的矛盾仍普遍存在。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相对于就业市场变化来说较为滞后,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各行各业对职位、岗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劳动力的类型结构和层次结构有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而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仍不能完全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2部分.高校仍存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过于简单粗放的状况。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仍存在着以大型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合校园宣讲会为就业市场开拓的主要渠道,对于走出校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市场开拓力度稍显不足,难以为毕业生创造更多渠道多层次的就业机会。

3.大学生就业供需渠道对接不畅通。大学毕业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对接,一方面大学生自身不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对自己也难以有清晰的定位,求职过程混乱盲目。其次,人才需求方的招聘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传递给大学毕业生,企业付出高额招聘成本也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大学生也难以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有效对策。

1.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

就业市场的开拓需要高校自身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出校门,积极开拓“新用户”,向他们介绍学校的自身教学特色、专业设置以及毕业生优势,能够让更多更广的用人单位了解到本校毕业生的情况。同时向用人单位邮寄邀请函和毕业生信息手册积极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并且做到全程专人负责,以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为特色,日常的宣讲会招聘会为平台,帮助企业做好校园招聘活动。

另一方面加强与一些人才中介组织和地方性人才市场的合作,走访用人单位各地人事局、人才中介机构向其推介本校的专业特色毕业生,通过建立专业平台对这些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推介,形成市场人才供应品牌,吸引企业上门招聘。

2.固有市场走访与潜力市场开拓相结合

高校就业质量的保障需要巩固固有的就业市场,只有在保障最基本的就业水平的前提下,才可以有精力去开拓更广的就业市场。所以高校在努力开拓潜力市场的同时,需要时时加固与固有市场之间的联系,对于这部分“老用户”,学校应视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通过不定期向该部分用人单位发放调查表或邀请来校或到用人单位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与企业进行沟通,做好毕业生的工作情况调查和跟踪监控。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校友会、就业理事会等形式稳固与加强校企之间的联络与合作,保证固有市场的稳定性。

同时加快开拓潜力市场的脚步。高校市场开发人员积极走访可能的成为合作单位的潜在企业,向招聘单位宣传本校的毕业生情况,同时与不同领域的用人单位沟通交流,了解单位需求,争取市场开拓的最大化。

3.有形市场开拓与无形市场开拓相结合

高校不仅要做好有形市场的开拓,同时也要注重无形市场的建设。网络就业市场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就业服务平台,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简单快捷的交流和洽谈,无需奔波于传统的就业市场,大大降低招聘与求职成本。并且如今的网络通信技术发展为高校无形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高校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将本校就业网站做得更加有特色,充分实现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吸引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人才。就目前现状来说,毕业生网上就业市场的建设水平仍处于一个初期发展阶段,毕业生就业供需的信息网络平台尚需建立诚信高效的系统,因此互联网上的就业开发工作还有很广阔的空间。打通传统就业市场与网上就业市场之间的阻隔,实现有效对接,使就业服务更加人性化。

4.走访推介与回访反馈相结合

高校毕业生培养不能闭门造车,需要有针对性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市场调研、分析与研究。通过走访企业,一方面让企业了解本校毕业生情况,另一方面了解企业需求,从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牢牢把握就业市场方向。同时高校必须对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情况进行不定期的跟踪回访,建立健全毕业生回访的长效机制,保持与毕业生的联系,了解其工作情况,才能做出学校教育方向调整的正确决策。高校就业部门可以定期组织主管就业的教师或专业教学到毕业生集中工作单位实地调研,与毕业生对话,与就业单位领导交谈,主动获取信息,加强同用人单位的交流,收集单位反馈意见,从而更好的调整教学计划。另一方面通过组建校企联谊会、企业同学会、回乡毕业生洽谈会、校庆活动等方式等直接或间接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并建立长久联系,做好毕业生跟踪服务工作。

5.推荐就业与推介实习相结合

实习经验的获取是毕业生寻找自己满意工作的基石,在其实习过程中,高校毕业生可以提高自身对社会的熟悉度,增强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并将自己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检验,并且实习基地建设也为用人单位建设自己的储备部队,用人单位可根据毕业生就业实习的测评结果确定最佳的毕业生人选,并针对这些毕业生个体进行提前重点培养,进一步缩短从学生到劳动者的适应时间,为用人单位带来更高的效益。这对学校与用人单位都是有益无害。所以高校可以将推介就业与推介实习结合起来。与经常在学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或者具有一定社会地位,享有知名度的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对毕业生进行实习锻炼。将毕业生就业基地的建立与在校生实习及实践基地的建设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就业、实习“双基地”。

6、就业市场开拓与校企互补合作相结合

高校一旦閉门造车,关起门来搞教育,不了解行业变化方向,那么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只会被变化的就业市场所淘汰。所以就业市场的开拓一定要做到与企业对接合作,双方达成共识才能从源头解决当前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问题。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实现人才培养的专业教学模式。旨在实现双赢,学生有更合适的就业机会,企业可以得到更满意的人才。地方综合性高校可以凭借自己拥有大量人才资源的优势,借助用人单位的“力”和“资”,依托企业在生产及实验设备、实践及实习场地和研发及运转资金等方面提供的重要支持,在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实习基地”,“人才培养基地”,还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建立 “委培及定向”、“订单式”等更为灵活多样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既解决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优质人才。

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又影响但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校品质的综合体现,在高校工作中是重中之重。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途径和良好保证。充分了解各类毕业生在求职中的不同需求,对就业市场进行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建设和开拓,同时牢牢把握就业市场的变化,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形成更为科学高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和合理的就业流向,促进毕业生充实就业,提升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永禄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的探索和对策现代企业教育 2012 第13期

[2]赵娜,孙鹏,谭卫强浅谈高校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金山(下半月)2012 第3期

[3]党振华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涵和特点科教导刊2014 第4期 P9

[4]王刚,刘洋民办高校就创业工作实践研究大学教育 2014 第9期

[5]方明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之我见就业与保障 2010 第12期

[6]赖艳,舒福灵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策略分析桂林电子科学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

[7]叶取源提高教育质量与开拓就业市场中国高等教育 2002年第9期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 篇3

第一, 言传与身教相结合。坚持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的兼顾与统一,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期的另辟蹊径。大量研究表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首推言教, 二靠身教。言教通常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阐述清晰有关该学科的理论方法和党的有关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等, 具体到就业工作中便是对那些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规定要做出恰当合理的解释, 这样才能使大学生自觉地学习接受真理, 认同组织信仰。身教则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行为规范引导、感化和教育学生。

第二, 日常教育与毕业教育相结合。日常教育就是把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本学科行业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去, 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去以形成良好的教育帮扶互助氛围。毕业教育是指在学生毕业学年进行的集中教育。由于处于临近毕业, 择业、就业问题成为毕业生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毕业生们普遍情绪不稳定, 此刻对毕业生们的集中强化教育, 有助于化解这种风险, 缓解紧张情绪。把日常教育活动的优秀成果和毕业教育的特殊特点结合起来能保证毕业生的思想状况不容易问题。

第三,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广泛的综合系统, 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方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学校、家庭、社会作为这个综合系统形成发展的三个主要环节, 要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则必须制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目标一体化的战略规划, 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家庭方面要发挥好基础作用, 起到奠基效果, 家庭教育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的形成起着持久的影响。家长要帮助子女规划职业生涯, 做好人生发展的重大选择。其次, 社会要为应届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信息和见习机会, 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劳动创造。学校要积极主动地和各用人单位及有关政府部门取得联系, 建立合作关系, 广泛收集汇总信息, 并根据需要建立人才需求交流储备库。学校也要兼顾家长和社会之间的桥梁作用, 要经常与家长保持沟通, 与家长一道做好学生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整合就业信息资源

就业工作中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简单地重复和复制以往的经验与判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不断丰富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和方式, 建立高校毕业生人才储备库等等相关举措。互联网时代, 教育多媒体等载体形式的出现和发展, 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及灵活便捷性逐渐增强,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变得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实效性, 这彻底改变和颠覆了以往简单枯燥的说教。利用现代远程传播技术的灵活性, 网络信息技术的及时性、联动性的优势, 源源不断汇总收集当前的就业信息, 通过多种终端方式掌握最新最快的用人需求, 及时发布处理分析, 并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 制定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采用, 以往的就业信息的弊端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三、加强高校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组织队伍建设

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 其组织发展建设对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活动的从业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组织队伍建设尤为重要。具备了较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与此同时对于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教书育人, 塑造和净化人类灵魂的光荣使命赋予了教师这个神圣的岗位。具有较高学术水平, 拥有崇高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高校教师, 通过自身渊博的知识和彰显个性的人格魅力不断地影响学生。因此不断吸收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投身于充满活力的学生工作, 不断加强基层教育系统的组织建设工作, 对于促进就业起着引导的作用。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觉悟, 着重培养既懂得传播就业择业知识, 职场需求等岗位必备技能, 又懂得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教于乐, 具有战斗力的一支专业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因此, 通过充分整合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 强化协调各方力量, 建立具有专职的就业指导队伍, 合理区别细化组织结构, 有必要将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素质进行简单而又系统的梳理。

第一, 要有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增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努力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者和指路人。

第二, 要有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 热爱学生工作, 懂得呵护学生,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积极热忱地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服务。

第三, 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 熟悉精通各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和特点状况, 特别是熟悉当前的一些热门行业求职的技巧和方法, 熟悉现行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探析 篇4

一、大学生就业的参与主体

1.从国家和政府角度讲。高层次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是指从国家发展的全局而言,这一配置能够最大限度地与国家的发展目标一致,最有效地与国家发展规划相协调,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的人力配置状态。同时,还应该考虑社会稳定等多个因素。近年来,为应对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时,除了基本的政策规定外,每年的大学生就业还有一些特殊政策,或者补充政策。比如,《关于选拔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规定,《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通知》对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进行了引导,《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对大学生报考国家公务员提供了政策依据。另外,各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会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比如《上海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工作管理办法》等。

2.从高校角度而言。其学科专业建设应主要考虑社会需求,使所培养的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目前在某些高校实行的“定单式”培养模式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高校有关部门要搞好质量跟踪、细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并向有关部门和学生发布。这既是教学管理部门调整学科设置的重要依据,也是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市场行情”的重要渠道。

3.从毕业生本人角度而言。高等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要追求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由于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个人价值观念的变化并不能与社会需求同步,因此,国家与个人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追求目标并不能时时保持一致。因而就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协同机制对两者加以协调,使之尽可能地趋于一致,这也是毕业生就业各机构,尤其是高校相关部门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大学毕业生的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目标的追求开始主导着毕业生的就业选择行为。同时,就业期望值过高成了近年来毕业生的普遍心态。

4.从用人单位角度而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高校的行为对高校毕业生分配机制不产生重要作用。因为用人单位只是毕业生就业分配的被动接收者,高校也不过是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指令开设专业、招收学生,并根据政府制定的就业计划将毕业生分配到用人单位。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用人单位与高校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及毕业生四者的行为关系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

校毕业生就业机构的基础。

二、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传统主渠道的吸纳能力下降。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渠道。但近年来,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大学生,而且从中央到地方的历次机构调整中,分流人员基本上是在事业单位中找出路,而事业单位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本身也面临着精简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改制等种种原因,对毕业生的吸纳数量也极为有限。与此相反,民营和乡镇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有增无减。这就使得大学毕业生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突出。一方面,从总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和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规模相比仍显不够;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2.用人单位应制定合理的人才资源战略。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各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主权。尤其是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人才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人才结构趋于合理,干部梯队已基本形成的情况下,进人更慎重,要求也更高。他们在招聘毕业生时,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而且要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不仅挑专业和学历层次,而且要挑学校,甚至挑性别。这就客观上使一些“名不见经传”学校的毕业生及长线专业、女大学生、学历层次低和综合素质较差者过剩,出现就业难。用人单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的短期行为问题,由于新进一个大学生,其效益要在几年工作以后才能发挥出来,多进人意味着企业人力成本的提高与职工平均收益的降低,这就导致了企业领导在用人策略上的短期行为;二是在大城市中,由于存在着结构性失衡与个人偏好失衡的问题,一些用人单位无节制地提高进人规格。在我国教育资源还十分短缺的情况下,这种人才使用上的浪费,应该引起政府与用人单位的足够重视。

3.地方和部门应具备全局意识。有些地方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在社会上毕业生需求日趋下降的情况下,明令只接收本地区生源,对外地生源严格控制;有的行业(尤其是效益好的行业)也只接收本系统、本行业院校的毕业生和属于本系统职工子女的毕业生,对外系统的毕业生,尤其是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则拒之门外。这就造成了有的单位需要的毕业生进不来,不愿要的却进了不少;也使有的毕业生虽然有用人单位愿意接收,但碍于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未能如愿;有的单位尽管接收了本地区的生源,但由于不需要而出现了许多人无法安排而待业的现象。

4.高等教育改革应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首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需要,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专业划分过细,教材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其次,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加之近年来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高校招生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这就使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相吻合,其中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过于求。尤其是前几年部分高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盲目新上的所谓“热门”专业和“短、平、快”的专科层次,结果使学校培养脱离了社会的需求。

5.大学生的素质与就业观念需要提高和更新。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部分大学生的素质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不高、事业心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等。这些都是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的。同时,就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不少人的自我评价过高,毕业生的这种错误感觉,恰恰断了自己的就业之路,使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另外,由于大学生属于初次就业,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也使其在择业时过于倾向于大城市、高收入和贪图安逸,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加之近几年学生在报考专业时信息不充分,常常会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争相报考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结构性失衡和个人偏好性失衡问题。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基本对策

1.作为主体之一的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就业市场,提供就业信息。从政府角度讲,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校毕业生在目前仍属稀缺资源这一现实,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不同地区发达程度的差别、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以及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采取的行为,认真研究对策并有效地加以调控,加强宏观管理与指导。真正有效的机制是一种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混合机制,那种认为市场经济中政府的“无为”即“有为”的观点,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为此,政府除了要加强必要的经济调控,如对去边远省区和条件艰苦的国家重点单位和行业工作的毕业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除免交学费和免还贷款等措施外,还要重新认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性,并适当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制约。政府对用人单位和高校同样要加以指导和管理,尤其是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调整更应该予以注意。为了招生竞争,高校往往热衷于增设热门专业或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这是市场竞争的一种必然的反应,但由此而来的潜在问题:一是可能使一些基础学科和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专业趋于萎缩;二是对热门专业的认识并不真正是由毕业生需求量来判定,而多以报名数为据。政府不仅要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而且要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鼓励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另一方面,要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束缚,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和边远地区、艰苦地区就业。

2.作为用人单位,应树立人才观,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也是目前吸纳毕业生的主渠道。尽管目前我国多数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对我国企业来讲,抓紧有利时机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合理置换冗员已成为当务之急。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创造财富的力量已不完全在于机器、设备和原料,而在于一种更为有效的因素,知识的价值更有效更直接地体现出来。企业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不重视知识,不尊重科学,不尊重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然难逃失败的厄运。

3.作为高等学校,应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做好“产品”营销。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个大学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它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影响着在校生的学习情绪与学习质量。因此,高校除了要积极、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产品”确实能够满足市场需要外,还必须十分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产品”的市场营销。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主择业对高校来讲,是责任更大,事情更多,任务更重了。如果说过去学校只管搞好“产品”的生产就行了,那么现在还要搞好“产品”的“营销”工作。实践证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强化推销意识,通过市场推销毕业生,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4.作为高校毕业生,应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目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需要塑造自己。同时就业形势的变化使大学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使自己的思想从陈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主动地在社会的大天地里找到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虽然传统的就业渠道变窄了,但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大企业已经人才济济了,但中小企业还求才若渴;大城市已经人满为患了,但广大的乡镇与农村还大有用武之地。要改变大学生只能当干部,只能去国有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观念,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既可当固定工也可当合同工。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另外,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择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才能在就业难的形势下使自己处于主动状态。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西省教育规划课题《构建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长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 篇5

关键词:医学毕业生,就业方式,多元化,灵活就业

近年来, 毕业生就业难, 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在当前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正规就业岗位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的形势下, 如果依靠单一的传统就业方式, 市场供需双方矛盾将会愈加突出。拓宽就业途径、拓展就业渠道、扶持灵活就业, 从而促进就业方式多元化良性发展, 是解决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医学毕业生就业方式多元化格局

近年来, 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 加上医疗卫生市场劳动力吸纳能力减弱, 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据笔者日前调查, 医学毕业生协议就业所占比重日益减少, 灵活就业和合同就业所占比重增长幅度较大, 升学逐渐成为医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稳定的组成部分, 自主创业、参军、出国、项目就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突破和发展, 总体已经形成协议就业、劳动合同就业、灵活就业、项目就业、升学、自主创业、参军、出国深造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格局。

二、医学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格局成因分析

1.医学毕业生多元化就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当前市场化的就业形势下, 就业方式的多元化是伴随经济成分多元化而产生和发展的, 多元化的就业形式不仅可扩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还能增加劳动力市场弹性, 有利于企业科学经营, 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2.多项利好政策促进医学毕业生非传统就业形式的发展

国家和各省市出台了多项政策法规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些政策法规中, 既有宏观的《就业促进法》, 又有面向基层的“大学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大学生到村任职计划”和“预征入伍”等利好政策, 这些政策法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项目就业、自主创业、参军等非传统就业形式就业人数的增加, 客观上造成医学毕业生传统协议就业比例的降低。

3.医疗卫生市场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使升学成为大部分医学毕业生的首选

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日益提升。医疗卫生市场对高素质医学人才有较大的需求, 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医学毕业生选择通过升学, 暂时延缓就业压力, 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4.国家产业结构变化促使灵活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已经由公有制经济转向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所、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灵活并伸缩性较强的就业形式, 灵活就业由于其投入少、门槛低、涉及门类和行业广、进出灵活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就业模式更容易被接受, 逐步成为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不得不做出的理性选择。

5.新劳动法的实施使合同制就业被毕业生所接受

随着2008年1月1日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 有效规范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行为, 保护毕业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为灵活就业提供了法律支持, 促使合同制就业逐渐被毕业生所广泛接受, 有助于医学毕业生更好地实现择业和就业, 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三、积极推动医学毕业生就业方式多元化良性发展的措施

1.国家应出台政策鼓励和引导医学毕业生多元化就业

近年来, 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国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策, 但是, 这些利好政策中面向医学类学生的并不多。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可借鉴“免费师范生”“预征入伍”等相关政策, 出台针对医学毕业生的优惠政策, 在政策上、经济上、未来发展上支持他们, 让他们能安心、稳定的在基层工作, 实现“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

2.正确认识医学毕业生就业方式多元化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的建立健全, 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将是一种必然趋势和普遍现象, 毕业生想象的一次就业定终身变得不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医学毕业生应充分认识当前就业市场现状, 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降低就业期望值, 调整就业心态, 积极务实地从基层做起, 牢固树立“先择业、后就业”和“干一行, 爱一行”的就业观念, 摒弃“一次就业定终身”的狭隘观念, 在实践中努力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干精神。

3.加强对医学毕业生新《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和教育

要切实组织强化医学毕业生对新《劳动合同法》的学习, 积极向在校学生宣传新《劳动合同法》, 特别是加大对灵活就业群体宣传各项劳动权益保障政策的力度, 以利于在就业过程中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使医学毕业生全面、系统的掌握新《劳动合同法》的内容条款和签订《就业协议书》和《劳动聘用合同》的相关细则, 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随着《劳动合同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深化,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关系将走入良性循环的格局, 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4.积极拓展就业渠道, 继续推进医学毕业生多元化就业

政府应继续开发面向医学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 增加项目就业的岗位数量和政策力度;教育部门和征兵部门应继续制定吸引适龄青年投身军营的更有力度的激励机制;高等学校应进一步研究医学学生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进一步拓展其他就业渠道, 探索其他就业方式, 如采取中外联合办学或委托职业机构劳务输出的方式, 加强中国医学毕业生面向世界就业等措施, 继续推进医学毕业生多元化就业。

进一步构建更加多元化、稳定化、法制化的就业格局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多样化就业观念, 灵活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式。社会、家长、学生要改变观念, 正确看待医学毕业生就业形式多元化, 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给医学毕业生多元化就业以大力支持。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我们将看到医学毕业生健康、和谐、稳定的多元化就业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中国灵活就业基本问题研究[R].经济研究参考, 2005, 45.

[2]陈国荣.发展灵活就业的对策研究[J].厦门科技, 2004, (5) .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灵活就业就业形势问题研究报告[R].2001, 7.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新思考 篇6

关键词:高校,就业难,新思考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据教育部门统计,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 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 市场对于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降低, 导致了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高等教育自身体制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一) 我国教育政策存在明显的短视倾向

政策的短视最好的体现就是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据教育部统计, 我国2012年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 其中硕士生517200人, 博士生67216人。而在2003年, 我国研究生招生总数还仅为26万多人, 十年间翻了一番。研究生扩招的政策使就业压力在短期内得到了缓解, 然而这只是暂时将就业压力向后推移而已, 现如今研究生扩招的弊端已经显现, 史上最难就业年随之而来。更加严重的是,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德曼在一篇文章中提到, 根据他所搜集到的资料显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以上的学历, 随着学历的升高, 学历的附加值将越来越低甚至达到零增长。如果克鲁德曼的结论是正确的话, 以后的研究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相关部门并没有做到提前预测, 只是针对当前年度的问题制定政策, 最终导致了2013史上最难就业年。

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在制定各种政策时应该考虑长远效应, 对于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预测, 尽早准备, 只有这样, 才能在较长时期内保证就业市场的供需均衡, 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二) 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的问题

首先, 现今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而用人单位招聘的理性程度提高, 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 对学生全方位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而现今的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并未接受此类培训和教育, 往往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进入企业之后仍然需要长时间的培训和适应, 这就导致了用人单位偏好有工作经验的跳槽者, 而不愿意招聘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其次, 各高校争相建设科研型高校, 忽视了对于学生的培养。在这一方面, 高校混淆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建设科研型高校并不是最终目的, 而是培养学生的手段, 意在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 让学生参与其中, 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然而一部分高校把建设科研型高校当作目的, 忽视了对学生的培养。比如, 一些水平较高的资深教授往往不在本科阶段授课, 而将重心放在科研上, 大学生接触的大部分为刚刚进入教学岗位不久的年轻教师, 这些年轻教师和资深教授在理论功底、教学经验、授课技巧、人生历练等各方面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学生无法接受最好的教育。高校需要将最有用的资源配置到学生的培养中, 科研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通过科研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最后, 师资队伍的发展滞后于办学规模的扩大。主要体现为师生比例过高, 影响到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个人发展。高校在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和特长, 兼顾个体更好地发展。

这就要求高校需要调整教育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环境变幻莫测, 企业要求的是人才的即用性和创新能力, 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同时理论教育不能放松, 要加强对学生全面的管理, 尤其是课堂出勤率和各种考核的难度。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特色是严进宽出, 高校应该严把出口, 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的人才, 高校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 发掘自身潜力。

二、我国市场以及市场和高校教育脱节导致就业难

(一) 总量失业问题的产生

从根本上来说, 总量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总量失业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市场吸纳能力滞后于毕业人数的增长所导致的。由于我国经济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面临困境, 增速放缓, 吸收高校毕业生的主体———民营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而国企则普遍效率低下, 吸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也略显不足;第三产业仍然发展缓慢, 第二产业则产能过剩等等一系列的原因, 导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的能力无法跟上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再加上前面提到过的若干年前研究生扩招政策导致的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增加, 就产生了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失业。

(二) 结构性失业问题的产生

结构性失业是高等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所引起的。高等教育专业必须反映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 而我国现存教育体系僵化, 主要表现为在传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既有结构的约束下,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之间滞后甚至脱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环境的变化越来越难以预测, 速度越来越快;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变化缓慢, 远远跟不上经济环境变化的速度, 政府对专业的开设和调整并没有长远的规划和高效快速的决策, 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先生提出的“6+1”产业链理论中指出, 产业链分为7个环节, 其中的“6”是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1”是指:产品制造。而我国只是掌握了7个环节中利润最低的产品制造, 其他环节大部分掌握在欧美发达国家手中。而在这7个环节中, 真正需要高素质人才也就是高校毕业生的是前六个环节, 产品制造环节需要的只是廉价劳动力, 也就是说, 我国的产业结构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高校毕业生, 只需要像富士康一样的人员结构。

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就必须整合整条产业链, 进行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由于前面提到过的原因, 我国市场并不需要大量的高校毕业生, 那么就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改造, 提高相关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附加值。把握住真正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链的前六个环节, 整合整条产业链, 抛弃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 在企业中引进科学管理和科学生产,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 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发展第三产业, 加快第二产业产业结构的换代升级, 才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 大力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产业结构进行区域性的调节, 使东西部经济均衡发展, 将高校毕业生引导至西部, 这样就能提供大量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三) 科技的高速发展产生的异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 以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 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但是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业对于劳动力和人才的需求。举例来说, 富士康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生产;美国道琼斯指数中的联合技术公司, 7年来产值增长35%, 但是雇用人数下降了3%;以医生为例, 美国放射科医生所需的平均培训时间为13年, 年薪为30-50万美元, 但是美国近年研发出了一款模式识别系统软件, 可以代替医生的工作, 成本只有以前的1%;再以律师为例, 以往, 一起大型的官司需要10个以上的律师来调阅大量文件, 搜集各种资料, 根据2011年《纽约时报》报道, 一款名为blackstone discovery的软件可以取代律师搜集资料的工作, 而且准确率要比人工高出一倍。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软件和机器替代人工的潮流, 但是确实值得警惕, 相关部门应该提前作好准备, 避免再一次就业难问题的“火山喷发”。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工程、系统的工程, 市场、高校和教育部门需要协同共进, 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积极展开合作, 紧密配合, 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 篇7

一、当前形势下学籍档案服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状况

1. 金融危机下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根据调查与统计信息表明, 包括大型招聘会、校园专场招聘会、网络需求信息等大学毕业生岗位需求数量, 2009年3月初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0%, 进入4月和5月后, 这项降幅更大。91%的学生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 自己的就业心理负担加重;55.17%的毕业生感到金融危机对自己的家庭收入产生影响;33.9%的学生有家人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 或收入降低影响了生活;27%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对其家庭经济收入已构成较大影响;20%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给其带来了无法形容的思想压力;11%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使其对就业的前景更加迷茫。女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2009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减少, 女性学生因此求职困难更大。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公开提出只要男生。今年女生报考研究生人数的急速增加, 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学生面临的求职压力。

2. 目前高校档案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 就是要严肃认真地做好毕业生资料的建档、归档工作。

毕业生资料归档是建档工作最后一个环节, 关系到建档工作成败, 也关系到用人单位对资料的使用和掌握。归档工作的具体程序是:第一, 组建好建档工作队伍。成立建档工作机构, 选拔办事认真、细心, 有统计、书写专长, 有教学管理经验的人组成, 派专人负责, 人数一般三至五人, 不宜过多。建档是一项细致的工作, 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疏忽, 不能出现错统、错登、错装、漏装现象。第二, 做好成绩、奖惩的核实誊写工作。这项工作任务大, 因为每个学生每学期的成绩要誊写到毕业生登记表的成绩栏里, 每个学期的奖惩情况要誊写到奖惩栏里, 这就要求建档工作人员要对学生负责, 对学校负责, 作风正派, 避免差错和失误。第三, 对毕业生登记表里的内容逐个检查, 检查的内容是:领导是否审查, 是否签字盖章, 年月日是否按规定的要求书写。第四, 整理、装订成册, 填写卷内目录。把学生每学期的总结鉴定表、实习鉴定表、毕业生登记表、技术等级审批表, 入学时的新生登记表、体检表、团员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等, 按时间顺序一一整理, 装订成册, 填写卷内目录。第五, 装袋, 封口。装订成册的毕业生材料, 装进每个学生的档案袋里, 档案袋的名字一定和毕业生材料的名字相符, 然后封口, 盖封口章。综上, 可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建档工作是极其重要的, 步骤也是十分复杂的。作为高校的档案工作者, 在高校已经面向市场的情况下, 要使劳动力更好地向社会让渡, 就要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建档工作, 不断提高建档工作的要求, 要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需求和当今国际经济形势, 为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做出新的贡献。

二、金融危机下高校学籍档案服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方向和策略

1. 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学籍档案管理应尽快引进先进的方法和手段, 建立学生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现代学籍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 (1) 信息化。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新的管理手段被大规模地运用到管理中, 学籍管理的信息化特点日益明显。一方面, 管理软件广泛运用到学籍管理中, 学籍管理的整个过程, 从学籍信息的维护、学籍变动证明文书的输出, 到学籍档案的保存, 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 互联网在学籍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学籍信息的发布、上传、下载、远程修改等均能在互联网上实现, 极大提高了学籍管理的效率和利用的及时性。 (2) 服务化。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义务为本位的社会, 强调服从, 管理就意味着掌握权力的一方对被管理的一方的控制、管束, 严厉的惩罚是确保管理目的实现的主要手段。在现代社会, 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权利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对社会主体的管理越来越强调平等性, “管理即服务”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作为以育人为本的高校中的学籍管理, 其服务性更加明显, 批评和说服教育是学籍管理中常用的手段。 (3) 与学生联系的紧密性。学籍管理作为一种对学生身份和在校资格的管理, 与学生的联系非常紧密, 休学、复学、留降级、转专业、转学、退学等学籍变动, 均需要学生本人到学籍管理部门办理。随着“以人为本”理念在学籍管理中的贯彻, 学籍变动的条件呈现了宽松趋势, 学籍的变动也变得较为频繁, 学籍管理与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

2. 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首先, 以人为本的学籍档案管理理念重点要抓好几个观念的建设。一是人性观, 即学生学籍档案管理要以人为本, 使学籍档案管理成为师生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二是竞争观, 即变管理措施为学生自觉行动, 克服“混文凭”的现象。学籍档案管理就是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分析反馈, 使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 学籍档案管理者对学生真正体现人文关怀。现代学籍管理是服务型的管理, 管理不再是传统上命令、管束、制裁那种冷冰冰的管理, 而是要求管理人员把被管理者———学生作为平等的个体对待, 充满人文关怀, 使管理充满人性化。因此, 人文关怀便成为现代学籍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所谓人文关怀, 就是要求学籍管理人员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需要作为开展学籍管理活动的出发点, 对待办理学籍手续的学生要热情、态度和蔼。

3. 构建与现代管理环境相适应的学籍管理人员素质。

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各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和管理人员的身心特点,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对学籍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培训, 以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加强引导, 严格考核, 建立激励机制, 运用现代教育手段, 加强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 鼓励进修, 扩大对外交流。学籍档案管理队伍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 是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学籍档案管理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 管理质量的优劣, 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工作的运转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现代学籍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 扎实的学籍管理业务素质和责任心, 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人文关怀素质, 一定的表达能力和说服教育素质, 掌握有关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政策、规章、条例、办法, 具备学籍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分类、分析、鉴别的能力。并且, 应实行学籍档案管理的二级管理制度, 要进一步加强院 (系) 二级学籍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并提高其业务素质。

4. 拓展服务领域, 大力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学籍档案各项工作的落实, 关系到为社会各方面做好服务。各高校在学籍档案开发利用过程中, 档案部门需要统一认识,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制定严格的学籍档案开发利用的规章制度, 明确工作程序, 统一每个阶段工作人员的职责, 做到服务热情和办理迅速, 建立严格的奖惩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提供利用的学籍档案材料不出任何差错。为了方便外地毕业生甚至已在国外的毕业生办理学籍档案证明材料, 档案管理者还应开办代理业务, 利用者只要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委托, 高校档案部门即可代为办理, 并及时邮寄到利用者指定的地点, 这样既为外地利用者节约了资金, 又为他们节约了时间。努力提高学籍档案开发利用的手段和水平。在高校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过程中, 特别是出国成绩和证书等证明材料的办理过程中, 利用者往往要求时间紧, 办理的周期短, 而且在同一时期内要求办理证明材料的人员很多, 工作量较大。如何准确、快速地为利用者提供信息成为档案工作的当务之急, 如何拓宽学生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是摆在高校档案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只要我们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 就一定能开拓出高校学籍档案开发利用的新局面。

总之, 学籍档案与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面对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高校档案部门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发展及时提供一整套高质量、现代化的动态学籍档案至关重要, 其意义深远, 也是高校学籍档案实现服务于社会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3/25/content_11070779.htm.

[2]http://www.dxlww.net/jiaoyulunwen/jiaoyu_147.htm.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 篇8

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15%,自此以后,中国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大众化教育”取代“精英教育”,并由此带来了高校毕业生逐渐增加,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局面。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无疑使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2008、2009年大学生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2007年的水平,仅为68%,而在这一数字背后的,是毕业生待就业人数的增长,2007年毕业生待业人数为173万,而2008年毕业生待业人数为196万。温总理曾经指出,我国一年安排的新就业职工最多也就是1100万到1200万,通常在900万,而2010年仅应届大学生毕业人数就高达630万,加上过去待就业的大学生,各高校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然而,造成就业难的原因除了大学毕业生规模庞大外,还有来自社会的需求结构与大学教育的供给结构之间的矛盾。本文从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需求改变以及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探讨就业难的原因,并找出高校提高就业质量的途径。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

1 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1 社会环境变化导致的就业环境改变

1.1.1 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改变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经济增长放缓,200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8.7%,比2008年降低0.9个百分点。经济增速的下降,必然会使就业岗位大量减少,受经济冲击最明显的,是规模比较小,受出口影响大,抗经济波动能力较差的民营企业,然而,民营企业却是吸收毕业生的大户,2007年我国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因此,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不言而喻。不仅如此,甚至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行业也削减用人计划,如汽车、房地产、制造等行业的招聘需求比往年下降六成以上。

金融危机不仅导致企业削减招聘规模,也使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竞争更为严酷。一方面,金融危机在西方国家的爆发,使得许多原计划在国外就业的留学生被迫回国,使得国内大学毕业生必须与“海归”竞争,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也使得一些往年毕业生甚至中高层管理者被迫再就业,与这些经验丰富的再就业人群相比,应届毕业生的竞争力再度削弱。

1.1.2 产业结构调整导致的需求结构改变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必然。近年来,我国政府致力于根据我国国情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升级第二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农业从业人员的不断减少,工业产业升级使许多大型国企不断整合,并进行技术升级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这些调整必然改变人才需求结构,甚至由于部分企业的倒闭将减少人才需求,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得人才需求偏向服务消费类专业,如物流、旅游、餐饮等。然而高校专业设置的趋同,专科院校向本科院校趋同等问题,使得高校的人才供给单一,无法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人才需求结构。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造成的过剩农业人口进入城市、大规模下岗人群再就业的问题,更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1.2 落后的高校教育导致的供给错位

1.2.1 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轨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主要问题在于无法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如果将高校视作生产人才的工厂的话,那么,这座人才工厂的最大问题就是产销不对路。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许多学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主要考察的不是市场,而是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专业因师而设,并非因市场而设。另一方面,盲目增加一些培养成本低的所谓的热门专业,如经济、会计、计算机、新闻等等,学校盲目求大求全。正是由于各大学盲目上专业,使得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给过剩,人为地导致这些所谓“热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有8个: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而这些正是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几乎在中国的任何一所高校里都找到这些专业。这种专业设置的失衡,其结果是“热门”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及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1.2.2 课程设置对实践内容重视不足

如果说专业设置是解决高校如何适应市场职业需求的大方向,那么课程设置则解决的是岗位胜任问题。然而,在课程设置上,许多高校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重视不够,使许多学生参加工作后的实践操作能力差,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地在实际中应用。在课程设置上,国外的教育理念颇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把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毕业论文(设计)视为高校的“三鼎足”,实践课程的比重大,为此,国外大学生往往动手能力、主动思考能力都比较强,就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独当一面。而我国由于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的偏颇,大学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无法满足企业需要,使得最近频频出现“技校生就业好过大学生”的消息,暴露出华而不实的高等教育所存在的致命缺陷。

1.2.3 就业指导滞后,内容单一

我国大部分高校对在校生就业指导的重视程度不足,53.9%的院校到大四才进行就业指导,仅16.6%的高校是从大一就进行就业指导的。如此滞后的就业指导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有调查显示,71.1%的学生希望在大三前开始就业指导。高校对就业指导的不重视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开课时间晚,同时还存在课程内容单一与师资专业性差的问题。从课程内容上看,可以表现为“四多四少”,即就业信息提供得多,就业观念教育讲得少;如何择业说的多,敬业精神宣传少;讲如何找到满意工作的多,讲找不到满意工作怎么办的少;目标对准就业率的多,认真改革教学内容的少。从师资配备来看,大多数就业指导老师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大多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兼任,这些老师由于自身工作的繁忙以及本身专业的限制,往往无法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良好指导。

2 加强就业指导的途径和方法

2.1 建立预警机制,专业设置要有前瞻性

专业是高校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接轨的关键,因此,专业的设置必须符合社会的需要。应当注意今年设置的专业,招进的学生是为了满足四年以后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应对四年以后的社会需求进行预测。这要求高校建立社会需求预警机制,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科技发展方向,从而对未来的社会需求进行预测。如: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在今年9月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指出:从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出发,现阶段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需求大量这些方面的人才。为此,高校应有前瞻性,对社会和企业将来需要而本校尚未设立而又有条件设立的专业,应及时设立,并考虑本校的优势,形成本校的专业特色,以在将来的竞争中获胜,但应注意避免对热门专业盲目追崇,不考虑未来趋势与本校实际的做法。同时,对已经过时的专业应及时停办,并将已招学生及时调整到其他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只有专业设置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对市场动向进行分析及时有效的对专业结构进行调节,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实际需要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将教育资源达到最合理的配置,才能培养出与社会需要相匹配的人才。

2.2 教学安排重视实践,学年考核设置胜任力指标

每年高校毕业生数以百万计,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为企业提供了广大的选择空间,使得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历,更要求能力,需要高校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要求并创造效益。因此,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实现从学校走向岗位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是课程设置上重视实践,扩大实践课程比例,增加实验操作课程,提高实验课程学分,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课题,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重视实践课程相适应的,是高校教师能力的增强。过去高校教师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因此,高校应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实践能力进行考核。第二,将社会实践内容落到实处。高校一直以来都有社会实践的考核内容,但流于形式,往往是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在社会实践表上盖上公章便算是完成了社会实践内容。为了落实这一环节,应当由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与社会实践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建立联系,通过学校与单位的直接联系,获取学生的实践情况,并将反馈情况纳入实践能力考核中,才能杜绝社会实践弄虚作假的现象。同时,高校应加强与用人企业的联系,为无法自行解决社会实践机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第三,重视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在大学阶段综合水平和能力的体现,也是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大多高校毕业生论文答辩的要求比较低,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毕业论文只要凑够字数就能毕业。因此,高校应当增加毕业答辩难度,同时,增加毕业设计的中期考察次数,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为了适应企业对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的要求,高校除了要求学生修满学分外,还应在每学年的综合考评中增加胜任能力考核指标。由于胜任素质主要包括认知、行动、人际、态度四大方面,因此,胜任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理论学习成绩、实验科研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以及就业指导课程成绩四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合格人才。

2.3 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系统化、全程化和专业化

如果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时解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硬实力,那么,职业指导课程则提升的是大学生的软实力,就业指导除了帮助学生获取就业的信息外,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就业心理,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大老师与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公共必选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从开课时间看,应尽量提前,并持续开设,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辅导内容。其次,就课程内容而言,应不断拓宽,不仅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求职技巧,还应包括就业心理、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等。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从小物质条件优越,既给了他们较好的教育背景,也给了他们骄纵的性格,因此,在职业指导的内容上,应特别突出敬业精神的培养。为了给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指导,师资配备必须到位,为了提高师资力量,学校应为现有的兼职老师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并要求其获得专业上岗证书,另一方面,不断引进拥有前沿知识的老师或者职场经验丰富的人士、甚至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兼职老师,以其亲身经历现身说法。

除了传统的就业渠道,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好途径。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社会结构不断变化为企业创造了无限商机,同时也为发现商机的人提供成为企业家的机会。大学生不仅拥有专业知识,同时,头脑灵活,视野宽阔,接触新鲜事物多,往往有较多的奇思妙想,因此,大学生自主创业切实可行。此外,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应增加创业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帮助学生掌握国家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随时为其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开办创业专题讲座,帮助大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了解创业的基本步骤和素质要求。

摘要:近年来,由于高校毕业人数不断攀升以及用人单位用人标准的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如果将高校视为人才工厂的话,那么高校必须不断改进其产品品质,适应市场需求,产销对路,才能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就业难的原因,找出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专业设置、教学安排以及就业指导三方面提出提高就业质量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伟兰.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中长期因素分析及思考[J].就业指导,2010,(7).

[2]茶金学,游艺.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J].教育与职业,2010,(3).

[3]李洋,李维.正视结构性挤压下的大学生就业难[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 篇9

【关键词】辅导员 高职院校 毕业生 就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C-0169-02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根据教育部统计,我国2016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70万,比2015年再增加21万人,就业人数只增不减,竞争压力大。近年来,我国GDP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大,对就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是高度相关的,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拉动150万人就业;另外,我国处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传统经济、实体经济面临困境。多方面的挑战,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除了大环境,社会人为因素也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毕业生要求两极化,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往往是用人单位有职位空缺,但招不到人才,毕业生要就业,但找不到合适的岗位,于是陷入了就业尴尬。辅导员在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过程中,需要提高认识、明确职责、端正态度、掌握方法,才能扎实有效地顺利开展。

就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而言,近几年,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但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被动就业、盲目就业、为就业而就业等就业质量不高问题、短时间内频繁跳槽等就业稳定性问题频现,都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毕业生在毕业离校的大潮中匆忙就业,很快却又发现自己并不适合选择的岗位,从而表现出工作懈怠、情绪不高等消极的就业状态。这些情况的存在,给毕业生个人职业发展和供职单位都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另外,在全国上下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目前该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共有32个学时,其中创业理论与创业实务16个学时,创业教育的内容虽然占了一半的比例,但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业思维和创业行动,因为没有完善的创业体制机制和普惠性的政策扶持体系来支撑。目前,该校也只有个别学生零星地做电商(代购)、微商等微小创业。该校目前的教学活动全部集中在崇左市扶绥县空港经济区内,地理位置偏远,经济不发达,资源欠缺,缺乏创业环境,学生耳濡目染的都是传统的教育氛围,难以触及创业新思潮。

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稳定性,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是摆在该校就业指导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辅导员在做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中,辅导员处在最基层环节,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切实落实学校的就业工作方针政策,扎实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辅导员来执行,因此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辅导员在做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主要面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辅导员自身的局限。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的青年力量,他们刚从高校毕业,就踏上了工作岗位。由于没有经过社会的洗礼和企业的锻炼,他们大多数缺乏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相关的理论知识浅薄,这导致他们就业工作的业务水平不高,从根本上限制了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从入学教育到就业指导,从内务整顿到学风建设,从心理干预到素质培养,从奖学金评定到贫困学生的资助,从校园活动指导到技能竞赛辅导,工作繁忙,要让辅导员专注地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确实是对他们的一种考验。

例如,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辅导员平均年龄约为29岁,以年轻人为主,大多数是刚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应聘到该校的辅导员岗位,较少量的辅导员有过在企业或者其他高校工作的经验。该校师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1000人,专职辅导员34名,兼职辅导员6名(按相关要求,党总支副书记兼学工组长需要承担一定量的辅导员工作,每名党总支副书记兼学工组长带学生不少于100人),师生比约为1∶275,辅导员要承担较大的工作量。

(二)学生本身的消极因素。相对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乏上进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就业意识不强,很多毕业生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对社会、对父母、对学校、对老师抱着“等、靠、要”的态度,对就业问题不重视。另外,很多毕业生没能正确评估自身的就业优劣势,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对口岗位、薪酬、工作地域等都提出过高的要求,没有“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害怕到基层干苦活、累活、脏活,不积极锻炼成才。这些消极的主观因素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辅导员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途径

面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和服务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质量。一是要有针对性地外出走访企业,加强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反馈和引导,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和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开拓就业市场。二是充分利用各地人才服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校友、朋友、家长等多渠道收集企业人才需求信息,通过走访、电话、信函等多种途径主动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三是建立完善的用人单位信息库、当年需求信息库以及校友信息库,并加以充分利用。

(二)加强创业教育,提高毕业生创业意识。一是辅导员自身主动参加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推进工作的专业化,并结合实际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积极促进毕业生创业教育,逐步搭建创业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创业教育和指导,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创业相关的扶持政策宣讲、创业讲座、创业培训、创业大赛、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社团活动等途径,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三)优化毕业生就业服务,组织好各类校园招聘会,完善就业网络平台。一是认真组织好各类校园招聘活动。积极主动邀请企业进校招聘毕业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召开的大型双选会和小型专场招聘会,加强与招聘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二是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平台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要以就业工作网络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充分发挥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推动融合人工、网络、电信等手段,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实现动态就业工作信息交互、网络招聘、远程视频面试、网上招聘会以及各种就业工作统计、评估等功能,同时要积极引导毕业生充分利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积极了解、参加各种形式的网上招聘活动,进行网上应聘、远程视频面试等方式提高求职效率。

(四)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对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鼓励学生积极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一是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发展自己,不好高骛远,不盲目攀比,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逐步成长。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加强政策宣传,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精心组织实施好“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并做好后续服务工作。二是加大对农村贫困家庭应届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力度,加强对少数民族毕业生、女性毕业生、残疾毕业生的人文关怀和咨询服务。建立特困毕业生数据库,健全完善“一对一”、“二对一”、“多帮一”的就业帮扶工作机制,建立帮扶台账,实施帮扶,全力帮助他们落实就业单位。三是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长效机制,做好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通过专场报告、政策咨询、政策宣传、主题党团活动等形式,继续加强入伍预征宣传动员,激发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入伍热情,发动更多的适龄大学生报名入伍。

(五)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安全教育,确保毕业生求职的安全稳定。毕业生离校求职前要认真做好就业安全教育,特别是要加强防范招聘欺诈和传销陷阱、交通安全、人身财物安全、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要做好实习就业的跟踪服务,及时准确掌握毕业生的动态,从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教育。辅导员要采取走访、电话、短信、QQ、邮箱、信函等各种方式,以及实习单位、用人单位、家长、校友等各种途径,联系、跟踪和准确掌握毕业生的求职就业动向情况。

要实现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必须把就业作为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其中离不开学校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鼓励全员参与,营造积极氛围,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配合抓、就业指导机构重点抓、基层系部协助抓、就业指导教师具体抓”的就业指导工作格局,坚持不懈,打一场就业指导攻坚战。

【参考文献】

[1]王丽丽.我国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

[2]李军华,邱飞,等.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7(6)

[3]孙炜.浅析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毕业生的就业新方式论文 篇10

今天,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正式启动, 这是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组建以来的一个重要举措, 标志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工作有了新的进展。我谨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对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的正式启动表示热烈的祝贺!

自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组建以来, 努力实现部门间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共享,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了较好的服务, 得到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称赞。这次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的建立, 融信息服务、网络招聘、政策发布等功能于一体, 突出了公共服务这个特点, 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服务, 必将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产生良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上一篇:辅导老师下一篇:甘肃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