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毕业生就业论文

2024-07-28

关于毕业生就业论文(精选9篇)

关于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1

关于毕业生就业论文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践队决定走进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以本地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从点—线—面角度寻求相关信息。

根据大量的企业,以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查了以本地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共收回了大量问卷。

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工作情况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来源,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调查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2份以上工作。

二.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但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在大学里我们应该积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好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

三.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

通过调查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与招聘单位反映的情况一样),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可能我们在温州做调查的局限性:在温州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能导致了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比重过高)。

四. 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从问卷结果显示,约67%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而表达能力(凸显于人际交往与业务洽谈),实践能力(凸显于实际业务操作),交际能力(凸显于与领导同事交往及业务洽谈)的锻炼成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则,可以让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锻炼,累积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

五.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的影响

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我们看到半数左右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三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大概10%的人大一就开始考虑,剩下的人则在大四或毕业时才开始考虑。

在高校职业规划选项中,只有约11%的人知道职业规划并知道怎样规划,而59%的人则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在大学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且,绝大部分人表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9%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相关的讲座表示满意,但同时有25%的人表示当时学校根本无此项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各高校还未普及,而且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相关讲座,以及提高提供就业指导质量应该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经过了这次的假期社会实践考察我从中体会到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实践,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实践机会却是少之又少,而这恰恰说明了我国内地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现实高校教育体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现状下,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多多利用大学生活的空闲时间走进社会多多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应该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与其他相关知识,为在踏入社会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前多做准备。

关于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2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煤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以及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经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新环保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法确立了保护环境为国家的基本国策, 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治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规定。

2. 企业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对环境专业的需求分析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 对环保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通过对表1中的40家位于辽宁省的监测公司、咨询公司、工程公司以及科研单位的调查, 得出以下结论:通过对各企业的调查, 除了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设有专职的环保员外, 其他的企业都是兼职环保员。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严格, 需要企业设置专职的环保员, 管理企业的环境保护档案及污染物排放申报等工作。对于环保咨询公司, 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私营环保咨询公司, 这些公司发展壮大需要更多的环保专业人才, 比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清洁生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以及ISO14000体系认证等专业人才。

3. 环境专业设置方向及每个方向应掌握的核心知识分析

通过以上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对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把对环境专业的人才需求归为两类:

3.1 环境工程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环保工程公司、环境设计研究院、环保设备公司等。环境工程专业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为:3.1.1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包括CAD制图) ;3.1.2 环保设备基础及环境工程学;3. 1.3大气、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 1.4物理性污染控制。

3.2 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科学的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政府机关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咨询公司、科研院所、环境监测机构等, 从事的主要工作为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环境监测、清洁生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ISO14000等。环境科学专业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为:3.2.1环境学概论及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等;3.2.2环境影响评价;3.2.3环境监测;3.2.4环境咨询实用技术-环境监理、清洁生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ISO14000等;3.2.5大气、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3.2.6物理性污染控制。

结语

通过对环境专业本科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的研究, 建议环境专业的本科设置两个方向-环境工程方向和环境科学方向, 然后对选择这两个方向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 以培养适应不同用人单位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

摘要:本文就近年来环境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进行了调查研究, 以及企业对环保人才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 并对环境专业具体的设置方向提出了建议, 主要设置方向分为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方向。既为环境专业的学生更好地选择具体的专业方向提供指导, 又能够给用人单位培养出更适应其需求的环保人才。

关键词:环境专业,就业形势,就业方向,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参考文献

[1]陆豪, 吴祖良, 江博琼, 李济吾.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1, 00:206-209.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10, 03:1-14.

[3]吴奇, 金文, 雒新峰, 俞赞琪, 刘小冲, 高宇.环境专业教学体系结构改革探索——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

[4]徐建平, 蔡昌凤.环境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 2011, 01:59-62.

关于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3

关键字:高校;毕业生;就业能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专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有待优化

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就开始放松学习,不思进取,睡觉上网玩游戏是他们生活的全部,一学期下来去教学楼的次数不会超过个位数,如此散漫的学习态度断然不可能造就过硬的知识本领。专业能力不足的另一方面是有些学生在校期间虽然能够好好学习,但却只“学”不“用”,或重“学”轻“用”,不能很好的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理论无法联系实际,从而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

就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数据来看,缺乏经验和实践能力差已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通病”。现今我国高校教学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因此导致大部分毕业生“会说不会做”,参加工作后没有办法立刻胜任工作。一般情况下,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是由于他们缺乏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用人单位必须耗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去培养,作为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自然倾向于雇佣那些已经参加工作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社会人才。

(三)职业目标不明确,职业规划意识薄弱

职业目标指的是一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职业规划则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编制的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的时间、项目和措施做出的合理安排。相当一部分同学到大四的时候对自己所学专业依然一无所知,面对就业时缺乏必要的职业规划知识,他们的职业规划意识较差,择业意识的形成比较滞后,对自己的职业适合性缺少应有的了解,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而导致他们在求职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

(四)创新能力不足,创业意识淡薄

许多大学生在学校“死”读书,完全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忽略了自己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这些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当淡薄,更不用说什么创新欲望了;另外许多高校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自主创业也是实现就业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未将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受其影响,很多学生把自主创业视为是没有能力、没有单位接收的无奈之举,毕业后最好的途径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待一切水到渠成之后再考虑跳槽或另立门户的事情。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原因分析

(一)就业岗位相对有限。我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再加上受最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受到冲击,有的倒闭,有的裁员,使得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多存在如下现象: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课程体系设置呈现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势;对语言表达、社会实践、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等能力培养的重视与训练不够;缺乏创新创业的教育指导;学校非理性的扩招,违背了教育规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有待完善等。

(三)我国就业市场不够完善,信息渠道不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起步较晚,缺乏严格的法律法规制约与规范,市场还很不成熟,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相互侵犯对方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同时,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比较狭窄,除了考公务员之外,主要是学校推荐、熟人介绍和校园招聘等,而企业了解毕业生的方式也比较单一,常常为没有人才来源渠道苦恼。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因素。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

(一)政府的责任。第一,政府要正确认识,加大政策改革力度,强化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地方政府更应该结合本地的情况,使大学生主动融入市场。第二,政府应调整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职能定位,从管理型职能向服务性职能转变,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履行好信息预测、计划安排、政策指导、科学决策等职责。第三,政府应大力发展经济,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刺激经济的复苏,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减少国家外汇储备来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以此来增加国民的就业机会。第四,政府还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市场,畅通就业渠道,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对那些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毕业生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二)高校的责任。首先,高校应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动向,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合理安排招生,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设置,以应用技能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拓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和社团活动,以活动促进教育,并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再次,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创业创新教育。重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养成,要让大学生认识到自主创业不仅可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减轻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学与指导,构建全方位的行业创业教育体系。最后,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教育。

(三)高校毕业生自己的责任。知识结构是基础,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当夯实自己的专业课基础,唯有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方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锻炼自己的临场反应能力和表达能力;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加社会阅历,提高工作能力;关心集体,培育团队合作意识;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培养,人脉资源是缔造成功事业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培育艰苦创业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万茗.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2).

关于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4

人社部发〔2010〕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2009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地区、各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严重冲击,实现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稳定。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就业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通过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的总体安排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安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9〕3号)所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健全市场机制,广开就业门路,强化就业服务。在2010年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拓展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和自主创业的就业渠道;更加注重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服务;更加注重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更加注重做好基础工作,逐步建立并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二)目标任务:努力使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70%左右,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80%以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都能参与到相关就业准备活动中,得到免费公共就业服务;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

二、“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主要内容

(一)实施“岗位拓展计划”,大力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1、拓展产业就业岗位。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更多智力密集型就业机会。结合扩大内需、结构调整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不断拓展相关产业的就业规模,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支持鼓励相关行业和产业与高校联合开展专项岗位对接活动,全方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拓展企业就业岗位。大力疏通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企业就业的主渠道,特别是拓展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的就业空间。进一步清理制度性障碍,做好劳动保障和人事代理服务,切实解决档案管理等问题,认真落实直辖市以外城市对企业招用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的落户政策。加强执法监督检查,保障到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建立多层次服务外包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接体系,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服务外包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3、拓展科研项目就业岗位。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做好科研项目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户口、档案管理、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工作,并完善组织管理。鼓励中央大型企业科研项目吸纳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

4、拓展基层就业岗位。进一步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基层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实施“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计划”,开发社区管理就业岗位和养老服务、社会工作等领域的社区公益就业岗位,力争全国每个社区至少配备1名高校毕业生。鼓励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充实农村基层卫生服务队伍。拓宽农科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农科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一线工作。按照统一征集岗位、统一发布公告、统一组织考试、统一服务管理的原则,统筹实施2010年“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基层项目,做好各项目之间政策衔接,进一步落实并完善对项目期满人员的就业政策措施。各地要尽快制定实施鼓励地方高校毕业生面向本辖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办法。

5、继续做好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工作。各地要及早启动2010年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理顺工作体制,简化工作程序,并认真做好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毕业生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工作。

(二)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

1.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创业意识。各高校要开设相关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落实创业培训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并探索与有关风险投资基金等结合,推进高校毕业生创业。

2、强化创业服务。将大学生创业工作纳入各地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总体规划,实行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等一体化运作和服务。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等资源,建设完善创业实习基地以及孵化基地。

3、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对高校毕业生初创企业,可按照行业特点,合理设置资金、人员等准入条件,并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允许高校毕业生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程序和合同约定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对应届及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贷款规模可适当扩大。完善整合就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4、稳定灵活就业。对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申报就业的,提供免费劳动保障和人事代理服务,做好社会保险关系等的接续。落实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逐步实现就业的稳定。

(三)实施“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

1.加强就业服务与就业指导。要强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高校要建立完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提高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能力。大力发展适合高校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加强对网络招聘市场的监管。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三个一”服务:送一批就业岗位信息进校园;组织专家开展一次就业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活动;提供一本就业手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与教育部门、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管理服务工作的衔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为重点,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库”,确立“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机制,通过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就业服务月等专项活动,对凡是需要就业信息服务的,至少提供三次基本符合其条件的就业信息;凡是希望提高职业技能的,至少提供一次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凡是符合享受扶持政策的,帮助其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各地、各高校还要针对女大学生特点,强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促进就业公平。

2、做实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的联系与合作,共建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双证书”制度,与行业企业实施多种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大生产性实训教学安排,确保学生毕业前有一定时间的顶岗实习学习经历,并积极探索建立相关制度。各地要根据全国2010年组织35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的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动员一批资质较好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大力开发见习岗位。进一步健全见习管理制度,提高见习质量,落实见习毕业生的基本生活补助政策,鼓励见习单位积极招用见习毕业生。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开设见习登记窗口,完善见习服务。各地要结合市场需求和个人意愿,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落实相关政策。

3、强化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各地要将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纳入当地就业援助整体工作中,提供及时的援助。落实困难高校毕业生免费参加各类招聘活动、公务员与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考免收其报名和体检费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等政策。落实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岗位就业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政策。对在大城市聚居的长期失业高校毕业生,各地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就业服务和援助,保障其合法权益。

4、做好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少数民族地区结合实际开发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农牧业生产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等基层公益性岗位,安置少数民族就业困难毕业生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各专门项目招募人员时要向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予以倾斜。少数民族地区招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招用员工,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

三、“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时期,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成为我国就业的重要矛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事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事关青年长远发展,需要高度重视。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纳入当地就业工作的总体规划,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加强考核和督查。进一步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和协调机制,各地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要内容,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按季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落实工作责任,共同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推进国办发〔2009〕3号文件的全面落实,进一步完善、充实和细化政策项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扩大实施范围,相应提高标准。进一步完善操作方法,畅通政策落实渠道。对政策落实薄弱环节、重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重点督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指导意见。

(二)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促进公平就业。各地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完善就业管理服务,做好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工作,深化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的报到管理、户籍、干部人事等制度改革,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制度,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工作体制。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加强沟通,建立离校前后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会商制度,及时掌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情况。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引导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诚实守信,规范经营,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各类招聘会的管理,大力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认真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切实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要求,取消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维护公平就业权利。

(三)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资金支持力度。各高校要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任务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支出计划,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需要,特别是支持家庭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需要。各地要按规定对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和就业服务所需资金给予保障。

(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大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要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研,加强对各类专业人才需求的规律性研究,对就业状况不佳的专业要客观分析,区别情况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调整。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评价高等学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指标,省级教育部门要继续深入落实就业状况与高校发展相关工作适度挂钩的制度,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作为学校招生计划安排、质量评估、经费投入、专业设置和班子考核等重要依据。

(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各地要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度重视,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宣传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宣传各地各部门好的做法和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高校毕业生自觉转变就业观念,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各地要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关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 篇5

1.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选取

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的2013年部属高校就业质量年报内容完备性与公信力评价排名[2]为依据,采用分层抽样法,选择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以文本选取先后顺序排序)15所高校为研究文本来源高校。在时间维度上,选择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以了解报告纵向的发展趋势。通过高校官方网站采集就业质量报告,最终获取75份部属高校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编码

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篇6

去年寒假我就我们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做了一次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内容主要如下

(1).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寄出多少份求职信?

3.1%的人从未寄过求职信;

54%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0份以内;

2成以上的人寄出的求职信在11-20份以内。

(2)找到现在的工作,您总共应聘多少次?

72.7%的人应聘次数在5次以内;

2成的人应聘次数在6-10次。

(3)您在求职上的花费?

2/3以上的人不足500元;

将近2成的人花费在500-999元之间。

(4)您在求职上花费的时间?

20%的人在1个月之内就找到了工作;

24.8%的人在1~2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

22.9%的人在2~3个月之内找到了工作,人均费时3.13个月。

(5)对所找到的工作的满意度?

10.8%的人很满意;

52%的人比较满意;

不满意者仅占3.2%。

(6)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专业面太窄;

缺乏社会关系;

信息不足。

(7)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应大力加强哪些方面的工作?

给大学生更多实践机会;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

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

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就业地域:从“孔雀东南飞”到“最心仪上海”

从本次调查看,大部分学生最心仪的城市是上海。除未回答者外,调查中问及“您希望在那个省市就业”时,68.2%的大学生选择了上海。这印证了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已由南下广东、深圳找工作转向到上海找工作的说法,上海已成为在沪就读的大学生最心仪的城市。

调查数据表明,除留上海者外,去苏州、无锡就业人数也较多,占7.8%。但去中部、西部工作的学生就较少,两者相加仅占3.5%。其余还有去北京、天津及东部其他省份乃至国外就业。调查表明,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容纳了我市的大学毕业生的92.9%,每15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以外的地区工作,每28名毕业生中只有1人到中西部地区工作。

大学毕业生竞相去上海,也使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的局面更加严峻。调查建议,除需不断改善中西部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教育大学生“志在四方”外,国家也可采取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去中西部工作。比如可以采用政府出钱买服务的方式,对那些靠贷款读完大学的学生,如果毕业后去中西部地区工作若干年,就可部分或全部减免其贷款等。

职业满意度:无关时间 匹配个性

调查表明,职业满意度并不是与求职时间和应聘次数成正比。求职时间在1至5个月之间,应聘次数在1至10次之内的职业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并非选择的时间越长就越能挑到满意的工作,相反,时间一长有可能因此挑花了眼,或因为举棋不定,好职位被他人捷足先登了。一般来说,从事的工作越适合自己的个性,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

薪酬水平:名校性别差距小 取决于英语水平

以调查中作为衡量大学生成绩高低的统一指标的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为例。调查发现,一些全国的著名学府不仅其专业实力强,而且学生的外语水平也确实比较高。日趋开放的上海,为外语好的学生创造了更多的择业机会。以复旦大学为例,除英语专业外,95名调查对象中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5.5%,位居10所高校之首,而女生外语水平更高,英语六级考试合格或优秀的达到88.9%。尽管有性别歧视存在,但复旦女生就业后的薪水却与男生相差无几,并明显高于其他院校的男女生。调查中,非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后薪水的高低是与其英语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六级考试优秀的学生试用期内和试用期后的月均净收入都是最高的,同样这些学生进入三资企业、国家机关的比例也最高。调查在此开始涉及到毕业生就业性别歧视问题,那么性别歧视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请看下文———

性别歧视:确实存在 程度减轻

就业中是否存在性别歧视可以从男女双方是否拥有同等的就业机会以及在获得就业机会时,是否得到与其能力相符的工作岗位与工资报酬来判断。在填写了试用期月均净收入的学生中,不含社会保险的男生月均净收入为1915元,女生为1820元;转正后月均净收入男生为2706元,女生为2441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校际差异大于性别差异,复旦女生的收入最高,试用期与转正后月均净收入分别为3291元与3975元;而同校男生为3012元与3670元。如果我们将复旦女生中一名到国外就业、月收入高达15000元去掉后,女生月均净收入跌至2974元和3660元,低于同校男生,但仍明显高于其他9所高校的男生与女生。

目前上海的大学生就业中确实存在就业歧视,但程度已有所减轻。上海许多家庭对女儿的教育同样注入极大的热忱。许多女生也从进大学第一天起就勤奋苦学,不敢懈怠。东华大学某专业6名女生,共拥有3张英语六级合格证书、4张车工5级证书、1张钳工5级证书、1张计算机高级程序员证书、4张CAD中级证书;作为对照组的3名男生,都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1人拥有钳工5级证书。

倾听大学生的呼吁

调查也显示,61.7%的学生在“上大学期间”和“大学毕业时”才开始有明确的职业意向。调查就此指出,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应及早启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发展观的同时,进行有个性的“职业规划”、“职场定位”等就业指导。

另外我觉得大学生要增加就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自我定位

有两种人会走两种极端,一种是给自己定位过高,以为自己名牌大学毕业,所学专业又热门,或是家境好,父母关系多找份工作不成问题,于是洋洋得意,自以为是;而另一种人则把自己定位过低,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不抱希望。当然,这两种心态都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应当走出这两种极端,正确认识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

其次,要了解自己的想法和喜好,明白自己追求的是怎样的人生,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第三,心理素质

毕业生就业中心理问题包括这样几类:一是完全不敢面对现实的就业压力,采取逃避态度。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媒体的夸大宣传有关,另一方面也表现出青年大学毕业生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社会历练。二是对就业漠不关心,全由亲友一手操办。这种“独生子女综合症”与家长的纵容娇惯有关,缺少锻炼,没有行事的主动性;三是盲目跟风,缺乏主见,到头来一团糟。

在就业后,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我们在对工作满意程度的调查中,只有10.8%的人“非常满意”却由52%的人“不满意”。

关于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7

一、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特点

(一)优势因素分析。

高校贫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缺少来自家庭方面的经济与资源支持,在就业方面往往积极主动、期望值低、态度务实,他们主动了解国家政策、就业形势及用人单位信息,重视经济收入,就业地域与环境往往不在重点考虑因素之中。他们希望尽快走向工作岗位,缓解家庭生活压力,实现自身价值,他们深知就业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有着敢于吃苦、朴实真诚等特点。

(二)劣势因素分析。

贫困毕业生绝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综合素质较低;毕业后还面临着不交学费、还贷等经济问题;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成本较高会有心理压力大,甚至不良的心理状况或障碍的产生,其存在着悲观失望、自卑消极等特点,他们会抱怨机会不均等、社会不公平,更会患得患失、举棋不定。

二、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

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很多,有国家的就业形势、城乡户籍制度、社会的就业机会不公、家庭的社会关系、自身的能力限制及性格特点、高校的就业帮扶等各方各面:

(一)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高校连年扩招,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结构性矛盾等因素造成社会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十分有限。从1999年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就行了一系列的的改革,一是高校毕业生实行双向选择,取消了过去的计划分配;另一方面,大学进行扩招。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人,而2012年高校毕业生已增至680万人。高校的盲目扩张必然导致了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

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结构的二元化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失衡。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校贫困毕业生,受传统家庭观念、教育成本的驱使,趋之若鹜地选择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进行就业,放弃了二线城市就业的机会。就业需求越越大于就业供给这一趋势,致使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设置就业门槛的指标上,充分利用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遗留的产物——户籍制度,来限制非本省市户籍的毕业生的就业。

(三)社会公正选才用才方面存在缺陷。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日益为求职择业的毕业生门所熟悉。然而,在平等竞争的背后,用人机制往往受到各种社会关系的威胁。一些地方用人优先考虑关系客户,这使得毫无关系和后台的贫困学子求职无门。

(四)贫困毕业生自身心理因素作祟

贫困毕业生往往有较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肩负着父母的期望、改变自己未来的愿望,同时又面对许多残酷的显示,种种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在面临就业时显得表层化、激烈化,容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在笔者曾经对我校范围内发放的100份问卷来看,贫困毕业生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悲观、不满和依赖的心理问题。这种深深的精神枷锁,致使他们畏惧贫困,心生自卑,加上贫困毕业生就业成本过高,缺乏就业信息资源的帮助,没有信息和十足的勇气向社会展示自身特长,从而严重影响就业。

三、构建有利于贫困生就业的高校帮扶体制

(一)高校应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

要针对贫困大学生实际情况,帮助贫困生树立远大理想,强化国家利益为先、人民利益至上的教育,引导学生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要帮助贫困学生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大力促进贫困毕业生与整个社会的融合和谐。

(二)高校应加大帮扶解困力度,为贫困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搭建贫困生就业“绿色通道”,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档案及相关信息网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主动进行贫困生的就业推荐工作,采取举办专场招聘会的方式,积极请用人单位“走进来”;搭建贫困生就业网上平台,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优先为贫困生发布个人信息,提供求职、招聘、指导平台。广泛发动校内干部、教师参与就业工作,重点扶持帮助贫困生就业。

(三)高校应拓展贫困生就业基地,有重点地提高贫困毕业生的求职技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业并非扶贫,让用人单位降低门槛,而是通过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让贫困大学生符合用人单位标准。高校要尽可能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提升、职业技能鉴定等就业服务。同时,针对贫困生心理压力,为其进行有效疏导,引导其参加社团活动,建立自信,锻炼其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乌兰.试论如何做好贫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4月 (下) (276-277) .

[2]、朱勉.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大众科技, 2008年第6期 (193) ..

[3]、陈登科.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J].就业指导, 2012年第3期 (154-155) .

关于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8

【摘要】自1999年高等教育实行“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与日俱增,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就业问题也同时受到了社会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相较于一本二本毕业生,独立院校毕业生更是被看成高等教育下的弱势群体。本文以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为例主要分析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以及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独立院校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问题

自我国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财会专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此同时,财经院校也普遍成为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选择。纵观改革开放以来,财经类毕业生一直是社会上最抢手的人才之一,需求最热时有的专业需求比列高达40:1。但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财经类毕业生,社会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企业单位对于财经类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导致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发展空间不断减少。虽然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发展空间不断地受到挤兑,但是每年仍有大量的毕业生踏入社会岗位。因此,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提高社会竞争力。但是,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需要从其本身去寻求解决方案,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社会对于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偏见也同样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为此,本文将就以上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第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不仅仅是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才会面对的一个难题,这是由社会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以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就业市场供不应求。大量的毕业生涌入社会,而社会提供的岗位数量与毕业生需求的岗位数量相差较大。在这样严峻的社会环境下,面对大量高校的毕业生,独立院校毕业生就处于一个竞争力相对较弱的水平。

第二,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由于其自身“独立院校”的教育背景,相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比较

自卑,对于自身职业定位也比较模糊,缺乏理性的职业规划。由于财经类独立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经济较好的家庭,在择业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事业单位、商业银行、国企等保障性

较高的工作。而这种想法则严重缩减了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同时也使其在就业竞争中处于被动状态。而对于部分来自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会为了实现父母的心愿而在求职过程中表现的过于浮躁,从而导致无法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第三,财经类独立院校起步晚、生源较差、社会认可度低,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虽然要求大学本科学历,以能力来评价人才,但在实际招聘中仍然看重毕业生的教育背景。就像四大银行在网申阶段就将大部分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拒之门外,造成很多毕业生即使能力达标也因为文凭的原因而错失一份好工作。这无疑是对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的一种不公平待遇。

第四,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往往在求职中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面对用人单位严苛的条件,不能理性的面对,经不起太大的挫折,这主要是由就业压力导致的。而就业压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毕业生自己给予的压力,二是父母长辈给予的期望而导致的压力。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很多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因为担心自身能力不足或是独立院校的文凭而被高校毕业生所取代,这一担忧足以表现出他们对就业的恐慌及就业心理的不稳定性。从父母长辈角度来看,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家长做出了较多的成本投入,因此期望一个较高的回报,在就业的过程中希望自己的小孩能留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或是考取公务员、银行等保障性高的工作,甚至有的家长在孩子找不到工作的情况下也不愿意放低标准让小孩去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寻求一份低工资的工作,这就给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增加了很多无形的压力,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加迷茫,同时也会耽误了求职的良机。

第五,主观条件上来说,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的个人专业素质和竞争能力有待提高。一方面,虽然大部分财经类独立院校与母体学校关系密切,但是在教育方式和对学生培养的方面却没有多大的关系,因此学生的竞争力与母体学校毕业生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财经类独立院校学院与普通高校相比,录取分数线较低。独立院校院校学生的自制力和自觉性相对高校学生而言也较差。所以在求职中往往会因为工作能力的问题而被高校毕业生所取代。在就业过程中从能力考虑也就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

二、解决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一)狠抓学风管理,提高学生专业素质

对于财经类独立院校而言,很多学院都是依托母体学校的,因此在师资力量和教学硬件设施方面并没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对于这样的财经类独立院校而言,提高学生的竞争力要从学生处着手。很多财经类独立院校因为生源差的原因,学风不是很好,厌学情绪严重,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对于财经这类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学科来说,学生的专业能力弱,也就造成了其在求职中竞争力低下。因此学校要在办学过程中狠抓学风管理,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氛围。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基础方面做文章,以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二)革新观念,提升就业观念

在财经类独立院校中,相对于大部分来自家境较好的学生而言,来自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更加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希望,同样也是他们父母的希望。对于他们父母而言,在投入了较大的成本为孩子获得一个本科文凭,因此他们更加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大城市中找到一份稳定高薪的工作以摆脱贫困的生活。所以很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压力,为了满足和实现父母的要求,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急躁,希望一步到位的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要进行理性的疏导,对其进行提供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以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让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理性应对困难和挫折,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父母的期望。而对于来自家境较好的学生,一方面家长期望他们进入银行、事业单位、事务所等体面的单位工作,另一方面大部分家境较好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太过依赖父母的关系,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抱负,因此会错过很多就业的良机。所以要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也要变革学生及家长的就业观念。不能盲从或单一倾向于一些热门行业,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一份职业。

(三)拓展就业平台,提高就业竞争中的针对性

为解决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拓展就业平台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在学生实际就业过程中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也要提升就业指导的针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就业辅导以帮助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很多财经类独立院校的学生都会利用寒暑假去事务所,银行,企业等用人单位实习,在这一过程中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会慢慢发现自身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并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而且学生通过实习,也会更快的找到自己所适合的工作,以减少未来求职中择业的迷茫性。而作为学校而言,也要鼓励学生实习,并且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四)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渠道作业

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我国目前财经类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目前我省人事、教育、劳动等相关部门要不断加强就业市场建设,在人力、物力等基础上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全。并且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到不断教育、指导毕业生善于识别和选择就业市场,积极组织本校学生参加规范的、社会公益性的就业市场活动。争取劳动、人事部门合作连办多种形式的就业市场,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以提高就业率。

参考文献:

[1]闵晓阳.试论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J],高教论坛,2006

[2]项炳池.高校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分析及调试[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

[3]蒋西河、徐芳.财会行业面面观[J],大学生就业,2008

[4]管红.财经类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构性调研分析与对策[M],科技创新导报,2009

[5]郭玲霞.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

[6]马恩、宋爱忠.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变量析评[J],现代教育管理,2010

[7]马延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就够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3

关于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教育厅(局)、财政厅(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管理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以下简称《意见》),帮助回到

原籍、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促进供需见面,尽快实现就业,现就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积极做好见习单位和见习基地建设工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疏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渠道、改善基层人才匮乏现状的重要措施。各级人事、劳动保障、教育、财政、国有资产监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管理等部门,要根据《意见》和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印发的《贯彻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分工方案》,通力合作,从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各地要在认真考察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将条件合格并有积极性的企事业单位,确定为见习单位。要广泛收集见习单位的见习岗位信息,并定期予以发布。对于有一定规模、各方面条件较好且能持续提供较多见习岗位的见习单位,可以将其确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并予以挂牌。见习基地挂牌期限一般确定为三年。三年期满,经考核合格的可继续挂牌。要加强对见习基地的检查与指导,以保证其能发挥应有的示范效应。

二、有计划地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要在政府网站上开辟就业见习专栏,为高校毕业生了解见习制度、选择见习岗位提供便利。要鼓励并有计划地组织当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帮助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就业见习扩展就业机会。

三、认真做好见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各级人事、劳动保障、教育、财政、国有资产监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管理等部门要加强对见习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指导,加强宏观管理和检查,保证见习活动的顺利进行。见习期限一般为六个月,最长不超过一年。在见习期间被见习单位正式录(聘)用的,在该单位的见习期可以作为工龄计算。要指导见习单位制定见习活动的有关规定,规范见习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有关事项,为见习生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要定期了解见习单位的有关情况,加强与见习高校毕业生的沟通,协调解决见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见习活动结束后,要指导见习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考核鉴定,出具见习证明,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选用见习高校毕业生的依据之一。要逐步建立起见习单位落实见习工作情况的督查表彰通报制度。

四、切实解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的基本生活补助。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由见习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见习高校毕业生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五、不断改进和完善毕业生见习期间的各项服务工作。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要为见习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参加见习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登记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各级人事、劳动保障、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见习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适时组织公益性的规模适度的供需见面会、双向选择活动,帮助见习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见习期满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由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继续进行就业指导和推荐就业。

六、充分发挥就业见习的作用,积极引进所需的毕业生。各地在做好回到原籍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地区人才引进工作的需要,吸纳非本地生源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改善本地人才队伍结构,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非本地生源毕业生参加见习享受的优惠政策,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七、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领导。建立并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各级人事、劳动保障、教育、财政、国有资产监管、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管理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工作,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建设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人事部

教育部

财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上一篇:战略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下一篇:关于师范生实习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