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山区

2024-10-16

岩溶山区(通用8篇)

岩溶山区 篇1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也是欠发达地区难得的发展机遇。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是全国惟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 只有坚持四化同步,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才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四化同步,岩溶山区,小康社会,路径

一、四化同步的基本内涵及内在联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是基于对“四化”的重要性、关联度和存在问题的科学分析作出的战略决策, 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从“三化”同步到“四化”同步发展, 这表明信息化已被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并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四化”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在相互关联中发展的;“四化”的作用也不是单独发挥的, 而是在融合、互动、协调中实现的。

1、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是指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 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前进的过程。信息化是工业化的产物, 反过来又通过与工业化融合, 带动工业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已经和正在成为一种全面、动态、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 重塑全球化时代各国产业竞争新优势。

2、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 工业化创造供给, 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依托, 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 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只有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个“轮子”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3、城镇是信息化栖身之地, 信息化是城市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的发动机, 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和依托, 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

4、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都是农村、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 相互依托, 相互促进。仅仅依靠城镇化, 忽视农业现代化, 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而且容易导致农业萎缩和引发交通拥挤、水资源短缺等“城市病”。

二、毕节试验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分析

1、毕节试验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分析。

毕节市是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推动, 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多年来, 毕节市初步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从1987年到2011年, GDP增长41倍, 财政收入增长92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2倍,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倍, 经济社会实现了从普遍贫困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巨变。但横向对比, 毕节离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

(1) 实现程度低。2011年, 全面小康统计监测结果显示, 毕节仅实现60.84%, 离90%的最低要求尚差29.16个百分点, 年均需增加3.24个百分点。从全国近10年的发展来看, 年均只增加了2.05个百分点。

(2) 发展压力大。2011年毕节的实现程度仅相当于全国2001年的水平 (60.7%) 、相当于西部2006年的水平 (61.0%) , 即落后全国10年、落后西部5年。低于同期全省水平65.8%的4.96个百分点。

(3) 瓶颈约束多。在整个监测体系六大领域19个一类指标中, 人均GDP、城镇化率等指标很难实现目标。一是体现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 目标值为5000美元 (2000价) , 按实现90%即4500美元计算, 全市GDP年均增长速度需达到18.8%。如实现5000美元, 则需20%以上的速度。二是体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又一重要指标城镇化率, 目标要求达到50%以上, 毕节2011年仅28.17%, 分别低于全国和全省23.13、6.83个百分点。要实现50%的目标, 从2012年起年均需提高2.43个百分点, 每年需新增约16万城镇常住人口。

2、四化同步是毕节试验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路径。

(1) 促进毕节产业融合、工农协调发展。毕节的农副产品和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工农业融合度较高, 但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够,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潜力很大。坚持四化同步, 促进产业融合, 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的客观要求。

(2) 促进毕节城乡互动、转移农民就业。目前毕节城镇化呈加速提升势头, 要实现2015年城镇化率达到40%, 转移170万农村人口 (新增50万) 的目标, 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 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同步变化, 以农民就业转移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化。

(3)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统筹城乡发展。毕节目前既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 又是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必须坚持四化同步, 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才能尽快改善农村面貌。

3、毕节试验区推进四化同步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够。区域内工业化进展较快, 但数量扩张特征明显, 信息化仍处于以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 多数企业的集成应用水平亟待提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融合放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 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不足。城市内部产业功能定位和分工不清晰, 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安排, 不少城市和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 服务功能薄弱, 人口承载能力不强。农业转移人口没有充分融入城镇生活, 城镇化质量不高, 难以为工业化提供需求支撑。

(3) 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不力, 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农业就业结构演进慢于产业结构变化, 大量人口滞留在农村, 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比较效益低, 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大幅低于城镇居民, 影响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扩大。

三、毕节试验区推进四化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策措施

1、创新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制, 加大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力度。

建立和推广实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和行业评估规范, 加快建立第三方开展企业“两化”融合评估的工作机制, 引导企业开展自评估, 充分运用评估结果加强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积极探索更有效的财政支持方式, 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引导和扶植, 支持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鼓励银行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方式, 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信用融资业务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建立信息技术应用项目融资担保机构, 鼓励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给予支持。

2、以市场化为基础, 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内国际经验表明, 工业化必须以市场化为基础, 充分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是坚持“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按照“承接、融合、创新”的思路, 发挥比较优势, 优化承接环境, 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成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二是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特色优势工业。根据矿产、生物、旅游、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优势, 按照以资源换资本、以资本换产业、以产业换发展空间的思路, 加快发展煤电化及矿产资源深加工类的产业和生物、电子信息等高新类产业和食品、烟酒、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

3、以增强聚集功能为核心, 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 有序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

按照“一带两翼” (“一带”就是指以毕节—大方中心城区为核心形成的黔西—毕节—威宁城镇带, “两翼”是指沿毕节—大方—金沙构成的北翼城镇板块, 沿毕节—纳雍—织金构成的南翼城镇板块) 的规划布局, 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 加快推进四化同步, 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以“生态、文化、产业、服务、宜居”为目标, 大力抓好毕节—大方大城市建设, 全面加快黔西、金沙、织金、威宁4个中等城市建设, 强力推进纳雍、赫章两个小城市和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特色旅游城市建设。

4、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 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理念, 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大力实施“3321”工程 (经果林300万亩、草地生态畜牧业300万亩、蔬菜300万亩、茶叶100万亩、中药材100万亩) 和“3万”工程 (每个县市发展1万户农户, 每户农户有1亩产值1万元以上的高产田, 每户农户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 , 继续以“十带百园”为载体, 加快发展蔬菜、中药材、生态畜牧业、精品果业、特色烟叶、马铃薯、高山有机茶、特色杂粮、油菜等特色产业。

5、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重点, 大力推进农民现代化, 缩小城乡素质差距。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 但目前毕节试验区农业生产方式是千家万户分散式的。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求学务工, “扎根城市”已成为农村年轻一代的理想, 农村农业生产却开始面临劳动力流失之困。要改变这种方式, 在加快土地流转, 发展规模经营的同时, 对农民、特别是新型青年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应是毕节试验区未来农业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叶连松、靳新彬.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06-01[1]叶连松、靳新彬.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M],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06-01

[2]《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毕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3]《毕节市2012政府工作报告》[3]《毕节市2012政府工作报告》

岩溶山区 篇2

长江流域岩溶区多属于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带,而脆弱的地质-生态环境严重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揭示岩溶系统及其演化动力机制 ,以及分析控制和影响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形成和演化的因素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长江流域岩溶景观系统演化和脆弱岩溶生态环境区域特征,探讨岩溶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退化原因,并简要地提出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作 者:聂伟杰 胡宝清 吴丽芳 作者单位:聂伟杰(贺州高中,广西贺州市,542800)

胡宝清,吴丽芳(广西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宁,530001)

岩溶山区 篇3

关键词:熵权灰色关联法;岩溶山区;农村贫困脆弱性;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3-0376-06

岩溶山区环境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物质、能量、结构和功能的人地生态系统[1]。在碳酸盐岩基岩集中连片分布、二元空间水文结构、破碎地表、陡峭地形、水土贫瘠、生物多样性受限制的环境胁迫下,在高密度人口、贫困与低生产效率的压力下,构成脆弱的人地耦合系统。杨明德等对岩溶山区农业脆弱性及岩溶生态系统脆弱进行了研究[2-3],何才华等对岩溶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进行了划分[4],李军等对岩溶山区的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5]。贵州省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岩溶山区,在脆弱生态环境的制约与胁迫下,贫困问题非常突出,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问题之一,并引起各界学者的广泛关注。如任晓等对岩溶山区生态环境治理与贫困关系进行了研究[6-8]。随着对脆弱生态环境的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农村贫困脆弱性进行了研究。韩峥等对环境脆弱性与农村贫困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9],黄承伟等对农村贫困脆弱性的概念框架及测量方法进行了总结与研究[10],张国培等对民族地区农村贫困脆弱性的度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11-12]。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贫困脆弱性概念、农村贫困问题的成因及其与脆弱性生态环境的关系、贫困脆弱性的评价及影响测量因素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在研究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对农村贫困脆弱性的定量分析方法等亟待深入研究。同时,在对贵州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环境的石漠化生态治理过程中,也非常迫切要求对贫困脆弱性机理等展开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以贵州省各地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岩溶山区贫困脆弱度的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对其贫困脆弱度进行定量研究,并分析贫困脆弱性的特征。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完善岩溶山区贫困脆弱性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还有助于对岩溶山区贫困问题及成因机制的深入研究,也为岩溶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措施与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位于103°36′~109°35′E、24°37′~29°13′N之间,总面积为17.61 万km2,人口 4 189万,共辖9个地州市。属中亚热带温润气候,年降雨量约 1 100 mm,水热充足。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地形崎岖,山体陡峭,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3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碳酸盐岩广布,是我国西南岩溶强烈发育典型地区。目前,贵州省岩溶面积 10.91万km2,约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1.92%,其中发生轻度及以上石漠化面积达37 597.36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2134%。至2011年底,少数民族1 254.8万人,占总人口3611%。生产总值5 701.8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26.22亿元,占2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145.4元,贫困人口共1 14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达33.4%。

1.2 研究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在水资源、生态环境与区域竞争力评价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部分学者也认为灰色评价法的评价权精度较低[13],而熵值法能很好弥补其弱点。目前,熵权灰色关联法在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1.2.1 熵值法确定权重系数 在信息论中,熵值反映了信息的无序化程度,可以用来度量信息量的大小,某项指标携带的信息越多,表示该指标对决策的作用越大[14]。自从数学家Shanon将熵引入信息论后,信息熵成为一种可靠的权重确定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方案优选、权重确定等方面,熵值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5]:

(1)构建m个方案n个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R=(xij)m×n (i=1,2…m;j=1,2…n)。

(2)数据的无量纲处理,对原始数据需要消除量纲,转换为可比较的数据序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对于“正向型”和“负向型”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公式:

2 贫困的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2.1 贫困与贫困脆弱性概念

阿马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和享有正常生活的能力[17]。郭熙保等把贫困概括为2种形式的剥夺,一种是生理形式的剥夺,包括营养、健康、教育、住所等物质或生理上的基本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另一种是社会形式的剥夺,包括脆弱性、无话语权、无权无势、无尊严和无自主权利等[18]。罗伯特·坎勃等人认为,贫困不仅仅是收入和支出水平低下,也是人的发展能力低下,包括教育、健康和营养等,而且贫困还包括脆弱性、无话语权和无权无势等[19]。

世界银行在《2000—2001世界发展报告》里提出,贫困脆弱性即贫困指个人或家庭面临某些风险的可能,并且由于遭遇风险而导致财富损失或生活质量下降到某一社会公认的水平之下的可能。Mansuri则将它定义为一个家庭在未来的若干年内至少有一年会陷入贫困的概率[20]。韩铮等认为贫困脆弱性包含即将遭受冲击的可能和抵御冲击的能力[9]。

nlc202309032003

2.2 贫困脆弱性的指标体系

脆弱性评价目的是预测和评估面对某种或者多种暴露和胁迫时系统的变化响应以及其自身维持稳定所需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并探求能动的干预策略,防止其进一步退化或脆弱化[21]。多数学者认为农村贫困脆弱性的原因包括自然条件、人文素质、社会经济、政策制度因素等方面。贫困脆弱性是农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显著问题之一,综合考虑贫困脆弱性内涵及其与自然、社会的相关性,认为贫困脆弱性系统应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能力和生态承载力等3个系统结构要素。其中,经济发展可增加区域农村社会的财富,提高村民的收入与福利水平;社会保障能力是农村社会发展结果,可满足村民的生存、医疗、通信和公平发展等基本要求的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低是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三方面的系统结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农村的贫困脆弱性问题。

依据黄承伟等人对贫困脆弱性的内涵及评价指标的分析[10-12,18],遵循科学性、主导因素、可操作性、应用性等原则,结合贵州岩溶山区独特的区域生态环境特征、严重石漠化生态环境问题及贫困落后现实,对其农村贫困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选择与构建(表1),并通过查阅《2012年贵州省统计年鉴》等资料获得贵州省各地市评价指标数据(表2)。

2.2.1 经济发展指标 主要考虑岩溶山区农村在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反映的是岩溶山区农村社会贫困的程度。具体从农村农业资源、生活水平、消费能力等方面的构成要素选择村民人均常用耕地面积、村民人均年纯收入、村民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生产总值、农村贫困率、村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占现金收入比等6项指标。指标数据均可从《2012年贵州省统计年鉴》直接获取。

2.2.2 社会保障指标 主要考虑岩溶山区社会对农村贫困的响应与应对能力,以及缓解贫困农村问题的能力。具体从教育、医疗条件、养老保障、通信、交通等方面选择当地高校人数占人口比重、文盲率、受教育年限、农村居民千人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乡镇卫生院医疗人次比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合率、互联网上网比重、公路网密度等8项指标。所有指标数据均可从《2012年贵州省统计年鉴》中得到。

2.2.3 生态承载能力指标 主要考虑岩溶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对区域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的影响,体现对村民生产、生活遭受自然环境制约的程度。主要从地貌、植被、土壤和水文、水资源质量等方面选择山地面积比重、坡度大于25°土地面积比重、森林覆盖率、石漠化面积比重、多年平均径流量、劣Ⅴ类水质的比重等6项指标。其中,石漠化面积经过遥感影

3.1 指标权重系数计算与分析

利用公式(1)或公式(2)对表2的指标原始数据经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指标的标准化数据。采用熵值赋权法,利用公式(3)、公式(4)、公式(5)计算得出各维度层及指标参数的权重Wi(表3)。对权重值分析可知,社会保障能力对岩溶山区农村贫困影响最大,其次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标准化处理之后的数据均为正向指标,其各评价指标值越大,正向效益越好,反之亦然。其中,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值越大,其为岩溶山区农村增加的社会财富越多,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与福利水平,减弱农村贫困度;社会保障力指标的指数值越大,为满足村民的生存、医疗和公平发展等基本要求的能力越高,对农村贫困的响应与应对能力越强;生态承载力指数值越大,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越高,环境维持生态稳定能力强,对岩溶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能力的制约、胁迫越弱,越有利于区域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

3.3 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结果分析

对表5分析可知,贵州省岩溶山区农村贫困脆弱性的各维度层指标评价结果: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等级仅有贵阳市与遵义市分别属于轻度、中度脆弱,黔南州属是次强度脆弱,其他地市均属强度脆弱。社会保障力的指标评价仅贵阳市属轻度脆弱等级,铜仁地区与黔东南州属于次强度脆弱,其他各地市属强度脆弱等级。生态承载力的指标评价中仅黔东南州属于中度脆弱等级,六盘水市属强度脆弱等级,其余地市属次强度脆弱等级。贵州岩溶山区农村贫困脆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贵阳市属轻度脆弱级,遵义市与黔东南州属次强度脆弱级,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铜仁地区、安顺市、黔西南州与黔南州等地属强度脆弱级。依据贵州省农村贫困脆弱度评价等级,在空间上按严重程度划分为3个区域:中部为贫困轻度脆弱区,与中部贵阳相连的东部及北部贫困次强度脆弱区,东北部、西北部、西部、中西部、南部等为贫困强度脆弱区。

对以上6个地区的岩溶山区农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保障能力等综合分析可知,在岩溶生态环境脆弱性强、生态环境承载力低的背景下,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能力起严重制约作用,加剧了农村贫困问题,在遭受自然灾害时会导致村民陷入严重贫困,表现出贫困脆弱性强烈;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低,限制了村民收入和福利水平,也导致了村民的满足生存、医疗、通信和公平发展等方面的基本要求难以实现,表现出贫困脆弱度强。因此,生态环境脆弱性强、承载力低,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限制因素,而区域社会经济落后也进一步阻碍了教育、交通、医疗、通信等方面发展,导致村民难以满足生活需求与公平发展的要求,最终在岩溶山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形成区域农村社会贫困的强度脆弱性。

3.3.2 贫困次强度脆弱区 主要包括遵义市及黔东南州,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生态环境、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保障能力的特点:(1)遵义市:碳酸盐岩分布并不十分广泛,地形起伏也较为和缓,大于25°的坡地面积比重仅14.71%,森林覆盖率高,为48.6%,石漠化面积比重低,为15.19%,石漠化程度较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贫困率较高,为218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较低,为5 216元;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低,社会保障力弱,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为762%,千人拥有医疗卫生人员少,仅有0.96人,区内乡村公路密度低,通信等基础设施也较落后。(2)黔东南州:碳酸盐岩分布较少,地形起伏较大,山地面积比重为全省最高,为7280%,大于25°的坡地面积比重高,为31.29%,山地森林面积大,森林覆盖率为全省最高,为63%,石漠化面积比重仅588%,石漠化程度较轻;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以农业种植和林业为主,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较低,为3 949元,农村贫困率为全省最高,为42.11%;区域内农村发展落后,社会保障能力弱,村民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为8.79%,千人拥有医疗卫生人员少,仅有1.07人,乡村公路密度低,通信等基础设施也较落后。

nlc202309032003

对以上两个地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中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能力、生态环境状况等综合分析可知,遵义市地形较为和缓,石漠化生态环境问题并不突出,山地面积与大于25°的坡地面积比重也相对低,表明自然生态环境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但由于交通、通信等基础条件差,村民人文素质较低,农村经济发展仍然缓慢,农村贫困问题仍然突出,农村贫困脆弱性为次强度级;黔东南州,地形崎岖、山地面积广大,岩溶石漠化程度轻,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较其他地区好,但林业加工业落后,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弱,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众多、文化素质低,村民贫困问题也很突出,最终形成贫困次强度脆弱。

3.3.3 贫困轻度脆弱性区 主要分布贵阳市,其岩溶地貌典型,石漠化程度高、面积比重大,为23.36%,地形起伏相对和缓,森林覆盖率高;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业、工业等发展较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全省最高,为7 381元,农村贫困率全省最低,为16.80%;农村社会发展也较好,教育、交通、通信、医疗卫生等发展较好,高校人数比重全省最高,为631%,文盲率全省最低,为3.88%,农村千人拥有乡村医护人员为1.07人。贵阳市拥有全省交通枢纽、政治经济中心等优越条件,经济水平远高于省内其他地区,乡村各项基础设施也相对更完善,社会保障能力更加突出,能为村民提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以满足更多村民的基本生存和公平发展要求,农村贫困脆弱度也更轻。

4 结论

本研究运用熵权灰色关联法,考虑贵州岩溶山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落后现实,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承载等三方面结构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贫困脆弱性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贵州省农村贫困脆弱性的状况。贵阳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与社会保障力指数远大于全省其他地区,生态承载力指数与其他地区相当,为全省经济、政治中心,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交通、通信及医疗发展水平高相吻合,贫困问题较其他地市弱。贵州省其他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力及生态承载力等指数值均较低,表明经济发展为区域农村增加的社会财富少,村民收入与福利水平低,农村贫困度高,交通、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弱,难以满足村民的生存、医疗、康乐和公平发展等基本要求;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小,对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能力的制约、胁迫强,不利于区域农村贫困问题的解决,加剧了农村贫困问题的严重性。

贵州岩溶山区农村贫困脆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贵阳市属轻度脆弱级,遵义市与黔东南州属次强度脆弱级,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铜仁地区、安顺市、黔西南州与黔南州属于强度脆弱级。在空间上按严重程度划分为3个区域:贵州省中部为贫困轻度脆弱区,贵州省东部及北部为贫困次强度脆弱区,其余地区为贫困强度脆弱区。

对贵州省各地州市人地系统中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能力、生态环境状况与农村贫困脆弱度作对应综合分析:(1)六盘水市、毕节地区、铜仁地区、安顺市、黔西南州与黔南州的岩溶地貌发育强烈,石漠化生态问题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性强,生态环境基质系统稳定性均较脆弱,严重制约和胁迫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阻碍了教育、交通、医疗、通信等方面发展,导致村民难以满足生活需求与公平发展的要求,表现出贫困强度脆弱性。(2)遵义市与黔东南州的岩溶石漠化生态问题较轻,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对区域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制约度较轻,但由于资源相对匮乏,村民文化素质较低,工业及林产品加工业水平低下,农村经济发展仍然缓慢,农村贫困问题仍然突出,表现为贫困次强度脆弱。(3)贵阳市石漠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较脆弱,但由于良好的社会政治地位及区位地理条件,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水平较高,乡村基础设施较完善,社会保障能力突出,可满足更多村民的基本生存和公平发展要求,农村贫困为轻度脆弱。

参考文献:

[1]袁道先. 中国岩溶学[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21-58.

[2]杨明德. 论喀斯特环境的脆弱性[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0,2(1):21-29.

[3]苏维词,朱文孝.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构想[J]. 经济地理,2000,20(5):75-79.

[4]何才华,熊康宁.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区及其开发治理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4(1):1-9.

[5]李 军,蔡运龙. 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4):124-127.

[6]任晓冬,高新才 .喀斯特环境与贫困类型划分[J]. 农村经济,2012,(2):55-58.

[7]李阳兵,王世杰,容 丽. 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危机与反贫困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反思[J]. 地理科学,2004,(2):157-162.

[8]屠玉麟. 黔桂滇岩溶山区脱贫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4(3):14-19.

[9]韩 峥. 脆弱性与农村贫困[J]. 农业经济问题,2004(10):8-13.

[10]黄承伟,王小林,徐丽萍. 贫困脆弱性:概念框架和测量方法[J]. 农业技术经济,2010(8):4-11.

[11]张国培. 和谐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农户贫困脆弱性研究[D]. 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1:15-30.

[12]赵培红. 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脆弱性分析及其治理[D].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8-33.

[13]李 济,李 岩,李德峰,等. 基于改进AHP法定权的模糊优选模型在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2,23(2):4-6.

[14]宋 平. 小排放量印花废水处理工程实例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1):94-96.

[15]宋喜民,周书敬. 建设项目投资方案优选的熵权系数法[J]. 建筑技术开发,2004,31(7):113-115.

[16]邓聚龙. 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52-70.

[17]阿马蒂亚·森. 以自由看待发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8-40.

[18]郭熙保,罗 知. 论贫困概念的演进[J]. 江西社会科学,2005(11):38-43.

[19]Chamber R. Poverity and livelihood:whode Reality Counts?[J]. Economic Review,1995,11(2):357-82.

[20]Mansuri G,Healy A. Vulnerability Prediction in Rural Pakistan[R]. 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01.

[21]刘燕华,李秀彬. 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78-99.

[2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贵州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贵州省地表自然形态信息数据量测研究[M]. 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128.

岩溶山区 篇4

人工开挖的岩质边坡,其强度应满足稳定边坡的要求,这样的稳定边坡在降雨、融雪、冻胀,及其他形式的风化等作用下,主要破坏形式为落石型崩塌、滑坡型崩塌、流动型崩塌等,有时在一次崩塌中会同时具有这3种形式[4]。

落石型崩塌一般发生于较陡的岩石边坡,易产生落石的岩层节理、层理、裂隙发育,落石和岩石滑动易沿陡的裂面发生。此类破坏形式必须严格控制,崩塌滚落的岩石极易对行车构成威胁[4]。滑坡型崩塌,岩层在外力作用下剪断,沿层间软岩发生顺层滑动,多发生在倾向于路基、层间有软弱夹层的岩体中。另外,当基岩上伏岩屑层、岩堆等松散的堆积物时,堆积物也易沿岩层的层理面、节理面或断层面发生崩塌[4]。大雨时的崩塌多属于流动型,砂、岩屑、页岩风化土等松散沉积土,多会受水的影响而产生流动型崩塌,流动型崩塌没有明显的剪切滑动面[4]。

边坡的岩土类型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根本因素。在拟建“油小线”的工程区域中,有部分路段岩石的节理和裂隙发育,岩体破碎,碳酸盐岩层易风化,形成软弱结构面。以其平面滑动为例,进行稳定性及锚固力计算(见图1)。

单一滑动面的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

Κ=Wcosβtanφ+CLWsinβ

其中,β为滑面倾角;W为单位宽度滑体的重量;φ为潜在滑面的内摩擦角;C为潜在滑面的粘聚力;L为滑面的长度。

当施加一个锚固力P后,锚固力在滑面上可分解为提高滑面摩擦阻力的法向力Pn和直接提供防止滑体下滑的切向力Pt,边坡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Κ=Wcosβtanφ+CL+tanφΡnWsinβ-Ρt

其中,Pn=Pcosθ;Pt=Psinθ,P为作用于边坡的锚固力,θ为锚杆轴线与滑动面法线的夹角。

锚杆施加的预应力P为:

Ρ=ΚWsinβ-CL-tanφWcosβΚsinθ+tanφcosθ

2 防护类型选择

根据地调资料,钻探取样、室内试验可得该场区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根据线路设计的走向,可看出“油小线”出现的边坡为挖方边坡和填方边坡,以挖填高超过8 m的边坡,归类为高边坡,则该线路有部分高边坡出现。高填方边坡以K4+500~K4+700为例(见图2),高挖方边坡以K6+360~K6+440为例(见图3)。

根据工作场区的岩土工程特性,结合柔性防护的新技术,在边坡防护的选型上,笔者选择柔性主动加固系统和锚杆锚固作为“油小线”高挖高填边坡治理防护的手段。

该防护系统的作用原理,仍然是从抵抗岩土体滑动的基本功能去考虑或分析,而这种分析的基础也是岩土力学中常用的极限平衡理论。按照这种分析方法,作用在边坡岩土体上的所有内力和外力都可以归纳为导致破坏的下滑力和抵抗破坏的抗滑力,当这两个力系相等时,边坡岩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任何一方的增减都会直接改变岩土体的稳定状态。与传统的防护结构不同,在柔性系统中,由柔性网(钢丝网、TECCO格栅)替代了传统的喷射混凝土、浆砌片石等刚性结构,且这种柔性网与锚杆、锚垫板等固定体系良好的结为一体,共同提供抵抗一定范围内岩土体失稳下滑的反作用力,从而保证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结合该线路情况,笔者通过试算,选择GTC主动防护系统,作为填方边坡和挖方边坡的防护形式。GTC主动防护系统由强度高达1 770 MPa以上的高强度钢丝编织成的格栅(常称为TECCO格栅)为主要构成,并采用钢筋锚杆来实现系统稳定和抗滑功能的柔性主动防护系统。

GTC主动防护系统,锚杆的布置以梅花形布置,锚杆的布置间距不受网块规格的限制,TECCO格栅在整个坡面上可以形成一张连续的网。锚杆的布置模式,使得边坡中的局部不连续性能以最佳方式消除,并意味着可能发生破坏的局部最大块体被限制在可以进行任意设计调整的宽度a,长度2b的范围内。

在该系统中另一个重点是,锚杆预张拉施加是很重要的,用钢丝把锚杆给拉紧。

1)锚杆上预应力的主动施加能将锚垫板和格栅压紧在坡面上,而作用在坡面上的这种压力进一步调动了滑动面上的摩擦阻力,这对岩土体的整体稳定性和锚杆的局部稳定性都具有积极作用。

2)若局部岩土体试图发生滑动破坏时,则格栅首先必须发生变形以调动阻止滑动破坏的力(抗滑力),锚垫板把钢丝压紧,提供预张力,主动提供抗滑力,因此,潜在破坏体不会从已被防护的地层滑脱出来。

单根锚杆需要提供的最小抗剪阻力S可由下式计算而得:

S=abtγ(Fsinα-cosαtgφ)-CabF (1)

其中,a为宽;b为长;t为厚;F为下滑力;α为倾角;C为内聚力;φ为内摩擦角。

SdSR/Fs (2)

其中,Sd为平衡方程计算出来的剪切力;SR为锚杆抗剪能力;Fs为安全系数。

ZdZR/FZR (3)

其中,Zd为平衡条件下格栅钢丝拉力;ZR为锚杆约束时抗拉能力;FZR为抗拉安全系数。

在防护类型上,用GTC主动防护系统的3个条件约束,辅助平衡方程,可以提出一个合理方案。对于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分级开挖,分级高度在10 m左右,因此导致台阶的存在,边坡的坡脚和坡口处因应力集中而成为破裂的薄弱环节,在布置GTC防护系统时,考虑纵向上的连续性,在坡脚和坡口处各布置一排锚杆,提供抗滑力与抗拉力。由此可以看出,能不设置台阶,尽量不设置,可以降低锚杆数目,降低成本。

3结语

本文仅初步探讨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防护中柔性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方法。柔性防护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边坡防护观念,主动防护系统能够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其防护区域内可以充分保持土体、岩石的稳固,通过人工实施植草、植树的绿化作用,将工程与环境融洽融合。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已成为当前公路建设的研发热点和施工重点,针对不同工程对象的岩土质、水文、气候等特点,灵活采用不同的防护形式及其组合方式,有利于建设安全之路、生态之路。

摘要:介绍了边坡破坏的主要形式,分析了滑动面的稳定性及锚固力计算公式,探讨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防护中柔性防护与生态防护相结合的方法,最后阐述了柔性防护形式的作用及其特点,从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山区公路,岩质边坡,柔性防护,生态防护

参考文献

[1]周必凡,李德基.边坡防治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2]阳友奎,贺咏梅.坡面地质灾害柔性防护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尚岳全,王清.地质工程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戴忠华.公路边坡防护安全与生态美化[J].公路环发,2004(8):76.

[5]崔政权,李宁.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6]程谦恭,彭建兵.高速岩质滑坡动力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7]赵明阶,何光春.边坡工程处治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8]陈祖煜,汪小刚.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岩溶山区 篇5

关键词:土地石漠化,现状,成因,影响因素,防治对策,粤北岩溶山区

粤北岩溶山区是我国西南岩溶区的东延部分, 行政区划包括清远市的阳山县、英德市、连州市、清新县北部、连南县东部, 韶关市的乳源县、曲江县、翁源县、乐昌市、仁化县南部、始兴县西南部、新丰县西北部, 总面积20 576 km2, 占全省总面积的11.57%[1], 石漠化面积68 625.2 hm2, 占全省的84.4%。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粤北岩溶山区的经济发展落后, 是广东省主要的贫困地区, 土地石漠化问题仍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1 土地石漠化现状

根据广东省林业部门的遥感调查, 粤北岩溶山区现有石漠化面积68 625.2 hm2, 主要分布于韶关市的武江区、曲江县、仁化县、翁源县、新丰县、乐昌市和清远市的阳山县、连南县、清新县、英德市、连州市, 其中韶关市石漠化面积42 303.8 hm2, 占总面积的61.64%, 清远市石漠化面积26 321.4 hm2, 占总面积的38.36%。按照基岩裸露率、植被与土被的综合覆盖率和坡度3个主要指标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社会经济因素, 可将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划分为极重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4个等级, 其中, 极重度石漠化面积440.1 hm2, 占石漠化面积的0.64%;重度石漠化面积24 186.5 hm2, 占石漠化面积的35.24%;中度石漠化面积29 887.1 hm2, 占石漠化面积的43.56% (表1) 。

2 土地石漠化成因

2.1 分布广泛的岩溶石山是形成石漠化的物质基础

粤北岩溶山区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南褶皱系的中部, 南岭纬向构造带的南端, 地质构造复杂, 多次和多种性质的地壳运动最终塑造了本区现代地壳的轮廓, 并导致碳酸盐岩大面积出露, 出露面积达46.38%。由于碳酸岩系的抗风蚀能力强, 成土过程缓慢, 土壤剖面中通常缺乏C层 (过渡层) , 在基质碳酸盐母岩和上层土壤之间, 存在着软硬明显不同的界面, 使岩土之间的粘着力与亲和力大为降低, 一旦植被遭到破坏, 在降雨等诱发下, 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和土体整体滑动而使基岩裸露, 石漠化也随之发生。

2.2 特定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石漠化的基本条件

一是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土壤侵蚀强烈。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以中山、低山、丘陵为主, 地表崎岖破碎, 区域内不仅山地面积大, 而且坡面陡峭, 沟壑纵横, 多乱石缝地和石旮旯地, 地表平均坡度达18.38°, 其中>25°的陡坡地占总面积的35.3%, 15~25°的坡地占36.2%, 两者合计占71.5%[2], 山多坡陡的地表结构决定了系统内水土资源易流失, 降低了生态系统环境的抗干扰能力, 在人类活动的激发下, 水土流失加剧, 促进了石漠化的形成。二是水文气候条件多变, 水热资源不匹配。粤北岩溶山区地处亚热带北缘, 年平均气温20.1~21.9℃, ≥10℃积温5 960~7 000℃, 年平均降水量1 286~2 590 mm[3], 但降雨的年内分配不均, 月际变化大, 有明显的干雨季之分, 加上当地土层浅薄, 土壤贮水能力低, 岩溶区入渗系数大, 地下水水位变幅可达数十米, 即使在多雨的生长季节, 也常出现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干燥期, 形成岩溶性干旱气候。水热资源不匹配不利于植被生长, 而且一旦植被破坏, 水热优势则立即会转化为强烈的破坏营力, 造成强烈的水土流失, 加速石漠化的进程。

3 主要影响因素

3.1 人口增长过快, 农业人口多, 土地负荷压力大

长期以来, 由于受多子多福等观念的影响, 人口增长率长期居高不下, 以石漠化分布的典型区域英德、阳山、乳源、连州4个县 (市) 为例, 近50年来人口总数从1955年的99.95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29.03万人, 2009年农业人口达187.79万人, 占总人口的81.99%。随着人口的增加, 粮食不足的问题愈加突出, 毁林开荒、陡坡耕种时有发生, 从而使山地、丘陵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陡坡耕地数量不断增加, 坡地的耕地化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 最终导致基岩裸露, 形成石漠化。

3.2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主要表现为陡坡耕种和农林牧用地结构不合理。据统计, 粤北岩溶山区大于25°的陡坡旱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7.3%, 占旱耕地总面积的40.5%, 其中大于35°的极陡旱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9.6%, 不少地区甚至还是“一碗泥巴一碗饭”的石旮旯地, 而在旱坡耕地中, 陡坡开荒扩种、粗放经营、广种薄收的现象十分突出。此外, 种植业仍是当地的主导产业, 多年来, 当地政府一直片面强调粮食生产而忽视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最终使农业生态环境日趋脆弱, 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的发展。

3.3 社会经济水平的制约

“老、少、边、山、穷”是粤北岩溶山区最显著的区域特征, 目前该区人均年收入不足1 500元, 口粮低于300 kg的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23.16%, 落后的社会经济水平限制了人们的购买力;由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购买粮食、燃料等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产品, 农民不得不盲目进行陡坡开荒、伐木取薪、过度放牧等活动, 由此破坏森林植被和土壤结构,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最终导致石漠化的形成。

4 土地石漠化综合防治对策

4.1 明确思路, 找准突破口

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治理面临着生存环境条件恶劣、经济贫困、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三大难题[4]。因此, 土地石漠化的治理应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正确处理治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将石漠化防治与发展经济密切结合起来, 以保护、恢复和扩大植被覆盖为主要手段, 以农村生态能源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及移民搬迁、人口减裁为辅助手段, 以重点地区的保护和治理为突破口, 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结合起来, 建立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态经济体系, 以提高岩溶山区的自我“造血功能”, 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2 系统规划, 因地制宜地进行分区分类治理

由于粤北岩溶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因此石漠化土地的治理应进行系统和全面地规划, 分区分类治理。极重度石漠化地区必须采取全面封禁的措施, 通过封禁, 促进土壤有效积累和植被自然恢复;重度石漠化地区应采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与退耕还林相结合的措施, 经过局部整地, 选用耐干旱瘠薄、喜钙、岩生、速生、适应范围广、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如香椿、任豆等进行植被恢复;中度石漠化地区应以蓄水、治土、造林为核心, 把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等进行组装配套, 重建以林为中心的复合农林牧生态系统;轻度石漠化地区应大力发展立体农林复合型、林果药为主的林业先导型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 逐步建立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推动石漠化治理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4.3 培育替代产业, 减少农业人口, 降低生态负荷

要从根本上解决石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农业人口比高、退耕还林还草后复垦现象严重、经济贫困等一系列问题, 必须在农村就业结构优化、替代产业培植和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取得突破[5]。替代产业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石漠化地区农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 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 以减轻农业人口对岩溶石漠化环境造成的直接压力;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业, 如道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牛羊肉系列产品开发和经果林系列产品开发等;三是利用当地丰富的洞穴、峡谷、石林等旅游资源发展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民俗风情游等特色旅游业。只有通过培植适合石漠化地区地域特色的替代产业,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业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降低生态负荷, 为生态恢复提供必要的条件。

4.4 办好不同类型区石漠化土地治理的试验示范

选择生态本底不同、社会经济基础各异的几种典型石漠化类型区进行试验示范开发, 结合以往的治理经验, 建立一批科技含量高、生态经济效益显著、易操作、示范辐射效应强的“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如石旮旯地的林牧高效复合经营示范、石漠化地区植被快速恢复示范、道地中药材的产业化开发示范等。通过示范, 总结成功模式, 以点带面, 促进整个粤北岩溶山区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4.5 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土地石漠化的综合治理需要大量资金, 而当地经济较落后, 资金短缺限制了土地石漠化治理的步伐。今后应建立以农民投劳为主, 国家、地方、农户相结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一是各级政府要按国家要求安排好配套资金;同时, 市、县、乡 (镇) 各级政府应把建设投资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安排专项资金;二是按照“谁投入、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 对适宜开发的石漠化土地采取对外承包、股份合作、拍卖、租赁招商等引资形式以及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鼓励和吸引广大农民、企事业单位、私营业主等投入资金进行石漠化土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三是应立足于小流域自然资源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 在小流域内建立“优质、高产、高效”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通过综合治理与开发, 增产增收, 再从其中提取一定的资金, 以形成滚动资金机制, 增加石漠化治理的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曾土荣.粤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3) :101-105.

[2]黄金国.粤北岩溶山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4 (5) :78-80, 102.

[3]王兮之, 李森, 王金华.粤北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景观格局动态分析[J].中国沙漠, 2007, 27 (5) :759-764.

[4]苏维词, 朱文孝, 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中国岩溶, 2002, 21 (1) :19-24.

岩溶山区 篇6

“小震大灾”现象国外并不鲜见。1960年2月29日, 摩洛哥旅游胜地阿加蒂尔市发生5.9级地震, 4.8万人, 城市的1/4的人在地震中丧生, 城市顷刻成为一片废墟, 全市80%以上的建筑瞬间损毁, 数万只老鼠在大街上乱窜, 四处起火, 震后巨大海啸冲上陆地300 m, 岸边的一切被冲得一干二净。19 99年1月2 5日晚, 哥伦比亚发生5.7级地震, 死亡1185人, 下落不明700人以上, 伤者4 7 5 0多人, 约2 5万人无家可归, 建筑物约60%被破坏。199 9年9月7日中午, 希腊雅典发生5.9级地震, 雅典至少有5.3万栋建筑物被损坏, 死亡143人, 伤1600人, 约5万人失掉家园, 估计直接经济损失6.55亿美元。19 99年7月2 2日, 孟加拉南部发生4.2级地震, 伤亡206人。

我国近几年也出现过多次“小震大灾”现象。在西部的岩溶 (喀斯特) 山区更加明显。我国西部岩溶山区, 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和四川省。主要特点是地表以碳酸盐岩 (灰岩和白云岩) 为主, 地形切割强裂, 山坡陡峻, 沟壑陡峭, 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少, 岩石裸露, 石漠化现象严重, 土地贫瘠, 交通不发达, 经济不发达。在这样的区域, 更容易形成“小震大灾”现象, 近几年就发生过多次。2010年1月17日, 在贵州省贞丰、关岭和镇宁3县交界处发生Ms3.4级地震, 地震诱发岩崩, 导致6人死亡9人受伤[1]。2009年9月9日,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猫洞乡可处村附近发生Ms1.3级地震, 震中有震感, 当地居民同时听见地下发出沉闷响声, 地震造成可处村南侧陡峭的老鹰坡发生岩崩 (滚石) , 这之后老鹰坡经常有岩石向山下滚落, 岩崩对可处村300多户1000多名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2012年9月7日, 在云南省彝良县和贵州省威宁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 57 min后又发生了一次5.6级地震。地震造成81人死亡, 150多人受伤, 70多万人受灾, 需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0多万人, 损毁房屋约45万间, 直接经济损失40多亿。本文综合分析我国西部岩溶山区容易出现“小震大灾”现象的原因。

1 原因分析

地震灾害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 可以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考虑。自然因素主要包括:震级、震中距离、震源深度、地震发生时间、地震类型和地理、地质、场地环境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居民住宅、工业建筑、各类公共设施、生命线工程等建筑物, 城市、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人们的知识水平、抗灾意识、应变能力、科学管理水平, 震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等。

1.1 自然因素

在我国西部的岩溶山区, 地貌、岩石类型、岩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形成滑坡、岩崩、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在中等强度以下地震作用下, 地震次生灾害是造成这些地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这些地区90%以上为山地、高原、丘陵等, 这种类型的地貌, 在地震作用下容易形成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岩溶分布区主要岩石由灰岩和白云岩组成, 这类岩石物理性质比较脆、硬度相对较大, 在外力作用下容易断裂破碎, 这些裂隙发育的破碎的岩石在地震作用下, 很容易形成岩崩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岩层结构也是导致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在岩溶分布区, 以相对较硬的灰岩和白云岩为主, 但也有页岩、泥岩和煤层等相对较软的岩石。垂向上这两类岩层往往相间分布, 构成软硬相间的岩层结构。由于差异风化, 软岩层往往形成凹入的负地貌, 硬岩层形成陡崖或悬崖等, 在地震作用下, 裂隙发育或者比较破碎的较硬的岩层在重力作用下, 就会发生岩崩等次生地质灾害。这些岩溶分布区, 大气降水较丰富, 这种软硬相间的岩层结构, 在雨水的浸泡下相对较软的岩层就会变得松软, 在地震作用诱发下, 软岩层很容易沿软硬岩层接触面或断裂面下滑, 形成滑坡或泥石流。

这些地区发生的地震大多震源比较浅, 以震源深度10 km左右的地震为主。相同级别的地震, 震源越浅破坏性越大。

1.2 人为因素

在岩溶山区, 容易形成“小震大灾”的主要人为因素是建筑物的抗震程度、人口分布等。

我国西部岩溶山区, 大多是贫穷落后地区。这些地区的房屋, 基本上达不到抗震要求, 土坯房占很大比例。因此, 在地震作用下, 很容易损毁。

地震的震动和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 如果发生在没有人员居住或没有建设工程的地区, 造成的损失很少或没有。地震发生在居民越多、建设工程越多的地区, 造成的灾害就可能越大。岩溶山区, 平均人口密度不大, 但分布很不均匀。居民大多集中在易受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一般居民沿河流两岸分布, 这些河流由灰岩和白云岩组成的河谷两侧往往很陡峭、组成岩石多有破碎。沿河流两侧, 很多房屋建筑在陡崖或悬崖下面。2012年9月7日云贵交界5.7级地震重灾区洛泽河就是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 往往在陡崖下面有相对较平的地方, 那里的易分化的软岩层形成一些耕地, 较平的地区可以修建房屋, 村民也就集中在这些地方生活。在很小的地震作用下, 陡峭的悬崖就可能发生岩崩、滑坡等地质灾害, 危及居民生活和生命, 形成“小震大灾”。贵州省普定县猫洞乡可处村的地震此生地质灾害就是这种情况。

2 结论

我国西部岩溶山区容易出现“小震大灾”现象。主要原因是: (1) 即使在中等强度以下地震作用下, 这些地区都可能形成岩崩、滑坡、泥石流等地震次生地质灾害。 (2) 在岩溶山区,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是形成“小震大灾”的主要因素。 (3) 容易形成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山地、高原、丘陵地貌;软硬相间岩层的岩层结构;相对坚硬的裂隙发育的容易破碎的灰岩和白云岩的岩石组成;居民多集中分布在易受次生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 (4) 我国西部岩溶山区, 房屋建筑很多达不到抗震要求。

参考文献

岩溶山区 篇7

1 阳山县概况

阳山县是粤北最为典型的石灰岩山区农业县, 全县现辖12个镇和1个瑶族乡, 总面积332 953 hm2。县域内地形复杂, 峰峦起伏, 以山地为主, 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0%, 盆地和冲击平原约占10%。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20.3℃, 年降雨量为1 850 mm。全县总人口数为54.24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为47.42万人, 占总人口的87.43%, 非农业人口为6.82万人, 占总人口的12.57%。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阳山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处于落后水平, 是广东省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 农地石漠化问题仍是制约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 农地资源特征

2.1 农地资源类型复杂多样

根据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 全县农用地面积268 807 hm2, 占土地总面积的80.73%, 其中耕地面积38 758 hm2, 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4.42%。耕地中水田、水浇地、旱地分别占耕地面积的45.5%、0.3%和54.2%;园地面积2 878 hm2, 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07%;林地面积共221 413 hm2, 其中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分别占林地面积的71.0%、21.9%和5.6%;其他农用地5 759 hm2, 其中田坎、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农田水利用地、农田设施用地分别占其他农用地的46.3%、16.2%、17.7%、14.9%和4.9%。

2.2 农地资源利用中的限制因素多, 生态环境脆弱

阳山县岩溶地貌发育, 山多, 平地少, 地面崎岖破碎, 耕地分散, 水田、旱地块小而分布零星, 且旱地多, 水田少;不少土壤中岩石裸露, 耕层厚薄不一, 一般不超过50 cm[2], 土壤结构较差, 生产力不高。受岩溶环境、地面坡度、土壤肥力、土层厚度、灌溉条件、海拔高程等限制因子的影响, 农业生态环境相当脆弱, 农用地发生石漠化潜在威胁多、隐患大。

2.3 人地关系紧张, 后备资源不足

阳山县作为典型的农业县, 人均耕地0.071 hm2, 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但仍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7.33%。在未利用土地中, 约有35 910 hm2土地为难以利用的少土荒草地和裸岩石砾地[3], 耕地后备资源中, 宜耕地面积为29 176.56 hm2, 但其中主要是开发成本较高、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肥力低、改造难度较大的三等地[4], 这些土地经过大力改良后预计作物产量不高, 若改良不当可能会产生土地退化或其他严重后果, 治理起来相当困难。

2.4 石漠化分布广泛, 农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难度大

阳山县是粤北山区石漠化分布的主要区域, 石漠化总面积16 169.5 hm2[5], 占土地总面积的48.56%, 根据1990—2012年阳山县各乡镇的植被覆盖率、基岩裸露率、土地垦殖指数、坡耕地指数、农业人口密度和人均耕地面积等指标的历史数据, 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阳山县农地石漠化预警, 结果表明:到2015年阳山县13个乡镇中有2个镇属重警区, 1个镇属中警区, 7个镇属轻警区, 1个乡和2个镇属无警区。石漠化区域土壤和植被稀少, 土被不连续, 水源涵养能力很差, 水土流失严重, 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频繁, 农地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难度大。

3 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与调控

3.1 优化利用方向

阳山县人地矛盾突出, 普遍面临着经济贫困、生存环境条件恶劣、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三大难题[6]。因此, 农地资源的优化利用在指导思想上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自然环境条件和现状利用类型为基础, 以稳定提高农地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为尺度, 以控制水土流失, 遏制农地石漠化,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因地制宜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态经济体系, 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3.2 优化利用模式

3.2.1 空间配置模式。

农地资源是一个复合、开放、多层次的整体系统, 根据阳山县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 按照空间尺度的差异, 农地资源的空间配置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模式。宏观上着眼于全局, 针对不同带层农地的生态适宜性, 科学设计不同空间水平的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地域格局;中观上着眼于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 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要求, 寻求各带层内与之相适应的农业资源利用的主导方向;微观模式侧重于具体的利用方式, 强调可操作性。具体层次设计见表1。

3.2.2 不同类型石漠化农地综合治理模式。

阳山县石漠化分布广泛, 不同类型石漠化农地的警情各不相同。重警区农业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 今后应通过封山育林、人工造林与退耕还林等措施进行植被恢复, 降低农业人口的比重, 减轻农业人口对农业水土环境造成的直接压力, 逐步改善和恢复农业生态环境;中警区农业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破坏, 生态问题开始显现, 今后应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加大农业水土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 建立水土保持型立体生态农业体系, 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轻警区农业生态环境较少受到破坏, 生态问题不显著, 今后应采取治理为主、加强预防的生态战略, 重点发展立体农林复合型、林果药为主的林业先导型、林牧结合型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 因地制宜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无警区农业生态环境良好, 但人口密度大, 人地矛盾很突出, 今后应以保护现有资源和预防石漠化为主, 通过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 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系统[7], 强化农地石漠化的监测与预警工作, 确保农业生态环境的安全。

3.2.3 替代产业培育模式。

阳山县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农业人口比例高, 过多的农业人口使土地不胜负荷, 客观上加大了对农地资源的压力。因此, 只有通过培植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替代产业, 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农业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降低生态负荷, 为农业生态环境恢复和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供必要的条件。替代产业的培育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农村小城镇和市场建设, 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第三产业, 以减轻农业人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直接压力;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业, 如道地中药材产业化经营, 松香、棕皮、竹笋、茶油、桐油、香胶粉、山苍子等系列林副土特产品开发和板粟、沙田柚、洞冠梨、枇杷、桃、柑、桔、沙梨等经果林系列产品开发等;三是利用岩溶地貌形成的山水景观资源多样性特征和风情民俗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发展地貌景观、乡村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文化、乡村农家乐等特色生态旅游, 这样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又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8]。

3.3 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3.3.1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加大农业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

阳山县自然生态环境脆弱, 水土流失和农地石漠化是最严重的环境问题, 今后应作为重点进行整治。在治理方法上, 应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 根据不同流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制定治理规划和措施, 合理确定农、林、牧各业用地比例, 正确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及实施顺序, 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耕措施、管理措施结合起来, 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3.3.2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多种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是阳山县农地资源优化利用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农地资源为基础, 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主动力, 产业化经营为手段, 大力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主导产业结构及农产品品种结构, 适当压缩传统农产品比重, 提高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及畜牧、水产的比重, 特别是要大力提高优质、特色、无公害农产品以及出口创汇农产品的比重, 提高农地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努力实现农业发展的新飞跃[9]。

3.3.3 优化农业生产方式,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农地石漠化的形成不仅有来自于岩溶脆弱环境背景方面的自然原因, 也有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过度开垦、乱放牧等各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农地资源形成掠夺式开发, 进而导致水土流失、造成农地石漠化。因此, 要遏制石漠化, 就必须实现农业经济转型, 从现有的传统小农经济向以市场为导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合理产业结构为载体、以专业化方式组织生产的现代农业转变[10]。

3.3.4 加强动态监测, 做好农地资源管理与评价。

农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实现农地利用监督和对农地利用进行调控的技术基础, 也是了解和掌握农地特别是耕地最新动态的先进手段, 它能为农地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更为系统的、新的科学依据。与此同时, 还应建立农地资源开发、复垦、整理的管理与评价制度, 以便于规范农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促进农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土荣.粤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现状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3) :101-105.

[2]朱世清, 卢家诚.广东石灰岩山区土壤资源利用研究——以阳山县江英乡为例[J].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2, 1 (1) :3-8.

[3]肖立.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以广东省阳山县为例[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06:5.

[4]刘连胜, 陈乐书, 李小非, 等.基于GIS、RS的阳山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 2009 (8) :110-112.

[5]黄金国, 魏兴琥, 王兮之.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4) :105-109.

[6]黄金国, 李森, 魏兴琥.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模式及其实施途径[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24 (5) :171-175.

[7]钱铭杰, 吴芳芳, 童立强, 等.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8, 24 (10) :902-904.

[8]黄金国, 魏兴琥, 王兮之, 等.石漠化对粤北岩溶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2014, 32 (2) :1-5.

[9]许联芳, 杨春华, 孔祥丽, 等.西南喀斯特移民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安全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24 (1) :75-79.

岩溶山区 篇8

云南省岩溶分布面积11.09×104km2,占全省面积的28.14%全省128个县(市、区),115个有岩溶分布,其中岩溶面积占30.0%~96.6%的县(市)有60个,岩溶面积为9.41×104km2[6]。云南省岩溶水赋存特征,从宏观到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高原面上总体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比较均匀,其中的汇水型岩溶断陷盆地内,岩溶含水层特征等同于多孔介质。高原面边缘、河谷斜坡地带岩溶含水层的富水性极不均匀,其中在汇水-径流型岩溶断陷盆地内,上游部分富水性比较均匀,靠近下游转换带及其以下溶洞管道区富水性极不均匀。在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内,饱水带水位埋深基本接近集中排泄点的水位[6]。另外,由于该地溶蚀作用强烈,溶孔、溶隙、溶洞及暗河水系十分发育,地表水经常漏失为地下水,故地下水是该地区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7]。同时,岩溶区的极大多数地区缺少应有的地下水保护带,天然防渗过滤层很薄,地下水极易受到污染,因此找到一种简单易行的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成为云南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是保护该地地下水资源的关键[8]。

1 研究区概况

泸江流域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为南盘江一级支流,地理坐标为东经102°19'~103°44',北纬23°13'~23°52',流域面积4 647.87 km2。泸江流域涉及红河州个旧市、开远市、建水县、石屏县及蒙自县。蒙自县是红河州州府所在地,距省会昆明289 km。流域内共有29个乡(镇),其中,鸣鹫、新安所、文澜、雨过铺、草坝、西北勒6乡(镇)属蒙自县所辖;沙甸、乍甸、大屯、淌甸、锡城、鸡街6乡(镇)属个旧市所辖;大庄、羊街、乐白道、灵泉4乡(镇)属开远市所辖;李浩寨、缅甸、临安、西庄、南庄、甸尾、陈官、青龙、普雄9乡(镇)为建水县所辖。坝心、异龙、陶村、宝秀4乡(镇)属石屏县所辖。流域东与文山、屏边县相邻;南与红河、元阳县隔河相望;西、西北与玉溪市元江、新平、峨山、通海县毗邻;北与弥勒县接壤。

泸江流域处于云贵高原向广西平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属南盘江流域与红河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总体地势南部、东南部较高,北部较低,主要特征是流域中部串珠状盆地发育。最高点为东南部个旧境内的莲花山,海拔2 739.7 m,最低点位于南盘江与泸江的汇合处,海拔仅1 025 m,最大相对高差1 714.7 m,属中等—浅切割构造溶蚀、侵蚀低中山区。

流域内出路地层主要为T2f4、T2f2、T2g1、T2g2、T2g3(T2g)、T1y4、T1y3、T1y2、T1y1、P1m、P1q、C3、C2、C1d、C1y、D3t2、D3t1(D3t)、D3s2、D3s1(D3s)、D3y2、D3y1(D3y)、D3、D2dq、D2dn2、D2dn1(D2dn)、D2d、Zbdn等,岩性为厚层状泥晶、细晶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等,流域内大面积分布。流域内碳酸盐岩分布广泛,分布面积2 505.04 km2,占流域面积的53.89%,其中裸露型2 377.03 km2,覆盖型128.01 km2。岩溶含水层累计厚度18 103.72 m,占基岩地层总厚度的47.15%。从岩溶水文地质的观点出发,通常是根据地层单位中碳酸盐岩含水层与非碳酸盐岩相对隔水层之间的厚度比例,划分岩溶含水岩组类型,最基本的有均匀状岩溶含水岩组和间互状岩溶含水岩组两大类。间互状岩溶含水岩组,岩溶水的径流多受相对隔水层的控制。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岩溶地下水系统是一个独特的水循环系统,具有循环系统变异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等一系列脆弱性特征[1,9,10]。造成地下水境脆弱的原因很多,为了能够对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客观的评价,必须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脆弱区的脆弱程度进行量化。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主要有DRASTIC、GOD、DIVERSITY等,其中DRASTIC法运用最为广泛,但其运用到岩溶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大多为落水洞、洼地、岩溶裂隙等的直接导通,而DRASTIC法考虑的7项参数并没有涉及岩溶发育程度等因素[11]。鉴于此,对泸江流域内地下水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综合了相关专家及相关专业人员的意见,兼顾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建立一套适用于泸江流域岩溶地下水系统的指标体系。于是得出在影响云南高原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脆弱性的诸多因素中,地下水位埋深、石漠化程度、岩溶发育程度、植被覆盖率和地形坡度是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将这5项主要影响因素作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构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地下水脆弱性主要基于区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来评价,即着重考虑岩溶水文地质内部因素。基于DRASTIC法、岩溶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REKST[12]评价方法及指标选取原则,并借鉴DRAS-TIC命名方法[13,14],模型采用DRKVT评价模型

DRKVT=DCω+RRω+KKω+VVω+TTω式中D、R、K、V、T分别代表地下水位埋深、石漠化程度、岩溶发育程度、植被覆盖率和地形坡度取值,下角标ω分别代表其权重。

3 评价因子实际值的量化

目前尚无统一的地下水脆弱性分级标准,没有普遍认可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依据。为达到定量评价地下水脆弱性的目的,就需对地下水系统各项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根据调查人员在野外的调查情况,综合相关专家及技术人员的意见,分别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评分。为计算方便,评价因子的分值取[1,5]之间的整数。对泸江流域地下水脆弱性各评价指标的赋值见表1。

4 评价指标权重的赋值

由于各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在指标体系中的作用不同,对地下水脆弱性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为了区分它们对评价系统影响的差异[15,16],需要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因子的权重。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简称AMP)[17]来确定泸江流域地下水系统地下水脆弱评价指标的权重,其权重值见表2。

5 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DRKVT评价方法中参数等级和权重,利用Arcview3.2中的空间叠置分析功能,将5个指标加权求和,可以得出泸江流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如图1所示。

5.1 高脆弱区

泸江流域岩溶地下水高脆弱区面积约为654.96 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14.09%。呈块状分布于流域西部异龙湖北端石屏至坝心沿线地段、建水盆地南东部老里硐一带、蒙自—十里铺—个旧市一带、以及开远市—甸尾一带等。该区以地下河系统为主,处于裸露岩溶山区,一般地形坡度大,植被覆盖率低,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一方面大气降水通过落水洞、漏斗、竖井等垂直岩溶通道以点状灌入式补给,这是该区地下河接受补给的主要方式,并且少数地下河除大气降水补给外还有地表水直接灌入补给,由于其补给方式过于集中,补给速度快,单个补给点补给量大,导致大量的地表水未受任何阻滞作用就直接汇入暗河管道,污染物的迁移基本不受阻滞;另一方面区内含水层多呈裸露状态,覆盖层一般为厚度小于1 m,且不连续分布的黏土,结构松散,渗透性高,阻止污染物渗透的能力低,对地表的一部分渗入补给径流基本不能起到预防性的吸附、过滤及溶解沉淀作用。该区岩溶水防护条件差,敏感程度高,自净能力低,易受污染,一旦遭受污染,由于岩溶水循环交替迅速,污染物能相对较快地排出,净化程度极低。

5.2 较高脆弱区

泸江流域岩溶地下水高脆弱区面积约为663.68 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14.28%。片状分布,主要分布于流域西部建水盆地东南部山区向河谷区过度带、倘甸盆地、开远盆地东部、蒙自县东部等。地下水以岩溶大泉为主,处于裸露岩溶山区的岩溶泉,基本无防护条件;处于盆地边缘的岩溶泉,其补给径流区岩层一般也处于裸露状态,只是在泉口附近覆盖有一定厚度的盖层,但多为松散结构的黏土,渗透性较好,阻止污染物渗入能力低,因此泉的污染防护程度总体上应为低等。泉的导水、储水空间为树枝状或网脉状的溶蚀管道、溶隙系统并存,网脉状的溶隙系统对进入系统的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过滤作用,但减缓污染源扩散迁移的能力低,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传播相对潜力为高等;区内泉水的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汇水范围有大有小,补给方式以面状入渗为主,水动力条件较好,除少数大泉为急变管流外,主要为缓变管、隙流,动态较暗河稳定,但枯季水量调节程度低,污染自净能力低,因此,区内泉的整个导储水系统对人类和自然影响的敏感度仍然较高。

5.3 中等脆弱区

泸江流域岩溶地下水高脆弱区面积约为2 760.45 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9.39%。流域内广泛分布,主要位于裸露、裸露—覆盖型岩溶山区,该区泉域补给区导、储水岩层表面只有极薄—较薄的松散黏土覆盖层,部分完全裸露于地表,基本不具备污染防护;其导水、储水空间主要为表层的网状或脉状溶蚀溶隙系统,虽可以过滤部分污染物的渗入,但含水层厚度一般仅为2~20 m,径流距离短,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传播相对潜力为中等;区内泉的补给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量小,汇水范围也小,动态不稳定,部分表层泉枯季干涸,含水介质的天然调节能力较差,基本不具有污染自净能力,对人类和自然影响的敏感程度大。

5.4 较低脆弱区

泸江流域岩溶地下水高脆弱区面积约为522.45 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11.24%。以覆盖型岩溶区为主,上部均有较大厚度的松散层,一般大于30 m,岩性为黏土、粉质黏土,多呈可塑-硬塑状,力学强度较高,弱透水-不透水。下伏岩溶含水层储水空间主要为溶蚀裂隙系统。呈网状均匀分布,地下水接受周边山区的侧向补给,迳流为慢速的缓变隙流,动态稳定,具有较大的储存量,枯水期调节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较高。

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的平坝区及流域外围碎屑岩山区,流域内分布于石屏盆地、建水—羊街农场盆地、大屯盆地、蒙自盆地、流域西部边缘碎屑岩山区及羊街农场盆地东北部外围碎屑岩山区。盆地区,由于有稳定的弱透水-不透水层,岩溶水不易遭受污染。外围碎屑山区,植被茂盛,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表层土壤厚度较大。

5.5 低脆弱区

泸江流域岩溶地下水低脆弱区面积约为46.33 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1%。主要分布于流域北部岩浆岩山区,该区植被茂盛,受人类活动影响小,表层土壤厚度较大。

6 模型结果检验

用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对模型进行检验。对研究区的90个水点进行了采样。每个采样点均作现场测试,测试指标包括气温、水温、PH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溶解氧、浊度[18]。

按式(1)和式(2)计算综合评价分值F:

式中,F为综合评价分值;F-为各单项组分评分值Fi的平均值;Fmax为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Fi为各单项组分评分值;n为项数。

根据F值,将地下水质量级别分为优良、良好、较好、较差、极差五个级别,划分依据详见表3。

评价结果见图2。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该模型评价结果与流域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说明,本文提出的云南高原岩溶山区用DRKVT评价模型评价流域岩溶水脆弱性是可行的。

7 结论

(1)根据DRASTIC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DRKVT脆弱性评价模型,该方法能够真实的反应云南高原岩溶山区地下水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在泸江流域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取得良好效果。

(2)从泸江流域岩溶地下水这一实例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研究区大部分处于中等脆弱性分区,研究区的高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及周边盆地范围内;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埋藏型高海拔岩溶山区,这些地区岩溶不发育,植被覆盖率较高。

(3)该模型评价结果与流域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说明,本文提出的云南高原岩溶山区用DRKVT模型来评价流域地下水脆弱性是可行的。

摘要:根据云南高原岩溶山区石漠化严重、岩溶极其发育、山高坡陡、地下水径流途径长等特征,本文以泸江流域为例,并选取地下水位埋深、石漠化程度、岩溶发育程度、植被覆盖率和地形坡度作为该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对这5个指标实际值进行量化,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并建立了适合该区域的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系统与DRKVT模型。用Arcview3.2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完成对泸江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最后用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来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 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流域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上一篇:某公路构造物施工下一篇:高校中心机房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