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电网(精选3篇)
山区电网 篇1
河北省涉县地处太行山区, 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 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近年来, 涉县供电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网、省、市公司决策部署, 把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作为服务“三农”, 努力履行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项重要举措, 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 积极推进了农村电网低电压治理工作。
1 山区农村电网低电压成因
(1) 农村电网规划局限大。一些农村受山区地形限制, 10 kV线路走廊非常有限, 难以实现“小容量、短半径、密布点”设计, 造成中低压配网建设标准偏低, 配电变压器台区布点不尽合理, 不少配电台区低压线路供电长度超过经济供电半径, 有的导线截面积小, 存在大量迂回供电现象。虽然经过农网一、二期改造, 但仍有一些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2) 中、低压线路半径过长。一是由于受到大山阻隔, 村民居住分散, 山区配网线路走廊有限, 配网结构简单, 多采用单电源放射式接线, 因而“点多线长”, 400V和10 kV线路供电半径过长, 末端电压较低。二是变压器布点不合理, 配电变压器不在负荷中心, 低压线路呈单方向放射式供电, 从而造成低电压。三是新农村建设, 新民居不断向村庄外扩张, 低压线路相应延长, 电网没有及时新建改造, 电压降较大, 出现低电压。
(3) 配电变压器过负荷、线路“卡脖子”现象严重。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电炉、空调器等家用电器日益增多, 造成农村用电负荷迅猛增长, 电网负荷压力增大, 配电变压器过负荷, 线路“卡脖子”, 导致供电质量差。
(4)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农村用电负荷由原来的以照明白炽灯为主的纯阻性负载, 转变为以电视机、空调器、电磁炉、异步电动机等感性负载为主, 感性负载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 使农村配网功率因数偏低, 产生电压损耗, 造成电压偏低。
(5) 峰谷差较大, 三相负荷不平衡。农村用电季节性强, 设备利用率低, 用电高峰多集中在夏、冬两季, 而每日的用电高峰又集中在17时至23时这一时段。在用电高峰时段, 部分配电变压器满载甚至过载运行。由于受农网改造资金限制, 对低压主干线路、进户线、接户线进行了严格控制, 大部分配电台区难以依靠三相四线进行负荷平衡调节, 造成负荷较重的单相线路电压下降严重。
2 治理农村电网低电压的主要措施
(1) 科学制定农村电网发展建设规划。总结实施农网改造以来的工作成效, 在吸收借鉴其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 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 对农村电网进行全面改造, 合理升级。合理增加35 kV变电站布点, 变电站主变压器台数宜按不少于2台设计;提高10 kV主干线的传输能力, 配电变压器台区规划在负荷中心, 解决农村供电“卡脖子”和低电压问题。
(2) 合理选择配网供电半径和导线截面积。涉县供电公司在电网建设升级改造中, 按照《河北省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 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根据负荷密度来确定, 一般中压线路供电半径县城不超过4 km, 乡村不超过15 km;低压线路供电半径县城不超过250m, 乡村不超过500 m。低压导线根据省公司技术原则, 结合农村实际用电发展需求, 主干线截面积大于现测算导线截面积1~2个等级设计、建设, 基本满足农村5~10年发展需求。
(3) 新建、增容10 kV配电变压器, 提升区域供电能力。新装及更换配电变压器选用S11型及以上节能型变压器或非晶合金变压器。对农村长期过载且低压线路供电半径不超过500 m的配电变压器, 一般采用更换增容配电变压器的方式进行改造。对长期过载且供电半径超过500 m的配电变压器, 按照“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要求进行布置, 配电变压器装设在负荷中心。对部分过载配电变压器, 通过对线路进行分区分段、负荷切割转带的方法进行配电变压器布点改造。
(4) 提高配网无功补偿能力, 优化无功补偿装置配置。无功补偿应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全网优化、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调压与降损相结合的补偿策略, 确定最佳方案。优化无功补偿装置配置, 既要变电站、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补偿全面兼顾, 又要针对农网特点, 突出补偿重点。涉县供电公司主要在提升35 kV变电站无功补偿能力, 合理配置10 kV线路无功补偿、提高电压合格率, 提高公用配电变压器和客户侧无功补偿能力三方面, 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 综合推进了无功补偿工作。
(5) 强化管理, 最大限度解决低电压问题。在管理上, 涉县供电公司主要在加强配电线路和设备运行维护, 加强台区负荷监测严控三相不平衡度, 积极引导客户错峰用电, 完善、优化“低电压”监测网络和调控机制上下功夫。综合应用多种监测设备, 发挥调度及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加强对易产生低电压的台区、线路的常态监测, 对低电压实行动态治理。
山区电网 篇2
建阳市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地区, 建阳电网以220k V童游变电站为枢纽, 通过110k V线路与建阳、建瓯、武夷山、浦城、松溪、政和等县市电网实现联络。该电网除220k V南童线为今年投运的线路, 防雷情况较为良好, 其余线路投运时间均较长, 大部分线路都已运行10年以上。由于当地为山区丘陵地貌, 输电线路大都穿山越岭, 再加上复杂多变的气候, 雷电频繁, 给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表1、2为各地近年平均雷暴日和主要线路多年雷击跳闸情况。
表1建阳市及周边县市多年平均雷暴日一览表线路进线段耐雷水平应达到110k A, 一般线段也应达到75k A以上。110k V线路进线段耐雷水平应达到75k A, 一般线段也应达到40k A以上。表3是根据常规的计算分析方式得出的双地线保护线路对接地装置的基本要求。由数据表明, 在双地线保护的情况下, 要达到较为满意的耐雷水平, 110~220k V线路进线段的接地电阻都应控制在5~10欧之间, 一般线段也应控制在5~20欧之间, 否则线路就很难达到基本的耐雷水平。况且线路实际耐雷水平还会受到雷电波陡度、杆塔高度、绝缘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建阳地处山区, 山区线路由于地形、地貌等各种不利条件影响, 对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带来许多不良制约因素, 如土壤电阻率高、覆盖土层雷水平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2 目前建阳电网输电线路防雷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存在的问题
2.1 杆塔接地情况
杆塔接地电阻值是直接关系到线路杆塔耐雷水平高低的主要参数, 因此,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是输电线路防雷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测及分析, 该电网接地装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1杆塔接地电阻设计不合理
根据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关于耐雷水平的要求, 220k V
建阳电网的各条输电线路均采取了双避雷线保护, 保护角大都在20-30度之间, 如110k V童九线全线避雷线保护角均在22-27度之间, 能够满足规程的要求。但由于建阳及周边县市均为山区丘陵地貌, 在考虑山坡倾斜因素的情况下, 该保护角是偏大的, 对防止雷电的绕击有一定的不足。
2.3 自动重合闸装置运行情况
建阳电网各条输电线路自动重合闸装置, 从多年来的运行情况看, 各条线路重合闸成功率均达到了90%以上。由此可见加装线路自动重合闸作为线路防雷的一种有效措施, 在保证供电可靠性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应对瞬时故障加强巡视、分析和判断, 并及时予以查清处理, 防止给线路安全运行遗留隐患。
3 研究如何降低杆塔电阻
3.1 利用接地电阻降阻剂
在接地极周围敷设降阻剂后, 可以起到增大接地极外形尺寸, 降低与周围大地介质之间的接触电阻的作用, 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接地极的接地电阻。降阻剂用于小面积的集中接地、小型接地网时, 其降阻效果较为显著。
3.2 采用爆破接地技术
爆破接地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降低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新技术, 通过爆破制裂, 再用压力机将低电阻率材料压入爆破裂隙中, 从而起到改善很大范围的土壤导电性能的目的, 相当于大范围的土壤改性。
3.3 采用多支外引式接地装置
如接地装置附近有导电良好及不冻的河流湖泊, 可采用此法。但在设计、安装时, 必须考虑到连接接地极干线自身电阻所带来的影响, 因此, 外引式接地极长度不宜超过100m。
在确定降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接地电阻的具体措施时, 应根据当地原有运行经验、气候状况、地形地貌的特点和土壤电阻率的高低等条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 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 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的方法。这样, 既可保障线路、设备的正常运行, 又可避免接地装置工程投资过高情况的发生。
结论:通过分析建阳电网输电线路防雷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适合闽北山区电网的防雷措施, 同时通过对110k V童九线防雷改造措施的应用实效, 提出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和在变电站线路进线处安装线路避雷器的方式是适宜当地采用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 对当地线路防雷改造, 提高线路安全可靠运行水平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摘要:福建西北部地区由于地处东南沿海, 又属山区丘陵地貌, 输电线路大都翻山越岭, 再加上复杂多变的气候, 雷电频繁, 各输电线路雷击跳闸也非常频繁, 给线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同时由于各地电网发展较为落后, 一旦与省网失去联络, 孤立电网往往难以稳定运行, 从而造成全县 (市) 大面积停电的事故常常发生, 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和可靠供电。当地恶劣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给线路防雷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同时由于经济落后, 对线路的防雷工作难以投入大量的资金, 如何采取切实有效而经济实用的防雷措施成为该地区电网防雷工作的一大难题。通过分析建阳电网输电线路目前采取的防雷措施及其优缺点, 提出适合该电网输电线路防雷改造的主要措施;并通过对110kV童九线防雷改造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对比, 总结出能够基本满足该地电网防雷要求同时从经济角度出发又比较适合当地实际的综合防雷改造方案。
山区电网 篇3
这支成立于2006年的共产党员服务队, 以“立足电力, 服务山区”为理念, 不仅为客户解决电力问题, 还主动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生产生活帮助。6年来, 他们累计为客户解决用电问题100多件, 做好事50余件, 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40余人, 爱心救助贫困儿童8名, 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
新、奉献”核心价值观和河北省电力公司倡导的“八小时之内做优秀员工, 八小时之外做优秀公民”理念, 被河北省电力公司授予“企业文化示范点”。
永远的牵挂
“要是没有供电所员工的帮助, 二丑大爷就会带走用不上电的遗憾。”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年多, 但是在沙河市大欠西沟村, 村民们还记得供电所党员服务队对已故村民张二丑照顾的事。张二丑老人无儿无女, 一个人住在半山腰。2006年实施“户户通电”工程时, 供电所的队员们帮他家架通了电力线路, 使老人在有生之年用上了电。谁知过了没两个月, 张二丑在家烧柴做饭时不慎失火, 将新架的电线全部烧断, 急得他病了一场。党员服务队队员们知道后, 不但自己凑钱又帮他更换了电线, 还给他粉刷了墙壁, 并主动担负起了照顾他的义务, 每半个月就上去看看他, 逢年过节还给他送米送面, 一直坚持到2009年老人去世。虽然老人走了, 但是队员们用行动诠释的人间亲情和大爱, 深深感染了乡亲们。
17小时的坚守
“那天的雨和风可真大, 村里碗口粗的树刮折了好多棵。风和雨还没有停, 供电所的队员们就开始抢修了, 真是不容易啊!”虽然过去了一年多, 可是想起那场暴风雨, 家住沙河市良峪村的贾锁保仍是心有余悸。
2011年7月17日, 狂风暴雨袭击良峪村, 造成整个村配电线路瘫痪。“早点抢修, 早日为客户送上电。”在大灾面前, 共产党员服务队再次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雨还没有停, 他们就赶赴受灾现场, 一组清理树障, 一组组织抢修用的物料, 豆大的雨点打在队员们脸上, 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撤离, 直到晚上23时。次日凌晨4时, 他们又出现在抢修现场。在冒雨抢修的17 h里, 他们抢修10 k V线路0.74 km, 0.4 k V线路0.6 km, 处理树障20处, 立杆2基, 更换支撑绝缘子14个、悬式绝缘子6个、横担6根、低压茶台16套、拉线3条。
无须命令, 暴雨就是最好的命令;无须夸奖, 掌声就是最好的夸奖;无须表达, 行动就是最好的表达。温家沟供电所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用行动再次践行了“四个服务”承诺, 更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铁军风采!
一封特殊来信
“供电所的叔叔们, 你们好,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的资助, 使我们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明亮的教室里安心地学习, 我们一定会好好学习, 将来报答你们的恩
“国家电网”旗帜
情……”
前些日子, 沙河市蝉房学校到供电所交电费时, 给沙河温家沟供电所留下了一封信, 原来是该校郑梦阳等8名学生写给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感谢信。2011年冬天, 共产党员服务队在蝉房学校走访时, 无意间了解到了一条消息:由于家庭贫困, 该校有8名学生, 面临辍学。了解到这些情况, 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们觉得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这些有困难的孩子。队长刘玉文刚刚入选“中国好人榜”, 他从奖励金中拿出了一部分钱, 队员们也自愿捐了一些钱, 委托学校给了这些孩子, 并给孩子们送去了书包、作业本等学习用品。在服务队的关心和帮助下, 郑梦阳等8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又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学习了。
特殊的档案
在温家沟供电所资料室, 我们发现除了正常的工作资料外, 还有一本60岁以上老人资料夹, 上面清楚的记录着村名、姓名等基本情况。这是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刘玉文专门设立的“特殊档案”。原来, 为了做好辖区孤寡老人的帮扶工作, 自2006年开始, 该所就设立了辖区孤寡老人、残疾人档案, 根据山区特点, 不定期开展上门服务, 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供电所的同志们每月总会抽出时间到我这儿来看看, 有时还会给我带来些米和面, 我真是遇到了好人了……”在辖区南沟行政村南垴自然村, 70多岁的老人郭海明提起共产党员服务队,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