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乡村

2024-10-06

山区乡村(精选9篇)

山区乡村 篇1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和深入, 以独立村庄为单元的建设情况屡见不鲜。这些村庄的建设大多从空间布局考虑, 缺乏从区域性、根源性、整体性等方面提出的发展思路和策略措施。乡村需要借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 通过综合研究、整体把握、层级渗透, 为农村的发展谋求资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浙江省温州地区属沿海丘陵地区, 具有典型的“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地貌特征。温州地区经济普遍较为发达, 但是在山区部分, 却存在着种种的发展障碍。以平阳县为例, 山地占了整个行政区划面积的62.8%, 且多数乡镇均位于温州中西部山区 (见图1) 。

这些山区乡镇交通受限, 经济落后, 社会功能缺失, 人员流失严重,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 也使得各乡政府在对乡的建设发展定位中面临空前的压力。但同时这些乡镇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 又是国家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载体。因此, 这些乡镇的发展关系着国家资源保育及和灾害安全防护等相关重要问题;关系着城乡差异化发展的构建和城乡结构关系的改善;关系着乡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活力复苏。

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温州沿海山区乡村的发展存在以下几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矛盾:

(一) 错位发展机遇良好, 然而抓住机遇的能力缺乏

世界工业发展已经步入后现代化时期, 中国的产业发展也正致力于向生态化、集约型的产业结构调整迈进。温州沿海城镇经济发达, 为其山区乡村奠定了环境和资源为发展主体的社会和劳动分工模式下的自主发展机遇。但是社会结构与服务设施欠缺、人口外流、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封闭等等原因, 又使得这样的机会相对于现在的山区乡村来说显得有点遥不可及。

(二) 中心地有一定的集聚能力, 但这种浅层的集聚无法带动农村的整体发展

温州沿海山村多部分已经实现下山脱贫, 集聚至乡政府所在地和其他城镇中心区。然而这种集聚只是简单的人口的搬迁和转移, 集镇中心地的服务职能仅限于低层次的公共服务职能, 根本不能满足对优质人口、资本要素的吸引, 无法促进优势资源的转换性开发和城镇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 社会交往便利, 但缺乏与资源优势相匹配的空间建设模式

温州山区乡村的建设模式为典型的落地房聚落模式, 建筑多数为独门独户式开放性住宅。在这种空间中, 人群交往方便, 邻里关系和谐, 适合老龄化社会和空巢社会现象中对这类社会群体的安置和关怀。但是这些乡村在建设过程中, 由于缺乏上位规划的指导, 村民观念守旧, 在建设过程中, 划地分宅现象比较严重, 沿溪、沿山景观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缺乏与资源优势相匹配的空间建设模式。

二、基本理念原则和战略思路

基于对发展机遇以及面临挑战的分析, 温州沿海山区的发展必须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 差异化的发展原则

在产业定位、文化构建、社会结构构成上必须强调自身的特色, 在区别中求生存、求发展。

(二) 资源保育化发展原则

资源保育是温州山区乡村一切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必须高度重视资源保育工作。

(三) 整体化发展原则

从区域整体发展研究交通、产业、空间布局, 即注重互补性, 又注重个性。

笔者在针对平阳县凤巢乡的实际乡村规划操作中, 将乡村发展的战略思路确定为“三个重构”, 即重构经济、重构社会、重构空间。通过运用资源优势, 培养内生力量, 注重自我发展, 形成环境、社会、经济方面和谐发展的特色乡镇区域。

重构经济: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和策略,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开发特色经济品种, 塑造特色经济品牌。

重构社会:完善农村中心地的服务职能, 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力求达到与城镇同等级的服务水平。同时也要重视老人、儿童的社会情感交流场所的布置。

重构空间:强化乡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 打通主要对外联系通道, 对空间构架进行整理, 使之更加具有山水特色乡镇优势。

三、山区乡村发展的策略措施

对应山区乡村的发展战略思路,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的后发优势, 在凤巢乡的规划中, 笔者提出了三大发展策略, 即产业策略、安居策略和空间策略。

(一) 产业策略措施

即从战略性高度考虑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包括水环境、森林环境等。从产业安排上完成“强一、调二、引三” (见图2) 。“强一”即加强产业基地的培育与开发, 并利用产业基地形成农业观光园区、森林氧吧、亲子互动园、国民科普教育基地等多种衍生产业结构;“调二”即逐步对现有的工业进行迁移, 或者对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鼓励其由二类工业或三类工业转成农产品加工工业, 发展与资源相匹配的工业经济, 也间接地提供就业机会;“引三”即将山村的旅游经济定位为休闲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主, 利用水资源、林地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经济。旅游产业发展作为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后续力量, 根据凤巢乡自身鲜明的特色, 可采取以下措施:

1. 利用名人效应和传说 (谢侠逊故居、杨氏宗祠、杨氏祖墓等) 增添乡村的神秘色彩, 引申“有凤来巢”的历史寓意和神话传说, 塑造各种以凤凰为标志的景点和文化氛围。

2. 利用秀垟古山寨的遗址做宣传文章, 重塑古时山寨的风貌和历史秩序, 吸引对山寨文化和山寨体验感兴趣的新潮人群。

3. 利用其相对其他西部山区较佳的交通优势和相对东部城镇较好的自然环境这两个综合平衡点, 在森林氧吧中开辟自行车专用道和专用的野营区, 满足现在越来越多的户外“驴友”的需求。

4. 利用山村的竹林、石墙、小溪、矮屋等特色改造一片环境较好的农居点, 形成一些特殊的院落小空间, 营造一些在经济发达城镇中较难见到的诸如会所性质的集自然、养生、时尚于一体的会所经济 (见图3、图4) 。

(二) 安居策略措施

即完善农村中心地的聚居功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并对乡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化现象提出应对策略。

加强中心地服务功能:让农村的人口享受最基本的服务, 如各类行政办公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机会等。尤其是在医疗卫生和教育这一块, 应努力创造专业医生定期坐诊、优秀教师定期示范的条件, 尽量使乡村居民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水平和受教育机会。

加强农村集聚地功能:充分发挥乡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区的集聚效应, 积极实施村庄布点规划和下山脱贫计划, 使人口和产业呈现集聚的态势, 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并节约用地, 增加中心区的繁荣度和活力。

加强乡村老年人口和青少年人口的活动休闲功能:温州山区人口老龄化和空巢化现象非常严重, 甚至全浙江省乃至全国在未来的10年内, 都将面临巨大的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因此关爱老年人口和孩子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利用资源优势, 集合民间资本, 鼓励设置敬老院、疗养院等场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明确落实各项福利政策, 设置老年人和儿童的娱乐健身场所;这些都是乡级政府乃至县级政府需要重视的内容。

(三) 空间策略措施

在交通发展方面, 强化乡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 打通主要对外联系通道, 构建乡村旅游的快捷通道, 增强区域对外开放度;内部优化现有的路网结构, 设定适合乡村旅游、休闲、生活的慢行系统和步行系统, 尽量保留乡村原始的肌理 (见图5、图6) 。

在乡村聚落形态的控制方面, 采用“大集中、小分散、不扩散”的聚落形态模式。大集中是指乡中心区应建立适应周边小型村庄集中的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服务设施, 满足一些村庄人口对文化教育、医疗设施、商业服务方面的集中需求, 再适当鼓励一些已经具备条件的农村人口往中心区或城镇区转移。小分散是指各个原始村庄聚落形态采取自然削减的态势, 无需利用行政干预政策强制将这些村庄迁移至中心区。因为这些农民的移民唯一换来的就是中心区边缘地的地基, 却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在生活上也无法融入到城镇集群中。而原来的村庄聚落虽然在土地政策实施上有削减的必要, 但同时也应保留一定的人口和用地, 作为国家资源保育的服务人口。温州山区的欠发达乡村一般都位于山区, 山林、梯田等需要有人口继续留在当地服务的区域, 如果一味地要求集聚, 那么这些地方的荒废将是十分严重的。而原始村落的返耕除了提供一定的土地指标外, 对农业经济的产出并未能产生有效的影响, 只会导致国家耕地被侵占得更多。

在乡村的空间塑造方面, 也需要采取差异化的形式。具体而言就是乡村的空间还需要在原来的低平空间序列中去需求特色发展, 而不是像城镇中心集聚区一样发展高、密空间。乡村的空间序列建设可分为以下三类:

安全交往空间:在乡村中普遍存在着建筑消防间距不足、建筑结构功能脆弱等问题。乡村的经济实力要求也不允许我们对所有的建筑按照理想的建筑空间模型去表现。在这种情况下, 追求安全的乡村建筑空间应当成为乡村聚落建设的首要条件。一般的做法就是保障消防通道的建设, 拆除一些必须拆除的建筑, 加固建筑结构, 利用原有乡村空间中的空地设立消防停车场或消防水池等设施, 平时兼容村庄交往空间, 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场地。

院落式空间和田园式空间:通过对乡村原有特色空间的塑造, 提供农居设计、休闲度假、农业示范等多功能合一的乡居模式。具体可结合原始的特色元素, 如石墙、竹林、小溪、牌坊等元素建设庭院空间。结合农田、晒谷场、骑楼建筑设置田园风格的农村建筑形式。

农村的空间模型设计必须先考虑安全的因素, 再引入特色的因素, 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住问题, 并实现功能的逐步转型。

四、小结

乡村的发展关系着整个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也是应对和解决农民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乡村资源合理转化, 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乡村贫穷落后的局面, 才能实现对国家环境资源的最简单、最有效的保护, 实现乡村经济质的飞跃, 促进乡村人口回流以及社会发展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平阳县规划建筑勘测设计院.平阳县凤巢乡规划, 2010.

[2]平阳县志编制委员会.平阳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3.

[3]平阳县统计年鉴编辑委员会.平阳统计年鉴.平阳县统计局, 2000-2009.

[4]董振国.农村如何从"休闲经济"中掘金?.中国信息报, 2006-05-09.

[5]胡凤飞, 蒋敏敏.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思考.农村经济, 2005 (4) .

[6]仇学英.贫困山村发展传播模式的探索——大众传播与一个贫困乡村现代化演进的分析框架.传媒学网, [2007-03-21].http://rshliu999.bokee.com/1432402.html.

山区乡村 篇2

北京市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模式探索

摘要:以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示范点窦店镇河口村为例,着重介绍河口村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人手,以发展循环农业、实施清洁生产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采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农业生产的废弃物,经一系列技术手段,变为村民日常生活用能、农业生产的原料、肥料,既解决了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全过程,探索出适合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模式.作 者:李玉军 何永建 李敏华 李荣花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环境和生产监测站,北京,102488期 刊:农业环境与发展 Journal: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27(3)分类号:X3关键词:乡村清洁 模式 探索

山区乡村 篇3

走进弦瑞村,迎面扑来的是一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几辆大卡车来来回回运着泥沙,十多个工人正忙碌着往地上铺石子、水泥。该村正在进行道路硬化的收尾工作。 “咱们村已经基本实现了‘户户通’,到这个月底,一事一议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项目——下曹村民组最后这300多米路面也将完成硬化。”村支书吴来军高兴地说。

弦瑞村2013年被列为安徽省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和全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两年多来,镇村两级从大力推进村庄路网建设入手,着力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修建了宜福隆、上洛桥、枣木园等村庄道路十几公里,目前全村已基本实现了村庄道路“户户通”。村里还争取到150多万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共修建1600多米田间机耕道路。在修建道路的同时,村两委还对全村水网、电网进行了彻底改造,将城市自来水引入到各家各户。

完善了基础设施,还得鼓起农民的钱袋子。“这两年,买车跑运输的村民多了,村里还组织成立了运输队,实行统一揽活,统一调度,统一验工,统一结算。去年我仅靠运输就赚了近10万元”。村民陈其和高兴地说。除了成立运输队,村两委更把特色产业发展放在了突出位置。山药种植是弦瑞村的传统,但过去由于耕作劳动强度大,种植面积一直很小。为了做大这个传统产业,2013年春,村里出资请来挖掘机为农民们挖地,种植面积由过去的 20多亩增加到80多亩,种植户普遍收入倍增,当年山药收入就超过了96万元。随着种植户的增多,2013年底,村里组织成立了宜福垅蔬菜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目前,80亩山药、100多亩香芋和100亩大棚蔬菜基地,每年为村民增加收入140多万元。为延长蔬菜产业链,村里还引进了蔬菜加工企业,开发出的农产品“弦瑞三宝”已在南京、上海等全国多个城市的大型超市成功上架,受到当地市民青睐。

产业的发展壮大,为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去年,该村对中心村的脏、乱、差进行了综合治理,改水、改厕,治污、治乱、添绿。新建的1200平方米健身广场成为农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与此同时,投入资金近300多万元,实施了园林绿化、村庄亮化、危房改造、垃圾清运等综合治理,村庄面貌更加靓丽整洁。

富裕后的农民更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为此,该村组织成立了舞蹈队、腰鼓队和篮球队,定期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来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吴来军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打麻将的人少了,大家平时忙运输、忙农活,闲暇时,就到广场上跳跳舞、打打球、健健身,处处传递着正能量。 ”

(安徽省黄山区甘棠镇财政分局黄文德供稿)

责任编辑:欣闻

腊尔山高寒山区乡村旅游扶贫思考 篇4

1 腊尔山高寒山区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意义

1.1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是腊尔山区脱贫解困的理论选择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文遗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生态环境为旅游吸引物, 以城乡居民为目标市场, 以满足旅游者休闲、观光、娱乐、体验、度假等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扶贫, 顾名思义, 就是建立在乡村旅游基础上的一种旅游扶贫模式, 是依托乡村旅游资源, 在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乡村, 通过开发和发展乡村旅游业, 培育乡村自身的“造血功能”, 进而实现脱贫致富的一种扶贫手段。

在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贫困地区, 开发乡村旅游扶贫是推动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 是贫困地区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从供给方面看, 贫困地区由于开发程度低, 往往生态环境较好,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原始, 民俗文化保存较为完整, 可能具有较好的乡村旅游资源禀赋;从需求方面看,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和城镇居民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闲暇时间的延长和对生活质量的关注, 国内的乡村旅游需求不断增长;从产业性质上看, 旅游业是以人的流动和消费为基础的综合性产业, 是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 行业关联度大, 带动性很强, 因而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 农村在城乡资源流动中的地位会可能得到改善, 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可望增加, 以大中城市为源头的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会不同程度地增强城市文明的辐射强度提高农村自我发展的能力。据统计, 一个成熟的乡村旅游点, 可以推动半径20KM范围内农民就业及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1.2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是腊尔山区脱贫解困的现实需要

腊尔山区现辖2镇3乡65个村2个居委会213个自然村寨374个村民小组, 共有14675户, 6.5万人。腊尔山片区平均海拔800m, 最高海拔1117m, 是典型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 不利于作物的种植与生长;石灰岩广布, 石漠化严重, 土壤瘠薄, 耕地零散稀少, 生产条件差;蓄水设施差, 70%的村寨人畜饮水困难。目前腊尔山区扶贫开发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一是贫困面大, 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测算, 2013年底, 贫困户0.9万户、占总户数的61%, 贫困人口4.7万人, 占总人数的72%。二是贫困程度深。农民收入主要靠种植和外出务工收入, 基本没有其他收入来源, 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280元, 仅为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 湖南省的27%, 全国的26%, 三是返贫问题重。腊尔山区属于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频发地区, 加上这些地区村民生活底子薄, 抗灾能力弱, 因灾、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现象普遍。传统的扶贫开发模式主要局限于农业生产活动中, 而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 对于减缓或消除贫困的效果已不再明显。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新兴朝阳产业,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关联度, 自然成为贫困地区优先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

1.3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是其他贫困地区脱贫解困的经验总结

许多贫困地区都开展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中“贵州模式”和“弄拉模式”就是典型例子。贵州省是喀斯特贫困山区的典型代表。为引领农村贫困地区民众脱贫致富, 贵州省率先在全国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该工程启动两年来, 截至目前, 贵州全省88个县域中已有58个县 (区) 132个村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 直接受益民众逾20万人。实践证明, 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直接、来得最快、增收最多的途径。据贵州省一份抽样调查显示, 30个乡村旅游村寨的人均收入是旅游开发前的两倍多, 几乎所有的旅游经营户脱贫。由于把乡村旅游与推动扶贫攻坚、农村就业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 “贵州模式”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的高度认可, 贵州乡村旅游成为世界旅游组织重要观测点。马山县是广西石漠化较严重的县份之一, 石漠化面积4.84万hm2, 占广西石漠化面积的2.03%, 也是广西石漠化治理的试点县之一。弄拉是马山县古零镇古零村的一个自然屯, 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岩溶高寒石山区, 是马山县石漠化治理的一个示范点。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综合治理, 弄拉逐渐形成“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药、地上粮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 走出“农户+公司”助农增收的好路子, 被广泛称为石漠化治理的“弄拉模式”。

2 腊尔山高寒山区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优势分析

2.1 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首要前提

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界定主要从两个方面, 一个是从地域范围看, 乡村旅游资源是位于乡村这个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一切旅游资源, 一个是从内容上看, 乡村旅游资源既包括乡村自然景观, 也包括了乡村传统农业劳作、乡村农耕文化及民俗文化、乡村民居建筑等人文旅游资源。腊尔山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民族风情就构成了其丰富的旅游资源。

腊尔山区是一个天然动物园, 有野兔、野猪、野羊、猴面鹰、岩鹰、金鸡、鹿、麂、麝、狐等飞禽走兽;腊尔山区是一座天然的药材宝库, 盛产天麻、灵芝、人参、党参、雪莲等珍贵药材;腊尔山区是一个风景独特的游览胜地。境内有山势雄奇, 峰峦千姿百态的屯粮山国家地质公园, 有孤峰挺立, 吴八月聚众起义遗址天星山国家地质公园、有号称天下第一大石桥的乌巢河大桥。怪石林立, 危崖陡耸、溶洞幽深、流泉飞瀑、悬崖峭壁、藤萝密布, 景色宜人。由于区位偏僻且封闭性强, 腊尔山区还保持着浓郁纯朴的民族风情, 这里自古就是湘西苗族的核心聚居区, 乾嘉苗民起义的根据地。这里有古朴的民风民俗, 如“三月三”的传统歌会、“四月八”跳花节、“六月六”赛歌节、传情达意的赶秋节;韵味独特的苗族鼓舞、苗歌苗戏, 还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祭祀, 如椎牛、接龙等, 以及别具一格的苗族银饰、苗族服饰、苗族建筑、苗族挑花、苗族绘画。

腊尔山区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者相融, 组合理想, 赋予了旅游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巨大的潜力。可以开发出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多种旅游产品, 使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既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又能体验到各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

2.2 大为改善的基础设施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基础条件

以前的腊尔山区因地处云贵高原的边缘, 有着“对面呼声应, 往来大半天”的特殊地理位置。禾库镇早齐村是凤凰县最边远的村之一, 全村75户742口人出行全靠步行, 运输物资全靠人背, 到镇里办事或赶集要走两三个小时。2011年, 湖南省委、省政府将凤凰县腊尔山高寒山区作为省24个少数民族高寒山区脱贫解困试点以来, 按照一改两扶一强“121”扶贫工作思路, 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开发为重点, 全面推进腊尔山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先行先试工作。腊尔山地区住有所居问题有效缓解, 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是与群众生产生活最直接相关的村级道路条件大为改善, 群众饮水困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762栋、8000多间、50多万m2, 为计划总量的95.2%, 解决了13000多人的住房问题。农村村组道路建设完成41条91.3公里、基本实现组组寨寨通公路。农村人畜集中供水工程建成19处, 5个乡镇19个村23180多人直接受益, 完成了65个村农网改造。农田水利工程也逐步完善。

2.3 依托“天下凤凰”品牌辐射效应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有利条件

并不是每一个具有相对丰富旅游资源的贫困地区都适宜于发展旅游业。一个地方具有旅游价值只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它具备了旅游开发的潜力和可能性, 它是否能够被成功地开发, 还取决于它与其他旅游资源的匹配和组织。乡村旅游就必须以大中城市、风景名胜区或品牌旅游线路为依托。凤凰县发展旅游业自2001年发展起步,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支柱产业到主导产业, 发展成为“湘西旅游龙头”、“湖南旅游窗口”、“中国旅游名片”, 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2001年, 凤凰县旅游接待总人数为57.6万人次, 旅游收入7430万元, 2013年, 接待总人数达到842.42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66.86亿元。2001年财政收入4543万元, 2013年财政收入6.36亿元。特别是随着凤凰县启动实施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地、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的“一申报两创建工作”, 着力打造“世界品牌大凤凰、休闲靓丽夜凤凰、县强民富金凤凰”的旅游品牌, 一批旅游项目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 旅游促销造势推介力度不断升温, 旅游品牌打造和创建工作都取得了显着成效。吉怀高速公路的通车, 凤大高速公路即将投入运行, 旅游大通道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凤凰县对外的交通条件已日趋完善。

2.4 国家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是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根本保证

2011年, 湖南省出台了《关于解决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贫困农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意见》, 并以腊尔山区为全省高寒山区集中式扶贫开发的试点, 在整个腊尔山片区内, 统筹安排扶贫项目, 实行危房改造、通村公路、安全饮水、农网发行等多类别项目的整体联动, 腊尔山片区在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和州县两级政府部门的大力关注下, 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正朝着脱贫致富的目标奋力前进。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指出要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 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调查,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 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 带动农户脱贫致富”, “结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搬迁、游牧民定居、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 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富民工程, 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3 推进腊尔山区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对策思考

腊尔山区贫困面广, 贫困程度深, 发展困难大, 扶贫开发任务尤为艰巨, 特别是持续减贫面临着一般经济增长难以拉动, 单项扶贫措施难以奏效, 常规工作手段难以改变的困境。而且, 腊尔山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还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旅游产业要素发育不足、旅游资源挖掘不够等问题。因此, 必须以做大做强腊尔山区旅游业为基础, 各方努力, 走上旅游发展与扶贫共赢的新路子。

3.1 转变观点, 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目前, 仍有不少人认为凤凰县是旅游大县, 旅游产业持续井喷, 乡村有啥看头, 搞好景区旅游就行了;也有人认为凤凰县周边缺乏大城市, 乡村旅游需求不大, 没什么搞头。因此, 必须转变观点, 统一认识。要把乡村旅游扶贫当做一项民生事业来看待, 当成特色产业来开发, 打造以腊尔山为典型的高寒山区乡村旅游扶贫产业, 目的在于帮助生态脆弱地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促进贫困地区的开放与开发, 让沉睡深山的自然资源发挥出自身应有价值, 为农民增加就业机会和创业途径, 使山区群众尽快摆脱贫困。把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中, 列入日常的议事日程, 有目标, 有规划, 有措施, 有行动, 有检查, 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以形成旅游与扶贫有机结合、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生机勃勃的局面。要建立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协调机制, 成立腊尔山区乡村旅游扶贫办公室, 县委县政府成立由扶贫办、宣传、旅游、交通、农办、发改委等单位负责人组成的乡村旅游扶贫领导小组, 并设立专门的办公室。

3.2 完善设施、培育要素、夯实旅游基础

对腊尔山区来说, 提高其可进入性是首要任务。现在的腊尔山区只是通了简易公路, 现有公路等级、路网密度和通畅能力低。首先推进跨区域公路网络建设。打通高寒山区内毗邻乡、村的断头路, 构建连接松桃、花垣、吉首等周边城市的对外通道、县内城镇间的连接通道, 实现高寒山区周边各地之间高等级公路相联、内部干线互通的方便快捷的路网体系。还要将通村公路与通景点道路进行扩宽与硬化, 扩大道路的容载量。其次,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强寨内公共道路、公共卫生、污染物排放与堆积、演出场所及游客来往生活、休闲等基础设施条件的建设, 达到出行便利的要求。加强农业生产的水利、道路等生产基础条件建设, 将农业生产环境进一步优化, 并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实现特色生产、规模化生产, 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平。最后, 积极培育旅游要素发展。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有了旅游资源, 还要有配套的旅游设施, 还要有相关的旅游服务, 三者缺一不可。如导游、景区景点讲解员、旅游产品营销与研发人员、景区规划与开发人员。

3.3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具有不可复原性, 必须遵守自发然展规律, 科学规划, 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一旦被破坏了, 得不偿失。所以在开发之前要弄清资源的状况以及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科学系统地抓好乡村旅游资源普查分析。结合区域特色, 按照“开发、利用、保护”的原则, 把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与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把建设休闲旅游设施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进行开发。在空间布局上, 乡村旅游规划要结合当地实际, 突出地方特色, 针对腊尔山区高寒山区的自身特点, 突出“绿色生态、民族文化、休闲体验”主题, 打造民族风情旅游区。从空间布局上, 围绕这个主题, 至少要有腊尔山镇为代表的“苗族风情展示带”, 以米良乡为代表的“农产品生产观光与体验休闲旅游带”、以苏马河村、追高鲁村为代表的“蔬菜种植观光和体验休闲旅游带”, 走农旅结合的模式, 实现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良性循环。

3.4 挖掘内涵, 突出特色、精心设计路线

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走向文化, 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 必须在营造文化氛围、挖掘和丰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上下功夫, 提高其文化附加值。不断挖掘和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底蕴, 加大传统民俗文化发掘、整理和保护。对乡村自然、人文、民俗风情资源进行开发和包装, 将民间文化、饮食文化、生态文化融入到乡村旅游之中, 腊尔山区较为完好地保存了苗族原生态文化, 因此要充分展示苗族的服饰、饮食、建筑文化等, 挖掘和提炼苗族民间习俗, 让旅游者能从中感受到文化的神秘和历史的悠远。精心打造差异化、多元化乡村旅游路线。建议发展三条路线, 一条是从凤凰古城———腊尔山镇, 走的是以民俗风情、民族文化节庆主题的民俗风情体验型乡村旅游;一条是从腊尔山镇———两林———柳薄———雅酉———矮寨, 走的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山水, 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山水生态观光型乡村旅游;一条是腊尔山镇———卧库———米良, 走的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品农家乐”为主题的农业休闲体验型等特色旅游产业, 形成多种特色优势产业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 彻底改善腊尔山区产业规模较小、布局零散、结构单一、适应性差的局面。

3.5 积极引导、广泛参与、提高农民素质

乡村旅游扶贫的目标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 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让更多农民在不离乡不离土的情况下, 吃上“旅游饭”, 走上致富路, 走好旅游扶贫新路子。首先以当地基础教育为根本, 采取各种措施, 加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 扫除青壮年文盲;其次旅游、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扶贫、文化、中小企业等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定期对当地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以及农村居民进行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旅游商品设计、市场营销等培训。再次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时, 注意选聘高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到山区工作, 选派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到腊尔山区重点村镇挂职锻炼, 选拔具有高中学历的乡村旅游景区 (点) 的优秀青年到大中专院校进行旅游专业知识系统培训。在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时, 选派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为乡村旅游发展服务。最后, 整合运用农村远程教育、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等教育培训资源, 对旅游村寨的农民进行乡村旅游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普通话、外语等培训, 提高乡村旅游人才的整体素质。力争5年内, 使乡村旅游景区 (点) 每户农家都有1名以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参加过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

3.6 加大投入、扩大招商、保障资金来源

腊尔山区的旅游扶贫开发首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用以保证公路、河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通信、能源和景区建设, 以及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等。一是启动财政扶贫资金, 主要用于:农户发展农家观光园 (菜、药、果) 、农家特种养殖园 (场) 等种养业补助;乡村旅游扶贫接待户对家庭旅馆、乡村旅馆进行客房、浴室、厨房、厕所等设施改造补助增加点缀民族文化元素, 打造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农户开发餐饮“农家乐”、兴办农家作坊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纪念品、特色食品等旅游商品补助。二是鼓励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 采取独资、合资、合作、承包、租赁、托管等方式, 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和项目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鼓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信贷投入。引导民间资本以购买、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四是鼓励农户和回乡创业农民工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投入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支持。

摘要:高寒山区的脱贫解困一直是湖南省扶贫工作重点和中心。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对腊尔山区脱贫解困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腊尔山区如何利用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 将乡村旅游开发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腊尔山区,脱贫解困,乡村旅游扶贫

参考文献

山区乡村 篇5

2003年非典疫情的发生, 暴露了夷陵区 (湖北省38个山区县之一) 部分村卫生室因个体举办导致其硬件条件简陋、管理制度缺乏等问题。为扭转这一局面, 区政府当年启动村卫生室整建工作, 推行以村委会为举办主体的村办村管[1]管理体制, 使其集体性质得到巩固,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2010年,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 全区在巩固村办村管的基础上, 提出“八统两分”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模式, 即:统一规划设置、建设标准、执业准入、业务培训、财务管理、药品配送、管理制度、业务考核以及分村举办和分级投入。经过几年的实施, 村委会、乡镇卫生院的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 村办村管的管理体制得到强化, 村卫生室投入有效保障, 基本实现了“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信息化”的目标。

1.1 统一规划设置, 科学布局网点

2003年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后, 按照“一村一室”的原则调整村卫生室设置布局, 对少数面积较大、农民就医不方便的行政村, 适当保留村卫生室分室。目前, 全区村卫生室由2003年的376个缩减到228个, 没有空白村。

1.2 统一建设标准, 改善硬件条件

根据上级建设标准和全区实际, 2003年区卫生局制定了甲级卫生室建设标准并开展整建。2006年启动村卫生室提档升级工作, 将业务用房面积最低标准提高到80 m2 (新建不低于120 m2) , 在三室一房的基础上增设观察室、值班室、储藏室、卫生间。2010年, 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同年开展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创建工作, 按照《湖北省乡村卫生机构形象设计手册》要求, 投资30万元统一制作村卫生室标识标牌, 已有35个村卫生室获得“湖北省示范村卫生室”称号。

1.3 统一执业准入, 严格依法执业

所有乡村医生必须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 (或执业护士、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 , 经区卫生局审核注册, 村委会根据执业资格聘用。全区现在556名在岗乡村医生全部具备执业资格并进行了相应执业注册。

1.4 统一业务培训, 提升队伍素质

2003年成立区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后, 坚持将乡村医生培训纳入全区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作统筹安排, 认真实施卫生部《农村卫生人力培训计划》项目, 并将培训情况纳入村卫生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和乡村医生资格证审核内容, 乡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率达95%以上。2006年启动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项目, 有188名乡村医生取得中专学历。开展执业助理医师考前辅导, 有效提高乡村医生考试通过率。

1.5 统一财务管理, 强化财务监管

实行室账村管[2], 由村会计代管卫生室财务, 推荐一名乡村医生担任出纳。2010年开通村卫生室信息管理系统, 将收费纳入网络管理, 为加强其财务监管提供了新的支撑。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政府对村卫生室的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均经乡镇财经所划拨到村委会, 再发放到村卫生室, 室账村管得到进一步强化。

1.6 统一药品配送, 乡村同药同价

2010年将村卫生室药品纳入全区集中招标采购, 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网上调拨入库, 药品销售通过扫描枪自动划价。2011年实施基本药制度, 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 药品统一由乡镇卫生院代购配送, 购销流程在网上封闭运行, 实现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同药同价。

1.7 统一管理制度, 规范服务行为

村卫生室管理制度由区卫生局、乡镇卫生院统一制定。2010年区卫生局投资统一制作了村卫生室职责、门诊登记管理等11种管理制度, 并统一制定了相关诊疗规范、操作规程、医疗文书范本等28种, 以乡镇为单位印制实施, 村卫生室内部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

1.8 统一业务考核, 强化服务质量

坚持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进行业务考核。医改实施后, 乡镇卫生院按照《夷陵区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细则》对其督导和考核, 考核结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挂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将其基本药物价格政策执行情况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内容, 保障了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

1.9 分村举办, 巩固集体办医

2003年开始实施村办村管, 村卫生室由村委会举办, 村委会主任兼任村卫生室法定代表人, 负责村卫生室的基本建设、内部管理、财务分配和人员聘用管理。村卫生室业务用房一律由村委会提供, 乡村医生个人投资建设的业务用房通过购买或借贷等方式转制为集体资产。目前, 全区有181个村卫生室由村委会提供业务用房, 其余部分由乡村医生出资建设, 村委会租赁使用, 但均做到业务用房布局合理、面积达标, 并与生活用房分开。

1.10 分级投入, 健全投入机制

一是基本建设分级投入。村委会作为举办主体, 承担村卫生室建设的主要投入, 各级政府通过建设专项或以奖代补等形式进行适当补助。近几年, 各级政府累计投入达350万元。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行政府购买。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总额的40%落实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三是基本药物零差率损失由政府补助[3]。每年按在岗乡村医生人均1.08万元标准预算村卫生室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总额。全区乡村医生年人均可获得政府各项补助 (含一般诊疗费) 3万元左右。

2 管理成效

2.1 村级医疗机构管理责权明确

“八统两分”管理明确了村卫生室举办主体, 理清了管理责权, 实现了“产权明晰、职责明确、运转规范、独立核算、依法执业、管理有序”目标。村委会履行行政管理责任, 区卫生局履行行业管理责任, 乡镇卫生院履行业务指导责任。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或以奖代补等形式增加投入, 保证村卫生室正常运转和合理收入[4]。

2.2 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分村举办有效保证了村卫生室建设投入, 变过去家庭式、作坊式为选址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标准化村卫生室。严格执业准入, 杜绝非法执业, 优化了乡村医生队伍结构。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和中专学历教育项目, 有效提高了乡村医生技术水平。村委会加强对村卫生室人、财、物管理, 乡镇卫生院强化业务指导和考核, 使其运行管理和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 综合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医疗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3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

借助信息系统管理村卫生室药品, 改变了药品购销无序的状况。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过程中, 强化村委会的主体责任和乡镇政府的属地管理责任, 有效化解了乡村医生利益调整中的潜在矛盾。将药品零差率补助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通过村委会发放到村卫生室, 增强了村委会的管理责任和信心。统一业务考核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全面落实, 加快了村卫生室的职能转型。

2.4 基层卫生信息建设步伐加快

投入近500万元建设区域卫生信息数据中心, 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村卫生室信息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基本医疗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药物采购管理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与电子处方系统、OA办公系统等, 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 为打造规范运行、高效运转、信息共享的卫生管理平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相关讨论

3.1 “八统两分”管理实施多项创新

“八统两分”管理以村办村管为基础, 对村卫生室实施院-村条块结合、管-建统分结合的管理, 理顺了管理体制, 形成了符合山区村卫生室特点的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 具有一定适用性。一是坚持集体办医。村办村管改变了个人举办导致投入不足的问题, 又避免了政府集中建设导致财政负担过重的问题[5];既解决了因个人办医监管难的问题, 又解决了院办院管面临的鞭长莫及、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 还避免了个人举办的营利倾向, 强化了公益性质。二是院村管理互补。“八统两分”实行“院-村条块结合”管理, 实现对村卫生室管理的无缝衔接。村委会充分发挥属地管理优势, 降低了管理成本。乡镇卫生院加强业务管理和考核[6], 解决了村委会因不懂业务而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实行统分结合。“八统两分”提出分村举办和分级投入, 形成了“管-建统分结合”的管理格局。分村举办明确了投资主体, 村卫生室为当地居民提供便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体现了“谁投资、谁主管、谁受益”的原则。分级投入在村委会投入的基础上, 各级政府按政策给予补助, 建立了多渠道投入的机制, 有效弥补了村委会投入不足[7,8]。四是乡村同药同价。统一制定村卫生室用药目录和范围, 由乡镇卫生院代购配送药品, 并纳入村卫生室信息系统管理, 实现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同药同价。五是信息互联互通。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虚拟专网, 实现了统筹的即时报销;药品购销实行网络封闭管理, 统一了药品购销与价格;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训, 解决了山区基层医务人员的工学矛盾。

3.2 “八统两分”管理符合上级政策

卫生部《关于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意见》指出, “乡村一体化管理是指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 以乡镇为范围, 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药械、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规范的管理体制”, “逐步实行村卫生室由政府或集体举办”。“八统两分”管理已经涵盖上述内容, 并坚持集体办医方向, 理顺了管理体制, 提升了服务能力, 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得到有效落实, 符合卫生部的规定和“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要求。

3.3 “八统两分”管理顺应发展趋势

村卫生室由个人举办发展到政府举办, 必须具备足够的投入财力、足够的卫生人力、有效管理机制三个前提条件[7,9]。“八统两分”管理坚持村办村管, 为平稳、快速强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建设找到了有效方法, 也是村卫生室过渡到政府举办的最佳途径。另外, “八统两分”管理为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基本药物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适应了医改要求。

3.4 “八统两分”管理适合山区实际

多年来, 针对山区村卫生室服务人群少、服务半径大、服务成本高的特点, 持续推进村办村管和“八统两分”管理, 使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巩固和发展。实践表明, “八统两分”管理符合当前山区村卫生室建设和管理的实际, 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要:目的: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要求, 探索符合山区特点的村卫生室管理模式。做法:以夷陵区228个村卫生室为样本, 以村办村管为基础, 实施统一规划设置、建设标准、执业准入、业务培训、财务管理、药品配送、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和分村举办、分级投入的“八统两分”管理, 全面强化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效果:理顺村委会、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管理职责, 村卫生室内部管理和硬件建设明显加强, 农村医改工作有序推进, 对山区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村卫生,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办村管

参考文献

[1]何明彬.当前山区农村卫生室适宜集体办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0 (S1) :154-155.

[2]何明彬, 王文智, 肖运恒.以规范村卫生室财务为突破口强化乡村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 1999 (增刊) .

[3]黄金星, 杨春艳, 陈宇, 等.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补偿水平测算[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 5 (7) :35-38.

[4]赵要军.从政府购买卫生服务探索乡村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中国卫生经济, 2011, 30 (5) :53-55.

[5]王伟, 田学卒, 席海峰, 等.河北省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医药, 2011, 33 (20) :3163-3164.

[6]方正松.农村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 28 (7) :486-489.

[7]匡莉, 冯惠强, 马远珠.推进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的障碍——基于行动者中心的制度主义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2, 5 (6) :37-42.

[8]高清, 王晓燕, 彭迎春, 等.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9) :2918-2920.

山区乡村 篇6

1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道路技术经济指标较高。 (2) 道路的技术指标不均衡, 行车不畅, 甚至危险。 (3) 防护措施不足或缺失, 边坡病害较多, 排水不畅。 (4) 对细部设计考虑不足, 如超高设计直接参照等级公路, 适用性较差。 (5) 安全、警告标志等设施的设计不尽完善, 没有很好发挥在道路运营期的作用。

2 对乡村道路设计的思考

2.1 几何技术指标的设计

在乡村道路的平面布线时, 曲线半径、曲线间直线长度等几何指标常常生搬硬套, 路线高填深挖, 方案实施风险较大, 投资较高。连续纵坡和小曲线半径在路线设计中叠加组合, 路线行车不畅, 安全系数不高。公路的安全使用是设计的最终目的。设计速度是公路设计时确定几何线形的基本要素, 对局部的行车速度适当降低后, 其他对应的几何线形指标也相应降低。对于日交通量较小的乡村道路, 局部降低行车速度, 并不会影响道路的整体服务功能和交通效率。但是我们常常在路途中看到, 陡坡加长后的急弯路段, 陌生行车冲出路面坠落路基。这是线形设计要素和实际行车速度不相容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广泛运用了以运行速度概念为基础的路线设计方法 (以下简称运行速度方法) 。运行速度方法是通过控制相邻路段线形指标的协调, 使车辆实际运行速度相对均衡, 达到行驶安全和舒适。若相邻路段运行车速差超限 (国内一般采用大于10~15 km/h, 轻型车辆取大值, 货车取小值) , 应进行调整线形设计 (增加低指标或降低高指标) , 以保证路线设计的协调、均衡。运行车速方法从实际运行车速出发, 通过降低相邻路段的速度差, 达到线形协调, 消除安全隐患。

2.2 注重经济性及环保节能

高速公路给人们带来快捷通行的便利外, 还相应的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成本, 节能环保。乡村道路往往等级较低, 路线绕线长, 线形差, 线形组合不流畅, 不利于运营期的均衡行车和车辆高效运营。作为建设项目的设计者, 应该树立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理念, 从建设投资、养护、管理、运营等方面, 综合比较项目的成本、效益, 使乡村道路的设计更趋于经济、环保、节能。要实现在项目设计中融入经济环保和节能理念, 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1) 优化路网布局和路线走廊方案的推敲审查, 杜绝粗放浪费和运输效率较低的路网规划。 (2) 细化走廊方案的局部设计, 从施工、占地等全方位考虑路线方案的经济性、环保性。 (3) 优化路线的细部设计, 采用运行速度理论对路线线形进行行车速度协调性, 安全性检验, 调整行车不畅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路线设计 (如:采用平坡段尽量布置曲线, 爬坡段尽量顺直等路线组合等) 。设计者往往忽视了设计过程中的推敲和思考。其实通过比较和思考, 进一步量化、优化设计, 实现低等级道路的绿色环保、节能减排。

2.3 适当减小安全储备系数

乡村道路的建设资金往往不充足, 目前道路设计的开挖边坡多采用地勘专业提供的建议值进行设计, 由于各个专业之间安全系数叠加, 建议开挖的边坡较平缓。对地形陡峭的山区道路, 修建道路的土方量很大, 道路经济指标较高。因土质成因等存在差异, 土质区段的差异性突出, 尤其表现在线形的道路工程上, 往往出现开挖边坡很缓, 但仍然出现开挖边坡崩垮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 片面采取强化支护的措施往往不适用于投资有限的乡村道路。相反, 适当减小安全储备, 采用较陡的边坡开挖设计, 加强施工期的动态设计, 可大幅降低工程的土方开挖量, 既降低工程投资, 也减少因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 结语

乡村道路一般规模不大, 项目零散, 往往不能引起设计者足够的重视。其实, 乡村道路既是我国路网交通的一部分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路线线性设计, 安全设计, 经济性设计等有较高的要求, 是利在当下, 功在千秋的大事。

摘要:根据乡村道路设计的亲身实践, 对山区乡村道路设计中局部路段的速度、超高及安全标志的设置等进行浅析, 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山区,道路,问题

参考文献

[1]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山区乡村 篇7

自2006年以来,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如何解决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改善广大农村居民居住质量,成为重要课题,而针对热舒适性的研究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五个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中,夏热冬冷地区是唯一对采暖与空调均有较长时间要求的地区。在广大农村地区,采暖与空调条件很少,甚至有些地区没有这样的条件,再加上农村住宅的热工性能低,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热舒适性。为了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解决其现存的问题,对夏热冬冷地区山区乡村住宅环境尤其是适度性舒适研究就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根据研究表明,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因素包括空气温度、湿度、风速、辐射、新陈代谢率和服装热阻等,与之直接联系的是人体的自身调节行为。因此针对湖北山区农村与乡镇居民热适应性行为调节的研究是“基于适度性热舒适的湖北山区农宅设计策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地调研地点选取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镇及所辖学堂村,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地处东经115°06′至115°46′,北纬30°35′至31°16′之间,是典型的夏热冬冷气候,并且属于大别山区,全镇森林覆盖面大,山势平缓,有着独特山间气候(图1)。骆驼坳全镇辖27个行政村,8600户共3.8万人,镇区人口约8000人。调研对象主要集中在骆驼坳镇区和下辖学堂村。

1 | 骆驼坳镇区位分析图(图片来源:谷歌地图)

2. 现场调查结果及数据处理

2.1 现场调查方法

本课题为了研究湖北山区农村与乡镇居民热适应性行为调节,分别同期采集了农村与乡镇的相应数据,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个人背景信息与住房情况

需要了解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已在本地区居住时间、近段时间的身体状况等,住房情况主要了解住宅形式、建造年代、住宅结构以及区域位置等。

(2)夏季室内制冷与开窗遮阳行为

在问卷中,提供室内制冷的两种基本选项和开窗遮阳的多种形式,由受试者勾选出符合自己实际使用情况的选项。对于夏季室内制冷,主要研究其制冷设备的选用,使用时长以及相应的使用特点,对于开窗遮阳则主要研究方式与时间段,方便数据处理和对比研究。

(3)夏季热舒适自我调节行为习惯

根据实际情况的综合考虑,在问卷的第三部分设置11个基本调节行为选项,受试者根据自身行为习惯以及该习惯的出现频率进行相应勾选。

2.2 现场调查结果

从2014年7月2日至10日,对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镇及学堂村部分民居共85户进行走访调查,既对不同住宅进行调查,又针对同一住宅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气温状态下进行差异性调查(图2),最终获得有效居民居住基本资料共85份。

2.3 调查数据处理

根据对数据的整理分析,最终绘制为可直观了解并得出相应结论的百分比图。

针对实际住房情况,调查问卷从住房样式、建造年代、建筑层数以及周边环境等8各方面收集了85份资料,再按照农村和乡镇进行分类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最后绘制“住房情况对比分析图”(图3)。

通过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的了解与分析,合理制作调查问卷,分别对农村和乡镇居民的夏季室内制冷条件、习惯以及自然通风下房屋的开窗、遮阳行为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夏季室内制冷、开窗与遮阳基本行为习惯对比分析图”(图4)。

调查问卷针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从开门、开窗、食用冷饮瓜果等11各方面设置提问,以期了解在湖北夏热冬冷山区的居民夏季热舒适自我调节行为特征(图5)。

3. 热适应性行为调节调查研究

根据以上对比分析图可知,湖北省罗田县骆驼坳镇与下辖学堂村在居民住宅建筑、夏季室内制冷、开窗与遮阳基本行为习惯以及热舒适自我调节行为习惯等方面,既有所区别,又具有相同点。

3.1 农村与乡镇住房情况对比研究

对比分析图(图3)表明,在作为研究对象的85户中,农村29户全部为2层独立式住宅,乡镇56户中47户是联排式,仅9户为2层或3层独立式;这些居住建筑大多属于90年代后建造,其中农村居住建筑一般是采用的砖混结构,而乡镇居住建筑还有一部分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85户居住建筑均没有采用外墙保温措施,大部分也没有采用外窗保温措施,绝大部分窗户使用普通玻璃。农村居住建筑多在郊区,少部分临街,而乡镇居住建筑则多数临街。

3.2 夏季室内制冷与开窗遮阳行为研究

由对比分析图(图4)可以了解到,在夏季室内制冷方面,骆驼坳镇56户中有48户使用空调,比例为85.7%,学堂村29户中17户使用空调,比例58.6%,因此在空调使用比例上骆驼坳镇多于学堂村;在夏季平均每天使用空调的时间上,骆驼坳镇居民约为7.4小时/天,而学堂村居民则约为6.3小时/天;在使用时间段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午间和夜间;相应的,影响居民使用空调的因素中,骆驼坳镇的居民主要受到室内温度、用电消耗和电费支出的影响,学堂村居民除以上三个主要因素外,还受到电压不稳定的影响。

2 | 实地调研(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 | 住房情况对比分析图(作者自绘)

在电风扇的使用上,骆驼坳镇居民在夏季平均每天使用约8.8小时,学堂村居民则使用约为7.7小时。由此可见,在夏季室内制冷——主动制冷与被动制冷设备的使用上,骆驼坳镇的居民每天平均使用时长均要大于学堂村居民的。这说明当地居民在夏季有超过约60%的时间依赖制冷设备,能耗非常大,其中农村居民在使用时间上略少于乡镇居民。

在夏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开窗与遮阳的行为习惯对比研究中可发现,骆驼坳镇居民和学堂村居民都是经常开窗的,且开窗时间相似,多为全天开窗;在开窗目的上,均是以通风为主,采光为次;在遮阳措施方面,主要是采用普通窗帘、一部分采用遮阳棚,较少部分乡镇居民使用百叶窗,其他少部分居民则没有采用任何遮阳措施。

3.3 夏季热舒适自我调节行为习惯研究

对比研究表明(图5),在研究对象中,大多数居民会选择高频率的开门和开窗,以保持室内自然通风;会经常通过增减衣物和偶尔进食冷饮瓜果来应对气温变化;电风扇和空调的使用率较高,乡镇会多偏向于使用空调,农村则偏向于使用电风扇;天气炎热的情况下,都会经常选择冲凉或者游泳,以及门前泼水降温;夜间炎热时很少选择到室外乘凉;大部分居民在夏季炎热时会减少活动量、多喝水,农村居民在这一项的选择上略高于城镇居民。

4. 讨论与分析

根据分析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基本情况并进一步分析:

(1)调研所选地点——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镇及其下辖学堂村的居民居住情况不佳,住房条件有限,一方面这说明调研情况符合对于我国农村及乡镇广大居民居住情况及问题的说明;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对于农村及乡镇居住建筑设计建造的研究仍需深入进行。

目前,我国广大乡村住宅的建设严重缺乏科学性的指导,用地布局上基本没有认真规划,房屋设计上简单随性,施工技术与材料比较原始等,这些都是需要逐渐解决的难题。

(2)由图3可知,黄冈市罗田县骆驼坳镇及其下辖学堂村的居民住房情况热工性能普遍较差,与此同时农民普遍缺少改善住房热工性能的意识,这既是直接影响乡村住宅适度性热舒适的主要因素,也是制约乡村建筑节能最大的障碍。

改变广大乡村居民关于改善建筑热工性能、提升居住品质的传统思想显得刻不容缓。我国乡村居民在建造住宅时有炫耀性消费的倾向,同时又以节俭实惠为主,有着强烈的从众羊群心理和对新事物的恐惧感,改善住宅建筑热工性能、提升居住热舒适性不仅不是乡村居民建造住宅的首要目的,尚属于新鲜事物,相应政策和措施的推广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提升乡村居民居住品质需要认真考虑他们的心理。

(3)农村、乡镇居民对于居住热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调研数据表明,骆驼坳镇及学堂村居民夏季使用空调以及电风扇制冷的频率、时长已经很高,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这既反映出住房条件不高,在热环境密闭性上亟需改善,住宅通风性能不佳,也说明在广大农村与乡镇,居民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但是,相对应的热舒适自我调节行为研究表明,农村与乡镇居民仍然主要采用着传统的降温方式,而新的变化在于,一是更加依赖于空调主动式制冷设备,二是传统的户外纳凉方式频率下降甚至基本不采用,这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性形成了一定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住宅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实际地形以及周边环境所形成的小气候,结合设计增强住宅的通风性能。通过对建筑群体的设计,营造良好的活动场所,从而引导当地居民形成更为合理的的降温行为习惯,例如通过对聚落广场、户外开放空间的设计,引导居民形成户外纳凉的降温调节习惯,可减少对电器制冷设备的过度依赖。

5. 总结

综上表明,随着农村与乡镇的发展,农村与乡镇居民在住房条件、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对于农村与乡镇居住建筑的设计建造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广大乡村居住住宅热工性能差,乡村居民缺乏相关主体意识;其次,乡村居民对夏季住宅热舒适性要求却来越高,更加依赖于制冷设备的使用,给居住节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最后,传统乡村居民夏季热舒适自我调节行为正在随着综合居住条件的改变而逐渐改变,形成了新的特点,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居民自然通风条件下的热适应性自我调节行为习惯的研究,可以对热适应性研究起到辅助作用,进而促进基于适度性热舒适的湖北山区农宅设计策略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我国夏热冬冷地区的广大乡村的住宅建筑建设实践中去,进一步推动我的新农村建设,切实改善乡村居民居住条件。

5 | 夏季热舒适自我调节行为习惯对比分析图(作者自绘)

4 | 夏季室内制冷、开窗与遮阳基本行为习惯对比分析图(作者自绘)

摘要:夏热冬冷地区乡村居民住宅适应性热舒适研究,是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建筑节能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中乡村居民热适应性行为调节习惯以及基本居住环境是该研究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夏季对湖北罗田县骆驼坳镇85户乡村住户的实际调研数据,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以期进一步寻求基于适度性热舒适的湖北山区农宅设计策略,解决乡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乡村居民居住条件。

山区乡村 篇8

一、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据统计, 目前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4, 000万人次, 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年均增长25%以上, 成为河北省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点。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 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其他地区2~3倍。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现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8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43处, 文物保护单位近百家。随着这些资源被开发利用, 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为片区扶贫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例如, 保定涞水县野三坡景区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家重点景区、5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世界地质公园, 不仅吸引了大量全国各地的观光游客, 日接待游客达3万多人次, 使旅游经济为主的第三产业占据全县GDP的半壁江山, 为全县经济增长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使当地农民收入发生了质的飞跃。

二、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条件

(一)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潜质

1、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地域辽阔、山川秀美, 拥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 为片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表1所示。 (表1)

2、地理区位良好。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环京、津两市, 铁路、公路纵横交错, 四通八达,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流通市场和便利的交通;两地人均GDP已突破8万元, 拥有私家车600多万辆, 人均出游率3次以上。乡村旅游、休闲农业自助游, 越来越受到游客青睐, 为片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3、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长期贫困闭塞, 大多数村落至今仍保持着浓厚的传统生活方式, 其建筑风格、陈列装饰、风俗民情缺少现代化的商业痕迹, 仍然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置身其中, 静谧、轻松, 许多村落拥有很多关于山、水、树的神话传说, 神秘色彩强烈, 具有很高的旅游吸引力。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片区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 如蔚县的剪纸、曲阳石雕、易水古砚以及吴桥杂技等, 都是河北发展乡村旅游独特的旅游资源。

(二) 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挑战

1、旅游地基础及服务配套设施有待改善。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乡村旅游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 不少景区虽有公路与城市相通, 但多属于乡村公路, 存在路面窄、弯道多、路况差、易堵车等问题, 而且还有不少是穿行于山岭高坡之间, 驾车到乡村的旅游者通行艰难, 旅游者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公共服务不发达, 旅游公路沿途休闲服务设施配套不足, 缺少集约化的旅游集散及咨询中心, 远没有达到旅游交通的“舒适、快速、顺畅”的要求。

2、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形象特色不突出。

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很多开展乡村旅游的县、村, 除了天然的地域特色之外, 很多景致大体相同。当地卖的旅游纪念品哪里都有, 鲜有自己的品牌特色。虽然一些景区经过努力开发了很多新“项目”, 搞了很多新“形式”, 但多数形式简单, 缺少独特性, 很快便失去了趣味, 而且多数点子出自当地农民自发设计, 受视野限制, 反而把本来最具魅力的特色在无形中淹没了。乡村旅游主要依靠传统的乡土民情、地域特色吸引城乡游客前往, 一旦失去特色, 也就失去了旅游的价值。

3、旅游地管理不善, 环境急需整治。

开展乡村旅游的景区, 多数为农民散户经营、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 普遍情况就是环境简陋, 设施简单, 规模不够, 项目单一, 千店一律, 滥竽充数, 缺乏对市场的细化分析,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缺乏合格的服务人员, 不能给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满意服务。由于没有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正确的生态意识,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原本脆弱的乡村环境进一步恶化。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的空气品质正伴随着旅游景点的开发而日益下降, 静谧的乡村环境被喧嚣的游乐设施所打破, 各种生活垃圾遍布景点各处, 超负荷的游客对土地、植物的践踏造成土壤板结、植被大面积损毁。

4、品牌意识淡薄, 知名度低。

河北燕山-太行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景区品牌定位不突出、形象模糊、影响力差、源辐射半径小。片区内乡村旅游景点分布比较分散, 旅游经营个体经济实力普遍不强, 大多数还处于等客上门的局面, 很少外出促销。如与保定市区仅有百里之遥的安新县白洋淀, 早已形成王家寨、大淀头、东田庄三个民俗风情旅游村, 但这三个民俗风情村知名度却很低, 主要客源是暑假期间少量的北京客人及保定周边学校学生。究其原因, 还是宣传、包装和促销的力度不够, 片区内其他乡村旅游景点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三、河北省燕山-太行山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对策

(一) 强化政府规划, 提升品牌知名度。

首先,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顺应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 在城郊、山区、沿路两侧因地制宜, 开发不同类型的乡村休闲旅游;其次, 以政府为主体,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法制化建设、旅游标准化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 并深化区域旅游合作, 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质量;再次, 加强景区宣传促销, 提升知名度。组织片区内重点市县旅游部门和景区共同出资, 开展整合营销, 在核心主流媒体进行集约化广告宣传, 如在央视黄金时段黄金栏目投放旅游景区宣传广告, 在中国旅游报、河北日报投放整版广告;在车站、公交车主体和候车亭、商业街等人流密集场所及京津冀交通主干道投放各类宣传广告;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作用, 利用重点旅游门户网站开设燕山-太行山区乡村旅游专题页面。

(二) 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

游客选择旅游景点时, 基础、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程度是首要因素。因此, 要加强乡村旅游区交通、水电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解决好交通、水电、通信、卫生、安全等基本问题。交通方面, 可增辟公交线路, 开辟旅游专线, 在沿途多设置交通标识、路线指引牌、交通服务站、停车站及加油站等公共设施;在水电方面, 当地政府可以统一改造、完善旅游景区及游客憩息区水电设施, 保证正常供应;在通信设施方面, 政府应加强与当地通信企业的合作, 通过给予政策或其他方面的支持, 改进旅游景区的通信;在食宿设施建设方面, 要注意清洁、安全、舒适, 对基本的厨房、卫生间设施进行改造升级, 服务人员应注意对旅游地和接待食宿的农户家的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用水及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在安全方面, 既要对游客参与活动项目的安全方面加以督导, 同时还要注意由于乡村治安力量薄弱, 犯罪分子对游客侵害行为的避免和预防。

(三) 提高旅游资源的纵向开发, 突出特色。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注重对原汁原味的燕赵乡村本色进行保护, 强化经营特色和区域差异性, 突出农村的天然、纯朴、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 强调闲情野趣, 真正展现出乡村旅游的魅力。首先, 要合理设计一些高质量民俗表演与展览, 充分展现乡土社会的浓厚情调。使游客在乡村旅游中既游历乡野自然环境和古老村落建筑, 又能够欣赏到当地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独特民俗;其次, 了解当地民俗风情,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开发新颖独特的旅游产品。河北省有许多著名土特产品和一些民间工艺品, 如京东板栗、安国药材及白洋淀苇编制品、曲阳石雕等深受旅游者喜爱。通过一系列营销方式将这些土特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 如对地方特产进行包装和加工, 设立可参观窗口、或前店后厂的形式, 由讲解员详细讲解, 让游客参观了解, 甚至可以亲自品尝或参与制作, 增加产品的吸引力, 提高旅游商品知名度。

(四) 加强景区规范管理, 加强环境保护。

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一大看点就是自然、乡土, 因此良好的自然、社会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首先, 保持景观的原汁原味, 避免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破坏。古村落是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 不要轻易拆除、翻新原来的古屋, 修葺时应尽量保持其历史的厚重感;其次,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 控制乡村旅游地周边地区因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建立合理的游客容量和收费标准, 建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防止对乡村旅游环境造成污染。在季节性较强的观光园区, 要防止因游客过多而导致果树采摘过度、草地枯死、土壤板结等现象的产生;最后, 要对进入旅游区的所有人员开展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在游览过程中, 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 渗透生态环境教育, 使乡村旅游资源得到切实保护。

参考文献

[1]宋美倩, 范宁, 刘子杨.乡村旅游成河北扶贫攻坚主打产业[N].经济日报, 2016.8.17.

[2]樊中红, 王蕾, 王子新.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J].河北学刊, 2007.5.

[3]杨宣, 张露红.新形势下河北省环京津带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2.5.

山区乡村 篇9

近年来,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对于乡村的关注持续升温, 乡村地区发展开启新的局面。然而我国西北山区乡村发展面临生态系统脆弱、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 乡村的无序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 人口、贫困、环境之间形成恶性循环。一方面是由于对西北山区的环境特殊性认识不足, 管理者以“一刀切”的方式制定目标, 不能因地制宜的进行人居环境建设与发展, 造成了乡村发展中的许多尴尬局面。例如, 在各种“新农村”、“生态移民村”建设中, “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一阵风”工程比比皆是, 引发了“土地被占、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耗超标”等一系列棘手问题。[1]另一方面由于村民受自身素质水平的限制, 在产业发展方面缺少科学的指导, 盲目跟风, 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以至于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 如何适应、利用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 协调乡村聚落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建立并发展符合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乡村人居环境[1], 是西北山区乡村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次研究聚焦的岷县县域, 地处青藏高原边缘、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区接壤区, 是西北地区最常见的山地地貌。近年来该区域自然灾害频发, 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人居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乡村居民点选址和建设的高度关注。因此, 从县域整体自上而下构建村庄布点规划系统, 梳理乡村居民点分布, 以指导村庄建设, 确保乡村居民的安居乐业极为紧迫。同时, 由于山区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 大量的村庄搬迁对其所在区域地形条件和生态环境都是严峻的考验。此外, 这一区域的经济基础薄弱, 大量乡村建设活动会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因此, 在实践工作中, 更需要以审慎的态度、科学的方法进行乡村空间发展适宜性评价, 用以指导不同区域村庄的发展方向, 处理好人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现更有效的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2. 现状概况

2.1 县域现状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洮河中游, 全县总面积3578 平方公里, 境内海拔2040 米到3754 米之间。在地貌上属高原形态, 整体地貌类型分为: (一) 侵蚀切割山区, 海拔较高, 山势陡峻, 沟谷深, 浅切割, 中度侵蚀; (二) 高原形态山区, 海拔2800 米左右, 地形起伏较缓, 山势低缓浑圆; (三) 河谷川台区, 地势平坦开阔, 阶地Ⅱ—Ⅲ级[2]。山地地貌占全县88.8%, 地形坡度较大, 植物不易生长, 加上沙化土地面积多, 在较低的森林覆盖率之下, 区域环境内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在对外交通上, 国道212 线与316 线作为岷县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 两者形成岷县十字状的主体道路交通体系, 串联起了各乡镇的发展。随着兰渝铁路和兰海高速的建设, 必将强化岷县在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见图1)

岷县共辖18 个乡镇, 2013 年末总人口48.2 万人, 常住人口45.41 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7.24 万人, 乡村人口38.17 万, 城镇化率15.02%。从2013 年农民年均纯收入横向对比看, 岷县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并且在定西市各区县比较中, 处于落后地位 (见图2) 。

2.2 乡村居民点分布现状

岷县全县共有行政村359 个, 自然村1172 个, 总体呈现出“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集中”的特点。根据调研统计, 岷县现状自然村中, 人口规模小于100 人的自然村有162 个, 占到了总数的18.08%, 人口规模小于50 人的自然村约45 个, 约占到了总数的3.8%。同时, 这些人口规模过小的自然村中基本没有相应的服务设施配套, 其中一些自然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 村民的生活极其不便。

通过岷县县域现状人口与居民点分布 (见图3) 可以看出, 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 岷县县域内的村庄分布地域差异大, 主要沿交通线两侧或沿山区河谷溪流两侧水源充沛之处分布, 呈现出树枝状分布特征。在县域西部沿河川道地区, 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 用地较为宽阔, 靠近主要交通道路, 村庄之间联系便利, 村庄建设条件良好, 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村落分布较为密集, 并且人口密度较大, 城镇化程度也相对高, 是带动岷县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在东部山区以及南部山区由于地势较高、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导致人口密度较低, 该区域内村落之间聚集度较小、分布稀疏, 耕地零散分布, 基础设施配套欠缺。人口分布较多的地区人均耕地较少, 人口分布相对较少的村庄人均耕地相对较多, 但基本位于深山区, 海拔高、交通差、分布零散, 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 耕地生产力水平较低, 人地关系矛盾突出。

3. 县域乡村空间发展适宜性评价

在对岷县县域内村庄进行实地调研以获得整体认知的基础上, 将现状调研收集整理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通过Arc GIS空间分析软件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使定性、定量分析与空间定位相结合, 为后续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奠定良好基础。

本研究在对岷县县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评价体系, 确定出主要的评价因子;应用层次分析法 (AHP) , 确定影响因子的权重;然后应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 对各个网格进行加权叠加, 得出乡村空间发展适宜性评价结果, 从而科学指导村庄空间发展方向。

3.1 评价因子选取

基于岷县实际情况分析, 分别从物质空间方面和社会经济方面选取评价因子, 评价分值高低与乡村发展条件优劣呈正相关。

(1) 物质空间方面。岷县县域乡村空间发展适宜性评价所选取的物质空间方面的评价因子包括区位交通、地形地貌、水资源、矿产资源4 类评价因子。其中, 交通便利是影响村庄最初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村庄的规模、分布与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 距离主要道路越近, 越有利于村庄发展, 因子评价结果如图4;地形地貌包括高程、坡度与坡向三个地形因素, 都对村庄分布存在很大的影响, 分值越高越利于村庄的发展建设, 因子评价结果如图5、6、7;水源是影响村庄形成和布局的关键要素, 水源的位置、水量的大小决定着村庄的选址和规模, 水资源尤其是地表水资源的分布, 对村庄的供排水系统有直接的影响, 距水源距离越近, 越有利于村庄发展, 因子评价结果如图8;地下矿产的性质、储量、分布范围, 可利用的难易程度, 对村庄的形成、分布、性质规模等都有很大的影响[3]。虽然矿产资源在短期内可对乡村发展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而对乡村居民点布局而言, 由于矿产开发会形成地下采空区, 对居民点选址存在不利影响, 故越靠近矿产开发区域, 评分越低, 因子评价结果如图9。

(2) 社会经济方面。岷县县域乡村空间发展适宜性评价所选取的社会经济方面的评价因子包括社会、经济、政策3类评价因子。社会因子中, 人口数量反映着乡村发展的劳动力基础及市场潜力的集中程度, 分值越高, 村庄发展越有优势, 因子评价结果如图10;人均耕地面积的大小决定着村庄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 耕地面积约大, 村庄发展的潜力越大, 因子评价结果如图11;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大小直接反映了村庄聚集作用的强弱, 建设用地越大, 村庄发展越有成为空间增长重点的可能, 因子评价结果如图12。经济因子中, 人均收入反映的是村庄产业和经济条件现状, 相对较高的人均收入对应的是较高的人均消费能力, 及未来建设相对较大的发展潜力值[4], 因子评价结果如图13;农业合作社情况、工业企业数量、个体工商户数量都反应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数量越多代表发展基础越好, 发展潜力越大, 因子评价结果如图14、15、16。政策因子即财政扶贫补贴反应的是政府投入力度, 补贴力度越大未来发展潜力越大, 因子评价结果如图17。

3.2 评价因子权重值的确定

由于各评价因子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 对于乡村空间发展适宜性的决定程度也不相同, 因此不是在单因子作用下简单相加, 而是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权重值的确定是通过各个因子相互比较, 根据其因子的影响确定其权重的大小, 影响度越高, 相应的权重也就越大。

为降低层次分析法中主观判断对结果的影响, 综合不同专家对影响岷县县域村庄发展的物质空间方面因子影响力程度的评价结果, 其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坡度条件、交通条件、水资源条件、高程条件、坡向条件、金矿资源条件 (见表1) , 以此为依据在Arc GIS中进行加权总和叠加分析;对影响岷县县域村庄发展的社会经济方面评价因子按照的与村庄分布的关联性关系强弱排序为:人均耕地面积、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口数量、年人均总收入、财政扶贫补贴、农业合作社情况、工业企业数量、个体工商户数量 (见表2) , 按照以上排序进行加权总和叠加分析。

3.3 评价结果

(1) 物质空间因子叠加分析。通过县域物质空间方面评价因子的叠加分析 (见图18) , 可以看出, 岷县物质空间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洮河及其重要支流沿线川道平原地区, 次好地区是以闾井、锁龙为核心的东部川台区, 该区域用地较为平坦且面积规模较大, 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 从物质空间角度来看, 村庄布局应向上述区域集中。

(2) 经济社会因子叠加分析。通过县域社会经济方面评价因子的叠加分析 (见图19) , 可以看出, 岷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发展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洮河沿线川道平原地区。该区域由于耕地及建设用地缺乏, 未来空间扩张的余地较小, 人地矛盾较为紧张。未来该区域在凭借其较好的经济基础上可适当发展农产品加工或沿交通线路的服务业。而以闾井、锁龙为核心的东部川台区和以寺沟、麻子川为核心的南部地区, 耕地和建设用地条件较好, 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 发展潜力巨大。因此, 在改善交通环境的前提下, 该区域可作为新增的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核心。

(3) 综合评价结果。将县域物质空间因子分析的结果和社会经济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叠加分析评定, 可将岷县县域村庄空间发展区域分为重点发展区域、适宜发展区域、控制发展区域以及禁止发展区域四种类型, 并以此作为村庄布点规划与建设标准的重要依据。 (见图20)

4. 县域乡村空间发展引导

基于上述不同空间发展区域的划分, 结合岷县自身实际情况——县域东部和南部川台地区有广阔的乡村发展用地, 西部地区人地矛盾突出但有着良好的交通条件、大量的劳动力资源、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分别制定相应的引导措施, 形成协调有序、科学合理的乡村发展空间布局。

重点发展区域:大力发展中心村, 积极鼓励基层村的建设。做为村庄建设的重点区域, 集中建设投资、重点开发, 并形成规模示范效应。利用政策引导, 使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资源集中。未来在该区域可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建设, 凭借其较好的自然资源基础, 大力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及旅游业, 推进合作化、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进程, 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成为岷县新的农产品原材料主产地和旅游服务业创收地。

适宜发展区域:必须尽快通过改善局部环境、完善设施和置换陈旧功能, 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 保证整个村镇体系发展中的综合平衡。未来可依托其良好的区位资源、凭借其较好的经济基础等优势, 通过产业转移, 推进农副产品加工、中药材贸易、沿交通线路的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发展。

控制发展区域:由于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佳, 应限制村庄大规模发展, 采用逐步撤并的手段, 引导村庄迁移。

禁止发展区域:这一区域禁止任何村庄建设活动。对现有村庄, 采用整体搬迁的方式, 使其向重点发展区域、适宜发展区域这些发展条件好的区域迁移。

5. 结语

我国幅员辽阔, 不同地域乡村的发展条件和水平差距很大, 因此, 乡村规划的重点、深度、方法、方向等会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西北山区的乡村发展条件不同于东部发达地区, 应从自身地形多为山地、经济不发达的特点出发进行县域村庄布局规划, 在延伸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 统筹指导县域内村庄的布点和产业整合, 引导人口的科学转移, 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合理安排城乡用地, 共建共享村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使城乡的资源和资金得以充分且高效的利用。

西北山区县域村庄布局规划要根据规划对象特质, 因地制宜地进行乡村空间发展适宜性评价。在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应用的今天, 以GIS为平台实现统计数据的可视性, 直观而理性地分析空间模块的分布规律, 能够为村庄布局规划决策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弥补规划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的脱节。[4]通过县域乡村空间发展引导, 构建人居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和谐关系, 确保村庄的发展与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条件相适应, 使得县域村庄布局规划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真正发挥引导村庄和谐发展、控制村庄无序建设的作用, 确保乡村居民点选址安全、规模合理, 村民生活兴业宜居。

参考文献

[1]李钰.陕甘宁生态脆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1.

[2]赵显蕊.基于村庄分类的西北贫困地区村庄适宜性规划方法研究--以甘肃省岷县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5.

[3]闫健康.GIS支持的平原地区乡 (镇) 域村庄布点规划研究--以河南省东部平原为例[D].河南: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黄明华, 张明辉.基于城乡一体化下的村庄布局研究--以韩城为例[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1.

[5]刘笑, 周彦国, 周晓琳.新型城镇化视角下全域村庄布局规划研究--以沈阳全域村庄布局规划为例[C].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5.

[6]王瑾.陕南山区村庄布点及空间布局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7]张玉芳, 邢天河.县域村庄空间布局优化的探索和实践--以河北省武安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 2009 (11) :88-92.

[8]章建明, 王宁.县 (市) 域村庄布点规划初探[J].规划师, 2005 (3) :23-25.

上一篇:日本这道坎下一篇:绩效审计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