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模式探索

2024-05-11

北京市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模式探索(共2篇)

北京市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模式探索 篇1

北京市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模式探索

摘要:以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示范点窦店镇河口村为例,着重介绍河口村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人手,以发展循环农业、实施清洁生产方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采取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综合措施,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农业生产的废弃物,经一系列技术手段,变为村民日常生活用能、农业生产的原料、肥料,既解决了农业废弃物污染问题,又实现了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的.全过程,探索出适合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的模式.作 者:李玉军 何永建 李敏华 李荣花 作者单位:北京市房山区农业环境和生产监测站,北京,102488期 刊:农业环境与发展 Journal:AGRO-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年,卷(期):,27(3)分类号:X3关键词:乡村清洁 模式 探索

北京市房山区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模式探索 篇2

“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以来,乡村社区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基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乡村社区环境优化设计集成技术》课题的研究,出台了《乡村社区人文环境规划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其目的是以提高乡村社区人文环境为指导思想,创新村庄规划编制思路,促进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与乡村社区规划编制相关的国家层面规范标准是《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以下简称《规范》)和《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建村[2013]188号(以下简称《办法》)。除国家层面外,各地方亦提出相应村庄规划标准和编制方法。将《导则》与《标准》和《办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导则更加注重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并在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防灾规划、产业发展、地域文化保护、公众参与等六方面有所侧重,在规划内容和思路上也力求创新(见表1)。

《导则》(建议稿)出台过程中,进行了多轮修改,同时,我们以北京市房山区南窖村规划编制工作为例,试图在《导则》的指导下进行规划实践。

南窖村位于北京西南80公里处的房山区南窖乡,为典型的深山型乡村社区,聚落呈散列状。村域面积9.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600人。南窖明初成村,历史文化悠久,现保存有1.2公里长的古商业街,是过去北京西山地区一个著名的物资集散地,清朝至民国初期煤炭业非常发达,本世纪初随着煤窑关闭,经济衰落。现以传统种植业林果业为主导产业,收益甚微,旅游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2《导则》指引下乡村社区规划编制方法的转变

2.1 以发展优先转向生态优先的用地控制

以往的乡村社区规划多以发展为优先,不少干部和村委会领导往往存在这样的认识,产业发展必然会带来建设用地的扩张,在规划时多争取一些建设用地指标是不少干部做村庄规划的动力。由此带来大量的耕地、林地被粗放使用的建设用地所侵占,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青山绿水,系的住乡愁。”在《导则》中,提倡以生态优先原则控制建设用地。生态优先,就是在分析和评价乡村社区生态环境各项用地的基础上,确定乡村社区的适宜发展区、一般发展区及限制建设区。在规划中必须优先确定水源保护地、湿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成规模林地、基本农田和耕地等资源性限建因素影响区,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裂缝等风险性限制因素影响区,并对限制性因素影响区进行区域划定,不能在划定的限制建设区内进行建设。从优先划定永久性非建设用地入手进行村庄建设用地控制,是村庄规划思路的转变。

在南窖村的规划中,我们首先将村域内的基本农田、有一定规模农业用地、林地、园地等划定为资源型限制因素区,共计6.23平方公里用地;其次划定洪涝灾害、泥石流、地震带等限制性因素影响区,共2.5平方公里;利用GIS数据对高程、坡度、坡向叠加分析,划定不适宜建设区0.17平方公里,将这些区域叠加作为永久的生态用地,规划在今后的发展中给予重点保护(见图1)。

2.2 由等级序列配置转向需求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常用方法是按乡镇、中心村、一般村的等级规定配置公服设施,这样以等级序列为依据的配置方法优点是配置全面,层级清楚,不足的地方是未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有的距离乡镇中心或工业区近的村庄可就近使用乡镇或工业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村庄本身的公服设施不必面面俱到;还有的村庄对某些公建有特殊需求,按等级标准配置未必能满足村民需要。

《导则》提倡以村民需求为原则配置公服设施。考虑目前农村空心化普遍严重的现象,公服设施的配置更加注重老年人、妇女及留守儿童等的需求,通过构建不同层次生活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在一般乡村社区行政范围内,以一般永久村民点为基准,构建基本生活圈及日常生活圈。在基本生活圈内,提供村民生活所需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如日用品小商店、室外活动场地等。在日常生活圈内,配置幼儿园、小学、卫生室等。

南窖村是南窖乡政府所在地,乡级的公服基本能满足南窖村民的需求,根据南窖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在构建基本生活圈的理念下,考虑服务半径并结合村庄公共空间节点设置,建设或完善多个村民室外活动场地,通过环境塑造,场地营建,创造良好休闲空间。考虑南窖村未来将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村级的商业配套标准会带来服务容量的不足,拟在村庄北侧,红南路以南增建一个中型集贸市场,并在村口、沿红南路增建数个小型超市,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便捷的商品服务(见图2)。

2.3 由防灾空间布局转向空间与机制并重的防灾体系规划

以往的村庄规划在防灾减灾方面注重防灾空间的规划,在规划内容上主要涉及各等级规模的避难场所的布局,并划定在灾难发生时的逃生路线,较少涉及应急防灾减灾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内容。

《导则》提出乡村社区防灾体系应本着防灾空间与机制并重的规划原则,要求避灾疏散应综合考虑各种灾害的防御要求,统筹进行避灾疏散场所与避灾疏散通道的设置,并建立避难空间系统。利用宅前空地、道路交叉口、小型广场等形成紧急避难场所;利用大型露天空地,地势平坦农田形成短时避难场所;利用村委会前空地、小广场、村小学操场等空地形成固定避难场所。《导则》同时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村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组织管理架构,健全预案响应机制,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防灾管理组织。以村委会领导班子为核心,村民小组长为协助,村民兵连、村妇联等组织为实施单元形成防灾减灾组织体系。定期开展防灾与乡村社区防灾安全主题活动,定期组织防灾演练。村庄高音喇叭系统是简单、经济、有效的灾前预警措施,《导则》要求在乡村社区防灾规划中应进行设置,以加强灾前预警宣传。

南窖村的主要灾害为洪水和泥石流,2012年“7·21”特大暴雨灾害曾对村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南窖村的防灾体系规划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防灾空间布局方面,规划以村委会为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地势较高的红南路作为主要逃生通道。靠近山坡的村北地势高,将村北空地和小广场设为紧急避难场所;村南玄帝庙、西庙等村内公共空间设为临时避难点;小学操场、卫生院旧址等空间做固定避难点(见图3)。在规划应急避难空间体系的同时,加强避难预警机制和管理,规划在南窖村建立以村委会为核心、下设的村民13个片区组织为实施单元的两级防灾组织。做到灾前防灾备灾,灾时抢险应急,灾后恢复重建,从时间、空间,组织管理多维度完善防灾规划,并通过设在村委会的高音喇叭进行灾害预警和指挥防灾救援。

2.4 由物质遗产保护转向多层次的地域文化保护规划

乡村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区记忆正在逐步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在城镇化的浪潮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乡村社区文化保护规划,若只是侧重物质环境保护,很难发掘并传承乡村社区完整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文化价值。

与目前农村规划的各类标准和规范相比,《导则》更加注重乡村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提出应从历史文化价值、地域文化特色、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对乡村社区文化价值特色进行挖掘。

在历史文化价值挖掘方面,应认真梳理村庄历史,发掘传统文化内涵。在地域文化特色提炼方面,鼓励为保护优秀民间文化而进行的文化保护、开发和研究项目,保护专项规划应体现地方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既要对具有价值的街巷、院落、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空间提出保护与整治方案,也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规划要求。

在《导则》的理念指导下,笔者在南窖村多层次的地域文化保护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首先,规划小组把村里老先生手书的约7万字村史进行了整理,依托村史初稿和对多位知情人的走访,理清了南窖村庄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完成了12万字的《南窖村》书稿,为南窖村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宝贵资料。第二,挖掘和整理了南窖特有的地方志和文化史,如明清以来的传奇轶事、京西古商道文化、煤炭开采运输历史沿革、发生在南窖村的抗战史实等,对这些地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为我们做好南窖村保护规划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1.2公里长的古商业街、三十六家老旧商铺、古寺庙和古戏台、150套1000余间古老山区民居是南窖村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我们对其在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完成了保护规划(见图4)。目前,在乡村规划师和规划小组的共同努力下,被破坏的商铺门脸、壁书、角柱石、匾额等在逐步修复(见图5)。

南窖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曾经非常丰富,灯笼会曾是本地区最大的民间花会之一,使用的灯笼制作精美,各种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此外还有中幡表演、银音会等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可惜的是现在都衰败了。规划小组结合三次进村规划宣讲活动,动员和协助村民举行了灯笼会、秧歌表演、银音老艺人表演、青少年中幡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既烘托了规划宣讲会的内容,又使村民对失传民艺有了理解和认识,以民艺复兴带动文化复兴,村民的地域文化归属与认同感得以加深(见图6、图7)。

2.5 从产业空间布局到促进项目实施的产业发展规划

农村的产业是农村存在的前提和动力,关系到村庄的未来和长远的发展,产业规划应首先理清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市场地位与需求,继而确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

《导则》提出不应只关注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而应把产业规划的重点放在如何促进项目实施层面。根据乡村社区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加强主导产业建设,健全产业配套设施,减少产业发展阻力。并提出采用多元投资主体、近远期规划结合、项目分年度实施等措施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项目的落地。

南窖村产业规划提出由过去的“资源型经济”向发展山区“生态旅游经济”的转变思路,以逐步构建北京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的路径。规划以旅游服务业作为村庄主导产业,提出以“资源定优势、以优势选项目、以项目落实施”的产业发展思路,形成“吃、住、行、娱、游、购、育”为七要素的旅游开发模式,并以《项目实施表》作为产业规划落实的启动关键,拟采用多方投资、众包众筹等方式,确定多元投资主体,促进产业规划实施(见表2)。

2.6 从“走过场”到“全过程”的公众参与规划模式转变

传统规划模式下的公众参与,村民方面存在参与意识不强、态度不积极、村庄公益缺乏关注等问题,规划人员方面则存在入村调研不深入、调研问卷流于形式、与村民的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常有形式主义情况发生。

《导则》提出“全过程”的公众参与规划模式。在村庄规划编制的整个流程中,采取深入驻村调研、规划宣讲、聘请乡村规划师等多种方式搭建多元平台开展公众参与,建立全过程的、广泛的、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

南窖村规划编制工作在创建公众参与的新型规划模式方面做了一定的创新。在调研阶段,为了向村民普及村庄规划的意义,面对村民代表召开了规划宣讲会,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电子邮箱、官网留言版、村委会信箱等形式收集村民及公众意见,调动起了村民参与规划的热情。20余次的入户调研不仅做到了住户全覆盖,而且在通常发放调研问卷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十余户产业骨干的深入调研和访谈,规划小组成员选出在种植业、养殖业、民俗旅游户等各业代表,与他们同劳动,了解他们在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帮助村民在产业发展上出谋划策。

在规划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后,结合民艺复兴活动,在村庄的公共广场举办灯笼会,将规划成果做成展板给村民宣讲,并针对村民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聘请的乡村规划师在协助深入调研、策划旅游产业发展、复兴古商道活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调研组和村民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解决规划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规划编制后期,青年规划师给南窖中心小学的学生上了一堂规划入门课:“我心中的家园”,课堂上孩子们用彩笔描绘他们心中未来的南窖村。第三次入村规划成果宣讲结合了银音会老艺人表演、青少年中幡表演,村民对规划内容的积极反馈使我们欣喜不已。我们尝试建立起来的微信公众号“北京南窖村保护规划公众参与平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半年来我们定期推送了28篇文章,内容涵盖规划成果公示、村民意见征询、村民问题解答、青年规划师札记、公益活动报道等多方面内容,引起社会各方广泛关注,收到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其及时反馈到规划方案中(见图8、图9)。

3 关于乡村社区规划编制的思考

村庄规划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理论体系目前还很不完善、质量高、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的乡村社区规划到底应该如何编制值得我们规划工作者深入探索,《导则》目前还是阶段性成果,尚未最终完成的南窖村规划编制也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由水务部门早已计划并实施的村南小河驳岸已开工建设,但驳岸的形式缺乏设计,直上直下的挡墙没有考虑与紧邻古村落的协调关系,给古村落的整体环境景观造成不良影响。

乡村社区规划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产业规划实施等涉及国土、市政市容、农业、环保、交通等多个部门,政出多门,多方投资,多个规划如何统一,建设时序如何协调,经费如何有效使用,一直是村庄规划实施方面的难题。

在完善《导则》的内容和指导作用方面,在创新乡村社区规划编制方法方面,我们还任重道远。

摘要:本文在《乡村社区人文环境规划建设导则》指导下,就北京市房山区南窖村的人文环境,从生态保护、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防灾规划、产业发展、地域文化保护、公众参与等六方面提出创新性村庄规划思路,以指导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南窖村规划建设。

关键词:导则,乡村社区,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宝刚,张淑萍,赵文强,等.乡村社区环境优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阶段稿)[R].2015.

上一篇:关于感谢生活作文600字下一篇:青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