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人口

2024-08-24

旅游人口(通用8篇)

旅游人口 篇1

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应该如何适应人口环境?

人口环境是指人口数量、构成、分布等方面的变动趋势对旅游营销活动的影响。由于旅游营销活动的最终对象是旅游消费者,而旅游者由于年龄、职业、分布等原因,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所以,旅游企业要善于以明锐的目光、及时的信息资料,掌握其变化趋势,抓住时机,制定对策。

(一)人口规模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基本因素。哪里有人,哪里就有衣、食、住、行、用等各种消费需求。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总人口的多少,决定着市场容量的大小,即一般情况下,人口与市场是成正比的关系。旅游市场也是如此。我国拥有13亿人口,这就意味着我国旅游市场潜量很大。

(二)人口地理分布

1.人口城市化

世界城市人口在迅速增加,联合国人口统计学家表示人类在2007年城市人口超出乡村人口。城市人口仍然在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而城市居民绝对比乡村居民旅游欲望高。因为城市居民收入较高,旅游需求的条件好;交通发达,信息灵通,旅游社会条件好;城市人口稠密,环境污染大,迫使人们旅游以调节生活环境。如何适应人口城市化的特点,引导旅游需求,这是旅游营销者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2.人口地域分布

人口的地域分布是指人口在不同地区的密集程度。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分布绝不是均匀的。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睡着地理距离的增大,客源便逐渐衰退,这是因为近距离旅游具有如下优点:旅游费用少;所需时间短,容易把握;入境手续和交通更加便利;生活习惯或语言及文化传统比较接近,旅游过程中障碍较少。因此,在旅游格局里,国内旅游大于国际旅游,中短程国际旅游大于远程国际旅游。在相同目标的前提下,舍远求近是一切旅游市场选择的

旅游人口 篇2

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探索, 发现在旅游扶贫中存在诸如贫困人口参与障碍、参与内容边缘化、受益分配不公等共性问题, 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建议。笔者将在此基础上, 对与贫困人口受益相关的旅游扶贫适宜性问题、扶贫目标对象的靶向问题、上访和维稳博弈问题进行探讨, 这些问题是旅游扶贫实践的难点, 希望通过本文分析为我国旅游扶贫工作提供一点参考。

一、旅游扶贫的适宜性问题

旅游扶贫谋局的正确性是一个地区贫困人口受益的基础, 不是任何地区都适合开展旅游扶贫, 也不是任何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就适合在当下开展旅游扶贫。但这一前提在很多贫困人口受益研究中被忽视了, 旅游扶贫的开发被赋予当然的合理性, 由此形成的建议只能是隔靴搔痒, 解决问题事半功倍。有些地方政府也有同样的疏忽, 看到临近县市开发旅游效果颇佳, 就头脑发热、盲目投资, 结果开发的景点冷冷清清, 贫困人口从中受益更是无从谈起。

我们在新闻报道和论文中经常看见类似的表达, “旅游资源富集区与贫困地区在空间分布上的高度重合性, 使得旅游成为反贫困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这句话没错, 但是若将其奉为准则, 那么与旅游扶贫的初衷就背道而驰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仅仅给贫困地区脱贫提供了可能, 如果将这种可能当作必然、将旅游资源视作反贫困的充分条件, 就会使旅游扶贫成为一场黄粱美梦。其代价是巨大的, 政府损失的不仅是金钱、时间和精力, 还有群众的信任以及对后续扶贫的参与、支持。中央一再强调, 精准扶贫要因地制宜。同样, 旅游精准扶贫也要量力而行。

如何判断一个地区是否适宜开展旅游扶贫?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一方面是贫困地区自身的资源条件, 包括旅游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旅游资源仅富集是不够的, 还要看旅游资源能否对游客产生吸引力, 与周围地区形成哪些特色差异, 在旅游市场上是否具备竞争力等;第二方面是客源市场条件。大量实践表明, 除自身因素之外, 贫困地区能否通过旅游开发脱贫致富还取决于外部援助地区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及其旅游欲望的增强。因此, 在进行旅游扶贫开发决策时, 必须进行客源市场调查、客源市场预测, 以判定旅游扶贫开发的可行性;第三方面是配套条件, 如贫困地区的交通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到位, 有无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支撑, 是否有与扶贫和旅游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和合理的管理体制等。这三个条件构成了旅游扶贫开发的基本判断框架, 如果将某地区具象化为一个三角凳, 那么资源条件、客源市场条件、配套条件就是这个凳子的三条腿, 只有贫困地区在这三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程度才适合开展旅游扶贫。

二、旅游扶贫的靶向问题

在旅游扶贫实践之初, 人们更多的是将旅游扶贫对象定位于贫困区域, 往往更青睐于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宏观效益, 而缺乏对贫困人口及其发展的应有关注, 造成旅游扶贫目标被置换。随着国内PPT理念的推广, 国内学者开始将旅游扶贫的对象和目标逐步转移到贫困人口层面上来。

要注意的是, 当前我国贫困人口是一个异质性很高的群体, 所以若将旅游扶贫对象指向“贫困人口”这样一个整体性的概念, 其目标靶向就会不够精准。比如, 有的地方政府考虑到国家扶贫办提出的“到2020年让7, 000万极端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要求, 便无差异地将所有贫困人口纳入扶贫范围, 结果却事与愿违。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忽略了旅游扶贫的经济性———旅游扶贫作为一种产业扶贫形式, 除了完成扶贫的公益性目标外, 它还要求有投资回报。相应的旅游扶贫对从业人员也有一定的门槛要求, 包括资金、知识、技能等。因此, 笔者认为旅游扶贫的目标人群应该定位于那些既具有劳动能力, 又同时具有参与旅游扶贫意愿的贫困人口, 即扶“可扶之人”。而对不具有参与旅游扶贫比较优势的贫困人口, 则可以通过其他替代性扶贫形式进行帮扶。

扶贫目标精准识别之后, 旅游扶贫政策的靶向也要精准。目前, 大多数旅游扶贫的“可扶之人”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旅游参与障碍, 如经济基础差、缺乏物质资本, 素质低、缺乏人力资本, 组织能力弱、缺乏社会资本等。对此, 政府部门应该通过资金、物资援助和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能力, 通过政策法规和制度设计上的“赋权”增加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机会, 如在旅游扶贫规划中要求在景区实行本地贫困人口优先就业, 旅游企业采购优先考虑本地贫困人口的供应, 设置“贫困人口受益的比例”、“旅游创造就业机会中的贫困人口比例”等硬性指标要求, 使得贫困人口能更好地分享旅游发展的成果, 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三、上访引发的扶贫资源分配问题

群众上访一般是为了解决问题, 维护自身权益。但旅游扶贫引发的上访和维稳博弈, 却起到了反效果。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扶贫, 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 极端贫困人口的数量大大减少, 但与此同时相对贫困人口数量激增, 普通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不太明显, 因此让绝对贫困户参与旅游扶贫, 村民没有异议, 但是要将一些相对贫困户作为建档立卡户来扶持的话, 就会引发村民的不满, 有些村民为了获得扶贫资金甚至会以上访为要挟。为避免矛盾, 有的地方通过“轮流坐庄”、“以人代户”、“人为分户”等方式将全部农户变相纳入扶贫对象, 有的则将所有贫困户人为“脱贫”, 不再接扶贫项目。很显然, 不论哪种方式都在挑战扶贫工作的公平性, 也损害了有真正脱贫需求的贫困人口的利益。

在现有的地方治理格局中, “维稳工作压倒扶贫工作”, 扶贫工作虽然很重要, 但它是主要领导负责制, 而维稳实行“一票否决制”, 作为属地化的最终承载者的基层政府在考核重压下, 对农民的上访行为非常忌惮, 惯常的对策是“以不影响稳定为底线与当事双方讨价还价, 最终达成妥协”, 那么一些扶贫资源就成为了治理上访事件的“良药”。如此一来, 不仅把一些应定的贫困人口挤出扶持范围, 使旅游扶贫回到“扶农不扶穷”的老路, 而且让扶贫工作失去合理性和正义性。从长久来看, 以扶贫资源换安定显然不是个好办法, 掣肘如何破解, 还应通过更好的维稳制度设计来实现。

除了以上方面, 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如一个地区在旅游发展的不同发展阶段, 如何调整扶贫机制能让贫困人口更多受益;如何满足不同特质的贫困人口的反贫困需求;如何提升贫困人口的参与等级并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持续获益;如何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 在保障旅游扶贫目标实现的同时使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收益均衡。这些问题需要在旅游扶贫实践中逐步解决, 也需要学者在以后的研究中给予更多关注。

摘要:旅游扶贫在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很大作用, 但在助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上收效甚微。要想让贫困人口从旅游扶贫中受益, 应紧紧围绕“贫困人口及其发展”这个核心目标, 解决好旅游扶贫的适宜性问题、扶贫目标对象的靶向问题和上访引发的扶贫资源分配问题。

关键词:旅游扶贫,贫困人口受益,贫困

参考文献

[1]葛志军, 邢成举.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J].贵州社会科学, 2015.5.

[2]欧阳群涛.Y镇的维稳:“一票否决制”下的乡镇治理[D].南昌:南昌大学, 2011.

[3]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

[4]李佳.扶贫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旅游人口 篇3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保险制度;异地养老;旅游养老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7-0134-02

1 概 述

所谓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市场指的是把适应老年旅游市场需求的旅游资源全部整合起来,通过一种有效合法的机制和各个养老机构的授权实行一个对接,各个养老机构之间相互交换客户资源,相互组织老年人到外地进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候鸟安居,让老年人在不增加很多财务负担的情况下进行旅游养老。

2 我国养老市场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小

我国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小的主要原因有:①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产业主要是以旅游业为主,故而其面对的养老环境和养老方式依然需要不断探索;②我国整体的老年人占比相对比较小,在这样的现状中,普通民众因为观念影响、周边现状的影响等,对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③以企业为单位的养老保险缴纳水平不高,这主要是受到我国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建立健全劳动合同相关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 个人养老的传统观念浓厚

在传统的养老观念中,主要是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和平安静。但是我们认为60岁退休的老年人,特别是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现代医疗科学发达的现代中老年人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回顾历史,对于养老的观念,很容易就会发现在中国传统的养老文化里,“父母抚养子女”,以及“子女赡养父母”被认为是完全合理的义务,特别是“养儿防老”这种传统的养老观念,根植于人们观念中已有世世代代之久,大大的影响着未来人们的养老价值观。

2.3 社区难以发挥养老保险投保职能

社区依然有着对养老保险进行统筹的义务和责任,实际上,我国的大部分社区在其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依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或者是零水平。

从社区的调查来看,社区工作人员主要是基于社区委员会或者街道办事处的整体领导下,以接受任务和完成任务为主。

在统筹日常管理过程中,关注到的总是眼前能够看得见的诸如文化建设、社区管理建设以及社区治安的管理。

在老年人群体中,以提供福利为主的社区建设为主,并且普遍认为,给予老年人的社区福利便成为老年人在日常活动懂最大的额外养老福利。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市场

SWOT分析

3.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市场的 优势

3.1.1 缓解社会养老压力

目前,我国已经慢慢进入到了老年社会,社会养老压力越来越大,紧跟着而来的就是很多的社会问题,医疗、交通、卫生等等,异地互动旅游式的养老方式可以帮助社会缓解养老压力,正好可以迎接现代社会需求。

3.1.2 减轻大城市医疗压力

目前,很多大城市的老年人在年老之后,依然生活在大城市里,一方面,大城市过快的生活节奏,污染的社会空气并不适合老年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大城市过多的养老人口,使得大城市的医疗卫生条件被严重占用,不能够获得足够的养老环境,于是使得大城市的养老问题不断尖锐起来。

而异地互动旅游式养老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有能力的老人选择异地养老,可以将大型城市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压力有所缓解,充分利用未开发地区的医疗卫生养老设施。

3.1.3 异地旅游式养老可以弥补社区养老不足

异地旅游式养老模式比敬老院养老模式能更加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关于这点的研究国内部分学者已经做了探究,中国社会子女养老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社会心理需求模式,在现代社会,虽然很多的老人选择了养老院的养老模式,但是在具体的老年人生活心理上其实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往往有的老人会产生一种羞耻感或者是子女不愿意赡养自己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异地旅游式养老刚刚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就可以使得子女在看望老人的时候获得很好的休息,另一方面,也打消了老年人的这种心理顾虑。

3.2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市场的 劣势

3.2.1 适应群体有局限

总体而言,我国的养老保险水平依然处于一个相对不稳定和不均衡的水平,这样的现状在世界都是一个特例。

作为一个新型老年国家,在当前的经济水平日趋高涨的情况下,整体的社会企业的营业收入依然以为数不多的造船工厂以及港口码头等大型企业为主。

所以,在我国养老保险的群体比例当中,国有企业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的私营企业。同时,在已退休的企业职工中,养老金的发放也是呈现与之成正比的一个态势。

3.2.2 保护体系不健全

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照和爱护,但是异地旅游式的养老模式往往使得突发疾病的老人没有办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帮助,所以从安全保护体系上来说还有很大的缺陷。

3.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市场的 机会

3.3.1 符合我国的社会化养老需求

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模式十分地符合目前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需求,加之我国越来越多的养老问题凸显出来,这种模式可以预见将会发生极大的转变与发展,未来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3.3.2 养老市场产业链发展机遇

目前,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模式被多个地区充分的重视与尝试,在此情况下,可以帮助我们的政府部门获得更多的支持案例、可能性、完善性,于是随着发展的完善,这种养老产业将会朝着集旅游、休闲、养老、医疗、养生等等各方面为一体进行统一化发展。

3.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发展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市场的 威胁

3.4.1 资金不足

目前,老龄化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养老金支付压力变得逐步增大。但是,一方面,由于国家迟迟没有相关的政策出台,导致当地政府将机关和完整的融资机构已经暂停了养老保险的实施,使得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数大幅度的减少。但是异地互动旅游式养老模式却没有这一状况的出现,异地互动旅游式养老模式需要养老人员有较为充足和稳定的养老金支持,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对其进行支持的话,往往会产生很多的资金不足问题。

3.4.2 观念落后

异地养老难免也会受到风俗习惯的影响,特别是在崇尚安土重迁,天伦之乐,并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中国来说,要实施异地养老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阻碍。而且各地方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优待政策等方面的不同也容易使老年人容易产生一种陌生的感觉。老人心里会对此感到极大的落差和不舒心。

4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市场发 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对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的宣传力度

在我国建立完善统一的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趋势,要想进一步对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进行发展,现在必须要打破现在的体制的影响和以前的观念的束缚,打破来自舆论的压力,加大对相关理念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看到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改革的重要性,以及改革之后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保证养该改革顺利进行。

4.2 拓宽筹集筹措资金渠道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改革成功的物质基础,拓宽筹措筹集资金来源,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有一定的盈余并且不断积累,调整国家财政支出和收入结构,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养老保险储备金,减小国家财政、企业、个人所承受的风险,这样使得养老保险的费用来源更加稳定,也使得异地互动旅游式养老模式的推广有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稳定其发展需求。

4.3 积极推进立法工作的实施

我国针对异地互动式旅游养老保险的立法工作进行的相对迟缓,各地对养老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均没有与之相关的法律条文的支持和维护。

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险法可改善人民生活状况,保证丧失劳动力人群维持正常生计,建立相关法律是维护不同岗位职工均有权利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有效保障。法制部门尽快推出全国不同地区统一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是实现异地互动旅游式养老模式发展推广工作的重中之重。

4.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政府应该要多鼓励多样化养老,在异地养老金上给予支持和引导,从政策和法律法规上给予优惠和保障。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不同的异地养老的网络,打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壁垒,从过去单一的传统的养老模式,转变为动静结合的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1] 刘伟,陈鹏.我国异地养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 院学报,2012,(03).

[2] 姜向群,季燕波,常斐.北京市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分析[J].北京社会科 学,2012,(02).

旅游人口 篇4

人口增长、人口质量、小学生肥胖、养老与老龄化、性别比例

1、population aging; outdated and abandoned;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 to respect and appreciate the aged; to provide safety and happiness

旅游人口 篇5

一、预习目标

1: 了解世界人口分布和大势;理解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2: 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因素、特点及实现人地协调的途径;

3: 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

4:了解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成因;通过对世界人口分布图的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二、预习内容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一般以 为衡量指标,但事实上,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

格局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 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人口 格局。

2.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

半球的20°―60°;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 千米范围内;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 米的范围内。

各大洲中, 洲人口最多, 洲至今没有常住人口。人口分布密集区:东亚、、和 国东北部。人口分布稀少区:高山和寒冷地带、地带和

地带。

知识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 ,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自然因素包括:

地形:平原人口 ,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 。

: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 、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分布也影响人口分布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

包括: 、、科技发展水平、的人口与发展政策、战争和历史因素等。政治因素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知识点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人口的总特征:

数量最大,密度高,分布 。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东西差异: 多 少;

自然差异: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 少;

经济差异: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 少;

民族差异: 多 少

知识点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 与

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 。

2、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 、、 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 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 供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_______丰富程度, 水平, 发达程度,

程度,人口 水平及

__ ___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具有 性和 性。

3、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 的生活方式,保证 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 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 的人口数量。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人口合理容量约为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 , ”的基本国策,以谋求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

2、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3、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4、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

5、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学习重难点: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特点

二、学习过程

问题探究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分布

1.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2.一个地区人口密度大好,还是人口密度小好?

3.读表1―3―1、1―3―2、1―3―3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及原因。

4.读图1―3―2世界人口密度图,找出人口最稠密的4个地区及人口最稀少地区,试解释的原因。

知识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地区人口稀少。这样说是否正确?可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举例说明政治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知识点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北部、西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人口仅占全国的4%,其中西藏的人口密度不到2人;其余省区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全国的96%,其中台湾人口密度高达500人以上。分析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成因。

2.从自然和社会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我国可以说“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被巨大的人口分母一平均,却是“地少物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最令人担心的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值还会下降,那么人口与环境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矛盾,请举例说明。

2.有一片草原,放养了一定数量的牛羊,若干家人在此幸福的生活。几年后迁来一定数量的人家,当地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但也可以勉强维持生活。又过了几年,又迁入了几家人口,结果生活难以维持,被迫大批人家外迁。你能够用环境人口容量理论解释吗?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分析表格中有关资料,回答(1)~(3)题。

(1)计算巴基斯坦人口密度(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入表中空格。

国家日本巴基斯坦蒙古澳大利亚

面积(万平方千米)37.879.6156.6768

人口(万人)12500140002361766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3311.52.3

(2)分析各国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3)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________________两种资源是否得到最佳结合。所谓最佳,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环境好的地区 B.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生态好的地区

C.资源丰富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 D.经济发达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B.生产力水平越高,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不明显

C.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D.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小

4.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生活方式 C.交通运输条件 D.文化教育状况

5.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南方地区人口多,北方地区人口少

C.高原地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 D.内陆地区人口密集,沿海地区人口稀少

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

A.西藏 B.内蒙古 C.青海 D.新疆

7.我国下列省中,人口密度差异很大,东部人口稠密,西部稀疏的是( )

A.四川 B.山东 C.新疆 D.台湾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9.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

①资源总数不断扩大 ②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增长 ④人口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不确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合理容量能进行定量计算,存在具体的数量

B.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往往低于其人口合理容C.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对制定该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D.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的极限人口数量

课后练习与提高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图,回答1~4题:

1.该地区海拔400米以下地区的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 )

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

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

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

2.下列地区与图中体现的情形最为吻合的是( )

A.德干高原 B.长江流域 C.非洲东部 D.西欧平原

3.影响图示人口与海拔关系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河流 B.气候 C.交通 D.矿产

4.在热带干旱地区人口的分布常与图示地区相似,是因为地势较高的高原、山区( )

①气候凉爽 ②资源丰富 ③降水较多 ④排水流畅

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地区中属人口稠密区的是( )

A.澳大利亚 B.东亚 C.北非 D.东欧

6.有关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密集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洲是非洲

C.世界上的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亚州人口最多,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7.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_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右图为世界总人口推算图,读图完成8~10题:

8.按图推算,预计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分别将达到( )

A.100亿、99亿

B.100亿、90亿

C.110亿、99亿

D.110亿、90亿

9.若本世纪末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 < b < cB.c < b < a

C.b < a≈cD.a≈c < b

10.有关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正确的叙述是

A.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必定越大

B.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C.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D.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易的大小也有影响

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1~12题:

11.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12.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I、Ⅱ、Ⅲ B.Ⅱ、I、Ⅲ C.Ⅲ、Ⅱ、I D.I、Ⅲ、Ⅱ

13.读下图表,回答问题。

表1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生命障碍不利高温高温舒适低温不利低温冷金属粘皮

>49℃>29℃>24℃21℃±3℃[来源:ks5u]<18℃<10℃<-20℃

(1)图1、图2和表1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和

(2)由表1可知世界人口最集中的温度带是 。

(3)解释图2人口集中分布在0-200米地区的原因是①

(4)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 的影响,从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过人口分布而影响 的形成和发展。

(5)除上述自然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有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14.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我国东、中、西部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人口密度统计图

材料3: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3省贫困人口最多,总计万左右,至在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仍接近600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100万。

(1)材料l反映出1990年一间我国人口分布发展的趋向是什么。

(2)根据材料2可得出我国人口的垂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自然、社会经济等角度简析云南、贵州两省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

(4)从环境人口容量角度出发,说明能否向西藏进行大量的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

明问题。例如,有些地区人口过密,劳动力过剩,就业发生问题;有些地区人口过稀,劳动力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影响经济发展。这些问题就涉及人口分布的问题。因此,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

3、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近海平原地带。原因是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气候适宜,平原面积广大,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而沿海地区降水较多,一般来讲,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平原地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有利于农耕,人口稠密。

4、世界人口最密集地区:东亚、南亚、美国东北部、西欧。

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西欧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世界人口最稀少地区:北美洲和亚洲的高山(地形崎岖,气候寒冷)、撒哈拉、中亚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带(气候干热,水资源缺乏)、亚马孙河、刚果河流域(气候湿热)、南极洲、北冰洋沿岸(气候寒冷)。

知识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不正确,说的太绝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沛、农业发达、人口密集,而处于同一纬度的青藏高原由于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多冻土、人口稀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是这样,如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而在高原和山区,如南美洲的玻利维亚高原、巴西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等。这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因素。

2.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存空间和生产、生活资料,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通常,生产力水平越低 , 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明显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土壤、矿产资源等。

3.政治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政治文化因素影响举例

政治因素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随之大规模移动

宗教信仰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文化风俗纽约城内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科技发展水平筑波科技城的形成

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新疆、黑龙江农垦区的形成

历史因素一些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

知识点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1、人口集中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以南,对比分析分界线两侧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和社会经济环境(经济、交通等)。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热丰富,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多高山高原,降水稀少,干旱多风沙,寒潮、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

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多,素质高,开发历史悠久,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地处内陆,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差,开发历史晚,经济落后。

2、一是自然环境优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低缓、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沿海交通方便。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二是经济实力雄厚。这里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又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技集中的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吸引大量外地人口的迁入,人口总量大大增加。三是政策因素,80年代以来国家从全局出发,制定有利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政策,使这里成为改革开放最先获益的地区,大大刺激了人口迁入。

知识点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1.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可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在水资源利用上可节约用水,呼吁保护水资源等。即我们应正视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矛盾,努力将人口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的限度之内,逐步走上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2.“环境承载力”(又称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都是新专业术语。“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环境承载力所指的人口规模应该是“为该地区的资源环境为维持生存必须的最低生活标准所能承受的最大的人口数量”,即人口数量的极限。

“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地球以及它的各个部分对人口的合理负载能力。也有人把人口合理容量称为理想人口或适度人口,其含义为“在一定条件下,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具有的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能带来最大社会效益的相对稳定人口。”所以环境承载能力下的人口数量与能最大程度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数量是不一样。

从情境材料中可以看到,草原上,开始时属于“人口合理容量”;当第一次迁入后,已接近“环境人口容量”;当再次迁入时,草原已超越“环境承载力”即“环境人口容量”。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或阈值),人类活动如果超越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人类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

当堂检测

1、解析:(1)先明确人口密度的概念。所谓人口密度,就是平均每平方千米内人口的数目,从表中资料可知:巴基斯坦的人口为1.4亿人,面积为79.6万平方千米,这样巴基斯坦的人口密度为1.4亿人÷79.6万平方千米=176人/平方千米。

(2)分析给出的数据可知:人口数量少,经济未必发达,如蒙古;人口密度大,经济未必落后,如日本;人口密度越大,经济未必越发达,如巴基斯坦。

(3)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和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两种资源得到最佳结合,就会达到两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还会使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

点评: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不能说明和决定这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只有把人口数量、密度和经济条件结合起来,才能说明问题。

答案: (1)176 (2)D (3)人口和自然 两种资源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

2.D解析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其主导因素是生活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地区一般而言,或是经济发达,或是自然条件较好。但是,环境和生态条件较好的地区,往往是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地区,人口较稀疏;而资源丰富的地区,如资源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发,人口也较稀疏;而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必然稠密。

学贵在用,上述几个都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但任何因素都不一定是决定性因素,有因时因地的差异。比如,资源再丰富,如果分布比较偏远,又没有开发,则人口稀少;生态条件好的地区,人口可能稠密也可能稀疏,要看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素。

3、B 4.A5.A 6.A 7.A

得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课后练习与提高

1~4解析:从图中的曲线变化可知,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左右,海拔500米至1300米之间,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多,应在气候湿热的赤道地区,在热带干旱地区,人口也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因为高原、山区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

答案:1、A 2、C 3、B 4、A

5.B 解析:东亚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类发展历史悠久,为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6.D 解析:世界人口分布密集地区主要位于自然条件优越的东亚和南亚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的西欧和美国东北部地区,既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平原,人口分布稀少。根据统计资料,亚洲人口最多,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以上

7.D解析:从原始社会经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导致资源的种类、数量、范围、利用率不断发展,从而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

8.B解析: 读图可直接推知2050年的世界人口数约100亿,再减去发达国家人口数约9亿,即发展中国家人口数约为90亿。

9.C解析:合理人口容量一般小于环境人口容量,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为8 ~ 9亿人,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人,图中a大约等于16亿。

10.D解析:科技发展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11.B解析: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等许多因素的制约,并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加大。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就会导致环境问题。

12.解析Ⅰ图表示环境容量始终高于人口数量,这是最理想的;Ⅱ图表示人口数量在某一个时段超过环境容量,但很快恢复到环境容量以下;Ⅲ图表示由于人口数量太大,环境遭到破坏,新环境容量已低于原环境容量。答案:A

旅游人口 篇6

为认真贯彻落实《20XX年湘西州实有人口管理工作计划》和《州实有人口专项组工作制度》有关要求,依据《州实有人口专项组成员单位职责》,我局按照职责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出本年度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相关政策条例,立足州情,着眼长远,积极发挥人社部门的职责和作用,不断创新思路,努力推动新形势下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向科学化、系统化、实效化方向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组织高效、有序运转,我局专门成立局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专项组,组长由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州绩效考核办主任吴明强担任,副组长由州人社局副调研员向仍稳担任,成员有:就业科科长鲁纪冰,养老保险科科长彭正和,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徐卫,新农保科科长曹贤文,法规科科长向必红,劳动仲裁院院长严洪涛,劳动监察保障局局长邓万学,人才开发与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科科长杜鹏等,另外,局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专项组设专项联络员一名,由杜鹏同志担任,主要负责与州实有人口专项组加强联络,发挥本部门与专项组各成员单位间的联络、沟通、桥梁、纽带作用。

三、工作职责

(一)负责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加强对流动人口就业、职业培训、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

(二)指导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加强流动人口就业服务工作,按规定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大综合培训条件的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力度,大力促进流动人口就业,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境外人员在湘就业的相关管理服务工作;

(三)依法依规为流动就业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服务;

(四)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涉及流动就业人员的劳动纠纷,查处侵害流动就业人员劳动保障权益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五)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管理,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打击针对流动就业人员的职业中介欺诈行为;

(六)负责流动人才的相关服务和管理工作;

(七)完成专项组赋予的其它职责任务。

四、工作任务

(一)积极配合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政策研究

积极配合由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小组牵头,有关部门、单位参加的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政策研究,系统性地提出搞好以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意见建议,为具体政策措施的提出提供思路和方向。

(二)不断完善健全就业政策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1、继续开展“春风行动”,强化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力争20XX年下半年“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2、20XX年11月、12月,开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专项行动, 20XX年上半年制定下发指导意见。

3、推动农民工集中地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设,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做法,积极开展实有人口争议调解仲裁工作,依法维护实有人口权益。

(三)提高农民工参保比例和保障水平

1、推动落实《社会保险法》和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

20XX年11月、12月,完善配套政策,加强政策宣传,努力扩大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

2、强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质量,努力提高为农民工参保缴费服务质量。

3、20XX年底前,探索建立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流动人口保险保障体系,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建立适应流动人口的产品。

(四)继续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服务主题创建活动

根据省人社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开展诚信服务主题创建活动的通知》(湘人社发[20XX]57号)精神,我州把“创群众满意岗位、创诚信服务单位”作为工作目标,把诚信服务主题创建活动贯穿到工作的方方面面,紧紧围绕民生事业这个中心,大力倡导诚信服务理念。

20XX年,我局将继续严格按照“五个统一”原则,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发动举办“春风行动”、“ 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等各类就业服务活动,不断将诚信服务主题创建活动引向深入。

(五)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顿专项治理行动,逐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根据《关于开展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及人事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有关事项的通知》(州人社函[20XX]47号),20XX年3月份,会同组织部、宣传部,公安、工商、税务、国资委、总会等部门,联合下发开展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整顿专项治理行动通知,分别定于6月、9月开展两次联合专项治理整顿行动,通过依法联合执法,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管理,有效打击针对流动就业人员的职业中介欺诈行为。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密切配合。

各成员要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切实将其摆到重要工作日程上来。

由于此项工作牵扯面广,涉及科室多,各成员之间要积极沟通协调,密切配合,确保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二)严谨工作,认真总结。

要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把此项工作抓紧抓好,坚持定期总结汇总,重要经验、重点难点问题、对策建议及时上报局专项组,重要情况经局专项组研究后由联络员及时报送州专项组。

(三)坚持考评,赏罚分明。

局实有人口专项组坚持对局属各成员科室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年度考评。

考评时间为每年的12月底前,依据州实有人口服务管理考评细则进行,主要考评成员科室履行职责情况和目标管理任务完成情况,对任务完成出色的及时给与奖励,对消极应付,工作不负责任的要严厉责罚,做到赏罚分明。

湘西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XX年6月20日

实有人口工作计划[2]

冶山镇20XX年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计划

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今年,为促进冶山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镇将对全镇实有人口进行服务式管理,这一举措将对我镇经济发展的加强和创新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我们按照“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新使命,把社会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谋划与推动,不断创新实有人口服务管理机制,着力破解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服务管理难题,努力为我镇的社会管理创新作贡献、探新路。

从即日起,所有社区民警和佩戴“实有人口信息采集”证件的工作人员入户,进行房屋地址信息和人口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包括居住、工作、生活在冶山镇的全部实有人口数据,及所有建筑物信息,登记入册。

一、坚持产业引导,不断优化人口规模和结构。

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总量控制、优化结构、完善管理、做好服务”的原则,大力实施产业、人口和镇、村空间“联动调控”,力争以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人口规模和结构“双优化”。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资金密集的新兴产业加速崛起,而高消耗、高污染、低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步减少,使实有人口的年增长量调控在适度范围之内,并通过发展教育事业、加强职业培训,不断改善人口素质。

二、坚持共建共享,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把非户籍人口纳入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实有人口数量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建立来外来建设者与本镇户籍人口平等就业制度,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进一步完善全镇居民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

三、坚持科技支撑,不断提高实有人口管理科学化水平。

大力推进现代科技手段在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中的应用。

健 全我镇实有人口管理全覆盖体系,将更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政府部门可实时掌握本辖区内的人员变化、流动趋势,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服务。

同时,该体系可帮助公安机关加强治安、刑事案件的破获。

严格控制和及时发现暂住人员的违法行为。

为了做好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探索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机制,镇建立信息发现机制、协调沟通机制和考核评估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旅游人口 篇7

旅游消费结构是建立在行、游、食、住、购、娱六要素基础上的,这些基本要素相互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及消费水平是保证旅游业健康有序稳定持久发展的基本条件。旅游产业内部各要素的发展只有不断通过综合平衡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才能使整个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目前,业界学者对于旅游消费结构的概念内涵界定较为一致,对旅游消费结构产生的经济效应多数通过定性的方法来分析,对于旅游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较少且不深入,对于旅游消费结构合理与否主要是参照国际上标准及发达国家[1,2]。在大力推进海西旅游之际,全面、科学地度量福建省旅游六要素花费水平在福建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正确认识旅游消费结构与旅游人口流量经济效应的关系,将对优化福建省旅游消费结构,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选择福建省十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定量的方法,揭示旅游消费结构如何对旅游人口流量经济效应产生影响,从而为福建省旅游业在六要素方面的投入提出建议。

1 旅游消费结构对旅游人口流量经济效应的影响分析

1.1 研究方法与数据搜集

本论文将旅游消费结构对经济效应的影响界定为对GDP的影响,将GDP与行、游、食、住、购、娱六个要素Xi(i=1,2,…,6)共同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 Regression, VAR)。VAR模型通过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回避了结构化模型的需要。

GDΡt=a11GDΡt-1+i=16a1,i+1Xit-1+b11GDΡt-2+i=16b1,i+1Xit-2+C1+ε1,t

X1t=a2,1GDΡt-1+i=16a2,i+1Xit-1+b2,1GDΡt-2+i=16b2,i+1Xit-2+C2+ε2,t

X2t=a3,1GDΡt-1+i=16a3,i+1Xit-1+b3,1GDΡt-2+i=16b3,i+1Xit-2+C3+ε3,t

X3t=a4,1GDΡt-1+i=16a4,i+1Xit-1+b4,1GDΡt-2+i=16b4,i+1Xit-2+C4+ε4,t

X4t=a5,1GDΡt-1+i=16a5,i+1Xit-1+b5,1GDΡt-2+i=16b5,i+1Xit-2+C5+ε5,t

X5t=a6,1GDΡt-1+i=16a6,i+1Xit-1+b6,1GDΡt-2+i=16b6,i+1Xit-2+C6+ε6,t

X6t=a7,1GDΡt-1+i=16a7,i+1Xit-1+b7,1GDΡt-2+i=16b7,i+1Xit-2+C7+ε7,t

VAR模型建立后,可以用脉冲响应函数(IRF)描述VAR模型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用方差分解分析内生变量中的变化分解为对VAR模型的分量冲击,从而研究行、游、食、住、购、娱六个要素Xi(i=1,2,…,6)如何对GDP产生影响。

福建省旅游收入包括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但由于统计数据的不完全,所以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是1997-2006年福建省国内旅游的相关数据,并将旅游各要素的收入值等同于旅游各要素花费值。

数据来源:根据1997-2006年《福建统计年鉴》整理

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1997-2006年福建省旅游各要素花费趋势变化及旅游各要素花费与GDP变化的对比[3],旅游饮食、旅游住宿、旅游交通(2000年略有下降,主要是受出行方式变化的影响)、游览景点、旅游购物及旅游娱乐的消费在这十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2006年均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旅游人口的旅游消费水平总体上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在旅游消费中,基本旅游消费比例在10年中虽有一定的下降,但仍然约占55%,而非基本消费约占45%,其中娱乐和购物消费约占20%。在旅游发达国家,非基本旅游消费支出高达60%以上,而基本旅游消费支出则控制在30%~40%[4]。福建省旅游消费结构中“行、游、食、住”四项旅游基本消费的旅游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偏大,这种失衡会导致旅游消费增值空间缩小以及旅游者消费热情的降低,影响旅游各要素的消费水平,从而影响旅游目的地旅游人口流量经济效应的发挥。

1.2 模型的运用与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旅游消费结构如何影响旅游人口流量经济效应,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定量分析。根据以往研究理论可知,合理的旅游消费结构可以通过旅游收入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福建省旅游业的各项指标在总体上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对福建省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相应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福建旅游业,文章使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向量自回归方法(Vector Auto Regression,简称VAR),对福建省GDP与旅游六要素各项消费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GDP与旅游六要素自回归模型,分析旅游消费结构对旅游人口流量经济效应的影响。

这里仍选取福建省1997年至2006年的数据(见表2)进行分析。

1.2.1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在经济上,平稳性分析很重要,因为非平稳是和结构性变化同步的,能够引起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可以是技术创新,还可能是政策改变等其它原因。如果用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研究,则时间序列的变化可能是由技术创新或政策改变等经济环境的外生变量的变化引起的,而不是由方程的内生变量的变化引起的,那么用内生变量的变化来解释时间序列的变化显然没有意义。因此,在建模前应运用ADF方法来检查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

先对原始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运用Eviews3.1软件,检验结果如表3,ADF统计值均大于10%临界值水平,说明原始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为了使时间序列变得平稳,我们求其对数收益率:

RGDΡ=lnGDΡtGDΡt-1RXi=lnXitXit-1,i=1,2,,6

对收益率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运用Eviews3.1软件,检验结果如表4,ADF统计值均小于5%临界值水平,拒绝单位根的原假设,说明原始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这里用X1表示交通消费所带来的旅游收入,X2表示住宿消费所带来的旅游收入,X3表示餐饮消费所带来的旅游收入,X4表示购物消费所带来的旅游收入,X5表示游览消费所带来的旅游收入,X6表示娱乐消费所带来的旅游收入。

1.2.2 VAR模型的建立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适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分析。这种模型以数据为导向,以模型中所有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滞后变量进行回归,用来估计联合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我们对收益率时间序列建立VAR模型,由于数据量所限,无法把GDP与六个要素Xi(i=1,2,…,6)共同建立VAR模型,只能把GDP与六个要素分别建立VAR模型了,如下式:

RGDPt=a11RGDPt-1+a12RXit-1+b11RGDPt-2+b12RXit-2+C1+ε1,t

RXit=a2,1RGDPt-1+a22RXit-1+b21RGDPt-2+b22RXit-2+C2+ε2,t

其中i=1,2,…,6。

1.2.3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IRF)是用于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冲击对系统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对一个变量的冲击将直接影响这个变量,并通过VAR模型动态传导给其他所有的内生变量。由于广义脉冲方法不依赖于VAR模型中变量次序的正交的残差矩阵,所以选择广义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上述六个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为了便于比较,把六个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画到一起,见图1,表5给出了脉冲响应函数的具体数值。横轴表示滞后期,纵轴表示冲击的响应程度。可以看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冲击都是周期的,并且冲击幅度越来越小,说明六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冲击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变小。RX1、RX4、RX5和RX6的周期大约是3年,RX2和RX3的周期大约是2年,说明发展住宿(RX2)和餐饮(RX3)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RX6的冲击作用最小,RX1、RX2和RX5的冲击作用较大,最大冲击在第3年都在0.2附近,说明发展交通(RX1)、住宿(RX2)和游览(RX5)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而娱乐(RX6)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大。除了RX6外,其他因素的正的冲击大于负的冲击,说明六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阻碍作用,但福建省娱乐(RX6)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太小,几乎为零。

1.2.4 方差分解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给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而方差分解是把内生变量中的变化分解为对VAR的分量冲击。因此,方差分解给出对VAR中的变量产生影响的每个随机扰动项相对重要性的信息。对上述六个VAR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分析,图2给出了RGDP的方差分解对比图,反映了六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大小。其中横轴表示滞后期,纵轴表示贡献率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RX3的贡献率最大,在4年后就稳定在35%,说明餐饮(RX3)已经在促进经济增长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素RX4的贡献率在第2年达到最大的25%,但随后逐渐减少,在第7年后稳定在17%,说明购物(RX4)只能在短期内对经济的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因素RX2的贡献率逐年增大,在第6年后稳定在11%,说明住宿(RX2)对经济的增长有长期的促进作用,并且目前的贡献率还不大。因素RX1、RX5和RX6的贡献率都较小,均少于5%。

2 结论

通过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证实了旅游消费各要素在不同时期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总体来说,旅游各要素消费对GDP的增长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从脉冲响应函数(IRF)分析结果来看,RX1、RX2和RX5的冲击作用较大,说明在交通(RX1)、住宿(RX2)和游览(RX5)方面供给投入越多,为旅游者提供的可消费产品越多,旅游者在这些方面的消费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要想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则要大力发展住宿和餐饮,这也与住宿和餐饮消费是基本消费有关,加大基本消费以增大旅游总消费,从而增加旅游总收入,带动经济增长。因此,我们在旅游产品结构中应调整食、住、行、游、购、娱的投入力度,即我们要增加交通、住宿和游览方面的供给。若要在短期内实现经济效应,则要大力发展住宿和餐饮的供给。

从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可知,福建省到2006年为止交通、游览、娱乐对经济的贡献较小,因此,交通、游览、娱乐设施的发展潜力还是很大的,福建省应从各方面保障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娱乐的花费。购物在通常意义上的理解要加大购物消费,而事实上购物在增长一定时间后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这与一个理性的旅游消费者他的总支出预算有一定的关系。在优化旅游消费结构过程中应注意加大交通、游览、娱乐设施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以提高娱乐这项非基本消费的比重。对于福建省购物的供给则不一定要增加,应稳定购物消费,这与平时所强调大力发展购物的力度是不一致的。

综合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可以知道在福建省首先应该大力发展交通(RX1)的投入,因为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在第9年还能保持0.12的冲击,其贡献率稳定在2%说明投入严重不足。其次应该增加住宿(RX2),因为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对经济促进的周期较短,对目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11%,比较小,体现了其投入不足。最后是大力发展娱乐(RX6),因为其目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参考文献

[1]王媛,黄震方.国内旅游者消费结构及相关行为因素分析——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4):123-126.

[2]贾英.中国6大热点城市入境旅游消费结构比较研究[J].旅游科学,2008(6):13-17,30.

[3]崔建凤,张健.河北省入境旅游市场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9,9(7):31.

旅游人口 篇8

自2010年6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九大任务之后,全国范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已经由战略规划进入实施联合阶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把握人口的变化特点与经济社会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制订城市发展战略意义重大。最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北京市解开了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发展特征。本刊编辑部特约三位专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化的趋势,以及世界著名城市自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人口增长的分布特点,经济结构转变与用地三者的相互联系等,从而正视北京人口形式走向,主动迎接管理挑战。

人口有序管理是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创新之一,由人口管理到人口有序管理,两字之差表明北京人口管理将由传统单一的“人的管理”转向“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探讨北京人口现状,寻求城市管理新突破,将是下一步北京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的必然之路,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人文北京”内涵的全面体现。

人口有序管理是北京“十二五”规划中具有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的创新之一,由人口管理到人口有序管理,两字之差表明北京人口管理将由传统单一的“人的管理”转向“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北京人口管理确实面临许多难题,如何在准确把握北京人口现状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在管理上寻求新的突破,将有序管理落在实处,是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北京人口的基本特征

最近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通过网站、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布了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比较,虽然从总体看,北京的人口结构没有发生质的改变,但是程度上的变化却非常明显。

1.人口增速过快,规模大大超出规划目标

这次人口普查北京市共登记常住人口1961.2万人,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增加604.3万人,增幅41.9%,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均增长率为3.8%,大大快于20世纪90年代年均增量26.6万人、年平均增长2.2%的速度,提前10年突破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总量控制在1800万人的目标。

2.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每10人中有3名大学生

一是常住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0年的10年提高到11.5年;二是每10万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已经达到31499人,比2000年的16839人增幅87.1%,比上海同类指标高出9500多人,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3.人口老龄化进程减缓,“人口红利期”延续

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70.9万人,占8.7%,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微增0.3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中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621.6万人,占总人口的82.7%,高出2000年同类指标4.7个百分点,换言之,在北京近10年增加的604.3万人中,89.6%的人口是劳动年龄人口,“纺锤形”人口年龄结构“中间大”的特点更加突出。它表明北京市劳动力资源丰富,仍然处于“人口红利”的黄金时期。

4.常住外来人口增速加快,呈现一些新特点

2010年常住外来人口达到704.5万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增加447.7万人,增幅1.7倍,在常住人口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35.9%,即每3个常住人口中已有1个是外省市来京人员。由于10年增加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74.1%,因此,常住外来人口的激增是北京10年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相比,外来人口有几个明显变化:

一是性别结构趋于合理。2010年常住外来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18.9,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50.8相比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对女性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二是平均年龄逐渐增大。年龄中位数是反映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和集中趋势的指标,意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2010年常住外来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29.6岁,分别比2005年1%人口抽样和2000年“五普”时提高0.9岁和2.2岁。

三是环城带人口增速加快。虽然位于中心城区边缘的朝阳区和海淀区仍然是外来人口的高度聚居之地,其人口总和占到全市常住外来人口的39.3%,但是与其交界的昌平区已经跃居常住外来人口的第三大区,人数达到84.7万人,而且从增速看,位于环城带的通州区、昌平区和大兴区三个区的常住外来人口增长最快。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8.6%、18.3%和18.2%,远高于本地区常住人口的年均增速。

四是务工经商比例大幅提高。2010年在北京的704.5万常住外来人口中,务工经商的人口比例已由2000年的68.3%上升到73.9%,增幅5.6%,净增人口约345万人,是2000年的近2倍。

五是移民特征日趋突出。一方面是外来人口在京居住时间普遍趋长,其中1/4的外来人口在京居住时间在6年以上;另一方面随迁家属或是投亲靠友比重明显增加,已占常住外来人口的1/8。

5.户籍人口人户分离严重,分离时间长达5.5年

人户分离是近十年来北京户籍人口变化的突出特点,分离的原因主要是拆迁搬家、随迁家属和务工经商。十年间,北京市人户分离人口[1]不仅大量增加,而且分离时间普遍较长。2010年在北京1256.7万常住户籍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多达345.4万,比2000年净增127.9万人,在常住户籍人口中的比重也由19.8%升至27.5%。平均人户分离时间长达5.5年,其中37.1%的人口人户分离时间在六年以上。

6.人口外扩趋势显现,但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

近年来北京人口的区域分布已经呈现由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生态涵养发展区限制增量的“三降一升”态势。一方面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比重下降,分别由2000年的15.6%和10.1%下降至11%和9.5%;另一方面,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平分人口增量,且后者比重明显提高。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两个功能区新增人口占10年全市人口增量的92.1%,分别达到271.6万人和262万人,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在全市的比重由49.5%降至48.7%,而城市发展新区人口比重由24.8%升至30.8%,升幅6%。尽管如此,北京人口区域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一是区域间人口密度差异明显。201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为23407人/平方公里,是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密度的3.1倍,发展新区的24.4倍;二是区域内部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结合部地区“城中村”人口密度远高于周边的城市社区。

二、正确研判人口形势,主动迎接管理挑战

虽然已经公布的“六普”数据提供给我们的人口情况还仅仅是一个粗线条的,但是从人口管理的角度分析,已经有许多信息值得研究。

(一)人口形势总体向好,客观评判现实问题

1.判断北京人口形势总体向好的三个标志

首先是流动人口结构的优化。作为一个有着近2000万人口的特大型移民城市,北京人口结构的改善虽然从总体上看是性别比趋于合理,老龄化进程减缓、文化素质明显提升,但是如果我们把占常住人口1/3的外来人口因素考虑进去,不难分析出在常住户籍人口结构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北京人口结构改善的背后是外来人口总体结构的优化,包括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就业结构的改善,即外来人口的大幅增长是有人口结构优化做支撑的。

其次是人口区域分布的改善。2010年人口区域分布虽然还不甚理想,但是“三降一升”的分布态势表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北京“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四个城市功能区人口正在向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

第三是继续保持劳动年龄的优势。在全国许多城市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数百万具有竞争实力的劳动者,不仅帮助北京化解着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风险,而且源源不断地贡献着经济财富,使北京这个十多年前就已进入老龄社会的城市持续地分享着“人口红利”。

上述三个指标都是决定北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的重要的积极因素。

2.认清人口规模调控的客观性、艰巨性、可能性与协调性

当然,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还是北京城市人口的总规模,因为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十分纠结的事。一方面是人口的频繁流动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另一方面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失调,可能诱发“城市病”等社会风险。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北京1961.2万人的城市规模呢?首先应该承认现实的客观性。工业化时期的人口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流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使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人口向大都市圈聚集的脚步也没有停止。因此,在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数百万人怀揣梦想奔向具有首都优势和区域经济高地叠加的北京工作、生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其次是认清人口规模调控的艰巨性。人口规模调控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常常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相对应,因此,不要期冀通过政策调整就可以一蹴而就。第三是认同调控人口规模存在的可能性。一方面北京产业升级换代,使人口规模调控还有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对域外人口的拉力会逐渐降低。特别重要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政府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调控上的公权力和公信力,使政府在城市人口规模合理调控上具有相对于西方国家的独特优势。第四是重视人口规模调控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协调性。切忌以牺牲流动人口权益作为人口规模调控的代价,注意在调控人口规模的同时,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3.传统的户籍管理模式亟待改进

以户籍属性、属地作为社会管理对象是我国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物,其特征是“城乡分治[2]”与“人口分管”[3]。本来“城乡分治”的社会管理模式所对应的是以户籍为单位,城乡人口居住地界限分明,城镇居民居住地相对固定、人户统一,农村人口严格限制进城的传统社会形态,后来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大量流动人口进城的管理需要,全国范围内各级政府组织都设立了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又形成了户籍人口与流动人口分管的社会管理模式。“城乡分治”与“人口分管”两种社会管理模式叠加产生的最大问题,不仅是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因资源配置不足难以到位,而且因为目前政府提供的许多公共服务和管理,包括劳动就业、低保申领、优抚照顾、医疗卫生、党员和转退人员的管理都是以户籍所在地为依据的,因此,大量“人户分离”人口的存在,也使户籍人口的权利保障难以落在实处。客观地说,传统户籍管理模式产生的诸多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只是北京更为突出,因为它涉及到占北京常住人口半数以上人口的公共利益,因此,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二)人口管理创新时机已到

1.全国范围的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提到议事日程

自2010年6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九大任务之后,全国范围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已经由战略规划进入实施阶段。2011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发表重要讲话,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到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指出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明确提出了当前需要重点抓好的八项工作,其中就包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以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等,这些都为北京人口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

2.北京社会管理创新已有明确目标和任务

2011年6月3日中共北京市委十届九次全会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以解决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完善社会服务为重点,以创新社会管理为动力,以动员社会参与为基础,以优化社会环境为保障,以构建社会和谐为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开创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社会建设新局面。明确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的主要目标是:社会服务更加完善、社会管理更加科学、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北京社会管理创新的十项重点任务:一是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着力在创新服务中加强社会管理;三是着力实现各类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四是着力夯实社区服务管理基础;五是着力创新各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服务管理;六是着力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管理水平;七是着力加强公共安全服务管理;八是着力创建社会文明环境;九是着力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十是着力以党建工作创新引领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它标志着北京社会管理创新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3.构建适应首都发展的人口格局首次写入“十二五”规划

与“十一五”规划重在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提出的指标主要围绕人口自身发展不同,在2011年1月公布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北京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构建适应首都发展的人口格局,即逐步形成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多元和谐、分布合理、服务有效、管理严格、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格局,并将其细化为合理调控人口规模、改进人口服务管理和引导人口合理布局三个部分,这种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人口发展目标的确立是北京实现人口有序管理的重要基础。

三、对人口有序管理的几点认识

1.“人口有序管理”的新内涵

“人口有序管理”作为一个全新概念,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通常我们看到的解读多是从流动人口管理的角度,强调通过经济、社会、法律等手段,控制人口的无序流动,使社会处于组织程度较高、秩序井然的状态。而我们所说的“人口有序管理”则是站在人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通过社会管理创新,促进人口管理向着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多元和谐、分布合理、服务有效、管理严格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讲,“人口有序管理”的内涵已经超出了狭隘的流动人口管理范畴,是从人口全员化管理的角度,与社会管理创新相契合的全新概念。

2.正确把握人口规模调控与人口有序管理的关系

人口规模调控是人口有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前提条件。因为人口有序管理是一个涵盖人口“规模、结构、和谐、分布、服务、管理”多目标的集合,规模适度只是其中一项内容。倘若把它作为有序管理的前提,则意味着没有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就无需提出人口有序管理,显然这与现实情况不符。说它是重要组成部分,或是北京明确提出要努力遏制人口无序过快增长的局面,不仅是因为北京现有的人口规模已经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需要调控,也因为北京已经出现了人口无序盲目聚集膨胀的势头。当然这种无序盲目不是指流动人口进京目的盲目,而是指部分产业发展失控导致对人口的无序吸纳。因此,从“人口规模调控”入手,通过对“六普”数据的定量分析,从管理的角度找出人口的社会结构与空间布局、就业构成的对应关系,有针对性的提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管理措施,力争通过管理来促进产业和人口规模的匹配,进而实现人口规模适度的目标,无疑是“人口有序管理”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好处:一是厘清了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因放大人口规模调控在有序管理中的作用而使有序管理落入单一调控人口规模的误区;二是有助于在人口有序管理框架下实现调控人口规模、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服务保障的有机结合,避免将人口规模调控与改善流动人口服务对立起来。三是有利于与社会管理创新对接。人口有序管理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社会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实现人口有序管理的制度保证。

3.“人口有序管理”重在统筹兼顾、同步推进

人口有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控制人口规模,又要分享“人口红利”;既要保持城市“活力”,又要防止出现“大城市病”;既要强化管理,又要做好服务等等。妥善处理这些复杂关系需要从北京的现实出发,在统筹兼顾、同步推进上下功夫。

统筹兼顾需要把握好三层关系:一是平衡人口规模调控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北京现有人口规模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是如果把承载力作为人口规模调控的首要因素,而不能兼顾老龄化社会对财富积累的需求,那么,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将对人民生活及社会和谐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防止顾此失彼。应当以“人口均衡”发展作为“人口有序管理”的基础,即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并且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协调平衡发展十分重要。二是统筹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关系。“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没有规划做引导、建设做支撑,人口有序管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规划做引导不仅要将与人口规模调控相关的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规划等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在规划中直接体现以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扩散、住宅用地控制、就业政策引导、社会保障监督等人口规模调控的思路,同时要考虑人口变动趋势,统筹规划配置公共服务实施,特别是重点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倾斜,在满足实有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同时,避免“大城市病”的出现。建设做支撑就是要将规划落地实施,特别是加快对人口密集且公共服务实施严重不足地区的建设,为人口有序管理打好基础。三是正确把握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对立统一关系。在北京持有“提供的公共服务越多,人口规模越控不住”看法的人不在少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政策选择。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作为一对矛盾,体现在管理者和被服务者在人口管理服务方面具有不同的要求,即管理者强调控制规模,被服务者强调权益对等,但是人口管理与服务在目标上又具有同一性,即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服务者都希望北京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这是与人口有序管理目标一致的本质要求。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人口规模的扩张与公共服务的提供之间并没有绝对的正相关性,因为收入预期是决定人口聚散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调控人口规模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可以增强移民的社会归属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调控人口规模与提供公共服务是人口有序管理的两个方面,不应成为相互制约的因素。

同步推进是指人口有序管理作为综合创新与系统创新,需要顶层设计和整体推进。例如将人口有序管理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框架之中,以构建居住地实有人口一体化管理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人口有序管理机制;改善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重视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在人口有序管理中的作用,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形成多元主体各司其职、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化研究。

注:

[1]人户分离人口是指有本市常住户口,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户口登记地和居住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的人口。

[2]城乡分治是指城乡社会彼此独立、相对封闭的社会管理模式,即街乡行政组织和居村自治组织以户籍属性为界,分别管理和服务于城镇户籍人口和农村户籍人口。

[3]人口分管特指在居住地层面,以户籍属地划线,非户籍的流动人口,无论他是居民还是农民身份,只要是离开户籍所在地工作、生活,都由专门设置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构提供管理与服务。

上一篇:观看建国大业心得体会下一篇:华师教育学在线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