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2024-10-29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精选12篇)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篇1

据《中国旅游网》有关资料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入境旅游者对中国旅游资源中的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和饮食烹调等方面一直都有浓厚的兴趣,且呈上升趋势。其中,2000年入境旅游者对中国的文物古迹有极大兴趣的达44%,对中国的民俗风情、饮食烹调和文化艺术有浓厚兴趣的分别达34.4%、31.9%和24.5%。外国旅游者感兴趣的旅游商品也集中在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和服装,选择率超过50%。在对来我国旅游的美国旅游者的抽样调查中,以欣赏文物古迹与民族文化为目的的占80%以上[1]。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在整个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整个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1 民族文化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

1.1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从“一大属性两大功能”出发[2],旅游资源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把旅游资源定义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2]据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定义为具有吸引力、可被旅游业利用而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切民族文化,包括一个民族在衣着、居住、饮食、生产、节庆、礼仪、婚俗、丧葬等各方面所特有的传统、风尚、喜好和禁忌。但某种民族文化能否成为旅游资源,要看其自身的吸引力和可利用性。“只有对旅游者有吸引力的、为旅游业利用后产生效益功能的客体才可以称得上旅游资源。”[2] 因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存在于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与可利用性的发挥,不仅取决于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和美学特征,同时也取决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作用。

1.2 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旅游是指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开展的系列旅游活动。民族文化旅游的实质就是旅游者离开常住地去满足自己对异域民族文化探新求异的需求。相对于传统旅游产品而言,民族文化旅游更符合现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取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越来越功利化,淳朴的文化环境越来越少。但在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对淳朴文化氛围的向往,这就使淳朴的民族文化显得弥足珍贵,也更能激起人们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向往。

“可持续发展”这一术语在1987年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中被正式明确解释为: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从可持续发展的解释出发,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对民族文化旅游的需求,又要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对民族文化旅游需求的能力,即体现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透支对子孙后代来说意味着可能永远看不到传统的村落,永远体验不到异域民俗风情和淳朴民风,这对他们是极不公平的。因此,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应把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最重要的使命。然而,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旅游开发和经营是导致民族文化异化的内在根本原因”[3];另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又必须要保护和发展富有旅游价值的民族文化。那么,如何调和两者之间的矛盾,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当地居民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积极性,而积极性的提高,最直接的动力莫过于经济上受益。本文试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来探讨民族文化旅游中利益分配的理论依据和利益分配公平性的实现途径。

2 生产要素及其提供方的角色和贡献

2.1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中的生产要素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产品是一个由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组合的整体概念,这当中的生产要素既包括物质要素,又包括非物质要素。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无形的产品,其生产要素同样涉及到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个方面。其中,物质要素是指能以实物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种生产要素,如资金、土地等;而非物质要素是指不能以实物表现出来的各种生产要素,如管理、民族文化等。在民族文化旅游这一产品的所有生产要素当中,民族文化表现出最强的稀缺性。

2.2 生产要素提供方的角色和贡献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主要包括投资方、与之相关的各级政府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政府机构)和当地居民。这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所形成的合力决定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那么,这三者当中谁最有可能、也最有条件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主体呢?从理论上说,投资方是民族文化旅游运行的直接管理者,也是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获利最直接的一方,理应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主体。但是,由于投资方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作为一种外来经济资本的代表,他们最关心的只是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这种利润最大化往往体现在短期的经济效益上。为了达到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投资方就会千方百计地促使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去迎合当前旅游消费者的需求,较少顾及其可持续发展,因此将投资方视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主体是不现实的。

政府机构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政策的制定者和政策实施的监督者。1997年12月,由我国国家旅游局等单位联合召开了首届“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标志着政府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介入和关注。加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具有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双重意义,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发展。但是,由于各级政府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外部性,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往往力不从心,仍然难以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主体,只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特征,决定了其保护的现实主体只能是民族文化创造者和继承者——当地居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存在于当地居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方方面面,只有当地居民有意识、自觉地继承和发展其民族文化,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从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程度出发,每个民族集体都可以分为民族精英和普通民众,他们都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至关重要的主体。但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民族精英和普通民众对民族文化保护观点往往不一致,前者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观点的形成要早于后者,认识的水平也高于后者。这就造成各级政府和民族精英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总是和普通民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自觉丢弃形成极大的对比,使一些民族文化复兴景象多与民间社会生活脱节,在表面的繁荣下面隐藏着一股衰退的潜流[4];进而使民族文化保护出现一种普遍的“泡沫现象”,即对民族文化在一些政府着力打造的“点”上红红火火,而在广大民间这个“面”上不断流失,这对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离开了民族传统文化赖以存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民族传统文化的内隐因子将失去作用,这就像把鲜花从枝头上剪下来插入瓶中、把鱼从江河中捞出放入鱼缸内,其生命力必定是不能持久的。”[5] 因此,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只局限于政府部门和民族精英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动员普通民众。那么,如何动员普遍民众积极主动地传承、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呢?除了一般的宣传教育之外,最为重要的是要找出普遍民众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动力,而这一动力的关键就是要使其在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3 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分配公平性

3.1 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放任”的市场经济最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协调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已经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也导致经济效率的下降。在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产生了“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指的是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何改变都不可能同时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其余的人不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部分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6]因此,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必然面临如何在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权衡,找到两者在不同条件下的最优组合方式。而只有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协调好投资方、政府机构和当地居民三方的利益关系,实现旅游发展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才能提高各方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实现三方的“共赢”。但要实现上述目标,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经济利益分配上的公平。

3.2 当地居民的经济受益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长期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当地居民所得到的经济利益过少或得不到经济利益甚至受到经济利益上的损害,从而丧失了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发展的积极性,这是导致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社会现实面前,就连曾是“主体精神”积极倡导者的李泽厚与刘再复也郑重声明:“我现在大讲吃饭哲学,反对斗争哲学。”[7]更何况普通民众。民族文化是物质基础上的上层建筑,“如果没有潜在回报的激励,行为主体将会发现花费过多的努力和创造力是不值得的。”[8]与贫穷落后相伴的民族文化也根本不值得保护。因此,要寻求一种科学、公平的旅游开发模式,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普通民众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而不是旁观者、被开发者和消极影响的受害者。“动力源自利益”[9],只有将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增强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给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使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与旅游发展形成一种良性的正反馈关系。

3.3 提高分配比例的经济学理论依据与实现途径

对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民族文化这一生产要素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贡献认识不够。实际上,无论是从生产要素的贡献还是从生产成本来说,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主要生产要素提供者——当地居民,都应该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首先,就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而言,最核心、最具稀缺性的生产要素就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的贡献应该是最大的。因此,根据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经济学分配理论,这一生产要素的创造者和所有者——当地居民,应成为民族文化旅游利益分配的主体。其次,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成本来看,民族文化旅游地的环境保护与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是其主要的成本构成,其保护主体理应得到更多的利益分配。一方面,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游客留下的垃圾、游客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干扰等。另一方面,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以牺牲当地居民的物质利益为基础。对于民族地区来说,外来文化是一种优势文化,而且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对物质利益的实现上。在游客进入后,当地居民时刻都受到物质利益上的诱惑,而这种物质利益上的诱惑往往要以牺牲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才能变为当地居民的现实物质利益,如外出务工、大量居民从事商业活动等。当地居民要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就必须放弃一些有现时物质利益的活动,他们对保护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付出了物质利益代价的,理应得到相应的补偿。 然而,由于当地居民在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贡献和所付出的物质利益代价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易被人们所察觉,难以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得到相应的利益补偿。因此,在提高当地居民利益分配比例的实现途径上必须采取市场与非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市场经济的存在是按要素分配得以存在的最根本的依据,如果没有了市场经济,即使政府宣布允许其存在,它也不可能行得通。”[10] 其市场手段可以在当地政府部门主导下,通过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招标,尽量为当地居民争取更多的利益。但市场调节也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下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非市场手段主要可以通过相关政府管理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经济收益分配做出调整,提高当地居民的物质收益。

4 结语

通过分析得出,只有民族文化创造者与继承者的当地居民,才能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现实主体;也只有当地居民积极主动地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才能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而这种积极性的提高,又有赖于经济受益的驱动。作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当地居民,理应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利益分配公平的实现,必将为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金毅.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J].民族论坛,2003,(10)∶63-64.

[2]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4-7.

[3]王秀红.旅游对民族文化影响的人类生态学透视[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1)∶92-94.

[4]杨福泉.东巴文化的命运及其与纳西族地区旅游发展之关系[A].杨慧.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125.

[5]“中国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座谈会纪要[J].思想战线,2001,(4)∶137.

[6]黄亚钧.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97.

[7]孟繁华.众神欢呼———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51.

[8][英]瓦尔特斯(黄祖辉等译).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9.

[9]马晓京.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J].青海民族研究,2003,14(1)∶1-3.

[10]卿前龙.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几个问题的认识[A].王振中.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43.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篇2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06-06-29 16:40:00 ]编辑:studa20

一、选题依据

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历史的进程民俗文化面临着生存环境逐渐缩小,它的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制定公共政策引导其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新时期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期待。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能够正确认识到民俗文化历史的发展轨迹,定位及其现状,了解民俗文化的渊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能够在探索中不断检验公共文化改革对民俗文化的引导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增强我们实践中制定文化政策的能力。

3.能够增强我们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和树立促进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为制定引导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政策打好思想基础。

三、研究现状

在对公共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方面,目前还没有较完备的专门的政策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文化书刊类关于民俗文化的专著都较少的给予深入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去论述民俗文化的意义,都是一些零散的言论,缺乏系统性,本文在参考多数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整合这些方面的理论资源,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看法,为进一步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系统综合,比较分析,列举事例。

(正文)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族学家和民族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论着,从而给人们提供了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与心理特点形成不同的视野和角度,也提供了认识不同民族心理及其独特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宝塔”中民俗文化处在低层,如同未提炼的矿石①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生态意识团在人类文化意识的长河中,民俗以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为核心构成了人类文化意识与心理的意想原型。

民俗文化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都是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各种禁忌、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游艺竞技等,此外还有心理民俗是指民俗对某一民族心理素质的影响。

中国各民族在其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以及移民迁徙、地域变迁、民族融合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事象和民俗行为,以及独特的民俗艺术。例如,心意民俗中,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抱负,精卫衔石填东海的悲壮举动及夸父逐日的勇敢坚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我牺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畏权势金钱的生死恋情等等。②中国民俗文化以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习俗、民间文艺等。内容非常庞杂丰富。

二、我国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落后

由于学术的偏见和学科自身研究的不足,不够深入,民俗文化被误解为没落文化遗留,是农民、陋民、落后人群的专利,认为民俗文化对现实和现代化进程没有意义。于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对民俗文化没有好的感觉。不会在认识方面给予其过多的探讨与关注,人们在对其的学术研究领域步入了死角,导致学识理念的落伍与滞后,遏制了民俗文化前进的步伐,于是便出现了对民俗文化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批判与否定,认为那是愚蠢之行。这些以神话构筑的民俗成为不少现代人攻击的对象。

事实上这种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和立场正是现实中学术偏见的结果,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相当多的民俗文化用今天的眼光看是落后的,腐朽的、倒退的,同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般而言,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文化生活现象,在社会现实中展现出来,就是民众生活里那些没有明文约定的规矩,或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是流传程序化的不成问的规定。任何民族中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而生活。在他们身上都打上这样或是那样的烙印,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难免看出某个民俗事象形成中的无知,愚昧和荒谬,可是它并不是个体的失误,也不是现代人全盘否定的依据。”③又如由于民族融合而形成的典型的东北民俗文化--二人转也遭到了相当多的批判,对这种民俗文化的认知在学术界也是批判多于赞扬,骂声多于掌声,批判它“低级,庸俗,丑恶”,骂它“黄的不能再黄”强烈批判它的庸俗化和难登大雅之堂。

显然这种论断有失对民俗文化的全面性了解,这种思想意识领域对民俗文化的极端性的做法,首先将民俗文化置于遗弃的状态。因此在大众化的思想领域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被遗弃的考验。

(二)民俗文化的遗失与没落现象严重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比如在贵州有三万多个自然村寨,生活着苗、瑶、布依、侗、水、仡佬、土家、彝族等17种少数民族他们完好地保存下来的民俗文化只占30%而70%的者湮没在历史的记忆里其中包括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而黄河流域可谓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中河南省是中原文明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省份,据《河南民俗志》记载有近八成以上的有如各种历史上出现过的如神话故事,节日,歌舞,民俗礼仪风尚等没有流传到今天而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

(三)现实的羁绊束缚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1.长期以来,民俗文化领域由于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思路以及运作方式,仍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导致文化单位较多的强调民俗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民俗文化事业属性忽视民俗文化的产业属性。对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

2.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办什么,老百姓就无偿地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文化消费的结构单一消费促生产的氛围始终没有形成,导致民俗文化发展缓慢。

3.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4.整个文化体制的不到位机制不顺畅﹒而作为文化子目的民俗文化必然受到影响。因而,缺乏强有力的发展民俗文化的驱动力。

5.资金投入不足,经营人才缺乏。在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民营资本投资民俗文化建设的数量仍显不足,特别是缺少大手笔的项目。另外,民俗文化的产生需要经济,文化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民俗文化领域的人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公共文化政策的制订应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的要求。在正确对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以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高度来引导其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拓展民俗文化的产业领域,不断丰富产业样式,努力提高民俗文化产业效能。

(一)发展民俗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1.宽容性原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公共文化政策制订过程中应当具有允许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胸怀,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指导思想,担负起保护民俗文化,发展民俗产业的责任,扮演民俗文化“守夜人”的角色。

2.选择性原则

不可否认民俗文化本身是一种有争议的文化理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是其特点。在比较优劣中筛选,对其精心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真正的做到去粗取精,去芜存真的目的。

3.创新性原则

把高新技术引入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的科技含量以求以信息化推动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发展政策体系的完善

政府大力加强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确保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1.重点引导和培养典型民俗文化政策

公共文化政策出台为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正名”给予其政策和机会,及公平的竞争环境。如东北二人转不应再认为它是“黄”不应再认为它是低俗,没落的代名词。要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其以产业化竞争的姿态走向世界,以同等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正如二人转专家田子馥所认为的 “专业二人转演出的潜在市场很大,如果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他们开辟一个市场,那么专业二人转演出市场将有一轰而起之势”。

由此可见二人转受到的“压抑”和它期待发展的渴望。事实上二人转这个东北的民俗文化已经彰显其潜在的产业优势,以长春和平大戏院为例,他们在长春市共有4个剧场,以观众1200人计,每天的票房收入可达27600元一年的票房收入就达上千万元。这便是一个显示民俗文化潜在经济价值的事例。与此同时公共文化部门更要注重对二人转的引导,如对二人转艺人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对欲从艺者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实行持证上岗提高演员素质,对二人转艺人艺德试行年终评审制。坚决杜绝“脏口”,发展“绿色二人转”,以政策的推动确保这一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

2.优秀民俗文化发掘保护政策

联合教育,宣传部门搞好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工作。在对待民俗文化的问题上,文化主管部门以政策待遇鼓

励考古研究人员,认真发掘发现我们已经遗失或没落的优秀民俗文化,来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

对优秀者加以继承和弘扬,协助好教育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民俗文化的教育宣传和保护工作。

如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培养优秀民俗文化人才,提高受教育者的民俗文化素质。

3.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民俗文化发展的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的民俗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展适合民俗文化产业机构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

4.投资政策

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多渠道投入的体制。提倡事业型文化单位走国家投资和自我发展并重,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道路,鼓励适当开展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支持文化事业单位和企业横向联合,争取企业长期稳定的投资;吸纳社会捐资赞助;允许文物,博物机构利用外资合作进行考古发掘,文物研究和保护;鼓励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兴办国家倡导的文化事业或公共文化设施。

5.人才培养政策

鼓励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放宽政策、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各类高素质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事代理制,逐步推行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自主择业。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民俗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占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如二人转进入中戏,长春师大等高校就是鲜明的例子,试想还可以设立民俗文化考古专业专门培养民俗文化的考古发掘人才,同样还有民俗戏曲,民俗舞蹈等等,总之在如何保持良好的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人才的培养是必需的要务。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让民俗文化氛围在整个文化氛围中不再如以往的冷清与沉默。

重点培养一批熟悉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并掌握有关国际规则的人才,以及民俗文化经纪人、主持人、艺术家和会展策划等专门人才。

6.扶植民营民俗文化产业政策

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对待。

(三)鼓励和支持文化交流政策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某些变迁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不应阻挠也是无法阻挠的事实上任何民俗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任何一个民俗文化要充满活力就必须与其它文化相接触交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弘扬本民俗文化的同时去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去借鉴国外先进民俗文化成果,然后在与这些异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实现民俗文化的发展创新促进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民俗文化改革和发展并重的文化政策

文化部门制定政策引导民俗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认识到民俗文化尽管有或多或少的不健康的不科学的成分,我们当在认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尽量最大程度的反映真实的民俗文化。因为“如果一种民俗(如传说神化,民间故事,成年礼)等内容,与当前社会盛行的价值和态度偏离太远,他将会被遗忘而不会继续被流传下去,既然某一民俗能够流传至今,则其价值观必有于现代的价值观相通之处。”

所以说在坚持对传统民俗文化改革的时候要保持其原生态的一面。我们应当认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自己民俗文化的特色,也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无法实现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

同时在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运做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到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单纯的利用民俗文化追求经济利益,如果只顾赚钱使具有文化属性的传统民俗,因商业气息过浓而流于庸俗化,失去了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与质朴,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吸引力而走向衰败。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做到保护民俗文化的职责。

四、公共文化政策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许多传统民俗文化濒临消亡,这是非常严酷的现实。面临着这种窘境,我们制定公共文化政策来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研究、开发民俗文化能充分认识到民俗价值所在,“找到我们民族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智能、灵感源泉和启动创造力的钥匙”,能揭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的真谛,在很多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

我国56个民族的民风、民俗各具特色,多彩多姿,民俗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尊重民俗,尊重民俗主体,促进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方面

民俗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生产力,因此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作为产业经济去经营、可以作为文化资本去投入生产,“民俗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因子,一旦植入经济,必将发挥巨大作用”因而它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如当今兴起的民俗文化旅游业,就是把民俗文化作为经济资源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而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引导和保护民俗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研究民俗文化要与振兴经济相结合,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扩大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对经济文化产业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社会生活方面

弘扬民族文化 发展甘肃收藏 篇3

甘肃省收藏协会成立10年来,承担着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政府的职业功能,组织民间收藏工作,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拓宽收藏领域,为沟通政府和特殊民众搭起了一座桥梁,为推动甘肃政治、文化、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0年来,协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制定了规范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在发展组织、培育队伍、严格执法、规范市场等方面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实体。

面对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和机遇,协会紧紧围绕“生存与发展”这一主题不断探索思考,制定了“四新”工作方针:发展要有新思想,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在这个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协会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拓宽收藏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的收藏展厅,举办了多期不同内容的收藏精品真迹展示活动;与甘肃省电视台联合开办了“收藏精品专人专项”栏目;在定西、天水、武威等地成立了8个分支机构,发展会员近400名。

文物记载了历史,收藏保存了历史。甘肃省收藏协会收藏和组织展示的藏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珍贵的历代名人字画,古朴典雅的木雕、瓷器,著名的马家窑彩陶、素陶,巧夺天工的玉器、料器,神秘的唐卡绘画,印证出版业发展的早期报刊原版,鬼斧神工的黄河奇石……这些历史文化长河中的奇珍异宝深刻记录了甘肃历史发展的步伐,代表着甘肃地方文化和精神。

(资料提供:甘肃省收藏协会)

甘肃省收藏协会组织机构

一、领导班子成员

名誉主席:应中逸

名誉副主席:张朋川陈明

主席:鲍建和

常务副主席:刘恩军

副主席:王万锦王新村王琪李进生邵军高润民杨勇辉裴晓军秘书长:韩丛礼

二、内部组织机构

一室三部:办公室、组宣部、策展部、信研部

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郝军

联系电话:0931-84502194607166

工作地址(两处):

兰州市城关区张掖路(隍庙一楼)

兰州市城关区通渭路(金城四合院)

三、分支(代表)机构

徽章收藏专业委员会

票证收藏专业委员会

第二收藏专业委员会(天水地区)

第三收藏专业委员会(连城铝厂)

第五收藏专业委员会(武威地区)

第六收藏专业委员会(陇南成县)

第八收藏专业委员会(定西地区)

领导班子成员(左六为协会主席鲍建和)

协会学习研讨《文物法》

协会举办收藏品展览

协会部分领导参观收藏品展览

协会表彰大会

马家窑彩陶(4000~6000年)

青花罐(民国)

半山彩陶(3000~4000年)

龙凤呈祥青花瓶(民国)

葫芦蝈蝈罐(民国)

紫檀香盒(民国)

犀牛角盂(清代)

象牙雕刻山水人物笔筒(民国)

佛绢本(清代)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篇4

一、金坑红瑶概况

(一) 村寨概况

金坑红瑶寨是龙脊十三寨之一, 隶属广西桂林市龙胜县和平乡, 位于和平乡东北部, 因地下金矿多和地形酷似一个大天坑而得名[1]。村寨距离桂林市约100km, 距龙胜县城30.6km, 东经103°26′, 北纬103°26′。村土地总面积22.28平方公里, 有水田746亩, 旱地425亩, 林地3 656亩。大寨地处桂北高寒山区, 境内山体陡峭, 地势险峻, 属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 气候宜人, 且森林覆盖率高,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四季冷热分明, 干湿明显, 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18.1℃, 年平均降水量1 543毫米[2]。

(二) 旅游开发现状

金坑梯田的开发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的, 旅游开发前金坑是龙胜各族自治县最贫困的山村之一。2003年政府投资400多万元, 开通了双河口至大寨村的公路, 大寨的旅游业迅速发展。如今, 全村共有农家旅馆52家, 床位达1 500多张。结合“文明卫生屯”创建工作的开展, 到2005年底, 大寨村已有180多户完成了“五改一建设工程”, 全村的卫生面貌大大改善。硬化的旅游道路达3 000多米, 寨底建有能停80辆汽车的停车场。如今大寨村共设有三个旅游景点, 以石阶铺级而上。有“千层天梯”景观、“西山韶乐”景观、“金佛顶”景观等。站在观景台, 游客可以尽享梯田美景, 领略瑶族风情。据统计, 2007年, 到金坑梯田观光的中外游客已经达到了15万人, 日游客量达180人, 黄金周每天更是高达2 000多人。随着游客增加, 农民的收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人均收入从2002年的948元猛增到2007年的3 000元。

二、旅游开发中金坑红瑶文化面临的问题

(一) 物质文化变迁

1.建筑文化变迁。旅游开发前, 金坑红瑶建筑为全木结构的半边房, 以杉木为材料, 采用几何原理搭建而成, 一层是用作关猪、牛、羊、鸡、鸭, 堆放材料、安置厕所, 煮猪食炉灶、砌房等。二层用来住人, 中堂作香火神龛, 左间为火塘, 用来取暖、进餐, 其余为卧室。三层则做储藏室, 堆放粮食和杂物。随着旅游业的到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当地传统建筑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红瑶建筑无论是在结构、功能、还是在建筑材料和建筑工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往日的下罗盘、安梁木等仪式更是鲜有见之。

2.服饰文化变迁。服饰文化可谓是红瑶文化的亮点, 也是红瑶得名的原因。旅游开发前红瑶, 女性几乎都着民族服饰, 以红衣为主, 绣有春牛、龙凤、狮子、麒麟、鹿、山羊、蝴蝶、鸡、鸭、鹅、鱼、竹木、花草、八角等图案, 特别是衣背正中挑绣的一对老虎印最为醒目。关于这对貌似官印的老虎印还有这样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有一天皇帝上山打猎遇险, 差一点被老虎吃了, 是一个红瑶女救了他, 为了答谢救命之恩, 皇帝砍下虎爪, 蘸上虎血, 像印章一样印在瑶女的衣背上, 传旨以后面君不用下跪。回家以后, 这个瑶女在她所有的衣服上都用丝线绣上了虎爪印, 就这样一代传一代, 至今你还能够看到这虎爪印。旅游开发后, 为吸引游客, 节省成本和时间, 红瑶服饰在制作方法和材质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他们更愿意从市场上买来现成的布料, 用机子织布, 摈弃了原来从种桑到制丝, 从纺线到挑绣、从织布到蜡染的工序。

(二) 制度文化变迁

红瑶自古以来都有选族长、定族规的习俗。凡较大的寨子也都有以寨子为单位的寨老组织, 成年男女不拘姓氏、职业、贫富均可加入。对寨老的称呼, 有的地方叫“寨老”, 有的地方叫头人或“乖人”。寨老一般是自然形成的, 由那些为人正直, 聪明能干, 热心公益, 能说会道的中年男子担任, 对内处理寨内村民纠纷, 制定寨规, 对外代表本寨与邻寨寨老共同处理如破坏公共水利, 越界毁林开荒等公共事宜。寨老如其他村民一样参加劳动, 没有报酬。如今, 族长和寨老早已被村长和村支书这样的名称所取代, 当笔者在大寨村问及族长和寨老的事情时, 只有年纪稍大者能够说出先前寨老的名字, 形成过程, 原因以及权利和责任, 年纪在20岁左右的几乎一无所知或半知半解。

(三) 精神文化变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红瑶不仅在其显性的精神文化, 如宗教信仰、语言及文艺方面发生了变化, 其隐性的精神文化———传统价值关更是受到了消极的影响。

红瑶的传统价值观念, 是红瑶民族人民内在的共同的心理素质在态度、行为上以稳定的形态表现出来的民族的个性特征。它记载着红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轨迹, 是红瑶民族人民在改造穷山恶水的自然环境活动中, 逐步形成的自己的传统优良道德。

诚实善良、淳朴厚道是红瑶人民的普遍心理和品格。红瑶民族人民从一生下来就接受这样的教育, 养成了整个民族尊老爱幼、克制忍让、互帮互助的性格特征。金坑红瑶寨旅游业的发展, 使村民的物质和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的经济来源方式, 以及与外界的接触交流增多, 对村民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传统的价值观念正在逐渐消失。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首先表现在村民对待老人的态度上。其次, 红瑶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还表现在村民之间的利益争端上。在与金坑红瑶寨村民的访谈中, 笔者了解到, 搞旅游后村民之间早已不再是互帮互助, 不计报酬了。由于经济利益的争夺, 竞争的存在, 村民之间因相互拉客、压价, 进而导致反目的事情时有发生。再次, 红瑶传统价值观的改变还表现在对待游客的态度上。游客的增多使村民经常性的接触素不相识的人, 由于这种人与人之间偶然短暂的接触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的, 村民传统的好客习俗就大打折扣。于是旅游发展到今天, 就出现了带路、穿民族服饰照相、与文物古迹合影都被索要金钱的现象。

三、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保护的必然选择

(一) 实现资源可持续发展

1.要提高红瑶民族人民的整体素质,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鼓励旅游地当地群众积极参与。特别是要提高管理人才和导游人员的人文素质,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习惯, 并维护和保持其完整性, 使之真正能承担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所应开展的各项工作。

2.建立民族文化管理机构, 成立一支专业性强、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保护队伍。要保障民间艺人的生活和保护其知识产权, 尊重他们的劳动, 使他们乐于传承民间文化, 保证民间文化后继有人。

3.建立完善的游客服务体系, 进行环境影响和环境承载力评估。首先建立不同环境管理条件和环境管理技术下的环境容量评估体系, 以及确定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的指标体系, 尽可能地减少旅游对景观和环境造成的破坏。其次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 尽量把传统建筑保护下来, 保持红瑶原生态文化环境。最后是要对资源进行补偿。在资源的开发中同时要发展资源, 开发可再生资源。努力做到既要满足当代人开发的需要, 又要满足后代人开发的需要。

(二)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是实现民族文化保护的条件。民族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如水与舟的关系:“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1.要实现红瑶地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根据开发旅游, 规划先行的原则,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强化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一方面集思广益, 制定与各个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旅游景区开发规划, 确保旅游开发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要从财政上支持红瑶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组织社会各界力量维护、修复重要的文化遗产, 对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民间艺人给予奖励。

2.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 旅游管理部门应当适当将景区门票收入用于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工作, 并借助于居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旅游业发展这一特点,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红瑶民族人民参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积极性, 深入挖掘、整理、更新和提高传统民族文化的品位, 如此也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开发。

(三)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要消除旅游业与当地社会的“隔离”现象。充分顾及红瑶居民的经济利益和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 增加居民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 消除村民之间因参与旅游程度不同而带来的贫富差距, 使人们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保护意识。

2.要提高居民文化水平, 促进居民和外来游客之间的文化交流, 学会与不同地区人交往, 增进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 增强是非分辨能力, 增加展示当地历史与文化的机会。

四、结语

金坑红瑶寨作为全国15个经典少数民族村寨之一, 其旅游开发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变迁尴尬对整个社会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和启示。同时也向我们说明, 在现代文明冲击中, 如何使民族文化旅游得以保存、发展, 如何使民族原生态文化资源所依托的人文环境得以保持, 如何可持续健康的开发利用独特的民族文化, 已成为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合理引导, 正确执行, 方能保护民族文化, 达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摘要: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 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元素。然而, 旅游正如一把双刃剑, 在其介入的同时, 少数民族文化正迅速函化甚至同化。在此, 以龙胜金坑红瑶寨为例, 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揭示旅游所带来的民族文化变迁, 并提出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民族文化,文化变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宏, 昊忠军.乡村民俗旅游原生态型开发的限量研究---以广西龙胜县大寨红瑶村为例[J].市场论坛, 2006, (8) .

[2]梁振然, 程道品, 任爽.龙胜金坑红瑶文化的挖掘及其旅游开发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 (7) .

[3]周丹.民族旅游与村寨文化变迁---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D].中国学位论文:四川大学.

[4]曾红.生态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积极影响初探---以滇西北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3, (3) .

[5]谭宇.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基于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分析[J].大连理工学院学报, 2004, (6) .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篇5

业发展

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乡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已是势所必然,农村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如何加速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农村文化发展后劲,是很多文化人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是紧扣农民的文化需求,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农村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农村文化旅游,大力推进农村文化事业的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发展后劲。

一、江苏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是经济实力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xx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占全国的%,个人生产总值突破人均2000美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0000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超千亿美元的省份。

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我省素以文化昌盛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文化资源丰富。昆曲和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周庄、甪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约占全国1/3;有30多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居全国首位。

三是政策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我省为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正

着手制订鼓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自然资源的优势。我省的南京、苏州、镇江等9个地级市和昆山、江阴、句容等6个县级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0多个景区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苏州有园林、古镇、古城和太湖等天人合一的旅游资源;镇江有滨临长江、山城相融、江河交汇的“城市山林,大江风貌”;连云港有海滨、花果山、温泉;盐城有被誉为“东方湿地之最——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的滩涂湿地资源等。

二、江苏农村文化旅游的定位

根据我省农村的现实情况以及农村文化发展特点,结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笔者认为,江苏农村文化旅游可定位于: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

21世纪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地面种植类观光旅游。可以结合农村高科技园区的开发,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果园种植,开展春季赏美景、秋季摘硕果活动;可以结合林业种植,开展种植“希望树”、“爱情树”、“同心树”等活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句容市推出的“瓜果基地采摘游”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超过10万的游客到农村大棚采摘草莓,到果园采摘鲜果,推动了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水面养殖类观光旅游。可以在养殖水面周围,添置遮阳伞、休闲座椅、钓具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构建会员制的“垂钓俱乐部”;可以修建水面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垂钓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亦修建水面旅馆,让游客仿佛栖身水中,回归自然。

3、特色农业类休闲旅游。要结合

当地特产和特色农业项目,挖掘旅游资源。扬中市因地处江中而盛产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长期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竹编技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竹编旅游工艺品,创立了省内第一家由农民自己开办的“竹编艺术研究所”,开辟了专门场所向游客展示竹编制作的工艺流程,引起了中外游客的广泛兴趣,一年实现销售300多万元。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研究,他们的作品还获得了北京中国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被称为“江南竹编一绝”。

二是农村风情体验旅游。我省农村的人文历史悠久,风情特色多样,非常迎合当今城市居民的乡村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每逢镇江丹徒上党的庙会,四乡八镇的农民都会自发的聚集起来荡湖船、唱麒麟、对田歌、跳采茶舞等,相互祝福、庆贺丰收、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

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特别是外国友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要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和民俗,不断丰富群众文艺形式,体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本地文化品牌。苏州每年一度的虎丘庙会就是根据历史上“三市三节”的传统,开发出来的集民间文艺表演、手工艺表演、风味小吃和展销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开封盘鼓、兰州太平鼓、海城高跷、吴桥杂技、苏州评弹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3、农村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野”和“鲜”,山区的野菜、野果、野鸡、野鸭以及农村的蔬菜采种等对想亲近自然的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可以细细体会吴越风情和

楚汉民风。

三是农村原生态旅游。我省跨海滨江,幅员辽阔,山、林、江、河、湖、溪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其中有很多没有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世外桃源”,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比如,我市丹徒石桥镇的华山村就是一个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自然村落。那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更流传着众多民间传说。最知名的就是被收入《乐府诗集》的《古今乐录》中的千古绝唱《华山畿》,他讲述的爱情故事经国内专家考证被认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雏形。当地的古银杏、龙脊街、奈何桥等“华山八宝”、“分家”“上梁”等民风民俗和造型古拙、色彩明快的泥塑玩具“华山泥叫叫”,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三、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

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道路通讯、扶贫信贷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原生态物质的和非物质资源进行普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能原汁原味反映自然人文风貌的农村旅游文化资源,会同当地旅游部门一道制定整体规划。

2、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用足、用好、用活文化经济政策,把农村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之中,一招不让的抓实、抓好。另一方面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施道路、通讯、食宿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江苏农村文化的旅游功能。

3、注重抓好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开发。一是要对本地的民间工艺进行普查、研究和分析,筛选出凸显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能够满足批量生产要求的

农村文化旅游品。二是要在保留其原生态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农村民间工艺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如镇江上党乡的挑花、扬中的柳编、丹阳的正则绣等。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企业文化创造持续发展 篇6

自1980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管理学院开展对各国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国内经济实力”、“企业竞争力”、“科技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国民素质”、“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水平”、“金融体系”八大领域的状况来评定并排序。企业管理竞争力与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相关程度最大,在一定的意义上,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一国的国际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子系统包含生产率、劳动力成本、公司绩效、管理效率、企业文化等具体指标。其中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系数最大,依次为企业文化、管理效率、公司业绩、生产率、劳动成本。

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关系为何如此密切?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深层内涵,如果把企业比喻为一条河,企业文化就是深深的河床,制度是河流的长堤。河床与长堤规范着企业之河奔流不息。这不是夸张,看1837年诞生的宝洁、领先群雄的通用、不断创新的3M、全球排名第一的沃尔玛,哪一家不是凭文化而大道天成的?再看国内企业,海尔、青啤、TCL、远大,哪一家不具有深深的文化内涵?可见,企业一年发财靠机遇,两年获利凭领导,三、五年的成功依靠制度规范,而百年不败、持续发展却得益于文化。如果借用王国维为文三境界之论,可以说企业发展也有三境界:一是企业产品有市场能生存,二是企业有品牌有影响能获利,三是企业有文化能不断创造持续发展。

所以,文化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 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

据说,关于文化的定义不下数百种,而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也有几十种之多,在这里我们无意再给出新的定义,只想结合企业管理咨询实际从企业文化功能角度谈一谈对企业文化本质的理解。

我们认为企业文化主要发挥三种作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竞争的力量、企业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

经济生产效率当然取决于资源配置,但在现实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同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却大相径庭。海尔起步时没有资源配置优势却成就辉煌,与海尔同时生产冰箱的许多优势企业却昙花一现。最鲜明的事例莫过于战争,不论是解放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我军的资源配置远不如对手,为什么我们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那是一种价值的追求、一种精神的力量在发挥作用。经济学认为:在企业从事经济生产的是有情感、有意识、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人们所进行的活动决不是被动的受领导支配、制度规范的,而是经过主观的判断、选择,才采取积极或消极的态度或行动。在资源、条件、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效率不同、结果不同的原因在于人的精神状态、努力程度不同;在资源、条件、能力不同的情况下,具有客观优势的一方输给客观劣势的一方,更是在于精神状态、主观努力的不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X效率”问题。

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通过形成企业多重利益主体的共识价值观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努力程度,解决X效率问题。企业有五大利益相关者:顾客、员工、股东、代理人、社会。五大利益相关者形成价值共识,企业才能无内耗而强凝聚,不分心而有追求。我们不妨听一听20世纪一流总裁们的论断。保洁公司总裁佩博总结到:一些最重要的价值标准已经永久性地成了保洁公司的灵魂;原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认为:价值观念是通用电气公司成功的关键;强生公司前董事长伯克说得好:价值观是极其重要的,强生公司之所以能成功,应当归功于我们已延续了100多年的价值观。

21世纪的企业竞争不但是传统的物质要素的竞争,即不仅是土地、资源、能源、货币、劳动力投入及其效率的竞争,更是知识性因素、文化性因素的竞争。从本质上说,21世纪的经济是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经济。这种一体化不是外在的一体化,而是内在的一体化,即不是说企业既生产物质产品,又生产文化产品,企业运行既有经济活动,又有文化活动,企业既要有经济素质,又要有文化素质,而是说,企业的任何产品、企业的任何运行、企业的任何素质都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经济与文化是一个统一体。企业的任何产品既有使用功能的经济属性,又有审美价值的文化属性;企业的决策既是经济决策,又是文化决策;企业的素质既是经济素质,又是文化素质。正是这种内在的一体化,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竞争的一种力量。

企业文化还是企业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企业的价值观渗透到企业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中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美国新世纪领导协会会长迈克法伦德认为,企业文化是我们为了保证企业的成功和兴旺而采取的办事方式。苹果计算机总裁斯加利说得形象:“在苹果计算机公司,企业文化几乎有点像遗传密码,可以从一个个体传到另一个个体,从而创造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环境。”面对21世纪的新形势,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贝尔大西洋公司总裁雷·史密斯说得更详细:在新时代“办企业要有一套新的思路,也就是用以指导员工行为的一套全新的规范。所以,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企业文化,称为贝尔大西洋模式。贝尔大西洋模式采用了新的价值标准与规范。对我们来说,本公司员工公认的道德价值观比本公司本身更重要,比方说,我们宁愿不要我们的公司,也不愿牺牲我们的清廉。”史密斯还特别强调了领导放权、员工参与、责任心、开拓精神、团队精神以及领导综合指导的作法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韦尔奇则强调在通用公司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将标杆设置在一个人们认为难以达到的地方。比方说,你现在处于3米线,怎样才能达到10米线?我们认为,你应当向最优秀的人看齐,将标杆设在10米线。”通用的10米线的行为方式是一种追求卓绝的方式。

借鉴世界一流企业经验,总结我们企业成功经验,我们应该时时思索:怎样形成我们企业的价值观,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形成现代健康的企业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呢?

⊙ 怎样建设现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反映时代精神,才能与时俱进。针对我国企业现实状况,应该说,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最需要诚信精神、创新精神与务实精神。

市场经济发展不是单纯的经济运动,而是整体文明的演进。诚信是这一文明的内核。富兰克林说过,时间就是金钱。富兰克林还说过,信用是比金钱更宝贵的财富。亚当·斯密在写举世闻名的《国富论》之前,已有《经济道德论》传世多年。“如果你拥有了整个世界,却失去了灵魂,又有什么用呢?”这是多少思想家对财富价值与道德价值的追问?所以,书中介绍的优秀文化企业不仅仅是商场竞技的成功者,更是道德成功者。海尔绝不生产二等品,同仁堂以德为先,青啤百年如一,海信以人为本。企业经营需要三种资本:货币资本、人力资本、信用资本。从一定意义上说信用资本是其他资本的前提,企业要百年不败,一定要重视信用建设。信用建设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功利价值,有信用,能赢得消费者的忠诚;一种是至上的人本价值,它是一种良知与道德命令,作为人、作为企业家,我们就应该讲求信用。信用是人之为人,企业之为企业的根本。当功利价值与至上的人本价值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坚决执行人本价值。

从本质上说,市场经济还是一种创新经济。回顾20世纪经济史,我们在产品、产业、制度、标准化诸方面都缺少创新。我们要想在21世纪迎头赶上,必须建设充满创新精神的企业文化。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家要清醒地意识到创新是其基本使命与基本责任。企业家不是一般的管理者,它是创业者,是组织、促进产品、技术、资源、市场、制度的创新者。第二,要实施全员、全面、全程创新战略。对科学技术的无知与对科学技术的过分迷信同样有害。不能一说创新就只想到高新技术,应用技术、日常技术的创新也是大有可为的;不能一说创新就只想到高新技术产品,日常产品、生活产品的创新也是大有可为的;也不能一说创新就只想到研发人员、科技人员,全员都是创新的主体。看一看宝洁公司在洗涤品方面的创新,看一看3M公司的全员创新,一定会受到很多启发。第三,企业必须要有鼓励创新的制度与文化氛围。硅谷是领先世界的信息产业园地,探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它具有创新的制度和鼓动创新的文化氛围。“勇于实践、勇于失败、勇于成功”是硅谷的基本文化精神。

从本质上说,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务实的经济,来不得半点虚假与炒作。知识经济也好、虚拟经济也好,它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性的因素、信息形式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绝不是说新经济可以不务实。遗憾的是,我们许多企业恰恰陷入华而不实的泥潭。经营企业“练武不练功”、“点睛不画龙”、“有病化妆”、“坐飞机取经”就是典型的华而不实作风。“练武不练功”,就是不夯实基础,只作表面文章。“点睛不画龙”,就是不系统提升企业竞争力,只用一招两式图近利。“有病化妆”,就是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不深刻反思,切实改正,而是瞒天过海,极力掩饰。“坐飞机取经”,就是不想经历艰难与磨砺,只想一夜暴富,一举成名。《西游记》写唐僧西天取经,按本领孙悟空一个斛斗翻到西天就可把真经取到手,但如来佛不准,必须是师徒四人朝行夜宿、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方可抵达西天。《西游记》隐喻深刻:真经就在艰难困苦、战妖斗魔之中。我们的企业也只有在如林强手竞争中才能发展壮大。加入WTO,面对强大对手,正是我们磨砺自己的好时机。务实,我们将在历炼中成长,取巧,必将在现实中碰壁。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篇7

一、民族武术与民族经济关系的概述

民族武术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之一, 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安全与传承意义。民族武术与民族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 民族武术其发展为推动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支撑点, 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其对发展民族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武馆为代表的武术教育机构可以吸引大量的就业人群, 并带动武馆、武术学校等武术教育业发展;武器、教育器械、音像出版、影视等民族武术配套产业受惠于武术也加快了发展;武术表演和竞技的产生、武术基地建设使得武术成为了一个文化消费项目, 带动旅游业发展。另一方面, 民族的确的经济发展带动民族武术的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 为民族武术产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二、发展民族武术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武术产业是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发展民族武术要积极研究并了解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1、民族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制约其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1) 民族武术的保护滞后

长期以来, 我国的民族武术传承和保护相对于经济发展处于滞后阶段, 缺乏针对性政策保护和鼓励措施, 面对现代社会的冲击, 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民族武术发展, 传承和保护受到极大挑战, 掌握民族武术文化的人越来越少, 而且由于其自身主要依靠口授等无文字方式传承, 造成了很多的民族特色武术逐渐消失, 从事民族武术的人越来越少, 例如“苗拳”、“苗棍”、“布依棍”等基本已经难觅踪迹。

(2) 发展模式局限对民族经济推动不足

目前, 民族武术的发展模式主要归纳为两种:一种是武校武馆、商业表演等以武养武的小开发形式, 传统特征十分明显;二是与民族武术产业相关的影视娱乐、出版、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模式, 缺乏创新性, 且部分行业涉及面广、投入大、周期长, 发展也相对较弱。

综合这两种发展模式可以看出, 民族武术产业发展模式相对局限, 仍以旧时期的武术产业发展模式为主, 没有很好的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 关联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对经济的带动能力相对较弱。

2、外部环境不利于民族武术产业的发展

目前, 国内的武术比赛基本都是亏本经营, 除了民族武术经济处于一种自发、松散、随意的状态而重短期、轻规划的原因之外, 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受到外部环境制约, 一方面, 城市化水平加快和城市生活转变让武术影响了原本滋养武术“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 现代社会对传统民族武术提出了商业化、特色化的需求超出了产业发展水平, 与此同时, 跆拳道、瑜伽等国际武术或者运动种类对民族武术产业也造成了很大冲击。

三、发展民族武术文化产业推动民族经济发展

民族武术文化产业是一个覆盖面很广、企业关联度较高的产业, 既能带动自身产业经济的发展, 又能带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 具有很高的经济学发展价值,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推进民族武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民族经济发展。

结合当前民族武术发展的现状, 应该大力推动民族武术产业化发展之路, 推动民族经济增长, 主要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

1、积极推动民族武术文化的保护

民族武术传统性较强, 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对待文化遗产应该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利用为辅的原则, 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的双赢道路, 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民族武术文化, 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地方政府要将民族武术作为地区名片进行资金和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 要通过相关条例制定统一的标准, 监督和协助民族武术相关企业发展, 创名牌、加强保护, 成立专业的民族武术传承机构, 在保护下进行开发。

2、提高民族武术文化产业商业化水平

目前, 民族武术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 没有市场化也没有经济优势, 要推动武术“职业化”和举办各类武术竞赛, 学习国外经验提高商业化水平, 举办观赏性强的竞技比赛, 凭借武术竞赛创造社会和经济利润, 发展竞赛产业的经济功能、娱乐功能、健身功能等, 多层次和不同角度的促进竞赛武术的发展。

3、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

少林寺和咏春拳凭借影视作品取得成功的案例说明民族武术应该加强宣传和推广力度, 加强媒体宣传, 全面地多方位地向社会宣传、报道民族武术发展, 另一方面进一步挖掘整理民族武术资源, 总结出民族武术独特的技术性、健身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系统编辑出版刊物杂志、光盘等等, 并利用各种展会机会对外发放,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拉伸民族武术文化产业的产业纵深

民族武术相关的配套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涉及广泛, 对推动民族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发展民族武术文化产业更要推动其向产业纵深发展, 推动特色餐饮、旅游产业、养生产业、用具服装等产业的发展, 形成产业链, 推出具有我国传统的标志性的武术文化产业发展, 做强民族武术文化产业从而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总之, 发展民族武术产业对发展民族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要不断借鉴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我国成熟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 充分认识到武术文化的丰富性和市场潜力, “武术搭台, 经济唱戏”, 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发挥武术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既保护好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巫术文化, 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摘要:政治、经济、文化构成了社会的三大基础, 其中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作用。在我国, 武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 基于其独特性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发展民族武术对民族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

关键词:民族武术,民族经济,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胡建文, 舒颜开, 文明华.湘西苗族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策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9 (11) .

[2]颜世亮.现代大众武术发展的复兴之路[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2) .

[3]王家忠.我国武术文化产业及其竞争力的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 2009 (11) .

[4]郝牡清.我国武术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

[5]王俊奇.现代大众武术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武术科学, 2004.

[6]龙远蔚.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7]沧县县政府.关于借鉴登封经验发展沧县武术产业的分析与建议[DB/OL].http://www.cxzf.gov.cn/ShowArticle.asp ArticleID=1041.

[8]刘劲松.我国武术产业发展中存的问题及其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 .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篇8

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位于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 地处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作为一个古老的渔猎民族, 赫哲族漫长的渔猎生活是其独特的渔猎文化形成的基础。赫哲民族文化村以赫哲族传统文化为主体, 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为依托, 集中展示了赫哲族歌舞、渔猎生活、宗教习俗、传统技艺等民族文化精髓, 建有广场区、狩猎区、游乐区等功能区, 景区内的文化村大门、赫哲展览馆、陶自然博艺斋、赫哲民俗艺苑、荷花湖等景点各具特色, 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合, 引来众多国内外游客驻足游览。

二、赫哲民族文化村发展优势

(一) 自然环境优势

1、地理优势。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所辖的同江市东北部, 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相望, 四周山环水绕, 水陆交通便利, 毗邻街津山国家森林公园, 林木葱郁, 清逸秀丽, 风景独佳。

2、资源优势。街津口周围群山环绕, 树木种类繁多, 如桦树、榆树、椴树等。树木多样使山林中的木耳、榛蘑、猴头菇等野生菌类十分丰富, 林中还有美味的野果和珍贵的野生动物。丰富的水资源为各种鱼类的生息与繁衍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这也是赫哲族赖以生存的渔猎生活的坚实基础。其中鳇鱼、哲罗鱼、大马哈鱼等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制成的美味佳肴对旅游者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3、气候优势。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地处中温带, 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温热多雨, 气候较为湿润, 四季较为分明, 不同季节可以领略到不同的特色美景, 尤其是夏季适合开展避暑度假旅游、冬季适合开展冰雪旅游项目。

(二) 文化优势。街津口赫哲民族文化村所在的街津口赫哲族乡是赫哲族的聚居地, 赫哲族在历史上被称为鱼皮部落, 渔猎文化历史悠久, 地域文化特色鲜明。街津口与俄罗斯远东地区隔江相望, 异域风情浓厚, 因此无论是地域特色还是人文风情都很适合旅游开发。

1、服饰文化。赫哲人在历史上因用鱼皮做衣服而被称为鱼皮部, 日常生活中的服装、被褥等多用鱼皮、兽皮制成, 制作方法极具特色, 将胖头、鲤鱼、大马哈等鱼类的皮剥下, 晾干去鳞, 熟成和布一样绵软后再进行裁剪、缝制, 缝制所用之线由胖头鱼皮切成细丝而成, 或用鹿筋、狍筋制成。在当今旅游中, 鱼皮衣的制作过程具有相当的观赏和体验价值。

2、饮食文化。“全鱼宴”是赫哲族饮食的一大特色, 赫哲人对鱼的吃法可谓是多种多样, 比较出名的有刹生鱼、炒鱼毛、鱼刨花、烤生鱼片等, 而最为出名的“刹生鱼”是一道待客的佳肴, 许多旅游者都慕名前往品尝。

3、民间艺术。“伊玛堪”是赫哲族民间流传的说唱文学, 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嫁令阔”是一种抒情歌曲, 赫哲人常用这个曲调即兴填词, 抒发自己的感情。“萨满舞”属巫舞, 独舞是为病人治病时跳的, 在祈福和还愿时跳集体舞。此外, 民间传说特伦固、民间故事说胡力等艺术形式也颇具特色。

4、民族节日。赫哲族在原始信仰崇拜和生产活动发展演变的基础上, 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岁时节日, 其中最有名的是乌日贡大会, 此外还有开江节等, 游客可参与体验, 享受传统文化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赫哲民族文化村发展中的问题

(一) 旅游体验不足。赫哲民族文化村主要通过静态形式向游客展示赫哲族文化, 在形式方面稍显单调乏味, 再加上各地主打民族特色的同类旅游产品呈现多样化趋势, 竞争激烈, 难以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独树一帜。赫哲族素以鱼皮部落著称, 主打的自然是和鱼文化相关的民族特色文化, 比如原始的捕鱼场景体现在艺人制作的鱼皮画等民族艺术品上。再比如渔猎生产工具在赫哲民族文化村或博物馆静态展出, 或制作成旅游纪念品销售给游客, 但问题在于这些东西大部分以静止的状态呈现在游客面前, 而游客也仅仅停留在观赏的表层, 浅尝辄止, 无法深入细细品味。当今旅游者非常注重动态参与和体验, 亲身感受旅游的乐趣, 深入品味其中的文化内涵, 如何将赫哲民族文化村中游客以“静态观赏为主”的旅游模式转换成“静态观赏与动态体验并存”的旅游模式值得深入思考。

(二) 服务设施有待完善。赫哲民族文化村所在的街津口作为东北边陲小镇, 位置较为偏远, 交通较差, 相对应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调研发现不少游客反映当地入住的宾馆环境较差, 配套设施不全, 比如有Wi Fi的宾馆或旅店屈指可数, 服务人员大部分为当地居民, 未接受正规培训, 服务技能与素质普遍不高。而在旅游购物方面, 由于大部分商店销售的是民族手工艺品, 制作过程复杂, 耗时长, 生产效率低下, 在旅游旺季难以满足大量游客的需求, 游客的满意度受到影响。

(三) 旅游规划欠佳。包括赫哲民族文化村在内的街津口乡的旅游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 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尚未形成一整套完备、科学的管理系统和开发系统, 旅游项目的规划和设计较为盲目, 目标不够明确, 在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中, 当地政府结合赫哲传统民居, 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建设了一批现代度假小区, 但规划者并未注意到新建设的小区脱离原有的街津山和莲花河景区的整体框架, 这样的孤立状态是不和谐的。游客花时间是为了体验传统的赫哲风情, 并不是来参观一个现代的小区。局部特色与整体和谐, 传统民俗与现代气息这些都是规划者值得深思熟虑的地方。

(四) 宣传促销乏力。由于地处东北偏远地区, 赫哲民族文化村的旅游文化宣传力度远未达到南方省份的水平。比如, 刘三姐的歌声让桂林山水名扬天下, “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已广为人们所熟知;大型明星旅行真人秀《花儿与少年》让不少观众渴望来一场欧洲之旅;而综艺亲子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更是让偏远的海林市雪乡远近闻名。大家都知道《乌苏里船歌》是一首东北民歌, 但又有多少东北三省以外的人知道它描述的是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 心情格外开朗的歌曲呢?由此可见,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宣传, 只有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旅游营销和旅游公关, 不断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才能推动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五) 民族文化亟待保护。随着时间的流逝, 赫哲族传统技艺日渐没落。在以前赫哲族妇女都很擅长鱼皮制作技艺, 剥皮、干燥、熟软、拼接缝合、艺术修饰等都是传统鱼皮技艺的基本步骤, 制作过程繁琐复杂、强度大、耗时长。由于鱼皮制作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昂, 再加上丰富多样的外来服装面料大量输入, 致使鱼皮服饰在赫哲人的日常生活中基本消失, 而沦落为艺术品和舞台表演服装。此外, 赫哲族其他传统制作技艺 (比如桦树皮、渔猎生产工具等) 以及原汁原味的赫哲艺术 (如传统舞蹈、民族音乐等) 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亟待抢救与保护。

四、赫哲民族文化村未来发展建议

(一) 加强游客体验。继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后, 让游客亲身参与、体验的动态旅游愈发火热, 赫哲民族文化村应抓住这个趋势, 紧扣“鱼文化”主题, 在此基础上改革创新, 创造出一系列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主题旅游活动。比如, 游客购买鱼皮服饰时, 可以通过三维动画展示鱼皮服饰制作过程以及专业人士的现场指导等方式让游客参与其中, 这样实质性的体验不仅能更加生动地展示赫哲族传统技艺, 还能让游客体验亲身参与的乐趣, 深入品味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再比如烤塔拉哈 (即烤鱼) 作为赫哲族特色饮食中的经典, 无论是口味还是食用方法都极具特色, 富有体验性, 因此可将游客捕鱼、烤鱼以及饭后互动游戏等活动串联起来, 从而满足游客体验和参与的要求, 这样游客在游览过程中, 既能够从静态了解赫哲族传统文化, 又可以从动态更加深入地体验最本真的赫哲风情。

(二) 完善基础设施。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是多方面的, 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都得体现出全面性和综合性。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基础设施现状, 投入资金完善各种硬件设施。比如从内外部合理规划交通, 达到可进入方式多样化, 为游客节省时间;聘请服务行业专家对当地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 不断提高其服务素质与操作技能, 从而提高游客满意度;在手工艺品方面, 政府应投入资金建设专门的赫哲族手工艺品制作工厂, 购买机器, 邀请有专业制作技能的艺人进行指导、监督, 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只有服务设施完善、服务质量提高了, 游客满意度和赫哲民族文化村的美誉度、知名度才会得到提升。

(三) 科学规划。街津口的旅游规划和旅游项目的设立要坚决避免盲目, 要因地制宜。首先, 街道景观是文化村非常重要的部分, 最先考虑的是街道的实用性, 休闲卫生等道路设施要完善, 既满足不同交通工具的需求, 又要体现边陲小镇应有的民族风情, 还应在街道旁种植花草树木来净化空气、减少噪声污染;其次, 建筑景观要注意保存赫哲族原有的传统特色民居, 而这往往是游客最想体验的东西, 还要根据总体环境背景建设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酒店等设施, 做到实用性与民族性的有机统一;最后, 在旅游景观设计、旅游规划与旅游项目开发中要突出渔猎民族这一特色, 根据赫哲民族文化村的空间体系, 在合适的地点建造模拟的狩猎场和钓鱼台, 让游客参与其中开展模拟的狩猎活动, 并让游客开展垂钓、烧烤等活动, 将渔猎文化发挥到极致。

(四)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知名度和影响力离不开宣传和策划等公关活动。《乌苏里船歌》作为赫哲文化的象征, 早在1980年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其地位可见一斑, 是赫哲族人民的骄傲。但由于时间过于久远, 当代旅游者对此不太了解, 无法达到一听《乌苏里船歌》, 就想到赫哲族的程度。因此, 可以聘请当今有名的民族歌唱家重唱《乌苏里船歌》来宣传赫哲族;还可请明星做赫哲旅游的代言人, 比如韩庚是赫哲人, 比较合适。女子十二乐坊就是杭州旅游的代言人,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杭州市的知名度;还可以聘请专业策划团队开展具有典型赫哲民族文化特色的实景演出活动或制作专门的旅游宣传片等进行宣传, 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

(五) 加强民族文化保护。针对赫哲族传统技艺走向衰亡这个问题:首先, 当地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让人们了解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现状及其重要性;其次, 政府可以邀请专门研究赫哲文化的专家或掌握赫哲技艺的艺术家定期给年轻的赫哲人进行培训, 让传统文化和技艺得到很好的传承;再次, 还可以组建赫哲文化和技艺研究表演协会, 定期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 不断提升赫哲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最后, 政府应对民间艺术家给予鼓励和扶持, 让其专心做好传承、发展赫哲族文化的工作。

五、结论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篇9

贵州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将像经济、科技所具有的能量那样发挥更强大的力量, 进而推进经济, 科技的进一步提升。这种“软实力”也将是促使整个贵州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 它体现了贵州各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文化所散发出来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一、芦笙音乐文化的功能:

由于苗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图腾崇拜 (芦笙文化包含竹图腾和葫芦图腾) 的民族, 因此苗族音乐文化是依靠芦笙这个载体表现的。芦笙音乐文化是通过苗族祖辈间的“口传心授”之法相传至今的, 它成为了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苗族的芦笙音乐文化是产生于社会生活之中, 但又作用于社会生产、生活中, 并对社会文化现象进行表达的, 这种“取之于社会, 作用于社会”的紧紧偎依的形式是苗族芦笙音乐文化得以美得那样纯粹的最根本原因。

(一) 自然感归属的功能

芦笙音乐文化的所汲取的养分全都来自于祖辈的日常劳作过程中, 有“山地民族”之称的苗族是对山、水有着特殊眷恋情感的民族。在多数芦笙曲调中有相当部分是苗民对大自然富有的万物生灵进行的模拟, 或是动听的鸟鸣、潺动的泉水声, 或是引起树叶“咯咯发笑”的风声, 带着高亢或忧伤的情绪等。这些无不使苗族祖祖辈辈的心灵, 思想与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对大自然产生归属感, 进而让苗族后辈与原生态自然环境永远和谐共处。

(二) 民族凝聚的功能

从音乐人类学的角度来看, 芦笙音乐文化是具有着维系一个民族存在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现实功能。它把苗族人民团结在一起, 使他们拥有共同的审美观念和精神追求的“大家长”;它使苗族人民产生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例如, 芦笙曲中所教导的:“一根木头难盖房, 单人独户很孤单。干活生产办事情, 样样都得有人帮。”这些音乐对于苗族先辈在指导集体的团结和互帮互助方面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

(三) 规范社会行为的功能

一个领导者为了维护民族的内部团结, 必然要制定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下属。而在苗族部落中令人惊奇的是苗族祖先对子民行为进行规范主要是通过芦笙音乐文化中的芦笙词中。这些芦笙唱词内涵丰富, 涉及面广, 含有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歌曲通过生动的比喻、贴切的说理进而发挥规范子民的社会行为的作用。

(四) “寓乐于教”的功能

正如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所表达的那样:“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他认为音乐对于改造社会不良风气, 改变社会陈规陋习的社会化功能是强大的。苗族的祖辈必然也存在着这种观念, 所以在芦笙唱词中包含着各方面教导子民的丰富文化知识。例如:《开天辟地》 (问答式) “问:古来没有天, 历来没有地, 是谁来治天, 是谁来治地?答:古来没有天, 历来没有地是“磐淲”来治天, 是苗家来辟地。“又如:“乌龟上石板, 眼看要下雨, 乌龟在塘边, 河里要起浪。”

二、黔东南苗族芦笙音乐文化的传承现状

(一) 青壮年传承者

随着我国经济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 贵州黔东南苗族的青壮年劳动力对电视里展示的繁荣大都市那令人沉迷的多姿多彩的娱乐文化日夜向往, 他们早已离开自己生长的肥沃土地, 去往沿海, 大中城市地带追求自己的财富美梦。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已不会说苗语, 吹的响大芦笙。

(二) 青少年传承者

作为传承芦笙音乐文化的青少年一代, 由于受到电视传媒的巨大影响, 他们已被故事情节性极强的港台电视剧和含有新鲜养分的娱乐类节目所吸引, 特别是对当红流行歌星、影星的崇拜、爱慕。他们根本无心再关心自己民族几千年的音乐文化, 而是把兴趣转向学流行歌曲, 跳流行舞。

(三) 中老年传承者

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也使得家乡的劳作压力抛给了中老年人。寨里很多老人已没有力气吹响芒统芦笙, 却也找不到承接接力棒的合适人选。每逢芦笙节日, 为了展示给前来观看的各地观众, 寨里会组队参赛, 但却呈现出人员参差不齐, 多呈现老年化, 在吹奏中显现出基本功不牢, 整体的队形、步调不统一, 无法展现出芦笙艺术应有的魅力。

三、黔东南地区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现状

(一) 对音乐课程的重视程度

由于多年来教育部门、学校、老师习惯性的对语、数、英主科课程的过度重视以追求所谓的升学率, 加上贵州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原因导致了当地大多数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一些较穷的地方直接没有发放教育部门所编订的音乐教材。虽然在近几年来这些情况得到了一些改观, 但对音乐教育应有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还有许多发展空间值得我们为之努力。

(二) 音乐教材的符合情况

在翻开当地学校使用的音乐教材, 你会发现其中西方的音乐知识占绝大多数, 曲目上的交响乐、奏鸣曲、钢琴曲等, 理论上要求五线谱视唱能力, 基础乐理知识的掌握等, 即便是有一些中国民歌、器乐曲, 都还是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去听、去分析、去理解。而对蕴含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苗族芦笙音乐而言, 其中独具魅力的芦笙歌、舞、曲为一体的芦笙音乐作品是数不甚数的, 也有很多专业的芦笙歌唱家、演奏家, 但是拥有如此音乐沃土的苗族人民没有足够能力对芦笙音乐文化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 没能把它发展成为教育子子孙孙的正规的音乐教本, 成为当地中小学音乐课的主要内容, 这是非常遗憾的。

(三) 音乐师资力量

众所周知, 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学校的课程设置上, 音乐课时设置是两节左右, 并且进行授课的通常是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 这对普及音乐教育, 发展音乐以达到音乐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应是最基本的前提。但是在贵州黔东南地区的中小学校, 进行普及音乐教育的专业音乐教师是极其缺乏的。在暑假进行“三下乡”期间, 我们担任的就是临时音乐教师, 在学生平常上课中, 多是语、数、英老师代课, 他们音乐知识未成体系, 也无法更好的发挥“寓乐于教”的重要功能, 有时是直接教唱最近的网络流行歌曲, 有时甚至直接把音乐课抹去, 变成语、数、英课程的教学。这些现象在贵州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也绝不是例外。

以上所分析的苗族芦笙音乐文化传承的“瓶颈”以及有关黔东南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的的这些现象都使得黔东南苗族芦笙音乐文化面临着日渐消失的危机。因此, 如何使当地悠久的芦笙音乐文化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得到应有的保护是我们需要将以妥善解决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洛秦, 艺峰导读.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0, 1.

[2]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1.

[3]刘蓝.诸子论音乐.

[4]隶月.贵州民族音乐教育述略.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0, 4.

[5]杨正光.苗家芦笙.走遍天下, 2004, 12.

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 篇10

一、本土文化的概念界定

本土文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的本土人民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历史中文明的逐渐积淀,是特定区域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民族价值观和审美理想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载体。[1]它所涵盖的范围可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至一个地区、一个宗教。作为文化细分类型中的一种,本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不仅有历史传统的沉淀,也有根据本民族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对各种文化重新阐释的文化,即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正是这种独具特色、底蕴丰厚、感染力强的文化对游客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巨大的吸引力,发挥着教化、激励、吸引和导向的功能,成为区域主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推动区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二、吉林省文化旅游发展与本土文化保护现状分析

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大省。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吉林省的旅游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逐渐形成了以长白山、向海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以伪皇宫、高句丽古代贵族陵墓和王城为代表的历史遗迹、遗址资源;以及以满、朝、蒙古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等。随着旅游对区域经济拉动效应的日益凸现,吉林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的发展,不仅文化旅游投资不断增加,而且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在不断加强,旅游企业不断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探秘长白山”徒步之旅、长白山高山赏花大会、查干湖冬捕、高句丽遗迹等。此外,吉林省还推出了民俗风情旅游活动、节事会展和相关的众多文化旅游线路。截止到2010年,吉林省已经普查、挖掘整理近千个项目,其中世界级项目一个--朝鲜族农乐舞,国家级项目27个,省级项目180个。这对促进吉林省本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以及对吉林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吉林省文化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本土文化旅游资源,特别是以满、朝、蒙古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学和民间习俗等一系列相关的文化旅游资源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吉林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样可以看到,一方面,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本土文化正在发生着变化,甚至于有些本土文化已经失去了内在的文化精髓,乃至于濒临灭绝的境地。例如,吉林省作为满族的发祥地,全国满族人口超千万,但这一民族的语言一满语,却成为目前只在个别地区极少数人中主要以口语的形式流传着濒危语种。满族家族最大的事莫过于祭祀和修谱活动,祭祀时萨满请神、祭神、送神都要唱优美动听的神歌,这些神歌歌词多为满语文记述。满族修谱是吸收汉文化并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文化活动,其家谱有相当部分是用满文或满汉两种文字写成,向我们昭示了满族的姓氏源流、家族迁徙、族规家训等多方面的内容,是研究特定时期历史、宗教、民俗等学科的重要史料,如果不懂满语,其史料价值就无从发挥,更谈不到对这类非物质文化的科学传承和发展。

另一方面,本土文化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正在被作为一种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简单商品进行出售,商品化的本土文化仅仅是经济增收的依附手段,其结果使本土文化失去了应有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内涵。对本土文化的肆意篡改和商品化,造成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淡漠,从某种意义上讲,加剧了本土文化的消逝。近些年,虽然有一些学者在竭力挖掘和保护吉林省的本土文化,但一些本土文化的内涵依然弱化,本土文化的保护现状依然令人堪忧。

三、吉林省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本土文化保护策略

1. 树立正确的本土文化保护意识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一种文化只有在与异文化交流中,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得到发展。在国内外一些本土文化保护的案例中,大多数是把本土文化作为一种静态的、不变的文化封闭、隔绝起来加以保护。这样的结果导致本土文化逐渐失去生命力而走向衰退。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而且这种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即使没有旅游业的发展,文化也还是在变化过程中的,文化没有发展变化,就是一个死的文化,也不可能存留到今天。[2]因此,树立正确的本土文化保护意识,将会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2. 制定和颁布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目前对本土文化保护的法律,多数是对文化所涉及到的实物形式的保护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本土文化所包含的礼仪、文化精神等方面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则还存在盲区。这就很难约束旅游活动过程中对上述本土文化的破坏行为。

3. 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在本土文化保护方面的作用

社区居民同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旅游者一样,是当地旅游开发过程中利益的相关者。因此,要激发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他们能够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主动热情地挖掘本土文化的瑰宝,使本土文化凸显文化特色,长盛不衰。

4. 重视国际合作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在保护本土过程中,国际合作不可缺少。这种国际合作既包括吸收国外专家参与中国的文化研究和开发工作,也包括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加入有关国际公约或者与有关国家缔结这方面的合作条约或协定,享受其中的权利,扩大发展机会,同时承担相关的义务。[3]当然,这种国际合作还包括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扩大吉林省本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和知名度。

5. 加强与吉林省地方高校的合作

充分利用吉林省高校拥有的人才和资源优势,加强与其在吉林省本土文化相关的学术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合作,建立相关的研究机构,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全面系统地挖掘和保护吉林省本土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6. 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购买旅游商品是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占旅游消费支出的30-50%,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是各地旅游发展的重头戏。对于吉林省来说,特色旅游商品十分匮乏。吉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本土文化,例如,东丰农民画、满族剪纸、蒙古族奶酪、朝鲜族打糕、满族大黄米、东北三宝等。如果把这些文化都开发成旅游商品,会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本土文化对文化旅游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地区的文化旅游能否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本土文化利用与否,以及利用程度如何已成为关键。要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充分发挥旅游地本土文化特色,才能使旅游的经济属性与文化属性找到最佳结合点,使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摘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支柱,旅游是文化价值表现的重要载体。本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民族文化的载体,在旅游开发中以其独特性、多样性的文化展现形式吸引旅游者的参观。但由于外来文化的强势冲击和本地居民对自身本土文化认同感的淡漠,使得本土文化面临消逝的危险,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旅游业的发展与本土文化保护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更深层次上挖掘吉林省本土文化,并探讨其保护措施,通过旅游反哺来保护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从而实现吉林省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本土文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莫晓辉.地方高校与本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5):46-49.

[2]艾菊红.文化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和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云南三个傣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比较研究[J].民族研究, 2007,(4):49-58.

以文化优势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 篇11

近年来,为适应改革调整的大趋势,加快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中国兵装集团望江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大力建设与集团公司使命、责任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构建以超越领先为核心思想的文化体系,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注重用科学发展理念引领、支撑企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的转变,使其在提高企业管理绩效、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加行之有效的作用,为切实推进“七个调整”、全面实施“211战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着力抓好“三项注重”,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当前,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结构调整压力不断加大,转变发展方式日益紧迫,这些都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峻挑战,同时也对企业文化建设如何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促进企业转变发展观念、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注重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我们始终以价值理念衡量企业战略是否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与最高追求,正确处理经营绩效与企业价值关系,从而保证企业始终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以培育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营造员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一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在此基础上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并使之与企业的发展愿景和员工的价值追求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二是围绕促进员工接受和认同企业核心价值观,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使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扎根于员工心中。三是尊重员工的价值追求,在员工中形成共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公司以“报刊网台站”五大媒体和OA系统新闻栏目,以及简报、简讯等形式进行传播宣贯,以加强企业核心价值观宣传和推广。还积极开展企业文化知识竞赛、辩论赛、征文、演讲、主题实践活动等,使之入耳、入眼、入脑、入心。

注重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紧密结合。企业文化要发挥实效,能够切实落地生根,关键要与企业管理实际紧密结合。一方面,要将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体现到企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中,渗透到日常的运营管理和工作流程中,反映到各项激励机制中;另一方面,要立足于班组文化、岗位文化、团队文化建设,建立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企业文化管理体系,通过持续不断的熏陶教育,使员工认同和接受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经营理念,并逐渐内化到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中。

注重员工培养与提升管理水平相结合。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决定了企业管理升级的有效性和自主创新的活动,人的自觉性、责任感、使命感决定了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基础管理的稳定性。近年来,公司越来越注重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把实现员工全面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之一。通过关注员工需求,为员工创造发展和展示才能的机会,公司实施薪酬加分激励制度,开展“改进在行动”全员创新活动,树立科技与技能带头人,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巩固员工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注重人文关怀等方式赢得人心,不断巩固企业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着力抓好“三项目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按照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办法要求,公司加强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分类指导和评估评价,按照闭环管理的方法建立了企业文化战略实施体系,并把它作为制定文化建设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的依据,逐年滚动,完善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机制建设为目标,加强组织体系文化建设。公司加强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各二级单位则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进而明确其工作职责,建立和完善了组织领导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制度管理体系等企业文化制度体系;同时,公司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具体实践提供了物质保障。

公司企业文化办公室建立了企业文化建设走访指导制度,及时了解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解决基层单位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并选树典型,用丰富鲜活的案例启发引导企业文化的推进工作。

公司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中,并作为一项专项指标分解到所有单位,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激励。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望江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办法》并下发各单位,作为对各基层单位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的依据,使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有机结合,达到管理制度融入文化,从而使文化建设制度化。

以高效执行为目标,加强制度管理文化建设。公司全面推行了基础管理标准化项目工作,以构建起公司基础管理的制度、流程、作业规范、评价考核的标准化体系,促进公司整体业务流程全面推进和管理责任全面落实,使规章制度能够有效地贯彻落实到企业管理活动中,提高了执行效率和工作准确度。实现“制度流程化、流程标准化、标准表单化、表单数字化”的要求,做到管理事项有闭环,可评估、可追溯、可控制。同时,公司对现有规章制度及文件体系进行梳理,如将公司原有的359项制度、文件进行重新梳理合并,经过评估,除继续沿用的253项制度、文件外,目前修订并完成了54项操作性强、可行性高的制度文件。

以打造品牌为目标,加强公司形象文化建设。近年来,公司严格执行重塑后形成的具有望江特色的《企业文化手册》《企业文化大纲》和《VI手册》,确保内外形象宣传的规范性和统一性。还下大力气进行了环境的改造、文化设施的改善等工作,组建了文学社、诗社、摄影协会、合唱队、舞蹈队、书画协会、读书沙龙和集邮协会等十余个文化建设队伍,并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行业内外的展览展示活动,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公司还通过国内有影响力的知名媒体如《经济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月报》《重庆日报》《企业文明》《中国兵器报》等报刊出专版或登载连续通讯进行专题宣传,并在市、区及行业报刊网上发表宣传稿件500余篇,对公司的形象进行了有效的宣传。公司还就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汇编成文化系列丛书29类共13 300余本。

彰显望江文化魅力,助推企业跨越发展

望江发展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已成为公司宝贵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促进了公司综合优势和整体协同效应的提升,形成了导向明确的新型价值管理模式,对于助推公司改革、创新、发展,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育了务实敬业的员工队伍。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坚持用望江愿景、望江精神激励员工,广泛开展“理想信念”“爱司爱岗”“艰苦奋斗”主题教育活动,使员工队伍激情进取、奋发有为,形成了“保军敬业,诚信正直,品质制胜,执行有力,持续改进,永不言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公司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抓紧培养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人才、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人才。在用好现有优秀人才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才开发、评价考核、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机制,使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

提升了公司的创新能力。公司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文化力,正在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营造了支持鼓励创新的环境、凝聚了创新人才、积蓄了创新力量。多年来,公司大力实施“科技兴司”战略,采取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等多种形式,集智攻关,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提升了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民品风电齿轮箱产品的自主开发,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具备了较强的产品研发、试验、技术预研能力。

增强了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公司通过对落后生产线、落后工艺等进行改进和改善,使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观;通过改善文化娱乐设施,重大节日开展庆典活动,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实施集资建房,不断改善员工居住条件,为员工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通过设立“困难员工救助金”“爱心卡”,对困难、患病的员工进行帮扶和救助;通过在公司局域网建立“望江论坛”等信息交流平台,给员工创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如今,公司形成了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氛围,有效地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新活力,促进了公司健康、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郝幸田)

发展文化产业叫响文化品牌 篇12

一、发展文化产业品牌, 济源多措并举求突破

1. 坚持“文化立市”, 塑造文化济源

为了弘扬济源文化、发展文化产业, 济源市确立了“文化立市”战略, 出台优惠政策, 营造支持文化发展的浓厚氛围, 引导鼓励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使文化产业的投资市场走旺, 整个社会呈现出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2. 科学规划布局, 促进文化产业集聚

在把握产业发展整体态势的基础上, 科学规划引导, 实现错位发展, 推动济源市文化产业逐渐形成“一带两城三个功能区”。“一带”是指以北部、西部、南部精品山水景区为依托的环状文化旅游带, “两城”即篮球城和文化城, “三个功能区”是指济渎庙文化艺术品产业功能区、九里沟艺术培训和书画交易产业功能区、中心城市文化娱乐产业功能区。

3. 打造文化精品, 提高城市知名度

济源市坚持把文化精品的生产作为重中之重, 以此带动文化产业的整体提升。以成功申报“中国女娲之乡”为切入点, 深入开展对轩辕祭天、女娲补天、鲧禹治水等“创世神话群”的研究, 并酝酿制作相关影视、文艺作品;以著名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为母本, 拍摄神话电视连续剧《王屋山下的传说》, 大型豫剧抒情剧《愚公移山》在我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中获“河南文华奖”;歌曲《愚公移山》和《王者之山》唱响中国, 一个个文化精品推动济源一次次亮相, 吸引人们一次又次关注的目光。

4. 兴建文化“地标”, 构筑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近年, 济源市注重平台建设, 投入10多亿元兴建了一批文化“地标”, 文化产业空间得以极大拓展:以篮球城为依托,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产业;以文化城为依托, 大力推进文化娱乐产业发展;以济渎庙为依托, 带动周边地区古文化产业发展;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为依托, 观瀑、避暑、度假等产业快速发展;以道教“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为依托, 道教文化和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世纪广场和遍布城乡的新农村公共服务中心为依托, 广场文化活动普惠群众;以城展馆、科技馆、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为依托, 会展、演艺、广告等多种产业加快发展。

虽然文化产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是发展还很不充分, 如文化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对特色资源的开发不足、集约化程度不高, 区域自身的文化消费市场较为狭小, 文化产业队伍建设滞后等。坚持文化立市, 发展文化产业品牌, 必须整合优化文化资源, 调整布局和结构, 逐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有济源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精心谋划战略架构, 强力发展文化产业品牌

善谋者事成。按照济源的资源特征、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 济源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构建一个总体布局, 叫响一大品牌, 开发三大重点文化资源。

1. 构建一个总体布局

立足济源资源特征, 该市文化产业应布局为一个综合文化核心区域、两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一个综合文化核心区域, 即把环文化城、篮球城区域建设成为我市的文化体育服务中心、演艺与娱乐中心、艺术品创作生产与贸易中心、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文化创意与会展中心、文化产品与文化物资流通中心, 引领、辐射和带动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组建两大特色文化产业园区, 即倾力打造愚公文化产业园和济水文化产业园, 使之成为支撑中原文化的核心力量。

2. 叫响一大品牌

愚公精神是济源市的城市精神和形象品牌, 为此, 要加大宣扬和实践的力度;要举办更高规格、更大影响力的活动, 来提升愚公精神和济源的知名度;要把愚公移山的故事进一步深化, 如可联系有关剧作家和导演, 在我市拍摄愚公移山电影, 或举办全国性的愚公移山精神研讨会, 或规划建设大型、大生态、大区域的愚公移山主题公园, 将其作为一个旅游景点等, 采取各种措施, 对这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加工, 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叫响愚公移山文化品牌, 引领文化产业发展, 提升文化竞争力。

3. 开发三大重点文化资源

(1) 济水文化。要以济渎庙为中心, 与城市生态旅游建设同步规划, 开发民俗、观光、休闲、居住等项目, 以悠久的济水文化、济渎崇拜祭祀民俗、济渎庙文物文化以及济源籍文化名人文化等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旅游凭吊, 兴建集文化产品、销售和消费于一体的济水文化产业发展基地, 形成全市最适宜人居住的休闲中心和旅游商业区。

(2) 道教文化。要加大研究和宣传力度, 一方面, 要深入研究王屋山道教发展、壮大、传播过程以及发展历史等, 以理论研究为王屋山道教文化的传播作后盾, 增强王屋山道教文化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 每年要开展高规格的王屋山道教文化研讨会, 深入挖掘王屋山道教文化在道教史上甚至在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重新塑造王屋山道教文化的辉煌。

(3) 远古神话文化。要围绕女娲补天、轩辕祭天、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 充分挖掘远古神话文化的艺术内涵, 创作、打造一批具有艺术水准又为大众欢迎的文化艺术产品, 突出文化产业的地域特征, 彰显品牌效应, 提高济源市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

三、科学运作, 谋求文化产业品牌发展新跨越

善筹者功著。济源市必须拓展思路, 改革创新,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助推文化产业品牌跨越式发展。

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继续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改造,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兴办各类文化企业, 重塑市场主体, 完善市场体系。

2. 以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坚持重大项目拉动, 着力抓好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 通过培育和引进带动性强的大项目, 打造文化经济发展平台, 引导文化产业技术、产品、市场和资本的融合。

3. 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鼓励成立文化投资公司、文化资产经营公司, 鼓励文化企业利用企业债券、股票等融资手段加速发展。二是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投资基金,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建设费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引导资金, 多渠道筹措文化发展资金, 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文化产业投资机制。三是加强对文化企业的贷款支持, 对符合信贷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借贷和利率优惠, 并积极拓展适合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四是调整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 设立文化产业开发基金和文化奖励基金, 制定差别税率、税金减免、先征后退等优惠政策, 广开筹资渠道。

4. 培育新兴文化业态。

要加强对新型文化产业的指导、管理和扶持, 为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重点发展动漫游戏、传媒出版、民间艺术品、工业品设计、创意农业和大型演艺六大文化创意产业。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 促使文化产业结构向创意产业、内容产业转型, 向高技术、高集约化演化, 使新兴文化业态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文化繁荣的新亮点。

5.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上一篇:导览系统下一篇:高校档案馆功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