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科学

2024-11-24

哲学与科学(共12篇)

哲学与科学 篇1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科学与哲学相互扶持、相互依赖的密切联系, 并专门阐述了一些哲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哲学,科学,计算机科学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和科学事业家蔡元培先生 (1868-1940) 曾对科学与哲学的相互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屏科学而治科学, 则易涉臆说;远哲学而治科学, 则不免拘墟。两者可以区分而不能离绝也。今日最持平之说, 以哲学为一种普遍之科学, 合各科学所求得之公例, 为之去其互相矛盾之点, 而组织为普遍之律贯。又举普遍知识之应用与各科学而为方法, 为前提者, 皆探寻其最高之本体而检验之。”哲学追求普遍规律, 必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而哲学作为普遍知识又必从方法, 前提等根本方面对自然科学有所帮助。所以既不能远离科学而治科学, 也不能远离哲学而治科学, 二者本应相得益彰。

一、科学需要哲学

真正的哲学作为时代思想的精华, 是人民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当然也是科学工作者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种精神食粮能使科学家具有一种哲学的头脑和眼光, 有助于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力, 统摄力, 洞察力和判断力。许多科学家对于哲学的积极作用都深有体会。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所说:“爱因斯坦以探索理论物理学的基础, 解决物理理论中的基本矛盾作为自己一生地主要任务, 这就迫使他比较深入地接触到哲学上的重大问题。他认为, 物理学家在理论革命时期必须亲自去作哲学推理。他少年时代就开始对哲学发生兴趣, 青年时代读过大量的哲学著作, 他在科学上之所以能缺德重大突破, 有一部分要归功于他的哲学的批判精神。”我国许多科学家对于哲学的积极作用也都深有体会。例如, 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在1958年说了这样一番话:“我钻研业务多年……也摸索出一套进行研究的方法, 像处理问题应该怎样入手, 怎样去看问题, 怎样克服困难, 怎样从失败和错误中取得教训, 等等。当时倒也‘自鸣得意’, 因为这些道理在科学技术书籍中是学不到的, 算是我的科学研究心得吧。以上说明, 好的哲学作为一种好的思维方法, 能够帮助科学工作者分析和处理好实际遇到的各种关系和各种问题, 从而能够帮助科学工作者取得好的科研成果。

二、哲学需要科学

马克思曾说: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 自己的人民的产物, 人民的最精致, 最珍贵和看不出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蔡元培认为:“哲学是文化的中坚。”哲学要成为“活的文明的灵魂”, 要成为“文化的中坚”, 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更不可以是自封的, 必须想蔡元培所说的那样, 使哲学成为“融贯科学的哲学”, 既依据科学, 又超越科学。看来, 不论怎样定义哲学, 都是不能外于科学的。不论对于哪种哲学, 科学都是哲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即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更是开宗明义的阐明“要确定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今天,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 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地领域。计算机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 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学科的边界之外, 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 它的研究道路上依然少不了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指导。当然, 这也是哲学的也只将在计算机科学中获得营养, 并从中获取自己的研究方向, 从而促进哲学的研究。

计算机科学家唐稚松院士在讲述他的研究工作的文章《XYZ系统的设计思想》中, 谈到了哲学对他的工作的作用, 他写道:“我在大学读书时曾学过哲学。当时最流行的西方哲学流派为著名的剑桥学派, 其代表人物有罗素、摩尔以及稍后地维特根斯坦。这一学派又名分析哲学学派, 其方法论主要特点时对概念作逻辑分析……他们所提倡的分析方法一直在我所从事的学术工作中起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起, 我又从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中学到另一种分析方法。这就是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的方法……我深感这方法使用得当, 对发现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分清问题中各方面的主次,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很有帮助。”他还推崇中国古代儒家的“中庸之道”, 引用朱熹对“中庸”的解释:“中者不偏不倚、五过不及之名, 庸, 平常也。”程颐对中庸理论的解释:“始言一理, 中散为万物, 末复合为一理”。他说:“由此可见, 中庸并不是简单的折中主义, 而是告诉人们如何处理由分到合再由合到分的方法。而且在融合矛盾的两方面时, 应从实际出发注意防止片面, 避免偏激, 掌握分寸, 做到按事物的常理将对立的方面安排地恰如其分。而且这种安排应根据当时发展的具体条件来选择, 所以说‘君子而时中’。这是一种处理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当然, 要解决计算机学科的问题, 就必须有一套专门的科学的方法来指导。就哲学方法论而言, 学科方法论就是认知学科的方法和工具。它有助于人们对学科认识的逻辑化、程序化、理性化和具体化。现在, 人们对计算学科的认知已经相当成熟, 从而使我们能够以一般科学技术方法论为指导, 科学地建立起计算学科自己的方法论。

哲学与科学 篇2

1、中国“天人合一理论”:从宇宙整体到部分---西方从个体到整体

2、三生万物是玄关:太极生两仪生四象八卦,三是临界点,宇宙中三的哲学

易的哲理易的含义包括:不易,简易,变易。就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科学的最高境界是哲学:科学“圆”的理论辩证思维。

4、建筑风水学:就是环境学、美学、地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健康养生学等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学科。

二、易经八卦成卦象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三、易经的实际运用

1、先天八卦

乾与坤的组合,称之为天地定位; 震与巽的组合,称之为雷风相搏; 离与坎的组合,称之为水火不相射; 艮与兑的组合,称之为山泽通气。

2、后天八卦,方位,对待合十,五居中宫洛书之数

戴九履一,二四为肩 左三右七,二八为足 五居中宫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五中午,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3、罗盘二十四山方位

子向北方坎,丑寅艮土山,卯起东方震,辰巳巽风间,午并南离火,未申坤地关,酉向兑方取,戌亥属乾干

坎居正北,管壬子癸三山; 艮居东北,管丑艮寅三山; 震居正东,管甲卯乙三山; 巽居东南,管辰巽巳三山; 离居正南,管丙午丁三山; 坤居西南,管未坤申三山; 兑居正西,管庚酉辛三山; 乾居西北,管戌乾亥三山

4、五行之生克关系

五行之生克关系

五行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形成一个环琏。五行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形成一个五角星图。外形的五行:高者为木,圆者为金,曲者为水,方者为土,尖者为火

理气的五行: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四、建筑风水与家庭

1、环境气场:八宅风水就是将一个家宅严格的划分成八个部分。分别是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从理论上讲,这些方位对某些人来说,有些方位是很吉利的,而另一些方位则是不吉利的,这需要通过研究个人的命卦而定

2、方位磁场:定向

八宅风水学按大门所向的方位决定家宅的坐向。我们站在屋内中心点,面向着大门,则所面向的方位便是“向”,而与“向”相对的方位便是“坐”。不管家宅的屋形如何,坐与向的方位一定是相对的。

例如,大门向西,则家宅坐东向西;大门向东南,则家宅坐西北。八种卦象从北方顺时针依次为:坎艮震巽离坤兑乾。

东方属震,故其五行属木;东南方属巽,也是属木。

北方属坎,五行属水。南方属离,五行属火。

以上属东四卦,水木相生。

东北方属艮,五行属土;西南方属坤,五行也属土。

西方属兑,五行属金;西北方属乾,五行也属金。

以上属于西四卦,土金相生。

3、宅主命理:确定人的命卦 计算公式

男命:(100-出生年)/9

女命:(出生年-4)/9

余数做为命卦,如果无余数,那余数视为9

人的命卦,根据《后天洛书》分别是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兑七;艮八;离九;(五居中)。男命为5时,寄在坤宫为坤命,女命为5时,寄在艮宫为艮命。

例如:1940年出生的女性(40-4)/9商数为4,余数视为9,9为离,故命卦为离卦。

自己的命卦和宅卦需要配合。东四命的人适宜东四宅;西四命的人适宜西四宅。

4、阳宅三要素:门、主、灶。门乃由之路,主乃居之所,灶乃食之方。

宅坐为宫为内,游星按序游动。怎么游?看宫与星的化星。(生气):主生子旺财、升官贵显、百庆交集。

(天医):主生子、人财旺相。

(延年):主人旺财发,和气多寿。

(伏位):主小康中寿,宜开门但生女少子。

(五鬼):主逃仆、火灾、盗贼口舌、是非伤小口。

(六煞):主官非疾病、伤人损畜、破财。

(祸害):主伤人败产、损畜阴耗。

(绝命):主子孙灭绝之意。

八宅吉凶方位之变爻口诀:

一爻不变是伏位 三爻全变是延年 只变上爻叫生气 变中下爻是天医 变上中爻是五鬼 变上下爻是六煞 只变中爻是绝命

另一口诀:

上化生气中下天,后对全变是延年.本位为伏中绝命。上中五鬼祸由然,六煞上下文曲位.禄存下变祸害完 八方吉凶星簡介: 生氣方: 得生氣方者主人孝悌聰慧,大利財官及名聲地位之追求..可旺財旺丁.延年方: 得延年方者主人延年益壽,有貴人提攜,大利感情,可增進夫妻之感情!

天醫方: 得天醫方者可促進家庭融洽,有朋友扶持,大利疾病之復原,可確保衣食豐盛!伏位方: 得輔弼星主人生性慈祥,小福中壽,得平靜自然之生活,一生無口舌是非!絕命方: 逢絕命方有血光之災,逢盜賊之害,主人壽夭多病,絕嗣退財.五鬼方: 逢五鬼方有中邪破財之禍,得意外口舌之災,主人官司纏訟,違禮背義.六煞方: 逢六煞方主家宅不安,有外遇疾病,一生酒色財氣,淫亂無度..禍害方: 逢禍害方多口舌是非,或招惹官司,有男鰥女寡之害.八星吉凶简释

生气:财运大好,身体健康,活力充沛,大旺人丁;

延年:财运很好,延年益寿,身体健康,夫妻和谐;

天医:财运不错,疾病痊愈,贵人相扶,健康长寿;

伏位:财运小吉,运气中等,健康如常,家运平和;

绝命:财运极差,多病损寿,横祸绝嗣,意外伤病;

五鬼:破财败业,火灾失窃,健康甚差,容易招鬼;

六煞:财运不好,口舌淫荡,灾祸连连,身体多病;

祸害:财难积聚,官灾是非,争执被骗,盗贼失窃。

五、房命相配原则:

所谓房命相配,是指睡房宜在本命之四吉方,即东四命的人宜睡在东四房,西四命的人宜睡在西四房。

分房是以住宅大太极来确定的。再进一步研究,如果想增加财运,则宜选择四吉方之生气及延年方作为睡房,若想身体健康,则可选择天医方作为睡房居住。睡房除了讲求方位配命之吉凶外,房门的吉凶亦相当重要。

如果不能房命相配的话,便退而求其次,使房门与本命相配合,其理论基本上与上述大门配命一样。总之,东四命宜开东四门,西四命宜开西四门,这是八宅派不变的定律。

借用布局方法趋吉避凶真正好风水的阳居,可能利用门、房、灶去迁就,不需要摆放风水用品,但风水差的阳居,不容你改动太多,便需要借助风水用品了。

六、房屋装修注意事项

1、装修颜色五行与命理搭配

2、装修材料材质与命理搭配

3、装修造型五行与命理的搭配

4、如有煞气如何化煞

入门宜有三见:

1. 开门见有生气,也叫开门见喜。即一开门就见到红色的墙壁或装饰品,入屋放眼则有喜气腾腾之感,予人的精神感觉温暖振奋,心情舒畅。

2. 开门见绿。即一开门就见到绿色植物,生趣盎然,又可收养眼目之功效。

3. 开门见画。若开门就能见到一幅雅致的小品或图画,一能体现居者的涵养,二则可缓和进门后的仓促感。入门宜有三不见:

1、开门见灶。《阳宅集成》云:?开门见灶,钱财多耗?。即入门见到灶,火气冲人,令财气无法进入。

2、开么见厕。一进厕所,则犹如穗气迎人,这里有个?晏子使楚?的典故: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平仲奉命出使楚国,楚王欺他个子矮小,存心戏弄他,下令不让他从高大的城门通行,而在城门旁挖了个狗洞让他进入。结果极具智慧的晏子见状就说:?如果我是到人国访问,就请让我走人洞;如果我是到狗国访问,那就让我走狗洞喽。?搞得楚王十分难堪。进门见厕就同此理。

3、开门见镜。镜子会将财气反射出去,如果不是大门直对冲煞或污秽之物等,则不宜正对大门。

一、阳宅风水:阳宅布局及理气

(1)河图洛书先天卦、后天卦在阳宅上的应用: 先天八卦两两相对,揭示了阴阳交媾才能生生不息,例如:乾坤,震巽,坎离,兑艮是夫妇正配的组合。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排列不一致,在实际的应用中,应以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先天八卦、河图、洛书之间的关系:

从先天八卦配洛书可以看出,乾九与坤一,兑四与艮六,坎七与离三,震八与巽二,为天地定位、山泽通气、水火既济、雷风相搏,夫妻正配局。河图之数是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

坤一与艮六,巽二与坎七,离三与震八,兑四与乾九,为河图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生成数局,乾九艮六,震八坎七;巽二离三,兑四坤一,得河图合五合十五纯阴纯阳局。

夫妻正配皆合十,合局者互为延年,延年主旺丁,利夫妇生活,发财稍缓,但很平稳。合河图生成之数者为生气,生气最利求财。合五合十五者归藏得天医,天医解厄解困,治病。

(2)八卦在阳宅上的代表和具体应用。

乾在人物为老父、老翁、老男人,在单位为领导,有才能的人,身体代表头部等。若乾卦受克制,这方面的类象就会受到损害。

坤在人物为老母、老奶奶、老女人、孕妇,身体代表腹、脾胃等。若坤受克制的,这方面的类象就会受到损害。

震在人物为长男、年纪较大一点的男人,身体代表手与足等。若震受克制的,这方面的类象就会受到损害。

巽在人物为长女、长妇、媳妇、年纪较大一点的女人,身体代表肩、股、神经、毛发等。若巽受克制的,这方面的类象就会受到损害。

坎在人物为中男、中青年的男人,身体代表血液、肾等。若坎受克制的,这方面的类象就会受到损害。

离在人物为中女、中青年的女人,身体代表目、心脏等。若离受克制的,这方面的类象就会受到损害。

兑在人物为少女、年幼一点的女子,身体代表口,肺等。若兑受克制的,这方面的类象就会受到损害。

(3)九星的属性和组合的具体表现。

贪狼属木对应生气,武曲属金对应延年,巨门属土对应天医,破军属金对应绝命,禄存属土对应祸害,文曲属水对应六煞,廉贞属火对应五鬼。辅弼对应伏位。

坤与坎,互为绝命,对应破军金星。绝命穿坎,阴金不生水,主宅内中男不利。家中的女孩尚可存活,中男就会活不下去了。绝命穿穿坤,金土需相遇,但纯阴不生,主宅内人丁不旺。为阴盛压阳,阳会因此日渐衰弱,最后不免衰败绝嗣。

离与乾,互为绝命,对应破军金星。绝命穿乾,定主老翁受灾,小口不旺。主绝,也主寡母孤苦。大凶之格。

兑与震,互为绝命,对应破军金星。绝命穿震主,为外克内,其祸最速,活人受灾殃。绝命得势,凶性甚剧,居住的人灾难深重,为大凶之格。

巽与艮,互为绝命,对应破军金星。绝命穿艮,先伤子孙。绝命克宫,长女及长妇立见其害,为大凶之格。

乾与震,互为五鬼,对应廉贞火星。五鬼穿震。宫生凶星,其凶尤烈,失盗、官讼、鬼怪作祟祸不单行,长男夭寿。震木助五鬼,凶星克宫,定主宅内老翁有灾祸。

艮与坎,互为五鬼,对应廉贞火星。五鬼穿坎,水火相逼,火为离为目,主宅内之人会有眼疾。中男短寿。五鬼临艮,星宫相生,早年有发财丁者,久则破。

巽与坤,互为五鬼,对应廉贞火星。五鬼穿坤,火炎土燥万物不生,老母亲不利。五鬼穿巽,凶星受生其性更凶,灾祸横生。

离与兑,互为五鬼,对应廉贞火星。五鬼穿兑,少女夭寿。兑与坎,互为祸害,对应禄存土凶星。祸害穿坎,中男受伤,土水相克,有水蛊肿胀之患。祸害穿兑,少女受害,会有咳嗽痼疾之类的病患。

乾与巽,互为祸害,对应禄存土凶星。祸害穿巽,星受宫克,主有伤脾胃。祸害穿乾,不利老翁,也主脾胃病。

震与坤,互为祸害,对应禄存土凶星。祸害穿坤。主出寡妇,男丁稀少。,祸害穿震,有损伤脾胃,或有患疮疾疯呆之类的病患。

离与艮,互为祸害,对应禄存土凶星。祸害穿离,祸害更甚。久必败绝!祸害穿艮,凡事阻隔不通,不得利有悠往。

乾与坎,互为六煞,对应文曲。六煞穿坎,主中男飘荡无依。六煞穿乾,泛滥流溢,宅主会沾染桃色。

震与艮,归藏为六煞,对应文曲。六煞穿艮,少男泄气,震艮相克,外克内其祸速,主短寿,主出现寡妇当家。星生宫,开始顺利,久则难免破败,主宅内妇人有祸端。

兑与巽,互为为六煞,对应文曲。文曲穿巽,宅内长妇、长姊有灾。文曲穿兑,凶星受生,反助其淫乱,主妇人凌夫,辱骂公婆。多女少男,长久则衰败绝嗣。

离与坤,互为六煞,对应文曲。文曲穿坤,为宫克星,主老母早逝。文曲穿离,水火相煎,纯阴缺阳,久后必衰败绝嗣。

乾与艮,互为天医,先天合十五,坚金遇土,对应巨门吉星。巨门穿艮,二土比和,父子和顺。天医穿乾,星宫有情,门宫相生,定主老翁福寿。

坤与兑,互为天医,先天合五,对应巨门吉星。巨门穿坤,二土比旺,为吉利之局。宅内老母向善。天医穿兑,星宫相生,对少女有利。坤与兑的组合需吉,表示女子发达。

坎与震,互为天医,先天合十五,对应巨门吉星,巨门为解厄之神。

巨门穿坎,星克宫不吉,坎卦代表的中男会多灾多病。巨门穿震,定主宅内长子当灾,且败财损畜。是先吉后凶之格局。

巽与离,互为天医,先天合五,对应巨门吉星。巨门穿离,星宫相生,阴兴阳衰始顺阴逆之格。巨门穿巽,宫克星,凶,主宅内长女受灾。不吉之格。

乾与坤,互为延年,先天合十,天地定位,夫妇正配,对应武曲吉星。武曲穿乾,星宫比和,为大吉之格。定主宅内老翁富寿,子孙繁衍不息。武曲穿坤,星宫相生,为大吉之格。定主宅内老母慈祥贤慧,儿女获福,居住之人人丁财两旺,富贵绵长。

艮与兑,互为延年,先天合十,山泽通气,夫妇正配,对应武曲吉星。武曲穿艮,星宫相生,为大吉之格。定主宅内少男兴旺,光耀门庭。武曲穿兑,星宫比和,为大吉之格。定主宅内少女巾帼英姿。居住之人丁财两旺,家庭和睦,子孙聪明伶俐,夫妇恩爱,福禄永昌。

坎与离,互为延年,先天合十,水火不相射,夫妇正配,对应武曲吉星。既济可成,福禄双存,武曲穿离,烈火焚金,难成佳局,居住之人日渐有亏。

震与巽,互为延年,先天合十,雷风相簿,夫妇正配,对应武曲吉星。延年穿宫,金木交战,克震而伤筋骨,祸及长男,刑妻克子。克巽而长女当灾,经络有损。

乾与兑,互为生气,先天四九合金,阴阳交合,对应贪狼吉星。艮与坤,互为生气,先天一六合水,阴阳交合,对应贪狼吉星。

坎与巽,互为生气,先天二七合火,阴阳交合,生机蓬勃,对应贪狼吉星。发富发贵绵远流长。贪狼穿巽,乔木扶桑。

震与离,互为生气,先天三八合木,阴阳交合,对应贪狼吉。狼穿震,二木比和,子孙繁盛,名禄双收,富贵临门。木火相生,初年兴旺,名利双得,日久木尽火熄。

以上断语要灵活运用,例如艮坎互为五鬼,艮方开门纳气,但又在坎宫开便门走动,那么会引五鬼之气入宅,家人多病,且有鬼怪作祟。艮坎相战,中年男子会死亡,不在土旺之年月就在火旺之年月。我相宅的过程中曾遇过这样的例子,该宅艮坎皆开门纳气,该宅一直有闹鬼的情况,零六年夏天,家中次子在外淋雨回来,突发高烧,到医院治疗几天,竟然救不过来。

例如:震乾互为五鬼,我见一例,一老翁刚好睡乾宫,零五年的巳月,电力部门修了一个变压器在其宅外的震宫。午月,老翁突发心脏病。何故?震乾互为五鬼,变压器又激起五鬼的凶性,午月鬼旺,老翁当灾。

例如:兑艮互为延年,来路在兑,房的坐山为艮,这样的房子对少男很利,主发少年。游年不但在内局表现,外局的表现也是很明显的,例如:一住宅坐艮向坤,开坤门,贪狼木到门,木克土,坤土受克,这样的克是隐性的(星克宫是为隐性之克,星旺年月引发产生克应),必需等待木临旺的月份才能克应。若坤门外贪狼所到的宫位见有大树,这样的克应是显性的(星克宫而宫外见星形,是为显性之克,应克必速),必主伤脾胃、女人流产,这样的克应随着树木的长大,凶的程度会越来严重。

八宅风水由唐代天文学家一行所创,以八卦配八宅,强调宅命配合,属理气派。东四命配东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此为八宅派的原则。八宅派始于港台,后传内地。

一、风水学基本要领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属相: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属相方位:北为鼠、南为马,西为鸡、东为兔;然后从鼠开始顺时针方向标出牛,虎越过已标出的兔,继续顺着标出龙、蛇,再越过已标出马,接着标出羊、猴,再越过已标出的鸡接着标出狗,猪,正好一圈。

十二地支方位:子为北、午为南、卯为东,酉为西;子与卯之间的东北位是丑和寅,卯与酉之间是辰和巳,午与酉之间是未和申,酉与子之间是戌和亥,十二地支顺时针方向等距分布正好绕一周。

五行相生相克: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生大吉,同命亦吉。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男克女为财,女克男为殃。

五行生克制化法:

天河水,大海水不怕土,因土而成库。沙中金,剑锋金不怕火,因火而成器

平地木不怕金,无金不得上青云。霹雳火,天上火不怕水为仇,一生衣禄近王侯。

大驿土,沙中土,路旁土三者,木来克,因木固而土成山也生育万物吉祥也。二、八宅的八种卦象

八宅風水是按照各人的出生年份,以八卦來劃分,共分出東四命和西四命八個命卦;再以房屋所坐落的卦為宅卦,共分成東四宅和西四宅八個宅卦。依不同宅卦佈上生氣、延年、天醫、伏位四吉遊星,和絕命、五鬼、六煞、禍害四凶遊星,共有八遊星。八遊星會應不同的宅卦,以不同的次序排列於地盤八卦宮位之上。

1、八卦方位:

北为坎,南为离,西为兑,东为震。坎与震之间的东北位是艮,震与离之间的东南位是巽,离与兑之间的西南位是坤,兑与坎之间的西北位是乾。等距分布正好绕行一周。

使用時以東四命住東四宅為吉,以東四命住西四宅為不吉的原則,再以生氣、延年、天醫、伏位四吉遊星所在的地盤宮位來開門、放床、安灶為吉;以絕命、五鬼、六煞、禍害四凶遊星所在的地盤宮位來開門、放床、安灶為凶。

總而言之,東四命配東四宅,西四命就要配西四宅才為吉算,反之不吉。八宅风水:分别为东南西北及其夹角位。这些方位有的吉,有的不吉。需要依个人命卦而定。

2、家宅座向决定卦象:

1、坐东方的家宅是震宅,大门向西。

2、坐东南方的家宅是巽宅,大门向西北。

3、坐南方的家宅是离宅,大门向北。

4、坐西南方的家宅是坤宅,大门向东北。

5、坐西方的家宅是兑宅,大门向东。

6、坐西北方的家宅是乾宅,大门向东南。

7、坐北方的家宅是坎宅,大门向南。

8、坐东北的家宅是艮宅,大门向西南。

三、命卦的推算

在确定阳宅上述各重要方位之后,就可以鉴定吉凶效应。首先要先知道自己的“本命卦”。所谓的本命卦是依照出生年换算成八卦的代号: 坎、2 坤、3 震、4 巽、5(男为坤、女为艮)、6 乾、7 兑、8 艮、9 离 用下面公式算出:

男命:(100-出生年)÷9 求余数/ 女命:(出生年-4)÷9 求余数。

如果余数是 1、3、4、9 是东四命;是 2、5、6、7、8是西四命。例如:1940年出生的女性40-4/9商数为四,余数视为9,9为离,故命卦为离卦。

命卦“坎、离、震、巽”属于“东四命”;命卦“乾、坤、兑、艮”属于“西四命”。凭之判断自己特定的吉凶方位,在八个方位中,每个人的命卦都有四个“好方”和“坏方”:

东四命:好方:正北、正南、正东、东南

坏方:正西、西北、西南、东北

西四命:好方:正西、西北、西南、东北

坏方:正北、正南、正东、东南

由此可以看出“东四命”和“西四命”的好方、坏方正好相反,所以易记。命卦的四吉星和四凶星:

在一般的情况下,只要根据一个人命卦的好坏方位,就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阳宅住家,若要再进一步来判断,那就需要懂得每一个方位与自己命卦相生相克所显示出的不同含意,这点也不难,首先要认识“四吉星”和“四凶星”。

四吉星:生气、天医、延年、伏位 四凶星:绝命、五鬼、六煞、祸害 四吉星:

生气,是每一个人第一吉利的位向,是精力旺盛、生气蓬勃和前途光明的象征。所以是每一个人最有利的方向,能健康快乐长寿。此方位不能作为浴室或厕所。

天医,是每一个人第二吉利的位向,特别关系健康方面的问题。此方位的房间可以借自然的力量改善体质,延年益寿,并能使治疗药物发挥更大的效力。

延年,是每一个人第三吉利的位向,也是延年益寿、增强生命力及抗疾病能力的作用,并且促进感情的滋长、婚姻和谐,使家庭美满。

伏位,也就是一个人的本命从吉方,可以利用这吉方作为大门进口、卧室、书房、起居室及门向、桌向、床向、灶向,都是对自己有利。以伏位作卧室及床,有利于生男。四凶星:

绝命,是每一个人最不吉的位向。以阴克阳,影响健康、不孕破财及易发生意外灾祸。五鬼,是每一个人第二凶祸的位向,以阳克阳、以阴克阴,易遭窃、火灾、患病、诉讼。六煞,是每一个人第三凶祸的位向。

祸害,是每一个人第四凶祸的位向,五行相克。容易结仇、纠纷、破财、疾病。八宅风水学是研究命卦与方位的关系,从而吉的保留,凶的更改,保家庭平安吉祥。按顺时针转,根据八卦方位五行关系,巽门气口为木气。其它方位的排布:

到离位遇火,火木相生为吉,是“天医”的位置。到坤位遇土,土木相克为凶,是“五鬼”的位置。到兑位遇金,木金相克为凶,是“六煞”的位置。到乾位遇金,金木相克为凶,是“祸害”的位置。到坎位遇水,木水相生为吉,是“生气”的位置。到艮位遇土,木土相克为凶,是“绝命”的位置。到震位遇木,木木相合为吉,是“延年”的位置。

东四宅,是水木相生。特点是在东四方位,随便选其中哪个方位,都是吉位。

西四宅,是土金相生。特点是在西四方位中随便选其中哪个方位,都是吉位。其中延年所在的方位便是桃花位。不同的家宅成员,由于命卦有别,故各人的桃花位也有异。震命的延年在东南方;巽命的延年在东方;坎命的延年在南方;离命的延年在北方;乾命的延年在西南方;坤命的延年在西北方;兑命的延年在东北方;艮命的延年在西方。

在选择吉凶时,不能只论男主人不论女主人。方法离不开阳宅三要,以男为主的,把两吉给男,一吉给女;以女为主的,把两吉给女,一吉给男。男女各有凶吉,两者才容易平衡。例如:男的为巽卦,在外工作。女的为坤卦,是家庭主妇。则可把门定在坎方生气位,让男的积极向外发展;把房定在震方延年位,以增强其社会关系;把灶安排在艮方,居女主人的天医方,以保证一家人的饮食健康,也适合主妇的位置。四、八卦家庭相生相克解释:

延年:凡“夫妻正配”都是延年。就是说,乾和坤赶到一起一定是延年。

生气:主要特点是异性相生或相比。乾门,兑位是生气,金金相比,少女对老父。

天医:特点是同性相生或相比。例如:坤门,兑位是天医,老母对少女。

绝命:特点是异性相克。例如:乾门,离位是绝命,金被火克,老父女儿、老母儿子。

五鬼:特点是同性相克。老父长子,老母长女。

六煞:特点是同性相克。老父次子,老母次子。

祸害:特点是异性相克。老父长女,老母长子,中男少女,少男中女。

哲学与科学答客问 篇3

答:学哲学不能脱离科学而独立。虽然在西方古时学问就只是指哲学(philosophy),不谈什么科学(sciences),物理学和化学,直到现在的社会科学都是后来从哲学派分出来的。不过,现代谈哲学必须要不脱离这些科学才能落实,研究哲学的人应该要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相当认识。

现代科学发展很广,可大区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又有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的分别。现今科学分工很细,学科学的人也只专长一门科学中的一小部分;我自己是专长物质科学里的物理学,所以只能针对物理学的影响而发言。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所以它的发展影响到很多门科学,现代物理学也事实上影响了哲学的发展,所以学哲学的人应该要对现代物理学多所认识。

现代物理学与现代哲学相关的重要发展有二:一个是相对论,另外一个则是量子论,从相对论、量子论再进一步发展就是量子场论;这些发展都是跟哲学有关的。首先,人的直观并不可靠。比方,牛顿那时候直观地认为空间是绝对的,是延伸到无穷远的,而时间是一道流,绝对地一直流下去,这种时、空毫不相干的观念,被相对论推翻修正了。

其次,就是任何一个科学理论,事实上都有它的限制,只适用于一定范围,这是现代物理学家研究物理学所得到的启示。以前总以为可以轻易地发现一个普适性原理──举例而言,牛顿力学未被推翻以前,以为它能适用于各种力学系统,而相对论发展之后,便知道速度快的系统就不适用。量子力学发展后,则在微观世界里它也不适用了。依此类推,很多物质世界的理论应该也不能适用于生命科学。以前有很多人要把物理学理论运用在社会科学,这都是有问题的,因为即使是物理学与化学之间也都有相当大层次上的差异,化学适用的系统已经比物理学对象复杂得多,所以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科学都可能要用不同的语言。

第三,现代物理学从量子论发展出所谓“互补相成观”与“整体观”。好比“光是什么?”这个问题,牛顿曾经说光是一群粒子而解释了一些现象;后来惠更斯、麦克斯威尔发展光的波动说,而且是电磁波,这些发展解释了更多现象。然而到上世纪初,又发现另外一些现象,甚至波动说也无法解释,而必须把光看做是一包包能量的东西。这里便出现一个大问题,粒子说与波动说本身是不能兼容的,而光怎么可能有时表现粒子现象,又有时表现波动现象?后来能把这种矛盾调和的看法便是:光就是光!要说是“粒子”或“波动”都只是人心中的一个图像,而硬要把它归类。换言之,我们若先选定了某个角度去观察,它当然就表现、呈现出那个样子──我以波动角度看它,它看出来便是波动,以一包包能量的角度去看它,它看出来便是一包包的能量。而事实上,它便是它;所以,它就是各种不同的角度观点综合体,不同观点是互补相成的。

其实,以前哲学家老早就有这种看法,可是物理学家总以为他可以研究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古典物理就是这个观念;到现代,则从实验研究发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可能抛弃观察者与受观察者之间的关系而独立,换言之,我们研究的对象一定是主体跟客体互相的交涉。一个生命体,你看它全体是有生命的,你把它切开来他里面就是原子分子,便不是整体,也就没有了生命;小到一个原子也是一样,电子与质子结合成氢原子,结合以后就是氢原子,不复是电子加质子,它有它自己的个性。这便叫做整体观,这个观点对哲学一定很有影响。

第四,现代科学家已经完全摆脱了定命观。在古典物理里,尤其像拉帕拉斯这个数学家,他讲得十分明确:你只要给我全世界粒子的初始位置跟速度,我就可以预测整个世界的未来,这是古典物理的机械定命观,现代物理学家则不这么认为。因为第一,量子物理的发展,认为凡未来的预测一定是概率式的,统计式的,这根源于微小世界物质本身的性质;第二,是即便根据古典物理牛顿力学,也不能精确预测未来,只要在方程式中加进一小点非线性的成分,便有可能无法预料未来。这门学问现在很流行,叫“紊乱学”(Chaos),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在古典物理早已有,只是以前研究古典物理没有在这方向上下功夫。

这种新观点可能把以前相反的争执的一些哲学观点在更高层次上有一种综合,这对哲学的影响颇大。另外,现代科学家比较清楚知道科学是在干什么。以前的科学家,总把物理学看为是对客观存在世界“真理”的一种发现,现代自量子物理发展后便不作此想,反认为科学家发现的是现象,至于理论则是人的发明,任何理论本身都有其限制,不能宣称是真理。换言之,现代科学家对科学本身性质比较了解,就相对不会有泛科学观,也不会太有教条主义,这对哲学界应有所启示。

总之,学哲学应该对科学多点认识,我深深感觉到我们中国,科学与哲学的交流太缺乏,以致于彼此都有误解。

问:就哲学而言,其对自然科学有什么作用?

答:科学的发展它背后都有哲学作基础的。讲一个简单事实,西方发展出现代科学,而不是在东方,这便与它的哲学基础有关系。简单而言,中国哲学比较注重天人合一,不忍去分析“有情的”宇宙,西方则倾向把天人分为二者,而人要胜天,便去分析它,便发展出科学。当然走了很长的路以后发现天人还是要合一。不过,过程里面他们发展出一个科学文明来,这是事实。这是就大方向来说的;就比较小的方面,牛顿的宇宙观、爱因斯坦的宇宙观,以致于量子力学的宇宙观。都各有其哲学背景在里头。所以,读自然科学想要有所成就的话,必须对哲学有些掌握。

问:科学与哲学应如何实际的,积极的互相配合?

答:实际上,第一就是鼓励主修科学的副修哲学,最好是再读哲学的研究所,我这里所谓科学是各方面科学──物理、数学、社会科学都是。另方面,便是读哲学的人最好选某一门科学作为副修,或者自己钻研多读某一门科学当然也是可以。其次,就是在学者教授的层次,应该要创造一些机会以多交流交换一些观点。可惜的是有这种想法的人不是很多;真正讲来,大部分学科学的人只对所研究对象有兴趣。不过还是有些人蛮关心的。我想哲学界也应该要求科学界,不要闭关自守,谈一谈现在科学讲了些什么。

问:在现在社会中哲学所实际扮演的角色如何?并且,在这样科技发达的社会中,哲学未来走向为何?

科学与自然哲学辨析 篇4

一科学与自然哲学具有共同的起源、目的、本质和研究对象

我们今天的科学是从文艺复兴后诞生的近代科学逐渐发展而来的, 它一开始是以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的复归形式出现的, 因此现代科学的前身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或者说, 现代科学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诸如原子说、四根说、种子说等关于宇宙构成学说和对时间、空间、运动等概念的早期定义同时出现在哲学史和科学史的著作中这一事实就足以说明这一点。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讨论的几乎全都是科学问题, 诸如对质量、力、加速度等概念的定义, 力学三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对潮汐现象的解释等等。这就是说, 直到17世纪末, 西方人仍然把科学看作是一种自然哲学。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1]古代人由于经验和知识都非常贫乏, 因而对周围的种种自然现象感到非常惊异和迷惑不解, 为了摆脱这种无知的状态, 人们就凭自己天生的直觉和思辨能力从总体上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 这种对自然现象存在、产生和变化原因的猜测及其总体解释就是早期的自然哲学。比如说, 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 江河湖海、高山峡谷、花草鱼虫、飞禽走兽、日月星辰等等是从何而来的?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吗?自然界是发展变化的吗?自然界是统一的吗?等等。古代许多科学家或哲学家都根据理性猜测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我们把这类对自然界总体的、抽象的、思辨的解释叫做对自然现象的第一类解释。

但是, 人类求知的本性使它并不满足于对自然现象的总体解释, 而总是力图对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和各个层次进行分门别类的、具体的、精确的解释, 于是科学的诞生就成为可能。比如说, 木头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而石头为什么会沉到水底?太阳为什么每天从东方升起至西方落下?气候变化为什么每经过大约365天就会重复一次?为什么石头下落的速度比鸡毛、树叶、灰尘下落的速度快?等等。古代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也都根据理性猜测提出了各自的解释, 我们把这类对自然界的分门别类的、具体的、精确的解释叫做对自然现象的第二类解释。

不过, 古代人无论对自然现象进行总体的、抽象的解释, 还是分门别类的、具体的解释, 所采用的方法都是直观和思辨, 一般情况下都无法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而且, 通常对自然现象的总体的、抽象的解释和对自然现象的分门别类的、具体的解释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根本不存在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 所以, 古代的自然哲学和科学通常也都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人们很难把它们严格区分开。或者说, 作为分门别类的、具体的自然知识的科学, 一开始就是以一种潜在的形式被包容在作为总体的、抽象的自然知识的自然哲学体系中的。

不难看出, 在古代科学与自然哲学之所以同为一家, 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起源, 即都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界的惊异、好奇和试图揭示自然之谜的强烈欲望;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目的, 即都是为了摆脱对自然界的愚昧无知, 都是为了认识自然界;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本质——对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如此产生的理性猜测和解释;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自然界。而且, 在古代科学和自然哲学还具有共同的研究方法——直觉、思辨。因此, 在古代科学和自然哲学之所以同为一家, 是由它们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是必然的。

二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中独立出来的根本原因———实验方法的诞生

尽管在古代社会由于科学和自然哲学具有共同的起源、共同的目的、共同的本质、共同的研究方法和共同的研究对象, 因此人们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但科学毕竟是对自然现象分门别类的、具体的解释, 所以从本质上讲它完全可以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 而自然哲学作为对自然界总体的、抽象的解释, 从本质上讲它压根儿就不可能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 因为人类经验作为感性知识是分门别类的、具体的、个别的, 不存在总体的、抽象的经验。实际上, 自然哲学主要是关于宇宙的本体学说, 是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 它永远无法得到经验的证实或证伪。比如, 我们永远不可能用通过观察或实验而获得的经验对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世界的本原究竟是“数”、“理念”、“逻各斯”还是“道”, 世界究竟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 世界究竟是统一的还是多元的等形而上的知识, 作出最终判断。

然而, 就对自然现象分门别类的、具体的第二类解释而言, 情况就完全不同。由于这类解释实质上是对自然现象某个方面、某个部分、某个层次、某个类型的具体的、特殊的、个别的解释, 因而这种解释是否符合事实可以通过人类的经验加以严格检验, 因为人类经验都是具体的、个别的, 所以它可以与人们对有关自然现象的解释之间对应起来。比如, 阿基米德猜测, 木头之所以不沉到水底, 是因为水对木头有向上的浮力。既然水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都有向上的浮力, 那么其他液体肯定也有这种力。这种浮力的大小究竟如何呢?阿基米德进一步猜测, 浮力的大小应当等于排开液体的重量。这样一来, 就非常简洁明了地解释了为什么木头会浮在水面, 而石头会沉到水底这类自然现象了。那么, 阿基米德的这种猜测或解释是否成立呢?是否正确呢?很显然, 我们只要做简单的实验, 就可以根据其结果 (人类所获得的经验) 对之进行评判。今天, 我们之所以把阿基米德浮力定律看作是科学, 就是由于它已经千百次地被人类经验所证实。

但人们也许会问, 既然自然哲学作为有关宇宙本体的学说, 作为对自然界总体和抽象的解释, 作为形而上的知识, 在人类的经验范围内永远不可能得到检验;而科学作为对自然现象分门别类的、具体的解释, 作为形而下的知识, 完全可以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 那么这两类解释或知识应当在一开始就可以区分开, 为什么在古代社会它们却无法截然分开呢?这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知道, 对科学而言, 人类经验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得——观察和实验。在古代社会系统的实验方法还未诞生, 人类只能通过观察方法获得经验。而观察是在天然条件下进行的, 用这种方法获得经验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首先, 天然的自然现象是在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其中有些因素是主要的、必然的、本质的, 而有些因素则是次要的、偶然的、非本质的,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 使人们根本分不清哪些是主要的、必然的、本质的因素, 哪些是次要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这样一来, 人们获得的经验很可能是错误的。例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 石头、砖头等较重的物体在空中下落得快, 而树叶、灰尘、鸡毛等较轻的物体在空中下落得慢, 于是人们很自然地得到一个经验:物体下落的速度与重量密切相关。亚里士多德甚至猜测, 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再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发现, 要维持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 必须施加力, 一旦力撤去, 该物体就会逐渐趋于静止, 因此亚里士多德猜测,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其次, 天然的自然现象由于受到诸多自然条件的限制, 尤其是许多自然现象只有在像超高温、超低温、超真空、强电磁场等极端情况下才出现, 而这样的极端情况在自然界中是不具备的, 因此, 有许多重要的自然现象在自然界中是极少或根本不会出现的。这样, 人类就永远不可能获得有关经验。比如, 住在赤道附近的人们也许永远不知道水还能变为固态的冰;人们不知道地球在自转, 并绕太阳公转;更不知道导体在极低温时会出现超导现象等等。

再次, 天然的自然现象的出现受到种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一般都没有系统性和规则性, 因而人们获得的经验也没有系统性。

所以, 在古代社会人们要想仅仅通过观察, 尤其是仅仅通过人的感官而不使用仪器完成的直接观察所获得的经验对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 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第二类解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同样不可能得到人类经验的严格检验, 那么它与第一类解释在被人们承认或接受方面就没有什么本质差异。这就意味着, 在古代社会, 科学和自然哲学不仅在研究目的、方法、对象、本质特征等方面是相同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作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解释体系都难以被人类经验严格检验。因此, 我们实在拿不出一个确定的标准把古代的科学和自然哲学严格区分开。像阿基米德的静力学、托勒密的地心说等也只属于个别现象, 它们远没有成为人类的独立知识体系, 或者说, 它们只能算作近代意义上的科学的萌芽。

根据以上讨论, 我们已经弄清楚, 只要人类能够对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 那么就可以把科学与自然哲学区分开。这样一来, 问题就变成, 人类如何才能获得合适的、精确的经验对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不言而喻, 运用实验方法可以使人类获得这样的经验。

最早认识到实验方法对检验自然知识的重要性的人是哲学家R·培根, 他一生中进行过许多物理学、化学, 尤其是光学实验, 提出过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设想。“他清晰了解只有实验方法才能给科学以确实性。”[2]R·培根不愧是实验方法的先驱。

对实验方法的创立, 并把它应用于检验科学知识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无疑是伽利略。伽利略有目的、有意识地创立了系统的实验方法, 并应用它论证了斜面、落体运动的规律, 从而奠定了动力学基础。从此以后, 实验方法和逻辑推理方法 (包括数学方法) 就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 使科学知识能够在人类经验范围内得到严格检验, 从而最终推动了近代科学从自然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 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正如伽利略自己所说:“我们可以说, 大门已经向新方法打开, 这种将带来大量奇妙成果的新方法, 在未来的年代里定会博得许多人的重视。”[3]伽利略所倡导的科学研究方法大致如下:

undefined

undefined

如果说伽利略的功绩在于发明创造了系统的实验方法, 那么F·培根的功绩则在于不遗余力地宣传实验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从而为实验方法的推广和普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指出:“一切比较真实的对于自然的解释, 乃是由适当的论证和实验得到的, 感觉所决定的只接触到实验, 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本身。”[4]他把人类经验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发生的, 叫偶然事件;另一类是有意去寻找的, 就叫实验。F·培根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为了与亚里士多德极力主张的通过“演绎-推理”获得真理的方法《工具论》相区别, 他把自己所极力倡导的通过“实验-归纳”获得真理的方法叫《新工具》。为什么F·培根认为实验方法可以使人们获得合适的、精确的经验, 而且事实上正是由于实验方法的诞生才真正促进了近代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 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呢?这是我们必须讨论的又一重要问题。

实验方法的本质在于它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 运用适当的物质手段 (科学仪器和设备) , 人为地控制模拟或创造自然现象, 使之以简单、纯粹、典型、精确、系统、显著的形式表现出来, 从而获取人类经验的方法。由于这样的经验具有典型性、精确性、系统性、定向性, 所以它可以对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 从而使近代科学成为所谓的“实证科学”, 并完全脱离作为“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的自然哲学体系。具体来看, 实验方法的主要特点或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实验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 使之以“纯粹的”形式显现出来。天然的自然现象通常是非常复杂的, 各种因素都相互交织在一起, 这样人们就很难分清哪些是偶然的、次要的因素, 哪些是必然的、主要的因素, 所以也很难真正搞清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实验方法可以用人工手段根据研究目的, 突出主要因素、必然因素, 排除次要因素、偶然因素和外界影响的干扰, 使人们需要认识的某种属性或关系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显现出来。例如, 使用抽气机抽去封闭玻璃管中的空气, 从而排除了空气阻力的影响后, 我们会发现羽毛和铁块下落速度一样快, 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验证伽利略关于“所有物体下落速度都一样, 与其重量无关”的猜测, 同时也证明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的猜测是错误的。

第二, 实验可以强化自然现象, 使之处于极端状态, 从而产生天然条件下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一般说来, 人类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都不会处于极端状态, 因为自然界本身通常不会出现极端状态。但是, 事物的许多性质、许多特征只有在某种极端的状态下才显现出来, 而且这些在极端状态下才显现出来的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对科学研究 (人类认识自然界) 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实验方法, 人们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中通常不可能出现的特殊、极端的条件, 如超高温、超低温、超高压、超高真空、超强电场和磁场、超纯物质、过饱和气体等等, 以发现事物在这些极端状态下的性质和特征, 从而使人们获得“极端的”经验。例如, 在通常情况下物质只有三种状态:固、液、气态。但在超高温条件下, 物质会处于由离子、电子及未经电离的中性粒子组成的“等离子体”态, 它与气体有非常不同的物理性质。很显然, 如果得不到这些重要的科学事实或经验, 将非常不利于对自然界进行深入研究和对有关科学假说的严格检验。

第三, 实验可以延缓、加速或再现自然过程, 从而使人们获得“人造的”经验。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对人类的认识而言, 其过程的变化不是太慢, 就是太快, 有些现象甚至出现过一次就再也不会重复, 这样一来, 就给人类研究自然界和检验有关科学假说造成极大困难。要克服这一难题, 人们可以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 在实验室中通过人为的控制方法加速、延缓或再现所要研究的自然过程, 从而获得相关的可靠信息。比如, 人们为了研究地球气象的变化, 可以进行大气环流模拟实验, 它可以将距地面几万米的整个大气层的运动在实验室中模拟出来。大气环流模拟平台, 每半小时左右转一圈就能模拟一天气候的变化, 三个小时可以模拟一年气候的变化。

此外, 实验方法还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 不受时间、空间和其他客观环境因素的限制获得系统的实验数据, 使人们获得系统的经验等等。

所以说, 实验方法不仅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创造出检验第二类解释 (科学假说) 的经验事实, 还可以创造出天然自然界中不出现或极少出现的自然现象供人们进行更广泛的科学研究, 即可以为人们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经验事实作为科学研究的第一手感性材料。前者通常叫验证性实验, 后者通常叫探索性实验。这就意味着, 有了验证性和探索性实验, 人类不仅可以对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 使之成为“实证知识”, 从而把它与作为“形而上学”的自然哲学区分开, 而且还可以获得更纯粹、更精确、更系统、更典型、更专业的经验事实供人们更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 从而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这样一来, 科学 (实证知识) 终于从自然哲学 (形而上学) 体系中分化出来, 成为人类的独立知识体系或知识领域。

三结论和推论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终于弄明白, 之所以在古代科学与自然哲学是一家, 是因为它们不仅有共同的起源、目的、本质、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它们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知识体系都无法通过观察获得的经验事实对其进行严格检验, 所以人们实在拿不出一个客观有效的标准把它们两者截然区分开;之所以经过文艺复兴运动科学从自然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 与之分道扬镳, 成为人类独立的知识体系, 是因为实验方法诞生后, 人们可以获得纯粹、系统、典型、精确、专业的经验事实, 用这些经验事实不仅可以对关于自然界的分门别类的、具体的第二类解释进行严格检验, 使之成为“实证知识”, 而且还可以为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经验材料。所以说, 实验方法是促进近代科学诞生的关键因素。

据此, 我们可以作出如下推论:

1.科学与自然哲学、文化是三位一体的。既然科学与自然哲学具有共同的起源、目的、本质和研究对象, 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是“实证知识”, 后者属于“形而上学”, 因此我们可以把科学看作是自然哲学的延伸, 看作是能够被人类经验严格检验的自然哲学;而把自然哲学看作是科学的“母体”, 看作是无法得到人类经验严格检验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 “科学与哲学两个领域的划分是很不容易的事。”[5]这就意味着, 科学和自然哲学一样也是多元的, 在不同的自然哲学基质上会诞生出不同的科学形态。而且, 哲学是文化的核心, 因此科学同样也不可避免地打上文化的烙印, 携带着明显的文化特色。比如, 中西方的自然哲学具有显著差异, 属于不同形态的自然哲学, 所以中西方在科学方面也存在重大差异:中医学与西医学, 中国的天文学说浑天说、宣夜说、盖天说与西方的天文学说地心说、日心说等就明显不同, 它们各自都与其相应的文化基因非常吻合。

2.科学能够被经验严格检验, 故有对错之分;自然哲学不能被经验严格检验, 故没有对错之分。人类对客观知识的检验只有两种方法:逻辑分析和经验对照。前者检验客观知识作为解释体系或理论体系, 其内部必须具有逻辑自洽性, 即不能出现悖论, 或者说, 要能够自圆其说;后者检验客观知识作为对客观现象为什么如此出现的解释体系 (不是对客观现象的记录或描述) 是否正确, 即类似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说法。因此, 科学和自然哲学作为人类对自然界的解释体系, 作为对自然界的看法 (即自然观) , 它们之间的一个重大差异是, 科学作为理论体系不仅要能够自圆其说, 而且要接受经验的检验, 即科学必然有对与错之分;而自然哲学作为理论体系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行, 由于经验无法对之进行严格检验, 所以它们永远没有对与错之分, 永远是“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读者如果不信, 请举一两个反例来。笔者发现, 每一个哲学家几乎都有自己的自然哲学理论, 但实在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 哪一个是错误的, 因为没法判别。如果读者诸君有人知道如何判别自然哲学理论的对与错, 请无论如何告诉大家。这样, 大家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正确的”理论上, 而不必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学习“错误的”理论上了。

3.科学创新实质上是思想创新或哲学创新或文化创新。中国的科学创新能力差几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许多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有人认为是由于中国科技体制上有缺陷, 有人认为是由于评价标准有问题, 有人认为是由于中国科学工作者学风浮躁, 有人认为是由于中国教育上存在弊端等等。其实, 所有这些“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从本质上讲, 这些“原因”都是结果, 是人的思想观念的结果, 是文化的结果, 因为人及其整个社会都是文化的产物。文化的核心是哲学, 因为哲学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信仰信念等特定思想观念。科学作为自然哲学的延伸, 作为人们认识探索自然界的知识体系, 属于思想观念, 几乎在所有方面都显现出了它的文化特色。所以说,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大爆炸宇宙假说、混沌理论等, 都属于哲学思想的创新。因此, 我们要想在 (西方) 科学上取得重大创新成果, 就必须具有与之相协调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基因, 而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就必须首先彻底解放思想 (而不是进一步解放思想) , 尊重和保护思想自由, 让各种思想都能得到自由发展。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1.

[2] (英) 丹皮尔.科学史[M].李珩,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5:146.

[3]郭奕玲.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3:19-20.

[4]张志伟.西方哲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355.

人类学:科学与哲学 篇5

人类学:科学与哲学

设定人类学是一门科学 根据哈里斯所说,博厄斯*以很简明的.方式表述这个论题:“人类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是历史”.[1]马林诺夫斯基**则寻求一种关于文化的科学的定义.在他死后发表的一部题为<科学的文化理论>的文本中,[2]他为人文学者提供了一种关于“科学”的最低限度的定义,从而使科学得以有别于抽象思想和常识.

作 者:比阿特丽斯・鲁伊斯 姚介厚 作者单位:刊 名:第欧根尼英文刊名:DIOGENES年,卷(期):“”(2)分类号:关键词:

哲学与科学 篇6

怎样促进数学、目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合作?我以为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相互学习,一是相互协作。

怎样相互学习?首先是看到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科学之间的长处。社会科学研究中有没有值得自然科学工作者学习的长处?我以为还是有很重要的长处值得我们自然科学工作者学习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科学工作的“价值”观念上——这经常反映在如何挑选所研究的科学问题。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是更多地着眼于现实的政治和经济,而自然科学却往往着眼于“技巧”。某项科学工作的“价值”常常不取决于它在实际上或理论上的意义,而是取决于在技巧上的难度或深度。发明或发现了新的技巧当然有助于解决新的问题。但所解决的新的问题不一定是理论上或实际上的重要问题。但是,科学价值的最终表现总是由它的社会价值所决定的,而自然科学家却往往欠缺这种社会的历史的眼界。

至于自然科学就有更多的长处值得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从研究方法来说,我以为自然科学和数学在方法上比起社会科学和哲学要更为精密一些,也较为巧妙一些。这不是说社会科学的研究不使用精密的研究方法,但是在有些研究领域中,确令人有不精确不严密之感。一些研究者往往着眼于某种论点上的“独特”、“新奇”,但是充足的论证却比较缺乏,而且常常不顾起码的逻辑。说历史是千依百顺的女孩子,可以这样打扮,也可以那样打扮,有这样的观点的人并不是个别的。但是在自然科学研究里,某个理论、观点、假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实验的或数学上的证明,就不成其为科学。社会科学如何现代化?下一代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怎样培养?我感到一个重要环节是多学一点现代自然科学,特别是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数学分析的方法。怎样把这些方法引用到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是一个值得特别探讨的问题。如果可能的话,还应发展不同领域的协作。

怎样发展相互协作?可能下列一些领域是较为重要的。一是将现代数学应用于经济学,即发展数量经济学的问题。这一点在西方的经济学研究中有一些发展。相反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却发展得比较薄弱。但是经济的研究需要定量地预见未来经济的发展,需要定量地给出各种经济政策的界限,这是确定无疑的。所以,这是一个十分有前景的领域,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充分发展其合作的一个领域。还有一个是广泛应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年代和分析成分的方法于考古学的研究的问题。我们国家的特点是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待发掘待研究的古物特多。这不论在年代的测定还是成分的分析上都有大量工作可做。近来,复旦大学的同志们就应用这种方法测定了越王勾践的宝剑和秦始皇的箭镞。结果发现宝剑上有稀有元素,并在箭镞发现了铬化工艺,而西方却迟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出现这种先进的工艺!这一结果引起了世界上的轰动。特别是近年来新发展出一种用加速器加速碳负离子来测定碳十四的绝对含量的新方法,这将极大地提高以往用碳十四定年代的精确程度,并且能相当大地扩展所测定年代的范围。并且这一方法还能推广到别的同位素,从而可能影响到其它可能的领域。把这些新发展的方法建立起来并和我国的考古以及测定地质年代等工作相结合,也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

管理科学、管理技术与管理哲学 篇7

一、管理科学与“管理之知”

求真是科学的目的。按照传统的说法, 科学是用仔细的观察和实验收集的“事实”和运用某种逻辑程序从这些事实中推导出的定律和理论。科学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 在这一过程中物理学家伽利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伽利略认为, 观察的事实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人们承认的宇宙模式, 但是, 在伽利略看来, 重要的事情是接受这些事实, 并且建立符合这些事实的理论——这就是科学, 科学问题起源于人类在认识世界中产生的困难。科学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 在伽利略看来就是不断修正这些“宇宙模式”, 使之符合人们观察到的经验事实———这就是求真的过程。具体到管理领域, 管理科学是对管理现象的科学解释, 或者说, 管理科学的目的是在求真的过程中获得“管理之知”。

二、管理技术与“管理之术”

致用是技术的目的, 技术问题起源于人类在改造世界以符合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困难。技术问题产生于人类实际的或潜在的需要与当前条件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 也就是改造世界的实践目标与现有条件不足以达到目标的矛盾。解决问题就是想出方案, 想方设法加入主观努力、技术思考和物质手段, 以便达到目标。因此, 与科学问题不同, 要解决人们在改造世界中产生的矛盾, 就需要从现存的东西推理到现时还不存在的东西 (如技术工具、解决方案等) , 而不仅仅是对现存的东西进行解释。具体到管理领域, 管理技术的目的就是“致用”, 通过管理技术制定一系列的工具、手段、规则等来实现管理的具体目标, 这可称之为“管理之术”。

并不是所有“管理之术”都来自于“管理之知”, 企业家的创新, 也很少是从管理科学中推导出来的, 例如电子商务盈利模式、丰田的看板式管理方法等看起来都不像是从管理科学中推导出来的, 而更像一种结合了经验、文化与灵感的混合物。从理论自身来看, 一些极为重要的管理理论, 其产生过程也没有遵循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的线性模型, 例如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就更像是一个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

三、管理哲学与“管理之道”

在管理科学、管理技术与管理哲学的关系中, 作为“管理之术”的管理技术并不全部都来自于作为“管理之知”的管理科学, 这阐明了德鲁克“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 而在于行”的逻辑基础, 然而, 是不是作为“管理之术”的管理技术就能完全把握管理的本质呢?这需要我们从整体论的角度来认识管理。

整体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 可以追溯至亚里斯多德, 同时它也是东方自然观和思维方式的基本特质。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整体论, 但各种整体论所共识的基点是“非加性”, 即整体不是部分的加总。基于非加性, 当我们逐一清楚了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之后, 也许我们仍然不能实施管理, 再往下一层, 当我们弄清楚了SWOT、环境、目标之后, 也许我们仍然不能实施一个完整的计划, 换言之, 管理是一个整体。从“管理之知”的角度看, 管理不等于有关组织行为、战略、营销、财务知识的简单罗列;从“管理之术”的角度看, 管理并不是所有细碎的管理规则的叠加。

管理作为一个整体, 其中的因果关系是极为复杂的, 多种原因与结果关系共存, 存在着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和多因多果等现象。在自然界中, 同样是适应自然界的水生环境, 自然界发明了几乎无限多的水生生物, 它们的身体结构存在无线差异。而在管理实践领域, 同样是适应市场竞争, 企业家们可以发明出多种多样的应对方法, 它们绝不是某一领域知识或规则的简单叠加或复合。换言之, 当进入到一个企业的整体环境里,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以前在组织行为、战略等各个分支领域内的知识或规则的适用性。

另外, 在传统的管理科学中, 我们通常强调上行因果关系, 上行因果关系的本质是从部分来解释整体, 认为整体是由部分所构成, 因此, 整体的因果关系能够分解为部分之和。然而, 在整体论中, 还存在由整体到部分的下行因果关系, 例如, 在社会中人的行为受社会道德与规则的约束, 主要约束力不是生理或心理因素。所谓下行因果关系就是处于低层次的所有过程受到高层次规律的约束, 并遵照这些规律行事。因此, 管理的研究应该从整体的“管理之道”下行至“管理之知”和“管理之术”, 而非相反。

佛学意义上的“道”, 有几个含义, 其一指的是“能通”的意思, 即达到目的的途径, 例如通向天、人、阿修罗的是三善道, 通向地狱、恶鬼、畜生的是三恶道;其二指的是真理;其三指的是修行的方法。道家将“道”提升为万物的本体和来源, 这刚好符合整体论中的下行因果关系, “道”虽然难以精确说明, 但是,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 其中有物, 其中有精”。从这个意义上, “管理之道”就是对管理作为一个整体的规律性的理解, 它包括对管理的本源、根本目的和根本手段的追问, 因此, 对“管理之道”的探寻属于管理哲学的范畴。

作为强还原论者的温伯格强调:你若想弄懂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那你就必须弄懂基本粒子为什么会是它们现在这个样子。现代物理学已经证实温伯格观点的错误性, 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具有内廪的特征, 著名的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就是关于微观粒子不确定的极好表达。只不过大量微观粒子的运动在常态下的统计现象, 才导致在宏观世界中我们经常感受不到那种不确定性, 即便如此, 复杂系统所揭示出的混沌、突变仍然经常提示我们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曾经被认为是自然科学基石的物理学尚且如此, 涉及到人类社会活动的管理领域也理应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说, 管理哲学虽然宏大, 虽然不体现为细节的“管理规则”或“管理知识”, 但管理哲学是直面管理实践的。因为“管理之知”和“管理之术”面对的都是管理的某一部分, 现实中的管理者不可能只面对部分, 如同医生面对的不是心、肝、肺而是人的身体, 管理者天然面对的就是一个整体。因此, 作为管理哲学研究对象的“管理之道”与“管理之术”一样, 具有现实实践价值且随着管理者的级别越高实践价值越大, 因为越是高层管理者, 越要从整体上把握一个组织。

管理哲学视角下的“管理之道”因为面对的是一个整体, 因此从其表现形式来看, 肯定是区别于“中层理论”的一种“宏大理论”。“中层理论”与“宏大理论”的区别是著名社会科学默顿在1968年提出的。默顿对以社会学理论总体系为目标的“宏大理论”批判道:这种社会学一般理论足以囊括观察到的社会行为、组织和变迁的所有细节, 并且足以指导研究者注意经验研究的一系列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个不成熟和有害的信条, 我们还未准备好, 还没有做出充分的准备工作。因此, 默顿的策略是: (1) 创立可推导出能够接受经验研究的假设的特殊理论; (2) 逐步地而非一蹴而就地发展概括化的概念体系, 既能够综合各种具体理论的概念体系。

然而, 从整体论的视角来看, 若干“中层理论”的累积并不能形成一种掌握全局的综合性理论, 默顿关于逐步地“由中层理论建立宏大理论”的设想就普遍的社会科学而言并没有实现,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 还没有一种宏大理论是依靠不断地累积中层理论而实现起来的, 相反, 大量的中层理论假设是在已经存在和不断出现的宏大理论的启发下而建立的。这足以说明, 我们不能累加“管理之知”与“管理之术”而成“管理之道”, 我们应该从哲学的角度展开对“管理之道”的研究, 这就是管理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孙耀君, 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2]吕力.管理学如何才能致用———管理学技术化及其方法论[J].管理学报, 2011, (6) .

[3]吕力.中国管理哲学的恢复与重建[J].管理观察, 2010, (24) :28-29.

[4]陈义孝.佛学常见词汇[M].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 2003.

[5]温伯格.自然本性与还原论[J].江向东, 黄艳华, 编译.现代物理知识, 2003, (5) :3-7.

[6]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 齐心, 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6.

科学哲学的兴起、发展与价值探讨 篇8

关键词:科学哲学,兴起,发展,价值

一、科学哲学的兴起

探寻科学哲学的起源问题, 首先要了解科学和哲学的关系。科学来源于哲学, 所谓科学, 从起源上意指从哲学当中分化出来的各门具体学科的总和。古代思辨哲学是一种追求普遍性思维的哲学思维方式, 它把寻找“变种不变”作为世界的本原与万物的“基始”, 即万物统一的基础。这也是最早的具有普遍性的哲学形态, 古代自然科学处于萌芽阶段时, 一切有关自然的知识基本上都包含在一种从整体上对自然界进行思辨研究的普遍性命题的学说之中, 这就是自然哲学。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应运而生, 它是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及其过程与细节作分门别类的实证性的认识, 即对客观事物进行可操作性、可检验性的研究, 这是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标志。自古希腊以来到现在的科学史, 就是哲学中的某一部分不断从哲学中分化出来, 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比如, 公元前3世纪, 欧几里德的工作使得几何学成为一门“空间之科学” (Science of Space) 从柏拉图 (Plato) 学园的哲学中分离出来;物理学从形而上学中分离出来是以伽里略、牛顿等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学革命为标志的;1859年的《物种起源》 (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使生物学与哲学和神学相分离。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问题发展的历史”。赖欣巴哈在《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的序言中写道:“哲学思辨是一种过渡阶段的产物, 发生在哲学问题被提出, 但还不具备逻辑手段来解答它们的时候。”一种对哲学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 不仅现在有, 而且一直就有。从这个基础上出现了一种科学哲学, 这种哲学在我们时代的科学里已找到了工具去解决那些早先只是猜测对象的问题。简言之, 哲学已从思辨进展而为科学了。科学哲学的核心是对科学与哲学关系的沉思。“科学哲学就是对科学的沉思 (或反思) , 即以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科学哲学不断地向科学发问:科学的基础是什么?是否合理?科学基础的限制是什么?与此同时, 科学哲学又不断地想回答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 这包括:一阶问题———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时遗留给哲学的问题, 二阶问题———为什么此问题不能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说, 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每一门学科, 都给哲学留下了一些独特的问题, 一些在新学科的层面不能解决的东西, 却使得哲学必须永久面对或者至少要暂时面对的问题。例如, 物理学知道如何计算时间, 却无法给出“时间是什么”的答案;生物学可以给出关于生命现象的知识, 然而, 这些知识意味着什么, 关于人的本性、生命的意义等的探讨就是生物学哲学的问题。

二、科学哲学的发展

从哲学到科学再发展到科学哲学, 实则是经历了一个认识的螺旋形上升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也就是自然的社会化过程。与此同时, 从哲学思维到科学思维是人类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哲学属于理性思维, 在思辨和理念的层次上来把握世界。它以本体为对象, 追求无限的和绝对的思维, 它在本质上是辩证的矛盾的。它用理念来统一思维, 是超经验的。科学属于知性思维, 科学活动的过程是处理经验材料, 它是实证的、有限的, 服从严格的逻辑规则, 科学必须是前后一致, 无矛盾的。而科学哲学则是科学化的哲学或哲学的科学化。

纵观中国哲学史, 中国古典传统哲学 (或“道统”) 是伦理的、思辨的、先验的哲学, 它明显不同于与以科学活动的过程为前提的, 面向处理经验材料的, 实证性的, 服从严格的逻辑规则的, 注重实践, 探究客观事物的可操作性、可重显性和可实证性等特征的科学哲学。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文化观念背景下, 伴随着欧洲解析性科学的传播, 作为其精神和观念层面的科学哲学也随之进入了中国的哲学殿堂。

广义的科学哲学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发展是与1919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同步发生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 使较为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文化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20世纪初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主要是翻译和传播重要的科学哲学论述, 许多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著作被引入国内。50年代后, “自然辩证法”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哲学在我国兴起。随着“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举行, 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开始不断深入思考“科学”和“真理”的关系, 同时也开始更加关注科学哲学的基本论题。

改革开放至今, 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此时, 科学技术哲学被人们更多地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加以研究, 例如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思想史、科技政策、科技规划等。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多元化发展, 在自然科学领域当中涌现出许多新兴学科。与此同时, 科学哲学的研究也与时俱进地走在科学的最前沿, 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例如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生命伦理、大数据探究等新兴学科。总而言之,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日见端倪的全新时代, 科学哲学的发展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三、科学哲学的价值

1. 科学哲学推进了社会的现代化。

科学哲学间接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的转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 它包括科学哲学所提供的各种现代科学观念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技能。因此, 科学哲学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种价值观的引导。正如刘大椿先生所言, “现代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生产力, 使社会物质生产各个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 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并正在改变着劳动活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 改变着整个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尤其导致生产工具的变革, 使人类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过去的社会生产是一种低级的, 传统的, 落后的方式, 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使社会生产向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方式转变。这体现在农业方面由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耕作的落后小农经济向依靠大型设备, 机械化、一体化的方向转变;工业发展由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 高耗能高成本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步向依靠新技术、新工艺, 增加科技投入, 加强技术改造, 低消耗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生产方式转变;与此同时, 第三产业也迅猛快速地发展起来。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还体现劳动对象的变革层面, 在传统的生产中主要利用化石燃料, 而先进的现代工业开始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 人们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逐渐提高, 因此社会生产力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除此之外,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使生产分工越来越细, 社会化程度愈来愈高, 组织形式更加严密, 管理机制更加健全, 从而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水平。

2. 科学哲学促进了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科技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内容和方式, 科技哲学也成为推动人类拥有科学、美好、健康的生活观念的重要来源。这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生活由依附性生活方式向自主性生活方式转变, 由封闭性生活方式向开放型生活方式转变, 由僵固不变的单一的生活方式向不断变动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转变, 由愚昧盲目的生活方式向科学理性的生活方式的转变。科学哲学的推动使现代人的生活充分彰显着人的自主和个性, 洋溢着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人们的生活更趋向于“自我取向、自由选择、自我设计、自我调节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方式”。科学哲学作为科学的理论价值观, 在不断检视着科学、反思着科学的界线和人类的行为的底线, 其有所为, 也有所不能为, 从而改变了人们错误的行为方式, 为人们树立了一种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正确的科学自然观和科学世界观。让现代人学会了如何善待自然环境, 摒弃了人定胜天、无所不能的盲目和迷信, 从根本上转变生活方式, 从而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3. 科学哲学促进了思维方式的现代化。

科学是客体主体化过程的知识。它是回答了物质客体的结构、功能、机制等方面的可操作、可观察、可验证的知识体系。技术是主体客体化过程, 解决如何将主观愿望具体变为客观现实的途径与操作问题。因此, 科学哲学不仅告诉人们客观世界“是什么”, 更在实际操作的层面告知人们“怎么做”, 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手段来将人们的主观愿望客体化。

“理性”是科学哲学主要精神, 过去人们在感性思维的主导之下, 在生活中会陷入盲目无序、过度崇拜的困境。具有理性精神的科学哲学会使人们摆脱主观唯心和虚无主义, 去追求客观的、理性的、符合逻辑的更为严密和精确的真理。同时, 科学哲学本身所具有的公平精神, 使任何人在科学面前是平等的, 这种科技中的公平精神造就了人们求同存异, 崇尚真理的理性意识, 也培养出人的科学精神、科学品德、科学情操。与此同时, 人类思维方式更加理性和科学的转变也促进人类道德的进步。新的思维方式对旧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冲击, 促使人们剔除陈旧、落后、迂腐的道德观念, 用科学、进步、高尚的道德理念来武装头脑, 从而提升个人修养、完善自我品行,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德]H.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黄顺基, 刘大椿.科学的哲学反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3]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医学发展和突破与哲学社会科学 篇9

关键词:医学,哲学,社会科学,智能化,顶尖人才,管理能力

多数人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在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又如何提高自己的发现力,见人之所见,也见人之所未见[1]”。“维护网络安全……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2]”。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命题与观点对每个人都具有指导启示价值。若想有见“山不是山,水不是水[3]”,必须依赖哲学社会科学的修炼。

1医学发展和突破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4]”。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自然科学是发动机,人文科学是方向盘。作为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的国家分开,也有的国家是不分的[5,6],1930年时,我国有11所院校开设了社会学系[5]。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更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1956年制定了1956年~1967年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1977年五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制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5],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医学虽具有多学科属性,多将其纳入自然科学对待,由于其涉及人,1977年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后[7],其多学科属性更强,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从业者必备的理论知识体系也更加密不可分了。

1.1当今时代的特征

当人们进入21世纪,为知识经济快速发展而欢欣之际,2008年因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至今复苏艰难,本次经济危机改变了历次1年~2年即可复苏的规律。世界上自称或被称为顶级经济学家者也无良方,被其奉为圭臬的东西被放在一边了,《资本论》2008年在英国就卖了2千多册。这是为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观察-感知-思考-领悟,我认为时代真的因快速发展的带动即产生了量变→质变,导致了不少工业经济时代的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理论失灵,由此显现出人适应于当今时代的显性特征。

1.1.1现时代的10大特征:(1)真正的自主选择;(2)虚拟与真实并存;(3)全脑思维并脑力劳动替代体力劳动;(4)经济增长模式更替;(5)顶尖精英人才决定国家命运;(6)世界一流成果取胜;(7)智能化产品替代常规产品;(8)知识分子是获取知识能力强伴有世界一流成果者;(9)用大视野、大智慧、大构想、大布局、大逻辑、大融合、大战略思考者取胜;(10)官员提供优质服务。

1.1.2顶尖精英人才必备的20条特殊能力:(1)讲清别人讲不清的-功底;(2)道明别人道不明的-才学;(3)拥有别人没拥有的-睿智;(4)抓住别人抓不住的-灵性;(5)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灵感;(6)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学识;(7)识别别人识别不了的-能力;(8)决策别人不敢决策的-胆识;(9)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底蕴;(10)做到别人做不到的-灵魂;(11)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创意;(12)激活别人激不活的-艺术;(13)团结别人不敢团结的-智慧;(14)启用别人不敢启用的-眼光;(15)谢绝别人不愿谢绝的-品德;(16)宽容别人不能宽容的-心胸;(17)传授别人不愿传授的-自信;(18)认可别人不愿认可的-人品;(19)否定别人不愿否定的-境界;(20)取得别人难以取得的-才智。

1.1.3优秀管理人才的12条特殊能力:(1)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学识;(2)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底蕴;(3)抓住别人抓不住的-灵性;(4)做到别人做不到的-灵魂;(5)激活别人激不活的-艺术;(6)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灵感;(7)启用别人不敢启用的-眼光;(8)团结别人不敢团结的-智慧;(9)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创意;(10)决策别人不敢决策的-胆识;(11)谢绝别人不愿谢绝的-品德;(12)拥有别人没拥有的-睿智。

1.1.4常人的12项特殊基本能力:一是学会学习:(1)学什么;(2)怎么学。二是学会读书:(1)读懂;(2)读活。三是学会观察:(1)看什么;(2)怎么看。四是学会感知:(1)知什么;(2)如何知。五是学会思考:(1)思之价;(2)如何思。六是学会领悟:(1)悟什么;(2)如何悟。七是学会否定自我:(1)过时的我;(2)无知的我;(3)僵化的我。八是学会获取知识:(1)听觉;(2)视觉;(3)直觉。九是学会转化知识:(1)经历;(2)物象;(3)现象。十是学会统率知识:(1)文化课;(2)专业课;(3)隐性知识。十一是学会生产知识:(1)实践;(2)激活;(3)重组。十二是学会创造方法:(1)知识;(2)智慧;(3)灵性。此12种学会应归于父母家教传授,有部分属于每一个体的灵性、灵感、悟性获得,遗传有关。如“詹森估计人近乎75%左右智商上的差异可用遗传和25%为环境可作解释”。

1.2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

医学史和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中都提到了“经验主义”和“人文主义”、“科学主义”间的分歧[8,9,10]。为化解分歧,两大学科间也都有思路的调整。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否分开有不同的观点[5,6]。不过,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社会及人文科学中的主流学科为11种: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经济学、人口学、语言学、人类学、史学、艺术及艺术科学、法学、哲学[5,6]。由此不难看出,这些学科均涉及人的智力、利益、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相反,自然科学主要以自然界的现象与物为主要观察研究对象。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的功能突出的是“以人为本”,对自然科学的“能做,必须做”[11]的主张,作为哲学社会科学首先是考虑“人”和“社会”,依此考量“是否该做”?“如果做,应该如何做”才不对“人”和“社会”造成损害进行把关。社会进步与文明,体现在对万事万物的处理中把“人”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世界离开了“人”就没有意义,而人是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之中,人与社会大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其每一构成要素的功能互不能替代。因此,接受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可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和开启智慧之窗。发展繁荣该学科“使之更好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12]。”该功能又可使自然科学工作者从中悟出自我的成功之道,促进自然科学的大发展与大繁荣。故两大学科体系具有互补,促进发展的功能。医学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滋补功能。

1.3医学发展和突破难题凸显

“医学的成功可能正导致一个自己创造出但又无法控制的怪物……而是为了在医学迅速发展的同时,强调医学的责任,认清其已被模糊了的目的……也可能是困境开始之时[11]”。WTO研究影响人健康的因素:遗传占15%,膳食营养占13%,社会因素占10%,气候因素占7%,运动与生活习惯占47%,医疗因素占8%。当今各电视台所开设的养身与健康类讲座,应邀讲授者并非将医学知识科普化后进行,采用培养医学人才的模式进行,相当的讲授者背离了辩证法,把医学的功能上升到了万能的层面,以展示自身才华与学科地位,有人公开说没有疑难病,也有人说没有诊断和治疗不了的病,这留下的后患无穷。从目前显现出来的现象:(1)医疗费用飙升;(2)大医院挂号难;(3)医学伦理缺失,过度医疗服务,如忽视X线对人体的使用频度限制等;(4)医患矛盾破解困难;(5)医学教育与大医院医师诊疗中运用脱节;(6)医疗管理中的差错、事故的检查与审视更为严峻复杂;(7)基础护理已不适应现时需求;(8)医疗中的乱象。

2医学发展和突破难题的成因及其破解方略需要大智慧

2.1医学发展和突破难题的成因

2.1.1管理者的担当责任精神弱化:医院管理者均有医院相应级别的头衔,在路线、政策、方向确定之后,领导就是决定因素。医院是事业单位,院领导有局级、处级之分,各自内涵应是担任职务者应履行政府管理医院的职能,明确此内涵的领导有多少?客观是有相当的医院领导把自己降为普通医师对待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思考政府方针和社会、大众意见者有多少?为何在其岗位不解决,有的还将责任推向政府?只能说“只缘身在此山中”。

2.1.2医学教育及其内容和现实诊疗服务脱节:医学史早就明确“医学不仅是门艺术,而且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8,11]”。“审美教育对于培养人的想象力作用非常大[13]”。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理论分为七个层级,“审美需要则是自我实现的根本标志之一[13]。”1977年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现实医疗服务中准确理解这一模式和依此模式提供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有多少,也是医学教材、医院的再教育均未及时进行修改、补充所致。

2.1.3外因决定论:凡工作中出现缺陷,均强调外因,而不是从自身寻找根源。因此,医疗服务中的缺陷难以根除。古文化十分明确:“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志不强者,智不达”。

2.1.4价值观因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有学者指出: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墨菲教导学生定律一句名言即真正的财富并非来自于金钱,而是来自为他人服务。一个只顾自身利益的人,不可能为民族、社会、他人作奉献,自然不能把本身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2.2破解医学发展与服务难题的方略需大智慧

当今时代已飞速进入智能化时代的初期,未来的20年绝大多数工作岗位将被智能化设备取代[14]。作为迎接这一时代的每个人必须运用大视野、大智慧、大构想、大布局、大战略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其核心就是需具有大智慧。

2.2.1何谓大智慧:所谓大智慧,实质就是政治智慧。只有具有政治智慧者视野宽,眼光远;不计一时得失、屈尊,知其取与舍—该退则退,该让则让,该忍则忍。时机成熟,该进快进,不惜一切代价向前挺进。眼光永远盯住未来,最终实现宏图大略。凡有大智慧者,均有高的政治素养、灵敏的政治嗅觉,有灵魂、有品德、有定力、有底线、有战略思想,还有敏锐的嗅觉和强的视觉穿透力,能把握人、事、势、识的态势,通过统率知识、统筹全局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与挑战。

2.2.2医学发展和突破困局的难题破解是世界性难题:当今时代,即便称为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的医疗开支,在数年前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3%[11],但至今仍未能解决贫民的医疗保险问题,其他发达国家对高额医疗支出压力倍增,导致媒体报道的某些发达国家,医院对危重病人,尤其老年人抢救失时造成死亡不少……这均是高昂医疗费开支谁也承担不起的恶果。正如有名人指出的“实际上个人能消耗的卫生资源是无限的[11]”相关。这就是医学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医疗费快速增长及民众求生的需求的一种困局。各国对该困局的破解都是无能为力的,这是稍有头脑者公认的难题。作为我国有独特的优势—文化、制度、多种医学并存与并用、中国文化孕育出的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具有独特智慧与潜能,只要管理者组织好绝对有妙方破解此难题。

2.2.3大智慧之源就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之中: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社会现象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机体比生命机体复杂得多,其中最大差别是社会中有个人的存在和作用,有个体与集体和国家等之间的复杂关系,“每一社会事件都充满着偶然、随机因素的作用[6]”。尤其这一学科群体中的“认识论”、“方法论”的著作详细阐述如何认识事物本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列宁说:“方法是工具”。凡能把书读活的人,均可从中获得许多理论知识,而且将其转化为自己破解工作难题的方法即工具,爱因斯坦说:“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而知识面窄的人,因缺少相关学科的理论,即便看到了有价值的现象,因缺少相关理论无法认识其本质,也就缺少了破解难题的能力。尤其是哲学,哲学是智慧之学,方法之学。克罗吞提出“医学的研究应该结合哲学理论”[8],“盖仑年轻的时候曾先学习哲学,然后又学习医学[8]”。“许多著名科学家都比较重视哲学,马赫、彭加勒、爱因斯坦……都提出了不少哲学思想,有的还专门写了哲学著作[15]”。其次,是我国传统文化,先哲们强调万法就在自我心中,中国文化充满智慧,每一汉字、词、成语、典故、歇后语、名句、俗语、榜样都隐藏有助人破解难题的大智慧。例如科考船雪龙号在南极遵“蚂蚁啃骨头”中的智慧取得破冰脱困的成功。

3医学发展和突破的困局破解思路

1984年是我国医院因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启动改革的开局之年。当年积水潭医院的创伤骨科病人因X线摄片量大而出现摄片难。为破解困局,放射科作为改革试点科室。当时只能用发挥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现有设备使用效率破解患者的三难,但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患者大受其益。而今医院运行中似乎忽略了发挥医务人员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单从钱上考虑,这带来难以破解的难题,故提出以下见解供思考。

3.1医院领导要注重承担三个称谓的使命和责任的担当

我认为医院领导的每一称谓头衔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政府文件称政府事业单位,医院定性事业单位,紧随政府之后即可证明。首先是有教授头衔者应承担规范的科学研究与教学任务,并对相关失误承担责任;其次是主任医师头衔,主要承担临床医疗中常规与疑难和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救治及康复的指导任务,对工作中的失误承担责任;三是承担正副院长职务者,主要把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在全院医疗服务中认真贯彻落实,并及时将相关问题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若失误应担当主要责任。

3.2医学发展与医疗服务不能脱离国情

中国国情从三个方面看。首先从病源方面看:(1)中国有13亿多人口,其中过千万的人在2020年才能脱贫进入小康;(2)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当的家庭人均收入难达10000美元,仍属发展中国家水平;(3)老年人口快速增加,医疗消费额快速增长。其次,从医务人员方面看:(1)医学教育课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容少。故有人把哲学称为“政治”,有人说医学进入21世纪才赋予艺术性,更有人认为学习美学、艺术是耽误时间等不正确认识。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综合素养提高。(2)研究生教育相当人是赶时尚,而不是为追求知识,做学问。读研究生者不是独立选题开展科学研究,而是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的某些工作,最后完成研究生论文并作答辩后而获学位,相当的研究生并未掌握科学研究的全程的运作规矩与规范……此现象在国外也同样存在。(3)学校教育及其毕业后基地培训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诊察处理病人的医师,而当下大医院的医师在诊疗工作实践时,忽视了“三基”过程教育,培养依靠诊疗设备为病人服务的医师,这将导致医疗事业的悲剧。医学从古至今是把观察、感知、思辨放在首位的学科,不能把观察仅仅理解为看……[16]”,“观察病人是医生最基本的职责[8]。”医师忽视三基有惨痛的教训[17]。“科学发展表明,观察在认识过程中永远是必要的,没有观测就没有科学[18]。”“刚开始露头的机遇,只存在于观察的领域[18]”。“敏锐的观察力不是天生的……它要靠知识、经验,靠以学问为基础的思索、细心[18]”。“某些科学知识的对错可以由单纯的观察来证实[18]”。“哈定说:‘如果科学家一生注意细致的观察,训练自己注意寻求类比……就将成为神通广大的仙杖’[19]”。(4)当今医界静不下心来读书,认识不到阅读经典的价值。“传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19]”,“经典自然科学孕育了现代科学[19]。”王东京教授指出:“被传承的经典,一般都有学术框架”。不读经典,就不会有学术框架,而学术框架则是做学问者不可缺的工具。再次,医疗消费太高:一次重病救治可让一个家庭致贫或返贫。其救治中有效使用比重占多少?有专家讲:“80%只是白白糟蹋了医疗费[20]。”这观点虽不一定完全精准,但值得思考。

上述国情对医疗机构的每一成员而言,可以思索,我们如何从国情出发,把工作做得更好,为全民小康贡献力量。

3.3医学发展与医疗服务应遵循科学发展观

3.3.1医学发展与医疗服务应突出以人为本:“医学随着人类痛苦的最初表达和减轻这痛苦的最初愿望而诞生……它的最高目的是解除人类痛苦,促进个人体质及种族改良[8]。”我国专家认为:“医学的目的是预防疾病、促进身心健康,其核心是为了人的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7]”。从古今中外医学的目的看,均是为病人消除病痛和不适。为此,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服务中必须遵循我国传统文化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突出以人为本,让每个人需要医疗服务时都能得到及时的诊疗服务。为此,每一位医院管理者和行医者应当牢记医学初始目的,深刻反思当前医学发展与医疗服务的不和谐的根源与破解策略路径的妙方在何处。

3.3.2医疗服务中应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智慧和潜能:“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21]”。只要复习中国古今历史,尤其近代史,就可知道中国文化孕育出的每个中国人,其头脑中都有过人的智慧和妙方。只要管理者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力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潜能,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因为“知识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变量[22]。”改革开放初期,在不增加投资与人力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发挥广大医务人员的潜能,病人就医的三难立即破解就可证明。

3.3.3医院管理者与医务人员均应处理好人与物的关系:这个命题涉及人生观、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亨特认为品德的死亡始于信仰丧失、文化的颠覆等。我认为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这一结论的源头:“希波克拉底的看法,身体内有自己的治疗方法[8]”“……从无需医生干预,自然常可以治愈疾病[8]”。我曾组织抢救一位消化道出血不止,几个止血方案应用无效的病人,他凭对家庭责任担当精神求生存,在医护人员精心救治和自身机体机能作用下最后痊愈出院。另外,两弹一星的先辈创业同样体现的是精神的力量无穷。再者,“泰勒斯认为精神是一种原动力,并且认为精神和身体是有区别的[8]。”每个人如何对待人,如何对待物,核心在于领导及每一个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家和万事兴;万法就在自我心中,“心欲小而志欲大”,“黄金若粪土”,“智者不愁,多为少忧”,“孤则易折”,“神思求百通”。只要对中国传统文化领悟精准,就不会被物挡住我们的目光,全院就会形成真善美的洪流,冲走一切污泥浊水,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医务人员真善美融为一体的最高的全新境界。

3.4医学发展与医疗服务模式应有中国特色

我国是多民族和用多种医药资源保障人民健康的国家。不少民族医药工作者、民间医药工作者为维护人民健康,挽救病人生命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而且成本低,效果好,“东方医学医治成年人病……比西方医学绝对有效[20]”。我国的医学发展与医疗服务模式依国情,以西医、中医为主,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工作者的作用,既满足民众医疗需求,又可降低个人、社会、政府的费用负担。政府应对他们从政策上给予支持。

3.5注重医务人员的晋升与优劣评价体系的优化

“人才是第一资源”。医学发展和医疗服务的高水平,均离不开顶尖精英人才,每一行业都如此。有人提出:偏经独旨—“名家”,具范兼容—“大家”。实际上两类人才均需要,但在对时代的贡献上有差异。其获取知识能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自然也不同。对于“大家”,一是不仅看他储存现有知识的多少,而是要看他是否具有强的获取知识与生产知识的能力。二是评价其有无与众不同的品格和智慧。品格观其价值观、精神世界也即灵魂,听取不同意见和与人合作风格及心态。而智慧观其灵性,其从三步考量:(1)观察-感知-思考-领悟的能力;(2)在日常活动中心领神会的能力;(3)关键时心灵熔铸能力。这对于“大家”是不可缺的能力的考量、评价。因“大家”必须为国家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科学研究的成果,缺少这些能力,成不了“大家”。目前医界对晋升、业绩评价本应有差异,现实在职称晋升也好,业绩评价也好,似乎十分模糊。我认为,临床职称应突出临床诊疗疑难与危重病人救治的能力,作为管理者,应依不同职称的使命优化其“角色”的必备能力、知识结构等,依其进行考评,以促进事业兴旺。

3.6医院管理者注重自身和医务人员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的修炼

管理者不学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肯定难有大的作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理论,首先需要的是伟大的社会科学理论管理方式、决策方式、领导方式……都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围,需要有强有力的社会科学理论的指导[5]”。“医生也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7]”如此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读,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中每一学科都有其特定的阅读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灵魂,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重视本民族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坚持[23]。“现代社会面临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或发展战略问题,都是高度综合的大课题,要想合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合作[24]”。我认为哲学是人类智慧之学、方法之学;伦理学是扬善抑恶之学,教人应当与不应当和应有与不应有的学问;公共关系学是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之学;法学是教给人遵规守矩、维护公平正义之学;经济学教给提高效率、效益、降低成本的学问;史学教给人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美学、艺术学是提高人视觉穿透力、知其取舍、合理布局、统率统筹、综合、概括、提炼的智慧之学。

哲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创新方法 篇10

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代表学科, 管理科学在深化发展的过程中, 越来越面对着哲学的反思, 特别是有关学科方法的总结和反思的问题。本文将首先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一般方法特点进行分析, 这一分析将为具体的管理科学学科方法的发展, 特别是为实践创新方法的发展, 提供指引。

1.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方法论特点

近年来, 哲学社会科学开始在科学体系发展的历程中重新崛起[3]。相对于自然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具有不同的特点, 使得两大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有很大差异。在观念和方法上, 哲学社会科学必须从长期的对自然科学的简单效仿转向逐步独立。

1.1复杂性思想、方法引入到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的区别突出体现在“历史性”、“具体性”和“复杂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使其不能或不宜用基于还原论的证实、证伪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一开始就应是关于复杂性的科学。复杂性研究的引入, 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现, 并开始使学科方法具有自身的学科特点。

1.2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社会系统的发展趋势、进化法则

相比较自然科学回答客观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具体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回到人类世界“应当是什么”“怎样才更好”的基本问题。因此, 对于人文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 不能照搬自然科学的模式和思路, 而应更关注社会系统的发展趋势、进化法则。

1.3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表现为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不断的迭代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客体统一性, 使研究对象和认识它的主体很难绝对分离, 人的思辨思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不断交织的过程。钱学森就指出[4], 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人文社会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开放复杂巨系统) 的研究方法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就其实质而言, 是将专家群体 (各种有关的专家) 、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这种方法学, 是半经验半理论的, 表现为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不断的迭代。

1.4哲学社会科学方法是问题驱动式的方法

哲学社会科学, 由于研究对象和研究宗旨的持续变化, 问题驱动式的方法逐渐成为推进学科发展的主要方法。所谓问题驱动型的, 即首先明确所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再从已有的工具或者创造新的工具去解决这个问题。而自然科学则由于各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的相对稳定性, 学科理论的突破和发展主要是工具驱动的, 即应用某种理论工具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问题驱动式的TRIZ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方法引入管理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方法总体特点的分析有利于各哲学社会学科方法的发展。而在一些工程技术发明领域, 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驱动式的发明创新理论方法, 有关工程科学专家有意无意地将产品设计系统理解为一种涉及人的复杂系统。TRIZ理论是一个典型代表, 一些管理学者将其引入管理领域的尝试, 为管理科学方法和学科体系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2.1 TRIZ简介

TRIZ是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 其研究始于1946年, 原苏联的大学、研究所和企业所组成的数百人的研究组织分析研究了世界近250万件发明专利, 形成了TRIZ理论体系。其主要目的通过分析人类已有技术创新成果——高水平发明专利, 总结出技术系统发展进化的客观规律, 并形成指导人们进行发明创新的系统化的方法学体系。

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技术系统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 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其次, 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再就是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

TRIZ方法的实质是一种启发式的方法学, 并不针对用户的每一个具体问题。TRIZ方法开始于问题的深入分析和高度的抽象概括, 通过标准模式来将具体问题概括为一般性的问题并提供通用解。然后将通用解与具体问题相对照, 转化为具体问题的解, 并在实际设计中加以实现, 最终获得具体问题的实际解。TRIZ所提供的一系列不含技术专业术语的标准分析模式, 如工程参数、矛盾矩阵、物-场分析、76个标准解、ARIZ等, 其实质是人类发明创造的知识库, 也是针对一般性问题的知识搜索机制, 基础是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概括。

2.2 TRIZ的特点:强有力的问题求解方法

TRIZ方法的特点是契合于哲学社会科学方法特征的, 积极地引入有利于新的学科方法的形成。

2.2.1 TRIZ强调技术进化模式

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从量变到质变、否定之否定三大定律作为最普遍适用的定律, 却过于宏观, 不易操作。TRIZ中的技术进化模式或定律及技术进化路线正是这些客观规律的一种总结, 并在TRIZ体系中其他的工具中得到体现。这样, TRIZ既体现了一般的技术哲学, 又成为实用的设计、发明工具。其总结的一般进化法则是其体系的基础。当然, TRIZ引入哲学社会科学应注意人文社会系统进化法则的总结。

2.2.2 TRIZ是面向人的解决创新问题的方法

TRIZ的过程是一个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不断的迭代过程。问题领域的选取主要是非理性思维为主;问题的深入分析, 包括功能分析、确定理想解、可用资源、确定冲突区域, 即将具体问题程式化、标准化, 则主要是利用有关工具的理性思维过程;而在选定若干个发明原理后, 原理解的选择以及原理解转化为具体问题的解, 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

TRIZ是基于隐性、经验知识的, 所以是基于人的, TRIZ的应用情况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成熟过程联系在一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利用TRIZ解决管理问题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各级管理人员的经验。

2.2.3 TRIZ是基于知识的、问题驱动型的创新方法

TRIZ认为, 有关创新的原理、知识是被反复使用的。TRIZ提供了一系列标准化的分析模式, 将状况模糊的原始发明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模型, 并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这可以有效控制设计人员的惯性思维因素, 更广泛地使用公司外、行业外、学科外的知识解决发明问题。TRIZ还认为, 创新问题解的方向并不是盲目的, TRIZ既是一个创新发明知识库, 还是一个对知识的“目标一方法”逆向搜索机制。

2.3 TRIZ适于作为解决面向管理问题的实践创新方法平台

TRIZ方法的实践性有利于克服传统管理创新实践中所面临的“管理理论丛林”的窘境, 突破依赖于还原论的工具驱动的创新方法模式。

“管理理论丛林”是基于管理理论体系的还原论假设, 通过证实、证伪的方法, 试图探索有关管理问题的一般性的定律。在创新实践方法上, 以工具驱动为主, 试图以若干种管理工具解决所有或多数管理问题, 或者引入其他学科的流行工具解决面临的管理问题。

而管理系统、管理体系作为一种典型的人文社会系统, 新的问题随着时空间的变化不断涌现, 并呈现为复杂性的特点, 管理理论的概括抽象必然是针对具体对象、结合特定环境的抽象, 理论的普适性是有限的。所以, 基于还原分析的深入理论研究, 必然使得“管理理论丛林”呈现出越来越“繁衍、茂盛”的趋势, 以适应这一持续的涌现。这样, 工具驱动的创新方法必然会为问题驱动的方法所取代, 为组织管理和管理实践者提供一条在这不断“繁茂”的“管理理论丛林”探寻捷径的方法, 而TRIZ的引入为这一方法提供了工具平台。

3.结语:管理科学结构的发展展望

基于复杂性思想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 并不仅仅是对传统还原分析方法的批判, 更是对其的超越和包容, 表现为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科学研究与科学行动相结合、知识积累与问题求解相结合。这样, 在管理科学领域, TRIZ方法体系与传统管理理论相结合是一个可能的、理想的路径, 并将改变管理科学的结构。可能的方向是, 对管理实践的分析总结和理论抽象仍然是必须的, 并成为必须的理论知识积累;另一方面, 以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为基础, 建立以TRIZ为基础的管理创新工具体系, 使之成为有关管理创新规律的知识库, 并成为针对具体创新实践的知识搜索机制。

参考文献

[1]林曦.科学哲学视角下的管理理论丛林成因探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8-12.

[2]周伟.管理理论丛林发展研究评介[J].社会科学战线, 2008, (1) :212-218.

[3]冯石岗.人类文明发展机制引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4]钱学森.一个科学的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城市发展研究, 2005, (12) 5:1-8.

哲学与科学 篇11

众所周知,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起到八十年代末止,在苏联,哲学研究和教学始终都是围绕着所谓“哲学基本问题”进行的。任何哲学学派或任何一位思想家都要依照他们对“哲学基本问题”所作的回答而被判定是属于唯物主义学派还是唯心主义学派。而全部哲学史则被看成是这两个学派之间斗争的历史。

这位作者提出一个问题:从纷繁复杂、头绪万千的哲学问题中只找出其中的一个问题并把它说成是“基本问题”,这样做的根据充分吗?这个提法的出现是否具有某种偶然性?

作者对这一提法出现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追溯。“哲学基本问题”这个提法在历史上首次是在恩格斯于一八八六年发表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载《新时代》杂志一八八六年第四—五期)中出现的。恩格斯在该文中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又说“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对这个问题回答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本文作者说:“一八八六年,此前三年马克思逝世,此时的恩格斯已经是六十五岁高龄的老人。他当时正全力以赴地为整理和出版自己已逝友人和同志的著作而忙碌。马克思主义之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和社会学说,包括一定的哲学内容,到这时已经存在了四十年;到八十年代中期它已达到了自己的成熟时期。有一点令人感到不解:在这段时期里,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本人都没有一次把哲学中某个问题称之为基本问题。而且在恩格斯一八八六年以后发表的作品中也找不到类似的提法。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恩格斯没有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部书,会怎样呢?”何况,恩格斯之所以写此文全因《新时代》杂志提出的要求:该杂志请他写篇东西“评论”丹麦哲学家施达克所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八八五)一书。“可以设想:如果施达克当时没写这本书,又当如何呢?当然,历史是不容假设的。发生了的就是发生了的。”“但我们完全有理由可以假设,如果施达克当时没有出版自己的这本书,而恩格斯又没有对他做出回答,那样一来‘哲学基本问题’这个词组很可能就不会在广阔的智力空间里成为哲学生活的中心之一了。”

恩格斯没有料到他的这个提法在三十多年后,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个国家中被上升为“国家哲学”之后所导致的种种惊人后果。他更没有料到他的这个提法后来被列宁外推于全部社会生活和哲学,成为对思想、学说和个人进行政治上“定性”的“党性原则”。如果说列宁在一九○五年《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中,在谈到“党的文学”时,所谓“党的”(或“党性的”)指的还只是身为“党员”的作家在从事文学工作时要么遵守党的纪律,要么退党,而到了一九○八年他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已将“党性”上升为一种政治上的和政治性的“原则”了。列宁甚至断言:“最新的哲学像在两千年前一样,也是有党性的。”(两千年前,“党”和“党性”不知应当相对于“什么”?)十月革命后,运用“党性原则”的最典型事例之一就是一九二二年发生的大规模的“驱逐”文化界人士的举动。按照苏联当局的命令,用一条“船”(所谓“哲学家之船”)曾将别尔嘉耶夫、洛斯基、布尔加柯夫等等著名的俄罗斯哲学家和其他一些俄罗斯文化名人一次性地“送”到了西方。

本文作者指出,他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他否定“物质与精神”问题是存在的和对哲学来说是重要的。这是一个永恒的哲学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难说是能够一劳永逸地加以解决的问题。而所谓的“哲学基本问题”只不过是诸多基本问题之中的一个问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有关“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对立这个题目当然是重要问题之一。物质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与哲学中的其他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相比,就重要性来说,当然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令人不能不感到遗憾的是:尽管“哲学基本问题”在苏联时期好像受到“高度”的“重视”,但“哲学基本问题”的哲学内容本身却在实际上老是遭到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排挤”,并没有在“学理”上得到应有的探讨。以往那种把“哲学基本问题”意识形态化和绝对化,显然是不对的。要知道,“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并不是所有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感兴趣和在同等程度给与重视的问题。“从十九世纪末以来,这个问题在大多数哲学流派中要么被根本忽略,要么被置于边缘地位”。“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对立不仅不能囊括整个哲学史,也很难说是哲学史的主要内容”。

哲学与科学 篇12

关键词:瓦托夫斯基,科学道德,规范

跨入21世纪,科学道德的议题愈来愈受人们关注。科学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其现实情况和意义,人们已有浓厚的感受和切身体会。本文首先从瓦托夫斯基的科学哲学思想谈起,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上,作一番探讨。

一、瓦托夫斯基的科学哲学思想

M.W.瓦托夫斯基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在科学哲学领域造诣极深。他对18世纪的法国哲学、19世纪的德国哲学和当代的科学哲学,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的关于知觉、美学和创造性艺术的哲学、医学方法与伦理的哲学、政治与道德哲学等研究成果,闻名于世。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是一位科学的实在论者,他不仅精通马克思、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学说,也熟悉亨普尔、波普尔、拉卡托斯基等人的工作,他与著名哲学家R.S.科恩合编的、收集了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重要论著的数十卷《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文集,在国际哲学界有重大影响。他的《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伦敦),是科学哲学的重要名著。这部著作和他的论文集《模型———表象与科学的理解》(波士顿)充分阐述了他的科学哲学思想和观点。围绕这篇文章所讨论的议题,这里首先引录他的一段论述: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结尾处,康德总结道:“人类理性的法则……具有两个对象,即自然和自由,因此人类理性的法则不仅包括自然法则,而且包括道德法则。这两种法则最初表现为两个不同的体系,但最终却归结为一个哲学体系。自然哲学探讨的全是是什么的问题,而道德哲学则探讨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关于科学知识与道德知识之间的关系的这种经典表述立即就显示出对事实和价值标准的区分,而使这两者统一起来的计划方案便构成了科学思想史的基础。

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科学道德”本身就是一个概念———一个并不需要加以“解构”就可爽快地理解和接受的概念。但在这些哲学大师的笔下,却有很明显的“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的不同提法;并且各有法则、体系;有两者的统一和最终归结。这并不是没有道理,而是有道理且十分重要。瓦托夫斯基将此看成是“经典表述”,他说,康德把它们当做两样是“实在”的或客观的世界而对立起来,并用他严格的理性主义的全部力量去分析这两种知识的状况以及可以把这两种知识结合起来的观念。为什么康德要把这两种知识“对立起来”又“结合起来”呢?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实际上,这也是康德所要做的事,并且是用他严格的理性主义的全部力量去做的事。康德的这种哲学分析方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拿瓦托夫斯基本人来说,就上述之题他的展开论述也是先作区分后作统一,不过他把那两个概念转换为“事实”和“价值标准”了。他说:事实与价值标准这两个“世界”的分离提出了诸如科学在道德方面的中立性、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对价值标准的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这样一些问题;事实和价值这两者的综合则提出有关“是”和“应该”的关系以及我们所说的价值的确切含义等更尖锐的问题。

把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作为科学哲学导论进行阐述,可以清晰地表明瓦托夫斯基的哲学倾向。瓦托夫斯基把哲学看做是“表述和分析各种概念,对存在的原理及存在物的起源和结构进行批判性、系统性探究的事业”,是“对科学的概念和概念框架进行系统研究的事业”。瓦托夫斯基的哲学思想特别注重概念和概念框架,他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基本上都是从最根本的概念谈起的,深入浅出,逐级展开,论证严密,其论述风格在哲学名著中是独树一格的。同样地,这位哲学家在阐述他的科学、科学哲学思想时,也是从概念和概念框架人手的。瓦托夫斯基说:“需要理解科学,这种需要就存在于我们希望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文化,有一个自由和文明的社会的心愿之中。这对于科学家和非科学家都是一种同样重大的需要。”并且,他还指出,理解科学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对科学本身的研究所达到的理解;另一种则是从科学与常识的联系中理解科学。瓦托夫斯基把这后一种理解当做科学哲学的对象,把科学哲学事业的任务规定为科学概念和科学的概念框架的系统研究。主张将概念和概念框架作为科学理解的工具,是科学家用以对他所探索的世界做出理解的方法,所以可以把科学哲学描绘成是一种“理解科学理解的事业”。这种从科学与常识的联系中理解科学的方式,导致了发现科学与人文学的共同根源,并且体验到科学哲学是科学和人文学之间的桥梁。这样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确别出心裁,独具慧眼。

二、科学道德与价值标准及规范

引述瓦托夫斯基科学哲学的基本思想,为的是要将本文开头时所提出的关于科学道德的议题深入展开。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在人们的知识活动中,总想把我们在此处获得的知识与彼处获得的知识结合起来,“可是没有理论思维,人们就是两件自然界的事实也不能联系起来,或者对二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不能了解。”存在一种“系统感和”对于我们思维的明晰性和统一性的要求,科学训练和实践加强了“系统感和”这一要求。于是,当科学家正视出现在科学概念框架中的哲学问题时,他便产生出为了概念的明晰性和体系的一致性而进行哲学分析的强烈愿望。那么,科学、道德,是两个概念,而作为一个概念的“科学道德”,人们怎样看待它呢?

前面提到过,康德关于科学知识与道德知识之间的那种经典性表述,显示出对事实和价值标准的区分,而关于事实和价值的各种不同主张是属于伦理学和美学这些哲学分析学科的研究内容。瓦托夫斯基认为,只有这种分析才能使关于一门价值科学的谈论变得有意义或无意义。这些都与科学哲学密切相关。事物就是事物,而事物在受到评价时,是要讲究标准的。那么,科学中表现出什么样的价值标准呢?

默顿写道,“科学的精神气质就是那种据认为,对科学家具有的约束力的价值标准和规范的不自然地调整的结合。规范是以规定、禁止、偏好和非可的形式来表达的。它们被制度的价值标准所合法化。这些强制性规定靠格言和榜样来传达且被法令所加强,并不同程度地被科学家内在化了,因而构成了科学家的科学良心,或如果人们偏爱后来的术语,那就是科学家的超我。虽然科学的精神气质至今尚未被编纂成典,但都是可以从科学家的表现在应用和习惯中、在无数的论述科学精神的著述中和在直接针对违反这种精神气质所表现出的道德义愤中的道德一致推导出来的。”

可以发觉,瓦托夫斯基引用默顿的这段话,是十分巧妙地想用规范和价值标准来对科学道德作理论阐述的。显然,这样做是贴切而又合情合理的。规范即标准、法式。瓦托夫斯基指出,诸如真理、一致性和证实这些科学规范本身也许就是深刻的人类职责的高度凝练的反映。这是一个十分有见地的思想。这种思想借助规范这个杠杆,将问题的研究往“深刻”、“高度”上推进。提供的论据是这类规范具有普遍性这种特性,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本身所体现出的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的理性。就具有科学的价值。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在于它的真理性,而规范与真理性是密切相关的。真理与真理的表述本身就需要规范,因而规范在科学内是起作用的。那么,这样会不会出现悖论呢?一方面,科学是无止境的前沿,科学没有终极的真理,它是认识真理和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不为传统观念和已有的知识所束缚;另一方面,它又需要规范,并且会产生出新的规范。我们知道,任何规范一旦产生,它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约束力,对自由度就有所限制(而这种约束力、限制又是必要的),这与科学活动的解放思想、自由探索会不会产生矛盾?

毋庸置疑,科学成果的获得,有由规范所致的,也有由非规范所致的。规范之所以成为规范,在于它有效力。对于科学来说,科学活动本身向来就存在着有序与无序、正常与反常、偶然与必然、遵循逻辑规则与另辟新径等等不同的进行方式,但只要科学活动向更深入的程度进行,它就会有运转的轨迹,这道理如同有存在就会有存在的方式一样,于是本身就有适应自身存在和运转的规范的要求。这种规范的出现和遵循有关的规范是件好事,它的效力是保障和促使科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打破模式创立模式,增强整合、调节、转换的功能,规范所具有的活力得到激发,更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因此,科学需要规范;规范也是科学活动深入进行的产物。科学伦理学和科学美学就是要考虑科学活动是怎样产生出行为规范和价值规范的。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与科学实践的本质相联系的,而它又成为科学实践能得到健康发展的保证,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理性活动的指导,科学与伦理学具有共同的渊源和共同的利益。科学本身的发展和伦理学的追求,殊途同归地引出了科学道德。科学作为一项人类活动倡导科学道德,实际上就是科学的最高成就之一。对科学道德的这种理解,就是达到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也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

综上所述,瓦托夫斯基用科学、事实、价值、价值标准、系统感和、规范、理解等一系列概念和概念框架,系统深刻地将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统一起来,科学道德成了科学思想的重要概念,并且也是科学哲学的一种概念基础。规范概念一旦介入科学领域,必然导致科学道德概念的出现,科学道德是科学规范的应有之义。再从社会效益来看,倡导科学道德,不仅“在提高全世界科学家的社会良心方面”,而且在运用科学为人类创造财富、谋利益方面,都十分重要。科学在社会中存在,科学在社会中发展,科学又要应用于社会,科学与社会关系密切。倡导科学道德可净化科学环境,使科学得到健康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道德亦是科学本身发展的必须。此外,如果把科学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的话,我们知道,文化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在文化中,科学(包括科学道德)的含量愈高,文化的先进性就愈显著,所以,在中国,沿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迈进也应大力倡导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既是科学价值的美学追求,又是与人的社会活动密切相连。人生活在社会中,人的科学活动也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而科学道德的理论探讨与科学道德在社会中的实施,相辅相成,高度统一。举个例子,福建科技界人士在福州召开“科学道德学术研讨会”,会后发出一份倡议书,向科技界提出倡议:(1)用诚实的劳动去创造世界,开拓未来。人类曾经用汗水和机器创造了新文明;今天又用信息和创意使文明再上一个新台阶。这里面都需要劳动,并且我们提倡的是诚实的劳动。不管是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诚实的劳动才是光荣的。我们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反对胡编乱造,反对瞒天过海,反对剽窃抄袭。学问高低各不一,品行端正是真人。(2)用敬业奉献的精神,辛勤地耕耘华夏文化这块肥田沃土。作为21世纪的中国科技界学人,我们愿为继承和发扬这种敬业的精神而感到骄傲并作出努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强脊梁,在这根脊梁中,有着敬业奉献的健康精髓,它是民族精神不朽的底气。今天,立志于向科学进军的中华学人要修炼出这种底气,这也是我们的志气。(3)遵纪和守信。跨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我们必须遵照国际制定的游戏规则办事。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在科技界学人身上,是统一的。任何的学术失正、科学上的不道德,其所带来的祸害绝不单单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关系到科学共同体的存亡。我们要以高尚的学术风范和行为,维护我们学术共同体的声誉,促进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4)用真功夫,做真学问,摈弃浮躁,匡正学风,脚踏实地搞事业。齐心协力营造和珍惜学术自由的氛围,加强学术批评,反对污篾谩骂。坚定学术界自己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坚持科学道德标准,深化体制改革,极大地繁荣中国的学术事业。(5)求真务实,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科学以探求真理为目的,以探求真理为己任,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本性在于创新。我们倡导用宽广、宽容的胸怀,努力培养和提携青年一代,鼓励、支持和勇于进行创新,将求真、务实、创新、协作的职业道德,将严格、严密、严肃的作风发扬光大。

虽是短短的五条,但仔细地琢磨它,显然会体会到:科学道德是科学活动本身最高成就的一种,它的产生和存在是科学活动的必然;在一个需要规范的世界里,科学同样需要科学规范;倡导科学道德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它的科学自身的结构美和人的心灵美高度统一,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具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由于它受到评价,有些东西是只要它存在就有价值,有些东西只有它受到评价时才显现出价值,科学道德是到了它只要存在、或它存在了又受到评价,都有价值的时候了,人们的确要万分珍惜它。

参考文献

[1][美]M.W.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M].范岱年, 等, 译.北京:求实出版社, 1982:569-582.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于光远, 等,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62.

上一篇:监管场所人员下一篇:单点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