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

2024-09-24

科学技术哲学(共12篇)

科学技术哲学 篇1

一、关于技术的本质问题

人类生活在一个由技术所构成的世界中。从时间观念上来说, 技术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 它是人类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权力意志的体现, 同时也对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产生的巨大的影响, 它不仅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 而且也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不断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社会自身的历史与现实。

有学者认为, 马克思把技术作为劳动过程的要素, 认为技术是人和自然的中介, 因而把它们归结为工具、机器和装置这些机械性的劳动资料。马克思还提到其中有理性因素, 但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技术决不是非哲学的, 更不是反哲学的, 技术接受了这样一个哲学原理, 即认为我们能通过经验和理性获得对现实的某些认识, 然后去变革现实。技术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对技术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另有学者认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我们的技术所构成的世界之中, 到处可以看到技术装置、产品与工艺。我们可以把技术理解为那些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以满足其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体系。根据这一定义, 技术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技术体现了人对自然界的干预。 (2) 技术涉及到物质装置。 (3) 技术涉及到技艺。 (4) 技术涉及到知识。 (5) 技术是一种可操作性的体系。这意味着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手段, 人类正是借助技术这种手段去改变与控制自然的。

综合以上观点, 我们看到, 技术是由人来创造的, 但技术一旦形成, 则反过来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中的人类再也不能无视技术的存在及其作用。技术构成要素的异质性表明, 技术是负载价值的, 而对技术的价值负载的深入认识直接关涉到两种基本的技术观。一方面, 技术决定论者认为, 技术所负载的独特价值主宰着人类社会文化价值的变迁;另一方面, 社会建构论者将技术看作社会利益和文化价值取向所建构的产物。显然, 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类实践活动, 技术的价值负载是在技术与社会的互动整合中形成的。

二、关于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

我们常常能够听到“科技”的说法, 但是科学与技术仍然是有很大差异的。单从结构来看, 很难完全将科学与技术分开。整个科学技术可分为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层次, 这说明了在科学和技术之间划出明确界限是困难的, 同时也说明了应用科学正是由于既有科学的特征又有技术的成分而从两者中分离出来的;基础科学虽距离技术较远, 但是通过应用科学与工程技术发生联系, 而且在实验科学领域这种联系本身就十分的明显。所以说, 在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时代, 如果剔出了科学中技术的成分, 科学就难以发挥它的正常功能。那种仅仅从社会功能方面来理解“科技”, 以为“科技”主要是指技术, 科学仅仅只是“科技”中的次要部分的话, 这是没有真正把握技术和科学的本质与相互关系。因此, 我们不必回避“科技”一词的使用, 而是要防止“科技”的涵义被曲解。

另外, 有文献认为, 科学和技术至少在目的、对象、语词、逻辑与社会规范上有着基本的区别:第一, 科学的目的与价值在于探求真理, 弄清自然界或现实世界的事实与规律, 求得人类知识的增长。技术则要通过设计与制造各种人工事物, 以达到控制自然、改造世界、增长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社会福利的目的。第二, 科学的对象是自然界, 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系统, 包括物理系统、化学系统、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 它要研究它们的结构、性能与规律, 理解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而技术的对象是人工自然系统, 即被人类加工过的、为人类的目的而制造出来的人工物理系统、人工化学系统和人工生物系统以及社会组织系统等等。两者在存在的模式、产生与发展的原因, 以及与人的关系上, 有着太大的区别。第三, 由于科学和技术所问的问题不同, 就产生了所使用的逻辑和语言有所区别。在科学中只出现事实判断, 从来不出现价值判断和规范判断, 只出现因果解释、概率解释和规律解释, 不出现目的论解释及其相关的功能解释, 因而它只使用陈述逻辑。

综上所述, 在科学与技术是否有区别和有何种差异问题上, 还存在着分歧和争论。不过科学和技术都反映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都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 二者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和互动。但科学与技术又毕竟是两种不尽相同的社会文化, 它们各有自己的性质、任务、内容、方法、研究过程、评价标准和意义。

三、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对自然的关系经历了长期演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能动性与受动性常常在历史上被割裂开来, 人们不是置受动性于不顾, 夸大自己的能动性, 就是成为自然的奴隶, 任凭自然造孽, 但是人类从来没有意识到不正当、不合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有很大的危害性。

21世纪, 应该是一个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更加觉醒的世纪。20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人类对自身力量的滥用, 以及对科学技术的滥用, 给有着如此灿烂生命的这个蓝色星球到处以生态危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经济危机、战争, 以致威胁到所有生命的未来前途。如此之多的问题, 促使人类猛醒, 有着忧患意识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率先思考人类应该如何协调自然、科技、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相互关系。那么, 人类社会怎样才能实现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呢?

人类已经认识到无论如何人类都是大自然的一个物种, 她与其他物种不同的只是她具有自觉的意识, 因此她更赋予一种道德、责任, 这种道德和责任是对其他物种和所有生命的保护责任和对这个蓝色星球自然演化得以延续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责任是即赋予使所有现存物种或生命得以自然地可持续演化的责任。无论如何, 人类大家庭正在努力, 通过科学技术、通过全球合作与斗争, 通过人类被唤醒的良知, 正在逐步将绿色科技、绿色创新、生态文化等等概念、理论化为操作和行动。在联合国《21世纪议程》之后, 我国率先制订了国家级《中国21世纪议程》, 并进一步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我们相信, 21世纪的地球将是一个生态、科技、经济和社会更加和谐的世纪。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应该对这种正在发展中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做出更深刻的阐释。

四、创新、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科学界不言的信条一直就是:探索自然、追求大自然真理, 认识自然并能动地改造自然。而我们在进入新的世纪时已经发现, 科学技术的目标和任务不仅如此, 科学技术目前有更重要的、更直接的目标和任务。

当代科学技术知识已经积累到这样的程度, 人们能动地利用科学技术知识已经发展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科学技术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一个基本方面, 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利用程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基本方面, 科学技术与社会包括社会经济结合的程度已经成为决定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速度和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20世纪上半叶提出的创新理论, 曾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被主流经济学所承认。而20世纪下半叶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创新经济学成为了显学, 从技术创新, 发展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体制创新, 以及国家创新系统。创新, 成为我们时代的特征;创新, 成为我们争取较快发展的关键。

创新发展, 就要发展先进生产力, 使得科学技术始终处于演化过程的前沿, 带动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所谓先进, 还有空间上的层次性, 时间上的先后性。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它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我们一方面要实现共同的发展, 另一方面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对于哲学而言, 则要在理论上研究这种创新的非平衡和非线性发展的动力、条件、机制和途径, 研究创新的社会建构。

五、科学道德、伦理和法律观念问题

20世纪上半叶的典型科学观念问题, 在爱因斯坦和玻尔之间感人至深的长达30年的学术争论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其主题基本上只涉及到科研中的本体论和认识论。

而当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和进展, 则把科学技术的价值论问题凸现出来, 深深地联系着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秩序, 甚至还包括与生命本质、人生价值这样的问题内在地相联系。这些问题, 不仅涉及对科研方式、方法和程度的影响, 甚至成为科研是否应该或者是否可以进行的前提。

近年来, 学界的有识之士已形成一个共识, 即我国的科学哲学研究已不能仅仅在辩护、逻辑、合理性、可靠性和方法论中兜圈子, 对科技理性作盲目的崇拜、赞美与强化, 而应更多地具有一些历史性、实践性、思辨性和批判性的思索。学者们已普遍意识到在新世纪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正面临来自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系列挑战, 进而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

有学者认为当前应提倡的, 一是问题研究, 只有把握那些构成科学哲学学科论域的基本问题进行研究, 我们才能与国外同行站在同一水平线进行对话;二是本土化, 通过充分利用独特的思想资源进行话语转换, 从我们自己的理论视野来考察这些经典的科学哲学问题, 提出与我国的科学技术理论发展相关的哲学问题, 并寻求与欧美传统的结合点, 我们有可能作出一些既有自身特色和现实意义、亦为国外同行感兴趣的工作;三是原创性, 立足于问题研究和本国特色, 扎实进行独立思索, 我们就有可能作出一些原创性、在历史上留得住的工作, 我们的学术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和繁荣。

总之, 新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在基本理论方面将会得到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对21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 (信息化和生态化) 将作出新的诠释;对高科技产业化的运作及其后果, 也将更为关注。对当代世界的两大危机:外在自然的破坏 (生态危机) 和内在自然的失落 (生存危机) , 进行更深刻的反思, 作出更恰当的回应。同时关注生存哲学、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的研究进展, 努力创造一种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坐标系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学术环境。

摘要:从哲学的视角探索当代科学技术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所包含的哲学问题, 并对当前研究热点中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和创新、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以及科学道德、伦理和法律观念问题等进行哲学的解读, 使之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之上, 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哲学,科学技术,科技伦理

参考文献

[1]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3]甘绍平.科技伦理:一个有争议的课题[J].哲学动态, 2000 (10) .

[4]胡新和.重建学术规范三题[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0 (2) .

[5]李伯聪.走向新世纪的科学技术哲学[J].文史哲, 1997 (3) .

[6]赵景来.近年来关于科学技术哲学若干问题研究述要[J].教学与研究, 2004 (6) .

[7]曾国屏, 吴彤.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其哲学问题[J].学术研究, 2001 (9) .

科学技术哲学 篇2

2012 年

季学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

一、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科学即是通过逻辑和实验发现自然规律,正是逻辑的合理性和科学事实的客观性保证了科学理论的正确性。

3.由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当一个科学理论被某个实验证实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说,这个理论是正确的。你的看法如何?

3.与科学的普适性相比技术具有更强的地方性或民族性,因此,在技术活动中更应该强调其与社会的兼容性。

4.对于科学家来说科学成果的优先权是其获得同行承认和学术地位的重要标识,因此,学者们需要对自己的科学成果进行保密以防范他人剽窃。

二、材料分析题(25分)

材料一:2012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3月23日起在科技部网站公示,其中,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荐的“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出现在国家科技进步奖轻工评审组中。公示材料称该研究成果的应用,“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适应性,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735.74亿元,新增利税1421.8043亿元”。引发热议,中国青年报记者查阅10年来,烟草行业已陆续有7项研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申请人谢剑平因长期从事烟草化学、烟草香料和卷烟降焦减害的应用研究工作,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院院士,被舆论称为“烟草院士”。

材料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六条规定:获奖成果的应用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安全和人民健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十九条则规定: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材料三:4月10日,《中国科学报》刊登了中国30位院士联名反对“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消息,引起轰动。记者致电“中式卷烟”推荐单位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处等几位相关人员对此事表示沉默。

问题1:对于上述申报奖项的理由,以及谢剑平当选院士的理由,你有怎样的看法?

问题2:该事件涉及到本课程哪些相关原理?请你以相关原理分析上述事件。

三、讨论题(1小题20分,2小题10分,共35分)

1.科学理论的建立往往基于抽象的理想模型或理想实验,同时每一个理论的建构还基于很多预设,所以,科学对世界的认识始终是有限度的,甚至并不一定朝向真理,是人类有限理性的一种权宜之计。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科学方法论的相关问题以及你在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体会,谈谈科学在人类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

不可忽视的技术哲学 篇3

技术需要哲学,才能有超前的发明,否则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爬行。特别是在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科学革命相继连续发生的今天,对于科学技术长期停滞不前的我国,尤其需要技术哲学的研究。技术哲学是解决人的技术观,帮助人正确处理人与工具、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因此,是否可以说,技术哲学主要不是研究硬技术,而是研究作为最复杂的软件——人,人的技术观念。可以相信,技术哲学的研究将大大促进各行各业,各门科学技术观念的更新,从而促进政策、体制、立法改革的步伐。系统论和系统工程学,可以认为是宏观的“技术哲学”,现已显示出它的威力,推动着人们的整体思维,和一个又一个系统对象的改善。

贝弗里奇的《发现的种子》吸收了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取得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这再次证明了把技术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是很重要的观念。技术作为知识,正如贝弗里奇所指出的,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技术是由“物质客体和非物质的现象或过程组成的”……技术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机器是硬件,“为什么发明这种机器”,即发明机器的原因、条件、过程才是软件(非物质成分)。这种特殊因素既不能称量,也不能用仪器测量和跟踪,因为它本身是捉摸不定的、抽象的、既非物质也非能量。“它是一种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指令程序的模式”,贝弗里奇把它简称为“模式”。一种模式可以有不同的载体,载体可以有无数种——机器、书籍、电影、广告、人等等都是,重要的不是引进载体而应是引进“模式”,加以消化、学习,然后创造出自己的模式来。而模式的引进、消化、学习、创造的全过程,特别需要技术哲学的指导和帮助。贝弗里奇的书介绍各种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想象性思维、无控性思维),怎样促使直觉和灵感的产生,抓住机遇和机会,有所发明和发现,并深化这种发现……。对这全过程的提示和经验传授无疑有助于读者智力的自我开发,原来“发现的种子”就在我们自己手中,在发现客观世界万物之前,首先需要“发现”自我的潜能。

轻视技术哲学,使古代中国伟大发明很多却社会效益不大。眼下的盲目引进硬件而轻视软件研究的现状,不免令人担忧历史悲剧的重演。因此我想,这一册篇幅无多却份量不轻的书当有更多的人读一读。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郑重声明 篇4

1.《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编辑部是《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杂志唯一合法的稿件编审机构,本刊视邮寄到本刊编辑部的书面稿件和本刊投稿网站的电子稿件为正式投稿。其他任何机构或个人所从事的非法组稿与采稿事宜,均与本刊无关,敬请广大作者和读者注意,谨防上当受骗。

2.《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杂志发表稿件的取舍视质量为唯一标准。本刊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并按有关规定向作者支付稿酬。本刊从不向作者、读者推销任何书籍、杂志。

3.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对于受骗作者请持有效证据向您所在的公安部门报案,特此声明。

4.近期发现有网站冒用本刊名称进行违法活动,冒名网站域名为:http:∥www.kxjszxyj.cn/,请大家小心,谨防上当,并欢迎举报类似冒名网站。

5. 本刊唯一投稿地址与联系方式为:

本刊从2016 年1 月新开通了采编系统,作者可登录http: ∥kxbz. cbpt. cnki. net,或登录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官方网站: http: ∥www. rcpst. sxu. edu. cn /,然后进入投稿系统。旧有投稿系统( http: ∥www.pstsxu. com) 停止投稿,已在系统内稿件,仍按正常程序使用。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编辑部 邮编:030006

科学技术哲学 篇5

另一种科学另一类哲学--女性主义立场论科学哲学评析

女性主义立场论是女性主义的一种形式.女性主义立场论科学哲学作为另一类哲学,对主流科学认识论的基础客观性进行了批判,并依据女性主义的`立场,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理论,即作为另一种科学的女性主义后续科学.

作 者:郭丽丽 洪晓楠 GUO Li-li HONG Xiao-nan  作者单位:郭丽丽,GUO Li-li(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政法系,辽宁,阜新,123000)

洪晓楠,HONG Xiao-nan(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4)

刊 名:自然辩证法通讯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2005 27(2) 分类号:N031 关键词:女性主义立场论   客观性   科学哲学   科学文化  

科学与哲学融合的成果 篇6

夏剑辉先生于1991年开始致力于股票期货技术研究,历时15年,于2005年成功地创立了一套唯中国人独有的股票期货技术——四维股票期货技术。通读该书,我仔细揣摩着书中的内容,被书中的理论所吸引,很有一种耳目一新和令人振奋的感觉。

作者认为“万事万物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没有规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基于上述理论,作者创立了四维股票、期货技术的三大理论:时空理论,周期理论和太极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要想把握股票、期货价格运行中的无形变化规律,必须建立一个时间和空间的技术框架。一切无形物质规律总是以周期数字为表现形式,而周期的运行必须建立在太极点之上,以太极点为周期的起始点。

在技术应用方面,这个数字计算模式的实质就是通过股票、期货已有的时空数字信息来把握股票、期货未来之无形变化规律。

在具体的技术操作上,投资者只需提取股票、期货的空间周期数字和时间周期数字,然后通过查阅技术数字密码表,即可得出该股票或期货品种下一个周期的走势和周期点位数字。

比如,一只股票已经从最高点10.90元下跌到10.00元,共计下跌了0.90元,0.90即为90点周期。从最高点10.90元到10.00元之间,60分钟K线数字为2,30分钟K线数字为4,15分钟K线数字为6,10分钟K线数字为9,5分钟K线数字为12。然后,根据空间周期数字90和60分钟K线数字2,30分钟K线数字4,15分钟K线数字6,10分钟K线数字9,5分钟K线数字12,查阅书中的数字密码表,得出15分钟K线数字6表示上升,即表明该股票90点的下跌周期已经结束,经过盘整之后进入一个上升周期。这就是整个计算过程。

科学技术哲学 篇7

一 科学哲学

中山大学的李珍探讨了“意向性和因果性”这一科学哲学中的重要议题。她认为意向实在论者仍然坚持意向性是因果有效的, 并且意向性本身在本体论上不可还原。同时她对塞尔所提出的意向的因果性理论做出评价, 认为塞尔所提出的意向的因果性理论是意向实在论的自然主义学派的代表, 他的理论若能成功, 则一方面为意向性和外部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意向性不再是先验的、高于自然的概念, 另一方面因果性的概念也得到了拓展, 意向性不再被因果性拒之门外。同时, 她认为塞尔的理论仍然遇到了三个困境, 而这三个困境的解决都有赖于一种更为精确的因果理论——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

东南大学的郑玮就科学哲学的“实践转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应该从超越理论与实践的传统对立并从更为一般的角度认识科学哲学“实践转向”的内涵及其意义:这不仅为科学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不同进路, 而且也从总体上提供了关于科学实践 (包括“概念实践”与“实验实践”) 性质的一种新的分析。同时有助于更为明确地提出“科学哲学的当代重建”任务, 实现“外推式的研究”向“内生式的研究”的重要转变。

山西大学的程瑞从阐述结构实在论的方法论特征开始, 继而分析了时空本体论争论中时空点的地位、结构实在论的作用, 最后探讨时空理论为结构实在论提出的要求和时空结构实在论的方法论特征, 指出它的语义概念下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趋向。她认为结构实在论自提出以来, 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物理学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领域。而事实上, 时空物理学作为一个高度数学化的物理学领域, 其中存在的对时间和空间本体论问题的哲学思考也很适合结构实在论的框架。其原因有二:第一, 时空理论是数学化的, 其中数学结构的重要性大于其他任何可能与实验相联系的物理学;第二, 时空本体论的争论中存在着科学哲学一直关注的本体论不连续性问题和非充分决定性问题, 需要关注和解决。另外, 时空本体论争论中对于时空点的看法, 直接地构成了对结构实在论的某种要求。

中山大学的刘小涛分析了模块性假定在生成语法研究的系列假定中所具有的基础地位。他从“模块性假定是否是一个有充分理由的假设”以及“模块性假定对于解释语言能力是否必要”两个问题切入, 倚重于哲学论证和实验证据, 指出:乔姆斯基的学习理论论证存在一些缺陷, 它并不足以为提出模块性假定提供辩护;并且, 认知科学中的联结主义进路以一些极具说服力的模型表明, 模块性假定对于解释语言能力并不必要。因此, 学习理论论证实际上将模块性假定置于一种二难的境地。

山西大学的赵晓聃认为意义归因是探讨规则遵循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中涉及怀疑论悖论的内涵、语义实在论、反实在论和非实在论等内容。提出克里普克的怀疑论悖论蕴含着意义归因的非事实论, 从逻辑角度可以更清晰地解读怀疑论悖论, 而将规则遵循问题与非实在论的意义概念相联系来探讨也是一种视角。文章在对规则遵循中非实在论的意义概念作出相关的逻辑分析之后指出意义归因问题的语境选择。

二 技术哲学与STS

南京大学的王治东从马克思生存论的视角对技术哲学进行研究, 认为马克思生存论是技术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进路。她提出了马克思生存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种新转向, 这种转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 也开启了技术哲学解读的新视域, 打通了技术本体论、知识论、价值论和建构论等各范式之间的壁垒, 为认识技术的复杂性开辟了新道路, 提供了新方法。她对马克思生存论视角的技术研究进行了必要性反思;她对马克思生存论的运思方式研究技术何以可能的问题进行了合理性追问;对马克思生存论视角下技术本质、人的本质和生存本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可能性证明。特别是她提出了八个范畴, 即“需要与创造”、“目的与手段”、“人与物”、“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物资与精神”、“人性与共性”、“主体与客体”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大连理工大学的朱勤认为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工具, 更是调节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中介, 它在使用过程中影响着用户的知觉和行为, 进而影响人们的伦理行为决策。因此, 需要对技术中介与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做出把握, 通过中介分析和设计, 将道德物质化人工物的设计之中, 以促进技术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源于现象学的技术中介理论引入技术伦理学领域, 有助于丰富对技术自身特性的认识, 有助于建立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高技术伦理学”。

山西大学的卫华对陈赓军事技术思想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运用语境论分析方法, 在考察陈赓军事技术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语境的基底上, 从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作用、武器装备使用中协同使用、军事技术教育同国防现代化的关系、军事技术发展与军事技术管理体制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陈赓军事技术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为陈赓军事技术思想是对他长期军事战争及管理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指出研究和学习陈赓的军事技术思想对促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实践的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的夏文利对地方性知识标准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科学实践哲学认为科学知识本性是地方性的, 根本就不存在普遍性的科学知识。所谓普遍性知识是知识标准化的结果。他以美籍科学哲学家琼·藤村通过深入癌症科学研究实验室的实证研究工作为例, 描述了科学地方性知识的标准化过程。有力地支持了科学实践哲学关于科学知识从始至终就是地方性知识的观点。

中共中央党校的杨斌对中国科技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特性进行分析。他认为中国科技政策的研究在一般问题之外有着自己特殊的情境:首先, 科技发展和政策制定与实施中存在政治因素;其次, 科技政策的解读往往需要在两层张本上进行;最后, 科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始终面临着探索和创新。中国科技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无论是从科技政策的产生到制定, 还是科技政策的表达与颁布无不体现着中国科技政策的现实特征。对中国科技政策理论与实践的特性的分析一方面是寻求政策相关群体的相互共识;另一方面也是为科技政策的一般研究提供现实样本, 丰富科技政策理论的建构和实践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的鲍金对消费文化的资本化及其后果进行研究。他认为作为消费文化的资本化结果, 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支配下、为资本再生产服务的附属性意识, 由此导致意识形态成为消费主义的基本性质规定。自然性和虚假性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两大性质特征, 消费主义实际上创造出一种人与外部世界发生关系的新型方式, 这就是资本化的人格。

三 科学技术史

山西大学的韩炳华对灵石旌介青铜器铸造工艺进行分析。通过肉眼观察、X射线拍摄、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 对灵石旌介青铜容器进行初步的分析, 总结了其合范的规律性, 并指出旌介青铜器的铸造工艺与同时期殷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接近, 有些工艺如焊接, 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领先殷墟青铜器。但由于等级地位的区别, 在合金上略有差异。她的研究填补了商代晚期王畿之外的西北边陲地区青铜器铸造工艺技术的空白, 为进一步探讨殷商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汪丽对华釉上低温红彩呈色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和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分析方法, 对宋金、元、明时期8块红绿彩瓷的红彩进行了测试分析, 其结果显示:各时期红彩的着色剂皆为α-Fe2O3晶体, 表明红彩的制作工艺具有明显的承继性;其着色元素铁主要表现为三价, 证实红彩确经氧化气氛烧成。此外, 红彩中α-Fe2O3的微观结构已有一定程度畸变, 推测其为影响红彩颜色的重要因素。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聂馥玲对“重学”一词及其含义的演变进行了历史追述与探究。聂馥玲认为“重学”一词在晚清力学传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而“力学”一词在当时没有得到广泛流传有其内在的原因。聂馥玲通过对“重学”一词的发展、变化的梳理, 力图勾勒出晚清力学这一学科性质、功用及其内容体系在当时中国的传播情况。

上海交通大学的姬永亮对唐代误差思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他认为唐人对误差思想有过广泛的探讨, 唐人已经认识到在计量中误差不可避免, 还讨论了产生误差的各种原因和相应减少计量误差的方法, 并且从制度上对误差的避免或减少做了规定。他认为这些内容是唐代计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技术哲学 篇8

1 两种传统的划分对技术哲学的制约

米切姆指出, “技术哲学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包含两层含义:当“of technology (属于技术的) ”作为主语的所有格, 技术是主体或作用者时, 技术哲学就是指以技术专家或工程师为主体的一种技术的哲学 (technological philosophy) ;当“of technology (关于技术的) ”作为宾语的所有格, 技术成为是被论及的客体时, 技术哲学就是指人文学者, 特别是哲学家, 把技术当作专门反思的对象的学问。这表明了技术哲学自诞生以来就存在两个传统: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和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 技术哲学沿袭这两个传统向前发展。

米切姆在《朝向一种后技术哲学》一文中指出, 人文主义者从18世纪的开始, 贯穿整个19世纪, 一直到20世纪晚期, 从哲学家卢梭到马克思和尼采到现象学家和存在主义者已经对技术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批判;作为回应, 工程主义的技术哲学家也已经成功地对抗了由芒福德、海德格尔等人文学者所倡导的对技术的批判。可见, 技术哲学是在两个传统的论争中向前发展, 技术哲学因此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然而, 由于双方固守各自的传统, 分别处在不同的语境和视域下, 使得人文学者的技术批判被限定在技术的边缘或外围, 难以触及问题的核心, 而工程师对批判的回应也变成无的放矢。这又使得貌似强大的技术哲学事实上变得软弱无力。

陈凡教授指出, “早期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采用的是工具主义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把技术本质物质化、手段化, 遭到人文学派的诘难;而人文学者对技术的形而上学分析, 如海德格尔的晦涩阐述, 也受到工程的技术哲学家的抵制, 认为SPT像绿党一样意识形态化了。[1]”两种传统的争论致使技术哲学缺少应有的一脉相承的理论传统, 缺乏可传承的统一的研究纲领、研究范式以及方法论原则, 更谈不上公认的经典著作和代表人物。

此外, 伊代同样批评把技术哲学二分为工程和人文两个传统的做法是在技术哲学内部画地为牢, 认为事过境迁, 不应仍过于强调这种划分, 否则将阻碍技术哲学的发展。拉普、费雷和皮特等都曾指出由于两个传统的存在, 致使技术哲学研究中多元性有余, 而统一性不足, 认为这导致各种思想之间对话困难, 从而严重影响了技术哲学的发展。米切姆本人也提出这样的疑问:在技术哲学中是否不止两种传统?可见, 他并不完全赞成技术哲学两个传统的划分。

两种传统各具特色, 长期以来, 它们之间的分歧与斗争贯穿技术哲学发展的始终。工程师立足于技术、工程实践内部, 主要从本体论层面对技术进行考察, 视技术为某种简单的、静态的、无生命的工具、手段, 他们从技术之中看技术, 缺乏哲学传统以及社会背景因素的考察。人文学者有着深厚的人文背景, 却缺少技术、工程的亲身实践经验, 他们从技术之外看技术, 因此, 只能诉诸于宏大的构想, 抽象地谈论技术, 将它们视为黑箱, 缺少对技术的经验描述。两种传统之间存在固有的隔阂, 工程师与哲学家之间缺少应有的对话与交流。这导致技术哲学处于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境地, 正像皮特所言, 当前技术哲学正走到一个十字路口, 或走向繁荣或走向衰败。

2 经典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缺陷

综观技术哲学发展的历史, 不难发现, 在不同历史时期, 技术哲学中的两个传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工程传统的技术哲学起步较早, 活跃于工具理性膨胀的近代, 与此相对应, 工程师对工程的哲学反思较早。但转入现代以来,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与人们对价值理性的诉求相对应, 更为活跃的是人文传统的技术哲学。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研究更多地引起了人们对技术问题的反思, 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技术中的形而上学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 新一代的技术哲学家不再满足于由芒福德、海德格尔、埃吕尔等开创的“经典”技术哲学研究范式, 而开始致力于具体的技术操作过程及技术与社会的共同演进的研究。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 经典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式是一种无可怀疑的创新。它努力表明现代技术使人类历史处在一个新的根本的转折点。如米切姆所言, 人类对与技术相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回答涉及到两种理论的选择:一种理论将人视为本质上的工具制造者及劳动中的人;另一种理论认为人是被语言刻以特色的存在。经典技术哲学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的鸿沟, 它试图超越前一种由培根开创的纯粹地、技术地向现实逼近的众所周知的研究路径, 努力把现代技术理解为通向现实的另一种符号语言, 继续引领着技术哲学前行。经典技术哲学的观点更深入地考量了现代技术的本质, 比习惯性的把技术描绘成一种工具或一种文化的表达更深刻。但这同时也暴露出这一研究纲领中存在的“固有缺陷”。

作为经典技术哲学家的典型代表, 海德格尔将以往人们对技术本质的解读归纳为两种:即工具主义的和人类学的技术本质观。在此基础上, 他指出:但是“现代技术本质不是人”, “现代技术也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简单展现”[2], 这正是技术给哲学带来的新的挑战。然而, 在他的强有力的但又过于简短的“技术非人”的论述之后, 海德格尔转向了语言。他认为, “只有跳出语言, 作为最高危险的技术的本质才能被思考, 只有跳出语言, 才会有拯救力量出现。[5]”然而, 海德格尔又清楚地意识到, 在技术与语言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他在具体描绘了这一鸿沟后, 指出, 作为哲学家唯一可能的选择就是退回到语言之中, 惟有这样, 技术才能被理解、命令、限制。

这一海德格尔式的技术解读模式得到其他经典技术哲学家的认同, 并在他们那里被重复表达和进一步发挥。埃吕尔继续隐喻在语言和技术之间的差异是根本的和不可超越的, 与海德格尔相比, 他走得更远, 他甚至否认任何技术文化的可能性, 进而认为对技术的哲学思考也是不可能的。像海德格尔一样, 埃吕尔看到了计算机语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危险, 它将使得人脱离其作为人的本质从而沦为技术的奴隶, “如果人被剥夺了他们的自然语言, 他们就因此失去了本质。[4]”此外, 在许多其他经典技术哲学家看来, 技术从属于语言, 技术是语言的等级从属。如Ardent指出:“如果人们不想使人类变成技术的无能的奴隶, 就必须把技术从属于语言和思考。[6]”上述观点表明, 经典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是有缺陷的。经典技术哲学家采用一套符号-语言的关系模式努力向现实技术逼近, 然而, 他们最终却又退缩了。在他们看来, 语言与技术之间的差异是难以调和的, 符号-语言的关系模式难以成为通向技术的桥梁, 这迫使经典技术哲学家又撤回语言之中, 转而求助于语言遥控之下的工具制造者。语言的诉求没能达到对技术本质的真正领悟, 也没能真正超越工具主义惯常范式, 事实上, 他们从培根的挑战面前败下阵来。他们囿于某种自我的语言关系模式之中, 对技术进行形而上学的抽象摹写, 与真正的技术世界隔离开来。

这样, 首先, 在方法上, 由于缺少与工程师的对话与交流, 经典技术哲学家只能从技术之外将技术抽象为一个固化的整体, 无法对其进行经验性描述, 使技术成为一个黑箱, 忽视了真实的、生动的技术内部的过程性存在;其次, 在主题上, 经典技术哲学偏离了正确方向, 难以触及真正应该关注的技术、工程本身, 正如高亮华教授所言:“经典技术哲学强调道德性的问题而忽视认识论与本体论的问题, 关注的是技术的使用而不是技术的设计、制造等过程的问题;技术与工程本身, 即技术制品的设计、发展、生产、维修游离于经典技术哲学家的视野之外。[6]”这就使得哲学界与工程界之间的隔阂逐渐加深, 使哲学家与工程师之间的范式不可通约。这进而加深了技术哲学两种传统之间的矛盾, 扩大了二者之间的分歧。

这样, 20世纪70年代以后, 新一代技术哲学家致力于超越旧有传统, 倡导一种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正如荷兰技术哲学家汉斯·阿奇特休斯 (Hans Achterhuis) 所指出的:必须与古典传统从根本上决裂, 才有可能使技术哲学得到发展。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给陷入困境中的经典技术哲学带来新的生机, 并衍生出新事物——工程哲学。

3 经验转向——开辟工程哲学新领域

当前的技术哲学研究中出现的经验转向, 人们往往单纯将其归结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转向, 即要克服经典技术哲学囿于抽象的思辨及先验的人文原则的方法论缺陷, 而提供一种建立在对现代技术的适当的经验描述基础之上的新的研究方法。但是, 经验转向的关键在于研究对象的转向。致使经典技术哲学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忽视技术、工程本身, 即研究主题的“遮蔽”, 这才是经典技术哲学的症结所在。而方法论的缺陷只是其外在表现, 或者说, 正是研究对象的转向要求采用一套新的研究方法。因此, 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的实质内涵是实现研究对象的转换, 拓展其过于狭窄研究领域。技术哲学不仅要关注抽象的技术, 还要关注现实中活动的技术, 要关注现实的活动的科学, 更要关注现实中活动的工程。“如皮特在读到Ferre的《技术哲学》一书时写到, 你怎能去写一本技术哲学的书而不去讨论工程与科学呢?[7]”具体而言, 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实质内涵如下:

首先, 经验转向的核心是开放技术哲学边缘地带, 使其研究主题由技术问题转向与技术相关的问题域, 将工程问题纳入其中。经验转向代表人物Kroes和Meijers在以“技术哲学经验转向”为题的文集中指出, 这种转向不是简单阐明和分析已有的技术哲学思想, 而是要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去关注那些和技术与技术哲学相关的方法论、认识论、本体论以及伦理学问题。陈凡教授在《论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及其转向》一文中指出:“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不是把关于技术的哲学问题由关注的中心转向边缘, 从而使其失去“哲学味儿”, 也不是要消除技术哲学中的规范和伦理价值, 为更好地理解技术的本性, 需要把对技术的哲学分析, 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和充分的经验描述基础之上, 这涉及到对技术哲学的本性和任务的重新理解。[8]我国学者高亮华在《论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一文中进一步表明:经验转向不是用更详细的经验材料去说明现有的哲学观点, 也不是要将现有的哲学思想应用到技术中去。经验转向的唯一目标是为技术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答提供坚实的经验基础。“因此, 它将带来技术哲学研究问题的漂移, 甚至揭示新的问题群, 从而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9]”上述思想表明, 经验转向是要让技术哲学的“边缘软化”, 形成开放区域, 使技术哲学的研究主题由抽象、单一的技术问题转向与技术相关的问题域, 尤其要将工程问题纳入其中, 因为工程与技术紧密相关。

其次, 与研究主题的转向相适应, 技术哲学研究方法由过去的抽象摹写转向经验描述, 突出技术、工程的过程性特征。由于技术哲学研究主题的回归与开放, 现实中的技术与工程被“解蔽”, 并凸显其丰富性与复杂性。人们发现, 技术并非铁板一块, 技术本身具有多重意义, 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和逻辑意蕴, 对现实中的技术、工程的哲学反思不应基于虚妄的空想。这样, 过去人文学者的形而上学的分析已经不适用, 抽象神话与虚构难以揭示技术、工程的真实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共同演进过程。因此, 经验转向后的技术哲学要求技术哲学家们更慎重的看待技术, 要打开技术黑箱, 以对工程的内在洞察为基础, 使他们的分析基于对工程实践的内在的洞察和从经验上对技术的充分的描述。新的分析方法的采用不是要把技术哲学这门哲学分支转变为一门经验科学, 使其失去哲学特点, 而是将其分析建立在可靠的经验材料上。

第三, 上述两种转向的综合结果可以导向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研究对象的转向首先将工程作为与技术密切相关的、独立的同质因素纳入技术哲学框架, 方法的转向使人们对工程同样采用一种经验分析原则, 这样, 就需要哲学家与工程师的合作与交流。作为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的代表人物, 米切姆首先指出了技术哲学研究存在的两种传统及两种研究传统的分裂使技术哲学研究陷入困境的现状, 并进一步阐明了为了摆脱这一困境, 哲学之于工程的重要性及工程哲学这一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指出:“在过去, 由历史和社会建构的工程疏远了哲学, 哲学也没有眷顾工程。但是时间和世界已经改变了。工程也已经改变了。我将大胆地指出, 工程变得越来越哲学化了。的确, 工程不只是伴随着哲学问题同时也是伴随着哲学意义的生活方式而成熟了。而哲学也变得越来越向工程思想和工程实践敞开”[10]。作为回应, 工程学教授路易斯·布恰雷利 (Louis Bucciarelli) 提倡哲学界与工程界的联盟, 努力促进两种文化的融合, 强调哲学之于工程设计及工程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 哲学与工程看似两个分离的世界,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 实物与思想是不能分开的, 它们的综合正是工程设计的本质[11]。从事工程学教育的Taft H.Broome 进一步阐明了工程与哲学的三个层次的关系:首先第一个层次是把工程与哲学看作相互独立的两种不同文化-哲学与工程 (philosophy and engineering) ;第二个层次是在把哲学与工程看作是两个独立的学科的前提下, 使用正式的哲学质询工具去检查评估工程的某些方面-哲学于工程之中 (philosophy in engineering) ;第三个层次是将哲学质询的工程问题综合为统一理论—工程的哲学 (philosophy of engineering) 。他认为这三种哲学与工程的接合模式都遭遇到了根植于工程与哲学各自文化的阻力, 并致力于探究这一阻力的本质, 旨在于促进二者的融合[12]。

工程黑箱的开启, 让人们发现, 工程内部具有同技术一样丰富、复杂的内部结构及内在逻辑, 它与技术之间即有交叉重叠之处又有重大区别, 完全可以将其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对工程的哲学反思, 能够揭示工程本体论、工程认识论、工程价值论等一系列新的问题群。并且, 在经验转向背景之下, 工程哲学研究应具有以下特点:从本体论层面看, 工程哲学应关注人工物本身, 重点考察工程人造物的设计和使用与社会相互“嵌入”的过程, 即工程是由社会多因素建构而成的集合体;从认识论层面看, 工程哲学应关注工程设计过程中工程师应该知道什么以及他们如何知道以及对设计中错误的认识论分析;从价值论层面看, 工程哲学应关注工程师的角色责任伦理及其向公众的合作责任的伦理的转向及其扩大化趋势等工程伦理学基本问题, 米切姆认为, 与哲学相关联的工程伦理学的出现是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一个信号。

这样,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 西方的技术哲学研究逐渐向一种新的、充满朝气的经验性的方向发展。其目的有二:其一, 试图超越价值理性所设定的藩篱, 消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隔阂, 达到理性的统一;其二, 打破技术哲学两个传统之间的坚硬界限, 实现两个传统的融会贯通, 消除二者之间的内在分歧。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转向, 更重要的是研究对象的转向, 即将工程正式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 进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

摘要:技术哲学研究走向成熟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这一学科本身研究范式上的缺陷, 由此引发了当代西方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不仅是研究方法的转向, 更重要的是研究对象的转向, 即将工程正式纳入哲学研究的范畴, 进而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

关键词:工程哲学,技术哲学,经验转向

参考文献

[1]陈凡.论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及其转向[C]//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24.

[2]HANS ACHTERHUIS.Borgmann, technology and good life?and theEmpirical Turn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J].Techne, 6:1 fall2002.96.

[3]HANS ACHTERHUIS.Borgmann, technology and good life?and theEmpirical Turn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J].Techne, 6:1 fall2002.96.

[4]HANS ACHTERHUIS.Borgmann, technology and good life?and theEmpirical Turn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J].Techne, 6:1 fall2002.97.

[5]HANS ACHTERHUIS.Borgmann, technology and good life?and theEmpirical Turn of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J].Techne, 6:1 fall2002.97.

[6]高亮华.论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C]//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33.

[7]高亮华.论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C]//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33.

[8]陈凡.论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特点及其转向[C]//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25.

[9]高亮华.论当代技术哲学中的经验转向[C]//多维视野中的技术——中国技术哲学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35.

[10]Carl Mitcham.The Importance of Philosophy to Engineering[J].Tecnos.vol.XVII/3 1998.28.

[11]LOUIS BUCCIARELLI.Engineering Philosophy[M].Delft Univer-sity Press, 2003:1-5.

科学、哲学与计算机科学 篇9

关键词:哲学,科学,计算机科学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和科学事业家蔡元培先生 (1868-1940) 曾对科学与哲学的相互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屏科学而治科学, 则易涉臆说;远哲学而治科学, 则不免拘墟。两者可以区分而不能离绝也。今日最持平之说, 以哲学为一种普遍之科学, 合各科学所求得之公例, 为之去其互相矛盾之点, 而组织为普遍之律贯。又举普遍知识之应用与各科学而为方法, 为前提者, 皆探寻其最高之本体而检验之。”哲学追求普遍规律, 必须以自然科学为基础;而哲学作为普遍知识又必从方法, 前提等根本方面对自然科学有所帮助。所以既不能远离科学而治科学, 也不能远离哲学而治科学, 二者本应相得益彰。

一、科学需要哲学

真正的哲学作为时代思想的精华, 是人民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当然也是科学工作者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种精神食粮能使科学家具有一种哲学的头脑和眼光, 有助于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力, 统摄力, 洞察力和判断力。许多科学家对于哲学的积极作用都深有体会。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所说:“爱因斯坦以探索理论物理学的基础, 解决物理理论中的基本矛盾作为自己一生地主要任务, 这就迫使他比较深入地接触到哲学上的重大问题。他认为, 物理学家在理论革命时期必须亲自去作哲学推理。他少年时代就开始对哲学发生兴趣, 青年时代读过大量的哲学著作, 他在科学上之所以能缺德重大突破, 有一部分要归功于他的哲学的批判精神。”我国许多科学家对于哲学的积极作用也都深有体会。例如, 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钱学森在1958年说了这样一番话:“我钻研业务多年……也摸索出一套进行研究的方法, 像处理问题应该怎样入手, 怎样去看问题, 怎样克服困难, 怎样从失败和错误中取得教训, 等等。当时倒也‘自鸣得意’, 因为这些道理在科学技术书籍中是学不到的, 算是我的科学研究心得吧。以上说明, 好的哲学作为一种好的思维方法, 能够帮助科学工作者分析和处理好实际遇到的各种关系和各种问题, 从而能够帮助科学工作者取得好的科研成果。

二、哲学需要科学

马克思曾说:哲学家是“自己的时代, 自己的人民的产物, 人民的最精致, 最珍贵和看不出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华”;“它是文明的活的灵魂”。蔡元培认为:“哲学是文化的中坚。”哲学要成为“活的文明的灵魂”, 要成为“文化的中坚”, 这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更不可以是自封的, 必须想蔡元培所说的那样, 使哲学成为“融贯科学的哲学”, 既依据科学, 又超越科学。看来, 不论怎样定义哲学, 都是不能外于科学的。不论对于哪种哲学, 科学都是哲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即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更是开宗明义的阐明“要确定辨证的同时又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需要具备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

今天, 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技术的标志, 已成为世界各国许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计算领域也已成为一个极其活跃地领域。计算机学科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发展, 并大大延伸到传统的计算机学科的边界之外, 成为一门范围极为宽广的学科, 它的研究道路上依然少不了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指导。当然, 这也是哲学的也只将在计算机科学中获得营养, 并从中获取自己的研究方向, 从而促进哲学的研究。

科学技术哲学 篇10

社会化的认知研究路径———论罗伯特·威尔逊的延展认知思想…………………………………………………任晓明, 董云峰1

利普斯的心智逻辑理论…………………………………………………………………………………苏丽1

隐喻与指称………………………………………………………………………………………………安军1

GCI———优先解读理论的去语境解释…………………………………………………………曹琪, 唐晓嘉1

科学修辞语言战略……………………………………………………………………………闫世强, 李洪强1

从神经元活动到社会化的心灵…………………………………………………………………………冯艳霞1

范戴伊克的语境论思想………………………………………………………………………王璐, 殷杰1

同一论略…………………………………………………………………………………………………郭继海1

自然种类命名的性质描述路径探析…………………………………………………………张存建, 武庆荣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具身认知思想…………………………………………………………………刘丽红1

从奎因到索萨———论自然化知识论的德性转向……………………………………………………………………方红庆1

准实在论的真理难题…………………………………………………………………………朱诗勇, 薛三让1

实验哲学: 哲学工具箱里的助探器……………………………………………………………张学义, 陶迎春1

真之统一多元论…………………………………………………………………………………………陈晓平2

现代物理学体现出的哲学与科学的内在统一性……………………………………………邬焜, 刘喜文2

M. 邦格的社会科学机制解释探析……………………………………………………………殷杰, 吴朋飞2

罗纳德·吉尔的科学视角主义………………………………………………………………朱彦明, 汤伟松2

论范弗拉森的结构经验主义思想……………………………………………………………江景涛, 董国安2

经验的形而上学———麦克道尔的经验论哲学评析……………………………………………………………………何华2

试析光机智能的语境瓶颈———基于诺尔蒂的量子光学计算机理论……………………………………………………………董佳蓉2

原型的作用及本质再考———有关复合范畴的讨论……………………………………………………………………………李恒2

科学诠释学视域下理解、解释与应用的统一…………………………………………………………杨秀菊2

历史主义还是工具主义———论科学合理性的危机……………………………………………………黄翔, 塞奇奥·马丁内斯3

意向性自然化解释的目的论进路……………………………………………………………王姝彦, 樊汉鹏3

演绎、归纳与溯因———从信息哲学的观点看…………………………………………………………………马明辉, 何向东3

逻辑可修正性: 蒯因、普特南与哈克……………………………………………………………………颜中军3

论I. A. 理查兹的隐喻相互作用观………………………………………………………………………陈四海3

论证研究中的论辩性维度………………………………………………………………………………陈彦瑾3

中日“知识优先”评价比较研究———以话语标记“我跟你讲”和“よ”为例…………………………………………………权彤, 于国栋3

超越表达: 论科学理论知识的先验特征与先验证成…………………………………………………谭力扬4

作为数学基础的范畴论………………………………………………………………………刘杰, 孔祥雯4

唐娜·哈拉维的科学客观性思想评析…………………………………………………………………章梅芳4

“无形之手”与科学的社会运行———析霍尔对科学的自然主义解释…………………………………………………………………贾向桐4

自然价值论与生态整体主义…………………………………………………………………薛勇民, 路强4

当代经验知识的核心之辩………………………………………………………………………………郑辉军4

希腊化数学和应用数学领域理性精神的发展…………………………………………………………韩彩英4

扎格泽博斯基的德性知识论: 问题与前景……………………………………………………方环非, 徐婧超4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理论探析…………………………………………………………………陈治国4

生态补偿立法的伦理学困境与出路……………………………………………………………………张钧4

隐喻表征的动态层级与语境关联……………………………………………………………郭贵春, 杨烨阳5

一脑二心: 埃文斯心理学哲学解读及反思……………………………………………………………刘明海5

达马西奥的自我实在论评析……………………………………………………………………………刘高岑5

大脑是如何处理信息的———神经元及其模型的计算阐释…………………………………………………………尤洋, 崔帅5

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突现论及其自然科学基础问题研究…………………………………………吴胜锋5

科学实践哲学的具身性、规范性和后人类主义特征…………………………………………汪德飞, 严火其5

晦暗语境与内涵刻画…………………………………………………………………………贾青, 邹崇理5

托马斯·里德论意向性…………………………………………………………………………………文玉林5

特示理论对直接知觉论的启示…………………………………………………………………………王义5

异化劳动的现象学诠释之可能………………………………………………………………黎昔柒, 龙佳解5

以CAS理论为视角解读自私基因理论的核心思想……………………………………………………罗迪江5

玻姆语境下作为法则的波函数………………………………………………………………郭贵春, 刘敏6

含混性、真与语境———评索姆斯的语境主义理论………………………………………………………………………陈明益6

指称、模糊性与语境论———2011—2012年国外语言哲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李红, 赵振鲁6

前达尔文时期生物学思想中的梯度观念……………………………………………………赵斌, 李宏科6

规则遵循与意义的规范性……………………………………………………………………赵晓聃, 郭贵春6

下向因果、反事实与排除问题…………………………………………………………………………李胜辉6

复杂性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尚云杰, 殷杰6

内格尔的目的论解释……………………………………………………………………………………喻莉姣6

论麦克道威尔的内在论———新摩尔主义视角…………………………………………………………………………………杨修志6

后SSK研究的“文化转向”及其哲学取向………………………………………………………………郭俊立6

如何认识否定性事实? …………………………………………………………………………………胡中俊6

技术哲学

工程哲学应用的思考…………………………………………………………………………丘东, 丘亮辉1

生态技术的哲学分析…………………………………………………………………………吴国林, 李君亮2

马克思技术批判之现代性根基的文化哲学解析……………………………………………于春玲, 陈凡2

《诗经》中的车制与技术观……………………………………………………………………胡欣宇, 郭万金2

信息技术哲学的兴起……………………………………………………………………………………肖峰3

认知增强技术的伦理问题探讨………………………………………………………刘玉山, 陈晓阳, 宋希林3

情境: 技术认知的一个必要维度………………………………………………………………程海东, 刘炜3

物联网技术的异化和制度规约………………………………………………………………吴标兵, 许为民3

对资产阶级技术哲学的意识形态批判———简析《哲学与技术: 论历史与批判及资产阶级“技术哲学”的前提与功能》…………………王飞4

脑成像技术的伦理问题及研究对策…………………………………………………………刘星, 田勇泉4

芒福德女性主义技术哲学的理论困境………………………………………………………侯潇潇, 练新颜4

对工程风险认知的主观贝叶斯分析……………………………………………………………………闫坤如5

技术行为的自主性原则: 在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之间……………………………………………………………芦文龙, J. Britt Holbrook, Adam Briggle, 文成伟5

工程方法论: 学科定位和研究思路……………………………………………………………宋刚, 王续琨6

海德格尔环境正义思想研究……………………………………………………………………………孙越6

科技史

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的历史重构…………………………………………………………………………邢如萍1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西火炮射程研究…………………………………………………………………刘鸿亮1

清初中西历争背景下的平气、定气之争………………………………………………………张祺, 郭世荣2

论佛教类书的博物学特色………………………………………………………………………………宋军朋2

山西碛口黑龙庙山门戏台声学问题初探……………………………………………杨阳, 高策, 丁宏2

关于弦论思想演化的考证与分析……………………………………………………………沈健, 桂起权3

布尼亚科夫斯基与概率论在俄罗斯传播………………………………………………………………徐传胜3

解放战争期间西北实业公司纺织技术的改进与发明………………………………………赵军, 杨小明3

中医的概念基础与新研究进路………………………………………………………任定成, 苑文静, 罗栋4

山西明代寺观壁画犁耕工具图像的科技内核———基于六郎庙、稷益庙壁画的主题研究………………………………………史宏蕾, 杨小明, 伊宝4

宋代的日食食限算法……………………………………………………………………………………滕艳辉5

美国科学史学会2010—2012年科学史奖述评………………………………………………魏刘伟, 付玮5

格论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探析…………………………………………………………………王淑红, 邓明立5

论语境论科学史学的合理性……………………………………………………………………………李树雪6

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影响…………………………………………………李昕升, 王思明6

铜奔马姿势的研究……………………………………………………………………………雷志华, 高策6

两周时期中原与楚器物工艺思想比较………………………………………………………吴文清, 邵威华6

科技与社会

从STS视角看设计学科中的“生态”概念及其应用与问题…………………………………袁园, 刘兵1

现代传媒技术语境中日常生活变革的基本特征………………………………………………………邢媛1

中国现代地学家群体特征分析………………………………………………………………陈炜, 张明明1

煤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生态恢复研究…………………………………………………………………侯向军1

“负责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述评……………………………………………………晏萍, 张卫, 王前2

科技驱动与乡村治理变迁……………………………………………………………………董江爱, 王慧斌2

科技、商业、政治的博弈…………………………………………………………………………………吴保来2

对经济学中的实验的科学哲学阐释…………………………………………………………汪毅霖, 王国成2

网络技术的道德难题与虚拟社会的博弈论困境………………………………………………………周斌2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历史启示…………………………………………………………………刘菲, 史玉民3

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体系形成的若干因素探讨…………………………………………………………王高峰3

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融合的源流路径探析…………………………………………………陈思, 潘澍3

屏障与超越: 物理学长江学者群体状况的计量分析与思考…………………………………张正严, 李侠3

中国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三十年回顾———基于期刊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刘则渊, 张春博4

易学自然观与佛学理法模式的构建———《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二十八种利益”的内在逻辑…………………………………辛翀, 韩军玲4

科学活动中利益冲突的鉴别…………………………………………………………………文剑英, 王蒲生4

科学、艺术与道德的悖论———对卢梭自然人观点的再思考……………………………………………………………………张维胜4

民生科技发展的广义语境模型及特征…………………………………………………………………苏玉娟4

“凝视理论”视角下关帝故里关公信仰的阐析………………………………………………………闫爱萍4

孝道———一种自然主义的解释……………………………………………………………………………柯仁泉5

STS介入策略研究………………………………………………………………………………………王彦雨5

论女性主义视野下的科学与民主………………………………………………………………………陈英6

技术的社会形成论 ( SST) 视角下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程瑞, 贾琨6

岩佐茂的环境伦理观及其启示………………………………………………………………李丽, 王艺潼6

重大工程技术创新定位与战略选择———以泰州大桥技术创新为例…………………………………………刘慧敏, 盛昭瀚, 夏国星, 阮静6

书评

走向科学社会学中国化———读马来平先生的《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以默顿科学社会学为中心》………宋芝业, 郭世荣1

因果性与统计关联: 量子哲学的根本问题———《量子论与科学哲学的发展》要义发微…………………………………………………………鲁品越1

会议综述

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篇11

杨斌(1987.05),男,汉,河北省张家口市,研究生,河北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王丽君(1990.03),女,河北省邯郸市,研究生,河北经贸大学,传播学。

摘 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认为科学与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对哲学的不断丰富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哲学的发展也制约和影响着科学的发展,两者具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科学与哲学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对两者关系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

关键词:科学;哲学;辩证;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与哲学呈现出分离的发展状态:哲学家认为具体的科学家总是被限制在某项具体的技术研究范围内,研究总是限于很小的领域内,而哲学则是统筹整个世界;而具体的科学家则认为哲学家无所事事,一直局限于某种空想的理论当中,对现实社会的发展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而具体的某一项科学技术则能够直接的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两种思想对于科学家和哲学家无疑都是有害无益的,他们没有真正的把握科学与哲学的内在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对科学与哲学自身的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

一、哲学与科学分别什么

1、哲学是什么

“哲学”一词,源自古希腊,“philosophia”,是“爱智慧”的意思,最早使用这一词语的是毕达哥拉斯。哲学即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西方的哲学最早始于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哲学,判断依据是其区别于迷信,并且以理性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后来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等进一步奠定了哲学的基础,他们提出了形而上学、知识论和伦理学问题,一直沿用至今。

“哲”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哲”或“哲人”是指善于思辨以及学问精深者。我国的哲学起源于东周时期,代表人物为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还有法家,然而事实上在这之前的《易经》一书中易经讨论了诸多的哲学问题。1874年,日本的启蒙家西周最先在《百一新论》中用汉子字“哲学”来翻译philosophia,后经康有为等将这一译称带回国内,并逐渐通行。在十九实际末二十实际初,“哲学”一词在我国书报杂志上频繁出现,逐渐取代了过去的“玄学”、“形而上学”等不准确的名词。

2、科学是什么

“科学”英文翻译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scientia”,是“知识”、“学问”的意思。科学一词在我国古代汉语中解释为“科举之学”。在明治时代,日本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首先用汉字“科学”来翻译“science”,之后由我国进步人士康有为等带入国内,并且被广泛的运用。“Science”主要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的发展史。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繁荣,科学总是在人们的“争议”中,一次次地取得胜利。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在总结和反思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二、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1、科学与哲学的内涵不同

科学与哲学是人类认识和把握、观察和体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它们所表示的是人的存在的两种不同的状态。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有: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为本源,主要依据是是否承认物质的第一性;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大部分的哲学学者都赞同这一观点,但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阵营在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各有不同。两个基本问题也就构成了哲学的主要内涵。从古至今,人们对科学内涵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在《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一书中这样写道:可以简单地说,科学是如实反映客观事物固有规律的系统知识。同时也有人说科学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非知识本身。然而,人们普遍认为科学就是不断的问“为什么、怎么办”。这与哲学的内涵具有着较大的区别。

科学与哲学属于两种不同的运动,即科学是线性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现代科学必定超过古代的;而哲学则是钟摆式的运动,它以一个中线为轴回来摆动,这个中线就是人的存在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不存在现代优越于古代的问题,现代人也不比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聪明,甚至现代人比他们离那根中线更远。

2、科学与哲学的地位及作用不同

在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科学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而哲学发展是科学进步的指导。哲学是统筹整个人类、甚至整个世界真理的知识体系。普遍理性体系构成了高层哲学体系,哲学对包括科学在内的其他学科都具有指导作用,应用范围广泛。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始终是在正确的哲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哲学在指导科学发展的同时也逐渐的指导着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样谈论哲学: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是获取知识的认识与研究活动,是哲学发展进步的基础。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和自然界,不断的追求真理为目的,最终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具体的某一方面技术上的服务,因此科学的使用范围与哲学相比要小的多。科学的发展能够更加直观的促进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为人类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

3、 科学与哲学属性不同

科学始终追求的是客观真理,无论出于怎样的地域或时代背景,它的成果属于全人类,科学没有阶级性,它具有中立性的特点。科学主张通过经验和理论的结合去探索客观世界各种食物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人的智慧和力量,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表现。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的发展都以不断的追求真理为目的,为全人类服务。而哲学的发展却有一定的时代和地域烙印。哲學的发展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例如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而我国从古至今的哲学思想都以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为主。另外,哲学的发展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西方哲学的天赋人权思想,主要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产生。

三、科学与哲学的共性

作为理论的科学和哲学,都具有向上的兼容性、时代的容涵性和逻辑的展开性的三方面特征,都具有解释性、规范性、批判性和理想性的四种基本功能。

科学与哲学在理论上都有三个基本内涵:1、两者都是由诸多的概念、范畴和原理组成的知识体系。在客观上有利于人类了解现实世界,又为人类提供了改变世界的理论。2、两者的知识体系在构成过程中都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方式。3、作为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科学和哲学,在很大程度上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都是人类智慧力量的体现,两者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邬焜 试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01)

[2] 魏一霞 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近代哲学与古代哲学的比较[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03)

科学技术哲学 篇12

一、从本能管理到科学管理

人类由聚居部族到城邦, 最原始的管理, 没有任何的经验可供参考, 主要依靠管理者的“悟性”和个人的地位与魅力。那个时候, 大凡优秀一些的管理者通常被视为圣人, 他们是“上帝”或者“道”的化身, 他们凭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开创了一些初始的管理理念, 例如中国的“仁政”。东周“百家争鸣”的时候, 诸子开始总结前人的智慧, 本能管理已经进入了尾声, 开始进入另一个时期———经验管理时期。

当人类积累一定管理经验的时候, 借鉴前人经验成为管理智慧的主要来源, 在这个阶段, 管理者一般都精通历史, 从历史中找到管理的得失和方法, 《资治通鉴》也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但是, 经验管理容易厚古薄今, 而且经验毕竟是前人的经验, 不可直接使用。更让人惋惜的是, 中国的经验管理因循色彩和习惯都很浓重, 以至于没有朝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科学管理起源于西方的企业管理, 经过工业化的催动从而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到今天为止, 从泰勒到德鲁克, 管理科学已经成了一门内容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的科学。这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构成了现代社会管理科学, 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产生了直接的推进作用

二、从科学管理向哲学化管理是大势所趋

科学管理思想是不是人类最好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中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的历史都看到这样的局限, 尤其是金融危机以及以往的经济问题, 印证了西方管理理论的局限甚至失败。

首先, 科学止于人性。科学管理是以物质为基础的, 原先所说的科学层面的管理, 其实都是单模块的“事”与“物”上的管理, 如物流、财务、营销、生产、甚至人力资源的部分内容。当管理上升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时, 科学就显得捉襟见肘了。

其次, 科学管理是分专业的, 是以相对特定的领域和静止的环境为前提的。科学管理系统, 大多是方法和工具, 而研究这些具体的方法与工具之间的关系、研究更高层的规律, 尤其是现代社会的人和事变化无常, 确立组织的根本规律, 就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辨模式了, 这就是管理哲学。

当人类管理进入真正的“人本”时期, 进入整体思维时期, 进入不是对具体表象而是对规律加以研用的状态, 就是管理的哲学化开始。管理的哲学化不是否定科学, 相反, 管理哲学化是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的。

那么管理哲学研究什么呢, 有人用企业文化来代替, 笔者认为这是不全面的。按照中国术语来说, 管理哲学的内容起码应包括:立心、立制、立人;其中, 立心为本。立心, 就是确立企业的基本精神、性格、价值取向、基本思路, 包括企业在若干问题上的决策依据, 如:稳定与发展, 合作与竞争, 知与行, 个体与团体等。这些问题与企业文化的理念部分有相似的地方, 但不是绝对的相等。立制, 就是建立企业基本的运行模式与规则, 尤其包括企业权利体系, 这是企业运行的基础。立人, 在企业是培养团队, 在个人则是安身、立命、智慧, 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此, 我们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 管理哲学的生成, 首先是以对管理科学从学理与现实运作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 勘定其合理与合法的范围为前提。同时, 管理哲学的崛起, 内在要求现代管理必须植入文化与科学两个基本因素, 达到对文化有新的自觉, 对科学也要有新的自觉, 从而实现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的综合, 并在人的感性与理性, 在个体、组织与社会之间探寻管理的新平衡。由此可见, 管理哲学对管理科学的内在超越, 是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演进的必然。虽然管理哲学的生成步履艰难, 但从管理科学向管理哲学的深层转变却具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和无法抗拒的现实动因。

管理哲学对“以人为本”的深度解读, 既使人、人性、人的价值在管理活动中得到落实, 也使人在管理中的自我激励、自我创造和自主开发真正得以实现, 充分显示了管理哲学以价值理性为逻辑起点的管理思维。由此出发, 管理获得了新的“画面”, 管理不再仅是采取单一的技术手段, 而应是技术、伦理、文化和哲学综合作用的过程, 这为真正提升现代管理水平、改进现代管理方法提供了具体的路径。这就打破了管理科学的僵化模式, 推动着现代管理从具体操作层面到价值前提与管理理念的更新, 使管理的“人化”空间得以充分地成长。管理哲学, 以新的价值原则、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把握“管理”、运用“管理”、推进“管理”, 为我们带来了管理理念的革命性变革。

三、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哲学轨迹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 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管理丛林”, 直至今天的“企业文化”阶段。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 (1900~1930) , 是以F·W泰罗、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 主要把近代自然科学成果引入企业管理, 提高效率, 但其实质却把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它忽视了人是富有情感、具有主动精神的主体。这个时期, 泰罗尽管侧重研究管理技术问题, 但他却注意到了科学管理的本质问题。他认为:“科学管理从本质精髓来说, 包含某种哲学。”因此, 有人把泰罗看成是首先提出管理哲学的管理论者。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 (1930~1960) , 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 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 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此外, 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学科也日益与管理学相结合。在上述诸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管理方法论、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管理逻辑学、管理伦理学等各门分支学科相继发展起来。管理的研究方法也就由“古典管理”阶段的自然科学数量方法转向理论研究的哲学思辨方法, 以探求管理主体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人文倾向。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1960~1980) , 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这个阶段上的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力图从整体上把握管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使得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的哲学色彩大大加深。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 (1980~) , 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 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 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 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当今企业经济活动中,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许多发达的国家把聚集培养人才看成是整个管理活动生存发展的源泉。这就是说, 在现代管理中, 重视管理主体的价值, 进而形成现代化管理的主导力量和核心, 是现代化管理思想哲学倾向的重要方面。

从管理哲学的视角来看, 管理决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技术手段, 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因为任何管理都不仅仅要满足组织目标的实现, 而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展开与实现人的自我价值。由此, 任何管理组织、管理方式、管理方法与管理行为都应该指向这一终极目标, 并以这一目标的实现状况作为标准来评判、矫正、重建管理组织、管理方式与管理行为。毋庸置疑, 就管理科学总的发展趋势而言, 管理科学正在经历着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化, 对管理文化和管理伦理的认识和分析已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以人为本”, 重视企业发展中人的要素影响, 重视组织精神和组织价值理念的培育, 把员工素质的提高作为组织绩效提升的重要手段, 更成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四、中国式管理哲学

所谓中国管理哲学, 是以“中国管理科学化, 管理科学中国化”为宗旨, 以集科学、文化、艺术三位一体为特征, 用中国传统管理范式“文化管理”来统帅西方管理制度和工具, 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生生不息的管理哲学。

中国的管理哲学中有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专制, 一个是仁义。前者来自法家, 后者来自儒家。汉以后, 王霸杂用, 成外儒内法。但不管是法家还是儒家, 都是针对“人”的管理, 更重要的是, 都有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权意识的提高, 中国的管理哲学必将走出一条抑“专制”而兴“仁义”的道路。未来的中国管理哲学体系也不仅仅是传统哲学, 更不是专指儒家文化, “文化大融合”是必须的, 所以, 未来的中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可能是在“中庸”原则下的人文主义、科学主义、民族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神秘主义的统一。中国的管理比西方早得多。西方所谓科学管理, 无非几百年历史, 无论是霍桑试验还是泰罗制。中国的管理有几千年历史, 《孙子兵法》、《论语》中, 都有重要的管理思想。我们为中国的悠久历史而骄傲, 为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而骄傲。不过中国的管理发明那么早, 为什么近代以来管理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那么多呢?“中国有管理哲学, 没有管理科学”, 什么是管理哲学, 什么是管理科学呢?

(一) 哲学是理念, 科学是实操

兵法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这是典型的理念, 即指导思想。没有理念, 我们做事就没有方向, 不知道价值。但是, 仅有理念行不行?当然不行, 必须解决实操问题。

如何知己, 如何知彼?需要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 如:调查、侦查、信息收集、数据分析、沙盘推演等等。这些, 需要很多自然科学知识, 仅仅依靠社会科学的理念和逻辑, 肯定远远不够。

(二) 哲学是战略, 科学是战术

战略, 表现在某一时点的总体布局, 某一阶段的综合谋划。在中国的管理哲学中, 对战略管理描述很多。如:围魏救赵, 这是很好的战略布局。如何去围, 派谁去围, 什么时间开始围, 围的程度如何, 都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战术动作去完成。这不是几个字的战略目标可以解决的, 需要大量的排兵布阵来实现。

其实, 今天的科学发展观, 同样是哲学问题。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思想, 如何实现科学发展, 则需要解决大量战术层面的问题。

(三) 哲学是宏观, 科学是微观

古人讲:“半部《论语》治天下”。这是何等的气派。其实, 这里说的治, 主要是从宏观的哲学思想来讲。治理国家, 不要说现代国家, 即使在古代, 仅有哲学思想也远远不够。国家需要组织、法律、管理、技术;需要物质生产、精神建设、文化事业;等等。

这里讲的管理哲学, 也是经过实践检验属于科学的范畴。而管理科学特指西方近代产生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给了我们组织、制度、管理、流程、分析、控制等手段。这些, 发源于西方伴随工业革命产生和发展。中国历史上, 没有真正的工业革命时期。所以,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定性多、定量少;行为方式, 满足差不多, 不追求精细化;表达方式, 纵论天下多, 具体分析少。

中国改革开放这30多年以来, 才真正开始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开始了科学管理的发展。打开窗户看一看, 日本人的精细、德国人的严谨, 都给中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用几十年时间, 完成西方人几百年的科学管理历程, 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五、结语

在未来的道路上, 我们不仅需要传统、经典的管理哲学, 同样需要严谨、量化的科学管理。两者充分结合, 才能使中国在管理方面, 完成新的跨越, 达到新的水平。所以, 中国式管理的价值点是:找到了任何管理思想的最初的那颗种子, 那就是人或者组织的文化基因, 我们现在称为组织哲学的那种东西。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进一步的哲学式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管理科学的学科结构与发展重点选择[J]管理科学学报, 2000, (1) .

[2][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3]成中英.c理论:中国管理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4][美]约瑟夫M.普蒂, 等.管理学精要:亚洲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5]阮平南.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基于管理哲学的思考[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上一篇:伪装工程管理下一篇:汽车空调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