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

2024-08-07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共12篇)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 篇1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

1.请在研究生院培养办网站下载课程论文模版 2.围绕以下选题方向,自拟题目,攥写论文:包括题目、中英文关键词(3-5个)、中英文摘要(150字左右)、正文(3000-5000)、注释、参考文献(具体行文格式亦可参照学术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A4纸双面打印 3.选题如下:

具体议题(注意:需要围绕以下议题自己拟定论文题目)包括: 1.绿色制造的基本理论

2.绿色制造与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 3.“一带一路”与绿色制造 4.再制造的基本理论 5.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 6.国内外绿色科技发展研究 7.技术范式创新与社会制度变革 8.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思维变革与方法 9.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思维与企业创新

10.重庆大学与中国现代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建议选取案例,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11.重庆城市规划史(选取自己有兴趣的一个时间段来做,可加入史料,讲述故事)12.重庆工业史(选取一个时间段来做,可加入史料,讲述故事)13.科学哲学家安德鲁芬伯格的社会、技术理论批判,技术与民主

4.可以参考网络资料,注名出处,杜绝抄袭 5.请于本学期最后一次课交论文,带到教室统一收,且提前发送电子版至:2572470935@qq.com,邮件主题:姓名+题目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 篇2

在多年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中, 我只是注重向学生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体系, 而忽略了他们的个人意愿, 脱离了他们的实际生活, 使得德育课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时代感, 也失去了德育课的德育功能和育人功能。而现在的新教材去掉了“基础知识”, 避免了受哲学理论体系的制约, 并且加上了“人生”, 把讲哲学的目标指向人生, 而这人生问题恰恰是中职生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是本教材的主编王霁教授说:德育课要关注人, 必须把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放在核心地位, 我们不是为了讲哲学而讲哲学, 我们要不拘泥于原有哲学的学科体系, 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 把学哲学与解决做人问题、走好人生路的问题紧紧结合起来。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这门课、安排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因此, 本门课程确定为《哲学与人生》。

那么, 《哲学与人生》是什么样的新课程?

新课程思路

———以分析解决中职学生最切要的人生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

———以哲学基础知识为知识载体和基本线索 (以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的顺序把这些人生问题组织起来) 。

———体现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 (用哲学引导人生, 用人生体验哲学) 。

———5个单元共15课, 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

具体来说每课有四大块即四个框题:一、与人生问题紧密联系的哲学观点, 如第三课第一个框题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二、哲学观点与人生问题的联系, 如第三课第二个框题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三、人生问题的分析, 如第三课第三个框题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四、怎么做 (以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解决中职生人生问题) , 如第三课第四个框题积极进取, 自强不息。总体上有两大步:由人生的具体问题引出与人生问题相关的哲学知识 (学哲学) ;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反思人生, 解决与人生密切关联的人生问题 (用哲学) 。

《哲学与人生》有哪些新变化?

1.课程性质和任务上的变化。

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观点教育转变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2.课程总目标的变化。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 解决好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得更近, 针对性更强。突出了哲学的功能。

3.教学目标及评价的变化。

本次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上有一个重大变化:

由“认知、运用”二维目标变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 增加了“情感态度观念”。由二维 (认知、能力) 评价标准转变为三维 (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 评价标准。

“态度决定一切”, “观念一改天地宽”。另外这种变化也更好地体现了德育课的性质。

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材的基石, 而且是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就的支撑。从个人角度看: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 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体验式学习机会的减少, 使得年轻一代 (特别是独生子女群体) 常常处于多重选择标准的矛盾之中, 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教育树立和完善正确的价值观。从社会角度看:近期国内外企业界的相关调查表明:劳动市场的评价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 已经向素质取向发展。劳动者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已经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条件。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哲学与人生》?

1.要相信学生完全可以学好这门课。

哲学虽然是最抽象、最一般的道理, 但是, 哲学也是从最具体、最真实的生活经验开始的。换句话说, 哲学也是来自于最具体的生活, 而学生本身就有生活的实际基础。

中职生的确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人生道路上发展也不顺利, 但是, 并非他们就没有希望了, 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幸福人生、快乐人生和成功人生了。相反, 只要自己努力, 他们的人生同样可以是幸福的、快乐的。他们需要有哲学的指导, 需要解决人生的困惑, 需要发现自己的人生智慧。

我们做教师的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困难, 努力去适应德育课的新要求。

2.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

(1) 情境设计 (导入) ; (2) 体验思考; (3) 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 (4) 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 (5) 归纳评价 (我们应该怎样做) 。

作为《哲学与人生》课教师, 不仅需要哲理, 更需要人生的真情和感悟,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是人生的导师。准确理解把握大纲精神:以学哲学, 用哲学, 学会做人为目标。

课程设计取向的哲学溯源 篇3

【关 键 词】课程设计;取向;哲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5-0017-02

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是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和安排”。[1]在组织安排的过程中,会涉及价值选择的问题,于是就会产生不同的课程设计价值取向。课程设计有学科中心、学习者中心和问题中心三种基本取向。以下将分别就这三种设计取向进行哲学溯源。

一、学科中心设计

学科中心设计强调从科学门类及分科知识体系出发,以知识为中心设计课程。[3]在学科中心设计中,是以分科的形式呈现人类的文化遗产,注重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以发展学生的理性智能。学科中心设计由来已久,一直广泛流行,到近代受到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的冲击,但作为进步主义对立面的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又复兴了学科中心设计。

永恒主义以促进学生理智发展为目的,强调要以“永恒学科”为核心设置课程。因为永恒主义认为真理永恒、人性不变、人的理性可通过后天教育不断完善。其思潮渊源于古希腊哲学、欧洲中世纪哲学以及新托马斯主义。[4]这实际上是基于本体论中的古典实在论的观点,即认为世界是由先验的“实在”所组成的,因而在世界上存在着由“实在”构成的永恒不变的真理。[5]人是世界的一部分,那么也存在不变的人性。但人的理性并不是出生就是完善的,需要后天的教育才能完善。学科中心设计吸收了永恒主义这些思想,课程设计上分学科教授人类传承下的永恒不变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智能。

要素主义课程观强调课程应该传递文化基本“要素”。课程应该是经过精心选择、并由按照学科逻辑顺序依次呈现的学科所组成,这也是学科中心设计的基本思想。[6]同永恒主义一样,要素主义认为知识具有永恒的价值,课程内容必然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最好的、永恒不变的文化要素。要素主义的哲学思想源于观念论中对存有物本质的追踪,认为人类文化遗产作为一种存有物,其本质是有着永恒不变的共同要素。

学科中心设计理念除了源自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还吸取了结构主义的思想。结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过程就是把客体组合到自己先天图式中的过程。布鲁纳把结构主义运用到教育上,强调要使学生掌握复杂知识的基本结构,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这种思想影响着学科中心设计中对知识逻辑结构顺序的强调。

学科中心设计有科目设计、学术性学科设计和广域设计三种基本形式。其中广域设计是把两门以上有关的科目合并起来,鼓励学生通过意义建构去掌握整体意义。这种形式实际上吸收了一些进步主义的思想,开始尝试打破学科界限,关注学生的认识特点,但其本质上还是分科的,以知识为中心的。

二、学习者中心设计

学习者中心设计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目的,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而非学习者适应课程。[7]这种设计取向的端倪见于卢梭的教育思想,但主要哲学基础是进步主义。

进步主义来源于实用主义哲学。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是“经验”,自然依据经验而存在,事物依据人的思想而存在,经验就是人在活动过程中主观感觉的总和。[8]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在此基础上,认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有机体是主动适应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在教育中,有机体就是学生,学生在与生活、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经验,因此进步主义提倡的课程是学习者中心的,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结构设置课程内容,倡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个性的自由发展。

学习者中心设计有经验中心设计、开放教室设计、人本主义设计等变式。其中,人本主义设计是以人的能力全面发展为目的,主张将情感领域和认知领域结合起来,将课程组织成能给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的形式,使学习者可以选择要感受的事物。[9]这其中的课程观除了来自于进步主义,还较多地吸收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

存在主义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它宣称人是哲学的根本、存在先于本质,倡导个人自由选择。所谓人的“存在”是非理性的存在,即是那种同个人及个人的感情、情感、情绪、体验紧密联系的东西。[10]人本主义设计中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以及对情感教育的重视,都是源自于存在主义的这些思想观点。

三、问题中心取向

问题中心设计试图在学科中心设计和学习者中心设计找到平衡。这里“问题”是指现实世界中所要求人们回答的问题,包括生活领域的问题和社会的问题。据此,问题中心设计分为生活领域设计和核心设计两种形式。这种课程设计是围绕困扰人们的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强调课程的整体性,通过问题的解决实施课程。其理念主要来自于改造主义哲学思想。

改造主义作为实用主义教育的一个分支,继承了进步主义,但放弃了过分强调儿童中心的主张,强调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意义,以及社会对人的制约作用。改造主义从课程改革出发,主张更新教学内容,编制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杜会需要的课程。各门学科的内容统一于社会改造”,学习应围绕解决社会改造的当代社会问题来进行,即“核心课程”或“问题课程”。[11]通过改善中学和大学、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改善社会的目的。

课程设计取向事实上是对知识、学生及社会三者之间关系进行权衡之后做出的价值选择。这一过程源自于课程设计者的哲学观,即怎么看待世界:怎么看待世界中的人,诸如儿童;怎么看待世界中的物,诸如知识;怎么看待世界中的现象与关系,诸如教育现象、社会关系。不同哲学流派,诸如要素主义、进步主义、改造主义,对于世界的看法是不同。课程设计者吸收不同的哲学流派思想,进行课程的设计,形成不同的课程设计取向。但是,任何极端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哲学如此,课程设计也如此,科学的课程设计应该是汲取这三种取向的优点,深刻反映知识、学生和社会三因素对课程设计的共同的根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6.

[2]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3.

[3][7]汪霞.课程设计取向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01(11):16,17.

[4]和学新.永恒主义课程思潮述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6.

[5]续润华.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课程论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68.

[6]刘茂军,孟凡杰.要素主义课程观的价值与代价探析[J].教育探索,2012(1):19.

[8]张蓉.进步主义教育的课程观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9)13.

[9]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9.

[10]王军强.试析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及其课程观[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8):141.

[11]马素萍,孙宏恩.论改造主义的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6):62.

西方哲学课程论文 篇4

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段时间是近代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古典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以康德、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对西方哲学进行了集之大成式的概括和总结,建立了一个又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将古典哲学推向了最高也是最后的发展阶段。由于这一时期的德国哲学典型地体现了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并且将它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它的理想,因而我们通常称之为“德国古典哲学”。

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由于德国始终处在欧洲文化的影响之下,所以尽管德与当时欧洲其他国家相比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极其落后,但是在文化领域却卓有建树,走在了哲学领域的最前列。德国哲学家们像其他近代哲学家一样,他们在思考深刻的哲学问题,构造形而上学体系的同时,亦肩负着启蒙的重任。在某种意义上说,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启蒙主义的最高阶段。

启蒙主义以理性和自由为其根本的主旨,理性是权威和基础,而自由则是最终的目的。然而卢梭却在启蒙主义的内部发现了矛盾:理性与其成果科学知识的发展和进步不但不能使我们逐步摆脱种种的束缚与限制从而走向自由,反而与自由是背道而驰的,科学、文明越是进步,人类就越是不平等不自由。理性与自由、科学与道德是相互矛盾的。

形而上学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它以超验的东西作为认识的对象--这一点与宗教是一致的,尽管形而上学企图成为科学而且自认为是科学甚至是科学之科学,然而从形而上学诞生之日起它就从来也没有具备科学知识应该具备的普遍必然性。对于以科学作为衡量知识的有效性的18世纪哲学来说,形而上学不是科学这一事实无疑宣判了形而上学的死刑。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反衬出形而上学的困境:科学越来越进步,而自称是科学之科学的形而上学却始终无法证明自己是科学。

形而上学问题的解决至少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形而上学对象的认识问题,一个是形而上学的科学体系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形而上学问题,康德采取了批判的立场,亦即对理性进行分析和考察,通过揭示我们的认识能力能够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来解决形而上学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问题。通过对理性的批判,康德以划界的方式将科学归于可以获得知识的领域,而将形而上学转移到了伦理学的领域,因为在他看来,形而上学产生于人类理性要求超越自身的有限性而通达自由之境界的根本理想,而真正能够满足这一理想的不是理性认识而是道德实践。终于在黑格尔哲学中,以辩证法的形式,建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包罗万象的形而上学体系,实现了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之科学的理想,也使以形而上学为核心的古典哲学走到了尽头。

与近代哲学的其他形态相比,德国哲学具有思辨性、辩证性和体系性等显著的特征。所谓思辨性作为思辨思维,亦即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德国古典哲学不仅具有思辨性、辩证性和体系性,而且非常重视对古代哲学之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的理论视野和历史感比以往的哲学家要开阔得多、深厚得多,正是这种开阔的理论视野和厚重的历史感使他们在近代哲学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恢复了古代哲学的辩证法思想,将西方哲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德国古典哲学在哲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而且对20世纪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当然,德国哲学在将古代哲学的观念发挥到了极致的同时,亦彻底暴露了古典哲学的局限性,因而这个时期既是形而上学的体系化的时期,也是形而上学走向终结的时期。《荆棘鸟》的畅销不衰证明了他的确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说。者美丽首先来自他的主题:爱和命运。它讲述的是克里里家族传奇式的家事史。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帕蒂·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姐姐贵妇人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长,道帕迪唯一幸存德孙辈、才华横溢德演员朱斯婷在遥远德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德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德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其中最主要德史梅吉于拉而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德爱情。有人认为考琳·麦考洛将人生的全部方方面面都浓缩进了这本杰出的书里,她试图通过克里里家的沧桑和感情历程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史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正如小说的结尾所写的那样:鸟儿胸前带着荆棘,它遵循者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者,歌唱着,死去……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荆棘鸟》里富有诗意的环境描写不仅为塑造人物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而且增强了阅读的美感,使读者获得了对人物所处环境的人文地理的丰富知识,因此也是其魅力源泉之一。读者那一段段勾勒环境的文字,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澳大利亚风情,深深体会道不仅作品里的人物,就连那片土地也是奇特的。亚马逊网上书店在介绍这本书使使那样描述那广袤荒凉的土地的:“保守这轮番而至的韩老侵躏;索取时,残酷无情;花开时,绚丽烂漫;造化慷慨的粘结,有不失丰饶。天底下在没有哪一个地方如此怪诞离奇。”书中生息于斯的一切均笼罩在那种独特的氛围里,可感可触,隐隐中不由得令人生对命运的慨叹。

哲学本科生专业课程 篇5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学分1学期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运动等9个部分。中国哲学智慧3学分1学期

讲述中国哲学的基本特点和精神,重在揭示中国哲学、哲人关于宇宙、人生境界的领悟和智慧所在。

西方哲学智慧3学分1学期

全校人文素质选修课,关于从古至今的西方哲学之精神和神韵的总体性概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8学分2学期

一、哲学导言,二、实践与世界,三、哲学范畴,四、唯物辩证法,五、认识的结构和功能等,计20章。中国哲学通史6学分2学期

包括先秦百家争鸣哲学,汉唐儒、玄、佛、道哲学,宋元明清哲学(以理学为主)和近代哲学。

西方哲学导论6学分2学期

哲学系本科专业基础课,关于西方哲学的概括性导论。哲学导论2学分1学期

主要研究:哲学所思的问题;哲学的核心内容;哲学思考的主式和方法;哲学发展的理论形式以及哲学与社会、哲学与个人之间关系等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导论2学分1学期

本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发生、发展、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现代化等8个专题。伦理学原理3学分1学期

讲述道德的起源与本质,原则与规范,人生观与人生价值,道德选择与评价,道德行为、品质及教育等。美学原理3学分1学期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观现象的学科。主要包括审美活动、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价值与现实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哲学3学分1学期

阐述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与方法,论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宗教学原理3学分1学期

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考察宗教发菜的历程及其功能和作用,揭示宗教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佛教的历史与思想4学分1学期

本课程主要考察佛教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介绍佛教的基本教义和思想。道教的历史与思想4学分1学期

本课程主要考察道教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介绍道教的基本教义和思想。基督教的历史与思想4学分1学期

本课程主要考察基督产生及其发展的历史,介绍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思想。宗教与中国文化3学分1学期

本课程主要考察宗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地位、现实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伦理学专题3学分1学期

讲述伦理研究中的专题问题,如生态伦理,传统道德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中国伦理思想史4学分1学期

主要讲授自殷商至清的伦理思想发展史,使学生掌握中国伦理思想的基础知识。西方伦理思想史3学分1学期

主要讲述古希腊伦理思想、中世纪伦理思想、近代英法伦理思想、德国古典伦理学等。

马恩伦理思想研究3学分1学期

讲述马恩早期伦理思想,及《资本论》、《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中的伦理思想。

研究生课程

哲学前沿3学分1学期

讲授学科各专业当前学术动向及前沿问题,各教授每人一讲,旨在提高理论各系博士生的研究素养。系统思维3学分1学期

阐述创建信息一生态文明,必须用整体性观点、动态观点、非线性观点、不确定性观点、自组织观点等分析解决问题。马哲原著选读4学分1学期

讲授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自然辩证法4分1学期

阐述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分析科学认识的本源、特征,论述科技对社会未来的影响,探讨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社会科学研究概论2学分1学期 讲授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规律和方法,旨在加强学生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自然科学方法2学分1学期 主要讲述自然科学方法的形成、演变、特点及应用于社会科学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哲学专题研究3学分1学期

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是现代唯物主义,本体论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等8个专题。

唯物论辩证法和当代哲学发展3学分1学期

基本内容为辩证法与哲学,辩证法的发生,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实践辩证法等。

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研究3学分1学期

基本内容为唯物史观的产生,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深化,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3学分1学期

主要内容为建国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的总结与评价。当代外国马克思主义哲学3学分1学期

主要内容为介绍当代国外,重点是俄罗斯和欧美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状况。

中国哲学专题研究3学分1学期

讲授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宇宙论、本体论、方法论、知识论、价值论、社会历史观等专题。

中国近现代哲学3学分1学期 讲述近代维新思潮、现代新儒家思潮、实证哲学思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潮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四书》研究3学分1学期

以研读《四书》本文为重心,参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进行讲解和引导讨论,重在把握其内在思想。《周易》研究3学分1学期

包括“概论”和“原著研读”两个教学环节。“概论”讲授《周易》和易学的基本知识,“原著研读”以《周易》本文为主。宋明理学著作选读3学分1学期 研讨宋明理学家的主要代表作,兼顾明清时期批判总结理学的著作。在弄懂原著字义的基础上,着重挖掘其内在的思想。宗教学概论3学分1学期

本课程主要考察宗教学的发展历程及学术流派,揭示宗教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基督教思想史3学分1学期

主要考察基督教思想产生与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的学说流派。佛教思想史3学分1学期

本课程主要考察佛教思想产生与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的学说流派。西方哲学专题研究3学分1学期

本课程主要以西方哲学专业研究生为讲授的对象,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使学生装对西方哲学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研究层次。西方哲学问题研究3学分1学期

主要以“哲学史是问题史”为基本原则,意在通过对哲学问题的分析将学生引入哲学运思的境域。

西方哲学原著选读3学分1学期

本课程以导读、研讨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原著。西方哲学原著选读3学分1学期

本课程主要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使学生对西方哲学的认识上升到更高的研究层次。

外文哲学原著选读3学分1学期

通过外文哲学原著的指导性阅读,使学生的外语达到专业水平。伦理学专题研究3学分1学期

主要讲述伦理学诸理论形态,人伦根据,人伦关系,人伦实体,人伦规范,人伦调控,道德价值等。

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专题3学分1学期

主要讲授自殷商至清代提出的主要伦理学问题,使学生深入把握中国伦理思想的成就及得失。

西方伦理思想史研究专题3学分1学期

前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中世纪基督教伦理学,17、18世纪英国两种伦理学龄前体系,康德、黑格尔伦理学。

马恩伦理思想研究专题3学分1学期 讲述马、恩时期和形成时期的伦理思想,《资本论》、《费尔巴哈论》、《反杜林论》中的伦理思想。

艺术哲学导引3学分1学期 主要内容为:艺术起源、艺术的逻辑展开、艺术的历史展开、艺术作品、艺术生产、艺术欣赏。

美学理论3学分1学期

方要内容为:中国的美学研究状况、马克思美学思想,朱光潜和李泽厚美学思想及80年代、90年代美学原理等。中国美学史3学分1学期

主要内容为:中国美学的基本特征;远古到先秦、秦汉、六朝、唐代、宋代、元明清美学。揭示中国美学的特殊性和对当代的意义。西方美学史3学分1学期

主要介绍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及新古典时期、启蒙运动及古典时期等。20世纪西方美学3学分1学期

主要讲授20世纪西方美学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流变,主要范畴,主要流派。

逻辑方法论3学分1学期

通过讲授一阶逻辑、哲学逻辑和逻辑哲学基础理论,阐发现代逻辑的语法学、语义不和语用学方法。

现代逻辑研究3学分1学期

讲授现代理论逻辑、应用逻辑和逻辑应用的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和前沿课题。数理逻辑3学分1学期

讲授非形式化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讲授形式化命题逻辑和谓词逻辑,重点讲授一阶逻辑和元理性。辩证逻辑3学分1学期

讲授辩证逻辑的对象,与脑科学、辩证法、认识论、思维辩证法、辩证思维和形式逻辑的关系。逻辑史3学分1学期 讲授中国逻辑史、印度逻辑史和西方逻辑史发展概况,帮助研究生了解逻辑学在东、西方的发展规律。科学哲学通论3学分1学期 讲授和探讨科学的历史演变,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框架,科学哲学的目的与方法。

科学技术史专题研究3学分1学期

以文明史的视野追溯科技发展的历史源头,梳理近代科技发展的主线索,介绍科技发展的前沿进展和未知领域。技术哲学3学分1学期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 篇6

“热爱科学就是热爱真理!”费尔巴哈名言生动地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恩格斯深入评析了费尔巴哈的哲学理论。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系统清算了费尔巴哈的哲学信仰并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家,他的理论归属于德国古典的形而上学主义。代表作《论哲学和基督教》、《神统》、《上帝、自由和不朽》等,对基督教的批判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他的哲学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

费尔巴哈人本学哲学,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做出了贡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费尔巴哈早年在黑森州的海德堡学习神学,随后他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他的老师黑格尔说过:“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了哲学的全部意义。”费尔巴哈也说过:“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抽象对实在的关系如何的问题,整个哲学史其实只是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因此,在此书的第一章分析黑格尔哲学。恩格斯吸收并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扬弃了他的唯心主义体系,将黑格尔头朝下的哲学体系颠倒过来,让他重新地用脚立地。第二章中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总结出费尔巴哈思想的主要特点其一为:提出用自然界代替存在,就派出了社会存在。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是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他承认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奠定了费尔巴哈唯物哲学理论的基础。此外的另一特点,他提出用生物学上的人代替社会人的思维,排出了人的思维的社会性。最终他得出人的本质就是生物学上的本质。他的分析以近代科学为基础,把自然科学的原子概念转移到哲学中来,不理解社会生活的物质性。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构成了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人的思维和本质中都应包含社会属性。因此他理论中有机械论成分,后来马克思写的《费尔巴哈提纲》也批判了这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828年,费尔巴哈到纽伦堡附近的埃尔兰根学习了两年自然科学,并任大学讲师。学习当时先进的自然科学思想,对他理论中关于自然的学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指出他对自然的定义是:一切物质的感性的有形事物的总和,是唯一的客观实在,是“非产生、非创造”的实体,是永恒的实体。这一理论是为整个费尔巴哈哲学思想奠定了唯物主义的基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他认为自然界变化的原因是:它的存在和变化。时空与物质关系是:时间和空间是自然界事物的存在形式。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他说:“思维和存在的真实关系只是这样;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思维是从存在而来的,然而存在并不来自思维。”这一认识与恩格斯产生强烈共鸣。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与物质。恩格斯指出:“观念的东西不

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费尔巴哈关于自然的学说也对后世的唯物论和辩证法起到了借鉴作用。

1830年,费尔巴哈匿名发表了第一部著作《论死与不朽》,抨击个人不朽的概念。他理论中关于人的学说也出现端倪。恩格斯经过层层剖析费尔巴哈的观点得出,首先,认为人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物质统一体。采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没有一个事物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思维有是以自然界为内容、凭借身体和思维同自然界发生联系,凭着人的本质来认识自然界,实际上不过是自然界自己认识自己,因而是完全可能的。其次,提出人是以身体为基础的灵魂与肉体,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体。这也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具体来说,大脑是肉体,灵魂与大脑分不开,没有大脑活动便不能思维,二者有差别,有统一于人本身。所以,以人为基础的灵魂与肉体的统一实体,是正确理解思维与存在同一的前提。

费尔巴哈的认识论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认识哲学思想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他提出认识对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诚如这样,人类由认识世界到改造世界,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这对于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但恩格斯独具慧眼,他强有力地指出费尔巴哈对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问题,没有作出科学解释。其实,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人事关系和实践关系。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的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运动的两次飞跃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倘若他的理论中增添了这些恩格斯评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费尔巴哈哲学论也更添光芒。不过,费尔巴哈的哲学观点已经达到了形而上学学派的顶峰。

1839年,费尔巴哈发表《论哲学和基督教》费尔巴哈开始了他宗教思想中对基督教的批判,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政府的斗争中被一些极端主义者接受。在《费尔巴哈论》的第三章恩格斯分析了费尔巴哈的的唯物主义以及他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对这一理论给予了高度的褒扬,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史上第一个自觉的、公开的同基督教决裂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完成了德国资产阶级对传统宗教地批判。这一划时代的举动,在当时盛行基督教的西方国家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他敢于挑战权威的胆识值得后世学者学习。经恩格斯分析,他从三个角度批判了基督教。首先,揭露了基督教的本质,指出,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上帝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本质幻想出来的;人对上帝的崇拜,实际上是对人的本质的崇拜。这一点符合唯物史观,上帝是意识的产物,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并且能动创造出来的,是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其次,揭露了宗教产生的认识根源,指出宗教产生的基础是人的依赖感和利己主义。最后得出,宗教的反动社会作

用,指出宗教是科学的死敌。这一观点也没能摆脱狭隘的形而上学机械论思维模式。恩格斯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他没有辩证、能动、联系、发展地看待宗教,因而忽视了其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宗教是能解除人类精神痛苦的,起初的宗教是人类对自然界的奥秘有了神秘的向往,逐渐产生了对自然的祈愿和崇拜,这种祈愿凝聚起来的精神力量用来战胜自然灾害和精神上的困惑。后来出现了圣者用这种人类习惯的信仰和依赖引导人们向善,于是就有了神教的思想和教义。我认为宗教可以源远流长,传承发扬,事实已经证明它并不是科学的死敌,相反是战友。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科学发展是受一定限制的,对于科学尚且不能圆满解决的问题,人们通过宗教信仰及时派遣,找到了可以令自己暂时信服的答案。这对于历史文明的滚滚向前,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有着磨灭的功绩。由此得出了费尔巴哈理论的缺陷,在第四章中,恩格斯顺理成章地系统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实现的革命变革,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七十多页的书读完,却有读完鸿篇巨制般醍醐灌顶的感觉。恩格斯条理清晰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我最为欣赏的是马恩的这种辩证思想。它是进取的,不是唯唯诺诺称是的。它是让年轻人热血沸腾的,而不是钳制我们思想的。真正的马恩思想,精神内核是批判的,而不是歌功颂德的。马恩在19世纪的大背景下,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自己对人类的伟大构想,他们提出了改造世界的蓝图,并为之奋斗终生。我们踩在了他们的肩膀上,我们也来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如果当中有人选择转向,而不是裹挟在人流中前行,那么这会是马恩希望看到的,这也是他们哲学的真谛。

国际贸易学院

刘维佳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 篇7

1 当前高校中开设哲学课程面临的问题

在国内的高校中一般都开设有与哲学相关的课程,如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等相关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一是被视为哲学、政治学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或者专业选修课。一是作为学校的公共选修课。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全校的必须课。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多把时间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很容易忽视这些有意义的哲学课。在选课过程中,学生喜欢选的往往是一些流行的、有趣的、实用的,如音乐赏析、电影欣赏、爱情心理学、女性魅力学、如何化妆、如何投资理财等等,而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哲学类课程会受到冷落。学生把哲学这类课程视为无用之学,更多关注的是否对自己当前的升学、就业、生活有直接意义的课程。

对于学校和教师层面来说,这些课程也往往被忽视。因为多数教师都把精力主要放在本专业学生的教学和培养之中。公共课往往是采用大教室,人数也较多,教师只能关注到部分同学,这样缺少沟通与互动的教学,效果必然会打折扣。同时,当前高校的教师评价体系往往是重科研轻教学,考评时,更多关注于教师的科研课题、论文数量,而非是否教好一门课程。大学不同于科研机构,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培养学生,如果教师不能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则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青年学生作为最有活力的一个群体,是一个国家和整个民族的希望。因而从学校和教师都应当把学生的发展视为教育、教学的关键。

2 播音主持专业开设哲学课程的意义

哲学是爱智之学,它不是回答和解决小问题的小聪明和小智慧,而是思考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2]。从物质角度来看,哲学是没有用处的,它不是一技之长,看不到眼前的现实价值,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无用而有用的东西,却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和富足,能推动人类思想与社会的重大进步。

大学作为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因而要削弱社会中的功利思想的影响,加强学校哲学课程的建设,保持其独立和求真的精神。大学不能沦为社会文化的附庸,要承担起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

对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来说,哲学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哲学、学习哲学、培养其哲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播音主持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媒公司的发展,自媒体繁荣,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生的哲学素养与智慧。它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一颗宁静豁达的心就显得尤为珍贵。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3]。它能够激发、引导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所遇到的事进行质疑和批判,反思,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互联网时代,各种虚假的信息充斥与我们的生活中,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从业人员来说,这种质疑、批判、反思的精神就有显得更加重要。

3 播音主持专业开设哲学课程的建议

3.1 学校要加强对哲学课程的重视

从学校层面来看,要支持教师开设哲学课程。学校应当拨出一定的经费鼓励、支持教师申报相关的哲学课程计划,并建立专家小组筛选出一些符合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实际的课程。同时,学校和院系应当丰富图书电子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条件。对于多数普通高校来说,师资力量薄弱,每年可以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国内外的知名高校进行学习、深造。不定期邀请国内外的知名专家为学生开设相关的讲座和指导。

3.2 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对哲学课程的认知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也很急功近利,把时间基本都花在了专业课上,忽视了通识课程的学习。在课程选择上,会选一些容易通过的,有趣的课程。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我们的大学培养了很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前很多学生把哲学视为无用之学,看不到哲学的魅力。新闻传播学院的领导和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哲学、认识哲学、提高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栾洪金.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思考[J].当代传播,2008(04):97-98.[2]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 篇8

黑格尔说:“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而且相互排斥而不相容。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不但不相互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重要的;而正是这样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1]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已受到广泛的关注,语文新课改为何“新”呢,“新”又在哪里呢?从黑格尔美丽的“花蕾·花朵·果实”比喻说,对语文新课改“新”的进行哲学层面的剖析,给我们带来了以下深刻的启示:

一、语文新课改的“新”是发展的必然

正如黑格尔那个美丽的比喻提到的,花蕾孕育了花朵,花朵又孕育了果实;但是最终花蕾被怒放的花朵代替,花朵又被结出的硕果给取代。这种现象应是植物自然生理发展的必然。同样一种认识被另一种新的观念所代替或者否定,这也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

语文新课程理念是顺应时代变革的产物。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我们国家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为培养创新人才而制订实施的。面临着悄然到来的新的信息全球化时代,语文教育必然要作出自己的思考和应对。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也是素质教育的呼唤,应试教育愈演愈烈,走到极端,语文教育中的种种弊端都充分的暴露,加之当今全球大部分国家的母语教育已不再满足只是让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转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的主动发展性,课程的现代化等。这又使改革显得更加迫切。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新的变革和教育理念面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科教育,于是呼唤新的理念成了一种时代的必然。正如有人提到过“长期以来,尽管许多成功的语文教改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在新的问题前面往往是捉襟见肘,难以深入。语文大讨论呼唤着新的国家语文标准的问世,期望能在合理的有限的束缚下获得无限的创造自由”[2]。只有关注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不断改革创新,语文课程才能与时俱进。

二、语文课改的“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由“花蕾”到“花朵”再到“果实”,是植物在以生态形式展示其生长过程中的必然逻辑。这也告诉我们:语文新课改不可急于求成,要遵循语文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

目前语文新课改可谓搞得轰轰烈烈,新理念纷至沓来,新理念的书籍铺天盖地,“新教育”“新理念”“新概念”“新模式”“新思维”等等,仿佛一夜之间我们的整个语文教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语文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逐渐推进和变革的过程,期望一步到位,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不现实的。“妄图以推倒重来的激进式对教育进行变革的过程,无异于飞蛾扑灭甚至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连根拔起,只会变得‘无家可归。”[3]我们在语文新改革中应当在借鉴西方的先进理论的同时,更加注重中国传统的教育文化。传统的东西根深蒂固,想一下子变成脱胎换骨、改头换面模式是不可能的。改革毕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花蕾”一定要被“花朵”代替,“花朵”又一定要被“果实”代替,否者,可能推残了“花朵”,又得不到果实。同样的道理:总想“速战速决”将会使我们的语文教育坠入削足适履、邯郸学步的窘境。

三、语文课改的“新”是一个继承和革新的过程

花蕾、花朵、果实的更替,形式上看来彼此相互排斥,互不相容,但是从内在的有机联系看来却都是“同样必要的”。 语文新课程标准“新”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是在全面反思上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与不足和汲取国外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凸显出来的,是在继承中的创新。如魏本亚教授所说“我们说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新”,是因为它继承了中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实现了传统的现代转型;发掘语文教育有价值的要素,并实现了有价值的要素的现代转型;汲取了新的教育理念,实现了语文教育理念的学科整合。”[4]

第一,继承。即对多年来总结出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精华予以延续和继承。语文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的扬弃,我国的传统优势是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从古至今,我们语文教学有着优良的传统。早在战国时期《学记》中提到“教学相长,藏息相辅”等,这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很好地论述了师生之间要相互学习,交流相辅相成,也就是新课标已经提出了合作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提出了“导而勿牵,强而勿抑,开而勿达”,其实这与新课改提出了启发式和研究、体验的学习方式相吻合,这些都渗透着这行之有效的传统语文教育思想。此外魏书生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六步教学法”,钱梦龙“四式教学法”等,也为当前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下的语文教学与传统教学并非截然相反,需要我们客观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传统的教育观念。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离开了继承的厚实土壤,创新就失掉了根基。

第二,革新。花蕾孕育花朵,花朵孕育果实。花朵和果实并不是简单地否定了花蕾的存在,而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和内容肯定了花蕾的存在。同样一种新认识的形成并不是对旧认识的简单否定,而是应该包含有对先前认识的兼容与超越。

现阶段的语文课程改革不需要推倒重建,但并不是不需要开创新的领域,相反需要不断地打开思路。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在走向现代化与后现代的进程中,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发生深刻的变化。曾经,许多的论者纷纷指责我们的传统语文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建设现代化的新语文刻不容缓。于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就把目光转向了国外,学习、借鉴和移植发达国家的教育观念。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等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语文新课程标准汲取了教育新理念,结合我国的本土国情,构建新型的知识观,改变了传统的强调知识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如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取消“基础知识”的提法,强化了知识与人的意义联系;建构了开放的课程观和建立新型的学习观,改变了传统封闭的、教师缺少创造、学生缺少自主的模式。教师角色的转变、评价制度的改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等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应是对语文新课标“新”最恰当的评价。它继承了优秀的东西,发掘了现代语文教育史中有价值的东西,又汲取了当代教育科学研究中最新的成果。所以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处理好传统和创新的关系,真正把握住语文新课改“新”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新课程理念与语文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月芬.新课程改革中解读“传统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04,(4).

[4]魏本亚.高中新课标“新”哪?[J].语文建设,2004,(4).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 篇9

科学编史学的科学哲学与历史哲学问题

一、历史、编史学与科学编史学 由于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科学编史学问题,所以有必要把涉及到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学术结构等问题作一交待.

作 者:任军 Ren Jun 作者单位: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温州,325011刊 名: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英文刊名:MANAGEMENT AND REVIEW OF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4“”(4)分类号:B0关键词:

科学技术哲学论文 篇10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获得了解放与自由。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力,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技术革命促使人类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过渡,使之获得了更大的解放,可以说科学技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代科技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同时对传统的伦理观念发出了挑战,因此激化了人类的自由意志与必然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伦理问题开始出现,等待着人类去思考解决。因此,人们要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并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对其正、负两面所带来的效应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二、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早在20世纪代,西方科学哲学已经在中国有了介绍,具有深远影响“科玄论战”就是在那时候进行展开的,但是自那之后,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便毫无起色,而直到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自然辩证法开始走上发展之路,并且不断取得了成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后来自然辩证法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其归为国家哲学二级学科,并对其建设与研究投入了极大的支持。科学技术哲学在之后的发展中经历了几个比较大的阶段,在80年代科学技术哲学在研究重点上侧重于自然观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与涉及到科技与社会,领域的科学方法论,当时间推进到90年代,科学技术哲学在原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升华,并吸取了国外的科学技术学与技术哲学知识,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信息哲学、生态哲学、系统哲学、女性哲学等多方面的哲学知识,为我国的科技哲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而在进入21世纪开始,科学技术哲学在原有领域的研究取了较多的优秀成果,也正是科学哲学的巨大包容能力,使其逐渐形成了赋予中国特色的学术风范。

三、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问题与方向

近几年间,我国在科学哲学研究方面,译介了西方研究的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国内学者在研究传统科学哲学中,不断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同时学者们开始在进军后现代科学哲学的领域,并对其加强了译介和研究,探索研究出大量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学,开启了科学哲学的未来新走向。

(一)传统科学哲学问题。严格来说,传统的科学哲学实际就是西方较为正统的科学哲学,这一类学科在发展中较为波折,一直处于建构、批判然后转向,所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确切的回答。

1、科学哲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科学划界,而对科学划界的诠释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科学哲学理论是否可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科学实际氛围广义和狭义,其中广义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而狭义的科学则仅仅只是自然科学。一直以来我们对科学存在较大的误区,认为“科学的东西便是正确的东西。不科学的东西便是不正确的东西”。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非科学的东西其实无所谓对错,二是区分于它的好与坏,区分于功效、作用,而这些东西用科学是无法进行衡量的,因此,科学的划界标准一直以来都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时间与语境所确定的。

2、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发展模式,我国学者在科学哲学发展中,以我国当代科学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了科学发展模式的尝试,比如基于科学异化所造成的恶果和人类主体价值丧失等问题,搜索出的人类的终极价值为目标的科学价值模式,从而推断出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终极关怀的发展方向。

3、科学实在论与科学反实在论。科学实在论与科学反实在论之间存在较大的竞争,其争论之因是对于科学理论的真值性与科学术语是否有所实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根据统计所得,我国的大部分学者较为支持科学实在论,并针对其问题多科学实在论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护,同时也为其发展找寻到了出路。比如:郭国春学者在进行科学实在论时,便提出了其摆脱困境的出路。

(二)科学哲学的研究方向。针对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审视科学哲学的重点研究与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科学哲学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趋向于另类科学哲学的研究,在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于演化中将对科学批判性立场的学者及流派划分到另类科学哲学中,大致将另类科学哲学划分为反科学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等;以罗蒂等为代表的正统科学哲学反面叛逆。基于另类思想的反叛科学等。

四、科学技术哲学的伦理诉求与现代生机

科学技术哲学的现代生机实现之路径为协调与重构。首先对现代技术认可的同时,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从辩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寻找一条协调与重构的发展道路。

(一)规范技术。首先要对技术做出一定的限定,对其进行规范指导,有意识的在社会精神中寻找技术的指导模式;其次要将技术逐渐变成机械论,并且将技术产品定义为机械物,并且将其提高到准确的可靠高度;再者要对特定时刻的技术进行物质和动力的束缚。

(二) 用“思”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艺术的沉思,并正确的认识现代技术的本质,进而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拯救人与自然的美好愿望。然而现代技术的渊源实际是从古希腊哲学所衍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类的精神追求逐渐丧失,心中对神和上帝的信仰也渐渐消失,单纯的技术成为人类所追崇与信仰的对象。因此想要解决现代技术多带来的困境,首先要从思的角度出发,解决人类思想日益贫乏的困境。

(三)完善社会制度。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削弱了人类社会道德,仅仅依靠“思”的方式呼吁大家的道德回归已经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通过完善社会制度来消除技术的异化问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代技术的意识形态是需要从其思想进行扭转,但是这样的方式在针对目前的现代技术所面临的困境显得软绵无力,而追根溯源,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因此我们的前辈希望通过道德正义去破除资本主义,然而却发现这样的方式根本无济于事,最终通过努力与尝试,得出了制约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的方式建立较为健全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人类与人类之间,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消除现代技术带给人类与社会的负面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并取得了优秀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较多的福祉,但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伦理诉求。传统科学哲学在发展中较为波折,一直处于建构、批判然后转向,所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确切的回答,因此科学技术哲学的现代生机实现之路径为协调与重构,在对现代技术认可的同时,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从辩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寻找一条协调与重构的发展道路。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 篇11

余保华、刘晶在《全球教育展望》2015年第3期撰文指出,澳大利亚将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探究性与合作性能力的儿童,作为应对时代挑战的核心对策,把儿童哲学引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目标上,侧重儿童理性思维、社会性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儿童生活经验与人类普遍性问题。其课程主题在基于对人类状况与问题的反思与追问中形成,它们分别是:“什么是真实的”“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我们是怎么知道的”,以此为学生提供探索和解决当下或历史视角下的普遍性与世界性问题。课程包括三个阶段和六个单元,其中每个阶段围绕经典问题展开,然后在各个单元中引申出具体的学习要点与任务。其课程发展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首先,逻辑推理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应该从儿童开始,错过关键期想在儿童成年后再去实现这样的目标则十分困难;其次,针对儿童理性思维训练的内容应该有专门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应该是统整性的,即它不仅可以是一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可通过与其他学科课程或活动融合进行。基于此,在学前教育或小学阶段开始设置儿童哲学的课程内容,是完全必要也是可行的,这也是形成学生批判性的思维品质进而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nlc202309041135

科学技术哲学课程论文安排 篇12

一、哲学与人生教学特点分析

在中职教育中,哲学与人生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它不仅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育,同时对学生有重要的德育意义,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与生活更贴切

在我国新版的哲学与人生的教材中,教材的编写更加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同时更加强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在进行教材编著的过程中,作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及身心的发展条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基础条件,然后将社会主义的思想价值和观念融入教育实践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世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生活化的特点能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身边的事物与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引导他们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

(二)从实际出发

哲学与人生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要求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材料中知识点是核心内容,学科知识一定要保证严密性和逻辑性。新的哲学与人生的教学更加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将学习的兴趣引导和学习的整体效果提升放在主要位置,不仅能提升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与社会发展之间相适应。

(三)创造性更强

在哲学与人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辅助工具,要想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学会正确地使用、利用教材。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传授知识,还要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中职的哲学与人生教学中,创造性特点逐渐得到了提升,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合理设计。

(四)德育特点

现代哲学与人生教学隶属于德育中的一部分。虽然表面看来“哲学与人生”当中包含着更多的哲学内容,但事实上却属于德育的范畴。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是希望通过教学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对生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地积极向前,投入到未来的生活中去。

二、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气氛不佳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我国中职学校的哲学与人生教学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表现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课堂的学习氛围不佳。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课程中的哲学观点比较多,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会显得比较乏味枯燥。而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仍然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以知识的灌输为主。长久以来,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会导致学生对知识难以记忆,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自然会受到影响。

(二)教学方式老套

中职学生之所以会表现出厌学或者情绪不高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方式有问题。一般来说,教师会将内容进行比较概括,这会导致学生学得快也忘得快,同时,生搬硬套的教学方式也会导致课堂教学氛围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此外,教师在教学中通常比较看重文化基础教学内容,对实践方面的锻炼却比较缺少,导致学生从本能上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中职学生年龄通常比较小,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是充满活力的教学课堂,对此教师还应当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全面角度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发挥出哲学与人生教育的最终效果。

三、提高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强化教师个人素质

教师是教育中的主要构成要素,同时也是实施教学的主体部分。想让学生得到素质上的根本性提升,那么教师应当认识到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并努力地在教学中强化个人感染力。首先,教师应当对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方面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够在课堂中以自身的专业引导学生。教师应当通过广泛的阅读和虔心的积累逐渐地强化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又需要及时地了解外部发展的动向和成果等内容,然后再通过自身的设计和实践对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在自控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比较差,他们很难在课堂中表现得让老师满意,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而是应当从自身的角度看问题,了解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此外,教师应当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教师平心静气地与学生进行交谈的时候,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接受教师的建议,并且能积极地进行改正。对此,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帮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成为他们思想上的伙伴,真正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学生团体中。

(二)针对性的备课

教师要想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最终的效果,备课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备课有多个不同的环节,当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每个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在操作方面的能力也各不相同。面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更多。在传统方式中,教师采取的多数为单独的备课方式,但事实上,集体备课的方式更加有助于提升教学的质量。教师将教案拿出来在与其他的教师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能学习他人优秀的方面,这对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教师应当认识到对不同的学生应当采取不同的侧重点进行备课。对于一些想在毕业后直接投入工作的学生,教师应当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尽量地联系在一起。而对于一些还想要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教师则要将侧重点放在哲学方面,从而使学生在思想价值观念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

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4~18岁左右,他们这个年龄段正是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任何的事物都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如果教师能采取积极、科学的方式实施教学,那么就能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给学生的一生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兴趣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如果能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学的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提升。现代社会中学生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对此,教师应当积极地找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式,例如,将一些故事性的内容贯穿到教学内容当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乐趣,这对提升教学效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教师可以采取现代化教学融合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多媒体已经逐渐渗入到教育领域当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知识,并且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从而促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将哲学与人生的相关视频课件以及图片等进行下载,然后在课堂中进行播放,将原本抽象化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地展开讨论,对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分组辩论。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一方面能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提升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并且能强化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哲学与人生是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殊性,并且积极地找到更加科学的方式实施教学,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皓.在中职学校“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60-66.

[2]吴慧.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25-29.

[3]蔡素芬.哲学与人生教学中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的实践[J].新课程(中),2014(6):41-44.

[4]马文林.中职哲学与人生“三味”教学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2(10):60-66.

[5]薛世升.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情景教学法应用探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8):71-75.

上一篇:安全生产执法条例下一篇:房地产专业导论学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