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社会保险(共11篇)
工伤社会保险 篇1
老工伤问题是一个经济体制转轨、企业改革涉及群体规模比较大的历史遗留问题。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制度。据初步调查, 现在的工伤保险制度已经覆盖了1.62亿职工, 老工伤群体还有300多万人, 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 其中国有企业当中有伤残等级的特别是1-6级工伤人员加上工亡职工的家属。这样一个群体特别是伤残和工亡职工的遗属是最需要帮助的, 因为他们日常的医疗费和抚恤费用比较高。今年年底之前, 要把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到工伤保险统筹管理。老工伤人员所在企业有一部分已经破产了, 有一部分虽然没有破产但是经营困难, 很难再拿出钱来, 所以在国务院决策中是多渠道筹资, 首先存续企业应提供一部分资金支持, 如果资金不足的话, 用工伤保险基金结余再承担一部分, 地方政府还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角度再提供一部分财政支持。此外, 中央财政对于老工伤人员特别集中的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城市等, 给予有重点的资金支持, 这个预算已做了安排, 而且已全部拨付到各省。通过这几条渠道, 再加上过去工伤保险工作经验, 这样一个涉及几百万人的历史遗留问题可以得到较好解决。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答记者问整理
工伤社会保险 篇2
关于印发《广州市社会工伤保险工伤康复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主管局(总公司、企业集团公司)、市直属企业,各有关单位:
现将《广州市社会工伤保险工伤康复管理试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障局
二OO二年七月五日
(承办处室:工伤和生育保险处,电话:86322763)
广州市社会工伤保险工伤康复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进广州市工伤康复事业的发展,规范工伤康复管理工作,根据《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广州市社会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工伤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 工伤康复纳入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坚持“先治疗康复、后评残补偿”的原则。
第三条 纳入本市社会工伤保险基金一体化管理的企事业单位职工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工伤康复对象(以下简称康复对象)的,适用本办法。未纳入本市社会工伤保险基金一体化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的康复对象也适用本办法,康复费用从其统筹地区工伤康复费中支付。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的工伤康复包括医疗康复(含康复检查)和职业康复。
第五条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工伤康复事业发展规划和指导、协调、监督,以及对工伤康复费的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社保基金中心)负责工伤康复费核拨、结算及其他业务管理。
广州市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医鉴办)负责工伤康复早期介入康复对象的确认工作。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按本办法的规定,组织康复对象进行工伤康复。第七条 工伤康复工作应尽可能恢复康复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对以功能损害为主的工伤康复对象,应在其伤病情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早期介入进行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在工伤医疗期和康复期限内,当康复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恢复至相对稳定状态时,才能进行工伤医疗期(又称医疗终结期,下同)确定和残疾等级评定。早期介入工仫;康复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二章 工伤康复对象
第八条 康复对象是指因工伤(含职业病,下同)致残或造成身体功能障碍,在伤病情相对稳定或工伤医疗期满后,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康复检查或因其具有康复价值而进行康复治疗的工伤职工。
第九条 依法参加本市社会工伤保险且仍保留社会工伤保险关系的职工,医疗终结后被评定为因工伤致残或旧伤(病)复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列入本市工伤保险康复对象范围:
(一)工伤医疗期未满但伤病情相对稳定,经确认具有康复价值而需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的康复对象;(二)被评定为五至十级残疾的康复对象,可根据伤病情况进行康复检查;其中,经确认具有康复价值的,应进行医疗康复;
(三)被评定为残疾,且具有医疗与护理依赖、心理障碍、智力和言语功能障碍,或伤残后合并较严重的褥疮、泌尿系反复感染情形的康复对象,应进行医疗康复或职业康复;(四);波评定为一至四级残疾的康复对象,实施中期或短期康复治疗;
(五)被评定为一至二级残疾,且出现严重合并症(如严重褥疮久治不愈、严重泌尿系反复感染、时有呼吸困难等)的康复对象,由市劳动保障局按规定指定的工伤康复机构(吵:下简称工伤康复机构)以设立“家庭病床”方式实施康复治疗。
第十条 属于本市城镇常住户口,医疗终结后被评定为一至十级,且已列入本市社会化管理的康复对象,经确认具有康复价值的,按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实施工伤康复。
第十一条 比照工伤保险待遇的康复对象,可参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 康复对象伤病情是否相对稳定对其进行功能评估,并由市医鉴办确认。
第十三条 康复对象的确认程序可参照本办法第由工伤康复机构
(一)康复检查: 由工伤康复机构确定。对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康复对象,由其进行康复检查。(二)医疗康复:早期介入进行医疗康复的康复对象,由工伤康复机构提出,经市医鉴办审批确认后转入工伤康复机构进行医疗康复。医疗终结后被确定为残疾且需医疗康复、符合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康复对象,由工伤康复机构确定并进行医疗康复。
(三)职业康复:需职业康复的康复对象直接由:工伤康复机构确定。
第三章 工伤康复待遇
第十四条 工伤康复期限
(一)康复检查期,每次时间一般为6天。(二)医疗康复期。工伤抢救、治疗应就近送往本市王伤保险治疗指定医院(以下简称指定医院)。抢救期完成后,在工伤职工伤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经确认具有康复价值的,应即转由工伤康复机构对其进行医疗康复,尽可能恢复其受损的身体功能。医疗康复期为:短期30—45天,中期6—12月,长期最长不超过2年。
(三)职业康复期。在医疗康复的基础上,对康复对象进行职业康复。根据康复对象的实际情况和体能指标,并充分考虑其个人愿望,由工伤康复机构对康复对象制定详细职业康复方案,提供职前技巧训练、就业辅导和职业环境改良等职业康复服务,并对康复对象的劳动能力进行分析、评估,以及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尽可能促使康复对象重返社会,重新走上工作岗位。职业康复期为30—40天,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90天。
第十五条 工伤康复期间待遇
(一)工伤康复期间,康复对象的工资福利待遇,或离岗退养费,由单位或发放此项待遇的部门继续发放,不得减发。
(二)住院期间的伙食费,按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费利、助标准,由工伤康复费支付三分之二,由康复对象支付三分之一。
(三)康复对象的工伤康复费用,按下列办法从工伤康复费中支付:
1、康复检查、医疗康复和职业康复的各项费用,按国家、省、市有关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由工伤康复费支付。
2、工伤医疗期内在工伤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的,属于工伤保险范围内的各项符合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按《工伤实施办法》的规定,由康复对象所在的单位负担30%,工伤保险基金支付70%;属于工伤康复治疗费用,由工伤康复费负担。
3、工伤医疗期内,在工伤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期间的医疗护理费,;按《工伤实施办法》的规定,由单位支付。
4、从工伤医疗期满之日起至工伤康复期满止,如康复对象本人进食、翻身、大小便、穿衣和洗漱、自我移动五项护理依赖条件中至少有四项不能自理的,每月由工伤康复费按康复对象参加康复时上年度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70%的标准支付严:重特殊医疗护理费。
5、已领取定期残疾护理费的一至二级残疾的康复对象,经确认需在工伤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期间,仍由社会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残疾护理费,但工伤康复期内的陪人费由康复对象自付。
第十六条 工伤职工经治疗后病情相对稳定时,必须安装假肢、配置轮;椅、拐杖等康复辅助器具,或康复辅助器具:需要维修和更换的,由工伤康复机构提出意见,安装义眼、镶牙:的,由指定医院提出意见,并由单位填写《广州市工伤职工安装、维修或更换康复辅助器具申请表》(一式三份,简称《康复器具申请表》),经市医鉴办批准后转工伤康复机构安装、维修或更换。
康复辅助器具安装费用按国内普及型标准,工伤医疗期内安装的,由所在单位负担30%,工伤保险基金负担70%;工伤医疗期满后安装的,由所在单位负担30%,工伤康复费负担70%。国内确无合适类型而须安装进口康复辅助器具的费用,工伤医疗期内安装的,由所在单位负担50%,王伤保险基金负担50%;工伤医疗期满后安装的,由所在单位负担50%,工伤康复费负担50%。
维修、更换康复辅助器具的费用,全部由工伤保险基金负担。
第十七条 关闭、破产企业的工伤人员(含已移交社会化管理的工伤人员),需维修、更换康复辅助器具的,由本人向相应的退休人员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退管机构)或市劳动保障局指定的伤病鉴定服务机构递交书面申请,由服务机构填写《康复器具申请表》(一式三份),由工伤康复机构提出意见,经市医鉴办批准后转工伤康复机构安装、维修或更换,全部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负担。
第十八条 在工伤康复期间,康复对象因下列情况之一发生的医疗费用等,工伤康复费不予支付:
(一)康复对象的一次性生活用品费用;
(二)康复对象非因工伤病或其合并症、并发症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和伙食费;(三)超出工伤康复期的费用;(四)康复对象家属的交通费用;
(五)康复对象故意加重残情或无理拒绝工伤康复机构检查治疗而增加的医疗费用;(六)违反社会工伤保险规定的工伤康复费用;
(七)康复期间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致伤病发生的医疗费用。
第四章 工伤康复计划编制、监督与管理
第十九条 工伤康复费用结算
工伤康复费用按工伤保险制度规定的提取比例实行总额控制、按计划拨款、年终结算的办法。市社保基金中心根据工伤康复机构上年度工伤康复实际发生的符合工伤康复费支付范围的费用,以及审核通过的季、年度计划,于每年的第1季度最后1个月从工伤康复费中预拨当年度的周转金。
第二十条 工伤康复计划编制与管理
(一)工伤康复计划包括康复人数、床位使用数、康复治疗手段。康复经费预算计划按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处理。
(二)市劳动保障局委托市社会劳动康复中心(以下简称工伤康复中心)根据全市工伤职工情况、床位使用情况及工伤康复费用的使用规定,编制下年度康复经费预算,经市社保基金中心核准后,于每年11月20日前报市劳动保障局审批,并按批准的 预算,编制季度用款计划。
市社保基金中心于次年1月20日前向市劳动保障局报送上年度康复经费决算情况。
(三)在工伤康复计划执行过程中,当上级下达的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或由于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对康复计划执行影响较大时,工伤康复中心必须报市社保基金中心调整工伤康复计划;对计划执行影响较小时,由工伤康复中心自行调整,报市社保基金中心备案。
第二十一条 工伤康复费提取使用与管理
(一)在本市未实行社会工伤保险一体化管理之前,工伤康复费(含医疗康复费和职业康复费,下同)按不超过当年工伤保险基金结余的三分之一安排跨年度使用。
(二)工伤康复费主要用于建立全市示范性工伤康复中心和工伤医疗康复(含工伤康复检查费,下同)及职业康复:开支。
(三)工伤康复中心和市社保基金中心于每季度最后1个月5日前,将康复经费预算计划报市劳动保障局,并由市劳动保障局于每季度最后1个月底前汇总报市财政部门审核批复后,统一从财政专户拨付给市社保基金中心,并按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办法进行结算。
(四)市劳动保障局负责对工伤康复费预决算提出审核意见,并对康复经费的使用情况实施行政监督。工伤康复费的提取、使用与管理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市医鉴办、市社保基金中心和工伤康复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到全市各有关单位了解工伤职工的有关情况,使工伤职工能得到早期康复治疗;工伤职工所属单位及指定医院应积极配合工伤康复机构的工作。
第二十三条 非本市工伤保险康复对象的其他工伤人员到工伤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参照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收费标准收取有关费用,费用由工伤人员或所在单位按规定负担。
第二十四条 工伤职工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条件,但单位拒不转送工伤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检查和治疗的,工伤职工可向市劳动保障局投诉或申报。
第二十五条 职工因工负伤后,本人故意加重伤情或无理拒绝接受工伤康复机构的康复治疗的,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工伤医疗期内,经市医鉴办确认需早期介入康复的康复对象,单位或指定医院拒绝接受的,由单位或指定医院承担其经确认应接受早期介入康复之日起发生的工伤医疗费用,工伤保险基金不予支付。
第二十六条 工伤康复待遇申请程序和费用结算办法,由市社保基金中心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02年8月5日起试行。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解读工伤保险规范 篇3
内容摘要:工伤保险是世界上产生较早的社会保险项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权进入国际人权谱系,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权利。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并且通过行政立法具体化为劳动保险法律规范,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法律规范适用过程也是一个对法律规范解读的过程。司法实践中,对工伤保险规范应结合保障劳动者权益的立法目的,朝向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进行解释。
关键词:行政检察工伤行政确认 工伤保险 立法目的 劳动者权益
[基本案情及诉讼过程][1]
2001年1月7日,新疆米泉市铁厂沟镇三矿副矿长刘自荣得知该矿井下三水平三米八煤层第三采仓仓顶被拉空,将会给煤矿生产带来隐患且炮工也无法下井生产,工人按规定也将被单位处罚。2001年1月8日晚10时左右,刘自荣与炮工余远贵一起在工人周天清的宿舍内,将瞬发电雷管改制成延期电雷管时发生爆炸,将刘自荣的左手拇指、食指、中指炸去,无名指受伤。事发后,铁厂沟镇煤矿立即将刘自荣送往医院救治,并承担了刘自荣的全部医疗费用。2001年3月21日,铁厂沟镇煤矿与刘自荣达成赔偿协议,铁厂沟镇煤矿一次性补助刘自荣今后生活费、营养费15000元。2001年4月9日,刘自荣向米泉市劳动人事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米泉市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2001年4月25日,米泉市劳动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刘自荣不服,申请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劳动人事局复议,昌吉回族自治州劳动人事局维持了米泉市劳动局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刘自荣不服,向米泉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自此以后刘自荣开始了长达12年之久的诉讼“马拉松”,案件先后经四级人民法院六次审理,检察机关抗诉,共作出6份判决书和1份抗诉书。
(一)(2001)米行初第14号行政判决
案件经复议后,刘自荣不服,提起诉讼。米泉市人民法院经审理以(2001)米行初第14号行政判决撤销了米泉市劳动局2001年4月25日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2001年10月20日,米泉市劳动局重新作出米劳人字(2001)第1号工伤认定通知书,不予认定工伤。
(二)(2002)米行初第2号行政判决
刘自荣不服米泉市劳动局重新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再次向米泉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米泉市人民法院以(2002)米行初第2号行政判决撤销米泉市劳动局米劳人字(2001)第1号工伤认定通知书。
2002年7月3日,米泉市劳动局作出米劳人字(2002)24号《关于不予认定刘自荣工伤的决定》(以下简称第24号《决定》)。不予认定工伤的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刘自荣改造电雷管的行为未经领导指派,属于个人私自制造行为,且不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区域内,不符合劳动人事部发(1996)266号《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四)项及其他条款的规定;二是刘自荣与炮工余远贵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和公安部2001年8月28日《关于对未经许可将火雷管改为电发雷管的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是一种非法制造爆炸物的行为,属违法行为,依据《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9条第(1)项“犯罪或违法的”不予认定工伤。
(三)(2002)米行初字第9号行政判决
刘自荣不服第24号《决定》,第三次向米泉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第24号《决定》。2002年9月29日,米泉市人民法院作出(2002)米行初字第9号行政判决,撤销米泉市劳动局第24号《决定》。法院经审理认为:米泉市劳动局第二项不认定工伤的理由缺乏法律依据不以成立。我国制定劳动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刘自荣改制雷管的行为从根本上说与企业利益相关,是为了避免煤矿生产安全上存在隐患,是从事与企业有利的行为。即使不在工作的时間和区域,只要刘自荣的行为不构成违法、犯罪或蓄意违章,则应对其认定为工伤,享受相应的待遇,因此,米泉市劳动局认定刘自荣不属工伤的理由不能成立。所适用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错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2项之规定,判决:撤销米泉市劳动局第24号《决定》。
(四)(2002)昌中行终字第32号行政判决
一审作出撤销第24号《决定》判决后,米泉市劳动局不服,提出上诉。2002年12月18日,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2)昌中行终字第32号行政判决,认为:米泉市劳动局所作的第24号《决定》,对刘自荣受伤的基本事实认定清楚。刘自荣身为副矿长,理应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爆炸物品的管理规定,但其与所管理的炮工在工作之余私自改制延期雷管,造成人身伤害,其改制雷管的行为不但是在非工作时间和非工作区域,且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的规定,且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根据《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9条1款之规定,不应认定为工伤,米泉市劳动局对刘自荣工伤申请所作的认定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决定程序合法,原审判决予以撤销属于适用法律错误,米泉市劳动局的上诉理由成立,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1条第1款第(2)项之规定,判决:撤销米泉市人民法院(2002)米行初第9号行政判决,维持米泉市劳动局第24号《决定》。
(五)(2006)新行再字第2号行政判决
刘自荣不服终审判决,向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以(2003)昌中行监字第5号驳回再审通知书驳回了刘自荣的再审申请。刘自荣又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该院以(2005)新行监字第4号行政裁定书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由其对本案提审。
2006年5月1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作出(2006)新行再字第2号行政判决,认为:本案中刘自荣身体受到伤害是不争的事实,其受伤的时间和地点固然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区域之外,但其改制雷管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第二天的工作准备,与其工作是有关联的。作为副矿长,对于如何安排工作是有一定职权的,不是必须经过矿长的同意。但是,是否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区域不是本案的争议所在,本案争议的关键是刘自荣行为的定性。根据公安部公治办[2002]867《关于对将瞬发电雷管改制为延期电雷管的行为如何定性的意见》,在没有任何防护条件下将瞬发雷管改制为延期电雷管,属于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和民爆器材产品质量技术性能规定的行为,不应定性为非法制造爆炸物品的行为。刘自荣身为煤矿副矿长,具有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作为专业的放炮工,理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爆炸物品的管理规定,其改制雷管的行为虽然不构成非法制造爆炸物品的行为,但也属于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和民爆器材产品质量技术性能规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对爆破器材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性规定,无论是使用雷管的企业和操作人员均有义务严格遵守。刘自荣称其依照企业惯例进行操作,作为煤矿特种作业人员,不应以企业惯例来对抗国家的强制性规定,且其改制雷管的行为是为了避免工人因工作失误受到处罚,而不是为了企业的合法利益或者重大利益。一审法院将此种行为认定为系为了避免煤矿生产安全上存在隐患,是从事与企业有利的行为显属不当。米泉市劳动局认定刘自荣不属工伤的理由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原一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二审法院予以改判是正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1条第(1)项的规定,判决:维持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2002)昌中行终字第32号行政判决。
(六)高检行抗(2011)2号行政抗诉书
刘自荣不服再审判决,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该院审查后提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于2011年3月31日以高检行抗(2011)2号行政抗诉书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抗诉理由如下:
一是米泉市劳动局第24号《决定》第1条认定刘自荣不属工伤认定事实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煤矿仓顶拉空,对煤矿安全造成隐患,且炮工无法下井工作,对生产造成影响这一事实客观存在。虽然刘自荣改制慢发雷管有避免工人因工作失误受到处罚的因素,但从根本上说是为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为了排除煤矿生产安全上存在的隐患,与其工作有关联,是从事于企业有利的行为。即使不在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只要刘自荣的行为不构成违法、犯罪或蓄意违章,则应对其认定为工伤,享受相应的待遇。终审判决认定刘自荣改制雷管的行为是为了避免工人因工作失误受到处罚,而不是为了企业的合法利益或重大利益属认定事实的证据不足。本案中,刘自荣的行为符合《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第(1)项规定“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而米泉市劳动局第24号《决定》适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第(4)种情形,对刘自荣不予认定工伤,并未排除其他认定工伤的情形,适用法律错误。
二是米泉市劳动局第24号《决定》第2条不认定刘自荣工伤的理由,适用法律错误。公安部《关于对未经许可将火雷管改为电发雷管的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将火雷管改为电发雷管属非法制造爆炸物行为,而刘自荣与余远贵等人是将瞬发电雷管改制为延期电雷管,不符合该批复规定情形。公安部公治办[2002]867《关于对将瞬发电雷管改制为延期电雷管的行为如何定性的意见》中明确答复,对将瞬发电雷管改制为延期电雷管的行为不应定性为非法制造爆炸物品。终审判决对刘自荣将瞬发电雷管改制为延期电雷管的行为不应定性为非法制造爆炸物品进行了确认,既然刘自荣的行为不应定性为非法制造爆炸物品,其行为就不构成违法或犯罪。米泉市劳动局第24号《决定》适用公安部《关于对未经许可将火雷管改为电发雷管的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和《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9条第(1)项的规定认定刘自荣不属工伤,适用法律错误。终审判决先认定“改制雷管的行为属于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和民爆器材产品质量技术性能规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从而认定“米泉市劳动局认定刘自荣不属工伤的理由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是错误的。
三是终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主要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具体来说主要是审查行政机关工作重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事实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正确。具体行政行为有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五种情形之一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的规定应判决予以撤销。本案终审判决已认定刘自荣改造电雷管行为不属于非法制造爆炸物品行为,也就对米泉市劳动局第24号《决定》中不认定刘自荣工伤的理由予以了否定,按照法律规定应当判决予以撤销。
(七)(2006)新行再字第2号行政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抗诉后,裁定提审并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于2013年3月21日作出(2006)新行再字第2號行政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再审审查查明的事实与原一、二审查明的事实一致。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认为:刘自荣作为副矿长,其基于煤矿正常生产的需要而与其他炮工一起在工人宿舍内将瞬发电雷管改制成延期电雷管,并因雷管爆炸而受伤,尽管其中不能排除具有避免工人因工作失误遭受处罚的因素,但该行为显然与本单位工作需要和利益具有直接关系,符合《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第(1)项规定的情形。公安部《关于对将瞬发电雷管改制为延期电雷管的行为如何定性的意见》认为,雷管中含有猛炸药、起爆药等危险物质,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条件下将瞬发电雷管改制为延期电雷管,属于严重违反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和民爆器材产品质量技术性能规定的行为,不应定性为非法制造爆炸物品的行为。参照上述规定,本案刘自荣将瞬发电雷管改制成延期电雷管的行为,不属于《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9条第(1)项规定的“犯罪或违法”情形。原米泉市劳动局作出第24号《决定》的理由和依据,与本案事实和有关规定不符,不予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06)新行再字第2号行政判决认定刘自荣改制雷管行为是为了避免工作因工作失误受到处罚,而不是为了企业的合法利益或重大利益,并据此判决维持昌吉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2002)昌中行终字第32号行政判决,属于认定事实证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应予纠正。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理由成立,予以采纳。
【裁判理由之法理评析】
本案争议起因于工伤保险认定。工伤保险是指依法为在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其亲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2]工伤保险是世界上产生较早的社会保险项目,最早的工伤保险立法见诸于德国1884年颁布的《劳工伤害保险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权纳入国际人权谱系,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权利。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25条允诺人人“在遭到失业、疾病、残废、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社会保障”。《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规定了社会保障权利的“一般条款”,[3]即“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在此基础之上,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了《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以“菜单式”结构建构了社会保障体系,具体包括:医疗、疾病、失业、老年、就业工伤、家庭、孕产期、因病残丧失工作能力、幸存者等九大部分。在我国,工伤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并且通过行政立法具体化为劳动保险法律规范,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利的实现。1951年国务院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1996年劳动部制定《工伤保险试行办法》,2003年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修正),都对工伤保险的保障范围、标准、认定程序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本案当事人刘自荣的工伤事故发生于2001年,应适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进行工伤确认。《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规定了应当认定工伤的具体情形;第9条规定了不应认定为工伤的具体情形。米泉市劳动局依据《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第(4)项和第9条第(1)项的规定,认为刘自荣的伤害不是发生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区域,且其行为属违法行为,因此作出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认定刘自荣行为违法的依据主要是《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和公安部《关于对未经许可将火雷管改为电发雷管的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对事实和证据,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上下级法院之间、法院与检察院之间均无异议。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适用法律的问题,但并不是关于适用哪部法律法规,而是对法律中具体条款的适用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争议,根源应是对事实认识不同、法律规范理解不同所致。如果说司法权的行使必须做到“裁决只能是法律条文的准确解释”,[4]那么法院适用法律就绕不开对法律文本的解释。为了准确地解释法律文本,法官必须深入到立法背景、社会价值观念之中探究法律文本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拉伦茨将法律文本和立法资料放在一起,作为探究法律含义的材料,具体包括:(1)法律本身、法律的前言、指导性规定、标题、法律的意义脉络以及由此显现的价值决定;以及(2)不同的草案、讨论纪录及添附在草案中的理由说明,国会的报道。[5]由于我国立法特别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遵循着“宜粗不宜细”[6]的立法指导思想,立法讨论材料承载的有关立法背景、起草经过、争议问题、解决方案、处理分寸等信息十分有限,甚至极度匮乏。但我们可以通过对法律条款上下文的内容及其关联的考查,结合立法目的进行系统解释。
《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1条明确了立法目的,即“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可见,保障劳动者社会保障权是《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首要立法目的。这也符合《劳动法》对劳动者权利保护的立法精神。因此,对相关法律条文应向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方面进行解释。如对刘自荣改制雷管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就不应简单地认为是“避免工人因工作失误遭受处罚”,而应结合:(1)刘自荣副矿长的岗位职责;(2)客观事实,即一方面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因炮工无法下井从而影响煤矿生产,认定其行为“与本单位工作需要和利益具有直接关系”。同时对刘自荣在工人宿舍改制雷管的行为,不应认定为“未经领导指派,属个人私自制造行为”,而应综合刘自荣的职责、改制雷管的目的、改制行为的背景等因素分析判断其行为的性质。
另外,《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精神也应成为分析认定刘自荣行为性质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案件历经12年。在这期间,中国的人权事业已有了飞跃式进步,人权观念已有了突破性发展,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人权写入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这期间,法律规范已实现了新旧法的更替,从《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发展到《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国务院出台制定的《工伤保险条例》,更加突出了对劳动者社会保障权利的保护。如《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第(9)项规定“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认定为工伤。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如果要认定为工伤,还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二是在上下班的必经路线上。“必经路线”实质上是将上下班路线“固定化、唯一化”,不允许有多种选择。而《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6)项只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删除了“必经路线”,充分考虑了日常生活中这样的现实情况:即职工上下班的路径并非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唯一的,而是存在多种选择。并且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工伤认定中的“三要素”——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合理目的——更倾向于扩大解释。如2014年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14年9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第6条规定:“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这种认识观念必然会影响到法院对刘自荣案的审查判断。[7]法院在认定刘自荣的行为应适用《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第(1)项时,没有对“重大利益”进行任何的解释,直接定性为“与本单位工作需要和利益具有直接关系”。但“利益”之前却少了“重大”两字,不知法院是有意而为,还是疏忽遗漏。
注释:
[1]《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2013年第5期,第26-30页。
[2]贾俊玲主编:《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4页。
[3]与“一般条款”相对应的是“特别条款”,特指《公约》第10条对母亲的社会保障权利。
[4]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7-158页。
[5]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9页。
[6]邓小平在1978年的《解释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的法規,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出全国能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从而确立了我国“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指导思想。
工伤社会保险 篇4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教师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篇5
一、民办学校教师工伤
民办学校应当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其教师工伤应按《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根据《通知》规定,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工伤保险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不属于财政拨款支持范围或没有经常性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第二种是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仍执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伤政策。第三类是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可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也可按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工伤政策执行。是否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根据举办者的不同,学校分为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第2条,所谓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条第1款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事业。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通知》第六条规定:“本通知所称民间非营利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可见,民办学校应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其工伤保险应属于《通知》中的第一种情况,即应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根据《通知》第1条的规定,民办学校的教师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其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待遇标准等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公办学校教师工伤
公办学校由各省决定是否参加工伤保险。决定参加统筹工伤保险的,教师工伤按《工伤保险条例》处理,否则,按有关工伤政策执行。
公办学校是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事业单位,有稳定的经费(国家预算拨款)来源。显然,公办学校不属于《通知》中第一种“应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的事业单位。
根据《公务员法》第106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这就是对“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规定。这些单位从履行职能的性质看,其行使的实际上就是行政管理职权,但使用的是事业编制和事业经费。而学校的基本职能是组织教育教学,并未得到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公共事务管理。因此,公办学校也不属于《通知》中第二种“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公办学校属于《通知》中的第三种情况,既可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也可按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工伤政策执行。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如果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公办学校这类事业单位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则学校教师工伤应按《工伤保险条例》处理。否则,学校教师工伤应按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工伤政策执行。
教师因公死亡。依照工伤政策,事业单位人员工伤死亡政策现仍执行的是人事部、财政部人薪发(1994)48号《关于工资制度改革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其中关于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发放标准:批准为革命烈士的,为本人生前40个月工资;因公死亡的,为本人生前20个月工资;病故的,为本人生前10个月工资。一次性抚恤金的计发基数为本人生前最后一个月职务(技术)工资与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津贴之和。
对于因公死亡还需要进行因公死亡职工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核定与因公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的劳动能力鉴定。而这些在现行事业单位工伤政策中均没有涉及。但各地大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规定,可依照执行。
教师因公致残。为了做好各级各类公办学校教师的评残和抚恤工作,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各级各类学校公办教职工因工负伤致残抚恤问题的通知》,要求根据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负伤致残抚恤问题的通知》((89)财文455号)对公办教师评残和抚恤。按(89)财文455号规定,教师因公负伤评残条件参照《革命伤残军人评定伤残等级的条件》执行,评残程序、伤残保健金、补办评残手续等按照财政部、民政部(89)财文455号执行。各地实践中由人事部门、主管部门、民政部门批准、评定。具体评残程序是:首先,教师因公负伤后,应给予积极治疗。其次,对负伤致残者,在治疗终结或者伤情相对稳定后,凭县级以上医院的检查证明,由所在单位按评残条件评定伤残等级,填写“因公评残审批表”,按隶属关系,报省级有关部门批准,发给“伤残抚恤证”。评定伤残等级后,可根据等级领取伤残保健金。此外,在实践中,一些地方还根据形势的发展,结合实际制定了符合现行法律精神的地方政策,如规定包括教师在内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公负伤评残条件根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执行,将伤残评定权力下放到县级人事部门,还规定了评残程序、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等。
教师因公负伤未致残。由于国家事业单位长期实行的是公费医疗,那么对于教师因公负伤的治疗,教师个人是不承担医疗费的,按有关文件执行,但对于已参加医疗保险的,按保险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对需要住院治疗的,由单位按当地因公出差标准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需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食宿费按因公出差标准报销。在公伤医疗期间继续享受原单位的工资福利待遇,工龄连续计算。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民办学校和省级政府决定参加工伤保险的公办学校的教师,均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果学校依照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而在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教师发生工伤的,由学校自己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享受工伤保险待遇,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第53条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教师,如果发生工伤而学校在规定的期限30日内未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教师本人可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1年之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工伤社会保险 篇6
1 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条件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工伤职工在工伤认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后,方能办理工伤保险待遇;在办理过程中,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民事诉讼。据此,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条件。发生工伤事故后,有关工伤认定申请主体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请,方能进入工伤认定程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工伤认定申请主体有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我国民事法律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第四条规定,前述“工会组织”包括职工所在用人单位的工会组织以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的各级工会组织。因此,有权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相对比较广泛。
2 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分了两个层面规定:
一是工伤职工所在单位应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有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二是用人单位未在前述日期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以上规定,一方面能督促用人单位和其他申请主体尽快申请工伤认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关系。另一方面,规定劳动者及其近亲属的申请期限为1年,与我国《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规定的时效期限相同,对劳动者的保护较为有利。
3 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性质
关于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的性质,争议较大。有的认为工伤认定的申请期限是除斥期限,因为该期限的起算点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而不是“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符合除斥期限的特征,且没有规定申请期限的中止、中断,属于不变期限。故申请主体在法定期限内没有提出认定申请的,丧失的应是实体权利,而不是胜诉权。有的认为工伤认定申请期限应当是诉讼时效,而不是除斥期限。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限内发生的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工伤待遇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该规定表明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者并未丧失实体权利。因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期限并不完全符合除斥期限的特征。
另外,如将工伤认定申请期限界定为除斥期限,一旦劳动者因客观原因不能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其丧失的是获得工伤保险待遇的实体权利,将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还有人建议完善我国工伤认定申请时限制度,即申请时限的起算点应设定为:“因事故导致的伤害发生之日”,另外以客观标准补充完善,以加强其确定性:事故发生之日为伤害发生之日;如果事故伤害存在潜伏期的,以因事故导致的伤害发生之日起算;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申请延期,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不属于受伤害职工自身的原因超过申请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申请期限内。
笔者赞同第一种观点。工伤认定申请时限不应该适用中止、中断、延长,但《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事故伤害发生之日”应为事故伤害结果实际发生之日。由于一些事故的特殊性,伤害结果在事故发生时并未出现,之后损害后果才发生。故如认定事故伤害结果实际发生之日为申请时限起算日,就可很好地解决一些特殊的工伤事故。
4 超过工伤认定时限劳动者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几种观点
目前司法实践中,关于超过工伤认定时限后,劳动者是否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以普通民事侵权案件直接受理超过工伤认定时限的工伤赔偿案件,分情况按人身损害标准或工伤标准赔偿。如201年《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第4条,如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建立工伤保险关系,因在工伤认定时限内,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其近亲属、工会组织未申请工伤认定,以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人事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应驳回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的申请或起诉,并告知其可另行主张人身损害赔偿,但用人单位对构成工伤无异议的除外。
2008年,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与审判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20条规定,劳动者超过工伤认定申请期限,无法获得工伤认定的,仍可以以普通民事案件向用人单位提出请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如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则由用人单位赔偿。该种观点认为,未在申请时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的后果,是无法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工伤赔偿,并没有法律法规规定在错过申请时限后,职工不能向法院提出工伤认定及相关的民事赔偿。因此,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未在《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时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者可直接请求法院认定工伤,并判决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如《2009年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件相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第9条规定,劳动者请求工伤待遇,未提供劳动保障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的,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其起诉。但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且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并就用人单位双方承担工伤赔偿责任进行审理:(一)劳动者有证据证明其受伤属于工伤的;(二)用人单位对构成工伤没有异议的;(三)非法用工单位与非法用工中的死亡人员就赔偿问题发生争议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不论用人单位是否为劳动者参加了工伤保险,超过工伤认定时限后,劳动者只能通过人身损害赔偿维护自身的权益。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而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条的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四款中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待遇的期限,是指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止。因此,如果因为超过了工伤认定时限导致工伤认定无法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法院应在工伤行政判决中直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认定劳动者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如属于,其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负担。
笔者的观点与第一种大致相同。当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因超过工伤认定时限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赔偿责任的,应按普通民事侵权案件审理,并按照人身损害的标准由用人单位赔偿。
按照 《 工伤认定办法 》 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因此,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职能,对认定不服,可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的标准与人身损害伤残鉴定的标准并不完全相同,工伤保险待遇损失是依照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确定的。而有权做工伤中劳动能力伤残鉴定的机构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未赋予其他机构此权利。
因此,如果劳动者因用人单位原因或自身原因没有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时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则无法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伤残鉴定,因而也就无法确定工伤保险待遇损失。但是,如果因超过工伤认定时限,导致劳动者未进行工伤认定的,如一律不予保护,有损劳动者的权益。故此时可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纠纷认定不是劳动争议纠纷而是普通民事纠纷,则劳动者无需出具工伤认定结论,只需证明自己所受伤害与用人单位有关即可。如此,既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又不会让《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形同虚设。
综上,当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及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均未在规定的时限内申请工伤认定的,劳动者只能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劳动者坚持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工伤保险待遇损失的,人民法院应驳回其请求。为减少当事人讼累,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以外的其他鉴定机构已经对劳动者的伤残等级作出鉴定结论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将案由从劳动争议变更为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并参照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作出判决。
参考文献
[1]周湖勇.工伤认定申请时效的完善[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10(1).
天津:提高工伤保险待遇 篇7
2015年年底前享受伤残津贴的一至四级工伤人员 (不包括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工伤退休人员) , 根据伤残等级每人每月津贴分别增加:一级伤残237元、二级伤残227元、三级伤残217元、四级伤残207元。调整后伤残津贴每月低于下列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予以补齐, 具体标准为:一级3058元、二级2925元、三级2792元、四级2659元。
2015年年底前鉴定为工伤一至四级的退休人员 (包括退职人员) , 根据伤残等级每人每月补贴分别增加:一级伤残60元、二级伤残50元、三级伤残40元、四级伤残30元。调整后工伤人员补贴与养老金之和每月低于下列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予以补齐, 具体标准为:一级3058元、二级2925元、三级2792元、四级2659元。
建言《工伤保险条例》执行 篇8
1. 如何界定“因工外出期间”所受工伤
职工因工外出,势必导致原本相对固定、明确的工作场所、作息时间发生根本变化,职工外出期间的活动与工作单位内部活动相比更为多变,也必然使得风险因素更不可控。此时职工若遭受人身伤害,能否认定为工伤,对用人单位和职工均存在更多的是非争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但对于“因工外出期间”以及其与“工作原因”的界定,历来争议颇多。
对此,《征求意见稿》第一条拟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的‘因工外出期间’的认定,应当考虑职工外出是否属于用人单位指派的因工作外出,遭受的事故伤害是否与其从事的工作有直接的、紧密的联系。”
笔者以为,这样正面原则性地给予否定性规定,恐产生对劳动者不合理地归责。如前所述,正常人在离开其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到另一个环境中活动,即使是日常的饮食起居,亦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风险发生几率的大幅增加。何况因工外出的范围,很难明确区分工作与休闲。本条表述方式易产生排除、限制、缩小本来可认定工伤的情形。本着优先保护劳动者利益的原则,应将本条改为直接列明不予认定工伤的情形,并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增加排除情形,从而将明显与外出工作完全无关联的私人活动所致伤害排除。
建议:本条修改为:“《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的‘因工外出期间’的认定,应当排除明显与工作无关联的纯粹私人活动。”
2. 工伤认定程序与其他行政、司法程序的关系顺位如何协调
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工伤认定程序有时难免与其他行政、仲裁、司法活动交叉。此时,工伤认定程序是先自继续进行,还是先行中止,等待其他行政、仲裁、司法活动完成之后再行恢复?《征求意见稿》第二、三、四、五条对此是采取了先中止后恢复的程序顺位设计。
但笔者以为,工伤保险设立的初衷即以快速解决受伤职工治疗急需,而无论是交通事故、醉酒、吸毒还是自杀的认定,或者人民法院的审判,都不是短期内可以结案的,如果都等到案结事了再来进行工伤认定,恐错过工伤治疗的最佳时机,工伤保险的急难救助宗旨亦必落空。即使工伤认定程序受其他行政或刑事程序影响而中止,但至少要保证伤者正常治疗所需。对于有意谎报工伤骗取工伤医疗待遇的,完全可以通过治安行政甚至刑事处罚来追究其违法责任。因此,《征求意见稿》至少应当针对上述程序交叉情形中,工伤保险基金应急救治作出相应的特别规定。
而就劳动关系存在与否的争议,则更不应该影响到工伤认定程序的进行。因为,从根本上说,在资强劳弱的游戏规则下,劳动关系的确认本应属于用人单位的推定责任,对此,非经仲裁与诉讼程序,劳动者有初步的证据即应优先认定或者至少是预定劳动关系存在。加重用人单位排除劳动关系存在的责任,与赋予劳动者确认劳动关系的证明责任,二者不应相提并论。而且,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依然有足够的救济途径来否定工伤认定结论。从实际执行情况看,也鲜有工伤认定结论因为劳动关系被否定而撤销的,更罕见因申请者伪造劳动关系致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基金受损的情形。果真如此,一经查实,申请者面临的将不仅是退回工伤保险待遇之民事责任,更将面临骗保的刑事处罚。本条规定,等于是将此前行之有效的不受劳动关系确认程序干扰的优先工伤认定之实践完全颠覆。
建议:对《征求意见稿》第二、三、四条最后附加一句或者另加一款:“工伤认定程序因有关机关认定、审理而中止的,不影响受伤劳动者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同时删去第五条。
3. 工伤发生后的报告与备案程序宜进一步强化
现阶段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中,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依然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在工伤认定程序中,能否认定工伤,依据什么证明材料做出认定,做出的工伤认定结论能否经得住司法审查,这些问题往往令主管部门顾虑重重。过往实践中,常有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因为工伤认定的程序或者证据上存在的瑕疵坐在行政诉讼的被告席上,一个非常突出的原因就是,主管部门往往是在工伤发生后若干天才介入到工伤处理程序中,有关劳动关系、工伤发生环境等均已变化甚至被人为破坏。
而建立并完善工伤报告与备案程序,将直接关系到特定区域与行业的职业安全建设之成效,也关系到劳资双方特别是劳动者能否顺利享受到工伤保险保障之便利。一般来说,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在工伤发生后介入的时间越早,其对工伤事故相关信息掌握的程度越详细,也就越便于其及时有效地做出认定决定。
《工伤保险条例》仅规定了工伤认定的申请制度,而并未就工伤报告与备案程序做出专门规定,这不能不说是《工伤保险条例》框架下工伤保险制度尤其是工伤认定程序的缺憾。《征求意见稿》第六条对此作出了填补性规定,但对报告的期限则规定得过分长了些。因为,既然仅仅是“报告”,根本无需5个工作日,这一点,与无论是工伤保险的救急宗旨,还是行政处理的时效要求,均显有悖。
2012年实施的《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的第1个工作日,通知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及其参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两相对比,建议《征求意见稿》吸收《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之长,缩短报告期限,并且将报告制度从因突发疾病死亡情形推广到全部工伤事故的处理中去。
建议:《征求意见稿》第六条修改为:“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的第1个工作日,通知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及其参保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4. 工伤保险受惠对象应进一步扩大
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工伤保险的施用对象一直存在争议,其中尤以实习学生、退休人员能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之争议为最。
对此,笔者以为,劳动是现存人类世界存在并发展的最主要动因。劳动能区分等级吗?否!生、熟手之间能区分的只是有效劳动成果,而不应是劳动本身。在劳动关系领域,存在试用期一说,但因为法定的最低工资保障,而使任何劳动者不必担心其劳动被贬低成劣等更不可能成为负担、累赘。
劳动如此,劳动者自然更不应当被人为地区分出三六九等。如果说计划经济年代还有所谓实习、学徒之说,那也是因为当年的在校学生尤其是大中专院校生享受着相当的独立保障,彼时的大学生是享受着国家工资待遇的。但现如今呢?教育已市场化多年,在校生的既有国家保障已荡然无存,在校生一旦进入用人单位,即已成为(或者至少是暂时成为)劳动者,所处环境变了,活动内容变了,风险也完全不同学校,保障劳动者职业安全不应因身份不同存在差异。
劳动者不应存在身份区别,即使受现有劳动关系理论的制约,但认定工伤的“三工”(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工作原因)因素与劳动关系的内涵并非完全等同。因此,即使不予确认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属劳动关系,但亦不应影响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者,再次也应使遭受工作伤害的实习学生享受到的补偿水平与工伤保险保障水平大体持平,如此方能体现劳动人权之公平。
与此相同,劳动者虽达到退休年龄,但仍在与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一样提供劳动,即使因为年龄的差异导致其某些劳动指标弱化,但在人身安全保障这条底线上,社会保险制度不应对他们另眼相待。
建议:《征求意见稿》第七条、第八条作相应修改,确保实习学生与退休又受雇人员遭受事故伤害或者罹患职业病后能够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如果一定要将此两类人员排除在现有工伤保险基金之外而选择由用人单位为其购买商业保险,那么,其所享受的商业保险待遇亦不应过分低于工伤保险保障水平。
5. 职业病人工伤保险待遇计算基数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与生活消费的发展
职业病作为工伤的一种特殊情形,与普通工伤相比,具有诸多鲜明特点,比如潜伏期长、不可逆转、终身不愈,而且其诊断与鉴定程序也是一般工伤所不具备的。种种特点决定了职业病人从发病到诊断再到享受工伤待遇,与其最后离开原工作单位相距有时不止一年两年,数年甚至数十年,职业病人自身的劳动能力、健康状况、生活际遇均发生了变化甚至重大变化,而社会经济也在日新月异,特别是在现阶段我国高速发展时期,人们的收入与消费水平变化极大,十年前能买一斤猪肉的钱,现在可能只够买一瓶矿泉水了。
而工伤保险制度中多项待遇均离不开患者本人工资这一指标。大跨度的时间变化,势必导致患者本人工资项在标定其工伤待遇时,面临着失真甚至完全无法对应实际权益的风险。
《征求意见稿》第十条、第十一条分别针对退休人员和离职人员诊断为职业病的工伤待遇分别作出了规定。如果说第十条以月平均养老金作为计算基数尚且考虑到了经济指数的变化,那么,第十一条仍然套用第十条模式仅仅规定劳动者最后12个月在职期间的平均缴费工资一项作为其工伤待遇的计算基数则完全不合理。因为,这样的规定完全忽略了从劳动者离职到诊断为职业病期间可能长达数年的经济发展因素,忽视了人力资源与经济生活持续发展的现实。
与退休不同的是,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时间节点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并非就此停滞不变,由于职业病的潜伏期一般都比较长,现实中劳动者诊断为职业病的时间可能会晚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之时数年,此时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可能较当年大大提升,或者即使在与原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并无固定收入来源,但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可能依然持续提升,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此时,再套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前的本人收入,可能对劳动者产生极大不公平。
建议:为公平计,宜取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前本人工资水平,并结合确诊地或者职业病发生地(按就高原则)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来确定劳动者诊断为职业病之时的工伤待遇计发基数。
6. 劳动者在同一单位多次发生工伤时应分别计算工伤待遇
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多次发生工伤的,在终止或解除劳动、聘用合同以及终止劳动关系时,计算其一次工伤待遇时,是按照最高伤残级别的工伤计算呢,还是先按各次工伤分别计发相应待遇,再合并相加计算其最终应得待遇呢?《征求意见稿》第十三条采取了按最高伤残级别计算的原则。
笔者以为,每一次工伤对劳动者所造成的伤害都是完全不同的,按伤残等级以就高的原则计发工伤保险待遇,意味着对较低等级的伤残补助的剥夺,此举完全违背了社会保障“伤残-补助”的基本架构和宗旨,而且也无形中将用人单位造成多次工伤的相应责任一笔勾销,这对劳动者权益保障显失公平。试问,一次性断三指与先后三次各断一指,伤者的所遭受的身心创伤能等同吗?
建议:为公平计,宜取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前本人工资水平,并结合确诊地或者职业病发生地(按就高原则)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幅度,来确定劳动者诊断为职业病之时的工伤待遇计发基数。
7. 因法定情形停止支付工伤待遇的决定,不宜赋予溯及力
《征求意见稿》第十四条规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停止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在停止支付待遇的情形消失后,自下月起恢复工伤保险待遇,停止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不予补发。”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了3种应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包括: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拒绝治疗的。据此规定,具备法定情形的自然不再享受工伤待遇,相对应的,社保基金及用人单位亦不再支付相应待遇。严格来讲,劳动者符合前述3种情形之一且能证明确属劳动者自身过错所致,其当然不宜继续享受工伤待遇,但如果劳动者拒绝鉴定与治疗属事出有因,甚至不排除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此时能否一律停止享受工伤待遇呢?
此三者中,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情形好界定,但拒绝鉴定与治疗的情形就比较复杂,究竟是劳动者拒绝还是用人单位设法逼迫劳动者“拒绝”难以界定。实践中,常见劳动者伤情尚未稳定而用人单位(包括一些医疗机构)催促伤残鉴定的,而此时鉴定显然对劳动者不利,如果劳动者因此拒绝接受鉴定就停止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岂不是纵容了无良用人单位与医院的恶行?或者劳动者要求进行鉴定而用人单位拒绝或者拖延办理相关手续如盖章确认,由此导致鉴定日期被不合理滞后的,用人单位反称劳动者拒绝鉴定,责任在谁?又如,用人单位为了逼迫劳动者放弃或者缩短疗程,无理要求劳动者从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医院转院到较差条件甚至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医院,此时劳动者能否拒绝呢?答案不言自明。
工伤保险到底保护谁 篇9
为谁而设
工伤保险到底保护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 实践中却有不同的回答。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工伤保险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工伤保险适用的是无过失补偿原则, 也就是说无论劳动者是否因为个人原因导致自身遭受事故伤害, 排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外, 用人单位都需为受伤的劳动者办理工伤认定手续, 使其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此, 在不少用人单位看来, 工伤保险是保护劳动者的, 甚至有些用人单位认为工伤保险保护得“过了头”, 不明白为什么劳动者自身有错, 单位还需承担责任, 这不是在纵容劳动者违反工作规定, 造成工伤事故吗?有些劳动者则认为工伤保险是保护用人单位的:首先, 用人单位参加了工伤保险, 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 用人单位仅需承担一部分责任, 如果单位再购买了商业保险, 几乎就是零风险;其次, 如果是用人单位对工伤事故心存故意, 如:使用废旧设备, 或设备存有故障而强令劳动者作业, 导致劳动者受伤, 却因为工伤保险的存在, 劳动者无法追究用人单位的赔偿责任, 这在不少工伤者看来极为不公。
对于工伤保险到底保护了谁, 《工伤保险条例》在第一条开宗明义指出:“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制定本条例。”根据该条例的规定, 工伤保险一方面是向遭受事故伤害的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另一方面也是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是工伤保险试图保障的对象。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为了享受工伤保险的保障, 用人单位需要交纳工伤保险费, 劳动者则需放弃起诉用人单位侵权赔偿的权利, 互有付出, 才互有所得。
不过, 我国的工伤保险设置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说, 皆有不足之处。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购买工伤保险只能化解部分风险, 在2010年《社会保险法》颁布之前, 用人单位在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情况下, 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 用人单位还需承担: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待遇, 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 五级、六级伤残等级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 工伤职工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过重的负担比例, 在一定程度挫伤了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积极性。2010年《社会保险法》的公布, 一定程度化解了用人单位的成本, 但是用人单位还需承担部分工伤保险待遇。至于用人单位所说劳动者违章仍然享受待遇的“不公”, 则是对劳动者过于苛责。人不是机器, 即便是机器, 也有出故障的时候, 有些伤害是难以避免的。劳动者违章造成事故, 虽有过失, 却并不意味着劳动者就是故意为之, 错不至于弃其不顾。
对劳动者来说,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不公”之处在于, 无过失补偿原则没有一以贯之。所谓无过失补偿原则, 就是不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否有过失, 一旦发生工伤事故, 即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给予相应待遇的原则。按理说,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有一方故意造成工伤事故, 工伤保险的风险化解功能就应该停止。《工伤保险条例》对劳动者故意行为的追究是比较到位的, 只要是劳动者自杀或是自残的, 就不能认定为工伤。但是, 如果用人单位故意为之导致工伤事故, 虽然根据《安全生产法》可以追究用人单位的行政甚至是刑事责任, 但是对于用人单位民事责任的追究实际上是空白, 这点对于劳动者来说的确不公。此外, 工伤保险补偿劳动者的部分损失, 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的精神损失无法主张补偿, 从补偿数量上来说, 工伤保险的补偿并不是最优的。
说到底, 工伤保险是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而设, 但是无论劳动者, 还是用人单位都没有得到工伤保险的“偏爱”, 他们都从工伤保险中受益, 却也因为工伤保险遭受某种程度的“损失”。
工伤保险并不是劳动保险, 也不是劳动法保险, 而是社会保险, 是社会生活中各种职业劳动者都理应享有的伤害保险
谁能享受
回答了工伤保险为谁而设的问题, 其实并没有完全回答工伤保险到底保护了谁这个问题。工伤保险虽然是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而设,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被称为劳动者的人和被冠以单位之名的机构都能够享受工伤保险。在我国, 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有较为严格的设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应该参加工伤保险, 而许多非法用工单位是不能参加工伤保险的。
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 哪些劳动者能够参加工伤保险则较为复杂。造成这个问题复杂的根源是我国法律对于劳动者的使用较为随意, 使得虽然都名为劳动者, 却并非因有劳动者的称谓而自动享受工伤保险。我国《宪法》对劳动者的使用最为宽泛, 几乎一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都可以称为劳动者。但是, 专门规范和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法》, 却把劳动者主要限定为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且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人。至于什么是劳动关系?又是一个极为复杂, 学界至今仍在纠缠不清的问题。简单的说, 在各类企业工作, 受企业管理和支配, 工作内容与企业相关, 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的人可以视为劳动者, 这种人通常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 有很多例外, 例如:在校的大学生利用休息时间或寒暑假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 不能与所在单位形成劳动关系, 不能享受工伤保险保障;已经退休的劳动者被单位返聘或被其他单位雇佣的, 因为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而无法被工伤保险覆盖;为家庭和个人提供服务的家政工, 因为工作对象是家庭而不是单位, 也不被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那些没有单位的自由职业者, 灵活就业人员, 因为缺少稳定的就业单位, 也不能享受工伤保险。
此外,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民, 以打鱼为生的渔民, 也被排除在工伤保险之外, 原因是他们并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相对于这些劳动者来说, 公务员和军人则相对特殊。从建国之初到现在, 军人都是享受相对独立的伤残抚恤制度;公务员则长期以来是参照军人伤残抚恤制度执行。但在实践中, 我国各地的做法又参差不齐、多种多样。随着工伤保险制度的深入推进, 我国不少地方, 例如北京、天津、海南等省市实际上已经突破了《工伤保险条例》对于覆盖范围的限定, 将公务员纳入到工伤保险之中。
由此看来, 工伤保险绝不是针对各种工作伤害的保险, 也不是针对所有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的保险。在我国, 工伤保险尚未定位为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职业伤害保险, 而是针对部分劳动者的工作伤害保险。
实际保护了谁
如果要深究我国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相对较小, 将一部分通常意义上的劳动者排除在外的原因, 那么就不得不反观我国工伤保险制度产生的法律根源。在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劳动法, 有的只是劳动行政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要求我们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法, 确立具有相应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劳动力所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为此, 我国在1994年颁布了《劳动法》, 那时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劳动法》应运而生显然无法摆脱当时制度局限的束缚, 也因此深深烙上了计划经济的印记, 硬性地将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关系一方, 将为个人或家庭工作的一切劳动者和相对于正规就业的灵活就业人员排除在劳动法保护之外。基于《劳动法》模子“倒出”的工伤保险制度, 虽然比《劳动法》晚了10年, 但是在保护范围上深受《劳动法》的影响, 其覆盖范围仍然停留在了1994年时期, 这不能不说是立法的遗憾。工伤保险不是保护了所有劳动者, 而实际上主要保护了《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
《工伤保险条例》有哪些新规定 篇10
一、扩大了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
第一,所覆盖的企业范围扩大了。《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简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权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原《试行办法》第二条虽然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及其职工必须遵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但原劳动部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中要求,“工伤保险应当覆盖所有城镇企业及其职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在乡镇企业开展工伤保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可见,在工伤保险所覆盖企业的范围上,《条例》的范围扩大了。最重要的是真正把乡镇企业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都纳入了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另外,根据《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大于《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撕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覆盖的企业,这三项保险所覆盖的企业主要是城镇各类企业。将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地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应该是今后立法的方向。
第二,规定个体工商户应参加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同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原《试行办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办法”。通过比较可见,《条例》和原《试行办法》在个体工商户参加工伤保险方面存在两点区别:首先,《条例》对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依照条例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做出了强制性规定,即所有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必须参加工伤保险,为其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只是考虑到中国地域广大,地区间的个体工商户的情况差异很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管理手段和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条例》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具体步骤和实施办法;其次,按照《条例》的规定,不仅城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乡镇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也应当参加工伤保险。
第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也要参加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和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财政部门制定。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工伤保险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事行政部门、民政部门、财政部门等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原《试行办法》没有规定企业以外其他单位的工伤保险制度。《条例》将机关、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等也纳入工伤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是社会保险立法的又一巨大进步。
第四,对违法用工主体的受雇人员的工伤赔付问题做出了规定。违法用工主体的受雇人员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由该单位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标准不得低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违法用工主体是指不具备法律主体资格的单位,包括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注册、备案的单位,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等。这类无用工资格的“单位”,实际上并不成其为单位。但现实生活中,确实常出现这类“单位”违法用工,甚至导致所雇人员因工负伤、致残、死亡、患职业病的事件,而且,由于这类“单位”是违法经营,违法用工,更不注意安全生产,工伤发生率远高于正常的合法经营单位。这些单位从法律上说不具备从事民事活动的主体资格,因而不得招用人员,但他们却违法招用了人员。虽然从合同法原理上讲,这种劳动合同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但是劳动合同具有无法恢复原状的特点,由此造成的对职工的伤害理应得到赔偿,因此,《条例》对这类“单位”的工伤问题的处理也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第五,对出境工作人员工伤保险的规定更有利于劳动者。《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据前往国家或者地区的法律应当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中止;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这一规定与原《试行办法》的规定有较大变化。两相比较,《条例》的规定更符合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也更有利于保障外派劳务人员的利益。这样规定,既可以保证外派劳务人员避免双重或多重参加工伤保险,又可以保证劳动者能被工伤保险制度所覆盖。
二、扩大了工伤保险所覆盖的事故范围
原《试行办法》第八条规定了属于工伤事故的十种情形,而《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将属于工伤的事故分为应认定为工伤和视同工伤两类,具体情形也是十类。《条例》根据近年来的实践,对有些属于工伤的情形做出了更明确的规定,例如,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也属于工伤。另外《条例》还有些规定比原《试行办法》更为精确,例如,原《试行办法》规定的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属于工伤。《条例》改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这样规定显然更具操作性。
仔细比较可以发现,《条例》实际上扩大了工伤事故的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条例》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也属于工伤。而原《试行办法》对此是这样规定的: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属于工伤;《条例》的规定取消了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二是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取消这两个因素,说明只要是上下班途中的交通事故,不管时间和路线,也不管是否是受害职工本人的责任,都属于工伤。另外,《条例》还明确了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这里所说的交通事故不是一般的交通事故,而是道路交通事故,即机动车事故是发生在交通道路上的,非道路交通事故不在此列。
第二,《条例》第十六条排除在工伤事故范围的情形比原《试行办法》第九条规定的情形减少了。一是将原规定的“犯罪或者违法”改为“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两相比较,将违法不属于工伤缩小为因违反治安而伤亡,这样规定,将使大量按原规定因违法而初排除在工伤事故范围之外的事故,纳入到工伤事故之中;二是取消了原规定不属于工伤的因斗殴或者因蓄意违章而受伤的情肠三是将因酗酒导致伤亡的改为因醉酒导致伤亡的。这样规定,更科学合理,因为醉酒是一种喝酒所造成的状态,是可以界定的,而酗酒则是一种行为,并不一定导致醉酒的状态。
三、有关工伤认定的问题更明确
关于工伤认定,与原《试行办法》相比,《条例》明确规定了几个事项。
第一,工伤认定申请人。《条例》规定,工伤认定的第一申请人为职工所在单位,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的第二申请人为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条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第二,工伤认定机构。工伤认定机构为用人单位所在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实行省级统筹的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就是由区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这一规定,取消了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权。当然,如果当事人对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向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复议,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重新做出认定决定。
第三,提出申请的时效。提出申请的时效,工伤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为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为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年内。超过了这个时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再受理。
辽宁沈阳:启动补充工伤保险 篇11
近日, 辽宁省沈阳市将启动全市统一管理的补充工伤保险。该项保险的实施, 使沈阳市工伤职工的保障水平在工伤保险待遇的基础上得到大幅度提高。
据介绍, 沈阳市补充工伤保险是以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前提, 用人单位需要在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基础上办理补充工伤保险业务, 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不能单独参加补充工伤保险。沈阳市补充工伤保险与基本工伤保险均实行按月核定、按月缴费, 费用由用人单位缴纳, 职工本人不需缴纳。缴费标准以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行业风险分类为基础, 具体标准为:一类行业每人每月5元, 二类行业每人每月8元, 三类行业每人每月10元。用人单位办理补充工伤保险, 首次缴费后, 次月1日起, 参保职工开始享受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参加补充工伤保险后, 应按月足额缴费, 未及时缴费的, 参保职工在欠缴期间不享受保险待遇, 补缴欠费后, 参保职工只能享受欠缴期间内工亡补偿金以外的其他保险待遇。 (李文瑞) ■
【工伤社会保险】推荐阅读:
工伤保险11-23
新《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实操应对策略与有效调岗调薪、裁员解雇08-08
广州工伤认定申请及申领工伤保险待遇程序08-26
德国的工伤保险07-15
市级统筹工伤保险11-28
如何申请工伤保险06-08
陕西工伤保险条例06-17
工伤保险相关规定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