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2024-10-19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共9篇)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1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社会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就拿电话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距现在也不过三十多年,那时的电话是摇把儿的,你要和谁通话,得像电影《手机》里那样,先要通总机,再由总机要通你要的那个人的单位电话,再由单位接电话的人去找你要通话的那个人,今天说这个事儿都这么费劲,想想当年要打个电话,那真是太难了,常常不是占线要不通,就是要通了找不着人,遇到急事儿,真是能把人急死。后来,电话机发展到拨号的,可也只有单位有,村里只能到支书、会计家里打电话,还是很不方便,真正方便还是手机普及以后,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你要找谁,就是美国总统,都能和他聊天。手机也从半头砖,到带天线的,到彩屏的,上网的,现在都苹果4了,科技让世界变小了。

再说电视,八十年代我们看电视剧《霍元甲》的时候,电视很少,单位有一台电视,黑白的,14寸,信号不好,还得经常摆弄天线。据说有一家买了台电视,怎么摆弄天线也不行,房顶上举着天线来回跑,家里边抱着电视满地转,最后是把电视机放在楼梯下边的水缸上效果最好,可是用水又不方便了,干脆又买了一口水缸。18寸、20寸彩电的普及是在有了闭路电视以后,效果保证了,大家就舍得花钱了。现在已有了数字信号,电视机也有了大屏幕液晶的、等离子的,还有3D的,据说很快就有70英寸的大屏幕电视上市了。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2

这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是一个热烈追求自我解放的时代, 这也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时代。人们从对知识和信息的饥渴, 转变成现在的信息泛滥, 仅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汗牛充栋”已成了大海一粟, 知识的海洋已把我们淹没。在新的时代里, 成长的烦恼已经不是知识的贫乏, 而是需要努力去规避因知识超载造成的眩晕。

有了互联网, 关键的变化之一就是每件事情都提速了, 我们希望随着眼睛和手指的移动迅速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信息;我们匆匆浏览各个网站, 常常顶多看上一两页就跳出或者打开新网页。这样做的“净效应”就是我们越来越多的同时关注多个不同的话题, 但关注的层次更加肤浅, 结果我们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深入地阅读或思考。关于这一点, 好的一面是人们的信息扫描、浏览和一心多用的能力在不断提高, 由于我们被迫应对操作环境中日益提高的复杂性, 这个变化还是很有用的。但不好的一面是我们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在不断下降。

书刊时代造就了阅读者线性的思维模式, 人们可以沉浸到一本书中, 按照书本的页码和文字顺序, 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思考。而到了网络时代, “即时性”高于一切, 传统阅读演变成“快餐式”阅读。网络文化的高度综合性, 打破了图片和文字的桎梏。形象化倾向诱导人们用“看”去了解世界, 而排斥“想”。“速食”文化下的产物, 大都以短小精悍的碎片化形式出现, 而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出来的更多是“内容翻译者”, 缺少了对问题的反思过程, 长久发展只会弱化人的思维能力。

以往, 人们遇到问题时, 通常会开动脑筋分析问题, 找出解决办法。而现如今, 这样的思维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人们遇到问题, 首先是打开网页, 登录搜索引擎, 输入关键词, 简单的输入便使相关信息一览无余。“不记、不想、不争”, 已经是许多都市白领最普遍的互联网行为;一群“史上最牛的职场达人”宣称自己达到了“三不境界”:不记忆任何资料、不思考任何问题、不撰写任何文案。搜索引擎的功能强大, 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让很多上班族染上了“搜索依赖症”, 形成了思考惰性。

伴随网络的飞速发展, 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 (网络社交) 也正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传统的面对面互动交往方式已发生改变。传统交友方式大多是熟人穿针引线, 或由同学、同事关系发展而来, 传统人际关系多是近距离接触培养感情的结果。而在网络社交中, 交往双方藉由各种网络工具, 以一种“身体缺席”的方式互动。心理学家埃里克·西格曼在一份报告中说, 社交网站等电子媒体是英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的罪魁祸首, 因为它们减少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让小学科技教育与社会生活联姻 篇3

【摘 要】 论文结合学校开展的《“STS”教育理念引领下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省规划课题的研究,围绕“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个主旨,紧抓“STS”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从“打开课堂:将社会生活与课堂教学联姻;注重运用:将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联姻;争做创客:将奇思妙想与外化产品联姻”三个方面阐述了在“STS”教育理念引领下,如何通过“让小学科技教育与社会生活联姻”这样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 “STS”教育理念 科技教育 社会生活 联姻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说过:“让科学技术与自然结成婚姻,把自然嫁给科技为妻。”培根的这一哲学思想与“STS”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因为“STS”教育理念其核心目的就是要改变当下学校教育中科学技术和社会脱节的状态,就是要改变当下学生应用能力差、科学素养低、学习兴趣下降、创造性受损的状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中。自我校承担了《“STS”教育理念引领下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一省规划课题以来,我们努力让学校的科技教育与社会生活联姻,在“联姻”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 打开课堂:将社会生活与课堂教学联姻

课堂是不断向未知领域挺进的探究旅程,我们把课堂当作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有效阵地。朱熹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是如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因此,自开展课题实验以来,我们提出了“打开课堂,将社会生活引进课堂”的举措,要求教师在社会生活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 引进来。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因此,我们要求教师根据适切的内容,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可以引进来的教学诱发点,并以此为支点,引领课堂教学的有效展开,引领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比如教学三年级的数学《正确运用单位》一课,教师将一桶纯净水,一只苹果、一摞书、一只热水壶等物品搬进了课堂,请学生上台拎一拎,搬一搬,感受一下重量,然后在了解了“克、千克、吨”等重量单位以后,请学生再来拎一拎,搬一搬,以此探究要运用怎样的重量单位。接着,教师又引进了生活中的衣服、项链、杯子等物品,请学生帮这些物品选择重量的单位,学生兴致极浓,探究的兴趣也极浓。选准生活中的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支点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地促进了探究行动的展开,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无限的科学探究力。

2. 走出去。“STS”教育理念要求课堂不再封闭,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生活中观察、发现、探究。比如上五年级科学《怎样移动重物》一课,教师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操场,操场上摆放着水桶、箱子、石头等各种各样的重物及几根棍子。我们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寻找移动重物的办法,学生从开始的死搬硬动,到团结合作,再到运用棍子撬动,在这样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思考、分析、比较、纠正、合作、改进的全过程,知识的获得再也不需要灌输,技能的获得再也不是只记住不会运用,科学探究力在这样久而久之地走出课堂的具体“社会生活问题”的探究中渐长。

打开了课堂,将社会生活与课堂教学联姻,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土壤、探究的空间、合作的机会,打开了学生思维辨析的通道,因此也就实现了由“教知识”向“学探究”转型,实现了由“被动灌输”向“主动探究”转型,实现了由“死学”向“活学”转型,这正是“STS”教育理念所推崇的。

二、 注重运用:将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联姻

“STS”教育理念的本质集中在末尾的“S”(社会)上,即强调知识的社会性运用,因此,我们提出了“注重运用,将教学内容与实际运用联姻”的举措,也就是强调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1. 实证式运用。即强调对所学知识的一种迁移性、巩固性运用,正如陆游教育儿子子聿时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种运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主动发现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理解程度,另一方面可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辨力、探究力、操作能力。比如在教学《拒绝浪费》(综合实践)一课后,教师下发了这样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实证式运用:

浪费的现象我的建议实施情况学生带着课堂中学到的认识、知识,去观察社会,去思考改进,去落实跟进。这样实证式的运用将知识与社会有效链接,在社会现实的具体探究性实践中,学生不仅提高了探究力,而且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2. 创造性运用。即强调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重组,富有创意地运用。这种运用重在培养并考量学生敏锐的科学洞察力、睿智的科学思维力、非凡的动手实践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的综合性体现。比如,在教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岩石与矿物》一课后,我们让学生走进街道正在开挖的阳山工地,去认识岩石,学生发现了一块螃蟹的化石,于是,教师就组织学生以“螃蟹怎么上山了?”为主题,开展了创造性的科学探究活动,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去开挖现场勘查,分析比照,居然得出了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所在的区域可能是一片汪洋的结论!这样大胆而富有创意的创造性运用,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地质变迁奥秘的激情,而且锻炼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知识分析、探究的能力。

三、 争做创客:将奇思妙想与外化产品联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次针对中国学生进行的“学习和能力状况的调研”后指出:中国的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有印象,能记忆,会解题,也能考出好成绩,但是,他们一旦进入社会生活,就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观察能力和解释问题的能力欠佳;二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科学探究能力的缺失,就是“STS”教育理念重点强调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运用的接轨。因此,我们提出了“争做创客:将奇思妙想与外化产品联姻”。

1. 有想法即有做法。我们不反对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创意,因为,毕竟每一项发明都是从问题,从想象开始的,没有了想象,就没有了创造的基础,但是我们更注重想法的可行性,可实践性,可物化性,因此,我们着力教给学生探究的基本思路:“发现问题——思考改进——外化物品”,也就是说,你一定要努力通过自身探究性的行为,将想法变成现实。比如,学生发现数学老师上课用米尺画线很费力,有时还会按不住尺子掉下来,于是就有了“怎样让米尺粘在黑板上不动”的小创意,那怎么把创意变成现实呢?有哪些方法可以运用呢?学生几经讨论,就有了“磁性米尺”的小发明,再运用“加一加”“改一改”等方法,最终诞生了集画直线、半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米尺”这个小发明,将想法变成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求真的品性。

2. 有做法即有运用。科学技术最终要能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要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要能为社会发展服务,这就是科学技术的社会性运用,因此,要讲究“实用性、便捷性、有效性”,我们不追求大发明,大创造,但要追求“有做法就有用法”,不能让发明作品成为摆设,不能让小发明“悬而不实”。因此,学生的每一样小发明,我们都努力让他们在生活中发挥作用,哪怕是象征性的,我们也要让学生看到科学技术的社会性运用,我们还要让学生在运用中再发现不足,再改进,在运用中诱发不断探究的欲望,在运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运用中感受到肩负的责任。比如,学生发明的“多功能垃圾桶”,我们放在校园中用,学生发明的“多功能米尺”我们在课堂上用,学生发明的“方便升旗杆”,我们就在周一升旗时用……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作文 篇4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作文

(一)伟人邓小平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又决定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商品的成本,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我们能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医疗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研究出对抗各种疾病的疫苗,减少了人们遭受病痛折磨的机会。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实现了去太空旅游的梦想。

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航天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但也还有一些方面存在不足。比如能源利用率,我们国家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根据“2009能效机制建设国际论坛”的数据,目前我国的总体能源利用效率为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再比如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对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科技和经济呈现出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其最重要的结合点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是促进效益增加和国力增强的有效途径。我国科技成果自身与市场脱节严重,缺乏成果转化时效性观念,科技成果转化投入资金不足。

因而我国一直在强调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一直在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不但国家应该重视科技的发展,而且我们每个人也应该重视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我们的社会应该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

我们要具有用科学技术服务全人类的博大胸怀。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作文

(二)20世纪,很多的科技产品已成功问世,21世纪,科技产品走进大家的生活,现在手机的应用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加强了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交流,以往,到外地去出差,没有手机,人与人之间不方便联系,如果要接待朋友的话,必须要事先用公用电话联系好,再在车站等,如果在路上出现情况,如高速赌车等等,还会等上好几个小时;手机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的生活;现在互联网的普及也更是大大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你在北京,我在上海,我和你足不出户,就可以相互看见对方,还可以通话,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可以参加各种投票活动,可以广知天下事;电脑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的办公,手指只要轻轻一点就可,不再像以前那样用纸质办公,空调现在成了家庭必备的家用电器,让你在家就可以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不再是冬天冷,夏天热,而是一年四都如同春天般的美好。

数码相机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每个精彩的瞬间,让你不再为失去美好的回忆而烦恼,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

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国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作为当前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应该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还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具有献身科学的>勇气和决心,具有用科学技术来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更重要地是,我们还应当教育我们的后代,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作文

(三)科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向来就是一体化的。一方面科学技术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在的信息社会,科技给了人类社会无比强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也给了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必需与环境。若无人类社会的存在,若无人类社会在其它方面的发展,科技也将无用武之地。此外,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的标志、一种文明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标志了工业社会的到来,半导体的出现又将人类带入了电子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的诞生更是标志着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科技给整了社会带来了改变,带来了活力;相反社会的发展也在无形中推进了科技的不断前行。两者相辅相承,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地发展与前进。

普通话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5

1、科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向来就是一体化的。一方面科学技术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现在的信息社会,科技给了人类社会无比强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也给了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必需与环境。若无人类社会的存在,若无人类社会在其它方面的发展,科技也将无用武之地。此外,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的标志、一种文明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标志了工业社会的到来,半导体的出现又将人类带入了电子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互联网的诞生更是标志着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科技给整了社会带来了改变,带来了活力;相反社会的发展也在无形中推进了科技的不断前行。两者相辅相承,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地发展与前进。

然而,科学发展是把双刃剑。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蕴含着新的发展的可能性,又蕴含着不断增长的危险性。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而来。因而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恰恰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而变得十分不可靠。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往往又会对作为社会发展的本质的人的发展构成巨大威胁,科技进步为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为主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精神空虚。科学技术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人类正是因为运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创造并实现了今天的物质文明。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紧张、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作为科技进步的伴生物,不断向人们提出警示:科学技术与社会进步之间又具有显明的二律背反性。所以,著名的科学史家萨顿说,就建设性而论.科学的精神是最强的力量。就破坏性而论,它也是最强的力量。汤因比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总之,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同样,人类也正是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执行了自己精神的“安乐死”。科技要发展,人类得生活,科学地发展,健康的生活,这必须成为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很重大的课题。

2、如今的社会生活,用日新月异这个词来形容真是一点儿也不为过。君不见,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无处不体现出人类的智慧结晶,甚至就连月球上也留下了人类的脚印。这一切都要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发展导致了人类的进步。自从有了人类以来,社会生活就在不断地发展进步,每一次科技上的发明创造,都导致了一个个社会生活方面的飞跃。火药的发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功不可没,造纸印刷术的发明使得文字的记载得以实现,而指南针的发明又是哥伦布、麦哲伦等进行航海的必要工具,否则他们出海不久必会葬身鱼腹!所以,科技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技发展又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社会生活。二十一世纪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计算机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大千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工作上需要的信息资源,我们可以从网络上获得,生活中的大事小情,我们不懂不明白,也可以求助于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现在计算机已经在工作中得到全方位的普及,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手机的出现,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不知道给多少人提供了多么大的方便。数码产品的出现,可以留下我们精彩的瞬间,也可以记录一个个孩子成长的每一时段,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正因为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如此密切的联系,也使得我们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使我们要重视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不仅要自身努力,也要教育下一代,热爱科学,尊重科学。

3、我们不得不概叹,科技已经走入并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比如,你不用在下了班后急急忙忙地做饭了,只要你要在上班前设置好你的电饭煲,它就能在你下班前一小时煮好饭,让你一回到家就可以吃上热气腾腾的白米饭了。在某个石屎森林里迷了路你也不必着急,车上的定位系统能及时告诉你该如何走出迷宫。

科技的进步,不仅影响社会生活,也改变了社会文化。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国家的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国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是密切相关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

比如,我们现在人口越来越多,多亏科技发达了,楼房也可以越建越高了,这样就减轻了地面的压力,而且我们现在上下楼大多都是使用电梯,方便多了.还有,我们现在有了电话、电脑,与远方的亲人联系也方便多了,不像古代,还用什么飞鸽传书,得浪费多少时间呀,要是有个什么急事的话,肯定也耽误了。现在我们只要打个电话,或发个邮件,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对方就能收到。我们还可以通过视频,面对面的和亲人朋友对话。

就在前一阶段,我国的神舟七号飞船发发射成功,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满怀豪情、满怀喜悦,13亿中国人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中国航天员走出飞船舱门迈进太空的第一步,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全新的开始。而这一切的一切,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是分不开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相对外国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来说,我们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还是十分有待提高的。伟人邓小平曾告诉我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要好好发展科技。而我们大学生除了要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外,还要努力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武装我们的头脑,最后还要将我们学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现实生活,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提高做出自己的一分力。

4、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科学技术已经深深的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平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想象一下,假如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假如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假如没有高清楚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文化。

正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也在多种场合提出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很大地进步,步入了科技强国之林。但是,我们还应该熟悉到,我国很多技术都受限于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篇6

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最开始是靠人来运输,有需要运的东西,便用手提肩扛,后来有人发明了轮子,汽车,然后到现在的,大巴火车,高特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人类方便快捷不少,现在,在网上购物,路远的三四天也就可以运到。运输质量,大大提升不少,出门远行有急事也方便多了。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通讯工具,手机还没有在挨家挨户实行开来,短短数年过去,现在每个人手里有一个手机,以前学习知识,疑难杂问要从书本上,老师,朋友,家人那里去了解,现在直接拿出手机问互联网,所有疑难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上课听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在手机上上网搜查。以前人们通信,使用书信,要很久很久才能送到,后来发明了电报,电话,现在要想联系亲朋好友,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聊天,视频,发语音等。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在不断的壮大。科技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重工业的发展破坏环境靠两个腿走遍天下的,现在又快捷的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身体素质就下降了。随着科技的发展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细菌和病毒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强,出现了“超级细菌”。

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篇7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指在经济自身领域内部各要素的平衡发展之外, 还有经济系统与经济外部系统的平衡发展。本来社会发展也就是社会整体发展, 内在蕴含着社会经济发展、社会人文发展等多重组成部分, 是一个大集合概念。事实上社会发展常表现为独立成分。我国从“一五”到“五五”期间所制定的国家五年规划均称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从“六五”后改称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它既表明我国政府对社会发展日益重视, 同时也表明社会发展应是同经济发展相对应的一个专门概念, 既可特指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亦可泛指经济活动以外一切方面的社会进步。二者协调面涵盖了保护资源、发展教育、控制人口、社会保障、民主维护、缩减贫困、卫生保健等许多领域, 其宽泛的内容涉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展、与生产相关的生活条件及自然环境的综合发展等方面。

二、辨证的认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总的来说,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 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条件和重要保障。此外, 既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决定性因素, 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必须致力于经济发展;还要看经济发展固然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尺度, 还有政治、文化、人等方面的尺度。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要求我们随时注意协调经济同政治、文化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否则经济的发展就可能会受到这些“非经济因素”的制约和阻碍。经济发展既在社会发展中占首要位置, 同时又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 它的发展也需要从社会的其他部分输入能量。现代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 影响经济发展的相关因素中, 社会因素已占到百分之七十至八十,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经济发展的非动力因素。政治、文化、科技、教育、法律、文明等社会事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有人这样形容:“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倍增器, 教育是明天的经济, 文化是发展的摇篮, 是一个民族看不见的脑袋, 文明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灵魂。如果说经济发展是“形”, 那么, 社会发展, 特别是科学文化的发展则是“神”, 只有“形神兼备”, 才是真正的发展, 也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具体来说, 社会发展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 社会发展是社会稳定、政治稳定的根基, 以社会发展求社会稳定, 则稳定存、稳定真、稳定久远。很难想象在一个社会秩序混乱、动荡不安、社会安全没有保障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经济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发展。第二, 社会发展决定经济发展的结构和布局, 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失调, 配置不合理。第三,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向导。经济向何处发展, 实行哪一种政治体制, 目前具体进行哪些改革, 这都要靠正确的理论来指导, 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政治参与”, 这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前提。正确的社会发展理论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第四, 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融合膨胀和固基作用。第五, 经济发展的成果要在社会发展中体现出来, 得到检验。社会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 也是经济发展的归宿。

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作用已经在发达国家和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起飞中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来说, 尤其要认真总结和借鉴他国的发展经验, 在经济发展中重视社会发展, 在社会发展中促进经济发展, 使两者均衡发展, 协调进步。我们一定要从执政兴国的高度, 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真正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 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综观各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 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 主要是两大方面, 一是经济要繁荣发展, 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就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来说, 第一, 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 经济应该优先发展, 是第一位的, 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也只有经济发展了, 才会提出相应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例如经济要继续发展, 产业结构要升级, 对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就要提出要求。第二, 经济和社会要协调发展。社会是一个整体, 经济发展不可能长期脱离社会发展而孤军独进, 必然要求社会发展与之相协调。社会发展既要为经济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 也可以满足经济发展本身所不能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 所以社会发展了, 会促进经济发展, 如果社会发展滞后, 不能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或使经济畸形发展。第三, 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因为发展生产及一切经济活动, 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看,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 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 劳动产品少, 只能初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第二,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重也即协调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较大的提高, 温饱问题已经满足, 社会剩余产品增多, 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文化需求, 全面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经济发展本身也对科技、教育、社会环境提出了要求, 而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于是社会发展加快,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旋律。第三, 经济高速发展以后, 社会发展的内容日益丰富, 人们对全面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经济发展将服从于、服务于社会发展, 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总的说来, 在整个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社会发展的比重将不断增大, 社会发展的地位会不断提高。

从总体上看, 我国现在已经越过了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 进入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并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种种认识和体制、结构等方面的原因, 直到现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还没有取得应有的进步, 经济发展了, 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不协调, 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从而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阻滞了经济更加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这种状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经济发展了, 经济结构调整了, 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的调整过来。社会结构包括的面比较广有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等。第二, 经济发展了, 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 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很不协调。第三, 社会管理相对落后, 跟不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 各类事故频发, 造成人、财、物的巨大损失。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实现现代化, 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 还要有现代化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还一定要有现代化的管理。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硬件”要现代化, “软件”也要现代化。第四, 经济体制改革了, 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是社会事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没有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过来。所以我们必须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经济管理体制和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相匹配,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诚能如此, 我国的经济就能更加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 社会各项事业都能蓬勃发展, 从而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得以顺利地实现。

摘要: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也是参照和借鉴当代国际舞台在发展观念、发展战略方面出现的新潮流得出的结论。本文主要讨论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及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关键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王文斗.理论前言.2004年第8期

[3]、陆学艺.宏观经济研究.

人的发展与社会公平 篇8

关键词:人的发展社会公平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理解社会公平,探究社会公平的真正内涵,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应该如何从人的发展角度理解社会公平问题呢?

1 从人的发展角度对社会公平问题的理解

一般而言,社会公平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社会权利上的平等,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社会关系,同时也是人们在道义上对合理利益关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从哲学的角度看,社会公平是指所有的社会主体不仅在社会意义、价值意义上被同等对待,而且他们具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学理论中,针对近代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的政治局限性,赋予了社会公平以新的内涵。在人的解放方面,马克思主义主张在经济领域实现社会公平即人的彻底解放,并提出了最终将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在马克思的伟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指出:“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1]在《哥达纲领的批判》中,马克思又明确提出:“‘消除一切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这一不明确的语句,应当改成:随着阶级差别的消灭,一切由这些差别产生的社会的和政治的不平等也自行消失。”[2]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在马克思的思想基础上指出:“资产阶级建立的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在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3]在此他旗帜鲜明地指出了人民大众对于平等的需求。

在对人的解放主体的理解问题上,马克思主张全人类即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学说与近代人道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4]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更是明确地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在这里所指的共同体或个人自由,应该就是指消灭剥削,消除私有制,消除两极分化,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在此,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发展的清晰阐述中包含着对社会公平的深刻理解,而提出全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也包含着要求所有人平等相待的价值取向。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公平。人们之所以对公平有着诉求,是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近现代社会,社会的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极度不平衡的,都存在着诸如地区之间、种族文化之间、阶级关系之间以及个人之间的差异。由此也会引起人与人之间在生活状况上、文化上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并在这一条件下产生了对社会公平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社会公平不仅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物质生活条件的平等,而且还表现为在精神、道德等方面的平等,体现了人们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高度统一。

从人的生存角度看,公平体现出对物质条件的需求。由于社会经济条件改观,社会生产力在时代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现有的社会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有可能陷入生活的困境而难以自拔,而可以解决这一困境的较好途径就是人们制定公约,确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理念,保障公平得以实现。也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解决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不断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这一理想状态。

不仅如此,社会公平作为人们自觉的价值取向,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从理论上讲,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伟大目标的实现的前提是实现人的价值,也就是要把人的精神、人的道德置于物质财富之上,这一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只有首先把满足人们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作为基础,才能让每个人都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只有人的精神觉悟得到提高,才能真正实现人们在权利、利益和尊严上的平等,人们之间才不会有高低贵贱之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们把社会公平确立为衡量社会运行、制度安排及行为准则的现实尺度,是在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实现的。否则,很多的现实问题就难以回答,诸如为什么各国都只是追求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为什么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只强调社会公平?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较量主要取决于经济实力之间的较量而非道德与伦理?对于这些现实问题的回答,只有从人的发展或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才能得到合理的答案。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社会公平是人的基本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思想与著作中首先强调经济上的公平合理,这不仅表现为他们对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视,同时也表现为他们对人们精神财富的重视。因为他们一直强调物质财富的增加是实现其他需要的基础。他们的这一思想与著名经济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理论如出一辙,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划分理论中,也把物质需求划分为第一层次,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才能有条件谈其它诸如公平与效率,价值与尊严等方面的需求。

从人的发展角度看,生活公平本身就是人们价值的一种体现,公平不是通过其它媒介物来实现的,也不是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就越公平。也不是说社会发展到越高的程度,社会就越公平。理解社会的公平与理解民主是一个道理,有的人认为一个国家是否民主,往往取决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认为经济发展速度越快,这个国家就越民主,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笔者认为,民主的产生是因为民主有利于社会政治秩序、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全面、持续、良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人的发展而言,社会公平有利于人们弥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比如人们在物质财富的分配、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地位的悬殊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由此可见,社会越进步,物质财富就越丰富,人们对公平的需求就越旺盛,对社会公平就更加期待。

在理解了社会公平的深刻内涵之后,我们就会对社会公平的本质,衡量社会公平的标准以及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等问题产生疑问,那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解答呢?

2 社会公平的本质及社会公平的实现

一般而言,社会公平是通过人的发展这面镜子反映出来的,社会公平的实现或实现程度最终都要通过人的生存与发展表现出来。人的发展可以被看作衡量社会公平实现的尺度,而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就成为判断社会公平的最真实的标准。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人们的幸福程度也是由社会公平决定的。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们就用“幸福指数”来作为衡量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的指标。在这里的幸福指数不仅包括生产总值指数,而且还包括健康、文化、环境、福利等多方面的内容,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而在决定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程度的诸多因素中,社会公平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就如何实现幸福而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不局限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是更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非物质需要的满足和发展上来,这时社会公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理论中,他们认为人的发展应当立足于每一个个人,都应当公平的享有各项权利,特别是享有经济上的平等权利,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财富决定人们在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权利。从现实的角度看,在现阶段,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贫富差距、收入不合理等社会问题却日显突出,如果任其发展而不有效控制,这些问题还会更加突出,就更谈不上社会公平了。因此,关注社会公平,注重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尊严,“致力于建设一个没有通货膨胀、失业率极低,也没有收入不平等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皆感到幸福,环境也受到保护。”[6]

从以上分析可知,要想推进人的发展,使每一个个人都得到幸福,就必须实现社会公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呢?

丹尼尔·贝尔曾说过:“从逻辑上讲,平等有三个层次:条件的平等、手段的平等和后果的平等。条件的平等指的是公共权力的平等。手段的平等就意味着机会的平等——获得导致不平等后果的手段的平等。”[7]从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平等三个层次的划分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起点与规则的公平,这一方面注重的是过程而非结果,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又极易导致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则是结果的公平,这一方面注重的是结果而非过程,从而就会导致人们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效率。而现今争论的重点在于应该倾向于哪一个方面。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仍然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强调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就可以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使社会获得更好、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使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从另一个方面看,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追求结果的平等,实现全人类从物质到精神上的全部解放,最终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样的结果就意味着人们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与此相反,人们在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在经济利益上尔虞我诈,政治上勾心斗角,腐败盛行,导致人们收入差距扩大以及阶级与阶层逐渐分化,导致社会公平丧失,也就不可能实现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伟大的理想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人们发展的现实基础和人们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必须保持两种公平的平衡,使两种平衡都张弛有度,才能保障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12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11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94.

[6]佐和隆光.建设幸福社会须打破的GDP神话.参考消息,2011年4月4日.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 篇9

演讲者简介:

马戎,男,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学系系主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发展研究、人口迁移研究、城市化研究、民族关系研究、西藏研究。参加的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业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口学会(理事),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际人口科学学会(理事)。

今天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在一起来谈一谈社会学。因为这个讲座是面向全校同学,有些其他系和专业的学生对于社会学可能并不了解,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来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社会学这个学科和它的作用。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1.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2.社会学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人类社会能够提供什么帮助?它所能提供的哪些启示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提供的?

3.在当前中国社会的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人们思想中也产生了许多疑问。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为我们思考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学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一、什么是社会学?

按照法国社会学家雷蒙·阿隆的说法,“社会学是以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以及更广泛的群体、阶级、民族、文化乃至人们通常所说的全部社会的宏观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2000:6)。换言之,凡是与人的社会性(而不是自然性,如医学、生理学等)相关的领域,都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但是,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等等,也都是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那么社会学与这些学科相比,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为,社会学与这些同样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相比,之间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它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而在于社会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当社会学用自己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中与经济、法律、政治、历史等相关的现象时,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分支,如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民族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历史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等。

二、什么是社会学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

1.首先,社会学主张从综合和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研究社会现象,主张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机构、功能。人类比无机物、植物、动物要复杂得多,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也远比自然界要复杂得多。人类社会当中的经济、法律、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各种现象,都不是各自孤立发生、存在和变化的,所以不应该人为地用一些各自限定自己特定对象的学科(经济、法律、教育、文化等)把人类社会切割为几个似乎可以划分开的领域,而每个学科似乎只需要对其中某个领域予以关注。

例如:研究一个国家中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内容、教学方法等)是不能脱离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政府关于教育的立法、历史上形成的民众对于教育的态度等等。

2.社会学重视人类社会的“多元性”,我们在谈到当今社会的“全球化”时,必须要注意到,在这个地球上自人类出现以来直到今天,各个国家、地区长期存在着“社会多样性”(如同自然界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一样),不仅仅存在着白种人、黄种人、黑人、澳洲土著这些肤色、体质方面的差别和种族多样性,还存在着在几千年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个族群、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其中最主要的是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与文化多样性。欧洲的社会组织和宗教文化,与中国、印度的社会组织、文化很不一样。正是由于对于这些差异的认识,使得今天在一些国家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思潮是并存的。

在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年代,空间和地理上的距离和旅行的困难,为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人员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人们在相对隔绝的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的发展轨迹,形成了在文化习俗、社会制度上的差别。应当说,在地球的不同地区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部分之间,既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也存在着各自的特性、存在着多样化。

人类社会不但就地区、国家、群体而言,存在着多样性,每个个体也都有自己的特征,除非将来“克隆人”出现,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在我们分析具体个人的时候,也存在着一个多维角度的问题。

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社会学常说的“角色论”,即一个人可能同时具备多种社会角色。这个分析视角,比单纯强调其中的一个角色、一重身份,在解释人们行为的时候会更科学、更有说服力。比如在解放前,一个资本家,他凭靠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存在着对剩余价值的剥削,他与工人之间是阶级矛盾,这当然是很本质性的矛盾;但同时他可能也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也会拿出一部分钱做慈善事业帮助穷人;同时他可能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反对当亡国奴,为抗战而奔走活动;在政治上他可能加入了国民党并担任重要职务,反对共产党;但同时他可能还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发现儿子是共产党后,没有做到“大义灭亲”,而是掩护儿子逃走或保释他出狱。在这个人身上,实际具有多重角色,他的观念和行为,就是在各种不同的场景下,根据各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形成的。这应当说比简单地从他的“阶级成分”、“政治身份”这些单一的(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来对他下结论、做判断要更符合实际情况,在解释人们做出的看起来相互矛盾的行为方面,也更具有说服力。

3.社会学重视社会变化过程的动态分析。社会的结构和人们的观念行为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不断在变化,它绝不是用静态的视角所能够解释与分析的。一个政策出台,在制定时,决策者是有他的种种考虑的,有一些原因促使他关注到这些相关的因素;当这个政策在社会中实际推行时,社会成员会做出一些决策者预料到并且期待的反应,但是也会出现其他决策者没有预料到的反应;最后政策执行所造成的综合性结果,很可能与决策者最初的预期不完全一致。我们看到了实际出现的结果,但是只有深入观察、跟踪政策推行全过程中社会里各个群体的反应、他们之间的互动、控制或影响这些互动的机制(官方体制的或民间传统习俗),才能理解和解释这些结果,分析最后结果与最初设计的预期目标之间发生差别的原因。

举一个例子,我们前几年在研究乡镇企业时,不仅仅注意政府对于乡镇企业的政策、这些企业印在书面上的规章制度和上报的各项统计数字,我们更为关注的是这些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组织和协调机制,以及企业职工中各类群体对于企业决策过程和日常工作运行的评价。

三、社会学在方法论方面有什么特点?

1.社会学的基本精神是“实事求是”和“实证研究”,反对一切教条主义

社会学在其创始时,主要的精神就是想把自然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和实证方法引入到对人类社会的研究中,真正建立起“社会科学”。

如何做到“实事求是”?只能通过深入社会实际的亲身调查,从感性知识入手,经过归纳分析,使这些零散、反映现象的感性知识系统化并找出其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上升到

理性化的知识,成为对社会变化规律的总结。这一点,是一切真正以科学态度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人都会坚持的。当年毛泽东同志为了了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各个阶级对于革命的态度,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他为了了解北伐时期农村中的基本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演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写出了《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可以说,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都是在大量深入的实际调查中总结出来的,凡是不符合中国国情、冒进或极“左”的方针政策,都是在缺乏调查研究、脱离实际的情况下制定出来的。

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也是根据中国农村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本着实事求是和反对教条主义的精神而制定出来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改革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保障。这也正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精神。

2.结合微观(个人)研究和宏观(群体)研究

经济学中有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分别研究宏观经济现象和具体个人的经济行为。社会学不但研究这两个层次,同时十分注意把两者结合起来。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利益与个体也是密切相关的,群体的情绪也时常可以影响和感染个体的情绪。比如在北京有大约250万流动或暂住人口,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要分析他们来北京的原因,在北京从事的职业,他们收入来源的结构、数量与稳定程度,他们的消费,他们自身的组织和与北京市民之间的交往,等等这些情况,都只能通过对其中抽样选择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个人进行调查才能够得到。通过个体的行为来认识群体,通过群体的行为来检验得自于个体的知识。

3.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这里有两点,一是作为科学的实证研究,所使用的各项指标必须能够量化,否则无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只能满足于模糊的“印象”。比如有人告诉你说,一个地区的民族关系很好,过去很好,现在也很好,我们对于这个回答不会满意,因为这只是个“印象”,无法证明。如果他告诉你,1970年这个地方两个民族之间只有10%学习并掌握另一个民族的语言,有1%的婚姻属于族际通婚,而1995年有50%掌握了对方的语言,在登记的婚姻中有15%属于族际通婚,如果这些数字准确,我们就可以相信,这个地区的民族关系在这个时期内确实得到改善。因为根据国际上民族社会学大量实证研究的经验,这些指标可以说明民族之间交往和相互融合的程度。

第二个方面,就是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来确定微观层次的调查结果能否说明宏观群体。抽样方法来自数学的概率论,一个工厂生产10万个瓶子,如何检验产品质量的合格率?当然不可能把每个瓶子都测量一遍。数学概率论的发展向我们提供了抽样理论和技术,我们按照这样的方法和程序,抽选出50个瓶子,我们就可以有比如说95%的信心,认为这10万个瓶子的合格率有多高。这是数学证明了的方法,我们社会学的人拿来使用就可以了。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量的数据已经完全用计算机来统计分析了。大量和及时地吸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是社会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特点,也是社会学得以不断发展的一个关键。

4.强调“比较研究”

大和小,高和低,冷和热,这些相对性的概念只有在具体事物的比较当中才存在,才有意义。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全球化”和“本土化”,事物之间存在着的共性和个性,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文化模式的特点,都只有经过相互的比较研究,才有可能鉴别和确定。这种比较,可以是横向的,在不同地域空间和群体之间进行比较,如我们常说“要符合中国国情”,什么是“中国国情”?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较,有哪些共性,有哪些特点?我国的国有企业与其他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相比有哪些特点?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提供许多启示。“比较研究”也可以是纵向的,比较我国今天的国有企业,经过了一系列体制改革

之后,与80年代初期的国有企业相比,发生了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通过实证性的比较研究,我们才可能获得可以体现在具体指标上的共性和个性的确定,提出有说服力的分析和研究成果。

四、社会学的应用

下面我们试图通过一些例子,来具体说明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在视角和方法上有什么差别,在理解和分析实际社会现象中能够为我们提供什么帮助。

第一个例子: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政府开始重视经济生产,而且也重新反思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对于“物质刺激”的极“左”批判。为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工厂开始给一部分工人发“奖金”。从经济学的原理和在其他许多国家和社会中的实践来看,为一部分工作努力、成绩显著的职工发奖金,都可以起到“奖勤罚懒”的激励作用。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社会,人们普遍保留着“文革”运动中被强化了的“平均主义”观念,所以奖金发下来之后,是什么结果呢?那时工人们当中通常是两种办法,一是大家商议好了轮流评“优秀”拿奖金,最后的结果是人人都有份;二是拿到奖金的工人把全班组请到饭馆里,大家一起把奖金全部吃掉。如果拿到奖金的人,不这样做,而真的把钱装到自己口袋里,他就会在班组受到孤立和打击报复。所以这个在其他社会通常能够起到“奖勤罚懒”作用的发奖金制度,在那时的中国企业里对生产几乎完全没有影响,只是徒然地增加了生产的成本。

如果对当时人们普遍的观念比较了解,通过“试点”考察一下在发奖金过程中人们的反应和实际效果,可能就不会大规模地采取这种激励的办法。

第二个例子: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以来,沿海一些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得很快,经济效益也很好,在全国工业产值中占到差不多三分之一,在出口中几乎占到一半。后来被邓小平同志称为“异军突起”。没有乡镇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很难下决心的。人们长期讨论一个问题,当时许多原材料还没有在市场上完全放开,乡镇企业在购买这些原材料时比国有企业付出的价格要高,它们也不能像国有企业那样得到大量无息或低息贷款,它们向国家交纳的税金也比国有企业要高,在进口设备原料等方面在审批、价格等方面也得不到政府给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那么为什么在这种种不利的竞争条件下,乡镇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还能够低于国有企业产品,而且还能够赚钱、有积累和发展,而尽管各级政府千方百计支持和补贴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还是严重亏损?

这个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是很难解释的。因为经济学重视抽象的概念,见数字不见活人。而社会学最关注的是对活生生的人群的研究。我们1992年在江苏和山东调查了30个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乡镇企业,详细了解了它们的创立过程、日常管理、分配制度和推销产品的办法。通过这些个案的剖析,我们发现,这些乡镇企业以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不能真正称之为现代企业,它们是社区所有的经济实体,在土地的获得、贷款的争取方面得到了基层政权组织的全力支持,在分配制度方面也非常灵活。农民计算自己的劳动与城里工人是不一样的,作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他们没有其他的就业机会,而饭总是要吃的,所以到本村的厂子里干活,能挣到一点钱,他们就认为比在家里闲呆着要好。而乡镇企业如果破产,他们就连这个挣钱的机会也失去了。所以我们发现,当一些厂子在财务上面临困难时,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可以给乡镇企业工人少发工资甚至不发工资,而企业照常开工运转,这在城里的国有企业或其他国家都是不可能的。乡镇企业可以廉价得到本地的土地和其他资源(如粮食加工),可以说服职工少拿工资,这样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形成资本积累。

这些情况,不到实地去调查,不与当地企业职工具体交谈,是不可能了解到的。经济学家如果根据经济学的定理出发,根据“经济人”假设(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很难理解中国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因为人们除了经济考虑(收入额)之外,还有其他考虑,如社会人际关系、道德形象等等。

第三个例子,我国自80年代以来,深感“文化大革命”时期法律秩序的破坏,提出“法治”建设的问题。这些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无数的法律,但是许多法律条文的名称、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西方国家的现有法律制定的,这些法律产生于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之中,带有其传统政治观念的内涵,而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中人们之间的法律关系具有很不相同的传统。西方的法律注重的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作为个人有过什么权利?以保护个人权利为出发点的法律和法治精神,要在几千年传统的中国社会扎下根来,是单凭全国人大通过几个法律就可以完成的吗?

可能有些法律条文,它们指的是什么?它们在西方国家被制定出来是为了限制什么?我们对此还没有搞清楚,就匆匆忙忙地拿过来并且通过了。大家也因此认为中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了。但是事实究竟是怎样的?我们可以通过在基层社区、法院的调查来分析一下民事纠纷、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你可能会发现,群众当中的纠纷,在相当程度上还是按照老传统,在社区内通过地方权威人物或中介人寻求调解,调解不成才告到法院,而到了法院,法院的人员也首先是试图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在宣判的时候也必须充分注意当地民众传统的“公平”、“公正”观念,尽管这些观念与正式法律不完全吻合。民众当中,传统上有自己的“乡规民约”,有民间的习惯法。汉族有,少数民族也有。在执行政府官方制定的法律时,可能在公文上走的是官方规定的程序,实际调解、判案的过程还是参照了当地的习惯法,否则就会与当地大多数民众的预期相脱节,而带来社会上的其他问题。电影《被告山杠爷》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我们在考虑中国基层社会的“法治”问题时,不但要观其名,更要察其实。

第四个例子,民族关系问题。民族意识并没有像一些人所预言的那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族群之间交流的加强而弱化,而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交流的增加而强化。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族群之间利益的再分配,一些民族原有文化的逐步消失,国际力量对于一些国家民族矛盾的利用与介入,在不同程度上都促进了民族矛盾的强化和发展,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政治局势出现重大变动的时候,民族矛盾甚至会导致国家的解体和民族之间的流血冲突。苏联和南斯拉夫就是典型例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西藏、新疆等地的民族问题始终存在,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深入调查这些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以及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因素,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对症下药地制定各种可行性措施来切实改善当地的民族关系,实在是当务之急。

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长期以来为种族问题所困扰,在政府的鼓励下,民族社会学的研究发展得很快,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系列计量一个地区民族关系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如在居住地和学校中的种族隔离程度、相互学习语言和接受对方文化的程度、族际通婚的比重、分配方面的各种族之间的群体差异,等等,这些都可以为我们在研究中国各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和预见未来发展趋势时予以借鉴。这样的系统化的、可用具体量化指标测度的研究结果,与简单地听取当地干部的工作汇报和部分民众代表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相比,无疑是更符合实际、更深入和可信的。

第五个例子,教育问题。教育学的研究,一般把眼光集中于现有的学校(学校体制、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等),通常是就教育谈教育。但是社会学在研究教育时,是把学校放到社会中,作为社会运行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来研究。

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是为了升学和升学率?还是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能够发挥作用的人才?我们的教材在什么程度上重视了基本素质的教育?农村初中生毕业以后,回村参加劳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生产活动中哪些能够发挥作用?哪些完全用不上?这两部分的比重各占多少?为什么有一些农民不愿意送孩子上学,或者在小学三年级学会认字和简单算术之后就让孩子辍学?政府规定了职业中学的比例,这些“职业

中学”实际上如何在运转?在什么程度上达到了政府设置职业中学的目标?这些也都需要社会学家通过基层学校的实地调查,根据第一手资料来回答。

而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为现代化培养新一代有文化的劳动者的目标是难以真正实现的。

第六个例子,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以政府体制改革和精简为例。我国许多地区的政府财政是“吃饭财政”,即是说,当地政府预算中的几乎全部或绝大部分是用于支付国家雇佣人员的工资和事业的基本开支。全国两千多个县,如果每个县的政府能够真正裁减下来5%—10%的人员,全国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国民党的围困当中不得不实行“精兵简政”。今天中国仍然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怎么减,减哪一部分人?开开一般的座谈会是议不出结果的,只有对于一个乡镇政府、一个县政府的下属各个机构和人员以及他们的工作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实地调查,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哪些工作是应当从政府机构转出来给社会的管理机构的,哪些是完全不需要管理的,哪些是现有机构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而人为“创造”的?在这些对于工作职责和工作量的具体调查和计量之后,才有可能提出有充分说服力的机构改革方案。

最后一个例子,腐败问题。从80年代后期开始,贪污腐败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检察院设置了“反贪局”,制定了一系列惩治贪污腐败分子的法律,民众对贪污腐败更是深恶痛绝。但是许多年过去了,似乎腐败分子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为什么?政府干部队伍是十分庞大的,腐败分子(揭发出来的)与公认的廉洁自守的干部之间,存在哪些不同?他们各自有哪些特征?反腐败十几年了,这些问题并没有系统深入地进行研究,过去常常用来审查干部的一些指标,如“家庭出身”、“阶级成分”,虽然有些“政审表”中还保留这些填写项目,在建国50年后已经不能说明问题了。成克杰、胡长青似乎出身都不错,也都在党旗下宣过誓,为什么沦为腐败分子?

要分析腐败的产生,要从制度因素、单位小环境、个人因素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调查。“权力”的行使能够使得其他某些人在经济上获利,那些人为追求利润就有足够的动力来行贿,在制度上逐步缩小“权力”作用的空间,也因此势在必行。这是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多年来进展不大,为什么?

现在许多单位(政府各部,地方上的省、市),都在以各种名目发奖金福利,而且明显地向领导干部倾斜。许多做法是“抢黄灯”,“踩线作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领导干部在自己管辖的单位、部门里明显地占有许多额外的好处(金钱、住房、公费旅游等等),这种大量长期存在的现象,无疑使一部分领导干部分不大清楚什么是“合法的干部福利”,什么是“违法的腐败行为”。“间接地”接受(如吴文英自己没有拿钱,儿子拿了;成克杰自己没拿,情妇拿了),他们认为没有责任,如果装钱的信封上写的不是“贿赂款”,而是“介绍费”、“董事津贴”、“股票分红”,似乎在“市场经济”中也无可厚非。各个单位向领导干部倾斜的滥发福利现象,今天仍然比比皆是,营造了向腐败迈进的环境和气氛。这一点,政府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外,还可以对揭发出来的腐败分子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比较,仅仅总结为“学习不够,党性不强,放松思想改造,被资本主义思想侵蚀了原来健康的肌体„„”是很不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些话,等于什么都没说。当然,这个方面的调查研究,是很难开展的,因为腐败现象、“准腐败现象”太普遍了,人们往往会“对号入座”,十分警惕。前几年,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重建中国社会主体文化”的问题,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德文化被“五四运动”和革命所摧毁,而共产党一度提倡、在“文革”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共产主义道德文化”,随着对“文革”的批判和“伤痕文学”的流行也失去了事实上的威信,在这样的“道德真空”和文化氛围中,大力提倡经济致富,很容易使人们“见利忘义”(甚至没有了“义”的概念),这是社会腐败的文化土壤和群众基础。这个问题不解决,所有的口号、措施(反贪、严打、扫黄、质量万里行、精神文明建设,等等),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中国社会在过去一百年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社会的许多基本制度(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都在发生重大的变革,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世界在变,变得用传统的理论(如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公有制绝对比私有制先进的理论)无法解释世界上其他国家正在发生的迅速变化,中国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不对体制进行变革,不及时吸取国外的发展经验,中国就会落后挨打。正是这种非常实际的考虑、非常负责任的考虑,使得我国的领导人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路线。“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体制在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也必然随着各种激励机制的改变在变化。国家在改革体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经验,是在摸索中前进,“摸着石头过河”。民众在面对新的体制(所有制结构、企业破产重组)和新的激励机制(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时,也没有经验,也在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很多人,特别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少的年轻人,“跟着感觉走”。

这样大规模深刻的社会变动,为社会学提供了研究社会变迁的最好的研究对象,既可以通过这些研究在学术上做出极有价值的成果,也可以用这些成果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性价值。我们可以研究的重大专题有:国有企业改革、乡镇企业改制、产权制度变化、土地制度的变化、住房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学校体制改革、农村基层组织变化、城市流动人口、民族关系演变、犯罪问题的演变、宗教组织变迁,等等。这些研究专题都是与我国的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在这些重大专题的研究中,社会学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使民众的认识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更加符合社会实际。

可以说,中国的改革事业在呼唤社会学,改革事业也将造就中国的社会学,中国的社会学工作者在这样一个天地里是大有可为的。

上一篇:2022元旦、春节期间排查核对工作汇报下一篇:工地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