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生活与科技》教材

2024-10-14

选修课《生活与科技》教材(共7篇)

选修课《生活与科技》教材 篇1

生活与科技 ——

一封密信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我们时常看电视,会看到有人能用火、水,还有颜料,使白纸上显出字或图画来,可是却不一定知道其中的奥秘。今天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1、硫酸钠和硝酸钡

用一种叫做硫酸钠水溶液写信,这种水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写在粉纸上晾干后,什么痕迹也没有。信放到盛有硝酸钡水溶液的瓷盘中,硫酸钠与硝酸钡发生一种有趣的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解于水的白色沉淀物--硫酸钡。这样,白色的字迹就在粉纸上清楚地显示出来了。

2、纯牛奶

实验的必备材料:白纸、纯牛奶、杯子、棉签、酒精灯。

把纸平铺在桌上,把洗干净的毛笔蘸一些牛奶,然后用毛笔在纸上写了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吹风机吹干,用火烘烤,烘字时把距离拉大了许多。

原来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质和脂肪是有机物,有机物不耐高温,蛋白质烘烤后变性就会出现字了。烘烤后会被氧化,变成黑色的碳,这样,字就会显露出来。

3、醋

毛笔蘸醋,写“大”字。太阳下晾干。纸干后,字消失。用酒精灯烘烤。一会后,纸上出现一个黄黄的“大”字。

原因:醋能使纸发生化学变化,成为一种类似透明薄膜一样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燃烧的湿度又比较低。所以用火一考,写过字的地方就会先焦了,就出现了黄色的字。

用柠檬汁、牛奶和醋有同样的作用,都可以用于写密信、画图画、做魔术表演。

4、碘遇淀粉变蓝

用棉签蘸取粥汤写字,晾干。“碘酒能使淀粉变色,粥汤里有淀粉,用碘酒在纸上抹一下,不就可以显出字了吗。”

5、稀硫酸

用稀硫酸在白纸上写上“好好学习”,干燥后,你用火在使用稀硫酸写字的地方烘烤,就会很神奇地显出浓墨一般的黑字;

那是因为稀硫酸烘烤后,硫酸中的水分蒸发,变成浓硫酸,而浓硫酸能使纸张碳化变黑。

6、亚铁氰化钾

用浓度为百分之二十的亚铁氰化钾溶液写上“天天向上”,在用喷雾器把百分之五浓度的氯化铁溶液喷洒在用无色得酚酞溶液上,立时就会显现出大海般深蓝色的字迹。亚铁氰化钾与氯化铁发生反应,会生成深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

7、酚酞

用无色的酚酞溶液写上“努力工作”等字样。待干燥后就成了白纸一张,几乎看不出有什麽痕迹。用蘸有石灰水的排刷刷在用亚铁氰化钾溶液写字的地方,就会显现出刺眼的红色大字;

原理:酚酞溶液遇上石灰水则这种碱性物质就会变成红色。

生活与科技 ——

指纹鉴定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一、指纹检验

实验用品 :试管、橡胶塞、药匙、酒精灯、剪刀、白纸、碘。

实验步骤 :

1.取一张干净、光滑的白纸,剪成长约4 cm、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

2.用药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放入试管中。把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

3.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停止加热,观察纸条上的指纹印迹。

小提示:【硝酸银溶液法】

向指纹印上喷硝酸银溶液,指纹印上的氯化钠就会转化成氯化银不溶物。经过日光照射,氯化银分解出银细粒,就会象照相胶片那样显示棕黑色的指纹,这是刑侦中常用方法。这种方法可检测出更长时间之前的指纹。(原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碘和人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成人的体内大约含有20~50毫克的碘,主要集中在人的甲状腺内。人如果缺少了碘,会引起甲状腺的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在我国,许多地方的食品和水中都缺少这种碘元素。因此在建国后,我们加强了预防,主要是多供应含碘的食物。现在我国使用的食盐中都加入了碘元素,叫做碘盐,这也是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症。此外,多吃海带也可以加强人体对碘的吸收。

2、木器或竹器上刻花(字)法

反应原理:稀硫酸在加热时成为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脱水性,使纤维素(C6H10O5)n失水而碳化,故呈现黑色或褐色。洗去多余的硫酸,在木(竹)器上就 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或字。

实验步骤:用毛笔蘸取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木器(或竹器)上画花或写 字。晾干后把木(竹)器放在小火上烘烤一段时间,用水洗净,在木(竹)器上就 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或字迹。

4、建造一座“水中花园”

将硅酸钠(Na2SiO3)溶于水中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水玻璃,轻轻将 盐的晶粒,如钴、铁、铜、镍和铅的氯化物,铝、铁、铜和镍的硫酸盐,钴、铁、铜和镍的硝酸盐,加入到水玻璃中(注意不能摇混),则五彩缤纷的“花” 就慢慢地生长起来了。生活与科技 ——

一吹即燃的蜡烛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1、吹不走的小家伙

活动开始了,我先拿出一个橙色的乒乓球,放在手上,问大家:“我用嘴轻轻地吹乒乓球,它会怎样?”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说:“会掉到地上!”我又问:“那用很大的风吹呢?”他们都大声叫起来:“当然无影无踪啦!”

为了证实大家说的话对不对,我拿出一个粉红色的电吹风,先插上插头,然后把电吹风口朝上,打开开关,最后把乒乓球放到电吹风口的上方。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乒乓球不但没有掉下来,更没被吹得无影无踪,而是在电吹风的口上上上下下不停地旋转。

他们都忍不住议论纷纷,看他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是什么怎么回事,我忍不住揭开了谜底:因为电吹风的吹出来的是热气,热空气往上升时和冷空气碰对,就会产生对流,所以乒乓球就这样上上下下的旋转,而不会掉下来。

2、有趣的化学实验:一吹即燃的蜡烛

般的蜡烛,当它燃烧的时候,一口气就可吹灭.然而,却有一种特殊的蜡烛,当你需要点燃的时候,只要吹一口气就可以了,请看魔术师的表演吧。只见魔术师千里拿一只蜡烛)并且故意让台下的观众看看,让观众相信这是一只普通蜡烛,然后把蜡烛插到蜡台上,他对准蜡心吹一口气后,蜡烛便燃烧起来了。

原来,魔术师在表演之前将蜡烛芯松散开,滴进了些溶有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因为二硫化碳液体是极易挥发的物质,魔术师吹口长气使其挥发速度进一步加快,当二硫化碳挥发完了,烛芯上留下极为细小的白磷颗粒,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热量,当温度升高到35℃时,白磷便自行燃烧,随之就把原来熄灭的烛芯又引着了。这种由于白磷在空气中氧化而引起的燃烧现象,在大自然中是经常发生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天火”或“鬼火”。

3、茶水——墨水——茶水

台上的魔术师手里端着不满一杯棕黄色的茶水,只见他用玻璃棒在茶水中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此时,茶水立刻变成了蓝色的墨水。接着,这位魔术师又将玻璃棒的另一端在墨水杯里搅动一下,大喊一声”变“,果然,刚刚变成的蓝墨水又变成了原来的茶水了。

原来玻璃棒的一端事先蘸上绿矾(化学名称叫硫酸亚铁)粉未,另一端蘸上草酸晶体粉未。因为茶水里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当单宁酸遇到绿矾里的亚铁离子后立刻生成单宁酸亚铁,它的性质不稳定,很快被氧化生成单宁酸铁的络合物而呈蓝黑色,从而使茶水变成了“墨水”。草酸具有还原性,将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两价的亚铁离子,因此,溶液的蓝黑色又消失了,重新显现出茶水的颜色。这种现象在人们生活中也是经常遇到的,当你用刀子切削尚未成熟的水果时,常常看到水果刀口处出现蓝色,有人以为是刀子不洁净所造成的。其实,这种情况同上述茶水变墨水是一样的道理,就是刀子上的铁和水果上的单宁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生活与科技 ——

豆腐脑的制作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一、固体酒精

酒精与水可以任意比混溶,醋酸钙只溶于水而不溶于酒精。当饱和醋酸钙溶液注入酒精中时,饱和溶液中的水溶解于酒精中,致使醋酸钙从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态的凝胶状物质——“胶冻”,酒精充填其中。点燃胶状物时,酒精便燃烧起来。

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蒸发皿、火柴。

酒精(质量分数95%以上)、醋酸钙、蒸馏水。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再加入适量醋酸钙,制备醋酸钙饱和溶液。

2.在大烧杯中加入80 mL酒精,再慢慢加入15 mL饱和醋酸钙溶液,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烧杯

中的物质开始时出现浑浊,继而变稠并不再流动,最后成为凝胶状。

3.取出胶冻,捏成球状,放在蒸发皿中点燃。胶冻立即着火,并发出蓝色火焰。

二、自制豆腐 【实验步骤及现象】

(D)凝固变性:将自制的浓豆浆(或直接用市售的袋装浓豆浆)倒入一个洁净的500 mL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80 ℃左右,然后边搅拌,边向热豆浆中加入饱和石膏水,直至有白色絮状物产生。停止加热,静置片刻后,就会看到豆浆中有凝固的块状沉淀物析出。(E)成型:将上述有块状沉淀物的豆浆静置20分钟后过滤,再将滤布上的沉淀物集中成一团,叠成长方形,放在洁净的桌面上,用一个盛有冷水的小烧杯压在包有豆腐团块的滤布上,大约30分钟后,即可制成一小块豆腐。若用市售的浓豆浆为原料,制成的豆腐更为细嫩洁白。(F)保存:为了使制成的豆腐保鲜而不变质,将新制成的豆腐浸于2%~5%的食盐水中,放在阴凉处,可使豆腐数天内保鲜而不变质。生活与科技 ——

美丽的夜空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一、美丽的夜空

在一只试管中加入几毫升的无水酒精(95%的酒精也行),再慢慢滴入等量的浓硫酸,在试管的背面衬托一张深蓝色的光纸,摇动几下试管将浓硫酸和酒精混合均匀后,关闭灯光,然后将一些高锰酸钾颗粒缓慢地投入试管中。片刻,你就可以欣赏这个“液体星光”了。原来,试管中发生着一系列的化学反应。紫色的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白和浓硫酸作用时,放出了氧气,同时也放出大量的热,这时,高锰酸钾颗粒周围的酒精很快达到燃点而生成耀眼的火花,由于热量对流的作用,这些闪烁的火花还来回移动,因此,在黑暗中看去,有如繁星夜空之景。

二、火龙写字 实验原理

当纸上的KNO3与带火星的木条接触时, KNO3受热分解放出O2,纸被烧焦。实验用品

木条、火柴、毛笔、白纸、红铅笔。饱和KNO3溶液。实验步骤

1.用毛笔蘸饱和KNO3溶液,在一张白纸上写字(注意笔画要连续不断),要重复写2遍~3遍。然后在字的起笔处用红铅笔做个记号。

2.把纸晾干,放在水泥地(砖地或土地)上。

3.用带火星的木条轻轻地接触纸上有记号的地方,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好像用火写字一般。最后, 在纸上呈现出用毛笔所写的字。

三、黑面包实验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生活与科技 ——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一、基本原理

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以咖啡碱(又称咖啡因)为主,约占1%-5%。另外还含有11%-12%的单宁酸(鞣酸),0.6%的色素、纤维素、蛋白质等。

咖啡碱是弱碱性化合物,易溶于氯仿(12.5%)、水(2%)及乙醇(2%)等。在苯中溶解度为1%(热苯为5%)。单宁酸易溶于水和乙醇,但不溶于苯。

咖啡因为嘌呤的衍生物,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2,6-二氧嘌呤,结构式如下:

NNNHN嘌呤OH3CONNCH3CH3NN咖啡因

含结晶水的咖啡因系无色针状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乙醇、氯仿等。100oC失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oC升华相当显著,170oC升华很快。无水咖啡碱熔点为234.5oC。

咖啡因工业上靠人工合成。它具有刺激心脏、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因此可以作为中枢神经兴奋药。

咖啡因可以通过测定熔点和光谱法加以鉴别。

二、主要仪器和药品

5g茶叶,95%乙醇,生石灰(或熟石灰)固体,烧杯(100ml),石棉网,酒精灯,漏斗,棉花,蒸发皿,玻璃棒,滤纸,火柴,三脚架

三、操作步骤

1、浸取: 称取5g茶叶,研碎,将其放入100ml锥形瓶中,再加入50ml水,用酒精灯加热,沸腾后继续煮10min左右。

2、过滤: 将一小团棉花放在漏斗颈部,过滤浸取液。

3、蒸发浓缩: 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加入熟石灰2-3g,搅拌,刚开始不垫石棉网,蒸发浓缩至剩余少量液体。在蒸发皿下垫一石棉网,蒸干剩余液体。

4、焙炒除水: 小心加热,焙炒除去全部水分。焙炒温度不可过高,否则咖啡因升华。

5、升华:装置如右图:

漏斗中塞一小团棉花。

漏斗和蒸发皿中隔着一张刺有小孔的滤纸。放置于三脚架上,酒精灯加热。

6、到最后,会在纸上得到一些结晶的小晶体,这些就是咖啡因。

注意事项:

1、加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该垫石棉网时一定要垫。

2、滤纸的眼不要扎多了,有就行。

3、拌入生石灰要均匀,生石灰的作用除吸水外,还可中和除去部分酸性杂质(如鞣酸)。(熟石灰可用生石灰代替)

4、升华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温度太低,升华速度较慢,温度太高,易使产物发黄(分解)。

5、刮下咖啡因时要小心操作,防止混入杂质。

生活与科技 ——

肥皂的制取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实验用品:烧杯、量筒、蒸发皿、滴管、玻璃棒、纱布、三脚架、酒精灯、火柴、植物油(或动物油)、乙醇、30%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蒸馏水

实验过程:

1、原料的准备:用三个量筒分别取植物油8毫升、乙醇8毫升、30%氢氧化钠溶液4毫升倒入同一个干燥蒸发皿中。

2、将原料加热:把盛原料的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并点燃酒精灯给其加热,为了使原料受热均匀,充分皂化,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至混合物变稠。然后冷却。

3、盐析:将油脂和碱经过皂化反应后形成的稠状物,一面用玻璃棒搅拌,一面加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25毫升,看到溶液分上下两层,有肥皂析出,最后肥皂成为糊状浮在液体上面,下层为黄色或黄褐色的水液层。

4、过滤:用纱布将盐析后的混合液过滤,并将纱布上的固体混合物挤干,加香料(松香)压制成条形,晾干即可。

问题思考:

1、在原料的准备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什么?加入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什么? 加入乙醇的目的是使反应物成为均一的液体,以增加反应的速率。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2、植物油在氢氧化钠作用下发生了什么反应?反应类型是什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发生了皂化反应。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方程式略。

3、植物油的成分是什么?肥皂的成分是什么? 植物油的成分是油酸甘油脂。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肪酸钠。

4、在实验过程3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原因是什么?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什么?在实验过程3中混合液产生了怎样的现象?

其中加入饱和氯化钠的溶液的作用是使肥皂析出(盐析)。因为氯化钠的加入降低了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性。

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氯化钠溶液与蒸发皿中液体混合均匀。

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分上下两层。)

5、肥皂去污的原理是什么?

高级脂肪酸钠的羧基部分可溶于水,而烃基部分不溶于水,污垢中的油脂跟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钠分子中的烃基就插入油滴内,而易溶于水的羧基部分伸在油滴的外面,插入水中,油滴就被肥皂分子包围起来。再经摩擦振动,大的油滴便分散成小的油珠,最后,脱离被洗的纤维织品,而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从而达到洗涤的目的。

生活与科技 ——

从海带中提取碘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实验目的

了解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生产原理。实验原理

海带有含有碘化物,利用H2O2可将I-氧化成I2。本实验先将干海带灼烧去除有机物,剩余物用H2O2-H2SO4 处理,使得I-被氧化成I2。生成的I2又与碱反应。

2I-+H2O2+2H+ = I2+2H2O 3I2+6NaOH=5NaI+NaIO3+3H2O 疑点难点

干海带表面附着物不要用水洗,是为了防止海带中的碘化物溶于水而造成损失。实验用品:

坩埚、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火柴、小烧杯(2个)、石棉网、玻璃杯、漏斗、滤纸、胶头滴管

稀硫酸、5%H2O2、NaOH溶液、淀粉溶液、酒精 实验演示与步骤

1.称取3g干海带,用刷子把干海带表面的附着物刷净(不要用水洗)。将海带剪碎,酒精润湿(便于灼烧)后,放在坩埚中。

2.用酒精灯灼烧盛有海带的坩埚,至海带完全成灰,停止加热,冷却。

3.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min-3min,使可溶物溶解,过滤。

4.向滤液中滴入几滴硫酸,再加入约1ml H2O2溶液。观察现象。

5.取少量上述滤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观察现象。

6.向剩余的滤液中加入1ml淀粉溶液,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7.向加有淀粉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将混合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生活与科技 ——

阿司匹林药片有效成分的检测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了解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制备原理和方法。2.进一步熟悉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

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

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

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反应式为:

OOOH+(CH3CO)2O浓H2SO4OH+CH3COOHOHOCOCH3

副反应:

OOHOH2OH+H2OCOHOOOCOCH3OOOOH+OHOHCOHOOOOCOCH3

思考感悟

1.阿司匹林药片的有效成分是乙酰水杨酸(C9H8O4),结构简式为

。它应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提示】 乙酰水杨酸是一种有机弱酸,为白色晶体,熔点为143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乙酰水杨酸结构中有羧基和酯的结构,因此它无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也具有羧基的性质。如弱酸性、酯化反应等。

3.下列测定阿司匹林中乙酰水杨酸的含量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可行的是()加水溶解加入指示剂A.阿司匹林――→浊液――滴定

→B.阿司匹林加水溶解过滤加入指示剂――→浊液――→溶液――滴定

→加已知量的加入指示剂C.阿司匹林NaOH――→浊液――→滴定 溶液溶解 D.阿司匹林加酸溶解加入指示剂――→浊液――滴定

→解析:选C。阿司匹林药片中一般都添有一定量的辅料如硬脂酸镁、淀粉等难溶物质,因此直接滴定现象不明显,且反应缓慢,故采取返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的含量。先将阿司匹林在已知量的过量的NaOH溶液作用下充分水解;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NaOH溶液进行测定。故应选C。

实验用品:

研钵、试管、胶头滴管、紫色的石蕊溶液、稀硫酸、酒精灯、FeCl3溶液、Na2CO3溶液、实验步骤:

阿司匹林有效成分中羧基和酯基官能团的检验 1.样品处理

将一片阿司匹林药片研碎,溶解于适量的水中,制成浊液,静置后取用清液。2.羧基和酯基官能团的检验

(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向其中加入2 mL阿司匹林清液,待用。(2)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滴紫色的石蕊溶液。现象: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有羧基的存在。

(3)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入2滴稀硫酸,将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片刻后,滴入2滴FeCl3溶液,振荡;再向其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振荡。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_______官能团。生活与科技 ——

自制灭火器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1、彩色温度计的制作

【实验原理】

钴的水合物在加热逐步失水时,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因此可以根据温度的变 化而呈现的颜色变化做成温度计。

【实验步骤及现象】

在试管中加入半试管95%乙醇和少量红色氯化钴晶体(CoCl2·6H2O),振荡使其溶解,在常温下呈紫红色,加热时随温度升高颜色呈蓝紫色至纯蓝。

2、苏打——酸灭火器

【实验步骤及现象】

(A)如下图所示,用一个大瓶子配上一个单孔胶塞并插上玻璃管。向瓶中 加入一些碳酸氢钠溶液,取一支能装入瓶内的试管,盛满浓盐酸后,将试管缓慢放入瓶中,使试管能竖立起来,塞上插有玻璃管的胶塞。使用灭火器时,倒转瓶 子并将玻璃管口指向火焰。小心!不要把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

(B)向酸中加入洗涤剂以产生起覆盖作用的泡沫。将瓶子对准火焰,迅速 倒转瓶子,剧烈反应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则气体的压力将液体从管口压出而灭火。生活与科技 —— 糖尿病人尿糖的检测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1、检验尿糖

【实验原理】 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含糖量多,则病情重。检验尿液中的含糖量,可以用硫酸铜跟酒石酸钾钠与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的叫做费林试剂的药液来检验。

其反应原理与用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醛基相同。【实验操作】 ①配制费林试液

取100 mL蒸馏水,加入3.5 g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制成溶液I;另取100 mL蒸馏水,加入17.3 g酒石酸钾钠(NaKC4H4O6·4H2O)和 6 g氢氧化钠制成溶液II。将溶液I与溶液II分装在两只洁净的带密封塞的试剂瓶中,使用时等体积混合即成费林试液。②检验

用吸管吸取少量尿液(1mL~2 mL)注入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再用另一支吸管向试管中加入3~4滴费林试剂,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沸腾,加热后:(1)若溶液仍为蓝色,表明尿液中不含糖,用“-”表示;(2)若溶液变为绿色,表明尿液中含少量糖,用“+”表示;(3)若溶液呈黄绿色,表明尿糖稍多,用“++”表示;(4)若溶液呈土黄色,表明尿糖较多,用“+++”表示;(5)若溶液呈砖红色浑浊,说明尿糖很多,用“++++”表示。

2、自制汽水

汽水是由矿泉水或经过煮沸、紫外线照射消毒后的饮用水,充以二氧化碳制成的。属于含二氧化碳的碳酸饮料。工厂制作汽水是通过加压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溶解在水里。汽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越多,质量越好。市场上销售的汽水,大约是1体积水中溶有l体积~4.5体积二氧化碳。有的汽水中除含二氧化碳外,还加入适量白糖、果汁和香精。

二氧化碳从体内排出时,可以带走一些热量,因此喝汽水能解热消渴。喝冰镇汽水时,由于汽水的温度更低,溶解的二氧化碳更多(0 ℃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比20 ℃时大1倍),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要从体内排出,能带走更多的热量,所以更能降低肠胃的温度。因此,千万不能大量饮用冰镇汽水,以免对肠胃产生强烈的冷刺激,引起胃痉挛、腹痛,甚至诱发肠胃炎。此外,过量的汽水会冲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消化能力和杀菌作用,影响食欲,甚至加重心脏、肾脏负担,引起身体不适。

在实验室和家庭中也可以自制汽水。取一个洗刷干净的汽水瓶,瓶里加入占容积80%的冷开水,再加入白糖及少量果味香精,然后加入2 g碳酸氢钠,搅拌溶解后,迅速加入2 g柠檬酸。并立即将瓶盖压紧,使生成的气体不能逸出,而溶解在水里。将瓶子放置在冰箱中降温。取出后,打开瓶盖就可以饮用。生活与科技 —— 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1、蔬菜中维生素C的测定

【实验原理】

淀粉溶液遇到碘会变成蓝紫色,这是淀粉的特性。而维生素C能与蓝紫色溶液中的碘发生作用,使溶液变成无色。通过这个原理,可以用来检验一些蔬菜中的维生素C。【实验步骤及现象】

在玻璃瓶内放少量淀粉,倒入一些开水,并用小棒搅动成为淀粉溶液。滴入2 ~3 滴碘酒,你会发现乳白色的淀粉液变成了蓝紫色。再找2 ~3 片青菜,摘去菜叶,留下叶柄,榨取出叶柄中的汁液,然后把汁液慢慢滴入玻璃瓶中的蓝紫色的液体中,边滴入边搅动。这时,你又会发现蓝紫色的液体又变成了乳白色。说明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2、自燃——糖与氯酸钾的反应 【实验原理】

浓硫酸与糖反应时放热,放出的热量能促进氯酸钾的分解,释放出氧气。氧气又进一步氧化糖,糖的氧化放出大量热,大到足以使糖燃烧产生火焰。

【实验步骤及现象】

将糖粉与等量氯酸钾混合均匀放进蒸发皿内,在混合物顶部轻轻地挖一凹痕,向凹痕中滴一滴浓硫酸,即发生自燃。

注:这个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生活与科技 —— 醋酸钠的过饱和现象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1、醋酸钠的过饱和现象

实验器材: 锥形瓶(一定要干净!)

实验药品: 醋酸钠(有无结晶水均可)

水 实验步骤

1.锥形瓶加少量水;

2.加热锥形瓶内的水接近沸腾;3.加入醋酸钠,配成饱和溶液; 4.放入冰箱冷却(不要担心ta会析出晶体,冷却后的这杯溶液八成还是清澈的溶液)原理:冷却后的溶液叫做醋酸钠的“过饱和溶液”,它的浓度已经超过了该温度,压力下的溶解度了,不过它却没有析出晶体,因为溶质不容易在溶液中形成结晶中心即晶核。因为每一晶体都有一定的排列规则,要有结晶中心,才能使原来作无秩序运动着的溶质质点**起来,并且按照这种晶体所特有的次序排列起来。不同的物质,实现这种规则排列的难易程度不同,有些晶体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自行产生结晶中心,因此,有些物质的过饱和溶液看起来还是比较稳定的。但从总体上来说,过饱和溶液是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是不稳定的,若受到振动或者加入溶质的晶体,则溶液里过量的溶质就会析出而成为饱和溶液,即转化为稳定状态,这说明过饱和溶液没有饱和溶液稳定,但还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这种状态又叫介稳状态。然后,下面防止的小粒醋酸钠晶体就破坏了它的介稳状态。

生活与科技 —— 大象牙膏喷出大量泡沫

2017-2018第一学期

选修课

1、大象牙膏喷出大量泡沫

将双氧水(30%过氧化氢溶液)装在开口比烧杯小一些的容器中(例如量筒或烧瓶),混入一点发泡剂(用普通的洗碗精或液体肥皂就可以),为了好看还可以加一点色素进去,混合均匀,然后迅速倒入一些碘化钾饱和溶液(粉末也可以,但效果不如饱和溶液),过氧化氢在碘化钾的催化作用下剧烈分解,放出氧气,将发泡剂吹成大量泡沫,从容器口涌出,好像在挤一条很大的牙膏一样,所以这个实验叫“大象的牙膏”。这个反应是放热的,小心不要烫到了。

2、可乐加入曼妥思薄荷糖

曼妥斯薄荷糖外表比较疏松,容易吸水,当它遇到可口可乐等所有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时会发生一种浸透作用,产生大量泡沫。“但吃糖时,把糖放在嘴里,通过咀嚼和唾液作用,糖表面马上会被破坏,因此遇到碳酸饮料中的二氧化碳也就不会产生大量泡沫。”

选修课《生活与科技》教材 篇2

一.对必修与选修教材的教学感悟

(一) 必修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载体, 因宜施教可利其锋, 因材施教可成其器。科学审慎的教学, 对高中学生来讲都是终身受益之事宜。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内容涵盖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集粹, 对学生来讲既是对中华文明的启蒙, 也是对文学窥探的途径, 更是对语文课程由浅入深的过渡阶梯。必修, 其本义就有一定的强制性, 也是考察检验学生学习质量效果的标准和尺度。虽然有断章取义之嫌, 却也是谆谆善诱之义。首先, 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教材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感, 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材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 符合学生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使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现行所有版本的语文教材虽然目标同中有异, 个性特色鲜明, 但都坚持了以下三点: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二是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其次, 有多元的教材体系结构。高中语文课标必修教材的编写者力求突破现行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与体例上的成规, 探索富有时代气息和开拓精神的编写理念与思路, 追求教材的开放性、科学性、实用性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 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都有着鲜明的特征。总的说来,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具有重拓展, 探究性强, 重视个性与特长, 学习方法多元化的特点。选修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丰富了“选择性”, 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动机、兴趣和个性特征选修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课程时, 不仅对所选择的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个性发展, 而且对这些课程的选择过程本身也极富个性发展的价值。 (1)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3) 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4) 有利于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良好的语文素养来自于知识和能力

对“知识和能力”的定义,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教师要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 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 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增强语文的应用能力, 培养审美能力, 探究能力。必修课是大道之源, 讲授时应重视理性灌输, 而选修课是题外之音, 在教授时要讲求适应灵活。可采取对话交流, 情感共鸣, 阅读点拨等方式安排选修课程。

三.教学方法来源于实践和探索

《高中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活和跨学科的领域中学习语文, 要留心关注生活, 丰富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 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从这一意义上看, 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社会生活实际, 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 循序渐进地讲述有关道理。随之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必须由原来的说教向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身教去过渡。具体地说, 就是教材着力于从学生的生活中发掘知识, 又在学生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必须准确捕捉生活中富有语文教育内涵的闪光点, 去启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知, 并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经历中去感受, 在真切的情境中去体会, 在具体的角色关系中去辨别, 在实践的过程中去积累语文素养。变换个角度讲, 也就是要让学生自主探索, 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和教化, 使语文教育做到“近一些”、“实一点”。

选修课《生活与科技》教材 篇3

苏教版《写作》选修专题“借我一双慧眼——观察、选择、提炼”,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懂得观察生活在写作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能在平常生活中逐步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并学会观察生活的一般方法与手段。通过学习,掌握表现生活、提炼主题的一般方法。

一、教材体系分析与教学方法组合

(一)教材体系分析

《写作》选修教材分为“走进现场”、“活动体验”、“写作实践”、“资料链接”四个板块。

1.走进现场。通过阅读朱自清的《白马湖》与丰子恺的《吃瓜子》的精彩片断,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细致地观察生话,才能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

2.活动体验。通过阅读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贾平凹的《静虚村记》、鲁田的《木屐》、学生习作《“爱”在心头口难开》,让学生领悟到:写作要选准观察的角度,用“心眼”去观察,选材要严、开掘要深,要写出真实的文章。

3.写作实践。给出了三个自选写作题,并要求从选材的角度阅读比较两篇同题作文《家》。

4.资料链接。提供鲁迅的《答北斗杂志社问》与老舍的《从记事练起天天练认真练》两篇文章,供学生参考,加深他们对观察、选择、提炼间关系的理解。

教材的四个板块,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写作实践过程。每一个板块都有文章阅读并配以思考题,将写作知识、范文例文和写作练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读读、想想、写写中学习写作知识,通过实践获得写作体验,通过感悟提高写作能力。教材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写作实践提供了有效操作的平台。

(二)教学方法组合

《写作》选修教材,以文体技法组元,包括写作态度、写作准备和写作技巧等内容。而必修教材各模块中的写作专题则以人文话题组元,写作主题随阅读专题命制,规定题材内容,自选体裁写法。这两者正好可以优势互补,组合使用,所以笔者采用了以文体技法和内容题材二维组元的教学方法,既可以突出文体技巧要求,又可以强化话题写作。除此之外,笔者还参照《写作》的体例结构,在每个教学专题内同步设置了以下四个板块:

1.写在前面的话。介绍本专题写作知识技法。

2.选文阅读。选文要配合相关专题,既要体现文体技法要求,又要围绕题材内容,让学生在阅读中具体感知专题主旨。

3.写作实践。规定写作题材内容,启发写作思路,预设写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指导建议。

4.写作要求。明确作文题目和具体要求,让学生明白如何选材、立意、构思,掌握写作要领。

二、《写作》选修专题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观察、选择、提炼”是《写作》专题教学的总体目标,它可细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子目标:

1.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与手段,能实现“写得具体”这一初级目标,并努力做到“写得生动”。

2.学会将自己融入观察的对象,学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技巧。

3.学会选择材料、开掘深度,学会提炼主题、表现生活的一般方法。

(二)教学内容安排

笔者将该专题教学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与“世间惟有情难画”专题打通,重点训练“观察的方法与手段”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技巧;第二部分主要训练如何选材及提炼主题。这里重点介绍第二部分的教学设计。

1.写在前面的话。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它是一种通过感知有意识地采集材料的知觉活动。法国大文豪福楼拜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还要对观察所得的材料作进一步的提炼,应选择那些最有价值的材料去表现文章的主旨和中心。

2.选文阅读。这里选了朱自清的《白马湖》、夏丏尊的《白马湖之冬》、铁凝的《长街短梦》、赵婕的《人能感动,就能幸福》以及学生习作《人与路》五篇文章,让学生从中体会作者是如何观察周围的事物,如何选取观察的角度合理描写环境,以及如何从众多景物中提炼出最典型的最有价值的部分。

3.写作实践。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4.写作要求。每天,我们都行走在路上。或许是匆匆上学,或许是匆匆回家,就在这匆匆中,一路的风景与我们擦肩而过。也许,天天重复的风景已使你麻木,造成了审美疲劳,然而,只要用一双慧眼来观察,便会发现路上别样的风景。人生又何尝不是一条道路呢?在这条青春的路上,你是否拥有过“这边风景独好”的美景呢?仅仅描写马路上的风景,或许会使文章立意较浅;大谈人生意义与价值,又可能使文章流于空洞。二者有机结合为最妙。

(三)教学步骤

1.理解福楼拜的话,比较阅读选文。朱自清认为白马湖的春日最好,夏丏尊则觉得白马湖冬的情味最深刻,对白马湖冬夜的风情有独钟。两位作家选择了他们所要表现的东西并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过和写过的特点。这就是从生活到写作的三个过程:观察、选择、提炼。

2.阅读赵婕的《人能感动,就能幸福》。上班路上一次偶然回望所见的风景,唤醒了作者一生中的幸福记忆,让作者领悟到了“人能感动,就能幸福”。而作者也让我们明白了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只是被我们匆匆错过了而已。你学会感动,就会发现人生路上总会有某一处风景让你“于我心有戚戚然焉”,这就是你“想要去表现的东西”,就是观察之后的提炼。

3.阅读铁凝的《长街短梦》。朋友的悲喜遭遇不仅给作者以感动,更带给她思考,铁凝告诉我们,即使你脚下走的是一条老路旧街,也不要认定一路上不再有新奇发生,我们应该记住的不是这一路上的怨气冲天,而是哪怕细微如一束小黄花的风景,把这如梦的人生做得生意盎然。所谓“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就是你被感动之后的思考,有了这些你就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的东西,你的作文也就会别有洞天了。

4.总结。如果你从来不思考,甚至连感动都不会,那一路上再好的风景也会被你错过。让我们带着会感动的“心”和会思考的“大脑”上路,用“慧眼”去自觉发现身边的美。王国维治学有“三境界说”,观察、选择、提炼也有三个境界:一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二是于我心有戚戚然焉;三是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5.给出作文题目:“在路上”。5分钟思考时间,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积累,“在路上”你首先想到了什么,然后全班交流第一构思。

6.归纳“在路上”的不同构思:(1)在上学的路上;(2)在去往某个目的地的路上;(3)在历史文化老街上;(4)在不断求索的路上;(5)在寻找精神家园的路上;(6)在人生之路上。

7.阅读2006年江苏满分作文《人与路》,辨析“在路上”和“人与路”。“在路上”,规定了你写作的情境,是在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人与路”,则着重于“人”和“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此的哲思。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

(一)引领观察

注重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对生活的观察。对学生来说,最可能发生的情境就是每天上学与回家的路上。本题可以实写旅途故事,也可以写心灵的旅程,如精神成长之路、寻找精神家园之路等。学生在研习了必修一“月是故乡明”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领,可对如何观察生活和怎样选择、提炼主题有所启发。“在路上”留给学生驰骋的空间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二)重视指导

指导学生充分交流第一构思,激发彼此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如《前方》的“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和《今生今世的证据》中的“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将思路拓展到人生之路,寻找精神家园之路;指导学生从知识储备中去寻找灵感,可写理想、真理追求之路;指导学生留意身边正在发生的事,古城苏州的地标——干将路上正在建设轻轨,思考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将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比喻类作文的审题立意二者结合,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组合教法

四个板块构成一个写作实践过程,符合学生从读到写,从模仿到创造,从获得理性认识、掌握要领到实际操作的认知规律。选文典型,阅读性强,对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启发思维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也可成为写作的范本。

(四)效果尚佳

学生在60分钟内完成的当堂作文很有水平,写作角度多、内容丰富、充满真情实意而且有位同学的习作发表于《苏州日报》。

(五)有待改进

五篇选文后应配相应的思考题,对写作知识和技法要进行简要的归纳,应指导学生提炼主题的一般方法。

参考文献:

[1]徐思源.用好教材,致力于基本能力提高——苏教版《写作》教材的分析及其使用[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04).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叶至善.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陈卫华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215006)

选修课《生活与科技》教材 篇4

版选修2-2 练习(P7)1.解:杨辉三角形的第8行是:1 7 21 35 35 21 7 1 杨辉三角形中的一般规律:(1)表中每个数都是组合数,第n行的第r+1个数是Cnrn!.r!(nr)!(2)三角形的两条斜边上都是数字1,而其余的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字相加,也就是rr1r=CnCn1+Cn1.rr1(3)杨辉三角具有对称性(对称美),即Cn=Cn.(4)杨辉三角的第n行是二项式(a+b)展开式,即

01r(a+b)=Cna+Cnab+„+Cnab+„+Cnb的二项式系数.nnn-1

1n-rr

n

n

n2.答案:(1)证明:如图所示,P是等边△ABC内一点,PD⊥AB,PE⊥AC,PF⊥BC,111PD·AB+PE·AC+PF·BC, 2221111因为AB=BC=AC,所以S△ABC=PD·AB+PE·AB+PF·AB=(PD+PE+PF)AB,2222则S△ABC=S△ABP+S△ACP+S△BCP=所以PD+PE+PF=2AB.SABC因为等边△ABC的面积和边长AB为一定值,所以PD+PE+PF为定值.所以结论成立.(2)猜想:将上述结论从平面类比到空间,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正四面体内一点到四面体的各个面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定值。

证明:设P是正四面体ABCD内一点,PE,PF,PM,PN分别是点P到正四面体ABCD四个面的距离, 则VABCD=1(PE+PF+PM+PN)S(S为正四面体ABCD一个面的面积), 3所以PE+PF+PM+PN=3S

.VABCD因为S,VABCD为一定值,所以PE+PF+PM+PN为定值.所以结论成立.习题1-1(P7)1.解: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7×3n=n×111(n=1,2,„,9).思路分析:通过对各个等式的观察,注意其数量变化规律,就可以得出相应的通式.33222.解:1+2=3=(1+2).333221+2+3=6=(1+2+3), 3333221+2+3+4=10=(1+2+3+4), „„

对上述各式进行归纳,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n(n1)2n2(n1)21+2+3+„+n=(1+2+3+„+n)=[]=.24333

323.解:1层六边形的点数和为S1=5=5×1,2层六边形的点数和为S2=5+5+4=14=5×2+4,3层六边形的点数和为S3=5+5+4+5+4+4=27=5×3+4×3, „„

对上述各式进行归纳,可以得出n层六边形的点数和为: Sn=5+5+4+5+4+4„+5+4+4+„+4=5n+4×

n(n1)

2=5n+2n(n-1)=2n+3n.24.解:类比1+2+„+n的求和的过程可得:

3322因为n-(n-1)=n+n(n-1)+(n-1), 3322(n-1)-(n-2)=(n-1)+(n-1)(n-2)+(n-2), „„ 33222-1=2+2×1+1, 3322222从而有n-1=n+2(n-1)+2(n-2)„+2×2+1+n(n-1)+(n-1)(n-2)+ „+2×1, 22222222=n+2(n-1)+2(n-2)„+2×2+1+n-n+(n-1)-n-1+„+2-2+1-1 22222=3[n+(n-1)„+2+1]-[n+(n-1)+ „+2+1]-n-1

n(n1)2

-n-1, 2222n(n1)(2n1)所以有1+2+„+n=.6=3[n+(n-1)„+2+1]22225.解:与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相类比,可以得出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 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和向量a,设i,j,k为坐标向量,则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a1,a2,a3),使a=a1i+a2j+a3k,有序实数组(a1,a2,a3)叫作向量a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记作a=(a1,a2,a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对空间任一点A,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OA=xi+yj+zk,有序实数组(x,y,z)叫做点A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记作A(x,y,z),x叫横坐标,y叫纵坐标,z叫竖坐标.STS

类比推理的具体应用

选修课《生活与科技》教材 篇5

前言

经过了半个学期的《化学与生活》的学习,我在课堂上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有关生活中化工产品以及食物养生等的知识,让我们在生活中懂得更多分辨食物用品好坏优劣的基本常识,受益匪浅。而老师的讲解中最让我感兴趣的部分是最后一课说到的养生知识,其中老师讲到绿茶、红葡萄酒、黑木耳等优质养生食品更是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后我收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其中黑木耳神奇的功效让我觉得很惊讶,这次的论文就以黑木耳为题,说说黑木耳是如何的神奇,也当是我为自己做个记录,回家把功效介绍给家里的老人家养生之用。

首先让我们看看黑木耳究竟是什么

木耳,别名黑木耳、光木耳。真菌学分类属担子菌纲,木耳目,木耳科。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不但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及其他药用功效。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单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中国老百姓餐桌上久食不厌,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而黑木耳培植方法,在世界农艺、园艺、菌艺史上,都堪称一绝。

木耳指木耳属(学名:Auricularia or Wood ear)的食用菌,是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 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它的别名很多,因生长于腐木之上,其形似人的耳朵,故名木耳;又似蛾蝶玉立,又名木蛾;因它的味道有如鸡肉鲜美,故亦名树鸡、木机(古南楚人谓鸡为机):重瓣的木耳在树上互相镶嵌,宛如片片浮云,又有云耳之称。人们经常食用的木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面平滑、色黑、而背面多毛呈灰色或灰褐色的,称毛木耳、粗木耳(通称野木耳);另一种是两面光滑、黑褐色、半透明的,称为黑木耳、细木耳、光木耳。毛木耳朵较大,但质地粗韧,不易嚼碎,味不佳,价格低廉。黑木耳质软味鲜,滑而带爽,营养丰富,是人工大量栽培的一种。没错黑木耳就是这样一种其貌不扬的植物,但是它的药用价值居然如此的神奇,它内部由什么成分组成呢

木耳 含木耳多糖。从子实体分离的一个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155000,由L-岩藻糖(fucose),L-阿拉伯糖(L-arabinose),D-木糖(D-xylose),D-甘露糖(D-mannose),D-葡萄糖(D-glucose),葡萄糖醛酸(glucuronic acid)等组成,其摩尔比为.14:0.045:0.17:1.00::.61::.44。菌丝体含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还含麦角甾醇(ergosterol),原维生素D2(provitamin D2),黑刺菌素(ustilaginoidin)。生长在棉子壳上的木耳含总氨基酸11.50%,蛋白质(protein)13.85%,脂质(lipid)0.60%,糖66.22 %,纤维素1.68 %,胡萝卜素(carotene)0.22mg/kg,维生素(vitamin)A 1.76u/g,维生素B1 0.88mg/kg,维生素B2 11.4mg/kg及各种无机元素:钾1.98%,钠0.055%,钙0.28%,镁0.23%,铁0.0017%,铜6.3×10-6,锌12×10-6,锰26×10-6,磷392mg%等。

尽管我们不太懂这些化学成分的性质作用,但我们可以从一些实验实例中更了解黑木耳的神奇的食疗功效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1)抗凝血作用 300%木耳煎剂1ml/100g灌胃,连续20d,实验结果表明,木耳能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2.06s,提高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具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黑木耳多糖50mg/kg给小鼠静注、腹腔注射、灌胃,均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在体外实验中,黑木耳多糖亦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

(2)抗血栓形成 兔口服木耳多糖18.5mg/kg,可明显延长特异性血栓及纤维蛋白血栓的形成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湿重和干重,减少血小板数,降低血小板粘附率和血液粘度,并可明显缩短豚鼠优球蛋白溶解时间,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纤溶酶活性,结果表明,木耳多糖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

(3)升白细胞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黑木耳多糖2mg/只,连续7d,有较好地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下降的作用。延缓衰老作用

每日给家兔黑木耳2.5g/只,共90d,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氧自由基,肝、心、脑组织脂褐质,血浆过氧化脂质,血浆胆固醇含量及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作用。提示黑木耳可能通过降血浆胆固醇,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脂褐质的形成,以维护细胞的正常代谢,显示有延缓衰老作用。运用化学发光分析法,研究了2.5%黑木耳水提取物50μl,800μl,1000μl对H2O2或由酶体系及非酶体系产生的超氧化物自由基(O-2)有清除作用,清除能力与用量之间呈量效关系,提示黑木耳水提取物中含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黑木耳多糖100mg/kg,腹腔注射,连续7d,可使小鼠在水中平均游泳时间延长50.40%,有增强小鼠抗疲劳的能力;还能明显降低小鼠心肌组织脂褐质含量;能明显增加小鼠脑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比活力;对小鼠离体脑中单胺氧化酶B(MAO-B)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强度随浓度增加而加强,并能增加果蝇飞翔能力。黑木耳多糖能明显延长果蝇平均寿命,为对照组的1.26倍,口服黑木耳多糖40d后,果蝇脂褐质含量有所降低。抗辐射及抗炎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木耳多糖100mg/kg,连续7d对60Coγ射线照射有拮抗作用,使小鼠存活率提高1.56倍,腹腔注射60mg/只,对大鼠由鸡蛋清引起的足跖肿胀有一定的抗炎症作用。抗溃疡作用

黑木耳多糖以每日70mg/kg灌胃,连续2d,能明显抑制大鼠应激型溃疡的形成;以每日165mg/kg灌胃,连续12d,能促进醋酸型胃溃疡的愈合,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影响。降血糖作用

木耳多糖33mg/kg或100mg/kg灌胃,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口服多糖后4~7h降血糖作用最显著;还能减少糖尿病小鼠饮水量。抗癌、抗突变作用

木耳热水提取物对瑞士小鼠肉瘤S180抑制率为42.5%~70%,对艾氏腹水癌抑制率为80%。黑木耳多糖200mg/(kg·d),连续10d有对抗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骨髓微核率增加的作用。抗菌作用

木耳中分离的黑刺菌素有抗真菌作用。中医对黑木耳的药疗性认识

木耳味甘、性平,归胃、大肠经;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止血、涩肠、活血、强志、养容等功效;主治气虚或血热所致腹泻、崩漏、尿血、齿龈疼痛、脱肛、便血等病症。

当然,我们这个时候当然会有一个疑问,这里的都是在动物身上体现出来的药疗反应,但是真正地利用于人体,究竟又是不是那么有效呢,那就让我们在下面真人真事的实例中找找答案吧

一位美国医生偶然发现黑木耳的好处,他一天看病,病人是美籍华人,医生问:“你怎么搞的,是不是药吃多了。”他说:“没有啊”。“可你的血粘度明显下降,你肯定药吃多了?”他说:“我肯定药没多吃。”“那奇怪了,那你最近吃过什么吗?”他说:“我前天到过加拿大中国城,吃了一顿中国饭,木须肉,有肉片、鸡蛋还有木耳。”美国医生一想,肉片没用,鸡蛋更没用,“恐怕是你们中国人爱吃那种很怪的东西,不信你再去一趟试试看。”哎,再去一次,果然见效了,一看行了,最后他研究发现,原来是中国的黑木耳减低血粘度。文章一发表后,台湾、香港到处都用这个办法。后来我们北京心肺中心专门研究了黑木耳,兔子、耗子用了5克到10克就能降低血粘度。后来他碰到一个台湾企业家,很有钱,这个人得了冠心病,血管都堵了,要到美国做心脏搭桥手术。到美国一看,医生说:“不行,现在排的满满的,你一个半月以后再来,我给你排一下。”一个半月以后,他再去,一做冠状动脉造影,三个血管通了,你没有病,血管全通了,不用搭桥,你回去吧。唉!你怎么治的怎么搞的?病人说,只用了一个偏方:10克黑木耳,1两瘦肉,3片姜,5枚大枣,6碗水,文褒成2碗水,给点味精,给点盐,每天吃一回,45天,血栓都化了。

这是一个在网上找到的黑木耳治疗脑血栓的一个事例,当然这个例子的真实性还是有待查证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有科学根据的,那就是黑木耳的确有着降低血液黏稠度,调理血液系统循环的食疗功效。

当然黑木耳除了治疗脑血栓之外还能治疗很多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调理身体里的新陈代谢,而且能有效降低血糖。

然而既然黑木耳这么有益,药用价值那么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食用黑木耳,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呢,以下是我在网上搜集的一些黑木耳相关食用方法:

(一)用于预防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取水发木耳250克,水发海米25克,精盐、味精、花椒粒、蒜泥、姜末、芝麻油、花生油、鲜汤各适量。

将黑木耳洗净,摘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略氽捞出,沥干水,放入平盘内,用精盐、鲜汤、味精拌匀,放在姜末、蒜泥上,淋入芝麻油少许即右。食用时用筷子拌匀。佐膳食。

(二)用于防治贫血取黑木耳30克,桂鱼茸250克,熟火腿25克,熟蛋皮50克,白菜叶50克,鸡蛋清1个,冬笋50克,精盐、葱花、姜末、胡椒粉、湿淀粉、花生油、芝麻油、发菜、清汤各适量。

将黑木耳用冷水浸泡24小时,用清水洗净,摘去蒂,捞出,沥干水;冬笋去皮壳,洗净,切成片;白菜叶、发菜15克洗净,切成细丝;熟蛋皮、熟火腿洗净,分别切成细丝,以上各料共入碗内,拌匀成混合丝;桂鱼茸放入碗内,加鸡蛋清、姜末、精盐、湿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50克烧至五成熟,下冬笋片、黑术耳片煸炒片刻,加清汤适量,放蒸熟的鱼丸,加精盐、味精烧沸,改用中火烧入味,用湿淀粉勾薄芡,淋入芝麻油出锅装盘,撒上葱花、胡椒粉即可食用。佐膳食。

(三)用于病后体虚、产生体虚的补养取水发木耳150克,蛋白肉250克,豆油、鲜汤、精盐、葱花、姜末、蒜末、味精、芝麻油、湿淀粉、酱油各适量。

将黑木耳洗净,摘成小块,沥干水;蛋白肉放入温水中泡透,用清水漂洗干净,去除豆涩粉、切成丝;炒锅至旺火上,放豆油50克烧至七成熟,下葱花、姜末、蒜片爆香,下蛋白肉、黑木耳煸炒,放鲜汤、精盐、酱油各适量,烧沸入味,放味精,用湿淀粉勾芡,淋入芝麻油炒匀,出锅装盘即可。佐膳食。

(四)辅助治疗痛经与月经量取水黑木耳250克,水发小海米25克,精盐、味精、花椒粒、蒜泥、姜末、花生油、清汤、芝麻油各适量。

将黑木耳去蒂洗净,摘成小块,入沸水锅中氽透捞出,沥净水,放入碗内,用味精、盐、清汤拌匀;海米洗净,放入黑木耳碗内,再加姜末、蒜泥、炒锅置小火上,放花生油25克烧热,下花椒粒炸香,捞出弃之,然后用热花椒油烧在姜末、蒜泥上,淋上芝麻油即成。佐膳食。

(五)用于防癌搞癌取黑木耳15克,当归5克,白芍5克,黄芪5克,桂圆肉3克,陈皮3克,甘草3克。

将以上各料共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水服。每日2次,15天为1疗程。

(六)辅助治疗慢性风湿腰腿痛取水发轩木耳50克,猪腰2个,豆苗50克,黄酒、精盐、胡椒粉、米醋、味精各适量。

将黑木耳洗净,摘去蒂,沥干水;猪腰剖开,剔除腰臊,顺着猪腰长剞儿刀,切成鸡冠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入沸水锅中氽至发白(约八成熟)捞出沥去水,盛入汤盘中,放米醋少许,撒上胡椒粉;豆苗去老根,洗净待用;炒锅置于旺火上,放清汤250克,加盐、黄酒、味精调好口味,投入黑木耳、豆苗,烧开后撇去浮沫,再沸后起锅倒入汤盘中即成。佐膳食。

(七)辅助治疗大、中学生失眠、心烦、食欲不振诸症取黑木耳25克、红枣50克、冰糖50克。

将黑木耳用温水浸泡至回软,摘去蒂,用清水漂洗干净,捞出;沥干水;红枣用温水泡透,洗净,捞出;小砂锅置中火上,放清水适量,下红枣、黑木耳煮沸,再下冰糖,改用小火炖约20分钟即可盛碗食用。每晚睡前服用,连服5天。

(八)用于中老年人延衰老取小发黑木耳50克,金针菜50克,熟花生油、精盐、鲜汤各适量。

将黑木耳洗净,摘去蒂,沥净水;金针菜用清水泡软,摘去蒂,切成4厘米长的段;炒锅置旺火上,放花生油30克烧热,下黑木耳、金针菜炒片刻,放鲜汤适量、精盐烧入味,出锅装盘即成。佐膳食。

总的来说,有关黑木耳的论文编写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相关的养生知识,让我对食物化学作用和对人体产生影响的食疗效果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清楚的认识,过程中受益匪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3851.htm”黑木耳词条 《黑木耳妙用食谱》

中食网 张春梅 《百病食疗大全》

选修课《生活与科技》教材 篇6

2、“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再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4、下列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气者、理之依也” “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水是万物的始基”。

5、下列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6、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存在就是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心外无物” “我思故我在” “万物皆备于我”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掩耳盗铃” “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力、我的经验” “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谢”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

7、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神创论、宗教、封建迷信、“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理生万物、理在事先” “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 “客观思想与绝对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8、“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9、“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10、“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1、“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和革命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2、“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正确的价值观是客观规律与人类根本利益的统一。

13、恩格斯:“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发展观点。

14、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15、“田忌赛马”体现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塞翁失马”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刻舟求剑”属于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是离开运动谈物质;“郑人买履”违背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邯郸学步”违背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拔苗助长”违背规律的客观性,遭受规律的惩罚;“围魏救赵”体现联系的观点。

16、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7、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意识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

18、德国物理学家朗克说:“研究人员的世界观将永远决定他的工作方向”——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19、爱因斯坦说:“认识论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成为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要是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0、“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1、“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2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23、“仁者心动”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这些观点都属于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24、“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25、“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26、“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属于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7、“飞矢不动”、“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复何怪哉?”——该观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陷入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或不变论)。

28、赫拉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29、“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30、“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31、鲁迅曾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脖子二三尺而已。”——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32、“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人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33、“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反作用。

34、“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5、“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街道,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6、“齐是非”、“是非莫辩”的思想。——这句话强调主观认识不能检验主观认识。任何人的意见都是主观的,所以不能以人的意见来检验是非。而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7、“如果我们达到了我们的目的,发现事物符合我们关于事物的观念,并产生我们所预期的效果,这就肯定地证明,至此为止,我们对事物及其特性的知觉符合在于我们之外的现实。”——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实践决定认识。

39、“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前两句体现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后两句体现实践决定认识。

41、“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42、“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4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44、“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遵循客观规律。

45、“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联系观点。

4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变化发展的观点。

47、“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反映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

49、“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恩格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50、“亚里士多德说,只有那只活着的能工作的手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假如是一只死手,那就不算是人的一个部分。”——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离开了整体也就无所谓部分。

5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2、“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约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列宁)——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53、“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54、“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赫拉克利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55、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56、“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7、孙武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8、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59、“成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0、“毛泽东: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61、“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普遍性。62、:“福楼拜:世界上没有两粒相同的砂子,没有两只相同的苍蝇,没有两只相同的手掌。”——矛盾的特殊性。63、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主要矛盾。

64、“朱熹: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陈献章: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要有怀疑和批判精神(辩证否定观)。

65、《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转》“日新之谓盛德。”——追求创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万物独化”,“物各自生”——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67、“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68、“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69、“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70、“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7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72、“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73、“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75、“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每个人的行为选择都是受其特定价值观支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6、“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

77、“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人的社会地位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不同。

文言文选修教材的整合与有机链接 篇7

一.整合教学内容, 牵牛要牵牛鼻子

要实现长文短教, 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必须要凭借个人的智慧针对教材的特点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读, 然后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在整合教材时要抓住关键, 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比如在讲授《苏武传》这篇文章时, 我先对课文及其有关资料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班固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炼的文字, 歌颂了苏武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气节, 使这一人物形象流芳百世。课文主要记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的故事, 他被匈奴羁留, 但坚贞不屈, 历尽千辛万苦, 经过十九年之久, 终得归汉。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教材。课文篇幅很长, 个别字词生僻, 人物形象饱满, 情节生动, 文学性、观赏性较强, 课下注释很详细,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教学目的, 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聪明才智, 抓住文章的关键整合教学内容。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根据学生的学情, 我把学习本文运用富有个性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手法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把学习积累文言知识, 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作为本课教学难点。在分析课文时我主要抓住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根据课文内容的变化, 参考示例, 请你为课文添加小标题。 (示例:出使匈奴, 以求通好)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先从宏观出发,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提高分析课文内容、归纳课文大意的能力。二、重点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本文运用富有个性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映衬的方式来突出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

问题设置:

1、引导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请问:你认为苏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2、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塑造人物的技巧和方法。

班固在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 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 笔端饱含赞佩推崇之激情, 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 使苏武的艺术形象璀璨夺目, 跃然纸上。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1) 文章详写卫律和李陵的劝降的目的。 (对比衬托、语言描写)

(2) 苏武自杀的原因和自杀时周围人的反应。 (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3) 苏武被囚禁时和北海牧羊时的表现。 (细节描写)

3、师生共同总结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对比反衬的手法。

4、学生齐读《苏武语录》, 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事如此, 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 重负国!

屈节辱命, 虽生, 何面目以归汉!

本无谋, 又非亲属, 何谓相坐?

汝为人臣子, 不顾恩义, 畔主背亲, 为降虏于蛮夷, 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 使决人死生, 不平心持正, 反欲斗两主, 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 欲令两国相攻, 匈奴之祸, 从我始矣!

武父子亡功德, 皆为陛下所成就, 位列将, 爵通侯, 兄弟亲近, 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 虽蒙斧钺汤镬, 诚甘乐之。臣事君, 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 亡所恨, 愿勿复再言!

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 请毕今日之驩 (欢) , 效死于前。

在“重点探究”的环节我主要是抓住课文的关键 (包括课文的重难点和关键语句) 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让学生据文而入境, 因境而生情, 由情而悟理, 感受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从而达到撞击学生的心灵, 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的目的, 并在此基础上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整合教学内容, 勘探筛选取精华

选修教材中的文言文篇幅都很长, 涉及的历史知识非常丰富,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尽最大可能拥有与教材有关的信息, 然后研读课文, 根据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勘探筛选取其精华。比如:《马钧传》这篇传记记载了一位古代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反映了作者对善于创造发明的科技人物的同情, 对那些只说空话、不重视科学实践的豪门贵族做了批判。文章不但篇幅长, 而且涉及到很多学生并不了解的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创造发明。如果按常规分段讲解, 肯定是耗时低效。因此在教《马钧传》时, 我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 筛选出主要信息, 利用表格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认识传主时, 我先提出问题, 然后设计了这样的表格:

1、马钧是什么人?

请为历史人物作小档案的形式登记他的有关情况。

2、马钧有哪些革新和发明? (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会快速收集信息)

学生只要能完成这两个表格, 就说明他们对课文内容能理解。然后教师再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和重点的文言句子进行补充讲解, 还可以以检测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掌握的情况。

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 不仅可以节省课时, 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能给学生挤出更多的时间从事自主阅读, 从而真正实现新课程的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整合教学内容, 需补白拓展巧链接

教材中的一些课文, 文质兼美, 但是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遥远了, 在读者和作者之间无疑构筑了一条鸿沟, 一道藩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 理解其内容, 感悟其情趣, 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人生感悟, 就必须对文本的空白处进行恰当的补白, 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两个层面上更加贴近课文, 贴近作者, 这样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体验、揣摩、意会、领悟。

对课文进行恰当的补白链接,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作家作品、典故内容、文言字词的新旧联系、课文链接等。课文链接可以是同一作家的作品链接, 也可以是同一内容的作品链接。

例如, 《子刘子自传》一文, 要求学生理解刘禹锡对“永贞革新”的评价, 但课文对“永贞革新”并没有作任何介绍, 只有简单的一句:“既得用, 自春至秋, 其所施为, 人不以为当非。”要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 就必须补充介绍有关“永贞革新”的背景及其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刘禹锡对“永贞革新”的评价和文末铭文所抒发的人生感慨, 而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此外, 为了让学生对刘禹锡其人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 增进对文本内容的了解, 我还补充了刘禹锡的两首诗:《戏赠看花君子》和《再游玄都观绝句》, 对两首诗的写作背景作了简单的介绍, 然后再让学生进行鉴赏, 这样一来, 不仅可让学生通过品诗达到知人论世、增加对刘禹锡的了解的目的, 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

这些恰当的补白链接, 既填补了学生思维的空白, 与课文内容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而且让学生在学到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 拓宽视野, 使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上一篇:重庆市办理户口农转城要点下一篇:连云港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