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2024-09-23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通用8篇)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1

《史记》与文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相关知识。

2、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教学重点】

1、了解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相关知识。

2、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先秦历史散文和《史记》的鉴赏方法。【教学内容】

《史记》的文风,历代学者多有精辟之论,他们任自己的学识、人生经验,对《史记》进行探究,自成一统,各成一家。归结起来,不管论家们的观点如何缤繁多彩,也不管他们的语言表达如何不同,却都有一个殊途同归的看法,即《史记》的文章风格是属于崇高美的。

先看明代凌稚隆《史记评林》中所辑录的几家评论:

苏辙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黄履翁说:司马迁之文“如天马骏足,步骤不凡,不肯少就于笼络。”

凌约言说:“子长之文豪如老将,用兵纵骋不可羁。”

茅坤说:“浑浑噩噩,如长川大谷,探之不穷,揽之不竭,蕴藉百家包括万代者司马子长之文也。”

所谓“疏荡,颇有奇气”;“天马骏足步骤不凡”;“豪如老将,用兵纵骋不可羁”等等,虽然词目各异,却都是说司马迁的文章感情充沛,气势雄浑,惊心动魄,从美学角度看,是崇高美的典型表现。

鲁迅说:“《史记》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

白寿彝说:“如果说司马迁也有毛病的话,那就是他很粗放。但他的粗放正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生命力,体现了汉武帝那个时代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活力。”

李长之说:“象他的精神是在有所冲决,有所追求,有所驰骋一样,他的风格也是的,这可以说是他的风格之本质特征。”

《离骚》被司马迁称为是“舒愤懑”文学的典型,鲁迅把《史记》称之为无韵之《离骚》,同样也认为它是“舒愤懑”文学的杰作,是韩愈所说的“不得其平则鸣”的产物,“郁于中而泄于外”的结果。李长之的“有所冲决,有所追求,有所驰骋”,同样认为《史记》的文章风格是属于崇高美的。

司马迁文章风格的美首先表现在语言运用上。

先看叙述语言,最典型的是描写巨鹿之战那一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真可谓一气呵成,令人读来热血沸腾!怪不得明代茅坤要说:“太史公最得意之文。”凌约言要说:“下四‘莫敢’字而羽当时勇猛宛然可想也。”

其次是引用的语言。陈涉辍耕陇上发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叹息;刘邦、项羽见到秦始皇时脱口而出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彼可取而代也”;蔺相如的“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屈原的“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或者表现一种豪迈的积极奋发精神,或者是深沉的爱国热情,或者是出于污泥而不甘其所染的高洁志趣„„

第三是司马迁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句式来表达历史人物的激情或自己的爱憎。如排比句的运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溝域。”“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

这些排比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说理则含蓄而雄辩,叙述则义正而辞严,抒情则震魂而动魄。

感叹句的运用或悲愤,或同情,或豪迈,或感伤,或慨叹„„如:

“善哉乎贾生推言之也:“是感于秦暴而亡的教训而发出的由衷之叹;“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是对无敌无畏、胸怀宽广的蔺相如的赞扬和对他智勇双全的才能的敬佩。

设问和反问句在文学修辞中起着加重语气,增强感情的作用,它们所表达的感情有时比感叹句还要强烈。《史记》中,这样的句子是难以数计的。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是为屈原无辜受诬愤愤不平和对楚怀王昏庸腐败的斥责;“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是对不拘小节,建功立业的伍子胥的称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平?”则是项羽兵败而自愧的深叹„„

司马迁文章风格的崇高美还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安排和历史场面的描写上。

李泽厚说:“由于中国古代特殊的历史条件,没有出现荷马似的长篇史诗和希腊悲剧,但产生了象司马迁这样具有民主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产生了《史记》这部无韵的伟大史诗,而且其中有许多极富于戏剧性的篇章,有不少动人心魂的英雄主义悲剧场面,是完全可以同荷马相媲美的。”这里所说的“极富于戏剧性的篇章”指的就是情节的安排,“动人心魄的英雄主义的悲剧场面”,指的就是历史场面。关于历史场面体现的崇高美,已有论述,现且谈司马迁在安排情节中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美。

司马迁写《史记》,并不象罗贯中写《三国演义》那样可以虚构情节,而是必须忠于历史事实,展现历史本来面目。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不注意艺术性了。司马迁不但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文学家,所以他特别注意历史题材的选择和安排,总是花很多的笔墨去描写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荆轲刺秦王就是典型的一例:“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舞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群臣皆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待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召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乃逐秦王。而卒惶急,不以击轲,而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心得约契以报太子也。’于是右左既前杀轲,秦王不怡者良久。

这其中的情节,何等险象横生,扣人心弦!其他如楚汉成皋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皆有如此魅力。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2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选修 《史记》选读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50-01

自从采用苏教版的教材后,《史记》选读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新课标中强调,要充分学习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体会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感受蕴含在优秀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后人提供了三千年的历史,写的历史人物上至王侯将相,下至普通百姓,描述的人物个性鲜明,伟大的司马迁为了完成这部历史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忍辱负重,承受者身上的屈辱和精神上的屈辱,通过我们对《史记》的学习,我们可以体会司马迁当时的痛苦与精神上的失落,还能体会到它后来为了这部巨作而付出的努力和他坚韧的毅力,所以找到学习《史记》正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对《<史记>选读》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重言轻文

在高中的教学上,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老师通常会特别强调对文言知识点的把握,基本上每一篇的文言文的课文中的文言文的知识点都要求掌握,因为这是考试中经常要考的,现在的教育大多都是应试教育,虽然强调素质教育的发展和开展,但是对于高中这种竞争压力相当大的时代,开展素质教育确实有点难,但是对于对《<史记>选读》的学习也出现了跟普通文言文学习相同的教学状况,重言而轻文,上课时老师逐字逐句的给同学们讲解,生怕同学们又不懂得词句,但是这样就导致了学生们对文章的死记硬背,丧失了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感受,开设对《<史记>选读》的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们体会我国悠久的历史的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而不是掌握文言知识点,这不是选读的目的。

(二)轻视选修选读

对于对《<史记>选读》的学习中,老师通常会放轻对学生们的要求,所谓熟能生巧,但是老师们将文中的知识点给同学们讲解清楚后,便不再深层次的学习,学生们还对文章中作者的精神和感受体会到这篇文章结束了,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目标。选修是语文课堂的第二课堂,在课堂上应该是学习气氛活跃,掌声连片的景象,所以不能对选修宣读课程放松警惕。

二、对《<史记>选读》教学的定位

高中语文的教学,对于必修课应该多注重文言知识点的学习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选修选读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更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历史背景的体会,感受作者在当时经历的磨难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会独立的思考与感悟,通过阅读思考经典的名著,从而能受到优秀的精神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并将学到的知识和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去,为社会奉献,为国家奉献。

三、对《<史记>选读》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变重言轻文到以文为重

上面的《<史记>选读》的教学的现状中提到了现在对于文言宣读教学都是以言为重,在新课标下,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中提到不能单纯的注重文言知识点的学习,而要注重两者的整体把握,光注重文言文的知识点的学习会导致学生不会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不会整体的把握文章的内在精神,从而导致学生死板的学习,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要注重“文”与“言”的整体把握,即将文言文中的知识点教给学生,还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们亲自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学习文言文中的主旨精神,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和性情,增强自己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历史,理性的评价历史人物,领会文化经典的魅力,让学生们亲临治国安邦的国家大事。

(二)讲授式的教学

在《<史记>选读》的教学中不能采用死板式的教学,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因为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本身就会带有枯燥乏味的特点,但是如何才能不使文言文的教学不枯燥乏味呢?这就需要文言文的课堂生动活泼,尤其是对于选修选读的课程,他的目的本来就与必修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一样,它更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作者思想感情以及历史背景的体会,感受作者在当时经历的磨难和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的历史文化,学会独立的思考与感悟,通过阅读思考经典的名著,从而能受到优秀的精神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所以,要将选读课堂上的气氛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气氛活跃,学生勇于发言的“第二课堂”,可以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探讨式的教学、互动式的教学等。

(三)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是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自发地学习,那么肯定会达到《<史记>选读》教学的目的,比如在课堂上不要单纯的学习课本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一些娱乐的环节,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学习;还有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一些与《<史记>选读》有关的视频,这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比起死板的讲解课本知识效果会好很多,所以老师要尽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带动学生去学习。

在目前的教学中,对选读文言的学习还存在很多误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思考,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方法存在问题,不能满足教学目标的要求时,及时的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对于《史记》选读的教学方法还需要继续的探讨和加以完善,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永军.高中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2007,(8).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3

[知识目标] 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能力目标} 1. 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2. 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思想目标] 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复习三首写项羽的诗。

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 明确:

杜牧这首诗体现了他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敏锐触角和非凡气度,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而真正的男子汉是不怕失败,而能忍辱负重,病败雄心在。(正如刘欢所唱《从头再来》)诗句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包羞忍耻,不肯总结教训,惋惜其英雄事业归于覆

灭。

王安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对于项羽之死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如果说杜牧对项羽评价注重“该不该”,王安石则看重“能不能”,杜牧认为项羽不该乌江自刎,该重整旗鼓,以便东山再起;王安石则深入分析了民心的向背和大势所趋。楚汉相争,战乱频仍,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望烽烟止息。此时刘邦已稳定了大局,项羽则一败涂地,回天无力,民心和形势都决定了项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辉煌。其中民心的向背和顺应形势的高论,就很发人深思,时至今日,更显得是至理名言!启示:引领我们如何正视打击和挫折,如何在困境中奋起。二.初步感知

思考:项羽是英雄吗?(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三.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 问: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

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8自然段)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二. 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

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

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垓下自刎————英雄未路的终点 三.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自读、点拨)

(一).学生自读。找出重点词句。

(二).老师点拨。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2.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③以是知其能。3.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4.重点句:

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力能扛鼎(举起)

(三)思考;

1. 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明确:项羽家世:①世代为楚将。②祖父为秦所戮。

寓意:①世代为楚将。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2. 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明确:两件。一是少时学情。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毫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二是观始皇游。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少时言语不俗的还有哪些?提示:刘邦见始皇:“大丈夫当如是也。”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毫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第三课时

一. 浏览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明确:

1.活用词: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③ 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二)思考:

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

明确:采用了句式短小,铿锵有力的短句作排比(整句)。虽然着墨不多,但非常有气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大将风范与气概。

2. 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侧面烘托。通过众人的胆怯畏惧侧面烘托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这是项羽功业的巅峰,展现了他的将帅神威。3. 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明确:破釜沉舟。

(三)点拨:巨鹿之战的意义。有三。一是消灭了秦军主力,奠定了义军胜利的基础。二是促成了秦王朝内部的分裂与瓦解(章邯投降、赵高杀二世、子婴杀赵高)。三是转移了秦王朝的注意力,为刘邦从南路长驱直入函谷关创造了条件。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明确: 1.重点词: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时不利兮骓不逝 2.重点句:

是何楚人之多也

饮于帐中

(五)思考:

1.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

明确:《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种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大风歌》是刘邦得到天下,平息淮南王英布叛乱,得胜还朝,路途回归故里的一种张狂之辞,但之中又隐藏着浓浓的恐惧与悲哀。

2. 问: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定极为动人。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诗,《汉书》中也没有,有一本叫《楚汉春秋》的书中记载了虞姬的歌,全歌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试赏析下这首诗。

赏析:虞姬之歌,文字极为浅易,但是却充满了真情。“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是叙说形势,看似平常得很,——这是设计的平川,接着是平川之上的奇峰突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对“虞兮虞兮奈若何”态度鲜明、立场坚定的回答。从字面看这是对偶,“大王”对“贱妾”,“意气尽”对“何聊生”,这样的组织对偶,实际是旗帜鲜明地将自身与项羽的生死联在了一起。“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大王得意时,我紧随大王,大王现在失败了,我也绝不能苟活,更不能落人敌手。文字虽然平易,却闪出爱的晶莹。这首歌的动人,还在于唱歌之后。虞姬的歌是回答项羽的问,而她自己的歌收尾也是一个问号。“贱妾何聊生”是回答,又是反问,其实态度是明明白白的,是不需要回答的。这更是设问,让人怦然心跳的,就是自问自答的那一答:唱完之后,她自刎了,用自刎回答了以心爱

着的英雄,用自刎完成了一首诗的句号。后来,有了传说:有一种美丽的花,那花鲜红鲜红的,那花就叫虞美人。美丽的虞姬死了,死得很美丽,虞姬的歌停了,在使用电脑的今天,仍有声音。《垓下歌》与美丽的虞姬之歌,是关于爱情与生命的最严肃的——组男女对唱,所以读《垓下歌》不可不读虞姬之歌。《垓下歌》和虞姬之歌是在生命将存将无时唱出来的,所以读这两首歌不可不读其前后背景——背景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虞姬的歌就说明了这一点,这首歌,如果没有前后的背景是看不出来什么的。(附:《红楼梦》中林黛玉作的《五美吟》中有—首《虞姬》“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这是说,项羽、英布、彭越这些所谓的大英雄,全不如一个虞姬。语出弱女黛玉,所言极是。第四课时 一.研读第五段,(一)梳理重点词句。1.通假字

①直夜溃围南出 ②辟易数里 ③骑皆伏曰 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

处 ⑤左右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思考讨论

1.“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 明确:用了夸张手法。示项羽威猛如画。这与《三国演义》写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极为相似。

2.“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事实真象他说的这样的吗?试剖析。

明确:非也。项羽的失败与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烧杀抢掠,错失良机,痛失人心等有很大关系。项羽此时反复狡辩,正体现了他心死而未平,认输而不服气的心理特点。

3.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明确:巨鹿之战用了侧面烘托手法,本段用了正面描写手法。展现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二.研读第六段,梳理重点词句。(一)基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 2.活用词

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 3.实虚词

①无以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4.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吾为若德

(二)思考: 1.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风格迥异的诗,也是来评价项羽的,还记得吗? 明确:

2.这首诗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明确:写得大气磅礴,气势夺人。她为项羽大唱赞歌,认为好男儿就应该生为人杰,死为鬼雄,项羽不肯后退,宁肯一死,死得好!

悲壮惨烈,气壮山河,英雄无悔,本色不改,可敬可畏,可歌可泣。启示:人生在世,就应该慷慨激昂,轰轰烈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特别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更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不辱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

第五课时

一. 读第七、八、九自然段

(一)重点词句

1. 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

2. 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 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4. 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5. 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 ④自矜功伐 ⑤何兴之暴也 ⑥岂不谬哉 二. 思考;

(一)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 明确:

本段评论了项羽成功的失败的原因,表现了作者褒贬兼备实事求是的公正态度,前段肯定项羽适应历史潮流,乘势消灭暴戾秦族,获得成功,极赞他的兴兵之暴;后段批判项羽的刚愎自用,只依靠武力,不重视战略,导致失败,极叹他的亡之速。一赞一叹,想见作者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的无限惋惜。三.小结:项羽人物形象

项羽是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力拔山、气盖世,声名显赫一时,但也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暴虎冯河的匹夫,特别是秦王朝被灭后,他目光短浅,策略失误,加之烧杀抢掠,逐渐丧失民心。也既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英雄,又有儿女情长(项王别姬);既仁爱恻隐(思民苦),又残暴无情(坑杀战俘,火烧咸阳);既义重如山(与部下同甘苦,财共享),又吝啬小气(官印迟迟不分给功臣);有时果毅决断(杀宋义自立),有时又优柔寡断(鸿门宴)。总之,司马迁巧妙运用多种手法把项羽性格中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中,不虚美,不隐恶,既有深刻的挞伐,又有由衷的惋惜和同情。四.本文的艺术手法

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

造人物形象。(霸王别姬、东城快战)2.语言特色

①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和性格。(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

②叙述语口语化。(“太史公”曰新体例)五.课外活动

1.课外阅读《史记》未节选部分,感悟《史记》这一鸿篇巨制的艺术特点及刻画人物的手段。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4

苏教版的语文教材和之前的教材相比,除了一些课文的改动之外,我觉得很大的不同是“对话栏”的增设。教材中的对话栏,应该是侧重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如何更好地运用对话栏,不使其形同虚设?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但是对于学生更好地自主阅读并理解文本并没能提供可操作性的帮助。

使我再一次思考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因素是,苏教版的语文教材提供了很多好的文章,但鉴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详细呈现,因此必须要教会学生掌握某些自主阅读的方法。《<史记>选读》涉及的内容多,情节复杂,人物生动,叙事方式多样,可以作为把文本与对话栏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师生互动交流中调动已有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建构而来;强调用真实复杂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情境;强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强调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我从中得到的启迪是,在阅读教学中可以以开启思维、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脉络。保罗?弗莱雷将传统教育概括为“储蓄式教育”,认为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只能接收、输入并存储知识,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对话栏的设置,首先给予我们打破这个“容器”的可能,让学生的思维不再只局限于教师的灌输,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一边实践一边修正,大体而言,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的。

一、由对话栏而来的“惑”

我们习惯于把教材内容看成是某一领域教学内容的标准解释,教师首先具有了某些知识,他用清楚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学生达到标准的理解,最后再通过考试检查学生的理解。而建构主义认为,认识是以个体的知识经验、需要、信念等为基础的,因此,要重视学习者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却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从何读起,阅读的时候缺少一个明确有效的“领路者”。所以,对话栏首先可以扮演一个“领路者”的角色,在这点上,《<史记>选读》中的对话栏提供了很多方向。因此,我要求学生结合对话栏中设置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并尝试解决那些问题。

对话栏中的问题涉及的面非常广,有的和情节有关,比如“‘破之’‘因大破之’‘遂破之’,你能悟出刘邦节节取胜的原因吗?”有的和人物形象有关,比如“‘不肯竟学’与下文的‘才气过人’集于项羽一身,与他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什么联系?”有的和叙事技巧有关,比如写到巨鹿之战时“这段叙述的句式、节奏有什么特点?和这段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有什么关系?”这些出现在对话栏中的问题,对于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

在这一阶段中,我给学生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文章之后提出问题。一开始学生只能提一些浅而笼统的问题,后来他们的问题更有针对性,比如“李广射杀三个匈奴的射雕能手并安全脱身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易水送别一段作者是如何渲染送别时悲凉的意境的?”“在众人面前戏弄其父,为后人所抨击,司马迁写这段是为了什么?”甚至还有人问:“田光和樊於期的自刎是否是对生命的漠视?”

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来看,他们在自主阅读的时候,已经带着思考的态度了,他们关注到了传记类文学作品在叙事写人方面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看到了司马迁在写人时对人性的解读。

二、由对话栏而来的“解”

以上说的是对话栏中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心里“存疑”。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新的预习要求: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就这一要求来说,其实包含两个梯度。

第一,对话栏中很多内容本身即是对文本的解读,那么这些内容一方面提供了某些思考的角度,促使学生更深入地阅读文本,另一方面恰恰又为学生的思考提供了参考,“解”了他们的“惑”。比如“‘起’‘谢’‘延’,表现刘邦立刻采纳郦生意见,改正过错。”这一条可以解答刘邦形象的问题。“项羽入咸阳,屠民烧宫,„„刘邦入关中,安抚吏民,„„两者鲜明对比,得失、成败,皆含其中。”这一条可以回答刘项两人成败的某些原因,还有对比手法的运用。此外,“‘数奇’是古人迷信的说法。李广身为一代名将,其实是死于人为制造的悲剧。”这样的内容除了可以部分解答李广之死及未能封侯的原因,更可以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李广之死背后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第二,学生提出个人化的问题,根据文本努力解答。在这一层面的尝试中,我惊喜地看到了很多思维的视角,深刻的挖掘,此处仅摘引一些学生的问题及解答。

问:高祖完成统一大业,为什么还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答:他历经风雨回到故乡,触景生情,百感交集,他意识到贤才难得,国家内忧外患,守业不易,悲凉之情油然而生。

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廷刺秦王”的?

答: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多用短句,语气急促,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群臣的惶急、慌乱与荆轲的镇定自若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荆轲的勇武壮烈。

问:田光和樊於期的自刎是否是对生命的漠视?

答:这两个人的举动饱含爱国之情与忠贞气节,也许这正是古人追求的的价值观,绝非对生命的漠视。

这些问题涉及文本的方方面面,他们思考之后给出的答案未必全面,有的甚至偏激,但是从这些问与答中,我看到他们与文本对话之后迸发的火花。

三、由对话栏而来的“感”

《〈史记〉选读》上完之后,如果仅限于对文本的阅读还是不够,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先是从文章中获得知识,其次还要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反过来指导自己再进一步去阅读,这就是从文本到读者,再回到文本的一个过程。

那么,学生对《史记》的阅读,就不能仅限于文言字词的梳理,也不能止步于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技巧的机械化掌握,因此,在前面所有积累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读了〈史记〉之后》,学生的感受和思考角度各有差别。有人关注女性角色:“吕后以狠毒而闻名,„„她也是个可怜人罢了。”有人对《史记》的文字欣赏不已:“《史记》的文字,给我以最大吸引之处是它不饰华藻,它喜欢用最简单的词语写最多的东西。”有人对社会道德进行反省:“我们应该拷问自己:我们的道德究竟是否能比古人更加高尚?”有人探讨文学的功效:“正如莫言所说,文学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她没有作用,我想《史记》也是如此。”有人展开对苍茫历史的探索,“历史固然会掩去真相,抹去事实,可是同样,历史也会冲尽尘埃,还人物以公正评价。”

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来看,他们对《史记》有了更新更独到的解读,这些解读,是他们在充分利用对话栏,与文本对话之后,一步步被引导、激发出来的。

在整个《〈史记〉选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引导学生利用对话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由此希望学生能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营造情境,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最终希望能够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更有效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

《史记》选读(选修作品赏析) 篇5

6. 甘 茂 之 亡 秦 奔 齐 , 逢 苏 代 . 代 为 齐 使 于 秦 . 甘 茂 曰 : 「 臣 得 罪 于 秦 , 惧 而 q 逃 , 无 所 容 迹 . 臣 闻 贫 人 女 与 富 人 女 会 绩 , 贫 人 女 曰 : 『 我 无 以 买 烛 , 而 子 之 烛 光 幸 有 余 , 子 可 分 我 余 光 , 无 损 子 明 而 得 一 斯 便 焉 . 』 今 臣 困 而 君 方 使 秦 而 当 路 矣 . 茂 之 妻 子 在 焉 , 愿 君 以 余 光 振 之 . 」 苏 代 许 诺 . 遂 致 使 于 秦 . 已 , 因 说 秦 王 曰 : 「 甘 茂 , 非 常 士 也 . 其 居 于 秦 , 累 世 重 矣 . 自  塞及 至 鬼 谷 ,其 地 形 险 易 皆 明 知 之 . 彼 以 齐 约 韩 魏 反 以 图 秦 , 非 秦 之 利 也 . 」 秦 王 曰 : 「 然 则 柰 何 ? 」 苏 代 曰 : 「 王 不 若 重 其 贽 , 厚 其 禄 以 迎 之 , 使 彼 来 则 置 之 鬼 谷 ,终 身 勿 出 . 」 秦 王 曰 : 「 善 . 」(《史记甘茂列传》)

③会绩:一起搓麻线。④一:同。斯:此。⑤当路:陈直《史记新证》:“盖为先秦人之习俗语,与后来之称当道相同。”当道,即掌握权势。⑥振:同“赈”。救济,挽救。⑦累世:指甘茂为秦王服务累积惠、武、昭三代。⑧贽: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

【译文】

甘茂逃出秦国跑到齐国,路上恰巧碰上苏代。当时,苏代正替齐国出使秦国。甘茂说:“我在秦国获罪,怕遭殃祸便逃了出来,现在还没有容身之地。我听说贫家女和富家女在一起搓麻线,贫家女说:‘我没有钱买蜡烛,而您的烛光幸好有剩余,请您分给我一点剩余的光亮,这无损于您的照明,却能使我同您一样享用烛光的方便。’现在我处于困窘境地,而您正出使秦国,大权在握。我的妻子儿女还在秦国,希望您拿点余光救济他们。”苏代应承下来,于是出使到达秦国。完成任务后,苏代借机劝说秦王道:“甘茂,是个不平常的士人。他在秦国居住多年,连续三代受到重用,从ト至鬼谷,全部地形何处险要何处平展,他都了如指掌。如果他依靠齐国与韩国、魏国约盟联合,反过来图谋秦国,对秦国可不算有利呀。”秦王说:“既然这样,那么该怎么办呢?”苏代说:“大王不如送他更加贵重的礼物,给他更加丰厚的俸禄,把他迎回来,假使他回来了,就把他安置在鬼谷,终身不准出来。”秦王说:“好。”

7. 自 齐 王 毁 废 孟 尝 君 , 诸 客 皆 去 . 后 召 而 复 之 , 冯 O 迎 之 . 未 到 , 孟 尝 君 太 息 叹 曰 : 「 文 常 好 客 , 遇 客 无 所 敢 失 , 食 客 三 千 有 余 人 , 先 生 所 知 也 . 客 见 文 一 日 废 , 皆 背 文 而 去 , 莫 顾 文 者 . 今 赖 先 生 得 复 其 位 , 客 亦 有 何 面 目 复 见 文 乎 ? 如 复 见 文 者 , 必 唾 其 面 而 大 辱 之 . 」 冯 O 结 辔 下 拜 . 孟 尝 君 下 车 接 之 , 曰 : 「 先 生 为 客 谢 乎 ? 」 冯 O 曰 : 「 非 为 客 谢 也 , 为 君 之 言 失 . 夫 物 有 必 至 , 事 有 固 然 , 君 知 之 乎 ? 」 孟 尝 君 曰 : 「 愚 不 知 所 谓 也 . 」 曰 : 「 生 者 必 有 死 , 物 之 必 至 也 ; 富 贵 多 士 , 贫 贱 寡 友 , 事 之 固 然 也 . 君 独 不 见 夫 趣 市 朝 者 乎 ?明 旦 , 侧 肩 争 门 而 入 ; 日 暮 之 后 , 过 市 朝 者 掉 臂 而 不 顾 .非 好 朝 而 恶 暮 , 所 期 物 忘 其 中 .今 君 失 位 , 宾 客 皆 去 , 不 足 以 怨 士 而 徒 绝 宾 客 之 路 . 愿 君 遇 客 如 故 . 」 孟 尝 君 再 拜 曰 : 「 敬 从 命 矣 . 闻 先 生 之 言 , 敢 不 奉 教 焉 . 」(《史记孟尝君列传》)

【译文】

自从齐王因受毁谤之言的蛊惑而罢免了孟尝君,那些宾客们都离开了他。后来齐王召回并恢复了孟尝君的官位,冯欢去迎接他。还没到京城的时候,孟尝君深深感叹说:“我素常喜好宾客,乐于养士,接待宾客从不敢有任何失礼之处,有食客三千多人,这是先生您所了解的。宾客们看到我一旦被罢官,都背离我而离去,没有一个顾念我的。如今靠着先生得以恢复我的宰相官位,那些离去的宾客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我呢?如果有再见我的,我一定唾他的脸,狠狠地羞辱他。”听了这番话后,冯欢收住缰绳,下车而行拜礼。孟尝君也立即下车还礼,说:“先生是替那些宾客道歉吗?”冯欢说:“并不是替宾客道歉,是因为您的话说错了。说来,万物都有其必然的终结,世事都有其常规常理,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孟尝君说:“我不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冯欢说:“活物一定有死亡的时候,这是活物的必然归结;富贵的`人多宾客,贫贱的人少朋友,事情本来就是如此。您难道没看到人们奔向市集吗?天刚亮,人们向市集里拥挤,侧着肩膀争夺入口;日落之后,经过市集的人甩着手臂连头也不回。不是人们喜欢早晨而厌恶傍晚,而是由于所期望得到的东西市中已经没有了。如今您失去了官位,宾客都离去,不能因此怨恨宾客而平白截断他们奔向您的通路。希望您对待宾客像过去一样。”孟尝君连续两次下拜说:“我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了。听先生的话,敢不恭敬地接受教导吗。”

8. 张 耳 者 , 大 梁 人 也 .其 少 时 , 及 魏 公 子 毋 忌 为 客 . 张 耳 尝 亡 命游 外 黄 .外 黄 富 人 女 甚 美 , 嫁 庸 奴 , 亡 其 夫 ,去 抵 父 客 .父 客 素 知 张 耳 , 乃 谓 女 曰 : 「 必 欲 求 贤 夫 , 从 张 耳 . 」 女 听 , 乃 卒 为 请 决 , 嫁 之 张 耳 .张 耳 是 时 脱 身 游 , 女 家 厚 奉 给 张 耳 , 张 耳 以 故 致 千 里 客 . 乃 宦 魏 为 外 黄 令 . 名 由 此 益 贤 . 陈 余 者 , 亦 大 梁 人 也 , 好 儒 术 , 数 游 赵 苦 陉 .富 人 公 乘 氏 以 其 女 妻 之 , 亦 知 陈 余 非 庸 人 也 . 余 年 少 , 父 事 张 耳 , 两 人 相 与 为 刎 颈 交 .(《史记张耳列传》)

①亡命:因逃亡在外,消除本地名籍。亡,无。命,名。②亡其夫:逃离她的丈夫。一说“其夫亡”。③抵:投奔,投靠。父客:父亲旧时宾客。④请决:要求离婚。⑤宦:做官。⑥儒术:儒家学说。⑦妻:以女嫁人。⑧刎颈交:誓同生死,患难与共,断头无悔的深厚交情。

【译文】

张耳,是魏国大梁人。他年轻的时候,曾赶上作魏公子无忌的门客。张耳曾被消除本地名籍,逃亡在外,来到外黄。外黄有一富豪人家的女儿,长得特殊的美丽,却嫁了一个愚蠢平庸的丈夫,就逃离了她的丈夫,去投奔她父亲旧时的宾客。她父亲的宾客平素就了解张耳,于是对美女说:“你一定要嫁个有才能的丈夫,就嫁给张耳吧。”美女听从了他的意见,终于断绝了同她丈夫的关系,改嫁给张耳。张耳这时从困窘中摆脱出来,广泛交游,女家给张耳供给丰厚,张耳因此招致千里以外的宾客。于是在魏国外黄做了县令。 他的名声从此更加大起来。陈馀,也是魏国大梁人,爱好儒家学说,曾多次游历赵国的苦陉。一位很有钱的公乘氏把女儿嫁给他,也很了解陈馀不是一般平庸无为的人。陈馀年轻,他就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张耳,两人建立了断头不悔的患难情谊。

9. (张)嘉 为 人 廉 直 , 门 不 受 私 谒 . 是 时 太 中 大 夫 邓 通 方 隆 爱 幸 , 赏 赐 累 巨 万 . 文 帝 尝 燕 饮 通 家 , 其 宠 如 是 . 是 时 丞 相 入 朝 , 而 通 居 上 傍 , 有 怠 慢 之 礼 . 丞 相 奏 事 毕 , 因 言 曰 : 「 陛 下 爱 幸 臣 , 则 富 贵 之 ; 至 于 朝 廷 之 礼 , 不 可 以 不 肃 ! 」 上 曰 : 「 君 勿 言 , 吾 私 之 . 」 罢 朝 坐 府 中 , 嘉 为 檄 召 邓 通 诣 丞 相 府 , 不 来 , 且 斩 通 . 通 恐 , 入 言 文 帝 . 文 帝 曰 : 「 汝 第 往 , 吾 今 使 人 召 若 . 」 通 至 丞 相 府 , 免 冠 , 徒 跣 , 顿 首 谢 . 嘉 坐 自 如 , 故 不 为 礼 , 责 曰 : 「 夫 朝 廷 者 , 高 皇 帝 之 朝 廷 也 . 通 小 臣 , 戏 殿 上 , 大 不 敬 , 当 斩 . 吏 今 行 斩 之 ! 」通 顿 首 , 首 尽 出 血 , 不 解 . 文 帝 度 丞 相 已 困 通 , 使 使 者 持 节 召 通 , 而 谢 丞 相 曰 : 「 此 吾 弄 臣 , 君 释 之 . 」 邓 通 既 至 , 为 文 帝 泣 曰 : 「 丞 相 几 杀 臣 . 」(《史记张丞相列传》)

①私谒:以私事拜见。②巨万:万万。③燕饮:很随便地饮酒作乐。燕,通“宴”。④吾私之:我对他有偏爱。⑤檄:文书,书面命令。⑥第:但,只。⑦今:即,立刻。⑧徒跣:赤脚而行。⑨大不敬:不敬皇帝的罪名,这是个死罪。⑩度:估计,推测。憬冢悍节,古代使者持之以作为凭证的信物。

【译文】

嘉为人廉洁正直,在家里不接受私事拜访。当时太中大夫邓通特别受皇帝的宠爱,皇帝赏赐给他的钱财已达万万。汉文帝曾经到他家饮酒作乐,由此可见皇帝对他宠爱的程度。当时丞相申屠嘉入朝拜见皇帝,而邓通站在皇帝的身边,礼数上有些简慢。申屠嘉奏事完毕,接着说道:“皇上您喜爱您的宠臣,可以让他富贵,至于朝廷上的礼节,却是不能不严肃对待的。”皇帝说道:“请您不要再说了,我对邓通就是偏爱。”申屠嘉上朝回来坐在相府中,下了一道手令,让邓通到相府来,如果不来,就要把邓通斩首。邓通非常害怕,进宫告诉了文帝。文帝说:“你尽管前去无妨,我立刻就派人召你进宫。”邓通来到了丞相府,摘下帽子,脱下鞋子,给申屠嘉叩头请罪。申屠嘉很随便地坐在那里,故意不以礼节对待他,同时还斥责他说:“朝廷嘛,是高祖皇帝的朝廷。你邓通只不过是一个小臣,却胆敢在大殿之上随随便便,犯有大不敬之罪,应该杀头。来人哪,现在就执行,把他斩了!”邓通磕头,头上碰得鲜血直流,但申屠嘉仍然没有说饶了他。文帝估计丞相已经让邓通吃尽了苦头,就派使者拿着皇帝的节旄召邓通进宫,并且向丞相表示歉意说:“这是我亲狎的臣子,您就饶了他吧!”邓通回到宫中之后,哭着对文帝说:“丞相差点杀了我!”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6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根据这个精神,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记述了刘邦推翻秦朝、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全部过程,肯定了西汉这位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的历史作用。

三.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

(一)实词积累

1. 常用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责”通“债”

(2)遂坐上坐,无所诎  “诎”通“屈”

(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秦军解   “解”通“懈”

(4)无内诸侯军……距之   “内”通“纳”  “距”通“拒”

(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详”通“佯”

(6)不如决策东乡   “乡”通“向”

2. 古今异义词

(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句中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一家人”

作业:句中古义“劳苦的工作”    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

(2)诽谤者族   句中古义:公开批评、议论

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句中古义:规约,规章

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句中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句中古义:没有出息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3. 一词多义

(1)吕公者,好相人               (动词,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                     (名词,面相)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本来)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坚持)

(3)因重敬之,引入坐             (引领)

沛公引兵西                   (率领)

(4)去辄烧绝栈道                 (就)

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总是)

(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逃脱)

项羽解而东归                 (解散诸侯军队)

(二)词类活用

1. 使动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使……与众不同)

降章邯                  (使……投降)

会项伯欲活张良          (使……活命)

沛公从百余骑            (使……跟从)

2. 意动用法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认为……奇怪)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以……为苦)

沛公然其计                     (认为……正确)

3. 名词活用为动词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安家)

欲约分王关中             (称王)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驾着白马白车)

都彭城                   (定都)

4. 名词作状语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向北)

夜往见良                (在夜间)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在途中)

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与……交好)

高祖竟酒,后           (留到最后)

吕媪怒吕公曰           (对……发火)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赶在诸侯之前)

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及见怪                 (怪现象)

大王起微细             (平民,卑微的身份)

(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此三者,皆人杰也

2. 被动句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 状语后置句

遇彭越(于)昌邑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系颈以组

4. 定语后置句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诸将过此者多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5. 固定格式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是以兵大败

(四)虚词积累

1. 则

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就)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如果)

2. 因

高祖因狎侮诸客              (趁机)

因与俱攻秦军                (于是)

因张良遂略韩地S辕          (凭借)

3. 以

乃以秦王属吏                (把)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而,表承接)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因为)

啖以利                      (用)

可以有大功                  (凭借)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动词,认为)

4. 然

然恐,不敢不服耳             (表转折,“但是”)

不然,籍何以生此             (这样)

喟然太息曰                   (……的样子)

(五)其他重点词语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大腿)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轻视)

昌邑未拔               (攻下)

摄衣谢之,延上坐       (提,道歉,请)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示众)

乃以秦王属吏           (交付、委托)

非有功伐               (功劳)

还军霸上               (驻扎)

去辄烧绝栈道           (断 )

汉王复入壁             (营垒)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   (约定日期)

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共同)

乃即皇帝位锼之阳     (水的北面)

起为太上皇寿           (献酒献物,祝人长寿)

父兄不能给             (供给,使足)

可四千余人              (大约)

意豁如也               (……的样子)

四. 情节结构

《高祖本纪》是在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展示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形象,表现传记作品的主题,以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认识。从刘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活动特点看,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生孝惠帝、鲁元公主”),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以及做泗水亭长时的种种行事。

课文首先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等,体现了《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作品特点。

这一部分主要记述刘媪尝息大泽之陂生下高祖、刘邦好酒及色、纵观秦始皇而叹、徒手赴宴大言“贺钱万”等主要情节。“见蛟龙于其上”,极言刘邦出生不凡。刘邦当初,其为人,仁而爱人,有大度;但又好酒、赊酒;有诈称“贺钱万”的无赖举动。说明他原本是一个不从事生产的普通人,而且性格中有不少毛病。观看秦皇帝时,他情不自禁地发出“大丈夫,就应该像秦始皇那样”的慨叹,表明他的志向不小,也可以说是“布衣登基”的起点宣言。

第二部分(从“沛公引兵西”到“大赦天下”),写刘邦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过程的特点看,这一部分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奉楚怀王之命)刘邦领兵西进,一路广揽人才,虚心听取意见,队伍不断壮大,打了不少胜仗;并率先入关,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除秦苛法,安抚民心,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主要写郦生见沛公、与秦军大战蓝田、入关约法三章等情节。“郦生见沛公”,从刘邦“踞床”,“郦生不拜,长揖”,到“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这时郦食其说出袭击陈留之计,从而获秦军储备粮。说明刘邦能虚心听取意见,当众认错。“与秦军大战蓝田”,战前,用张良计,游说秦将,“啖以利”,偷袭武关。蓝田南交战中,设疑兵旗帜,更重要的是“诸所过毋得掠卤”,因而秦人欢喜,所以“秦军解”。最后,在蓝田北交战中,又“大破之”;乘胜追击,打败秦军。说明刘邦善于用人、用计,这是他在双方交战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入关后,“约法三章”则表明刘邦想以此赢得关中百姓的拥护。

第二阶段:写楚汉相争:刘邦赴鸿门谢罪,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决策东进争夺天下,进兵追击项羽,在垓下打败项羽。

这一阶段,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写了项羽由强到弱、刘邦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项羽入关时率军四十万,刘邦兵十万,双方兵力悬殊很大;刘邦自知不敌,到鸿门谢罪得以解脱。项羽入关后,屠民烧宫,假尊义帝;与刘邦先前入关的安抚吏民,宽容秦王形成鲜明对比。推翻秦朝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负约”,“更立”刘邦为汉王。可见项羽的强势与霸气,刘邦的弱小与屈从。诸侯各自回到自己封地后,刘邦烧绝栈道,以示无意东归;暗中却听从韩信的劝说,“决策东乡,争权天下”。“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的时候,双方的兵力在相持中发生了变化,由于刘邦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从民所望,后方巩固,兵力由弱转强,逐渐居于优势。“欲引”,又用“留侯、陈平计”,其决策和行动的变化说明刘邦的实力与先前大不一样。“决胜垓下”充分说明楚汉相持三年后,形势大变,汉军逐渐扭转败局,已经强大起来。垓下之战,韩信受命以三十万大军围困项羽十万之众,第一次以众击寡。韩信仍然运用谋略,尽量用极少的代价取得胜利。他以孔将军、费将军为两翼,亲自居中正面诱敌,佯装败退,拉长楚军战线,然后两翼合拢,分割包围,打败楚军,把项羽逼上死路。到了夜里,汉军又唱起楚歌迷惑楚军,这就彻底瓦解了项羽斗志,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边上。

第三阶段:刘邦在锼之阳称帝。

这一阶段,写了刘邦称帝、高祖置酒洛阳南宫等情节。汉五年(前202)正月,诸侯及将相共尊刘邦为皇帝,二月甲午,刘邦即位于锼之阳。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他不仅会用人,而且能驾驭人。 、

第三部分(从“未央宫成”到文末),刘邦称帝后的情况。

这一部分写了未央宫举杯噱父、高祖还乡和高祖之死等情节。“未央宫举杯噱父”是刘邦即位后在群臣面前对自己父亲的一次戏弄。汉高祖九年,华丽无比的未央宫建成,刘邦在未央宫前殿举行盛大朝会,会见诸侯群臣,其父太上皇也在场。刘邦在此即位已经三年,帝业已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以四海为家,诸侯群臣毕恭毕敬,刘邦尝到了作为天子的显贵和乐趣,不免飘飘然起来。在未央宫前殿大宴群臣之时,刘邦忽然想起父亲曾训斥他“无赖”,没有什么谋生的本领。心想现在倒要看看他如何作答。刘邦便端起玉石酒杯,斟满了酒,起身为太上皇祝寿,表示对父亲的十分尊重,不料却问道:“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当初你说我没有出息,现在看看谁有出息?你说我不从事家业,但我从事的是天子的产业。言下之意,你当年说错了。刘邦一席话,竟引来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这段文字,充分暴露了刘邦灵魂深处渺小鄙陋的东西。“高祖还乡”一节,作者放笔铺叙,摹绘点染,造成浓重的抒情氛围。先写“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且“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后自编自唱《大风歌》,然而乐极生悲,在大风歌欢乐豪迈之中透露出一种巨大的隐忧,所以“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说出了“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这样动情的话来。正是由于作者渲染了浓重的故土乡情与衣锦还乡所造成的人生荣枯之感,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生发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高祖之死”一段,仅用十字,交代卒年时间、地点。

五. 人物形象

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刘邦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特点是:其一,有远见卓识。突出表现在他入关后的所作所为。率先入关却“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按楚怀王之约“先入关者王之”,刘邦应为关中王。他一度也“意欲留居之”,“樊哙、张良谏”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而消除秦地百姓的后顾之忧,也在各路诸侯中树立了威望,可以说他是从未来统一全国的角度处理眼前的问题。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实行一系列宽政爱民的措施,赢得了秦地人民的热烈拥护。宋代刘辰翁说:“高祖始终得关中之力,关中人心所以不忘者,秋毫无犯,约法三章之力也。”(《班马异同》) “秦人大喜”、“人又益喜”,足见人心所向。得到人民的拥护是他日后节节取胜的根本原因。所以,尽管后来项羽“兵四十万”,刘邦只有“兵十万”,但有了“民心”的基础,鸿门宴上才得以解脱,而项羽也不可能在关中立足。其二,智谋超人。他性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宽厚、大度、狡诈甚至无赖,都可以说明他有谋有略,非同一般。如在军事策略方面采用顺应时代、笼络人心、分化敌人、团结内部等措施,如与秦军大战蓝田前后,采用游说秦将、以利诱敌、设疑兵旗等,计谋总高人一筹。他脑瓜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三,善于使用和驾驭人。刘邦称帝后,置酒洛阳南宫,总结他统一全国的成功经验,谈到张良、萧何、韩信时说:“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的确,在刘邦所重用的将领中,不少原是项羽的部下,如韩信、陈平,他们投奔刘邦后,一个被举为大将,一个被提为护军中尉,可见刘邦的气魄非同寻常。刘邦还善于听取意见,立刻认错。如樊哙、张良劝他“止舍咸阳宫”一事,一个最高统帅如此善于听取意见,无疑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刘邦善于驾驭人的手段也是极为成功的,韩信评价说:“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就是这个意思。“垓下之战”是刘邦善于用人的典型例子。韩信智勇双全,当年就是他以少胜多,设下埋伏打败项羽,才扭转汉军败局,使楚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决战垓下,既显示韩信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干,也说明刘邦知人善任,能驾驭大将,使得将领们愿意为他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作者的笔下,刘邦确实有超过项羽的眼光和才干,但作者没有盲目歌功颂德,也没有把汉代开国之主描绘成“圣君”。在作者的“实录”下,写了刘邦的流氓无赖行径,记述了他不持一钱而诈称“贺钱万”的举动,描绘了他问太上皇“所就孰与仲多”的洋洋自得的神情。也写了他性格上的缺点,如好酒及色、言行粗鲁、奸诈圆滑等,还之以凡夫俗人的本相。 、

六. 艺术手法

1. 用对比的方法塑造人物。

在《高祖本纪》中,侧重记述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的过程,充分肯定了这位开国之君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作者运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方法展现给读者的。如写项羽、刘邦分兵入关攻秦时,对项羽军队的行动是这样描述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读者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军事方面的成功;而写刘邦军队,除写军事策略外,还写了刘邦的安民措施:“诸所过毋得掠卤”,于是“秦人惠,秦军解,因大破之”。一下子就把“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的重要因素突显出来了。

2. 用讽刺的方法臧否历史人物。

讽刺是用尖锐而诙谐的语言对假丑恶的东西加以揭露、嘲笑和谴责,目的是通过讽刺对假丑恶的否定,达到对真善美的褒扬。讽刺的方法在《史记》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高祖本纪》中主要是状摹刘邦自矜声色的心态加以讽刺。如高祖置酒未央宫,为太上皇祝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刘邦的揶揄举动,使太上皇尴尬难言,引起殿上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刘邦这种自矜声色,表面上看是对自己父亲的尊重,实际上是说父亲当年说错了,以此嘲弄太上皇,从而达到了作者要暴露刘邦性格中所存在缺点的目的。

3. 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除了抓住人物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渲染外,还非常注意选择一些典型事例作精雕细刻,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高祖本纪》就写了赊酒、诈言“贺钱万”、观始皇而叹、踞见郦生等细节,以展示刘邦性格的各个侧面。作者所写细节,总是从刻画人物或记叙历史事件的总体上加以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具有能够反映人或事物本质的独特性,从而具有典型意义。

4. 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7

《唐诗宋词选读 春夜别友人等》教案2

【教学目标】

一 了解陈子昂的生平。二 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是如何通过空间、景色的转换表达离情别意的。

【教学流程】 一 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陈子昂,24岁举进士,他屡上书言事,辞多真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后因忤上被降职,解职还乡后,被县令诬陷,下狱死。

陈子昂的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代表作《感遇》三十八首。

代表作还有《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 诵读品味。

1、自读诗歌

2、个别小组展示

3、个人朗读,齐读。三 品读理解

1、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夜”? 银烛,名月,长河(银河),晓天

2、诗中哪些词语写了“别”? 金樽,绮筵(饯别之宴),离堂,别路

3、诗歌在时间上有何变化? 夜晓——拂晓

4、诗歌中的场景,在空间上有何变化? 室内——室外

四 品读探讨

1、诗人施如何通过空间和景色的转换来表达离情别意的? 空间上从离堂华筵到别路山川,作者遥想到洛阳古道。景色上从银烛青烟,金樽绮筵到明月高树、长河晓天,作者想到悠悠道远。情感上从室内的相对无言的离情缠绵到室外的时光催人难舍难分,作者想到悠悠离情相会在何年。

总之,景色随空间而变化,情感跟随景物的变化而逐渐加深,变化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2、体会本诗的写作特色:

渲染:对环境、景物的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渲染出人物的离情之悲切。

衬托:以景衬情,如“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明写时间和景物,暗写离人的难舍难分,即通过写景物来烘托深化人物的感情。

【学习总结】

本诗写惯见的离情别绪,却无惯用的吁叹哀伤之词,而是在沉静之中见深挚的情愫。

【学习巩固】

归自南阳

李昌祺

去日犹秋暑,归日已冷霜。江山非故土,人物是他乡。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1)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概括。

答:

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和长;颈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颔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

(2)诗的尾联富有艺术感染力,请简要分析。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 篇8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遇酷刑后,不负重担,耗时时间,写成辉煌著作《史记》的事,表现了司马迁在遭遇奇耻大辱后,仍牢记使命的坚韧意志与高尚人格,是培养学生责任感与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的优秀作品。

本单元教材赞扬了人类坚强不屈的高尚品德,《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本组的第四篇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司马迁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牢记父亲嘱托,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难点是体会并理解司马迁受酷刑后悲愤交加的心情及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又是怎样发愤写作的。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主要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教法(一).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我先由学生提的司马迁究竟受了什么磨难,让他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是什么原因让司马迁决定一定要写完《史记》、司马迁究竟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这三个问题导入探究学习,然后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研究学习,最终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二).注重联想和模拟的结合运用,在探究上面三个问题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让学生展开联想,想一想,司马迁在13年里都经历了那些困难和挫折,想一想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司马迁和《史记》说些什么?带动学生进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去体会人物感情。

三.说学法: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取了一下两种学法的指导:

(一).培养学生通过自学来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比如要想知道司马迁究竟受了什么样的酷刑,让他想了此残生,那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先去找课外的知识去了解,发掘原因,让他们在不断的自学中提升自己的分析和推理能力,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司马迁内心的悲和愤。

(二).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采取读书-体会-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多读的基础上体会司马迁所受的奇耻大辱,进而了解人物的悲和愤,然后在探究他写史的动因和发愤的痕迹,这样学生就更能自己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写作得精神。

四.说教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决定采取二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解决字词,理解词语,熟读课文,了解《史记》知识,从课题入手,体会司马迁的精神。

第二教时

一、展开想象,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学生齐读课题: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司马迁历经艰辛,完成巨著《史记》。到现在为止,留在你脑中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发言,师点评)

二、新授,紧扣“发愤”,引入情境:

1、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谁来给老师说说“发愤”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师点评:“发愤”就是振作起来,努力去做。那么在这篇课文中“发愤”指什么?(生回答)

2、同学们,老师昨天布置了二个作业,其中一个是让同学们提出你最想了解,最想知道的的关于文章的问题,我归纳了一下有以下三个问题:

(1)、司马迁到底受了一个什么样的磨难?

(2)、司马迁为什么会发愤写《史记》,是什么力量,什么原因让他忍辱负重活下去呢?

(3)、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呢?他又遇到了那些困难,那些挫折呢?

今天,老师就尊重同学们的意思,去了解,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司马迁遇到的磨难: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结合课间所发的数据想一想,看看司马迁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挫折?

(2)、出示幻灯片,介绍“酷刑”是一个怎样的刑法。(配合音乐,请同学读一读)

(3)、齐读:“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4)、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读出司马迁当时的悲和愤。(指名读与齐读结合)

(5)、师:司马迁几次想到了去死,他在《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段记叙。(出示幻灯片,找学生读一读)

(6)、可是后来司马迁内心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幻灯片)

“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7)、由第一个问题过渡到原因探究:

师小结:司马迁的内心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促使他发愤写作,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巨著呢?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在相关原因的句子下划上横线,在用一、二个词概括一下所划的原因。

三、找准句子,探究司马迁发愤的原因:

1、师找同学说说所划句子是什么,在说说划这个句子的原因。(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

2、师总结:同学们,司马迁从小生活在黄河岸边,听着英雄的故事,黄河水养育了他,英雄的故事鞭策了他,父亲的临终嘱托时时提醒着他,要建功立业,做出一番事业的信念牢牢支撑着他,所以他要发愤写史记。

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找到发愤的“痕迹”

1、师:关于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出示幻灯片:“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2、同学们,整整13年时间啊,那是156个月,那是4745天,是113880个小时啊,课文叙述的太简单了,留给我们想象的空间太大了,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以下三个片段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出示幻灯片,学生4人一小组展开想象和讨论)

(1)、冬天,寒风刺骨,司马迁……

夏天,烈日炎炎,司马迁……

(2)、2.在编写《史记》的过程中,遇到某个年代的人或事不太清楚时,司马迁……

(3)、当他的所作所为得不到别人理解,遇到他人讥讽和挖苦时,司马迁……

3、找同学读读自己想象到的情景。

4、师总结:同学们,你们想象下,在当时的环境下,司马迁要整理搜集历史文献,还要忍受内心中多么巨大的哀痛和屈辱,这需要多么大的力量和勇气啊。

五、出示幻灯片,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师引导:同学们,整整13年啊,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整整26的历史,来不得半点差错,这需要怎样的才华和信念的支撑啊,让我们带着感动和激动之情,来读读最后一段。

2、那么《史记》到底有什么影响与价值呢?让我们一起看段视频。

(出示视频檔)

3、同学们,相信此时此刻,司马迁的形象,已经悄然在你们的心中,那么面对司马迁,面对《史记》,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师点评)

4、出示幻灯片: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六、师总结发言:

同学们,在我们这节课快要结束时,我想用这样一段话和大家共勉,苦难给一般人带来的是叹息,伤心,绝望,但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让我们坚强的面对苦难,笑对人生,百折不挠,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七、作业: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请同学们就自己喜欢的《史记》中的故事,查查资料去读一读,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八、板书:

崇英雄的精神

遵父亲的嘱托

原   因    担史官的责任

对历史的热爱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研读、整理、搜集

怎么发愤

摊开竹简、写下工整隶字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下一篇:《隆中对》原文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