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2024-10-10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共8篇)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1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 《一个人的遭遇》 教案设计

【课前导学】

1、作者简介肖洛霍夫(1905-1984),苏联当代著名小说家,生于顿河地区的一个磨坊主家庭,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遭遇》。1965年,肖洛霍夫“用于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请同学们谈谈对二战的认识,可以在台上展示相关资料。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理解和平的愿望,战争的罪恶

2、启迪学生反思战争的危害,珍视和平和生命。

二、教学方法:采用文本研习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1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想象的痛苦。时至今日,世界上的枪炮声仍然没有平息,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让我们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去感受二战的残酷,去感受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去感受那血雨腥风的时代。

(二)、课文探讨

解题:《一个人的遭遇》

1、一个人指的是谁? 是怎样的一个人? 索科洛夫(凡尼亚)参加二战的军人

2、他们分别有怎样的遭遇?

索科洛夫

①上了前线——战争刚爆发,木工索科洛夫就上了前线

②被俘受尽折磨 ——在战争中,他走过了一条苦难的艰巨道路:他被俘过;在集中营里做过受尽折磨的苦工;

③逃出集中营 ——“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有受到过人的待遇,一方面挨打,另一方面要挨饿;说明战争能给人的肉体上带来痛苦,反衬出战争的灾难和罪恶。

④妻女被炸死 ——从索科洛夫由激动、兴奋到极度悲痛这样的心理过程,我们不难看出战争对于人的精神伤害,说明战争的罪恶和残酷。

⑤儿子牺牲 ——世界上还有什么比失去所有的亲人更为痛苦的事呢!这样的一种悲痛欲绝的心理正是由于战争造成的!

⑥得到一个新的儿子

3、体会情感变化转折

战争被俘(痛苦)-----带人逃回(惊喜)

家毁妻亡(痛苦)-----儿子幸免(惊喜)

妻死家亡(痛苦)-----儿有出息(惊喜)

儿死沙场(痛苦)-----又得新儿(惊喜)

日念亡人(痛苦)

4、请学生谈对此的感受,揭示主题

控诉战争的罪恶,战争对人的摧残

文中提到另外一个人的作用

5、如何描写这个小孩

凡尼亚【明确】分别从外貌、语言和动作等方面来描写:

外貌——“脸上溅满西瓜汁,尽是灰土,头发蓬乱,脏得要命,可是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

语言——“走到哪儿,睡到哪儿。”爸爸“在前线牺牲了”,“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凡尼亚成了流浪儿!)

动作——“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他用两只小手勾住我的脖子。一直没有松开。他又把自己的小脸蛋,贴在我那没有刮过的腮帮上,好象粘住了一样。”

(凡尼亚的动作近似疯狂,可以看出他对于亲情和父爱的渴望,反衬出战争的罪恶)

6、这说明了什么?(一个人的遭遇)

希特勒入侵苏联,给全体苏联人民造成的灾难是无法描述的遭遇战争、失去亲人、泪浸枕头的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人吗?

不是。不是一个人,而是战争中的所有人都受害,受摧残苏联人以平均每个家庭牺牲一个人的代价赢得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胜利。其实,不只是一个人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一个民族在战争中的遭遇,是人在战争中的遭遇。索科洛夫的泪水浓缩了民族的苦难,他是一群人的代表,是艺术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是“熟悉的陌生人”。

(三)、小结

这篇小说曾经倾倒了千千万万个读者,小说在苏联广播时就令莫斯科大街上行人驻足聆听,泪眼模糊;它传到我国后,也使多少人泪飞如雨,译者也是噙着眼泪翻译它的。读完全文后,你觉得哪些地方打动了你?

看看当今的世界,仍然有地方战火纷飞,仍然有人包括孩子在流着鲜血,仍然有人还在参拜二次大战中的战犯。为了索科洛夫们的遭遇不再重演,为了凡尼亚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爱好和平的人不再为战争而流泪,让我们为和平而祈祷吧!启示 :珍爱和平,珍爱生命。【课堂练习】见作业本 【课外探究】

最后一节中,凡尼亚举手向“我”告别时,“仿佛有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为什么不想让孩子看到眼泪?

①读懂了索科海味人的故事,就能感受到最后一节文字的震撼力。在战争中,最不幸的还不是失去生命的战士,而是无助的孤儿寡妇。凡尼亚是战争孤儿,小小年纪的他还不明白命运的悲惨,不明白战争的苦难,不理解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因此,也不会理解索科洛夫的房东女人为什么哭。索科洛夫的悲惨遭遇震撼了读者的心灵,而凡尼亚的挥动小手触动了有良知才的悲悯之心。

②孩子越是天真可爱,就越发显出战争的残酷。

“我”不想孩子看到经历战争的人的眼泪,是不想让孩子知道这样的痛苦,不想让他知道真相,让不幸的儿童能保住一些童心。小说到这里实际上已经变为作者在抒发心愿:呵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为了他们不再成为孤儿,为了他们不再经历战火„„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案设计

【课前导学】

一、作者简介:

伯尔,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是家中的第八个孩子,自幼家境贫寒,渡过了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二战期间,他应征入伍,在俘虏营中渡过了六年,后被保释。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波罗姆》。有人说伯尔是德国的“良心”他的作品始终在讨伐战争,1985年他去世以后,连联邦总统都亲自为他抬棺材送行。

二、文本初读:

小说给我们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我”一个原中学八年级的学生,现在成了德国伤兵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本文,了解主人公的战争遭遇,从而理解当时的战争环境。

2、体会文章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写作手法。

3、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破坏,体会本文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本文的问题与主旨的关系。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战争是什么?是一颗子弹贯穿身体时在地面上翻滚时,那种彻底的疼痛和将死的恐惧吗?是一枚炮弹在眼前炸开时意识的丧失和肉体的摧残吗?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平息,生命依然在流血„„然而,那些战争的追随者们可曾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举起手中拿罪恶的武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来感受一位17岁少年的生命悲歌!

(二)、阅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的“我”的叙述给人造成了怎样的悬念?“我”始终在思考哪两个问题? 明确:是不是自己的母校;到底受了什么伤

2、“我”最终证实了这就是自己的母校,同学们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小组讨论)明确:

美术教室的布置; 门上的十字架;香蕉上写下的多戈万岁;“我”的手迹。

对于“我”整个漫长的人生来说可能是一瞬间,然而这三个月可以发生沧桑巨变。课文在描写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始终抓住学校的环境。

3、课文始终在描写学校的环境,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战争对文明的摧残,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来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地方,可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美术教室成了“停尸间”,战争给人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和哀伤。

4、在《一个人的遭遇》中,主人公索科洛夫明白自己是为了家国而战,《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证据吗?

明确:“我”虽然回到了自己的战地医院接受了治疗,并没有表现出对于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想到的是自己的名字有可能会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永留史册。然而,他可知晓像他这样不明原因上战场而因此走上不归路的又有多少人呢?

5、最后,“我”有没有明白自己的遭遇?为什么要以“牛奶”来结束全文? 明确:那黑板上的手迹、那彻底的疼痛让“我”顿悟 “牛奶”、画画都已成为了梦想,炸弹炸毁的不仅是一个人的身体,更是一个人的未来和一个人的心灵。

(四)题目的意义: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是一个典故“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多名希腊士兵在温泉关英勇抗敌,并刻下了那段铭文:‘流浪人,你若是到斯巴达,请告诉那里的公民们,说我们死守诺言,长眠在这里’。如今,它出现在美术课堂上,让那些充满战斗激情的热血青年走上战场,是对德国军国主义思想的一种讽刺和否定。

(五)扩展延伸:

“我”是在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思想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有着满腔的热情,对战斗充满了憧憬,然而他们可曾明白:自己到底充当了战争的什么角色?无论是侵略者还是受害者,结局如何?在筱敏的《这一代和那一代的理想》中说道:“军国主义的教育目标是:用希特勒的话说:全世界要在这一代的青年面前都骇的倒退,我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主人气概、不胆怯、残忍的青年,在他们的身上不允许有软弱,也不允许有温和。我要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骄傲的神色和野兽般的狂野。”(学生齐读)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这种残忍使很多无知而血气方刚的青年走向了不归之路,主人公“我”失去了两只手臂和一条腿,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悲惨呢?战争到底给了我们什么?

(六)总结:

当我们结束这一课的时候,世界上的枪炮声并没有停止,仍然有人在流血。战争每天都在吞噬新的生命,让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战争的罪恶,思考战争给人带来的伤痛。【课堂练习】

伊拉克儿童哭泣的双眼(PPT)配乐朗诵(背景音乐《辛德勒的名单》主题曲)你见过孩子那惊慌失措的眼神吗? 你见过孩子那绝望无助的眼神吗? 你见过孩子那野兽般复仇的眼神吗? 而此时此刻,伊拉克的孩子们 正遭受着战争的摧残

而此时此刻,他们看到了什么? 那交织的火舌,震耳欲聋的爆炸 还有那漫天的硝烟 身边渐渐冰冷的亲人 【课外探究】

阅读史料,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了六十年,在这六十年间,曾对世界人民犯下战争罪行的法西斯国家对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看的呢?

《安妮日记》教案设计

【课前导学】

一、走近作者

安妮是德国犹太人,为逃避纳粹大屠杀,安妮一家到荷兰避难。后来,中立的荷兰也被德军占领。从1942年7月到1944年8月,安妮等人一直躲藏在阿姆斯特丹一所房子的密室里。安妮以她14岁少女的眼光记述了这段苦难煎熬的岁月。随着盟军捷报频传,安妮一家一度深信苦尽甘来的日子不远,孰料盖世太保却先一步得到密报,将他们抓进集中营。隔年安妮因伤寒在集中营里病逝,此时距离德军投降仅一个星期。

1947年,死里逃生的安妮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付梓出版。这本日记已转译成54种文字,共印刷3000万册。她避难的房子已辟为安妮故居博物馆,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缅怀那不堪回首的人类悲剧。KRO电视台女发言人莫尼克说,“我们知道她不是荷兰人,但提名委员会认为她为荷兰作出了贡献。而且,很多人都赞成安妮当选荷兰伟人。”

安妮故居博物馆女发言人帕特里夏说,不论安妮是不是荷兰人,都丝毫无损于她是荷兰一部分的事实。因为“她的遗产属于荷兰,她的日记用荷兰语写成”。

二、关于《安妮日记》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起初,她这日记是纯为自己而写。后来,1944年有一天,荷兰流亡政府的成员杰瑞特·波克斯坦(GerritBolkestein)在伦敦广播电台宣布说,他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能搜集有关荷兰人民在德军占领之下的苦难生活的目击报导,公诸大众。他特别提到信件与日记,作为例子。

安妮收听到这段话,为之动心,于是决定在战争结束之后,要根据她的日记出版一本书。她这才开始将她的日记加以改写、编辑,润饰文字,删去她认为不够有趣的部分,并且靠回忆增加一些内容。同时,安妮也保留了原始的日记。学术界编纂的《安妮的日记:评注本》(The Diary of Anne Frank:The CriticalEdition,1989),将安妮第一次写成、未经整编的日记称为A版,以别于第二次所写、经过整理的版本,这第二种版本,一般称为B版。安妮日记的最后一则,所标的日期是1944年8月1日。1944年8月4日,藏在“密室”(SecretAnnex)的八个人被德军逮捕。蜜普·吉斯与贝普·弗斯库吉尔,也就是在同一幢建筑工作的两位秘书,发现安妮的日记散落一地。蜜普·吉斯将这些纸页收好,藏在一层抽屉中,未加阅读。战争结束,安妮被证实已经过世,她便将这批日记交给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OttoFrank)。

奥托·弗兰克斟酌许久,决定完成女儿的宿愿,将日记出版问世。他从A与B版中选材,编成篇幅较短的一种版本,后来称为C版,全世界读者历来读到的《安妮日记》(TheDiaryofayoungGirl)就是这个版本。

【课堂讲学】

一、教学目标:

1、能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

2、能把握日记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的作用。

二、学习方式:运用“问题探讨”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整体感知

所选的9则日记,除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表现了安妮在不幸生活中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第2则――主要写了关于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和毒气室的情况,写了人们在纳粹占领下的恐惧。提出的问题:我也是德国人,但是被希特勒剥夺了国籍。

第3则――写外面混乱的局面,人们妻离子散,生活在恐惧之中,每个小时都有成百成千的人送命。提出的问题:“没有人能置身于冲突之外,整个世界都在战争,虽然同盟国比较顺利了,但结局还不知道在哪儿。”

第4则――写在飞机空袭时,由于自己是犹太人,不能暴露,跑向防空洞和躲在密室一样危险。提出的问题:因为得知墨索里尼下台的消息,想到战争结束的希望,和平的希望。

第5则――写躲在密室的苦闷心情。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星期天“是我心中真正悲惨的时候”?

第6则――写八个人躲在密室的感受。提出的问题:在黑暗和危险中,渴望得到自由。

第7则――听说战后要征集与战争有关的日记和书信,想到外人无法想象躲藏起来的犹太人的生活。提出的问题:不是身临其境,以后的人们能了解战时犹太人所受的苦难吗?

第8则――这一天的思考最有深度。除了对战争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在感受到解放即将到来时,还憧憬了自己的未来,向往乐观向上的人生。提出的问题:“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四、问题探讨

1、在特殊的环境里,与常人不同,安妮把日记当作了自己的朋友,她曾这样说:“没有日记,也就无我。”并且,在日记中虚拟了一个“吉蒂”作为自己的倾诉对象。她为什么这样做?

寻找对话对象,战胜心灵上的独孤。

2、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有点和十五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大家可以查阅20世纪30年代前后德国社会政治方面的资料,除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还可以去请教历史教师。)

1929年安妮生于法兰克福,在她4岁的时候,她就生活在排犹的阴影下。那一年,希特勒上台,在德国掀起迫害犹太人的浪潮。安妮的父亲奥托·弗兰克被迫带领全家迁居荷兰。德国的排犹是全民性的,虽然有许多德国人不同意驱逐犹太人,但是在全民一致的行动浪潮中,这种声音很微弱。安妮十三四岁,本当生活在阳光和歌唱中,但是为了躲避迫害和杀戮,她躲进了密室,失去了自由,能否活着走出密室,能否像普通姑娘一样获得幸福和爱情,安妮比一般女孩要考虑得更加迫切。她的性格,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思考要比同龄人更加深沉。

3、安妮遭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她为什么这样想?她的日记里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她知道自己所遭受的苦难都是战争造成的,而报复只会增加仇恨,让战争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安妮有自己的信仰和希望,她的日记传达了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

4、在第8则日记中,安妮这样写道:“战争不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和他们的罪过一样大”安妮的这句话是否正确?请大家讨论。

探讨时可以注意一下习惯说法。习惯说法一般是把战争说成“政客和资本家”的利益之争。我们也习惯上把战争作为一小撮政客资本家出于私欲而造成的罪恶,而忽视了人民应当负的责任。这在安妮那样具体的受害者看来,是难以接受的。把人直接赶进毒气室或是对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开枪,在一个城市制造几十万人的大屠杀,等等,都不是政客或是资本家亲手所为,而是各个国家普通的劳动者,以及来自民众的普通士兵做出的。

安妮作为纳粹排犹的受害者,她的思考是深刻的。

5、在所选的最后一则日记中,安妮写道:“因为世界虽然这样,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如果安妮以自己的遭遇就此提出人的内心世界是邪恶的,那也不符合作者的思想逻辑。安妮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希望,她相信战争的罪恶必将终止,人民也将觉醒,从她的一家在逃亡前后所获得的帮助,从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她认为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善良能够战胜野蛮,这是很正常的。

6、安妮虽然无法回答却一直在思考战争的根源,并且认为“除非所有人没有例外都经历过一场蜕变,否则还是会有战争。”你是否赞同这一见解?为什么?

指导:(1)这里强调“所有人”,照应了前文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战争发动者的罪过一样大这一见解;说明要接受蜕变的是所有人。而非几个战争狂。

(2)这里的“蜕变”是个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说所有的人都必须彻底改变思想,认识到战争是所有参加侵略行为的人的罪行,并且每一个侵略者和被侵略者在接受着它无情的折磨,所以无论罪行大小,思想根源是一致的,不蜕变这种内在的思想根源,人类迟早还要受到战争狂魔的迫害。

【课堂练习】

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试分析其好处。

(1)炸弹又如雨一般落下来。

指导:说明炸弹的密集。

(2)我从一个房间徘徊到另一个房间,在楼梯里上上下下,像一只本来会唱歌的鸟被剪去翅膀,不断用身子撞那沉暗的笼子的铁条。

指导:小鸟的力量何其柔弱,突出了我的弱小。

(3)大片乌云像一堵穿不透的墙一样挡在我们面前,想压碎我们,只是还压不过来。

指导: 战争的烟云太厚重了,可以看出在战争面前普通人的弱小和无奈。

【课外探究】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安妮最大的愿望,是作记者或作家。那么,《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原本与世无争,只想过安定的日子,然而全家死于炮火,只剩下孤身一人;《流浪》中的“我”虽然有点“另类”,但是,炮火夺去了他那握画笔的手。普通人本来都有自己的人生设计,但是战争破坏了一切,包括他们最平常的梦想。

(2)曾有人批判《遭遇》,认为它“渲染战争恐怖,鼓吹和平主义”,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战争恐怖”不是“渲染”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这种所谓“恐怖”更不是作家蓄意制造的。如果不让人民知道战争造成的灾难,就很难制止战争的发生。任何战争,最终的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所以应当维护和平,尽可能地防止战争的发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2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的基本特征

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 使整个中学的语文教学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其中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是比较成熟且有特色的。笔者拟从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体系结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中学习方式的变革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的设计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体系结构可分为两点:

第一, 这套教科书必修部分的体系结构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 着眼学生的精神发育, 以人文话题为统领, 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2个专题。需要说明的是, 专题按三个向度划分只是大致而言, 其中有些是相互交叉的, 如“月是故乡明”、“珍爱生命”、“祖国土”等, 也有“人与自然”的内容, “我有一个梦想”同时包含了“人与社会”的思考。在“人与社会”一栏中, 加星号的四个专题, 着眼点是语言文化, 是从应用角度切入的。第二, 教科书编写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 旨在突出综合整体的思想, 专题内部的结构安排是:专题名称、导语、学习板块和积累与应用四部分。

(二)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中学习方式的变革可分为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三点。

以“问题探讨”为例, 其着眼于培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意识,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进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 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如“和平的祈祷”专题的第二板块“黑暗中的心迹” (选文为《安妮日记》) , 其“问题探讨”的设计是:

1. 安妮遭受了难以想像的痛苦, 却没有想到过仇恨和报复, 只希望人类永远不再有战争。

她为什么会这样想?她的日记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安妮说:“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 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们一样大”,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人类制止或消灭战争的途径是什么?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愿望, 安妮最大的愿望, 是做记者或作家。

那么, 《一个人的遭遇》中的索科洛夫呢?《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呢?请想一想, 这些普通人原来的生活是怎样的, 战争又是如何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3. 曾有人批判《一个人的遭遇》, 认为它“渲染战争恐怖, 鼓吹和平主义”,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为什么?请结合本专题文章, 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三)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的设计特点可分为四点:

第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第二, 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第三, 注重整合;第四, 题目编排系列化。以第二点为例, 苏教版教科书作业设计就很好的体现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如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积累与应用”栏目第二题:搜集风景名胜中的楹联、题记, 谈谈中国语言文字是如何表现风景名胜中的人文内涵与审美因素的。这样设计的作业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的设计思想, 不在最终的结果上做文章, 把整个训练的重点转向了学生的参与度, 更重要的是对一学生参与的过程进行了有效的评价, 训练了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一种研究的意识。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的实施现状

可分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教师实施现状和学生学习现状两部分阐述。

(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教师实施现状。

在研究过程中, 笔者与诸多语文界同事就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学作业系统的实施情况做了一些开放式访谈, 这其中包括2005年第一次使用此教材和2006年第二次使用此教材的教师, 中青年教师各有一定的比例。访谈结果可分为三点:

第一, 对作业中三种呈现方式的处理。这三种呈现方式分别是“文本研习”“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

第二, 把作业与文本教学结合起来。笔者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提示、学生课堂学习的依据和学生课后复习的根据三个方面来阐述。

第三, 完善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体系。我们学校高二语文备课组制定了学生必修部分学分考核认定表。将发展性评价引入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中, 既重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又重视了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既关注到学校对学生的统一要求, 又要尊重个体差异以及关注其发展的不同需求, 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 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二)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学生学习现状分为两点:

第一,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实施前学生作业学习状况调查。笔者制定了一份语文学习及作业情况调查表, 于2005年9月 (当时学生刚进高中不久, 对苏教版语文教科书还不熟悉) 分别向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一 (3) 、 (4) 班全体学生发表调查, 其中高一 (3) 班为普通班, 高一 (4) 班为实验班。从学生作业内容分析、学生完成作业现状分析和学生作业评价的现状分析三方面来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实施前学生作业学习状况进行调查。以第三点而言, 从统计数据看, 学生对作业评价的态度有以下几种:

1. 标准化的题型, 标准化的答案学生已有了明显反感情

绪, 至少有了怀疑的情绪, 传统的单纯的文字形式答案本身的缺陷已暴露无遗,

2. 学生对作业的处理方式渴求别人的评价, 包括教师和同伴的评价。

3. 学生在作业中愿意表现“个性化”, 体验学习成就感要求迫切, 对一般表扬性评语表现的兴趣不浓。

4. 学生不希望只给予呆板笼统的“优、良、合格”评价法, 作业本上红色的“×”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5. 作业评价单调, 作业评语刻板教条。

有些作业虽然写了评语, 但多数评语纯粹是普通话, 丝毫没有感染力, 缺乏人情味。学生对这样的作业评价司空见惯, 久而久之, 也就麻木不仁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学生对老师批改作业的评价方式

WENJIAOZILIAO

产生的反感情绪较大。传统的对错或分数评定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 (劳动成果) 一锤定音, 尤其是对不完美、存在缺陷的作业往往是一棒子打死, 对个性突出标新立异的作业往往评价成不认真、故意捣乱, 这无疑不符合我们教育的初衷。

第二,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实施后学生作业学习现状调查。2007年3月, 笔者再次用重新设计的调查表, 对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二 (6) 、 (8) 班全体学生进行调查, 其中高二 (6) 班为文科普通班, 高二 (8) 班为理科实验班。依然从学生作业内容分析、学生完成作业现状分析和学生作业评价的现状分析三方面来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实施后学生作业学习状况进行调查。以第三点而言, 发现苏教版教科书作业确实给学生带来了一些新的感受,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后的作业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这在以往是很不多见的, 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中, 也是很不多见的。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回归到语文学习的本质上来, 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语文, 有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提高。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实施的改进策略

分为对教师实施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的思考和建议和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实施的改进两大部分。

(一) 对教师实施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的思考和建议。

主要是对教师实施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的现状进行一点反思, 可分为两点:

第一, 教师在语文作业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与多位同事的交谈, 以及对学生进行的调查, 笔者发现教师实施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在内容、方式及训练量等方面, 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 重应试训练, 轻语言积累、语言实践、语感培养; (二) 重考试分数, 轻学生的感受与承受能力; (三) 重阅读理解分析的训练, 轻对生活的关注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 重书面形式, 轻诵读与写字的训练。

第二, 对教师实施作业的几种常见做法的思考及建议。教学中教师当前对于作业的仍然常见的做法主要有五点: (1) 语文作业都必须人人按一种格式做同一内容; (2) 语文作业都要求形成书面文字材料; (3) 语文作业采取能够得到监控的形式; (4) 语文作业主要布置辅导练习题; (5) 语文作业都要求在课堂之外完成。笔者拟对此作一点思考和建议。以第 (2) 点“语文作业都要求形成书面文字材料”而言, 明显是重书面表达, 轻口语训练的体现, 是应试教育支配语文教学的间接反应。“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 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1]。鉴于此, 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应纠正过去错误的倾向, 切实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 不妨先就从语文作业这个环节抓起, 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结合教科书中的安排, 设计一些适合提高口语水平的练习。如诵读、问答、讨论、论辩、复述、口头作文等等。把这个原则落实到每一堂语文课中, 相信也会从另一角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二)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实施的改

进。在这里, 笔者只把自己在实施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过程中一些个别做法做一点介绍, 与其他教师较为一致的做法不一一赘述。具体可分为四点:

第一, 分层性作业的设计。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开放”的课程文化———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儿童之间存在差异, 只有多方面的合作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因此教师就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题, 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分层性作业具体的做法有: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和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三点。相信语文教师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增加作业的层次性, 供学生选择, 可以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 个性得到张扬, 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

第二, 学生自选作业课题, 课堂展示合作成果。此作业形式的理论依据是基于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模式。维果茨基认为促进发展的教学是以合作为基本形式的, 学生在与比自己水平稍高的成员的交往中将潜在的发展区转化为现实的发展, 并创造更大的发展的可能。[2]笔者在教授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时, 在高二 (8) 班就采用了这种作业形式。具体做法如下: (1) 自选课题, 确定内容; (2) 集体备课, 相互研讨; (3) 协同上课, 激活课堂; (4) 认真评课, 总结创新。笔者发现, 通过这样的做法, 在整个专题的学习过程中, 涌现出一批学习成果突出的合作小组。有的搜集的资料翔实又丰富, 有的观点新颖, 有的讲解清晰充分, 有的课件制作精良。这就证明让学生走向讲堂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而且为今后学生学习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 建立多元化的作业评价系统。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 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因此在评价方式上, 应提倡多元评价, 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 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有以下几个评价原则: (1) 分层评价, 鼓励为主; (2) 亮点评价, 激励当先; (3) 多向评价, 共同参与; (4) 多次评价, 体验成功。以第四点而言, 笔者采取一次作业多次评价的方式。即:学生做完作业, 自评、互评、师评后再进行修改, 教师再次评价, 若修改正确, 同样可以得到好的评价。这样多次评价一次作业, 不仅有利于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还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第四, 实施个案举例。本个案是在笔者执教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第一板块“诗从肺腑出”中的《登高》一诗时形成的。采用基于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模式。设计如下: (1) 教学目标分析; (2) 预习作业; (3) 教学过程; (4) 作业布置; (5) 素材推荐; (6) 作业评价。以第六点而言,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学生自我评价;2、学生互评:给其他小组评分, 还要对本组的每一个成员评分;3、教师评价:制定评价表。本次作业共制定两个评价表:一是学生完成作业过程表现评价表;一是学生完成作业成果评价表。其中第一份表格可以用来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在评价过程中, 借助这两份表格, 把学生的自评、互评和教师的评价结合起来, 把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 这样对学生的评价就比较全面而客观了。

综上所述, 笔者研究总结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的基本特征, 更着力于调查分析它的实施现状, 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理念新、效果好的作业并不容易开发出来, 更不容易施行。首先, 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要改变观念上的认识需要假以时日, 不可能一蹴而就;其次, 教与学都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中学语文, 尤其是高中语文很大程度上是被考试异化了的。语文教学蒙上了考试的阴影, 自然很难呈现美景。至于那五花八门的考试———期中考、期末考、月考、抽考、调考、单元小考、学年统考、各种模拟考, 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 望而生畏, 见而生厌。学生对这样的语文学习怎有好感可言。现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刚刚推行, 其作业的设计确立了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 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但在这除旧布新的时刻, 怎样把这些作业实施到位, 取得应有的效果, 还是我们应该大力研究的课题。

摘要:本论文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进行了一些研究, 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探讨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的基本特征;其次调查总结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 (必修) 作业系统的实施现状, 包括教师的实施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现状;最后针对教师的实施现状和学生的学习现状做了一些反思, 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作业,实施现状,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17.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3

一、研究概况

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研究现状,笔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进行检索,通过手工剔除和整合,确定了168篇学科期刊和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时间跨度自2004年至2013年。这些研究成果的年度分布,见表1。

如表1所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0年和2011年。笔者将该教科书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4-2006),该阶段教科书研究数量较少,主要原因是教科书于2004年才局部开始试用,2005年方在江苏全省推广,故该阶段可称为教科书研究初期,研究内容多是新教科书解读,研究者多是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整体或核心成员;第二阶段(2007-2009),该阶段教科书研究开始增多,研究内容多为教科书认识和指瑕,研究者开始向一线教师转移,是教科书研究的发展期;第三阶段(2010-2011),随着教科书推广使用地区的相对稳定和成熟,该阶段教科书研究形成高潮,可称为教科书研究顶峰期,研究内容多为教科书反思和实践;第四个阶段(2012-2013),该阶段教科书研究进入平稳期,研究更加具体,多为单篇研究,由于2013年数据更新滞后于研究事实,所以表中2013年统计数量较少。分析样本中168篇文章的内容发现,研究类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见表2。

如表2所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结构体系、内容要素和教学策略方面,对编写理念和使用现状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结合研究年度和类型发现,对结构体系和内容要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科书研究初期,而对教学策略的研究在当前非常活跃,数量呈上升趋势。

二、编写理念研究

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研究较少。毋庸置疑的是,该教科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该教材编写组指出,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遵循规律”、“注重整合”、“引导学习”、“倡导开放”和“立体构建”①,周爱民②、渠敬雷③等大批研究者都沿袭此观点。这些理念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④等基本理念。其中,“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试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个向度设计专题,莫不体现对人的关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编写理念具有时代性和开创性,正确指导着教科书的编写和实施,为许多研究者所称道。

三、结构体系研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与《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⑤的课程结构相配套,呈现出“模块――专题――板块”的三级结构特征,超越了传统的单元结构,分成5大模块,每个模块4个专题,每个专题2-3个板块,每个板块1-4篇选文,其中专题又由专题名称、导语、学习板块、积累与应用、写作构成。该教材编写组认为,教科书“体系建构的立体感”,“使课程结构模块化的思想得到落实”。许多论者也指出,“基本结构的专题式,综合立体的教材呈现”⑥是该教科书的一大优点。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要求与建议”的要求,该教材编写组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三种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以“文本研习”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话,表达交流阅读的体验、感受和思考,提高学生解读文本、鉴赏作品的能力;以“问题探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问题驱动下进入专题学习,在探讨中发展理性思维和批判意识;以“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结合具体学习材料,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

有论者指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完成了语文学科教材编制史上由‘文选型‘单元型到‘专题型的飞跃。”⑦但在肯定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结构体系方面的探索的同时,也有论者认为:该教科书“只关注‘人文性,忽略了‘双基目标的落实”⑧,有矫枉过正之嫌;“有的专题内容空泛,结构杂乱,不易把握”⑨,“主题之间没有逻辑关系,因此所设置的板块无法深入或拓展主题”。

四、内容要素研究

语文教科书应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和助读系统构成。这四大系统,也是构成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内容要素。如果说结构体系研究多为宏观研究的话,那么内容要素研究则多为微观研究。

(一)范文系统研究

范文系统又名选文或课文系统。《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选文要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富于文化内涵,文质兼美,丰富多样,难易适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大体符合这些选文标准。张秋华指出该教科书选文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性”⑩、“灵活性和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包海霞认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选文是“经典性、时代性与多元文化兼顾的选文”{11}。该教科书选文专题编排,主题鲜明,时代性强,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改变了传统的选文方式,打破了时代、国别和话语方式等界限”,特色突出。

虽然该教科书选文得到大多数研究者和师生的认可,但也有论者提出质疑。

首先,选文版本方面,选择或删修不当。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苏教版必修二(选自《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中“强虏灰飞烟灭”,人教版必修四(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作“樯橹灰飞烟灭”。一些论者认为“强虏”替代“樯橹”,意思直白,毫无意象指代的形象感{12};又如《十八岁和其他》,有论者认为编者有意删除恋爱部分,忽视了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13}。

其次,选文类型方面,不同文体选文比例失衡,文白混编。古诗词选文“选编的范围有些偏狭,没能体现出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主要集中在“历史的回声”和“笔落惊风雨”这两个专题,且多为唐诗宋词;“古文与其他文体交叉编排,忽视了古文的特殊教学要求”,如“我有一个梦想”专题;选文中的外国作品虽然给教科书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国外选文过多,有舍本逐末,崇洋媚外之嫌”,如“和平的祈祷”专题都是外国作品。

最后,选文的可接受性方面,有的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杨月娥认为“科普类选文专业性太强,对学生的知识积累要求偏高”{14},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张秋华认为教科书“有的选文依然只有成人的眼光,编者的观点,存在着伟人化倾向”,“有的选文虽然显示了一定的时代性,但仍然落后于时代”,如“向青春举杯”;另外,教科书第一次入选的新课文超过50%,若干选文不如人意,如《前方》和《今生今世的证据》晦涩难懂,多成年人的体会,放在必修一不合适。

(二)知识系统研究

杨月娥认为,该教科书的知识呈现比较零散,融在活动和练习当中,有意淡化陈述性知识,缺少系统性和衔接性,不利于学生总结复习,也让教师容易忽略知识的教学。罗丽华分析了教科书在知识选择、组织和呈现方面的种种问题,认为“没有系列的语文知识内容做支撑,学生的语文素养无异于空中楼阁”{15}。

(三)作业系统研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作业系统整体设计,分为板块作业和专题作业,不同于人教版的“一课一练”。板块作业区分为文本研习题、问题探讨题和活动体验题,专题作业由“积累与运用”领属,是专题结束后的综合性习题。

王睿指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练习形式多样,数量减少,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16}该教科书练习融入了三种有特色的学习方式,以演讲、辩论、诵读、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展开,让学生走出题海,同时鼓励学生多元解读,有助于培养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江海丰评价,“它打破了传统教材作业侧重训练,内容单一,形式化、程式化的特点,呈现出人文性,综合性,互动性,开放性的显著特色”{17}。

教科书作业系统尽管在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上受到多数论者的好评,但也有论者认为存在不足。首先,在作业设计上,有的“题目空泛,缺乏指导性”,如“像山那样思考”的“积累与应用”中第4题 “随时总结(文言虚词),丰富卡片的内容”和第5题“虚拟一些场景,做口语练习”;有的练习“助练情境提供不够”{18},如活动体验题缺少素材和指导。其次,在作业难度上,“作业相对于偏远的乡镇高中而言操作难度较大”{19},如《十八岁和其他》,对那些父母文盲或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的孩子来说,缺少交流的条件。最后,在作业类型上,“语言训练题缺失,不利于学生的积累”,如《劝学》和《师说》就没有文言知识点的作业设计。

(四)助读系统研究

助读系统又称为助学或导学系统,它是为了辅助学生语文学习而设置的一组材料。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助读系统主要包括致同学、目录、专题说明、学习提示、注释和插图。其特色体现在学习提示中的对话栏设计上,这些对话栏附在文本右侧的空白处,或解析文本,或启发思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当前对该教科书助读系统的研究较少,多集中在注释和插图方面。

教科书的注释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首先,有些字词释义欠妥。如《陈情表》中“逋慢”解释为“逃避,怠慢”不妥。《广雅·释诂》:“逋,迟也。”《陈情表》收入《文选》,唐李周翰注:“逋,缓。”“逋”与“慢”连用,并列复词,即“迟缓”、“延缓”之义。{20}其次,相关常识介绍不够详尽明晰。如《江南的冬景》中“暮雨潇潇江上村”到底是语出唐朝还是五代的诗人李涉,语焉不详{21}。最后,文中未补注一些方言俗语和特殊含义的词。如《听听那冷雨》中“商略黄昏雨”之“商略”{22}。

好的教科书插图可以弥补文字直观性不强的缺陷,辅助理解文本,同时以其形象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苏教版教科书扉页古色古香,文化气息浓郁,模块前面的彩图也富有代表性,让人眼前一亮。论者的批评主要指向正文中的黑白插图,如贾亮亮批评教科书有些插图“质量粗糙平庸,配图不当,有些地方甚至不必配图”{2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头像画质模糊,从人物面部表情看不出她对光明的渴望。

五、使用现状研究

目前使用该教科书的除江苏外,还有浙江全省、山东五个地市、山西五个地市等地区。

关于教科书使用现状的研究,大多是定量研究,以调查问卷、访谈、实地调研等形式展开,如厉来建、孙福惠《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使用情况问卷调查》,这种实事求是的作风有助于准确真实地把握教科书的使用现状。包海霞于2006年对教科书的使用情况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教科书的指导建议基本可行,师生对教科书的适应程度适中,许多学生喜欢但是并不能很快适应教科书,在使用中课时和教学资源太少。可见,教科书在使用之初,出现过因教科书内容和形式的新颖,师生难于适应的情况,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教学研究的深入,以及教材编写组编写《培训手册》提供指导等,这一状况已有所改变。

在教科书推广使用的前几年,论者讨论较多的话题是城乡差异问题。渠敬雷称“教科书城市化倾向比较重……使农村学校的教育无所适从”,张蓓蓓也认为教科书的“城市本位倾向过重,漠视了农村师生的阅读需要”{24}。笔者以为,作为国家教材不应该迁就现状,而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引领和促进包括乡村学校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的专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投入的增加,特别是广大教师在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对教科书理解和熟悉程度的提高,近几年已很少有对该问题的讨论了。

六、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策略研究,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研究的重点,这方面的研究论文超过全部论文的30%,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实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阅读教学研究

蔡高梅针对当前阅读教学中的“浅阅读”现象和“随意、无序、低效的教学状态”{25},提出整合苏教版教科书阅读内容、方式和梯度的策略,具体来说要整合教学内容使之有序高效,采用交流阅读法、比较阅读法、批判阅读法等使得学生的阅读体验不断深化。另外,不少论者强调阅读教学中三种特色学习方式的使用,如文本研习可采用圈点法、批注法,问题探讨可采用讨论法、质疑法,活动体验要通过各种活动实践深化学生体验等。

刘旭宏分析了苏教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提出了“五讲”:“自由阅读之前启发讲、重难点展开讲、疑难问题明确讲、围绕教学目标提示讲和课末总结补充讲”{26},这有助于对阅读教学流程的整体把握。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部分,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还需要兼顾文体进行更加具体深入的研究。

(二)写作教学研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写作部分分为写作观、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孟凡军指出该教科书“写作指导安排随性、散漫,让作文教学繁杂紊乱”,这具体体现在写作编排未呈现出作文教学的序列,同一文体写作指导跨越多本教科书,而且方法和策略的指导笼统。

该教科书的人文特征在赋予作文教学人文特色的同时,也让作文教学背上沉重的人文负荷,被专题牵着鼻子走。蔡高梅建议“适当强化文体感”,并制定了单项训练(先记叙,后说明,再议论的顺序),读写结合和能力分解(审题、立意、选材、表达、修改等能力点)的写作序化教学策略。渠敬雷强调写作教学的“有机性”、“选择性”和“体系性”。陈乃香更是构建了“随笔写作――片段写作――整篇写作”{27}的写作教学体系。

(三)口语交际教学研究

关于苏教版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很少。包海霞评价苏教版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形式齐备、实践性强,它以朗读、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形成相对完整的口语交际系列,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如“走进语言现场”专题有集中的口语交际训练,体现了苏教版教科书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张静则指出“口语交际的教与学都很不理想,课堂教学仍然是重读写、轻听说,教材中有关口语交际的内容并不能落到实处。”{28}

(四)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综合实践课使语文教学能关注知识的联系性、学习的情境性和学科之间的融通性,从而弥补分科课程过于关注自身学术价值和内在逻辑的严密性,脱离生活实际等缺陷。”蔡高梅分析了语文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性,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坚持综合、联系和开放的观点。

赵威全面阐述了苏教版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念意义、设计特点、呈现现状及其具体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一般经过“准备——实践——交流——评价”{29}四个环节,其教学实施要因材施教、弹性组织、资源共享、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学科间听说读写的综合,也需要与文史哲、生活相综合,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扩大学习领域。

虽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都没有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但该教科书渗透了综合性学习的思想,融入了综合性学习的要素(如活动体验)。怎样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不同课型间也实现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是今后值得研究的课题。

七、几点思考

当前对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研究总体来说内容全面,方法多样,成就突出。研究内容上涉及结构体系、内容要素和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研究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结合。教材编写者、一线教师和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等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该教科书,在肯定其鲜明特色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为教科书的修订和教学的实施做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已有研究的若干欠缺。

(一)研究视野偏狭,缺乏整体意识

研究者仅仅专注于必修教科书本身,忽视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与选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必修为五个模块,教学时间为1.25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有16个模块,供师生选择使用,教学时间为1.75学年,必修和选修每个模块教学时间均为0.25学年,必修和选修作为一套教科书在内容上是互补的,所以必修教科书内容上的不足可以在选修里面得到弥补和强化。目前尚无将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与选修教科书作为整体研究的论文,这是今后的研究需要关注的。

(二)研究内容不够全面,部分结论缺少足够的说服力

已有的研究成果,偏重于教科书的结构、内容和教学策略的研究,理念和使用的研究不足,内容要素方面有关知识系统的研究不足,这些部分的研究有待加强。此外,部分结论缺少足够的说服力,这主要表现为在教科书指瑕中对教科书可能存在的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考察论证便下结论。如有论者在批评教科书给《阿房宫赋》中“王子皇孙”的注释不当时,忽视了该条注释中的“下文中”三个字,没有注意到课文特定语境中的注释与词典一般意义上的注释之间的区别。

(三)研究者之间缺少合作沟通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的研究者队伍主要由学科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高校研究生组成,三者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各有侧重,在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等方面也各有特点,目前的状况是各自为战,缺少必要的合作与沟通,这势必影响研究的效果。这也是今后的研究需要注意的。

————————

注释

①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编写组:《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介绍》,《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第12期。

②周爱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

③渠敬雷:《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评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④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⑥徐春梅:《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呈现方式》,《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第12期。

⑦徐林祥:《从“文选”到“单元”,再到“专题”——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的新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9期。

⑧孟凡军:《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偏失》,《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5期。

⑨厉来建,孙福惠:《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使用情况问卷调查》,《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9年第2期。

⑩张秋华:《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文系统选编特点及教学实施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包海霞:《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李满意:《例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偏失》,《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第2期。

{13}刘艾清:《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爱情题材选文的分析及反思》,《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5期。

{14}杨月娥:《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罗丽华:《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知识内容编写》,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6}王睿:《浅析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7}江海丰:《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作业系统的设计特点及教学策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8}章湖君:《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练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9}程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作业系统的使用策略》,《考试周刊》,2010年第46期。

{20}黄昊,黄灵庚:《高中语文课本(苏教版)古诗文注释补正(下)》,《语文学习》,2011年第46期。

{21}贾桂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4册)指瑕《中学语文》,2008,(10)。

{22}贾桂强: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册)应补注,《中学语文》,2008,(16)。

{23}贾亮亮:《试评苏教版高中语文插图》,《读写算》,2011年第10期。

{24}张蓓蓓:《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人文建构及其教学策略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5}蔡高梅:《整合运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6}刘旭弘:《苏教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误区及对策》,《中学生阅读(高中教研版)》,2008年第4期。

{27}陈乃香:《构建“随笔写作-片段写作-整篇写作”的写作教学体系》,《新语文学习》,2012年第3期。

{28}张静:《浅谈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0年第6期。

{29}赵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点及实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4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气吁()窗槛()昵称()呼吁()....拐弯抹角()牛仔()..允诺()冥冥()..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guàng()街 锡là()chán()嘴 niâ()手niâ()脚 bìn()仪馆 miǎn()怀

3、解释词语。

(1)不速之客:(2)一筹莫展:(3)凄风苦雨:(4)荒唐:

4、文学常识填空。

《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是 国短篇小说作家。他与法国的 俄国的 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5、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仿佛(fï)狭窄(xiá)微弱(wēi)相干(gàn)....B、塑像(sù)巷道(xiàng)寒颤(zhàn)咆哮(páo)....

用心

爱心

专心 C、蔓茎(jīng)睁眼(zhēng)抚摸(mǒ)困倦(juàn)....D、涂抹(mǒ)熬夜(áo)掺杂(chān)惟恐(wãi)....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淘气 出殡 神秘 漫漫长夜 B、惟恐 蓬松 奈烦 昂首阔步 C、夸砌 苔藓 静候 蛮不在乎 D、厌倦 寂漠 扯蛋 头昏眼花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她希望有一天能去画那不勒斯海湾。”苏艾说。

B、“我要呆在这儿,和你在一起。”苏艾说:“而且我不喜欢你老盯着那些莫名其妙的藤叶。”

C、“十二,”他说,过了一会儿又说“十一”,接着是“十”、“九”,再接着是几乎连在一起的“八”和“七”。

D、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

8、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让苏艾继续画画,好卖给编辑先生,换了钱给她的病孩子买点红葡萄酒,也买些猪排填填她自己的馋嘴。

B、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

C、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是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了。D、青年画家不得不以杂志小说的插图来铺平通向艺术的道路,而这些小说则是青年作家为了铺平文学道路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迁移与拓展】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可怎么办呢?”

但是琼珊没有回答。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是全世界最寂寞、最悲凉的了。当她与尘世和友情之间的联系一片片地脱离时,那个玄想似乎更有力地掌握了她。

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随着夜晚同来的是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屋檐上倾泻下来。

天色刚明的时候,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琼珊躺着对它看了很久。然后她喊苏艾,苏艾正在煤气炉上搅动给琼珊喝的鸡汤。

“我真是个坏姑娘,苏艾,”琼珊说,“冥冥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要坐起来看你煮东西。”

用心

爱心

专心 一小时后,她说:

“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9、文中画线的两段写景文字的作用是什么?请指出来。

10、历经风雨,傲然不凋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其实在每个人生命中信念、希望、理想的象征,它不仅启示病中的琼珊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也给我们以类似的启示。请结合自己的见闻经历,简要写一个类似的故事。二三百字左右。

11、“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琼珊躺着对它看了很久。”历经风雨,藤叶不凋,一个准备走上神秘遥远的死亡道路的心灵此刻一定想了很多,很多。请替欧亨利为琼珊补上此刻的心理描写。

12、一小时后,琼珊说:“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结合上文泻染的“心已死去”,琼珊这一转变是否显得突兀?为什么?

用心

爱心

专心

【欣赏与探究】

小河殇

舒 婷

⑴ 我们兄妹这一家,只有嫂嫂因系长女照顾留城,其余五人都是知青。而除了我丈夫在另一个县插队外,我们四人均落户在上杭县一个绿色盆地里。我家小妹和准妹夫隔河相望。

⑵ 河嘛,冬季里可以穿鞋着袜踩在卵石上纵跃而来。偶尔见一尾贪图淘米水的肥鱼,卡在石缝里,妹夫一鞠身顺手牵鱼。知青点里偌大的铁锅,许久不见油星,年轮似的锈了一圈又一圈,煎不成鱼。况且僧多鱼少。小妹便脸上很光彩地给我们氽鱼汤。

⑶ 春水泛滥,河恣意爬上两指宽的桥板,嬉闹着把它当跷跷板压垮。小妹一天好几次跑到窗前看河。我未来妹夫惘惘然的口哨声,在水一方。

⑷ 门前下几级石板,顺着碎石拼凑的小堤坝走两步,就到了河心。早晨我们在这里盥洗,淘米洗菜。下午收工以后团一把稻草刷锄板,颠晃着簸箕。簸箕里的番薯红艳艳,萝卜白生生,芥菜生动活泼。吃过晚饭冲过凉,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又下河心,洗汗酸的衣服。邻队的知青在桥兴拨吉他,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河中有我们的望乡台哩。

⑸ 河是我们的避难所。

⑹ 中秋那天队里杀了猪,我们匀到两斤肉。分头去豆腐房割一板豆腐,房东家买几个青皮鸭蛋,讨一小把葱。大家团团围着喝着家酿糯米酒过节。忽然发现不知何时我们中间少了一人。

⑺ 拉开咿呀小木门,踱到晒坪上,听到河边苇丛有一支不成调的口琴曲。那个来河边寻求安慰的同伴刚刚失去了父亲,除了感情上的重创之外,他还面临经济来源的断绝,从此他连用8分钱邮票寄封家信都要小心斟酌了。

⑻ 悄悄坐在他边上,我们无言盯着河面。那时我比他小,不懂如何安慰人。秋天的河流异常清澈,似乎要壁立起来,与山区剔透的空气融为一体。和风经苇叶淌到我们额上,溅出浪花如碎钻般晶莹。同伴的心情一点一点开朗起来,他眼里萤火虫一闪一曳。

⑼ 这才知道什么是夜凉如水,月色如洗。多少年过去,我们错将月饼当中秋,而把明月

用心

爱心

专心 遗弃在哪一座高楼的屋顶了?

⑽ 深山砍柴或出山赶墟,农民总告诫我们:若是迷路了,只要侧耳听水声,找到山溪或小河,顺着水流的方向,就能找到人家。当我孤身翻山越岭去邻县找同学,一二十里路鲜有人烟,只听见汩汩溅溅的水声,有时在足下,有时在肩旁,有时在涧草葳蕤的谷底。老朋友左右逢源,给我壮胆,又解我途中辛苦和寂寞。

⑾ 伟大的河流是伟大民族文化的发祥地。那么小河小溪应是一方风水。我们去插队,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在河两岸生养的人们展示给我们的善良、淳朴、乐天和无拘无束,正是沿袭了这一自然法则。

⑿ 口噙水龙头,我们无形中萎缩,逐渐丧失活力。因为水不仅仅是水。

⒀ 很多年以后我回到河边。老房东烧的是蜂窝煤,村民都到新掘的井里挑水吃。河已不复当年“眼似秋波横,眉如青山黛”了。枯瘦如斯,污秽如斯,像负伤的动物苟延残喘。

⒁ 祈求河的宽恕,现在会不会太迟?

13、(1)第⑶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8字以内)

(2)第⑾段划线句子“其实是接受河的教育”,请结合原文说一说具体是指什么教育。(25字以内)

14、按照“河是我们的避难所”的形式,总结一下全文的内容,再列出三个方面。

(1)(2)(3)

15、文章最后一句“祈求河的宽恕”指什么?(25字内)

用心

爱心

专心

16、下面对文章内容判断不当的四项是()

A、小河清澈、剔透、晶莹,能安慰人,能使人心情开朗,过去现在都如此。B、在桥头一遍又一遍地唱歌,反映了知青们的思乡之情。C、“眼似秋波横”暗指小妹和准妹夫的隔河相望。D、“老朋友左右逢源”指的是老同学照顾周到、无比体贴。E、“因为水不仅仅是水”,还指河水、海水、井水。

F、“枯瘦如斯,污秽如斯!”与上文形成对比,发人深省,令人深思。

答案

1、xū jiàn nì yù mî zǎi nuî míng

2、逛 镴 馋 蹑 蹑 殡 缅

3、(1)指没有邀请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2)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3)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4(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行为)放荡,没有节制。

4、美 欧·亨利 莫泊桑

契诃夫

用心

爱心

专心

5、D

6、A

7、B

8、D

9、第1段写景交待了环境的险恶,暗示了琼珊病情的恶劣,暗示了信念和希望的存在。第2段写景照应了前文,暗示了信念和希望的存在。

10、略

11、略

12、不突兀。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使琼珊认识到冥冥之中似乎有什么使那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她过去的想法是多么渺小和邪恶。人,竟不如一片叶子。自愧自觉之余,萌生了活下去,到那不勒斯海湾写生去的美好愿望。

13、(1)用拟人的手法,把惊险的情景游戏化。

(2)接受民族文化教育,接受善良、淳朴、乐天的教育。

14、(1)河是爱情的摇篮(2)河是生活休息的场所(3)河是品格教育的场所

15、要珍惜环境,珍惜情感,珍惜生活,珍惜文明和文化。

16、ACDE

用心

爱心

苏教版高中必修二数学知识点 篇5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5、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应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

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a,记作α∩β=a.

符号语言:

公理2的作用:

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

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必过公共点.

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

公理3及其推论作用: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篇6

文本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③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幸,面对人生的生死抉择,有人忍辱负重,隐忍苟活,就像司马迁一样,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他坚强地选择活下去;可是,也有人选择死,比如屈原,那么,为什么这些人的生存选择是如此的迥异?对于他们各自的生存选择,你又有怎样的认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渔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个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板书课题)((五)问题探讨

【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明确发言人,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其他小组成员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补充。

1、本文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

【明确】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明确】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3、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比喻(使哲理性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反问(强调人物的坚定决心)附:【板书设计】

屈原——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人生哲学

渔父—— 明哲保身

比喻—— 形象化 具体化 说理方法

反问—— 强调坚定的决心

翻译:屈原被放逐以后,来往於江潭之间,在水边且走且叹息,看起来憔悴枯瘦,一副病态愁容。渔夫看到了就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麼会流落到这个地方来呢?」屈原回答说:「全天下的人都污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就被放逐了。」渔夫说:「一个才德兼备的人是不会执著拘泥於外物的,而且能够配合时局转变作为。全天下都污浊了,为什麼不跟著同流合污呢?所有人都昏醉了,为什麼不跟著饮酒享乐呢?为什麼要思虑得那麼深远,表现得那麼清高,而使自己遭到放逐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把帽子拍乾净才戴上;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乾净才穿上。怎麼可以用洁净的身体去承受污秽的东西呢?宁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葬身在江中的鱼肚里;怎麼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间的尘土呢?」渔夫微微一笑,敲击著船板要离开了,一面唱著歌说:「沧浪的水清澈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污浊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脚!」然后就离去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陈情表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李密的《陈情表》。

宋代学者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 泪者,必不孝。”

《古文观止》也评价,这篇文章吐露的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二、分析文章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陈情表”,“表”这种文体,我们在初中就接触过,学习过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陈情表”,那文中是谁向谁陈情,说的又是什么事呢?

师:是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家有祖母需要奉养,不能应诏赴任的实情。李密写这篇表文想要达到的目的,用原文的话回答应该是(“愿乞终养”)。关于李密、关于晋武帝,以及当时的情况,也就是写作背景,在我们的学案中都有详细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简练地概括出,晋武帝执意要李密出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拉拢人心,显示皇恩浩荡,因为李密在蜀汉曾经做过官,出使过东吴,具有一定的外交才能;另一个原因就是李密因孝闻名,借李密来推行自己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可是李密家有96岁的老祖母,夙婴疾病,且李密又是蜀汉降臣,心系蜀汉,故无法也无心出仕,因此写了这篇奏章推脱朝廷的任命。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构思这样一篇文章,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让皇上答应他的请求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那么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应该明确,在李密写给晋武帝的这篇表文中,主要是牵涉到了三个人物,他们是(祖母、晋武帝和李密自己),那围绕着三个人物的关系,李密都陈述了哪些方面的情呢?(谁来说说,通过之前的阅读,你所体会到的有哪些方面的“情”)师: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密是如何来陈述这些“情”打动晋武帝的。

首先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一段,李密上来就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

这句话在这一段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总摄、统领的作用,统领全段)

为什么说是统领全段呢?(因为下面李密就把他遭遇的不幸一一地给我们分层列了出来)

我们看看都有哪些不幸,分几个层次?(四层,第一层是?“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见背”“志”“夺”什么意思?《孔雀东南风》“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府吏见丁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父死母嫁。从小就无父无母确实让人同情。

第二个不幸是?“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从小就体弱多病。这也幸亏有祖母的慈爱、关怀与精心照顾,才得以存活下来,所以李密怎能不由衷地感激祖母的抚养之恩呢。

第三个不幸是?“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家中人丁衰微,内外无亲。交代这一点,家中基本什么人也没有,就我一个,还有什么作用?——为下文作者强调对祖母“区区不能废远”作好了辅垫。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第四个不幸是?“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祖母长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前面李密已经说了,家中能尽孝的就他一个人,所以可以说李密现在是祖母唯一的感情支柱和生活依靠,他怎能对祖母置之不理呢。)

从以上的不幸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是李密孤苦多病,祖母照顾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他们之间的这种祖孙情和一般的一不一样?(不一样,是一种特殊情境下的孝情)这样他们祖孙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概括为?(相依为命)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这样的意思在第三段中也有照应,有强调,大家找一找看看是哪些句子。(“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那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作者开篇便述说自身遭遇不幸的苦情,以及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关系,目的是什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师:让晋武帝了解自己的苦处,并以此表现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情深似海,希望借此能够打动晋武帝,博得他的同情,使其能设身处地为自己想想,不再征召自己出仕。那作用呢?想一想,分析一下,这一段在全文内容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为作者达到自己上表的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为下文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作好了必要的铺垫。在感情基调方面这一段又有什么作用?

应该说第一段的这些描写是凄楚哀婉的,是感人肺腑的,这就奠定了文章悲凉的感情基调,让晋武帝一开始便落入了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但无论是形还是声,都是以一种浓浓的情感为依托,那就是——孝情。结束语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课后请大家认真阅读学案上毕淑敏的《孝心无价》这篇文章,进一步感悟有关“孝”这个话题。

学案上作业: 作品评价:通过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项脊轩志 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以日常琐事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色。2.学习本文善于选取富有特征的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细节描写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气氛。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作品表达情意的写法,学会细节描写的作用。继续积累有关文言知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古文,作者?题目?内容?

明确:归有光,《项脊轩志》,记述了“项脊轩”前后两次修缮变化,回忆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女人的点滴往事,抒发了自己对家道中落,物是人非,怀才不遇的悲叹。二.朗读第一、二段,思考:

1.作者说“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结合课文第一、二段,说说作者记述描写了哪些值得可喜或可悲的事?请大家抓住关键句(或文眼)概括文章的悲喜之情。先看老屋:

⑴、文中写了哪些可喜的事?

①修葺后的南阁子; ②母亲的慈爱 ③祖母的关心与鼓励; ⑵、文中写了哪些可悲的事?

①老屋的破旧; ②诸父分家; ③母亲的去世; ④功名未就(不效); 2.分析、鉴赏作者对悲喜感情的表现手法。

(1)作者写先母问儿,大母过轩,等都是生活小事,而且人物的言语也不多,却感人泣下,这是为什么? 教师明确: ①人物的言行切合人物的身份特点;

②事情虽小却足以传递先母的慈爱,祖母的疼惜之情、期待之清;

③这些人事亲情的离合变化又是在家道中落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对于一个大家庭来说,兴旺时的繁华安逸生活也许算不了什么,但衰颓困顿中的相互支撑更显的不易,弥足珍贵。(学生要理解到第③小点有一定难度,需要一定的启发)(2)写平常事要抓住容易传递情感的细小处,即抓住细节描写,本文中有哪些细节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举一两例,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如小鸟啄食,人至不去;先妣叩门问寒,老妪门外应答;大母以手阖门,持象笏至;妻凭几学书等)

小结:以上抓住本文以生活琐事体现真挚情感的特点,分析了其中的细节描写以及作者抒发情感的表现手法,总而言之,看似平淡如话,文字也甚为简略的《项脊轩志》包藏了多么丰富的情感内涵啊,这种从生活实感出发,以真情感动人心的创作风格正是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与前后七子的大不同之初,当然归有光也不是只写家室琐事,他也论道议政的较为严肃之作,但他最擅长、影响最大的还是像《项脊轩志》这类的文章。

记念刘和珍君

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情之情。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请同学们给每一个小部分,拟一个标题

①写作缘起,纪念死者。②唤醒庸人,牢记血债。③刘和珍概况。④刘和珍遇害。⑤刘和珍遇害经过。⑥“三·一八惨案”教训。⑦惨案的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板书)

逍遥游

初步理解“逍遥游”

有一位哲学家,临死前,心情很平静。然而弟子们想厚葬他,他却为弟子想法难过了。他对弟子们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为我送行,我的陪葬物品还不齐备吗?”

弟子们流泪了,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他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吃,地下有蝼蚁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这位勘破生死关的人就是庄子。①作者怎样描写大鹏的?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点拨: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等夸张手法。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向往自由又无法自由,大鹏的形象,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他极写鹏之大,暗示人之小。

②“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逍遥游呢?

1)“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②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2)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鴳、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鴳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

总之,作者所谓的“逍遥游” 指的是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 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等消极因素,我们则应当摈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世间万物有所待:鲲鹏、野马、尘埃、大舟、草芥、蜩与学鸠

2、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 物 ——(自然界)(1)、小知不及大知(2)、小年不及大年(3)、汤 之问棘(4)、斥鴳之语

3、真正的逍遥游是不受外物的限制——无所待 人——(人世间)(1)知、行、德、征(耐)四种人

(2)宋荣子、列子——仍有未树,犹有所待者(3)至人—神人—圣人—— 无己、无功、无名—逍遥 者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瑕疵 篇7

一、解释模糊

《阿房宫赋》中的经典名句“族秦者, 秦也, 非天下也”, “族”译为灭族, 从大方向上是对的, 但给学生翻译句子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灭族秦国是不合适的, 意译为灭掉秦国倒是可以的。“族”在这里不仅是名词作动词, 准确地说是使动用法, 使秦国灭族的是秦王自己, 不是天下的百姓。同上, 《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 此处把鄙当作动词来处理也是模糊的, 因为整个句子理解为越过邻国把远处的国家当成它的疆界, 所以“鄙”字是意动用法。诸如此类, 新教材在处理时可以更严谨些, 如能进一步明确它们的用法, 会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轻松不少, 因为平时练习中意动、使动、为动等都被视为不同的用法。

二、自相矛盾

《师说》中“吾师道也”, 文下的注释是“以道为师, 即学道”。从严格意义和解题技巧上, 这应该是两种不同的用法, 前者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后者解释为学习, 是动词。从语境来讲, 课文要说的意思是不管比我年长的人还是年少的人, 只要他有学识, 他都是我的老师。显而易见, 知识渊博的人才是我的老师, 怎么能把道理当作老师呢?所以, 我认为应该删掉前者用法, 保留后者。“师”, 即学习, “吾师道也”, 也就是我学习道理。又如《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且尔言过矣”, 对“过”的注释是错, 犯错。“错, 犯错”, 这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性吗?“错”是形容词, “犯错”则是动词, 而在文中应该理解成况且你的话是错误的, 应毫不犹豫地去掉犯错这个解释。同样的情况在《报任安书》中也有“视徒隶则心惕息”, 文本右边把它理解为看见狱卒就惶恐不敢喘气, 而下面对“惕息”的注释却是因恐惧而喘息。学生就提出疑问, 那到底是不喘气还是喘气呢?虽然都是强调恐惧的程度, 但这两种解释不能不说是有天渊之别的。诸如此类的自相矛盾, 虽无大碍, 但却是原则性的错误, 难免会削弱教材在学生心中神圣的地位和影响。

三、前后重复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其隙也, 则施施而行”, 对“其”的注释是公务之暇, 把它替代进句子中就是公务之暇的间隙。一目了然, 意思是不流畅的, 暇和隙是前后重复的, 个人觉得“其”就解释为公务, “隙”解释为闲暇。

四、落实不准

《指南录》后序里有个句子“以资政殿学士行”, “以”后带身份的, 我们一向处理为凭……的身份, 可是它解释为用。再如《五人墓碑记》“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这个函字一直解释成用木匣子装, 但它翻译成用棺材收殓。虽可能为表尊敬之意, 但小小的头颅用大大的棺材, 实在不符合常情。在我们教授课文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 总是会很模棱两可地先肯定这个, 后又承认那个。最后只能说, 两种理解皆可打上特殊符号, 这些都会给学生一些不好的误导。

五、用法不当

《阿房宫赋》中“缦立远视, 而望幸焉”, 此处的幸是非常典型的实词。课文给予的意思是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 这个义项也很常见, 比如“始皇帝幸梁山宫”, 但此处是指阿房宫的嫔妃望穿秋水时心中的想法。我想她们希望的不只是皇帝过来陪她们谈天说地、喝茶听曲, 她们每个人想尽办法都想得到的是皇帝的宠幸, 因此, “幸”在这里应该明确地解释为宠幸。最近学的《渔父》中, 也有一个句子令大家都很头疼, “安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其中的“汶汶”翻译为玷辱, 所以对这个“之”就有了“的, 取独”两种理解。许多人在那里争论不休, 但我还是觉得前后两个句子形式相对, 用法相同不是最好的处理吗?因而以前把“汶汶”解释成污浊, “之”同前, 定语后置的标志是最准确的用法。还有《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 把“阙”注音为“jué”, 注义为侵损。而在古汉语字典中注音为“jué”的解释为挖掘, 典型的例句是《郑伯克段于鄢》中的“若阙地及泉, 隧而相见, 其谁曰不然?”而读“quē”的时候才解释为侵损, 因此此处应读“quē”。学课内文言文的目的是在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及掌握各种用法的基础上向课外文言文段落延伸拓展, 如果记忆的是错误的用法, 那么不仅会影响对本篇文章的正确理解, 更会大大削弱鉴赏课外文言作品的能力。

当然, 也有一些修改, 个人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如《陈情表》中的“不矜名节”的“矜”字, 以前解释为夸耀, 现在修改成顾惜, 顾惜自己的名节就要比夸耀名节更合情合理。《劝学》中的“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兴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其中的“焉”, 以前前两个理解成兼词, 后一个是语气助词, 而现在下文翻译为圣心的心境由此具备, 显然第三个焉也调整为兼词了, 从排比句的统一形式出发, 这样修改更加合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不再一一列举。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 篇8

一、“错字”、“误音”

(1)《教科书》必修一91页《像山那样思考》有这样一句:“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过度的兴奋竟使我们无法描准。当我们的来复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无动于衷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句中的“描准”当为“瞄准”。“描”有二义:①照底样画(多指用薄纸蒙在底样上画),如“描图”;②在原来颜色淡或需要改正的地方重复地涂抹,如“描红”。“瞄”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或注意看。联系文段的意思,是集中注意力去看,对准,故当用“瞄准”。

(2)《教科书》必修二145页《林黛玉进贾府》有这样一句:“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蜼彝,一边是玻璃。”

句中的“蜼”字课下注音为“wèi”,查《现代汉语词典》当为“wěi”。

原人教版语文(必修四)45页,“蜼”的注音为“wěi”,是正确的。

(3)《教科书》必修一76页《江南的冬景》有这样一句:“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对于句中的“槎桠”,课下注解⑥注曰:[桠杈(yāchà)]形容树枝歧出。

查《现代汉语词典》“桠杈”可写作“丫杈”。可见不能等同“槎桠”。再查“槎”,意为“木筏或同茬”。而“茬”有“茎或根”的意思。所以课文应注:⑥[槎桠(cháyā)]形容树枝歧出。

二、“错注”、“误译”

(1)《教科书》必修一77页《江南的冬景》有这样一句:“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吧?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课下注解②注曰[“暮雨潇潇江上村”]语出五代诗人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

编者将诗人李涉当成“五代”时诗人非常可笑,因为作者郁达夫在文中已指出是“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难道是郁达夫记错了?随便查查《全唐书》、《新唐书》就有确论:李涉是“唐朝诗人”,非“五代诗人”。

(2)《教科书》必修四64页《锦瑟》课下注解13注曰:[五十弦]传说上古时代的瑟有五十根弦。《史记·封禅书》中记载天帝让素女弹奏五十弦瑟,其音悲不可禁,于是分其瑟为二十五弦。

“锦瑟”语出《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於是塞南越,祷祠泰一、后土,始用乐舞。”查《辞源》(缩印,944页):“泰帝,指传说中的古帝名,即太昊伏羲氏,有的书上作‘大帝。”故课本注解的“天帝”应当作“泰帝”或“大帝”。

(3)《教参》必修二109页《阿房宫赋》,译文中有“蜀山秃顶,阿房矗起”和“妃嫔媵嫱,公主帝女,出了六国的宫殿,拉上辇车,来到了秦国”两句。

前一句中“秃顶”一词不雅;后一句中“帝女”不准确,战国时诸侯国还不能称为“帝”。“拉上辇车”,误译成这些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去拉辇车,应译为“乘辇车”。这两句可分别译作:

“蜀地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和“六国王侯的宫妃,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4)《教参》必修三62页《指南录后序》,译文中有这样一段:“离开京口,带着匕首以防意外,几次想要自杀;经过元军兵舰停泊的地方十多里,被巡逻船只搜寻,几乎投江喂鱼而死;真州守将把我逐出城门外,彷徨无路,几乎死掉……靠了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是没有办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

“几自刭死”为什么翻作“几次想要自杀”?其实这个“几”与后面的“几从鱼腹死”、“几彷徨死”、“几落贼手死”、“几为巡徼所陵泊死”、“几陷死”等的“几”都是“几乎”的意思。

三、断错“句”、分错“行”

(1)《教科书》必修三106页《鸿门宴》中有这样一句:“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这一句中“何辞为”后面的句号应为问号,表反诘语气,应当更正过来。查《史记》1959年标点本、1963年标点本、1982年标点本皆为“何辞为?”

(2)《教参》必修三62页《指南录后序》,有这样一段译文:“我要向国君请罪,国君不答应;我要向母亲请罪,母亲不答应;我只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了。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仍要做个凶恶鬼去杀贼,这才是合乎义理的行为;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这也是合乎义理的行为。”

译文中“母亲不答应”后面的分号应为句号。另外,“我只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了”后面的句号应为逗号,这样才能理清本段的层次关系。因此此段译文应标点为:“我要向国君请罪,国君不答应;我要向母亲请罪,母亲不答应。我只能向祖先的坟墓请罪了,人活着不能拯救国难,死后仍要做个凶恶鬼去杀贼,这才是合乎义理的行为;依靠上天的神灵、祖宗的福泽,修整武备……这也是合乎义理的行为。”

(3)《教参》必修三《指南录后序》有以下几处分错行:

①37-38页,专题内容解析:“全文共8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叙述出使元营的经过及逃亡路上的种种磨难,抒发九死一生的感慨。……第二部分(第6-8段),说明写作情况和结集目的,并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来阐述自己报国的心志。”

“第一部分(第1-4段)”应当改为“第一部分(第1-5段)”,其中第5段,痛定思痛,借回顾九死一生的经历,抒发精忠报国的激情。

②54页,参考答案:“第4段痛定思痛,扣住一个‘死字概括九死一生的经历,表现出生之不易”和“第6段‘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从当时社会的君臣父子伦理角度阐述报国之志,论述为臣者为子者的人生选择”。

上述“第4段”对应的课本是“第5段”;“第6段”对应的课本是“第7段”,应当依照课本更改。

③62页,《指南录后序》有这样的译文:“不久,贾余庆等以祈请使的身份到元京大都去……正如古人所说:‘将有所作为啊!到了京口,得到机会逃奔到真州……最后到达永嘉。”

“译文”将第3段和第4段合在一起。“到了京口”这一段,应另起一段,才能对应课本的第4段。

四、原作“病句”,当校改

《教参》必修三57页《指南录后序》的相关资料及简介,选取了严迪昌《文天祥〈指南录〉》(南通《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2期)的文章。其中“《指南录》有十一首《纪事》七绝,惊顽立懦地表现了‘英雄未肯死前休,风起云涌不自由。杀我混同江外去,岂无曹翰守幽州的视死如归和坚信抗敌事业后来有人的气概”这句是一病句,因为“惊顽立懦”不能修饰动词。

查考“惊顽立懦”的意思。《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这里的“顽”当指顽夫,即贪婪的人;“懦”当指懦夫,即贪生怕死的人。另外“惊”和“立”有使动用法。故“惊顽立懦”意思是“使贪婪的人惊醒,使贪生怕死的人立定志向”,不能作状语来修饰谓语。可修改为:“《指南录》有十一首《纪事》七绝,惊顽立懦。这些诗表现了‘英雄未肯死前休,风起云涌不自由。杀我混同江外去,岂无曹翰守幽州的视死如归和坚信抗敌事业后来有人的气概。”

上一篇:冬奥会闭幕式个人观后感2022年下一篇:我的人生目标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