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原文及其翻译

2024-09-23

《隆中对》原文及其翻译(共8篇)

《隆中对》原文及其翻译 篇1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中对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奸邪的臣子盗用政令,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同时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少之又少,然而曹操最终之所以能打败袁绍,凭借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原因,不仅依靠的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隆中对》原文及其翻译 篇2

一、形合与意合

英语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 有着独特性。从英汉中连接词的数量就可以看出, 英语句法结构严谨, 句子内部有着严格的组合规则。汉语则不同, 汉语整体结构松散, 逻辑关系也属于隐性, 句中无明显的连接词, 重表意。语言本身深受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人重形象思维, 而英美人重理性分析。单就英语句法结构来看, 英语中有很多连词, 而且词与词之间有固定的修饰规则。一个句子不可缺少谓语动词;而汉语虽也有类似搭配规则, 但限制比较少, 甚至一个词都可以成为一个句子。这些差异必然加大翻译的难度。汉译英时则需增补一些关联词和句子成分, 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例如:

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译文:It has been rather disquieting these days.Tonight, when I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 which I passed by every day, must assume quiet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moonlit night.

原句结构松散, 作者一开始就没有交代到底是谁心里颇不宁静, 又是谁在院子里乘凉。“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此句子的主语也并没有直接给出, 然而根据汉语的句法特点, 此两处都是对主语的省略一个是人称代词另一个可由逻辑推理出来是“荷塘”。一般来说, 英语中习惯用人称代词来代替前面所提到的人或物, 而按照汉语的习惯, 当第一人称作主语时, 主语经常省略。因此在翻译中, 这些被省略的代词就应当被显现出来。因此在翻译时, 朱纯深在译文中加上了主语I并用定语从句保持了句子的连贯, 使译文符合英语的句法特征。再如:

原文:今晚若有采莲人, 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头人”了。

译文:If there were somebody gathering lotuses tonight, she could tell that the lilies here are high enough to reach over her head.

译文中“若”被翻译成了“if”。译者又增加了“she could tell that”而原文中是没有这个信息的, 因为汉语重意合, 读者可推理出这是采莲人的推测, 译文中加入此句正好与前文的somebody照应。英汉两种语言对连词的使用是有共同点的, 英语中有并列连词如and, but, 等和从属连词如however, if, 等之分, 汉语也有如“尽管, 即使”等从属连词和“和, 与”等并列连词所以常常可以互译。故此, 作者将“若”译成“if”。然而, 由于汉语重意合, 而英语是重形合, 英汉两种语言在连词的使用方面还是有差别的。英语习惯使用大量的连词来表明语句之间的语义关系, 而汉语主要靠语境和读者的理解能力来表现文章的意义。

二、主语突出与主题突出

主语突出是指一个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是此句子不可或缺的语法单元。而主题突出是指此句子中主谓结构可以缺失, 只要作者想表达的主题存在即可。英语句子结构紧凑, 一个句子通常都要有主语, 英语句子是不能缺少主语和谓语。而汉语的无主句较多.所以在翻译时能够成功地确定主语对于译文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例如:

原文:像今天晚上,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译文:As it is tonight, basking in a misty moonshine all by myself, Ifeel I am a free man, free to think of anything, or of nothing.

原文中无明显主语, 但整个句子依然连贯。因为对于整个文章来说, 主语“我”已经可以用逻辑分析出来。而且主语的省略可以有更多的空间给读者。这符合汉语语言特点。在译文中, 由于英汉句法的差异, 英语作为主语凸出的语言, 必须添加主语“I”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只有添加了主语后才会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译本。再如:

原文:这时候最热闹的, 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 我什么也没有。

译文:the most lively creature, for the moment, must be the cicadas i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in the pond——but the liveliness is theirs, Ihave nothing.

作为主语突出的语言, 英语主语和谓语作为一个句子必不可少的语法单元。而汉语中一旦一个动作或状态的参与者在主位上突显出来,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 这个主语通常会被省略。因为汉语里不存在这样的语法规则规定句子中必须有主语的存在。因此在翻译时必须找到这个句子的主语, 而对于主题突出的汉语来说则不需要。因此在汉译英时必须找到主语来明确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所指。

三、前重心与后重心

英语句子和汉语句子的重心相同, 一般都落在结果、结论、假设或事实等上面, 但重心的位置可不同 (王建始, 1987) 。即英语句子一般重要部分放在句子开头, 即前重心;而汉语则相反, 把重心, 重要部分放在句子后面, 即后重心。因此,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 应采取倒译法, 即译文的语序同原文相反。例如:

原文:路上只我一个人, 背着手踱着。

译文:I am on my own, strolling, hands behind my back.

对于原文中的第一个小句, 描述了是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一人在路上散步的情境, 这里作者强调的是“一个人, 踱着”这种状态, 而从原文的句法结构来看, 它们都出现在小句的后边, 再看朱纯深的译文, 则把“on my own strolling”放在了句子的前边, 可以看出译者根据英汉句法的差异运用了倒译法, 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了最前边, 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从而使译文显得流畅。

四、结语

总之,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别, 英汉句法有着许多差异,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差异才可以在翻译过程中选择最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求最大程度地在语言层次上保留原著风格, 通过对《荷塘月色》的原文及朱纯深译本的分析, 了解英汉句法结构的不同对英汉互译产生的影响。从而给予我们启示, 对之后的翻译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何红.英汉句法差异与翻译的灵活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 (6) :29.

[2]王金平.从英汉句法对比看英语长句的汉译[J].海外英语, 2011:303-304.

对隆中对策及其实践的评价 篇3

关键词 三国志 隆中对 诸葛亮

三国天下鼎足之势尚未形成时,各路诸侯纠集党徒割据一方,天下大事未定,前途一片渺茫,刘备三顾茅庐,咨诸葛亮以当世之事。诸葛亮陈《隆中对》,开三足鼎立之局面,力挽时代之狂澜,实有经天纬地之才能。笔者以三国史料为基础,略陈“隆中对策”及其在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其一、《隆中对》的预见性、科学性足以光耀千古;其二、《隆中对》只是一个规划,随着时势的变化,因而其局限性进一步凸显出来,在实践中打了一些折扣。

一、《隆中对》在天下三分战略构建中的优点

论及隆中对策,必看那聪明睿智的千古构想—“跨有荆益,争霸天下”。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载:“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以三百余言而陈天下三分大势,其文思、逻辑、对局势及对诸侯之间关系把握十分准确到位,因而《隆中对》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天下诸侯众多,只有曹、孙二家可成大业

隆中对策中分析到,曹操以人谋而克袁绍,并拥有“百万之众”兵多将广,加之“挟天子而令诸侯”占据了政治高度,实为天下一霸;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基业雄厚根深蒂固,足为江东之王。其他则如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西凉马腾、韩遂之辈,只为天下争雄中的配角。由此观之,诸葛亮在天下大势未明之时而有惊人之论,足见其远见卓识。

(二)知孙、曹两家实力,明己方之状况,可谓知己知彼

曹操势强,占据北方九州,三分天下而有其二,在短时间内“不可与争锋”;东吴有长江天险,国险民附,实力充盈,在短时间内“可为援而不可图”,从战略上看必须联孙抗曹。同时,在孙、曹对峙中,荆、益暂时成了势力空缺之地,刘备的优势在于“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览英雄,求贤若渴”有道德舆论的高度,刘表、刘璋难成大事,刘备可以趁机占据荆、益,暂避曹操、孙权之锋芒,可成帝业。

(三)《隆中对》明确为刘备提出了争霸天下的策略

以“跨有荆益”为基础,在内政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同时在外交上“外结孙权,联孙抗曹”,再待时变以图天下。这是一个由经济、内政、外交等多方面有构成的层次分明、相互依存、有先有后环环相扣的战略规划。在这之前鲁肃给吴主孙权提出的“竟长江所及”的战略,其内容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讨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相对于诸葛亮的隆重对策而言,鲁肃“江东对”其条理性、预见性远远不及《隆中对》。

(四)在具体军事战略中,《隆中对》提出据有荆益之后,分东西两线出击的合理策略

在荆州,“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在益州,“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从战略布局上看是十分合理的。其好处在于,一方面,驻军荆州,可北定中原,南对孙吴形成潜在的制约,并保证了荆益的安定。另一方面,在益州出汉中取关中达西凉,可与荆州形成掎角之势,在战术上有相互支援的作用,使得曹军难以专一进攻一点,进而进一步抓住时机夺取中原兴复汉室。

二、《隆中对》战略规划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赤壁之战前,天下大势未明,然此策规划清晰,实为难得。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当中,《隆中对》的战略构想还是出了一些失误,与其初衷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跨有荆益战略有隐性的矛盾,因此实行五年后便破产

荆州战略地位重要,更是吴、蜀矛盾的交汇点,在这一点上刘备、诸葛亮等认识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占据益州,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布局,但是孙吴“竟长江所极”的策略关键部分也在“荆州”,吴国鼎足中原必须据有荆州。隆重对和江东对在荆州问题上不谋而合,“荆州“便成了双方战略重合之地。再从地理上看,荆州为东吴的国之西门,荆州连接了扬州与益州,如果长期为刘备控制,则犹如一把利剑直指吴国要害,尽管剑在鞘里,威胁始终存在,这势必会导致吴、蜀交恶。

(二)从荆州战略的人员安排来看,关羽并不适合,此为用人之误

关羽为人自傲,且不善于处理内政外交关系,这将会过早地激化吴、蜀矛盾。“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苦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关羽十分不会处理外交关系,居四战之地而公然得罪吴主;在内政上,关羽不体恤安抚部下以和人心,进而使得内外勾结,最终导致了孙吴背盟,荆州失守,关羽身殒。如果在荆州任用一稳重将领,虽然孙刘联盟最终会破裂,但是在可预见的范围内矛盾不会过早地激化,“跨有荆益”的战略也就不会过早地破产。

(三)《隆中对》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其效果大打折扣

1.从对策规划来看,当时主要矛盾是北定中原,关羽轻视东吴,致使荆州陷落,东西两线夹击曹魏的计划破产,在对曹作战中难以形成掎角之势。另外,荆州为蜀汉外出的重要通道,一旦失去荆州,蜀国的国运便丧失泰半,仅有益州一州又为四塞之国难以有大的作为。在这之后,蜀汉再也没有夺取荆州之地,对曹魏形成夹击之势,仅以汉中为基地,向北用兵,其单线作战面对的压力十分大。这就使得以前在荆、益两处用兵的重心变成了汉中一地为唯一的重心,形成了独木难支的困局。

2.从兵法上看,“我可以往,彼可以来,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而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便可以你来我往,必为交地;而先占荆州者必得地利,此虽为四战之衢地,但从实际看,用兵重心置于荆州更有利于北伐。从地图上看,荆州分布在江汉平原与黄淮平原之间,而益州、汉中在成都平原、秦巴山地之间,纵有道路交通,其用兵、运输、补给难度必然大于荆州,为此梁中效师在《曹操与诸葛亮取用汉中战略之比较》一文中说:“秦陇、巴蜀地区山岭纵横,河谷幽深,无论南征,还是北伐,转运粮饷都是极为繁重的,粮道艰难也就成了曹葛取用汉中战略的共同难题”蜀汉国力弱小,常年在秦巴山地用兵加重了自身的负担,与曹魏长期对峙形成了拉锯战,双方拼消耗,这样一来弱小的一方将会更加弱小。若是能入宛、洛,在中原搅乱时局打运动战,蜀汉还是有一定胜算的。

(四)在汉中对峙中,尽管荆州已失,蜀汉还是能有作为的,但在实际中他们却以“正兵”取关陇而忽视了“奇兵”的效用,失去了出奇制胜的作用,因而难以北定中原取得胜利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大地,不竭于江河”《三国志·魏延传》引《魏略》载:“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食也。比东方相和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6](p.569)魏延敢于运用奇谋,从子午谷偷袭长安其行军速度必然快于出陇右收西凉再席卷关中。当魏延取得长安后,可迅速部署防卫,曹军从中原趋兵而来为疲劳之师,蜀汉正好可以以逸待劳。再者从诸葛亮出陇右的战术看,用兵稳重,步步为营。但在他取得陇右时,曹魏军队有充足的反应时间,进而在关中形成焦灼之势,蜀汉为远师,其补给难度大于曹魏,这样一来更难击败曹魏。从《隆中对》的后续战略上看,正如陈寿的评价一样,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以正兵可以保全蜀汉但难以开疆拓土收复中原还于旧都。

三、结束语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三国历史亦复如是。从唯物主义辩证的角度来看,一切预测、计划只是针对一点而对未来做出的推断,自然不会与后来的发展完全一致因为外部环境时刻在发生着变化,出现偏差是正常的事情。站在公允的角度来看《隆中对》及其实践,它既有科学的预测力,为天下三分之总纲,也有其不足之处,在战略考量及实践中存在着不足,但这就是真正的历史,值得今天的我们做出反思。

(感谢陕西理工学院梁中效老师、徐志斌老师对本文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12第1版;

[2]陈寿.三国志[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12第1版;

[3]孙武(著).吴兆基(编)[M].银川:银夏出版社,2010.9第1版;

[4]梁中效.曹操与诸葛亮取用汉中战略之比较[J].成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5]孙武(著).吴兆基(编)[M].银川:银夏出版社,2010.9第1版;

[6]陈寿.三国志[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12第1版。

孙权劝学原文及其翻译 篇4

当初,吴王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掌握重权,一定要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为理由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 只要泛览群书,了解一些以往的事罢了。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有很大的收益。”于是吕蒙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天下大事),(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我现在才发现,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东吴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重新用新眼光来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告别。

《隆中对》原文及其翻译 篇5

《离思》作品介绍

《离思》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56首。这首诗作于大中二年六七月由桂林北返,途经荆湘巴峡时。

《离思》原文

离思

作者:唐·李商隐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离思》注释

①诗作于大中二年六七月由桂林北返,途经荆湘巴峡时。

②前溪:舞曲名。晋车骑将军沈玧所制。见(旧唐书·音乐志》。歌云:“莫作流水声,引新都舍故。”

③《旧唐书·音乐志》:“《子夜》,晋曲也。晋有女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

④峡云:用巫山神女事,谓神女寻襄王而不得。

⑤卓文君《白头吟》:“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⑥《汉书·苏武传》:“常惠见汉使,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⑦用“娥皇、女英”典。

⑧由:全诗校:“一作因。”曹植《洛神赋》:“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离思》赏析

这首诗作于大中二年六七月由桂林北返,途经荆湘巴峡时。

《离思》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2年或8~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离思》繁体对照

卷539_56 離思李商隱

氣盡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峽雲尋不得,溝水欲如何。

《隆中对》原文及其翻译 篇6

序言:元丰三年(1082)三月七日,我在沙湖的路上(湖北黄冈东南十五公里处)遇到了大雨。有雨具的人都先行离开,剩下的人进退都感觉困难,惟独我不觉得。不久天气放晴了,所以我创作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文化误读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篇7

误读这一概念原本是阅读活动中的一种现象。它是指读者对其阅读活动的对象, 即文本的不正确理解或创造性阐释, 具有消极或积极意义。误读的出现是由于读者受自身认知的限制, 包括自身的文化习惯, 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及语言习惯等。在跨文化交流中也存在类似的误读现象。文化作为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总和, 通常在某地域或民族中源远流长。对于生长在某种文化中的人来说, 该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 甚至可以说他就是该文化的体现。因此, 人们在理解和接受另一文化或处理跨文化交际中自我和他者关系时, 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依照自身的语言和文化习惯, 以自身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对另一文化或来自另一文化的交流者的行为进行解读或阐释, 而这种解读或阐释往往与该文化是有偏差的, 因而被称为文化误读。文化误读的主体仍然是处于某种文化中的人, 而客体则不仅限于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文本, 还包括来自另一文化的人的行为和语言, 甚至另一文化本身。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读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不同的语言习惯、知识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大体来讲, 导致文化误读的原因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原因来自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这是在跨文化交流中导致文化误读的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难克服的原因。首先, 客观上不同文化在彼此解读和阐释时会遇到障碍。这是因为, 每种文化在其思维方式、语言习惯以及审美方式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不同文化在彼此解读时, 它们的特性有时是无法为另一文化所理解和表达的。例如, 中国喜欢使用五蝠图案作为屋内器具的装饰, 因“蝠”与“福”同音, 五蝠图案象征“五福临门”。而这在欧洲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因为欧洲素来有吸血蝙蝠的传说, 因而蝙蝠被视作邪恶和可怕的象征。这种对同一事物的截然相反的态度就是由于不同文化传统所形成的审美差异而产生的对异质文化的理解障碍。此外, 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的某些概念往往难以在另一文化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方式。例如汉语中的“风水”、“气功”就很难找到相对的译语形式, 因为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很难被其他文化所理解。其次, 在不同文化之间, 人们往往习惯于从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和观念出发, 对另一种文化的内容加以选择、切割和理解, 从而造成对异质文化的误读。例如, 在美日企业的一次谈判中, 美方代表问道:“Are we on the parallel lines?”意为“我们之间是否已没有分歧了”。日方代表点头, 但迟迟不肯签订合同。美方奇怪, 于是再次询问日方。日方代表答道:“On the paral-

lel lines means we’ll never meet.”在这

个例子中, 美日双方对同一个比喻的截然相反的理解生动地说明了植根于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会对跨文化交流产生的阻碍。

第二类原因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当跨文化交流受制于社会历史条件、知识结构以及语言水平等客观因素时, 会导致接受主体对他种文化的只是局限, 从而产生误读。例如, 要想正确解读古埃及金字塔或木乃伊的文化含义, 则必须具备古埃及历史的知识。如果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 就无法理解甚至想象古埃及这些特殊习俗背后的文化含义。

第三类原因是在对他者文化进行解读时, 受自己主观动机的支配而对其进行某种程度的改造, 以便为己所用。这一类属于主观而自觉的文化误读。这种误读是一种意义的生发或转换。例如, 严复在翻译和介绍进化论时, 对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进化论学说进行了一番取舍和改造。他同时吸收了达尔文的“物竞天泽, 适者生存”的学说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但他舍弃了斯宾塞“任天为治”的观点, 而采纳了赫胥黎“与天争胜”的观点, 最后把这些整合为一种全新的进化论。在这种理论中, 严复着重强调的是社会进步和自强图存的观点。这是因为, 当时的中国国力衰退, 任列强宰割而无还手之力。严复对进化论的取舍和翻译是为了指出在民族生存的竞争中, 中国只有发愤图强, 由弱变强才能立于世界。很明显, 严复在自己的主观动机的支配下, 对西方的进化论学说进行了有意识地误读, 以达到激励民族自强的目的。

二、文化误读对翻译的影响

既然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误读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也不可避免受到文化误读的影响。例如, 译入语文化与原语文化的差异, 如语言指称意义相同而文化褒贬含义不同的部分词语和因文化缺项造成的语言词汇缺项等, 都会使译者对原文本的文化误读, 从而导致误译。此外, 译者作为来自于某种文化的个体, 在解读原语文化时很有可能受到文化误读的影响。例如, 社会意识形态不仅会影响译者的翻译动机和目的, 同时也会影响译者的翻译方法。有时, 意识形态使译者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原文, 使译者的文化误读体现出鲜明的主观性。前文提到的严复翻译进化论依照其自强救国的观点而对各种进化论理论进行取舍和综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文化误读对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文体风格方面的误读

翻译中文体风格方面的误读有时是由原语和译入语之间的差异引起的。以中国古诗英译为例。汉语以意合为主, 不太在意句子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也没有严格规定的结构。这些特点在中国古诗中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中国古诗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 其诗句意在激发读者的联想并从中体验诗歌的意境与韵味。而在将其翻译成英语时, 由于英语是一种逻辑性和结构性很强的语言, 对时态, 语态以及句子成分间的逻辑关系的划分要求十分严格, 因此不得不对诗句进行细致的分解和分析, 这样虽然能译出诗的意思, 但却失去了那种浑然一体的美感, 并且也很难传达出凝练诗句中所表现出的韵味与意境。这种误读和误译是由东西方语言文化差异引起的。此外, 主观的文化误读也会导致翻译中文体风格的改变。如庞德在翻译李白的《长干行》等古诗时, 刻意扭曲、偏离原文风格, 将清新典雅的原文变成了意象派白描式的自由诗。这种对原文风格的刻意扭曲中就隐藏着译者创作的动机。

第二, 民族文化形象方面的误读

由于植根于不同的文化, 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形象。如何恰当地体现这种民族文化特性是翻译中的一个难题。以中英文中“猫”这个形象为例。中国人看到“猫”这个词通常会由其外形联想到“可爱”一词, 或由于其总在白天呼呼大睡而联想到懒惰。当他们看到“She is a cat”这句话时会认为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她很可爱”或“她很懒”。但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是“她是个恶毒的女人”。因为在英文中, cat一词有其独特的文化形象, 代指心怀恶意的、脾气不好的女人。如果对英语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 就很容易产生误读, 进而进行误译。汉译英的过程中也有类似情况。英国一汉学家翻译《金陵酒肆留别》时, 将“吴姬压酒劝客尝”中的“吴姬”一词译为Phyllis。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由误读导致的误译。原诗中吴姬一词原本泛指是指江南一带的女子, 此处指金陵酒店的女侍, 而Phyllis是古希腊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田园诗或牧歌中常见的牧女或村姑形象。可见, 用这个西方文化中特有的形象来对应中国唐代金陵酒肆中的女侍, 误读了原文中的文化形象, 是不恰当的。由此可见, 翻译中文化形象的差异很容易导致译者的文化误读。因此, 译者必须深入了解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 否则就会产生文化误读并因此导致误译。

第三, 伦理道德文化方面的误读

不同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差异也会造成翻译中的文化误读。以中西方的伦理道德为例, 中国传统文化多几代同居一处, 讲究“长幼尊卑”, 强调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 认为“百善孝为先”;而西方则强调家族成员之间由于血缘羁绊而产生的深厚感情和对彼此的爱。如果武断地用译入语文化的伦理道德去理解和翻译原语文化的伦理道德概念, 就会产生误解误译。朱生豪在翻译《李尔王》时, 将原文中表示血缘本性关系的概念nature和love译成了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孝”, 使读者产生了错觉, 仿佛莎翁在原作中宣传儒家伦理道德观。实际上, love和nature的内涵比“孝”字要宽泛得多。而将这两个词改译为“爱”, 则能较为正确地再现原文中的伦理道德观。

三、文化误读对翻译产生的效果

从上文可以看出, 尽管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是不可避免的, 但很多时候文化误读很容易使译者无法正确把握原文的意义, 从而在翻译时造成失误。由此可以看出, 文化误读会对翻译产生消极影响, 这种影响不利于跨文化交流。例如霍克斯翻译《红楼梦》时, 他刻意把“红”译为“绿”, 这种改变虽然考虑到红色在英语文化中带有血腥色彩而避免使用, 在文化特色的角度上有其可取之处, 但同时也误导了英语读者对“绿”的联想, 导致西方读者读英译《石头记》同中国读者读《红楼梦》原著的反应大为不同, 影响了西方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但同时也应看到, 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中, 译者在翻译中的有意误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促进译文与译入语文化的融合, 并启迪译入语读者在阅读译本时进行创新。这种有意误读作用在翻译中就产生了一种具有独创性的误译, 它是原语文化在译入语文化利的创新。例如, 上文提到的庞德对中国古诗的误读误译, 一方面的确歪曲了原诗的意义, 扭曲了原诗的风格;而另一方面, 它却激发了西方人对中国古诗的兴趣。不仅如此, 庞德的翻译误读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 即意象派诗歌, 并开辟了意境优美的西方意象派新诗运动, 为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见, 翻译中误读有时可以积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对文化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文化误读对翻译产生的效果不仅有消极的一面, 也有积极的一面。为了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译者应该深入了解原语和译入语文化, 找出它们独特的文化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文化误读的原因, 尽量避免产生对跨文化交流产生负面影响的文化误读, 且利用文化误读的积极一面去推动不同文化和文学之间的理解和交融。

摘要:文化误读是指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彼此交流时对他者文化的变异理解。它的产生原因主要分为主观动机、客观局限性以及文化差异三个方面。文化误读对翻译的影响主要包括文体风格、民族文化形象和伦理道德等方面。文化误读对翻译的影响不仅包括消极的一面, 也存在积极的一面。

关键词:文化误读,产生原因,文化差异,翻译,影响

参考文献

[1]、《跨文化传通》, 王宏印著1、《跨文化传通》, 王宏印著

[2]、《跨文化传通》, 萨姆瓦、波特、简恩著, 陈南、龚光明译, 陈纳校,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跨文化传通》, 萨姆瓦、波特、简恩著, 陈南、龚光明译, 陈纳校,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3]、《误读的阐释》, 肖锋著,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第18卷第1期, 2002年一月3、《误读的阐释》, 肖锋著,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第18卷第1期, 2002年一月

[4]、《略论文化误读》, 宋开之著,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3卷第4期, 2001年12月4、《略论文化误读》, 宋开之著, 河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3卷第4期, 2001年12月

[5]、《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 潘皓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第16卷第6期, 2003年12月5、《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 潘皓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第16卷第6期, 2003年12月

曲江对雨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8

曲江对雨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曲江是杜甫长安诗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安史之乱前,他以曲江游宴为题,讽刺诸杨的豪奢放荡。陷居时期,他潜行曲江,抒发深重的今昔兴亡之感。而平乱之后,则大多寓凄寂之境于浓丽之句,表达深沉的悲感与愤慨。《曲江对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此诗景丽情深,抚今追昔,低徊蕴藉,其艺术之美主要在于:

一、绘景动静结合。

首联写景,先大处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写静态。春云低垂,笼罩宫城,覆压苑墙;斜晖脉脉,江亭寂寂,暮霭沉沉,芳草萋萋:虽是春景,生意盎然,却了无人迹,一派荒凉落寞。一“覆”,一“静”,既凸显眼前之景的冷清郁闷,又透露出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沧桑感。俞陛云说此二句隐“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之慨叹,颇有见地。曾见证过开元盛世的繁华与奢靡的曲江,安史乱后曾沉寂近八十载,直至唐文宗时,才稍有修整,但亦难挽颓势。此联景中藏情,耐人寻味。“静年芳”三字尤为痛切,年年芳草,而盛况无存,令人嗟叹。

颔联直承而下,从细部用笔,由面到点,写曲江胜景,重在写动态,将满怀幽思作进一步渲染。杂花生树,落英缤纷,本已迷人眼目,又经如酥春雨的润泽,更觉楚楚可怜,娇媚动人。王彦辅《尘史》言:“此诗题于院壁,‘湿’字为蜗涎所蚀。苏长公、黄山谷、秦少游偕僧佛印,因见缺字,各拈一字补之:苏云‘润’,黄云‘老’,秦云‘嫩’,佛印云‘落’。觅集验之,乃‘湿’字也,出于自然。而四人遂分生老病苦之说。诗言志,信矣。”(见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湿”字,也有选本作“落”,以为用“落”字更有余韵。春雨迷蒙,飞红万点,飘零曲江,随波逐流。枯坐江亭的诗人面对此景,不禁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不免潸然掉泪。这是移情于景的妙句。

“水荇牵风翠带长”,此句脱胎于杜审言的“绾雾清条弱,牵风紫蔓长”,敷色浓艳,姿态飘逸。本是风吹水荇,诗人却反道“水荇牵风”,赋景以人格化动作,似乎这“水荇”也难耐乏人问津的寂寞,欲招揽清风一缕与之共话沧桑。以“雨”“风”来烘托“林花”“水荇”,景更丰富了,意境也更深了一层。

二、抒情含蓄深婉。

诗题是“曲江对雨”,前两联写曲江春雨图,紧扣题中“雨”字;后两联是写“对雨”之思,触景生情,但这情又非直白宣泄,而融于翩翩遐想,更见含蓄深婉。颈联讲当年玄宗皇帝,曾率领龙武禁军,自夹城趋芙蓉园,笳鼓齐鸣,车声雷动,旌麾蔽日。到此时,驰道依存,空余废辇,殿门深锁,无人焚香,戒备森严。杜少陵曾有诗云“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然而兴衰无常,此刻曲江一派凄清冷寂,空自让人凭悼。

尾联再折一层,写诗人之狂想。“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诗人描绘了一个君臣同欢、歌舞升平的宴饮嬉游之景。遥想昔日承天门赐宴,列教坊之歌妓,翠袖承花,朱弦按曲,觥筹交错,为乐未央,那才是盛世华章人生尽欢。(《旧唐书》载:“开元元年九月,宴王公百僚于承天门,令左右于楼下撒金钱,许中书以上五品官及诸司三品以上官争拾之。”)“何时”表明这种狂想充其量是一场豪梦而已。杜甫曾受用于玄宗,安史劫后,新君(即肃宗)上场,肃宗因当日分镇之命,几撼其储皇之位,衷心隐处,不搛于若翁,故将玄宗移居西内,并将其旧侍翦除殆尽,玄宗暮境悲凉,杜甫不得新君恩宠,也就愈念当日如鱼得水的佳境了。此联抒情极其惨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明知逝水难回,却渴盼恩泽重沐,一展怀抱,这不能不令人伤感。“暂醉”,其实只能是转瞬即逝的精神麻醉罢了。

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

曲江对雨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译文

春天的云彩倦卧在芙蓉苑的墙上,苍茫暮色下江亭矗立,春景寂静。

林中的`花朵附着雨珠颜色更浓,水荇挥舞着翠带,牵引着阵阵微风。

龙武禁军簇拥龙辇盛大出行的景象不再如今已是龙辇深藏,殿门深锁,无人焚香。

什么时候皇帝才能下诏重现金钱会的盛况?即便短暂,也让我重拾沉醉于锦瑟丽音的好时光。

注释

年芳:美好的春色。

著(zhuó):附着,附加。

水荇:多年生水草。

金钱会:唐代宫中撒钱之游戏。

赏析

曲江是杜甫长安诗作的一个重要题材。安史之乱前,他以曲江游宴为题,讽刺诸杨的豪奢放荡。陷居时期,他潜行曲江,抒发深重的今昔兴亡之感。而平乱之后,则大多寓凄寂之境于浓丽之句,表达深沉的悲感与愤慨。《曲江对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此诗景丽情深,抚今追昔,低徊蕴藉。

前两联写曲江春雨图,紧扣标题中的“雨”字;后两联写“对雨”之思,触景生情,但这情又非直白宣泄,而融于翩翩遐想,更见含蓄深婉。委婉表达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的忠君忧国之心和对国家美好前景的期盼之情。

首联写景,先大处落墨,勾出全景,重在写静态。春云低垂,笼罩宫城,覆压苑墙;斜晖脉脉,江亭寂寂,暮霭沉沉,芳草萋萋:虽是春景,生意盎然,却了无人迹,一派荒凉落寞。一“覆”,一“静”,既凸显眼前之景的冷清郁闷,又透露出时移世易,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颔联直承而下,从细部用笔,由面到点,写曲江胜景,重在写动态,将满怀幽思作进一步渲染。杂花生树,落英缤纷,本已迷人眼目,又经如酥春雨的润泽,更觉楚楚可怜,娇媚动人。“湿”字,也有选本作“落”,以为用“落”字更有余韵。春雨迷蒙,飞红万点,飘零曲江,随波逐流。枯坐江亭的诗人面对此景,不禁生出万分惆怅与凄苦之情,恰如落红离枝,盛唐气象已渐行渐远,诗人不免潸然掉泪。这是移情于景的妙句。

颈联讲当年玄宗皇帝,曾率领龙武禁军,自夹城趋芙蓉园,笳鼓齐鸣,车声雷动,旌麾蔽日。到此时,驰道依存,空余废辇,殿门深锁,无人焚香,戒备森严。杜少陵曾有诗云“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然而兴衰无常,此刻曲江一派凄清冷寂,空自让人凭悼。

尾联描绘了一个君臣同欢、歌舞升平的宴饮嬉游之景。作者巧妙地用“何时”一词表现出自己的期盼。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何时”表明这种狂想充其量是一场豪梦而已。杜甫曾受用于玄宗,安史劫后,新君(即肃宗)上场,肃宗因当日分镇之命,几撼其储皇之位,衷心隐处,不搛于若翁,故将玄宗移居西内,并将其旧侍翦除殆尽,玄宗暮境悲凉,杜甫不得新君恩宠,也就愈念当日如鱼得水的佳境了。此联抒情极其惨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明知逝水难回,却渴盼恩泽重沐,一展怀抱,这不能不令人伤感。“暂醉”,其实只能是转瞬即逝的精神麻醉罢了。

上一篇: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史记与文学下一篇:年度社区元宵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