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城镇化

2024-05-31

教育城镇化(精选12篇)

教育城镇化 篇1

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城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 却存在着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偏低、能力不足并且呈现出“两栖化”的特点等问题, 这不但造成了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现状, 也影响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与稳定推进, 并且已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改善的重要“瓶颈”因素。因此, 能否改变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低下的状况是决定我国城镇化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而发挥职业教育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的积极作用, 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质量, 就成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解决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现状的重要途径。

1 职业教育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

职业教育是指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 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城镇化则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 形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乡村向城镇的迁移以及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 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 城镇化的关键问题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前提和保障之一就是他们必须具备较高的劳动素质和专业技能, 从而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教育就成为提高他们劳动素质、赋予他们专业技能、使其满足职业与岗位需要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 职业教育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城镇化过程的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口与其他经济要素由乡村向城镇的转移, 而作为城镇化主要特征之一的人口转移又会受到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重要影响。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认为, 农村劳动力做出向城市迁移的决策取决于城乡预期的收入差异, 而不是城乡实际的收入差异。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 其向城市转移的预期收入也就越高, 因此迁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样有其他研究表明, 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倾向与其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年限越长, 程度越高, 对职业身份意识和职业选择的非农化倾向就越强烈, 城镇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更加明显, 进入城镇以后的“回流率”也更低。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 职业教育除了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赋予他们一定的劳动技能之外, 还有一个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功能, 那就是延长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的时间, 降低农村低龄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经济的发展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那么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职业教育就可以作为劳动力的存储器, 通过吸收和培养农村适龄劳动力的方式, 部分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 而且通过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 为经济的复苏提前储备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我国现阶段虽然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农民工大量“回流”的问题, 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我国政府对农民工进行多样化的教育与培训、全面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契机。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化, 不管是农村滞留人口还是已进入城镇的农村转移劳动力, 他们大都由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而使得其收入水平得以提高, 而收入的增长必定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支付能力。特别是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来说, 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以及更稳定的城镇生活, 他们主动接受教育的意识会逐渐加强, 随着他们个人教育支付能力的提高, 他们的教育需求也将逐步提高, 但就我国目前的实际而言, 普通中、高等教育的总供给历来就十分短缺, 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 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及其子女的教育需求问题就使得我国这种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和突出。因此, 我国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向农民工子女征收赞助费等价格手段来抑制他们对于教育的需求, 从而缓解城镇之中的教育供需矛盾。但不管是从维护教育公平还是从促进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 这种做法都不可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社会转型时期所出现的社会矛盾与冲突不断增加, 这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冲突就来自于转移农民与市民之间由于社会资源分配和经济地位的巨大悬殊所形成的矛盾。在我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 大力发展作为普通中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力补充的中高等职业教育, 对扩大农村人口受教育机会,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维护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建议

城镇化的过程通常包括数量的提高与质量的提升这两方面的内容。量的提高与质的提升是衡量城镇化建设好坏的两大基本要素, 缺一不可。如果说第二产业对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量的提高方面, 那么第三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则更突出的反映在其质的提升上面。在探讨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社会就业这个重要因素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因为在对职业教育的一系列影响因素中, 社会就业起着最突出的导向作用, 它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 会自发调节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需求, 如果接受职业教育能够使人们最大限度地获得顺利实现就业的预期, 那么即使政府不予作为, 市场也会推动它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这个社会既需要学术型、研究型的人才, 同时也离不开实践型、操作型的人才。而且, 对于作为在我国经济腾飞和民族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企业来说, 就更加需要大量的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的一线劳动者。因此, 我国政府首先应该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和结构布局做出合理的规划, 并且一定要以能力和市场为本位, 指导职业院校对各类人才的培养, 使这些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又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符合企业生产与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 还要通过政策手段对企业用人施加积极影响, 为职校毕业生开拓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当然, 这里的政策手段应该主要以经济手段为主, 例如可以对雇佣职业院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数量和比例的企业实行减免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促使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主动雇佣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这样既能够使企业获得所需要的优质人力资本, 而且还可以得到经济上的好处, 也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摘要:政府应通过舆论宣传树立典型, 扩大影响, 帮助职业院校塑造新的形象, 扭转城乡居民对于职业教育的偏见。政府还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 升级现有职业院校的校园环境, 优化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且改变以往政策供给上的“城市化”倾向, 不仅从资金上更要从政策上扶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这就要求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立法工作, 实行法制化管理, 引导职业教育走规范化道路。

关键词:职业教育,城镇化,农村劳动力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城市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 2006.

[2]袁野.城市、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D].重庆大学, 2001.

教育城镇化 篇2

—— 访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罗黎辉

《 中国教育报 》 2013 年 3 月 13 日 1、11 版

站在万达伯尔曼大饭店12楼的窗前,眺望华灯初上的北京城,已履职10年的全国政协委员罗黎辉的内心从未像今天这么激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在国家的战略安排下,新型城镇化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改革机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罗黎辉说,‚这几天,我正在赶写几份关于教育如何对接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提案。‛

对于教育,罗黎辉有着解不开的情结。从华东师大到西南边陲工作,他始终在研究中国教育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今天的教育,与古代、近代都不一样,它必须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必须为国家冲破发展障碍‘破题’。早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国家就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实质,就是吹响了破除支撑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发展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号角。十八大则是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中国的这条发展道路。‛罗黎辉说,教育自身具有迟效性,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又存在滞效性,因此,在国家重大的战略布局之下,教育就必须着眼于根本问题,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上动脑筋,而教育一旦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当前的改革机会窗口就会关闭。在罗黎辉看来,这些年,政府和教育部门为教育发展付出了巨大心力,通过外部‚输血‛、加大投入以及推进各类工程的方式,切实改善和提升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水平。但是,如果不从根本上修补阻碍教育发展的二元社会体制‚漏洞‛,一味‚输血‛、‚灌水‛,效果都只会是改善性的。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育探讨 篇3

【关键词】城镇化 农村教育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27-01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三农”问题的地位及作用更加的突出,对小康社会目标的达成有着深远的意义,而农村教育发展不仅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还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开始向城镇转移,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紧缺造成了利益的冲突,另一方面也由于学校的撤并引起了更加突出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只有对农村教育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能切实的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为“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

1.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学生上学路程普遍变远

在城乡人口结构不断产生变化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布局结构以及规划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有关的调查数据表明,在一定的时期内,我国小学的数量急剧的缩减,特别是农村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虽然我国初中学校的数量总体变化不大,但农村却是导致变化的主体构成。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的路途更加的遥远,很多非寄宿的学生起早时间被大大的提前,甚至部分学生需要在上学路途上耗费大量的时间。

1.2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存在隐患

农村开展集中办学之后,学生上学乘坐交通工具的可能性被大大的提高。部分偏远的农村可能教学资金相对的缺乏,道路的状况也十分的恶劣,车况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很难以有效的管理力度维持良好的交通状况,难以规避交通违法情况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出行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我国的有关数据表明,虽然我国的校园接送车辆数量庞大,然而达到我国相关标准以及要求的车辆比例并不大。

1.3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不到位

在学校不断撤并的情况下,相比于城镇,农村寄宿生的增长数量更加明显,部分偏远的缺乏办学资金的寄宿制学校常常缺少生活管理人员,有限的床铺的数量也难以满足剧增的寄宿学生的要求,食堂的条件相当的恶劣,学生身体成长需要的营养跟不上,基本的生活设施建设不到位,厕所不仅相对的简陋,而且数量还严重的不足,另外,澡堂的数量和条件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防暑以及取暖的基本要求难以达到。

1.4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留守儿童以及随迁子女大大增加,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总体中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在解决留守问题时制度方面不足为虑,应该通过关爱的加强引导其形成健康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而解决随迁子女的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首先,应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充分的保障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不受侵犯,使其在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和諧、友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享受与城镇儿童同样的待遇。其次,随着大城市中随迁子女的增多,有限的教育资源更加稀缺,势必给中高考的形势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涉及的相关的利益群体受利益的驱使必将产生更多的诉求,这就给问题的完满解决造成了更大的阻碍。

2.城镇化背景下改善农村教育的措施

2.1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转移支付的力度

我国的财政部门应该适当的调整农村教育经费的承担比例,投入更大的力度支持以及发展农村教育。首先,税费改革给农村的教育费附加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有关的财政部门应该积极的承担产生的缺口,努力的维持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水平,除此以外,要加大对贫困县的扶持力度,适当的增加专项性转移支付,避免因教育经费不足造成的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促进农村教育的深入发展。

2.2进行财政预算管理

对于转移支付的资金,应该通过财政预算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使资金的使用以及安排更加便利、高效,将每一分钱用到实处。除此以外,还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断的强化农村教育经费的检查以及监督,真正的落实各项经费的支出,同时,在资金的使用以及安排过程中,应该对相关人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和严密的监督,以达到有关的标准以及范围的要求,减少资金被截留以及挪用的状况,杜绝农村教育腐败情况的发生。

2.3不断完善师资调节制度

要发展农村教育,就要重视农村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全面的保障农村教师的待遇,合理的分配工资薪酬,不断的改善其生活以及工作的环境,并通过适当的优惠政策以及奖励机制激发其工作热情,使其工作态度更加的端正。对于部分贫困以及偏远地区的农村,要通过特殊的津贴政策吸引更加优秀的教师,同时不断的建立健全职业准入制度,提高任职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技能。除此以外,要加强继续教育以及相关的培训工作,切实提升教师的素质。

3.总结

总而言之,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不断地推进农村教育的深入发展,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和充分利用,培养更多的具有更高人文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达到为城镇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的目的。为此,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教育制度,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投入更多的教育资金,积极地进行教育改革,不断地更新办学理念,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虞小强,陈宗兴,霍学喜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困境与选择[J].现代教育管理,2011,(6):22-24.

[2]陈超.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16):166-167.

[3]李建永.城镇化过程中农村教育的若干困境和选择[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0):162-162.

作者简介:

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教育的挑战 篇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要求“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需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野中, 围绕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深化城市教育改革, 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

确立社会公平的大局观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中国人口大规模流动, 移民改变和创造城市的历史。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需要顺应这一社会发展潮流, 认识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的正当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调整心态, 树立正确的价值立场。

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 原先处于潜隐状态的“城里人”和“外地人”的利益冲突显现, 出现了城市保护主义的“邻避政策”。这种社会现象被称为“巴士效应”:自己在车下时拼命主张打开车门, 一旦上车就主张赶紧关门开车。这种以一己利益为计较的狭隘心态显然是不可取的。当我们争取自己的权利时, 就意味着主张一种面向所有人的价值。今天所有的“城市人”, 都是昨天的“乡下人”。我们不能一方面反对北京大学成为“北京人大学”, 同时认为上海就应当是上海人的上海。

当然, 一项现实的公共政策, 必须强调理性、渐进性、建设性, 需要谨慎地调整、平衡不同群体的利益, 应当有先中小城市、后大城市的“梯度开放”战略。但是, 必须明确和坚持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立场, “大道理管小道理”, 有“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 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 通过制度变革和创新, 逐步实现宪法所规定的平等人权。否则, 一方面要求每年转移上千万农村劳动力, 同时却各城设防, 阻碍农民进城, 社会现代化的理想就无从谈起了。

建立以常住人口为准的城市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对于城市社会而言, 改革的目标已经确立, 这就是建立以常住人口为主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实行基本公共服务的全覆盖。问题是如何通过持续的制度创新, 逐渐实现这一目标。

我们目前的公共服务体系, 是在城乡分治、没有人口流动的计划体制下形成的, 无法适应大规模人口流动的现实。需要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 形成对流动人口的日常管理, 改变以户籍人口为主的现行管理体制, 建立在流动状态下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 “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近年来, 各地政府的主要工作是将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服务范围。一些地方还将这一服务扩大到了学前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上海市已经提出将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纳入政府工作规划和财政预算, 并将有条件地开放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服务。最终, 在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改革中, 逐渐放开城乡二元户籍限制, 使外来农民工真正成为新市民。

建立这一新机制所需的制度创新, 包括建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担的财政机制。建立跨省的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机制, 完善流动儿童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上海市已建立了市—区两级财政分担机制, 这是重要的制度创新。当前, 需要明确中央政府所应承担的财政责任, 建立对流动儿童教育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从而建立地方政府持久办好流动儿童教育的激励机制。

同时, 需要改变政府包揽包办的思路, 构建由政府、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家长、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新体制, 不仅要发展民办教育, 而且可以将符合基本条件的外来人员自办的打工子弟学校合法化, 政府通过购买学位、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还要鼓励社会公益组织举办的公益学校,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体制扩大教育供给, 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需求。

探索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

由于快速城市化进程、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学龄儿童减少, 今天的农村教育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持续十年之久的“撤点并校”政策, 致使乡村教育出现“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 出现“上学远、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同时, 出现了两个新的边缘化群体:城市的流动儿童和农村的留守儿童。这一切突显了城镇化背景下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农村义务教育必须坚持公平优先。

“后撤点并校时代”的农村教育, 当务之急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解决好农村撤点并校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 能够进城上学的大多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 受损的主要是偏远贫困农村、山区、牧区的弱势群体, 因此, 必须对农村后20%的弱势人群予以特别关注。其根本措施, 就是如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要科学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 不搞“一刀切”, 改变盲目追求“学校进城”和“一步到位”的思维, 按照“小学就近入学, 初中以乡镇为中心适当集中”的概念, 规划和建设好农村学校。湖北黄梅县、吉林通榆县等已经通过强基固本、反哺农村学校, 改变了农村学生盲目进城上学和大班额的弊病, 出现了农村学生的回流。

有关部门应当认识到, 在地广人稀和边远偏僻的山区、农牧区, 小规模学校将长期存在, 许多发达国家也都存在这样的教学点, 不应将小规模学校视为落后的、需要消灭的, 问题是如何改善和提高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些地方采取中心学校辐射、教师走教的“卫星式”管理, 有的采取复式教学, 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

超越“离农”和“为农”的二元对立。

走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道路, 需要在城乡二元文明共生和一体化发展的新的文明框架中, 重新认识农村教育的价值和重要性。那种认为现代化就是消灭农村、取消农村教育的观念是完全错误和不切实际的。哺育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彩的乡村文明需要继承、滋养和更新, 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 为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提供人力资源, 使农村成为有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有别于都市文明的精神家园。

与此同时, 特别需要认识什么是农村所需要的教育, 什么是农村的“教育质量”。否则, 所谓的“上好学”不过是追随城市应试教育的尾巴, 在不可能取胜的升学率竞争中挣扎。

对于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 今天也许我们可以超越“离农”和“为农”这种二元对立的认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 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入城市, 是一种历史趋势。同时, 即便在未来二三十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 仍将拥有绝对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 拥有规模巨大的农业, 农村并不会真的消亡, 农业现代化仍然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农村教育不应该是单一的升学教育, 不应该照搬城市化的“应试教育”, 而需要满足为升学、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三重目标。

“以学生为本, 以乡土为根”。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 就需要面向农村实际, 创造性地改革农村教育, 探索在新形势下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20世纪80年代, 在农村开展农科教结合的尝试, 开展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教统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践, 今天仍然值得借鉴。

城市化比例较高、工业为主的浙江省上虞市, 重视打造根植乡土文化的“新乡村教育”, 认为“乡土文化是推进教育均衡、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资源和有效抓手。在发展农村教育的过程中, 积极吸纳并内化乡土文化, 教育就有了取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这种植根乡土的教育, 不一定是农业科技教育, 而是以学生的人格养成为目标, 倡导平民教育、生活教育的价值, 教育与农村社区发展紧密结合, 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通过实行综合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公民道德和能力培养。吉林抚松县农村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为18岁做准备”, 将缺乏良好习惯、行为粗野的农村孩子培养成“语言文雅, 行为儒雅, 情趣高雅, 心灵美雅之人”。这样, 无论学生将来是继续升学、进城打工还是回乡务农, 都获得了赖以安身立命的“通行证”。

树高千尺, 仍具有热爱家乡、回报家乡的乡土之情、乡土之根。这或许是一种可以追求的乡村教育的理想。

教育城镇化 篇5

城镇化进程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客观规律,现在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近年来,在我国坚持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现实执行中,由于农村教育的不配套,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我就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教育现状这一课题在诸暨市陶朱街道白门下村展开了相关调查。本文中将谈谈我的调查结果以及相关思考,就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的农村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在文章的开始,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教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农村教育可以使农民适应非农产业就业的要求,使农民有机会进入第二、第三产业;有助于农民适应城镇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能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农村教育存在着以下较为明显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片面追求升学倾向

中国历来有着重教育的良好传统,特别是农村地区。随着我国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农村学生进入高校的机会更大一些,高考就成了指挥棒,在学校方面,尽可能地让农村的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城市。从学生来说,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考大学。而作为家长,更是寄希望于考试,进大学,做城里人,光门耀祖。片面追求升学率,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

升学主义思想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以下三点:一是,“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和乡村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境遇使得农民对自己的子女的最大希望就是能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获得社会升迁的机会,成为城里人,享受城里人的同等待遇,这是农民对自己孩子抱有的最美好的愿望。农民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跳出农门”,这就很明白地使学校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得不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之路,这也是农村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屡禁不止的根源所在。其二,“跳出农门”的思想普遍存在。农村学生渴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享受城里人的优厚待遇。农村孩子读书最大的动力也在于改变自己可能重复的做农民的命运,那么,升学就成了是他们的最直接的愿望就是。其三,是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倾普遍存在。在诸暨地区,学校开设的职业技术教育业和课程都是为了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的,与农民“跳出农门”的愿望相违背。农民历来是在没有掌握多少文化知识技术的情况下从事生产,使他们对文化技术产生误解,对“科技就是生产力”缺乏理解,不少人认为子女学习农业技知识是没出息,还有的人认为农业知识没啥可学的,他们无论在思想情感,知识结构,劳动技能方都不能适应需要。

而在教育成本不断走高的前提下,要么不断升学脱离农村;要么辍学,留在农村。这样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片面追求升学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大有群众基础,另一方面,农村厌学、失学、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无论那种情况,都使得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越来越偏离农村。因此,必然形成和加深农村经济和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失衡,使得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不断流失,农村教育变成了在农村办城市教育,这必然会制约农村城市化的进程。

二、离农问题

在白门下村,存在着大多数乡村都存在的问题,那就是较多农民进城务工问

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是一种“离农”的现象,因为“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也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大量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就是逐渐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

从教育结构来看,农村教育应该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个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结构以基础教育为主,基本上是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比重非常小。况且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也以向发达地区培养、输送人才为主,而不是为农村地区培养人才。

教育城镇化 篇6

摘 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生态文明教育是题中应有之义。娄底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问题日趋严重。本文在对娄底市公民生态文明状态深入调研分析基础上,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角度探索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生态文明育人环境;发挥社会宣传监督作用,营造生态文明良好氛围;发挥学校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落到细处。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文明;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在全民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价值功能。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用地与建设、产能和节能、保护与破坏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蓝图,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对公民生态文明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生态文明教育是城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来反映人类文明的程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我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绿色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必须从根本上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进程。唯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城镇公民文明素养的本质要求。公民是城镇化的主体,城镇化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城镇化,不只是住高楼、行宽路,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城镇化。能否实现公民精神层面的城镇化,是城镇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城镇农民能否真正转变为城市公民的关键。除了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水平之外,更要注重提高公民的生态道德水平。生态道德不仅仅是评价个人人格的尺度,也是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城镇化既要实现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身份变化,也要实现从分散单一的生活方式转变为集中多样的城市生活的方式变化,还要实现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转变为具有较高文明素养市民的观念变化。这是科学发展城市化,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农村农民真正转变为城市市民的本质要求。

(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黄吴静在《公民生态道德教育:从知到行》一文中指出:面对环境问题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要求用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不可持续思维,这需要生态道德教育来实现。把传统道德责任从强调现实利益延伸到人类未来利益,生态道德对认识和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有着特殊功能。可持续发展观要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兼顾城镇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而要做到这些,必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让人们了解生态知识,培养正确的生产发展观、健康的生活观,最终实现人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协调发展。

二、娄底市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状况分析

娄底市位于我国湖南省中部地区,是湖南省的工业重镇,也是湖南省最年轻的城市,总面积达8117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位居全省14个市(州)第12位。娄底以汉族为多,有苗、土家、侗、回等少数民族。娄底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娄星区、双峰县、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共有乡镇80个。娄底市地处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东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雪峰山斜亘西北,衡山余脉逶迤东南边境,龙山盘踞南部。新化县大熊山西侧九龙池海拔1622米,为境内最高峰。涟水向东注入湘江,资水向北汇入洞庭湖。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矿产有煤、锑、锰等,冷水江市锡矿山有“世界锑都”之称。娄底旅游资源丰富,纪念地和名胜古迹有天华亭、蔡和森纪念馆,曾国藩故居,罗盛教烈士故居及纪念馆,波月洞、北塔、黄巢山、湄江等。近年来,娄底城镇化呈现加快发展态势,至2013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2.58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

1.39%,全市常住人口383.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7.0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0.96%,居全省第12位。与全省、全国相比,娄底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013年末,娄底各项经济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人均GDP为22903.06万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4.23%,全国平均水平的59.72%。与此同时,娄底市城镇化也处于较低阶段,全市人口城镇化率水平比全省低7.3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3.24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娄底较低的城市化水平是由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娄底市公民的生态文明状况呈现以下明显不足。

(一)生态环保知识缺失。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娄底是欠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受小农意识的影响,小农经济模式根深蒂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因此大量对开发自然资源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利益最大化。如:煤炭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废水的污染等。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一方面反应公民的功利思想,另一方面反映公民生态知识的贫乏,生态道德的缺失。调查表明,大部分人对土壤酸化、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等常见的污染状况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都不了解。即使有一定生态意识的人更多关注的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环境问题,比如,他们对空气、噪音和水污染这类造成生活影响的问题特别敏感,而对人口过多、能源不足和土壤流失这类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生态问题不够关注和重视。近年来,人们也渐渐认识到保护自然、关爱环境的重要性,但大家觉得自己只是普通老百姓,这样的事情必须依靠专家和政府,他们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专家和政府身上。

(二)生态文明行为失范。由于城镇化进程中公民对生态认识不足,生态知识缺乏,因此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表现出许多不文明行为。一是污染严重。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成本,违规排污,浓烟乱放,体现在城市空气污染加剧,涟水、孙水流域水污染,土壤流失等问题,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健康。二是资源浪费。当地农民依靠地方资源优势,野蛮开发、滥伐森林,城镇居民对公用水电使用浪费严重。三是生活习性不良。经常可见公民随地吐痰、白色垃圾乱扔等习惯行为。在旅游景点对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

(三)生态文明建设乏力。一是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权重低。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政府为了GDP视环保于不顾的现象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软肋。二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完善。地方政府对环境政策的制定、执行和实施不能有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一直都是“两张皮”。三是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娄底市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还相当滞后,公民参与程度不高,参与的领域窄,对政府环境决策参与较少。环境保护组织对政府有一定的依赖性,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表达意见的程序中没有完全独立的话语权。四是环境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环境突发事件频发、环境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有些环境监管人员在执法时流于形式,执法行为不规范。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政府甚至成为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保护伞。

三、城镇化进程中公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生态文明育人环境。(1)建立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形成良好的政策导向。一是健全政府考评体系。政府要着力加强生态环境考评体系建设,将生态环境、生态生产、生态消费、生态文化体系等发展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政绩考核,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意识,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不同的考核目标,加大生态文明相关指标在城镇化考评中的权重。二是完善法律制度体系。1)健全生态文明法制保障体系。制定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饮用水源地保护、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等法规,出台环境教育法,形成覆盖资源领域、功能完备、措施有力的地方性保障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司法体系,设立资源环境法庭、资源环境检察机构和资源环境警察队伍。支持开展环境公益诉讼。2)健全生态文明标准化体系建设。开展综合标准化试点建设,成体系推进配套标准的应用,推广新农业农村标准体系、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标准体系、绿色建筑技术标准体系、产业转型标准体系、高效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等,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技术支持和业务指导,注重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深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3)健全公民和社会环保组织参与环境管理的法律制度。明确公民个人和社会环保组织的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监督权和环境诉讼权利。健全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的公民进行奖励,激发公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的积极性。三是完善舆论宣传和社会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提高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监督有关部门依法行政。政府要加强环境信息披露,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网站、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公开生态环境信息;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根据企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级别及潜在危害程度,进行分级管理。(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战略,引领公民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各地要围绕全市确定的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形成区域经济特色。在保持主导产业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三大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一是物流业发展。充分利用娄底交通枢纽的优势,以培育大型物流企业为抓手,积极推进物流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若干物流基地和专业市场,把娄底建设成为湘中的商贸物流中心。二是旅游业发展。以国家实施中西部大开发为契机,大力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娄底市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进一步加强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梅山蚩尤故里,乡间侯府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梯田王国、世界锑都锡矿山等重点旅游景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特色休闲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三是现代农业发展。做大做强油茶、南竹、花卉、家具等绿色优势产业,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等向工业园区和娄底经济开发区集聚,推进产业专业化,增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3)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形成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利条件。一是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政府要加大建设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加强城镇道路建设,完善城镇综合交通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出行,加快推进城镇清洁能源使用,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二是完善水污染防治机制,对超标、超总量排放污染物的排放企业进行先期治理、罚款、关闭或追究法律责任,制定娄底市工业循环水利用推行规划,对有色、钢铁、水泥、煤化工等重点行业实行强制性循环水利用技术改造。三是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完善废气控制和治理机制,加大森林培育力度,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加大机动车污染控制力度,完善机动车污染排放检测治理、绿色标识管理机制,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四是建立土壤生态修复机制。制订全面禁止露天采矿相关制度和办法,建立健全以湘江流域为重点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制度,建立覆盖全市的重金属污染耕地监控网络和预警信息系统。五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行绿色出行改革、绿色消费信贷发展,深入推进两型低碳示范创建。六是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加强城市公园绿地、湿地、建成区绿化建设。加快绿色建筑建设和发展,促进城镇低碳发展。

(二) 发挥社会宣传监督作用,营造生态文明良好氛围。(1)创新宣传教育载体。一是社会环保组织要定期开展“节能减排”、“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的活动,把专业知识、操作方法、工具设施带进了这些地方,并通过培训形成机制,有效地引导城镇公民养成环保习惯。二是通过开展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等群众性活动,广泛开展“共护母亲河——孙水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保行动,凝聚和提升全社会良好的生态理念。三是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公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在社区、机关单位,特别是在旅游景点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设立不文明旅游举报热线和信箱,鼓励个人或单位对不文明行为进行举报。充分运用文学、摄影、卡通、漫画等艺术形式,特别是加大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播放力度,生动活泼地鞭挞不文明行为,促进全体公民的文明素质提高。(2)发挥民间组织的监督作用。社会环保组织要充分发挥对政府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的监督作用。政府的相关决策涉及生态环境科学和社会经济发展,也牵涉社会各个相关集团的利益。环境保护协会和监督机构要在对话的基础上“听证会”、“环保论坛”等形式帮助政府作出科学的决策。也要帮助公民获得生态环境建设的知情权,并有效地参与到政府的生态环保工作中来,并在参与过程中作为一股社会力量,有效监督政府按法定依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行政,及时纠正政府行政行为的不当。社区、机关单位、学校企业作为生态环境教育的载体,不仅要完善硬件设施,更要组织成立相应的护绿组织、护卫队伍,及时劝导、教育公民规范生态行为,树立正确生态意识。

(三)发挥学校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1)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学校是传授生态知识的主渠道,学校要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生态系统教学,更要充分结合娄底地区矿产资源、工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特征,开设具有特色的教学课程,挖掘有意义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意识教育。学生在接受更加本土化的生态意识教育的基础上会更加关注周边生活环境的问题,更加注意保护自己的周边的生存环境,并据此不断形成系统性的生态意识观念,促使学生自觉进行生态环境保护。(2)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生态文明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生态文明教育更是一项长期工程,只有把生态文明意识植入到人的思想意识中,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才能深入、长期地将生态意识渗透到广大群众当中去,并使之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优良品德,从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发展。(3)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日常行为规范。一是学校要将开展课外活动当做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光盘行动、无烟校区、生态环保知识讲座、演讲辩论、植物保护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使他们懂得如何将生态环保与日常生活行为结合在一起,将课堂上的生态意识教学在课外活动中得到延伸,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和道德品质。二是学校要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激励机制,奖励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表现突出的班级和学生,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人人争当护绿使者,个个成为环保公民,积极营造社会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发挥家庭育人的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落到细处。家庭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一方面家庭教育不仅要求父母对孩子进行生态道德的说教,更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孩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子女有义务对父母长辈及时传授生态知识,对父母长辈的不良习惯进行规劝。家庭成员应成为生态知识的宣传员,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从而推进生态文明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自觉。

参考文献:

[1] 张建荣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教育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8

[2] 廖小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五环节” [J].教育探索,2013(8).

[3] 李金春.关于新时期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33).

[4] 舒振华.农村中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研究——以湘中娄底地区为例 2011,5

[5] 李克强总理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中的讲话 国务院办公厅 2014,9

试析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 篇7

(一) 农村教育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工程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 是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面貌, 对城镇化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城镇化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 也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的过程, 这些都离不开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都有赖于各级各类人才的支撑。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途径, 它对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起着先导性、全面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 发展农村教育,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成了城镇化的核心。离开了这个核心, 城镇化就不可能得到正常、顺利、健康的发展。

(二) 农村教育是促进农业发展稳定城镇化的基础

世界城镇化的历史经验说明, 发达的农业是城镇化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农业的发展不仅为城镇化提供了充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稳定的农产品来源, 而且为城镇工业品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和一部分资金。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粮食和农产品供应不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 因而, 中国的国民经济和城镇化必须以发达的农业为基础和重要前提。而农业的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 只有加大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力度, 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 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 推动农业的发展, 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稳定的基础。

(三) 农村教育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促进“农村人”向“城镇人”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但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滞后, 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发展农村教育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途径, 这不仅比国家直接投资去安排农民就业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更快、更经济, 而且使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更高、就业范围更广阔。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才能使农民在激烈的竞争中主动把握机会, 走出一片新天地。不仅如此, 通过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教育, 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 促进他们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养成, 从而帮助他们在居住地域、居住环境和社会职业、劳动条件实现转变的前提下, 实现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实现从“农村人”到“城镇人”的转变。

二、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 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差距加大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较落后, 无论教学场地、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在许多城市学校, 有大量的经费推行素质教育, 而在乡村学校, 由于经费少, 素质教育只是喊喊口号而已, 很难真正推行。城乡之间教育差距的加大, 造成在文化知识、综合素质等方面也存在差距, 形成了城乡之间的隔阂。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 由于教育经费短缺, 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 农村思想观念落后, 教育观念陈旧

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困难, 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又在农村抬头;再加上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以后, 收入微薄的农民, 供子女上学已是一个十分沉重的经济负担。受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和小农思想影响, 许多农民只看眼前利益, 不愿意把有限的资金投到较长期才能显现和不一定显现回报的教育方面。

(三)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在国家实行高校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下, 农村教育、农村学校基本上没有跳出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标的“应试教育”的模式, 培养“书生型”的学生, 忽视了大批中、小学生毕业后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需求。再加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一样, 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 缺乏“地方特色”, 学校的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农村的特点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教学内容与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联不大, 学校与当地社会生产和群众生活联系不密切, 出现了教育与学生互不欣赏、互不适应的两难局面。

(四) 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者的素质对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和教育质量的高低影响很大。由于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专业教育程度低、师资来源复杂、管理松散、工资拖欠严重等多方面原因, 农村的公办教师人心思动, 民办教师边工作边务农, 造成一些农村教师工作责任心、职业意识淡漠。由于缺乏提高进修的机会, 农村教师的学历达标率远远低于城市, 相当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 知识老化, 方法落后。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否则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三、发展农村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农村教育科研工作, 实现农村与城市教育的交流

我国农村教育的普及程度、发展水平和规模, 必将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 教育科学研究应该格外关注农村教育。一方面, 理论工作者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要深入了解农村, 从农村的实际需要来确定教育科研的项目和具体方法, 为解决农村教育的实际问题提供服务。另一方面, 应逐步培养农村教育管理人员和农村教师的科研素养, 因为他们对农村教育中的问题有直接体验和深刻认识, 在解决方法上会更多地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

实行城乡教师交流, 建设教育网络“校校通”, 以此来改革农村教育中教法、教材使用、课程进度的弊端, 改善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旧模式, 改变教育观念的落后性。

(二) 推进人事改革, 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差距, 主要的是教师水平和质量的差距。校长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既是决定农村教育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也是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一大弱项。要通过公开竞争、择优录取的方式, 逐渐形成学历较高、能力较强的专家型领导干部队伍;按照中央的有关要求, 实行全员聘任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 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合同管理, 以强化教师的责任感;同时改革利益分配制度, 将教师的工作与收入挂钩, 激发广大农村教师的内在工作动力;提高工资待遇, 实行边远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建立城、镇优秀教师轮流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制度, 鼓励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建立新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除学历补偿教育知识技能培训外, 还要做好教师教育理论学习、价值观引导、师德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学的学习等重要工作。

(三) 构建完善农村教育体系, 发展农村特色教育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 有效整合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 提高办学效益。”因此, 发展农村教育就要在普及并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 形成并完善以基础教育为纽带的“三教统筹”式的农村教育体系。同时要转变教育观念, 实行农科教结合, 创建农村教育特色。要调整农村学校的部分课程、专业设置, 在选择教学内容、编写教科书、开展教学活动时, 要紧密联系农村的实际情况, 突出农村特色;要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适合当地企业需求适合劳动力转移和输出的各类合格劳动力, 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四)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拓宽农村教育投资渠道

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 始终站在科教兴农的战略高度, “教育兴, 百业兴”。为此, 当地政府要高看一眼, 厚爱一层, 把它作为战略性任务予以重视和对待。另外, 捐资助学, 是全社会帮助教育事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增强经费保障能力。要明确各级政府保障农村教育投入的责任, 针对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提出新办法, 努力理顺农村教育投入的体制问题。要建立规范的经费保障制度, 确保“国家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完善国家和社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度”, 一方面政府提高助学金, 另一方面动员广大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参考文献

[1]李少元.城镇化的挑战与农村教育决策的应对[J].东北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1) :109-116.

[2]张贡生.关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4, (3) :91-94.

教育城镇化 篇8

“长期以来县域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盲区, 发展县域高等教育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健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构建和发展与县级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 以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体, 以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县办广播电视大学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 承担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 是高教改革发展的现实选择。县域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城镇化发展培养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人才, 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县域高等教育建在本县内, 大部分学生可以不住校, 在吃、住方面可以为农村家庭节约大笔资金;课时安排灵活, 除了正常的全日制授课外, 可以安排在双休日、假期或者晚上进行, 方便了一些在职学员;因县办高等教育主要是为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所以县域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灵活, 课程设置主要是面对本县发展所需而开设的实用性课程。

一县域高等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能分析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 县域高等教育能够根据县域经济社会的需要, 面向县及乡镇的现代农业及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 开设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专业并开展各种相关技术、技能培训, 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人才。县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发展机遇与条件, 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效能。

(一) 为城镇化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城市为主,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把农村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大城市学习最终留在大城市发展, 经过这样长期的抽取, 致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的高级专门人才严重短缺。县域高等教育设在县域的行政中心, 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 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需培养大批的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依据市场的供求动态, 培养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在培养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人才的同时, 也促进了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 实现了高校与地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 支撑现代农业和城镇工业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依靠现代农业和城镇工业化的发展。“三农”问题, 是我国发展关注的重大发展问题之一, 传统农业的发展已不适于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小农意识, 培养出新型农民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在新型农业科技研发、试验与普及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县域高等教育在促进乡镇企业的技术更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技术落后、工人的素质偏低的局面。县域高等教育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企业合作攻关, 为乡镇企业设计新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发新的产品、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员工。

(三) 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的之一。县域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职能, 为改变和提升县域文化发展水平发挥引领的作用。我国文化源远流长, 传统的小农意识和一些封建思想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 县域高等教育是县及乡镇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传播的中心, 大学是社会主义新文化领导者, 时刻与我国主流文化相吻合, 所以, 县域高校应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去辐射和提升县域文化, 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

二县域高等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效能的实现方式

近年来, 按照国家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10-2020) 》中提出的“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要求,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在进行调整。对于县域高等教育而言, 应利用其优势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而办学, 政府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支持和引导, 使县域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能。

(一) 发挥县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 同其它省部级高校一样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功能, 是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教育的最高学府, 在专业设置、招生、人才培养、就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 专业设置要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需要

县域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而设, 以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所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生源、学生需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设置相关专业。如对接农业开设农产品种植、加工及水产品加工、运输等相关专业, 对接城镇工业化发展开设化工、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 对接矿产资源开发开设安全工程、金属冶炼、玉器加工等相关专业, 对接沿海地区开设海产品养殖、加工、运输等相关专业。

2 试行属地招生政策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属地招生的政策。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招收适龄青年, 招生采取国家统招和县域特招两种方式。国家统招, 依据国家划定的分数线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 培养成为现代农业或乡镇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或技术人才。县域特招是根据县域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工业发展所需而特别招收的一批适合城镇发展所需的适龄青年, 实行自主招生, 自出考题或者免试入学的方式招收区域内的适龄青年, 培养成为对接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所需的一线工作人员。实行属地招生政策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需求, 还为当地企业输送了大批的合格工人, 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

3 探索对口培养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对口培养、岗位对接的人才模式, 实行企业预订式培养, 企业需要哪类人才, 学校就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人才。实行学位制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 满足县域内不同人口的需求。提升县域人口的就业能力和满足城镇工业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4 实现直接上岗属地就业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属地就业的模式, 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 实行订单式培养, 毕业后直接上岗, 避免了企业招工后的培训环节, 并且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 真正实现了人才的用得上、留得住, 促进了县及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 实现了企业、地方、学校三方共赢。

(二) 重视县域高等教育的科技研发与推广作用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的最高学府, “其科研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 科研立项与技术研发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 特别是要为解决本地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问题”,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现代农业的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普遍落后, 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先进的农业经验及器具难以推广到农业的发展中,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的高等学府在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和新型现代化农业器具的使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县域高校通过科技下乡、新型农民培训、新型现代化器具的推广与使用等方式, 帮助新型农业的发展。

在城镇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 县域高等教育也承担着科技研发与推广的重担, 助推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对待原有城镇老旧企业, 通过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素质, 并帮助他们研发出新的生产技术,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面对城镇新兴企业, 县域高校通过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员工、新技术的引进及新产品的科技研发与推广等方式, 帮助新型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三) 实现县域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播和创新功能

高校是当今流行文化的引导者, 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心,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本县文化中心要充分利用其自身文化传播与创新优势, 促进与当今主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组织学校的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向广大农民传播当前主流文化, 并普及医疗、法律、金融等文化知识, 还可利用广播、网络、文艺汇演等形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提升新型城镇化居民的文化素质, 帮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

县域高等教育图书馆对市民的开放是促进公民素质提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相对社会公共图书馆而言,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更为专业, 且各所高校因不同的办学专业和特色,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都各具特点, 可以满足不同人士, 尤其是社会人士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优势, 提高城镇公民的阅读量, 满足了城镇居民的阅读需求, 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 实现了信息和文化资源共享, 是进行全民素质教育的资源宝库, 在提升城镇居民文化品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水芹, 许建虹.地方高校应主动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服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4) .

[2]刘金玉.论我国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时代必然性[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4) .

[3]尹海波.试论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北方经济, 2012 (11) .

[4]崔国富.地方高校对城镇化的助推效能与实现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8) .

教育城镇化 篇9

当前, 全国正掀起新一轮城市化建设热潮, 其中农村城镇化是最为主要和关键的部分, 农村城镇化进行的成败与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化进程的成败。早在2010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就选择了一批重点小城镇, 开展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然而, 作为农村城镇化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职业教育, 即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至今还鲜被人们重视。因此, 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探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籍以促进职业人才的培养, 提高城镇化建设的品位、层次和承载力, 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 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重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全民素质。作为福建省首批21个试点小城镇之一的永安市小陶镇, 镇区内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十分便利。然而, 资料显示 (1) :小陶镇2009年末城镇化水平为14.1%,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1.3:68.7:10.1, 与全省的9.8∶48.7∶41.5 (2011年) 差距巨大, 农业人口数量庞大, 第二产业总量偏小, 第三产业比重严重不足, 城镇化基础十分薄弱。为此, 结合小陶现有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 将小陶镇发展规划定位为“宜农、宜旅、宜居、宜创业的山水田园城”的区域次中心城镇。总体目标为:经济集约发展, 社会关系融洽, 生态环境良好。在产业发展上, 注重对科技型、环保型产业的引进与培育, 积极发展房地产、旅游、教育、文化、商业服务等高层次第三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型的城郊型农业。

为进一步探索集团化办学的可能性, 我们将研究范围扩大至永安市。永安市地处闽中偏西, 为福建省重工业基地之一。其“十二五”规划目标为 (2) :集“园林城、汽车城、物流城、智慧城、幸福城”为一体的海西区域中心城市,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转型升级汽车及机械零部件、纺织、林竹、矿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 改造提升建材、化工及化纤等重点产业, 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 建设省级“生态示范县 (市) ”、“海西山地绿色生态旅游带”、“海峡西岸绿色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依据区域发展目标, 永安市内的职业院校要把汽车及机械零部件、纺织、林竹、生态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等作为专业发展重点, 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规模。

2 职业院校在城镇化建设中服务能力分析

职业院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调整专业设置, 重新规划人才培养规格、数量及层次。现具体以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永安市小陶镇为研究点, 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职业院校在城镇化建设中应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已具备的能力与不足、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等, 并为城镇化建设对福建省高职教学发展影响的研究提供借鉴。

永安市内现有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三明市第三技校、永安市技工学校、永安市职业中专学校 (含原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永安市农业学校) 等中高职学校, 它们在城镇化建设中所能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如表1所示 (表中黑体字为地级市——三明市内的职业院校) 。

通过上述分析, 从表面上看永安市内现有中高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能基本满足“建设集‘园林城、汽车城、物流城、智慧城、幸福城’为一体的海西区域中心城市, 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十二五”规划目标, 实际上存在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主要表现为:

(1) 政策法规不完善, 办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尽管国家和地方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都非常重视, 并出台了许多政策倡导和支持“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 由于政策的配套完善不够, 对企业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约束, 使得“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在多数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得到落实, 校企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 (“厂中校”或“校中厂”) 难以建立, 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高水平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外聘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培养、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够。

(2) 办学规模不足, 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以永安市小陶镇为例, 从2010年-2020年十年间, 镇区人口要增加15000人, 若按40%计算拟培养的初中高级职业技术人员, 总量为6000人, 年均需培训和引进600人 (尚不包括原有非农人口的职业培训) , 但小陶镇现有的职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 因此, 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艰巨。

(3) 专业设置针对性不强, 难以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求。主要表现为:现有永安市内中高职学校, 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山地绿色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工程等专业无开设或开设规模小, 办学能力弱;三次产业人才培养比例与市场需求不接轨, 从全市范围来看, 在第三产业的就职人数偏多, 从事第二产业 (特别是现代制造业) 的技术工人数量严重不足, 且中高级技术人才尤其短缺。

(4) 职教方法缺乏创新, 各类教学资源整合效果不佳。目前, 永安市内各种形式职业教育的办学方法还比较陈旧, 各自为战, 普高、中职、高职、本科相互间缺乏融合、渗透, 教学体系脱节、重复现象较为严重, 与国内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和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存在差距, 这既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 也不利于职业人才的培养。

3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1) 切实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规划, 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3) 加快建立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产业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规律、人的需求规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创新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互通体系——先在永安市第二中学 (位于小陶镇) 部分班级试点, 总结经验后全面推广;要按照《福建省教育厅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 (闽教高[2012]108号) 精神, 加强现有4所中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对口专业的课程衔接体系。

(2) 积极拓展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途径。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永安市的职业院校可发挥区位优势和行业优势, 吸收区域内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中化智胜化肥有限公司、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纺织化纤集团公司、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永林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等大型企业组成行业型职业教育集团,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学结合教学过程实施、职业教育质量评估等关键性教学活动, 真正培养符合企业标准、“零距离”上岗的中高级技术人才。同时, 职业学院为企业“订单式”培养技术员工、承担企业职工培训、共同开发各类科研项目, 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此外, 应充分发挥区域内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优势, 进行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改革试点。同时, 积极引进区域著名院校和企业的教育资源成立混合型职业教育集团, 以提升区域内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 为城镇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坚持多元办学方式。小陶镇现有教育设施包括幼儿园1所、小学8所、中学 (永安市第二中学) 1所, 无职业院校。资料 (1) 显示, 近期 (至2010年) 小陶镇域人口为30000人, 镇区人口规模不足10000人;远期 (至2020年) 镇域人口为32000人, 镇区人口规模将达到25000人, 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十分繁重, 且职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建议近期永安市境内职业院校可在小陶镇设置教学点, 远期可设立分校或独立的职业院校。此外, 还应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短期与长期、订单式与定向培养、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等多元的职业办学方式, 也是扩大职教规模的有效途径。

(3) 加大专业设置和调整力度。高职院校应密切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国家、福建省及当地产业发展导向, 调整和加大对人才紧缺专业的办学力度, 永安市的职业院校要有针对性地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山地绿色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工程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例如:要以福建三明 (永安) 埔岭汽车工业园建设为契机, 重点加大对机械制造、模具、汽车维修、机电等专业的建设力度, 大力培养从事第二产业 (特别是现代制造业) 的技术工人, 特别是高级技术人才。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美丽中国”建设的构想, 分别于2011年、2012年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了新能源技术和水土保持专业,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强与本科院校联系, 力争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所创新, 生态建设领域有所成就。

(4) 不断加大各职业院校技术服务水平。区内各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如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依托学院设计所、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华远计算机公司、华大建筑装饰公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等技术实体, 为区域乃至全省水利、建筑系统开展技术服务, 取得良好成效, 促进了城镇化建设, 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教师。

4 结语

课题组立足于福建省城镇化建设的实际, 立足于福建省高职教学发展的变革与创新, 通过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职业院校在城镇化建设中所能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已具备的能力与不足、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等分析, 由点到面, 提出福建省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调整、教育观念、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应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内容。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对建立适应福建省城镇化发展要求, 在全国有一定示范作用的高职办学体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摘要:课题组以福建省示范性院校——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建省首批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乡镇——永安市小陶镇为研究点, 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及城镇化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职业院校在城镇化建设中所能承担的社会服务功能、已具备的能力与不足、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等。通过该研究, 由点到面, 提出福建省高职院校在办学规模、办学模式、专业设置与调整、教育观念、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应进行探索和创新的内容。

关键词:城镇化,高职教学,服务,改革

注释

1 项目组.永安市小陶综合改革建设试点镇总体规划.2010.8.

2 永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

教育城镇化 篇10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职业教育,思考

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 它汲取了 (《论语·五子之歌》)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 强调人的权利。城镇化不仅要让农民进城, 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进城农民的就业和收入结构, 使他们有尊严地参与和分享城镇化的成果, 享受城镇的现代化生活。因此, 在进入新的生产部门之前, 这部分“城市移民”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 接受一定程度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其受教育的水平和就业能力。

一、现代职业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现代化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 现代化即是人的现代化”[1]。农民如果仅仅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城市移民”, 那么, 他们是无法适应生活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巨大挑战的, 因此, 必须接受现代职业教育。

1.现代职业教育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桥梁和纽带。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具有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不高、能力不足且呈现“两栖化”的特点。这不但造成了我国城镇化质量不高, 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与稳定推进, 并已逐渐成为制约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改善的“瓶颈”。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改善就业状况、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因而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通过现代职业教育有效增加广大农民的受教育机会, 提高他们的劳动素质, 提升他们就业、择业与创业的能力, 可以有效地破除制约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改善的“瓶颈”,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城镇或非农业转移, 为提升我国城镇化水平与质量提供重要的保障。

2.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载体和平台。

城镇化是农民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接受新的教育和培训、获得在城市谋生的手段和技能, 适应城市的生活、工作方式, 改变原有的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 与城市市民交往并学习、使用城市主流语言, 逐步实现农民身份市民化、就业方向非农化、生活方式现代化、居住和生产活动的范围非农村化。现代职业教育, 在城市要承担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工程的任务, 在农村要承担实施教育富民工程的任务。

现代职业教育不但要为青年农民“进城”创造条件, 让他们有适应进城务工需要的一技之长, 更承担着将农民转化为工人, 提高“农转非”人员整体素质, 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的重任。许多来自农村的职业学校毕业生, 将成为工人之一员, 成为其新鲜成分的中坚力量。现代职业教育对提高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促进其生活方式的转变, 进而促进我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提升我国的城镇化质量, 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具有积极的作用。

3.现代职业教育是促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补充。

我国要走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 通过现代职业教育引导农民进城务工, 明确城市准入政策中现代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将无序流动变为有序流动。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必须使这些被转移的劳动力有技能, 有在异地生存的能力, 所以必须通过职业教育与培训, 使他们转移得出去, 留得住, 并能得到较好的生存与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进城青年农民的素质并拉动农村教育的普及。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为城乡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一线劳动者, 提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竞争力, 应该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重要特点。

二、现代职业教育有效地提高了服务城镇化建设的水平

1.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

城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 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型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2011年, 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十二五”规划指出, 到2015年, 全国城镇化率预期性指标是51.5%[2]。这一数字离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是, 农村人口居住地向城镇转移, 并在城镇就业和生存、生活。农村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决定其向城镇转移的数量和速度。一个地方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越高, 特别是适应城市第二、第三产业需要的能力越强, 他们向城镇转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数量就越多、速度就越快。以技术、技能教育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 要主动适应和介入当前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加强对农村人口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 提高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能力, 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为加快实现城镇化提供智力支持。

职业教育不仅能够让农村劳动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而且也非常注重对他们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正是通过改变从业者的择业观念、更新技能来增加他们的就业能力的。一般来说,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是生产效率较高的农业产业或非农产业。从总体上看, 生产效率较高的产业对于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职业教育程度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职业教育程度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和现实收入;职业教育程度左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距离。因此,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这部分“城市移民”在进入新的生产部门前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 再接受一定程度的职业技能培训, 进一步提高其受教育的水平和就业能力。

2.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城镇化不在于有多少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而在于这些人在改变户籍、改变工作性质后能否享有有尊严的劳动。根据国家规划, 2020年前,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 就应规划与布局义务教育的配套设施, 只有这样,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才真正称得上“落户”。但仅此还不够, 进城农民还应有职业技能。农民只有掌握了职业技能, 才能有生活保障。应以人才开发为导向, 探索建立有助于城镇化“转型”人员提升素质的职业教育平台。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 能否在城镇站稳脚跟, 关键要看他们有没有适应城镇生产、生活的能力, 他们生活幸福的程度也决定于他们能否很快融入城镇和能否赚到更多的钱。现代职业教育针对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劳动力的结构和能力状况, 结合了当地的产业发展情况及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 有效地制订培训计划, 为他们量身订做, 积极开展就业培训。从培训内容上, 使他们学到了符合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知识;从培训方式上, 采取适合农民的订单培训、半工半读、夜校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并随着当地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 职业学校对他们的培训也及时做出调整, 使他们能及时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使进城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了, 也让他们来到城镇生存得下去、生活得幸福。

3.职业学校吸纳进城农民子女就读, 为城镇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 随之而来的还有他们的子女。他们子女的读书问题解决不好, 必将影响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也会影响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目前城镇教育资源普遍不足, 义务教育学校成班率偏高, 特别是重点高中资源不足, 一些进城的农民子女要进重点高中很难。因此, 当地职业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招生力度, 主动吸纳农民子女就读现代职业学校, 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一些初中文化成绩不太好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 要主动接纳他们到职业学校学习, 使他们掌握生存和发展能力, 以融入当地社会, 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三、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高质量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必要途径

1.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能够加强校企合作的政策引导。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没有全过程的校企合作, 就办不出真正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培养现代企业工人的重要模式, 也是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节。职业学校与产业转移园区企业合作, 要紧紧抓住园区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特别是在园区企业用工和在岗员工技能提升两个方面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职业学校应发挥资源优势, 提高当地劳动力素质, 优化技能人才结构, 切实为企业解决用工难、稳工难的问题。

“就业导向”是“民生工程”的主要实现方式, 为劳动力市场培养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的。在实践层面, 职业教育要开展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职业学校要从专业建设入手, 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改革, 力求实现“产销”对接;通过“订单式”培养推进毕业设计、岗位训练和就业安置的结合;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 培养双证人才, 搭建企业需求人才的桥梁。开展技能竞赛、实习实训等活动拓宽渠道, 扩大毕业生就业的领域。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主体的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技能比赛等一系列改革, 使职业教育从外延到内涵得到良好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要求我国职业教育应有更高层次的发展, 打造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端技术人才应成为下一步的重点。同时也不要忽视继续教育的发展, 外来务工人员培训、企业的再培训, 特别是关键行业及关键岗位的继续教育, 能够为我国经济转变与发展产生直接推动。职业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的实用人才, 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群体的教育,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2.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能够完善办学经费的配置。

政府投资职业教育, 是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人才, 促进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要达成这一目标, 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拨款的“杠杆”作用, 既激发职业院校重视内涵发展, 自觉提高育人质量, 又保障教育投入的公平, 促进我国教育多元化发展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近几年, 职业学校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办学经费十分紧缺, 上级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一是整合资源, 重点扶持每个地级市办好一个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二是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办学资金的扶持力度;三是增加欠发达地区师资培训经费的投入, 提高地区职业教育师资水平。

3.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能够提升小城镇以及乡村的现代职业教育水平。

与迁入城市的移民一样, 那些留在农村的人同样面临一系列的学习需求。这些需求包括学习农业生产技术、手工加工技艺、健康和营养知识、家庭生活的改善和就业等。根据我国的国情, 中央已确定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协调发展的方针, 小城市将成为我国城镇化的重要增长点, 并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 职业教育是城乡分割的。城乡分割导致城市里的职业学校没人上, 农村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没地方去。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进行大胆创新, 城市的现代职业教育要打开城门, 农村的现代职业教育要走出农村,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4.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能解决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高等级技术工人后继乏人, 既体现在年龄结构上, 也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结构上。技师是需要在一定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基础上, 通过实践积累和相应培训, 经过从低到高的逐级晋升才能达到的等级。目前, 经过中、高级职业教育进入技术工人队伍行列的人才中比例明显偏低, 技师、高级技师的后续队伍不强。我国的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技术本科教育, 是未来10-20 年的主要方向。科学技术越发展, 越需要智能型的产业大军, 越需要一大批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高级操作工人和高级技术人员。实现工业化, 首要的是提升装备制造业劳动者的素质, 提高他们的劳动生产率, 因为技术工人对生产力的提高是最基础性的、最直接的。而我国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 产业工人大军整体素质不高。当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产品结构变化, 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源源不断涌来的时候, 我们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跟不上, 所以很多地区、很多企业都出现了技工荒 。这就要求我们的国家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否则, 它就会制约经济发展, 阻碍我国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职业教育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没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就没有大量的实用性人才的涌现, 就谈不上推进城市化进程。我国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 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 因此,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教育城镇化 篇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之一。县域高等教育作为本县乃至周边区域高级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工业化水平和城镇文化品位的重要力量。“农村城镇化主要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农村人口的劳动领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的过程,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整体科技文化素质的增强。它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就是人口集中、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各级各类教育的支撑和助推,来提升城镇化人口的素质。县域高等教育正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发挥重大的助推作用。

“长期以来县域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盲区,发展县域高等教育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健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需要”。在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构建和发展与县级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体,以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县办广播电视大学和非学历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承担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是高教改革发展的现实选择。县域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城镇化发展培养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人才,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县域高等教育建在本县内,大部分学生可以不住校,在吃、住方面可以为农村家庭节约大笔资金;课时安排灵活,除了正常的全日制授课外,可以安排在双休日、假期或者晚上进行,方便了一些在职学员;因县办高等教育主要是为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县域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灵活,课程设置主要是面对本县发展所需而开设的实用性课程。

一 县域高等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能分析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县域高等教育能够根据县域经济社会的需要,面向县及乡镇的现代农业及工业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开设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专业并开展各种相关技术、技能培训,为新型城镇化发展需要培养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人才。县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发展机遇与条件,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助推新型城镇化的效能。

(一)为城镇化发展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城市为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把农村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大城市学习最终留在大城市发展,经过这样长期的抽取,致使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镇的高级专门人才严重短缺。县域高等教育设在县域的行政中心,满足不同人群的教育需求,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需培养大批的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依据市场的供求动态,培养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的具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在培养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人才的同时,也促进了县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高校与地方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支撑现代农业和城镇工业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依靠现代农业和城镇工业化的发展。“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关注的重大发展问题之一,传统农业的发展已不适于新型城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改变以往的小农意识,培养出新型农民带动现代农业的发展。县域高等教育在新型农业科技研发、试验与普及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乡镇企业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县域高等教育在促进乡镇企业的技术更新、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技术落后、工人的素质偏低的局面。县域高等教育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企业合作攻关,为乡镇企业设计新技术、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发新的产品、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员工。

(三)提升城镇文化品位

建设社会主义农村新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目的之一。县域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职能,为改变和提升县域文化发展水平发挥引领的作用。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的小农意识和一些封建思想在农民头脑中根深蒂固,县域高等教育是县及乡镇现代文明和现代文化传播的中心,大学是社会主义新文化领导者,时刻与我国主流文化相吻合,所以,县域高校应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去辐射和提升县域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化的文化建设。

二 县域高等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效能的实现方式

近年来,按照国家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的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正在进行调整。对于县域高等教育而言,应利用其优势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而办学,政府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支持和引导,使县域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效能。

(一)发挥县域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优势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同其它省部级高校一样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功能,是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所需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人才的摇篮。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教育的最高学府,在专业设置、招生、人才培养、就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 专业设置要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需要

县域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而设,以对接现代农业与城镇工业化发展所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生源、学生需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设置相关专业。如对接农业开设农产品种植、加工及水产品加工、运输等相关专业,对接城镇工业化发展开设化工、生物工程等相关专业,对接矿产资源开发开设安全工程、金属冶炼、玉器加工等相关专业,对接沿海地区开设海产品养殖、加工、运输等相关专业。

2 试行属地招生政策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属地招生的政策。根据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招收适龄青年,招生采取国家统招和县域特招两种方式。国家统招,依据国家划定的分数线招收高中应届毕业生,培养成为现代农业或乡镇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或技术人才。县域特招是根据县域现代农业发展和城镇工业发展所需而特别招收的一批适合城镇发展所需的适龄青年,实行自主招生,自出考题或者免试入学的方式招收区域内的适龄青年,培养成为对接现代农业和新型工业化所需的一线工作人员。实行属地招生政策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对教育的需求,还为当地企业输送了大批的合格工人,达到了互利共赢的目的。

3 探索对口培养岗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对口培养、岗位对接的人才模式,实行企业预订式培养,企业需要哪类人才,学校就根据市场需求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实用型的人才。实行学位制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满足县域内不同人口的需求。提升县域人口的就业能力和满足城镇工业化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4 实现直接上岗属地就业

县域高等教育实行属地就业的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专门人才,实行订单式培养,毕业后直接上岗,避免了企业招工后的培训环节,并且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真正实现了人才的用得上、留得住,促进了县及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企业、地方、学校三方共赢。

(二)重视县域高等教育的科技研发与推广作用

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的最高学府,“其科研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科研立项与技术研发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导向,特别是要为解决本地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农业的发展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县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普遍落后,由于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使得先进的农业经验及器具难以推广到农业的发展中,县域高等教育作为县域的高等学府在普及现代农业知识和新型现代化农业器具的使用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县域高校通过科技下乡、新型农民培训、新型现代化器具的推广与使用等方式,帮助新型农业的发展。

在城镇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县域高等教育也承担着科技研发与推广的重担,助推城镇工业化的发展。对待原有城镇老旧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素质,并帮助他们研发出新的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面对城镇新兴企业,县域高校通过向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员工、新技术的引进及新产品的科技研发与推广等方式,帮助新型城镇工业化的发展。

(三)实现县域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播和创新功能

高校是当今流行文化的引导者,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心,县域高等教育作为本县文化中心要充分利用其自身文化传播与创新优势,促进与当今主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组织学校的广大师生积极主动地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向广大农民传播当前主流文化,并普及医疗、法律、金融等文化知识,还可利用广播、网络、文艺汇演等形式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升新型城镇化居民的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成为新时代的新农民。

县域高等教育图书馆对市民的开放是促进公民素质提升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相对社会公共图书馆而言,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更为专业,且各所高校因不同的办学专业和特色,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都各具特点,可以满足不同人士,尤其是社会人士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优势,提高城镇公民的阅读量,满足了城镇居民的阅读需求,促进全民阅读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和文化资源共享,是进行全民素质教育的资源宝库,在提升城镇居民文化品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水芹,许建虹.地方高校应主动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服

务[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4).

[2]刘金玉.论我国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时代必然性[J].顺

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3]尹海波.试论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北

方经济,2012(11).

[4]崔国富.地方高校对城镇化的助推效能与实现对策[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8).

[5]李颖萍.浅谈高校图书馆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J].内

教育城镇化 篇1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发展教育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教育发展也给予新型城镇化进程以有力的拉动,两者相互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经济活动过程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教育的投资,比对物质资本的投资能产生更大收益[1]。

2教育资源配置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4至2013年农村普通小学的数量已从337318所减少到140328所,十年间减少58%。从农村撤校到县镇扩校、增建,十年间全国县镇普通小学的数量已从33420所增加到47152所,增加41%,城市普通小学的数量已从23445所增加到26049所,增加11%。

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小学数锐减,而城市小学增加情况不明显,这样便加剧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撤点并校将原有的学校布局打破,农村学生的求学之路变远。

2.1乡村学生、教师、教育资源流向城市。当下乡村学校普遍遭遇学生外流、教师不稳、阵地失守三大尴尬。主动外流人数已逐渐超过被动外流人数比例,且学生外流呈现出低龄化、主动化、逐层向上流动等倾向。学生外流引带教师外流、学校撤并,乡村学校的颓势已不可逆转。城区教育资源的紧缺与农村教育资源的闲置,对比明显。

2.2城市教育应做好、做大、做强。大量农民工子女涌入城镇使城镇教育资源总量供给严重短缺,不堪负。农民工子女大量进城接受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剧了择校风、大班额现象。在城市的教育资源中,一些学校办学的条件,特别是教学设备,教学环境远远高于其他学校,从而成为所谓的名校,成为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然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毕竟是少数,根本就无法满足许多家长日益增长的需求,总供给远远小于需求。[2]

3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

3.1城乡经济发展的失衡。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经济和收入状况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当地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办学条件。

3.2农村教育资源明显落后于城市。“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是目前推进城镇化的共识。教育对城镇化发展的直接作用是推动城镇人口规模扩大,拉动城镇非农产业发展。在对农村居民进城落户意愿调查中,有80%的农村居民进城镇落户或居住是为了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城镇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吸引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的强大动力。

3.3乡村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城里的师资和学校条件好,待遇高,师生都想方设法往城里挤;用各种考试选拔的方式将乡村优秀教师选进城里,进一步加重了乡村教育的问题;利用在城里建设较好的学校带动乡村居民到城镇买房的方式加速城镇化,增加财政收入。

4新型城镇化下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措施

解决当下乡村教育的问题,解决乡村教师问题是个重要的支点,唯有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才能让乡村漂亮的薄弱学校提高教育质量,阻止住生源的恶性流动,降低择校压力。

4.1化解城镇教育资源的不足,推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河南出台《关于优化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城镇基础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意见》,提出要适应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变化趋势和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需求,编制布局专项规划,并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严格实施;新建城镇住宅小区要统筹配建中小学、幼儿园,扩大城镇基础教育资源,解决“入学难”、“入园难”、“大班额”问题。

4.2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北京丰台区采取教育集群发展模式,按“政府主导、学校协同、资源共享、特色衔接、共同发展”机制,发挥示范高中和优质校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地区教育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到2016年底,将建成教育集群16个。

4.3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湖南长沙市规定,凡已在长沙城区小学取得学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就地申请入读长沙城区公办初中,按照一视同仁的原则同等享受城区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招生录取政策。并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随迁子女就学。

4.4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的融合。四川成都市出台《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4-2020)》,提出到2017年,所有教师均应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测评。到2020年,大多数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对数字化工具及资源进行整合,支持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和成长需要。

4.5深刻认识到“过度撤并”问题的严峻。根据国务院“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上学的需要”的原则要求,纠偏扶正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恢复不该撤的教学点。依照实际核定学校的覆盖范围,一般应使学生无论步行还是乘车,单程时间都不超过40分钟。二是不该被合并的完小要予复原。三是个别地理环境特殊的村庄,虽可就近上学无需设教学点,但路艰甚至路险,应通过多部门联动来解决。

5结论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下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原因进行分析,借鉴一些相关政策来采取具体措施解决教育资源配置出现的问题,使农民同等享受城市居民待遇,享受到了普惠政策带来的阳光雨露,享受到优质教育的同时,避免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以及缓解城市教育资源紧缺的局面。

摘要:新型城镇化对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提出严峻挑战,加速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针对农村小学的锐减以及城镇小学数增幅的不明显,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以及城镇儿童都面临着上学难的问题,对这一问题认真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是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教育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余晓齐,王虹.新型城镇化与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3,(8):225-226.

上一篇:动漫与游戏制作下一篇:耐高温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