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转型

2024-05-10

城镇化转型(通用11篇)

城镇化转型 篇1

纵观世界各国, 中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 这些年我们将城镇化作为一个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课题进行探索, 因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当前和长远、涉及发展与民生的重大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城镇化过程, 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大幅度增加, 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世界经济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我们也看到, 快速城镇化中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到城市社会。城市建设用地和空间利用粗放、低效, 一些特大城市的城市病日趋严重, 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城镇化迫切需要转型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 以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历史时期, 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既需要不断发掘新的增长动力,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更需要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协调推进。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不仅是中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而且在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结构成功转型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重要节点,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回顾世界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受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 各国城镇化道路和模式的选择, 都必须遵循规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稳妥推进, 使之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简单模仿、照搬别国经验或者脱离实际、超越发展水平和自然禀赋, 人为地盲目快速推进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 如何立足我国国情条件和发展阶段, 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城镇化发展, 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就成为当下必须认真思考、回答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前不久我们制定、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 明确了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我们将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紧紧围绕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努力实现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高, 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 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城市生活和谐宜人, 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发展目标。

江西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园

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 兼顾其他城镇常住人口, 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要放宽户籍限制, 允许不同规模的城市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到2020年努力实现一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对未能落户的城镇常住人口, 通过实施居住证制度, 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

二是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 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格局, 促进城镇化宏观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进一步优化提升东部地区现有城市群, 同时在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区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通过现代交通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的链接和城市群协调机制的完善, 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强化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产业功能、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把条件较好的县城、重点镇和重要边境口岸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

三是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增强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现代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增强城市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强化城市产业支撑, 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布局,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和人文城市建设, 不断完善城市治理结构, 创新城市管理方式, 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

四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要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进一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 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消除城乡二元体制障碍, 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严格城乡建设用地标准, 在城镇化过程中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并对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 明确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涉及人、地、钱、房、生态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是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的重要内容, 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 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切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既要履行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 制定规划政策、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 又要遵循市场规律, 运用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和作用,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推进以下五方面改革:

江西省赣州市章江新区建设风貌

一是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在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 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 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 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 建设覆盖全国、安全可靠的国家人口综合信息库和信息交换平台, 为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撑。

二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现有城镇建设征用土地制度, 严格执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探索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 与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 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建设用地和进城落户农民宅基地流转制度。

三是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通过财税体制改革,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使城市政府的财力与公共服务事权相匹配。加快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 不断创新融资工具, 通过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

四是健全城镇住房制度。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更好的满足城镇居民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 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 建立财政保障性住房稳定投入机制, 完善租赁补贴制度, 努力构建房地产市场调控长效机制。

五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 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市空间格局、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资源环境产权交易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

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载体, 其治理能力和水平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标志。目前, 中国的城市治理能力与中国城镇化推进的速度相比, 还有不小的差距,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把城市治理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切实克服以往一些地方存在的重发展轻管理、重硬件建设轻软件服务的倾向, 要进一步强化规划引导、进一步增强城镇规划的法律权威性和约束力, “一张蓝图绘到底”, 持之以恒地加以落实。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先进理念, 积极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 不断提高城市的微观管理和服务水平, 切实增强城市的内在品质, 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风光

城镇化转型 篇2

1.1城乡规划的任务重点

城乡规划,就是要将一定范围内的空间资源以及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协调,同时也是各级地方政府配合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城乡规划,从宏观到微观角度保障了各个地区各种资源配置监督的可靠。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内容。①区域协调。城乡规划的观察视角应当从过去的关注城市向着区域协同,大中小型城市与乡镇协同发展转变。从城乡以及区域的角度更加重视城市之间的以功能关系为纽带的资源配置方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当更加重视功能、形态、城乡结构、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环境之间的协调。②城乡协调。过去我国为了实现高速的经济发展,在城乡规划中过度重视城市的发展而忽略了乡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应当改变这一具有历史局限性的发展规划。

我国的城镇化应当向着城乡协调互补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把乡镇都变成城市,也不是要追求乡镇和城市的一致化,而是要按照各自的需求以及实际,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走差异化发展以及协调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内涵包括城乡在空间上协调合作,在产业上互利共赢,在生活上互惠互利,在文化和文明风貌上共同学习借鉴发展。③城市内部发展改变。城市功能进步,居住环境改善,城市文化包容开放,社会环境安全宜居,这些要素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关注内容,城市规划的重点关注内容也已经从过去的扩张城市范围向着上诉几个方面综合发展进行转变。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提高效率,在发展中改善城镇功能品质以及城市内部发展不均衡不合理的问题。

1.2城乡规划转型挑战

(1)规划理念转变挑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应当回到以人为本上,要将提供给人民群众更加优良的生活环境作为重点目标,将过去的重视人口数量转变到重视人口结构优化以及满足人的需求方面,从过去片面关注城市居民转变到关注农村转移人口以及农村留守人口,并且以人的的需求为着眼点进行各项规划工作。

(2)规划价值观转变挑战。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也带来饿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发展问题。我国应当改变过去片面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导向的城乡规划方式,将社会、环境、生态、文化等等要素与经济发展统筹起来,遵循新的更加全面的发展价值观。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六个转型 篇3

过去30多年,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然而,随着资源环境瓶颈的进一步凸显、人口结构的快速变迁,以及城镇布局体系的初步形成,传统的城镇化道路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于中国经济增長的需要。

重新思考中国的城镇化路径开始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新型城镇化”也成为此次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是什么?《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就此专访了长期专注于城镇化研究的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

在3月5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上,根据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率先产生,辜胜阻任副主任委员。

新型城镇化是发展新红利

《瞭望东方周刊》:你认为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辜胜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型城镇化有六个特点,要实现六个转型,其中最重要的是强调人的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从偏重物的城镇化特别是土地的城镇化向重视人的城镇化转变,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放在突出位置;

2、从城镇市民-农民工的二元结构向居民待遇一体化转变,强调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3、从数量增长型城镇化向质量提高型城镇化转变,更加重视城镇化的质量与效益;

4、从粗放式高物耗城镇发展方式向集约型低碳绿色的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变;

5、从单纯“做大”城市规模向“做好”城市群、“做多”中小城市转变,更加重视城市群和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

6、从四化“分离”向四化“同步”转变,健康城镇化要有坚实的产业支撑,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稳增长的最大新引擎。当前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最重要的是扩大内需,而最大的潜在内需来自于城镇化。城镇化是驱动消费和投资增长的结合点,一方面,会驱动大规模消费增长,另一方面,又提高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房地产投资,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巨大的驱动力。有研究表明:人口城镇化可拉动经济增长3- 6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是继人口数量红利之后的发展新红利。

《瞭望东方周刊》:新型城镇化的推动力和发展基础在哪里?

辜胜阻:过去30年,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贡献。当前这种过度依赖廉价“土地红利”和廉价“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过度依赖“土地红利”不仅容易导致城市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而且会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居民生活和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也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不具有可持续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关键转型期,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实现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

城镇化要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要以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使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特别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靠创新引领一个新的经济周期。新型城镇化要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大力提高进城劳动者素质,改变城市对农民工“用而不养”的局面,使农民工能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通过鼓励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返乡在中小城市创业,使就业者变成创富者,并以创业带动就业。

要加快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

《瞭望东方周刊》:有人认为城镇化不应是一种政策选择,而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或者说,有学者在讨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还是结果。这一问题的背后涉及到政府的角色定位。你认为,政府、市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分别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辜胜阻:城镇化是市场的产物,推进城镇化要尊重客观规律。新型城镇化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两只手”相结合,形成“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的双重动力机制,在加大政府对城镇化的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建设。

一方面,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多种形式的民间投资模式,通过采取招标、让民间资本直接参与、特许经营等方式构建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更多地吸引民间力量参与城镇建设。

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在包括城镇建设体制、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非农企业产权制度、城建用地制度等方面的体制创新。同时,政府要推进民营企业在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社会事业建设中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投资审批、土地、财税扶持方面的公平待遇,为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瞭望东方周刊》:舆论普遍认为,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你刚才也提到政府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那么你是怎么看待户籍制度改革的?

辜胜阻:户籍本身只是记录和提供城乡居民信息的载体。但户籍在计划经济时代是一堵无形的墙,阻碍人们自由迁徙。现在户籍不仅将人贴上身份的标签,分为农民工和市民,而且成为分配公共资源的依据。户籍制度改革并不困难,困难在于要推动嵌入户籍之中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制度,以及土地制度、财税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要逐步剥离户籍制度的福利分配功能,而且需要深化配套制度的改革。这一系统工程,决定了改革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瞭望东方周刊》:当前户籍制度改革具备现实可操作性的突破口在哪些方面?

nlc202309011219

辜胜阻: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動户籍制度改革,应采取“分类指导,因城而异,因群而异”的原则,分步重点推进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并使居住证成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依据。按城市类型、经济规模和人口特征采取不同程度的户籍迁移管理办法。

对于大城市,既不能关死城门,堵住农民进城,也不能一步彻底完全放开户籍。户籍改革还需因群而异,要优先把有稳定劳动关系、长期举家工作、生活在城市,有稳定住所、工作和收入,并基本融入城市的“沉淀型”流动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分步重点推进解决举家迁徙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问题;对于中小城市,要向进城农民工打开城门,鼓励其进城落户;对于县城和中心镇,则要敞开城门,让农民自由进城。要加快实施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依据居住证按常住人口全覆盖。

要通过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

《瞭望东方周刊》:土地制度改革尤其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又一关键。你认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改什么呢?

辜胜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好农民土地财产权,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农村土地制度关乎农村的根本稳定,也关乎中国的长远发展,其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当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的确权赋能,把直接用于生产的土地所有权落实到农户个体,发放相应的证书予以登记确认;把用于公益、发展企业或其他集体经济的所有权归于农民集体,并通过折股量化等形式分配到个人。同时,还要通过立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不可侵犯。

要探索建立农民工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或退出机制,提高土地流转的市场化配置程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使用分散,集中度低,直接转向农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难度较大。大批量农民工进城后,农村宅地基等建筑用地大量闲置,利用粗放,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土地资源浪费。

要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宅基地、住房等土地资源的自由处置权,允许农民依法对土地以出租、转让、置换、赠与、继承、作价入股等方式流转。要遵循自愿的原则,鼓励进城落户的农民工将承包地和宅基地进行流转。要改革征地补偿制度,防止地方以地生财而随意侵占和损害农民土地权益。加强城镇化过程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变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的局面。

城镇化转型 篇4

(一)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转型的过程既是人口迁移和转换的过程, 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福建要按照“四化同步”与产城港城联动的要求,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引导产业向新区拓展、在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实现三次产业更高层次上融合发展, 壮大产业实力、扩大就业容量, 促进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的良性互动, 发挥产业对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支撑作用。要加快“退二进三”步伐, 推动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应当从实际出发, 选准主导产业, 走“一镇一品”之路, 同时, 要与周边城镇形成产业联合或互补。要增强主导产业与当地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 最大限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 拓展海洋产业空间, 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三次产业与陆海产业融合发展。新城新区要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实现新城新区建设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协同推进。深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壮大临港产业。加快海洋产业和临海产业空间整合与区域布局的优化, 推进“海上福建”建设, 重点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旅游与文化创意、游轮游艇五大特色优势海洋产业, 形成特色突出、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陆海型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优化都市现代农业布局, 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向二、三产业延伸以及三次产业在城镇及其延伸带的交融, 构筑城乡互动产业链。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城镇功能

(一)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强化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 带动城镇功能提升。以产业发展与转型带动就业总量与层次的提升, 以创业带动就业, 扩大就业容量, 增强城镇发展动力。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行动, 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逐步实现“机器换工”, 进入新的生命周期。要推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石油化工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化、高端化发展,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 促进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快速提升物流、商贸、金融、旅游与会展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以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城市功能提升。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和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物流, 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配套发展;壮大旅游经济规模, 延伸旅游产业链, 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树立区域旅游商品品牌意识, 整合省内旅游资源, 突出“清新福建”旅游品牌, 加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创意旅游商品的研发及外包装的设计提升。培育若干家年营业额超十亿元的旅游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 创建一批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联合打造具有“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线路, 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协作机制。

(二) 推进产业整合, 强化产业发展横式, 走绿色发展之路。按照“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的思路, 引进一批影响力广、带动性强的央企、民企、外企大项目, 推进重点产业整合, 增强县 (市) 与中心城区产业分工协作、配套能力, 延伸完善产业链条, 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 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发展模式。要在低碳环保和创新驱动的理念下强化城市产业支撑体系, 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产业链, 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和生态城区。要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新能源的研发技术, 鼓励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促进技术升级;依靠低碳技术发展城市产业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促进生态宜居城区建设。逐步淘汰高能耗低产能, 积极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要大力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研发体系,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企业孵化水平;积极开展科技招商工作, 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管理, 做好入区项目筛选, 着力聚集高端人才水平研发机构和高技术企业。

(三) 实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助推“海上福建”建设, 加快海洋优势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深化海洋生态建设和保护, 增强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依托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 有效推动人才、技术和资本向辐射作用比较明显的城镇流动, 促进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的城镇体系的建立, 带动城镇功能拓展与完善。

三、加强产城联动, 统筹园区与城镇建设

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产城港城联动发展的要求, 积极引导产业向新城新区拓展,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协调产业、港口、园区与城镇布局, 促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与人口集聚的有机统一。

(一) 加强产城港城联动。推动产业布局与城镇空间协调互动, 统筹三次产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规划建设, 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强化中心城区与南北两翼上中下游产业联系, 打造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相互配合、高度融合的产业集群, 依托产业集群发展构建起集约、绿色、和谐的城镇发展格局, 实现省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港口与城镇协调发展, 高标准规划建设外海港区, 同时对内港区进行挖潜改造和功能调整, 推进临港新城建设, 配套完善商务、商贸、人居、休闲、旅游等服务功能, 鼓励支持加大力度建设一批与厦门、福州港对接的陆地港, 进一步拓展港口经济腹地, 繁荣港区经济、促进港城联动发展。

(二) 统筹园区与城镇建设。将各类园区纳入城镇统一规划, 精心谋划和组织各类园区开发建设, 引导企业向同类产业或配套产业相对集中的园区集聚发展, 促进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生态建设有机衔接。强化各类园区形态开发和功能提升, 加强小城镇建设与园区布局的统筹, 提升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和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各类园区发展水平, 把园区建设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核心区, 引导人口向城镇集聚, 使园区成为经济发展和城镇空间拓展的增长点。

四、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城乡产业融合

(一) 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 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向二、三产业延伸以及三次产业在城镇及其延伸带的交融, 构筑城乡互动产业链。延伸从农业生产到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方向的产业链,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鼓励中心城区企业到周边县 (市) 投资建设农业生产和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园区等, 引导城市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向县城和小城镇转移, 城市商贸、金融、物流、咨询服务业向农村延伸。立足乡村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业、乡村手工业、乡村养老服务业。通过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多元化,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城镇化, 推动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二)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以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 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 吸引人口在城市、小城镇、乡村合理分布和集聚, 形成城乡产业分工协作、融合发展的局面, 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良性互动。产业园区是农村社区的重要支撑, 农村社区是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要把产业园区规划与农村社区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把农村产业园区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把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变和“四化同步”提升有机结合起来。

摘要:产业是城镇化的重要引擎, 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产业升级为支撑。福建要紧紧抓住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大机遇,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以产业集聚带动城镇化发展, 推动产业发展导向的城镇化深度发展、质量提高, 促进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

城镇化转型 篇5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社区教育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这不仅因为美国城镇化率达到90%、韩国达到80%等现实差距,更因为城镇化背负着扩大内需、拉动增长的重任。

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提出的以人为核心,主要指的是乡村居民。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组数字说明我国仍是农业大国,乡村人口占据着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同时,我国的乡村人口减少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也说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在如此重要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通过转型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探索适合新农村建设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让农村人口适应城市生活,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实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让社区教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催化剂是每一位社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1.创新理念,改善硬件。加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普及社区教育理念、灌输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中国农村的信息化普及率还比较低,很多人没有掌握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技能,只能通过现场讲座和读书的形式实现终身学习。村民想要接受新知识快速融入城市生活的愿望和聘请专职教师的高额费用,构成了供需矛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农村地区的社区教育宣传和经费投入,使通过社区教育实现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改善农村的社区学习硬件设施,建设接通互联网的电脑学习室,开设适合农村居民借阅书籍的农村书屋,搭建适合农村居民学习的课程学习平台。

2.整合资源,课程研发。建立农村社区书屋和远程学习平台等硬件设施后,还要考虑课程开发和资源整合等软件方面的建设。现阶段图书资源、音像资源和课程开发的侧重点,应放在如何让农村居民提高素质适应城市生活和掌握生存技能上。我们需要通过调研了解农村居民的实际生活和技能需求,制作、编写一些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市民化学习课程和书籍,及时将新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这些未来的新市民,同时为了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也要充分整合现有教育资源,统一资源建设渠道。

3.成立联盟,互帮互助。我们应该倡议社会上有能力、有技能、有爱心的志愿者成立社区学习志愿者联盟,仿照志愿者农村支教的模式,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奉献爱心,不仅帮助农村的少年儿童,同时帮助他们的家长,免费向有学习需求的农民传授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尽快成为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的新市民。

在农村社区教育转型的新时期,在搭建终身学习平台,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农村社区教育应注意意识培养。农村居民对社区教育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识程度不够。建议在加大力度,增加投入,大力开展社区教育前,应先将终身学习的理念传授给村民,切实让村民喜爱社区教育,明白通过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增长知识、增加收入的道理,从而接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形式。

2.农村终身教育应持久多样化发展。农村老龄化、妇女化、幼年化现象严重,现有的老人和妇女相对文化素质较低,需要长期、持久、多样,而不是短期、间断、单一的终身教育。农村现有的终身教育还仅限于农业技能等方面,与群众的多样化需求相差甚远。建议应根据村民需求开展多样的社区教育培训课程,比如,手工艺品制作等,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3.农村终身教育应加强组织和师资建设。农村在终身教育方面缺少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机构,也缺少专兼职师资。村民对终身教育的学习仅限于被动接受的局面,没有专人负责相关教学活动的规划。建议设立专门的教育组织机构,设立专职教育工作者,形成体系开展终身教育工作。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国家开放大学的系统优势及远程办学优势,我认为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针对性的社区教育,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

1.利用天网、地网、人网的优势,按照全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通过网络、电视、面授、图书、音像等多种形式,对农民朋友分层级开展多层次、多种类的终身教育,助力城镇化进程发展。

2.利用系统优势搭建城市支持与合作联盟,充分整合终身教育资源,达成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免费对农民朋友开放的愿望。

3.以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及电大系统57家社区教育实验中心为纽带,通过调研、做课题、办活动、抓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研究,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多年来,终身学习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与发展。今后,通过农村社区教育的转型发展,我们希望全国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时期,通过社区教育的学习,融入社会,融入城市,用自己的双手创建美好家园,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公报,2014.

[2]陈关升.中国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重在改革.中国城市低碳经济网,2013.

城镇化转型 篇6

1 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重要目标和发展的问题分析

1.1 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重要目标分析

对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的目标进行实现,就要能充分注重规划的科学性。要能在区域协调的目标上加以重视。在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背景下,对经济的发展的促进就要能充分注重区域间的合作,将资源的利用得以充分化,最大化的将资源价值得以发挥[1]。在对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对功能以及形态和结构设施等之间的关系,也要能加以有效的认识和重视。

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发展的目标中,对城市的内部进行优化发展就要比较重要。城市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实施过程中,城市的功能也会随之而增加,在多元化以及包容性的功能方面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就需要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对城市的综合性发展要能得以充分的重视,将城市的多方面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只有如此才能有利于城乡规划的目标实现。

1.2 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发展问题分析

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规划中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规划中的重点内容,是对城市有序运行的基础保障[2]。但是在实际的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人口的大量增加使得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不能及时的跟进,在基础设施的配套措施上没有得到科学有效实现,这就对城区间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距。

再者,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没有注重城乡建设的统筹,这就存在着重视城市建设,而忽略了乡镇的建设,城乡规划的协调发展的目标没有实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的发展不能单单的服务于经济,还要能够从社会角度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注重城乡的可持续发展[3]。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综合性的考虑,才能真正的有利于城乡规划的工作科学发展。但是在当前这一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得到全面重视。

另外,城乡规划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注重城乡建设内涵的丰富性。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对城乡建设的内涵加以充分重视就比较重要,而在一些地方盲目的追求建筑的高新奇,在城市建设的内涵层面没有充分重视,这就缺乏了地方城乡规划的特色呈现,从而对城乡规划的科学性目标的实现有着诸多的阻碍。

2 新型城镇化下城乡规划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具体的发展策略

2.1 新型城镇化下城乡规划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型的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的发展,也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从而对城乡规划的科学性产生很大影响。其中在城市产业的演化机制方面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家城市体系分工的决定,以及创意阶层对城市繁荣的促进作用等,都会对城乡规划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再有就是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因素也是比较重要的,在互联网对企业的业态和城市空间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功能形态等因素[4]。这些方面都会对城乡规划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影响。

2.2 新型城镇化下城乡规划发展策略探究

为能促进城乡规划的良好发展,就要能注重相应措施的科学实施,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有利于城乡规划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城乡规划的人为核心是最为关键的,对于当前比较快速增长的城市规模,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外,对城市的环境以及交通等层面也带来了很大问题。城乡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就比较关键,要能通过需求为导向进行实施城乡的规划,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城乡的规划要能够充分注重全面建设发展,对规划中的各个层面和要素都要能得以充分详细的考虑,注重城市的综合性效益,将产业以及人口的集聚效率进行有效提高。只有在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有效加强,才能真正有利于城乡规划的科学目标实现。

第二,城乡规划的科学发展,就要能进一步的促进城乡协调的差异化发展。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对城乡生态以及空间协调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重要的是对农业以及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通过协调的发展才能真正有利于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在实际的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就要能从多方面对自然的保护意识进行加强,不能以牺牲自然来促进城市的规划。要能充分注重对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对周边的各方面的环境保护得以充分重视,将城乡的规划发展都能够统筹兼顾。

第三,在新城镇的建设发展背景下,要能充分注重城乡转型的科学性以及协调性。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对环境以及文化和风俗等层面,都要能得以充分重视,将区域优势得以有效的发挥,注重城乡的共同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还要能保障其各自的独立性,通过对区域优势的良好应用,来对丰富以及多元化的资源优势得以展现[5]。要对城乡规划工作中的各个建设环节和实际的发展特点相结合,对规划的灵活性以及科学性得以有效的调整吗,从而来对城乡规划的工作科学化的进行。

第四,新的发展环境下,对城乡规划的转型发展就要能将人本思想得以充分的融入。通过人本思想观念的融入能够对城乡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将人本思想的城市设计以及低碳生态社区的规划得以充分重视,以人本为主的城乡规划发展是未来城乡得以良好发展的基础。要能将以往的形式化规划以及盲目追求设计感的弊端加以避免,通过新型的设计观念的融入,就能促进城乡规划发展的科学合理性。

第五,可以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在城乡规划发展过程中,只有充分注重城镇的发展特征,并与之相结合,促进城乡规划发展的目标实现。小城镇是农民转移和转化的蓄水池,也是乡村生产生活的服务腹地,要能充分注重小城镇在城乡规划发展中的作用,并加以科学化的利用,如此,就能保障城乡规划目标的实现。

3 结语

总而言之,对当前的城乡发展的环境下,充分注重城乡规划发展的科学性就比较重要。由于受到其它方面的因素影响,对城乡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就有着很大阻碍,所以要能充分注重规划方法的科学性实施。通过本文对城乡规划发展的重要任务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就能对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一定启示作用,在相应的策略实施下,也能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范华.新加坡白地规划土地管理的经验借鉴与启发[J].上海国土资源,2015(03):31-34.

[2]张赫,运迎霞,曾鹏.国外城乡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04):46-51.

[3]王世福,沈爽婷.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广州市成立城市更新局之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5(03).

[4]刘晓曈,杨永峰.浅谈新加坡的城市形象建设[J].门窗,2015(02).

城镇化转型 篇7

一、城镇化进程与传统音乐的发展困局

传统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然而这些音乐在当今遭遇了边缘化、中空化的处境, 具体表现在演出市场急剧萎缩、从艺人员老龄化、演出内容陈旧、演出形式单一等。从大的文化背景看, 随着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 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受到了重大影响, 农民大量向城市流动, 快速的城镇化又引起了生活方式的巨变, 使得传统音乐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随着对外开放和城乡交流的日益频繁, 各种城市文化和西方文化开始更多地进入我国城乡社会生活的主要层面, 再加上影视、互联网等媒体和信息产业的日益发达, 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已经更加多元化, 对传统音乐的接受和欣赏形成了很大冲击。同时, 不少民间艺人囿于传统表演方式, 缺乏创新意识, 于是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 其审美价值和艺术风格也更难以得到青年一代的了解和认同。

我们知道, 我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化基础之上的, 尤其是传统音乐, 经常会融入乡村的民俗活动之中:各地的敬神祭拜和婚丧嫁娶活动中, 往往少不了民间戏班、唢呐班等的表演, 民间还愿仪式中也常有戏曲、说唱艺人的身影, 遍布各地的庙会和节庆更是少不了“唱大戏”、“扭秧歌”、“挑花灯”、“打盘鼓”、“舞龙”、“舞狮”等与音乐密切相关的文艺活动。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农民随着时令而劳作, 农忙之外还有农闲时段, 特别是北方地区, 农闲的时间相对较长;民间艺人也基本是农忙务农、农闲演出, 大部分属于半职业艺人。当然, 也有真正的职业艺人, 他们主要游走于各地城镇的码头和酒肆茶馆等地, 其观众主要是城镇地区的有闲阶层。总体上可以说, 传统音乐是一种草根文化, 且深深扎根于传统的乡俗生活之中。

近年来, 随着传统社会结构不断被拆解和城镇化进程加快, 农业的机械化程度提高, 改变了原来的耕作方式。大量有了更多空闲的农民选择进城工作, 新农村建设也让人口和土地更加集中。于是, 人与土地之间原有的依附关系不再紧密。以上变化, 促使传统村落中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原有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迅速消失, 壮年人员的大量流动促使“留守儿童”与老人的比例迅速增加。年轻人平时忙于工作, 无暇接触传统艺术, 而老人们也往往需要照顾孙辈而无心欣赏传统艺术。同时, 城市化的进程加快, 使进入城市工作的人更加青睐都市的时尚文化、快餐文化、消费文化及其传播媒介, 对物质的过度追求更是淡化了对传统文化的心理认同。这不仅是传统音乐面临的发展困局, 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直接关系到国民精神信仰和价值体系构建这一重大任务。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传统音乐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变化, 探索如何利用传统音乐构建丰富多彩的新型城镇化文化体系, 以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质量, 促进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有利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

二、传统音乐的生态化转型与人的城镇化发展

“以人为本”是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抓手。《规划》提出, 要“加快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 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由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社会职业的转变和对新的文化身份的认同, 从根本上讲, 反映了由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必然转变。面对这一不可逆转的情形, 曾经辉煌的各种传统音乐形式也来到了存亡分界点。在历史上, 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 乐人总是会千方百计进行改革创新, 适应新的审美需求和现实需要, 但不管形式和内容如何转变, 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是不断延续、不断衍展的, 文化之根不能断裂, 文化基因不能变异。因此, 促进人的城镇化发展, 还需要构建宜居文化生态, 探索传统音乐的生态化转型, 以顺利实现人的城镇化转型, 为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提供动力。

生态化转型的首要问题是未来的发展定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变迁更加复杂多样, 面对观众群体的分化和多元化, 传统音乐迫切需要实现“文化转向”, 促进艺人身份与职能的转变, 通过“文化适应”去建立更为开放、多元的价值体系。所谓“文化转向”, 主要是指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功能价值和美学指向的转变, 这涉及题材内容、艺术风格、演出方式、演出对象、创作方式、传承方式等方面的转型。传统音乐的优势在于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满足普通民众的娱乐需求和现实目的, 具有娱乐和教育的双重角色, 因此, 要继续坚持其大众化、民俗化的发展方向, 同时要适当将其与时尚文化元素结合, 充分利用现代传媒的文化传播功能, 依托中老年观众群体, 去培养青年一代的欣赏兴趣和习惯, 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魅力, 通过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运作方式来实现文化价值的转型。

青年一代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盲目推崇和对传统文化的淡漠甚至否定,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危险信号。整个社会对物质产品的无限贪求, 已然造成了国民审美意识的整体下滑。在很多人耽于表层感官的享受, 让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环境下, 传统文化精神很难树立起来。长此以往, 整个族群迟早会失去自身文化基因的独立性, 在精神上成为其他族群的“仆从”。因此, 听任任何一种传统音乐文化灭亡的行为和态度, 都是极不负责的。我们这一代人应该自觉承担起文化使命和责任, 树立文化危机意识, 认真思考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应用。从事传统音乐表演与创作的人, 更要以改革精神、创新意识去面对文化市场, 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探究传统音乐的发展规律, 寻求适应不同文化层次的运作模式。

对于各级政府特别是其中的文化部门来说, 可以依照“分层次、多途径、多元化”的原则去促进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文化体系的构建, 以丰富多样的音乐产品去满足城镇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消除城镇化所引发的城乡之间、民族之间、区域之间的文化隔膜, 增强身份认同感, 促进新型城镇的和谐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必须充分利用传统音乐的独特价值, 积极引导民间艺人参与文化方面的建设, 鼓励音乐工作者和演艺团体投身传统音乐的演出活动, 积极吸收、借鉴和整理传统音乐中的合理成分, 创作更多的适应普通城镇百姓欣赏的作品。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传统音乐的转型路径

《规划》提出了“文化传承, 彰显特色”, 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举行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活动, 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途径, 因为它有实力去适应大部分民众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目前, 传统音乐在我国城乡各地仍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 每逢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民间节日, 各地村民自发组织的民歌对唱、戏迷演唱、闹秧歌、舞龙舞狮等, 仍可谓十分热闹。因此, 传统音乐的演出群体依然是一支不容小觑的文化力量。据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统计, 我国戏曲有317种, 曲艺达341种。在我国, 职业和半职业的唢呐班、戏班或其他音乐班社相当常见, 大部分村落和乡镇社区都有自己的民歌手、秧歌队、盘鼓队、舞狮舞龙队、花灯花鼓队等, 而戏曲茶座、电视戏曲擂台赛、戏迷俱乐部、文化大院等文化传播和娱乐方式也方兴未艾, 是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 新型城镇的文化生活离不开传统音乐。传统音乐的优势在于对伦理道德、审美取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重塑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意识, 亦便于进行政策信息、文化知识等的宣传。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 “要传承文化, 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①这是提升新型城镇化品质的重要指标, 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其中, 传统音乐无疑具有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优势。但是, 仅依靠国家层面的规划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完成好这一任务, 根本上还是需要以市场为主导的演艺机制, 以便实现“以民养艺”、“以艺养艺”, 也就是说, 要紧紧依靠自身演出水平赢得观众, 紧紧依靠创新机制和人才建设去提高演出质量, 去适应城镇化后的人们的欣赏口味和时代要求, 加强传统音乐在新兴演艺市场的自我调控。具体来说,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鼓励民营资本投入传统音乐表演团体, 例如建立股份制文化企业, 构建演艺团体的集约化、精细化发展模式, 提升传统音乐适应百姓审美趣味的能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我国文化资本的总量已经积累到了一定水平, 而随着其他行业的产能过剩, 资本的投资流向也会发生变化。城镇化所形成的巨大文化市场, 有理由吸引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第二, 实行职业化管理模式、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 与国外演艺市场体系接轨, 努力实现演艺市场对传统音乐资源的主导性分配。具体来说, 传统音乐演艺公司 (企业) 可由股东大会或董事长聘任专职的业务负责人 (经理或团长) 进行演出的运作, 再由此人聘任演职员工、财务会计、演出经纪、演出主持、后勤保障人员等。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从业者的收入, 进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从事传统音乐的演艺活动。

第三, 建立社区演艺团体协会, 实现演出经纪人的职业化, 整合各地处于游散状态的演出经纪人。我国的传统音乐种类十分丰富, 且在广大城乡地区有着较为广泛、深厚的基础, 这为建立职业经纪人机制提供了重要条件。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实现演出市场资源的优化整合, 使各个演艺公司互通有无, 增加其演出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让艺术团体在联合的基础上开展良性竞争, 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此外, 这样做也有利于统一各公司的意见, 方便它们作为一个整体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反映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 明确政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文化建设职责, 实行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多元化的文化生产经营机制。首先, 要以政府为主导, 尽量恢复富有地方特色的剧团、曲艺团、魔术团、歌舞团等演出团体, 让政府带头承担起保护本地稀有、濒灭音乐品种的历史责任。同时, 将国有演艺团体推向市场, 实行团长负责制, 建立事业编制与临时编制相结合的用人体制, 也是实现传统音乐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此外, 要从政策、体制和财政等方面加大对县级以上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舞蹈家协会等行业组织的支持力度, 使它们真正成为观众与演员之间的纽带, 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高质量的音乐作品, 传达给更多的城乡居民, 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第五, 将传统音乐的人才培养、演艺市场的扩展与高等学校的专业资源优势结合起来, 实现“学、演、研”的互相渗透, 也就是充分利用高等学校音乐院系的师资和科研实力, 将本地的传统音乐资源加以充分挖掘组合, 根据市场需求和民众审美取向, 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功底和文化管理技能的中、高级专业人才, 为传统音乐的演出市场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此外, 要鼓励民间艺人和演出团体进入中小学的音乐课堂, 探索开展“传统音乐进校园”的系统工程, 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传统音乐的艺术价值, 树立文化自信, 为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四、传统音乐的产业化发展与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

有人担忧, 文化的产业化会导致文化价值的异化, 引发传统文化的消亡, 甚至由此将“产业化”视为洪水猛兽。这种观点, 或许反映出知识阶层与乡土阶层在文化价值实现方面有着不同的途径构想和与之相应的审美需求。应该看到的是, 民间音乐活动大都是建立在商业活动基础之上的, 艺人必须依靠演出才能获得经济收入, 较高的商业利润才能激励艺术家进行适应大众趣味的创作和表演, 这是很难改变的事实。由此, 笔者认为, 我们现在的总体状况或许不是产业化已经彻底过度, 而是有些方面的产业化还不够, 基于商业运作的音乐作品还不能很全面地满足百姓的休闲需求, 某些文化元素尚待更充分、更有创意地融入其中。这方面有一些可以参考的文艺事例:东北地区某著名艺人将东北民间的一种双人小戏与小品进行了结合, 不仅在荧屏上获得成功, 还建立了演艺会所的模式;上海某著名演员将上海独角戏、评书、西方脱口秀中的元素融为一体, 形成了独创的海派评说体裁, 也造成了轰动, 为曲艺演出方式和表演风格的宝库增添了资源。

目前,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正在从“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提升”, 其中, 产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 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有效途径, 而建立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则是开展新型城镇化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所以说, 传统音乐的生态化转型, 实质上是一种机制创新, 主要包括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资源配置机制, 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演员与观众的关系。《规划》指出, 要“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 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 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传统音乐的开发利用, 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内涵建设, 使传统音乐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传统音乐的产业化发展是一种大众化的产业化发展, 要发展普及性的、休闲性的、健康的音乐, 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多层次传播, 使广大城镇居民成为传统音乐的主要受众。为此,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并尝试将文化旅游与传统音乐结合起来, 努力探索凸显地方特色的产业化道路。其次, 要建立完善的文化资本准入制度和融资体制, 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充沛、更有持续性的资金支持, 重点加强对民营文化实体和中小型民间表演团体的金融扶持力度, 为农村地区的民间演艺团体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文化建设中, 要突出传统音乐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民俗特色, 建立一批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音乐演出团体, 实施社区服务与域外发展相结合的战略。

结语

李克强总理在《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一文中指出, 城镇化的战略问题“实际上是中国城镇化战略与现代化战略如何衔接的问题”。①我国城镇化发展势头迅猛, 城乡社会结构巨变, 既是对传统音乐的现实挑战, 也为新的音乐创意成果不断出现提供了良好时机。笔者相信, 传统音乐中的不少精粹仍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只要恰当运用, 就可以进一步丰富和改善城乡地区的文化娱乐生活, 并对多个社会阶层的审美价值取向起到引导作用, 提升国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和竞争力, 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

参考文献

[1]甘露、马振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载《人民日报》2012年10月29日, 第23版。

[2]黄锟《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 载《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月15日, 第6版。

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转型思考 篇8

(一) 自导型

行政自导型的主要代表为“上海模式”, 其将社区定位为街道, 利用“街道—居委会”管理体制联动社会各项事业一起发展, 同时也相应地履行了行政、经济及事业职能。虽然作为社区行政主导型治理的代表, 但“上海模式”在体制及功能上都不难看出, 其在街道办事处或街道办事处的下属结构的社区居委会, 发挥其行政自导作用的时候, 依然需要企事业单位的中介作用, 同时也离不开社区工作站的承接与支撑。

(二) 自治型

社区自治型的主要代表为“沈阳模式”, 其虽然突出社区自治形态, 但也将社区定位在了规模调整之后的居委会上。“沈阳模式”的内部结构主要有四个方面, 即社区党员代表大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委员会以及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

(三) 合作型

行政与社区合作型的代表则为“江汉模式”, 其是“沈阳模式”的延伸, 也可以说“沈阳模式”是它的基础, 其主要将社区定位为“大于居委会而小于街道”。“江汉模式”因为源于“沈阳模式”, 因此两者在组织机构的构成上基本保持一致, 不同的是“江汉模式”对于社区治理的相关责任、权力、资源与事务等方面的划分更加明确, 并界定了政府与社区治理的有关职能, 基本上确立了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地位。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问题的解析

虽然我国城镇化进城中社区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依然存在着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区管理体制

在社区管理体制上,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到底是用行政管制还是社区自治进行区域的管理。社区建设在决策中的结构行政化, 社区居民的态度行政化, 都会影响社区在行政治理与自治治理上的合作;作为国家基层权力组织, 居委会如何实现其基本职能, 又如何有效整合居民的意志与利益, 并有效衔接社区的自治管理, 已经成为了当前棘手的问题;随着社会转型逐渐深入, 社区管理发生了很多改变, 传统管理下的社区居委会受到了新的挑战, 而这种问题在“城中村”的社区管理中尤其明显;此外, 加上二者在管理体制上没有良好的对接, 因此在城乡二元化进程中出现了交叉矛盾, 导致了管理上的缺失或者重复。

(二) 社区管理主体

社区管理主体上的问题主要是一元主体还是多元主体管理。我国传统的社区管理主体主要包括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 而政府在管理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也就说管理主体及权威只能是政府, 呈现出的是一元化的管理特征。近几年, 随着权力逐渐向社区各个部门的转移, 使得管理主体逐渐有了多元化的趋势, 但是由于管理资源的“分块”并不明确, 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 使得多元化主体无法及时满足居民所需的服务。

(三) 社区资源管理

在社区资源管理上的主要问题是利用财政拨款还是社会资本进行职能的实现。众所周知, 社区进行基础建设的保障与前提便是物质资源, 离开了物质资源一切建设都是扯淡。我国社区在当前建设中, 物质资源的总体投入还不够, 一方面无法获取足够的政府财政拨款, 另一方面社区往往缺乏或者没有从事经营活动的权力, 社会集资能力相当低下, 所以无法开展各种活动, 其内部公共资源也比较匮乏。由此可见, 为了更好的利用社会资源, 对于如何扩展及培训社会资源的建设, 建构物资整合机制, 并且吸纳更多的社会资本, 保障我国社区服务功能有效实现, 已经成为了城镇化转型中的关节点。

三、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转型路径的探索

如前所述, 社区转型管理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以下便是针对这三方面问题进行的转型路径探索。

(一) 管理体制

在管理体制方面, 应该做好行政指导下的社区治理民主化建设。从历史经验来看, 社区自治并非我国的先例, 其在世界上早就有了体现, 而它也成为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从目前来看,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当前的国情, 在明确的性质指导下做好相关的社区治理民主化的工作, 实现真正的社区自治功能, 并且按“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主要原则及“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具体要求, 分清楚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以此保证政府行政与社区自治有效结合、协调发展。

(二) 管理主体

在管理主体方面应该做好社区共同治理的多元化发展。当前, 社会形式不断转型, 以及群体利益不断分化, 导致了社区成为了各种矛盾的交汇点, 要想更好的解决这些矛盾, 除了要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之外, 还要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不仅要发挥政府和社区的主体组织作用, 还应该充分重视其他组织、机构、居民等组成部分在社区治理中起到的辅助作用。由此可见, 社区应有多元化的服务体系, 并形成一种多元化主体协同管理、综合治理社区事务的新局面。例如在居民居住区的社区管理中的物业管理:治安、卫生、绿化等则可由业主委托给相关的业务服务机构管理。

(三) 管理资源

在管理资源方面, 应该做好社会资本参与的市场化管理。当前, 社区管理事务的主要财政来源是政府拨款, 凡属于政府事权方面的管理一般都由政府投入资金。虽然近几年, 政府投入的资金有所增加, 看似对社区的建设有了一定的帮助, 但是社区的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资金输入, 而其在当前“行政化”的机制下无法培养与吸纳社会资金的参与。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慢慢释放固有的“行政化”体制管理, 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当地的社区一些吸纳社会资金的权力, 以此实现社区的管理更加市场化。而社区管理市场化能改变社区治理主客体的关系, 将传统的公共管理转化为公共服务, 在一定层面能够打破政府垄断下的公共服务与管理体制, 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 实现社区自治机制与管理快速转型。

参考文献

[1]魏文斌.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转型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32 (6) :70-73.

[2]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转型思考[J].中国民政, 2012, (3) :57-57.

城镇化转型 篇9

从历史的角度看,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乃至快速的经济增长, 是全球化浪潮、市场化改革和货币化进程三者的叠加驱动并加速的。然而, 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新格局以及中国自身的约束条件来看, 无论是外部的驱动力, 还是内部的驱动力, 现在都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弱化, 这就意味着中国未来的城镇化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增长动力转型的本质是要为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繁荣寻找可持续的动力之源, 最原始的动力通常来自生产率的提高。城镇化过程中生产率的提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结构效率, 即人口从生产率低的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二是规模效率, 即人口密度所产生的集聚效应;三是分工效率, 即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分工、劳动力的素质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善对于城市的分工往往具有重要作用。

县级城镇建设与规划转型对策研究 篇10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建设;城镇规划;转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48-01

构建新型城镇化规划与建设体系,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要求,也是破解城乡社会转型矛盾的重要内容。自《城乡规划法》实施以来,对于城乡城市化建设工作,应该立足城镇化实际,明确城乡规划转型中的地位,科学推进乡镇规划建设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

一、城镇化建设与城乡协同发展

城镇化建设在我国的发展,过去主要以城市为中心,忽视城乡规划与建设差异性,导致环境、资源、利益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了社会城镇化进程的和谐发展,也对乡镇文化带来破坏。从社会学发展来看,城镇化并非是对城乡关系完全一体化,而是要尊重城乡差异性,促进城乡非均衡性空间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作为社会生态的重要部分,城与乡要兼顾协同发展上,来保护乡村的发展活力,要注重对城镇化生命力的保护。城镇化不同于城市化,城市与乡镇之间要保持两种社会形态的差异性和长期性。在城镇化早期阶段,对城乡差异性发展认识不足,过分考虑城市化进程,使得乡镇文化受到破坏。在城镇化趋于稳定的新阶段,针对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城镇建设与规划问题,要立足乡镇自身实际,重新认识其主体地位。乡镇地区是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镇地区在历经多年的历史沉淀中,已经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流。千百年传承而来的乡镇传统文化,在崇尚自然、推进人居和谐关系上最具地域文化特色,也是城镇化规划与建设中需要着重保护的历史财富和重要资源。

二、乡镇规划的特点及特殊性

乡镇规划在城镇规划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乡镇规划与城镇规划的界定,要从各地区乡镇规划建设实际来区别对待。乡镇规划具有自身特点,乡镇地区与城市地区在空间形态与结构上存在差异,乡镇空间相对分散、密度低,人与土地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乡镇在整个乡村文化及经济生活中作为重要的基本单元和综合体。乡镇地区在社会组织结构上具有相对稳定性,不同于城市流动性大,而具有较强的社会归属感。乡镇地区具有内生型生长机制特点,多以自我管理、自我修复来强调自组织模式。在乡镇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特别是乡镇地域传统文化差异性大,也是构成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乡镇规划工作中,要围绕乡镇空间形态、资源结构来区别对待,突出乡镇规划的差异性。城镇化鼓励乡镇人口向城镇的流动,推进城镇在经济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突出集聚效应,而乡镇规划要从自身内生增长机制上,突出乡镇规划的自我特殊性。在乡镇规划内容上,不能过于考虑空间增长,而是要立足空间实际来关注乡镇空间与社会发展的协同问题,从乡镇规划文化内涵上实现长远规划。在乡镇规划方法上,要从乡镇自治主体上,尊重乡镇规划村民意愿,体现地方特色。在乡镇规划主体与管理机制建设上,要强调因地制宜,引导村民自治、改善乡镇生活、生产条件,转变乡镇规划理念。

三、乡镇规划向城镇规划的多级转变

乡镇规划体系建设要突出乡镇的自身特点,要强调对乡镇区域规划特殊性,尊重乡镇规划差异性,明确乡镇规划在城镇规划发展中的多级性地位。一要从规划体系上,结合乡镇规划内容,从政策性指导和乡镇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上加以引导,分阶段的推进乡镇规划工作的实施。如乡镇区域规划、乡集镇规划、乡域乡村规划、存在规划、村域规划等。

(一)构建差异化乡镇规划框架体系。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针对乡镇规划建设要突出地域差异性,要根据不同地区人口、规模、文化特色,构建多级乡镇规划内容体系。如根据自然环境来规划,有平原地区、水网地区、山区等差异性;根据人口密度来优化;根据区域空间方位来规划,如近郊区、远郊区等;根据经济发展水平来规划,如贫困地区、发达地区等。在规划内容上,可以分为综合性乡镇规划,立足长远规划需求,引入政策指导,推进乡镇规划科学性,如构建历史文化区域保护,推进特定乡镇建设。

(二)构建双向发展的城乡规划转型体系。

城镇化作为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抽象描述,要从城镇化内涵深化上,构建城乡双向规划与发展体系。如对于乡镇地区在城镇化建设中的支撑地位和作用,要从“推”与“拉”模型构建上,发挥城市、乡镇之间的合力,推进城市助力乡镇发展,发挥乡镇对城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化解城乡发展矛盾。我国城镇化建设要借鉴西方规划理论,在适应城乡转型发展中,摒弃传统的单一的城镇建设规划格局,立足乡镇发展实际,尊重和拓宽乡镇规划在整个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特殊性、地域性,实现乡镇规划、城镇规划的互补与平衡。

参考文献:

[1]李思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J].建设科技.2013(14).

[2]申晓艳,丁疆辉.国内外城乡统筹研究进展及其地理学视角[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05).

城镇化转型 篇11

近年来, 新密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部署, 围绕打造“富裕文明、绿色生态、平安和谐公平有序”的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 按照“融入郑州、对接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的总体要求, 顺应发展大势, 立足县域实际, 坚持以人为本、产业为基、生态为先, 以煤矿沉陷区搬迁安置为契机,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 以交通路网建设为先导, 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城镇化率达到55.3%, 初步探索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的科学发展之路。2014年被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评价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密模式”。

创新机制稳推进

新密市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城乡统筹、全域推进和远近结合、近期为重的理念, 围绕“人在哪里居住、居住什么样的环境”, “产业在哪里布局、布局什么样的产业”等核心问题, 会同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 编制完成了《新密市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城镇体系、产业发展、交通道路、生态廊道等专项规划, 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和就业结构。

城镇体系规划突出中心城区、新密新城 (产业集聚区) 的主体辐射作用, 突出新市镇 (中心镇) 的支点承载作用, 突出新型社区的节点支撑作用, 形成“一城 (中心城区) 、一区 (产业集聚区) , 四市镇 (白寨、刘寨、大隗、超化) , 89个新型社区 (不包括14个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风貌特色村) ”的新型城镇体系, 把全市303个行政村中的71个并入14个城市社区, 83个并入19个镇区社区, 149个并入56个新型农村社区。通过规划实施, 原村庄占地15.8万亩, 新社区规划占地5.7万亩, 全部社区建成后可节约土地10.1万亩, 为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产城互动、融合发展, 统筹规划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 合理布局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农民创业园、粮食生产基地和高效农业生产基地, 持续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交通道路、生态廊道规划遵循城乡一体、环网相连、路林相随、林随路走的理念, 以融入大郑州、对接航空港为导向, 着力规划建设域外畅通的“八纵八横”绿色骨干路网体系。建设郑州市区至新密主城区快速通道双向8车道, 两侧各5O米绿化带;过境省道双向6车道, 两侧各30米绿化带;中心城区至各新市镇道路双向4车道, 两侧各20米绿化带;各镇区至新型农村社区道路双向2车道, 两侧各1O米绿化带。完善政策保障。围绕拆迁安置、社区建设、资金筹措、设施配套等具体问题, 先后研究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 为加快推进全域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坚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功能完善后劲强

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坚持把骨干路网先导引领、中心城区枢纽集聚、产业集聚区支撑辐射、新市镇支点承载、新型社区节点链接等重点工作为抓手,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 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打造通达郑州城区、航空港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半小时、一小时经济圈, 市域内15分钟高速圈、15分钟干线公路圈, 实现新密与郑州中心城区、周边组团和区域内部的协调联动, 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发展要素的高效配置。

强化中心城区枢纽集聚作用。坚持“山在城中、城在园中、人在绿中”特色生态城市理念, 进一步优化城市布局, 完善城市功能, 提升城市品质, 实现真正意义的城市化。累计投资70.7亿元, 实施溱水桥建设、断头路打通等基础设施项目42个, 城市综合体及商务商业项目17个。

提升产业集聚区 (新密新区) 支撑作用。突出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功能配套、品位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 壮大主导产业, 增强服务功能, 着力打造航空港重要拓展片区和城市副中心, 促进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目前, 产业集聚区已建成13.35平方公里, 入驻企业118家, 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16亿元, 税收3亿元, 安排就业3万人。

增强新市镇支点承载作用。按照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标准, 加快新市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增强服务和居住功能, 吸引农村人口向镇区集聚, 逐步实现与中心城区的协调联动发展, 使其成为特色产业、商贸物流、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区域支撑。全市规划建设的四个新市镇已完成投资18.3亿元, 新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项目122个, 规划建设的31个社区已启动26个, 拆除旧宅7400户162万平方米, 新建住宅1.2万户150多万平方米, 入住群众5800户2.6万人。

发挥新型社区节点作用。按照“市规划、镇主导、村建设”的原则, 坚持“四个优先” (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镇区规划区并城并镇, 干线公路两侧1公里沿线村庄社区化, 煤矿沉陷区群众安置, 贫困山区易地扶贫搬迁) , 采取“六种模式” (煤矿沉陷区搬迁安置、城区产业集聚区周边3公里拆迁安置、交通道路和生态廊道拆迁安置、偏远山区移民搬迁和旅游开发、产业项目带动、没有任何补偿村庄统规自建) , 健全机制, 稳妥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建设水、电、气、路、公共餐厅、游园绿地、学校、幼儿园、科技文化服务中心、警务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546个, 让入住新型社区的群众既拥有同城市社区一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又能享受家乡美丽的田园风光。

就业增收惠民生

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第一要务, 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真正使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实现了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增收不失地、就地城镇化。推进产城融合互动。按照产城融合、互动发展的理念, 在城区、镇区、大型农村社区周边规划建设产业创业园区, 在产业聚集区和工业园区周边增加社区居住服务功能, 引导人口和产业等要素集聚, 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融合, 创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工作、生活环境。农业重点发展东南部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区、西部绿色畜禽养殖区和西北部生态农业游览区。服务业以中心城区、新密新区 (产业集聚区) 为中心,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信息科技、金融服务等产业, 以黄帝官、伏羲山、大鸿山风景区为依托, 重点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

做强园区经济。全市建设省级产业集聚区1个, 超化耐火材料、大隗循环经济等郑州市级专业园区2个, 米村、岳村、苟堂等乡镇创业园3个、农民创业园33个, 入住企业330多家, 创造就业岗位10万多个。探索形成了镇区社区园区协调发展新模式, 形成了一批功能完备、产业突出、就业充分、人口集聚、特色明显的强镇强区。

发展主导产业。强化政策激励和企业主体作用, 坚持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做优都市生态农业, 着力打造2个千亿级[新型耐材 (新材料) 、家居和品牌服装], 8个百亿级[环保装备、绿色造纸、电力能源、中医药 (生物医药) 、消防装备、节能建材、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产业集群。10个产业集群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有效壮大了区域经济实力, 拉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提质提速发展。

要素保障促发展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全过程,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努力破解资金难题, 全面提升环境质量, 改善群众生产生活, 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有序推进。

盘活土地资源。按照占补平衡的原则, 充分利用山荒地、丘陵地、废弃地以及农民搬入社区后拆除旧宅整理出的土地等, 有效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

多方筹措资金。用足用好政府拆迁补偿资金、煤矿沉陷区群众搬迁包赔资金、土地开发建设收益资金、各级政府奖补资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指标收益资金、市直部门争取的项目资金、社会捐助资金等七个方面的资金, 采取村企共建、上级奖补、政府配套、社会捐助、民资投入等形式, 整合18个涉农部门的项目和资金, 首先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生态建设。针对资源型城市和产业特点, 坚持整治与建设、增绿与涵水、绿化与美化同步, 构建洁净绿色空间, 打造休闲宜居环境。狠抓人居环境改善, 深入开展“清洁家园、美化乡村”、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采石场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等专项整治活动, 健全卫生长效管理机制, 配备环卫人员7600名。规范垃圾收集清运处理, 建立城区“集中收集、集中转运、集中处理”和农村“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垃圾处理运行体系用。加强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全市已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2家、市级生活污水处理厂1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8家、社区 (村)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家。

上一篇:ICU危重下一篇:通信工程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