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绿化建设论文(共12篇)
城镇绿化建设论文 篇1
城镇绿化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美化生活环境,增进人们身心健康。要真正提高城镇的绿化水平,营造出一个宜人的居住环境,就要在绿化建设过程中,积极倡导生态、地方景观特色、节约型绿化建设。
1 坚持绿地生态建设
城镇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系统工程,与自然生态系统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组成成分的数量比例的不同,后者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大,前者人的活动行为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和较大组成比例,使得生态结构从正金字塔变成了倒金字塔,城镇生态系统变得不完整、开放、复杂、脆弱,人对其所施加的行为,影响了其向不同方向发展演替的特性。在城镇绿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努力使城镇生态系统向自然生态系统靠拢,使城镇生态系统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这就要求在有限的城镇人居空间里,尽量地多设置绿地,多建绿地,多增加绿量,使绿地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营造宜居环境。一是要严格依靠城镇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保证城镇达到一定的绿地率和公园绿地面积。同时按国家标准,应在500m的距离范围内设有一处以1000m2上休闲绿地。二是要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居民的绿化意识,使所有的单位、小区、居民、街道等都做到“见缝插绿”,争创花园达标单位、小区等。三是绿化建设中提倡乔、灌、藤、草、地被结合,做到黄土不露天,多种全冠苗。应尽量利用当地旧城改造、村庄搬迁、土地整理时等需要搬迁的大树,迅速增加绿量。四是园林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对所有的绿化项目严格进行审批把关,确保足够绿量,保证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2 坚持绿地景观建设有地方特色
坚持绿地特色景观建设,也就是要有精品意识、地方特色,在有了绿量的前提下,绿地要有美感,要有赏心悦目的感觉,这样才会让人心情舒畅,才能达到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目的。同时,景观要充分体现本地文化、历史特征。要充分发挥造景艺术手法,通过植物配置,景点表达,营造出一种艺术化的园林景色。
目前,我国城镇建筑风格已由高楼大厦、摩天大楼、宽畅马路、城镇广场、住宅小区等组成,许多园林建设大量地模仿国外的造园手法,疏林草地、大草坪等景观不时出现,造成千城一面、地域不分、风格模糊的绿化局面,丧失了中国园林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精髓,更加失去了地方文化特色。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中国造园艺术自古以来就讲究意境,中国园林真正的精髓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以意境二字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我们应发扬中国园林的风格,建造自己的景观特色。通过丰富多样的植物配置,造就各种各样的富有意境的园林景观,如草地景观、森林景观、沼泽景观、水体景观等,以多样性的生态景观来丰富城镇环境。将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内涵融入城镇绿化建设中,着力保护历史古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城镇文化品牌,确保园林建筑、小品能体现城镇特色和历史文化风貌,与周围环境协调,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3 坚持绿地节约型建设
建设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镇园林绿化的意见》有了明确具体要求,节约型绿地建设也可说是可持续发展绿地建设。在园林绿地建设中,节约型绿地建设就是应充分考虑绿地的建成及管理。
3.1 合理种植植物密度
要增加绿量,提高生物含量,增加乔木、灌木植物密度无疑是增加绿量的一个好办法,没有一定的密度,植物群落生物作用就相对薄弱,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吸附灰尘的功能不强,但也应避免过度增加密度。密度大初植景观效果好,但严重违背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限制植物的地上地下生长空间,增大养护成本,缩短植物寿命,造成较大浪费。因此,要尽量少用过度片植,特别是灌木大面积色块,除非十分必要,如道路隔离带。提高绿量可以用乔木、亚乔木代替,配置得好,可以做出很多好的植物配置小品,乔木长大了挖出来可以用,既不浪费资源,又能获取节约效益。
3.2 适当配置自衍草花
城镇绿地景观需要丰富的色彩,用盆栽草花来点缀城镇绿地,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但大量使用盆栽草花来装扮景观,其运营成本相当高。据不完全统计,盆栽草花全年的成本大约是一般绿地的50倍,这显然不符合绿化事业的节约型要求,会加重绿化养护经费不足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绿地上多用宿根花卉或本地可自衍的花卉,如大花金鸡菊、紫茉莉、二月兰、鸢尾、萱草、风信花、美丽月苋草、黑心菊等等。这些自衍草花合理搭配播种能够保证绿地草花自然循环,而且生长自然、亲切,达到色彩丰富的效果。
3.3 尽量选用适生树种
目前,很多城镇大量使用外来树种,片面强调四季常绿,突出表现为行道树的常绿现象。在长江以北,适宜常绿行道树品种非常有限,致使香樟遍地。但当地土壤偏碱性,不适宜香樟生长,造成香樟树不断严重黄化而导致枯萎死亡,形成了行道树的规格大小不一、树木偏冠不整齐、景观效果难看的局面。因此,要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合理使用常绿树与落叶树,让景色有季相变化。要大力提倡多用本地树种,不用或者少用外来植物,既可提高生态效应,又可节约绿地建养成本。
3.4 多用地被少用草坪
草坪热曾经风靡中国,经过实践检验,在城镇绿化中大量使用草坪并不适合我国国情,存在养护费用高、消耗水资源大、生态效益不高等弊端。要大力提倡和推广地被植物替换草坪,如麦冬、花叶蔓、六道木、萱草、吉祥草、鸢尾、常春藤等,生态效益及景观效果均很好,并且后期养护成本低,这些地被植物在不影响景观的前提下,还可以分株移栽到其它需建绿地,产生部分经济效益,形成了绿地自养,节省绿地建设费用。
3.5 保护城镇原有树木
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各种市政工程、高楼大厦立地而生,随之城镇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城镇绿肺———树木遭到无休止的砍伐。而长成一棵大树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因此,在新种植区应保留原有的老树,并尽可能加强养护,保证树木的健康,以争取原有树木存活更长的时间。
当然,绿地建设中有很多节约的手段,如不使用大面积高档铺装、建立绿地雨水收集、推广使用微喷、滴灌、渗灌等先进节水技术等。总之,城镇绿化建设,应长期坚持合理地使用自身资源,把城镇绿化建设成生态的、有地方景观特色、有特点节约型的绿地。
城镇绿化建设论文 篇2
一、对巴中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区设市十六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小城镇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到底,全市有123个乡集镇,61个建制镇,其中国家级重点镇5个,省级试点镇48个,县城以下乡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98平方公里,乡镇平均建成区1.1平方公里、人口3000余人,平均66平方公里分布着一个小城镇。恩阳镇建成区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5万人,是全国重点小城镇。清江镇近几年来城镇房屋建筑面积以每年5―10万平方米,人口以年均500户、人的速度增长。
(二)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通过抓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功能完善,小城镇成为人口、经济、社会等资源的重要集聚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成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辐射点,成为农村和城市的重要结合点。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形成起到了聚集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对农村人口的转移起到了吸纳作用。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全市小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7.1%。比如,乐坝镇总人口7680人,城镇人口达到6100人,城镇化率达到80%。白衣镇十年来镇区面积扩大8倍,城镇人口增加6倍,达到1.2万人,占总人口的35%。
(三)基础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路、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到底,全市乡镇建成主要交通公路232条,里程1208公里;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到70%;乡镇通电率100%;60个乡镇建有集中供水厂(站);所有建制乡镇开通固定电话、移动电话,60%的乡镇开通网络;建成了一批综合农贸市场、专业市场、经营超市,促进了物流的初步形成;恩阳、清江、乐坝、涪阳和兴文实现天然气管道集中供气;地处深山的空山乡实现了“五通”。
(四)镇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加快增长,特别是建制镇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乡集镇。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的旅游型、工贸型、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小城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小城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4亿元,其中二产业6.47亿元,三产业10.63亿元。如,乐坝建镇十五年来,坚持以工业、商贸为主导,去年底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占gdp的80%以上,三次产业比重为4:43:53,提供税收超过万元。涪阳镇兴办12家超市,新建1万平方米综合商品交易楼,吸引了一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客商,个体户达到250户,带动了以涪阳、陈河为中心的通江银耳、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
(五)历史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我市部分小城镇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红军文化。长赤、毛浴、沙溪、光雾山(桃园)、得胜等镇具有光荣的红色历史,深厚的红色文化。白衣古镇以上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著称。恩阳古镇以红军文化、特色民居远近闻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水宁寺、白衣、毛浴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清江、曾口、涪阳、铁佛等21个镇被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镇。
尽管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规划明显滞后。城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求。全市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率仅为27%,绝大部分小城镇没有控制性详规,更没有小区规划。已有的小城镇规划大多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总体布局与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小城镇规模偏小,90%的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其他乡集镇不足1平方公里,大多停留在农村居民点的层次上,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建设缺乏特色风貌,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城镇品味,基本上是一条水泥路、一排卷帘门,“千镇一面”的火柴盒式建筑,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
注重人文城镇建设 篇3
[关键词]城镇化;文化保护;文化品牌;文化素质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注重人文城镇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病”,许多极富地方特色的建筑、街区被重复堆砌的钢筋水泥和千篇一律的花坛草坪所取代,城市文化趋同现象突出,缺少明显的地域特色。如今,人们越发感觉到,城市容貌给人们的印象是暂时的,而城市特色文化给人的印象却是深刻的、永恒的。城市的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持,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竞争力已成为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着力建设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要将文化传承与城镇发展有机融合,激活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打造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市,推进人文城市建设。
一、注重文化保护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城市文化可以增强城市的精神凝聚力、经济创造力和文化辐射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城市人脉的聚集和要素的汇聚,是宝贵的城市无形资产。新型城镇化要保护宝贵的文化遗产,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历史文化遗产表现为优秀历史建筑和群落和民俗文化。保护修缮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祠堂等传统建筑,保护传承方言、传统美术、传统民艺、传统体育和节庆文化,复兴传统手工业,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彰显乡土和民俗文化魅力,实现乡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共存共生。
科学、正确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要坚持真实性原则。对传统文化要有敬畏之心善,不能搞大拆大建,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维护和修缮中,应尽可能做到修旧如旧,尽量用原材料、原工艺修补整治,以保存其历史本来面目。决不可先将其消灭而后以复制品取而代之,更不可在商业化开发中把珍贵的传统文化肢解掩埋。历史文化价值只有在真实的原物中得以体现,文化遗产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与其真实性直接相关,任何新造的假古董都不会再具备原物的价值,保护真实的珍贵历史原物,就是保留它们所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还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失去了整体环境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都就会大打折扣。对于历史街区中的单体历史建筑,应尽可能地保留其周边的原有环境。为此,在城乡规划中,应将传统文化脉络、文化元素纳入城镇规划与建设,把传统文化融入城市发展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为传统文化预留出发展的空间,全力避免传统文化的流失。一般情况下,不应提倡历史建筑的迁移保护,对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及其周围环境,应进行整体性保护。当然,完整保护历史不能简单强调保护对象的不可改动,强调伴随原有生活空间的原有生活方式不可改变。而是强调在旧城改造中不能大拆大建,对于历史文化必须尽可能地予以保护。在开发城市的过程中,物质遗产与文化遗产保护并重,传统民居和文物古迹保护同步,既保留城市原有的建筑形态,也保存城市居民传统的生活方式,要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传承,在开发中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潜在价值,梳理贯通城市文化脉络。新型城镇化要彰显可持续性,坚持不懈地搞好保护与传承,真正建立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二、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品牌是城市的金名片。每座城市除了地理条件、自然景观、风土人情、美味佳肴的差异外,更深层次的是文化上的不同了。文化影响力是一种为别人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效的传播途径以及文化受众的根本性认同。文化品牌不仅具备这些特点,而且能够通过文化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市场忠诚度等产生放大效应,进而实现文化品牌对城市文化演变的撬动作用。在“互联网+”时代,文化品牌对于城市文化意义更为明显。如果说传统城市文化因为信息封闭性而较多地依赖于本土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形成的文化品牌,那么在信息社会中现代文化品牌则更多地体现为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的结果。互联网是开放的先进技术,面对开放度空前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只有做强自身的文化品牌,才能发挥好文化品牌优势。只有打造出强大的城市特色文化品牌,并借助互联网技术跨出国门、融入全球文化,才是繁荣城市文化的根本出路,否则将湮没无闻。以文化品牌创新提升城市创新文化活力。城市文化活力在于创新,城市创新源自于创新文化。一个创新活跃的城市,往往是文化精神财富丰厚的城市;一个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城市,也往往是创新活跃的城市。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过程中,城市文化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
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均需要依托于若干主导产业,特别是城市文化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镇文化市场繁荣。着眼文化资源秉赋和产业优势,整合文化资源,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文化与经济、科技、旅游、教育等方面的融合与互动,不断催生新型文化业态,拓展文化产业空间,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城市应有着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或倚重于传统文化,或体现为文化创新创意活动,或表现为文化与城市核心产业的深度融合。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不相适应,缺少产业功能的科学定位,其原因在于城市建设理念扭曲,忽视城市文化的作用。
三、提高文化素质
努力塑造城市精神,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广泛开展创建文明城镇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新风,提高城镇“软实力”,为城镇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要浓厚文化氛围。要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重视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城镇化规划对公共服务设施如文化、医疗、教育、商业等要优先考虑安排,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合理布点、健全网络,方便群众利用。要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以发展文化产业为抓手,挖掘和整合区内历史文化资源,推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营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
城镇绿化建设论文 篇4
一、城镇商业建设成效
1. 城镇限额以上零售、住餐企业和大个体增多。
江阴市现有的305个限额以上零售、住餐企业和大个体中, 城镇占175家, 比“十一五”期末增加31.6%, 本土的吉麦隆超市已在该市13个城镇开设了14家连锁门店, 单店营业面积在3000平方米以上, 最大的门店营业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这些城镇新增的限上企业和大个体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带来了7.7亿元的增量。2011年, 该市15个城镇限额以上零售、住餐企业和大个体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3亿元, 比上年增长33%。
2. 城镇社区商业方便农民消费。
江阴市15个城镇有200余个行政中心, 均建有商业服务中心, 有的撤并行政村还建有2个商业服务中心。农民购买日用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 订阅报刊, 理发保健, 棋牌等文体活动, 均可实现“不出村”。全市219个城镇行政区内商业服务中心2011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1.7亿元, 占全市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四分之一。同时, 城镇行政区内商业服务中心建设也为农产品进城镇、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农超对接”平台, 今年1-5月份, 该市31个超市已销售本地农民平价蔬菜400余吨。
3.“家电下乡”拉动农民消费效应增强。
城镇商业设施的大建设和大发展使得“家电下乡”服务网点在江阴实现城镇全覆盖, 全市293个“家电下乡”服务网点共完成“家电下乡”商品销售324512台 (其中冰箱66498台、彩电67450台、手机860部、洗衣机49821台、计算机14985台、空调98762台、热水器7903台、微波炉4750只、电磁炉768只、电动自行车12715辆) , 兑付财政补贴9081.7亿元, 拉动农户家电消费7.87亿元。
4. 城镇商贸服务业贡献份额增大。
江阴市15个城镇商贸服务业2011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1亿元, 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7.4%, 比“十一五”期末提高0.7个百分点;纳税21.7亿元, 占全市商贸服务业45.7%, 比“十一五”期末提高0.3个百分点。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市场消费出现疲软的背景下, 该市城镇商贸服务业今年一季度保持了良好的增势, 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1亿元, 同比增15%。
二、城镇商业建设举措
扩大内需, 尤其是扩大农村消费内需, 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商贸服务本身来看, 城镇商业网点作为现代商网的重要节点, 其发展既关系到城镇化进程, 也关系到农村市场消费。为开拓城镇和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内需, 江阴市在加强城镇商业建设上采取了以下举措:
1. 城镇商业规划先行。
江阴市商业网点规划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2002年江阴市就开始编制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7年, 江阴市从城乡商业统筹协调发展、改变城乡二元流通结构和农村商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的目的出发, 对原规划进行了修订, 将城镇商业网点建设纳入规划内容, 分别对4个中心城镇和11个城镇的商业街区、31个城镇社区和107个农村社区商业的业态结构、功能设置、建设要点和发展步骤提出概念性规划, 实施现代商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2010年, 江阴市策应国家“扩权强镇”试点, 又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市中心镇要单独编制本镇商业网点规划的要求, 并将其纳入相关镇政府年度工作目标, 进行考核。到目前为止, 华士、长泾、青阳和申港4个中心镇和周庄、新桥、徐霞客等强镇已经完成镇级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 使得城镇商业发展走上了“合理布局, 有序建设, 健康发展”之路, 城镇建设开发项目推介影响力和成功率得到提升, 同时对商品交易市场项目实行前置听证论证制度, 规避了项目重复建设、商企恶性竞争的风险。
2. 推进城镇商业街建设。
贯彻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商业街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引导各城镇因地制宜, 加快老街改造, 华士镇形成“两纵 (和平路和自由路) 两横 (人民路和文星路) ”的井字型“商圈”, 引来苏宁电器、大统华购物中心和吉麦隆超市等大型商业网点;青阳镇的青水阳光步行街成为居民的时尚休闲广场;长泾镇的人民路中心街区和周庄镇的西大街中心街区成为镇区的商业中心;顾山镇的北国环镇路和徐霞客故里的明清风情街成为游客的美食天地;新桥镇的康定路绿苑步行街为欧式小镇建设增添了亮丽。此外, 周庄镇的宗言商业步行街、青阳镇的大源商业步行街、长泾镇的明清商业街和南闸街道华贸南闸商业步行街也已新建竣工。
3. 推进城镇社区商业建设。
按照江阴市人民政府相关意见, 江阴市初步形成以城镇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为核心、4个片区配送服务中心为节点、219家“农家店”为终端的现代城镇商网。各城镇结合城镇建设“三集中 (即:村镇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种植向合作社集中、农民生活向居住点集中) ”, 明确工作组织领导、建设标准要求和“以奖代补”政策 (对通过三星级验收的每个服务中心奖励10万元) , 城镇指导下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在全市实现全覆盖。
4. 推进城镇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
将城镇农贸市场商场化改造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 市政府召开云亭镇农贸市场改造经验现场推广会。云亭镇农贸市场原是一个大棚敞开式市场, 2010年云亭镇政府以免收该市场12年资产使用费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承诺向社会招标, 引来江阴市城乡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投资改造和运营管理, 不仅镇政府不用筹集改造资金且解决了令镇政府头痛多年的老旧市场改造问题, 企业得到较好的投资回报 (摊位费年收入120万元, 扣除管理费用, 毛利有60万元) , 而且从根本上解决该市场“脏、乱、差”, 改善城镇居民买菜和农民卖菜环境, 使得百姓满意,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至今该市已改造21个大棚农贸市场, 总投资达9970万元, 而市级财政只动用500万元兑付奖励。
5. 加强城镇商业项目招商引资。
市政府将各镇商业地产、商贸物流等服务业招商项目进行打包, 到香港、台湾、上海、杭州、大连等地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推介和招商, 并在江阴对外经济交流与合作大会上举行城镇商贸服务业招商专场, 吸引万达广场、恒生时代广场、金三角、海岸城等城市综合体落户城郊或中心城镇, 总投资额达84亿元。召开江阴市品质消费品牌恳谈会, 推出40个商业载体, Cartier、BOSS、DUNHILL等著名品牌专柜登陆江阴市场, 宝马、奔驰、奥迪等著名品牌4S店分别入驻周庄、夏港等城镇, 新增销售额10多亿元。
6. 加强城镇商业诚信建设, 实施诚信兴商工程。
成立江阴市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会同物价、工商、质监等部门, 重点对假冒伪劣问题较多的城镇, 联合开展明码标价、食品安全、保护知识产权、零售商促销行为和代币购物卡等专项集中整治行动, 对农家店推广“索证索票”商品档案管理、定期质量巡查等制度, 清伪除劣、打击假冒侵权违法犯罪行为, 呵护消费品质。同时, 设立消费者监督站, 开展“让顾客满意, 树商业新风”行业服务达标争先活动, 推行商品质量先行赔付制, 开展“店店无假货”创建活动, 表彰诚信经商先进单位和诚信楷模, 商贸服务各行业协会均订立了诚信自律公约, 向社会公布了诚信承诺, 切实把好农家店商品质量可靠这根红线。
7. 建设城镇放心工程, 提振百姓消费信心。
城镇不是强化消费秩序的盲区, 为了做好城镇商业建设, 必须像城市一样狠抓放心消费工程。首先, 实施放心肉菜流通溯源体系建设试点。按照统一采集指标、统一编码规则、统一传输格式、统一接口规范、统一溯源流程的“五统一”部颁要求, 将城镇3个屠宰加工中心、27个农贸市场和29家平价生鲜超市纳入全市肉菜流通溯源体系, 保障市民“幸福菜篮子”。第二, 实施“放心早餐”示范工程。建成8000平方米的“政府早点工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 153个连锁早餐售货亭实现城镇全覆盖。第三, 实施“放心酒”流通工程。出版《美酒·美生活》公益宣传期刊, 全市酒类流通经营者备案登记率和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执行率在无锡7区2市中名列前茅。第四, 实施“农家店”连锁配送示范工程。在督促承办企业履行质量管理承诺的同时, 鼓励连锁公司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向农家店直配模式, 也鼓励采用多级配送模式, 建设镇级物流节点, 增加城镇直营店配送功能, 有效提高村级店的商品配送率。
8. 以节庆促城镇消费, 以消费促城镇建设。
首先, 恢复庙会集场, 还节于民, 满足民生消费。从农历二月初八到五月初五, 传统庙会在该市半数以上的城镇轮流举行, 2011年17场庙会集场拉动消费5亿元, 其中“二月初八南门会”活动还引来10万无锡市民逛庙会。
第二, 挖崛地方文化, 创办节庆, 激发品质消费。引导各城镇根据地方自身产业特点, 创办双泾镇螺蛳美食节、璜土镇葡萄文化节、霞客镇河蟹美食节等特色节庆活动, 以此凝聚人气, 扩大影响, 促进城镇商业建设。“中华餐饮名镇”顾山镇通过举办金顾山美食节, 挖掘“八大碗”等传统佳肴, 打造“美食新天地, 活力金顾山”, 餐饮业一举崛起。
第三, 发挥比较优势, 承办赛事, 吸引旅游消费。月城镇利用江南水乡生态资源, 承办“中华龙舟赛”, 以“水韵新月城”特色发展农村生态旅游, 该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每年递增20%。今年五月, 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新市村成功承办了“2012世界厨王争霸赛”, 引来国内外美食家成千上万, 该村日均接待的旅游营业收入近300万元。
三、实践经验
从江阴市通过加强城镇商业建设, 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民消费内需的成功实践中得出以下三条基本经验, 可供县级城市城镇商业建设借鉴。
1. 建设城镇消费市场必须加强城镇商业基础设施建设。
将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纳入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做好规划先行、项目推介和政策引导, 鼓励工商企业资本和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镇连锁商业整合乡村“农家店”, 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商网。只有改变城乡二元流通结构和农村商业基础设施薄弱状况, 农村消费市场才能在方便农民日常生活方面实现开拓。其中城镇商业建设是关键一环。
2. 建设城镇消费市场必须提振广大镇民的消费信心。
加强城镇地区清伪除劣和食品安全工作, 保护城镇群众合法权益;落实商店诚信经营承诺、“索证索票”管理、定期质量巡查等制度, 建立商品质量溯源体系。只有营造让城镇消费者放心消费的良好环境, 城镇消费市场才能在满足镇民消费需求方面实现发育。
3. 建设城镇消费市场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地方文化。
一要还节于民, 恢复传统庙会, 同时要加强监管, 发挥庙会集场在扩大镇民消费内需方面的积极作用;二要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自身产业特点, 创办特色节庆活动, 发展城镇旅游业。只有大力弘扬和培育地方文化, 城镇消费市场才能在扩大影响下凝聚人气, 实现飞跃。
江阴市各城镇商业设施的大建设和大发展为江阴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在满足城镇居民消费的同时, 也促进了农村现代商网建设、推动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发展。但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各城镇商业设施建设的不平衡, 存在着各自为战的格局。希望江阴市有关职能部门要注意镇与镇之间的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城镇商业特色, 合理利用各镇潜力, 整合商贸流通建设的合力, 各镇之间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战略关系, 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江阴市城镇发展水平和扩大内需。
摘要:江苏省江阴市积极响应中央扩大内需的号召, 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 充分注意商业设施建设, 使商业建设成为城镇建设的重要内容, 通过城镇商业建设扩大了居民的消费。其主要特点是推进城镇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推进城镇重点重大商贸服务项目建设;加强城镇商业招商引资;加强城镇商业诚信建设, 实施诚信兴商工程;建设城镇放心工程, 提振百姓消费信心等。
城镇绿化建设论文 篇5
——三江镇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体会
十一五”期间,我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紧紧围绕“打造昌南商贸重镇、构建和谐平安三江”工作思路,以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全面推进新型农业产业化,全镇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
明确定位、扩张容量、打造精品城镇、带动产业发展
小城镇是城乡统筹的抓手,也是镇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三江镇在把握小城镇定位和建设目标时,充分结合三江镇实际情况,依托三江传统商贸繁荣和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镇域经济特点为突破口,在推进过程中,目标上突出“四快”(规划快完善、项目快完成、资金快筹措、成效快显著),措施上注重“三抓”(抓规划提品位、抓建设强功能、抓管理美环境),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镇区功能不断完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一)城镇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在严格执行2000——2020年总体规划的同时,做好了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抓紧完成镇区控制性详规的报批,镇区结构初步形成了“一座大桥(秀挹大桥)、两大市场(三江集贸市场和三江商贸城)、三大功能区(以前后万历史文化名村为核心的休闲旅游区、以三江集贸市场为核心的农副产品集散区、以三江商贸城为核心的小商品交易区)”的一江两岸城镇格局。通过科学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产业化,逐步把三江打造成为了“辐射能力强、带动效益好、集约水平高”的区域性商贸重镇和农副产品集散地。
(二)城镇服务功能更加完善。五年来、三江镇把小城镇开发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产业结合起来,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千方百计做大规模、扩张容量,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从而带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完善商业体系的建设,把商贸体系建设做为聚集资金,吸纳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蓄水池,作为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以市兴镇的工作目标,采取改建、扩建等方式引导各种经济成分、各方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市场建设,重点改、扩建集贸市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改进管理模式,成立了三江镇集贸市场责任有限公司,成功引进4500万元的三江商贸城的商业开发,通过市场的繁荣带动餐饮、交通运输业、小商品零售业等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向二产、三产转移,农民向镇民的转变;二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创新融资机制,多元筹措城镇建设资金,采取向土地生一点、财政挤一点、上面拨一点、向外引一点、民间融一点等多种模式来推动我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城镇承载功能。五年来,共投资1.6亿元,重点抓好了三江秀挹大桥、广三公路、秀挹大道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逐步形成了一座大桥、四条主干道的城镇框架。这些建设项目的完成,增强了城镇气息,提高了城镇品位和档次;三是加快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设。五年来,投入0.3亿元,积极稳妥地推进了三江中心卫生院的兴建、敬老院的改建、三江文化司法大楼、三江垃圾中转站、三江市场大棚建设、三江法庭、三江地税分局、三江农行分理处、三江信用社、自来水厂等一系列公共服务设施工程,大大提升了我镇的城镇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
(三)城镇环境面貌更加美化。一是强宣传,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整治内容等,不断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形成全员上阵、全民动手的强大社会声势。二是抓建设,提高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投入60余万元在主干道架设了路灯、铺设了人行道板,投入226万元深入开展“一大四小”工程,投资140余万元新建了压缩式垃圾中转站,投资70余万元修建了“万芳园”“学府苑”两个休闲公园。三是重管理,建立了专业对口、责权统一、高效有序的城镇管理队伍。把小城镇建设管理与开展城镇先进单位、文明居民的评选结合起来。突出抓好违法违规建筑、环境卫生、镇容镇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市场等专项整治,规范行人通行秩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镇形象。
通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经营、高水平管理,使小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承载力、支撑力、辐射力、集聚力不断增强,给三江镇镇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人气、商气、财气。“十一五”期间,我镇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13.2亿元增加到2010年30.1亿元,增长了128%;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734.3万元增加到2010年2360万元,增长了221.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4035元增加到2010年7563元,增长了87.4%;引进了盛强实业、瑞雪纺织等新项目21个,实际利用内资5.3亿元。镇域内工业企业数量由05年的280家增至39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形成了医疗器械、农副产品加工、服装纺织、机械制造等四大支柱产业。
借势扬势、做大做强、培植特色产业、促进城镇发展 小城镇的建设动力来自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是城镇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因此小城镇发展要始终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任何一个地区的发展都必须是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三江的特色产业就是蔬菜产业,在做大做强蔬菜这张牌做了大量仔细的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在做优蔬菜基地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村民种植蔬菜远近闻名,但无“精、优、特”蔬菜品种,更无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成功的引进投资2000万元、占地1016亩的三江源蔬菜有限公司的千亩连片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已完成规划、土地流转、沟渠、高标准大棚建设,一期工程已投产。该基地建成后年产量约1700万斤,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吸纳农村富有劳动力200个,可示范带动2000人从事蔬菜种植、营销。使之成为了三江蔬菜种植一大转折点和亮点。
二是在做强市场方面有所突破。三江有着江西乡镇级最大的产地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对市场改造和管理,完善市场信息联网、电子报价、中介机构等配套设施,市场年交易额达到7.2亿元,常年从事营销人员3600余人,小货车(2吨以上)1000余部,货运信息部6家,制冰厂3家,恒温冷库9家,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辐射功能和聚集效应。
三是在做大蔬菜加工方面有所突破。三江蔬菜加工厂纯属礼品经济,没有进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有蔬菜加工腌制窖400多个,但属于初级加工,完全没有形成真正的产品,通过内引外联等模式,松林村正在尝试蔬菜上超市、进市场发展模式。
四是在做活休闲农业方面有所突破。三江镇属南昌市一小时经济圈之内,充分利用三江的山、水、空气、土壤优良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家休闲、观光、蔬菜产业,成功引进了三江菜园、百花洲休闲垂钓中心、柏岗山农场三个农家休闲基地。
通过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做活商贸流通业,带动了周边众多乡镇种植蔬菜,辐射面积达8万余亩,涉及乡镇9个,每天运输人员到南昌达3000人次,年流动量70万人次,节假日、当墟时最高峰达到了3万人以上,成为了附近十几个乡镇的人流、物流、车流、信息流的聚集点,镇区吸引了外来人口1.5万余人到我镇务工就业、开店经商、购房居住,新增餐饮店50余家,个体户550余家。城镇化水平达到42%,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3.7:60.3:16.0.同时产业的发展和商贸流通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我镇土地资产的增值,镇区房地产产业蓬勃发展,土地价格逐年攀升(其中三江卫生院4.64亩地卖到960万,达到惊人的196万元/亩;房价达到2200元/平方米;临街店面价格由05年的4000元/平方米增加到1.5万元/平方米),成功地引进了三江商贸城、财富广场、幸福庄园等房地产项目。这些项目的建成大大加速了城镇框架的扩大,人口不断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城镇化、工业化、农业化相互带动、相互发展,促进了我镇经济综合实力大发展、大跨越、大变化,一座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充满魅力的新三江屹立在南昌的东南端。
城镇发展与社区建设 篇6
素有湖南“南大门”之称的郴州,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向内地改革开放的“过度实验区”,1994年撤地建市。但是2000年郴州市城镇化水平只有26.6%,同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6.1%,全省的平均水平为29.7%。可见郴州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新的时期,研究郴州市小城镇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加快城镇化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功能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十五”期间我国小城镇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县城和条件好的建制镇,着重扩大其规模,完善其功能。而要扩大规模一方面要做大、做强小城镇经济,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充分发挥其经济积聚功能;另一方面就要完善起居住功能,实现人口的集聚。鉴于郴州的区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
1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城镇是非农人口的聚居区,主要从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总体上是“二三一”结构 ,大部分城镇第三产业仍没有超过第二产业。有关数据表明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27%,而发达国家往往达到70%以上。郴州是一个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区域,1999年,农业总产值48.09亿元,工业总产值370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85.98亿元,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17%,可见郴州的第三产业的比重偏低。而国家统计局的专家研究表明: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1%就可新增就业岗位80万个,而第三产业总产值每增加1%可新增加就业岗位130万个,可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此外,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对于改善城镇投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城镇的硬件设施是城镇发展的基础,而软件设施是增强城镇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一个城镇即便其硬件设施好,但如果软件设施不行,其竞争力往往不强。
2推进住宅小区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型”生活方式的到来,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居住环境的好坏成为制约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其中居住区的建设是居住环境的优劣的基础。近年来郴州市新建了一大批住宅区 ,但是多为平房和散建的住宅区。这些散建的住宅区,电力,通讯,绿化,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物业管理也难以跟上,而且很不经济,难以达到资源共享,这是其一;其二,这些散建的住宅区往往呈单体现代化,整体一团糟,难以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对城镇形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三,散建的住宅对土地浪费严重,土地资源是很珍贵的资源,对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推进住宅小区建设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节约土地资源;有利于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有学者根据世界银行的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每投入100元的建设资金,可创造相关产业170--22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住宅便可带动130--150元的其他产品的销售,可见住宅建设对区域经济起推动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吸引力从而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化生活。总之,推进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扩大其人口规模,从而使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
二 积极开展社区建设,促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
1 社区建设的内涵
在“总体性社会”,国家掌握所有的资源,利用其行政手段,通过一个个的“单位”实现对社会的整合;而在“后总体性社会”即社会转型时期,单位体制解体,“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换,人口流动加快,下岗人员增多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加等,社区异质性增强,居民的需求不再依靠单位而是通过市场和社区来得到满足,社区成为居民的主要活动场所,社区也就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载体。因此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民政部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而后随着社会事务的复杂化,学术界和民政部一道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可见社区建设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范畴,在国外往往指社区发展,但两者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所谓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指导下,依靠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实现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协调发展。可见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2 发挥社区服务的“龙头”作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尽管有许多的说法,但比较认可的是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等。其中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动力之一。所谓社区服务就是“社区中的社会服务”的简称,指在政府倡导下,发动和组织基层社区成员在自愿、自助、互助的基础上,为提高社区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各种社会福利服务的项目。社区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社区里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老年人、下岗人员等;社区里的居民以及社区里的单位、企业等。具有福利性、非营利性和公益性等特征。社区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近两年郴州也开始社区的建设,但还是在初始阶段。就目前而言主要是推进社区服务的建设。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牛鼻子”,社区服务具有许多优势如收益快,污染少,最重要的是可培育社区精神。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我国7个城市的家庭对社区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家庭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很高,据统计预测,我国社区服务至少有2000万个就业容量,而目前社区就业人口仅为900万个。可见发展社区服务业可提供巨大的就业机会。因此就郴州来说关键要抓住社区服务这个龙头,毕竟社区服务涉及居民生活的许多方面,可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协调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3 培育多元化管理主体参与社区建设
广泛参与是社区建设的本质含义。从社区建设定义来看,社区建设具有“社会性”特征。它表明社区建设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情,也不是某个组织的事情,更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社区里所有的组织、个人等共同建设的过程,诚如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吴铎所说,“参与、分享”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理念;社区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整合社区内所有的资源和力量。政府是社区建设的指导者,对全局起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居民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居民的需求应该成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民间组织以其特有的优势,发挥着弥补政府功能的“空白”,积极推进社区建设。总之社区建设需要各方积极参与,然后共同分享所取得的成果即“参与、分享”。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政府确立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小政府,大社会”管理模式的实现仰赖政府职能的转换和社会组织的发育。而政府职能的转换与社会发育是相互的,没有大社会的发育就不可能实现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政府职能不转换,大社会难以发育良好。因此在城镇管理由政府主导型向社会自治型转换期间,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让民间组织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从而减轻政府的压力。为此政府应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多元主体管理模式中,城市政府依然是城市管理不可替代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营利性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则是配合政府为城市管理提供服务和物品的组织,它们的介入可以克服政府包揽管理事务的传统弊端而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与效益;社会公众则是城市管理主体中的基础细胞,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重要动力。
三 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走社会化市场化道路
城镇的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等严重制约城镇的发展。固然利用民间资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作为政府还应积极地发挥主动性采用新的方式来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大连的成功经验在于新的经营方式即经营城镇。经营城镇,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它要求城市决策者站在更高、更远、更实的角度,以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标,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业主管理者的身份,对所掌握的诸如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资产"的使用权、经营权、冠名权,以及相关权益进行市场化运作,有效解决城镇建设与管理中资金紧缺、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的一种新的思路和行为。可见经营城镇采用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对城镇的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实行有偿使用,其目的是更好的促进城镇的发展。由于实行有偿使用,可有效解决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投入短缺问题,可降低推进城镇化的成本,还可推进城镇建设体制改革。
小城镇绿化建设的思考 篇7
园林绿化是城市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生物多样性因素, 城市绿化不仅具备环境效益, 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美学、生态和社会效益。要在城市高标准建设小游园及园林绿化带, 在近郊建森林公园、风景林、防护林、公益林, 以此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合理布置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 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的有效措施。要以高大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为上木, 以半耐阴的小乔木或常绿灌木为中木, 以耐阴的小灌木作下木, 由下木过渡到地被植物,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了。
2 目前城市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 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 致使一些绿化工程不达标, 如小区内绿化, 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 必须要绿化, 但为了节约资金, 降低成本, 就请一些个体户, 胡乱种上几棵树, 铺点草, 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 景观效果差。 (2) 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 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 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 铺铺草而已, 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 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一个良好的景观工程需要设计者与施工者共同完成, 一个有创意的设计更需要精良的施工。 (3) 缺乏均衡发展, 在目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的一片呼声中, 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城市新区绿地的开辟, 城市中心区绿化、老城区绿化缺乏应有的关注目光, 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的“两极分化”也由此而生, “最需要绿的地方反而最缺乏绿色”。 (4) 片面追求“四季常绿”, 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 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一些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生长良好, 生态效应高, 能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植物品种乏人问津, 缺乏人文特色和地域风貌。 (5) “重建设, 轻管理”是园林绿化工作中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 政府主管部门对园林建设环节加大投入, 对后期管护投入微乎其微, 致使一些园林景观达不到预期效果。部分小区开发商重建设的目的是提高房价, 增加企业效益。 (6) 往往出现:土壤好不好, 能栽就行;基肥施不施, 不死就行;树坑不要大, 栽下就行。只重视最后的景观效果, 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不是很强调, 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 增加了后期维护管理的难度。
3 加快城市绿化建设的策略
首先, 应加强对园林绿化工作领导, 为绿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 正确处理绿化与环境投资的关系, 把间接效益与直接效益挂钩, 在保证环境与绿化质量的前提下, 牢固树立长期绿化的思想, 常抓不懈, 确保城市绿化建设上水平、上档次。
其次, 应鼓励各地设计建造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不能只顾绿地占有率, 好的绿化可提升城市档次。一个优美、整洁、绿意盎然的现代城镇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且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和精神文明程度, 从而也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现代城市建设应请专家对园林绿化作整体规划, 合理配置园林小区, 充分利用地方树种, 突出特点, 提高城市品位。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具有特点的城市绿地系统。
然后, 确定绿线范围, 对已规划和建成的绿地全部实行绿线控制管理;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城市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制度, 建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养护管理的招标投标、质量监督制度。
另外, 因地制宜地抓好小城镇绿化, 提高覆盖率, 让高质量的绿色生活惠及更多人。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 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营造园林绿化。城市规划区现有的林地、果园、茶园、草场以及河塘、水池等水面, 切实保护自然生态。要抛弃矫揉造作的园林趣味, 追求朴实自然的园林气息, 开展节水、节地型绿化, 应大力提倡屋顶花园、墙面绿化、垂直绿化、立体绿化等节地型园林形式, 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的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最后, 提高植物配置水平, 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我国地域辽阔, 各地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历史文物各不相同, 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应结合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保留城市自然环境、人文资源、民俗风情, 创造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风格和城市个性。地方特色主要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整合运用上。绿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保持有地方特色的植被, 按照生态、景观、游憩的要求, 建设绿化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 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在城市园林中得到体现,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景观。
从小城镇建设看苏州城镇化进程 篇8
美国经济学家曾预言中国的城镇化是影响未来世界发展大事之一。中国城镇化的走向将吸引世界的目光。如何以城镇化为契机,从而使中国的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所谓城镇化不仅是农民逐步变成从事非农产业的城市居民,而且指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对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005年,平均每个镇财政收入2211万元,比2000年增长130%,与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基本持平。全国小城镇财政收入共4179亿元,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3.2%。财政收入超亿元的镇有751个,一些镇的财政收入甚至大大超过一些县市的水平。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不仅为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率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2007年我国城镇化率达44.9%,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缩小到约5个百分点),而且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2005年平均每个镇拥有企业从业人员数量5444人,比2000年增长了35%,快于同期全国非农就业11%的增长速度,事实表明,小城镇的发展已成为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
一、苏州的小城镇发展与城镇化进程
(一)苏州小城镇的发展阶段与城镇化进程
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前,苏州与全国一样,城镇化发展水平长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及城镇化走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大的走势基本吻合,同时也存在明显个性特征,在苏南模式的带动下,苏州走上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就地城镇化的独特道路。
1. 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末,小城镇的粗犷发展阶段。
苏州市的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使百万农民实现了非农就业。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供电、供水、供气、交通、通讯、金融、信息、流通等提出了集中供给的要求,一大批小城镇迅速崛起,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各项功能逐步改善,吸引农民进入小城镇生产生活。这一时期的城镇化属于起步阶段,城镇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城镇应有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社会事业和城镇管理仍维持原样。截至1991年,常熟、张家港、昆山分别建市,全市建制镇个数增加到88个,建制镇非农人口占全市非农人口的比例接近30%。苏州市城镇化赶上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中后期,小城镇的加速发展阶段。
伴随着苏州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一些乡镇企业因发展需要,由分散走向集中,逐渐迁往设施较为齐全的乡镇工业小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给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使小城镇规模得到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小城镇因乡镇企业的到来也增加了人气,商业、服务业、工业、建筑、运输等行业全面发展,小城镇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现象。当时受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大多采用“集资建镇”的办法来筹集小城镇的建设资金。经过多年发展,乡镇工业小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力地推进了城镇化,这一时期的城镇化水平年均递增1.1个百分点,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同期水平。
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小城镇的重构阶段。
随着乡镇企业的改制,以“集团化、科技化、品牌化”为内容的工业结构调整使不少中心镇形成了产业集群,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发展空间,在中央和省政府选取若干小城镇作为国家和省级试点的基础上,苏州市政府适时出台了《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提出以构建特大城市(苏州中心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5个县级市城区)为枢纽、小城市(10多个中心镇)为基础的国际化、现代化区域城市框架,并通过乡镇合并、行政区划的调整,增强了一批重点镇的发展实力,不断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城市立法,制定出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法规,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等。近年来,苏州的城镇化水平年均提升3.7个百分点,成为苏州历史上城镇化速度最快的阶段。
(二)小城镇发展的趋势与城镇化进程
1. 对城镇化战略的正确理解
城镇化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城市是中心,中小城市是骨干,广大的小城镇是基础,各有各的作用,缺一不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才能使我国城镇化合理推进,所以,小城镇发展战略也是国家城镇化总体战略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
2. 重视发展小城镇是国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经济学家廖什的“中心地”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要想取得广泛的经济增长,就必须建立起一个由不同规模及功能的城市、镇及乡村所组成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其中,必须充分重视作为地区系统市场网络节点的小城镇的作用。
美国在工业化初期,主要发展了三种类型的小城镇:大都市边缘区的小城镇、城乡郊区小城镇和农村地带小城镇。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的小城镇在“二战”后发展迅猛,这些依托某种主导产业或资源的大城市的卫星城,成为缓解城市人口压力、解决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则突出强调了村镇示范工程。
3. 多元化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到来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的极不平衡,居住在大城市的部分人正在逃离城市,到城市近郊甚至远郊购买住房。如上海人到松江购房,苏州人到吴中、相城居住的大有人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应该进行小城镇建设。因为城市的人口过于集中,空气污染严重,向郊区小城镇迁移不仅是给自己寻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也是减轻政府的压力。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小城镇建设好了,可以为一部分城市人口向郊外转移提供条件。同时,一部分农村人口虽然已离开农业,从事非农产业,但是因为城市生活成本高、节奏快而不愿意移居城市和小城镇,这也给小城镇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小城镇纷纷开始恢复活力,在江苏、浙江等一些发达地区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专业特色小城镇。它们分别依靠兴办专业市场而发展壮大起来并名扬四海,带动了城镇产业和人口的集聚。此外,一些乡镇,例如江苏周庄、同里,浙江乌镇、西塘,充分依靠自身的区位交通、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优势条件,建立了旅游服务型、交通枢纽型、特色农业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尤其是苏州的小城镇因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开发区建设的推动,提高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公共事业设施建设水平等,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建设资金。各种设施的齐备为进一步带动小城镇、人口规模和空间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从而形成了像常熟市董浜镇、梅李镇的蔬菜交易市场、昆山巴城镇的阳澄湖大闸蟹交易市场、吴江盛泽的丝绸交易市场和相城区渭塘镇的珍珠交易市场、元和镇的家具交易市场。
(三)苏州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建设案例
有“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美称的渭塘镇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北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该镇以珍珠业和蛇类加工业闻名,建有近万平方米的“珍珠城”,交易辐射全国及海外。从一个边远集镇发展到今天被誉为“小香港”的重点中心镇,它的发展是苏州城镇化的缩影。
1. 以工业企业支撑城镇化发展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渭塘牢牢抓住工业经济的发展,在创新服务体系、优化投资环境的前提下,引导和支持企业做强做大。在资源配置、公共配套、技术支持和企业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培育扶持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如只有200多名职工的艾尔发(苏州)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占了员工总数的500%。2007年5月成立的江苏冰雪绒集团有限公司,一开始就与圣大保罗、鳄鱼等国际知名品牌合作,还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冰雪绒品牌。
2. 以经营城镇来带动城镇化发展
渭塘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发挥重点中心镇的作用,引入了经营城镇的新理念:通过拍卖冠名权来推动镇区道路建设,通过让利使用权来推动沿街商住房开发,通过减免有关收费来吸引城乡居民进镇经商。使得原来只有沿河一条小街的渭塘集镇形成了6条商业街,聚集着6家超市、580多家各类用品商店和100多家宾馆、饭店、歌厅、咖啡店;作为苏州市最繁华的13条街道之一的渭星街上开出了120多家品牌专卖店;总投资7000万元的永乐阳光俱乐部成了苏州城北最大的餐饮、客房、娱乐、健身一体化娱乐中心,来自本地城乡和常熟、无锡的消费者络绎不绝,原来的边远镇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夜城”,渭塘已经成为相城区乃至苏州市的北部新商圈。
3. 以生态型城市规划引导城镇化建设
根据最新出台的相城区分区规划,渭塘镇突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主题,围绕珍珠湖做文章,规划建设具有较高社会、经济价值,发展持续力强的新城市副中心。一方面,把展示渭塘镇自身特有文化产品的珍珠城和宝石城打造成商贸核心,结合珍珠湖的天然水景,建设市民绿色生态广场;另一方面,投资兴建中国珍珠文化博物馆,设计上突出自然意境,与散落在湖边草地上的蚌壳状建筑相映成趣,形成一个大型景观区。
二、苏州小城镇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苏州经过30年的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一个中心城市、5个县级市城区、一批重点中心镇组成的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镇群。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逆城市化”现象的产生给小城镇提供了发展动力,要把发展动力变为现实的发展力,则需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小城镇的发展特色问题
小城镇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由一定的优势条件来支撑。目前一般乡镇的人口规模在2—5万人,平均大概在3万人左右,镇区人口不过几千人,在建设上,一些规模小的城镇为实现所谓的“现代化”不得不采取几个一的小而全的对策:“一条商业街,一个广场,一片公园,一家娱乐中心,……”。城镇铺上柏油路、装上路灯、种植行道树,设置果皮箱。结果是人气不旺,行人稀落、夜幕未降、店门早闭,毫无诱发消费的环境和气氛。“城镇化”最重要的不是仅让城镇漂亮了、街道整齐了、基础设施完善了,而是要对城镇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带动城市核心地区的房地产业、商贸流通业、现代商务会展业的迅速发展。但现实的情况是在产业布局上容易一哄而上,不仅是每个县(市)区,就连镇村都有自己的开发区,容易引发恶性竞争。在项目的选择上,一家搞生态游,其余的也纷纷效仿,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小城镇的规划问题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从目前看,大部分建制镇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有的地方连集镇甚至中心村的规划都做得相当漂亮。但在相当一部分小城镇的规划和初步建设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有:第一,过分贪大求洋,好看而不实用。有些小城镇主街道规划成六车道甚至八车道,有的在目前镇区只有不到2万人的情况下按照15~20万人做规划,有的小城镇在镇中心规划出接近1公顷土地的绿地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耕地,由于规划过分超前,实际上也无法实现。第二,很多小城镇的规划实际上成了大城市的翻版。高楼大厦,层出不穷的“某某精品一条街”,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清一色的“水泥丛林”。在相当一部分乡镇领导人看来,“把马路让出来,把电灯亮起来,把垃圾收起来,把高楼建起来”等等,这就是城镇化了,就由农村变成城市了,这实际上是对城市的误解,是只看到了城市的躯壳,没有看到城市的精髓。第三,很多小城镇沿主干道的一侧或两侧向两个方向延伸发展,这种“规划”实际上是没有规划,不仅浪费了土地,城镇的功能也得不到发挥。应该尽快制止这种做法。而且,往往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随意更改规划的现象比较严重。乡镇一级主要领导的变动比较频繁,新领导上任后,对小城镇建设往往有自己的想法,从而对原有规划进行变动。频繁的变动使小城镇规划流于随意,缺乏长期性和严肃性。
(三)小城镇的管理体制问题
城镇管理水平反映了城镇整体形象,影响着城镇两个文明建设。“三分建,七分管”,“管理难”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政府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抓建设多,抓管理少,抓硬件多,抓软件少,只注重要成果、要效益,而没有从管理体制上真正把管理强化起来,与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要求,与以后城市政府日益繁重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任务要求都相差很大。
三、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思路
(一)形成特色、服务农业、发展农村
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地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而区域内资源禀赋的状况和该区域的区位优势是支撑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小城镇的特色产业的选择就应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区位优势是信息、技术、人才等经济资源集聚并产生规模效益的重要基础。当前苏州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可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促进小城镇的发展。第三产业能以较低的进入门槛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尤其适合于目前小城镇的资源状况。而且,第三产业范围很广,具有流通和服务的性质,第三产业的兴起,对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对改善农村的物质文化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小城镇是整合农村经济要素的重要载体,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形成种、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这些链条以城镇为载体不仅可以实现自身的发展,而且可以推动城镇建设。
(二)科学规划、正确定位、合理布局
为了更好地发展小城镇,要从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着手,在市域和县域范围内,全盘把握小城镇的发展规模和方向,突出重点,带动一般。应当通过规划,集中力量建设好县城和重点的中心镇。在规划中第一应考虑城镇的性质:经济发展较好的城镇,像张家港的锦丰镇和昆山的陆家镇,本身已经具有主导工业,或者是专业的集市贸易中心,就应当加强引导,促进发展;对于经济基础稍差的小城镇应主要是发展工业,增加总量,打好经济基础。第二要合理确定发展城镇规模。在总体规划中,通过研究经济的实际和未来发展能够提供多少就业岗位来决定。在研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时,应当从实际出发,既要看到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可能,避免盲目性。第三要十分注意环境保护和生态的改善。重点是工业污染的防治。在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中,还要尊重历史文化。国家要建设历史文化名镇,有条件的应积极争取。所有的小城镇在发展中都应当注意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小城镇建设的规模、水平和速度,取决于小城镇的经济实力,一定要量力而行。
(三)改革体制、完善职能、加强监督
要改革小城镇政府的管理体制,完善职能,理顺镇级政府和上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建立支撑小城镇政府功能运转的完善的财政体制,做到财权与事权相结合,使小城镇政府有能力也有动力,就要从有利于社区长远发展利益的角度出发,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革要以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职责清晰、管理科学、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城镇管理体系为根本目标,将城镇管理的职能配置搞得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序,真正建立起一个精干、高效、有利于建设事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何宇鹏张同升.小城镇发展对城镇化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及趋势.中国发展观察.2008/6
[2].苏州统计年鉴
城镇绿化建设论文 篇9
一、金融支持东部城镇群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 东部城镇群建设概况
邵阳东部地区位于我国东西向发展轴线———湖南省长株潭核心区和大湘西的结合部。范围包括邵阳市辖区 (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 、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的行政辖区, 总面积8843.5平方公里。2013年末, 常住人口442.76万人, 占全市的62.30%。地区生产总值634.9亿元, 占全市的69.98%。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总量, 邵阳东部城镇群都占据绝对优势, 是邵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13年末, 邵阳东部地区城市化率为37.10%, 高出全市2.97个百分点, 城市化率与全省水平相差8个百分点, 城镇化发展空间较大。
(二) 东部城镇群建设的金融供需现状
1. 金融供给现状。 (1) 金融机构网点万人占有率逐步萎缩。近年来,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均把业务重心向城市转移, 在县城及农村地区的网点设置和金融基础业务服务方面处于劣势地位, 新型金融机构数少, 金融机构网点占有率呈下降趋势。2011~2013年, 东部城镇群地区金融机构网点数分别为473、468、470家, 而同年度人口总数分别为503.11、510.86、518.37万人, 每万人占有网点数分别仅为0.94、0.92、0.91家, 不足1家。 (2) 融资渠道单一, 以银行授信为主。邵阳市东部地区融资渠道单一, 仍然以银行授信为主, 占比高达95%以上。2011~2013年, 我市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为274.77、323.41、409.24亿元, 其中银行贷款分别为261.87、318.65、391.42亿元, 占比分别为95.31%、98.53%、95.65%。该地区没有一家上市公司, 2013年募集企业债券资金12亿元, 私募股权融资4.37亿元, 占比约为4%。 (3) 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升, 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明显2011~2013年, 邵阳市东部地区的贷款不良率分别为9.9%、6.65%、4.37%, 分别低于全市4.09、1.53、1.30个百分点, 信贷资产质量不断提升。同时, 东部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建成市级金融安全区1个, 其他县也在争创金融安全区。 (4) 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近年来, 各金融机构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力度, 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2011~2013年, 我市东部地区共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贷款14.55、24.67、34.80亿元, 年均增速为55.31%;支持各类企业贷款80.81、110.15、127.55亿元, 年均增速达26.05%;各类创新贷款余额分别为9.45, 11.62, 13.95亿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21%, 相继推出了农民工创业贷款、创业贴息贷款、农业科技贷款等各类创新贷款。同时不断创新抵押担保方式, 开办权利质押、农机具抵押、仓单质押贷款。 (5) 金融需求现状。当前, 邵阳市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资金满足率不足80%,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资金满足率不足75%, 各类产业发展项目融资满足率不足60%。一是财政实力弱。2013年财政收入仅为85.04亿元, 在湖南省排名靠后。二是税收基础差。2013年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为27.11亿元, 在全省位次靠后。三是利用外资和市外内资少。2013年累计利用外资1.66亿美元, 利用市外境内资金489.23亿元, 分列湖南省第11位和第8位。
二、金融支持东部城镇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融资主体存在的问题
1. 政府部门。
当前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受到较大限制。一是我国《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债的限制以及《担保法》对地方政府担保行为的约束, 使地方政府不能作为法律上的债务人或担保方, 承诺还款的合法有效性存在不确定性。二是在贷款期间如遇到政府换届、体制改革以及行政干预等都有可能对贷款偿还产生影响。三是银行对各级政府财政性负债的规模缺乏有效的监控了解手段, 在贷款期间往往出现财政性负债过度增加或因不合理安排城建投融资规模和进度, 导致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四是国家文件均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严把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的关口。
2. 企业。
是企业自身实力较弱, 缺乏融资能力和意识。一方面我市企业发展起步较晚, 规模相对较小, 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抵押担保能力不足, 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 达不到银行的授信标准, 加上近年的金融危机, 出口受到较大影响, 企业经营效益出现滑坡, 还款能力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 企业的发展意识和融资意识不足, 满足于现状, 扩大再生产动力不强, 甚至以不借贷款为荣, 更谈不上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等其他融资方式的应用和开展。二是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融资中介收费高。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城镇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组织, 对于融资的愿望较迫切, 但是其所能提供的担保品仅是农村房屋产权、农村林权、集体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业经济组织股权等, 这些担保品目前不能实现公开流转或流转不强, 导致企业不能取得银行的授信。而一些企业即使能够取得银行授信, 但相关的评估费、登记费、管理费等加大了融资的成本, 他们宁可选择民间融资也不愿到银行贷款。三是社会信用评级机制的不完善以及政策性担保公司的不足。当前企业要从银行取得授信, 只能由授信银行对其进行信用评级, 容易导致信用评级的非公正性, 缺乏社会信用评级机构客观的评级。同时由于政策性担保公司担保能力不足, 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3. 个体。
主要包括城乡已有的个体工商户、普通居民等, 也包括新进城再就业创业的农民、返乡再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等。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以后, 每年需要转移几十万农村人口到城镇居住, 这些农村人口到城镇后需要再就业或再创业, 同时会大量增加住房、消费等信贷需求。在我市东部地区, 个体融资以银行信贷和民间借贷为主。在银行信贷方面, 个体融资也面临着自身资质不达标、贷款手续繁杂、贷款利率较高等系列问题;在民间借贷方面, 由于缺乏规范管理, 存在较大的风险。
(二) 融资对象存在的问题
1. 银行机构。
银行机构受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经营原则的约束, 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发放较为谨慎。一方面, 受信贷规模控制和其上级行统一调配资金的影响, 我市的银行机构每年的信贷规模很紧, 而未来5年东部地区至少需银行信贷资金投入1000亿以上, 这一目标的实现较为困难;另一方面, 由于信息不对称, 银行机构缺乏对东部城镇群建设投融资项目情况的了解, 对信贷资金的使用和落实情况较难追踪和评估, 同时由于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类项目投资收益率较低, 商业性银行机构也不愿意跟进。
2. 新型金融机构。
一是小贷公司。小贷公司主要面临资本金不够, 只放不存、业务量萎缩等问题, 同时由于尚未接入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征信系统, 业务开展存在许多障碍。二是担保公司。由于担保行业的高风险性, 国际上市场化运营的担保公司最终难以为继。我市东部地区的融资性担保公司6家, 其中政策性担保公司仅1家。
3. 民间资本。
民家资本实力雄厚, 是尚未发掘的融资潜力来源, 但当前民间资本的运作和管理混乱且潜在风险巨大, 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如何加强立法和监管, 引导民间资本合规、有序、高效、安全的运转将是缓解东部城镇群建设融资难的重要渠道。
4. 直接融资。
东部地区仅邵阳市城建投公司成功募集企业债券资金12亿元, 市区4家企业实现私募股权融资4.37亿元, 上市申报企业1家。直接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有:企业尚未达到上市标准、缺乏直接融资相关知识和经验、缺乏专业人才、经营管理理念滞后等。
三、金融支持东部城镇群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探讨
(一) 规范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
一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政府投融资平台进行严格清理, 规范其融资行为, 对不合规运作的融资平台坚决予以取缔或者整改。二是对规范运作、有充足还款来源的融资平台公司, 可以采用对其进行社会信用评级后再由银行机构依据其信用等级进行授信的方式, 银行授信资金确保做到专款专用。三是地方政府可成立专门的银政沟通部门, 定期对银行发布项目资金需求和落实情况、项目进展情况以及项目审批的权限、流程等信息, 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银行的审批效率。四是充分利用政府融资平台发行东部城镇群建设平台债, 增加平台债发行主体, 拓展政府融资来源。
(二) 提高直接融资的占比
直接融资能改善财务结构, 带动间接融资大幅同步增长。一是重点加强对拟上市企业和后备上市企业的发展和培育, 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支持其做大做强, 促进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融资。二是鼓励企业开展私募股权融资、债务性融资以及票据融资等, 不断开拓企业融资渠道, 提高直接融资占比。三是充分利用项目法人融资。如在市区组建投资主体多元化的项目管理公司, 拉动民间资本进入城建领域。
(三) 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金融机构要不断开拓促进东部城镇群建设的金融产品,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一是鼓励各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针对东部城镇群建设不同领域和阶段的融资主体提供差异化融资服务。如针对失地农民创业、首次购房、耐用品消费, 返乡农民工创业, 沿海转移产业, 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组织、新兴产业等, 特别是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户经营群体, 要大力支持城镇个体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发展。二是创新融资途径服务外向型企业。东部地区外向型企业发展迅速, 可以围绕发制品、打火机、箱包等优势产业, 开通绿色通道, 办理商品融资、出口信保、出口押汇、出口发票融资、订单融资、进口押汇、信用证等业务。三是采用授信团队模式。可依据企业不同类型成立大公司授信团队、中小微企业授信团队、国际结算贸易融资团队等, 全方位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与各种授信支持。四是探索开展“一县一业, 一业一策”的管理模式。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由金融机构市分行或县分行制定具体到县、到特色产业、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大市场或者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客户等不同群体的金融服务方案, 根据不同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金融资源情况和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立起分类考核的评价体系, 避免“一刀切”政策造成的负面影响。
(四) 拓宽城镇群建设融资渠道
一是东部城镇群建设的项目融资, 除传统的银行信贷外,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探索开展项目的委托代建、PPP公私联合开发、BT建设转让合作、BOT建设经营权转让等模式。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项目由于投资回报率较低与商业银行逐利的本质不吻合, 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量小很难满足这些项目的资金需求, 应重点放在政策性银行。三是多方引进和利用商业及民间资本。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 重点引进商业金融和企业资本, 如风险投资机构、大汉集团等, 同时出台《民间借贷管理条例》, 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发挥民间资本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融资的辅助作用, 缓解银行融资压力。四是引入保险资金项目投资。保险资金运用具有投资规模大、使用期限长、综合成本低的优势, 可以采取债权、股权、物权及其他可行方式投资我市东部城镇群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
(五) 完善金融机构体系, 加强监督管理
一是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 对在东部地区开设分支机构的股份制银行提供优惠政策, 推动农村信用社升级为农村商业银行, 增强东部地区的银行资本实力, 构建起多层次的银行业供给体系。二是由县级政府财政出资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 为参与东部城镇群建设的企业和个人融资提供可靠担保。三是引进新的保险、证券公司, 不断扩大保险在东部城镇群的广度和深度, 探索和推广“信贷+保险”模式, 同时规范开展证券投融资业务。四是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推动小贷公司向村镇银行转型, 完善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的金融运行环境, 拓展典当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五是加强对金融市场运行的监督和管理, 不断改善金融机构宏观和微观运行环境, 为金融支持东部城镇群发展扫清制度障碍。
摘要:本文以邵阳市东部城镇群建设为视角, 探讨了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 金融部门支持城镇群建设的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最后从规范发展政府投融资平台、提高直接融资占比、加大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金融机构体系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金融支持城镇群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机制问题。
城镇绿化建设论文 篇10
一、要制定乡村改造规划, 统筹推进乡村改造和建设
专家认为:“使城市与乡村生活之间恢复适当的平衡, 也许是现代人所面临的最伟大的任务。”当前, 搞好乡村城镇化建设, 发展农村经济, 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的战略性任务。过去, 由于对乡村建设统筹不够, 资金投入少, 乡村建设落后, 造成乡村与城市生活条件形成差别。因此, 制定乡村改造规划, 统筹推进乡村改造和建设, 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首要任务。
广西乡村改造规划的实施, 要体现实效性, 要实现短期、中期、长期的改造和建设目标;要致力于消除贫困, 促进地区平衡发展。实施乡村改造, 要有所侧重, 要优先扶持贫困地区。乡村改造规划要解决好当前的问题:⑴领导的执行力问题;⑵乡村建设规划问题;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⑷乡村建设机构、人员、技术和管理问题;⑸乡村建设资金问题;⑹乡村资源开发技术项目、资金引进问题;⑺农业技术和农民就业问题;⑻产业的合理分布和土地利用问题;⑼集镇建设规模和人口分布问题;⑽居民点迁移合并集镇问题。实施乡村改造规划, 以实现在一个区域内均衡分布一定数量的中小城镇, 并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连为一体, 这样可避免孤立发展城市引起的农村地区衰落, 可以使城市和乡村共同发展和繁荣。
二、要严格执行集镇总体规划, 并制定集镇发展规划, 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在集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认真制定目标明确的集镇发展规划, 这是推进乡村城镇化建设的前提。集镇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集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 既要有生产和流通规划, 又要有集镇效益和环境的规划, 做到经济建设、集镇建设、环境建设三者统一规划, 协调发展, 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效益。
一是集镇总体规划要严格执行。广西一些地方集镇之所以发展慢、建设水平低, 同规划执行不严格有密切联系。在今后的集镇建设中, 必须严格执行建设规划。因领导规划意识低, 随意或不执行规划建设, 使集镇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的, 要追究当地主要领导的经济责任和政治责任。对违章建设的, 要严肃处理, 以提高集镇执行规划的自觉性和有效性。
二是制定集镇发展规划要做到四个方面:第一, 生产和消费, 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筑造型与自然环境等都要考虑。第二, 集镇的经济发展, 如农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和服务业都要确定。第三, 集镇的社会发展, 如人口、就业、医药、卫生、托幼、养老、文化、教育、科技、消防等都要全面规划。第四, 集镇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如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供热、房屋、排污、垃圾、绿化等都必须安排, 以完善配套设施, 发挥集镇功能效力。
三是集镇的规划实施措施要得力。要根据集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 对本地农、副、工、商各行业发展的趋势, 人口和劳动力的流向以及集镇的功能特点, 来具体确定经济、社会和集镇发展的三大目标, 并确定分年度实施的措施。要落实实施规划目标责任追究, 加强项目督查, 加大力度推进项目实施, 努力实现集镇建设规划目标。
三、要加大集镇改造力度, 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集镇功能效力
广西集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集镇;第二层为农村集市。过去, 由于对乡村建设重视不够, 集镇发展落后。目前, 广西集镇形成了三种不同的人口规模:第一种, 边远和贫困地区集镇, 人口为800-2600人;第二种, 沿江和交通干线集镇, 人口为2700-5000人;第三种, 沿海和较发达地区集镇, 人口为6000-10000人。而农村集市上居住的多为从事农业生产, 非农业人口极少, 是以集市为中心而形成的生活圈, 人口为350-500人。
广西集镇虽然是乡镇政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但辐射能力弱, 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少。多数集镇与周围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都比较少, 制约了集镇的发展。尤其是缺少经济实力的支持, 大农业、小产业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变。目前, 大量滞留于农业的劳动力中, 有一定数量处于“隐蔽失业”状态, 农村劳动力尚未形成向非农业转移的规模。而那些已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 由于初始积累不足和生产技术素质低, 也只能进入劳动方式简单、以体力支付为主的产业, 如采矿业、原材料初级加工业和建筑业等。这表明, 农村经济还带有原始、落后的特征, 它在集镇建设方面的反映, 则表现为低层次、低水平的状态。因此, 要加大集镇改造力度, 集中资金投入。要划出若干“改造行动区”, 要加强经济结构脆弱地区集镇改造, 支持经济薄弱的地区开发建设。要大力实施集镇改造计划工程。第一, 集镇产业、就业工程。以开发产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村就业率为主要实施计划。第二, 农村生产技术培养工程。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目标, 培养农民技术队伍。第三, 提高集镇功能效力工程。大力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项目建设, 完善配套设施, 提高集镇功能效力。第四, 集镇扩大规模工程。根据当地资源条件, 做好集镇的发展规划, 扩大集镇规模, 提高集镇承载力。
要把“集镇改造计划工程”作为各级领导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作为广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发展良好势头”和践行“六戒”的重要内容来实施。
四、要改善集镇投资环境, 开发资源, 开辟农村就业门路
广西是土山、石山地貌, 平原土地面积少, 山区土地面积大, 因而, 多数集镇都处于山区。广西集镇资源丰富, 但长期以来没能得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集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落后, 有的集镇还缺水、缺电, 交通不便, 难以吸引投资商的开发建设。因此, 当前开发利用资源, 首先要改善集镇投资环境, 要制订集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计划, 政府要集中资金投入, 并分层次、分地区, 分年度实施计划。此外, 还要制定集镇建设激励政策, 在政府的支持下, 依靠集体和个人的力量, 大搞集镇配套设施建设, 提高集镇服务功能。要建成功能齐全、投资环境便利的集镇, 以吸引经济能人到山区集镇经商办企业。
广西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目前, 多数集镇工业、商业、服务业发展不起来, 集镇建设无经济支撑, 在实施集镇设施建设计划的同时, 各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 制订集镇产品开发计划, 把开发利用资源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 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地引进资金、项目, 大搞乡村工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搞活商业, 兴办各类服务业。当前, 要开发利用资源, 大规模发展地方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造纸业、木材加工业、制糖业、种养业。
第一, 要建设中小型水电站。有水力资源的集镇, 要根据当地生活用电和集镇发展工业、农业、商业和服务业的用电量, 建设中小型电站, 以解决集镇建设发展用电的需要。
第二, 要新建水厂。根据当地集镇的建设规模的用水需要, 如生活用水、发展工业用水、农业开发用水、农村种养等用水量, 要有计划地建设中小型水厂, 以满足当地集镇建设发展的用水需要。
第三, 要建设一个机械制配厂。要按照当地工业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建设一个既能制造又能修理, 产品多样、适合农村需求的小型机械制配厂, 为工业和农业生产服务。
第四, 要发展地方特色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一要努力开发特色产品, 使集镇形成生产规模, 成为地方特色产品的生产基地。二要开发农产品。广西农业资源丰富, 农产品品种多, 不少产品营养价值高, 要运用先进技术大力开发新产品。要支持个体经营者,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形成各有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
第五, 要建设中小型造纸厂、木材加工厂。广西山林面积大, 原始森林较多, 原木量大, 木材种类多, 近年来, 已有不少木材运往外地销售, 也有外地木材商和木材加工厂到广西林区定购。要依托资源优势, 发展林业生产。要在交通便利、土地征用方便、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建设造纸厂和木材加工厂, 以发挥林业在农村经济的优势。
第六, 要建设新糖厂。近来来, 广西桂西北农村地区改变了农业种植类型, 以种植甘蔗为主。很多农村地区在原有土地上大面积种植甘蔗, 每年甘蔗产量高, 这些甘蔗都集中运到辖区的县城糖厂。扩大甘蔗种植面积后, 由于糖厂原设计生产能力的限制, 加上农村地区运输路程较远, 糖厂又吸收不了大量的甘蔗, 很多甘蔗被积压而干水变质, 到榨糖时降低了白糖产量, 影响白糖的质量。因此, 要在农村甘蔗产区选择条件具备的地方新建一座糖厂, 以实现就近供应甘蔗, 就地榨糖, 提高白糖产量和质量, 以加快发展广西糖业。
改善集镇投资环境, 开发资源, 发展地方工业, 创办种类企业,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 以提高农村就业率。
五、要搞好集贸市场建设, 发挥集贸市场功能作用
目前, 广西多数集贸市场规模小, 功能效力低, 影响了农村商品流通。因此, 要搞好集贸市场建设, 发挥集贸市场功能作用, 活跃商品流通, 为农民进镇经商、创业创造条件。
集市居于乡村的中心, 是城乡之间一种初级市场, 又是接受城镇辐射的集聚点, 是“山中闹市”。因此, 建设好集市, 发展集市贸易, 不仅有利于打破封闭, 广开对外交流, 而且可以传递外界市场信息, 引导农民生产, 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商品意识, 逐步把农民引入商品生产洪流。现在, 一些地方依托集贸市场, 发展资源加工业和与农业有关的小工业, 取得了小本求利、由少到多、由小到大、滚动发展的经济效益, 使人们通过产品向商品的转化, 看到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能。当前, 发展集市贸易, 必须有赖于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因此, 一要加快乡村道路的建设, 形成交通网络;二要建设好集镇的水、电、通讯等必要的设施;三要加快发展饮食、旅店、娱乐、文化等服务事业;四要建立必要的储仓、各种加工设施;五要建立一个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经营网络。
集贸市场是农村经济的心脏, 每天吐纳着大量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品, 以及来自远方的日用工业品, 对广大农民发展商品经济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人们可以通过集贸市场, 看到农村未来的经济发展。同时, 以服务集贸市场而经营的各种企业, 既能“消化”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造就一支“离土不离乡”的新型农民, 又能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活跃商品流通, 从而推动集镇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繁荣农村经济。
六、要大力扶持贫困地区集镇建设, 增强集镇自身发展能力
广西贫困地区集镇多数处于少数民族居住地域中心, 这些民族多是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 由于历史、地理、经济原因, 集镇交通不便利, 生产仍处于落后状态, 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 集镇发展受到限制, 自我发展能力弱。目前, 这些集镇出现“四少”:一是公共福利设施少, 就是文化设施缺少, 购物商场缺少;二是生产设施少, 就是缺少生产经营企业, 无规模经济;三是服务设施少, 就是为群众生活服务的各种服务设施少;四是基础设施少, 就是缺少供水、排水、供电等设施。
城镇绿化建设论文 篇11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教师编制和数量紧缺
一是地方接收企业学校教师但未落实教师编制。2009年国企改制时,原四冶、贵电、十五冶、塔桥园艺场以及市属农、林、水场(库)办学校620余名教师整体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但这么多教师编制至今未落实。二是学生就读结构性转移造成城区学校教师缺乏。2008年,全市城镇中小学生数为71510人,占总数的42.68%;2014年,城镇中小学生数为127480人,占中小学生总数的76.47%。但城乡教师编制自2008年以来一直没有调整,致使城镇中小学校教师缺编。近年,因教师匮乏,生师比过大,城区小学平均班额57人,初中平均班额54人,均超过标准班额要求,“大班额”问题难以破解。三是超编使用教师。目前,中心城区(不含余江县、贵溪市、龙虎山风景区)小学生24544名,按照45人班额标准、每班配备2.5名教师,应配备1363名小学教师,但中心城区实际在编教职工只有1057名(含农村147名),聘用临时代课教师现象依然存在。目前,由于编制紧缺,各县(市、区)为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不同程度存在聘请代课教师,个别县市区还存在财政补贴代课教师待遇,势必带来新的代课教师问题。
(二)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公共资源紧张
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普遍存在生均占地面积不足现象,接纳学生数已近饱和。如此导致部分进城务工学生无法进入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被迫选择民办学校就读。虽然民办教育减轻了部分中心城区学校就学压力,但民办教育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能力提升渠道有限;教师待遇低,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势必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下降。
(三)全市教师性别年龄结构不合理
一是小学教师性别结构失衡。男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38.9%。小学教师性别失衡,对学生的身心教育也是一种缺失。二是教师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全市45岁以上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40%以上,而其中小学45岁以上教师则占全市小学教师41%,中学45岁以上教师占全市中学教师56%;全市50周岁以上教师达1801人,近5年临近退休人员1077人。
(四)农村学科教师需求矛盾突出
一是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优秀教师匮乏,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仅为35%左右。二是农村学校学科教师结构性缺失。近年农村学校规模缩小,教学点增至177所,个别教学点班额只有2~3人。由于班额过小且点多面广,没有更多教师编制用于农村教学点的音、体、美和计算机教师的招聘。三是农村学校教师的工作负担重。农村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十分普遍,甚至部分寄宿制学校教师还要承担学生安全管理和照顾生活工作,大多数农村教师觉得责任和精神压力远远重于教学。近三年全省统一招聘的教师,80%的岗位编制都用于农村学校,但因交通、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相对城市较差,致使许多年轻教师、优秀教师不安心,留不住。
(五)全市教师职称评聘矛盾突出
目前鹰潭市高级职称教师2024名,有735人未聘任;取得中级职称教师4872名,有1387人未聘任。其中,全市现有小特高级资格教师193名,已聘73人,占全市小学教师总数1.4%,低于省定的2%聘任比例。主要原因是由于农村小学规模缩小,教师编制不足50人的学校难以按2%比例全部聘任。余江县、贵溪市、月湖区教育系统实施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中的岗位晋级,因财力问题暂未兑现工资。此外,目前实行的教师职称职务评聘分离制度,因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标准及比例的限制,以及已聘任中高级职务的教师岗位职数使用周期长,导致后续已取得中高级职称的教师难以聘任相应职务。
二、“调整编制、挖掘潜力、民办补充”破解教育困境
到2020年,鹰潭市城镇人口数或将突破80万,预计城镇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33万人,城镇教师编制问题亟待解决。根据全市城乡教师核定编制实际,通过采取“调整编制、挖掘潜力、民办补充”的措施,随生源变化合理调整教师编制,提升教师编制使用效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及管理,切实解决教师职称评聘矛盾;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办学,优化城区义务教育办学结构;推动教育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镇适龄人口有学上、上好学,树立“学在鹰潭”的教育品牌。
(一)合理调剂教师编制
从实际需求来看,城区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阶段教师缺乏,较为突出的是市直学校、高新区学校、信江新区学校。因此,可在全市范围内调整教师编制。一是根据教育发展需求,实行教师人事动态管理。未来五年,随着信江新区、高新区生源增长,逐步从县(市、区)空余编制或农村初中学校富余编制中调剂部分编制用于信江新区、高新区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等教育经费投入随生源变化,教师编制调整由市级财政统筹配套保障。二是市直教育系统根据编制总量自我调节,解决部分学校编制问题,即从鹰潭市实验中学、鹰潭市职中调剂教师编制到紧缺学校。三是月湖老城区及新城区学校教师编制从区内农村初中学校调剂。在全市教师编制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不会额外增加财政支出。
(二)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体制机制
一是扩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范围。推行教师“县管校用”,由设区市、县(市、区)根据辖区学校实际需求统一调配教师,教师在编不定岗,在区域内交流轮岗,确保教师配备城乡均衡,使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二是推进教师资源配置管理改革,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增强教师职业激情。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禁公办、在职中小学教师从事有偿补课、校外办班;开展清理“吃空饷”常态化,严禁挤占、挪用、截留教师编制等现象发生;同时采取适当政策,鼓励支持退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讲学;完善高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制度,扩大农村骨干教师脱产培训的规模。四是深化学校后勤改革。在不突破现有编制总量的情况下,争取同级财政支持,鼓励城区学校和规模较大学校深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逐步压缩工勤人员编制使用,扩大学校专任教师比例。五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改革试点市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探索“一校多区”的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鼓励城乡教师在线互动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努力扩大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
(三)扶持社会力量办学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落实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制度,完善符合教育特点的学校教师职业资格标准。二是将民办学校教师纳入管理范围,对民办教师进行培训、开展继续教育,提升民办教师综合素质。三是加大教育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举办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类学校。四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教育公共政策,在财政扶持、政策优惠、师资建设等方面,保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平等的待遇,促进民办教育多层次、多样化发展,缓解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压力。首先根据民办学校生源数,按标准足额拨付免杂费补助、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专项资金等经费。其次按照属地原则,从教育费附加中对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进行补助,补助人数控制在民办教师总数的30%以内,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全市预计每年需补助资金810万元,其中市本级每年需补助资金165万元。再次从市本级教育费附加中拨出100万元设立市本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对市直民办学校(不含幼儿园)进行扶持;各县(市、区)设立本级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帮助改善本级民办学校办学条件。
(四)注重紧缺学科教师编制使用
一是义务教育教师招聘以农村为主、城区为辅。城区学校教师的补入主要通过遴选农村任教3年以上的优秀教师,激励农村教师素质提升,通过优秀教师交流轮岗方式促进农村学校发展。二是提高教师招聘准入门槛。推进小学教师学历专科化、初中教师学历本科化,部分高中教师学历学位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三是招聘教师时优先考虑“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同时限定音体美专任教师不得转教其他学科。四是对学科教师结构性缺编矛盾突出的学校,实行“先补入再上编”的办法。如根据学校当年或两年内退休的教师数量情况,适当补充新教师数,待新教师试用期满合格、到龄教师退休空编后再为新教师上编。
(五)切实解决教师职称评聘矛盾
一是根据《关于江西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用足省定岗位设置职数,并在一定程度上向农村、边远地区倾斜。二是按照控制总量、消化存量的原则解决教师职称聘任问题。对距离退休不足5年的教师,已聘相应职务满5年的,可不占现聘等级岗位数。长期在教学教研一线,享有较高知名度,为本市中小学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近五年获得省级特级教师、享受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省级学科带头人、省级以上模范教师或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一等奖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等荣誉称号(奖励)的中小学教师;在农村中小学连续任教满30周年或在艰苦边远地区农村学校连续任教满25周年的教师,如单位无空岗,可先行办理聘任手续,今后通过自然减员消化达到平衡。三是以县(市、区)为主安排新增聘任中高级教师预算支出。按照当地现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标准,全市每年需要安排新增聘任中高级教师财政预算支出约242万元。
(六)超前谋划义务教育规划发展
将教育事业项目规划纳入设区市“多规合一”,与城市建设、人口增长规划同步开展。加大教育投入,通过改、扩、迁建城区义务教育学校,超前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提高城区学校招生接纳能力,进一步调整新增城区教师编制,满足学校未来教学要求,促进城镇化教育服务功能提升。
城镇绿化建设论文 篇12
一、寿县新城区建设现状
(一) 寿县概况。
“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 淮河中游南岸, 八公山南麓, 依八公山, 傍淮、淠河。东邻长丰县、淮南市, 西隔淠水与霍邱县为邻, 南与肥西县、六安市的金安区、裕安区毗连, 北和凤台县接壤、与颍上县隔淮河相望。寿县为六安市辖县, 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寿春镇宾阳大道与楚都大道交叉口, 距六安市区107千米、省会合肥市区114千米, 全县国土面积2, 948平方千米, 人口139万人。
(二) 寿县新城区建设发展定位。
城市的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也是一个城市规划编制第一阶段的工作。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重头戏, 但是寿县作为人口大县, 在面积2, 986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拥有25个乡镇、137万人。如何加快寿县城镇化发展, 是寿县县委、县政府迫切需要破解的一个大问题, 而突破点就在于寿县城镇新城区建设。根据寿县县城总体规划 (2013~2030年) 的要求, 该规划明确追随安徽省县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将规划分为县域、规划区、城区三个层次, 其中寿县城区包括现有建成区 (寿州古城、城南新区、寿县工业园区等) 、八公山乡集镇以及规划城区的新拓展区等, 新城区建设的步伐在逐渐加快, 在古城墙之外的建设也在逐渐完善。
(三) 寿县城南新城区建设现状
1、总体现状分析。
寿县中心城区被城墙包围, 主要在护城河以内的区域, 整个老城区呈四方状, 十字街道将老城区分为四个街区, 东南西北街区尽头各有一个城门。目前, 寿县城区主要分为两大区:城内和城外, 由于寿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历史传统, 按人们的习惯将城门以外的所有区域称为城外, 城墙内区域称为城内。
2、城南新区现状。
城南新区主要指南门通淝门之外的东南部, 城南片区是县级中心所在地, 城区空间拓展的主要区域, 集中了县级行政办公、商业商务、文教体育及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功能, 规划占地17.5平方千米。通过近几年对城南新区的开发建设, 目前寿县城南新区已经初具规模, 目前已经按照计划建成活动中心、行政中心等多项功能项目。寿县一中、寿县二中、城关医院、城市建设局等教育、医疗、行政一系列建设;完成了房地产招标小区建设, 吸引了新城区的人口居住, 提高了人气;交通设施方面, 城南新区的公交线路逐渐增多, 公交运营时间不断完善, 城外新区基本框架已经拉开, 市政管网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该区域地势平坦开阔、人地矛盾不突出, 有利于城南新区建设。按照寿县县城总体规划 (2013~2030年, 近期 (2015年) , 寿县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为2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为21.6平方公里;规划中期 (2020年) , 寿县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为26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为27.6平方公里;规划远期 (2030年) , 寿县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为4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为41.9平方公里。
二、新城区建设发展综合评价
(一) 新城区与老城区的关系。
寿县新老城区距离适中, 为了缓解城内交通拥挤、用地紧张的压力, 保护古城墙, 促进古城内环境改善及旅游业的发展, 寿县城外新城区的发展对新老城区发展皆具有促进作用;寿县老城区与新城区在功能上具有相对互补性, 如老城区建筑设施配套健全, 民众对老城区归属感更强, 新城区建筑设施条件较好, 人地矛盾与老城区相比较弱;寿县新老城区之间同时存在一定的竞争性, 老城区在教育、医疗、办公等职能受新城区崛起的影响逐渐削弱, 原本的商业集聚慢慢呈现空心化;老城区历史悠久, 文化气息浓厚, 生活方便, 更宜居住, 而处于南门外的新城区缺乏人气, 虽然在房地产、教育、行政、休闲娱乐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在不断完善, 但在建设初期配套设施不齐全, 导致寿县县城居民大多数不愿意在新城区居住。
(二) 新城区建设对周边乡镇城市化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寿县在新城区建设的过程中, 新城建设选址主要是在郊区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位置, 靠近周边乡镇, 利用新城区发展建设, 推动周边乡镇各行各业的发展, 人口的集聚, 进一步拉动内需, 周边乡镇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 周边乡镇的城市化也将得到不断的加深。其二, 新城区建设的过程中, 城市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周围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也会得到提高。
(三) 城区建设与老城区文物古迹保护。
寿县是皖中地区极具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寿县古城墙、楚考烈王墓、廉颇墓等著名古迹。随着近些年来老城区的开发, 很多历史古迹受到了不可修复性的破坏。新城区建设以后, 城区居民大部分将搬迁到新城区, 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在新城区建设, 这对于老城区的发展和诸多文化古迹的留存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新城区建设后, 位于北部的寿县将会是旅游经济区的核心, 老城区将以发展旅游业为中心, 推进整个地区经济的有效性发展。
(四) 新城区建设与周边生态环境。
新城区建成后, 老城区城市改造完成, 拆除老城区一些原有的老旧设施, 建设城市绿地, 加大老城区的植被覆盖率, 建设老城区旅游生态。同时, 九龙花园的改造完成, 大大改善了寿县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 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以寿县和双桥为中心, 完成周边城市绿化建设。
三、寿县新城区建设发展预测分析
根据《寿县县城总体规划 (2013-2030年) 》规划:至2030年, 寿县县域形成“一纵三横三区, 一主一副”的镇村空间格局。该发展轴是城镇化空间和功能集约化发展的主体功能带;是县域工业和第三产业布局的重点轴, 是协调区域发展、拓展城区空间以及产业集聚和交通的主要空间载体。三横是指城市发展中形成的三条东西向的主要交通线。寿县城区为北部旅游区的核心, 安丰塘和瓦埠湖为中部农业区核心, 新桥国际产业园为南部空港经济区核心。寿县为中心, 炎刘镇则为副中心的发展框架。
在县域镇村职能结构发展过程中, 中心村人口将大于500人。引导中心村按照新型社区建设聚集人口大于2, 500人。生态环境质量控制目标, 是环境质量指标将达到国家相应标准。县域生态网络格局, 以瓦埠湖、安丰唐和八公山生态区的三核和县域主要四条水脉。县域空间管制范围方面, 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用地不规范, 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城市用地规模未经合法审批, 擅自侵占其他用地或者审批手续不合规等现象。在矿山开采等企业用地中, 其开发必须依照规定并集中于工业区方便管理。控制八公山区土地开采, 保护林区绿地, 提高植被覆盖率, 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确保土地面积, 保护耕地资源, 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公共交通方面, 公交线路网密度将大大得到提高, 公交枢纽建设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新城区和老城区的交通网能够得到完善。
老城区的建设过程中, 平衡城区建设用地,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等用地比例达到合理, 使得各项建设能够快速、高效地发展起来。
摘要: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飞速发展过程中,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 土地资源不断从农业用地转性为非农建设用地。本文以安徽省寿县为例, 以古城寿县城南新区建设战略目标为起点, 总结新城区发展现状, 从中探寻新城区建设的经验和启示;同时, 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城镇新城区建设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做出综合评价, 对如何促进寿县新城区建设与土地城镇化发展提出预测分析。
关键词:新城区建设,综合评价,预测分析,寿县
参考文献
[1]唐秀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路径探索[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3.3.
[2]周晓艳, 汪德华.土地财政的制度背景及财政管理[J].财政研究, 2012.10.
[3]付洋.新老城区协调发展研究——以贾汪新老城区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 2015.3.
[4]王开队, 刘强.试论寿县城市文化名片的打造[J].合肥学院学报.2011.28.2.
【城镇绿化建设论文】推荐阅读:
城镇绿化09-08
城镇绿化现状08-08
小城镇园林绿化建设09-04
小城镇建设与园林绿化09-02
农村城镇化建设论文09-30
城镇化和谐社区建设论文05-16
城镇污水建设05-25
边境城镇建设10-16
山地城镇建设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