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竞争力

2024-09-02

产业结构竞争力(精选12篇)

产业结构竞争力 篇1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区域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也是严峻挑战。各地要清醒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把握机遇,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以存量吸引增量, 调整存量结构, 优化增量布局, 率先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挖掘地方优势资源, 推动产业特色化发展, 形成比较优势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产业价值链不断分化集聚, 相同的产业领域和环节在特定区域上集群发展, 不同的产业领域和环节融合发展, 有利于降低成本, 互通信息, 共享资源。区域加快发展要遵循区域专业化、产业集聚化的理念, 准确把握区域产业定位, 立足于发挥资源优势, 充分挖掘区域的自然资源、科技、人才、信息、区位甚至文化层面的各种优势, 在传统产业特色的基础上, 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不断调整、优化和升级产业的档次和结构, 推动产业的集群和发展, 培育壮大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特色产业集群, 形成社会化生产网络, 提高产品竞争力, 提升在区域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 反映城市特色和发展需要, 体现现代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发展的要求, 建设大市场, 发展大贸易, 搞活大流通, 完善市场功能, 促进市场体系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构建开拓、开放、诚信、具有经济理性的文化支撑体系, 以及建立多元金融支撑体系等。挖掘文化价值, 把打造品牌与提升区域竞争力统一起来, 打造专业市场品牌, 发展有特色的专业市场, 全面提升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积极培育新兴业态,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技术服务业

服务业的效率对整个经济链条的效率影响很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不上去, 传统服务业也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经济结构不会合理, 整个经济增长的质量就难以提高。要积极探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路径, 通过培育市场、政府采购、组建产业联盟、完善产业政策等手段, 重点发展由从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上分解出来的产业形态, 如研发、设计、测试、咨询和技术交易等;重点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服务业的融合渗透, 加快信息化的发展,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银行、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由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催生的新兴服务业, 如互联网产业、3G产业等。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基础设施体系进行改造升级, 建设数字化城市, 提高基础设施水平, 为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提升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 积极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等有潜力的产业。要使现代服务业在区域内形成新的集聚, 成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组成, 成为地方经济重要增长点。在做大服务业总量的同时, 提高服务业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增长方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 是发展观的具体表现。转变增长方式, 就是要按科学发展观要求, 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 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 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益,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实质是通过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 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从而降低发展成本, 以更小的代价实现更大的发展。区域转变增长方式,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在需求结构上, 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 向消费与投资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共同拉动的转变;在要素投入上, 向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的转变;在产业结构上, 应实现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 向工业、服务业共同带动的转变。应积极构建产业集群, 构筑关联度高、配套齐全的产业链, 以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要大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突出、核心能力强大、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和一大批强、精、专的中小企业,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要切实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发展经济的主线,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 发挥传统服务业劳动密集的比较优势和现代服务业的后发优势, 形成竞争优势, 同时以先进适应技术改造和转化制造加工业, 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 提升经济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 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

各地要充分利用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转移的机遇, 有选择地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层次,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在注重吸收引进技术的同时, 也要抓紧建立与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 不断提高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 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要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完善企业技术中心, 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的投入, 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良好机制, 促使企业大幅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推动企业专利战略的实施, 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有重点地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 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鼓励企业的研究机构主动转移, 到科技创新活跃的企业, 从中吸收先进的技术创新成果, 然后把先进技术引回来, 提升加工环节的科技水平。努力推动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重点突破, 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不断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以人为本, 重视发挥各类人才尤其是技术工人的能力

各地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把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战略资源, 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 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完善适合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为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大力倡导企业家精神, 倡导鼓励创新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 形成有利于优秀企业家充分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优秀人才, 包括顶尖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 努力推动形成海外优秀人才回流创新创业的潮流。人力资源开发, 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注意发展职业教育, 要重视员工的技术培训, 要采取有效措施, 吸引、培养、留住人才, 建设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要鼓励高技术企业的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探索运用包括股权、期权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使人尽其才。

创新管理体制, 加大财税等政策扶持力度

应重新研究旨在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扶持政策, 在税收减免、财政支持上向研发、孵化、示范、带动等方面的功能倾斜, 形成明确的政策导向, 推动区域向自主创新核心功能区转变。要充分保证区域的发展空间, 把区域的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解决目前许多园区用地严重不足的问题。对区域用地实行质量控制, 不再实行规模和指标控制, 只要符合研发、孵化、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等创新用地要求, 可优先满足供应。完善各类质量、安全、环保等法规和标准, 强化执法体系, 提高执法能力;强化对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鼓励技术创新;打破市场垄断和市场封锁, 维护市场秩序。政府要注重制度创新, 不强求政府部门上下对口, 在行政管理体制、开发建设模式、党政关系等方面允许先行先试, 积极推进“小政府、大服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努力营造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制度体系。严格落实行政许可法, 切实加强政府部门的廉政建设, 增强服务意识, 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制度, 打造阳光政府。要通过进一步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等, 创造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

总之, 各地应正视自身优势, 准确定位, 立足于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 优化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竞争力 篇2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机理提升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区域)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却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创新程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低的一系列问题。为此,克服产业发展中的“五低”障碍,从理论上认清产业集群的本质尤其是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对于区域经济管理层的公共经济政策选择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它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概念,是由区域内产业的资源、技术、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要素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主导优势。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从作用机理上看,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竞争合作途径。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大量相关企业间存在着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通过竞争能提升集群成员的竞争力和整个集群的效率。同时,集群企业间又开展着如联合研发、联合采购、联手建设区域品牌、联合开拓市场、联合融资、共同打造产业链的各种层次的合作。

2.规模经济途径。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以下两种挑战:其一,规模不经济问题,即企业规模有一个合理的内部边界,若超越这一边界,往往因规模过大导致组织失灵、管理成本上升;其二,遭遇法律壁垒问题。而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一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可以在避开上述壁垒的同时获取规模效益,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

3.创新激励途径。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效果显著。一方面,集群企业的独立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集群企业的集体创新,可以通过联合各自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共同开展创新工作,成员企业的研发资源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有效配置,减少重复性投入,共担研发成本与风险,提高创新效率。

4.区域品牌途径。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品牌的辨识促销效应,一旦建立了知名的区域品牌,就有利于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辨识,区域品牌产品就可以凭借良好的品牌认知来扩张市场,由此可以明显节约营销成本;二是区域品牌的品牌伞效应,一旦区域品牌建立起来,群内企业就可以以这一品牌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壮大集群产品队伍,丰满优势产品线,甚至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新产品就可以在区域品牌的大伞荫蔽之下减少市场开拓的成本投入与可能风险

5.资源集聚途径。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具有资源集聚效应。一旦集群形成,以集群的早期发端企业为核心,就会吸引群外与产业有直接联系的高等要素如资本、技术、企业家等加入到集群中,壮大集群实力。

四、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思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1.明确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国内外成功的集群实践表明,完全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无法保证集群的健康成长,适度的政府参与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明确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尊重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以“引导、扶持、服务”为己任,是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制度与政策安排,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使其发挥带动作用;与成员企业共同打造区域品牌,创造品牌资产;提供质量监管、信用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以促进集群成员间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提供信用担保、组织会展、市场信息、咨询服务;鼓励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广泛合作;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2.科学地制定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很难做到产业发展上的均衡,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在刺激自发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突出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切实避免以“堆”代“群”,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性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3.加快技术进步,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我国区域产业布局中主导产业技术含量还比较低,因此,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还应注重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互动创新,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4.明确产业集群战略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应有地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区域产业的低成本或差异化优势,而这种低成本与差异化要持久就必须依仗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与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因而,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体系,打造产业价值链,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各地区应将产业集群战略放在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地位,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此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依靠传统产业政策无法解决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郑胜利: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4,(3)

产业结构竞争力 篇3

优化;产业组织;产业集群;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66-02

一、运用“SCP分析范式”探究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弱的原因

(一)市场结构(Structure)

1.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基本呈现为寡头型结构:轻微载货车、轻型客车是比较典型的竞争型结构;大型客车介于竞争型和多厂商并存的寡头型结构之间;重型、中型和微型载货车接近于两家厂商并存型寡头,中型客车具有以厂商居优寡头的特征,微型客车比较接近于三厂商并存的寡头结构;轿车市场是比较典型的寡头结构;农用车正在由竞争性市场向寡头市场过渡。

2.市场较为封闭。相较于美国、欧洲许多国家的开放型寡头结构,我国的汽车进出口量都非常小,属于封闭型的寡头市场。

3.纵向一体化程度高。整车企业大多拥有自己配套的零部件生产,整车与零部件的专业化分工合作程度非常低。

(二)市场行为(Conduct)

1.价格竞争: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同类型汽车,且不轻易降价,不随便进行价格竞争,更多的是采取价格策略的“合作”,大家都不降价。

2.产品创新:企业大多不热衷于开发新产品,产品品种少。

3.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存在进入限制和目录管理,新竞争者不能自由进入,现有企业也不轻易进入同行的产品领域,而且企业的退出意愿不强。

(三)市场绩效(Performance)

1.产品品种单调,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小,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2.产品质量同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

3.生产者不能实现规模经济。

我国汽车的进出口量相比于总产量比例较小,其中进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出口,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这里突出反映了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响亮的自主品牌、在国外总是以低端形象出现,国际竞争力较差的问题。

通过“SCP”分析可见我国汽车产业组织总体上呈现为散、乱的状态,未形成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创新力弱,管理低效,成长能力低,自主品牌影响力小,这些都造成了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弱小。

二、优化产业组织,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有七大效应、机制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打造产业竞争力。

1.内部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内部各个企业高度专业化分工,使企业将资金、人力资本、技术等资源集中用力,形成内部规模优势,从而降低成本、促进创新。

2.有效的合作机制:集群的一大特征是在地理上的集中度高,从而使得内部的企业相互之间便于交流、认识,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所以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合作失败相对较少,调高了效率。

3.外部规模经济:基于前面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合作,集群内的各个企业联动成为一体,形成产业规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4.创新机制:集群为企业提供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温床。一家企业的创新知识可以通过外溢作用传递到其他的企业,其他企业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再创新,然后再传播和扩散,从而使创新知识不断地累积和创造出来。

5.资源共享效应:一些辅助产业如金融机构、信息咨询机构等均可同时为集群内的企业服务,另外,来自市场的需求信息也可通过企业间以计算机网络构建的平台进行共享和交流。

6.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集群的外部经济本身就是吸引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而新加入的企业又增大了集群效应,形成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7.竞争效应:集群内部大多为中小型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激烈,从而迫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创新步伐,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作用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力。

三、政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链

1、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础,引导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利用跨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借助于境外企业的力量,使我国本土的汽车产业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全球竞争。

2、精炼汽车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程度,将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就近形成一个外部市场的配套产业。

3、将一些原有零配件供应商尽可能地迁移到集群中来。

4、提供扶持政策,协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推广自主品牌。

5、推进汽车市场对外对内的开放程度,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加快汽车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步伐

1、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扶持汽车上游产业,帮助它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进行结构调整。

2、推动汽车零部件的模块化、电子化、同步化、个性化的开发以及准时化的生产。

3、推动金融体制创新,鼓励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设立汽车金融服务机构。

(三)建立健全协作机制,使相关产业围绕产业链构建,在地理上相对集中,与产业链联动而成为一体,从而使集群内的企业形成合力,使整个集群得以充分发挥其各大机制、效应,进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1]路江涌.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03).

[3]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07).

作者简介:

福建省农业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研究 篇4

1 SSM模型的建立和数据处理

1.1 SSM的基本原理

SSM (偏离—份额分析法) 是在西方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该方法最早由美国的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在1942年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学者邓恩集各家之所长, 总结成了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SSM的主要原理就是把研究区域的经济变化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 选择其上级区域或者整个国家作为标准区域, 将研究区域本身在某一时期的经济变化量分解为3个分量, 即份额分量 (N) 、结构偏离分量 (P) 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D) , 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 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 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 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2]。

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假设研究区域i和标准区域在经历[0, t]时期后, 经济总量和结构都已经发生了变化。用bi, 0表示区域i初始期的经济总规模, bi, t表示末期的经济总规模。依照一定的原则把区域的经济划分为n个部门, 用bij, 0, bij, t表示区域i的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和末期的经济规模, 以Bj, 0, Bj, t表示标准区域的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rij和Rj分别表示研究区域和标准区域的j产业在[0, t]时间段内的变化率, 以标准区域各个产业部门所占份额为标准计算区域i各产业部门的标准化规模bij′。

这样, 在[0, t]时段内, 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的增长量Gij可以分解为Nij, Pij, Dij三个分量, 即:

区域增长份额Nij:

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ij:

竞争力偏离分量Dij:

假定该区域相对于标准区域的增长率为L, 引入分别为区域i部门j在初期与末期占标准区域相应部门的比重, 将L分解为W (结果效果指数) 和u (区域竞争效果指数) , 即L=W×u

1.3 数据处理

根据SSM, 本文选择了1997—2007年作为考察区间, 取1997年为基期, 2007年为末期, 以全国为标准区域, 对福建省的农业结构进行了偏离—份额分析。通过查阅1998—200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福建统计年鉴》取得了相关的原始数据, 具体见表1。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福建统计年鉴》 (2008年) , 《中国统计年鉴》 (2008年)

运用Excel对取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生成福建省农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表和福建省农业结构的总体效果表 (表2、表3) 。

2 计算结果分析

对福建省农业结构的总体效果分析可知, 在1997—2007年这段研究区间福建农业相对于全国的增长率为L=0.884<1, 说明在研究区间内, 福建省的农业增长相对于全国的农业增长缓慢。区域总的结构效果中, 总结构偏离分量PD较大 (PD=414.186) , 且W=1.006>1, 说明福建省的农业产业部门中, 包含有较大比重的朝阳增长部门, 发展缓慢的产业部门所占比重小, 经济结构比较好, 不必进行大规模调整;从区域竞争力上看, 福建农业在全国的相对竞争力还不够强: (1) 福建农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D=-222.369<0, 说明福建农业的竞争力较弱; (2) u=0.879<1, 这进一步强化了福建农业整体在国内竞争力较差的结果。

数据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 (2008年) 、《中国统计年鉴》 (2008年) 计算而得。

数据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 (2008年) 、《中国统计年鉴》 (2008年) 计算而得。

3 福建农业竞争力提高的制约因素

福建农业结构中, 种植业所占的比例在下降, 林业、畜牧业、渔业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 说明福建的农业已经开始进入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阶段, 结构也逐渐趋于合理化, 不需要再进行大规模的结构调整。但是从以上分析可看出, 福建的农业竞争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而制约福建农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

据福建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 2006年末, 全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中的文盲和半文盲76.70万人, 占5.5%, 比2000年的7.2%减少了1.7个半分点。但是, 农村高中以上文化素质的劳动力比例提高还略显缓慢。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约有182.71万人, 仅占13%, 比2000年只增加了2.4个百分点, 具小学、初中文化的有1143.77万人, 占总劳动力资源的81.5%, 比2000年82.2%仅减少了0.7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 不仅会直接影响农业劳动者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而且会因人的因素而导致现代农业科技难以推广, 农业经营和农业服务现代化水平难以提高。

福建省人口和资源的主要特征就是“人多地少”, 再加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 农村富余劳动力日益增多。2006年福建省总人口3558万人, 总耕地面积112.90万hm2, 人均耕地面积仅0.03 hm2, 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0.05 hm2的警戒线, 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积0.19 hm2的16.67%。人均劳动力占有耕地过低, 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隐性失业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3], 严重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 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仍然较低。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但是在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福建, 山地、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8 0%以上, 这客观上限制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从全省情况看, 2 0 0 7年全省机耕面积44.57万hm2, 占总耕地面积的39.5%;机收面积仅占总播种面积的5.0%, 机播面积仅占总播种面积的0.1%;机电灌溉面积、植保等机械化水平也都非常低。虽然各项比重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按此速度发展, 全省的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极有可能无法在2020年前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并将影响到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 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

据统计, 截止2007年底, 福建省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了3442个, 登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296个, 成员总数达到36万人, 带动了全省总农户数的8.7%, 对福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增收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 目前福建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育还不充分, 存在着组织不严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科学、机构松散等问题。一方面广大农民渴望合作社能引导帮助自己发展生产, 科学经营, 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合作社却因事权不清, 责任不明, 加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组织松散, 管理滞后, 难以担负起组织引导广大农民按照市场需求, 合理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共同面对市场降低经营风险,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任。

(4) 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完善, 营销能力不强。

尽管到2008年, 福建省已培育的18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658.23亿元, 增长了21.0%, 对农户具有一定带动作用, 创造了一批品牌产品。但是, 就总体而言, 福建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营销市场规模较小, 流通主体还是以政府组织和农民个体为主, 市场营销手段也比较滞后, 流通费用较高, 市场主体组织化程度低。由此可见, 福建省的农产品流通场体系的发育不够充分, 现代化程度还很低, 这直接导致了农业竞争力的不足。

4 提高福建农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 加强农村教育,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 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包括思想素质的提高和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思想教育可以增强农民的开放和竞争观念, 改变部分农民存在的消极、懒惰的依赖心理;而通过各种文化技术知识的传播, 则可以增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适应能力。文化技术素质的提高和思想素质的提高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因此, 在农村不仅要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加快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 还要开展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2)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提高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

提高农业生产机械装备水平不仅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阶段, 要提高农业竞争力, 必须加大农业机械要素的投入, 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福建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 目前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还较低, 因此通过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是现阶段福建农业发展的一个必要举措。应引导各类主体加大对农业机械的科技投入, 除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机械装备, 还要积极向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加工农业等领域渗透。

(3) 优化农业产业组织, 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各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是现阶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动力源, 是农民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组织形式, 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建议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福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 (1) 加强组织的规范性建设, 制定较为完善的组织规章制度, 包括组织活动制度、民主管理制度、信息服务制度、资金积累制度、风险保障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等等; (2) 积极实施国家有关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法律制度, 建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我国已于200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故在福建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规范行为, 为法律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 为改进法律的实施和今后进一步完善法律提供支持保证。 (3) 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 促进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能力建设。要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合作经济基本知识的普及推广, 培养和增强合作意识, 引导农民参与合作。

(4) 加强农产品营销, 推进流通体系的完善。

为完善福建省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增强农业竞争力, 首先要对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场进行拓展升级, 发挥其规模效应。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中心环节, 其交易额越大, 辐射范围越大, 规模效应就越大。现阶段福建的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较小, 故除了要加强批发市场的软硬件设施, 更重要的是对具有优势的小规模批发市场进行重组合并, 充分发挥其规模效应。要提高农产品营销的组织化程度, 扶持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促使农业企业与农户签订各种农产品营销合约和协议。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营销组织体系, 包括直接营销组织和营销服务组织, 如农产品批发商、代理商、经纪人、零售商、进出口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运输企业、市场信息部门等等。要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工程, 特别是农产品需求信息网络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严正.福建发展现代农业研究[M].福州:海风出版社, 2008.

[2]崔功豪, 魏清泉, 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产业结构竞争力 篇5

一、产业组织理论关于市场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式及其缺陷

一个国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指这个国家的产业与其他国家同类产业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盈利率和技术进步率等。新古典经济学从产品的同质性假设出发,把企业的竞争归结为单纯的成本―价格竞争,并认为较低的产品价格是决定企业市场占有率,从而也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据此可以推断,完全竞争市场是最有利于竞争力提高的市场结构,而垄断市场则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产业组织理论放松了产品同质性假设,引入产品差别化因素,并把产品质量、品牌、规模、技术创新、售后服务与企业策略性行为等非价格因素看做是形成不同市场结构,进而决定相应市场绩效的因素。产业组织理论的市场绩效一般通过市场占有率、盈利率等指标来体现,这些指标也恰是衡量一个产业的竞争力水平的指标。由此,就可以将市场结构与产业竞争力联系起来。由于产业组织理论在理论基础与分析范式上仍与新古典经济学保持一致,因而其所得出的结论仍然是竞争性市场结构最具效率,而包括寡头垄断在内的垄断市场结构,则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不足,从而不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这里,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逻辑和分析范式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注重企业外部市场竞争效率而忽视企业内部组织效率

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逻辑一样,产业组织理论仍把企业看做是不存在内部结构的“黑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或产业的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企业市场竞争行为,包括市场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而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及其效率体现被完全忽视。然而,当今在各个国家经济生活中占支配地位、对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大企业一般都具有复杂的内部组织结构,并且多数是市场交易内部化和内部运作市场化同时并存的复合体企业,如企业集团、纵向一体化组织、外包制企业、跨国公司以及网络经济条件下的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等。这些复合体企业组织形式规模巨大,内部组织结构复杂,管理效率和交易成本节约效率十分明显,并对所在产业的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在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式中是难以被认识到的。

2.只注重静态竞争效率而忽视动态竞争效率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竞争概念忽略了竞争活动的动态性,忽视了竞争过程的重要性,对竞争活动的动因只作了肤浅的讨论”(德姆塞茨,1991)。这种对竞争的静态认识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经济学假定技术和消费者的需求是已知有关。在静态市场中,价格(产量)成为企业决策时的主要选择变量。以这种认识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进一步将竞争与垄断简单地对立起来,在肯定完全竞争效率的同时,把垄断与低效率等同起来。事实上,这种认识是“建立在静态分析上的,从长远看,适度集中的市场结构对竞争和技术进步可能更为有利。有的美国经济学家一直强调,应该从动态的角度来理解反托拉斯法中的效率概念”(汤敏、茅于轼,)。熊彼特也把竞争看做一个动态的过程,并认为竞争的这种长期动态效率远比传统理论所强调的在每个时点保持的资源最优配置的静态效率更重要(熊彼特,1979)。从动态角度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本身就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同时它又蕴含着超越单纯价格竞争的更高层次的竞争,尤其是在技术创新能力和国外市场开拓能力方面的竞争,这种动态竞争效率正是这种市场结构有利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所在。

3.只强调竞争效率而忽视垄断与合作效率

产业组织理论从其特定的研究逻辑出发,把竞争与效率相等同,而将垄断当作低效率的代名词。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事实上,并非一切竞争都是有效率的。典型的如分散竞争或过度竞争就是一种降低经济效率的竞争形式。近

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镁质材料产业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29-02

1 引言

地处辽宁南部的营口大石桥市依托其丰富的镁质资源,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以青花集团、新型集团等为代表的区域影响力大的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补充的有较强竞争力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目前,集群内各类镁产品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年产各种镁制品700多万吨,占全国的62%;镁制品年产值实现160亿元,占全国的44%。2003年,大石桥市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2005年,又被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确立为全国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因此,对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进行竞争力分析,以全面提升集群竞争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 分析区域竞争力的有效工具-GEM模型

本文所运用的GEM模型,确定了影响企业集群竞争力的6大因素,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这6个因素又被分为3对:其中“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I”-基础(Groundings);“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II”-企业(Enterprises);“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III”-市场(Markets);而GEM 模型正是这3“因素对”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在GEM 模型中,“因素对Ⅰ”——基础:其实质是企业集群的供给要素,它是指企业集群外部为集群内部企业的生产过程所提供的要素。其中“资源”—— 是指当地自然的、历史继承的或者通过发展形成的资源。而“设施”——主要指当地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这些设施和制度安排支持该集群的企业得到资源,开展经营活动。

“因素对Ⅱ”——企业:其实质是企业集群的结构因素,它决定了集群的生产效率,其中“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指集群中企业购买区域中别的企业的商品和服务。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是指集群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企业之间组织产品生产的方式、企业的管理模式、各个企业的产权结构等。

“因素对Ⅲ”——市场:其实质是企业集群的需求因素,它包括最终市场需求、中间需求以及集群中企业的需求。其中“本地市场”——指本区域的市场,它可以是一个省(或者区域)的市场,也可以是本国市场。而“外部市场”——指除了本地市场之外的更广阔的区域,如省外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

3 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分析,并结合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的特点最终筛选出25个指标,并根据GEM模型的分类原则,构建了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表(见下表1)。

3.1 样本构成及权重的确定

样本的收集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的对象为辽宁省大石桥市的50家镁质材料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问卷发放对象均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问卷采用1-10打分法,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

本文采用两因素重要性比值代替专家打分,构筑判断矩阵,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见下表1)。在集群六大影响因素各指标权重的确定中,本文应用了层次分析法。在具体计算中,是通过MATLAB应用算法来计算指标权重的。

3.2 基于GEM的模型的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GEM模型认为,集群竞争力的各“因素对”中的两个因素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所以先要在表1中所示的各因素得分的基础上, 进行“因素对”计算和转换,计算“因素对分值”:

最后还需要再做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将集群线性分值(L INEAR CLUSTER SCORE) 转换为各个“因素对分值”相乘,这样转换表现了“因素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或者两个“因素对分值”较低,就有可能使整个集群竞争力最终的分值较低。第二次转换只是一个比例上的转换,目的是使得最后得分的满分为1000。GEM模型集群竞争力的最终量化表达式为:

如果一个集群6个因素的得分都在5分左右,那么它的GEM得分为250左右,说明此集群的竞争力达到国内平均水平;而当6个因素的得分都达到8分左右,GEM模型得分会在640分左右,说明该地区集群竞争力在国内是相当高的;当所有因素的得分接近10分,则此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得分会接近2000,说明该集群的竞争力相当高,有可能是世界级,以此类推。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得分为426,该集群中的资源、供应商与本地辅助行业、内部市场、外部市场等4个指标均超过6.5分,说明在上述4个方面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在设施、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等方面的得分都少于全国平均分,说明这两方面的因素是该集群的弱项,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

4 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通过对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三组“因素对”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 

(1) 在“基础”因素对中, 物资资源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得分较高,而行业协会协助、相关科研研发机构等软件设施类指标就表现较弱,这些都与当地各级政府机构有关。大石桥市政府可以依托现有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大力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公关与开发,为区域内企业特别是那些无力开展技术开发、工程实验的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产业技术整体水平提升。同时,政府要拓宽融资渠道,推进镁质材料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

(2) 在“企业”因素对中,其中产权结构、治理结构、企业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企业家精神得分偏低。产业集群的总体管理水平、产权结构等因素将影响集群中企业的战略是以成本领先还是以差异取胜,进而决定了本企业集群在市场上的竞争策略。因此,加强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建设,制定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新型企业家队伍将是目前提升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3) 在“市场”因素对中,内部市场的得分为7.25分,外部市场得分为6.51,这说明辽宁镁质材料产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都是有一定前景的。但是,由于产品以中低档为主, 市场领域单一,内部恶性价格竞争激烈,十分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在市场开拓上,一方面要加强区域内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另一方面要基于技术创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另外,未来的竞争除了依托技术创新之外,还要依靠有声望的品牌。打造与辽宁镁质材料產业集群规模和竞争力相称的系列品牌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静,杨建梅.企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与钻石模型的对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

[2]陈继祥,徐超,史占中.产业集群与复杂性[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唐晓华.辽宁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产业结构竞争力 篇7

1河南省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十二五”五年时间中,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尤其是制造业,在其各项工作改造中稳步提升,针对产能过剩进行及时解决,并在落实与执行国家服务业发展政策的同时,为服务业迅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可靠保障。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互相关系,作为经济结构的重点,很大程度上产业结构对一个国家及地区资源配置是否优化、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产业结构优化是指进一步达到产业结构合理,实现其不断升级动态发展的过程,其主要体现在通过经济发展达到产业带动作用,以第一产业逐步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核心,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快速发展重点,如何达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进行产业竞争力培养对河南发展极为关键。

1.1河南省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在河南工业化水平逐步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其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在经济增长方面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贡献越来越大,也进一步提升了第三产业的地位。以2010年为例,河南省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产值比例分别为14.1%、57.3%、28.6%,于生产总值增长而言,三大产业的贡献比例分别为0.6%、0.8%、3.4%,由此数据可以看出,此类产业结构与合理化、高效化发展趋势相符。但相比全国产业结构,明显存在农业比重较高、服务业比重过低现象。由此可见,在河南经济发展中对农业发展依赖程度较高,第二产业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体,第三产业发展处于滞后状态,具有显著的“雁”型特点(二三一),与国际标准产业布局(三二一)之间存有极大差异。为此,在今后发展中,现代服务业是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在国民经济中必须对第三产业的比重进一步扩大。

1.2河南省产业竞争力现状

竞争作为市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区域产业竞争力是指各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比较。区域产业竞争的本质在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可通过利益相关体间资源、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争夺展现出其产业竞争力,其生成机制可通过图1分析。

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面对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与其他发展较快的省份相比,仍存在多数产业竞争力不足,新兴产业竞争力落后,产品结构初级化严重的现状。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河南省三大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现状进行探讨,通过分析了解,资源型产业为河南省优势产业集中类型,“初、粗、低”为此类产业结构特点,初级加工业则为其主要结构。制造业则为其支柱产业,原料、初级产品加工扩张水平较低、深加工产品不足等此类产业的主要特征。此外,高新技术产业在河南省发展中仍具有相对落后的竞争力,在河南省经济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现阶段还无法起到主体作用。

2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竞争力构建分析

产业结构升级在“十五”计划中被确定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核心内容。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都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息息相关。为此,在未来发展中,必须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完善的产业竞争优势,且将其定位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本文以河南省为例,针对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竞争力构建进行探究。

2.1增强产业发展协调性

“两个加快、四个转变”在“十一五”期间被提出,是指发展、转型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从投资拉动转型逐步转变为投资与消费、出口拉动同时发展,并以工业推动逐步转变为三次产业协调推动,从资源类转变为创新类,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

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建立,为调整经济结构战略性起到推动作用,其不仅与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相适应,还能将所有市场主体发展动力激发出来,同时,要求立足市场实现发展制高点的占领,在河南省产业竞争中增强竞争力。要求以资源优势发挥、短板拉长、做大总量为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河南省整体经济实力,从传统农业大省逐步转变为经济、新兴及文化大省,实现历史性的转折。

作为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主攻方向,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产业竞争力构建中应对发展协调性加以重视,对产业结构调整相关政策全面贯彻执行,对社会投资流动合理化起到引导作用,实现要素资源向国家鼓励发展产业进行合理配置。除此之外,还需对已制定的放宽民营经济准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进行有效落实,实现市场竞争有序性、公平性,对河南各个地区产业协调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2.2制造业改造提升

2.2.1 产能过剩问题有效处理。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及地方指导文件,对政策引导作为不断加强,协调组织,实现产能过剩问题的有效处理。

2.2.2 生产力布局调整及优化。针对重点产业,应做好综合平衡发展工作,以此满足外部条件需求,如资源、能源等,且对生产力布局加以优化,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

2.2.3 产业转接与承接加大引导作用。将区域优势充分展现出来,对东部区域产业升级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实现产业格局优化,要求产业发展主体为先进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对中西部欠发展地区起到引导作用,将其特有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实现产业转移,做好承接工作。

2.2.4 高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必须对高端制造业加以重视,实现产业高端化发展。同时要求企业必须更新、改造机械生产设备,大力开发新产业,以此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2.2.5 稳定和拓展外需。选用科学方式对国际市场份额加以稳定,对出口产品的科学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同时对高污染、高能耗等产品出口进行严格限制。

2.3提升产业集聚区竞争力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在Spss软件应用情况下,对中原六省产业竞争力收集数据实时因子进行分析,其结果由表1显示。

在方差贡献率方面,第一、二主因子F1F2最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本文通过相关主成分因子的合理化选取,利用计算获取中原地区六省5个主成分数据,以此将其产业竞争力实际情况充分反映出来,具体如表2所示。

由表2 得知,综合得分与排名方面河南都居于第二位。但在基础竞争力因子F1 中,其居于第一位,由此得出,在基础竞争力方面河南省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其他竞争力因子方面,都存有居中、落后现象,为此必须加大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力度,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在产业结构优化环节,河南产业形式发生了改变,如产业聚集区向创新型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各项产业发展,同时在调整经济结构战略、新增长点培养方面将科学发展载体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河南整体产业升级。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河南省产业聚集竞争力得以大幅度提升,主要表现在产业聚集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集约节约水平、就业承载力等方面,并进行各个聚集区的大规模建设,创建各类专业示范产业聚集区活动,如创新型示范集聚区等。如2011年就有超过6.5亿元的产业聚集区投资,16 亿元以上为规模较大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此可见,大力发展聚集区,对进一步强化河南产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4促进服务业发展

制造业转型升级与现代化农业发展为河南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但为对人们多样化需求加以有效满足,必须进行各类服务性产业的大力扶持,以此对服务供给加以丰富,只有这样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符。在进行各类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及发展建设中,要求做好各个行业的衔接工作,进行公共平台的搭建,实现发展模式创新,对发展机制加以完善与改进。同时做好服务质量提升及服务标准化。在三次产业比重内2015年河南省服务业有所增加,已高于33%,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了25%以上,由此可见,河南省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正在逐步转变自己的角色,充分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省政府公报公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河南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大省、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和现代农业大省。要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过25%,全省装备和食品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万亿元,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家居、现代物流等产业超5 000亿元,服装服饰产业超4 000亿元,信息服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超2 000亿元,形成20个以上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和75个超百亿元企业。预期2020年,成为河南省的支柱产业将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且基本达到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呈现出三次产业协调、创新驱动主导、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格局。

3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后发地区,河南省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自主创新能力、技术发展水平落后等,这些问题都会对产业竞争力提升产生极大的影响。为此,本文站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竞争力构建角度分析,通过产业发展协调性有效增强等措施可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竞争力提升的目的,能够为河南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改进,是产业能力提升、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婧.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产业竞争力构建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8).

[2]王文芳.大力实施标准化战略推进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J].河南化工,2016(1).

[3]张慧毅,魏大鹏.环境约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产业竞争力生成能力[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11).

[4]杨爱荣,冷传明.Shift-Share方法在我国区域经济结构分析中的应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

[5]郑云.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与现实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产业结构竞争力 篇8

自建国以来, 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 从国家政策层面、自然资源管理自治权层面都予以了大力支持。在这些优越的政策和环境下, 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经济也呈现出跨越式发展。但是从全国整体来看, 西部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布局方面与东部省份还有很大的差距, 并且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优化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 对于实现邓小平提出“两个全局”的思想、对于促进全国平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优化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 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迎头赶上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的现实需要, 更是改善西部民族地区民生条件, 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

二、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协调。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布局上呈现出“三一二”的结构, 工业的主导地位明显薄弱。

二是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变动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依然处在剧烈的演变之中, 变动比较频繁;产业结构处在非常不科学的发展阶段。

三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在转换速度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较高, 产业结构呈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区域规范、合理的空间依然很大。

四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偏离比例严重, 一些地方产业结构偏离值出现负值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经济总量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产业结构总体素质不高。

三、优化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通过以上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要想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 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一是在第一产业领域, 要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开展适度规模农业经营, 加快涉农领域的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是关系到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制度, 具有效率的农村产权能够有效激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大农村产权改革, 就是要按照国家《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有序推动西部农村地区土地的流转、鼓励西部民族地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在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 具有直观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二是不断增强工业的支柱主导地位, 逐步提升工业在产业中的比重, 充分发挥工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呈现出的“三一二”结构说明, 工业明显处于弱势, 其主导地位根本不能很好的得以体现, 与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比例明显不符。因此, 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出台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采取合理手段, (比如, 可以以发展工业园区为重要载体) 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 推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实现西部地区当前的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增强工业的主导地位, 必须要创新工业发展的载体, 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的环境, 出台优惠的开放政策, 充分运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 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措施, 推动工业更好的发展。

在增强工业主导地位的同时, 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在带动工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可以建立和完善与农业加工相关的工业体系, 实现农产品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转化, 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通过以农业优势带动工业发展, 能够有效提升和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 同时有助于提升农业产品的高附加值, 实现发展现代农业对推动工业有效结合;实现农业与工业发展有效结合, 要按照围绕农业抓工业、发展工业促农业的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

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的内容来抓;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高科技设备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和在教育工程, 为劳动者提供再学习、再深造的机会。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实现了快速、高效发展, 但是产业结构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障碍;西部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要做到:在第一产业领域, 要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开展适度规模农业经营, 加快涉农领域的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增前工业的支柱主导地位, 逐步提升工业在产业中的比重, 充分发挥工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积极作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 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效果和服务水平、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等方面入手, 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产业结构竞争力 篇9

一、经济全球化推动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

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着全球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 原有的传统产业分工格局和发展模式已经不复存在, 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式与过程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必然推动着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 从而使其具有以下几个重要趋势:

1. 各国产业结构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增强, 产业结构的开放效应不断提高。

由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不同, 各国产业优势也不同, 一国的产业结构并不是齐全的。因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一国产业结构的成长、运行必然要与世界其他国家产业结构发生相互联系。同时, 随着经济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各国产业结构的开放效应相应提高。开放的经济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世界经济和市场的信息, 对各国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出口、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 农业基础不断加强,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法宝。

受经济全球化影响, 农业产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不断提高粮食作物的优质产品率, 并逐步降低粮食作物所占比率, 提高种植业中蔬菜、水果和花卉业所占比率,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以畜牧业发展为重点, 积极参与农业国际分工, 提高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 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3. 高信息化、高科技化和高服务化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世界产业结构的高信息化、高科技化和高服务化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随着高技术的发展, 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不断深化, 大大提高了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信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大, 服务业比率大大提高。

4. 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产业的国际转移并行。

随着全球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一些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加速发展微型电子工业、生物工程、光纤通信、激光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技术新产业, 将一些有利于节约本国自然资源、有利于保护本国环境的产业, 以及能充分利用国外廉价劳动力和市场, 节约劳动成本和销售成本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为此, 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然伴随着产业的国际转移, 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趋势。

5. 产业结构“软化”,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 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 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生产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三产业的服务, 出现了“经济服务化”趋势。同时在所有产业结构中, 伴随着知识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 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人才, 尤其是对高技术人才的依赖大大增强。

二、对我国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现状的基本分析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还十分低下,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在国际竞争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 三次产业比较粗放和落后。

首先, 农业基础不稳, 结构升级缓慢。长期以来, 由于农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落后,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在物质基础上十分薄弱, 土地的负载力沉重, 劳动生产率低下, 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其次, 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比较薄弱, 发展后劲不足;传统加工工业产业素质低下, 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如纺织、轻工、煤炭、传统机械制造业等“成熟产业”市场供过于求, 生产能力闲置的问题十分突出;支柱产品和主导产业作用不明显, 没有起到“领头”的作用, 严重影响了其他行业的结构升级。最后, 尽管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但传统产业比重过高,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质量不高。因此, 我国要与发达国家成熟规范的第三产业相对接, 不仅差距太大, 难度更大。

2.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首先, 农业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很低。2000年~2004年, 我国年均农业劳动生产率为9113.84元/年人, 年均增长率为11.74%,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其次, 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总体上看, 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低、单耗高、浪费大, 资源利用率低, 环境污染严重。据估计, 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水平落后国际水平5年~10年, 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 资源利用率低20%, 成本高30%。另外, 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缓慢, 严重制约了产业技术进步。最后, 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速度及质量亟待提高。由于高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我国的主导产业, 这对于产业技术创新扩散, 对于发展高技术产业带动结构升级都将造成严重阻碍。

3. 产业结构虚高度化。

我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急于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 因此实现产业政策的倾斜, 偏重发展一般加工工业, 导致产业结构的虚高度化。虚高度化产业结构一方面表现为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存在矛盾, 基础工业的发展落后于加工工业的发展, 原材料工业的供给不能适应加工工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高技术化水平偏低。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消耗大、附加值低的产业比重高, 而技术知识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化比重低。从国际制造业结构演进的趋势看, 技术密集度高的机电产业是不断上升的, 因其是生产率较高的部门, 所以其增值比重也是不断上升的。而我国机电产业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偏低, 不能对产业结构高度化起到有效的主导作用, 不利于加工工业中技术集约化的发展。

4. 产业集中度偏低, 产业地区结构趋同化严重。

我国除垄断性行业以外, 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过小, 产业集中度低, 产业进入过多, 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 在生产、市场、研究和开发等方面都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不仅造成规模偏小、利润下降, 而且导致资源配置不经济、浪费严重, 产业集中度长期以来不能得以提高, 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民族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 由于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低、比较优势不明显、产业进入壁垒低, 同类企业分散化、小型化, 因此重复建设严重, 产业地区结构趋同化突出。各地区在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下, 重复盲目布点, 企业间争原材料、争能源、争市场, 造成产业结构的大体雷同, 影响了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

三、提升我国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策略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我国必须适应世界潮流,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 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继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增强我国产业结构的国际竞争力。

1. 继续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

首先,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以优质、生态、现代绿色、无公害农业产品以及有机食品优势来保持农业比较优势, 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其次, 努力改造和提升第二产业,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和,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鼓励和支持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托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和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增强自主制造、研发和创新能力。最后, 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全面发展第三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 支持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

2. 立足于高起点, 制定和实施高效的产业技术政策, 提高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

随着产业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 国际竞争的焦点是技术基础、技术能力的较量。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在开放条件下面临国际竞争的强大压力, 必须加快制定和实施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强化我国产业技术基础, 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改善产业的整体素质。一方面, 我们必须要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技术创新, 从而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又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升级。另一方面, 要根据自身综合实力和比较优势, 审时度势, 选择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 抢占一些产业的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 占领这些产业和技术的制高点, 培育这些产业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3. 构筑新型产业体系,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提高产业结构水平。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我国必须按照国际市场的发展前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构筑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 基础产业为支撑, 制造业发达, 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从而不断改善产业整体素质, 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 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网络经济的兴起,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提高我国产业结构的国际竞争力。首先, 通过大力发展计算机软件等信息产业和相关产业, 大大促进以信息、知识为重要基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 促进各地区之间、与世界各国经济之间的联系, 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其次, 通过大力发展信息业, 改造传统管理模式和流程,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 普遍推广应用信息技术, 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水平,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各产业整体素质的目的。

4. 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是一个产业体系完整但产业技术结构多层次的大国, 生产制造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要争取主动, 赢得市场, 就必须把一部分具有优势的制造业以新技术武装起来, 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 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 真正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同时, 要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 发挥后发优势, 打破对国际比较优势条件的被动适应和对产业结构的被动调整, 强化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逐步实现比较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 增加资本要素禀赋结构中的丰富程度, 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物质技术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新国等:开放经济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

[2]韩小威:以全球化思维调整我国产业结构[J].当代经济研究, 2003年第8期

[3]沈志渔罗仲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组织调整[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6年版

[4]孟耀马衍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 2005第6期

产业结构竞争力 篇10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建筑业发展过程中,其总体发展水平与其产业结构是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的,其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建筑业的产业结构是指各种规模、各种专业、各种服务方式的建筑业企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其可以用来衡量建筑业各产业的竞争程度,甚至决定了建筑业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绩效。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分析了陕西省建筑业各产业结构增长水平和全国增长水平的差异,以期能对促进建筑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陕西省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1 符号说明

i=1,2,3,4,5,代表了本文所研究的陕西省建筑业产业中的各个子产业,包括房屋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安装、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五个内部子产业;j=0,1,2,3,表示本文所取的年数,分别为2005年、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其中0为基年即以2005年的建筑经济产值为基础进行模型运算;Nij为陕西省建筑业在考察期内i子产业的地区增长份额,用来表示其按全国整体建筑业发展速度应有的增长额;Pij为陕西省建筑业在考察期内第i子产业产业结构偏离份额,是指陕西省建筑业各子产业经济总量在假定按全国相同部门的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经济规模之和与其按全国建筑业经济整体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总量之差;Dij表示陕西省建筑业在考察期内i子产业竞争力份额,即行业i所占的竞争力,具体来说就是指陕西省建筑业子产业i在期末2008年实际达到的经济量,与其假定按全国相应建筑经济产业部门的相同比例增长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总量之差;fi0代表陕西省建筑业子产业i在考察初期即2005年的经济规模;fi3代表陕西省建筑业子产业i末期即2008的经济规模;Fi0和Fi3分别代表了全国建筑业子产业i相应时期初期和末期的经济规模。

2 偏离份额模型

偏离份额模型是由美国的经济学家Daniel(1942)和Creamer(1943)相继提出,并由Dunn(1960)采各家之长,总结成现在的普遍的形式[2]。它是用来考察某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把某区域内各部门或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标准区相关部门或产业相比来得知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以及评价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并进一步确定未来发展策略。

2.1 传统的静态偏离份额模型(Shift-share analysis)

用传统的静态偏离份额模型来分析陕西省建筑业产业结构的运算原理也就是将陕西省建筑经济总量在经历了时间[0-n]年后的变动(G)分为偏额分量(N)、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分量(D)三个部分,用关系式表达为G=N+P+D。此外,定义总偏离K=P+D。根据该式我们可以计算陕西省建筑行业内部子产业i在从第0年到j年的总经济增长量Gij的计算式为:

2.2 传统的偏离份额模型的缺点

传统的偏离份额模型仅仅计算了第0年到第n年的最终变化结果,而没有把第0年到第n年中间各年相对于上一年的变化结果有效表示出来,也就无法考量该变化结果对最终变化结果的影响。因此,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应运而生。

2.3 动态的偏离份额模型(Dynamic Shift-share analysis)

动态的偏离份额法恰恰克服了传统的偏离份额模型在这方面的缺点,它是建立在动态的原理上,其基本原理是将考察时段加以细分,并计算各个细分时间段的结构分量,以考察其对整体经济变化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将隔年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相比起来其运算过程可更加形象,效率更高。动态偏离份额模型运算过程为:在[0-n]年内将时间段分为n-1个分量,则第j年的动态偏离份额模型的计算式Gij=Nij+Pij+Dij可以由如下推导得到:

2.4 模型结果识辨

结构偏离分量P值越大,说明陕西省建筑经济中增长较快的产业部门所占比重大,区域总体经济结构比较好,进而也证明了其结构水平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D为竞争力偏离分量,表示陕西省建筑业某子产业内部各子产业按实际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与按照全国同一产业各子产业的增长率所实现的增长额之间的差额,反映陕西省建筑业内部某子产业部门的相对竞争能力,该值越大说明相应的子产业部门竞争力越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越大。K=P+D大于0表示陕西省的建筑业内部子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全国建筑业同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水平好。

3 陕西省建筑业产业结构及竞争力分析

3.1 数据运算

本文选取了陕西省2005~2008年建筑业五个子产业:房屋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安装、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其分为2005~2006,2006~2007,2007~2008三个阶段,以全国范围建筑业情况作为标准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进行分析,所有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2007、2008、2009)。数据如表1。

将相应的数据带入模型,所得结果如表2。

3.2 结果分析

表2中的数据显示:房屋工程的N,D和K值在逐年提高。其中D值在逐年上升说明陕西省房屋工程资产业的竞争力在逐年加大。K的值在逐年增长说明房屋工程在陕西省建筑业产值发展过程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而由各年的G大于N可知陕西省房屋工程产业值在逐年上升且其增长速度大于同期全国的总的建筑业产值的增长速度。相反P值在逐年降低说明其和全国相同产业的产业结构水平相比优势在逐年下降。

和房屋工程一样的是:土木工程的N、D和K值也是在逐年增长情况,说明土木工程总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水平发展都超过了全国建筑业的土木工程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且这种优越性在逐年提高。而和房屋工程稍有不同的是:土木工程P值在2005~2006和2006~2007时间段小于0;而在2007~2008时间段大于0,并且其值在逐年增大,说明陕西省建筑业子产业土木工程在2005-2006和2006~2007时间段的结构水平比全国同产业的结构水平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结构水平则是在逐年大幅度的提升并且在2007~2008时间段超过了全国建筑业子产业土木工程的结构水平。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安装业2007~2006阶段的N、P、D和K数值都要比2006~2005阶段的数值要大,而且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说明建筑安装产业2007~2006阶段的总体发展水平要比2006~2005阶段的增长发展水平总体上好。但到了2007-2008阶段,N和P的值仍保持了增加而K和D的值又有了很大的降低,说明在这一阶段建筑安装业的竞争力发展水平也相应有了下降并且导致其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都有了很大的下降。

建筑装饰的N值在逐年上升,说明陕西省的建筑装饰产业增长值和全国的建筑业总产值增长值在逐年的扩大,而且P值在逐年的变小说明陕西省建筑业子产业建筑装饰的产业结构水平不是很高,和全国而其在逐年变差。D值很大说明陕西省建筑装饰业的竞争力是很不错的,总体上来说由于K大于0说明陕西省建筑装饰业发展也很好。陕西省其他建筑产业在2005~2006和2007~2008时间段,由于N大于G,说明陕西省其他建筑产业发展水平没有达到同期全国其他建筑产业发展水平,在2005~2006时间段P、D、K值都小于0,说明陕西省其他建筑产业无论从对竞争力上和结构上都没达到理想的状态,和全国建筑业同期同产业经济发展水平比起来都有一定的差距。但2006~2007阶段,N小于G,说明其增长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产业经济总产量比全国的同产业经济总量高出一截。但是由于其D,K值仍然小于0说明其产业总体状况还是不太占优势。但2007-2008阶段该产业的P、D、K数值都大于0,且N小于G说明该产业的总体发展水平有了提高,产业结构发展水平也较以往年度有很大的提高。

4 建议

陕西省的房屋工程,建筑安装,建筑装饰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超过了全国同期同产业的发展水平,政府应当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其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建筑市场中努力稳固其技术和效率的领先地位。同时,政府也应当适当调整和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加快建筑业其他产业的发展速度,促使其提高产业化生产能力,使其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和国民经济及建筑业的整体发展,促进陕西省建筑产业发展水平更上新台阶。

摘要:介绍了传统的偏离份额模型以及其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并运用动态偏离份额模型分析了陕西省建筑业产业结构及竞争力水平的发展情况,得出了结论,并对陕西省建筑业的未来健康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陕西省建筑业,产业结构,竞争力,偏离份额模型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2009.

[2]姚芳,周密,孙林岩.偏离-份额法的修正及中国工业竞争力分析[J].软科学,2005,(6):28-30.

[3]史春云,张捷.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J].经济问题探索,2007,(3):133-13.

[4]刘丽,刘爱松.广东省建筑业结构与竞争力实证分析—基于偏离一份额法[J].广东轻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29-31.

新疆石油产业竞争力分析 篇11

【关键词】新疆石油产业;竞争;储量;优势

石油产业是关乎到国家的经济国家和人民的生产活动的重要产业,更是一种战略资源,而石油在生产生活中更是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的石油产业在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新疆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省份之一,石油天然气的储量非常巨大,还有着四个大型的石油产业公司,不断的为中国的生产和发展做着贡献。

在中国的已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排行中,新疆名列前茅。石油产业成为新疆的经济支柱之一,让其更加健康的发展,对新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新疆石油产业现状分析

自从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新疆地区的丰富能源就一直被国家重视。从2000年开始新疆的每年平均石油探明储量在2.2亿吨,天然气储量也在1200亿立方米,并且石油的探明地质储量在以每年2.5亿吨的趋势增长。到了2012年的,石油的产量已经增长到了2700万吨。相比之下增长了6倍。到2030年,预计新疆的石油累计探明量能达到45亿吨。2015年石油预计产量为3000万吨,天然气350亿立方米,石油到2030年时产量可以达到4000万吨占到全国的17%,天然气到2030年的产量可以达到700亿立方米占到全国的23%。新疆的石化产业的大发展,包括五百万吨级的炼油企业大量涌现,独山子石化公司千万吨级的炼油厂等的开工建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新疆石油产业的竞争力解析

影响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包括内部因素外部因素等,下面我们将从新疆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政策优势和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新疆石油产业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同时本文将提出一些关于新疆石油产业的发展意见作为参考。

(一)竞争优势和缺陷

1.优势。

(1)作为中国向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新疆面积广大,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极其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占全国陆上资源储备量的近三分之一。

(2)新疆的石油生产能力在全国前列,是中国石油产业的生力军。其中形成的四大石油勘探公司,使得新疆石油产业具有巨大的产量优势。

2.缺陷。

(1)新疆的面积广大,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但是人口相对较少,而对技术人员的培养条件也相对缺乏,使得新疆的石油工作者中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技术人员的紧缺使得一些新的技术无法的到应用,最终对新疆石油的生产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人才的缺乏也导致了另一个缺陷,那就是技术相对落后。新疆的石油炼化的能力不够,现有技术大多是来自国外,由于没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开发不出来附加值高的石油产品,使得其石油竞争能力相比其他地区比较低下。

(3)开采条件相对恶劣,新疆地区地质复杂导致开采难度的加大。首相是地表条件,新疆含石油区一般处于沙漠区、山前、黄土塬、盆地等地区,这些地区勘探和开采环境恶劣,使得勘探的时间被不断的延长,这也间接增加了开采的成本。

(二)外部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国家的发展战略不断的向西移动,新疆等西部地区的发展和稳定将影响着中国的稳定和繁荣。同时在能源战略方面,新疆在未来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各种对新疆有利的开发政策的出台,新疆石油产业的发展与繁荣已经势不可挡。但随着市场的开放,挑战随之而来,随着市场的开放,国外众多石油企业涌入国内市场,这对新疆的石油产业也带来了一些冲击。

(1)随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石油产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对于石油化工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地扩大,石油产业有着广阔市场和巨大的上升空间,但是国内石油产尚不能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对国外市场依赖很大,但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能源安全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在近年的石油消费中我国的石油进口额度还在继续增长。

(2)随着市场的开放,挑战也随之而来,随着跨国公司壳牌、BP等对中国石油产业领域的投资力度不断的加大,中国石油产业面临着巨大冲击,国际石油巨头的加入使得石油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国外石油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向我国输入大量质优价廉的石油产品,新疆石油产业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3)没有国际知名商标,产品附加价值低,技术含量不够,没有具有特色的高附加价值的石油产品,缺乏先进的销售系统,同时特有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发展展望

新疆石油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与位处中亚资源富集区的地利优势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加快新疆地区石油产业的产业升级,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形成高效、绿色的石油产业链,争取在未来10年把新疆建设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特色化的石油化工基地和石油战略输送通道。具体提出以下几点。

对石油进行综合利用

新疆石油产业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展节能减排项目,淘汰落后的污染大的生产工艺,展开节能活动,推进先进的生产工艺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围绕节水、节电、节气等方面做文章,实现环境友好的产业技术,同时还应注意资源的循环利用,注意加强对落地油、放空天然气、渣油的回收和利用,更高效效石油资源。

(一)优化产能结构,提高炼化效率

在产业发展上应优化布局结构,从而减少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石油产业中存在不少炼化装置存在比例失调的问题,这样造成了产能上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到生产产品的质量,通过对装置的优化,可以降低石油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增加石油产品的竞争力。

(二)通过各个口岸,与其他国家合作,构建多层次战略联盟,降低进入壁垒

新疆边境线绵长,与多个国家额接壤,这是我国其他产油区都不具备的地缘优势,凭借开放的口岸,新疆有更多的机会与俄罗斯和中亚各国通过技术、进口、合作开发等方式进行石油合作,通过与这些接壤国家的能源合作,来为新疆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保障。

(三)制定鼓励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和攻克难关

出台先进创新企业评选鼓励政策,对于勘探开采技术难度大、条件恶劣,地区的石油项目进行税务减免政策,鼓励企业对新疆地区石油资源的勘探工作,对石油产业建设项目给予用地,税务等优惠政策,对进行产业升级,研发新技术、新工艺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对贡献巨大的新疆地区企业进行表扬,以此进行激励。

四、结语

新疆的石油产业现在还处于油气的发现和增加储备阶段,新疆石油产业油气独有的竞争优势,包括地缘、储量、政策等。虽具备巨大的开发潜力,但是由于新疆的地理条件复杂,勘探的投入不够,现在的探明度有些偏低。产业仍有一些不合理,产业的发展依旧不平衡。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石油经济已融入到国际石油经济的大循环之中。面对严峻的石油资源形势和国际石油竞争愈演愈烈的巨大压力,较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取得国际石油竞争胜利的必要保证。但是不论是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还是从竞争环境来看,新疆石油产业与国内外相比均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实施大石油公司战略,加强科技创新以及构建多层次的战略联盟是我们在市场国际化条件下提高新疆石油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李艳、宋岭:新疆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

[2]任浩宁, 宋智晨, 周修杰, 宛学智:2015-2019年新疆石油工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2015年3月.

[3]刘春宇:新疆石油产业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

[4]张媛:新疆石油化工业发展的区域经济优势分析[D].新疆大学,2010.

产业结构竞争力 篇12

关键词:四川省,偏离一份额法,产业结构,竞争力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1]。产业结构的变化总是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联。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其所从属的大区域中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2]。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分析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竞争力,是合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按照三大产业分类法,选取全国为标准区域,以四川省及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13年分别作为基期与 终期,数据来源 于《中国统 计年鉴2014》和《四川省统计年鉴2014》。

1.2偏离一份额法

偏离一份 额法 (Shift—ShareMethod.简称SSM)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Daniel和Creamer相继提出,后经Perloff、Dunn、Lampard、Muth等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总结并逐步完善,20世纪80年代初由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 的形式[3]。SSM将一个特定区域在某时段经济总量的变动分为区域增长份额 (N)、区域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P)和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3个分量,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而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3]。

1.3模型的建立

研究时间段为[t0,t],当T=t0时表示研究的基期;当T=t时,则表示研究的终期。设F(T)代表标准区域在T时刻的经济总量,Fi(T)表示标准区域在T时刻第i产业的产值,i=l,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Fij(T)表示j区域在T时刻第i产业的产值,j=l,…,m,m表示研究区域的数量,本文m=22,代表四川省及21个市州。

根据SSM模型,将j区域在终期的经济总增加量 (Gj)分解为区域增长份额(Nj)、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j)和竞争力偏离份额(Dj)3个部分,即:

1)区域增长份额。它反映的是j区域第i产业按标准区域经济总量增长水平增长时应达到的经济总量,表示为:

将Nj与实际的增长量相比较,如果Nj低于实际增长量,则j区域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快于标准区域;反之,j区域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慢于标准区域。

2)区域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它反映研究区域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示为j区域第i产业按标准区域相应产业增长速度产生的增长额与按标准区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所产生的增长额之差。

若Pj > 0,则说明j区域产业素质 较好,产业结构优于标准区 域,促进了区 域经济发 展;反之,j区域产业结构不及标准区域合理,劣于标准区域的产业结构。

3)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它反映第i产业的竞争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示为j区域第i产业实际的增长额与按标准区域相应产业增长速度产生的增长额之差,代表竞争优势程度。

若Dj <0,则j区域竞争力低于标准区域水平;反之,则高于标准区域水平。

上述三种份额之和就是区域经济总增长量,表示为:

2结果分析

将研究区域的相应数据代入偏离一份额模型,计算结果见表1。

亿元、%

2.1四川省整体分析

2000-2013年间,四川省的实际区域经济总增长量Gj为23558.51亿元,大于按全国份额应达到的增长量Nj为18895.17亿元,说明四川省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的区域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j为-664.33亿元,小于0,说明四川省的产业结构不及全国合理,与全国相比较处于劣势,其中,增长速度较慢的第一产业比例与全国相比过高,2000年第一产业的比例23.78%,高出全国8.72个百分点,到2013年第一产业的比例降到12.25%,但仍高出全国2.24个百分点。全省的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为5327.67亿元,大于0,说明四川省的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第一、三产业的Dj分别为244.28亿元、-578.5亿元,小于0,并且第一产业的增长率2.55% 比全国第 一产业的 增长率2.81% 低0.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增长率5.39%比全国第三产业的增长 率5.77% 低0.38个百分点,说明第一、三产业的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6150.45亿元,大于0,并且第二产业的增长率8.45% 比全国第 二产业的 增长率4.48%高3.97个百分点,说明第二产业的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具有竞争力优势。可见,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全靠第二产业的竞争力拉动,当务之急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努力提升三大产业的竞争力。

2.2区域差异分析

2.2.1各市州整体情况分析

2000-2013年间,全省除雅安市、德阳市、巴中市和绵阳市4个市州以外,其余17个市州的实际区域经济总增长量Gj大于按全国份额应该达到的增长量Nj,说明这17个市州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Gj从最低的甘孜藏族自治州(176.71亿元)到最高的成都市(7869.84亿元),二者相差43倍,排在第二的宜宾市区域经济总增长量1153.33亿元,不足第一位成都市区域经济总增长量的1/6,可见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极化特征明显。从经济增长率来看,各市州有较大差别,其中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73.35%)前5位的依次是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乐山市、资阳市;经济增长率虽高于全国 平均水平 但却低于 四川省平 均水平(590.17%)的有泸州市、广安市、自贡市、达州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广元市、遂宁市;经济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依次是雅安市、德阳市、巴中市和绵阳市。

全省21个市州除成都市以外,其余20个市州的区域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j均小于0,产业结构不及全国合理。排在最后5位的依次是德阳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南充市、资阳市、达州市。成都市的区域产业结构偏离份额235.93亿元,大于0,表明成都市区域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正向推动作用。从2000年到2013年仅成都市第一产业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余20个市州第一产业的比例与全国相比均过高,第三产业的比例与全国相比均太低,可见调整产业结构已是各州市的燃眉之急。

全省21个市州除雅安市、德阳市、绵阳市之外,其余18个市州的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大于0,经济竞争力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前三甲依次为成都市、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后三名依次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巴中市。从三大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来看,各市州第二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均大于0,说明各市州第二产业的经济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南充市、内江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资阳市和宜宾市的第一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大于0,说明这6个市州第一产业的经济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余15个市州的第一产业与全国相比缺乏竞争力;成都市、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第三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大于0,说明这4个市州第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其余17个市州的第三产业与全国相比缺乏竞争力。

2.2.2各市州分类情况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j和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的组合情况,可将全省21个市州分成3种类型(见图1)。

第一类是区域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j和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都大于0的市州。这类市州的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在全国都具有一定优势,经济增长靠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共同拉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四川省只有成都市属于这一类。结合表1可以看出成都市的Pj和Dj均位居全省第一,第一产业的经济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类是区域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j小于0、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大于0的市州。这类市州的区域竞争力在全国具有优势,但区域产业结构不及全国合理,甘孜藏族自治州、攀枝花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贡市、内江市、乐山市、广元市、泸州市、眉山市、遂宁市、宜宾市、广安市、巴中市、达州市、凉山彝族自治州、资阳市、南充市这17个市州属于这一类。这类市州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经济竞争力带动,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结合表1可以看出 攀枝花市 的Pj和Dj分别位居全省第三和第二,第一产业的经济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宜宾市、内江市、资阳市及南充市除第三产业以外,一、二产业的经济竞争力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二、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自贡市、乐山市、广元市、泸州市、眉山市、遂宁市、广安市、巴中市和达州市除第二产业以外,一、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类是区域产业结构偏离份额Pj和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j都小于0的市州。这类市州的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在全国都不具有优势,雅安市、德阳市、绵阳市这3个市州属于这一类。这类市州需双管齐下,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也要努力提升竞争力。结合表1可以看出雅安市、德阳市、绵阳市的Dj位于全省最后三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的经济竞争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研究期内四川省的经济增长速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具有一定竞争力优势,但产业结构与全国相比较处于劣势;全省有超过80%的市州实际区域经济总增长量Gj大于按全国份额应该达到的增长量Nj,仅雅安市、德阳市、巴中市和绵阳市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有超过95%的市州的产业结构不及全国合理,仅成都市的产业结构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有超过85%的市州的经济竞争力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仅雅安市、德阳市和绵阳市在全国缺乏竞争力;全省有超过80% 的市州区域产业结构不及全国合理却在全国具有竞争力优势,雅安市、德阳市、绵阳市的区域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在全国都不具有优势,仅成都市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3.2建议

3.2.1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竞争力提升

全省应尽快调整优化一、二产业的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实现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推动四川省总体经济的发展,使四川省尽快发展成为拉动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独居鳌头的成都市,应继续发挥其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优势,带动其余市州经济的发展。其余市州应充分利用成都市在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少走弯路,加快发展。

全省应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突出发展生态有机农业、设施农业、高端农业和绿色农业,开发观光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应重视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4],加快发展附加值高的渔业和牧业。此外,各市州要努力提升工业产业科技含量,降低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5],加快食品饮料、轻工纺织、家具鞋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使第二产业由传统型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

各市州应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政策,培育自身的产业优势,促进各市州不同产业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提升竞争力。四川省旅游资源丰富,可以依托旅游业来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比如说,攀枝花市可以充分发挥氡气温泉、溶洞、石林、瀑布等旅游资源,增强其在四川省甚至全国的竞争力优势;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可以将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优美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打造颇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胜地,提升其经济竞争力。

3.2.2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产业优势互补

四川省经济增长速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各市州有较大差别,全省要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市州可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协调区域间产业发展战略[5]。成都市可以与拥有雄厚科技力量的绵阳市以及拥有坚实工业基础优势的德阳市合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式发展,构建装备制造业战略联盟;与资阳市围绕成资工业园,共同发展汽车配套产业,打造汽车配套产业集群;与眉山市以成眉工业园为载体,推动新材料和石化下游产业合作;与乐山市、遂宁市开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合作;与雅安市依托成雅工业园,开展农业技术、购销与产业化方面的合作。

上一篇:防火墙性能测试研究下一篇:不确定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