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产业竞争力

2024-06-21

流通产业竞争力(共9篇)

流通产业竞争力 篇1

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的竞争优势, 而流通产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组成该产业的企业竞争优势, 而流通产业集群又是培养流通企业竞争优势的温床。其关系见图1:

按照缪尔达尔的“循环与因果积累理论”, 流通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使该产业的发展在获取雇员和供应商、专业化信息、互补性、获取公共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刺激当地经济增长;反过来, 由于这种向心力的作用使新企业趋向于选址于该区域, 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空间集聚。

鉴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区域竞争优势密切关联, 一个产业具备多大的增长空间, 往往取决于所处区域是否具备相关产业集群的条件, 集群的进程是否开始, 达到了何种水平。因此, 为了提升区域流通产业的竞争力, 必须按照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流通产业, 也即聚焦强势行业, 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流通产业集聚地, 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的空间布局。

一、流通产业集群的内在互动机制

(一) 流通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

1.购买商与供应商的关系。

在这种集群内, 有生产最终产品的核心企业, 也有供给投入品包括中间品、原材料与服务的企业。一般来说, 最终产品的销售商也是这个集群的一部分。典型例子有法国家乐福 (Carrefour) 模式。成立于1959年的家乐福集团现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 业务范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家乐福卖场内有很多自身的定牌产品, 很多生产制造企业为家乐福生产定做产品, 再通过家乐福的销售网络, 输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卖场。

2.竞争者与合作者的关系。

这种集群由生产同样或近似产品与服务的一系列企业所组成。这种集群的形成是由于企业之间彼此分享产品、创新过程及市场机会的信息。例如, 艾米利省的萨梭罗是意大利的陶瓷制造中心, 在萨梭罗周围又出现了不少为陶瓷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其他公司, 如模具租赁和专门提供包装过程的厂家和运输公司。这些公司彼此分工协作, 经营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陶瓷业。这些厂家和运输公司既是竞争者也存在着彼此间的合作。

3.共享资源的关系。

这种集群的存在是因为这些企业要共享同样的原材料、技术、人才资源以及信息, 尽管这些企业可能使用这些资源来为不同的市场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

(二) 流通企业集群存在的稳定性分析

同一产业的企业及其与该产业相关的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由于激烈的竞争使得集群达到共生稳定的状态。

1.从集群内部的各流通企业之间来看, 新企业进入的低成本导致现有的市场份额的缩水;熟练工人和管理人才以及原材料的争夺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技术上和工艺流程上的创新在集群内部难以保密而被迅速模仿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能长久;产品定位和市场开拓的信息在集群内的快速传播导致独享的利润被瓜分;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失去面子有辱家族荣誉而承受巨大压力 (Porter, 2002年) 等竞争引起的副作用。

2.从集群企业的整体来看, 正是集群内部大批的本地企业彼此的激烈竞争, 促进专业基础建设、加速市场信息流通、带动相关科技与专业人力资源的积累, 激发技术的改良和创新;提供给客户生产专业化的信号, 减少客户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搜寻成本, 扩大和开拓市场;相互间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节约了大量交易费用等其他有利的作用, 从而形成集群整体上对外部的竞争优势, 保证集群的良好发展。

(三) 流通企业集群市场一体化的具体表现

流通企业集群市场一体化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报酬递增。为了报酬递增以优化目标函数, 在广义的市场概念下, 流通企业市场一体化生存的实现机制或共生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约束与需求资源共享。市场的生命力在于需求。如果把某一个企业群抽象为一个供给单位, 其生存必然受到需求约束。最终需求的存在决定着产业链中各个企业投入产出技术联系及其扩散效应而存在。这种需求, 既可能是区域内需求, 也可能是区域外需求。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造就了企业群, 当地消费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刺激出当地的生产者。

2.市场互补性与合作拓展市场。市场资源除了购买力之外, 还包括企业形象、销售渠道、客户等基本方面。群内企业是共享与互补市场资源。波特指出:许多产品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相互补充;每个簇群总是持续不断地提高其在某个地区特定领域的声誉, 使得买者转向卖者聚居地的可能性更大;簇群成员还经常能从大量的营销机制中获益;互补性使客户倾向于购买簇群的东西, 因为一个地区内有众多供应商可供选择, 会降低购买风险。显然, 通过有形物品的选择范围扩大和无形资产的外溢效应, 企业群对消费者吸引力产生了“1+1>2”的效果。

3.价格互动与合作博弈均衡。集群内的企业网络是价格信息的来源。每个企业经营者对市场价格都不是简单的接受者, 而是从博弈角度决策定价。经营者处于共有的集群内社会网络之中, 互相接触, 互相观察对方的市场行为。由于集群内价格信息传递迅速, 资产专用性和部分不可流动性的存在, 企业间容易形成动态合作博弈均衡定价, 充分认识到短期损失可以由长期收益得到补偿, 而不是按照纯粹的价格机制行事, 从而避免企业自利行为引发的市场的过度进入, 维护了市场秩序。

简而言之, 流通企业群的市场一体化生存是企业间通过需求约束、生产函数依赖、市场力量、风险化解等产生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效应。“一荣俱荣”是报酬递增的正效应, “一损俱损”是报酬递增的负效应。可见, 市场一体化生存的实质是企业间具有一种“增值伙伴关系”。

二、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我国流通现代化已处于起步阶段, 流通业竞争力水平有所提升, 但总体而言我国流通业还处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发展阶段, 技术含量低, 资本扩张能力较差, 因而流通现代化水平和总体竞争力水平还极为有限。主要表现在:

(一) 流通效率低下, 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偏高

首先, 分工导致了效率的提高, 但分工不断细化加深了社会化生产、特别是社会化现代大生产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极大增加了不同生产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 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联系、协调方面的困难, 即增加了各个环节和领域寻求最佳点的困难, 远离最佳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其次, 流通效能低下, 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偏高, 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这一比例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中国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 目前说法不一, 口径各异。由于缺少标准化物流成本的统计框架、口径和基础数据, 就为准确地计算物流成本及其占GDP的比重带来困难。

(二) 流通企业小散差、竞争力不强, 市场集中度和信息化程度都很低下

首先, 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比较低。金永生教授采用“贝恩分类法”, 对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进行了初步研究。测算显示, 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 (以商业百货零售业计算) CR4为0.57, CR8为0.81, CR100为2.81, 极为分散。另据有关资料显示, 1993年全国最大的100家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市场份额占全国零售市场份额的比例是3.6%;1994年是3.3%;1995年是2.9%;1996年是2.7%;1997年是2.45%;1998年是2.33%, 因此我国流通产业的集中度呈下降的趋势。其次, 由于流通产业进入壁垒偏低, 流通企业规模小, 个体组织比重大, 缺乏规模效益。与工业企业比较, 流通企业开办容易, 只要有几平方米的门店, 选址合理、定位恰当, 就能在市场上找到生存空间。可见, 流通产业的规模经济壁垒并不显著。因此, 我国流通主体“散”、“小”、“弱”, 问题很严重。最后, 我国流通产业信息化水平偏低。目前, 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中80%不同程度采用了计算机管理, 其中绝大多数是实行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但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仍与其相差甚远。例如, 我国流通企业投在信息系统中的资金只占到其销售额的0.1%~0.3%左右, 国外一般占到1.2%~2%;国内流通企业在信息系统中投入的硬件与软件之比一般是5∶1, 国外一般是1∶1或1∶1.2;国内流通企业的管理人员分析和应用数据的能力较差;为流通企业开发设计信息系统的商业软件企业发展缓慢, 盈利微薄, 而且有盈利也大部分靠的是与商业软件集成销售的硬件等。

(三) 流通企业竞争力不强, 赢利能力薄弱, 偏重于数量增长

首先, 流通业态的初级化。在零售环节, 国内百货商店、个体商户以及集贸市场是最主要的零售经营形式, 其中遍布城乡的各类集贸市场, 其交易额约相当于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3。在批发环节, 生产企业的销售机构及各类销售代理承担着主要的批发职能, 市场份额达到近70%。而在国外发达国家, 零售环节主要商业形态为连锁经营;批发环节主要商业形态为物流公司。其次, 流通业态仍处在较低层次的非均衡发展阶段, 批发行业萎缩, 物流行业发展不足, 新型业态发展滞后, 如现购自运 (Cash & Carry) 、DIY、邮购、折扣店等的发展相对滞后。

三、基于产业集群基础上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在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和提升流通业竞争力进程中, 以全面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为重点。流通企业是流通业的微观基础, 是我国流通现代化的主体代表, 流通企业竞争力既是流通业竞争力的首要决定因素, 也是流通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因此, 为了提升流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 应该依托区位优势, 加强布局规划, 按照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流通产业, 也即聚焦强势行业, 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流通产业集聚地, 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的空间布局。

(一) 产业集群与流通业的互动发展机制促进了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 企业附属于包括上游供应商和下游营销渠道及客户的价值体系, 这套体系的有效运用依赖于各个链接点的协调。例如, 企业要降低成本减少存货, 就必须从供应到订货销售环环相扣, 良好的协调配合、中间投入品的低运输成本, 都能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很多行业中, 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乃至新产品的开发, 都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当然, 单个企业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需求来维持众多供应商的生存, 而大量企业集聚也扩大了下游营销运营商的需求市场, 使各种各样专业化营销商得以生存, 而整个价值链上下游各个链接点是否协调运行取决于流通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流通业网络越先进, 竞争越激烈, 集群企业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新设备和服务越快捷, 而且越容易得到合理的价格和高的服务效率, 集群企业比其他企业拥有更低的成本, 促进流通效率的提高, 从而提升流通业竞争力。

(二) 产业集群促进了流通业市场的建立, 从而提升了流通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与流通市场的建设相辅相成。传统产业集群因产业本身的商品属性、消费需求等特点, 其生存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流通产业这个重要的通路。而产业集群的成长、成熟, 又发展繁荣了流通市场体系, 促进了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产业集群内, 企业对原材料的大宗购买以及集群造就的多品种产品优势和服务体系, 有利于发展繁荣专业化的市场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原材料市场、中间产品市场、机器设备市场、最终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及联办托运等流通服务业市场。专业化的市场体系与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同时服务于产业集群, 从而提升集群内区域流通业竞争力。伴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 集群企业商品也从产地市场向集散地市场和销售地市场延伸, 形成基于集群的多级市场体系。一旦这个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多级商品市场形成并成熟, 便会促成自己的合理秩序。为达到市场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目标, 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商品市场既要保证专业批发商的批发规模, 又要降低其经营风险;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多样化吸引客源的需要, 无论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消费品, 均会逐步形成专业化的商业贸易集群, 这个集群实际上是多个专业化商品市场的空间集聚, 从而形成广泛的流通业市场, 促进了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2007年度青年科研项目《提升安徽省流通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以构建皖北地区流通产业集群为例》阶段性成果。批准号ACKYQ0720]

参考文献

[1]黄国雄, 曹厚昌.现代商学通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7.

[2]陈阿兴, 李朝鲜.现代商贸组织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3]荆林波.关于外资进入中国流通业引发的三个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 2005 (5) .

[4]金永生.论流通产业组织及其创新[J].商贸经济, 2003 (9) :11.

[5]郭冬乐, 宋则.中国商业理论前沿III[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30.

流通产业竞争力 篇2

竞争地位是指企业在目标市场中所占据的位置,它是企业规划竞争战略的重要依据。企业的竞争地位不同,其竞争战略也不同。竞争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今日的市场主宰者不一定是明天的行业老大。因此,市场主宰者竭力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其它竞争者则拼命往前赶,努力改变自己的地位。正是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争创竞争优势,占据市场有利位置,从而推动行业和社会的发展。企业在目标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主要根据其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和劣势确立,对竞争优势和劣势进行衡量和评价后,企业可以根据评价结果测定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农资行业已完全结束初级竞争阶段,在如火如荼的无序竞争催化下,品牌竞争的节奏明显加快。确切的讲,今天的农资市场已经进入无序竞争的动荡期,震荡与洗牌的速度明显加快。昔日风光一时的“广告战”和“价格战”黯然失色,以服务和品质为核心的“价值战”正悄然升温。同时,行业也正在进入战略机遇期。在战略机遇期,多数实力弱小的农资流通商会越来越困难,而少数抓住战略机遇的农资流通商与适时进行经营创新的优秀流通商则迎来跨越式发展契机,迅速进阶标杆竞争地位,形成行业主导性经营品牌,

一个企业在其目标市场中有六种竞争地位:

1.主宰型,这类企业控制着整个目标市场,可以选择多种竞争战略。

2.强壮型,这类企业可以单独行动,而且能稳定其长期地位。

3.优势型,这类企业在一定的战略中能利用较多的力量,并有较多机会改善其竞争地位。

4.防守型,这类企业经营现状较好,能继续经营,但发展机会不多。

5.虚弱型,这类企业经营现状不佳,但仍有机会改善其不利地位。

6.难以生存型,这类企业经营现状差,而且没有机会改变被淘汰的命运。

了解自己的企业处于何种竞争地位非常重要,这将决定着你的企业未来发展走向。

如何让自己的企业处于优势的竞争地位,企业管理者所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确定竞争升级或下降的领域。还必须判断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拥有竞争优势还是竞争劣势,企业的市场地位和业绩水平在现行的战略下是会改善或者是会持续恶化。任何的市场竞争都是市场权利的争夺,拥有市场权利的目的是获得现实的利润及未来的获利机会。

流通产业竞争力 篇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从严格的国有体制到多种所有制并存, 从单一的百货业态到诸多业态百花齐放, 从等级分明的一、二、三级批发体系到流通渠道的多元化;三十多年来, 中国流通业跌宕多姿、精彩纷呈, 其体制、市场、经营者、业态、商品、渠道、观念的变化都让世界为之赞叹。近年来, 我国流通产业流通主体多元化、流通业态多样化特点明显, 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流通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以及对外开放格局也已经形成。但中国流通业相对于制造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商业知名品牌少, 市场经营主体发展极不平衡, 仍处在零散状态等现象依然严峻。

流通竞争优势理论是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渊源。竞争优势理论源于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理论学说, 根据其理论分析的视野不同, 大致可以划分为效率优势论、资源优势论、规模经济优势论、范围经济优势论、垄断优势论、外部规模经济优势论、代表性需求优势论、先占优势论、速度竞争优势论、“价值链”优势论等。

从现有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分析范式来看, 主要有以下三大理论模型:一是1990年美国著名的产业竞争力专家、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波特教授提出的著名的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二是产业竞争力过程理论模型;三是流通产业竞争力成因指标分析模型。

目前, 国内理论界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众多, 但人们似乎更多地关注国际竞争性强的制造业的发展, 而对于流通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则较少, 起步较晚。学习中外在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方面的经验;了解现代流通产业作为市场机制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 在连接生产与消费活动中, 保持供求总量的平衡的重要性对我国的流通产业竞争力模型的建立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

二、流通产业竞争力概念性陈述

关于流通和流通产业的内涵和外延, 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认识。笔者认为流通产业是指在第三产业中专门从事商品采购、分销、物流活动的服务机构所组成的社会企业体系, 具体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与物流业;生产者利用自身商品的剩余能力为其他企业服务的情况以及消费者组成的专门以流通活动为主的消费合作社等。

流通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产、流通和分配都以流通为前提。流通将制造产品、创造价值的生产与使用商品的消费连接起来, 以实现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

经过五个阶段的流通体制改革, 我国流通产业最终确立了流通领域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促进了市场流通规模持续快速扩大;优化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形成了多元化流通市场主体格局;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现代流通方式得到了加快推广应用。但流通组织化程度和效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流通成本过高、国内贸易区域、城乡发展, 都市商业与社区服务业发展, 工业品流通与农业品流通发展仍然不平衡;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市场秩序及流通领域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等问题依然存在, 见图1。

总体来说, 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质量的提高、产业的全面升级、经济运行方式的改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流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 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逐渐增强;拉动消费、引导生产;服务社会、创造价值、稳定物价、吸纳就业、提升消费水平和质量;集中反映一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等等决定的流通产业的先导作用日益增强。

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处在一个转折时期, 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目前的世界经济大国逐步走向经济强国这一目标, 极大依赖于国家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提高。而经济运行效率的高低又依赖于我国流通产业的效率及竞争力。因此, 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迫在眉睫。

流通产业竞争力是一国 (或地区) 流通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竞争力理应包括国际竞争力和国内竞争力两个层面, 鉴于我国流通产业国际化程度还不高, 流通领域内的竞争主要是对国内市场及资源的争夺。本文则主要分析流通产业的国内竞争力。

三、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应着眼于宏观经济目标, 适应统筹协调, 既要反应整个区域或国家的流通竞争力的内涵, 又要反映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变化, 以及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物流各行业、各企业的效率变化情况;既能进行区域或国家间的综合竞争力的比较, 又能进行和区域或国家流通业状况的跟踪监测。因此, 在模型指标的选择上, 主要采用了五大原则, 确保模型普适性及与研究对象结合特殊性原则。此外, 本研究综合考虑基础理论及创新指标体系, 采用创新与改进并举的方法, 遵循由理论到实践的思路, 突出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的应用, 强调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设计出流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此研究模式遵循系统化观点, 把流通产业竞争力分解, 从横向将其分解为10个竞争因子, 从纵向根据流通的职能将其分解为三个部分, 并经过逻辑分层, 确立了横向和纵向二维相交的综合评价指标。

从规模、结构、产业集中度、效率、先进力等水平类指标和消费者满足力、贡献力、辐射力、成长力指标等潜力类指标, 对流通产业的规模效率、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推动因素、流通各环节的贡献、产业政策因素等出发, 发现影响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横向指标。从横、纵向指标体系综合入手, 寻找各竞争因子在不同流通业方面的不同表现, 探究两者的综合点, 进行交叉研究。从物流、商流、客源、引资辐射力及批零结构、业种特色度、零售业态结构、商流竞争力、物流竞争力等多个角度交叉, 从而全面、综合、系统设计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如图2所示。

如图2所示, 该框架包括了10个竞争力因子, 分别为规模指标、结构指标、产业集中度指标、效率指标、先进力指标、消费满足力指标、贡献力指标、辐射力指标、成长力指标、产业政策指标, 并依据各指标的特性, 将其分别归类为水平指标和潜力指标。根据每个指标的内涵, 在各指标下分别设置不同的指标, 对指标进行说明和量化研究。

四、中国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

2010年, 我国流通业发展呈现五大趋势。一是内外动力加强, 城乡消费再上新台阶;二是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新突破, 产销衔接更为顺畅;三是批发体系重塑工作进入新阶段, 商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四是外资零售企业继续扩张, 本土企业做强做大;五是网络购物快速增长, 网上网下互动良性发展。

针对目前中国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扩五化”的任务, 即扩大内需, 特别是扩大消费;努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战略的提出, 为流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中国流通业将处在转型升级和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鉴于“十二五”时期流通产业政策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强国贸易, 搞活大流通, 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和工农一体化,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主线, 大力推进商品市场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市场监控体系和商业信用体系, 提高流通产业现代化的水平。

预计未来几年, 流通产业增加值、流通从业人员、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连锁经营比例进一步提升, 此外, 现代物流与配送指标成本降低, 农产品批发市场得到升级, 万村千乡工程深入实施, 网上购物比例继续增高, 流通产业结构升级, 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 基本完成流通现代化。

流通产业竞争力 篇4

一、中国流通组织结构的现状及缺陷分析

根据产业组织学的理论,流通组织就是商品流通企业市场关系的集合体。所谓流通组织结构,既是流通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也是流通产业内大中小企业间的相互关系格局。流通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内容。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一经确定,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先进合理的组织结构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不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将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组织结构将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适时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不同类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都将依据自身经营环境的变化而进行,有其特定的内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传统流通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调整流通产业所有制结构,打破国有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大力发展集体和个体商业,并允许工业自销、引进外资等,从而使流通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无疑大大增强了中国流通企业的竞争活力,提高了社会流通能力。但就当前来看,传统体制下形成的“一、二、三、零”流通格局已经“网破线断”,而新的流通组织结构并没有形成,在流通产业组织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在此我们沿用美国经济学家席勒的产业组织模式,即“结构――行为――效应”范式,对中国流通组织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一国经济中市场和产业的特点及其构成要素,或者说,某个特定市场或产业中经营厂商所面临的环境,这种环境又可以通过产业集中、规模经济、进入退出壁垒等指标来反映。一般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从而决定产业组织的竞争性质及效果好坏的基本因素。我们从产业集中、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三个主要方面来考察当前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的状况。

1.流通产业集中程度低。据资料表明,我国GDP中商业所占比例为10%,零售商业50强在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占全国零售总额的百分比分别是499亿人民币和2.45%,而美国则分别是17%、4910亿美元和21.4%,差距是明显的。不仅如此,我国流通产业的集中度还呈下降的趋势。1993年全国最大的100家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收入净额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3.6%;1994年占3.3%;1995年占2.9%;19只占2.7%。

2.没有规模效应。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通组织规模结构呈现非均衡发展的两种趋势。一种趋势是盲目扩张和片面追求大型化,造成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仅以大型零售商店为例,1995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有10家,到为22家。而效益普遍不佳,,全国100家国有零售商业企业中只有50%―60%的企业收支基本持平,而30%的企业处于利润下滑状态。另一种趋势是,一些流通企业的规模呈小型化发展。流通业所具有技术要求低、投资少、进入门槛低等特点,促使下岗人员、竞争力差人员纷纷涌入流通领域。大量小商业资本盲目扩张趋势使商业企业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导致流通领域的低效率、高成本和对城市公共资源的严重破坏。小型企业成为经济生活供应系统的主体,这显然不能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匹配。盲目扩张和小型化使商业的组织结构朝两极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从下表可看出,中美最大的商业企业规模比较的差距。

中美最大的商业企业规模比较(19)

表1单位:亿元、%

┌──────────┬────┬────┬───────┐

│ 公司名 │销售额 │零售额 │占社会零售总额│

├──────────┼────┼────┼───────┤

│美国沃尔玛(美元)│1668.09│1305.23│ 5.45 │

│中国上海联华(人民币)│680.1 │29152.5│ 2.33 │

└──────────┴────┴

流通产业竞争力 篇5

本次会议是去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会长会议, 主要内容是邀请各专兼职副会长和流通行业大型企业负责人共同研讨“十二五”期间,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结合流通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我国大型流通企业等问题。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指出, 今后将建立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扩大会议的长效机制, 构建一个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核心平台, 探讨联合骨干企业共同办好商会的新做法, 以做到更好地发挥商会作用, 为国家服务, 为会员服务, 努力开创出商会工作的新局面。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 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战略方针。为了抓住“十二五”的发展期和机遇期, 实现“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的目标, 中国商业联合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服务、联合、创新、规范”的工作思路, 推进民主办会进程, 提升服务水平。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田元兰、姜明、王琴华、刘建沪, 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安惠民, 中国商业联合会监事长张庶平以及中国商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王琴华主持。

培育出自己的“沃尔玛”

不久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 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支持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张志刚指出, 未来五年至十年, 我国将处于一个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 我们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扩大内需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搞活流通, 促进消费, 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举措。这些, 都预示着我国现代流通产业将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和即将开启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时期。

本次会议围绕着“培育出我们自己的全国性和跨国的现代流通企业集团”这一议题进行了重点研讨。张志刚强调, 现代流通产业网络, 是经济的血脉与神经。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与过去相比, 我们的流通规模、企业实力、流通业态、科技进步、人才队伍、对外开放等多个领域, 成就有目共睹。但是, 我们必须承认, 我国流通业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 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 同人民的期盼与要求相比, 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建设现代化强国, 需要形成千百万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但也必须有一批包括流通企业在内的大型骨干企业做支撑。没有现代化的流通大企业, 现代流通业就没有希望。大企业关联性强, 还可以影响和带动千百家中小供应商、制造商, 推动中小企业的大发展。抓住流通领域的大企业, 就可以“纲举目张”。

张志刚指出, 目前影响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做强做大的困难与问题还比较多, 从企业自身方面来说, 一是管理跟不上;二是人才缺乏;三是科技手段落后;四是企业缺少高人一筹的“看家本领”, 即核心竞争力。此外, 我国流通业发展环境方面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从体制和政策层面看, 主要是现行财税政策还不利于企业跨区域发展。流通企业税负重, 大型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统一纳税、利益返还政策落实得不到位。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需要统一认识, 转变观念。还有资金实力所限等方面的问题, 大型流通企业融资比较困难。体制环境方面, 还有运输费用问题, 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约18%的比例已经持续几年不降, 比之美国、欧洲等国的8%至10%明显高出一截。

张志刚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共鸣。上海百联集团董事长马新生、国美控股集团总裁黄秀虹、中国全聚德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俊贤、广州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房向前、物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坚忠、长春欧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和平、武汉中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俞善伟、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学武、中兴-沈阳商业大厦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芝旭等大型流通企业代表纷纷发言, 就目前大型流通企业在国家经济命脉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做强做大中遇到的政策、法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和探讨, 大家对中国商业联合会在流通领域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也给予了关注和期待。

加强服务 凝聚行业力量

与会代表对中国商业联合会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办会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也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扬。山东省商会会长季缃绮、广东省商业联合会会长巫开立、重庆市商业联合会会长金朝富等先后发言, 就商会代表和维护企业权益、努力办实事和异地召开会长扩大会议等提出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各地商会一定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地需求、倾听行业呼声, 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这是商会的生命力所在, 也是商会大有可为的光明所在。

本次会长扩大会议还特别邀请了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等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有关专家、学者与会。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唐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商务部商贸服务司副司长王德生作了流通领域宏观形势和相关政策的介绍。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刘风军, 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董事长李生, 在流通领域从事理论、政策研究的专家、学者宋则、刘海飞等也作了发言。

张志刚在会议总结时表示, 中国商业联合会将发挥联合优势, 凝聚行业力量, 整合行业资源。针对目前影响大型流通企业跨区域发展做强做大的困难与问题, 将分门别类予以梳理, 向政府建言献策:凡能向国家决策部门反映的立即反映;凡能“临门一脚”立即解决的立即解决;凡需调研的尽快进行调研, 写出报告。要加强流通舆论宣传和理论队伍建设, 要采取更多的方式发挥商会的主动作用, 做到与时俱进,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务实的工作业绩加快培育发展我国大型流通企业的进程, 推进现代化流通产业的发展。

流通产业竞争力 篇6

“链态”(1)指果蔬农产品产销经营者之间建立的供销关系的型式分类,是农产品的全流通过程。我国果蔬类农产品流通存在多种渠道,中商商业发展规划院等农产品流通研究机构将其主要归为五类“链态”。按照果蔬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自然链、中介链、定向链、直采链和一体链。

自然链:“农户-农村经纪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农(集贸)市场—消费者”;

中介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村经纪人—批发市场—超市—消费者”;

定向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采购供应商—超市”;

直采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连锁超市”;

一体链:“生产基地—连锁集团——连锁超市”。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分析,果蔬农产品按“链态”的比重划分,自然链和中介链占果蔬销售比重的73%以上,定向链约占12%,直采链约占2%,一体链约占5%(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我国的果蔬农产品的供销关系依然以自然链和中介链为主,农产品流通方式较落后。

2“链态”主体的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蔬菜产量约6.41亿吨,销售量约为5.48亿吨;水果产量1.14亿吨,销售量1.02亿吨,果蔬主要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直采、加工企业收购、大型连锁集团一体化采购、农贸市场采购等渠道进行流通。其中:经由批发市场流通的比重约占总量的73%,大型超市定向直采的约占2%,大型连锁集团一体化采购的约占4%左右,经由初级农贸市场销售的约占7%,其他如机关、学校、军队等采购约占14%左右(如图2所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集)贸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农村经纪人、连锁集团是“链态”中的农产品流通主体。

2.1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批发市场是销售流通中的重要角色。据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约415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果蔬农产品的主要渠道,以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为例,有70%以上的果蔬农产品是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流通的。从果蔬农产品的供应结构看,大城市已形成果蔬农产品的大市场、大流通。

2.2 农(集)贸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中不可或缺的执行者

我国农(集)贸市场现有90000家,其中:建在农村的有60000家,分布在城市内有30000家。农(集)贸市场主要体现的是交易、服务和物流功能。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集)贸市场年交易额达1.5万亿元左右。在我国的中小城市中,农(集)贸市场的集散能力比较强,成为果蔬农产品不可或缺的执行者。

2.3 大型连锁超市是农产品流通的新兴力量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经由超市销售果蔬类农产品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2000年超市经营农产品的份额在大城市的农产品销售中已占到20%以上,2003年全国74万家超市销售水果、蔬菜、肉类等生鲜农产品1250亿元,占销售总额的27%。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大型连锁超市已成为消费者放心的“菜篮子”,特别是“农超对接”工程开展以来,其在稳定价格、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4 农村经纪人是农产品流通的催化剂

近年来,农村经纪人发展迅猛,其数量已近千万,以苏果超市为代表的大型连锁零售商,在进行产地采购时,70%以上是通过产地经纪人直接或间接进行采购的,这也是目前国内开展产地果蔬采购进货的普遍模式。实践证明农村经纪人的活跃程度与当地果蔬农产品流通效率成正比,是农产品流通的催化剂。

2.5 连锁集团是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倡导者

连锁集团通过建立果蔬生产基地进行“直采”的模式(即直采型或一体链型)正在不断发展和壮大。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家乐福与166个农民合作社的5万中国农民加入了家乐福“农民直供”项目,每天有超过35种农产品“零费用”进场销售,“直采”模式降低了30%的流通成本,增加了农民50%的收入。

3 提高“链态”主体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3.1 积极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

近几年,我国加大了对农产品流通建设的扶持力度,特别是针对果蔬等鲜活农产品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和扶植政策,如“双百市场”、“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等工程。国家已分批分次的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链态”主体展开了全面的扶持和资助,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和参与工程,强化政策的引导作用,在示范中不断提高“链态”主体的竞争力。

3.2 加强“链态”主体的信息化建设

提高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村经纪人的信息化水平。调研发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化水平一般,软件也主要以ERP等为主,业务规范和管理软件较少,提高流通效率、规范交易、分析果蔬农产品数据的软件更少,亟待提高其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水平。

调研发现,很多连锁集团、大型超市的内部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但与供货商等的外部联系依却仍停留在纸质单据上,没有统一平台,亟需建立农产品流通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机具,提高果蔬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3.3“链态”主体应统一协调各参与者的利益

各条“链态”能否有效运作,取决于链条上各个参与方是否能建立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调研发现,“链态”中的参与者都属于独立的法人,由于其利益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造成同一“同一链态”的利益冲突,“链态”主体应协调各参与方的利益,从单纯的竞争关系发展为竞争—合作—协调关系。“链态”主体的协调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的协调,包括信息的搜集、加工和整理;二是物流的协调,包括农产品的贮藏、包装、运输等。“链态”主体的协调性制约着“链态”竞争力,因此,一定要加强其统一协调能力。

摘要:推进现代农产品流通建设是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是盘活农村各要素、加速农村资源开发利用和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以提高“链态”主体竞争力为切入点,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旨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链态,主体竞争力,农产品,流通

参考文献

[1]刘普合,申冬华,王勇.从“链态”看我国果蔬农产品流通渠道.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1).

[2]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报告.北京:国际农产品流通发展研究会.

流通产业竞争力 篇7

关键词:DEA,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效率评价

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各级政府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宏观背景下, 我国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行业作为经济主体的组成部分, 在经济发展以及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商贸流通行业 (该行业已经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传统商贸流通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今市场的需求, 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传统商贸流通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契机。

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同时, 对于产业结构调整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电子商务作为一项信息技术,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并迅速普及的当今社会, 其发展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具有最要的意义。不仅如此,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还是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本文主要从城市的角度出发,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 运用C2R、BC2和超效率DEA模型, 构建我国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的评价系统, 并对所选的33个城市的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进行评价, 分析城市之间存在差异性。

文献综述

我国的商贸流通业长期处于劳动密集、手工操作、经验管理、单门独店的运行状态。其技术含量低严重束缚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升级, 同时, 也严重制约着商贸流通企业的扩张, 成为企业规模扩张难以逾越的“瓶颈”。尽管与改革开放前相比, 商贸流通领域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总体上还是属于低水平。[1]具体体现在:现代化批发方式发展不足;零售业各业态发展不均衡;城乡流通发展不平衡, 流通领域市场失序现象大量存在;缺少相应的流通标准和质量可追溯制度;部分行业准入门槛低, 经营主体资质参差不齐, 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拖欠货款、坑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另外, 很多流通企业的内部管理手段落后, 信息化水平不高。[2]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零售企业或公司的投入产出效率、区域批发和零售业投入产出效率等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Donthu和Yoo (1998) [3]及王新宇 (2001) 等在国内外较早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主要是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模型进行零售业 (企业) 投入产出效率的分析。此后, 部分学者根据不同的投入、产出指标或从不同的视角, 采用DEA模型或超效率DEA模型, 对零售企业或区域零售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研究和评价。[4,5,6]徐健等采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实证研究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零售业投入产出效率。[6]魏权龄指出, DEA方法在评价多投入、多产出决策单元的有效性方面十分理想并卓有成效。[7]DEA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多类企业或行业的有效性评价中, 但是, 其在商贸流通行业的相关文献较少, 部分已有文献也主要对餐饮企业、零售企业等进行相关的效率评价, 而该方法在商贸流通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 关于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的研究文献比较少, 而当今学术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商贸流通或电子商务单方面的研究。由于电子商务有其特殊性, 因此, 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就融合了两者的共性并具有其自身特殊性, 需要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尤其是当今社会, 电子商务飞速发展, 商贸流通已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现状的研究, 不仅能够打破传统商贸流通的发展“瓶颈”, 而且对于商贸流通产业升级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的理论模型有多种, 本文运用相关DEA模型, 主要测算城市商贸流通业电子商务及大连市商贸流通各行业电子商务, 在规模报酬不变下的技术效率、规模报酬可变下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 并对电子商务竞争力进行排名。Dole称DEA是一种懒惰的决策方法, [8]它不需要知道投入和产出之间显性的函数关系, 就能对DMU进行评价。而模型中技术效率又是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乘积, 因此, 本文中主要用到的DEA模型是:规模报酬不变时, 用来测算技术效率的C2R模型;规模报酬可变时, 用来测算纯技术效率的BC2模型;用于竞争力最终排名的超效率DEA模型。

由于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 利用C2R模型和BC2模型分别计算决策单元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 由此可以计算出该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

在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 评价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的过程中, 首先利用基本C2R模型, 对所评价决策单元的整体效率进行评价, 计算决策单元的效率值, 把所有DMU分为有效决策单元和非有效决策单元。在此基础上, 运用BC2模型, 得出各个决策单元的规模效率, 从规模和技术的角度评价各个决策单元。最后, 由于上述两个基本DEA模型都无法对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评价。因此, 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对有效的决策单元进行效率评价, 最终得出所有决策单元的优劣情况, 并从规模和技术的角度, 分别对各个决策单元的现有效率值进行分析, 分析各决策单元取得计算效率值的主要原因并进行验证分析。分析使用的软件为EMS。

2.样本数据来源及指标确定

DEA方法是一种评价相对有效的方法, 决策单元在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即所选决策单元应该具有类型相同的特征;决策单元的个数应该不小于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和的3倍。

本研究对象主要定为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三大城市类别, 但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完整性和可比性, 同时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布局, 最终确定33个城市作为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评价的目标城市。为保持数据的权威性和研究的科学性,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部分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1》、相关各省以及各目标城市统计年鉴。文中所用数据多为2010年数据, 部分数据来源于国内知名行业网站。由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特殊性, 大部分目标城市没有系统的电子商务统计资料, 相关指标数据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获得。

用数据包络分析 (DEA) 方法评价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时, 需要建立系统的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这是对商贸流通电子商务进行有效性衡量的最重要的步骤, 而且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基于DEA应用的特点, 这些原则首先应该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集中体现评价活动的共性;其次, 还应注意与研究对象相结合的特殊原则等。

国内外采用DEA方法对产业或企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 大部分均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三个角度衡量产业的投入, 而据不完全统计, 产出指标通常用主营业务收入来衡量, 也有部分采用利润或产业增加值指标来表示。因此, 本文根据上述指标选取的原则并结合电子商务自身所具有的特点, 同时参考相关文献, 确定文章的投入指标主要有: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基础设施投入、整体消费水平以及辐射力;产出指标主要包括, 产业效益和电子商务交易额。

实证分析

为更好地对各城市的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 本文首先运用DEA基础模型、C2R模型和BC2模型对33个样本城市的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的竞争力进行评价, 计算结果包括决策单元的DEA有效值, 对DEA评价有效的城市进行超效率DEA评价, 得出这些城市的超效率评价有效值, 进一步确定这些评价有效城市的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的优劣势, 并最终确定它们的竞争力水平。评价结果见下表 (计算软件使用EMS) :

从上表可明确地看出, 这些评价有效的城市经济都比较发达, 且都为省会城市或是经济支柱城市。同时, 也基本都是交通枢纽城市, 都已有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 在运输方面都有较好的优势。

通过对评价模型中各输入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 可以分析各指标对评价模型影响力的大小。实际上, 不同的输入指标对评价模型的影响是不同的, 若指标对评价模型的影响力比较大, 那么在模型中剔除这个指标再进行评价的话, 评价的效率值势必会有明显的变化;反之, 若指标对评价模型的影响比较小, 那么剔除该指标再次进行分析后, 所得到的效率值就不会有明显的变化。由此来对各输入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 分析结果如下:

在所选的五项投入指标中, 资金投入、劳动力投入对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水平的影响比较大。从上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到, 在模型中分别剔除这两项再次进行效率评价时, 大部分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的效率值有明显下降;但分别剔除基础设施投入、社会消费总水平及辐射力这三个指标之后, 模型中各城市的评价效率值基本没有变化。由此可明显地看出, 前两个指标对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的竞争力有明显影响, 而另外三个指标对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的影响则比较小。

结论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从影响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出发, 并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 分析各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水平。为此确定, 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 主要是指凭借城市现有资源, 提供各种有利的经济、制度等环境, 吸引有利于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提高的各种生产要素, 并对关键要素进行有效配置, 促进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最终表现为该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从而吸引更多的电商人才、形成更大的电子商务辐射空间。本研究发现:

1.样本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

在现有条件下, 样本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存在明显差异, 有的很强, 而有的很弱。这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及企业投入、从业人员数量及素质存在极大的关联。因此, 要想提高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水平, 必须加快经济发展进程, 政府及企业加大相关投入并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优惠政策, 同时加大人才吸引力度。

2. 我国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发展仍比较落后

相对于世界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国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发展比较落后, 尽管上海、北京、杭州等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 但大部分城市电子商务发展都比较落后。因此, 要想提高城市商贸流通电子商务竞争力水平, 就必须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 寻求适合自身商贸流通电子商务发展优势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汪东华.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商贸流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5-1) .

[2]吴国华.我国商贸流通业现状趋势与对策.昆明会议, 2011.

[3]DONTHUN, YOOB.Retail productivity assessment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Journal of Retail-ing, 1998, 74 (1) :89-105.

[4]尤建新, 陈江宁.基于DEA方法的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分析[J].上海管理科学, 2007 (3) :17-19.

[5]楼文高, 冯国珍, 杨雪梅.长三角地区批发零售企业经营绩效的超效率DEA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0 (6) :53-58.

[6]徐健, 汪旭晖.中国区域零售业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Tobit两步法的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 2009 (5) :l0l-103.

[7]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流通产业竞争力 篇8

近年来, 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高度重视下, 扬州的商贸流通事业得到很大发展。尤其2011年元月, 扬州市里专门召开了有四套班子参加的“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大会”以后, 这一领域呈现出更加蓬勃发展的态势。

1. 规模总量和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稳步增长

2011年, 扬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1亿元, 比上年增长17.6%, 增幅居全省第五位。商贸流通业增加值191.23亿元, 增长16.22%, 对GDP的贡献率为9.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2.84%。同时, 商品市场渐趋繁荣。2011年全市重点监测的50家批发市场年成交额800亿元, 同比增幅达16%。从去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各大类商品零售额和增幅情况分析, 文化办公用品类实现零售额5.2亿元, 金银珠宝类10.1亿元, 增幅分别达27.1%和45.8%。这两大类商品受到消费者热捧, 对GDP贡献也较好。此外, 增幅较高的还有服装、鞋帽、针纺织品25.9亿元, 日用品类8.8亿元, 化妆品类4.4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9.8%、22.4%和20.4%。2011年商贸流通业上缴税收28.16亿元, 比上年增长17.09%;吸纳就业人员34.17万人, 其中, 下岗职工在35%左右。另一方面, 扬州市的居民消费与周边城市比较相对较高。以扬、镇、泰为例, 其中, 扬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24780元、16003元;镇江为26637元和15513元;泰州为24344元和15460元, 支出占收入之比分别为64.58%、58.24%和63.51%。

2. 商贸流通业发展势头喜人。着重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多层次的商业体系基本形成。首先, 作为扬州市中心商圈的文昌商圈业态日益丰富, 业绩日益增长, 地位日益提升。2011年实现零售额59亿元, 同比增长20%。京华城中城、广陵新城及力宝广场等商业副中心不断发展壮大, 高端品牌和星级酒店相继入驻, 消费人群迅速扩大, 市场营销与日俱增。其次, 文昌中路、汶河路、双东街、望月路美食街等10条市级特色商业示范街区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成为促进中小商贸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再次, 社区商业布局和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2011年新增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商业示范社区分别为1家、5家和11家。全市已有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3家、省级9家和市级43家。迄今为止, 一个由商业中心———商业副中心———特色街区———社区商业构成的四级城市商贸流通业布局和体系已经形成。

二是重点企业发展迅猛。全市22家重点商贸流通企业, 2011年累计实现销售83.3亿元, 与上年相比, 平均增幅达37.94%, 每平方米销售额为1.62万元。扬州金鹰国际文昌店, 2011年实现销售17.98亿元, 比上年增长25.05%。时代广场围绕扩内需、促消费, 及时调整经营结构, 去年销售额超过10个亿, 同比增幅达59.19%。汇银家电销售已超百亿, 在全国家电连锁企业中的综合排名列第四位。

三是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发展。13家重点批发市场2011年交易额达402.6亿元, 比2010年增长25.35%。其中, 曲江商品城和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年交易额分别为108亿元和64亿元, 增幅为13.25%和30.31%。同时, 通过招商引资, 沃尔玛、欧尚、金鹰、大润发、深圳茂业、华润苏果、乐天、麦德龙等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纷纷进驻扬城, 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商贸零售业提档升级。明发全业态游乐Mall、京华城Living Mall等一批外商投资的城市功能型、商务商贸型、都市生活型综合体, 快速提升了商贸业的业态发展水平。

四是政策拉动消费初见成效。2011年, 扬州市“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深入拓展, 新增万村千乡农家店165个。开始形成以试点企业为龙头、乡 (镇) 级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市场流通网络。现已实现村级覆盖率50%以上, 镇级覆盖率85%以上, 有力地拉动了全市的农村消费。家电下乡不断深入, 去年全市780个家电下乡网点完成家电销售51万台, 实现销售12.3亿元, 为农民争取财政补贴1.36亿元。家电以旧换新高潮迭起。2011年, 全市61个家电以旧换新网点累计回收废旧家电和销售新家电分别为47.3万台, 实现销售17.3亿元, 为市民争取国家财政补贴1.37亿元。

3. 特色商业取得长足进步

扬州市以扬州“三把刀”为代表的特色商业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突出地反映在两方面。

第一, 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其中, 陆琴脚艺、苏扬足疗、富宝足浴、宝宝熊、老妈米线及顶酷、天姿、慧纹等餐饮、沐浴和美发美容连锁企业遍布省内外。陆琴脚艺去年实现营业总额8.1亿元。足春堂已发展到42家连锁店。顶酷、天姿两大美发美容企业年营业额均已达2000万元左右, 年利润数百万元。顶酷公司现有直营店4家, 加盟店10多家。天姿有直营店17家。慧纹不仅有3家直营业店, 1家医疗美容店, 还有一个化妆品生产企业。从规模、企业数等考察, 扬州市的“三把刀”行业排名仅次于宁、苏、锡, 位列省内第四位。截止2011年, 扬州“三把刀”企业已有5000多家, 从业人员10万人左右, 近三年年均增长9.5%和14%。其中, 餐饮行业3500家, 从业人员6.5万人, 2011年营业收入130亿元;沐浴行业1042家, 从业人员2.6万人, 年营业额15亿元;美发美容企业也有1000多家, 吸纳员工1万多人。在“三把刀”企业员工中, 近40%是下岗职工。

第二, 品牌效应不断提升。经过多年培育, 扬州金鹰国际、京华城、汇银家电、曲江商品城、陆琴脚艺等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 有力地拉升了扬州市商贸流通业的整体水平和城市品牌竞争力。其中, 金鹰国际以2.8万平方米的营业面积, 创造了年销售18个亿的业绩, 每平方米销售额达6.54万元, 单位面积销售水平居全省第二位。作为扬州市首个百亿市场, 曲江商品城的销售已连续两年在百亿元的高位运行。2011年全市前10位的规模餐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额达到4.5亿元, 同比增长20.5%。“十一五”以来, 全市共培养“扬州师傅”1550名, 其中, 沐浴行业750名, 餐饮550名, 美容美发行业250名。围绕传统特色商业, 一大批“扬州大师”、“扬州名师”在全国各地从业, 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扬州品牌效应的扩散。

4. 新型商业业态发展方兴未艾

电子商务、商贸业信息化、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蓬勃发展。近几年, 扬州市重点推动400多家商贸流通企业与阿里巴巴、40多家企业与中国制造网等B2B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合作, 帮助广大供应商和采购商建立联系, 提供商机, 促进了产品销售和出口规模的扩大。扬州餐饮企业有20多家在拉手网注册, 可在网上订餐。江苏布利杰针织有限公司, 通过中国制造网开拓了国际贸易。汇银建立了BMC网站、谢馥春建立了B2C网站等都取得了很好的产品销售业绩。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更趋活跃。汇银家电400家连锁店, 139家售后服务网点, 7大物流中心遍布江苏、安徽等27个城市, 并与汇银品易的BMC网站结合, 实现实体销售与网上市场联动。中亚糖酒建设起自己的物流基地和物流网络, 在扬、泰等地扩展连锁经营, 现已建成连锁店90多家, 2011年实现销售5个多亿。宏信控股集团连锁超市已达260家, 去年销售额突破16亿元。同时, 扬州市的传统商贸企业也积极与现代业态、现代经营模式嫁接, 从而有效地改变了陈旧落后的状况, 焕发出新的、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百年老字号富春的连锁经营已发展到4家, 其中, 南京的连锁店正在扩大, 将从原来的200多平方米扩至2000多平方米。中华老字号大德生药房加强质量和管理控制, 2011年新增10个直营店, 目前已发展到102个直营连锁店。扬州“三把刀”企业依托连锁经营快速扩张, 连锁网点遍布全省, 并不断向省外延伸。其中, 具有代表性的陆琴脚艺共有100多家连锁加盟店, 分布在北京、西藏、内蒙、江苏等各地。

二、增强流通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尽管扬州市在商贸流通领域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与发达城市和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1. 周边城市的竞争加剧

这几年, 扬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然实现了年均10%以上的增幅, 但市场竞争压力不断提升, 周边城市的竞争更趋激烈, 南京、上海等中心商业城市对扬州消费者尤其高端消费者的吸引力持续走高, 扬州社零额占省的比重呈缓慢下降态势。据了解, 这一占比10年内回落了0.16个百分比, 即从原来的5.53%下滑至目前的5.37%。并且, 随着苏锡常和南京两大商圈的规划建设、资源整合和品牌集聚, 其对扬州市消费群体和高端商品购买力的影响不容低估。

2.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薄弱

数据显示, “十一五”期间, 扬州市消费增幅位居出口、投资、消费增速的第三位, 2010年全市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三产服务业增加值22.68%, 占GDP的8.53%, 比“十五”期末分别下降了1.02和0.47个百分点。2011年, 这一比重虽然有所上升, 但增幅极其微弱, 其中占三产服务业的比重增幅也仅为0.16%, 仍未达到“十五”期末水平。消费对经济贡献在出口、投资、消费三大领域老三位次仍然未有改变。另一方面, 在周边城市中扬州市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扬州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仅比泰州高0.7%, 而比一江之隔的镇江低4.16个百分点。

3. 商贸服务业小散弱的现象未有明显改善

一是发展意识不强。大多数商贸流通企业只肯在本地经营, 不太愿意向外发展, 小富即安, 固步自封思想严重。目前除足疗、家电、餐饮各有一两家企业发展跨省市的连锁外, 绝大多数的仍满足于现状, 在狭小的地域进行激烈的竞争, 严重影响了企业做大做优做强。二是本地龙头企业不多。由于资金投入、技术能力、人员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 扬州市商贸流通企业实力普遍较差, 缺乏自我发展的基础条件。除富春饮服集团、陆琴脚艺和汇银家电等少数企业外, 本土企业大部分仍然停留在规模小、利润薄、发展慢的阶段。近两年, 原来比较有影响、规模相对较大的顺水楼、福满楼、大五酒家、聚浪潮、红泥浴都等一批企业先后关门停牌, 而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仅处在勉强维持状况, 有一部分甚至朝开夕闭。三是缺乏领军型人才。纵观全市商贸流通企业的管理者, 基本是三种类型, 即, 原国企的经营骨干;从做手艺开始逐渐积累资本后自己当老板;在外地打工, 有了一定经营经验和资金实力, 回乡谋发展的。这些管理者和经营者, 普遍存在学历低、观念旧、知识面窄、目光短浅等不足。真正高学历、有胆识、思想前卫、能跟上时代发展潮流、雄才大略的高端人才在整个扬城屈指可数。而缺乏领军型人才的问题, 恰恰是制约扬州市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 促进这一事业蓬勃发展的最大瓶颈。

4. 现代化水平不高

扬州市商贸流通业代表现代化商业发展趋势和方向的各类购物中心相对较少, 商业网点以10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网点为主。以连锁模式经营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连锁业销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尚不足30%。电子商务仍处于初级阶段, 通过网上交易的商贸企业不超过300家。

5. 政府对商贸流通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大

首先, 规划、审批不够严谨。商业网点布局不尽合理, 城市尤其扬州城区的大型卖场、购物中心等大型商贸流通设施未按国际通行规则拉开距离, 有的区域密度过高。城乡商贸流通业发展很不平衡, 农村市场基础薄弱。其次, 商贸流通业整体发展促进机制尚未建立。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服务等九大类商贸服务业缺乏联动发展策略, 政府统一推动发展的手段不足。第三, 政府政策扶持乏力。扬州市自2008年以来, 市政府每年安排200万元商贸服务业发展专项奖励资金, 用于对相关企业和行业的支持、扶持, 这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 扬州的此类政策与南京、苏锡常、上海、杭州等地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如, 杭州市政府每年安排87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扶持商贸流通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苏州市政府印发了实施商贸流通业提速升级三年行动计划, 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这一行业发展。其中, 商业示范社区奖励方面, 对市、省、国家级的标准为10万元、15万元、20万元;而扬州仅1万元、5万元和10万元。

三、进一步增强扬州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今年初, 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扬州市商贸流通提速发展行动计划》, 提出, 分两步构建“一轴五中心”, 着力打造现代都市型商业体系的宏伟蓝图。这一举措充分表明, 市委、市政府已经把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放到中央“调结构、扩内需、促消费”的战略高度, 必将推动全市商贸流通事业走向新的全面繁荣, 更好地拉动经济发展, 造福广大市民。在此, 特提出以下建议。

1. 拓展两个市场, 实现平衡发展

紧紧围绕促进商贸流通与商务服务业提速发展, 建设长三角北翼的商贸中心城市, 打造“消费之都, 集散中心, 休闲胜地, 商务高地”的目标, 坚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现代都市商业体系建设, 进一步搭建与扩大多种商贸服务消费平台, 依托重点商贸流通企业, 推动“一轴”即文昌路商业发展主轴, “三中心”即京杭高端商业中心、京华现代商业中心和文昌精致商业中心加快发展。同时, 积极建好特色街区、区级商业中心, 通过两级商业中心、商业特色街和商业街区建设, 形成全市完善的消费市场体系。一手抓农村商贸流通集聚区建设。对县级商业中心加大建设力度, 不断予以完善、提高。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建设, 引导江苏亚联、高邮市和宝应的苏中等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实施标准化农批市场建设, 实现“一站式”服务。引导宝应、高邮、仪征现有产地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 促进资源整合与资源重组, 扩大交易平台。做大宝应荷藕、螃蟹, 高邮鱼虾、禽蛋, 仪征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经营规模, 加快形成区域性特色农副产品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努力实现扬州市城乡市场平衡发展, 商贸流通事业全面繁荣。

2. 采取综合措施, 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业提档升级

重视促进传统商贸业尤其是扬州“三把刀”企业的现代化发展, 加快引入和创新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大力实施技术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按照梯度定位的原则, 扩大企业规模, 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 推动富春早餐、大德生、宝宝熊、汇银家电等一批企业在现有基础上, 通过连锁、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 实现多元化、系列化、功能化和跨越式发展。全面推进技术进步, 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引进各种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 帮助扬州市广大商贸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 尽快提高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扩大规模和效益。强化品牌建设, 深入推进商贸流通业品牌战略, 增强商标先行意识, 及时注册, 有效保护“老字号”品牌。积极创造条件, 大力发展扬州市的驰名商标, 创立更多新的企业、产品品牌、区域品牌和服务品牌, 以此带动相关行业、企业和产品的开发、销售与发展, 提高生产技术、经营水平, 扩展经营领域和销售市场。对历史上驰名, 后因种种原因闭歇的“老字号”, 要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尽量恢复注册商标, 争取重新挂牌经营。继续抓好对外开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和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人才。通过多种措施, 实现传统商贸流通业的升级换代。

3. 加强宣传引导, 不断提高新型商业业态比重

积极引导、推动商贸流通企业运用现代经营模式, 通过新建和嫁接等方式, 努力扩大新型商业业态的比重。建议政府部门抓紧制订相关的规划和政策, 支持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更好地促进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的有机结合, 扩大产品销售。争取在一两年内使扬州市网上交易企业从现有的300家扩展到1000家以上。大力发展物流配送, 推广连锁经营、网络营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特许连锁、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的连锁经营, 培育一批商贸流通连锁示范企业。对现有的连锁经营企业, 要帮助他们建设功能完备的配送总心, 扩大连锁规模, 提高运营水平和综合效益。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加快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化步伐, 并在数据库、行业资讯、服务搜索、在线订购、电子商务等方面提供现代化的商贸流通服务。

4. 通过多种渠道, 大力培养领军型商贸人才

如前所述, 扬州商贸流通业不缺名店、名牌、名师、名品, 却缺现代企业制度和高端经营人才, 尤其是领军型人才的培养, 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以致形成技艺硬、管理软, 产品创新硬、营销创新软的窘境, 制约了扬州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 首先, 要稳定现有的高管队伍, 做到委以重任, 职权利匹配。要变革原有单一的年薪制, 采取赠送股份、超额提成、全面代理等多种方法, 强化激励机制, 提升执行力,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市场销售和经济效益。其次, 要加大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 着力引进一批熟悉商贸流通业务和经济运行规则, 具有高学历、高水平、高驾驭能力的高端人才, 鼓励他们来扬州市创业发展。第三, 要与劳动人事部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和行业协会联手合作, 采取多种形式,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 加快培养、储备行业专门人才、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和职业经理人队伍。第四, 要建立企业内部的培训系统、培训机制, 采取相应的激励政策, 鼓励更多的各类人才脱颖而出。

5. 利用协会平台,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政府部门要更加重视商贸流通行业协会, 利用协会联系企业广、信息灵、情况熟的优势, 更好地发挥其在网点论证、标准制订、信息交流、专业培训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各类协会开展购买服务。2011年底, 扬州市发改、民政等四个部门联合下发了[2011]第868号《关于实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指导意见》的文件,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下一步应当逐步将政府部门可以转移的相关职能让协会来承担, 使868号文件的精神能得到真正落实。要指导和帮助商贸流通行业建立各类专业协会。进一步与协会联手合作, 争取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商贸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市场秩序整顿、市场行为规范和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等方面有更大作为, 取得更大成效。

6. 完善配套政策, 促进商贸流通业更加健康快速发展

2011年元月, 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大会后, 政府已成立相关机构, 强化了对商贸服务业的领导。今后应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进一步提高组织程度, 建立联合办公、会办等制度, 定期解决发展中重点、难点问题。对重大项目、网点布局要完善和严格论证流程, 加强有相关协会参加的联合论证、审批工作, 并明确专人跟踪服务。建议商务等主管部门加大协调力度, 会同发改、财政、税务、工商、质检、卫生、市政等部门研究制定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扶持、推动作用。要明确专门部门和人员, 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国家、省、市各级优惠政策,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通过贴息或补助等方式支持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要学习外地好做法、好经验, 设立商贸流通业发展奖励基金, 用于奖励贡献突出的企业和个人。大幅提高现有市级扶持资金的基数, 以更好地支持优势及传统商贸企业、项目和行业协会的发展。要尽快研究实施商贸业与工业同等待遇的政策, 在税收、水电气价格等方面一视同仁。商贸企业银联卡手续费应比照超市等一律从2%降至0.5%。建议政府强化服务保障, 健全各层各级联动服务网络, 建立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 简化办事手续, 提高办事效率, 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快建设商贸流通服务信息等平台,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以利更好地推动商贸流通事业的发展。

摘要:扬州市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增强商贸竞争力出发, 积极推动商贸流通经济转型升级, 在扩大市场消费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最近, 扬州市商联会课题组对全市商贸流通业竞争力的发展情况做了一次比较深入的调查。在查清现状的情况下, 对进一步增强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提出思路。

流通产业竞争力 篇9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主张流通领域过度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王俊豪 (2000) 根据市场竞争度和进入壁垒与市场集中的“函数”关系, 发现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竞争度较高且有大量的事实判断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竞争已处于过度竞争状态。金永生 (2002) 以我国零售业为例, 分析了流通业的规模经济障碍、技术障碍, 还是成本障碍和政府规制壁垒都不显著, 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就业和政绩因素, 阻碍亏损大型零售企业为地退出, 因而造成了流通产业的过度进入。零售企业容易进入的特性, 在位企业无法采取阻止进入的行为。因此, 我国零售业在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企业进入。方虹 (2002) 认为, 一方面是盲目扩张和片面追求大型化, 重复建设和规模不经济;一方面是大量小商业资本盲目扩张趋势使商业企业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

但是, 对于如何对待流通领域的过度竞争, 学者们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对于过度竞争主张需要通过政府管制, 制定有关法律法规, 来抬高流通行业的进入壁垒以防止过度竞争。文启湘、张庆亮 (2000) 认为应该采取政策限制流通产业的过度竞争和各种不合理竞争, 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政策以约束和规范国外大型流通企业在国内的扩张。郭冬乐、方虹 (2002) 提出政府应制定适度市场壁垒政策, 为遏制过度竞争进一步扩大, 政府应提高进入市场的行业标准。这既可以控制商业规模盲目扩张, 又能提高其规模质量。王俊豪 (2000) 主张降低我国流通产业市场竞争度的关键是要加强对流通产业的宏观调控, 强化对新建流通企业 (特别是大中型流通企业) 的审批制度, 以运用行政法规壁垒这一“制动闸”, 对流通企业实行数量控制, 把流通企业的数量及其规模控制在与市场需要相适应的水平上, 从而达到提高流通产业市场集中度, 降低市场竞争度, 实现适度竞争的宏观目标。另外一种观点认为, 对待过度竞争, 应该主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让市场本身来解决过度竞争问题。马彦丽 (2002) 认为政府应逐步减少对流通领域的干预和管理, 转向对流通领域的服务, 还应该再降低流通领域的进入壁垒。赵玻 (2003) 认为企业自由进出是流通企业能够扩大规模、充分有效竞争的前提, 流通产业是天然的低进入壁垒产业, 任何人为设置的进入壁垒本身就是对有效竞争的破坏。因此, 如果要实行所谓的流通产业政策, 那就是“企业自由进出的产业政策”。

笔者认为, 流通产业过度竞争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其根源并非是流通企业盲目扩张的结果, 恰恰相反, 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企业为获得利润最大化的理性选择;地方政府追求政绩的行为虽然为过度竞争提供了条件, 但并非过度竞争形成的主因。对待过度竞争, 政府人为的设置行政进入壁垒, 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行政壁垒过多反而有损有效竞争的形成。市场本身会自发的调节过度竞争, 过度竞争正是有效竞争形成的前提。但是政府可以引导、促进、支持企业从过度竞争发展到有效竞争, 这些都要以市场机制的正确发挥为前提。本文的框架如下:第二部分, 建立流通领域的过度竞争模型, 分析流通领域过度竞争的必然性;第三部分, 运用斯塔尔博格模型及其扩展, 分析市场为避免过度竞争, 自发调节进入壁垒, 使流通产业组织得到优化;第四部分, 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同质性、产品差异化与流通产业过度竞争

流通产业是一个与人民生活与消费密切相关的行业。其产业特性要求在流通领域存在既要有大量独立、分散的中小流通企业, 如遍布城乡的便利店、杂货店等;也必须有大型的流通企业和流通企业集团, 如上海百联集团、大连大商集团、北京国美电器公司、苏宁电器集团等。这些大量独立、分散的流通企业在有限理性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选择其行为, 则可能出现过度竞争的情况。鹤田俊正指出, 过度竞争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 在集中度低的产业中, 尽管许多企业利润率很低, 但生产要素和企业却不能顺利地从这个行业中退出。曹建海 (2000) 认为过度竞争主要发生在企业数目过多的非集中型或较高固定成本的寡头市场结构等退出壁垒较高的纯粹产业中。中小流通企业数目多, 提供的产品具有同质性;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尽管提供的产品具有差异性, 但是由于其初始投资大、沉没成本高, 退出困难, 同样也会出现过度竞争的情况。以下分别从产品同质性和差异化两个角度分析流通产业过度竞争的存在。

1、提供同质性产品的流通企业的过度竞争-基于扩展的伯川德模型分析

假设市场上存在n≤2个提供同质性产品的流通企业, 由于产品具有同质性, 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价格竞争。设流通企业之间进行一次性的价格竞争, 市场的需求函数是q=D (p) , 各个企业的边际成本为 , 固定成本均为f, 且f>0, 企业的供给可以全部满足市场需求。根据伯川德模型, 则企业i的需求分为三种情况:

此时流通企业i的利润为:

流通企业i的利润为: (可以合理地假设 ) , 由于企业独享整个行业利润, 其他所有的企业都只能获得 , 即其他企业会亏损。企业j预期到这一点, 就会把价格降到

时, 退出流通行业。剩下的n-1个企业又反复进行上述过程的博弈, 直到边际成本最小的企业获得Π*的利润, Π*满足

, 所有的企业获得-f<0。

由此可见, 在多个流通企业为争取最大化利润时, 却出现了行业内所有企业都亏损的局面, 导致了产业内的过度竞争。我国的流通行业的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据统计, 我国目前的流通企业个数已经超过了15万家。由于流通产业容纳了太多的厂商, 而且产业集中度低, 为争夺有限的市场, 企业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从事商品的经营,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越来越多的商品转入买方市场后, 流通企业一般都能采购到不同质量、档次、性能的产品, 这样, 流通企业之间的产品差异性从产品的物质形态角度来看是较小的, 流通企业间具有较高的同质性。从市场行为来看, 恶性的价格战此起彼伏。。直接表现为点利战、折扣战、中奖战等恶性价格竞争形式。许多商家纷纷实行了“10点利”、“8点利”、甚至“7点利”、“6点利”。如此大的折让比例, 不仅吞噬了企业应有的利润, 甚至成本都难以收回。

2、提供产品差异化流通企业的过度竞争-基于萨洛普模型的分析

假设消费者以密度1均匀地分布于周长为1的圆形城市, 并具有单位需求, 单位距离的运输成本为t, 为简单起见, 运输成本为线型。流通企业沿圆周进行选址, 流通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市场。每个企业进入市场的固定成本为, 每个企业的边际成本相同, 均为c。企业如果进入市场, 其利润为 (pi-c) Di-f, Di为企业i面对的需求。不进入时企业的利润为0。假定有个流通企业进入市场。由于对于流通企业来说, 追求空间差异化是谋取产品差异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为了追求最大的空间差异化, 根据豪特林模型, 这n个企业必将等距离地坐落在圆周上。市场上存在着足够数目的流通企业 (相对于f来说不太高) , 从而他们的确存在相互竞争。但就任——个流通企业来说, 它的竞争对手只有两个, 即在它左右的流通企业。假定企业对于距离企业i为/∈ (0.1 n) 的消费者, 在下述条件下:

消费者是从流通企业i还是从其最邻近的流通企业购买, 是无差异的。这样, 企业i面对的需求是:

因此, 企业i的最大化利润为:

上式表明, 在均衡时, 流通企业的数目与企业的固定成本成反比, 与消费者的运输成本成正比。在企业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消费者运输成本的增加, 流通企业的数目将趋于增加。特别的, 当企业的固定成本→0时, 进入市场的流通企业数趋于无限。

再考察社会最优化的合理企业数。由于模型中产品的边际成本、消费者效用及消费数量不变, 社会的最优企业数是使流通企业的固定成本和运输成本最小化的企业数。即:

由最大化的一介条件, 可得:

上式的含义是, 社会最优的企业数仍然是与企业的固定成本成反比, 与消费者的运输成本成正比。由此可见, 在流通企业的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社会最优的企业数也将趋于增加, 也就是说, 即使存在着产品差别化, 自由进入流通行业导致了行业中进入企业过多, 造成过度竞争。从实践中看, 我国流通产业的自由进入度高, 一些流通企业的规模呈小型化发展。流通业所具有技术要求低、投资少、进入门槛低等特点, 促使下岗人员、竞争力差人员纷纷涌入流通领域。大量小商业资本扩张趋势使流通企业过度竞争难以避免, 导致流通领域的低效率、高成本和对城市公共资源的严重破坏。小型流通企业成为经济生活供应系统的主体, 这显然不能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相匹配。

三、投资水平、企业规模与流通企业进入壁垒

在上述分析中, 我们假设了流通企业的固定成本都相等, 也就是说, 在流通企业的规模水平一样的情况下, 过度竞争就会发生。如果流通企业的规模不一样, 能否遏制过度竞争的存在呢?我们可以借助斯塔尔博格模型进行分析。

假如市场上只有两个流通企业。在时期1中, 企业1 (在位者) 选择了一个投资水平K1, 企业2 (潜在进入者) 观察到了K1, 并选择其资本水平K2, 两个企业在时期2分别选择各自的销售额X1和X2, 他们的各自利润分别为:

其中x1, x2是由一个纳什均衡决定的。假定这一纳什均衡为: , 现在来考察在位者第一期对K1的选择, 如果企业1选择K1使得:

, 则企业1就阻止了企业2的进入。即企业对K1的规模选择制止了企业2的进入, 此时, 投资水平K1就成为进入壁垒。如果:

, 则企业1选择的投资水平K1就不能有效地阻止企业2的进入。过度竞争就可能发生。所以, 企业1投资水平K1的选择十分重要。企业1的投资水平该如何选择呢?

设在位者企业1选择的投资水平K1恰好可以制止进入, 则需使:

又由于企业2第二期追求利润最大化, , 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和包络定理可得:

上述的单一在位者-单一进入者模型表明, 企业1必须单独承担较大的投资规模才能有效的防止企业2的进入。但是, 由于固定投资成本的不可逆性, 即投资成本在将来无法消减, 在投资成本成为沉淀成本的情况下, 这将成为在位企业的一个退出壁垒, 反过来可能会降低在位者的投资意愿, 成为投资不足的诱因, 最终导致在位者容许其他企业的进入。但是, 如果在位企业不止一个, 就可有效的分担投资成本。

考虑有两个在位者 (企业1和企业2) 同时选择生产能力的情况。假定当切仅当 ( 为能阻止进入的行业生产能力) , 进入者企业3才不会进入市场。在进入被制止的情况下, 若选择K1+K2=Kb, 则在位者的利润为:

由于价格必须大于总单位成本, 每家企业都愿意对既定价格水平提供最大可能的资本水平。从而, 每家企业都愿意为制止进入尽可能地贡献力量。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 流通企业的规模差别可以成为阻止流通企业过度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位的流通企业通过规模投资, 可以增强流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从而可以防止其他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在有多个流通企业在位的情况下, 它们也有共同扩大投资规模的意愿, 从而可以更加有效的防止其他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避免行业内过度竞争的出现。

四、结论和政策含义

本文的分析表明, 流通产业存在着过度竞争。过度竞争的诱因在于产品的同质性和行业的可自由进入性。产品的同质性意味着的流通企业缺乏个性化发展, 产品与服务雷同性强, 差别化程度较低, 难以形成经营特色和稳定的目标一市场。可自由进入性意味着流通产业进入壁垒偏低, 大量小额资本停留在流通领域, 流通企业数量多, 单体规模较小。应该看到, 从过度竞争到有效竞争, 是一个市场自发的形成过程。当众多的流通企业发现单靠产品的差异化无法解决过度竞争的问题时, 就会有一些创新能力强的流通企业意识到投资规模均等化是过度竞争的深层原因, 它们必然会在长期内调整生产规模, 提高资本的投入量, 同时尽可能得占有顾客资源, 当投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 流通行业的进入壁垒就会形成, 从而行业内的竞争就会由过度竞争过渡到有效竞争。特别地, 当投资成本的退出壁垒低时, 就会加速这一进程。创新能力强的流通企业之所以会调整生产规模, 是因为在过度竞争的环境下, 无法获得规模扩大后的利润。由于预期利润为正值, 企业进行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所以, 诱致性的制度变迁就可能发生。而且, 在多个企业同时调整生产规模的时候, 由于共同扩大投资会更有效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加入, 而且多个企业共同投资不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 因此, 可以更有效地调整生产规模, 减少过度竞争。

从我国的实践看, 长期以来过度竞争问题一直困扰着流通领域。许多流通企业在众多同行企业的竞争下, 不得不压低商品价格, 造成了流通企业亏损严重, 整个流通行业的效益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以百货业为例, 2003年国内百货商店的平均纯利率仅约为1.5%, 远远低于社会正常的平均利润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单靠诱致性变迁难以解决我国流通领域的实际问题。政府必须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 促使流通行业尽快形成有效的竞争局面, 促进流通效能的提高, 发挥流通对国民经济的先导作用。具体可以:

1、为了实现流通组织的大型化、流通产业的集中化发展, 亟须通过兼并、联合、融合、划拨、重组等方式, 鼓励企业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的整合, 包括垂直整合或虚拟整合。通过整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合作共赢, 规模运作。比如, 2004年我国几家著名的大型流通企业上海一百集团、华联集团、友谊集团和物资集团合并, 组成了新的百联集团。新集团的总资产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年营业额则突破700亿元人民币, 可以称为当前中国流通业的航母。

2、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发展超级市场以连锁制为轴心, 以企业品牌、产品开发和科学的管理标准为两轮, 推动连锁超市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在经营管理上力求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逐步走向国际化;发展连锁超市以广谱的门店网络为市场依托, 以中央采购制和配送中心开发销售利润和第三利润源-物流利润。拓展超市连锁公司的批发功能, 使超市连锁形成规模, 使之成为中国流通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领头羊。目前我国连锁经营发展速度很快。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2003年国内市场100家连锁企业的调查统计显示, 百家连锁企业总计实现销售额3580亿元, 比上年的2465亿元增长45%;门店总数达到2042 4个, 比上年的16986个增长20%;营业总面积达1907万平方米, 比上年的1334万平方米增长42%;员工人数64万人, 比上年的52万人增长23%。

目前, 百家连锁企业销售规模前10位的分别为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大商集团有限公司、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北京华联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家乐福 (中国) 、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三联商社以及华润万家有限公司。其中, 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家乐福 (中国) 、上海农工商超市有限公司、华润万家有限公司为超市连锁, 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苏宁电器集团、三联商社为家电连锁。这10家连锁企业的销售规模均超过100亿元, 同时也是100家连锁企业中所有过百亿元的企业, 它们的平均销售规模为151亿元。排名榜首的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实现销售额240多亿元, 同比增长31%。

3、降低流通企业退出成本。通过建立健全流通企业的产权转让市场, 使流通企业的沉没成本可以盘活, 形成流通企业的退出机制, 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

摘要:过度竞争是流通产业健康运行的重要障碍。文章从产品同质性和产品差异化两个角度, 运用扩展的伯川德模型和萨洛普模型, 分析了过度竞争在流通产业中出现的必然性。即流通产业自由进入的特点决定了过度竞争的存在。然后运用斯塔尔博格模型, 采用跨期分析, 指出了流通企业选择合适的投资水平可以阻止潜在进入者, 避免过度竞争的发生。最后, 提出了优化流通组织的建议。

关键词:过度竞争,进入壁垒,投资水平,流通组织

参考文献

[1]、法: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 (中译本)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第146-276。

[2]、夏大慰:产业组织:竞争与规制[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第1-44页

上一篇:地理信息系统构建结构下一篇: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