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竞争力

2024-11-04

产业竞争力(精选12篇)

产业竞争力 篇1

一、产业融合的含义

产业融合理论最早提出于1978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路庞特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描述计算、印刷和广播三者的技术边界, 并且认为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融合区。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 (green paper) 认为, 产业融合是指“产业联盟和合并、技术网络平台和市场等三个角度的重合” (European Commission, 1997) 。“绿皮书”同时还指出, 如果通过创造一个支持甚至把握产业融合变化进程的环境来迎接这一变化, 那么就将为增加就业、经济增长、提高消费选择和促进文化繁荣创造一个强有力的发动机。植草益 (2001) 从动因的角度分析认为, 产业融合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 从而加强各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Lind (2005) 建立了一个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模型指出, 产业融合是指由技术变革引发的产业边界重新界定。

虽然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讨论最早是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产业交叉现象, 但是不能由此认为产业融合只是一种技术现象。事实上, 产业融合并不仅限于信息通讯产业融合或数字融合, 产业融合现象早已超出信息通讯领域而渗透到很多传统和新兴产业领域。所以说, 产业融合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更是涉及到服务、商业模式以及整个社会运作的一种新方式 (European Commission, 1997) 。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厉无畏综合各方观点, 从更广泛的视野, 认为所谓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 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1]。其特征在于融合的结果出现了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这一现象如同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会产生新的学科一样。高新科技及其相关产业的作用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1+1>2的生产效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则是产业融合发展追求的目标。本文也利用这个更加广泛的定义。

一个产业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包含了从技术到产品、从组织到业务等多层面的内容, 一般产业的产生也始于一项新技术的诞生, 终于一个产品的成功发布, 而过程中也涉及其中的企业组织等微观主体。所以根据上面的产业融合的定义, 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来源于行业边界的模糊或消失。所谓的行业边界具体包括了技术边界、产品边界、市场边界以及产业经济活动的业务和运作边界。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市场需求改变等外部因素的推动下, 都有可能引起这些边界的模糊或消失, 并最终导致新型融合产业的形成。

二、动漫产业的产业融合

动漫产业是以创意为动力, 以动漫文化为基础, 以版权为核心赢利模式, 广泛涉及影视、网络、音像与书籍出版以及玩具、文具、服装、食品等行业的现代文化产业[2]。作为创意产业的典型代表, 动漫产业被称作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 它对现代社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文化渗透力。研究动漫产业的产业融合, 先根据前面论述的定义来说明一下动漫产业的技术、产品、市场边界。

对动漫产业来说, 由创意而成的动漫作品是该产业的“原材料”, 通过现代制作技术将这些素材加工成具有特定技术标准的动漫内容, 以书籍、影视、网络、电子等媒介通过特定的发行或播出渠道销售给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 创意和特定的制作技术构成了动漫产业的技术边界, 以特定媒介承载的动漫内容形成了动漫产业的产品边界, 而相应的动漫产品的发行和传播渠道及依此形成的动漫产品的生产制作流程则分别构筑起了动漫产业的运作和业务边界。

如前所述, 传统的动漫产业就是动漫本身的产品市场, 而现代的动漫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 在现代信息技术、移动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基础上, 通过与移动通信产业、信息产业、旅游产业等若干传统和新兴产业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产业形态。它突破了原先动漫产业的技术边界、业务边界、组织边界和市场边界, 但它又并不是几个产业的简单相加, 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 显示出新的产业属性, 而且这种技术、产品、市场边界还将继续扩大。

三、动漫产业融合的市场依据

产业的发展能力来源于其竞争力, 而产业融合则通过相关产业的产业优势相互渗透和不断发展来获得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的“钻石模型”是其竞争力理论的集中体现, 强调要素环境、需求状况、竞争战略及对手、相关支持机构或产业以及机遇和政府的作用。其中前四者为基本影响因素, 后两者为附加影响因素。根据“钻石模型”, 产业融合主要改善了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策略及结构与竞争这四个因素而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因此, 产业融合的动因就在于单个产业或企业所不具备的却由产业融合带来的一系列发展优势。这些发展优势则成为了动漫产业融合程度的市场依据。

(一) 成本优势

产业融合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影响了要素条件, 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竞争力。盖蒙巴德拉和托里斯的研究表明, 产业绩效与技术状况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其他学者通过对信息产业的研究而得出结论:由于拥有共同的基础资源, 导致产业的单位平均成本减少。这说明信息技术的融合对减少企业成本具有正相关影响。因此, 产业融合有利于整合资源, 避免重复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对于现在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动漫产业园区, 现在很多只是单纯的动漫制作企业的聚集地, 丧失了其作为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区的意义。事实上, 各动漫产业园区的前期投入非常大, 本身也是动漫产业发展的一项宝贵的资源。作为一个原创型的动漫产业基地, 在地域空间上和旅游业的部分功能实质上是可以融合重叠。在园区现有动漫产业经济活动的基础上, 通过增设以提供动漫场景游乐体验的动漫游乐区;以演示、销售、服务为主要功能的体验区;以及服务于玩家集散、会议节庆活动举办而设置的商务接待区等旅游功能区, 可将其产业活动延伸到旅游业, 拓展其旅游功能, 并以此作为动漫研发、教学及生产的重要配套和互动基础。采用这种融合化发展模式, 可带来大量的玩家和游客, 有利于品牌效应的形成, 又能够有效地弥补动漫产业短期赢利不足的缺陷, 逐步实现核心产品的直接赢利。可见, 将动漫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实现了资源共享, 有利于各方面资源的配置, 可以提升动漫产业的竞争力。

(二) 创新优势

动漫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优势的相互吸纳和渗透, 影响和改变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业核心能力。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升, 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 改变了需求条件, 提升了产业竞争力。韩国的动漫发展模式就是最好的一个例证。近年来, 伴随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产业和文化娱乐产业融合互动为动漫产业扩大并且催生了许多需求。2004年, 我国互联网接入用户达7963万户, 互联网网民数突破1亿大关, 上网人数在1.2亿~1.3亿之间。上网用户中以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为主, 而这部分人正是动漫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动漫的图形化特点就十分适合网络媒体的传播, 网络帖片广告模式和无线下载收费模式逐渐在形成。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动漫的传播和运营模式, 扩大了原有产品的需求, 也创造了新的需求。网络游戏就是将动漫制作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 它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动漫产品, 也成为一个新的、更加强调大众参与的互动娱乐形式, 同时迅速形成了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因此, 动漫产业与信息通讯产业的融合, 改变了人们对动漫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 网络技术的创新也创造出了新的消费需求。

(三) 技术优势

技术革新可以说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 通过技术的革新, 产业融合可以改善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竞争优势, 提升了产业竞争力。技术革新开发出了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这些开发内容渗透、扩散和融合到动漫产业中, 改变了动漫产业的技术路线, 丰富了动漫产业经营的内容和形式, 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消费特征, 也使得动漫产业的价值链不断得到扩展。因此, 产业融合不仅仅是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 还实现了价值链的融合。动漫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联度非常高, 而且垂直联合, 即内容提供商与发行、播映等平台的合并、收购或者联盟也势在必行。在原本的连接两个相关产业的价值链接点处融合了两个或多个产业的价值, 与原产业相比, 融合产业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 而且为消费者创造了更多、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 代表着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的竞争力自然会随着需求趋势向消费主流的转变而逐渐提高。

(四) 效率优势

产业融合改变了企业战略, 通过业务、组织、管理等资源的整合, 使得该产业本身和参与融合的各企业获得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的优势。通过产业融合,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进而提升了产业竞争力。著名产业竞争力专家波特教授认为, 企业战略是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产业竞争力其实就是企业竞争力在概念上向更高层次的延伸, 其源泉和实质是企业竞争力。例如, 在动漫企业发行环节的跨行业经营可以具有创造跨多个不同经营层面的、明显的协作优势。迪斯尼的动画片票房固然显赫, 但是如果没有迪斯尼遍布各大洲的主题公园、动画人物的衍生产品以及经典动画带来的名牌效应, 迪斯尼光靠出产动画片也难以成为世界第二大传媒公司。由此可见, 动漫产业要得到发展, 并真正占领市场, 企业经营者们需要重视跨行业经营的产业融合战略。

四、我国动漫产业融合的市场趋势

对动漫产业的发展来说, 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也是最为核心的层次, 是动漫本身的产品市场, 例如动画片、漫画书、漫画周刊杂志、音像制品 (DVD/录像/VCD) 等。第二个层次, 是依靠动漫产品的市场向外衍生的市场, 与动漫作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例如, 以动漫形象为主要特征的玩具、文具、日常小用品、服装、食品、手机图片等。第三个层次, 也是借助动漫产品的创意而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市场, 与动漫作品有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以动漫为主题的儿童乐园、动漫主题公园、动漫博览会、虚拟代言人、COSPLAY秀、动漫咖啡 (茶坊) 连锁店, 等等。

可以说第一个层次是动漫产业的基础, 而第二层次的产品是现在动漫产业巨大利润的来源, 如果仅是依靠动漫作品的播放和出版是无法回收大量的投入成本的。我们知道现在我国动漫市场80%以上赢利都流向了海外, 史努比、Kitty猫、皮卡丘等每年都从我国动漫市场卷走数十亿元人民币[3]。事实上这些作品并没有全部在中国市场上播出, 但是这些赢利都是依靠玩具、服装、食品等动漫衍生产品。由此可以看出, 动漫产业的本身就是产业融合的结果, 这与动漫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有关。一开始动画和漫画的传播就需要出版和电影、电视等行业的支持, 只有与这些行业相互结合, 才诞生了传统的动漫产业。之后, 美国迪斯尼可以说开创了动漫产业融合的先河, 先后与玩具、服装等行业合作, 向它们出售版权, 获得了长期的经济利益, 其中最为成功的还是与旅游业的合作建立了迪斯尼乐园, 将受人们欢迎的动漫形象放入了主题公园使其较之其他主题公园具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增值能力, 也使其经久不衰。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知道, 产业融合可以提升动漫产业的竞争力, 因此, 动漫产业的特点也决定了该产业的发展趋势也将是产业融合。动漫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相比, 与高新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动漫的未来发展趋势就是网络和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 因此, 动漫作品的创作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来更好地为内容表现服务。而产业融合最容易发生在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 高技术融入到其他产业中, 影响和改变了其他产业产品生产特点、市场竞争状况以及价值创造过程, 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产业的核心能力。在这个方面可以说韩国开创了动漫产业融合的一个先例。韩国动漫产业的飞速成长的关键原因, 在于将动漫产业与网络技术结合, 利用后发优势, 从以2D为中心的制作方式迅速扩大到FULL3D、2D&3D的合成方式, 以较低成本的FLASH和颇具赢利能力的网络游戏为载体, 打造出系列动漫形象。就是这个极有创意的结合, 诞生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娱乐方式和新兴产业, 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文化生活样式, 还造就了一个有影响的产业, 并为创办者赢得了巨大的利润。相关数据显示, 2006年韩国动漫产业的规模达到6亿美元, 2007年更达到7.5亿美元。

总之, 产业融合影响了钻石模型的重要因素, 可以提升动漫产业的竞争力。同时动漫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也可以使动漫相关企业群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稀缺资源、雄厚的资本积累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 为动漫产业的新技术研发引入活动又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和市场条件。产业技术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 转而又积极地推动了技术融合的发展, 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内在驱动力。因此, 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具有相互推动的作用, 也是我国发展动漫产业、建立完整的动漫产业链的一条可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厉无畏, 王慧敏.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 2002, (4) .

[2]谭玲, 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

[3]http://www.zjwb.com.cn/zjwb/200510/zjwb20051015/02.htm[EB/OL].2005-10-15.

[4]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 2002, (4) .

[5][日]植草益.信息通讯业的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 2001, (2) .

[6]陈岳虹.我国动画产业如何走出“有产无业”的困境[J].经济师, 2006, (8) .

[7][日]中野晴行.动漫创意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产业竞争力 篇2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产业竞争力作用机理提升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国家(区域)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各国(区域)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却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创新程度低、产业配套能力低、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低的一系列问题。为此,克服产业发展中的“五低”障碍,从理论上认清产业集群的本质尤其是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对于区域经济管理层的公共经济政策选择无疑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概念概述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现象。它是一种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区域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动态概念,是由区域内产业的资源、技术、管理、机制等一系列要素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主导优势。

三、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从作用机理上看,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

1.竞争合作途径。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大量相关企业间存在着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通过竞争能提升集群成员的竞争力和整个集群的效率。同时,集群企业间又开展着如联合研发、联合采购、联手建设区域品牌、联合开拓市场、联合融资、共同打造产业链的各种层次的合作。

2.规模经济途径。规模经济的实现过程中总会遇到以下两种挑战:其一,规模不经济问题,即企业规模有一个合理的内部边界,若超越这一边界,往往因规模过大导致组织失灵、管理成本上升;其二,遭遇法律壁垒问题。而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这一中间产业组织形态,可以在避开上述壁垒的同时获取规模效益,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

3.创新激励途径。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创新能力效果显著。一方面,集群企业的独立创新可以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另一方面,集群企业的集体创新,可以通过联合各自的研发力量与资源共同开展创新工作,成员企业的研发资源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有效配置,减少重复性投入,共担研发成本与风险,提高创新效率。

4.区域品牌途径。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效应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区域品牌的辨识促销效应,一旦建立了知名的区域品牌,就有利于购买者对该产品的辨识,区域品牌产品就可以凭借良好的品牌认知来扩张市场,由此可以明显节约营销成本;二是区域品牌的品牌伞效应,一旦区域品牌建立起来,群内企业就可以以这一品牌为支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壮大集群产品队伍,丰满优势产品线,甚至实施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新产品就可以在区域品牌的大伞荫蔽之下减少市场开拓的成本投入与可能风险

5.资源集聚途径。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产业集群都具有资源集聚效应。一旦集群形成,以集群的早期发端企业为核心,就会吸引群外与产业有直接联系的高等要素如资本、技术、企业家等加入到集群中,壮大集群实力。

四、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针对当前我国区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产业集群思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1.明确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国内外成功的集群实践表明,完全靠市场机制自发作用无法保证集群的健康成长,适度的政府参与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明确地方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角色,尊重产业集群的内生机制,以“引导、扶持、服务”为己任,是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正确的角色定位。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来发展产业集群:通过制度与政策安排,支持集群中龙头企业,使其发挥带动作用;与成员企业共同打造区域品牌,创造品牌资产;提供质量监管、信用监督、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以促进集群成员间相互信任与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提供信用担保、组织会展、市场信息、咨询服务;鼓励科研机构、学校与企业广泛合作;引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提升集群的国际竞争力。

2.科学地制定区域性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对一个具体区域而言,很难做到产业发展上的均衡,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地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并进一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在刺激自发产业集群不断出现的同时,突出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切实避免以“堆”代“群”,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的生产要素,促进区域性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3.加快技术进步,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我国区域产业布局中主导产业技术含量还比较低,因此,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上,还应注重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增加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区域创新系统建设,通过创新系统主体构成有效的网络,互动创新,加速形成产业集群。

4.明确产业集群战略在区域经济政策的应有地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在于区域产业的低成本或差异化优势,而这种低成本与差异化要持久就必须依仗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与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因而,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区域创新体系,打造产业价值链,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各地区应将产业集群战略放在区域经济规划的重要地位,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此引导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依靠传统产业政策无法解决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郑胜利: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4,(3)

产业竞争力 篇3

优化;产业组织;产业集群;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66-02

一、运用“SCP分析范式”探究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弱的原因

(一)市场结构(Structure)

1.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汽车产业的市场结构基本呈现为寡头型结构:轻微载货车、轻型客车是比较典型的竞争型结构;大型客车介于竞争型和多厂商并存的寡头型结构之间;重型、中型和微型载货车接近于两家厂商并存型寡头,中型客车具有以厂商居优寡头的特征,微型客车比较接近于三厂商并存的寡头结构;轿车市场是比较典型的寡头结构;农用车正在由竞争性市场向寡头市场过渡。

2.市场较为封闭。相较于美国、欧洲许多国家的开放型寡头结构,我国的汽车进出口量都非常小,属于封闭型的寡头市场。

3.纵向一体化程度高。整车企业大多拥有自己配套的零部件生产,整车与零部件的专业化分工合作程度非常低。

(二)市场行为(Conduct)

1.价格竞争: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同类型汽车,且不轻易降价,不随便进行价格竞争,更多的是采取价格策略的“合作”,大家都不降价。

2.产品创新:企业大多不热衷于开发新产品,产品品种少。

3.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存在进入限制和目录管理,新竞争者不能自由进入,现有企业也不轻易进入同行的产品领域,而且企业的退出意愿不强。

(三)市场绩效(Performance)

1.产品品种单调,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小,严重降低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2.产品质量同国外有相当大的差距。

3.生产者不能实现规模经济。

我国汽车的进出口量相比于总产量比例较小,其中进口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出口,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这里突出反映了我国汽车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响亮的自主品牌、在国外总是以低端形象出现,国际竞争力较差的问题。

通过“SCP”分析可见我国汽车产业组织总体上呈现为散、乱的状态,未形成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创新力弱,管理低效,成长能力低,自主品牌影响力小,这些都造成了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弱小。

二、优化产业组织,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集群有七大效应、机制相互交织共同发挥作用打造产业竞争力。

1.内部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内部各个企业高度专业化分工,使企业将资金、人力资本、技术等资源集中用力,形成内部规模优势,从而降低成本、促进创新。

2.有效的合作机制:集群的一大特征是在地理上的集中度高,从而使得内部的企业相互之间便于交流、认识,是一种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所以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合作失败相对较少,调高了效率。

3.外部规模经济:基于前面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和相互合作,集群内的各个企业联动成为一体,形成产业规模,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4.创新机制:集群为企业提供了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温床。一家企业的创新知识可以通过外溢作用传递到其他的企业,其他企业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再创新,然后再传播和扩散,从而使创新知识不断地累积和创造出来。

5.资源共享效应:一些辅助产业如金融机构、信息咨询机构等均可同时为集群内的企业服务,另外,来自市场的需求信息也可通过企业间以计算机网络构建的平台进行共享和交流。

6.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集群的外部经济本身就是吸引外部企业进入的动力,而新加入的企业又增大了集群效应,形成滚雪球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7.竞争效应:集群内部大多为中小型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竞争激烈,从而迫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创新步伐,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作用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力。

三、政策建议

(一)优化产业链

1、以市场机制作用为基础,引导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引导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利用跨国企业的规模经济性,借助于境外企业的力量,使我国本土的汽车产业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全球竞争。

2、精炼汽车核心业务,提高专业化程度,将国有特大型汽车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就近形成一个外部市场的配套产业。

3、将一些原有零配件供应商尽可能地迁移到集群中来。

4、提供扶持政策,协助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推广自主品牌。

5、推进汽车市场对外对内的开放程度,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加快汽车相关辅助产业的发展步伐

1、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扶持汽车上游产业,帮助它们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进行结构调整。

2、推动汽车零部件的模块化、电子化、同步化、个性化的开发以及准时化的生产。

3、推动金融体制创新,鼓励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设立汽车金融服务机构。

(三)建立健全协作机制,使相关产业围绕产业链构建,在地理上相对集中,与产业链联动而成为一体,从而使集群内的企业形成合力,使整个集群得以充分发挥其各大机制、效应,进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1]路江涌.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J].经济研究,2006(03).

[3]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07).

作者简介:

产业竞争力 篇4

高技术(High Technology,简称Hi-tech)的概念源于美国,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批新技术的涌现,使得科学与技术之间原有界限不再明显,到80年代这批技术被称为高技术,由于它们与科学技术融为一体,所以又被称为“高科技”。“高技术”是随着20世纪50年代开始孕育、70年代加速发展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来临而出现的一个术语。高技术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至社会生活方式的演化都有重大影响,所以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极为重视发展高技术。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由多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目前对产业竞争力的认识理解和定义很不一致,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定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的金碚博士[1]对产业竞争力的定义作了详细阐述:“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或在排除了贸易壁垒因素的假设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把这一定义引用到高技术产业,可以认为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国或一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争夺有利的生产条件和市场份额,提供高技术产品和服务,获得最佳收益的能力。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表现为产业产出、产业内在竞争力、产业环境竞争力[2]。

医药产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高技术产业之一。近年来,医药产品产量波动较大,中成药产量1995年达到61.36万吨后,震荡下滑。

1998年以来中成药产量趋于稳定,化学原料药产量开始止跌回升。中国医药制造业产值逐年上升,增速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1999年,医药制造业(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为1497.22亿元,比上年增加12.5%,高于工业增长速度11.6%,从业人员1998年减少3.7%。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1999年医药制造业资本结构中,国家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分别为194.13亿元、33.44亿元和82.91亿元,占62.5%,10.9%和26.7%。与1998年相比,外商资本份额增加约2.8%,国家资本减少了2.4%,显示出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医药制造业中的地位继续呈上升趋势[3]。

1 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

在考虑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时,应把产业视为一个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完全开放的系统。协同理论认为在一个原无序或有序开放系统中,通过外部控制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使系统内的各子系统间通过竞争与合作,并最终由几个序参量支配着整个系统朝着有序或更为高级有序方向发展,最终达到一定功能的有序结构。从协同角度分析,高技术产业在通过与它之外的环境进行物质、信息、能量交换时,内部要素协同作用力逐渐加大,直至把产业竞争力推到一个更高的平台,而在这平台的基础上又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换,使产业竞争力达到越来越高的平台,正是基于协同系统的角度出发,借鉴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影响经济增长因素中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划分,提出了影响高技术产业的内生竞争力变量和外生竞争力变量的概念来具体评价高技术产业竞争力。

所谓产业的内生竞争力变量是指反映产业要素在环境要素的控制下发生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内在运行机制,决定高技术产业竞争力高低的从产业自身生成影响竞争力的内部变量。例如高技术产业投入、产业产出以及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都是用来反映内生竞争力变量的指标;而所谓产业的外生竞争力变量是指反映制约高技术产业竞争力高低,又在短期内不受产业内生竞争力变量影响的从产业外部生成的并输入到产业内部影响竞争力的外部变量。例如,高技术产业的政府政策、技术环境和高技术园区都是用来反映内生竞争力变量的指标。

当然,反映内外生竞争力变量是相对独立的且在长期中反映出来是动态的[4]。

1.2 医药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竞争力情况制定了我国医药产业的最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 因子分析及其结果

2.1 基于因子分析的竞争力评价原理

在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中,往往需要对事物从多个角度进行观测,设计出多个观测变量,从多个变量收集大量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寻找规律。为了既可减轻收集信息的工作量,且各综合指标代表的信息不重复,便于分析,因子分析法应运而生。因子分析是通过研究多个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找出能综合所有变量特征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这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测量的通常称为因子。然后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各个因子间互不相关,所有变量都可以表示成公因子的线性组合,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减少变量的数目,用少数因子代替所有变量去分析整个经济问题[4]。

下面将结合医药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模型来研究分析医药产业竞争力的综合水平。

2.2 因子分析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后,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综合比较我国不同省市医药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五个主因子及其不同省市主因子的得名。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通过分析矩阵可以更好的解释因子的含义。

第一个主因子载荷最大的变量为:出口交货值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技改投资完成率,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强度,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强度,固定资产生产率,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医药产业的资产创新能力,所以把第一主成分定义为资产创新因子;

第二个主因子载荷最大的变量为:产销率,市场化优势指数,这反映了医药产业市场需求能力,所以把第二主成分定义为市场需求因子;

类似的,可以看出,第三个主因子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人均专利数有很大的相关性,而这些指标反映了医药产业的产出能力,定义为产出因子;

第四个主因子载荷最大的变量为:市场份额,增加值率,产值利税率,反映了医药产业的发展潜力,可以定义为发展潜力因子;

第五个主因子和微电子设备所占比重有很高的相关系数,反映了医药产业的设备能力,可以定义为设备因子。

最后我们采用回归法计算各因子得分,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各因子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综合因子得分及排名,综合因子排名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天津市的综合竞争力因子排名最高,远远超过其它地区,其余各省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依次为江苏、浙江、宁夏、上海、黑龙江、山东、重庆、广东、河北、辽宁、北京、吉林、湖北,这些地区医药的竞争力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当。

从表2中可以看出河北省的医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排名为第十,总体看其竞争力和国家平均水平相当,但应该注重产出能力和设备能力。

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影响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可以对症下药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提高其竞争力。

摘要:本文在明确了高技术定义、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不同省市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构建了医药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对我国医药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明确了我国不同省市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情况和河北省的竞争力情况。

关键词: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因子分析

参考文献

[1]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黄林宏,魏晓平.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测度与评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4):15-16.

[3]陈萦.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力现状及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2005,(11):82-84.

[4]谢章澎,朱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研管理,2001,(5):2-4.

产业集群区域竞争力的源泉 篇5

东北地区并不缺少大项目、大企业,缺少的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所能带来的竞争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之所以非常必要,一方面是由于产业集群能够提升企业、产业、区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产业集群是一种符合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基础,针对当前产业组织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理性战略选择。我们就此采访了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卢昌崇教授,工商管理学院“博士沙龙”成员刘宝宏、郑文全也参与了讨论———

记者:产业集群是近来媒体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市委九届九次全会也提出了“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的要求。但究竟什么是产业集群?人们的认识还比较混乱,比较典型的是:认为产业集群就是扩大生产规模;认为产业集群就是企业聚到一起。您能否说明一下什么是产业集群?判断产业集群的标准是什么?

卢昌崇: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一个概念认为,产业集群是在一个特定的产业内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以及各种相关的支撑结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培训机构、科研机构、咨询机构等,在空间上集中形成的具有集聚效应的群体。

产业集群跟企业集群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企业集群主要指的是企业之间围绕某一个主产品分工合作,企业之间有上下工序的供求关系,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以某一个产品为纽带,例如绍兴大唐镇的袜业。我们通常理解一双袜子的生产不过是聚乙烯原料、抽丝、纺织、包装等几个环节,应该就是几个简单的分工,但就这样一个小小的袜子在那里却形成了具有十几个分工环节、1万多个企业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比企业集群的范围更加广泛。它超出了一种产品的范围,往往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相关度比较高的几个产业的结合。例如汽车产业集群,包括冶金、橡胶、机械制造等,更广泛的如高新技术产业等等。产业集群也不仅仅存在于工业领域,农业、商业、服务业等各个产业都可以发展产业集群。美国加里福尼亚的农业产业集群就很有名。我国的农业落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分工不足、产业化程度不高造成的。

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判断产业集群形成的标准。但是我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也不难判断。主要是看其市场份额的大小、其生产规模和在本产业内的影响力。不管是产业集群还是企业集群,都不是一个实体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指在一个区域、一个产业形成一定的资源配置和合作。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所在是分工合作的深化。原来是一个企业的工序,通过深化分工在多个企业经营,不仅提高了每个企业的竞争力,而且从整体上提高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是不是说产业集群更注重的是质,而不是量?那么产业集群对提升产业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哪些作用?

卢昌崇:不错,实践和理论都证明产业集群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通过获得空间集聚效应和分工合作能力,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大中小企业之间资源互补、密切合作,能够使集群内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二是专业化分工使产业内的联系更为密切,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越来越高,降低能耗水平,提高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进而形成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三是空间集聚能够促进技术和信息的扩散,也加剧了竞争,从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促进新技术的繁衍,加强高中低档技术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技术结构的高度化。四是专业化分工促进资金在产业内的流动,加强资产运转的替换效应、乘数效应和联动效应,进而实现资本结构的高度化。五是产业集群还有利于提高就业容纳能力,造就一批中小企业家和技术熟练工人,促进劳动力结构的高度化。六是选择能充分发挥本地区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因而有助于改变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状态,促成区际合理分工、共同发展。总之,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形成整体优势,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一大原动力。

记者:您把产业集群定义成为一个区域概念,那么产业集群跟工业园区是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关系如何呢?

卢昌崇:产业集群的优势源于集聚能力。而集聚能力的提高要通过产业集聚与空间集聚,即吸引相同或相关产业的众多企业聚拢在某一区域,形成人才集聚、资金集聚、信息集聚等。产业集聚的程度取决于企业间的分工合作水平,一定要考虑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整合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这也是产业集群跟工业园区建设的根本不同之处。目前多数地方建设工业园区是先圈地规划,而后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再吸引企业的入驻,对企业的产业性质并无限制,很难形成专业分工关系,基本处于“集而不聚”的状态。

工业园区同产业集群要协调发展,以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基础,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而逐步提高。一方面避免拔苗助长的现象,即先把工业园区建成了,硬件设施上去了,产业集群却没有发展起来。同时也要避免工业园区建设缓慢,在规划布局、硬件设施、吸引外资等方面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记者:在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中到底是什么力量发挥了主导作用?是政府力量、民间力量还是产业集群内部的自发力量?大连应该按照哪种类型发展?

2卢昌崇:我们根据产业集群发展要素的来源把产业集群分为“内生式”和“外生式”两种基本类型。“内生式”指以依靠本地力量为主形成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浙江地区的产业集群就是在不依靠国家、外商投资的情况下,依靠本地企业自发的集聚而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的“内生式”的经济组织模式。这种“内生式”产业集群一般产生在市场机制占主导的地区,是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发展起来的。“外生式”则主要依靠外地资本投入,苏南地区的产业集群是“外生式”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外生式”虽然可能会使区域经济在短期内快速发展,但吸收外部资金需要本地有良好的投资硬、软件环境,而且外部企业进入后还要提高其在本地的“根植性”,如果过分依赖外来资本,本地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未发挥本地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能力,则难以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在形成过程中,政府规划发挥主导作用。

大连亟须借鉴浙江等地区的发展经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内生式”的产业集群,同时也需要利用世界制造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建厂,发展“外生式”的产业集群,但需要注意外来企业的“根植性”,通过本地中小企业为跨国公司配套生产服务,将其纳入到地方的生产系统中。

记者:如您所说,在“外生式”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发挥哪些作用呢?

卢昌崇:首先,政府要转变角色。就像我刚才说的,“外生式”的产业集群主要靠规划,政府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也要结合产业现状。政府能做的工作主要是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创造优良的环境,对一些“种子集群”要想尽办法促进其发展成为产业集群,但是不能事先设定,最终还是要由市场规律来决定。

产业集群的形成除了生产性企业之外,还应该有其支撑结构,例如行业协会、金融服务、培训机构等等,仅仅生产性企业是不可能形成集群的。在这方面政府应该从政策上给予支持。我们说大连的软件外包业很有市场,就是从其相关的支撑结构的完善程度上来判断的,如软件园为其提供了很好的产业环境,软件学院为其提供了人才支撑,而这一切都和政府的支持分不开的。

支撑结构还应当包括产业集群空间环境内最基础的生活服务设施。举个简单的例子,美国的硅谷为什么比128公路竞争力更强,很多人认为就是因为硅谷的咖啡馆比较多,环境舒适,在那里可以激发软件工程师的更多创意,可见,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所以,产业集群需要良好的环境。我们必须关注产业集群相关服务机构的发展,下大力气发展和完善金融、教育、科研等基础服务设施,而在这些方面政府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否则产业集群难以发展,即使发展也走不远。

记者:产业集群对于振兴老工业基地有什么实质意义和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一种什么过程发挥出来的?

卢昌崇:国有经济比例高,国有企业不景气,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难以走出困境的突出问题。有一种说法叫“国退民进”,按照产业集群的思路也不尽然。

如何提高产业竞争力 篇6

一是要打造有竞争力的业务。

我认为央企不应该把规模和速度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企业的竞争力并不是来源于企业的规模,而是取决于它有竞争力的业务。

要打造有竞争力的业务,应该对现有的业务进行一个梳理和评估。

在对每个业务评估时,企业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目前的业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产品的市场需求前景怎么样?我的产品和服务在这个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如何?

评估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发现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并没有什么市场前景。那你就别再去做了。二是你可能发现市场前景不错,但可能别人也在做,你与别人相比并不具备优势。那你就可能需要退出。三是如果你退出,你就需要寻找新的领域。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不断地思考自己的业务,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地对业务进行评估和研判。

央企对自己的业务要做适时的调整,集中力量做好某一个业务。一個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要能做好一项业务,我认为就很不错了。那些世界500强的企业,就是专业化的,不像我们的企业,做了好多业务。

我目前的业务是什么?我的业务应该是什么?我未来的业务将是什么?我想只有把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央企才能发展得更好。

二是要进行组织形式变革。

目前,央企的组织形式是法人企业联合体,我认为这种组织形式需要变革。这样的企业缺乏战略协同,很难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每家企业都自己干自己的事情。集团公司更多的工作是合并会计报表、考核旗下的企业。集团公司对市场的概念并不是很强,甚至没有。

很多集团公司关注的是我有多少企业、有多少营业收入。但你的市场在哪里?你的客户在哪里?现在很多二级企业都不是很明确。

变革后的企业组织形式应该是由业务板块组合的大企业。采取一级法人,旗下为经营管理业务板块的事业部或全资子公司,它们直接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像波音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就是采取这样的组织形式。

下篇:央企治理

央企兴衰关系着国计民生,关乎国民经济的命脉;央企身份特殊,占据着大量社会资源、政策优势;央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是全民共同所有的财富,也是国家发展、稳定的基石。

产业竞争力 篇7

一、产业集群竞争力理论的演变

第一个较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 通过研究工业组织, 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他把专业化产业集群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 (industrydistrict) 。马歇尔把地方性工业在产业区的集聚归结为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 即企业层面的规模报酬不变、社会层面的规模报酬递增, 并且指出这种外部经济给集聚企业带来如:技术的外溢、提供一个专业技术工人共享的劳动市场、提供共享的中间投入品等几个方面好处。但是, 马歇尔理论中没有考虑区域内企业成长和区域间企业迁入、迁出等动态因素变化, 也忽视了区域产业组织外部接连与创新。

阿尔弗雷德·韦伯 (Alfred.Weber, 1909) 是工业区位理论创立者, 他从微观企业区位选择角度, 阐明了企业是否靠近取决于集聚好处与成本对比。韦伯认为, 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业自身简单规模扩张, 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 这是产业集聚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 并引发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这时, 大规模生产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地方性集聚效应。韦伯探讨了产业集聚优势因素, 量化了集聚形成规则, 研究成果具有相当价值。但是韦伯对集聚的研究脱离了一切制度、社会、文化、历史因素, 单纯从资源、能源角度加以考察。在实际经济生活中, 产业集聚形成相当程度上决定于地区社会文化因素, 韦伯却将其抽象掉了, 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20世纪9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产业集聚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 在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 (Dixit-Stiglitz, 简称D-S模型) 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 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克鲁格曼 (1991) 设计了一个模型, 假设工业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而农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在一个区域内, 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的最终结果将会是集聚。克鲁格曼将贸易理论和区位理论相结合, 用模型化的方法通过严密数学论证从深层次上揭示了产业集聚发生机制, 弥补了马歇尔和韦伯观点不足。但是, 他比较强调大型公司内部增长和组织间能量化市场联系, 而忽视了公司活动所产生难以量化非物质联系 (如信息、技术联系) 和非正式联系 (如人际关系间基于信任的联系) 。

迈克尔·波特 (M.E.Porter) 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高峰, 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和价值。波特产业集群研究是结合其对国家竞争优势研究而展开的。他在1990年完成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集群竞争特点对国家竞争优势作了具体比较分析, 他认为, 国家只是企业的外在环境, 政府目标是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适宜环境。因而, 评价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关键是该国能否有效地形成竞争性环境和创新。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钻石模型”。“钻石模型”构架主要由四个基本因素 (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撑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 和两个附加要素 (机遇和政府) 组成。在竞争优势理论中, 波特强调各个要素发挥作用时, 是一个动态系统性机制的变化。国内竞争压力和地理集中使得整个“钻石”构架成为一个系统。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在一些方面也受到批评, 如有学者认为, 竞争优势理论过分强调国家和区域政府在产业国际竞争中作用, 并把复杂经济活动因素简单地构造成四个基本要素, 而且忽视了跨国贸易活动对“钻石模型”的影响。但是, 波特竞争优势理论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特别是竞争优势理论强调竞争是动态的和不断变化;国家竞争优势产生, 依赖于国内竞争环境等问题。

二、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 (比较优势) 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企业群居在一起, 相互竞争和协作, 对提高产业竞争力有很强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 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集群和竞争能力放大。

(一) 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一般说来, 当产业集群形成后, 将可以通过多种途径, 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 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能力, 并形成一种集群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也就是说,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 集群将比非集群更具有竞争力。集群加剧了竞争, 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争夺, 还表现在合作上。在产业集群内, 大量企业相互集中在一起, 既展开激烈市场竞争, 又进行多种形式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 开拓新市场, 建立生产供应链, 由此形成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合作竞争机制。通过这种合作方式, 中小企业可以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方面, 实现高效网络化的互动和合作, 以克服其内部规模经济劣势, 从而能够与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相抗衡。集群使得许多本来不具有市场生存能力中小企业, 由于参与到了集群里面, 不但生存了下来, 而且还增强了集群整体竞争力。

(二) 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有效合作

在绝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中, 企业都是创新体系主体, 因此, 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和其他的非正式互动关系就成了知识转移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形式。因此, 企业间合作的基础是信任而不是契约。没有企业之间和企业领导人之间的深刻信任, 任何形式的契约都难达到合作的预期目标。集群的发展正好符合了这方面要求, 集群运行机制的基础便是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群内企业因为地域的接近和领导人之间密切联系, 形成共同正式或非正式行为规范和惯例, 彼此之间容易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从而减少机会主义倾向, 降低合作风险和成本。因此, 其合作的机会和成功可能性无疑会大大增加。企业之间合作能够创造的力量大于单个企业力量简单总和, 但是,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进行有效的合作, 因为他们不一定能搜寻到合作伙伴, 即使搜寻到了, 也要进行一番严格的考证。而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却有独特优势。现代组织理论预言, 产业内企业联合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 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 供应商、客户, 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 共同分享技能、资源, 共担成本。

(三) 产业集群增加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

集群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率, 也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这种创新具体体现在观念、管理、技术、制度和环境等许多方面。一般地讲, 集群对创新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 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摇篮。

企业彼此接近, 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 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 集群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 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在产业集群中, 由于地理接近, 企业间密切合作, 可以面对面打交道, 这样将有利于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传播, 由此形成知识的溢出效应, 获取“学习经济” (Learning Economies) , 增强企业的研究和创新能力。

2. 集群有利于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

产业集群与知识和技术扩散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自增强关系。在新经济时代, 产业布局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简单地聚集在一起, 而是相互关联、高度专业化产业有规律地聚集在一个区域, 形成各具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由于同类企业较多, 竞争压力激励着企业的技术创新, 也迫使员工相互攀比, 不断学习;企业间邻近, 带来了现场参观、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这种学习、竞争的区域环境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集群内领先的企业会主导产业技术发展方向, 一旦某项核心技术获得创新性突破, 在集群区内各专业细分企业很快会协同创新, 相互支持, 共同参与这种网络化的创新模式。事实也已经证明, 产业集群内知识和技术的扩散要明显快于非集群化的企业。

3. 集群可以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

由于地理位置接近, 相互之间进行频繁的交流就成为可能, 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了较多学习机会。尤其是隐性知识交流, 更能激发新思维、新方法产生。由于存在着“学习曲线” (Learning Curve) , 使集群内专业化小企业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同时, 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竞争合作机制, 也有助于加强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合作, 从而降低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成本。

(四) 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有利于形成“区位品牌”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 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品牌, 需要庞大资金投入, 然而企业通过集群, 集群内企业整体力量, 加大广告宣传投入力度, 利用群体效应, 容易形成“区位品牌”, 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区位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 更形象、直接, 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浓缩和提炼, 更具有广泛的、持续品牌效应, 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这种区域品牌是由企业共同生产区位产生的, 一旦形成之后, 就可以为区内所有企业所享受。因此, 区域品牌同样具有外部效应。这种区域品牌效应, 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 开拓国内外市场, 确定合适销售价格, 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形象, 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

三、以产业集群促进哈尔滨市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几点思考

当产业集聚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度显著提高以后, 对一个地区来说, 如何促进当地产业集聚, 就成为产业和整个经济发展基本问题。由于产业集群具有上述持续优势, 因此,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以产业集群来提升哈尔滨市产业竞争力就成为必然选择。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 而且还有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调节。由于知识外溢和外部性存在, 创新厂商的私人收益小于其社会收益, 当不存在政府干预时, 经济增长通常都只是一种次优增长, 而只有通过政府调节并消除市场机制所造成的资源配置扭曲时, 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一) 要大力培育融合型产业集群

融合型产业集群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 通过高密度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 出现了新的增长点或新的产业。产业融合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 壮大自身。当前哈尔滨市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面临发展难题, 找不到新增长点, 产业融合为我们提供了新发展思路。当然产业融合还面临着行政管理体制上束缚和企业经营范围上严格限制, 但传统产业要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 就要突破产业融合限制和束缚, 促进产业高密度交叉和综合, 同时通过产业的兼并与融合, 改善原有竞争关系, 促进产业组织优化。产业融合一旦形成新的亮点, 它作用将是强大, 甚至是我们预料不到的, 至少能产生1+1>2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 要大力培育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

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是在产业集群内推行循环经济模式, 进行产业链接, 建立起相关工业企业间的生态平衡关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是“二高一低”———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 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 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循环经济是“二低一高”———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 由“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流动的循环经济。此外, 政府要注意引导国有大型企业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 立足于本省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 密切追踪国内外产业发展动向, 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形成, 使集群内不同的产业、上中下游产业之间彼此在信息、技术、人才使用等方面交叉渗透, 能够形成高效运转的共生系统, 并通过哈尔滨市逐步实现向省、市、县的浸润延伸, 进而形成东北亚网络和与国际接轨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哈尔滨产业群建设中, 已将培育融合型、循环经济型这些相关联的新型产业形态贯穿其发展中。其中, 城区南部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电站成套设备及配套、汽车、铝镁加工等产业;北部重点发展医药、食品、环保设备、农业机械等产业;东部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等化工产业;中心城区重点改造老企业, 兴办都市工业;城市外围壮大双城、宾县等5个产业集群区。同时, 规划和培育5个县市的工业园区建设, 依托当地资源和区位特点, 围绕城区形成多点辐射的特色产业集聚布局形态。这些以高新技术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群必将是带动哈尔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M.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2]M.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3]赵洪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演化与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4]刘珂.产业集群升级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8.

[5]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关系的考察[J].经济管理, 2003, (6) .

产业竞争力 篇8

按照缪尔达尔的“循环与因果积累理论”, 流通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使该产业的发展在获取雇员和供应商、专业化信息、互补性、获取公共产品方面具有优势, 从而降低企业成本, 刺激当地经济增长;反过来, 由于这种向心力的作用使新企业趋向于选址于该区域, 经济增长进一步推动空间集聚。

鉴于产业集群与产业区域竞争优势密切关联, 一个产业具备多大的增长空间, 往往取决于所处区域是否具备相关产业集群的条件, 集群的进程是否开始, 达到了何种水平。因此, 为了提升区域流通产业的竞争力, 必须按照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流通产业, 也即聚焦强势行业, 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流通产业集聚地, 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的空间布局。

一、流通产业集群的内在互动机制

(一) 流通企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

1.购买商与供应商的关系。

在这种集群内, 有生产最终产品的核心企业, 也有供给投入品包括中间品、原材料与服务的企业。一般来说, 最终产品的销售商也是这个集群的一部分。典型例子有法国家乐福 (Carrefour) 模式。成立于1959年的家乐福集团现拥有11000多家营运零售单位, 业务范围遍及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家乐福卖场内有很多自身的定牌产品, 很多生产制造企业为家乐福生产定做产品, 再通过家乐福的销售网络, 输往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卖场。

2.竞争者与合作者的关系。

这种集群由生产同样或近似产品与服务的一系列企业所组成。这种集群的形成是由于企业之间彼此分享产品、创新过程及市场机会的信息。例如, 艾米利省的萨梭罗是意大利的陶瓷制造中心, 在萨梭罗周围又出现了不少为陶瓷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其他公司, 如模具租赁和专门提供包装过程的厂家和运输公司。这些公司彼此分工协作, 经营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陶瓷业。这些厂家和运输公司既是竞争者也存在着彼此间的合作。

3.共享资源的关系。

这种集群的存在是因为这些企业要共享同样的原材料、技术、人才资源以及信息, 尽管这些企业可能使用这些资源来为不同的市场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

(二) 流通企业集群存在的稳定性分析

同一产业的企业及其与该产业相关的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由于激烈的竞争使得集群达到共生稳定的状态。

1.从集群内部的各流通企业之间来看, 新企业进入的低成本导致现有的市场份额的缩水;熟练工人和管理人才以及原材料的争夺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技术上和工艺流程上的创新在集群内部难以保密而被迅速模仿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能长久;产品定位和市场开拓的信息在集群内的快速传播导致独享的利润被瓜分;在竞争中败下阵来, 失去面子有辱家族荣誉而承受巨大压力 (Porter, 2002年) 等竞争引起的副作用。

2.从集群企业的整体来看, 正是集群内部大批的本地企业彼此的激烈竞争, 促进专业基础建设、加速市场信息流通、带动相关科技与专业人力资源的积累, 激发技术的改良和创新;提供给客户生产专业化的信号, 减少客户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搜寻成本, 扩大和开拓市场;相互间形成有效的制度安排节约了大量交易费用等其他有利的作用, 从而形成集群整体上对外部的竞争优势, 保证集群的良好发展。

(三) 流通企业集群市场一体化的具体表现

流通企业集群市场一体化生存的基本条件是报酬递增。为了报酬递增以优化目标函数, 在广义的市场概念下, 流通企业市场一体化生存的实现机制或共生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求约束与需求资源共享。市场的生命力在于需求。如果把某一个企业群抽象为一个供给单位, 其生存必然受到需求约束。最终需求的存在决定着产业链中各个企业投入产出技术联系及其扩散效应而存在。这种需求, 既可能是区域内需求, 也可能是区域外需求。市场力量的自发作用造就了企业群, 当地消费者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刺激出当地的生产者。

2.市场互补性与合作拓展市场。市场资源除了购买力之外, 还包括企业形象、销售渠道、客户等基本方面。群内企业是共享与互补市场资源。波特指出:许多产品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相互补充;每个簇群总是持续不断地提高其在某个地区特定领域的声誉, 使得买者转向卖者聚居地的可能性更大;簇群成员还经常能从大量的营销机制中获益;互补性使客户倾向于购买簇群的东西, 因为一个地区内有众多供应商可供选择, 会降低购买风险。显然, 通过有形物品的选择范围扩大和无形资产的外溢效应, 企业群对消费者吸引力产生了“1+1>2”的效果。

3.价格互动与合作博弈均衡。集群内的企业网络是价格信息的来源。每个企业经营者对市场价格都不是简单的接受者, 而是从博弈角度决策定价。经营者处于共有的集群内社会网络之中, 互相接触, 互相观察对方的市场行为。由于集群内价格信息传递迅速, 资产专用性和部分不可流动性的存在, 企业间容易形成动态合作博弈均衡定价, 充分认识到短期损失可以由长期收益得到补偿, 而不是按照纯粹的价格机制行事, 从而避免企业自利行为引发的市场的过度进入, 维护了市场秩序。

简而言之, 流通企业群的市场一体化生存是企业间通过需求约束、生产函数依赖、市场力量、风险化解等产生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效应。“一荣俱荣”是报酬递增的正效应, “一损俱损”是报酬递增的负效应。可见, 市场一体化生存的实质是企业间具有一种“增值伙伴关系”。

二、流通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我国流通现代化已处于起步阶段, 流通业竞争力水平有所提升, 但总体而言我国流通业还处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发展阶段, 技术含量低, 资本扩张能力较差, 因而流通现代化水平和总体竞争力水平还极为有限。主要表现在:

(一) 流通效率低下, 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偏高

首先, 分工导致了效率的提高, 但分工不断细化加深了社会化生产、特别是社会化现代大生产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 极大增加了不同生产部门、行业和企业之间, 以及生产和消费之间联系、协调方面的困难, 即增加了各个环节和领域寻求最佳点的困难, 远离最佳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其次, 流通效能低下, 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偏高, 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这一比例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中国物流成本在GDP中所占比重, 目前说法不一, 口径各异。由于缺少标准化物流成本的统计框架、口径和基础数据, 就为准确地计算物流成本及其占GDP的比重带来困难。

(二) 流通企业小散差、竞争力不强, 市场集中度和信息化程度都很低下

首先, 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比较低。金永生教授采用“贝恩分类法”, 对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进行了初步研究。测算显示, 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 (以商业百货零售业计算) CR4为0.57, CR8为0.81, CR100为2.81, 极为分散。另据有关资料显示, 1993年全国最大的100家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市场份额占全国零售市场份额的比例是3.6%;1994年是3.3%;1995年是2.9%;1996年是2.7%;1997年是2.45%;1998年是2.33%, 因此我国流通产业的集中度呈下降的趋势。其次, 由于流通产业进入壁垒偏低, 流通企业规模小, 个体组织比重大, 缺乏规模效益。与工业企业比较, 流通企业开办容易, 只要有几平方米的门店, 选址合理、定位恰当, 就能在市场上找到生存空间。可见, 流通产业的规模经济壁垒并不显著。因此, 我国流通主体“散”、“小”、“弱”, 问题很严重。最后, 我国流通产业信息化水平偏低。目前, 我国大中型零售企业中80%不同程度采用了计算机管理, 其中绝大多数是实行连锁经营的零售企业。但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仍与其相差甚远。例如, 我国流通企业投在信息系统中的资金只占到其销售额的0.1%~0.3%左右, 国外一般占到1.2%~2%;国内流通企业在信息系统中投入的硬件与软件之比一般是5∶1, 国外一般是1∶1或1∶1.2;国内流通企业的管理人员分析和应用数据的能力较差;为流通企业开发设计信息系统的商业软件企业发展缓慢, 盈利微薄, 而且有盈利也大部分靠的是与商业软件集成销售的硬件等。

(三) 流通企业竞争力不强, 赢利能力薄弱, 偏重于数量增长

首先, 流通业态的初级化。在零售环节, 国内百货商店、个体商户以及集贸市场是最主要的零售经营形式, 其中遍布城乡的各类集贸市场, 其交易额约相当于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3。在批发环节, 生产企业的销售机构及各类销售代理承担着主要的批发职能, 市场份额达到近70%。而在国外发达国家, 零售环节主要商业形态为连锁经营;批发环节主要商业形态为物流公司。其次, 流通业态仍处在较低层次的非均衡发展阶段, 批发行业萎缩, 物流行业发展不足, 新型业态发展滞后, 如现购自运 (Cash & Carry) 、DIY、邮购、折扣店等的发展相对滞后。

三、基于产业集群基础上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在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和提升流通业竞争力进程中, 以全面提高流通企业竞争力为重点。流通企业是流通业的微观基础, 是我国流通现代化的主体代表, 流通企业竞争力既是流通业竞争力的首要决定因素, 也是流通业竞争力的最直接体现。因此, 为了提升流通产业的区域竞争力, 应该依托区位优势, 加强布局规划, 按照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流通产业, 也即聚焦强势行业, 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的流通产业集聚地, 进一步优化流通产业的空间布局。

(一) 产业集群与流通业的互动发展机制促进了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

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 企业附属于包括上游供应商和下游营销渠道及客户的价值体系, 这套体系的有效运用依赖于各个链接点的协调。例如, 企业要降低成本减少存货, 就必须从供应到订货销售环环相扣, 良好的协调配合、中间投入品的低运输成本, 都能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很多行业中, 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乃至新产品的开发, 都需要使用专门的设备和配套服务。当然, 单个企业不可能提供足够大的需求来维持众多供应商的生存, 而大量企业集聚也扩大了下游营销运营商的需求市场, 使各种各样专业化营销商得以生存, 而整个价值链上下游各个链接点是否协调运行取决于流通产业的现代化水平, 流通业网络越先进, 竞争越激烈, 集群企业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最新设备和服务越快捷, 而且越容易得到合理的价格和高的服务效率, 集群企业比其他企业拥有更低的成本, 促进流通效率的提高, 从而提升流通业竞争力。

(二) 产业集群促进了流通业市场的建立, 从而提升了流通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与流通市场的建设相辅相成。传统产业集群因产业本身的商品属性、消费需求等特点, 其生存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流通产业这个重要的通路。而产业集群的成长、成熟, 又发展繁荣了流通市场体系, 促进了流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产业集群内, 企业对原材料的大宗购买以及集群造就的多品种产品优势和服务体系, 有利于发展繁荣专业化的市场体系, 这个体系包括:原材料市场、中间产品市场、机器设备市场、最终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及联办托运等流通服务业市场。专业化的市场体系与集群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 同时服务于产业集群, 从而提升集群内区域流通业竞争力。伴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 集群企业商品也从产地市场向集散地市场和销售地市场延伸, 形成基于集群的多级市场体系。一旦这个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多级商品市场形成并成熟, 便会促成自己的合理秩序。为达到市场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目标, 以产业集群为基础的商品市场既要保证专业批发商的批发规模, 又要降低其经营风险;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多样化吸引客源的需要, 无论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消费品, 均会逐步形成专业化的商业贸易集群, 这个集群实际上是多个专业化商品市场的空间集聚, 从而形成广泛的流通业市场, 促进了流通业竞争力的提升。

[本文系安徽财经大学2007年度青年科研项目《提升安徽省流通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以构建皖北地区流通产业集群为例》阶段性成果。批准号ACKYQ0720]

参考文献

[1]黄国雄, 曹厚昌.现代商学通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7.

[2]陈阿兴, 李朝鲜.现代商贸组织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

[3]荆林波.关于外资进入中国流通业引发的三个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 2005 (5) .

[4]金永生.论流通产业组织及其创新[J].商贸经济, 2003 (9) :11.

产业竞争力 篇9

关键词:比较优势,产业自生竞争力,家具产业,资源配置

目前, 理论界关于采取什么样的产业发展战略, 制定什么样的产业政策, 以怎样的方式来促进经济振兴观点各异。本文在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基础上, 提出产业自生竞争力的理论和概念分析框架, 并以此为基础对家具产业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一、产业自生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从研究企业战略和企业的竞争力问题开始, 波特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竞争优势是超越其意识中的比较优势的全新的概念, 其定义是反映市场细分、产品差异、基础差异和规模经济等丰富的竞争概念, 提出竞争优势是以取代和超越比较优势为目的的[1] 。自生能力理论是由林毅夫教授近年来提出来的, 以解释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观点, 所谓自生能力是指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与其能够在自由、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占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 企业获得自生能力的基础是要顺应相对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2] 。

斯密最早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即各国在生产同样产品时, 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所导致了各国之间生产优势的不同。尽管绝对竞争优势理论开拓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研究的先河, 但无法解释“若一个国家在任何产品生产上都不具有绝对优势, 该国能否参加国际分工和贸易”的问题。李嘉图在斯密理论基础上建立了比较优势理论, 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产品, 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机会成本小于他国的商品, 那么在这种产品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就可以按照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与贸易[3] 。比较优势理论基本描述了区域间的产业竞争状况, 说明竞争力的来源是各产业的相对优势, 但是它对竞争力与生产成本优势的因果关系并未给与清晰界定;同时由于模型的高度抽象化, 在加入技术、规模报酬、外部性等约束条件后, 其竞争力的来源更加模糊不清。

波特提出竞争优势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一个突破, 是产业自生竞争力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他认为国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优势上, 分析这一问题应从产业入手。如果一个国家能够在那些劳动生产率提高最快、新技术发明和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中领先, 国家的整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就会以高于其他国家的速度发展, 这样的国家就是有竞争优势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打破了长期以来采用比较优势分析方法的局限, 为产业自生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4] 。

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 即在同一产品不同区域的生产函数相同的前提条件下, 同一区域生产不同产品的各部门所使用的技术不同, 因此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也不同。产品的劳动成本占其价值的份额较大的, 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使用资本较多的为资本密集型产品。不同区域各种生产要素禀赋不同, 供给量丰富的生产要素, 其相对价格较低, 密集使用这一要素的产品相对成本必然也低;反之亦然。资本丰裕的国家具有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劳动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 不同的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 而较少使用自己稀缺要素的产品, 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产品, 按照要素禀赋基础上的地域分工原则进行分工与贸易, 各方都能获得较多的比较利益。

二、产业自生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及指标体系

(一) 产业自生竞争力内涵

尽管要素禀赋理论存在诸多问题, 但它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5] 。本文提出产业自生竞争力的概念是指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中, 一个产业具有自我成长、发展的能力, 这种能力决定了该产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分工格局中拥有竞争力。一方面,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通过正常的管理, 一个产业具有的自我成长、发展的能力, 这种能力具体体现为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另一方面,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 将政府对产业的干预作用独立出来, 强调的是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产业对其需求要素的选择、组织能力, 使得产业获得最大的利润。自生能力转化为产业自生竞争力, 一个产业能否获得自生能力在于其是否能适应当地的相对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 自生力如何才能转化为竞争力的问题就是该产业如何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进而获得产业自生竞争力的问题。

比较优势涉及的是各国间不同产业 (或产品) 之间的关系, 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国间的同一产业的关系。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践意义是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 而竞争优势理论则论证了国家间产业冲突或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他们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即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 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为竞争优势, 促进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一国的产业发展中, 一旦发生对外经济关系,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会同时发生作用[6]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本质都是生产力的国际比较, 所不同的仅仅是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率的比较, 竞争优势强调的则是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的生产率的比较。

产业自生竞争力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 通过竞争优势体现出来的, 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换句话说, 比较优势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和动力, 促进特定产业自生竞争力的提高[7] 。也可以说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而该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够得到很好的体现, 即使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如果缺乏自生竞争力, 也无法实现其比较优势。也就是说,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常常是相互依存的, 正是这种互相依存和互相结合进而获得产业自生竞争力。

(二) 产业自生竞争力的特征

1.客观性。

产业自生竞争力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是客观存在的。目前, 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 政府对产业的发展都进行过干预。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自生竞争力的产业, 政府更是制定了很多的政策用于支持其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该对这些产业的自生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估, 继续发展那些具有自生竞争力的产业, 同时淘汰出不具有自生竞争力的产业, 以适应竞争规律的要求。

2.内在性。

产业自生竞争力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发展的自我盈利能力, 产业的外部环境只是在研究国家政策效果特别是量化政策效果时才加以考虑。

3.动态性。

一方面, 由于比较优势具有动态性;另一方面, 因为产业的价值链战略环节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产业自生竞争力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4.流动性。

产业自生竞争力的要素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也是产业自生竞争力研究的重要前提。

5.盈利性。

产业自生竞争力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 产业自生竞争力最终就是要通过产业的自我发展, 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都是理性的, 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最多的利润。各产业经过竞争, 追求的也是产业的发展和延伸, 并获得最大的利润。

(三) 产业自生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指标体系

1.资源配置能力。

产业发展需要一定资源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 拥有一定资源基础产业才能具有基本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产业的资源配置力是指产业内的资源在时空上按相对一定的规则动态地组合在一起, 资源的配置表现为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定位即确定产业资源的分配方向 (领域) , 二是资源整合即按一定规则使相关资源有机组合起来形成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力量。所以产业资源潜力被激活和放大的程度取决于企业对资源定向整合的能力, 可称这种能力为产业的资源配置力。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提高产业自生竞争力和产业技术水平, 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及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具有特殊的意义。产业技术创新涉及到产品、生产 (工艺) 、组织和管理、市场等方面的创新, 即是以系统的方式全方位的技术创新。产业技术创新使整个产业技术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即产业主导技术产品和生产技术达到崭新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产业技术创新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 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整个技术体系的发展;同时产业技术创新建立起了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使产业技术有了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整体上提升了产业自生竞争力[8] 。

3.产业组织效率。

产业组织效率包括了产业内各产业环节按产业链分工与合作的优化程度, 产业内生产企业的数目和规模的合理程度, 以及生产要素在产业内的流动成本、流动速度等因素。产业组织效率是产业自生竞争力的基础, 产业组织效率对产业自生竞争力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竞争性组织结构, 理论与实践也已证明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是增强产业自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二是规模经济效应, 有效的产业组织可以促进产业资源的优化。

自生能力是从经济中产业的生存和获利能力角度来考察的, 产业自生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与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竞争力有差异。产业自生竞争力源自于产业竞争优势, 而产业竞争优势源自于相对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转化, 也就是自生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结合之后所形成的竞争态势, 并最终体现为相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业自生竞争优势持续力取决于三项重要条件:第一, 产业自生发展所拥有的特殊资源优势, 包括自然资源、人才资源、产业市场资源、产业政策支持资源等;第二, 产业中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数量和质量及相应的市场组织结构竞争力;第三, 产业持续改善和升级。产业自生竞争优势的提升是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基础。衡量产业自生竞争力大小应该通过对影响自生竞争力的要素进行分析。产业自生竞争力主要是通过产业基础条件竞争力、产业竞争实力和产业的竞争潜力三个方面显示出来的。

4.产业自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构建一个地区产业自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其主要因素有:产业内微观企业的盈利能力、高级要素、产业集聚、市场影响力。这些指标体系较之国内外的许多研究竞争力的文献所提出的指标体系有许多共同点, 但其分类的方式和基础都是不同的。这是我们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结合起来的结果。此指标体系引入了竞争优势理论的要素。但由于关于产业集聚等要素的量化研究国内外都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们的指标体系也不可避免地有不全面之处。

三、产业自生竞争力条件下的家具产业发展

(一) 家具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家具产业进人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已经成为家具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我国家具产业的现状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 (1) 家具制造耗费木材资源总量大, 单位产品耗材多。我国传统的家具设计制造以是以木材为主, 木质家具是家具生产和出口的主要类型, 与美国、意大利相比, 我国使用木材制造家具的比例为47%, 而美国为23%, 意大利仅为15%。 (2) 家具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 规模效益较差, 整体实力不足。因此, 我国家具产业的发展不能单靠企业数量的扩张, 更需要通过加快结构调整来有效配置资源, 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增长型转变[9] 。 (3) 家具产品设计自主创新能力较差, 品牌家具数量少。国外品牌家具往往是设计和生产研发能较强的规模以上的大企业[10] , 这些公司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市场的占有额和附加值方面占极大优势[11] 。国内家具企业“由于设计人才特别是高端设计人才短缺、企业设计力量薄弱, 创新动能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 直接影响着我国家具业的原始创新能力、继承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 同时也阻碍了产业转型与升级[12] 。 (4) 部分家具生产过程和使用环境的污染严重, 家具污染问题仍然不断出现, 家具严重污染已经连续几年居产品投诉量排行前列。

(二) 产业自生竞争力对家具产业的作用

为适应家具产业的自生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逐步改进家具产业存在的问题, 必须重视家具产业自生竞争力的作用。 (1) 制定家具产业发展战略的基础,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3] 。 (2) 创造发展环境, 产业政策要有利于家具产业资源配置和组织结构的优化。 我国家具企业数量多, 但大企业数量偏少, 要创造条件加快结构调整, 通过合理配置家具产业资源和优化其组织结构提升家具企业的产业自生竞争力[14] 。 (3) 制定家具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依据。一个特定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产品信誉高、成本低、销路广和服务意识强。企业获利能力是生存和成长的关键, 具备产业自生竞争力在于找出立足点, 并持续不断地改善自身, 获得独特的竞争地位, 同时还在于持续不断地提高生产力和产业部门的不断创新。 (4) 测度家具产业内微观企业是否具备生产、管理和组织过程的获得利润能力。企业自生竞争力来源于各种竞争优势是否能够恰当地匹配在该产业中, 企业要最大限度获得利润, 管理过程必须合理、有效。这种能力反映在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的影响、竞争状况及国内的市场竞争结构、国家环境对人才流向、企业战略和企业组织形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培育等企业运行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上, 这种能力决定了该产业内微观企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分工格局中拥有竞争力。产业自生竞争力是检验家具产业内微观企业是否具备其生产过程、管理过程和组织过程的能力的标准。只有从源头上对产品进行绿色设计和绿色制造, 实现对传统产品的绿色化, 对资源、环境及人类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才能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自生竞争力赋予家具企业市场允许合理的利润份额。

四、结论

在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产业自生竞争力理论, 它指导着实践中的产业的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能力, 以及由此所决定的该产业所具有竞争能力。产业自生竞争力旨在凭借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而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产业自生竞争力是由资源配置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组织效率等要素构成。产业自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即产业内微观企业的盈利能力、高级要素、产业集聚、市场影响力等均引入了竞争优势理论的要素。产业自生竞争力作为客观存在与市场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并存和同样的起着客观作用。可以测度一个特定的产业在特定的区域里的地位, 从而制定适合本产业的战略;可以侧度一个特定的产业内微观企业在特定的环境中是否具有自生的竞争力, 从而决策企业经济定位以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可以侧度一个特定的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能力, 从而决策特定产业其企业产品的国际定位、成本、产品信誉、营销方式、获利水平等。可以测度产业内微观企业是否具备生产、管理和组织过程获得利润的能力。

综合来看, 家具产业的自生竞争力是基本具备的, 家具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整体上家具产业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和组织效率等构成要素良莠不齐, 近年来家具产业内微观企业资源配置有所改进, 而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设计和新工艺等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是当务之急, 现代化大中型家具企业生产、销售过程科学管理组织有待完善其效能有待提高, 家具产业应将培育具备自生竞争力的企业作为核心以促进其发展, 满足市场需要并获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产业竞争力 篇10

一、漳州家具产业发展状况

1. 产业的概况。

漳州家具发展迅速, 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产业链比较完善, 区域比较优势日益显现, 为漳州传统特色的产业之一, 是省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之一, 闽港中小企业项目合作示范区。全市现有家具企业上千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0家, 企业大部分集中在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长泰县、漳浦县等, 产业集聚度较高。2011年家具工业总产值92亿元, 比增25.1%, 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 主要产品分为木制家具和钢管家具两大类。目前福建省家具产业产值全国排名第四, 而漳州家具是福建家具生产、出口主要集中地, 占福建家具产业的60%。其中钢管家具已迅速发展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2、产业的特点。

一是采取“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发展方式。漳州家具产品市场定位在出口上;产品定位在金属家具 (俗称钢管家具) 和高档木家具上。集中生产木制家具和钢管家具两大类产品, 其中, 木制家具以高档西式仿古家具、板式家具和整体橱柜为主, 产品95%出口;钢管家具以中、低档为主, 数量大、品种多, 产品90%出口。主要出口集中在美国、欧盟、中东、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属外向型产业集群。

二是产业集群效应初显。漳州市国辉工贸等龙头企业, 拥有规范而宽敞的厂房, 管理也较为完善, 多数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拥有自营进出口权, 企业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竞争力。龙头企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带动作用, 为配套企业的生存发展赢得空间;而配套企业的协作生产, 也保证了龙头企业健康运营, 形成良性互动、携手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

目前, 漳州家具行业已经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上千项, 国辉工贸为中国实木家具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红梅家具为中国金属家具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两家企业均获得福建省名牌产品, 在闽港合作中也取得4项合作成果, 国辉工贸先后与美国、欧盟、英国、香港地区等企业签订高档曲木家具、实木薄板贴面两个技术合作项目。红梅家具已经在香港注册, 并准备在法国注册。中国家具协会目前在全国设三家中国家具科技工作站, 其中一家落户漳州国辉工贸, 每年由北京林业大学派出5位博士到工作站工作。

漳州“国辉工贸”和“红梅家具”分别组建了漳州家具技术研发中心和漳州钢管家具研发中心, 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进一步提高了市场占有率、提高竞争力。漳州木制家具企业通过引进先进专用设备, 对小木材进行拼接再利用, 使木材的利用率达到96%以上, 企业综合效益大大提高。而钢管家具企业通过采用静电粉末喷涂回收新工艺, 使之循环再利用, 提高了产品档次和喷涂效率, 也降低了污染、节约了资源。漳州家具企业通过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效益保持着较高增长。

三是具有较完善的产业链。漳州家具有木制家具和金属家具两大系列产品, 带动木料贸易、钢管加工、皮革、装饰、包装、五金、玻璃、运输等配套行业的发展, 逐步涌现了一批家具制造专业村、产业镇和特色产业区, 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家具生产所需的相关配套企业应有尽有, 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如钢管家具表面涂层热固性粉末涂料的生产企业漳州万安实业有限公司和漳州万顺粉末有限公司, 在配套钢管家具生产的同时企业自身也快速发展壮大, 产值双双超亿元, 企业研发、质量、产能均在全省同行业名列前茅, 取得较明显成效。

而与钢管家具配套的钢管、钢制品生产企业三川钢业、林奇钢管、华福钢铁、昌盛钢制品、三宝钢铁等迅速发展, 推进了产业分工、专业协作, 减低了企业成本, 提高了竞争力。家具所需五金配件、皮革、海绵、包装等材料在漳州基本上都有企业专业生产经营配套, 完整产业链已基本形成。

四是具有较好发展环境。漳州政府高度重视家具产业,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鼓励发展家具产业。并作为本市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特色集群产业, 重点培育、扶持家具特色产业的发展。成立市家具钟表产业发展促进办公室, 指导、协调、服务家具产业的发展。同时, 成立市家具钟表技术服务中心, 指导企业管理升级、产品研发、信息服务, 创建企业研发中心等。积极指导企业应诉美国反倾销调查, 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漳州家具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被动多变。首先, 产品市场单一。漳州家具产品市场定位出口, 产品以外销为主, 几乎就没有想过内销, 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是出口订单“逼”出来的, 主要靠外力推动, 一旦国际市场风云突变、汇率变化等必将造成产品滞销, 企业风险增大。其次, 产品市场渠道单一。没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大部分依赖厦门、漳州外贸等中间商承接订单生产, 市场营销普遍受制于他人, 为争夺订单, 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 由于竟相压价,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且时常被国外竞争对手实施反倾销诉讼。而部分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开展海外经营销售, 由于受到人才、成本、产能等方面制约也难于运作。再次, 产品缺乏定价权。再加上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掌握市场需求、感知市场走向, 制约了企业发展壮大。

二是品牌创建乏力。现漳州家具企业大部分以一般贸易和来料加工、采用代工 (贴牌) 生产模式, 没有自己的品牌, 企业创建品牌意识薄弱。虽然国辉工贸、红梅家具、万安实业、永生利家具、新佳美家具等五家企业产品己荣获福建省名牌, 但中国名牌、国际品牌始终没有突破, 品牌效益无法凸显, 漳州家具至今没有打破为人做嫁衣, 始终受制于人, 充当加工厂现状。近几年, 漳州加大指导、扶持家具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力度, 但还远远不够。

三是创新能力不强。漳州钢管家具企业大多数没有品牌, 研发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 现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 风格单一, 产品附加值不高, 同质化竞争严重。此外, 天津、河北、浙江等地竞争对手, 实力强大, 后劲十足, 势必强烈冲击漳州钢管家具产业。

漳州木制家具, 以较高端的美式高档家具、实木、板式家具为主, 但也没有知名品牌, 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广东、山东、上海、浙江、北京、四川、东北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是成本优势丧失。漳州家具的发展与壮大, 首先, 取决于地域交通优势。改革开放以来, 主动承接了台湾、广东等地的家具产业转移, 发挥了地域、港口、交通、政策优势。第二, 以土地留住企业。漳州地域优势明显, 交通配套齐全, 土地广阔而又价格低廉, 为家具企业投资兴业打下基础。第三, 以低廉劳动力发展了企业。漳州气候宜人、宽容好客、和谐稳定, 吸引了全国大批低廉劳动力, 为企业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推动了漳州家具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家具产业原有地域、土地、政策等优势己基本丧失, 再加上企业用工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环保、资源等因素制约, 企业成本正在不断提高。

五是企业协作, 行业自律有待加强。随着家具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吸引了大量资金投资, 生产企业迅速扩张。但企业不注重研发、创新、管理, 走特色发展之路, 同质化恶性竞争时有发生, 行业自律、行业保护意识较差。此外, 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日益增多的贸易壁垒和非贸易壁垒成为制约漳州家具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壁垒因素。

三、转变家具产业发展方式, 提升漳州传统产业竞争力的举措

1.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是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现“把漳州钢管家具业培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木制家具业培育成为中国高端家具生产出口基地”的目标, 惟有拿出实实在在的动作, 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企业生存环境、创造比周边地区更良好的外部软环境, 出台进一步鼓励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的优惠政策, 促进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同时, 加快产业链网络的建设, 开发产品的终端市场, 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 相互协作, 共同发展的格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宣传、推介漳州家具, 不断提高知名度;发挥漳州市家具行业的整体优势以及产业集群效应, 组建漳州家具贸易中心, 定期、不定期举办漳州家具展示会等, 着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指导扶持有条件企业上市、创建国际品牌、中国名牌、省名牌等, 打造名牌企业、龙头企业集团、组建家具航母集团, 带动产业链发展, 同时出台政策给予相应奖励;指导扶持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种展会, 拓展国内外市场, 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等。

2. 开拓国内外市场, 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关健。

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转变发展方式。近几年来, 漳州市家具企业组团参加德国科隆展、迪拜展、日本东京国际家具展览会、新加坡家具展、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日用品展以及广交会、上海家具等展会, 广泛宣传和推介漳州家具产品, 扩大产业对外影响力, 不仅拿到大量订单, 还了解了国际市场, 掌握市场信息, 提高了漳州家具的国际知名度。并积极调整产品出口渠道, 开拓拉美、东盟及中东等国际新市场, 进一步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同时, 漳州家具也应加大国内宣传力度, 发挥广告媒体作用, 努力开拓国内市场, 内外销并重, 用“两条腿”走路, 努力调整产业、产品结构, 研究开发国内家具市场, 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改变过分依赖出口的现状, 降低市场单一造成的风险。

3. 实施品牌战略, 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

实施品牌战略, 从贴牌生产向自主设计加工、自主品牌生产转变, 培育自我研发、自主创新能力, 这对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及扩大市场占有率、覆盖率起到巨大作用。因此, 企业要转变经营理念, 把争创品牌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下大力气抓好品牌建设,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积极主动走品牌兴企的道路,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不断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以自己的品牌占领国内外终端市场, 创造具有影响力的“漳州家具”区域整体品牌。

4. 提高创新能力, 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

提高创新能力, 加快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新产品研发步伐,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产品研发、设计、工艺、加工应向更高目标拓展, 避免低端、低质、同质化竞争, 果断实施产业、产品升级, 走特色、品牌高端家具之路。在外观上, 产品造型、风格上进行档次提升, 着力推行创意设计, 开展与国内外专业设计机构联合研发、设计大赛等举措, 不断提高设计水平, 促进产品精品化、高端化, 凸显漳州家具新魅力。在工艺上, 应充分利用现有科学技术成果, 加大科研投入, 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水平, 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及附加值, 凸显漳州家具新的竞争力。同时, 要善于开发应用竹材、木塑材料、亚克力等新型材料、新技术, 推行绿色环保综合利用工程, 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提升产品竞争力, 凸显漳州家具新活力, 从“漳州制造”向“漳州创造”转变。

5. 发挥家具协会桥梁纽带作用, 推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浅析济南演艺产业竞争力 篇11

关键词:济南;演艺产业;竞争力

一、济南演艺产业的现状

近年来,济南的演艺产业市场不断扩大,民众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及对多元文化产品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济南的演艺市场结构不断向成熟迈进,可以为多元化的演艺产品提供流通的环境。但作为起步较晚的产业,济南的演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却相对薄弱。主要问题如下:

1.演艺产品创新力度不足,类型单一

文化产品的第一特点就是创新性。而创新则是一项文化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品的策划创作是整个产业链的首要环节。内容是决定一个演艺产品能否在市场上存活以及产业链能够延伸多长的最重要因素。分析济南近年来“走出去的”演艺作品,似乎仅仅是在传统文化题材与现代文化题材之间徘徊,两者都没有被做进一步的市场细分。

2.营销、宣传手段落后,运营模式单一

济南的演艺产品的盈利还是主要靠售票以及广告商的赞助费用,演艺市场还未形成一个成熟的营销体系。在当今互联网经济的大势下,济南的演艺市场还未能积极“跟风”,仅仅是拓展了网络售票这一销售渠道。

3.演出市场规范化不足

当今的济南演艺市场发展的一大阻碍就是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不足。任何市场都需要严格的规范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规范的市场才能带来积极宽松的市场环境,才能培育出优秀的文化作品。

二、济南演艺市场的竞争优势分析

1.传统戏曲的商业化运营

济南一直是培育曲艺萌芽的宝地。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济南素有“曲山艺海”的美名,在当时与天津、北京共称三大曲艺码头。在曲艺界曾流传:“北京学艺,天津练活儿,济南踢门槛儿。”可见济南曲艺文化底蕴深厚,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传统戏曲的商业化运营需要从创作、营销、宣传等各环节进行创新,把握更广泛受众群体的需求。

2.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演艺市场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旅游也成为人们选择的休闲方式之一。旅游产业与演艺产业的结合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演艺产业能增加旅游景区的辐射力,而实景演出类的演艺产品能带动演艺产业的兴盛。

济南的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2009年,大明湖扩建,并重修了清末以来济南知名度最高的曲艺场所明湖居,明湖居现由济南市曲艺团进行商业运营。

三、济南演艺产业的竞争力提升策略

1.拓宽融资渠道,大力推广众筹平台

拓宽融资渠道,给更多的优秀作品进入市场的机会,才能带动演艺产业链的循环。对于文化产业而言,更多的渠道就是银行的贷款及风险投资,且贷款的流程复杂,不易审核通过,这就限制了许多产品迈入市场的第一步。而众筹的特点恰好符合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众筹门槛低,融资效率较风险投资高,再加上其本身带有粉丝经济的特质,在宣传期就能为产品带来高关注度,演艺产业完全也可以运用众筹模式。首先,演艺产品票价高,众筹网则能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例如,众筹音乐剧《爱上邓丽君》,创作阵容豪华,但由于众筹网集投资、承办、票务、宣传于一身,平均票价只有150元。其次,许多的小剧场话剧本身就具有先锋性、小众性,其商业价值小于艺术价值,需要众筹这样的“粉丝融资”来支持,从而激发更多的优秀话剧人创作。

2.政府政策的引导规范

政府要根据当前演艺市场,调整相关政策,真正做到对市场的规范与辅助。而演艺市场当前的环境仍需改善。交易的不公平,版权的窃取等乱象行为屡屡发生。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规范当前市场,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除了规范市场外,还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来指导产业的发展方向。

例如,天津市推出的文化惠民卡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文化惠民卡是天津市委市政府要求进行的惠民项目,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广局、市财政局等单位支持,天津北方演艺集团联合11家市级国有文艺院团发行了文化惠民卡,实现了文化惠民和培育演出市场的有机结合,建立了“互联网+”的现代营销体系。文惠卡就是市民缴纳100元购买一张卡,而卡内实际有500元的金额,相当于政府每张卡作了400元的补助金。天津市首批推出的文惠卡共计6万张,市财政每年将投入文惠卡补贴资金2400万。按每张文惠卡看演出10场次计算,预计全年观众约60万人次,全市全年需推出1000场以上的大剧场演出。文惠卡全面激活了天津的演艺市场。

3.完善演艺行业产业链

推进演艺产业发展,还要完善演艺行业的产业价值链。文化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关于文化产业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概念。首先是创作方面,剧本荒一直是伴随演艺市场而不断被放大的现象。其次,营销手段单一使产品流通不通畅。最后,衍生产品缺乏。演艺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衍生产品的价值就更为重要。这些都是整个演艺产业链的漏洞。

产业竞争力 篇12

自建国以来, 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 从国家政策层面、自然资源管理自治权层面都予以了大力支持。在这些优越的政策和环境下, 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经济也呈现出跨越式发展。但是从全国整体来看, 西部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布局方面与东部省份还有很大的差距, 并且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优化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 对于实现邓小平提出“两个全局”的思想、对于促进全国平衡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优化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 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迎头赶上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的现实需要, 更是改善西部民族地区民生条件, 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现实需要。

二、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现实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不协调。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布局上呈现出“三一二”的结构, 工业的主导地位明显薄弱。

二是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变动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依然处在剧烈的演变之中, 变动比较频繁;产业结构处在非常不科学的发展阶段。

三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在转换速度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较高, 产业结构呈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区域规范、合理的空间依然很大。

四是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偏离比例严重, 一些地方产业结构偏离值出现负值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经济总量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产业结构总体素质不高。

三、优化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的现实途径

通过以上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要想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竞争力, 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一是在第一产业领域, 要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开展适度规模农业经营, 加快涉农领域的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产权制度是关系到第一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制度, 具有效率的农村产权能够有效激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大农村产权改革, 就是要按照国家《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有序推动西部农村地区土地的流转、鼓励西部民族地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在西部地区发展现代农业, 具有直观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二是不断增强工业的支柱主导地位, 逐步提升工业在产业中的比重, 充分发挥工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呈现出的“三一二”结构说明, 工业明显处于弱势, 其主导地位根本不能很好的得以体现, 与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比例明显不符。因此, 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出台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采取合理手段, (比如, 可以以发展工业园区为重要载体) 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 推动第二产业快速发展, 加快实现西部地区当前的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提高第二产业比重、增强工业的主导地位, 必须要创新工业发展的载体, 不断优化工业发展的环境, 出台优惠的开放政策, 充分运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 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措施, 推动工业更好的发展。

在增强工业主导地位的同时, 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在带动工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可以建立和完善与农业加工相关的工业体系, 实现农产品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转化, 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通过以农业优势带动工业发展, 能够有效提升和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 同时有助于提升农业产品的高附加值, 实现发展现代农业对推动工业有效结合;实现农业与工业发展有效结合, 要按照围绕农业抓工业、发展工业促农业的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西部地区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

西部民族地区要加快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的内容来抓;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培养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高科技设备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大力开展社会培训和在教育工程, 为劳动者提供再学习、再深造的机会。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实现了快速、高效发展, 但是产业结构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存在的这些问题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障碍;西部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必须要做到:在第一产业领域, 要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开展适度规模农业经营, 加快涉农领域的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增前工业的支柱主导地位, 逐步提升工业在产业中的比重, 充分发挥工业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积极作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 提高第三产业的整体效果和服务水平、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等方面入手, 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型发电装置下一篇:房地产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