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相关行为(共8篇)
饮食相关行为 篇1
摘要:目的 了解浙江省中学生饮食习惯状况,为评价及干预中学生的饮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30个县区的11 638名初一至高三学生,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方法进行集中调查。结果 在过去30 d,64.47%的学生每天吃早餐,65.12%的学生每天吃水果,89.97%的学生每天都吃蔬菜,34.23%的学生喝牛奶≥5 d/周,35.28%的学生喝碳酸饮料≥1次/d。在过去7 d,1.68%的学生吃过西式快餐。结论 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在浙江省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应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关键词:饮食习惯,膳食,健康教育,学生
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饮食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1,2]。不良的饮食习惯往往会产生各种营养问题[3,4,5]。有研究报道,成年期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往往源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不良饮食行为[6,7]。为了解浙江省中学生饮食习惯,笔者于2007年4月开展了此次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依托浙江省卫生监测区抽样框架[8],在30个县区开展调查。城市点包括上城区、下城区、海曙区、越城区、柯城区、鹿城区、南湖区、吴兴区、婺城区、椒江区、普陀区和莲都区;农村点包括富阳市、建德市、余姚市、奉化市、安吉县、武义县、东阳市、嘉善县、桐乡市、上虞市、新昌县、平阳县、乐清市、仙居县、温岭市、开化县、云和县和遂昌县。收集30个县区的全部学校资料,并将学校分为初中、普通高中和非普通高中3个层。在每个层中,按监测点地理位置,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按班次从低到高依次排列班级,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从各层抽取135个班、68个班、46个班,对抽中班级的全部在校生进行调查。本次共调查221个学校,249个班级。共发放问卷11 652份,回收有效问卷11 638份,有效率99.88%,其中城市4 476份,农村7 162份;初中6 228份,普通高中3 419份,非普通高中1 991份;男生5 913名,女生5 725名。
1.2 方法
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方法,问卷由调查对象集中在教室填写。选择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较高、能讲普通话的样本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进行统一培训,负责具体现场调查。调查开始前,由调查员向调查对象介绍调查目的、意义和保密性。每个班级按照座位分两组单独进行,保证调查对象间至少1 m间距,作答过程中现场保持安静。
1.3 数据处理
使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核对检错。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进行,百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早餐情况
在过去30 d,64.47%的学生每天吃早餐。其中初中、普通高中、非普通高中学生每天吃早餐的报告率分别是63.26%,69.41%和59.77%。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4,P<0.01)。初中男生和女生每天吃早餐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普通高中和非普通高中,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2.2 水果、蔬菜及奶类摄入情况
在过去30 d,65.12%的学生每天都吃水果。其中男生和女生每天都吃水果的报告率分别为59.60%和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57,P<0.01)。城市初中生、普通高中生、非普通高中生和农村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在过去30 d,89.97%的学生每天都吃蔬菜。男生和女生每天都吃蔬菜的报告率分别为89.33%和9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5)。城市初中生、普通高中生和农村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非普通高中学生和农村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过去7 d,34.23%的学生喝牛奶的天数≥5 d/周。男生和女生摄入牛奶天数≥5 d/周的报告率分别为37.46%和3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0,P<0.01)。城市(41.80%)和农村(29.50%)摄入牛奶≥5 d/周的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3,P<0.01)。见表2。
2.3 碳酸饮料和吃西式快餐情况
在过去30 d,35.28%的学生喝碳酸饮料1次/d以上,其中城市学生36.86%,农村学生3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P<0.01);男生和女生分别是40.77%和2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87,P<0.01);在过去7 d,1.68%的学生至少1 d吃过西式快餐。其中城市学生为2.28%,农村学生为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7,P<0.01)。男生和女生吃过西式快餐比例分别为1.88%和1.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7,P>0.05)。 见表2。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3 讨论
早餐所提供的能量和营养在全天能量和营养摄入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吃早餐是引起全天能量和营养素不足的重要原因。有研究认为不吃早餐的青少年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大于每天食用早餐的青少年[9]。中国膳食指南中建议,来自早餐的能量应占全日总量的25%~30%。本次调查发现,每天都吃早餐的学生为64.47%,低于江苏[10](76.3%)、山东[11](68.87%)、广西[12](69.1%)等省的报道。就性别而言,初中男生和女生吃早餐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普通高中和非普通高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初中女生通过不吃早餐进行减肥有关。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使学生、家长和教师充分认识到吃早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水果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人体所需物质的重要来源。经常摄入水果蔬菜对于预防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慢性病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摄入蔬菜300~500 g,水果200~400 g。调查发现71.76%的初中生每天摄入水果,高于其他研究报道[13]。城市学生中摄入水果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学生,女生每日摄入水果的比例高于男生。
奶类不仅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而且钙含量高,且利用率好,是膳食钙质的重要来源。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应饮奶300 g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本次调查发现,34.23%的学生喝牛奶≥5 d/周,而农村地区仅有29.50%。因此,应鼓励学生增加奶类摄入,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生。
西式快餐具有三高(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三低(低矿物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的特点。经常食用西式快餐不利于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生长发育。有研究表明,经常食用西式快餐的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大于不吃的儿童青少年[14]。本研究发现,1.68%的学生在过去7 d吃过西式快餐,且城市高于农村。国外研究表明[15],饮用含糖饮料(包括碳酸饮料)与超重和糖尿病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发现,35.28%的学生在过去30 d内每天喝碳酸饮料1次以上,高于江苏省的报道[10]。男生饮用碳酸饮料比例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碳酸饮料已经成为男生解渴的主要饮品,运动出汗后更容易选择碳酸饮料有关。
饮食相关行为 篇2
班级:
姓名:
学号:
课程名称:饮食与健康
作业题目:健康人生与合理膳食
人随着生理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的不断增长,到了中年或中年以后,人的自然物质代谢和精神生活代谢的各有机体成分的能量运动转换能力在较快的降低,从各系统的器官的生理功能和心理机能都发生了越来越明显、乃至质的变化,因此,在这一阶段的人,为之无价宝贵的生命健康发展,特别需要有意识的科学养生、保健、体育锻炼,尽力地确保然人的健康聪明幸福长寿的一生。人防老养生保健不管是老年人还是中年人,就是青年人,少年,儿童也有必要防老养生保健,重视防老养生保健,注意防老养生保健,为自一生的美好健康快乐生活打下牢固的坚实基础。在我们看到的社会里的许许多多人们,他们是从少年、青年的时候,非常的不注重体育锻炼和防老养生保健,等到了中年、老年时期在来加倍的体育锻炼和防老养生保健,其功效是没有中年以前适当稍微注意一些还好得多;然而,对有的人,像不良习惯多,还很恶,生活起居无规律可言,生活质量差,并且饮食的营养严重的不平衡,加之各种污染和辐射不分早晚的侵害着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由而即使到了中年、老年时期在来加倍的体育锻炼和防老养生保健也可能为之过晚,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和用尽可能一切的办法努力解决,避免发生。当然,人到了中年、老年时期的体育锻炼和防老养生保健要比青少年时期更高更好的重视是科学的,也是合情合理。
我们通常讲的锻炼是体育运动锻炼,体育锻炼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对抗性等特点和功能,深受大众的喜爱,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实践性是广而多又深且强,进而讲,体育运动的高速发展也是有必然的趋势;同时也要说,体育运动锻炼具有科学实践的可靠性,适当的运动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锻炼人的骨骼的灵活性,调节人与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增进人的心身健康,增强人的体质健康,延长人的衰老时间和衰老程度,增长人的生命寿命。因而,体育运动锻炼是人们身体健康的良好选择。
1.正确的体育运动锻炼
体育运动锻炼也不能全部由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要注意人身体的各个部位、肌肉以及人内部的器官也要充分经常的体育锻炼到,如果任凭个人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体育运动,由于人兴趣爱好是有严重的偏性,久而久之,会就成人的某些部位、肌肉、器官就比较健康发达,而人的另外有些部位、肌肉、器官等的体育锻炼就欠缺,由而会造成整个人体系统功能的平衡失调,严重之就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后果。体育运动时还要重视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结合,素质锻炼和体能锻炼相协调,运动锻炼的时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应与本人的实际情况为参照,适当适度适量为佳;反对过度的和疲劳的体育运动锻炼。再而,体育运动锻炼的地点、时间,地点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应当充分的重视。
2.自然运动锻炼是人的原始锻炼
比如:人自然的呼吸,自然的行走,睡眠,大小便,心脏的跳动,血液循环,性活动,大脑客观的情形中受到刺激的产生的运动等等。自然锻炼是人的基本锻炼方式,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在任何时候也在不停地自然锻炼,假如一个人停止了自然锻炼,就说明该个体已经没有了物质生命。自然锻炼虽然很自然的就可以锻炼,要是把自然锻炼达到一种超过一般的人的高度,就可以说是,自然锻炼的效果就大大的提高了,进而,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人生命健康,不过,要增强人的自然锻炼的效果是很有挑战性的,尽管在人类是很少有人知道懂得那样去做,即使是知道懂得如何去做,而现实中的我们是很难做到的。比如:我们的中医强调,人在呼吸时,讲究心平气和,内省外修,行气导滞,益气强体,安心宁神等等自然运动锻炼境界。像这样的要求,在我们的社会里匆匆忙忙的人们是很难做到的,更不要说那些心虚浮躁,心烦意乱、做安不定的人们。当然,自然运动锻炼也有基本又容易简单的,我们每天的大小便就如此,在自己刚起床时自然的去洗手间,天天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里去,从而就形成一种自然运动锻炼的规律,在起着对人排毒解毒,排泄解气,避免人被人体内的毒素侵害,保护了人体的基本健康。
食物的尽量的选择多样化,以实现食物各种各样营养素的互补性,满足人所需要的营养全面而且平衡。饮食制度安排要合情合理,进食有规律。
高度重视喝水。
水对人的重要性是难以说尽的,可以说,人的在世的每时每刻是离不开水的,重视吃水喝水需要考虑和处理解决多方面的问题。比如:人在什么时候应当喝水?喝什么样的水?在什么时候又特别需要喝水?是什么样的情况下是不应当吃水的?笔者建议,在人晚上入睡前一刻钟左右适量的喝些白开水,和在早上起床后,一刻钟左右的适度的饮些白开水,对人是有特别的好处。讲究饮食卫生,重视饮食安全,改善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
饮食相关行为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苏州大学所有学生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12个班级共542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501份,应答率为92.4%;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23岁。
1.2 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营养专业的学生为调查员,对各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调查问卷《中国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调查问卷》,结合该校实际设计成《苏州大学学生饮食相关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饮食相关行为、体育锻炼情况等。问卷当场发放,现场作答,现场回收,并检验调查问卷是否填写正确。
1.2.1 体质量指数(BMI)
体重和身高采取问卷调查方式,按照BMI= 体重 (kg) /[身高(m)]2计算获得。评价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定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和控制指南[3]进行: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18.5~24.0 kg/m2为正常,24.0 kg/m2≤BMI<28.0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鉴于实际调查中大学生肥胖率较低,为便于统计分析将超重和肥胖合并计算。
1.2.2 不良饮食行为
以吃早餐<5次/周、吃蔬菜≤1次/d、吃新鲜水果<1次/d、吃甜点≥1次/d、喝饮料≥1次/d、吃油炸食物≥1次/d、吃西式快餐≥1次/周、吃路边摊食物≥1次/周、偏食、喝牛奶<1次/周定义为不良饮食行为,主要依据为《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5]和相关文献。
1.3 数据录入和统计
用EpiDate 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双录入保证录入数据的正确率。数据的分析在SAS软件中进行,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体质量指数间的不良饮食行为率的差异以及不同性别在体力活动和采取不同方式控制体重报告率的差异。
2 结果
2.1 BMI分布和体重自我评价
按照BMI评价标准,被调查学生中体重过低者占17.4%,正常者占76.9%,超重肥胖者占5.8%,整体体型分布比较正常,男生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女生,而体重过低率低于女生。体重自我评价正确率较低为53.1%,男生高于女生,分别为59.0%和46.1%,其中30.7%人认为自己体重过低,44.3%的人认为自己体重正常,25.0%的人认为自己偏胖,男生自我评价体重过低比例较高,女生自我评价偏胖比例较高。见表1。
2.2 不良饮食行为发生情况
苏州大学学生主要的不良饮食行为是爱吃甜点、偏食、蔬菜水果吃的少、爱吃路边摊食物。男生在涉及早餐、新鲜水果、甜点、西式快餐及牛奶等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上高于女生,女生在涉及蔬菜、油炸食物、偏食、路边摊等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上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女生排在前3位的不良饮食行为均为爱吃甜点、偏食及少吃蔬菜或水果,分别有19.4%的男生和13.9%的女生每周牛奶饮用次数少于1次。见表2。
2.3 体质量指数与不良饮食行为的关系
不同体质量指数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不良饮食行为是不常吃早餐、爱吃路边摊食物、爱喝饮料和偏食,其中在不常吃早餐及爱吃路边摊食物和爱喝饮料报告率上偏胖组学生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学生,偏食行为的报告率则是营养不良组学生显著高于正常组。见表3。
注:*与男生比较,P<0.05。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与体质量指数正常学生比较,P<0.05。
2.4 控制体重的行为及方式
女生采取措施控制体重减肥的人数显著多于男生。男生主要采取锻炼方式,而女生主要采取锻炼和减少食物量方式控制体重增加,部分女生控制体重方式不科学,其中有3名女生采取节食,8名女生采取药物的方式控制体重。见表4。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与男生比较,P<0.05。
3 讨论
本调查发现,苏州大学学生营养状况较好,体重正常率较高,体重过低和超重肥胖率分别为17.4%和5.8%。与江苏同年龄人群[4]相比,苏州大学学生超重肥胖率较低,但体重过低率较高;男、女生相比,男生超重肥胖率较高,女生体重过低率较高。
饮食因素是导致体重异常的主要因素之一。本调查发现,不同体质量指数学生之间的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学生不吃早餐、爱吃路边摊食物和爱喝饮料等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学生,而体重过低学生偏食行为报告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学生。提示这些不良饮食行为是导致超重肥胖和体重过低的原因。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5]要天天吃早餐并保证其营养充足,早餐所提供的能量应占25%~30%,不吃早餐可导致一天午餐、晚餐或零食的过量摄入,从而导致超重肥胖的发生[6,7,8,9,10];路边摊食物和含糖饮料均可能导致能量过多摄入,提示也是超重肥胖的重
要诱因。因此有必要对苏州大学超重肥胖者进行营养教育,使其养成坚持每天吃早餐、不吃路边摊食物和少喝含糖饮料等良好的饮食习惯。体重过低学生唯一与体重正常学生有显著差别的不良饮食行为是偏食。苏州大学学生偏食的报告率是66.8%,位列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的第2位,而偏食也是北京、厦门等5个城市青少年最常见、仅次于不吃早餐的不良饮食行为[11],同时在儿童、青少年和青年人群中,体重过低率较高[4]。这些均提示偏食是体重过低的原因之一,因此纠正体重过低学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可作为首选的营养教育干预措施。
体重的自我评价以及审美观也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因素。苏州大学学生体重自我评价正确率仅为53.1%。其中男生认为自己偏瘦者比例明显增多,女生认为偏胖者比例明显增多。造成体重自我评价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学生缺乏正确的体重评价知识有关,也与当今社会审美倾向、明星效应和缺乏自信有关[2]。因此也导致了男、女生在饮食行为和控制体重行为及方式上的不同,特别是女生形成瘦体型倾向比较明显,有意识去控制体重的人数多于男生,采取减少食物、锻炼和不吃肉的人数均显著大于男生,甚至采用不科学的方法去控制体重[2,12]。本调查也发现有11名女生采取节食和药物的方法控制体重。因此有必要通过营养宣教,使其掌握评价体重的正确方法,采用科学的方法控制体重。
饮食相关行为 篇4
关键词: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饮食行为,调查
所谓认知一般是指认识活动或认识过程, 包括信念和信念体系、思维和想象。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 人们对饮食营养相关知识及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 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行为受制于认知, 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 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可以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较高、思想观念开放的群体, 对未来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他们对饮食营养相关知识及问题的认知好坏尤为重要。为探讨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的状况, 了解饮食心理认知的影响因素, 分析饮食心理认知与饮食行为的相互影响作用, 笔者于2012年对某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在校大学生1 096人作为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中男生495名, 占45.2%, 女生601名, 占54.8%;年龄17岁~26岁;城市学生323名, 占29.5%, 农村学生773名, 占70.5%;独生子女占16.6%。
1.2 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 经预调查后修订而成。内容包括学生的一般情况、饮食心理认知及饮食行为, 其中饮食心理认知题9题, 每题认知良好得4分, 不良得0分, 满分为36分, 分为2个等级:良好 (25~36分) 、不良 (0~25分) 。饮食行为题10题, 每题回答很积极得4分, 较积极得2分, 不积极得0分, 满分为40分, 分为2个等级:较好 (20~40分) 、一般 (0~20分) 。父母文化程度高中及高中以上为高, 高中以下为低。每月的伙食支出和零食花费判定标准为:≤400元/≤100元为低、>400元/>100元为高。每月吃西式快餐的次数<2次为少, ≥2次为多。由营养专业教师进行调查, 采取现场发放、不记名填写、现场收回调查表的形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饮食心理认知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096份, 回收有效问卷1 096份。
2.1 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的分布情况
50.8%的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良好, 96.9%的学生关于价格越高的食物越有营养有良好的认知, 94.7%的学生对早餐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 93.4%的学生关于吃得好就是营养好有良好的认知, 如果对健康有益, 91.4%的学生愿意改变饮食习惯, 89.3%的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态度良好, 64.6%的学生想使自己的饮食习惯更符合营养要求, 46.6%的学生饮食的目的良好, 44.3%的学生对饮酒有正确的认知态度, 对于选择食物最主要的依据仅有14.1%的学生有良好的认知。
2.2 不同性别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的分布情况
对营养知识的态度良好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82.6%, 94.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2.477, P=0.000) ;想使自己的饮食习惯更符合营养要求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56.6%, 71.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5.471, P=0.000) ;关于价格越高的食物越有营养有良好认知的男, 女大学生分别占95.2%, 9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9.158, P=0.002) ;饮食目的良好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40.2%, 51.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4.380, P=0.000) ;对早餐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92.3%, 9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0.243, P=0.001) ;对饮酒有正确认知态度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29.1%, 56.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3.133, P=0.000) 。对健康有益是否愿意改变饮食习惯等没有显著性差异。
2.3 饮食心理认知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饮食心理认知良好的男、女大学生分别占37.8%, 61.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1.447, P=0.000) ;饮食心理认知良好的城市、农村大学生分别占57%, 48.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919, P=0.009) ;饮食行为一般, 较好的大学生分别占40.3%, 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6.456, P=0.000) 。不同家庭结构等的心理认知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2.4 饮食心理认知对饮食行为总分相关分析
对营养知识的态度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3.1%, 35.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2.401, P=0.000) ;关于对健康有益是否愿意改变饮食习惯认知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3.1%, 3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180, P=0.000) ;关于是否想使饮食习惯更符合营养要求认知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5.9%, 42.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7.345, P=0.000) ;对价格越高的食物越有营养认知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1.9%, 32.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030, P=0.025) ;饮食目的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63.8%, 4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8.987, P=0.000) ;选择食物最主要的依据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71.4%, 4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9.122, P=0.000) ;关于早餐是否重要认知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2.7%, 25.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5.833, P=0.000) ;对待喝酒的态度良好、不良的大学生分别占56%, 47.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711, P=0.005) 。关于是否吃得好就是营养好认知良好、不良的大学生的饮食行为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2.5 饮食行为对饮食心理认知总分相关分析
每月的伙食支出低、高的大学生分别占53.9%, 47.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000, P=0.046) ;从不、偶尔和经常看关于营养和健康饮食读物的大学生分别占14.7%, 49.5%和69.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1.907, P=0.000) ;从不、偶尔和经常给亲人或周围人膳食指导的大学生分别占24.6%, 47.3%和8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84.119, P=0.000) ;在超市、其他地方购买食品的大学生分别占57.7%, 40.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2.439, P=0.000) ;每天吃早餐、不是每天吃早餐的大学生分别占57.4%, 3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1.588, P=0.000) ;晚上加餐、不加餐的大学生分别占46%, 53.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663, P=0.010) 。在不同地点吃早餐等的大学生的饮食心理认知状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2.6 饮食心理认知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饮食心理认知的影响因素有来源地、母亲文化程度以及性别, 其中来源地和母亲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 性别是危险因素。
3 讨论
调查发现, 有近一半的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状况不良。饮食心理认知状况与来源地、母亲文化程度以及性别密切相关。城市大学生的饮食心理认知状况比农村大学生好, 这与两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和消费情况有关。经济状况好或饮食消费高的城市大学生可能更注意营养和合理饮食。母亲的文化程度影响着一个家庭的饮食搭配及其子女饮食的合理程度, 且母亲与饮食有关的行为密切影响其子女对饮食行为及营养的心理认知情况,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提示对其子女选择食物有较大的影响[1,2,3]。大多数饮食心理认知题男女生认知良好率均有差异, 这种性别差异可能与女生更注重外表美, 希望体态苗条、身材好、皮肤好, 从而更注重饮食和营养的心理有关。本调查结果表明, 饮食心理认知状况与饮食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联。其中大学生对绝大多数饮食心理认知题认知是否良好都与其饮食行为有显著的关联, 大多数饮食行为也与饮食心理认知状况有显著关联。应加强大学生饮食心理认知的正确引导, 大力进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 以科学的营养知识, 适合本国国情的饮食文化, 通过各种形式, 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心理认知和饮食习惯, 尤其是男大学生和农村学生, 并帮助其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 从而使其饮食心理认知与饮食行为之间形成良性的循环。
参考文献
[1]Klesges RC, Coates TJ, Sturgeon-T illisch J, et al.Parental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eating behavior and relative weigh[J].Appl Behav Anual, 1983, 16 (2) :371-378.
[2]Hertzler AA.Children's food patterns-a review:ⅡFamily and group behavior[J].Am Diet Assoc, 1983, 83 (5) :555-560.
饮食行为干预的研究进展 篇5
对饮食行为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对有益于人类健康的饮食行为进行宣传推广, 针对不利于健康的饮食行为则设法干预。本文对饮食行为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以便为营养工作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干预的分类
可将饮食行为的干预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 直接干预针对人群或个体的“不健康”饮食行为直接采取措施, 例如针对我国人群日常碘、铁摄入普遍不足的情况, 开展了食盐加碘项目和铁酱油项目;针对学生营养不平衡问题而开展的学生营养餐项目;针对预防心脏病开展的膳食干预试验[1];针对降低总能量摄入而采取的以白开水代替含糖饮料的干预试验[2]。直接干预的特点是群体依从性强、效果明显;缺点是其实施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广泛和深入的论证和调研, 大规模实施必须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同和参与, 实施起来难度较大。间接干预一般是通过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人群或个体的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 通过转变其态度, 从而主动落实到行动上, 继而改善其健康状况。间接干预的优点是有的放矢, 适用面广, 易于操作;不足是由于个体依从性不同, 效果不易把握, 影响因素众多。
还可以将干预分为针对个体的干预和针对人群的干预。一般认为, 针对个体的干预针对性强, 易于实施, 可控性较好;针对人群的干预目前较为常用的是社区干预, 社区干预是一种在许多具有相同经济文化背景和存在相似饮食行为问题的人群中进行的一种集体干预。社区干预的优点是: (1) 可以结合社区自身的特点和饮食习惯, 选用适当的宣教方式; (2) 有利于邻里之间相互鼓励和监督; (3) 对社区原有的信息传播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在许多情况下, 社区干预对人群饮食行为的改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Curry等[3]认为, 社区干预产生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是, 可以通过改变社区标准或社区可接受行为的标准使个体健康行为产生持久改变;在控制干预对象的一些人口学特征、健康行为及所研究健康行为在社区的流行率等因素后, 社区对个体吸烟、饮酒、膳食的态度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2 干预的影响因素
饮食行为既是个人行为, 也属于一种社会行为, 其形成和发展涉及的因素是深刻而错综复杂的。对饮食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众多, 而对饮食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往往也会对饮食行为的干预造成影响。在干预前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充分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必须看到心理学因素对饮食行为改变的重要影响。营养宣教通常关注的是饮食行为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而行为心理学则关注如何使这些改变发生。Brownell等[4]认为, 营养教育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 行为改变的策略可以提供必要的技巧, 这2个领域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对饮食行为实现有效的干预。Brownell等[5]还指出, 饮食行为的改变是很难操作的, 文化、环境和行为因素都对个体是否会尝试改变他们的习惯有影响, 而这些因素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
由于当今学术界本身存在许多不一致的认识和看法, 而营养知识的不断更新也导致一些过去所提倡的行为如今反而被反对。普通老百姓在接触到大量并且经常相互冲突的关于膳食营养的知识时, 通常采取简单化的处理方式, 即往往沿用过去的习惯而拒绝接受新的宣教[6]。这使得许多干预的效果不理想。
个体行为对干预的依从性, 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个体对该行为的重视程度、认识深度及对改变该行为的信心[7]。对于自己切身相关的疾病危险因素, 一般人是愿意接受其相关知识的。Kristeller等[8]研究发现, 癌症病人的亲属更愿意了解有关癌症危险因素方面的知识。有些干预计划因为调查对象对所受干预的行为不理解, 干预措施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 因此对干预对象进行干预目的及相关背景知识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9,10]。另外, 人们对改变其行为的信心 (self-efficacy) 是影响他们改变饮食行为的重要因素[11,12]。只有树立起干预对象的信心, 让其坚信他们的行为完全有可能改变, 他们才有可能做出改变其旧习惯的准备, 从而顺利进入行为改变的第一阶段。
对干预手段的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干预的效果, 在美国进行过一项“妇女健康实验 (WHT) ”的项目, 试图通过让妇女食用低脂肪膳食而降低乳腺癌的发生。研究发现, 在试验中是否坚持参加宣教活动与是否能够坚持低脂肪膳食有很强的相关性[13]。
正如饮食行为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不同一样, 干预的效果在不同人群之间也有区别。Ferrini等[14]在美国南加洲的调查显示, 女性比男性更愿意增加锻炼, 改变膳食行为, 读有关健康方面的书籍;50~69岁的老人比70岁以上老人更容易改变其饮食行为;身患糖尿病、高血压的人更多地主动减少食盐的摄入等。提示营养工作者在进行干预时必须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措施和强度。
其他一些行为对饮食行为的改变也造成一定影响。Gillman等[15]和Tucker等[16]均报道, 不理想的饮食结构与较少的体力活动是相关的;而Rosenberg等[17]则发现, 膳食干预与身体活动干预同时进行, 有显著的相互促进作用。也就是说, 如果在设计干预计划时能够增加针对干预项目相关行为的干预措施, 效果可能会更好。
另外, Atwood等[18]调查结果显示, 假期的干扰、不相关的疾病、忘记及激烈生存竞争都是影响干预效果的不利因素, 而有利的影响因素包括干预的效果、免费的服务和干预工作人员和善的态度。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因素, 如季节、地域、经济收入、食物的供应、饮食禁忌等都构成对饮食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
3 饮食行为干预的手段
3.1 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是一种传统的间接干预方式, 研究者通过讲课或发放健康知识读物的方式向被干预者传授一些健康相关知识以期被干预者改正其“不良”的健康习惯, 建立科学的行为方式。大量研究表明, 这种干预方式应用在饮食行为的干预上是行之有效的。
Mayeda等[19]对44名60~90岁的老年人开展的一项为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健康宣教活动, 宣教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何降低血胆固醇的方法。结果显示, 47.8%的参与者报告他们更多的选择了低脂膳食, 39%的人报告他们会更少的食用与心脏病有关的食物。在北加利福尼亚进行的旨在探索健康教育对血胆固醇影响的队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为期8 a的实验结束后, 干预对象的营养知识和相关行为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20]。
3.2 健康咨询
健康咨询是一种交互性的干预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 受干预者有了较大的主动性, 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健康问题向专家进行咨询, 因此较容易被接受, 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Stevens等[21]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咨询方式, 在降低癌症相关饮食行为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除常见的健康门诊、热线电话等方式外, 目前还衍生出许多新的健康咨询方式。日本的Nakano等[22]建立了“健康促进支持系统”, 该系统通过搜集大量人群的膳食、体力活动、休息时间、膳食摄入方面的行为和信念、膳食习惯、体育锻炼、运动习惯等方面的信息, 对全天的活动量给予评分, 并对调查对象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 然后在性别、年龄、每天的活动量、健康检查的结果及自我评估的健康状况和体力活动评分间建立相关关系。利用这个系统, 只需提供体检的结果、膳食习惯、健康条件等, 就可以方便地获得适当的体力活动量和每周需要的体力活动时间的建议。Glasgow等[23]建立了类似的、用于对糖尿病人的膳食进行管理的方法, 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Block等[24]采用交互式的CD光盘进行营养学评估和咨询, 结果显示, 将近80%的受访者报告他们学到了关于营养和健康或他们自己的饮食习惯的新知识, 50%以上的人在2~4周以后将他们学到的新知识用于实践。在一项关于妇女健康膳食和生活方式的研究中, 研究人员通过提供电话咨询的方式鼓励研究对象多吃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 减少脂肪摄入, 结果显示, 电话咨询的方式能够保证研究对象长期坚持专家建议的健康膳食模式[25,26]。
3.3 膳食干预
膳食干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直接干预方式, 一般是针对干预对象的需求对应地限制或补充一些食物 (营养素) 的摄入, 从而达到干预的目的。
膳食干预是一种直接的干预措施, 不能从根本上使被干预者接受这种干预手段。进行膳食干预必须考虑干预效果的持久性, 短期由实验者提供的膳食引起的效果在干预结束后很可能恢复原状。在Bae等[27]的干预实验中, 在6周时间内干预对象食用由注册营养师给予指导的“健康膳食”, 实验结束后, 调查对象的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下降4%;但18周后, 调查对象平均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回到甚至超过了基线水平。
因此, 膳食干预经常用于实验研究, 或者是由政府筹集资源统一组织实施的“全民干预”, 如我国进行的食盐强化碘的干预和学生营养餐的干预。
3.4 其他干预手段
Sciamanna等[28]认为, 可以让临床医生作为健康膳食行为的传播者, 医生在看病时, 可以询问病人关于膳食的问题, 评估病人拒绝改变膳食的原因, 建议病人少吃脂肪, 多吃纤维, 协助病人改变膳食, 并安排今后的随访以继续讨论饮食行为的问题。
饮食行为干预的手段还有很多, 但是无论哪种手段, 都必须经过大量实践的检验和理论论证, 一种好的干预手段应该具有方便、有效、利于推广的特点。当然, 对许多传统的干预方式如果加以改进, 也必将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4 饮食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
饮食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是干预行动成功与否的最终评判, 在干预之前就应该设计好用以评判干预效果的工具。评估工具的指标主要应具备有效性、可靠性、响应度[29]。有效性是评价该工具是否能起到评判干预效果的作用, 即调查者设置的问题能否充分反映干预的效果;可靠性指方法内部各条目的逻辑性, 调查的可重复性, 设置的合理性, 可靠性可通过重复实验来验证;干预行动的响应度是调查对象对调查工具的接受程度, 即所设计的问题是否人性化, 是否易于回答, 是否考虑研究对象的心理因素[30]。
Kristal等[31]认为, 对于一个膳食干预的研究, 评价营养摄入和膳食行为改变的工具的灵敏性非常重要, 而且干预研究应该至少具备2种以上的膳食评估工具, 并应该在结果中报告膳食评价工具的有效性、可靠性和调查对象的反应;在评估饮食行为改变的时候, 简短的食物频率问卷或有针对性的膳食习惯问卷不仅花费低廉, 而且效果完全可以代替多天的膳食记录法。目前较为常用的评估工具还有行为问卷、膳食习惯问卷、24 h回顾法、食物日记、食物频率问卷等。这些方法的使用必须根据其优缺点在研究设计前给予考虑[32]。
对膳食进行评估时还需注意混杂因素的影响, Simoes等[33]研究证实, 膳食脂肪摄入和体力活动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因此, 在评价膳食时体力活动应被当作控制因素。
5 结语
对于饮食行为干预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关于饮食行为干预的影响因素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尤其是涉及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方面的很多问题尚不能给予满意的答复, 需要进一步调查和探讨。现代化的干预手段也是今后重点研究和实践的目标。需要研究易操作、人性化、可量化评价干预效果的工具, 并且有必要对现有常用评价方法的功效进行综合评估, 编制简易评价工具的选择指南, 以便为研究者和干预者制定干预计划提供参考。
孕期营养认知及饮食行为调查分析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0年4月1日~11月30日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485例孕妇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调查员由孕期营养指导门诊医生担任。调查前由调查员现场解说, 使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 采取现场发放问卷, 现场指导填写, 现场收回问卷的形式, 以确保填写的质量及收回率。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85份, 除去信息不全和不合规格的73份。共得412份合格调查表, 合格率为84.95%。
1.3 问卷设计
参考国内外较为流行的KAP模式进行问卷设计, 问卷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1) 孕妇及丈夫的社会学基本特征和孕期基本情况, 如年龄、住址、受教育程度、职业及孕期的生活情况等; (2) 孕妇对营养的认知情况和孕期营养知识的来源及获取营养知识的态度; (3) 孕妇的日常饮食行为:包括选择食物的依据及孕期食物使用频度。先进行1个月的预调查, 在预调查中随时修正和改进调查表。调查表确定后, 再进行正式调查, 并由有关专家评阅, 计分时对每个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问题的不同选项依据其正确度、积极程度和合理程度赋予不同分值。
1.4 营养KAP评分标准
营养知识共26题, 每题2分, 答对满分, 答不全1分, 答错或不知道记0分, 共52分, 结果按百分制计算。评分在90分及以上者为优, 在75~89分之间者为良, 在60~74分者为一般, 低于60分者为差。态度评分:态度共3题, 以百分制计算。饮食行为评分:饮食行为共14题, 每题4分。饮食行为调查将各类食品食用频率分为几乎每天吃、每个月≥20 d、每个月≥10 d、每周1 d或几乎不吃四个等级, 每种食物4分, 其中蔬菜、水果、奶制品、蛋类、肉禽类、豆制品等分数随食用次数的减少而减少, 扣完为止。菌藻类、动物肝脏、动物血、坚果类等只要每周吃2次即可得满分。咖啡、浓茶、零食等分数随食用次数的增加而减少, 扣完为止。共56分, 结果按百分制计算。评分在90分及以上者为饮食行为优, 在75~89分之间者为良好, 在60~74分者为一般, 低于60分者为差。
1.5 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 建立Excal数据库, 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取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412例孕妇年龄在19~40岁之间, 平均 (27.35±4.07) 岁。全部为汉族。居住在城市者360例 (87.38%) , 农村者52例 (12.62%) 。职业分布:行政人员24例 (5.83%) , 教师、医生、公职、科技人员126例 (30.58%) , 商业人员142例 (34.47%) , 工人44例 (10.68%) , 农民及其他76例 (18.45%) 。平均每月食物消费水平:<200元者30例 (7.38%) , 在200~500元内125例 (30.34%) , >500元者257例 (62.38%) 。孕妇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122例 (29.61%) , 高中及专科者214例 (51.94%) , 本科以上76例 (18.45%) 。丈夫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者112例 (27.18%) , 高中及专科者203例 (49.27%) , 本科以上者97例 (23.54%) 。
2.2 孕妇营养认知水平
营养知识共26题, 每题2分, 答对满分, 答不全1分, 答错或不知道记0分, 共52分, 结果按百分制计算。评分在90分及以上者为优, 在75~89分之间者为良, 在60~74分者为一般, 低于60分者为差。营养知识 (K) 平均得分为 (77.29±10.66) , 及格率为95.39% (393/412) , 评分在优、良者占64.08% (264/412) 。从总体看孕妇营养知识处于中等水平, 对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及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素三大营养物质的来源与能量分配等基础知识缺乏认识。
2.3 孕妇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
大部分孕妇对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是积极正确的, 调查中希望了解营养知识的占98.79% (407/412) , 愿意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的占95.87% (395/412) , 认为饮食行为对自己和胎儿都很重要的占99.03% (408/412) 。
2.4 孕妇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
调查发现孕妇实际营养信息来源依次为:亲朋长辈74.03% (305/412) , 医护人员60.92% (251/412) , 电视网络32.28% (133/412) , 孕妇学校8.74% (36/412) , 营养师6.07% (25/412) 。
2.5 孕妇饮食行为情况
2.5.1 孕妇饮食行为及生活方式
绝大部分的孕妇98.05% (404/412) 是跟家人一起用餐, 只有极少部分孕妇单独开餐;绝大部分孕妇93.45% (385/412) 没有参加过关于孕期营养知识的讲座。大部分孕妇90.07% (371/412) 在选择食物的时候会考虑食物是否对胎儿有好处, 但只接近55.09% (227/412) 的孕妇在选择食物时会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 而接近44.90% (185/412) 的孕妇选择食物时以自己的口味为主, 大部分孕妇生活方式是比较健康的。79.85% (329/412) 的孕妇孕期参加过适当体力活动, 98.54% (406/412) 的孕妇不喝酒, 94.41% (389/412) 的孕妇不吸烟。
2.5.2 孕妇日常食物选用频率
饮食习惯调查将各类食品食用频率分为几乎每天吃、每个月≥20 d、每个月≥10 d、每周1 d或几乎不吃四个等级。调查结果显示孕妇每天或每个月≥20 d摄入的食品依次为粮谷类412例 (100%) 、蔬菜409例 (99.3%) 、水果409例 (99.3%) 、蛋类303例 (73.5%) 、肉禽类323例 (78.36%) 、奶及奶制品259例 (62.8%) 、豆类及制品201例 (48.75%) 。很少吃或不吃菌藻类的人数为179例 (43.45%) , 204例 (50.75%) 孕妇很少吃或不吃动物肝脏, 276例 (66.99%) 位孕妇很少或不吃动物血。大多数孕妇很少吃或不吃咖啡、浓茶、零食等。大部分孕妇能坚持吃坚果类食物, 约263例 (63.83%) 孕妇能保证每周吃2次以上的坚果。
2.6 营养KAP之间的相关性
按K、A、P得分分别折算成百分制计算, 营养知识 (K) 平均 (77.26±10.63) 分, 态度 (A) 平均为 (97.86±9.18) 分, 饮食行为 (P) 平均 (71.64±9.70) 分, 经相关性分析K分与A分r=0.58, K分与P分r=0.97, A分与P分r=0.49, K、A、P得分存在着明显正相关 (P<0.01)
2.7 营养KAP水平影响因素
将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孕妇与丈夫) 、居住地、个人食物消费等因素对孕妇营养KAP水平的影响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孕妇及丈夫文化程度、居住地与营养KAP水平有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0.644、0.576、0.278 (P<0.05) , 与年龄及个人食物消费水平无关 (P>0.05) 。
3 讨论
3.1 本地区孕妇KAP的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合理适度的营养对保证孕妇和胎儿健康、降低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发现:本地区孕妇对营养知识了解程度尚可, 对一些常识性问题回答较好, 如绝大多数孕妇知道孕期要补铁、补钙、补叶酸, 并知道缺铁、缺钙、缺叶酸可能导致的后果。但对特殊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及含特殊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等缺乏深入的了解, 如60%的孕妇不了解导致口唇舌炎可能缺乏的营养素, 这可能与近年来对补充叶酸、钙、铁等知识宣传较为广泛, 但对B族维生素的食物来源、B族维生素缺乏性疾病的宣教较少有关。另外, 在调查中发现, 孕妇对膳食中三大营养物质及其供能比例了解甚少, 不知道合理的饮食结构应该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适量的蛋白质、脂肪及纤维素摄入为辅[4]的理念, 不少孕妇主食吃得比较少, 甚至少吃, 喜欢吃大量水果等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 使孕期体重增加, 围产期并发症增加, 说明医护人员应加强这方面的宣教工作, 促进孕妇达到膳食平衡, 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
本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孕妇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是积极的, 并希望改进不良的饮食行为, 获取更多的营养知识, 但缺乏具体的营养指导, 营养知识来源于孕期健康教育的甚少, 绝大部分孕妇没有参加过孕期营养知识讲座, 说明各级医疗部门特别是妇幼保健部门应尽快开设孕妇学校课堂及孕期营养指导门诊, 以加强孕期营养宣传及具体指导。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孕妇注重粮谷类、蔬菜、水果类、肉禽蛋类、奶类的摄入, 却忽略了动物内脏、动物血及菌藻类等食物的摄入, 50.75% (204/412) 的孕妇很少吃或不吃动物肝脏, 66.99% (276/412) 的孕妇很少或不吃动物血, 43.44% (179/412) 的孕妇很少吃或不吃菌藻类食物。菌藻类、动物肝脏及动物血含大量易被人体吸收的矿物质, 含铁量高, 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主要食物来源, 这些对孕妇健康和胎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建议孕妇每周食用菌藻类、动物肝脏及血1~2次是很有必要的。本调查还发现:接近44.90% (185/412) 的孕妇在食物的选择上以自己的口味为重, 20.15% (83/412) 的孕妇从未参加过适当的体力活动, 建议孕妇要科学合理选择食物, 并注重适量规律的运动, 控制孕期体重, 避免巨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本调查中5.58% (23/412) 的孕妇吸烟, 1.46% (6/412) 的孕妇饮酒, 孕妇吸烟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的重要危险因素, 影响胎婴儿健康。目前研究认为孕妇应当绝对禁酒, 特别是孕早期, 即使少量饮用, 也会影响胎儿发育, 建议孕妇不要饮酒[5]。
3.2 加强健康宣教, 保证孕期科学、合理的营养
本次调查孕妇营养K、A、P存在明显相关性, 说明孕产妇的营养知识直接影响着她与家人的营养健康行为及饮食生活。健康教育的“K—A—P”模式, 即从灌输营养知识到改变饮食行为是短期内难以达到的, 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 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营养教育[6]。本次调查中发现孕妇及丈夫文化程度、居住环境是影响K、A、P的主要因素, 文化程度高及城市居民营养保健知识相对较高, 说明经济及受教育水平对营养有促进作用。因此, 我们在进行营养教育时, 一定要根据孕妇文化程度、职业、居住地区、经济收入及所存在的营养误区等, 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与指导。
本次调查发现:大多数孕妇有强烈的营养保健需求, 但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导。因此医务人员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如开设孕期营养指导门诊、孕妇学校营养讲座等, 全面提高孕产妇及家人的营养保健知识和意识, 使她们充分认识到孕妇营养与胎儿健康密切相关, 宣教时采取多种形式使营养指导形象化、具体化、有操作性, 以加强人们对现有食物的合理搭配, 平衡膳食, 从而保证孕期科学、合理的营养。
参考文献
[1]Kaiser L, Allen LH.Position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nutri-tioa and lifestyle for a healthy pregnancy outcome[J].J Am Diet Assoc, 2008, 108 (3) :553-561.
[2]Otiver MH, Jaquiery AL, Bloomfield FH, et al.The effects of maternalnutrition around the time of conception on the health of the 0ffspring[J].Soc Reprod Fertil suppl, 2007, 64 (8) :397-410.
[3]尚丽新, 李思杨.妊娠期营养管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4) :243.
[4]段涛.关注妊娠期营养, 提高母婴健康水平[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4) :241.
[5]Edwards EM, Werler MM.Alcohol consumption and time to recognitionof pregnancy[J].Matern child health J, 2006, 10 (6) :467-472.
饮食相关行为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我国行政区域划分,选取7个省/直辖市,在每省市内按4种不同高校类型(教育部部属/重点大学、地方大学、师范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各选取1所高校,共调查高校28所,选取就读的非毕业年级在校学生。在每所高校均抽取非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 070份,其中男生2 296名,占45.3%;女生2 774名,占55.7%。年龄范围为16~ 28岁,平均(20.87±1.24)岁。
1.2 调查内容
1.2.1 人体质量指数(BMI)和体型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调查对象体重和身高,人体质量指数(BMI)按体重(kg)/[身高(m)]2计算获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制定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和控制指南》[4],BMI<18.5 kg/m2为体重过低,18.5 kg/m2≤BMI<24.0 kg/m2为正常,24.0 kg/m2≤BMI<28.0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由于实际调查所得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率较低,为便于分析将两者合并计算。
1.2.2 不良饮食行为
主要包括大学生易出现的不良饮食行为,指标为:不吃早餐(过去7 d内吃早餐<5 d),不饮用奶/豆制品(过去7 d内饮用奶/豆制品<3 d),购买摊贩食物(过去30 d曾购买摊贩食物)和节食减肥(过去30 d曾节食减肥)。主要依据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5]、《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2005》[6]和相关文献[7]。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研究工具经专家审核,并进行小规模预调查,统一现场调查标准,培训调查员。问卷统一回收、统一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并进行部分双录入,以保证录入质量。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计算构成比,采用的检验方法主要为χ2检验。
2 结果
2.1 体型与体重自我评价
在报告了自身体重和身高的4 409名大学生中,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为7.5%,见表1。自我体重评价正确的占总应答人数的50.3%,见表2。在体重正常或过轻的应答者中,仍有24.1%自我评价体重偏重,女生为31.8%,男生为14.0%,男、女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P<0.01)。
2.2 不良饮食行为现况
所调查的几类不良饮食行为的报告率均超过30%,购买摊贩食物的报告率最高。4类不良饮食行为中,男生不吃早餐、不饮用奶/豆制品的报告率高于女生(χ2值分别为180.7,44.7,P值均<0.05),女生购买摊贩食物和节食减肥的报告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5.1,184.4,P值均<0.05)。不同地域高校大学生不吃早餐、购买摊贩食物的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1,19.6,P值均<0.05),东部高校大学生不吃早餐、购买摊贩食物的报告率最低。不同类型高校学生不饮用奶/豆制品和节食减肥的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9,51.7,P值均<0.05),均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报告率最高。见表3。
2.3 不同体型/自我体重评价大学生的不良饮食行为
大学生体型和自我体重评价同不良饮食行为有关。不同体型大学生不吃早餐和节食减肥的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5.4,55.5,P值均<0.05),体型超重/肥胖的大学生各项不良饮食行为的报告率均最高。不同自我体重评价大学生不吃早餐、购买摊贩食物和节食减肥的报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5,56.7,380.7,P值均<0.05),认为自己体重过重的大学生购买摊贩食物和节食减肥的报告率较高,而认为自己体重过轻的大学生不吃早餐的报告率较高。见表4。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表示自我体重评价正确的人数。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不良饮食行为的报告率较高。本次调查的几项行为指标中,不吃早餐、不饮用奶/豆制品和节食减肥3项在其中均有涉及,其中节食减肥的报告率(32.3%)远高于2005年全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结果(16.9%)[2],不吃早餐的报告率(37.2%)也较之稍高(29.1%),而不饮用奶/豆制品的报告率(47.8%)则稍低(55.9%),其余指标报告率较为接近[6]。造成节食减肥报告率明显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全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涉及了一系列不健康减肥行为,除节食外,还包括催吐、长时间禁食和服用减肥药等,这些减肥行为是更为极端的行为,大学生一般可以认识到其危害和主流思想对这类行为的不认同,故可能产生一定主观倾向性,不愿报告,节食减肥报告率也随之将低。2005年武汉市一项节食行为调查的大学生节食减肥报告率[8]同本研究结果较为接近,大学女生中度以上节食报告率为36.8%,男生为23.0%。
本次调查发现,不良饮食行为的发生与性别、就读高校类型、高校所处地域等因素相关,基本符合之前的报道[6,7,9]。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节食行为的研究焦点一直为女生,虽然本次调查结果中女生节食行为报告率依然显著高于男生,但男生的节食行为报告率已超20%,提示男生的节食行为也应开始得到关注。高校类型和高校所处地域的影响很可能与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高校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并由此造成学生营养知识获取的差异有关;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存在影响。
另外,本次调查中大学生自我评价体重偏重的比例远高于实际超重/肥胖的比例,尤其是女生过高评价自我体重的倾向尤为明显,类似的结果也出现在其他相关的调查中[7]。错误的自我体重评价是导致不科学节食减肥行为的重要原因。然而本研究中,即使认为自己体重偏轻的大学生中仍有17.5%的个体报告曾节食减肥。提示大学生明显缺乏正确的体重评价知识,更反映出“以瘦为美”等社会价值观念的深入影响[10],这种观念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意识到自己并不需要减肥的情况下仍可能选择节食减肥的行为,很可能导致进食障碍,从而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另一方面,不同体型大学生之间的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差异,提示某些不良饮食行为本身就可能是导致肥胖/超重的原因,如已有研究证实不吃早餐是诱发肥胖的重要因素[11,12]。
已有干预研究证实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饮食行为的改变切实有效[13,14,15]。本研究结果提示,在未来发展高校饮食相关的健康教育中,中西部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应成为实施的重点人群,对男、女生健康教育内容应各有侧重,同时既往被视为非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健康教育也不应被长期忽视,如男生的节食减肥问题。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除常规的营养教育、饮食卫生教育等,还应包括如何正确评价自己体重、如何辨别媒体所传达的错误的理想体型信息、如何科学减肥等技能训练,使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饮食和体重,保持健康。
志谢 感谢中国高校协会保健各省分会帮助组织现场调查,感谢参与调查的所有高校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在此谨表谢忱!
摘要:目的 了解中国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况,为进行高校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阶段目的 抽样和方便抽样混合的抽样方法,对中国7省市28所不同类型高校非毕业年级学生5 070名使用自编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主要为大学生人体质量指数、自我体重评价和不良饮食行为情况,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为7.5%,所调查的几类不良饮食行为的报告率均超过30%,各类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在性别、不同地域高校和不同类型高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不同体型和不同自我体重评价的大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国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较普遍,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饮食相关行为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选对象来自在儿童健康门诊就诊、经中国妇幼保健中心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爱饭达(IMFe D)工具筛查并被诊断为五类饮食行为问题中的一种或几种问题的1~4岁儿童。五类饮食行为问题分别为儿童胃口差的问题、偏好特定食物的问题、儿童不良进食习惯的问题、儿童父母过度关心儿童饮食的问题和儿童害怕进食的问题。入选后随机将入选儿童分为两组,经家长知情同意,综合干预组接受定期复诊,用以IMFe D为主的方法进行综合干预指导,另一组接受常规干预指导。剔除肥胖、超重和患器质性疾病(呼吸道炎症、消化道炎症和先心病)儿童。两组共收录114例儿童,完成94例,20例中途失访,其中综合干预组59例,常规干预组35例。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入组时两组均填写基线调查问卷。综合干预组用以IMFED为主的方法进行干预,针对不同的饮食行为问题给予定期的干预指导和追踪,例如,家长的喂养态度和方式被认为是影响儿童饮食行为最重要的因素[5]。要避免和纠正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必须从改变家长的喂养行为和方式做起。如不用食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手段,对良好的饮食行为给予及时表扬,纠正孩子进餐时的不良习惯等。同时给家长出具可操作性的行为改善处方,并根据儿童微量元素缺乏情况指导其及时补充。研究对象平均每2个月来门诊接受一次干预指导,除首次外,门诊共计复诊2次。每次复诊时需家长填写“干预问卷”,以监测各项行为的变化情况,半年后进行终末问卷调查。常规干预组在填写基线调查问卷时首次针对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进行常规指导,半年后进行终末问卷调查。两组干预效果通过基线调查问卷、干预随访问卷和终末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两组儿童中,除有10例儿童家长不同意进行采血检测外,其余84例全部进行了微量元素检测。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软件将数据输入数据库,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微量元素缺乏情况
94例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其铁和锌缺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在儿童健康体检门诊就诊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钙缺乏和骨密度低的发生率与儿童健康门诊就诊的儿童相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见表1。
2.2 两组干预方法比较
2.2.1 对于儿童胃口差和偏好特定食物的问题:
综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指导组在终末调查的分数均低于基线调查的分数,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干预方法之间并没有差异,且交互作用不显著,见表2。
*94例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中有11例儿童家长不同意测量骨密度。#2011年全年儿童健康体检门诊儿童做微量元素检测人数为6 068人,做骨密度测量的人数为219例。
2.2.2 对于儿童不良进食习惯的问题:
综合干预组终末调查的分数低于基线调查分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干预指导组分数虽也有降低,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方差分析表明两组干预方法与调查时期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见表2。
2.2.3 对于儿童父母过度关心儿童饮食的问题:
综合干预组儿童的结果与不良进食习惯相似,在此问题上有明显改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常规干预指导组则没有变化,干预手段与调查日期的交互作用显著,见表2。
2.2.4 对于儿童害怕进食的问题:
综合干预组儿童的分数前后两次测量均有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常规干预指导组儿童的终末分数高于基线分数,但是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方法与调查时期的交互作用显著,见表2。
3 讨论
3.1 有饮食行为问题儿童其微量元素缺乏分情况
有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比在儿童健康体检门诊就诊的儿童更容易导致微量元素锌和铁的缺乏,发生率分别达到了51.90%和50.00%。另外,虽然有饮食行为问题儿童钙缺乏的发生率与儿童健康体检门诊就诊儿童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组缺乏的发生率都比较高,分别为41.67%和34.00%,这与其他报道相符合[6]。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使儿童各种营养素包括热能的摄入减少,导致营养不足或营养不良,尤其是容易发生各种维生素、钙、铁和锌等矿物质元素的摄入量不足,从而可能对孩子的体格生长、免疫力及智能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饮食行为问题儿童的家长要注意对儿童微量元素的检测和及时补充,尤其是锌和铁。
3.2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干预方法比较
通过对两组干预方法比较发现,应用以“IMFe D”干预策略为主的综合干预方法比常规指导方法更容易解决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对于儿童不良进食习惯、儿童父母过度关心儿童饮食和儿童害怕进食的问题,综合干预组儿童的改善更明显,而常规干预指导组无变化或变化不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手段与调查日期的交互作用显著,说明用以“IMFe D”为主的干预方法比常规指导方法更容易解决儿童的饮食行为问题。对于儿童胃口差、偏好特定食物的问题,两种干预方法均会改善儿童此方面问题,但干预效果差异不大。说明对这两类问题常规的指导方法即可以解决,且常规指导一次即可,不必2个月定期随访干预。
3.3“IMFe D”干预策略分析
“IMFe D”策略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行为干预方式,它集筛查、诊断、干预和行为处方为一体。将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饮食行为问题给予不同的行为干预指导,同时向家长提出可操作性的行为改善处方。该方法简便易行,便于医生操作,诊断及指导内容不会因门诊医疗工作者知识技能水平的高低而出现漏诊或指导不到位的现象。干预、行为处方以及2个月定期进行干预问卷随访改善了儿童家长的不良喂养行为,提高了其依从性。在这种交互干预的方式中,干预者可以全面地了解儿童的饮食行为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评估;调动了受干预者的主动性,使其可以就自己关心的饮食行为问题向专家进行咨询,使其更加坚信改善儿童饮食行为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更有利于儿童喂养行为的纠正,进而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本研究应用“IMFe D”干预策略结合常规指导方法进行综合干预,其综合干预方法比常规指导方法更有效,尤其是对儿童不良进食习惯、儿童父母过度关心儿童饮食和儿童害怕进食三大类九方面的问题效果显著好于常规指导组。提示我们,今后对儿童喂养行为问题的干预应采取以“IMFe D”干预方法为主的综合干预方法,简便易行,容易操作。
参考文献
[1]郭元吉,程晓雯.流行性感冒病毒及其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
[2]汪鸿,徐海青,赵职卫.婴幼儿喂养问题早期评估和综合干预探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3):210-212.
[3]刘丽.哈尔滨市0~3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1):13-16.
[4]金星明.上海1~6岁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387-389.
[5]Carnell S,Cooke L,Cheng R,et al.Parental feeding behavioursand motivations.A qualitative study in mothers of UK pre-schoolers[J].Appetite,2011,22,57(3):665-673.
【饮食相关行为】推荐阅读:
饮食行为问题05-22
饮食行为习惯10-02
运动-饮食-行为干预08-17
饮食营养行为11-13
行为相关09-27
吸烟相关行为06-14
社区健康相关行为11-04
用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分析个人行为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