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相关

2024-09-27

行为相关(共12篇)

行为相关 篇1

1 导论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历了20多个年头, 基本改革有两点:一是改革所有制, 将原来人民公社的所有制关系加以改变, 主要是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 承包给家庭经营;二是用市场经济取代原来的计划经济。直到现在, 我国农村依然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的工业经济快速过渡的阶段。在微观层次上, 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模式是家庭承包经营;在宏观环境上, 农村市场化的程度不断上升, 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部分替代了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农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 无论是生产方面还是生活方面, 参与市场的程度不断加深。可以说, 我国农民已经“部分的参与不完善的市场”。

关于农户行为, 很多中外学者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的可以分为理性学派和非理性学派、实体主义和形式主义。邓万春从农户行为非理性学说 (马克思·韦伯、波耶克) 、理性学说 (舒尔茨、卡尔·博兰尼) 、生存经济学说 (斯科特) 、过密型的商品化 (黄宗智) 、条件理性和制度理性 (郭于华、郑风田) 等角度进行了相关的分类综述。候建新按照历史顺序分别对恰亚诺夫、刘易斯、斯大林、舒尔茨的小农理论进行了论述。还有很多学者就单个理论的实用性进行了相应的验证和争论。张江华利用工分制下农户的经济行为对恰亚诺夫的假说进行了验证和补充。夏明方、赵冈、陈永勤、张常勇、冯小红等学者对黄宗智的“过密型商品化”和“没有发展的增长”等理论进行了争辩、反驳或论证。

虽然很多学者对小农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 但主要内容要么是对各派理论进行归类综述, 要么是对单个理论主张进行论证或反驳, 没有对各个理论的内在理论逻辑、外部条件假设、小农目标追求等方面进行真正的综述, 从而无法指出各种理论的内部逻辑和相关结论的异同点。根据图1所示, 本文将从商品经济条件下小农家庭经营的稳定性、小农家庭经营发展的内部差异性、经济理论与小农行为等3个方面, 对亚当.斯密、马克思、恰亚诺夫、斯科特、黄宗智、舒尔茨等学者的小农理论进行相关评述, 具体总结各派理论在反对对象、政策主张、外部环境假设、小农行为目标设定等方面的异同。

2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小农家庭经营

亚当.斯密从英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出发, 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吞并小农经营方式, 彻底改变传统农村的面貌。马克思虽然与亚当.斯密有很严重的理论分歧, 但也同样认为商品化和小农经济无法共存, 并进而主张以合作制占有代替个体所有制, 把小农变成大农庄, 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吞灭小农之祸。

恰亚诺夫从“劳动-消费均衡论”和“生命周期假说”两个微观基础出发, 在没有劳动市场的前提假设下, 推出农村的社会分化是“人口分化”, 不是“阶级分化”, 因此认为, 重新组织农业的方法不是横向一体化 (即马克思主张的集体经营) , 而是以合作制为基础的纵向一体化;并据此指出, 农民具有明显区别于资本主义的独特核算经济模式,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外存在独立的小农生产方式。斯科特则提出了“生存准则的道义经济”,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 当地主、放债人或政府侵害了被认为是由文化界定的最低限度的生存水准时, 他们对农民收入的盘剥决不是合理的;另一个是, 分配土地产品的方式, 应该确保一切人都处于适当的生存地位。因此, 农民共同体的社会规范和传统习俗是互惠而不是单个农民的利润最大化, 这进一步强化了面对现代国家和商品化的冲击时, 小农生产方式的稳定性。

黄宗智将商品化分为三种, 剥削推动的商品化、生存推动的商品化和谋利推动的商品化, 而过密型商品化并不同于质变型商品化, 其主要是剥削推动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 而不是谋利推动的商品化, 而这种“市场经济的扩张远不是消弱小农的家庭生产, 而是加强了它”, 在家庭劳动一定的约束下, 小农的家庭经营优于大规模的、雇佣劳动生产的经营式农场。因此, 黄宗智认为, 过密型商品化与小农是可以共存的, 过密型商品化不仅不会摧毁小农生产, 而且强化了家庭化的生产和再生产。舒尔茨在完全竞争市场和理性小农 (即追求利润最大化) 的基本假设下, 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方式是培训新型农民和注入新型生产要素以降低农业收入流的价格, 而不是扩大农场规模, 摧毁农业家庭经营的模式。因此, 在舒尔茨的理论逻辑下,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品化与小农依然是可以共存的。由此可以看出, 无论是过密型商品化还是利润最大化下的商品化, 都是可以与农业的家庭经营共存的。

总之, 无论是实体主义学派还是形式主义学派, 都反对亚当.斯密和马克思主张的家庭经营和市场经济不能共存的观点。而且通过上面分析还可以看出, 无论是生存推动的、剥削推动的还是谋利推动的商品化, 与家庭经营模式都是可以共存的。从现实的实践上看, 作为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家庭经营模式都是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因此, 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不是对立物, 彼此可以相容。

3 小农家庭经营发展的内部差异性

农民的一个特征是他们作为社会集团始终是更大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在把农民作为一个社会集团或者是特殊社会, 以及强调农民对其它社会集团的依附关系时, 我们不能忽视农民社会内部在社会和经济地位上的差异。无论是从社会地位还是从经济实力上看, 农民作为一个社会集团都不是同质的一个群体。

舒尔茨秉承了新古典经济学追求个人自由与社会和谐的理念, 认为传统农业是贫穷而有效率的, 其中有效率就意味着农民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按照舒尔茨的逻辑推理, 如果所有的农户都面对着相同的投入——产出价格 (即外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使用相同的生产技术、都追求利润最大化 (农民是理性的) , 那么, 所有的农户都将使用同样的投入生产出同样的产出, 而这显然是与事实相冲突的。弗兰克·艾利思指出, 舒尔茨的理论模型中通过“双重平均”抹除了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差别, 而马克思理论把利润最大化看成农民的相对独立与他们参与资本主义市场两者之间矛盾的一个方面。根据马克思的分析, 在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参与市场的农户必定发生分化, 一部分发展成为农业资本家, 一部分沦落成雇佣工人。

恰亚诺夫认为小农的生产目标就是维持简单再生产, 没有积累的欲望, 这样农村就不会发生阶级分化, 因为农村发生阶级分化的前提是农户必须有积累。同时, 在没有劳动市场的前提假设下, 农户的决策规则是在“劳动的辛苦程度”与“消费的满足程度”之间进行权衡后确定最优的投入数量, 而由于这两者都是农户的主观评价, 这样就把农业劳动的最优化变成了各个家庭主观决定的事情。由于各个家庭的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都不相同, 这样不同家庭也就理应有不同的土地规模和劳动边际生产率 (即人口分化) 。因此, 恰亚诺夫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各个家庭劳动效率的差别, 而这恰恰是舒尔茨的小农理论中所忽略或欠缺的部分。在恰亚诺夫模型中的社会分化仅仅是“人口分化”, 不存在马克思理论中的“阶级分化”问题。

根据长久以来研究小农行为的三个不同的理论传统 (即形式主义、实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 黄宗智认为, 革命前的小农既是一个追求利润者, 又是维持生计的生产者, 当然更是受剥削的的耕作者, 三种不同侧面, 各自反映了这个统一体的一个侧面, 因此, 革命前的小农是三种小农行为的一个综合体。但对于不同阶层的小农来说, 黄宗智还指出, 不同阶层小农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富农或经营式农场主侧重于追求利润, 比较符合形式主义的逻辑;中农侧重于追求生存, 比较符合实体主义的逻辑;佃农、雇农侧重于受剥削的耕作者, 比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因此, 从总体上看, 小农行为具有明显的三重性, 从小农内部的各个阶层看, 不同阶层又各有侧重。因此, 黄宗智首先承认了小农内部的分化, 然后再对各个阶层的小农行为特点进行分析。

弗兰克.奈特和雅各部.维纳曾经对决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最终是心里成本还是用另一种方式使用资源的机会成本争论不休。从舒尔茨和恰亚诺夫的理论区别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两种决定方式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在舒尔茨的理论模型中, 由于具有完全的劳动力市场, 所有的家庭都面对着同一个劳动机会成本, 即劳动价格, 在理性小农假设下, 所有小农的行为在最优状况下劳动生产率理应是相同的;而在恰亚诺夫模型中, 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 所有家庭都按照劳动的心里成本决定家庭劳动的最优组合, 而心里成本是一种主观感觉, 是因人而异的, 因而不同家庭的劳动生产率是不同的, 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效率差别。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马克思理论主张小农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分化是阶级分化, 而恰亚诺夫认为农户之间的效率差异只是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造成的, 是一种人口分化;黄宗智也按照富农、中农、贫农的阶层分化进行了分析。因此, 上述三种理论都注意到了小农内部的分化, 只是对分化的性质认识不同。而舒尔茨秉承了亚当.斯密的理论, 抹杀了农户之间的差别, 更没有对农户之间的差别做任何的分析。

4 经济理论与小农行为

经济学是理解人们行为的方法, 它源自这样一种假设, 人人不仅有自己的目标, 而且还会主动选择正确的方式以实现这些目标。即经济学的主题内容并不是货币, 而是理性。为了对复杂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进行解释, 经济理论就不得不对现实做许多假设, 以掌握现象的本质。对于经济理论能不能解释经济现象, 德国历史学派否认对经济生活可以进行理论概括的倾向, 而古典学派企图以一般理论 (实际上即资本主义经济原理) 概括所有经济现象。对于两者的争论, 熊笔特认为, 在经济学中, 历史与理论是不可分的, 历史可以为理论验证提供基础, 使理论得到改进, 所以二者的研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

恰亚诺夫超脱了上述两种倾向, 认为每一种经济制度都需要概括出它自己的理论, 也只能概括出它自己的理论。建立“农民经济”乃至其他“非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是可能的, 但这种理论必须有不同于资本主义理论的、自己的基本范畴和逻辑体系。恰亚诺夫从当时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认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之外, 存在独立的小农生产方式。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主义不同, 小农有一套独特的经济核算方式。斯科特从东南亚的实际情况出发, 强化了小农生产方式的存在性和稳定性。黄宗智从中国长江和华北的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并论证了与经典理论相冲突的种种悖论, 比如商品化与近代化之间的悖论,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悖论等。同时, 从实际情况出发, 黄宗智提出了“过密型商品化”、“没有发展的增长”等新的概念体系和理论主张, 认为商品化不一定导致小农的破产, 也不一定带来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而走出了“二元对立”的语境, 提出了一套能基本解释我国改革前小农行为的基本范畴和逻辑体系。

舒尔茨是将现代经济分析应用到农业领域的先锋, 秉承了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竞争市场和理性人的假设, 利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 认为农民和资本主义的企业家是一样的, 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参与者, 认为经济理论不仅能解释工业, 也能解释农业, 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在舒尔茨的理论逻辑推理下, 农民不积累的原因是资本报酬率太低, 不劳动的原因是劳动的报酬率太低, 两者的根源都是传统农业的收入流价格太高。由此可以看出, 一方面, 舒尔茨突破了在农业范围内解决农业问题的传统约束, 将农业经济学变成经济学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舒尔茨对传统农业的分析忽略了农业生产中的生产关系, 也忽略了农民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的独特特点。因此, 舒尔茨的理论分析将农业和农户行为完全纳入了现代经济学的分析范畴, 根本不存在独立的小农生产方式, 这与恰亚诺夫的理论逻辑形成了明显的对立和冲突。

总之, 关于经济理论能不能概括全部的经济现象, 舒尔茨给出了几乎完全肯定的回答, 恰亚诺夫则给出了几乎完全否定的回答, 黄宗智则认为小农是多种面孔的复合体。实际情况是, 无论是农业、农村还是农民都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 农业既有市场风险又有自然风险, 农村既有工业也有农业、既有富农也有贫农, 农民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这些与工业、城市和工人之间的显著区别决定了单一的经济理论无法解释全部的经济现象, 必须在对现实做大量假设的前提下才可以进行一定的理论概括。

5 分析结论

农民作为一个社会集团始终都是整个社会体系的一部分, 必定要与其它社会集团发生各种经济联系, 这就要在保持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去适应整个社会体系。舒尔茨认为, 农民作为一个社会集团同整个社会体系是几乎完全一样的, 在理性的基础上完全的参与完善的市场;恰亚诺夫则认为, 农民作为一个社会集团几乎独立于整个社会体系, 与资本主义和市场竞争没有多大的联系, 农民只是最小限度的参与了不完善的市场, 也许事实上, 农民是主要从农业中获得生活资料、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利用家庭劳动的农户;农民部分的参与常常是不完全或不全面的投入和产出市场。

恰亚诺夫和舒尔茨对农户的行为作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但我们并不能作出舒尔茨理论下的小农是理性的、恰亚诺夫理论下的小农是非理性的结论, 因为这取决于对“理性”的定义。理性是“一个决策者在面临几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时, 会选择一个能令它的效用得到最大满足的方案”, 而可供选择的方案随着每个决策者所面临的外部限制条件的不同而异。可以说, 理性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模式。对于农户的行为来说, 约束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外部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 另一个是农民自身的素质能力;至于是否有利则取决于农户的目标追求。由此可以看出, 在不同的环境设定和目标追求下, 理性的原则要求农户选择不同的行为模式。舒尔茨和恰亚诺夫对小农的外部环境和目标追求进行了不同的设定, 得出不同的行为模式也就理所应当的了。对于目标追求, 也许可以从农户的行为本身看出, 因为“任何行为, 无论多么的荒诞不经, 都可以通过行为本身就是目的的假设来加以理解”。

黄宗智从历史事实出发, 注意到了农户作为一个整体面临的共同环境约束和农户内部不同阶层面临的具体环境约束, 不仅调和了实体主义、形式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之间的争论, 而且解释了农户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特行为模式和其内部不同阶层的不同行为模式, 开辟了我国农户行为研究的新角度和新思维。因此, 对于我国农户行为的研究, 不应该照搬西方经验的模式, 而应立足于建立中国研究自己的理论体系, 以创造性的方式把中国的经验与世界其他部分联系起来。

行为相关 篇2

(江西省南昌县三江镇中心卫生院)

摘要:本文着重调查分析社区人群的自我保健认知水平,吸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吸烟有害健康的表现在吸烟者的评分低于不吸烟者,烟龄越长,日吸烟支数越多对健康越有害;而吸烟者及戒烟者的患病率都高于不吸烟者。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了吸烟的危害性,而且认状况和保健知识的传授的状况均影响到人们的吸烟行为。据此,我认为,加强自我保健知识的传授,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及采取社会综合措施将有助于降低人群的吸烟率。关键词:吸烟 健康 患病 认识 行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医学模式的转变, 新健康观的提出。人们追求健康的自我保健活动正遍及全球, 同时还应看到种种不利于健康的行为,比如吸烟等仍然普遍存在。为了探讨吸烟与健康、自我保健认知及与患病之间的联系,找出影响吸烟行为的有关因素,以便寻求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特进行如下研究。材料来源和方法

本文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及现场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南昌县三江镇15周岁以上成年人的健康状况、自我保健认知水平和吸烟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调查。所有数据资料采用了交叉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X2检验、K—W检验等统计方法。结果与分析

一、吸烟与健康的相关分析

(一)健康评分

1、去除年龄和性别因素影响以后的不同年龄组不同吸烟状况下的健康评分(见表1)。从表1,可见,除了15-18岁年龄组以外,其它各年龄组的不同吸烟状况下的健康评分之间差别均有显著意义。而且,吸烟者以及曾经吸烟者的健康评分低于不吸烟者,引起至于颧烟者的健康评分又低于吸烟者,那可能是由于戒烟者而引起疾病(健康状况下降)从而采取了戒烟措施,因此也就导致了其健康评分的最低。15岁年龄组的吸烟者因其烟龄较短,吸烟行为还不足以对其健康产生损害,故其健康评分与戒烟者及不吸烟者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意义。另一方面,表1还显示了不同吸烟状况下的人群,其健康评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既符合了人类生老病老的自然规律,同时从吸烟者的角度而言,可能是年龄、烟龄的双重增加,加速了其健康状况下降了。表1: 不同年龄组不同吸烟状况下男性的健康评分

2、吸烟组健康评分与吸烟量相关分析。健康评分与吸烟支数之间相关系数r=-0.029F检验P<0.05,可以认为健康评分与吸烟支数之间有一定的负向直线相关关系。

3、吸烟组健康评分与烟龄相关分析。健康评分与吸烟年数相关系数r=-0.189F检验P<0.001,可以认为健康评分与烟龄之间呈明显负向直线相关关系。

4、戒烟组的健康评分与烟龄相关分析。健康评分与烟龄相关系数

第2/6页

r=-0.159F检验P<0.01,可以认为戒烟组的健康评分与烟龄之间呈较为明显的负向直线相关关系。

(二)患病情况分析

1、不同吸烟状况者所患前五位疾病

经M-H卡方分析,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由表2可见,在吸烟组中,慢支/肺气肿居第二位;戒烟组中,居第一;而不吸烟组中慢支/肺气肿居第五位。经M-H卡方分析,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吸烟使慢支/肺气肿患病率上升,而有很大一部分吸烟者,又可能因为患了慢支/肺气肿而戒烟,这正是戒烟组和吸烟组慢支/肺气肿明显高于不吸烟组的原因。

2、慢支/肺气肿患病率情况分析

经卡方分析后发现,无论在总体上还是在各组之间,P值均小于0.001,可见三组的慢支/肺气肿患病率明显不同。“戒烟组”最高,“吸烟组”次之,“不吸烟组”最低。

二、对吸烟的认知及宣传与吸烟行为之间的关系表

第3/6页

用卡方分析不同吸烟状况人群对吸烟的认知构成发现,不论在总体上,还是在两两之间,其差异均有显著意义。从中我们可看出,不同吸烟状况下或总人群中认识到吸烟不利的人还是占到了大多数,这其中以不吸烟者比例最高(90.10%),戒烟者其次(84.06%),吸烟者中认识到吸烟不利的人比例最小(70.59%)。而吸烟者中却有20.22%的人认为吸烟有益或无影响。戒烟者和不吸烟者中有此观点的人则分别只有10.15%和4.03%。

(二)吸烟状况与接受保健知识的关系

用卡方分析不同吸烟状况人群所在社区传授保健知识的情况发现,不论在总体上还是在两两之间,其构成差异均有显著意义。不吸烟者认为所在社区经常接受保健知识的人最多(14.09%),戒烟者最低(7.79%),吸烟者认识很少传授的最多达60.29%,其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三、吸烟状况与性别、年龄差异分析

(一)性别

男、女在吸烟状况构成上分别存在明显差异,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男子的吸烟者占到了被调查男性的54.41%,而不吸烟者仅占37.79%。女子则正好相反,其不吸烟者所占比例高达94.74%。

(二)年龄

经分析发现,中、青年组的吸烟率(分别为32.08%和29.80%)均高于青

第4/6页

少年组(2.21%)和老年组(26.36%)。讨论建议

一、吸烟有害健康

从健康评分中可以看出,不吸烟者的健康状况要优于吸烟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不吸烟者、戒烟者与吸烟者的健康状况都在下降,但以吸烟者为最大(4.27),戒烟者次之(3.40),不吸烟者最小(2.48)。由此足见吸烟行为对人健康之影响。经相关分析,吸烟量和烟龄对健康状况造成了负影响,即吸烟支数越多,年数越长,人群的健康状况越差。另外,吸烟组(包括曾经吸烟的戒烟组)的总患病率也高于不吸烟组。所以,吸烟是有损健康的行为。至于戒烟者的健康评分之所以低于吸烟者以及戒烟组的患病率之所以明显又高于吸烟组,可能因为正是由于戒烟者意识到了吸烟的危害或是因疾病本身而迫使其不得不停止了吸烟行为。对慢支/肺气肿的研究也表明,吸烟是使慢支/肺气肿患病率上升的一种重要成因。因此,对吸烟者尤其是对因吸烟而引发疾病患者及时加强宣传教育将有助于减少吸烟的危害并防止病情的恶化,可充分利用戒烟者的典型事例进行现身说法。

二、认知影响行为 大部分人群认为吸烟不利于健康(84.45%),且持正确观点的人群其吸烟的确最低,同时又发现,在认为“不利”的一组中仍有23.04%的人保持吸烟这一行为,可见吸烟是一种很顽固的陋习。

另外,本文还发现,传授保健知识的状况也影响了人们的吸烟状况。国外的研究曾表明,结合电视宣传的自我克制,加上来自社区、家庭、工作单位的宣教、干预对戒烟来说是很重要的。传授自我保健知识,尤其是经常性的传播,将有助于吸烟率的降低。

三、运用社会综合措施,降低和消除烟害

年龄、性别差异也与吸烟状况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男性中吸烟的比率大大高于女性,青年组又高于老年组。虽然,青少年组的吸烟率仅2.21%,且青少年组的健康评分在不同吸烟状况下的差别亦无显著意义,但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观念又最易受外界影响。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自我保健意识的宣传对控制吸烟行为,降低吸烟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发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在学校课程中增加相关科目的课时,或者在电视的黄金时间播出有关短片也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女性吸烟者,这部分人在吸烟者中占9.12%,比例虽小,但随着对外开放的继续,西方生活方式与思潮的引入,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其影响也是很大的。因为女性吸烟会有损下一代的健康,尤其是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已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女性从事的职业多数与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联系密切。如教师,吸烟行为不仅会破坏她们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也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不良影响,起错误的引导作用。所以,我们在加强对青少年人群及吸烟者、患病人群

第5/6页

行为相关 篇3

【关键词】节能减排;利益相关者;交互行为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生活消费能源逐年增长,节能减排面临严峻的形式。在节能减排的治理过程中,政府、企业与公众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但政府、市场与社会都不是惟一的治理主体,从本质上来说节能减排的治理是一种合作性、互助式的管理,政府、企业、市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伙伴型的关系。只有通过互助合作的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节约能源,清洁生产的目标。

一、以企业为导向的互动

在建立政府与企业间伙伴关系中,企业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其中环境政策执行就是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实践中,企业应积极配合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政策措施,学习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的环境友好企业当中,很多都是积极执行环境政策的代表,他们主动公开了环境信息,生产绿色环保产品,表明了企业在环保方面的信心和不断提升环境绩效的决心,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互动

政府作为企业和中介机构的桥梁,为企业提供信贷信息服务。多渠道开拓项目资金渠道,将节能减排先进可行技术研究纳入政府科研计划并给予扶持。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和节能减排贴息资金,既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又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将节能环保、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招标目录,促进各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的互动

银行应与环保等相关部门逐步把企业环保审批、认证、先进奖励等信息纳入企业信用评价系统,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商业银行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及生产能力过剩行业中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投入,利用金融手段调控企业节能减排。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加大节能减排实施力度,应严格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

四、以公众为主体的互动

作为整个联动机制的受益者,社会公众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公众的环保节能意识和对环保节能企业的支持,是节能与环保联动机制很好的催化剂,可加速联动机制的形成,并保障机制的顺利运行。公众通过自觉遵守节能与环保规范,购买节能与环保产品,可支持并监督节能与环保企业。同时,公众对节能与环保产品的需求增大了,才能带动节能与环保企业更好发展,继续投入以改进节能与环保技术。

五、以新闻媒体为主体的互动

媒体作为对公众负责的宣传机构,是企业和公众之间互动的纽带。作为节能减排的宣传和曝光的媒介,对社会公众起宣传教育作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公众了解协会的作用和相关的环保节能知识,也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的作用。揭开各种环境污染事件背后的黑幕是媒体的责任,它能有效地补充环保监督机制的不足。

六、以教育机构为主体的互动

教育机构对整个国家的节能减排意义重大。高校既是重要的用能单位,又是传播节能新理念、创造节能新技术、研发节能新产品的重要基地,鼓励高校自主研发新技术,在降低学校自身的能耗的同时,向全社会加强节能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要倡导校园节能减排、建设低碳校园,通过校园推广唤起全民节能减排的意识。以教育机构的正面宣传力感染力为主体调动全民节能减排的热情。

总之,节能减排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经成为我党工作的重心之一,我国政府、企业与公民,中介机构等各个利益相关者参与主体,应不断探求更为合理的互助合作模式,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参 考 文 献

[1]柯淑娥,方欣.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7)

[2]袁开福,高阳.促进我国节能减排的策略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

2008(7)

[3]林伯.节能减排能源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实践[J].国际石油经济.

2005

行为相关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抽取山东理工大学非医学理工类二年级和四年级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恶性肿瘤、肺结核、严重肝脏疾病患者,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有818名,其中二年级学生672名,四年级学生146名;男生454名,女生364名。年龄19~25岁。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营养知识和不良饮食行为,其中营养知识20题,每题1分,共计20分;不良饮食行为9题,每题1分,共计9分。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指导语,指导学生自行填写问卷,当场收回,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共发放调查问卷836份,回收有效问卷818份,有效回收率为97.8%。

采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评价学生的营养状况,BMI=体重(kg)/[身高(m)]2,判定标准:BMI<18.5 kg/m2为营养不良,18.5~23.9 kg/m2为正常,24.0~27.9 kg/m2为超重,≥28.0 kg/m2为肥胖[4]。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和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统计学检验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营养知识、不良饮食行为与营养状况

2.1.1 营养知识水平

营养知识总体得分为(14.4±3.2)分。男生为(14.3±3.2)分,女生为(14.5±3.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P=0.231);四年级学生得分为(14.5±2.8)分,二年级得分为(14.4±3.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P=0.814)。在调查的20个营养知识题中,知晓率较高的为“多食蔬菜水果有利于健康”、“偏食容易导致营养素缺乏”,分别为95.6%和93.2%;知晓率较低的为“过度精细加工容易导致粮谷类B族维生素丧失”、“肥肉是纯能量食品,营养素单纯”,分别为46.0%和50.0%。

2.1.2 不良饮食行为

在调查的9种不良饮食行为中,有11.1%的学生有5种以上的不良饮食行为,29.8%的学生有3~4种不良饮食行为,只有16.9%的学生无不良饮食行为。不良饮食行为在性别、年级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60和4.67,P值均>0.05)。见表1。在调查的9种不良饮食行为中,发生率较高的为“经常吃油炸食品”和“食物种类单纯”,分别为37.8%和35.6%。

2.1.3 营养状况

调查的818名学生中,体重正常、体重过轻、超重、肥胖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1.4%,8.8%,7.3%和2.4%。男生体重过轻的比例明显低于女生,超重、肥胖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四年级学生体重过轻的比例明显高于二年级学生,超重、肥胖的比例明显低于二年级学生。见表1。

2.2 营养知识水平与不良饮食行为的关系

表2显示,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与不良饮食行为、食用早餐情况有密切联系,营养知识水平较高时,不良饮食行为较少,食用早餐情况较好。随着营养知识水平的升高,大学生无不良饮食行为的比例明显升高,有3~4种、5种以上不良饮食行为的比例明显降低,经常食用早餐的比例明显升高,不同营养知识水平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和食用早餐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6,10.14,P值均<0.05)。

2.3 营养知识水平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时,正常体重人群所占的比例较低,体重过轻、超重、肥胖人群所占的比例较高。随着营养知识水平的升高,正常体重人群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体重过轻、超重、肥胖人群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不同营养知识水平大学生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99,P>0.05),见表3。

2.4 不良饮食行为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与营养状况联系密切,无不良饮食行为人群正常体重所占的比例较高,体重过轻、超重、肥胖所占的比例较低。随着不良饮食行为种类的增加,正常体重人群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体重过轻、超重、肥胖人群所占的比例明显升高。见表4。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BMI不同性别比较,χ2=23.56,P=0.000;不同年级比较,χ2=5.48,P=0.140。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不同饮食行为BMI比较,χ2=28.46,P=0.001。

3 讨论

3.1 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较低,不良饮食行为普遍存在

本调查显示,大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较低,与其他调查[5,6,7,8]相符。既往研究发现,大学期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营养知识水平普遍升高,且女生营养知识水平高于男生[9,10,11]。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为非医学理工类大学,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营养教育的机会较少有关。调查发现,41.0%的学生有3种以上的不良饮食行为,不良饮食行为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有研究表明,不良饮食行为的直接危害是导致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远期危害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等营养不良性疾病和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2,13]。

3.2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是大学生面临的主要营养问题

本次调查发现,大学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8%,7.3%,2.4%。目前,多数营养不良性疾病并非由于贫困,而是由营养知识缺乏和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导致的;营养过剩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与营养知识缺乏、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密切关系。

3.3 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不良饮食行为、营养状况三者联系密切

营养知识水平较高人群不良饮食行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现象较少,食用早餐情况较好,这与有关报道[9]一致,说明大学生能够运用现有的营养知识指导饮食行为。人们的饮食行为与营养知识水平有密切联系,营养知识缺乏会导致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膳食结构不合理。因此,在学生中开展营养教育、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是改善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营养知识、不良饮食行为、营养状况及其相关关系,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理工大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818名非医学理工类二、四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营养知识和不良饮食行为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14.4分。11.1%的学生有5种以上的不良饮食行为,29.8%的学生有34种不良饮食行为,16.9%的学生无不良饮食行为。不重视早餐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15.6%的学生有时吃早餐,2.4%的学生很少吃早餐。大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8%和9.8%。营养知识水平较高人群的不良饮食行为较少,食用早餐情况较好;不良饮食行为较多人群正常体重所占的比例较低,营养不良、营养过剩所占的比例较高。结论大学生面临的主要营养问题是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在大学生中开展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的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行为相关 篇5

知:知识和学习,是基础;信:信念和态度,是动力;行:产生促进健康行为、消除危害健康行为等行为改变的过程,是目标。知识是基础,但知识转变成行为尚需要外界条件,而健康教育就是这种促进把知识转变成行为的重要外界条件。举例:健康方面的信念如“我确信吸烟是有害的”、“只要下决心戒烟肯定是可以实现的”,这种信念会影响他们采纳戒烟的行为。如坚持错误的信念就不会改变其错误的行为。态度通常以好与坏、积极与消极加以评价。

如关于戒烟,为了达到戒烟的目标,对吸烟者而言,吸烟行为是社会行为,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要改变它、否定它,也得学习教育者或社会给予的知识。健康教育者必须通过多种方法将有关烟草的有害性、有害成分、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传授给吸烟者。具备了知识,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对知识进行有根据的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职责有强烈的责任感,就可以逐步形成信念,知识上升为信念,就可以支配人的行动。当吸烟者采取积极的戒烟态度,相信吸烟有害健康,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时,戒烟就可成功。

行为相关 篇6

由于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原因尚存在着认识的片面性,当前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普遍对如何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心存困惑,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以求找出问题的症结,进而找到应对策略的重大课题。

一、指导调查的理论思考

问题行为是指品行上有缺点错误的越轨行为。一般是指那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并且给家庭、学校、社会的正常生活带来麻烦或威胁的行为。要找到学生问题行为的深层原因,就不能不对影响学生行为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一番有针对性的、尽可能详尽的调查,并据此作出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影响学生行为的因素很多,在班杜拉建构社会学习理论前,众多心理学家已经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来解释人的行为。这些理论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坚持一元单向决定论。在这样的因果模式中,“行为要么被认为是由个人内在的倾向性所决定或控制,要么被认为是由外界环境因素所决定和控制。”(班杜拉语)但这显然是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

班杜拉关于人们行为形成影响因素的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行为(人为了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需要的活动)、个人的主体因素(人的生理属性和个性结构)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三个要素。三者各自相对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这一理论模式不仅在传统理论基础上增加了行为本身的要素,而且深刻地提出了影响行为的三要素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的新理念。

环境、行为、个人三个因素并非具有同等的交互影响力,其间交互作用的模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三者之间相对的交互影响力及其交互作用模式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不同的个体,或在不同的活动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某些情境条件对行为具有强大的限定作用,因而在三元交互系统中突显为主要的决定因素。然而个体的社会环境往往是其人格特征及其行为方式的产物,如人格因素中攻击性强,平时行为表现中稍不如意就与别人争吵,动粗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并且造成紧张的社会心理气氛。

班杜拉的这一理论启示我们,要研究人的行为(包括专门研究问题行为的形成机制),就必须同时考察当时当地的环境、行为和个人主体三个影响因素,并对三者间的交互作用作出具体的分析。这与迄今为止研究学生行为的基本思路相比,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更强的科学性。

从以上认识出发,杭州市教育局组织教育心理学专业工作者选用、编制了以下调查工具:

1.卡特尔16种人格特质测量量表

2.修订后的儿童行为量表(由教师观察评定)

3.学生家庭环境、生活状况调查表

运用以上工具,我们对60名有行为问题的中小学生和60名一般学生进行了对照调查测试,获得了一批比较有意义的统计数据。为了增强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可信度,我们还召开了部分教师、学生座谈会,就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作进一步的调查验证和更具体的了解、探讨。

二、调查结果

表1的测试结果表明:

1.除“受人捉弄”,“喜欢独处”、“声言要自杀”三项无显著差异外(其中“喜欢独处”一项,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得分甚至低于一般学生)。其他33项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均高于一般学生,二者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2.有行为问题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更“渴望受重视”,更不“喜欢独处”以及更显得“非常自负”,这表明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尽管“自卑感强”,但并不缺乏自尊心,而常常是希望通过自己的问题行为来引起别人的重视,或者用盲目的自我肯定来满足内心对自尊的需要。

3.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学习和交往方面的问题明显多于一般学生,这与他们发生破坏纪律、道德低下方面的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表2显示:

1.有行为问题的学生个性特征中的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世故性、忧虑性、试验性、独立性、自律性得分低于一般学生,而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紧张性则得分高于一般学生。

2.尤其是经T检验,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兴奋性高于一般学生,而自律性则低于一般学生,二者间存在着显著差异。这一结论与表1教师观察结果得出的印象相吻合,有力地印证了表1的结果分析。

将一般学生,有行为问题学生16PF测试结果与工读学生16PF测试结果放在一起比照,得到以下的剖面图。

图1显示:

1.工读学生的兴奋性、恃强性、紧张性远高于本次调查的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更显著高于一般学生。

2.工读学生的稳定性、有恒性和自律性比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明显要低,更大大低于一般学生。

3.上述三项判断进一步支持了表2的结论,并揭示出青少年行为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与其个性特征的某些关键弱点之间互为因果的必然联系,反映出行为问题越严重的学生,就越具有逞强斗狠,放纵冒险和不善自我约束,情绪容易起伏的个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反过来使其问题行为进一步严重。

表3的调查结果显示:

1.有行为问题学生做家务时间少于一般学生,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前者中多数在家不做家务。

2.有行为问题学生曾与父母分开居住(包括父母离异后,不与父亲或母亲同住)的比例高于一般学生,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3.有行为问题学生对学习的喜欢程度明显低于一般学生,二者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4.在家庭收入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有行为问题学生的零花钱明显多于一般学生。

5.有行为问题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明显差于一般学生。(从座谈会反映的情况看,过于严厉或过于放任是其主要表现形式)

6.有行为问题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明显低于一般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受调查的60位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家长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仅占5%。

7.尽管有行为问题学生的个性更趋向外倾,并乐意与同伴交往,但他们与同学相处的和谐程度明显低于一般学生。

三、分析与讨论

通过对本次调查的数据与材料所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中学生问题行为产生、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的关系如下:

1.环境因素

(1)家长素质不良,家庭结构失调

父母受拜金主义影响过深,唯利是图,言行不轨,恶习严重等思想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的错误榜样;父母离异或经常吵架,家庭气氛紧张,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对孩子的情绪产生破坏作用,导致孩子种种陋习的滋长。

(2)父母教育观念冲突,家庭教育功能欠缺

父母双方在对孩子培养目标、途径、方法上出现严重分歧,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出现激烈冲突;父母自身文化素养较低,对孩子教育方式欠妥,或娇宠溺爱,或粗暴体罚,常是孩子不良个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3)社会文化中不健康因素的影响

当前种种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极端个人主义、追求简单感官刺激等观念,各种媒体上反叛、暴力、淫乱内容的泛滥,社会上不良玩伴的感染,都可能成为抵御能力较差,热衷于模仿的中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4)学校教育行为失当的消极作用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过重的学习负担和激烈的升学竞争造成了相当数量的学习“失败者”,并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过重智育,放松德育和一部分责任心不强或管理能力欠缺的教师“放羊式”的班级管理,使不少学生养成散漫放任的习惯;一些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的教师以主观的态度与粗暴的方式“教育”学生,引起学生的怨恨、对抗或逃避,进而导致问题行为并形成不良个性。

2.个人因素

本次调查发现有行为问题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对较低,个性特质中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偏低,而兴奋性、恃强性、敢为性高于一般学生,尤其是经T检验证明,有行为问题学生的兴奋性显著高于一般学生,而自律性显著低于一般学生。这些结果揭示了学生行为问题与其个性结构不良之间的联系。

由此我们依据三元交互作用理论可以进一步推断:因先天因素和环境影响造成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导致有行为问题学生身上不良个性结构的逐步定型,反过来,有行为问题学生身上的不良个性特质又促使其问题行为的频度增加和性质更加严重。因此,不良个性结构是本,问题行为是表,故预防和改善学生问题行为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优化学生的个性结构,而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又必须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抓起。

3.行为因素

学生行为是其个性的外显,是为满足内心需要采取的行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后进”学生的问题行为往往具有整体性,即厌倦学习、破坏秩序、侵扰他人等行为常常在“后进”学生的身上同时出现,并且互相作用,形成恶性循环。相对而言,初中生更缺乏控制力,问题行为更体现出冲动性和盲目性的特点。

问题行为由于给他人利益带来损害,又妨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群体气氛,这自然引起行为者周围人(家长、教师、同学)的不满与抵制。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教师对存在问题行为的学生有很深的成见,而且这些成见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教育态度。

行为相关 篇7

1、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的理解

在现行立法前提下, 笔者认为构成“因逃逸致人死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以发生了重大交通事故为前提, 即行为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若仅是一般的交通事故, 仅造成轻伤, 即使肇事后逃逸, 也不会出现受害者得不到救助死亡的情况。二、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 出于不履行救助义务或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而逃离事故现场。三、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出现主观上是过失, 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四、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人的逃逸行为直接导致了被害人抢救不及时而死亡。五、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属于同一交通事故。如果行为人在发生交通肇事后, 在逃逸过程中发生二次交通事故, 从而致第二次交通事故中受害人死亡的, 就重新构成交通肇事罪。

2、“因逃逸致人死亡”中对“人”的理解

我国学界对“因逃逸致人死亡”中的“人”的理解, 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 既包括先前交通肇事中的受害人, 也包括行为人肇事后逃逸过程中再次交通肇事直接致死的其他人。第二种观点, 也是笔者倾向的观点,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中致使受害人严重受伤, 如果行为人积极履行其对受害人的救助义务, 受害人不会因此死亡。但是肇事人非但不履行自己的救助义务反而逃逸, 最终使受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3、“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客观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第五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 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致使受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从中总结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客观内容为:第一, 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是“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加重情节的基本前提;第二, 行为人对受害人未尽及时救助的义务而逃逸;第三, 发生了受害人死亡的危害后果;第四, 受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即受害人死亡的危害后果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4、“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观方面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故意犯罪, 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规定“过失犯罪, 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法条所规定的为故意和过失两种犯罪形态, 凡是过失犯罪法条必须做出明确规定才能定罪量刑, 而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过失犯罪, 其主观罪过应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

二、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化建议

1、增加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可行性

笔者认为, 交通肇事与肇事后逃逸是两种不同的行为, 不应简单地将两种行为规定在同一个条文中。首先, 两者主观方面完全不同。交通肇事主观上是一种过失, 即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而交通肇事后的逃逸, 行为人主观上只能是直接故意, 对因逃逸可能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 行为人主观上也只能是故意, 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其次, 侵犯的客体不同。交通肇事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秩序和安全;而肇事后逃逸侵犯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权。最后, 两者客观方面不同。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结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客观方面表现在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所采取的逃离现场、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 逃避由于先行行为而产生的救助伤者及财产的义务。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 即交通肇事的行为人, 其他人员如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和乘车人等指使肇事者逃逸的, 应构成本罪的共犯。交通肇事逃逸具有刑法罪名所要求的构成要件, 因此具有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可行性。

2、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法条完善

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有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从而更好的预防和惩治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 发挥刑法的保护法益、保障人权的作用。笔者建议增加交通肇事逃逸罪则可作为《刑法》第133条的第2款, 并将逃逸致人死亡作为其加重情节, 作如下规定:“行为人肇事后逃逸的, 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行为人交通肇事构成交通肇事罪后逃逸的, 处5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因逃逸而致使被害人失去抢救时机而死亡的, 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

3、增加交通肇事逃逸罪的社会价值

首先, 逃逸行为独立为新罪名有利于发挥刑法规制机能。规制机能, 是对犯罪行为的规范性评价机能。通过把逃逸行为规定为犯罪, 并规定相应刑罚, 即便是先前的肇事行为没有构成犯罪和是否有责任及责任大小, 只要肇事者逃逸就构成犯罪。通过刑法规制功能影响行为人主客观态度, 从而减少逃逸行为的发生, 避免不必要的人身、财产损失。

其次, 有利于提高司法办案效率。这种对于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进行细化处理的立法规定, 有利于司法者在实践中在认定犯罪事实的基础上迅速依据法条, 对行为人进行准确的定罪量刑, 提高司法效率并达到罪刑均衡。

最后, 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利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给受害人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稳定。根据公安部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不断增加, 其中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也频频发生。将交通肇事逃逸规定为犯罪, 利用刑罚有力度的预防和惩治功能, 更有利于减少逃逸行为的发生, 从而更好地维护公共安全和人民利益。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法律出版社, 2007.

[2]叶高峰, 主编.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与量刑[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3]汪鸿滨.“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析[J].湖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学报, 1999 (6) .

[4]胡康生, 李福成, 主编.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M].法律出版社, 1997.

行为相关 篇8

1.1 对象

肇庆市端州区三所小学的一、二、三年级共275 名儿童,年龄为6~9 岁,其中男生149 名,女生126 名,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进行关于ADHD的基本情况调查。对符合调查条件的64 名儿童,其中男生24 名,女生40 名,实施为期1 年的膳食营养调查。

1.2 方法

1.2.1 观察工具

(1)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包括学习、品行、身心、焦虑等问题、多动指数、冲动-多动等6 个分量表。(2)膳食营养回顾表:采取为期6 个月的平均频率膳食回顾调查。

1.2.2 实践手段

对参加调查的学生进行发放问卷调查,并于发放后3 天回收。评出:品行、学习、身心、焦虑、冲动-多动、多动指数等6 个因子。在相关医师的专业指导下,据美国精神学会出版的第5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诊断得出结果。据不同性别、年级、年龄之间的异常情况,筛选出符合关于ADHD观察组的儿童。在控制被调查学生的精神方面为排外因素、问卷的填写者是被调查学生的监护人条件下,对符合调查条件的128 名儿童进行1 年的膳食营养回顾调查,据年龄、性别,以配对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问卷的发放时间为每个月发放1 次的频率,研究出膳食营养与学习行为障碍的相关性。

1.3 统计分析

对获取的资料,进行利用营养素计算器对食物摄入量进行换算;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2 结果

基本情况调查的275 名儿童中,可被诊断为ADHD儿童有32 名,总患病率为11.6%。不同性别、各年级之间、年龄差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据275 名儿童的学习行为障碍情况显示,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身心问题、焦虑各个因子合并比例占为58.723%,53.689%,47.900%,41.551%,33.723%,13.579%。

(1)两组儿童的膳食营养素含量比较: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营养素的摄入量差异。结果显示:蛋白质、钙、磷、钾、镁、锌、铜这7 类营养素的摄入量,观察组均较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营养素摄入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222,p < 0.05;t =-1.0165,p < 0.05;t = -1.2695,P < 0.05;t = -1.3655,p < 0.05;t =-1.2715,p < 0.05;t = -0.9155,p < 0.05;t = -1.063,p < 0.05);两组间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膳食营养素的单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利用营养素计算器的换算,对营养素因素摄入量进行单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得出影响ADHD的因素。结果显示:蛋白质、磷、钾、钙、镁、锌、铜这7 种营养素是影响ADHD的因素,与ADHD的关系均呈负相关。

(3)营养素的多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对以有统计学意义的7 种营养素进行多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可以得出:蛋白质、磷、钾、钙、锌、铜这6 种营养素被剔除,剩下元素镁是影响ADHD的因素,元素镁是ADHD的保护因素,与ADHD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4)比较各种食物摄入量:把调查的食物根据其性质可分类为谷物、禽类、水果等26 类,两组间儿童的食物摄入量比较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观察组儿童的水生蔬菜、禽类、其他牲畜类这3 类食物的摄入量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蔬菜、禽类、其他牲畜的摄入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121,p < 0.05;t= -1.012,p < 0.05;t = -1.175,p < 0.05);两组间其他各类食物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单因素条件回归分析:把归类的26类食物摄入量,采用单因素条件分析,得出各类食物对ADHD的影响因素。实验显示:水生蔬菜、禽类这2 类食物是ADHD的保护因素,与ADHD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6)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多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对以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2 类食物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禽类是ADHD的保护因素,与ADHD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7)两组儿童食物摄入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观察两组间日常食物摄入量。 结果呈现:观察组儿童食物中豆浆、赤小豆、牛腩、鸡肉、奶油、这5 类食物的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儿童的食物摄入量。两组间的豆浆、赤小豆、牛腩、鸡肉、奶油这5 类食物摄入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食物的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8)各类食物的单因素条件回归分析:把调查的食物摄入量,采用单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得出影响ADHD的因素。 显示:赤小豆、牛腩、奶油、鸡肉这4 种食物是影响ADHD的因素,与ADHD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9)各类食物的多因素条件回归分析:对以上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4 种食物进行多因素条件分析,得出对ADHD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赤小豆这种食物是ADHD的影响因素,是ADHD的保护因素,与ADHD呈负相关(p < 0.05)。

3 讨论与对策

3.1 讨论

本研究合并数据表明ADHD异常率男生高于女生,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也符合以往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品行问题(58.723%)、学习问题(53.689%)、冲动—多动(47.900%)、多动指数(41.551%)所占的总比例较高,身心问题(33.723%)、焦虑(13.579%)所占的总体不大。可见,品行、学习、冲动—多动、多动是ADHD症状中最常见的伴随原因,而身心与焦虑问题有可能是继发性问题。

本研究通过膳食调查进一步对ADHD的膳食营养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发现,ADHD观察组儿童的蛋白质、钙、钾、镁、磷、锌、铜的摄入量总体低于对照组儿童的摄入量。蛋白质缺乏时,会影响脑细胞的形成,使脑细胞总数减少或脑细胞变小,不仅导致机体生长发育迟缓,而且学习能力会下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涣散,容易出现疲劳、贫血,易于感染疾病且恢复缓慢的症状。锌是机体内重要的微量营养素,锌原子对含锌酶的活性起到关键的作用。缺锌对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是一种必需的元素。钾不仅能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而且参与能量代谢以及支撑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作为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元素,镁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维持机体骨骼生长和神经、肌肉的兴奋性。镁元素能够对人体的神经肌肉起到镇静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元素镁是ADHD的保护因素,镁元素缺乏与ADHD的发病有关联。镁和钾二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不仅能维持正常细胞中钾的含量,而且起到保护钾元素的作用。铜元素缺乏可导致神经元减少,神经系统功能异常,脑萎缩等症状。膳食中的营养是多方面的,本研究结果显示禽类和赤小豆是ADHD的保护因素,究竟哪一个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2 对策

学龄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营养状况是保证实现遗传所决定的生长潜力能否实现的基础。由于必须由食物外源性获得天然食物较为缺乏的微量营养素,这使得它来源受限;学龄前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消化功能不成熟导致对食物的偏爱程度不同甚至挑食,这是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重要原因。

食结构不合理,可能是影响学龄前儿童骨骼、智力的发育,应被高度重视。教育部门应下达指令要求学校重点引导学生对健康营养知识与不良饮食行为的转化,通过家长会议、发放宣传资料、校园短信群等形式,向学生家长传授食品安全、营养科普内容,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为一体、自上而下共同关注、关心学生膳食营养均衡工作的良好环境,给他们提供一个真正有助于生长发育的健康饮食习惯。

摘要:本研究项目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和膳食营养回顾表进行调查,在2014年9月份开始对肇庆市三所小学一、二、三年级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儿童膳食营养与学习行为障碍相关性,为今后的儿童膳食营养干预提供参考。

关键词:膳食,膳食营养,学习行为障碍

参考文献

[1]Todd RD,Neum an RJ Gene-envionment interac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bined type ADHD:evidence for a synapse-based model[J].American Joumal of Medical Genetics Part B(Neuropsychiatry Genetics),2007,144B:971-975.

[2]苏林雁,李雪荣,黄春香.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杂志,2001.9(4):241-243.

行为相关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省内两所公立幼儿园的幼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31人(37%),女孩52人(73%);3-4岁组27人(33%),5岁组22人(27%),6岁组33人(40%);幼儿为独生者31人(37%),非独生者52人(73%)。其中母亲≤30岁组28人(34%),31-35岁组26人(31%),≥36岁组29人(35%);母亲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有19人(23%),高中学历的有16人(19%),大专学历的有20人(24%),本科及以上学历的28人(34%)。

1.2 工具

1.2.1 母亲人格问卷

本研究采用的母亲人格问卷是侯林修订的大五人格问卷,问卷五个维度依次为神经质、外倾性、经验开放性、认真性和宜人性。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证明此问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内部一致性以及较好的内容效度。新修订的人格问卷中的神经质采用正向计分,经验开放性、认真性、外倾性和宜人性采用反向计分。

1.2.2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

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包括一般健康行为和行为问题两方面。问卷将行为问题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时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问卷将这类问题称为“A行为”(即违纪行为或称反社会行为)。第二类包括肚子疼和呕吐、经常烦恼,对许多事情都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问卷把这类问题称为“N行为”(即神经症行为)。问卷评分均分为三级:从来没有这种情况;有时有,或每周不到一次,或症状轻微;症状严重或经常出现,或至少每周一次。

1.3 方法

整群抽取这两所幼儿园的幼儿,由幼儿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向幼儿母亲发放问卷,共发放180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回收率46%。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处理。母亲人格在不同年龄和不同学历上、幼儿行为在不同年龄上的差异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幼儿行为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母亲人格与幼儿A行为、N行为、一般健康行为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斯皮尔曼积差相关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母亲人格维度的差异检验结果

2.1.1 母亲的开放性在不同年龄组的差异显著

母亲人格维度在不同年龄组上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Bonferroni两两比较得出31-35岁年龄组母亲的经验开放性显著低于≥36岁年龄组的母亲(P<0.05);母亲的神经质、认真性、外倾性、宜人性在不同年龄组差异不显著(见表1)。

2.1.2 母亲的开放性、外倾性在不同学历上的差异显著

不同学历的母亲人格维度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学历的母亲在开放性、外倾性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采用Bonferroni两两比较得出初中组母亲的开放性、外倾性显著高于本科组母亲(P<0.05),母亲的神经质、认真性和宜人性在不同学历上的差异不显著(见表2)。

2.2 幼儿行为维度的差异检验结果

幼儿行为问题维度在性别、年龄、是否独生上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幼儿行为各维度在性别、年龄、是否独生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3 母亲人格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结果

分别对母亲人格、幼儿行为进行两两变量相关分析,计算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以此来考察母亲人格与幼儿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母亲的神经质与幼儿行为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2,P<0.05),与幼儿一般健康行为的分数成显著正相关(r=0.24,P<0.05);母亲的外倾性与A行为成显著正相关(r=0.25,P<005)母亲的宜人性与A行为也成显著正相关(r=0.23,P<0.05)(见表3)。

3 讨论与建议

3.1 母亲人格的基本情况

3.1.1 不同年龄母亲人格各维度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31~35岁年龄组母亲在开放性上优于≥36岁年龄组(P<0.05),这应该是因为后者一方面正处于中年时期,工作压力大,个体开始感到压抑、呆滞和紧迫感;家中老人年龄较大,不能再帮助她们做家务、照顾孩子,反而更可能需要后者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再照顾老人,因此很多生活琐事可能使得她们压抑、迟钝,表现为较差的开放性。

3.1.2 不同学历母亲人格各维度的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组母亲的开放性、外倾性显著高于本科组母亲(P<0.05),母亲的神经质、认真性和宜人性在不同学历上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本科母亲与初中母亲受教育程度不同,前者的知识水平高于后者,而且前者有机会在高中、大学认识更多的人、接触更多不同的观点,她们有大量的词汇知识,更加自信和健谈,表现为较强的经验开放性和外倾性。这与侯林的研究结果一致。

3.2 幼儿行为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幼儿行为各维度在性别、年龄、是否独生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上,很多研究都表明,问题行为的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在学业不适、攻击行为和违纪行为这些外倾行为上男生都显著高于女生,但在神经质、退缩行为和考试焦虑这些内倾问题上女生都显著高于男生。在年龄上,本研究与崔丽霞等对北京中学生的研究结果不一致,而与张迪等对沈阳市2473名小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在是否独生方面,没有发现前人研究结果,无法得知本研究结果的更多意义。

3.3 母亲人格与幼儿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母亲的神经质与幼儿行为总分呈显著正相关,与一般健康行为的分数成显著正相关;母亲的外倾性、宜人性与A行为成显著正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母亲的神经质与一般健康行为的分数成显著正相关。原因应该为神经质水平高的母亲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验到忧伤,情绪容易波动,一方面,这样的母亲其孩子可能遗传这种特质;另一方面,根据幼儿模仿的特点,幼儿可能会去模仿母亲的各种表情、行为举止,更何况情绪是会传染的,这样也可能造成幼儿容易忧伤、紧张和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威胁其生理健康,导致生理疾病,出现较多的健康行为问题。

其次,母亲的外倾性、宜人性与A行为成显著正相关。外倾性、宜人性较强的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活跃、健谈、乐观、待人友好,受遗传因素和幼儿模仿的影响[7],幼儿也会拥有这些特质,不易出现反社会行为,表现较多的亲社会行为。

综上所述,作为幼儿的母亲,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完善自身人格,试着学习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拥有健康人格的母亲会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传递更多的正面情绪,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摘要:目的:研究母亲人格与幼儿行为问题的相关性,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提供有利依据。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大五人格问卷对幼儿园的幼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结果:(1)母亲的经验开放性具有年龄差异性(P<0.05);不同学历的母亲在开放性、外倾性方面差异均显著(P<0.05);母亲的神经质与幼儿一般健康行为的分数成显著正相关(P<0.05);母亲的外倾性、宜人性与幼儿A行为分数成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应从人格因素入手,加强对幼儿母亲的心理健康教育,以降低幼儿问题行为的发生。母亲应完善自身人格,调整自身行为,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母亲人格,幼儿,行为问题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40.

[2]侯林.母亲人格与5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D].2009.

[3]徐东.家庭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J].兰州学刊,2008,(4):199-201.

[4]魏燕.幼儿问题行为的家庭原因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06):71-73.

[5]宣煦,梁志中.Rutter行为量表父母及教师问卷在小学生中应用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8,(11):1002-1005.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5.

[7]侯林.母亲人格与5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7.

行为相关 篇10

关键词:职校学生,不良行为,原因

一、学生不良行为的类型及严重的危害性

不良行为一般是指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阻碍学生智力发展,给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在大学扩招,“普高热”持续不减的背景下,经过教育体制的筛选,大量在初中阶段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涌入了中职学校,给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我根据在职业学校担任了多年班主任的教育工作的经验,将中职学生常见的不良行为分为三类:(1)厌学。中职学生厌学现象非常普遍。比如上课睡觉或心不在焉,自习课吵闹,对作业置之不理,课余时间不复习,考试交白卷,实验课上嬉戏,实践课不积极,等等;(2)违纪。中职学生的违纪现象也相当普遍。比如旷课、迟到、早退、毁坏公物、顶撞教师、屡犯课堂常规、打架、吸烟、喝酒、赌博、沉溺网吧,等等;(3)不良性格特征。中职学生常表现出来的不良性格特征有:任性、偏执、狭隘、自私、懒散、冷漠、自卑、忧郁、惟我独尊,等等。

这些不良行为对学生本人还有对学校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影响:

1. 对学生本人而言。

这些不良行为使他们对学习、对生活都有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实训、考试只是走走过场,上课讲话甚至睡觉,实训课可以逃课、考试从拿到考卷名字不写就开始睡觉……最终带来的后果就是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实在是没意思, 早早就辍学;还有部分学生出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在学校继续混下去, 而最终也因为没有顺利地完成学业拿不到毕业证;甚至有的学生因为种种的不良行为屡屡违反学校的教育常规而被学校开除。

2. 对老师和学校而言。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的挫折感经常溢于言表,表现出或多或少的职业倦怠迹象。

这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上课像赶集一样,教学过程几乎成了走一个过场,使那些想听想学的同学也听不进、学不进。下课后整个校园因为部分学生的原因嘈杂无比。学校需要加大监管的力度,课间管理、宿舍管理、放学秩序维持,等等,大大增加了学校管理的成本。

二、探究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及案例

中职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既有家庭、同辈群体、学校、成人社会的影响,又与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有关。

1.家庭教育的欠缺。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与子女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有很大的相关性。父母离异、父母有一方死亡、或者存在养父养母,这样的家庭往往会使学生形成冷淡、自卑、孤僻的性格,或者是叛逆、粗暴、敌意等行为倾向。有的父母经常为一点小事争吵,对子女放任自流,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与不良行为。有的家庭是由于教育能力有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者父母忙于谋生,在子女身上投入的时间不够,或者过于溺爱、娇惯、袒护等,这些都很容易导致子女不良行为的产生。

我班有一位范同学,其父母在初三那年离异,母亲因此去了外地工作,父亲也在外工作,只有双休才能回家。范同学也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对于父母的离异甚至不知情,只是知道已经有两年的时间没见过母亲。孩子的内心有一种被父母遗弃的感觉,整个初三一年范同学都是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学习和生活,以致初中毕业仅考了300多分。进入我班后,虽然已经经过近一年的时间,但他似乎还没有从父母离异的阴影中走出来。几次和他因为学习的问题谈过心,他都表示出对学习的无所谓,甚至流露出父母遗弃自己,自己已经没有希望的感觉。在此后的一年多的时间中,无论老师和他爷爷奶奶做了多少的思想工作,他还是一味地放任自流:厌学、早恋。更觉得可悲的是学校多次和他的父亲联系,希望他能配合学校的教育,可这位父亲还是没能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义务。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确实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往往存在不良行为的问题学生,主要是受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的影响。

2.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社会环境影响,主要指电视电影媒体中某些镜头不适合青少年观看,如格调低下的爱情戏、暴力、枪拼等,对学生刺激性较大;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多多少少也会让学生受到传染,如赌博活动,一些游手好闲无业青年的滋事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问题忽视不得。

(1)其中比较重要的不良影响还在于不良朋友的诱使、教唆、威胁。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同龄人的依赖性增强,对同龄人群体的归属感也增强。他们总是选择兴趣、爱好、性格、观念等相近的人作朋友,愿意与同龄朋友一起商量属于他们自己的事情,希望相互谅解、关心、同情和支持,从这样的交往中获得多方面的心理满足,特别是当他们得不到父母、教师等成年人理解时,他们对同龄朋友和同龄群体的依赖性更为加重,他们十分看重这样的友谊,渴望从同龄群体中得到温暖,服从群体的要求。因此,当同龄群体中有人提出一项建议时,即使自己不十分同意和情愿,也会因为顾忌友谊、哥们义气,在群体归属感的驱使下,遵从这个决议。

我班的邵同学就有着类似的情形。邵同学在初中时就因为打群架已经在公安机关备案。进入我们学校之后,邵同学父母也一再和我打招呼要特别关注这个孩子。在刚开学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特别关注他,但这个同学在这段时间里给我的印象就是学习认真、遵守纪律、听从老师的教导,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任何的不良行为的迹象。但仅仅就是这刚开学的一个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麻烦就接二连三地到来,仅仅就在十月份的一个月时间里,他就两次打群架。在学校调查此事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这两次打架,他都不是因为自身的原因,究其原因就是帮“朋友”的忙。这也让我能体会到为什么他父母在开学之初就要我特别关注的缘故。在刚开学的一个短暂时间段内,他是在适应这个新的环境,而过了这个适应期,他的交际面在逐渐扩大,其中不乏有些行为不良的学生。在这些不良朋友的驱使下,邵同学顾忌友谊、哥们义气,就出现了连续打架的情形。

(2)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网络泛滥带来的不利影响。网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不利的影响,很多自制力不强的学生被网络游戏、网恋、色情文学、色情电影所迷惑,常常会引发旷课、夜不归宿、离校出走等行为,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管理,有的甚至造成恶性事故。

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近年来文化市场混乱不堪,各种恐怖、凶杀、色情的书刊、影碟、录像等非法出版物泛滥成灾,宣传了一些“拳头”加“枕头”的内容,这些低级庸俗的大众传媒腐蚀了广大学生的心灵,为学校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设置了较大障碍。

3.学生自身的生理性因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人性格和行为的因素除了环境因素外,还与人的生理因素密切相关。生理性因素主要包括遗传、体格与体型、性别等。

类似我班一位丁同学,这位同学从外表看是一位内敛、乖巧的学生。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同学却把学校宿舍的整个一层楼面的五个消防指示灯全部踢坏。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个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是他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什么不满吗?还是他有什么看不开的事情需要发泄?无奈之下我们通知家长到校解决这个问题。让我更想不到的是, 父亲到校后看到我的第一句话竟是“你们学校到底对我孩子做了什么,让他会有这种举动”。而后父亲在系部办公室大吵大闹,在其母亲的再三劝阻之下才稍有平息。经过学生母亲的介绍,孩子的父亲此种现象比较常见,无缘无故会大发脾气甚至对家人大打出手,事后又会为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至此我也没有再向丁同学询问破坏学校公物的动机。可见,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不良行为就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而形成的。

三、中职生不良行为的预防

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就决定了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预防和矫正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及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以下仅从教师角度谈谈预防中职学生不良行为的办法。

把学生不良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教师应善于抓住和发现学生不良行为的征兆,把学生的不良行为消除于萌芽状态。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特别是父母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及学生平时的生活状况。先从源头上了解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

用真心感化学生。教师要消除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的排斥态度,并且要相信他们的不良行为通过适当的教育措施是可以矫正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需要了解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根源,这样才能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通过真心使他们得以感化矫正。

多进行家校联系,联合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但孩子最多的时间却是在学校。进行家校联系将学生的在校动态反映给家长,或是家长将学生在家表现告知老师,这样学校和家长就可以共同关注学生,避免出现教育的真空时间,更加有利于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研究.2007, (6) .

[2]职校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调查与思考.新闻排行——现代职教网.

行为相关 篇11

[关键词] 孕妇;孕期健康教育;母乳喂养

乳汁是一种由乳腺分泌的含有不同比例的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的略带黄色或白色的液体,既方便又经济,不仅可提高婴儿免疫力,有助于婴儿消化吸收,而且可减少妇女乳腺癌的发生率,减少产后阴道出血以及促进宫缩。爱婴行动包括对孕期妇女进行健康教育,以最大范围和程度的帮助孕妇了解并熟知哺乳相关知识,从而促进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构建正确的哺乳理念,提高母乳喂养率。为了普及孕产妇的婴儿喂养知识,推广母乳喂养,提高产后母乳喂养婴儿的概率,在孕妇自愿的前提下,本研究对100例孕妇进行孕期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孕妇100例,年龄21-44岁;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32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49例,无孕妇为文盲;妊娠情况:全部孕妇均孕0次。

1.2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门诊的妊娠妇女100例,培训前对全部孕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调查及测试。分别于妊娠早、中、晚三期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孕晚期培训结束后再对孕妇实施问卷调查,分析孕妇在健康教育前后的母乳喂养掌握、认知情况。培训内容:由临床经验丰富、高年资的妇产科医护人员指导孕期营养,孕期、分娩、产褥妊娠前后的保健知识,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养育等专题讲座,此外,孕期疾病的处理讲座,主要有胎膜早破、脐带缠绕、双胎妊娠、乙肝病毒携带者妊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授课新式多样,有落实行动、实地示教、资料宣教、口头教育,同时配合幻灯片进行授课,培训内容易懂、通俗、生动。培训进展期间不断听取并采纳孕妇的反馈及建议,改进上课内容,增加课程范围,获得孕妇的信赖。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100例孕妇健康教育前后掌握母乳喂养知识的情况,培训后孕妇母乳喂养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培训前,两次测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孕妇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注:培训前后各方面了解情况差异(P<0.05)

3 讨论

婴儿的科学喂养可通过对孕期妇女开展健康教育而得到普及。孕期通过对母乳喂养知识的学习,并通过角色扮演、看录像、示范等,使孕妇对母乳喂养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有关母乳喂养的错误认识得到了有效地纠正[1],增强孕妇及家属对于母乳喂养的信心,使母乳喂养的观念得到强化,从而增加乳汁分泌,提升产后母乳喂养的概率。医护人员的喂养理念、知识需不断的进行更新具备较好的耐心,较高的责任心,详细的将母乳喂养的优势告知孕期妇女及家属。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向孕妇及家属详细描述整个妊娠过程可能会发生的心理变化,特别是丈夫应承担多数责任,使孕妇的营养和心理得到充足的保障和准备,及时纠正乳头内陷或扁平[2],熟悉乳房相关的护理知识。

护理人员需尽量使用劝说性、鼓励性、安慰性的话语与孕妇进行沟通,使孕妇在言语中感受到人文气息。文化层次高的孕妇,知识接受能力强,相关知识在培训前已经有过了解,对此类孕妇,挤奶方法、哺乳姿势等技术指导是重点[3];文化水平不高的孕妇,接受知识的水平稍差,可对其进行多次健康教育,使其错误的观念得到更新,一般的观念得到加强。健康教育时可向孕妇介绍哺乳成功的产妇的经验,增强其母乳喂养的决心。大部分身体健康的孕妇皆可正常哺乳掌握正确,但哺乳成功则需产妇的身心健康条件都做好准备,故要确保孕产妇的哺乳技巧,做好按需哺乳、尽早开奶、乳房保健工作,提高机体抵抗能力,充足睡眠,身心愉快,合理营养等。指导产妇在母婴分离时怎样持续分泌乳汁,以防乳房充盈及肿胀现象[4],若发生需及时早期处理。为维持乳汁持续分泌,应指导产妇多食汤水及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母乳喂养意识观念形成后,孕妇才会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对母乳喂养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孕期健康教育还可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最大程度的确保母婴平安。本研究结果表明,孕期妇女经过正规的孕期健康教育,掌握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程度显著优于未实施健康教育前的掌握情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杰敏,李伟丽,沈曲,等.孕妇对母乳喂养自信心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464-467.

[2]刘一心,黄荣彬,姜海萍,等.深圳市母乳喂养现状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74.

[3]孙聪颖.婴幼儿喂养知识现状及健康教育[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029.

行为相关 篇1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鞍山市铁东区3个街道办的9个居委会所辖的居民为调查对象, 共调查360名居民, 收回有效问卷360份。其中男性180人, 女性180人;居民年龄范围为14~59岁, 分3个年龄锻:14~18岁、19~39岁、40~59岁各120人。

1.2 方法

由鞍山市健康教育所组织市区医院专业人员经统一培训后进行, 采用机械抽样的方法在3个街道中各抽取3个居委会, 在居委会的辖区内采用机械抽样的方法各抽取40人进行调查。问卷设计参照《预防艾滋病公众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操作手册》、结合鞍山市设计情况自行设计而成。内容包括: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等共5项。问卷无记名, 采取一对一的方法上门进行调查, 不予任何提示, 当场收卷, 调查数据输入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居民预防艾滋病一般知识回答情况 (见表1) 。

2.2 不同年龄段人群对艾滋病的预防措施回答情况 (见表2) 。

调查还显示, 男性回答正确率74.40%, 女性回答正确率77.60%, 男性与女性之间无显著差异。

2.3 居民对艾滋病的态度和行为调查情况 (见表3) 。

2.4 居民艾滋病知识来源居民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电影等大众传媒, 所占比例依次为:电视、广播、网络 (87.36%) ;报纸、杂志、书籍 (79.20%) ;讲座、咨询、健康教育课 (55.61%) ;宣传单、小册子 (34.60%) ;朋友、同伴宣传 (23.75%) 。

3 讨论

上一篇:冷轧带钢轧机下一篇:问题导向学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