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应用

2024-10-19

相关应用(共12篇)

相关应用 篇1

1 NAT技术简介

NAT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网络地址转换。其使用环境通常是两个不同网段的网络, 它们之间需要实现访问, 那么就可以通过NAT进行地址转换实现访问。例如现在普遍使用最多的情况就是内网中有多台主机, 但只能通过一个合法外网IP地址访问外网资源, 使用NAT技术就可以解决。当然如果外网要访问内网中的资源, 也可以通过相应的NAT技术来实现。

NAT的作用主要就是:一就是安全方面, 通过NAT转换后不让外网用户了解掌握到内部网络的结构、地址等情况, 起到防范作用。二就是公网IP地址资源方面, 当内网主机较多时, 如果一台主机一个公网IP就显得浪费, 通过NAT技术可实现多台内网主机共用一个外网IP地址就可以访问INTERNET, 以缓解当前公网IP地址短缺的情况。

2 实现NAT的方法

在路由中实现NAT常见有:静态NAT、动态地址NAT和复用动态 (端口多路复用) 地址转换三种技术方法, 具体要分析网络与使用环境而选择。

2.1 静态NAT

静态NAT是一对一的IP地址转换方式。就是将内网中某一台主机的IP地址转换成外网中某一个固定的IP地址。使用这种方法当多台内网主机要访问外网时, 就要一对一做转换, 需要内网IP地址与外网IP数量相同才能实现。

如图1所示, 静态NAT就是将内网中具体IP地址为192.168.0.1转换成外网中IP地址202.16.100.11, 它们之间是一对一的转换关系。例如, 内网中IP地址为192.168.0.1主机中建立了Web服务器、E-mail服务器、FTP服务器等, 如果这些服务也想对外网用户进行开放, 则就可以通过静态NAT实现, 当外网用户访问202.16.100.11地址时等同于直接访问内网中的主机。

以下就以神州数码DCR-2626按图1中参数列出关键配置, 实现NAT的静态转换。

如果内网是一台WEB服务器, 要实现外网也可以访问内网中的网站, 就需要将上述的一行配置内容换成下列一行就可。

这样配置生效后, 外网用户访问HTTP://202.16.100.11就可以使用内网192.168.0.1主机WEB服务器的资源了。如果内网中还存在多个WEB网站, 但只有一个合法的外网IP地址, 则可以通过改变端口号来处理, 如下配置:

通过上行配置, 可以实现内部网络中其他WEB服务NAT转换。外网用户HTTP://202.16.100.11:8080就可以使用内网192.168.0.2主机WEB服务器的资源了。

2.2 动态NAT

动态NAT是多对多的转换方式, 与静态NAT不同就是具有多个外网IP地址可提供给内网转换。它先将一些可供转换的外网IP组织起来, 也就是建立地址池, 然后当某台内网主机需要访问外网时就从地址池中选择一个还没有被占用的外网IP进行转换, 当内网主机访问完成后就归还该外网IP, 接下来如果有其他内网主机要使用时就可以再次使用此外网IP。这种方法允许合法IP地址数少于主机数。

如图2所示, 当IP地址为192.168.0.22的内网主机要访问外网时, 先从地址池中选择还没有被使用的外网IP地址202.16.100.11, 再通过NAT实现转换。从上述原理中, 其实动态NAT也可以理解成是内网IP地址与合法外网IP地址进行一对一的转换, 但是动态NAT是从地址池中动态地选择一个未使用的地址对内网IP地址进行转换。该方法也可以节省一定的合法IP地址, 所以该方法常常被使用。

以下就以神州数码DCR-2626为例, 以图2的连接实现动态NAT, 列出关键配置。

2.3 复用动态NAT (PNAT)

复用动态NAT又称端口多路复用技术, 也称为PNAT, 可以理解成是一种多对一的转换方式。PNAT技术是通过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 它可将多个内网IP地址映射为一个外网IP地址, 使用不同的端口来区分所对应的各个不同的内网IP地址。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全部内网主机通过共享一个外网IP地址就可以实现外网资源访问, 大大节省外网IP地址资源, 但此方法有可能引起信道一定拥塞。

如图3所示, 内网192.168.0.0/24网段中, 任何主机如果要访问外网资源, PNAT可以实现都将这些内网IP都转换成202.16.100.11外网IP访问外网资源。

以下就以神州数码DCR-2626为例, 按图3的拓扑, 列出关键配置, 实现PNAT。

3 验证NAT转换

配置好相对应的NAT后, 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对NAT进行验证:

3.1 查看协议状态

显示出转换后的IP信息, 也就是显示当前的NAT转换统计的情况。不过要注意, 在查看之前请先让内网用户与外网进行通信, 以保证有数据通过而进行转换, 才能正确验证出相关NAT转换有没有正常工作。

3.2 查看当前存在的转换

如果能显示出内网IP与外网IP的转换, 就证明NAT转换成功。

3.3 调试NAT

debug ip nat

通过信息可以看到转换的包信息, 如果可以显示出内网与外网数据包的转换情况, 则证实NAT工作正常。

摘要:分析NAT技术中静态NAT、动态地址NAT和复用动态地址转换三种技术基本知识。利用实际例子分析三种NAT的使用, 并给出具体操作方法。给出验证NAT是否成功的方法。

关键词:NAT,静态NAT,动态NAT,复用动态NAT,验证NAT

参考文献

[1]朱红星.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技师) [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11.

[2]蒲卫, 吴豪.网络组建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3]雷震甲, 吴晓葵, 严体华.网络工程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相关应用 篇2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一切成为商品,连其社会领域及政治领域也商品化,因而市场营销原理与方法亦应用于这些领域,如将市场营销方法应用于大学、医院、博物馆及政府政策的推行等社会领域中;又如法国政府应用市场营销原则与方法了解公众对政府废除死刑及扩大欧洲共同体的看法,根据公众不同的政见进行市场细分,然后采用广告宣传去影响或改变公众对政府政策的反对态度;再如西方国家政党及政治候选人应用市场营销方法对选民进行市场细分,对选民进行广告宣传,争取选民投票支持。市场营销的应用还从国内扩展至国际市场。与市场营销学应用范围的扩大相适应,市场营销学从基础市场营销学扩展为工业市场营销学、服务市场营销学、社会市场营销学、政治市场营销学及国际市场营销学。

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经营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一门交叉学科、应用学与原理性学科。从科学性质方面分析,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综合性与交叉性

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内容要涉及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决策学、商品学、价格学、法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审计学、会计学、管理学、金融学、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因此,它具有综合性与交叉性的特点。

(2)实践性与应用性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能够直接指导企业市场经营实践的应用性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

(3)管理性与经营性

从科学归属上来说,市场营销学属于广义的管理类学科,准确地说,它属于经营学的范畴。它与偏重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狭义的管理学最本质的区别是其市场经营性。

(4)基础性与原理性

市场营销学中所介绍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反映一般规律、解决一般问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可以说,只要产生交换关系的领域,就会有市场营销学的运用。市场营销学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目前在不同的领域,逐步又建立起一些以市场营销学为基础的专业市场营销分支学科,如服务市场营销学、旅游市场营销学、铁路运输市场营销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学、保险市场营销学、医药市场营销学、电子产品市场营销学、地点营销学、高校营销学、政府市场营销学或其他非营利组织市场营销学等。因此,学市场营销学,在解决一些具体的专业性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一些专业的市场营销理论。

(5)科学性与艺术性

从市场营销的实践应用来说,市场营销具有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市场营销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是可以熟练掌握与操作的,但是,它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即使把营销知识背诵得”滚瓜烂熟”,也未必一定能够取得很好的营销业绩。

海难救助中相关标准合同的应用 篇3

本文在分析海难救助相关国际公约和国内海事法律条款的基础上,围绕我国海上救助现状,就救助方救助合同选择、报酬确定和能否实现的话题提出看法。

关键词:海难救助 救助标准合同 应用

1 构成海难救助的条件

海难救助(Salvage at Sea),又称海上救助,是指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和客货运费的全部或部分由外来力量对其进行救助的行为,而不论这种行为发生在任何水域。是海上运输中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也是海商法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根据这一种制度,救助人如能成功地使遇险财产脱离危险,即有权请求报酬,这一点为陆上任何救助行为所不具有的。为了鼓励海上救助,振兴航海贸易,从中世纪起,欧洲各国开始海上救助的立法活动。海难救助法律制度以公平、公共利益和鼓励救助为基本原则,以确定救助报酬为核心内容。广义上的救助包括对人的救助,也包括对物的救助;而本文主要是讨论狭义上的救助,仅限于对船舶、货物、海洋环境和海上财产的救助。

我国《海商法》对海难救助作如下定义:“海难救助是指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对遇险船舶和其他财产进行的救助”。原则上讲,任何有效的、使遇难船舶和货物脱离危险的服务都是一种救助,但并非都可以构成海难救助,海难救助的形成必须满足一些必要条件。传统的海事法律观念认为救助成立有四个条件:

1) 必须是海上财产遭遇危险;

2) 救助人必须是完全没有救助义务的第三人;

3) 救助人对船舶和财产的救助出于自愿,而非合同或者法律上的义务,同时,被救助人接受救助也是自愿;

4) 救助必须成功,要有效果(另有约定的除外)。

而从《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实施后,第4个要件“救助必须有效”已经不能成立,没有效果只是没有报酬请求权,海难救助的事实仍然客观存在,救助的法律关系已经发生,《国际救助公约》中特别补偿条款不需要以效果为要件。

2 海难拖带救助合同种类及特点

合同救助是海上救助中运用的最为广泛的一种救助形式,在海难救助的法律关系中,往往涉及不同国籍的船舶和利害关系人,救助人和被救助人之间一般根据海上财产所遭遇的不同危险性质和程度,约定提供各种方式的救助作业并商定应付的救助报酬,这就出现了不同类型、不同报酬条件的救助合同。根据合同的标的和报酬的性质,即以实用海难救助法律作用划分合同性质为标准,救助合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2.1“无效果—无报酬”合同

“无效果无报酬”(No Cure No Pay),在海难救助中是一条古老而被广泛适用于海难救助的原则,早在《1910年国际海难救助公约》中就已经确立其地位。即请求救助报酬应该以船舶或货物的全部或部分获救为前提条件。这一原则已为世界各国的救助立法所普遍接受。1908年,由英国劳合社制定的“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合同标准格式正式问世,并广为流行。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救助合同是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 of Shipping) “劳氏救助合同标准格式”(Lloyd’s Standard Form of Salvage Agreement, 简称LOF)其在国际上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和使用;除LOF格式外,德国的“汉堡标准格式”;日本JSE标准救助合同即日本船舶交易所(JSW)文书委员会专用“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合同;我国的“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1994)标准格式(北京格式)”都与LOF合同极为相似。

无论是《1910年救助公约》、《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还是我国《海商法》,都确立了海难救助中的两项基本原则:“救助方对遇险的船舶和其他财产的救助,取得效果的,有权获得救助报酬;救助未取得效果的,除本法第182条或者其他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无权获得救助款项”。(《海商法》第179条)即“无效果、无报酬”原则。“救助报酬不得超过船舶和其他财产的获救价值。”(《海商法》第180条第2款)。要正确理解这一原则关键是弄清“效果”的真正含义。这里所说的取得效果并非是说一定要使财产全部获救,而是只要取得一些有益的成果(useful result)即可。《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从鼓励救助人的角度增加了“特殊补偿条款”,打破了“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束缚。《89年救助公约》规定,当船舶或船上货物对环境污染构成威胁的时候,救助人对其进行了救助作业,救助无效果或效果不明显,且未能减轻或防止环境污损,救助人所获得的报酬少于其所支出费用的时候,救助人有权获得相当于该救助费用的特殊补偿。如果在救助作业的同时防止或减轻了环境污损,特殊补偿可增加到救助人所花费用的130%,甚至200%。这一规定旨在倡导救助人为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染做出不懈的努力。这并非对“无效果,无报酬”原则进行了否定,而是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合同中,救助人应尽最大努力救助遇险船舶、船上货物、运费、燃料、物料和任何其他财产,尽最大努力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伤害,并将获救财产送至合同注明的或者签订合同后双方商定的安全地点。在救助作业过程中,救助方在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寻求其他救助方援助;当被救助方合理地要求其他救助方参与救助作业时,救助方应接受此种要求,但要求不合理,原救助方的救助报酬金额不影响。(《海商法》第177条),救助人无论是对财产的救助,还是为防止或者减少环境污染损害的救助,都应“尽最大努力”并应具备应有的谨慎,在救助作业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可能的合理措施。

在海难救助中,大多数情况下救助方到达救助现场前对被救船舶和货物的实际遇险情况不明确,且对未来作业难度、内容、时间等因素无法预期,建议采取“无效果、无报酬”合同。救助方在救助作业完成后,通过提交救助过程产生的实际消耗和取得的救助效果等资料,双方协商或通过海事仲裁,裁定最终的救助报酬。

nlc202309051612

2.2日租式救助合同

日租式救助合同类似于“定期租船合同”,这种合同又称为雇佣救助合同或实际费用救助合同,是一种劳务合同(a contract for services)。救助人根据海上遇险财产所有人的请求,以提供海上劳务的形式所提供的救助服务。日租式救助是提供一般性劳务为标的,不论救助是否成功,被救助方都应向救助方支付救助费用。该合同原则是人们在长期海难救助实践中归结出来的,在被救助方和救助方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日租式救助合同通常用于比较简单的救助活动,当船舶遇到的海难情况不是那么急迫和严重的时候,船舶所有人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有效的营救方案,多半会选择雇佣救助的方式,例如,协助搁浅船舶脱浅、在正常海况下为机械故障船舶拖带、为遭遇某种海上危险的船舶护航等。

国际上日租式救助合同于1985年由波罗的海国际航运理事会首次发布的“波罗的海和国际海事协会国际海上拖航合同(日租)”或“国际海上拖航合同(日租)”Recommended International Ocean Towage Agreement (Daily Hire),我们简称 TOWHIRE合同,最近合同版本也得到了及时的更新。我国类似的合同格式为《中国拖轮公司拖航合同(日租)》,当然各大型的拖轮公司也有自己的合同格式,但万变不离其宗,根据这种合同所提供的劳务,指挥权在遇险船一方,救助方只是处于从属地位。在救助过程中因救助方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少,救助费相对“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合同较低。

国际上通常认为,依据这类合同所提供的劳务仅为一般的海上服务,而不属于海难救助法所调整的对象,因而有关的司法实践应遵循民法和合同法中有关民事主体之间提供劳务的相关规定。

2.3 一揽子(承包)救助合同

“一揽子救助合同”类似上述“日租式救助合同”,不论救助是否有成效,都不影响救助人收取约定费用的权力,救助报酬在救助前双方已协商成功,并签订好承包合同。只是救助费用在救助作业前救助方与被救助方已确定“一口价”,不按照救助所用时间另行计算。此类救助合同签订条件一般是在确定了遇险标的的现场实际情况,并明确采用的救助手段,多数为拖航方式实施的救助,类似拖航合同的一种,具体合同内容可以参照“波罗的海和国际海事协会国际海上拖航合同(承包)”“Recommended International Ocean Towage Agreement (Lump Sum)”, 我们简称 TOWCON合同;《中国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拖航合同(承包)》等。

“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合同所产生的救助报酬请求权,是因救助人提供了特殊的、有效的服务,是对救助人救助行为的鼓励,只要遇险财产获救,救助人可获得的救助报酬就要比签署一般日租式救助合同的报酬要高得多。因此,一般遇到船舶海上救助,救助方更愿意签订“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合同。但在救助方和被救助方都是国内船东的情况下,国内船东对“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合同了解极少,更不愿在事后耗时耗力对救助行为进行法律诉讼或海事仲裁,所以对于国内船东来说“日租式救助合同”和“承包救助合同”是最能够接受且最常用的合同形式。

3海难救助合同的签订

“救助方与被救助方就海难救助达成协议,救助合同成立”(《海商法》第175条),“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合同是一种非要式合同,不要求按特定的形式订立,可以是书面的传真、信函、邮件等,口头的或书面和口头的混合形式,只要能证明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一致,即视为合同成立。对订立合同的时间和内容也无特殊要求,合同可以在救助作业前、救助过程中、救助作业结束后的合适时间订立。遇险船舶的船长或船舶所有人有权代表船上财产所有人签订救助合同,一般采用“LOF”或“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1994)标准格式”,双方只需要对标准格式的条款基本很少变动,填写主要船舶和救助方信息即可。

而日租式/一揽子救助合同,本身已经属于一般的海上劳务服务合同,完全按照一般合同模式完成合同签订,救助方和被救助方在救助服务实施前,救助费用的数额或计算方法经双方协商一致就可以确定,并签订好相关书面合同即作为合同成立,在合同条款中应明确作业范围、相互免责条款、责任限制条款等。为避免出现不公平,各国海商法和国际公约都规定,如果合同是在受到威胁或受威胁情况影响下签订,其条款显失公平的,或者合同约定的救助报酬与实际提供救助服务相比明显过高或过低的,只要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受理争议的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就可以判决或裁决变更救助合同,但此项变更不影响整个救助合同的效力。海难救助合同履行的流程如图1所示。

4救助报酬

海难救助行为被视为一种冒险行为,所以海难救助报酬是冒险行为的代价。政府为了鼓励救助行为,赋予救助人获得救助报酬的权利,即是对救助工作的奖励。我国《海商法》并没有对救助报酬的含义做出明确的解释,但对救助报酬的限额及费用原则做出了明确规定。根据我国《海商法》第180条的规定,确定救助报酬金额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各种因素:

1)船舶和其他获救财产的价值(不包括船员和船上旅客的获救私人物

品价值);

2)救助方在防止或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所付出的努力;

3)救助方的救助成效;

4)救助方所承担海上风险的程度;

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6)救助方使用的时间、支出的费用和遭受的损失;

7)救助方或者救助设备所冒的责任风险和其他风险;

8)救助方提供服务的及时性;

9)用于救助作业的船舶和其他设备的可用性和使用性;

10)救助设备的备用状况、效能和设备的价值。

上述9、10项主要是针对专业救助人而言的,与临时的、非专业的救助人相比,专业救助船舶造价高于普通商用货船,专业救助人注重对专业设备的收集和储备,船员平时训练成本极高,专业设备和人员都需要庞大的资金予以维护,所以专业救助人进行救助获取的报酬相对要高。

nlc202309051612

以上救助报酬的支付标准主要是以“无效果、无报酬”合同(“LOF”模板)为基础的,海上救助报酬的确定,一般由双方当事人按照实际情况协商确定,协商不成可提起诉讼或仲裁,由合同中标明的相关机构或司法机关根据上述标准确定具体数额。

在日租式/一揽子救助合同成立后,由于救助船舶的行为受雇佣关系的制约,救助行为属于正常约定的职责范围之内,不能纳入“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救助行为,救助方只能获得之前合同约定的报酬。一旦认定救助方提供的救助服务超出了之前约定的职责范围,救助方有权利要求追加救助报酬或直接要求进入“无效果、无报酬”合同。

5救助报酬的请求权

通过研究救助报酬的性质可知,救助方一旦有效实施救助,理应获得合同条款中列明的救助报酬,一般不易产生纠纷。然而,由于海上危险的特殊性,救助合同主体地位的不平等,被救助方往往急于求救,常常“不得不”答应救助方的条件,待救助作业完成后,被救助方在危险解除后反悔、不履行协议、找各种借口拒绝支付救助报酬的案例屡见不鲜,此时救助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对救助报酬进行追讨。

《海商法》第22条规定:“海难救助费的救助款项的给付请求享有船舶优先权”,也就是说救助方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约定的救助报酬,救助方有通过法院请求扣船的权利。这样救助方对设定船舶优先权的财产直接提起诉讼,扣押被起诉的财产,以迫使财产所有人应诉,或提供担保、保证金,否则法院可直接扣押船舶做出判决,强制拍卖该财产,从拍卖所得价款中优先受偿,从而有效保障救助方权益。

6结束语

由于海难救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绝大多数救助方和被救助方对相关的法律条款不了解,导致在海难事故发生后无法及时、准确选择保护自身利益的标准合同。但只要我们对各类救助标准合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就不难在复杂的海难事故发生后尽快完成合同签订步骤,使被救助方获得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为海难救助争取宝贵时间,让救助双方最终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汪淮江.海上保险法律与实务.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10;

[2]司玉琢.海商法.法律出版社.2008 年版;

[3]王欣.救捞国际标准合同.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1.12;

[4]陈海旭.海洋工程合同管理简析及实务操作.第八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文集 2014。

电网设备的相关应用问题 篇4

1 电网设备的种类

电网是由输电、变电、配电设备与辅助系统一起构成的联系发电与用电的设施、设备的总称。其中电网设备就是为完成电网的运行而存在的一系列的设备。它主要可分为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其中一次设备是在发电、输电、配电的主系统上所使用的设备。变压器、发电机、隔离开关、断路器、电力电缆、输电电路线等就是一次设备。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保护、监察和测量的设备就是二次设备。继电器、计算机、测量仪表、信号设备、自动控制设备、操作开关等, 以及为这些设备提供能量的供电装置都是二次设备。

2 电网设备的相关应用

变压器的应用为远距离输电提供了支撑。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 由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芯构成。电源端与输出端通过变压器的链接而产生新的高电压或低电压。初级线圈接电源, 次级线圈接输出端, 次级线圈的绕的越多, 输出的电压就越高, 反之就是越多。由于受地域、环境、资源的影响, 电力需要从电厂经过远距离的输送到达用户端, 而输电线路是金属材料制作的, 因此为了节约能源, 在相同功率、满足金属导线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就要尽可能的提高电压, 这样就可以降低导线中的电流, 最终实现电能损耗的降低。当到达用户端的时候, 又要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就要降低输送过来的电压。这样变压器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解决了现实中的难题。

隔离开关, 是一种在高压高压开关器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电器。它没有断流能力, 只是用于改变电路的链接, 或者使线路、设备与电源隔离。当高压设备需要需要检修时, 它就能在分闸后建立可靠的绝缘间隙, 来保护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可以接通或者断开一些小电流的电流。也可以根据电力运行的需要, 进行快速、简单的换接线路, 而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改变。同时由于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 它不能用来切断负荷电流或短路电流, 因此,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保证人身安全。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设备, 是电网质量监督检测网络的主要设备, 能够对电压偏差、频率偏差、电压波动等进行连续检测、全过程检测。由于电力系统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波动性、冲击性负荷, 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就能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要对电网电能的质量进行改善, 很好的服务于生产、生活, 就要对电能的质量做出精确的检测、分析, 为电能的改善提供一句。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 一些微处理器的应用, 使得电能质量检测能够及时、有效采集电能质量的各项参数, 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操作也变得越发的简单等, 因此受到广泛应用。对电网的调节、控制, 长时间的有效运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继电保护设备的应用。一些不稳定因素会导致一些故障的多发, 为了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就要对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其中继电保护装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能在遇到设备故障, 设备不正常工作时能够自动快速的将断路器断开, 将故障从系统中移除, 保证其它设备的有效工作, 从而减低事故的范围, 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是故障独立出来而更好的加以解决, 保证安全用电。

电力系统中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中越发重要的角色, 使得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现, 计算机仿真技术使得对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寻求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使得对电力系统的管理实现及时、统一、高效。同时由于计算机的强大的存储能力, 就能把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存储,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对比, 就能对今后的工作提高宝贵的指导性意见, 为问题的解决、新方法的提出提供很好的支撑。通过一些法制法规的设定、信息安全保护相关规定的出台、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信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会占据着越发重要的地位。

3 对于新时期, 对于电网设备所提出的新要求

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电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未解决现有电网设备的升级换代、寻求绿色能源、一些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应用、经济进一步发展寻找支柱产业等问题, 而不得不寻求新的处理举措。这样在我国产生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电网为根基的, 把通信技术融入进来, 实现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协调持续化, 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结合在一起, 直接解决了之前各环节比较分散, 遇到问题时分析难、解决难的局面。信息是电网未来发展的基础, 这种信息的获取需要大量智能设备的支撑, 因此, 我们要做好向了解智能设备、采集智能设备、应用智能设备做好准备, 并快速的应用到实际中来。智能设备的功效在于, 一些传感器的有效应用, 能够把电网在平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 通过数字化通信、IT技术, 把获得的数据通过网络进行收集、整合, 而后通过对数据分析, 实现在线、智能化的管理模式, 从而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有效管理。

电网设备在工作中的稳定性, 故障发生的几率, 运行的可靠性是电网能够安全、持续运行的生命线, 因此如何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 使得变压器、断路器、电力电缆等具有自动检修的能力, 是今后电网设备发展的主流所在, 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所在, 当我们真正做到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一体化, 也就更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保证生产、社会持续发展的迎来了又一片广阔新的天地。

4 结束语

电网为解决电能的分布不均, 使用不同等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设备的出现与有效使用, 为电网功效的发挥又抹上了重重的一笔。遥想过去、面对今天、畅想未来, 电网的发展鉴定了设备的发展, 是设备的不断更新、创新使得电力系统的地位更加的不可动摇, 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和谐, 保障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今后, 我们依然要脚踏实地, 积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去更好的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不断学习, 为解决以后所面临的问题需求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王少华, 叶自强, 梅冰笑.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及带电检测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现状[J].高压电器, 2011.

虚拟制造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应用 篇5

在我国,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也已经开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当前我国虚拟制造应用的重点研究方向是基于我国国情,进行产品的三维虚拟设计、加工过程仿真和产品装配仿真,主要是研究如何生成可信度高的产品虚拟样机,在产品设计阶段能够以较高的置信度预测所设计产品的最终性能和可制造性.在对产品性能具有高科技含量要求的行业中,如航空航天、军事、精密机床、微电子等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相关技术的发展,虚拟制造必将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5 结论

浅谈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相关应用 篇6

摘要:下文主要针对实际工程提出了一些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提出一些异议,仅供后面学习参考。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相关应用

随着我国建设的快速发展,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形式以其适应性强、成本适中、施工简便等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工程领域。但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影响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质量检查也比较困难,因此对其施工过程每一环节都必须严格要求.

1.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场地平整-桩位放线-开挖浆沉淀池及浆沟-护筒埋设-钻机就位-钻孔-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下钢筋笼和导管-灌注水下砼-成桩养护。

2.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2.1、施工准备

①筑平台:用装载机或其它机械在拟开钻位置构筑成平台,用压路机碾压成型。

②测量放线:平台构筑完成后进行桩位放线,桩位放好后,要采取护桩保护措施,护桩用Φ12的螺纹钢,外包C20砼。

③埋设护筒护筒加工:护筒采用4mm的厚钢板制成,高度2.00m,护筒整体坚硬不漏水,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护筒接头处内部无突出物,耐拉、压、不漏水。护筒埋设:护筒埋设时护筒顶应高出平台地面0.3m-0.5m,护筒底端埋置深度不小于1.5m,并将护筒周围1.0m范围内的土挖除,换填粘性土并分层夯实至平台顶。

2.2、钻孔

①钻机就位、对中整平,就位前将钻机底部基础再次进行夯实处理,再铺设枕木,防止基础下沉、钻机倾斜。就位时在护筒上拉出十字丝,用锤球对中,钻孔中心与设计桩基中心偏差小于10mm,钻机底盘用水平尺调平,以保证竖直度。

②泥浆沉淀池应设在距钻孔附近合适处。

③钻孔:根据参考文件所给地质情况及设计要求,选用配套钻机。钻孔过程中对钻孔孔位、竖直倾斜度等及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钻机位置,保证成孔的孔位正确。

④孔径检查与清孔:在钻孔达到设计深度时,使用测绳测量孔深并使用钢尺校核。测量要多次测量取最小值。钻孔完成使用自制检孔器进行检查,成孔孔径不小于设计孔径。满足要求后进行清孔,从钻孔开始至灌注完成,孔内水位都应保持在地下水位或河流水位以上1.5-2.0m,以防止孔壁坍塌。清孔后检测泥浆性能指标,指标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清孔后的泥浆指标必须从顶、中、底部分别取样检验并取平均值。

⑤钻孔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案钻孔:过程中如出现塌空现象经查明塌方量在1-2m3以下时,加大泥浆护壁。如果塌方量较大情况下应提出钻头,将钻孔填埋密实,重新进行钻孔。

2.3、钢筋笼的制作

①钢筋焊接采用搭接电弧焊要求采用双面电弧焊,其焊接长度要满足规范要求。

②检测管的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均布于钢筋笼的内部,检测管两端使用3mm钢板焊接进行密封,钢管接头先使用对焊,然后使用套管将焊接位置套好,再焊接封死。并经过气压检测,满足工作要求。

③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尽量少设计接头。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必须少于50%。在钢筋笼下部分螺旋筋间距为15cm的区段要求点焊固定。在上部螺旋筋间距为10cm的区段内采用梅花交叉法绑扎。

2.4、钢筋笼的运输及吊装

不在钻孔现场绑扎的钢筋笼应采用装载机或其它合适机械吊至平板车上,由平板车运输至钻孔现场,起吊时采用木棒将起吊位置固定好,并在钢筋笼内侧绑入圆木以增加其刚度,方可起吊。防止在运输及吊装过程中变形。钢筋笼用吊车起吊时,为保证骨架不变形,应运用两点吊,主勾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上部,副钩第二吊点应设在骨架的二分之一处。起吊时,先起吊第一吊点,使骨架离开地面后,再起吊第二吊点,使钢筋骨架顺直后,两吊点同时起吊直至钢筋笼垂直,取二吊点入孔由一吊点独立完成。对于较长的钢筋笼应分段绑扎吊装,等第一段钢筋笼入孔固定后,起吊第二段钢筋笼,将两段焊接好后放入孔内,依次类推将钢筋笼全部调入桩孔后,根据计算护筒与钢筋笼的相对距离,进行钢筋笼的定位。焊上定位筋将其固定在孔口。焊接要扎实固定要牢靠,防止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下降。

2.5、混凝土拌合

混凝土按工程需要的数量拌合,混凝土拌合站设备自动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以及进料和出料,自动控制混合料的拌合时间,在水泥和石料进缸前,应先加一部分拌合料,应在混凝土拌合站设置专职试验员与质检员经常进行粗、细骨料级配检查分析,对骨料进行含水量的分析并相应地修正配合比。成品混凝土应进行坍落度检测,不满足要求的倒掉处理,直至满足要求为止。在拌合过程中随时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抽检,不合格的倒掉处理。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灌注现场,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车的平稳运行,避免振动产生的离析。可使用吊车配合进行桩基的灌注。在桩基灌注现场,灌注前也要对坍落度进行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2.6、下导管灌注水下砼

导管应坚固、内壁光滑、顺直、光洁和无局部凹凸,各节管径大小一致,偏差不大于±2mm。管节组合后做好气压检测试验。气压检测试验采用空压机来完成,要求压力满足10Mpa,如不满足,必须对不合格的段落进行更换以满足密封性能的要求。

导管的吊装:导管采用吊车分节拼装吊入。导管底端距孔底以25~40cm为宜。导管长度充分考慮孔深进行拼装。导管的吊装要考虑到对钢筋笼及检测管的损伤,应竖直、缓慢吊入,尽可能避免与检测管或钢筋笼的碰撞,如发生较大碰撞必须将钢筋笼提出校正或予以更换。灌注水下砼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钻孔经成孔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灌注工作。灌注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进行再一次测定,如厚度超过规定,应再一次进行清孔,清孔到位后,再次检测泥浆的技术指标。满足后立即灌注水下砼。导管吊装到位后,在导管顶部安放漏斗,漏斗内设10×10cm篦子,防止较大骨料堵塞导管。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测探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埋置深度,导管埋置深度满足规范要求。灌注过程必须紧凑、连续作业,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自始至终保证导管底部埋入混凝土下2-6m,同时防止砼拌合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深不准确。灌注过程中注意观察管内砼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砼面高度,正确计算导管的提升、拆除。孔深测量采用测绳测量,并使用钢

尺校核。测量应对称多次检测,以保证测量的准确度。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砼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砼要徐徐灌入,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在护筒周围打上地锚用铁丝锚住钢筋笼。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外砼高差减小,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砼上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导管时,拔管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砼浇筑完毕后,立即拔除护筒,桩顶的预留部分在基坑开挖后凿除,凿除时要防止损坏桩身。正常灌注时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立即停止灌注作业,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一般处理方案有以下两种:

(1)如首批混凝土灌入就出现导管进水,立即拔出导管及钢筋笼,立即就位钻机,在混凝土初凝前再次钻到符合设计及规范的标高,重新浇灌。

(2)如导管堵塞处理后仍不能通畅,则按断桩处理。拔出导管,将桩孔填埋密实,使用冲击钻重新打孔。

3.结束语

总之,其施工要点有具象性,地质条件的不同,施工要点也各有所异。广大施工人员一定要在实际施工中多总结经验,有意识的储备有针对性、科学、实用的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钻孔咬合桩在天津地铁3#线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  2005

股票定价相关模型分析及应用 篇7

股票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投资手段, 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既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 也时时影响大众的财富变化, 牵动着很多人的神经。股市风云变化莫测, 从2007年10月到2008年8月, 只有短短的多半年时间, 上证指数从6000多点跌到2000多点, 同时受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影响, 外围的暴跌再度将A股拖入深渊, 无数人的财富梦想化为泡影。股票价格的大幅度变化给投资者提出了严峻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股票的价格是怎样确定的?今后股价将如何发展?到底该怎样来分析和判断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对于投资者, 可能时时都在寻找着这些问题的答案。

由于经济活动的错综复杂, 决定了认识和评估股票证券的价值变得极其困难, 如何科学、客观的评价股票的价值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人们总是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有效的模型去合理的估计股票的价值, 以便能够在投资时作出正确的选择。股票的定价模型有很多种, 本文主要介绍两种:股息贴现模型和市盈率定价模型。并以中国石化股票价值分析为例, 重点分析股息贴现模型和市盈率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1 股票定价相关模型

1.1 股息贴现定价模型

1.1.1 股息贴现模型介绍

股息贴现模型是对股权资本进行估价的基本模式, 它主张股票的价值是预期股息的现值。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就是现值原理:资产的价值就是预期的系列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 通常根据现金流量的风险程度确定贴现率进行折现, 它假设普通股的每股价值是其未来股息收入的现值, 股权投资者的预期报酬受到预计持股期间分得的股息和未来出售股票时售价的影响, 而股票出售时的售价也是由股票的未来预期股息收入决定的。在实际运用中股息贴现模型根据时期不同有多种表现形式:

(1) 单一时期的股息贴现公式:

P0=D1/ (1+KS) +P1/ (1+KS)

其中, P0为股票的当前价格;P1为1年后预期的股票价格;D1为1年后预期每股股息;KS为该股要求的回报率。

(2) N个时期的股息贴现公式:

P0=∑1ΝDt/ (1+KS) +PN/ (1+KS) N

其中, P0为股票的当前价格;PNN年后预期的股票价格;Dt为在时期t预期的股息;KS为该股要求的回报率。

(3) 无限期股息贴现公式:

由于:P=∑∞N+1[Dt/ (1+KS) t-N]

因此, 可以得出:

P0=∑∞1[Dt/ (1+KS) ]

上式可以看出, 股票的价格实际上是股票未来能支付的所有股息贴现值加总。

(4) 应用广泛的股息贴现模型——稳定增长模型

该模型假设股息按照一个稳定的速度g增长, 即第t期的股息Dt= (1+g) t-1D1。

在这种情况下, 股票当前价格应该按照永续增长年金的公式进行计算, 即:

P0=D1 (KS-g)

该模型就是高顿增长模型, 其中, ks是股票要求的回报率, D1为第1期的股息, g为股息增长率。

1.1.2 股权必要收益率的估计方法

在任何一个绝对价值评估模型中, 所选取的贴现率既要反映投资风险, 也要反映时间价值。在这里利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 来计算股权必要报酬率。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不仅仅取决于市场风险, 而且还取决于无风险利率和市场风险补偿程度, 根据CAPM理论有:

E (ri) =rf+βi[E (rM) -rF]

由此看来, 应用CAPM需要知道3个数据:无风险利率、股票的β值和市场风险溢价。

估算无风险利率。一般认为国债是没有风险的, 至少从信用角度看是这样的。也有人选择3~5年短期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与短期国债利率相比, 长期国债的期限与待折现的股权投资的期限更为一致, 但长期国债的利率市场不活跃, 不能反映市场变动情况。而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充分反映和解释了债券市场运行和发展的总体特征, 反映市场细分状况, 体现了市场有效原则。因此我们认为, 选择短期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可能是比较恰当的股权必要报酬率。

估算股票的β系数。β系数是衡量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报酬率之间的相关性的指标。β系数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使用回归直线法计算, 即:通过同一时期内的资产收益率和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历史数据, 使用回归线预测出来, β系数就是该回归线的斜率;另一种方法是根据资产与市场指数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市场指数的标准差和该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直接计算β系数。β系数经济意义在于, 它是度量特定资产的系统风险的指标。它告诉我们, 相对于市场组合而言, 特定资产的系统风险是多少。

估算市场风险溢价。根据CAPM, 市场风险溢价定义为市场的预期收益率与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别。通常使用市场平均预期报酬率与无风险利率之间的差额来估计市场风险溢价, 在使用这种方法计算市场风险溢价时, 仍然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CAPM是个单一期限模型, 这一特点允许它使用算术平均值, 但股票投资通常是长期投资, 这时用几何平均法更好。

1.1.3 股息增长率估计方法

(1) 用历史数据对股息增长率进行估计

如果公司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 股息有相当稳定的增长率, 那么恒定增长率的估计, 可以用这段时间实际增长率的几何平均值来表示:

股息的平均增长率=nDnD0-1

显然, 在上述公式中盲目的使用历史增长率是不合适的, 预期增长率的变化是源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结构和公司竞争力的变化。因此在对股息收益率的估计时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基本面的定性分析来做调整。此外, 还有一种来源于财务理论的增长率估计, 下面对此做简单介绍。

(2) 用财务数据对股息增长率进行估计

从企业的角度看, 企业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①企业的留存收益并用于再投资的数量;②再投资收益率。所以, 公司再投资越多, 其增长潜力就越大;在一定的再投资水平下, 如果公司再投资收益水平越高, 公司的增长速度就会越快。因此, 股权利润的增长率是两个变量的方程, 即企业的留存收益率和企业的股权收益率 (利润被留存就成为企业权益的一部分) 。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这种关系:

g=RR×ROE

式中RR是留存收益率, ROE是股权收益率。他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RR=1-RΟE=

在实际运用中, 可以从公开的企业财务报表中方便的查到这两个数据, 从而计算出企业的潜在可持续增长率。

但是, 需要明白, 从概念上讲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增长率可能并不完全统一, 方法一来源于历史数据对未来的估计, 方法二来源于再投资对未来的影响。在实际运用中可以将两种方法相结合, 相互修正, 从而可以估计出更为有效的企业股息未来增长率。

不管怎样, 由于股息贴现模型简单易用,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方便的做出调整, 也适用于各个行业, 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2 市盈率定价模型

市盈率是投资者所必须掌握的一个重要财务指标, 亦称本益比, 是股票价格除以每股盈利的比率。市盈率反映了在每股盈利不变的情况下, 当派息率为100%时及所得股息没有进行再投资的条件下, 经过多少年我们的投资可以通过股息全部收回。一般情况下, 一只股票市盈率越低, 市价相对于股票的盈利能力越低, 表明投资回收期越短, 投资风险就越小, 股票的投资价值就越大;反之则结论相反。

以下是市盈率的基本公式:

市盈率=

用市盈率对股票估价:

股票价格=市盈率×每股收益

市盈率有两种计算方法: (1) 股价同过去一年每股盈利的比率; (2) 股价同本年度每股盈利的比率。前者以上年度的每股收益作为计算标准, 它不能反映股票因本年度及未来每股收益的变化而使股票投资价值发生变化这一情况, 因而具有一定滞后性。买股票是买未来, 因此上市公司当年的盈利水平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第二种市盈率即反映了股票现实的投资价值。因此, 如何准确估算上市公司当年的每股盈利水平, 就成为把握股票投资价值的关键。上市公司当年的每股盈利水平不仅和企业的盈利水平有关, 而且和企业的股本变动与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上市公司股本扩张后, 摊到每股里的收益就会减少, 企业的市盈率会相应提高。因此在上市公司发行新股、送红股、公积金转送红股和配股后, 必须及时摊薄每股收益, 计算出正确的有指导价值的市盈率。

2 股息贴现模型和市盈率模型的应用

以2006年中国石化股票为例, 利用股息贴现模型和市盈率模型对中国石化股票做股票估价, 并对结果和市场价格进行了实证对比, 以确定所讨论的模型和方法的效果。

2.1 运用高顿增长模型确定中国石化股票价值

根据前述的股票定价模型, 利用高顿增长模型估计股票价格主要是要估计两个变量:必要收益率K;股息增长率g

2.1.1 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估计必要收益率

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

E (ri) =rf+βi[E (rM) -rf]

因此, 要估计出必要收益率E (ri) , 需要确定中国石化股票的β值和市场无风险利率rf

首先用市场数据估算β值。

上证指数标准差计算:

中国石化股票标准差计算:

中国石化和上证指数协方差计算:

中国石化的β系数计算:

βs, z==36.2926.39=1.37

市场收益率估计:

由于市场收益率从长期看将和国民经济一致, 考虑价格因素, 取中国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增长率为年持续增长率为10%, 而无风险利率取银行一年期债券利率为2.94%。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

E (ri) =rf+βi[E (rM) -rf]=2.94%+1.37 (10%-2.94%) =12.6%

也就是运用资本资产模型估计出, 由市场相关风险确定的中石化股票的必要收益率为12.6%。

2.1.2 用几何平均法估计股息增长率

在这里用前面介绍的几何平均法计算:

股息的平均增长率=nDnD0-1

中国石化股票从2004年以来的年中每股收益率数据如表4:

之所以选择这3年的股息为核算依据, 是因为高顿增长模型是一种恒定股息增长模型, 考察中石化的历史收益数据, 会发现中国石化的收益受政策影响波动很大, 而近年, 随着国家对中石化公司的市场化改革越来越完善, 中国石化的收益水平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故这几年的数据更加符合模型的假设条件。

根据上式, 可以计算股息增长率g为12.4%。

2.1.3 用高顿增长模型确定的股票价值

根据高顿增长模型, 假设未来中国石化股息具有稳定的12.4%的年增长率。中石化股票2006年的当期价值为:

Vj=D1Κ-g=0.17 (1+0.124) 0.126-0.124=9.56 (元)

即由高顿增长模型, 中国石化股票2006年当期价值为每股9.56元。

2.2 用市盈率估价模型确定中国石化股票价值

中国石化200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91亿元, 净利润396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35%和23%, 净资产收益率18.3%, 每股收益0.46元。2005年中国石化油气开采、炼油、销售、化工板块EBIT分别为469亿元、-35亿元、104亿元和143亿元, 所占比重分别为70%、-5%、16%和21%, 虽然油气开采板块销售收入占比仅3.67%, 却贡献了近70%的利润。

2005年中国石化炼油及成品油销售两个板块销售额高达5582亿元, 但仅实现EBIT 69亿元。虽然收到94亿元补贴, 但炼油板块仍然亏损35亿元。本应最赚钱的业务出现了“政策性”利润缩水。

2006年国际油价仍维持高位, 布伦特原油全年均价与2005年基本持平, 保持在55美元/桶左右。在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框架内, 2006年中石化炼油板块将逐步扭亏, 油气开采板块继续保持高盈利。

当年, 中国石化发布公告称, 在川东北地区发现了累计探明可采储量为2510.75亿m3、技术可采储量为1883.04亿m3的大气田, 虽然该气田尚不能对2006年、2007年的业绩构成显著影响, 但对解决中石化上游油气资源相对较少的问题十分有益, 可使其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自2006年3月26日起, 国家已开始对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国产原油因价格超过一定水平 (40美元/桶) 所获得的超额收入按比例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石油特别收益金实行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计征, 按月计算、按季缴纳。征收比率按石油开采企业销售原油的月加权平均价格确定。假设2006年原油均价55美元/桶, 则征收特别收益金对中石化和税后利润的影响分别为-41亿元和-128亿元, 经测算每股收益将因此约分别减少0.05元和0.07元左右。

本次原油销售征收特别收益金是当年3月26日成品油调价的配套措施, 由于中石化成品油产量及销量较大, 汽油、柴油价格上调经过相关测算可增加其税后利润约70亿元左右, 因此成品油价格上调的正面影响大于此次征收特别收益金的负面影响, 但正负相抵后, 正面影响较为有限。因此在2005年EPS为0.46元的基础上, 中石化2006年的EPS为0.57元/股。当时其动态市盈率10倍, 作为一家拥有资源垄断、销售渠道垄断等众多竞争优势的国际化公司, 其当时的估值水平仍然偏低, 其市盈率在2006年达到12倍以上。

中国石化2006当时股票价格=估计市盈率×估计每股收益=12×0.57=6.84 (元/股)

2.3 股票价值模型估价和市场价格的实证对比分析

中国石化股票当时股价波动空间为6~8元/股, 从以上估值可以看出, 中国石化股票还有上升空间。下图为中国石化股票2006年4月28日的月K线图。

从前文对于中国石化各个方面的价值分析, 在此可以得出如下的一些结论:

(1) 当时沪深两市总市值35000亿, 中石化一家公司的总市值就高达4800亿, 占比13.5%, 超过某些行业全行业的总市值, 对沪深指数的影响巨大, 是国内资本市场上不可多得的战略品种。另外, 中石油、中海油当时尚未回归A股市场, 而中石化对旗下公司的整合下市又在加速进行。可见, 优质石化上市公司的数目大幅减少, 中国石化的行业战略配置地位愈发突出。中国石化2006年的EPS为0.57元/股, 考虑到公司拥有资源垄断、销售渠道垄断等众多竞争优势, 且在国内资本市场上战略地位突出, 如果考虑股改因素, 其股价在当时价格水平上应该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2) 根据估价模型计算的股票价格, 中石化股票市场价格如果在每股7~10元左右的水平上, 已经较好的反映了其真实的内在价值, 从当时的市场表现看, 该股已经接近被市场合理定价, 短期投资价值正在逐渐丧失, 如果股价上涨过快, 投资者应该警惕投资风险。

(3) 由于前文运用的高顿增长股票模型依赖于公司β值和增长率的估计, 这两个值的变化将导致结果的显著变化, 本文在估计股息增长率时, 采用的数据仅仅是3年的数据, 其代表性似乎不够, 但从本文前面的介绍知道, 只有这3年的数据能够看出股息增长的趋势,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模型估价的局限性。但从估计价格区间和实际价格区间的较好吻合, 说明尽管模型非常简单, 但如果合理的估计相关变量, 该模型对投资者分析股票价格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 本文用股息贴现模型的估价和市盈率估价有较大差别, 反映了各种股票定价模型由于估价的理论方法和切入的角度的不同, 将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结论。在本文中, 用贴现模型的估价远高于用市盈率估价, 就其原因, 应该是对中国石化的β系数估计值较高, 之所以有此判断, 是因为中国石化是超过10%的权重股, 按照常理推断其β系数应该和市场指数的β系数接近, 也就是应该接近1的水平更加合理。探讨本文系数值接近1.4, 我认为是在取样时样本太小的原因。这提醒我们在今后的运用中需要尽量的扩大样本, 这样估计值才会更加接近实际。这两个值的较大偏差, 也说明在实际运用中, 定量的分析一定要结合定性的价值分析, 才能够对股票价值有更好的把握。单纯以某一种模型定价可能会造成投资的误导。

(5) 以上的股票估价和中石化的市场表现是大致吻合的。这个结论从一定的角度说明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是存在的, 随着中国股票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信中国股市的行政化色彩将减少, 而市场化特征将加强, 也就是说, 中国股市将逐渐褪去政策市的外衣, 将进一步增强其作为投资工具的可分析性和可判断性。因为一个有效性水平高的市场, 股票的价值将更多的依赖其所代表的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特性。现阶段, 投资者正在密切关注美国的经济前景和金融市场动向, 以及中国经济的大趋势。相信中国的股市表现将越来越能够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股票定价模型:股息贴现模型和市盈率估价模型。选用2006年上海股票交易所的中石化股票作为研究对象, 以中国石化股票价值分析为例, 重点分析了股息贴现模型和市盈率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 运用股息贴现模型和市盈率模型估计出中石化股票合理的市场价格, 并对结果和市场价格进行了实证对比, 以确定所讨论的模型和方法的效果。

关键词:股息贴现定价模型,市盈率定价模型,中国石化

参考文献

[1].Black, Fischer.Return and Beta[J].Journal ofPortfolio Management, 1993, 20 (1)

[2].Fama, Eugene F., Kenneth R.French..MultifactorExplanations of Asset Pricing Anomalies[J].Journal of Fi-nance, 1996, 51 (1)

[3].Lintner, John..The Valuation of Risk Assets and theSelection of Risky Investments in Stock Portfolios and CapitalBudgets[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65, 47 (1)

[4].钟丹心.股票定价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实用性[J].世界经济文汇, 2001

[5].刘毅.资产定价发展的理论基础溯源[J].北方经贸, 2001, (200)

[6].张广裕.现代股票定价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适用性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05, (2)

[7].许涤龙.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 (理科版) , 2005, (2)

[8].张志强.市盈率与增长率关系的探讨———兼论股票定价的有关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 2008, (1)

[9].林毅夫.经济发展战略与中国的工业化[J].经济研究, 2004, (7)

[10].中国统计摘要, 2006

振动试验中相关参数的应用 篇8

1 模拟件振动数据采集

受试件最好制作模拟件, 以便得出测试各点振动响应状态。由振动试验完成。

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是一种数据采集方式, 振动传感器分为:位移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按测量原理分:变换电阻的有电位计式, 应变式、压阻式传感器等等, 这里采用压电式传感器, 优点, 结构简单、牢固、体积小、重量轻、频率响应范围宽, 动态范围大, 性能稳定、抗外界干扰能力强,

本工作提供分析振动环境下的应用分析, 在实验室完成, 振动试验条件选择《GJB150》执行, 数据采集方法依据《GB.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基本参数检验试验方法》。频率选择在5-2000变幅值进行扫频试验。

2 夹具设计思路

试验夹具设计思路, 首先考虑材料, 铝镁合金较佳, 有效减少在复杂的振动环境下带来的振动不确定因素, 材料应具有高频特性及疲劳强度、刚性, 阻尼大的特点, 结构稳固切对称, 结构形式, 为圆锥形、圆柱体型、梯形较为适宜, 做到夹具与试件质心与振动台面质心相同, 并尽可能将质量重心降低。通常振动台工作台面8等分圆安装螺孔, 要将受试产品安装在振动台上, 必有安装夹具, 夹具设计是一种相当复杂问题, 因为产品要能够真实将振动试验幅值传递于产品, 夹具质量要求非常严格, 质量大受试件响应较好, 但是会带来振动台超负荷, 质量轻综合复杂数据干扰较多, 试验室数据与实际数据差异较大。

振动夹具设计思路应具备 (1) 掌握受试产品的试验要求。及产品工作状态。 (2) 熟练试验应用规范, 试件测试方法。 (3) 安装方式, 同实际试件安装方式一致。 (4) 考虑三轴向使用同一夹具。 (5) 避开试件的固有频率。 (6) 测试传感器安装, 应反映各部位真实数据。

3 振动试验参数识别

3.1 共振频率识别

在各种参数识别方法中, 主要是各类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 尤其多点随机激励多点模态分析方法, 优点是速度快, 精度高, 识别参数完整, 多点正弦扫频能够很好测试出逐阶谐振频率与多部位试验数据。当激励频率等于r阶固有频率时, 则相位共振准则。

3.2 阻尼因子和广义质量测量

3.3 交越点与交越频率

交越点是指试验曲线改变定振方式的转折点, 是反映定加速度, 定位移的折线, 直接量化此点的变化情况, 以便确定在交越点的抖动、突变, 所以在试验中曲线平滑为佳。如表1反映出在不同频率幅值变化。

从表1可见, 正弦振动试验规定交越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试验严酷等级, 所以, 交越频率设置要精确, 从而定加速度、定位移转换显平滑。

3.4 采样频率高控制分辨率

3.5 传感器布控

实验室振动试验是复现外界振动环境的现象, 为了确保外界振动环境真实可靠, 传感器数据测试信号是重中之重, 传感器布控位置的控制与测试直接模拟反应近似实际状态。

(1) 固定点是在受试件与台面点处。

(2) 测试点, 根据《GB2423》受试件所承受实际振动量值。

(3) 检测点, 在振动中采用监测与测量所产生的响应, 也可是薄弱点, 敏感点。

(4) 基准点, 根据《GB2423》参与控制所用, 可单点或多点控制。

4 结论

实验室模拟振动试验是验证产品的有效方法, 能够真实有效的数据采样, 数据处理等, 而数据的真实性是保证试验的基础, 本文通过实验室进行试验, 阐述相关参数的必要性, 从而判断数据有效性、正确性。

摘要:通过受试产品及试验模拟件在振动试验中, 对数据进行应用分析, 针对产品在振动试验在不同状态下, 受试产品及模拟件在多部位的响应及传递参数响应分析方法, 为产品在结构设计及安装工艺提供有效的基础支持, 及其有着重要意义。在振动环境问题, 提出需要熟悉振动测量技术应用, 与数据采集分析。

敏捷开发中相关技术的应用 篇9

现代企业中,流程时时刻刻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内部管理系统的结构固定,维护和二次开发的成本都居高不下,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更快地适应业务流程的变化,成为敏捷开发被需要的理由。

1 敏捷开发

1.1 敏捷开发的特点

敏捷开发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1]。

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整个软件项目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项目经测试后分别运行,逐项完成。因此,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

与传统开发方法相比,敏捷开发具备了以下技术特点和优势:个体和交互胜过过程和工具;可以工作的软件胜过面面俱到的文档;客户合作胜过合同谈判;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敏捷开发技术特别适用于:人数较少的项目团队;经常发生变更的项目;实施风险较高的项目;开发人员可以参与决策的项目。

2 敏捷型管理系统开发中的技术及应用

更快、更小、更敏捷是现代企业管理系统开发的新方向和新思路。从本质上讲,敏捷开发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软件过程方法论,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相应技术上的。Spring、Struts和Hibernate等相关技术则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行性。

2.1 Spring,更好地并行开发

在一个开发团队中,如何使得成员之间能够相对独立地进行模块开发,是对整个开发流程并行进行的很大考验。在传统技术中,系统各个模块间的耦合度高,互相依赖情况严重,这使得各个模块间的并行开发遇到很大的阻碍[2]。如何摆脱这样紧耦合呢?幸运的是,Spring给了我们答案。

Spring是一个开源框架,是由Rod Johnson创建,为简化企业级应用应运而生的。Spring具有许多功能,可以归纳为几个核心部件,其中最为重要的特性是依赖注入DI(Dependency Injection)和面向方面编程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3]:

(1)依赖注入(DI)依赖注入是Spring提供的一种松耦合的技术。

(2)面向方面(AOP)被定义为一种编程技术,用来在软件系统中提升业务的分离[4]。

2.2 Hibernate,摆脱JDBC的冗长和复杂

数据库是任何管理系统所必备的。在传统的开发过程中,JDBC通常作为连接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桥梁。然而,JDBC冗长和复杂的异常处理,事务控制代码经常使得程序员不得不面临许多业务逻辑外的调试。程序员不但要对数据库中的表结构了如指掌,更要亲自操心每一行业务逻辑代码到数据库语言的转换。Hibernate就是基于框架去处理这些样板代码,而不是每次都手工地重复它们。

Hibernate是一种Java语言下的对象关系映射解决方案。它为面向对象的领域模型到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提供了一个使用方便的框架。当我们的需求不仅仅是取出数据库的字段,而是包含以下的复杂功能时,Hibernate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解决方案之一:

(1)延迟加载 延迟加载让我们只在需要的时候加载全部关系数据。

(2)期望获取 利用这一特性在需要一个查询里获得整个对象图表的关系,只用一个操作就可以获取全部数据,从而避免了反复进行数据库连接和断开的通信开销。

(3)级联 有时候对一个数据库表的修改会导致其他表也发生变化。Hibernate使得以级联方式操作几个相关的表关系变得简单而富有效率。Hibernate的对象关系映射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机制甚至使得程序员无需对于数据库十分精通便能够轻松地操控数据库中的记录。

2.3 Struts2,MVC概念上的提升

Struts2 不是一个Struts的新的发布版本,而是一个全新的框架。Struts2是第二代基于MVC模型的Web应用框架,是Java企业级Web应用的可扩展性的框架。它是Web Work和Struts社区合并后的产物。Struts2接近于原先版本Struts,并且会更容易使用[6]。

Struts2 相比Struts1.x在易用性上有很大的提升[5]。从开发者角度看,Struts2中需要显示给用户的数据可以直接从Action中获取,而不像Struts1.x那样,必须把相应的Bean存到Page、Request或者Session中才能获取[7]。另外,在线程模式上,Struts1.x Action是单例模式并且必须是线程安全的,因为仅有Action的一个实例来处理所有的请求。而Struts2 Action对象为每一个请求产生一个实例,因此没有线程安全问题。

3 敏捷型管理系统技术开发应用实例

下面以一个运用敏捷技术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例,列举了Spring、Hibernate、AOP等敏捷开发相关技术在具体开发中的运用与实现。系统的总体设计目标是构建一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系统由以下核心模块构成:

(1)基本资料管理提供员工基本资料的CRUD功能(C Create写入,R Read读取,U Update更新,D Delete删除)。

(2)知识技能管理提供员工基本知识技能的CRUD功能,并提供多维度查询接口给manager角色,方便经理查询具有特殊技能员工的信息。

(3)职位升迁及绩效评定管理提供从员工入职到离职的全部记录,以及绩效评定功能,方便企业对于员工进行年度考核、升迁管理等。

系统整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

下面介绍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主要使用的核心技术。

3.1 基于Spring的面向方面的组件交互

(1)面向方面的日志服务

日志服务在整个系统中属于一个典型的交叉业务。当系统中的核心业务触发时,日志业务被依赖注入到每个业务中,从而在每个方法的开始、结束以及异常发生时都自动装载日志发生器,将行为记录在日志系统中。

将日志通知以Aspect J切点方式注入到核心业务代码的XML配置:

<bean id="log Advice"class="com.cms.advice.Log Advice"></bean>

<bean id="log Advisor"class="org.springframework.aop.aspectj.Aspect JExpressionPointcutAdvisor">

<property name="advice"ref="log Advice"/>

<property name="expression"value="execution(*BusinessService+.*(..))"/>

</bean>

注:Aspect J切点语言是一种真正的切点表达语言。

(2)面向方面的事务服务

原子性(Atomic),一致性(Consistent),隔离型(Isolated),持久性(Durable)是事务中最重要的四个特性[6]。

Spring使用了一种回调机制,将真正的事务实现从业务代码中抽取出来。事实上Spring采取仍然是AOP方式的事务实现,将事务定义为一个切面并注入到核心代码之中。

定义Hibernate的事务管理器:

3.2 Hibernate的DAO设计模式的运用

DAO(Data Access Object)模式实际上是两个模式的组合[7],如图2所示,即Data Accessor模式和Active Domain Object模式,其中Data Accessor模式实现了数据访问和业务逻辑的分离,而Active Domain Object模式实现了业务数据的对象化封装。

本系统的底层数据调用层正是使用了DAO模式。以下是在本系统中的员工对象Employee的Java和Hibernate映射结构:

对象映射文件:Employee.hbm.xml

在本系统中,服务对象通过接口访问DAO类。DAO类代表“数据访问”对象,他的作用在于提供一种手段来读取和写入数据库,并通过接口方式来提供这种服务,让程序的其他部分能够访问他们。在系统具体实现中,业务逻辑核心代码位于Service相关类中,在Service类中通过接口声明,并在启动时候由Spring自动将数据库访问类DAO注入到Service类中。DAO数据库接口类则是由Spring向其注入由Local Session Factory Bean辅助类提供的session Factory,实现由Hibernate控制的数据库访问ORM结构。

3.3 Struts2中的Action运用

不同于Struts1.x中Action Form处理表单,Action处理业务的分工方式,Struts2将这两者的功能非常简便地合成在了一起,成为Struts2中的新Action。基于CRUD设计模式的设计,使得Action的每个方法都能够高度地被复用。图3显示了几个核心Action模块的架构。其中主要包括:Employee Action:员工管理;PEAction:绩效管理(Performance Evaluation);Payment Action:薪酬管理;Skill Action:知识技能管理;Job Action:职位管理等。

Employee Action类中的具体方法举例:

Employee Action在Struts2框架中的配置文件:

<action name="readEmployee"class="com.cn.EmployeeAction"method="read">

<result name="success">/Employee/edit.jsp</result></action>

由此可见,Struts2在配置和代码机构上比Struts1.x要灵活和方便的多。

4 总结与展望

敏捷开发强调市场和需求驱动,拥抱变化。每一个新的功能和修改的功能,都可以影响到其他功能,造成副作用,所以,需要自动化去支持变化,在变化的同时保证质量和开发速度。本例在Spring的开源框架、Hibernate的ORM机制和Struts2第二代基于MVC模型的Web应用框架的结合应用,在人力资源管理多变的环境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敏捷开发作为一个新的Java技术热点,今后的应用必将更加广泛。在Struts2等框架渐渐向敏捷迈进的今天,我们应该多去思考如何将这些新技术更好地整合到现有的技术和框架中,从而重整冗长的传统开发流程,让我们的管理系统更轻、更小、更符合需求变化。

摘要:更快,更小,更敏捷是现代企业管理系统开发的新方向和新思路。Spring、Struts和Hibernate等相关技术则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行性。Spring提供了依赖注入和面向方面编程的利器,配合Struts的新一代框架Struts2,以及Hibernate在ORM上的优势,使得构建一个敏捷的、快速适应需求的管理系统变得更轻松。以Spring及面向方面编程技术为基础,研究如何将Spring、Struts、Hiber-nate等技术更好地结合,从而改进传统开发流程,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敏捷开发。

关键词:Spring,面向方面,依赖注入,Struts2,Hibernate

参考文献

[1]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http://en.wikipedia.org/wiki/Agile_software_development.

[2]敏捷开发技术的优势.http://blog.csdn.net/netHibernate/archive/2007/09/07/1776488.aspx.

[3]Craig Walls,Ryan Breidenbach.Spring in Action.Manning Publica-tions,2008:76-126.

[4]James Shore,Shane Warden.The Art of Agile Development.O'ReillyMedia,Inc,2009.

[5]http://zh.wikipedia.org/wiki/Struts2.

[6]Christian Bauer,Gavin King.Java Persistence with Hibernate.TuringPublications,2008:320-349.

组合网格法原理及其相关应用 篇10

关键词:组合网格法 (CMG) ,偶极子天线,三维立方体,COMSOL

引言

对于工程应用而言, 人们最关心的是某些关键位置的电磁特性。这就要求这些关键位置的数值解的精度比其他区域数值解的精度高。要达到这些要求, 除了在构造计算模型时对局部区域的模型构造得更精细外, 还需要加强这些关键位置离散和求解的精度, 同时, 工程实际中还希望不因这种局部化的精细求解而使整体计算量急剧增加。然而, 遗憾的是有效的局部化精确求解的目标经常与计算的可行性相冲突[1]。

因此, 组合网格法在一些情况下的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例如, 一个三维物体有一道裂缝、螺旋状的三维物体, 这类特殊物体如果使用常规有限元仿真计算, 要达到一定的精度就要整体划分很细的网格。因为曲率大的物体在应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时, 要保证计算数据的真实精确性, 就要将网格划分划得十分密集, 这样基函数在近似的时候才能保证精度。又或者运动中的物体, 传统方法计算起来十分困难, 而组合网格法就能解决这类的问题, 在需要细网格的地方划分细网格, 在不需要划分细网格的地方划分粗网格, 通过边界条件的收敛迭代, 也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这就给很多复杂, 特殊的电磁情境下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计算场值的方法, 进而就可以改进、优化其他的相关参数, 整体达到我们的相关标准。

组合网格法利用了多重网格方法快速收敛的特点, 通过松弛迭代达到迅速收敛的目的。同时, 组合网格法利用区域分解法的思路, 避免多重网格法细密网格需要在全局加密的缺点, 根据想要得到精确解的位置对局部区域采用另一套网格并且进行加密处理。由于细网格的计算是独立进行的, 因而这种方法也非常容易实现并行计算。粗细网格的独立生成, 互不制约使这种方法在运动电磁问题中的应用十分灵活。其中组合网格法解的收敛性证明与快速自适应局部网格加密法解的收敛性证明基本相同, 并讨论了组合网格法解的误差估计[2]。

1 方法原理

组合网格法是在应用过程中把网格划分为粗网格和细网格, 整体计算区域为Ω, 整体计算区域用粗网格剖分, Ωf为细网格区域, Ωc为不包含细网格区域的粗网格区域, Γ为细网格区域的边界。由于组合网格法可以采用非规则的网格, 因而对于二维问题, 组合网格法中粗细网格的单元形式可以为三角形单元或四边形单元, 图1所示的组合网格中细网格区域采用四边形剖分, 粗网格区域采用三角形剖分。

组合网格法的计算原理, 假设有这样一个微分方程:

其中L表示微分算子, u为要求解的未知量, f为源项。

如果分别用粗网格和细网格拆开表示上式, 则可表示为

写出Lu=f式的等效积分形式后, 计算格式也可写为

令组网格算子LC作用在细网格上求解的场量为uC, 细网格算子Lf作用在细网格上求解的场量为uf, 在Mf上有uC=v。这样, 计算公式就可以写为

2 仿真实验

天线设计中, 要使得天线各参数满足要求。在计算天线的辐射场时, 组合网格法可以节省计算内存。利用COMSOL软件的对称二维场也可以建模对称的三维场模型。这样就大大简化了模型。这样还可以具体简化偶极子一些特殊参数的计算。比如输入输入阻抗的计算, 建模后加入磁流环激励, 经过计算得出两个极子之间的电压值, 经过粗细网格的反复迭代从而计算出相对精确的值, 输入阻抗的数值就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这样就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和内存。

下面是实现过程。第一, 在COMSOL对偶极子建模, 激励源为磁流环, 并且对其划分网格进行计算。在这里, 划分的网格就相当于组合网格法里的粗网格。为了节省计算时间和减小内存的负担, 在建模时可以采用2D对称轴的TM波模板, 由于偶极子是严格对称的天线, 所以这样建模不会影响计算结果, 又大大简化了模型。最后要输出坐标、计算值等数据, 作为下面细网格计算的边界条件。

第二:挖出来中间部分是需要用细网格计算的部分, 并对此挖出来的部分重新建模, 边界条件设置为粗网格计算中输出的值, 对网格进行加密后进行计算。

第三, 重新建模。将细网格的计算结果反馈到粗网格上。建模时中间需要剖开的部分要包含于细网格的计算区域中, 这样边界条件才可以应用细网格计算输出的相关数据。图1为计算的结果。

第四, 反复迭代, 达到计算结果需要的精度[3]。

通过组合网格法的运用, 我们可以很明确的发现, 达到相同或者相同数量级的结果, 组合网格法节省了大量的计算机内存和计算时间。而对于那些复杂的天线, 输入阻抗等参数并不好计算。组合网格法可以实现这些参数的计算。

而同理, 利用CONMSOL三维场建模也可以使用组合网格法来简化计算过程。三维立方体中有一个很小的圆柱金属体, 使用组合网格法可以节省大量内存, 结果对比如图2。

3 结束语

组合网格法在计算中节省了大量的内存, 并且获得了精度以内的结果。无论对于标量场或者矢量场, 组合网格法都可以有很广泛的应用。该方法也为特殊情况下的场值计算, 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未来不久, 相信包括运动电磁物体[4], 结构十分复杂的电磁物体都可以借鉴组合网格法进行计算。

参考文献

[1]甘艳, 阮江军, 张宇, 等.组合网格法及其在电磁问题中的应[J].电工技术学报, 2008, 23 (11) .

[2]王德生.组合网格法和非结构化网格自动生成[D].北京: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01.

[3]Peng Ying, Ruan Jiangjun, Zhang Yu, and Gan Yan.A Composite Grid Method for Moving Conductor Eddy-Current Problem[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2007, 7, 43 (7) .

[4]Leonard P J, Lai H C, Hainsworth G D, et al.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ubular pulsed coil induction launchers[J].IEEE 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 1993, 29 (1) :686-691.

相关应用 篇11

【关键词】主排水泵;作用;选用与安装;效率提升;常见问题处理

煤矿井下主排水系统的作用是排出井下涌水,主要包括水泵、吸水管路和相关附件等。其不仅是确保井下生产安全的固定设备,而且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性,在矿井生产的过程中矿井涌水的排出问题时刻存在。因此,深入探讨和分析井下主排水泵使用中的相关问题具有十发重要的现实意义。

1.煤矿生产对矿井主排水泵的要求

矿井主排水泵房担负着排出井下积水的重要任务,是矿井防治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矿井安全的关键环节。《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主排水设备应满足如下要求:

1.1 必须有工作、备用和检修水泵

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工作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检修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25%。

1.2 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并能同时开动工作和备用水泵

为了确保主排水泵的安全高效运转,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很有必要。这种现代工业化控制和监测装置,除能完成水泵的单机控制外,还可通过工业以太网传输接口模块与设置,在井上调度指挥所有排水泵等被控设备,最终实现水泵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益和可靠性。

2.矿井主排水泵的选择与安装

2.1矿用主排水泵的选用

矿用排水泵的选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如果选择不当,将导致泵在工作中流量偏大或偏小,扬程偏高或偏低,材料不耐磨蚀、腐蚀等,这不仅在使用上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且效率低、寿命短,造成浪费和损失。甚至在紧急状况下,由于无法达到预期工作状态而引发其他事故。

选型主要依据流量和扬程。需要知道装置的最小流量和最大流量,选泵时以最大流量为依据,在没有给出最大流量的情况,通常可以取正常流量的1.1倍。装置系统所需要的扬程,除了考虑最低吸入液面和最高输水高度外,还应考虑管路系统的布置情况,一般选泵时取系统扬程的1.05~1.1倍。确定好流量和扬程这两个性能参数后,再根据装置系统的要求确定采用的具体泵型,并依据具体的矿井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采用何种配置。

2.2矿用主排水泵的安装

矿用排水泵一般在下井安装之前应该解体检查,然后重新装配。泵的装配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说明书进行。

水泵的安装位置应该满足允许吸上真空高度的要求,其安装基础必须水平、稳固,基础上的预留孔要根据水泵的尺寸浇注。管路系统中水泵的进水管口径应该比泵的进口大1~2档,出水管口径不得小于泵的出口,进、出水管的具体规格应通过计算最佳流速并通过严格的经济比较来确定。

水泵进水管必须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并尽可能地减短长度(但泵的进口前管路最好有4倍直径长的直管段),以及减少阀门和弯头、变径管等管路部件的数量,如有弯头,还应尽可能加大弯头的弯曲半径。同时,为使运行时进水管内不聚集空气,一般要求进水管略微上斜与水泵的进口相联接,进水管的吸入口应该保证有一定的淹没深度,底阀的入水深度必须大于进水管直径的1.5倍,由于可能会有煤块堆积,吸入口离池底和池壁距离最好大于0.75m,最小不得小于0.5m。另外,进吸入口应设有过滤装置。所有与泵连接的管路应具有独立、牢固的支承,以消减管路的振动和防止管路的重量压在泵上。

矿用排水泵的安装要求矿用排水泵和电动机一般采用联轴器联接,这时要保证轴心在同一直线上,且应以泵的轴线为基准找正,以防机组运行时产生振动及轴承单面磨损。联轴器应该具有一定的间隙,矿用排水泵间隙一般为5~8mm。

3.提升矿井排水泵效率的措施

3.1延长排水泵高效运行的时间

实践表明,由于井下环境复杂,排水泵维持70%以上效率的持续运行时间常无法达到预期,造成效率过快降低的原因主要是气蚀和磨损。这可以通过维修,及减少泵中各种损失来解决。具体措施如下:

(1)定期检修水泵,及时更换损坏严重的叶轮、口环、平衡盘、密封圈等,保持密封良好,间隙合理,以减少泄漏。此外,经大修后的水泵应先经技术性能测定后再下井安装。

(2)将叶轮,特别是一、二级叶轮、口环和平衡盘等易损零部件更换成耐磨损抗气蚀较好的材质,如可用耐磨性更好的铜质叶轮替换传统铸铁叶轮,能有效提高水泵使用寿命。

(3)为了能将效率低的水泵及时升井大修,每一泵房管路的出水口应装置流量测定装置,如标准堰口、喷嘴等,以便经常测定水泵的流量和效率。

3.2使富裕扬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由于设计时将各损失估计过高,水泵选型不当,造成实际扬程过高,电机过载,水泵气蚀现象加剧、效率降低,进而造成能源浪费。调整水泵扬程最简单的方法是车削叶轮外径和拆去一级或几级叶轮。

3.3及时清挖水仓

为了减少吸水阻力,煤矿井下可在拆除吸水底阀,采用射流或真空泵灌水的基础上,还应对水仓和吸水井进行及时清挖,以避免出现水泵笼头堵塞、流量下降,甚至于烧坏水泵的现象。这也是减少水泵零部件气蚀和磨损,延长水泵高效运行时间非常重要的方法。

3.4降低管道阻力、提高管路效率

煤矿井下水质硬度大,易结垢,若管路使用时间长,则管道内壁结垢严重,有效通流面积降低,管道内流速提高,损失扬程增加,管路效率降低。因此,为了降低管道阻力,应及时清除管内结垢,以提高排水泵工作效率。

4.排水泵常见故障的原因及解决

4.1启动时水泵不吸水,压力表及真空表的指针剧烈跳动

原因: 注入水泵的水不够,吸入管与仪表漏气。解决方法: 处理漏气处,确保水泵内注满水。

4.2水泵不吸水,真空表指示高度真空

原因: 底阀没有打开或已被於塞,吸水高度太大。解决方法:检查或更换底阀,降低吸水高度到设计范围。

4.3压力表指示正常,水泵仍不出水

原因: 闸阀、逆止阀未打开,选型不合理。解决方法: 确保闸阀、逆止阀打开,确保水泵理论扬程高于实际扬程。

4.4水泵震动大

原因: 水泵轴线与电机轴线不在同一条中心线上。解决方法: 矫正水泵和电机联轴器外圆同心及端面间隙。

4.5轴承温度高

原因: 轴承润滑不良,轴承质量欠佳。解决方法: 检查或清洗轴承,注入适量的润滑油,更换轴承。

4.6工作泵和备用泵不能同时启动

原因: 配电能力不能满足要求。解决方法: 减少线路负荷,提高供电能力。

5.结语

排水泵的合理、高效运行是事关矿井生产的安全与效率,因此,以具体生产实际情况为依据,正确选择、安装和使用主排水泵,对于保证井下安全和设备经济运行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科]

【参考文献】

[1]管志胜.提高煤矿井下主排水泵系统效率的途径[J].煤炭技术,2006(7).

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 篇12

中国地大物博,煤炭资源总量大,但由于人口较多,因而人均煤炭资源很少。同时,中国对煤炭的需求量居高不下,消耗量也十分大,煤矿采矿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对煤矿采矿的相关课题进行探讨,从而有效缓解当前资源少、消耗大的问题。此外,煤炭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对中国的环境已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提高,对于煤矿采矿技术的改进就有了强烈的需求,所以需对此进行认真研究。

1 煤矿采矿中常用采矿方法的应用情况

当前中国的煤矿采矿技术正处于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进程当中,有效推动了中国的煤矿采矿业发展,同时在采矿相关理论方面也有了进一步发展。在不断汲取先进的采矿经验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研发新的采矿技术,采矿工艺逐步向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向发展,进而不断完善和丰富了中国的采矿技术体系。想要提高中国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水平,促进采矿作业效率的提升,企业就应对生产集中化和工作面单产加以重视,从而逐步提高中国的煤矿采矿技术水平,促进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实现更好的发展。在当前的采矿过程中,已有多种采矿方法的应用,而这些方法都有效提高了采矿作业的机械化水平。常用的煤矿采矿方法包括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和崩落采矿法等[1]。

a)空场采矿法。这种采矿方法主要适用于地下大孔、深孔、空场、大采场和阶段出矿等情况。因而在中国的采矿作业当中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通过空场采矿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采矿作业的效率,促进采矿活动的顺利开展,且出矿的成本能得到有效控制,实现采矿作业的高效率、高产量、高效益。空场采矿法可进一步细分为全面采矿法、阶段矿房法、留矿法和房柱法等;

b)从中国充填采矿法的发展历史情况来看,从最初的废石干式充填一直到当前常用的赤泥胶结充填和膏体充填,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化和革新。其中水砂充填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水力作用将砂子、碎石等输送到矿井下,在此基础上进行采矿作业。由于中国拥有的矿山数量较多,矿山类型尤为丰富,因而用到的采矿方法多种多样,尤其在近几十年,充填采矿法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改进;

c)崩落采矿法也是中国采矿技术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通过崩落围岩来进行地压管理。通过矿石的崩落,进一步促使围岩崩落来填充采场,最终实现对地压的管控。目前崩落采矿法已涵盖了单层崩落法、分层崩落法、分段崩落法和阶段崩落法等多种方法内容,且在中国的采矿作业中有着十分普遍的应用,通过崩落采矿法进行采矿作业所获得采矿量占到了总量的近40%,且采矿量还在不断上升。

2 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相关问题剖析

2.1 煤矿开采相关制度规范不健全

从中国煤矿采矿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已有了很多煤矿企业,且企业都分布于全国各个地方,分布范围较广,但每个企业都具有不同的生产规模,各个企业的生产需求和生产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煤矿开采行业的相关制度规范。当前实行的煤矿行业制度规范还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在执行过程中也没有落实到位,执行力度不够。由于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行业制度,无法为煤矿采矿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因而制约了煤矿采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2]。

2.2 管理者过于看重短期利益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体系中,利益最大化仍受到大多数企业的认同和青睐。但在实际的目标追求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忽视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区别,片面追求短期利益,而没有考虑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煤矿行业的现场作业风险度较高,经常会有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作业周期长、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因而很多企业选择在技术方面节省开支,不引进先进采矿技术,导致更多先进的煤矿采矿技术得不到顺利推广。

2.3 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情况不理想

煤矿采矿作业对采矿工艺具有较高的要求,但中国煤矿很多,在一些规模较小的煤矿采矿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整个施工队伍专业素质不高。由于工作人员对采矿技术的应用不是特别了解,因而制约了采矿作业效率的提高,也无法为采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3 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建立健全煤矿开采相关制度规范

建立健全煤矿开采相关制度规范对当前中国煤矿企业的发展及采矿作业安全性的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a)针对原有制度规范应及时进行完善,对制度漏洞进行有效弥补,改进不足的地方。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并让全体员工树立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b)煤矿企业需建立必要的责任制度,明确权责划分,促使企业员工在保证自己责任范围内工作有效完成后,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先进的采矿技术。只有对相应的制度规范健全后,才能让煤矿采矿作业在稳定的秩序中进行开展。

3.2 强化对煤矿采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煤矿企业生产活动中,采矿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相关的煤矿采矿技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采矿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导致采矿技术的优势得不到完全发挥。在煤矿采矿过程中,基础环节就是地下作业,采矿技术的应用面临着很多复杂的内容和要素。因此,想要有效提高采矿技术应用水平,企业就有必要大力引进先进的采矿设备设施,以提高采矿工作效率,同时不断创新采矿技术,强化对煤矿采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更多新技术能得到有效应用,促进中国煤矿产业的发展[3]。

3.3 大力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才是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要素,在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过程当中,人才就是解决技术应用问题的关键。只有建设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才能有力推动煤矿采矿技术的创新发展。因此,煤矿企业应积极引进优秀的技术人才,同时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更大程度上促进煤矿采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人才培养中,不仅需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还需针对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进行培训,使得他们能有效完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从而实现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

3.4 强化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在煤矿采矿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想对当前存在于煤矿采矿工作中的问题加以解决,还必须要对安全生产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完善相应安全制度规范,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只有生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才能更好地开展煤矿采矿工作,才能更好地对煤矿采矿技术加以应用。为此,煤矿企业应在对工人进行培训时,致力于提高他们的安全生产意识,使其具备一定的安全事故处理能力,从而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给生产活动带来影响。

4 结语

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是采煤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这一环节不仅关系到以后工作的开展及质量问题,同时还关系着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所以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保证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结合煤矿采矿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加强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应对策略,以期有助于保证煤矿采矿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实现中国煤矿采矿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采矿技术,煤矿企业,应用,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奎辉.煤矿采矿技术应用问题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194-195.

[2]张照延.煤矿采矿技术应用中存在问题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0):276-279.

上一篇: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下一篇:引进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