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

2024-05-28

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共8篇)

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 篇1

近年来, 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重要文件, 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教育部也颁布了相关文件意在强调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要以就业为导向, 加强素质教育, 强化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培养, 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人民卫生出版社也以“以编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带动一系列高质量教材编写”的工作思路, 保证教材编写始终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并将教材建设工作与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使教材的编写更加符合课程建设与改革的要求、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是要融于社会并服务于社会, 并且能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和价值。笔者多年来一直密切关注民众的用药问题, 发现药店对于处方药的销售、管理较混乱, 民众不会用药、不能合理用药的现象非常普遍。要提高民众的合理用药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 就应当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抓起, 加强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开设, 以使毕业的学生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 逐步提高民众的合理用药水平, 为人类创造财富, 为社会带来价值。现就当前的药学教学谈点自己的看法。

1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药学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首先, 近几年来, 由于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导致职业生的整体素质偏低, 特别是文化素质偏低, 这就需要在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注重提升其道德修养,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高尚的医德、人品和人格, 使其在今后的药学服务工作中能够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能够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一切有损于人民利益的行为。其次, 现行的教育体制及大纲导致很多教学内容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要求。目前, 药学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品养护、药品市场营销等, 从大纲要求出发设置的课程有些已很难与以后学生从事的工作相适应、与飞速发展的药学行业相协调。这就需要从实际出发、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出发, 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构课程体系, 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重组教学内容, 特别是需要加强对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开设。

2 近几年学生的就业去向及紧需的业务知识

自从2000年1月1日实施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以来, 大批医药连锁药店、小规模的药店、社区药店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使大批中等卫生学校药学专业的毕业生走上了这些药店的工作岗位, 直接从事药品的购销、管理工作, 可以说他们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合理用药水平。根据这些岗位的知识需求, 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主要是如何指导人们合理用药。只有做到合理用药, 才能避免患者由于盲目用药带来的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和经济损失, 提高整个社会人们的身体素质。

3 目前社会用药混乱问题突出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 它有一个合理使用的问题, 不合理用药不仅浪费药品资源, 还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 有的还会产生机体耐药性或耐受性而导致以后治疗的困难, 甚至危及其生命。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作出国家建立并完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的决定, 目的主要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深化改革的需要, 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完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 满足人们安全、有效用药的实际需要;推动医疗卫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 降低国家和个人的医药费用支出, 满足人们在不同层次上对医疗保健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而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有配套政策和有一定知识的药学工作者。在我国, 由于地域文化水平及相关药学知识的差异, 加上药品监管力度较差, 导致药物乱用现象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抗生素的滥用, 一般的病毒性感冒老百姓都会使用抗生素, 这样势必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 从而导致了国家和个人医药费用的盲目支出及药害事件的频繁发生, 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身心健康的损坏。除此之外, 其他不合理的用药现象也比比皆是。

4 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开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目前, 世界各国的药学已经由面向药品的传统药学转为面向患者的临床药学和保健药学。在这种大趋势下, 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国药学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扩大药学教育规模的同时深入改革药学教育模式, 以便培养出能够指导患者搞好药学保健, 特别是能够为全民保健、促进合理用药做出贡献的药学人才。作为面向基层培养药学人才的卫生职业教育学校, 就应该顺应当前药学教育的趋势, 适应我国药学发展的需要, 改革药学课程的设置, 重点抓好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设置工作, 充实目前药学专业学生药物合理应用方面的知识, 以便学生将来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 当前基层药学人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在世界各国日益推行合理用药、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今天, 越来越需要有能力的、高素质的药学人才, 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合理的课程设置之上, 学校要做到厚基础、宽专业, 增强学生的适应面。只有这样, 才能适应当前药学发展的需要,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具有丰富药学知识的药学人才, 才能够把保障人们用药安全落到实处, 这也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通过现行的国家职业教育精神, 使用一流的、实用的教材, 使学生确实做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为人们的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做出贡献。

5 如何加强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开设

当前卫生职业学校药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大多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配套教材, 教师依据其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基本上就是以《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基础》这本教材为主, 其中药理学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制, 为药物治疗学提供理论基础;药物治疗学部分的主要内容是运用药理学等基础知识, 来阐述药物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本教材相对于前沿医院及药店接触的药品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 且联系实际性不强。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教师加强药物知识的更新和补充, 而学校应加强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的开设, 比如可以拿出一定学时专门讲一些临床不合理处方的实例, 特别是常见疾病药物联合应用的不合理现象。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这门课程, 因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早已被发达国家列为一种危机, 我国也应该尽快从基础抓起, 所以对这门课程的开设至关重要。蒉

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 篇2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3〕37号),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尤其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9月18日9点,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务科、院感办、药剂科、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共同牵头组织了以《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主题的培训会。会议由高院长主持。

培训前,郭院长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了本次培训会的重要性。郭院长指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是关系到能否提高感染治愈率、降低病人死亡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及减少耐药菌发生的关键,因此,抗菌药物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治是长期的、艰巨的、持久的,事关全院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相信全院医务人员有这个能力和信心把这项工作做好。

培训会上,高院长对我国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细菌耐药现状做了简单介绍,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意义和滥用结

果做了细致分析,对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特点做了详细讲解,对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关系做了重点阐述,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联合应用基本原则、预防性应用基本原则做了重点解读。同时再次强调了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对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出了殷切希望。

本次培训会深入浅出,参会人员都感到受益匪浅、收获颇多。通过培训,大家充分认识到全国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培训对提升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院要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促进医疗质量的秩序改进和提高。

马庄卫生院

药物合理应用相关课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 年3 月—2014 年7 月份报告的100 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2 例, 女48 例;年龄9 个月~85 岁, 平均年龄为 (44.2±5.33) 岁。

1.2 研究方法收集100 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类型, 对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以及表现、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及发生率进行记录, 对其进行统计分析[2]。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的种类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比例分析本次研究中, 有50 例患者因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50.0%) , 共98 例次, 其中因喹诺酮类药物引发的反应最高, 构成比为45.9% (45 例次) ;其次为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构成比为35.7% (35 例次) 。见表1。

2.2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不良反应表现形式分析皮肤及软组织是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部位, 构成比为52.0%;其次是消化系统, 构成比为25.0%, 心脑血管构成比为13.0%, 中枢神经系统构成比为7.0%, 其他为 (3.0%) 。其中, 不合理用药中有15 例给药时间过长, 15 例滴速过快, 10 例药液浓度过大, 6 例药物剂量太大, 4 例未做皮试。

3 讨论

目前,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药物的种类也在增加, 各种药物不合理使用所导致不良反应发生事件的比例也不断上升。根据有关文献指出, 由抗菌药物所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占47.2%[3], 本次研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所导致不良反应发生为98 例次, 例数为50 例 (50.0%) , 与报道结果相近。除此之外, 抗菌药物作为医院使用量最大的药物,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在临床给药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包括:给药时间过长、药物浓度过高、药物剂量过大、药物滴速过快等, 在该类因素的影响中, 临床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得到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带来生理与心理上的病痛[4]。

在本次研究中, 因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最大的药物是喹诺酮类药物, 其构成比例为45.9%;其次为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 构成比为35.7%。除此之外, 皮肤及软组织、消化系统是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的主要部位, 二者所占比重比较高, 该类药物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对人体的肾脏、肝脏以及血液系统造成损害, 并且具备较强的隐匿性, 不易引起患者以及医务人员的注意, 进而导致上报率降低。并且, 在研究中表明, 心血管系统与中枢神经药物比其他部位所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要低, 在临床检查中, 需对患者进行仔细观察, 避免出现漏诊现象。

通过研究得知, 临床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中主要因素包括:给药时间过长、药物浓度过高、药物剂量过大、药物滴速过快等。因此, 在临床中医务人员在给予患者药物时, 需要对药物的剂量、药物滴速的时间与速度、药物的浓度进行了解, 并严格按照原则, 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减少不合理用药的使用率[5]。

综上所述,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只有提高抗菌药物的规范性, 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参考文献

[1]许建刚.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 2011.

[2]陈作忠.导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不合理用药因素统计分析[D].山东大学, 2007.

[3]李丽, 莫敏施, 袁云艳.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35 (16) :141-142.

[4]许建刚, 颜继忠.期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药品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14 (5) :2662-2664.

2014年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试题 篇4

一、1、2、3、4、二、名词解释 药物限定日剂量(DDD): 用药频度(DDDs):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积DDDs):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 简答题

1、根据有关规定,妇产医院(含妇幼保健院)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门

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不得超过多少?

2、抗菌药物根据哪几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级,分为哪几级?

3、国家对各级抗菌药物处方权是如何规定的?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篇5

1政策指导是医院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的重要前提

我院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有关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 在感染管理委员会和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以院长为领导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 由医务科、药械科、检验科、感染办及临床有关人员组成, 小组成员参加疾病讨论和用药指导, 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和措施, 使全院各级医务人员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导, 以促进合理用药。

2全面协调是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形式

以医务科协调各科室关系方面的职能作用, 在医院形成一个完整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网络系统。药械科、感染办定期检查、总结分析临床科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统计各科抗菌药物消耗量及所用抗菌药物种类, 并按医院规定对某些价格昂贵、毒副作用较大的抗菌药物实行科主任签字方可应用等形式的限制性使用, 并通过院务会及时向有关科室反馈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检验科负责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向医院报告主要致病菌和药敏监测结果。提示临床医师及时送检病原菌, 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抗菌药物治疗效果, 避免和防止耐药菌的产生。

3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培训, 使工作更加协调一致

加强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知识培训是做好医院感染工作的基本条件, 通过定期举办不同层次的抗菌药物知识讲座, 使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制定给药方案、根据患者生理和病理特点选药, 尽量避免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人员是药物治疗的直接实施者, 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常用剂量、给药途径、毒副反应、配伍禁忌等, 以保证抗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宣教, 使大家对抗菌药物有一个新的、全面的认识, 不断推动合理用药。以便达到安全、高效、经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摘要:目的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通过措施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结果 不断推动合理用药。结论 在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其安全性。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篇6

正常情况下, 大多数新启用抗生素在若干年内都会因病菌产生耐药性而失去原有效力, 然而不正确的使用, 更加重了耐药细菌的急剧增长。由于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量大、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关系复杂, 联合用药日趋增多, 预防用药日趋广泛。因此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耐药性仍逐年上升势头。合理使用抗生素需具体患者具体分析, 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合理选用与合理用药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1 临床上不宜用抗菌药物的几种情况

1.1 病毒感染的疾病不宜用抗菌药物

如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伤风感冒等, 实际在临床上常见到治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使用各种抗菌药物, 并且往往一个患者多次反复用抗菌药物, 结果病情不但未好转, 而且给患者带来了很多不良后果。

1.2 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抗菌药物

因发热通常由于病原体感染而引起, 也可由机体免疫反应、异体蛋白、药物等引起。例如现在常注射的儿童预防疫苗, 往往会引起发热。一般来说, 发热不太高时, 机体的白细胞增加, 抗体生成增多, 因此发热是机体与病原体进行斗争的防御性反应, 它可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故在未确诊前切记滥用抗菌药物, 以免掩盖症状。

1.3 尽量避免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因抗菌药物局部使用易于致敏, 同时若大面积局部应用还可以产生全身中毒反应, 因接触细菌的药物浓度不高, 易于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1.4 严格控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因预防性应用常不能阻止感染发生, 而易产生抗药性, 一旦感染, 致病菌常高度耐药而使感染更难控制。严格掌握适应证, 凡属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 而且除考虑抗生素的抗菌作用的针对性外, 还必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 体内过程与疗效关系。

2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应用抗生素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抗生素按作用性质可分为4类:繁殖期杀菌剂:如β-内酰胺类、先锋霉素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速效抑菌剂: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脂类等;慢效抑菌剂:如磺胺类。联合应用预期可能产生协同、累加、无关或拮抗作用。

2.1 联合用药适应证

混合感染;严重感染;抗感染药难以到达感染部位;抑制水解酶的细菌感染;需较长时间应用抗感染药, 且细菌对其易致抗药的 (如结核杆菌) 。

2.2 临床常见联合用药

在病原菌及药敏情况不明时, 可凭经验选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一旦药敏试验出结果后, 根据药敏试验用抗生素。 (1) 葡萄球菌感染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时, 有人主张以红霉素或先锋霉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其他抗生素:如红霉素加氯霉素;红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红霉素加利福平或杆菌肽;先锋霉素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加万古霉素或杆菌肽。 (2) 肠杆菌感染因易耐药常采用氨基糖苷类加广谱青霉素;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加氨苄西林或氧哌嗪青霉素;氨基糖苷类加头孢菌素 (头孢唑啉、头孢呋肟等) 。 (3)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多采用联合用药。临床上多采用庆大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与多黏菌素、磺苄青霉素、呋苄青霉素或氧哌嗪青霉素联合。 (4) 变形杆菌感染以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为基础, 联合应用氨苄西林。 (5) 草绿色链球菌性心内膜炎和肠球菌感染时用青霉素加链霉素效果很好。

2.3 抗菌药的配伍

青霉素与庆大霉素联用时, 如在体外混合, 青霉素的β-内酰胺环可使庆大霉素部分失活而降低疗效。因此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联用时, 都应分别溶解分瓶输注。头孢类与青霉类相同, 在溶液中稳定性低且易受p H值影响, 严禁与酸性药物 (如维生素C等) 或碱性药物 (如氨茶碱、碳酸氢钠等) 配伍。青霉素类的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 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有利。若采用静脉给药时, 宜将一次剂量的药物溶在100ml液体中, 于0.5~1h内滴完。某些抗菌药物的联用, 除协同作用外毒性也增加, 如2种以上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常导致耳毒性和肾毒性, 神经肌肉阻滞增强, 氨基糖苷类与头孢菌素联用可致肾毒性增强;与强效利尿药联用, 可使耳毒性增强, 也可影响抗生素疗效。

3 抗菌药物监测与最佳给药方案

3.1 抗菌药物监测的指标

(1) 最低抑菌浓度 (MIC) 监测, 保证用药有效性。 (2) 联合药敏试验, 以制定2种或多种药物联用后, 属协同、相加、无关或拮抗的相互作用。 (3) 血清杀菌效价 (SBA) 这一指标可反映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的综合指标。峰时≥1∶8, 或谷时≥1∶1, 临床可获较好的疗效。 (4) 抗生素后效应 (PAE) , 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 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一段时间抑制的效应。以上工作为临床制定最佳给药方案, 提供了可靠科学依据。

3.2 最佳给药方案

成功的抗生素治疗, 还必须了解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及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和规律, 从而建立最佳给药方案。关于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和给药次数, 许多专家提出有别于传统的方式方法, 氨基糖苷类国外主张每天1次大剂量给药比多次小剂量用药不良反应明显下降。选择适当的给药时机, 有目的的选择抗菌药避免频繁更换或中断, 使血药浓度保证达到MIC水平及减少外用等, 都是避免耐药菌产生的重要措施。

还要强调一点, 要考虑药学经济学, 即医疗费用问题, 做到治病的前提下, 选价格低的药物, 减轻社会和患者负担。

4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的毒性反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氨基糖苷类损害第8对脑神经, 引起耳鸣、眩晕、耳聋;大剂量青霉素可致神经肌肉阻滞, 表现为呼吸抑制。氯霉素、环丝氨酸引起精神病反应等。 (2) 造血系统毒性反应:氯霉素可引起再障性贫血;氯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等有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Ⅳ、Ⅴ、Ⅵ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3) 肝、肾毒性反应:妥布霉素偶可致转氨酶升高, 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脂酶、血胆红素值升高。四环素类、无味红霉素类和抗肿瘤抗生素引起肝脏损害。多黏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及磺胺药可引起肾小管损害。 (4) 胃肠道反应:口服抗生素后可引起胃部不适, 如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及食欲减退等。四环素类和利福平偶可致胃溃疡。 (5) 抗生素可致菌群失调, 引起维生素B族和K缺乏;可引起二重感染, 如伪膜性肠炎、急性出血性肠炎、念珠菌感染等, 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引起伪膜性肠炎最多见, 其次是先锋霉素Ⅳ和Ⅴ。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临床较多见, 以β-内酰胺类、链霉素、氯霉素为常见。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的后遗生物效应, 如链霉素引起的永久性耳聋。

5 目前临床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

(1) 无明确应用指征; (2) 用法、用量不适当, 如用药时间、给药途径、剂量过大或过小; (3) 不注意配伍禁忌, 不合理联用; (4) 药物更换过于频繁; (5) 把抗菌药物作为退热药和不适当的预防性用药。

6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后果

(1) 造成药物和经济浪费; (2) 造成治疗失败; (3) 增加了不良反应和二重感染的发生率; (4) 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各国包括我国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 必须尽快采取对策, 以防止耐药性菌的产生。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篇7

1 抗菌药物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严重 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更为突出, 主要表现为:无适应证或适应证不明确, 如把抗菌药物当作“保险药”、“安慰剂”, 用于病毒性感染, 或为满足患者的“要求”等。过度使用抗菌药物, 如重复使用。过度使用昂贵或新抗菌药物, 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以及注射剂的过度使用等。不适当地联合用药或联合使用过多品种。社会使用抗菌药物监管失控, 公众对抗菌药物滥用危害性认识严重不足, 抗菌药物凭处方销售管理尚未到位。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牧、水产等养殖业部门的抗菌药物滥用也非常突出, 应建立严格的管理规范, 制止其滥用。

1.2 忽视病原体鉴别和药敏测定[1] 仅凭临床症状和经验应用抗生素。以肺炎和脑膜炎为例, 未首先鉴别其病原体是病毒还是细菌, 就盲目应用抗生素, 即使是细菌感染其病原菌也有多种, 若不查清致病菌就用抗生素, 不但难以奏效, 还可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体外药敏试验与临床的符合率虽有一定差异 (符合率-般在80%左右) , 但仍不失为指导临床正确选用抗生素的重要参考依据。

1.3 忽视病原菌的变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公认草绿色链球菌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主要致病菌, 但近年来已明显减少, 已由以前的90%降至20%~50%。国内某大医院近10年来收治的81例细菌性心内膜炎, 竟无1例是草绿色链球菌。相反, 各种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已成为主要致病菌, 真菌感染性心内膜炎也有增多趋势。因此, 选用抗生素治疗时, 应注意致病菌的变化。再以细菌性肺炎为例, 近年来人们已认识到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NP) 病情重, 死亡率高, 其病原菌与医院外获得性肺炎 (CAP) 有明显不同, 前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后者则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多见。故治疗感染性肺炎除排除病毒感染外, 还应注意鉴别是NP还是CAP。此外, 国外报道的军团属肺炎, 国内近年来亦时有报道。临床医师若忽视病原菌的变迁, 仍按传统观念选用抗生素, 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1.4 忽视药物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特点 抗微生物类药物种类繁多, 每一种药物均有一定的作用特点, 即使同类同代抗生素的药动学及药效学亦有很大差异, 若不注意, 不但达不到治疗目的, 还可导致细菌耐药和延误治疗。此外, 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关键在于感染部位能否达到有效药物浓度, 有些抗生素的抗菌谱虽与致病菌相符, 但因其在感染部位的浓度低, 故不但难以奏效, 还可引起致病菌耐药, 尤其治疗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胆道系统感染时, 一定要注意抗生素在脑脊液、支气管分泌液及胆汁中能否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1.5 对严重或混合感染不首选杀菌类抗生素, 而首选大环内酯类等抑菌类抗生素 有人误认为, 抗生素类药物品种越新越好、抗菌谱越广越好, 甚至采用“大炮打蚊子”的方法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感染性疾病, 在病原菌对老牌抗生素仍敏感的情况下, 就盲目使用价格昂贵的新抗生素。新抗生素较老抗生素虽有其优点, 但并不等于新抗生素都比老抗生素好, 以头孢菌素类为例, 第3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尤其是产酶耐药阴性杆菌的抗菌作用明显超过第1代、2代头孢菌素, 但第3代头孢菌素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则不及第1、2代头孢菌素。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日本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逐年减少, 而第2代头孢菌素的使用则逐年明显增长。

2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1 严格掌握适应证 为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扩散, 抗生素类药物无论用于预防和治疗, 都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可用可不用者, 不宜使用;对发热原因不明者, 除病情特别严重, 同时高度怀疑为细菌感染而又不能及时检出致病菌外, 不宜轻易使用, 使用后常使致病菌不易检出, 临床症状亦不典型, 以致正确的诊断难以及早确立而延误治疗。考虑为病毒感染时, 除非有继发细菌感染, 否则不宜使用。抗生素的预防应用一般仅限于: (1) 严重的外伤和烧伤; (2) 急性白血病缓解诱导期; (3) 健康个人或集体对特定细菌的感染; (4) 预防风湿热的复发; (5) 外科手术后的预防, 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中性粒细胞缺乏者、手术时间过长及深部大手术后易感染者。

2.2 及早确立病原学诊断 如上所述, 同一感染性疾病可由不同病原菌所致, 如败血症、脑膜炎、肺炎及免疫缺陷者感染等均可由10余种病原菌所致。故根据具体疾病, 尽快采取血、脓、尿、痰、脑脊液等适当标本作涂片检查, 尽早检出病原菌并作药敏测定, 才能有的放矢地选用抗生素。

2.3 全面了解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及病原菌对抗生素敏感度的变迁 对药敏测定有效的抗生素, 还应作最低抑菌浓度 (MIC) 试验, 最低杀菌浓度 (MBC) 一般为MIC的1~2倍, 最好采用MBC治疗, 因MIC或低于MIC时, 可迅速产生大量β-内酰胺酶, 使敏感菌变为耐药菌。

2.4 对严重或混合感染应首选杀菌类抗生素 由于抑菌类抗生素药效差且易导致细菌耐药, 可延误治疗而危及生命, 尤其对严重深部感染的患者, 一定要选用杀菌作用强及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生素。日本学者主张无论细菌感染程度如何, 均应首选杀菌类抗生素。

2.5 联合用药 抗微生物药物合理联用, 可获协同作用, 并能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若盲目联用, 则适得其反。临床上多数细菌感染-般用一种杀菌类抗生素即可控制。联合用药仅适用下列情况: (1) 严重感染。如用一种抗生素无法控制的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及脑膜炎等。可选用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联用。 (2) 混合感染。如严重烧伤感染、复合创伤感染、放射损伤感染、腹腔脏器穿孔所引起的腹膜炎等。 (3) 致病菌未明的严重感染。若病情危重, 可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可能的致病菌, 应用两种抗菌谱广的杀菌类抗生素, 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 待检出病原菌和药敏试验后, 再更换有特效的、抗菌谱窄的药物。

2.6 注意血药浓度监测 (TDM) TDM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至关重要。尤其毒性大的药物及肝、肾、胃肠道功能不良的患者, 此类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和血药浓度可发生显著变化, 需要通过TDM来调整给药剂量, 以避免给药剂量过大而引起中毒反应或剂量过小而影响疗效和引起耐药菌株。

2.7 注意全身综合治疗 无论何种感染性疾病, 其病原菌的最后清除仍有赖于人体的免疫功能。若过分依赖抗生素的作用而忽视人体的免疫功能常常是抗生素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尤其当免疫球蛋白的质量或数量不足、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 若忽视全身综合治疗, 再新再好的抗生素也难以奏效, 且可产生顽固性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故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白血病等全身防御功能差的患者, 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必须尽最大努力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 如输血、血浆或联用免疫增强剂等。

2.8 注意给药方案 用药剂量应根据MIC、MBC和TDM确定, 由常规化、经验化转向个体化、科学化。用药疗程应根据具体病种、病情而定, 一般感染在体温降至正常、症状消退后再继续用药72~96h, 但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氏分支杆菌病、溶血性链球菌咽峡炎、结核病等不在此例, 应视具体情况延长给药时间, 剂量和疗程不足是导致感染性疾病复发和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2.9 认真分析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原因 当应用抗生素治疗72h后无效时, 应认真分析无效原因, 切勿盲目继续用药。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原因主要有: (1) 临床和细菌学诊断的错误。 (2) 抗微生物药物选择不当, 与抗菌谱不符。 (3) 给药方法不当或剂量不足。 (4) 致病菌耐药。 (5) 患者身体状况差。

3 抗菌药物合理化使用有根有据

卫生部2004年10月9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 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根据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适应证将抗菌药物分为非限制类、限制类和排除类3类。非限制类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实安全、有效, 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限制类抗菌药物是指需要根据患者状况、人群、适应证或药品处方量等进行限制使用的抗菌药物;排除类抗菌药物是指新上市的抗菌药物, 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还比较少, 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对上述3类抗菌药物进行不同处方管理。《指导原则》要求抗菌药物应用以病原学监测为基础, 三级医院要建立微生物实验室, 不具备条件的二级医院依托邻近实验室开展临床微生物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有明确适应证才能用药《指导原则》要求, 抗菌药物使用必须具有明确适应证。由细菌、真菌、结核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所致感染, 具备指征时可使用抗菌药物, 病毒性感染不能使用抗菌药物。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危重患者等先给予抗菌经验治疗, 获得敏感试验结果后调整给药方案。根据抗菌药物药效学、人体药代动力学和适应证选择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生素治疗方案, 包括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和联合用药等。

此外, 《指导原则》还分别规定了内科、儿科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基本原则、药物选择和给药方法, 同时列举了不宜预防用药的情形。明确了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下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 包括肾功能减退患者、肝功能减退患者、老年患者、新生儿患者、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原则。明示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包括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和碳青霉烯类青霉素等19类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且用量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应用适应证及注意事项。规定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原则。列举了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急性感染性腹泻和败血症等32种常见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和病原治疗方法。

摘要: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范围广、品种繁多的一大类药品。自从1935年第一个磺胺药应用于临床和1941年青霉素问世后, 抗菌药物迅速发展,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已有200余种, 治愈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然而, 抗菌药物应用数十年来, 一些问题逐渐显现, 滥用药物非常突出。为此, 卫生部于2004年10月9日公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药敏测定,适应证

参考文献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篇8

1 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体内过程

1.1 生理特点

从新生儿开始, 直至成人阶段, 其器官的成熟度、新陈代谢水平、身体比例及其他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都在发展变化,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趋向成熟。根据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分为6期:胎儿期 (受精卵形成~小儿出生) 各组织器官处于形成阶段, 许多药物可致胎儿器官的损害和死亡;新生儿期 (胎儿娩出~满28d) 此期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婴儿期 (胎儿娩出~1周岁) 此期生长发育最迅速, 但容易患传染病、感染性和营养性疾病;幼儿期 (1~3周岁) ;学龄前期 (3~7周岁) ;学龄期 (6~7周岁至青春期) ;青春期。

1.2 体内过程

1.2.1 药物的吸收:

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机体情况和给药途径。新生儿胃酸浓度低, 胃排空速率慢, 且受出生后月龄、哺乳方式、食物及某些疾病等影响, 肌肉给药吸收不完全, 经皮肤给药时, 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 体表面积大, 药物较成人更易透皮吸收[1]。

1.2.2 药物的分布:

影响因素主要是脂肪含量、体液腔隙比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等。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药物清除相对缓慢, 药物—蛋白结合能力比成人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 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 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2.3 药物的代谢:

大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中被肝脏内的微粒体酶系统 (又称肝药酶) 代谢, 因此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 新生儿肝药酶的数量与活性却较少, 出生8周后, 此酶系统活性才达正常成人水平。新生儿在出生后8周内, 对于靠微粒体代谢酶系统灭活的药物敏感[2]。新生儿大量给予氯霉素可导致灰婴综合征;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为肝药酶诱导剂, 丙戊酸钠为肝药酶抑制剂, 合用时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

1.2.4 药物的排泄:

儿童, 尤其是新生儿肾血流量低, 肾小管分泌及重吸收能力差, 肾小管泌酸能力低, 尿pH高, 易由于药物清除减缓蓄积中毒。因此给药时应注意新生儿月龄、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

2 儿科的用药方法

2.1 选择合适药物

在用药前作出正确的诊断, 做到明确指征, 熟悉药物特性, 合理选择药物,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遵循“可用1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2种药物”的原则[3]。

2.2 选择合适剂量

儿童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包括折算法、体质量法、体表面积法等, 应根据具体情况及临床经验适当选用。

2.3 选择合适剂型

儿科药品剂型及规格的不足给儿科治疗带来缺陷, 近年来我国儿科药品在品种、数量和规格等的改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用口服制剂替代注射剂, 改善药物口感, 并寻找半衰期相对较长的衍生物, 减少服药次数和服药时间, 从服药依从性上达到预期疗效。

2.4 选择给药途径

正确的给药途径对保证药物的吸收、发挥作用至关重要。一般来说, 能口服或经鼻饲给药的小儿, 经胃肠道给药安全;皮下注射给药可损害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 不适用于新生儿;地西泮溶液直肠灌注比肌内注射吸收快, 因而更适于迅速控制小儿惊厥;由于儿童皮肤结构异于成人, 皮肤黏膜用药易被吸收, 甚至可引起中毒, 体外用药时应注意。

3 小 结

总之, 小儿用药的主要原则是:明确诊断, 根据病情及个体差异, 合理选用药物, 掌握剂型、剂量及疗程, 不滥用药物。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小儿不同发育时期的解剖生理特点, 药物的特殊反应, 严格掌握儿科用药指征, 坚持合理用药, 并充分考虑小儿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才能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不致于发生不良反应;并需克服滥用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丙种球蛋白的现象。用药的剂量应随小儿成熟程度及病情不同而不同。近年来肥胖儿童比例增加, 根据血药浓度测定发现, 按传统的体质量计算剂量, 往往血药浓度过高, 故肥胖儿童的个体化给药也是当前研究的新课题。临床医师还应注意给药间隔时间, 避免给药次数过多、过频, 监测婴幼儿体内药物浓度很重要, 因此有条件的医院应测血药浓度来调整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并根据小儿特点, 选好给药途径。小儿合理用药、保证小儿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 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志华.重视儿科合理用药[J].中国临床医生, 2006, 34 (2) :12-14.

[2]任冠桦.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 2005, 17 (6) :183-184.

上一篇:分散式控制策略下一篇:聋校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