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

2024-10-12

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共12篇)

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 篇1

恒生医院多重耐药菌株医院感染控制指南

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各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贯彻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各项规定,强化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医院各部门应当加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实施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及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医院微生物室和院感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暴发时,应当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报告。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采取措施主要包括: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应当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应当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恒生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及措施

一、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制度:《恒生医院抗菌药物管理规范》、《恒生医院各科室抗菌药物应用限额试行方案》

二、临床药学室每季度对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统计、力争控制在50%以下。

三、由我院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的抗感染药物专家、临床药学专家,药剂科专家和临床科室主任负责全院抗感染药物应用的指导工作。

四、严格督促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临床药学室每月抽查、公布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的合理性;抽查住院病历(重点查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评价结果在院周会上反馈。

五、推行不当处方公示和点评制度。临床药学室、药剂科、质控科、医保科共同对门诊、急诊医生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不定期抽查,对大处方进行跟踪调查。一是使用“平均处方金额”、“每人次平均金额”这二项指标,对门诊医生的处方进行监控。二是每月上网通报门诊、急诊医生处方数据超标情况以及门诊、病房抗生素使用情况。三是改革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对使用药品比例和门诊平均人次处方进行双重考核,对超标科室和个人扣款处理,并对医生的不当处方在院周会上进行点评。

六、实行药品用量动态监控措施。每月将销售量前10名的药品名单在院内网进行公布。建立医院用药信息查询监控系统,动态监控药品用量异常情况,对单品种药品用量异常增长,追查其增长原因。对每月用量超过20万元的抗菌药物暂停使用。

七、对社康中心实行抗菌药物的限制使用管理。

八、院感科、细菌室、临床药学室和药剂科每季度向临床医务人员提供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和抗感染药物信息。临床医务人员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

九、临床医生抗菌药物使用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1、经验用药::在病情急,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初步诊断为感染性疾病。门诊病人有初步诊断依据可用药。住院病人用药前先留取相应标本,待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再参考调整药物(以临床治疗效果为准,药敏作为参考)。经验用药前应参考院感科网页中的“菌群趋势”和“药敏趋势”结果。

2、目标用药:根据病原检查结果确诊后用药。门诊病人依病情和病人经济情况,先作病原学检查再进行目标用药。住院病人,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欠费病人除外,但要在病情记录上写明),待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参考结果用药。如病情紧急,先经验用药,但用药前先留取相应标本,待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出来后再参考调整药物(以临床治疗效果为准,药敏作为参考)。

3、预防用药:依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有关规定执行

4、分级使用抗菌药物。依据卫生部办公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的分级管理原则执行。

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据生部办公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第四执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又称医院内肺炎(N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尤为严重。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组的相关要求和我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以下防控措施:

一、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

一、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

二、鼓励手术后患者(尤其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早期下床活动;

三、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四、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五、对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则;

六、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

七、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则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可使用新制备的冷开水,每天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做为污水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

八、对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九、正确进行呼吸机及相关配件的消毒:

1、消毒呼吸机外壳、按钮、面板,使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

2、耐高温的物品如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首选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干燥封闭保存。不耐高温的物品如某些材质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等,应选择高水平消毒方法,如2%戊二醛、氧化电位水、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等浸泡消毒,流动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也可选择环氧乙烷灭菌(选择其中之一的方法);

3、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

十一、不宜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VAP;

十二、有关预防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教育培训。

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尿路感染(UTI)是第二位常见医院感染类型,75%~80%与留置导尿管相关。为有效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特制定以下防控措施:

一、插管前准备的措施

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得使用;

3、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16F,女性选14F;

4、规范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

5、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插管时的措施

1、常规的消毒方法:用0.5%的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程序如下:

(1)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2)女性:先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2、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

三、插管后的预防措施

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畅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2、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

3、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

4、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5、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

还需消毒;

6、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7、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8、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9、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定期更换导尿管(1次/2周)和集尿袋(2次/周);10、11、疑似出现尿路感染而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先更换导尿管; 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四、培训和管理

1、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宣教;

2、定期公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UTI)的发生率。

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制度

血管内留置导管广泛应用于各临床科室,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因导管插入、护理等不当,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十分常见,部分病人因此而死亡。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项目组的相关要求和我院的具体情况,特制定预防CR-BSI措施如下:

一、插管时

1、深静脉置管时应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

2、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

3、认真执行手消毒程序,戴无菌手套,插管过程中手套意外破损应立即更换;

4、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

5、使用的医疗器械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病人的麻醉用品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

6、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

7、建议0.5%碘伏消毒穿刺点皮肤;

8、建议选用抗菌定植导管;

9、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感染或携带有MRSA的工作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插管操作。

二、插管后的预防控制措施

1、用无菌透明专用贴膜或无菌纱布敷料覆盖穿刺点;

2、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至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立即更换;

3、接触导管接口或更换敷料时,须进行严格的手卫生,并戴手套,但不能以手套 代替洗手;

4、保持三通锁闭清洁,如有血迹等污染应立即更换;

5、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

6、输液管更换不宜过频,但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或停止输液时应及 时更换;

7、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8、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9、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

9、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三、培训与管理

1、置管人员和导管维护人员应持续接受导管相关操作和感染预防相关只是的培训,并熟悉掌握相关操作技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2、定期公布CR-BSI的发生率。

四、循证医学不推荐的预防措施

1.不提倡常规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除非怀疑有CR-BSI; 2.不要在穿刺部位局部涂含抗菌药物的药膏; 3.不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封管来预防CR-BSI; 4.不推荐通过全身用抗菌药物预防CR-BSI;

5.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6.不要为了预防感染而常规通过导丝更换非隧道式导管; 不要常规在中心静脉导管内放置过滤器预防CR-BSI。

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分析2012年至2013年度我院西药房计算机药品管理系统中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等原始数据,根据卫生部2004年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将我院西药房中常用的抗菌药物进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①非限制应用类:该类药物为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有效不易出现细菌耐药性,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价格较为低廉的抗菌药物。②限制应用类:该类药物为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相对于非限制应用类抗菌药物而言,其对细菌的耐药性或者价格等方面具有局限性。③特殊应用类:该类药物不良反应明显或较为严重,不宜随意使用或易出现耐药性,需控制使用或缺少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的实践资料或价格昂贵[3]。

以年度为单位,观察各年度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在全部药品销售总金额中所占比重,以及不同分级管理类抗菌药物在各年度的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值计算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和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AUD)。AUD以平均每人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的DDD数值表示,即DDD/100人/天。

2 结果

2.1 各年度抗菌药物的销售情况分析

表1结果表明:2013年度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重为22.12%,明显高于2012年度。

2.2 不同分级管理类抗菌药物在各年度的使用情况

表2结果表明:2013年度非限制应用类和限制应用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明显降低,特殊应用类抗菌药物呈上升趋势。2013年抗菌药物在门诊处方比例为30.05%,且每季度都呈下降趋势。明显低于2012年的39.15%。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79.5DDD,明显低于2012年的95.06DDD。

3 讨论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日益严重,很多临床医生在患者没有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的情况下,仍坚持使用抗菌药物且应用的起点高,剂量大,换药频率快,由此带来的医疗和社会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为了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水平,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明确指出各医疗机构需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4]。

通过在我院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我院的抗菌药物管理已经初见成效,临床上加强对于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实施在取得医疗机构配合的同时,还要取得患者的支持,通过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减少患者对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的疑虑、担心及由此引发的相关医疗纠纷,消除患者的误解[5]。医院要严格明确各级医师使用不同分级抗菌药物的处方权,尤其是门诊医师不得使用特殊应用类抗菌药物,通过限制其使用,减少耐药性,保证安全性[6]。临床上要定期开展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知识培训,通过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制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7]。

综上所述,在西药房药物管理中应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促进其应用日趋合理。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

[2]周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在西药房抗菌药物管理中应用的意义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150-152.

[3]孟菊英,孟秀英.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的不合理表现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6):58.

[4]聂忠富.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临床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6):741-742.

[5]张蓉蓉,计瑛,江静舟,等.上海市26家二、三级医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1,11(4):258-261.

[6]肖永红.我国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现状与思考[J].中国执业药师,2011,8(4):4-9.

与抗菌药物相关的腹泻 篇3

像老李这样由于抗菌药物引起的腹泻并非少见,许多口服抗菌药物及注射后胆汁浓度较高的抗菌药物均可引起。其原因有:①抗菌药物的化学刺激。特别多见于四环素族与红霉素族抗生素。除腹泻外常有上腹不适、胀气、恶心,甚至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②抗菌药物引起的肠道菌丛失调。正常肠道内寄生有许多菌群,这些菌群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达到生态平衡。用药后,一部分对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杀灭或抑制,原来处于少数地位的某些细菌由于对抗菌药物不敏感而得以大量生长繁殖,并且产生毒素或入侵肠粘膜,引起炎症,导致腹泻。这种由于菌丛失调引起的腹泻,被称之为“菌丛交替性肠炎”,也称为“与抗菌药物相关的肠炎”。

这种肠炎一般症状较轻,表现为每日数次水样腹泻,一般无脓血、粘液便。通常发生于抗菌药物应用后3~8天,无明显腹痛、呕吐。偶尔大便可带粘液,似痢疾样,但无里急后重感。大便常规基本正常,或有少量白细胞。应用培菲康、乳酸菌素片,可调整肠道菌丛,前者每次服2~3粒,后者每次服3~5片,均每日3次。同时服用思密达效果更好。思密达为一种矿物药,具有层纹状结构,并有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肠道内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极强的选择性吸附、固定、抑制作用。口服后2小时即可均匀地分布于肠腔表面,保护受损的肠粘膜,帮助肠上皮细胞修复再生。连续服用可促使粘膜细胞结构恢复正常。实验证明,它可清除病原菌,扶植正常菌群生长,纠正菌丛失调,促进腹泻痊愈。思密达一般为每次1袋,每日服用3次,可加于50毫升水中摇匀后饮服。对腹泻次数多、症状较严重者,也可应用复方苯乙哌啶、易蒙停等止泻药,同时要注意补充液体与电解质。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特别是广谱抗菌药物,可引起严重的二重感染。最为多见的为白色念珠菌性肠炎、伪膜性肠炎及金葡菌肠炎。多见于老年人和原有糖尿病、肝硬化、尿毒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恶性癌肿等全身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白色念珠菌性肠炎多数伴有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大便为水样或带粘液,每天数次至十余次不等,一般无呕吐,腹痛不明显。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应经常观察口腔有无鹅口疮发生,出现腹泻要及时送大便作涂片检查。如有霉菌。应口服制霉菌素或酮康唑抗霉菌感染。发生鹅口疮可在口腔局部涂用制霉菌素甘油。

伪膜性肠炎,也叫假膜性肠炎,与肠道内难辨梭状杆菌感染产生的外毒素有关。很多抗菌药物都可引起,又以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氨基苄青霉素最为多见。多发生于用药后数日内或治疗过程中,也有延迟到停药后2~3周才发生。症状较重,可大量水泻,每日达十余次以上,常含粘液,少数有血便,严重者可排出斑块状假膜。伴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状,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病死率高达30%,60岁以上老年人病死率高达40%。一旦确诊,要立即停用原用抗菌药物,并口服万古霉素,口服或静脉应用甲硝唑(灭滴灵)。同时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这种腹泻切不可用复方苯乙哌啶等止泻药。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篇4

一、本院目录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二、本院目录是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最低要求。各科室可根据本科室具体情况将“非限制使用级”品种提升为“限制使用级”,或将“限制使用级”品种提升为“特殊使用级”以加强管理,但不得下调抗菌药物管理级别。

三、各科室应加强医师抗菌药物使用权限分级管理,建立培训、考核和权限授予机制,有效控制限制级和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

(一)我院按以下原则授予抗菌药物使用权限:各级医师均具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资格。主治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具有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资格。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医师具有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资格;无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的科室由科室主任开具处方或医嘱。

(二)医务科要定期组织对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合格者方可获得相应的处方和调配权限。

(三)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门诊使用。住院病人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篇5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安徽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并符合如下要求。

一、建立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在院长直接领导下,建立权责明晰、分工合理控制体系,以保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工作的实施。

二、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和预警制度,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纳入医疗质量和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三、制定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原则,各临床科室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措施。

四、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包括血药浓度和耐菌的监测,提高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能力。

五、加强合理用药管理,重点考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

六、医院发布限制性使用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通告每年不得少于2次。每月对使用量位于前10位的抗菌药物实行跟踪调查制度,分析评估不符合分级使用规定的处方,坚决遏制不合理用药。

七、医院感染管理科应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参与医院感染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及病人的诊治工作,以提高医院感染病例的治愈率。

2016年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篇6

一、严格按照《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规范》使用抗感染药物,力争将使用率控制在50%以下。

二、严格履行抗感染药物使用申报审批手续,凡越级使用抗感染药物或联合用药,必须填写审批表,科主任批准并报药事科备案。

三、加强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组织管理,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抗感染药物管理和相关工作的具体实施管理。

四、成立由药剂科、感染管理科、检验科组成的临床药物管理小组,负责科室抗感染药物管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通报相关情况,定期向全院提供院内抗生素使用情况。

五、完善抗感染药物使用的制度措施,制订适合本院实际的具体的感染药物使用范围、使用细则、考核指标、管理要求,明确抗感染药三线划分目录和三级医师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权限。建立抗感染药物使用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认真贯彻落实。

六、临床各级医护人员必须接受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规范培训,并纳入继续教育学习范围。

七、参与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抗感染药物专家应是有经验的医师,负责指导全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八、检验科和药事科定期公布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向临床医生提供抗感染药物信息,为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依据。

九、临床医生应提高用药前相关标本的送检率,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严格掌握适应症,合理选用药物。护士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标本留取和送检工作。

顺庆区人民医院手卫生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卫生部下发的《手卫生规范》,诊疗活动时必须认真按照“六步洗手法”清洁或消毒双手;手术人员应执行外科手消毒方法。

二、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三、当手部有血液或体液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四、医务人员手被传染性物质污染以及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应当先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冲净,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五、各科室应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重点部门如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室、血透室、感染疾病科、手术室、产房、导管室、消毒供应中心、口腔科、内镜室、烧伤病房、检验科等应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配备洗手液及干手设施(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六、手术室应制定外科手消毒流程,并督促执行。

七、外科手消毒的原则,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等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八、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卫生部下发的《手卫生规范》注意事项及要求。

九、院感科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指导与监督,随时进行洗手时机的抽查,每月对手卫生一次性进行调查并总结,每季度对重点部门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暴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十、开展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顺庆区人民医院医疗器具消毒管理制度

一、医院应建立消毒管理组织,制定消毒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

二、医院工作人员应当接受消毒技术培训、掌握消毒知识,并按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三、医院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

四、医院使用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分类收集并送指定部门进行处理。

五、医院购进消毒产品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六、医疗卫生机构的环境、物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规定。

七、排放废弃的污水、污物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八、运送传染病病人及其污染物品的车辆、工具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九、医疗卫生机构发生感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时,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并采取有效消毒措施。

顺庆区人民医院医务人员血(体)液

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医务人员血(体)液职业暴露是医务人员从事诊疗、实验、护理工作中意外被乙肝、丙肝、艾滋病等病毒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者是被污染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一、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用预防措施。任何医务人员发生血液、体液职业暴露(刺伤、割伤、粘膜接触等),应迅速报告院感办(电话2250880)。

二、院感办应迅速了解患者情况、发生职业暴露的经过,指导医护人员填好血(体)液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对发生职业暴露风险较大的情况,在诊治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测。

三、输血科发现HIV初筛阳性患者,应立即通知临床科室、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进行确诊检测,并负责及时得到确诊报告

四、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五、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双手重新盖帽,如需盖帽只能用单手盖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六、手术中传递锐器建议使用传递容器,以免损伤医务人员。

七、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透的利器盒中,以防刺伤。

八、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和实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九、在诊疗、护理、实验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十、处理污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污物,尤其是不能将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压挤废物,以免被锐器刺伤。

顺庆区人民医院治疗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制

一、治疗室布局合理,专人负责,严格区分有菌区与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并有明显标记,进入治疗室人员必须衣帽整齐,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凡私人用物不得带进治疗室。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无菌柜内,不得有过期物品。治疗室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分开放置。使用无菌物品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三、治疗室应湿式清扫,清扫物品要专用,每日通风,并用三氧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四、治疗室每日清扫、消毒一次,每周更换大消毒二次,并注明消毒日期。

五、各种治疗注射应一人一针一管一带(含皮试),用后针头、针管及一次性输液器放等应分类放置,由专职人员统一处理。

六、取用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持物钳或无菌镊子,镊子与消毒容器应配套使用,一容器一器械,并浸泡在1/2~2/3处,定期更换、消毒,并注明日期。七、一次性医疗用品按《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管理,一次性用品必须去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治疗室。

八、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酶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九、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日产日清,医疗废物专用容器包装严密,标示清楚,交接记录存档。

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我院的18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 其中包括男患者98例, 女患者82例, 年龄分布为9个月~82岁, 平均年龄为 (44.4±15.9) 岁。

1.2 治疗方法:

对18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收集其使用抗菌的药物种类、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部位、药物的使用方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多方面资料, 应用Pe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各类不良反应表现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用资料数据应用Excel表格进行录入,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对其进行分析, 分析方法应用Person相关性分析, 优良率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配对样本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导致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的构成比例:

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98例 (54.4%) 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其中由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者最常见, 多达50例 (51.0%) ;第二位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可达28例 (28.6%) , 具体情况见表1。

2.2 药物不良反应部位及不合理使用表现形式:

不良反应的主要发生部位为皮肤及软组织, 共55例, 约占56.1%, 第二位的为消化系统, 共28例, 约达28.6%, 中枢神经系统3例, 约占3.1%, 心血管系统9例, 约占9.1%, 其余部位3例, 占3.1%。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形式主要包括:用药时间过长、药液浓度过高、滴速过快、剂量过大等[2]。见表2。

2.3 药物不合理使用方式与不良反应表现的相关性分析:

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后得出, 与不良反应显著相关的为药物的滴速过快、剂量过大、给药时间过长、药液浓度过高等因素 (P<0.05) 。

3 讨论

近几年来, 临床上关于应用药物造成不良反应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各个媒体频频报道[3], 而其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为抗菌药物。在袁氏的报道中, 有数据证实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占总体药物不良反应的47.94%, 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引起不良反应者有100余例, 占到总体的50%以上, 还有前人的研究结果证实, 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是由于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多及使用量过大造成的[4]。因为在医院的用药过程中, 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最多且使用剂量最大,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提高[5]。另外, 由于制药事业的飞速发展, 各种新型抗菌制剂飞速涌现, 临床工作人员对这些新药的使用尚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 造成用药时出现药液浓度过高、给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滴速过快、等不良现象, 在增加患者住院费用负担的同时, 也引发了诸多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6,7]。因此, 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相关性研究很有临床必要及价值。

在本文中, 笔者通过对收治在我院的18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抗菌药物的各类不良反应表现与不合理使用方式的相关性, 发现在引起患者诸多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中, 喹诺酮类药物最常见, 多达50例 (51.0%) ;第二位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可达28例 (28.57%) 。这均与前人研究结果相符,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品种多且应用范围广, 因此比较受临床医师的偏爱[8]。另外, 不良反应的主要发生部位为皮肤及软组织, 约占56.5%, 第二位的为消化系统, 约达29.0%。由于这些部分的临床症状较典型, 易于察觉, 相反不合理应用药物对于肝脏、肾脏及血液系统的损害则往往较隐匿, 不易被医疗人员及患者察觉, 故结果显示其发生率低。但由于这些部位不良反应的隐匿性, 临床工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 以防漏诊误诊的发生。对进入研究的180例患者经Pe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 与不良反应显著相关的为药物的滴速过快、剂量过大、给药时间过长、药液浓度过高等因素 (P<0.05) 。证明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工作人员应认真评估药物使用时间、使用剂量及用药浓度, 准确合理的控制输药的速度, 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总结而言,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目前造成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 故应加强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娟, 向萍.某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前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量分析[J].重庆医学, 2013, 42 (20) :2418-2420.

[2]范利红, 苗彩云, 龚小明, 等.我院2012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期间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3, 10 (5) :286-290.

[3]姜秀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伦理决策[J].医学与哲学, 2013, 34 (22) :4-7.

[4]李丽, 莫敏施, 袁云艳.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致不良反应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16) :141-142.

[5]邹晓旭, 张敏, 赵露, 等.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情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 2014, 34 (2) :10-12.

[6]Baniasadi S, Habibi M, Haghgoo R, et al.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reporting:the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y residents[J].Iran J Pharm Res, 2014, 13 (1) :291-297.

[7]孙习鹏, 陆瑶华, 陈燕, 等.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的干预措施及成果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3, (4) :212-214.

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 篇8

(一)服从医院院长领导的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领导。

(二)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及时发布合理用药信息,严格控制不良反应明显、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及价格昂贵的特殊使用抗菌药物进入临床。

(三)按照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并督促科室临床医师严格执行。

(四)参考药剂科定期发布限制性使用与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通告,每月对使用量位于前10位的抗菌药物实行跟踪调查制度,分析评价不符合分级使用规定的处方,坚决遏止科室内不合理用药。

(五)参与骨科科室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参与医院感染疑难病例的会诊、讨论及病人的诊治工作,以提高医院感染病例的治愈率。

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 篇9

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以下简称预防用药)的管理,改变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手术感染的状况,规范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等文件制定本制度,本制度供所有手术和介入诊疗预防用药工作相关的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遵照执行。

一、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由医院主管院长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提供咨询与技术支持,医务科、药剂科、感染科、质控科、护理部、外科病区、麻醉科、检验科等共同参与,并由医务科组织协调,负责本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指导、管理等工作,确保本制度贯彻落实。

二、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感染。预防用药不能代替严格的无菌操作。

三、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适应症

1.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 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2. 清洁手术:为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严格控制,用药比例不超过30%,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如: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等。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大于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存在感染相关高危因素者:年龄超过70岁、糖尿病控制不佳、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放化疗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3.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4.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 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5.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因素;经皮肤内窥镜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6.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或手术室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时,除应针对性预防用药外,手术科室、感染科还应积极调查和处理感染原因。

四、药物的选择

1.选择抗菌药物基本原则:应根据手术部位的常见病原菌、患者病理生理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疗效肯定、安全、相对广谱、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低廉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为首选(见附表)。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氟喹诺酮类药物应严格控制使用。

2.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

3.普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经皮肤内窥镜的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进入腹腔空腔脏器的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肠杆菌,建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4.下消化道手术除预防用药外,术前一日要分次口服很少被吸收的肠道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并用口服泻剂或灌肠清洁肠道。5.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6.在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高时,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五、预防用药的时机

1.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90)。一般应于切开皮肤(或粘膜)前0.5~2小时或麻醉诱导时在手术室开始给第1剂抗菌药物,剖宫产术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给药。

2.术前及术中初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由手术医师开具,手术室护士执行,登记用药并签名,手术室不得干预抗菌药物的使用。

六、预防用药的方法

1.预防用药宜静脉滴注,溶媒体积≤100ml,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一般应30分钟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克林霉素、甲硝唑、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用法按药品说明书有关规定执行。2.血清和组织内抗菌药物有效浓度必须能够覆盖手术全过程。选择半衰期短的抗菌药物时,若手术时间≥3小时,或失血量≥1500ml,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选择半衰期长的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则无须补充给药。

3.一般应短程预防用药,择期手术结束后不必再用。若患者有明显感染高危因素,或术前已发生细菌污染(如开放性创伤)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至24h,特殊情况可延长至48h。其中,清洁手术和介入治疗预防用药时间应≤24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至3-7天。手术中发现已存在细菌性感染,手术后应继续用药直至感染消除。

七、监督管理

1.严格控制新上市的、限制性使用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用于预防用药。

2.对于有特殊病理、生理状况的患者,预防用药应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药品说明书等规定执行。

3.术后如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属治疗性用药,应及时采集标本送病原学检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病程记录中应注明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用药”还是“抗感染治疗”,不能写成“对症”、“抗炎”等。

4.临床科室应加强科内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记录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科内督查记录》上。临床药学室、质控科、医务科每季度将对督查结果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全院通报,作为科室 年终评优的指标之一。

5.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监测工作,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定期组织专家,结合细菌耐药监测情况,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品种进行分析评估,并根据耐药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调整预防用药的品种,及时通报。

6.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会同处方管理组每月对预防用药实施专项点评。

附件1: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手术名称

抗菌药物选择 乳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腹外疝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胃十二指肠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阑尾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结、直肠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

肝胆系统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泌尿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一般骨科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妇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 剖宫产

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注:1.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2.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

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宾阳县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4月 (A组) 及2012年8月至11月 (B组) 的Ⅰ类手术切口出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见表1。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和对比分析, 对上半年的I类手术切口使用抗菌药的切口感染率与下半年不使用抗菌药的切口感染率进行相关性分析, 以结果评价Ⅰ类手术切口使用抗菌药有无必要。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对比两组切口使用抗菌药物率和感切口染的发生率,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即有差异性,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即无差异性。

2 结果

2.1 两组使用抗菌药物情况:A组使用率为48.93%, B组使用率为0%, A组使用抗菌药物率明显高于B组, P<0.01。见表2。

2.2 两组发生切口感染情况:

A组切口感染发生0例, 发生率为0.00%, B组切口感染发生0例, 发生率为0.00%, A组切口感染率明显与B组相同, P=1。见表3。

3 讨论

3.1 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为了防止切口感染, 担心切口感染后引来的纠纷, 也成为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心理因素。

按照2004年卫生部出台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 清洁手术时, 手术野无污染, 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但至2011年大多数医师仍未能改变旧习惯, 如王永玲等[2]报道的324例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率达100%。张振才等[3]报道的52例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率也为100%。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56号) , 我院制订措施, 限制Ⅰ类手术使用抗菌药物后, 2012年上半年仍有近半的Ⅰ类手术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 2012年下半年将措施上升到与绩效挂勾的高度, Ⅰ类手术使用抗菌药物切口感染的比例最终下降。

3.2 A组有48.

93%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 B组未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 而一年中我院Ⅰ类手术切口的感染发生率为0.00%, 说明Ⅰ类手术不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 也不发生切口感染。Ⅰ类手术使用抗菌药物与切口感染无关联。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国家中药管理局, 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Z].卫医发[2004]285号.

[2]王永玲, 王清理, 张建华, 等.I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2, 9 (1) :43-45.

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篇11

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为规范抗菌药物的遴选采购和临床的合理使用,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抗菌药物应当由药剂科统一采购供应,其他科室或者部门不得从事抗菌药物的采购、调剂活动,不得在临床使用非药学部门采购供应的抗菌药物。

二、医院应当按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购进抗菌药物,优先选用《国家处方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收录的抗菌药物品种。

三、医院购进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杭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具有相似或相同药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采购。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5个品规。

四、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应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五、医院确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应向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由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六、医院新引进抗菌药物品种,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经药学部门提出意见后,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议。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2/3以上成员审议同意后,提交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审核,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2/3以上委员审核同意后方可列入采购供应目录。对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或者违规促销使用等情况的抗菌药物品种,临床科室、药学部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和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可以提出清退或者更换意见。清退或者更换获得抗菌药物管理组1/2以上成员同意后执行,并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6个月内不得进入本机构药物采购供应目录。

七、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未列入本机构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医疗机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说明申请购入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一次性购入使用。

抗菌药物管理相关制度 篇12

为提高本院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对不合理用药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建立实施药物自费类药品和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一.药剂科每月对全院、科室、医生药品使用情况进行三级排位,“临床合理用药监控小组”对前二十位药品和和前十位的医生使用药品及使用科室和医生结合处方、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重点是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使用不合理的科室和医生,“医院药事委员会” 及时予以干预,包括:警告谈话限期改正、限定处方权、取消处方权。“医院药事委员会”对药品使用情况、评价结果、处理结果以简报形式通报全院。

二.对全院单品种用药金额前10位药品进行监控公示,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使用数量、金额、生产厂家及供应公司,对使用异常和用量超常增长的药品,将对供应公司给予警告,直到停药。

三.对科室临床用药进行监控公示,内容包括:科室药品收入占科室总收入的比例,抗菌药物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医保”药品重点是甲类和合作医疗自费类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科室使用金额前10位的药品。其结果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对无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居科室用药金额第一位的药品、和用量超常增长的的药品,给予警告限期改正,仍至停止该药品的使用。

四.对门诊医师处方用药进行抽查监控公示,内容包括:100张处方评价结果(平均处方药品数、抗菌药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数、处方平均金额、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诊断、处方合格率、),抗菌药分级执行率,不合理用药金额比例,药品收入占个人业务收比例,使用金额前10位的药品,其评价结果纳入个人综合考核指标。对无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居个人用药金额第一位的药品、和用量超常增长的的药品,给予警告限期改正,仍至停止该药品的处方权。

本办法从2006年十二月二十日起执行。

二OO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及通报制度

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超常预警及通报制度

根据卫医发[2006]169号“关于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1.每月初药库按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与使用数量进行统计并提交药剂科,药剂科必须随时掌握用药动态,并由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导小组专家进行必要的分析,每月例行向院纪委和有关领导汇报一次。对当月用药量在前十位的抗菌药物详细汇报情况,并提供书面资料。

2.对用药量突增等异常情况,需有合理的解释,否则向院纪委和有关领导汇报。

3.药事委员会根据药剂科汇报情况,调整药品结构,并分别采取控制使用、暂停使用、停止使用等措施。

4.每月对用药量在前十位的药品进行分析,对有代替品种、非临床治疗必须的药品实行控量使用,每月控制用量为前三个月平均月用量的一半。对用量持续在前十位药品,进一步采取措施,有效控制药品用量。

日前,桐乡市中医医院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加强药品使用环节监督管理工作》的要求,制订了抗菌药物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

该制度规定每月由院感科对门诊处方和住院病历进行分析调查,及时登记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备案,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动态监测。

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建立超常预警机制,每月将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前10位的药品上报,由医教科协同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监测情况和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负责对临床提出预警。药剂科负责每月统计全院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前10位的药品,上报行风办并予以公示。医教科负责组织临床专家和临床药学人员对前10位的药品进行分析,并对用药金额在3万元以上的抗菌药物进行明细统计,予以通报。如发现有不合理用药行为的情况,上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和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核,给予停用。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检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无指症使用抗菌药物或滥开高档抗菌药物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按《医院职工奖惩条例》予以相应处罚。对用量超常的药品应重点分析,对严重违反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的行为及时予以纠正,并对责任科室与个人进行处理。

(王梦岚)

综合性教学医院临床药品使用动态监控超常预警机制运行及完善深化的思考

为了构建医院药品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自2003年5月起,根据卫生厅的部署,拥有2400张床位、年门诊量130余万人次、年住院量4万余人次的我院逐步开展临床药品使用动态监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结合具体实践,本文对综合性教学医院临床药品使用动态监控超常预警机制运行及完善深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临床药品动态监控的做法

1.1 成立临床药品动态监控组织

医院专门指定一名副院长分管药品合理使用管理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院长为组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包括药剂、医务、监察、感染控制、护理、临床在内的专家为小组成员的临床药品动态监控小组。

1.2 建立健全临床药品动态监控制度

结合自身实际,医院制定了《药品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制度》、《药品医嘱量监控管理制度》、《处方量监控管理制度》、门诊处方点评制度》、《大额医疗费用知情同意及处罚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办法》等药品使用管理制度与办法,为建立临床药品使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1.3 监控方式

药剂科安排专人负责,对上月医院使用的各种药品使用量进行统计排名,将使用金额排名前50位的西药(包括抗菌药前10名)和排名前10位的中成药、单品种使用金额波动幅度超过30%的药品列入动态监控范围。每月、每季度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规定项目的数据收集、整理、绘出动态走势图,由临床药品动态监控小组组织专家对使用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凡无正当理由的均视为异常波动。

1.4 处理措施

为了做好药品动态监控工作,医院从各个环节加强科学管理,采取多种措施控制药品的异常波动,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4.1 警告。药品使用量增长速度过快有可疑促销行为的品种,医院对药品配送企业或生产企业进行警告,除了要求被警告品种的药品配送企业或生产企业书面汇报原因,还要就是否存在促销行为进行解释。如2004年警告的药品有48个种(次),2005年有51个种(次)为警告品种。

1.4.2 限量采购。对药品使用量连续增长幅度过大、临床又必须使用的品种,报主管院长同意,限制该品种的采购量。如,2005年限量采购42种(次)。

1.4.3 暂停使用。对药品配送企业或生产企业进行警告效果不明显,药品动态监测结果又不能合理解释原因的,报主管院长同意,对该品种暂停使用。如,2004年暂停使用有10种(次)。

1.4.4 处方监控。以明察暗访的形式,对“大处方”调查统计分析,并进行院内公开点评,对于用药量异常增长的药品品种及时调控,查实有不正当促销行为的,立刻中断药品购销合同。

1.4.5 公示预警。对当月门诊、住院药品使用总额、门诊单处方金额前10名的医生,通过电子屏幕、《质量管理简报》、《医院药事简报》等方式进行公示预警;对收受药品回扣的科室和个人,按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理 如对触犯法律的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4.6 抗菌药合理应用的管理。成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合理应用抗生素指导小组,定期开展抗菌药合理应用培训,定期对门诊及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督导及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在院内进行公示预警。

1.4.7 制定病区药品使用控制方案。根据各临床科室相关用药特点,结合以往用药情况,制定各临床科室用药比例,并纳入医疗质量和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对超出控制方案所规定的目标,分析原因,并进行警示性公示。

1.4.8 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为使用药更趋合理,实行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合理用药制度。临床药师坚持每天都参加查房、会诊,与临床医生探讨和调整疑难感染病例治疗方案,提供用药咨询等药学服务。

具体成效

2.1 列入监控内的药品使用金额明显降低,药品使用波动范围、波动幅度、异常波动品种等都呈逐步减小的趋势除了个别药品受配送情况和季节影响,其他列入监控内的药品使用金额均有明显降低。如2006年4月份波动异常的药品“生长抑素”、“克林霉素”、“金龙胶囊”等4个品种,通过警告和控制使用后,4个品种的月使用量从19.86万元、13.86万元、8.92万元分别降到12.45万元、8.88万元、5.73万元,均降到合理的状态,且再无异常波动。同期相比,奥美拉唑肠溶片的波动幅度从2004年6月的33%降到2005年6月的9.54%,血栓通粉针的波动范围从2004年9月的35%降到2005年9月15.6%。异常波动品种也从2004年的7种降到2005年的4种。

2.2 全院药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院药品费用降低,有效地遏制了大处方现象2004年、2005年、2006年的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门急诊人均药品费、出院者人均药费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全院药比,由2005年前的每年45%以上控制到2006年的41.92%。根据2005年7月份随即抽样200张处方计算,每张处方平均金额从2004 年110.3元降到2005年90.6元。

进一步完善临床药品使用动态监控超常预警机制的思考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院的临床药品动态监控工作已经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需持续改进的地方。结合该院具体实践,笔者就如何完善综合性教学医院临床药品使用动态监控谈几点想法。

3.1 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对临床药品动态监控认识

只有认识到位,医务人员才能把医疗行动集中到合理用药、合理诊疗上来。医院应通过对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法律法规、抗菌药合理应用、医院感染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对临床药品动态监控认识。

3.2 药品监控关口前移,进一步完善临床药品动态监控的运行机制

3.2.1 建立健全“新药引进阳光工程”

我院于2004年在国内首创“新药引进阳光工程”。新药进入医院要通过科室申请、新药展示、公示申请新药的医生、科主任姓名以及新药的相关知识、医药代表在随机抽取的评审专家及药事委员会成员参加的新药介绍会上答辩、当场投票等环节。自2006年开始,凡是招标中标药品和挂网药品品种,均由药事委员会成员记名投票产生。同时,医院院长不再担任医院药事委员会主任,实现药事管理权和决策权分离。

3.2.2 建立健全药品购销廉洁自律双向承诺制度

院长与药品厂商代表、药剂科主任与医药代表分别签订了《药品购销廉洁自律双向承诺书》,从源头上杜绝收受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正之风,为临床药品动态监控创造良好环境。

3.2.3 建立健全医患双向承诺制度

各临床科室应与每个病人签订了《医患廉洁双向承诺书》,对规范医患双方的行为,主动让患者参与诊疗过程的监督,强化患者本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监控。

3.3 加强诊疗活动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创新临床药品动态监控的管理办法

3.3.1 严格贯彻落实《处方管理办法》

2007年出台的《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等。这一规定对于进行药品名称的规范非常重要,能更直观地反映药物的成分,也有利于规避医生开单提成、大处方等不正常现象。医疗机构应把《处方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与在开展临床药品动态监控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动态监控的内容。

3.3.2 建立临床用药督导制

成立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临床用药督导小组,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开展专项调查,根据政府制定的相关标准和医院实施的各病区药品使用控制方案,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医疗质量管理简报》、《药事简报》等形式提供给院领导、职能部门及全院各科室,并在医院每季度的医护质量分析会上对全院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讲评。2002年,卫生部颁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药学部门要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度。我院是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临床药师每天坚持参加查房、会诊,受到临床医务人员和广大病友的欢迎,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很强的科学指导与现场督导的作用。

3.3.3 应用循证医学,开展临床路径

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负责、明确、明智的利用最佳的研究证据来确定每个病人的诊治,其目的是把最新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起来。作为综合性教学医院,我院充分利用其内设有广西循证医学实践中心的优势,逐步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药物使用、手术方法及医疗规范等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不断完善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临床诊疗技术规范、临床实验工作规范、制定常见病、多发病和费用高的诊疗项目的临床路径,以减少治疗上不必要的差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合理用药、合理诊疗。

3.3.4 完善临床用药监管考评制度

为规范用药行为,有效控制药品费用,医院定期组织专家对门诊及住院病人的处方、尤其是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对门诊和住院的处方开展药物选择、药动学指标、联合用药、药效学、药物经济学等方面的评价。对存在不合理用药的大额处方进行点评、公示。同时,医院还将临床用药监管考评的结果作为医师业务考评的重要内容,并严格落实相应的奖惩措施,以保证药品动态监控工作取得实效。

3.3.5 完善电子监控系统,实现适时过程监管

信息技术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临床药品电子监控超常预警系统的应用,药品管理已从过去阶段性终末质量管理过渡到用药各个环节的适时管理。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医院可对全院药品使用情况实行跟踪,精确到每种药品、每个病人,落实到每个科室、每个医生。药材科每月、每季度对药房、药库的药品进行盘点清查,做到帐物相符,出入平衡,责任到人。药剂科对每日发出药品实行数量统计、实耗实销,及时地堵住了药品使用与管理中的漏洞。

3.4 强化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进一步优化临床药品动态监控的政策环境

上一篇:优秀大学生评优自荐信字下一篇:初一作文:保护母亲河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