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2024-05-15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共7篇)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篇1

儿童是指自出生后至14岁的年龄阶段, 分为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期3个生理阶段。儿童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 各组织器官处于不断发育成熟阶段, 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不健全, 免疫功能低下, 对外界侵袭的防御能力较差, 易罹患疾病, 同时儿童的药物代谢酶分泌不足或缺少, 肾功能发育不完善, 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差, 且对药物的敏感性较高, 与成人相比有明显差别, 极易产生不良反应。因此, 小儿用药较之成人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

1 小儿的生理特点及体内过程

1.1 生理特点

从新生儿开始, 直至成人阶段, 其器官的成熟度、新陈代谢水平、身体比例及其他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都在发展变化,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趋向成熟。根据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分为6期:胎儿期 (受精卵形成~小儿出生) 各组织器官处于形成阶段, 许多药物可致胎儿器官的损害和死亡;新生儿期 (胎儿娩出~满28d) 此期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婴儿期 (胎儿娩出~1周岁) 此期生长发育最迅速, 但容易患传染病、感染性和营养性疾病;幼儿期 (1~3周岁) ;学龄前期 (3~7周岁) ;学龄期 (6~7周岁至青春期) ;青春期。

1.2 体内过程

1.2.1 药物的吸收:

药物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机体情况和给药途径。新生儿胃酸浓度低, 胃排空速率慢, 且受出生后月龄、哺乳方式、食物及某些疾病等影响, 肌肉给药吸收不完全, 经皮肤给药时, 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薄, 体表面积大, 药物较成人更易透皮吸收[1]。

1.2.2 药物的分布:

影响因素主要是脂肪含量、体液腔隙比例、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程度等。婴幼儿脂肪含量较成人低, 体液及细胞外液容量大, 药物清除相对缓慢, 药物—蛋白结合能力比成人低。儿童尤其是新生儿, 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 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2.3 药物的代谢:

大多数药物主要在肝脏中被肝脏内的微粒体酶系统 (又称肝药酶) 代谢, 因此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 新生儿肝药酶的数量与活性却较少, 出生8周后, 此酶系统活性才达正常成人水平。新生儿在出生后8周内, 对于靠微粒体代谢酶系统灭活的药物敏感[2]。新生儿大量给予氯霉素可导致灰婴综合征;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为肝药酶诱导剂, 丙戊酸钠为肝药酶抑制剂, 合用时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

1.2.4 药物的排泄:

儿童, 尤其是新生儿肾血流量低, 肾小管分泌及重吸收能力差, 肾小管泌酸能力低, 尿pH高, 易由于药物清除减缓蓄积中毒。因此给药时应注意新生儿月龄、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

2 儿科的用药方法

2.1 选择合适药物

在用药前作出正确的诊断, 做到明确指征, 熟悉药物特性, 合理选择药物,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遵循“可用1种药物治疗时就不用2种药物”的原则[3]。

2.2 选择合适剂量

儿童药物剂量计算方法包括折算法、体质量法、体表面积法等, 应根据具体情况及临床经验适当选用。

2.3 选择合适剂型

儿科药品剂型及规格的不足给儿科治疗带来缺陷, 近年来我国儿科药品在品种、数量和规格等的改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用口服制剂替代注射剂, 改善药物口感, 并寻找半衰期相对较长的衍生物, 减少服药次数和服药时间, 从服药依从性上达到预期疗效。

2.4 选择给药途径

正确的给药途径对保证药物的吸收、发挥作用至关重要。一般来说, 能口服或经鼻饲给药的小儿, 经胃肠道给药安全;皮下注射给药可损害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 不适用于新生儿;地西泮溶液直肠灌注比肌内注射吸收快, 因而更适于迅速控制小儿惊厥;由于儿童皮肤结构异于成人, 皮肤黏膜用药易被吸收, 甚至可引起中毒, 体外用药时应注意。

3 小 结

总之, 小儿用药的主要原则是:明确诊断, 根据病情及个体差异, 合理选用药物, 掌握剂型、剂量及疗程, 不滥用药物。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小儿不同发育时期的解剖生理特点, 药物的特殊反应, 严格掌握儿科用药指征, 坚持合理用药, 并充分考虑小儿禁用或慎用的药物, 才能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不致于发生不良反应;并需克服滥用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及丙种球蛋白的现象。用药的剂量应随小儿成熟程度及病情不同而不同。近年来肥胖儿童比例增加, 根据血药浓度测定发现, 按传统的体质量计算剂量, 往往血药浓度过高, 故肥胖儿童的个体化给药也是当前研究的新课题。临床医师还应注意给药间隔时间, 避免给药次数过多、过频, 监测婴幼儿体内药物浓度很重要, 因此有条件的医院应测血药浓度来调整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并根据小儿特点, 选好给药途径。小儿合理用药、保证小儿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生存与发展, 具有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志华.重视儿科合理用药[J].中国临床医生, 2006, 34 (2) :12-14.

[2]任冠桦.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 2005, 17 (6) :183-184.

[3]周森麟.儿科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和处置[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1999, 8 (1) :55.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篇2

1 药物滥用的表现和危害

1.1 药物滥用的表现

不管是否为感染性疾病, 只要有病就用抗菌药物。不管什么感染都用广谱青霉素, 广谱先锋霉素。不管疾病性质, 都选用静脉注射, 而且剂量过大, 疗程过长。不管抗菌药物的抗菌特点, 常用1次/天使用。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与其他药物如病毒唑、维菌素等混合在较大量的液体中静滴。

1.2 药物滥用的危害

①药物本身产生的不良反应。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 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造成的肾脏损害, 环丙沙星可有轻度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红霉素、强力霉素、林可霉素可引起胃肠道反应。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黏菌素B能抑制免疫功能, 降低机体抵抗力。②肠道正常菌群破坏后产生耐药菌群。正常人肠道中的菌群维持着生态平衡, 大量、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时, 会抑制肠道内对抗菌药物敏感的菌群, 耐药菌群大量繁殖, 如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患者死亡。③引发“二重感染”甚或致死。青霉素过敏者应禁用, 否则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氯霉素所致再障, 多黏菌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所致肾损害, 也可致死。“二重感染”所致各种难以治愈的尤其是真菌等严重感染亦可致死, 并有上升趋势。

2 合理应用原则和常见病的合理应用

2.1 治疗性应用基本原则

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 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尽早查明感染病原, 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用药物。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 病原菌种类和抗菌药物特点制订。要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给药;轻症感染者一般选择口服给药, 重症感染和全身性感染者初始治疗应选静脉给药, 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应急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确定给药次数, 以为保证药物在体内能发挥最大药效, 杀灭感染灶病原菌。抗菌药物治疗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 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 症状消退后72~96 h, 但是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布鲁菌病、伤寒、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 并防止复发。必要时采用联合用药方式。

2.2 预防性用药的基本原则

在严格掌握指征前提下选择预防性用药。可考虑预防性用药的情形包括:①风湿病, 用苄星青霉素预防, 剂量为60万~120万单位, 每月1次。②流行性脑膜炎, 对密切接触者常用SD、SMZ 3 d。③慢性病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者, 可按具体情况每2~3周用抗真菌药3~5 d。④烧伤患者手术前后用药2~3 d。⑤密切接触开放性结核病患者的儿童用异烟肼3个月。⑥麻醉时静脉注入一种抗菌药物, 可预防术后细菌感染并发症。⑦婴儿室中出现细菌感染流行, 按病原菌用药预防[1]。

3 抗菌药物治疗常见病的合理应用和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

3.1 常见病的合理应用

①上呼吸道感染。该病80%以上为病毒感染[2], 不能应用抗菌药物。如怀疑有链球菌、肺炎球菌或流感杆菌感染时可用磺胺甲噁唑, 扁桃体有渗出物时可用青霉素。对轻型胃肠性的沙门菌感染不主张用抗菌药物, 因它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2]。②婴幼儿感染性腹泻。约有63%为轮状病毒和产毒肠杆菌感染, 使用抗菌药物既不能缩短病程, 亦不能减轻腹泻症状, 反而导致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的发生[3]。③支气管肺炎。病原主要是细菌或病毒。多数重症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 或在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 最初一般凭经验选用抗菌药物。由于绝大多数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 轻度肺炎一般先用青霉素, 对青霉素过敏者改用红霉素, 也可选用第1代或第2代头孢菌素。估计1种抗菌药物难于控制病情时, 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 如能正确选择, 则可取得协同或累加效应, 否则可能发生拮抗作用。联合用药主要适用于严重的医院内感染肺炎, 疑有混合感染或考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者。新的高效广谱的第3代头孢菌素或耐酶的其他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亦被提倡单独用于治疗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目前, 用药提倡两阶段序贯疗法。只有掌握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或感染的部位、病理或免疫状态, 才能真正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3.2 小儿不宜使用的抗菌药物

①氨基糖苷类。该类药物都有轻重不等的耳毒性和肾毒性, 尤其是耳毒性, 可引起永久性耳聋。小儿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临床有明确应用指征且又无其他毒性低的抗菌药物可供选用时, 方可选用该类药物, 并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有条件者, 应在监测血药浓度的前提下个体化给药。②四环素类。能与新生长牙齿中的钙结合形成黄色结合物沉着, 俗称“四环素牙”。此类药物还能与骨中的钙结合抑制婴儿的骨骼菌长。故8岁以下儿童禁用。③氯霉素。早产儿和新生儿应禁用, 儿童慎用。因为此药易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循环系统衰竭称为“灰婴综合征”。此药还可抑制骨髓造血, 导致儿童发生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出现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 新生患儿应在监测血药浓度下使用氯霉素, 其治疗药物范围为10~25 mg/L[4]。④磺胺类。此类药物能引起早产儿和新生儿黄疸、粒细胞减少等, 应慎用于早产儿和新生儿。⑤喹诺酮类。12岁以下的儿童禁用, 18岁以前慎用。12岁以前人体骨骼的骨骺软骨细胞不断增殖、肥大、钙化, 使儿童不断长高。而此类药物有可能使儿童骨骺软骨细胞提前骨化, 不仅影响儿童长高, 还易引起负重骨关节组织的损伤。⑥第1代头孢菌素。儿童不可大剂量使用, 原因在于其肾毒性较大, 可引起小儿血尿、肾组织坏死。⑦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有肾、耳毒性, 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个体化给药。

小儿特别是早产儿和新生儿, 各种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整, 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合理用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医药资源利用率, 减少药源性危害, 做到优质、高效、低耗的药学服务。医疗机构应提供用药咨询与信息, 指导合理用药, 开展药物治疗的监测及药品疗效的评价。尤其是在选择抗菌药物时要全面考虑患儿的感染情况、生理状态、病理状态, 合理选用药物的品种、使用剂量、用药时间以及给药途径。有效控制感染,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防止人体内菌群失调, 减少耐药性的产菌。

参考文献

[1]金有豫.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怀有为, 朱启.在儿童中应用抗菌药物应注意的问题[J].新医学, 1999, 30 (9) :502-503.

[3]陈翔, 陈顺烈, 黄汉中.儿科药物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篇3

1 给药途径及频度

给药途径有吸入、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皮下注射、肛门直肠注入等。稍大儿童尽量口服, 不能口服的可采用其他途径。新生儿用药大多采用静脉滴注方式。

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所引起的药物疗效不尽相同。如儿科常用药物双八面体蒙脱石, 是一种天然铝和镁的硅酸盐, 能抑制己感染的细胞中轮状病毒的传播, 使小儿肠薪膜避免组织学变化, 对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损害有保护作用, 用于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由于该药具有对薪膜的保护作用, 还可用于治疗日腔溃疡, 将其涂于患处有明显疗效。用药前, 家长应仔细察看服药标签或说明书, 正确选择给药途径。给药频度是指给药的问隔时问和次数, 它的确定依据是药物的消除半衰期。消除半衰期是指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问。消除半衰期长的药物, 如镇静催眠药苯巴比妥, 可每日服用1次。一些抗生素消除半衰期短, 必须每日给药数次才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通常, 催眠药睡前服;利尿药和泻药宜早餐前服;驱虫药宜空腹服;健胃药、抗酸药、收敛药、利胆药应饭前服;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铁剂宜在两餐之间服。对有时辰特点的药物,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 早8点服用可以减轻药源性肾上腺功能减退。按时用药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儿科药物剂型和用药方式

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 儿科用药剂型较以往有了增多, 如彩色片、果味片、泡腾片、分散片、缓释片、控释片、日服液、糖浆剂、混悬剂、滴剂、颗粒剂、喷雾剂、栓剂、注射剂、贴剂等。儿童医院还根据儿童服药的特点研制了自制制剂, 对市场药物进行了补充。剂型的改进, 尤其是在外观、日感方面的改进, 更加符合儿童用药心理, 增加了儿童用药的顺应性。

药物剂型和用药方式, 决定着实际用药量。在现实生活中, 许多家长常‘常把药片研碎后给小儿吞服, 这是不科学的;因为有些剂型的药物研碎服用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相反还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反应。如对缓释片、控释片、缓释胶囊, 若研碎服用, 将破坏其结构, 不能达到控缓释的目的。

3 儿科药物合理用药, 防止发生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发生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和用量时所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和对机体有害的反应。它包括不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作用、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等。它是医师和患者可能经常遇到的问题, 除了医师正确用药之外, 提高患者及其亲属对不良反应的认识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安全地使用药物, 必需学会看懂药物说明书, 事先了解所用药物的正、副作用, 并积极配合医师严密观察和随访。

须知道, 即使营养药物或保健品也有不良反应。如维生素A, 小儿一次用量>35万U可致急性中毒;浓缩鱼肝油6g (5~10万U/d, 连服6个月) 可致慢性中毒;六神丸含蟾酥, 过量可致循环衰竭, 新生儿、小儿应慎用;多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增加;长期应用时, 对于与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运动损伤、注意力、认知影响等要有所认识。近年来中成药不良反应报道也颇多, 应引起高度重视。

3.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近年来, 抗菌药物品种日益增多, 使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在儿科更为明显。儿童起病急、发病快, 生理代谢过程变化较大, 抗菌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对感染性疾病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产生了滥用和耐药现象, 而多重耐药现象则越来越严重。

3.1.1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在使用抗生素时, 必须掌握其使用原则, 即严格掌握适应证, 全面考虑临床诊断病原学检查、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及患儿的体质情况, 对症给药;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及准确的给药方法, 快速控制症状, 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或疾病复发;病毒性感染和不明原因的发热不宜使用抗生素;酌情确定给药途径。对新生儿、危重患儿采取静脉给药;肠道感染时采取日服在肠道内不吸收的抗生素。

3.1.2 儿童慎用或禁用的抗菌药物

哇诺酮类, 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 动物实验发现能引起关节软骨损伤, 使用会影响患儿骨骼生长发育。

四环素族如四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等能与血液中的磷酸钙结合, 沉积在生长阶段的骨骼和牙齿上, 影响骨骼正常生长, 使牙齿变黄。

氨基糖有类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有一定毒性, 可引起耳聋和肾损伤, 尤其在长期大剂量用药时更易发生, 年龄越小发生损伤的可能性越大。

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恶吵、磺胺嘧啶, 由于其卞要经肾脏排泄, 对肾脏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毒性作用, 如果在服用此类药物期间不注意多喝水, 可在尿路中形成磺胺结品, 堵塞肾小管, 损伤肾脏。

大剂量青霉素可致神经肌肉阻滞, 表现为呼吸抑制。氯霉素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多数头孢菌素类大剂量可致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血胆红素值升高。依赖红霉素可引起肝脏损害。

3.2 正确使用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是一类具有退热和减轻慢性钝痛作用的药物, 常用于感冒、流感的退热和缓解轻、中度的疼痛。它能使发热患者的体温降至正常, 而对正常人的体温无明显影响, 儿童也不例外。

解热镇痛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类是胃肠功能紊乱,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 严重时可导致胃肠道出血, 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和有出血倾向的患儿应慎用。另一类常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 如扑热息痛可引起皮疹、药物热或加重哮喘, 过敏性体质患儿应慎用。此外, 长期滥用解热镇痛药可因积蓄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痛、眩晕。应提醒家长注意的是, 患水痘及流感的幼儿应禁用阿司匹林。

解热镇痛药的单方、复方、中西药复方制剂种类繁多, 目不需要医师处方在药店即可买到, 家长应慎重择药, 掌握其总服用量, 注意重复用药, 合理选择、使用。

4 中西药合用

由于许多西药最初大多是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 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一致的, 所以一般的中西药可以同时服用。但中药由于成分复杂, 与其他药品配伍时容易引起p H、色泽和发生沉淀等变化, 从而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有些西药易与中药里的揉质发生化学变化而失去药效, 甚至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应避免合用, 如硫酸亚铁片、酶制剂、含有氨基比林的解热镇痛药去痛片等。

5 应注意药物有效期

有效期就是药效降低10%所需要的时问。药品因其性质或效价不稳定, 或受温度、光线、空气、湿度的影响, 时问过久会逐渐变质、失效。有些需要在低温、避光密封和防潮条件下保存的药品, 若不按适宜的条件保存, 即使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也同样会失效。

关键词:儿科用药,合理用药,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

参考文献

[1]初立梅, 徐家根.谨防儿童用药的小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1, 9 (2) :52-53.

[2]王丽.儿科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3]孙蓓蓓, 赵真龄.浅谈临床合理用药[J].儿科药学杂志, 2003, 9 (4) :33-35.

[4]徐进, 赵真龄.合理应用含解热镇痛活性成分的感冒药[J].儿科药学杂志, 2006, 9 (6) :35-37.

抗生素在儿科的合理应用 篇4

1 影响抗生素效果的相关因素

1.1 药物浓度

通常以最低杀菌浓度 (MBC) 和血浆最低抑菌浓度 (MIC) 来衡量药物浓度[1], 抗生素应用效果的优劣, 与药物浓度关系最为密切, 但二者并无正比关系。在药物浓度最小时, 开始发生药效,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药效也不断提高, 但药效达到峰值时, 再增加药物浓度也不会提高药效。同时, MIC及MBC的不断提高, 也会降低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1.2 病变部位

在疾病治疗中, 只有药物达到病灶才能有效发挥其效果, 一些深部感染容易形成局部脓肿, 同时血管分布少, 所以在这些病变部位很难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在脑部病变的临床治疗中, 仅有少量抗生素能通过血脑屏障, 所以病变局部常常难以获得有效药物浓度, 从而影响药效发挥[2]。

1.3 药物浓度恒定性

用药以后, 药物进入血液循环, 在人体排泄、代谢等过程中, 血药浓度会逐渐降低, 即药物消除。临床上通常以半衰期 (T1/2) 作为衡量药物消除速度的指标, 半衰期指的是药物浓度降至50%所需时间。半衰期前后, 血药浓度维持其有效作用的情况, 即药物浓度恒定性[3]。血药浓度在半衰期前后若不能维持其有效作用, 必然会影响其药效的发挥。

1.4 患儿机体状况

抗生素治疗效果还与患儿机体状况有着密切联系, 发育状态、年龄、健康状况的不同, 都会对抗生素药效产生不同影响。患同种疾病的儿童, 即使年龄相同, 所用抗生素类型及用法、用量也相同, 也可能出现疗效各异的情况。这说明患儿机体状况与抗生素药效的发挥有着重大联系。以抑菌性抗生素为例, 其药效的发挥就主要依靠患儿自身的免疫能力。

2 儿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2.1 严格把握抗生素适应证

据研究显示[4], 抗生素除了对细菌有效外, 还对原虫、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等有效, 甚至还可用于治疗肿瘤。因这些致病性微生物引发的疾病, 均为抗生素药物的适应证。儿科医生在临床诊断中, 应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体征进行综合分析, 以明确患儿是否为感染性疾病。以发热症状为例, 其是儿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 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但在高渗脱水、严重脱水、水电解质异常、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中, 也可出现发热症状。所以临床医师不能仅凭发热症状就判定为感染性疾病, 盲目应用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 血常规是必检项目, 白细胞计数增高在感染性疾病中较为常见, 但也不能单纯根据白细胞计数高低来判定是否发生感染。进行便常规及尿常规检查, 可排除肠道及泌尿系统感染, 做CT、B超、X线检查可排除内脏病变。

2.2 抗生素的应用是否必要

导致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多种多样, 在应用抗生素前, 应先明确是否为病毒性感染。在儿科中, 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某些系统感染疾病中, 病毒性感染比细菌感染概率更高, 如肠道、呼吸道等。要鉴别病原菌是否为病毒, 淋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白细胞、C反应蛋白数量高低都只能提供参考, 主要还需依靠免疫学检查。由于病毒种类繁多, 要通过简单的检查进行诊断较为困难。对于一些常见的咳嗽重、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 白细胞计数不高者, 有很大可能是病毒性感染, 此时是否需要应用抗生素是临床医生常遇到的问题[5]。笔者认为, 此种情况下, 应根据病情来决定, 若患儿一般情况差、病情重, 可应用抗生素1 d~2 d, 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 若病情不重, 抗生素疗效不明显者, 则很有可能为病毒感染, 此时则应停用抗生素。

通常情况下,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也是不必要的。对于重症非感染性疾病、严重的病毒性感染、慢性消耗性疾病, 有些医生为预防继发细菌感染而应用抗生素, 其实这是无意义、不必要的。

2.3 合理选用抗生素

根据抗菌谱不同, 可将抗生素分为广谱和窄谱两类, 窄谱抗生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作用明确;而广谱抗生素作用面广, 但没有确切的针对性。在无法肯定感染菌种的情况下, 通常选用广谱抗生素, 若感染菌明确, 则应选用窄谱抗生素。儿科医生应充分了解各种系统的常见感染致病菌,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做细菌培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球菌, 泌尿系统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 上行性感染多为阴性杆菌, 血行感染多为阳性球菌。

3 总结

抗生素作为儿科常用药物, 其应用的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和患儿的身体健康, 所以在临床治疗中, 应严格掌握抗生素适应证, 正确判定是否需要应用抗生素,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 合理选用抗生素, 以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亚军.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儿科应用中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药, 2009, 4 (7) :559-560.

[2]魏晨曦, 徐伟君, 杨东兴, 等.雷贝拉唑联合二联抗生素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1, 32 (6) :1140.

[3]崔晓燕, 侯广杰, 焦皖颖, 等.我院儿科126例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分析[J].安徽医药, 2013, 17 (5) :882-883.

[4]胡理强.抗生素在儿科临床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2, 6 (7) :68-70.

儿科药物的合理应用 篇5

关键词: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 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等与成人有较大差异, 因此在用药方面应合理应用。据报道[1], 全球每年因用药不当导致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达数百万。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因此做好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可为促进医师合理用药的指导, 规范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2012年1月至10月的处方3000张,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用药须知》[2]、《处方管理办法》[3]、《关于加强孕妇及儿童临床用药管理的通知》[4]和中国药学会颁发的《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的指导意见》[5], 对其逐一审查, 按处方所列项目录入excel表格, 利用SPSS 13.0对各项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并填写医院《处方点评工作表》[3]。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发育情况与年龄密切相关, 故将所有处方按年龄层分为4组, 1岁以下者默认为0岁。在3000张处方中, 含抗菌药物处方893张,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为29.76%, 高于卫生部提出的20%的标准。其中单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占87.3%, 另12.7%为联用两药, 未发现三药及以上联用处方;在给药途径方面, 经口服给药占48.9%, 静脉给药占51.1%, 未发现肌注处方。结果见表1。在抗菌药物种类方面, 发现有3类共22种, 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大环类酯类、青霉素类, 结果见表2、3。

注:使用频率为该药品的使用次数在所用抗菌药物使用总次数中的百分比

2.2 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情况

在893张抗菌药物的处方中, 81张发现有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 占9.07%。其中, 45张为无明确用药指征, 占55.55%;12张为联合用药不当或药物配伍不当, 占14.81%;17张为药物选择不合理, 占20.98%;7张给药方法不当, 占4.3%。

3 讨论

本组研究随即抽取了我院儿科门诊3000张处方,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为29.76%, 高于卫生部提出的20%的标准, 使用水平较高, 与龙沼、王功顺、余军旗等[6,7,8]报道结果相近。笔者认为, 抗菌药物使用水平高的原因可能有[6]: (1) 儿童抵抗力差, 容易发生感染; (2) 临床医师的经验性治疗; (3) 家长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盲目认识; (4) 个别医师的医德不高等。实际上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 多数为病毒感染 (90%以上) , 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因此, 临床医师应熟知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 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做到合理用药, 有针对性的用药。

在给药途径方面, 经静脉给药的比例偏高, 达到51.74%, 可能与儿童年龄小、依从性差或病情较重有关系。经静脉给药起效果, 能快速达到血药浓度, 而儿童肌注对吸收不规则, 容易造成注射部位的红肿坏死等, 对于儿童一般不建议采用肌注的方式给予抗菌药物, 口服药物受肠肝循环的影响, 在吸收方面不理想, 加上儿童不乐意接受口服药物, 故在临床上多采用静滴的方式给药, 但在静滴时应密切观察, 防止出现剧烈的药物反应或血栓等情况, 此外联合用药时, 应注意把握药物的配伍范围, 防止配伍不当或出现药物间的交叉反应。本组研究中, 药物联用频率为12.7%, 且无三联及以上药物联用。一般来说, 药物联用可加强抗菌效果, 有助于增强疗效和减少耐药性, 及时控制感染, 但应注意把握联用药物的指征, 单药能达到疗效时则不联合用药, 以防止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药物的品种方面, 在儿科门诊中, 患儿最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 而根据相关要求和指导意见[4,5], 合并细菌感染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首选青霉素类, 亦可选用一、二代头孢菌素, 疑似有衣原体和 (或) 支原体感染时, 应选用大环内酯类。本组研究发现有3类共22种, 分别是头孢菌素类、大环类酯类、青霉素类, 未发现有儿童禁用的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头孢菌素类, 在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位中, 使用频率超过10%的分别是头孢唑肟钠 (12.2%) 、头孢西丁 (10.9%) 、头孢克洛 (10.5%) 。, 其中头孢唑肟为三代头孢, 这说明儿科医师在选用抗菌药物方面, 虽然总体上基本符合要求, 但仍然存在起点偏高的情况。笔者认为, 用药起点高容易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加, 不利于患儿的远期健康, 应避免。

在不合理用药方面, 本组研究发现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占10.9%, 其中包括无明确用药指征、联合用药不当或药物配伍不当、给药方法不当、药物选择不合理等。这其中既有医师个人对药品知识掌握的不足, 依赖长期形成的经验用药有关, 也与医学知识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争议, 导致药物治疗方面的不同见解有关。此外, 也与医院主管部门的监察力度有关[9]。

总之, 由于儿童的生理特征以及依从性较差等特殊情况, 儿科用药需格外谨慎, 需要医院各个部门通力合作, 加强监管力度, 规范用药行为, 督促临床合理用药, 这就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 强化安全合理用药的观念;主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与审核;药师转变服务观念, 及时发现并指导医师纠正不合理用药, 共同尽力为患者制定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杜绝不合理用药与医疗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全国合理用药监测办公室.中国国家处方集 (儿童卷) 简介[J].中国执业药师, 2010, 8 (7) :18-19.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3]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号, 2007.

[4]卫生部.关于加强孕妇及儿童临床用药管理的通知[S].卫医发[2011]112号, 2011.

[5]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儿科药学专业组.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意见[J].儿科药学杂志, 2005, 11 (6) :42.

[6]龙沼.我院儿科门诊抗茵药物使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36 (18) :140-142.

[7]王功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6B (5) :142-143.

[8]余军旗.某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l, 10 (1) :80-104.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篇6

1 临床资料

随机抽查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儿科门诊处方,每月抽查2 d,共计3267张处方,分别统计药物口服、静脉给药处方的比例,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及对抗菌药物应用前5位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2 结果

2.1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467张,占总处方数的(3267张)4 4. 9%,抗菌药物静脉二联以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联用居多,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见表1。

2.2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前5位。见表2。

3 讨论

3.1 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本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处方数为1467张,抗菌药物使用率44.9%,低于卫计委要求的<50%,使用情况基本良好,未见明显滥用,虽然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50%,但仍然偏高。儿科门诊患者以呼吸道感染居多,上呼吸道感染初期90%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只有少数为细菌感染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1],病毒感染以发热、咳嗽、流涕为常见症状,症状一般在5~7 d内消失。抗菌药物对病毒感染是无效的,使用抗菌药物不仅不能缩短疗程,也不能预防继发性细菌感染,且易产生耐药性,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患儿在感冒初期使用抗菌药物,这与家长迫切希望快速治愈孩子疾病有关,成为抗菌药物使用偏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科门诊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以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为主,氨基糖苷类由于有肾毒性、耳毒性和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等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已受限制,而喹诺酮类影响软骨发育,故未成年人禁止使用,从表2中可看到,使用最多的仍然是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类。

3.2 口服抗菌药物分析

儿科门诊口服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的45.7%,口服药物因避免了打针的痛苦,孩子及家长更易于接受。且小儿剂型的口服抗菌药物因具有果味的剂型及小儿易于接受的颗粒剂、滴剂、口服液等,提高了患儿的依从性,使患者更易接受。本院儿科门诊口服抗菌药物使用较多的是多β-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的头孢克肟、头孢克洛及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头孢菌素及B-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属时间依赖型药物,其杀菌效果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超过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此类药物的杀菌作用并不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除少数半衰期较长的(头孢曲松)外,一日多次给药才能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菌谱广、耐霉,有较好的疗效,头孢克洛和头孢克肟具有广谱、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少,对B-内酰胺酶稳定等特点,在儿科被广泛应用。大环内酯类是头孢菌素类及B-内酯胺类之外的儿科门诊常用抗菌药物,口服吸收快,体内分布广,对支原体、依原体引起的感染抗菌活性强,且半衰期长,给药1次/d即可,有利于儿童用药。

3.3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静脉滴注单联处方764张占抗菌药物总数52.1%,静脉滴注二联2.2%,根据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能口服的不肌内注射,能肌内注射的不静脉滴注,本院静脉滴注的比例明显偏高,主要集中在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使用频率较高,本院儿科用药结构基本合理。儿科门诊患者多以高热为主诉来就诊,患儿发病急,变化快,患儿家长的急切心理导致静脉滴注成为治疗呼吸道感染的首选方式,口服药物患儿缺乏配合能力,依从性差,静脉滴注可直接获得较高的血药浓度,疗效确切,使静脉滴注成为儿科急诊危急症疾病治疗的不二之选。从表2中可看出,β-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使用量较多,阿莫西林是一种广谱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快速杀菌剂,但不耐酶易分解,而克拉维酿钾则有强大的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可保护阿莫西林不被β-内酰胺酶水解,阿莫西林的杀菌活性得到充分发挥,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要求,尽量使用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药物,先用一线抗生素,然后二线、三线的原则,选用质优价廉有较强活性的抗菌药物。儿科急诊的患儿多以高热、扁桃体炎、咽炎、气管、支气管炎等急症患者居多,小儿起病急,病程发展迅速,使用一定量的三代头孢菌素还是有必要的,三代头孢菌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等G-细菌,特别是产酶耐药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三代头孢菌素有强大的杀菌作用,优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生素,但是对耐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第二代和第一代抗生素的疗效明显优于第三代。因此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中,应当从一线抗生素用起,否则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一旦发生严重感染病情则难以控制。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对G-的抗菌活性强,尤其对支原体、依原体引起的感染作用明显,阿奇霉素的半衰期长,给药1次/d即可,有利于小儿用药,依从性好。

3.4 静脉联合用药分析本院儿科门诊静脉滴注二联以β-内酰胺十大环内酯类居多,头孢菌素十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十阿奇霉素常用。根据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一般情况下应用一种抗菌药物。当一种抗菌药物无法控制感染,并且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两种抗菌药物可联合应用,不宜超过三种抗菌药物。头孢菌素十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十阿奇霉素均属于β-内酰胺类十大环内酯类联用,β-内酰胺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大环内酯类属于快速抑菌剂,二者联用大环内酯类抑制细菌的生长,使细菌处于停止生长的状态,从而降低了β-内酰胺类的杀菌作用,二者联用产生拮抗作用属于配伍禁忌。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二者联合应用疗效确切、安全有效,是有益的,二者联合应用可增加细菌生物被膜的渗透性促进药物进入细菌体内;另外可扩大抗菌谱而起到协同作用[2]。因此,为了避免两者出现拮抗作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可以先使用繁殖期杀菌剂杀菌,然后再使用抑菌剂,在时间上加强控制,使二者的联用达到最佳抗菌效果。

综上所述,本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求临床药师从药学专业的角度及时与医生沟通,在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对用量、时间进行控制,避免造成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微生物的紊乱,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有效。

摘要:目的 了解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和联合应用的合理性,为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查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3月儿科门诊共计3267张处方,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以及联合应用类别。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467张,占总处方数(3267)的44.9%,其中口服抗菌药物单联占抗菌药物的45.7%。静脉滴注单联占抗菌药物52.0%,静脉滴注二联占抗菌药物的2.2%,三联及以上没有。结论 临床药师从药学专业的角度及时与医生沟通,在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上对用量、时间进行控制,避免造成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微生物的紊乱。

关键词:抗菌药物,儿科门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胡亚美,张金哲,江载芳.儿科药物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267.

浅谈抗生素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篇7

关键词:抗生素,儿科,合理应用

近年来, 随着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 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 有效降低了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但与此同时,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 导致患儿肠道菌群失调, 感染发生率也居高不下, 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儿童的形体与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比较敏感, 不合理抗生素使用时会损害小儿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运动系统等。有关统计表明, 我国14岁以下儿童约有4亿, 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出现不良反应的患儿约有3万人, 部分患儿会出现聋哑情况, 情况严重者还会因此而致死[2]。本次研究对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治疗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进行了探讨, 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病例均为我院儿科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254例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按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7例。对照组中男68例, 女59例, 年龄1~13 (5.46±1.27) 岁;体重7~31 (16.23±3.12) kg;因呼吸道感染入院者46例, 泌尿道感染39例, 胃肠道感染30例, 其他12例。观察组中男66例, 女61例, 年龄2~14龄 (5.62±1.29) 岁;体重9~32 (16.31±3.45) kg;因呼吸道感染入院治疗者45例, 泌尿道感染40例, 胃肠道感染32例, 其他1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使用抗生素, 观察组则安排临床药师对抗生素应用情况进行主动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并在诊疗过程中对药品选择、用药剂量与药物经济学等相关环节进行干预。出现不合理用药现象时应与医生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为获取更加全面、客观的数据, 医护人员应与患儿及其家属加强沟通, 同时医护之间也要及时进行沟通。应就普遍存在的问题与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院儿科主任加强沟通和讨论, 按照儿科常见疾病的防治特点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使用建议, 通过审核后下发科室执行。对所使用的抗生素品种与权限给予适当限制, 使用抗生素时应密切监测药效学、药带动力学与毒性指标[3], 确保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临床药师应通过培训或自我学习等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密切关注业内资讯, 以讲座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抗生素应用水平, 确保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还应定期检查处方, 对处方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点评, 及时提供用药指导。确保药敏试验分析的规范性, 督促医生合理用药, 将药物信息整理汇总后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参考[4]。选择抗生素品种时应在分析其作用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药敏试验结果, 同时综合考虑患儿的年龄、病情等情况确定抗生素的用药剂量。单独用药时应合理控制用药剂量, 选择安全性更高的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时应考虑药物的配伍禁忌, 避免联用具有拮抗作用的药物, 尽量避免使用可抑制软骨发育或影响肾功能的抗生素品种[5]。

1.3 疗效评价

经治疗4w后统计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临床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药敏试验送检率与多联用药率。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患儿家长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共设定10道小题, 总分100分。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与满意例数之和/该组患儿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计量资料, 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t或χ2对相应数据比较进行检验, 当P<0.05时表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 治愈率低于观察组, 患儿家长满意度低于观察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 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

两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率、药敏试验送检率与多联用药率比较差异均有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有5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3例出现过敏性休克, 2例吹按变态反应性损害, 2例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5%;观察组仅有2例出现皮疹, 1例出现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6%。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抗生素是由真菌、细菌、放线菌属等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或化学物质, 这种代谢产物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而作为一种化学物质, 抗生素可对其他生活细胞的发育功能产生干扰作用。抗生素除可杀灭细菌之外, 还可抑制和杀灭支原体、衣原体和霉菌等其他致病微生物。其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通过增强细胞壁通透性、抑制蛋白质与细菌DNA复制和转录来实现。因此, 抗生素常用于防治各种细菌感染和致病微生物感染。我国是抗生素生产和使用大国, 年人均消费量高达138g, 远高于美国 (人均13g) [6]。就抗生素使用率而言, 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为30%, 美英等国家规定为22%~25%, 而我国则规定为50%以内[6]。近年来儿科血液病房、新生儿病房的抗生素使用率均高于70%, 处于明显过度状态。

综上所述, 在儿科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与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可加以借鉴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宏, 于华, 李雪连.儿科抗生素合理使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 :161.

[2]陈长燕.儿科临床药物合理应用观察[J].健康必读, 2013, 12 (4) :332.

[3]王富海.探讨临床药师对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干预效果[J].当代医学, 2013, 19 (29) :137-138.

[4]王正海.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合理应用原则探讨分析[J].吉林医学, 2010, 31 (21) :3482.

[5]胡文, 邓国全, 刘惠民.临床药师参与抗感染药物治疗方法探索[J].青岛医药卫生, 2011, 43 (1) :30-31.

上一篇:航空维修信息下一篇:氧化亚氮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