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IgA肾病

2024-10-23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精选9篇)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 篇1

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肾病 (IgA肾病, IgAN) 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 同时伴以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扩张为主要病理表现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1968年由法国学者Berger和Hinglais首次提出, 故IgA肾病又被称为Berger病[2]。该疾病好发于青少年, 男性多见, 其临床特点以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为主, 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肾病综合征等, 几乎所有的IgAN患者均有血尿, 由于IgAN的发病机制不甚清楚, 反复出现的血尿对病情进展的影响也难以预估, 因此现代医学并没有提出针对血尿控制行之有效的方法。

IgA肾病在中医方面没有特殊的病名, 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及病机可归属于中医“尿血”“溺血”“溲血”“虚损”等疾病范畴[3]。医学实践证明, 中医药在治疗IgA肾病方面特别是控制血尿的发生与发展上具有一定的成效。本文从IgA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等方面展开综述, 具体报道如下。

1 病因病机

尿血发病外因多为感受风热、湿热、疮毒等外邪, 邪热入内迫血妄行, 或由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而致脏腑功能失调, 从而湿热内蕴或内生虚火, 灼伤脉络, 或由劳倦久病, 劳倦致气虚无以摄血, 久病致血瘀而血不循经;内因则由正气亏虚、先天禀赋不足而致, 多责之脾肾亏虚, 脾失统摄则血溢脉外, 肾失封藏则血随精泻。该病属虚实夹杂之本虚标实证, 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 慢性持续阶段以本虚为主, 由此其主要病机可归纳如下。

1.1 热灼血络, 迫血妄行

中医学关于血尿最早的记载见于《内经》, 其中《素问·气厥论》言:“胞移热于膀胱, 则癃溺血。”曹云松等[4]认为, 风热入里或直入少阴, 下焦热结, 灼伤血络, 可见尿血;脏腑热盛, 扰动血脉, 血不循经, 溢于脉外, 可见尿血;平素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 过食辛辣, 日久湿热内生, 湿热下注, 伤及下焦, 肾与膀胱络脉受损, 血溢脉外可见尿血。

1.2 气阴两虚, 固摄无权

《医学衷中参西录·理血论》指出:“中气虚弱, 不能摄血, 又秉命门相火衰弱, 乏吸摄之力, 以致肾脏不能封固, 血随小便而出也。”梁贻俊[5]认为, IgA肾病慢性发作阶段多为气阴不足, 或素体肾阴不足, 阴虚内热;或劳倦过度, 损伤脾气, 气失统摄, 血不循经而外溢;或烦劳过度, 耗伤心阴, 虚火内生, 煎灼血脉。

1.3 瘀组脉络, 血不行经

IgA肾病病情迁延多变, 病程绵长, 《血证论》云:“离经之血, 虽清血鲜血, 亦有瘀血”“凡系离经之血, 与荣养周身之血已暌绝而不合。”张海春[6]认为, 脏腑长期虚损不足, 也可因虚成瘀, 特别是IgA肾病血尿, 其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的沉积更是瘀血的病理基础, 瘀血形成后, 阻滞经络气血, 更导致血不归经, 血溢脉外, 自膀胱而出, 故而尿血不止。

2 辨证分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7]将IgA肾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 又将前者分为外感风热和下焦湿热两种证型, 将后者分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和脾肾两虚三种证型。聂莉芳等[8]依据国内文献有关IgA肾病的主要中医证型分布, 结合学会的辨证分型及专家意见将IgA肾病分为六型, 分别为风热犯肺、下焦湿热、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两虚及瘀血阻络;同时还指出该病应从虚实、标本缓急、病位和病理产物等方面来辨证。宋立群[9]依据其临床经验认为, 临床多以“热、虚、瘀”三型常见, 故将IgA肾病血尿分湿热蕴结、脾肾亏虚和瘀血阻络三型。何灵芝[10]认为, 气虚是IgA肾病血尿最主要的本证, 而湿邪是其最常见的标证, 其根据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 将IgA肾病分为七型, 分别为肺脾气虚、脾肾气虚、肺肾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

3 中医药治法

中医治疗尿血具有一定的优势, 从古至今, 其治疗方法多变, 不拘一格, 但从众多医家的治疗经验来看, 其治法主要还是针对“热”“虚”“瘀”而言, 如清热、化瘀、补益之法, 在其基础之上再结合各种辨证手段, 如八纲辨证、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及三焦辨证等。

3.1 清热

尿血属实证者多由于心火热盛, 移热于小肠, 火热迫血妄行, 或外感热毒薰灼脉络所致, 以下法或清法治之。《医学纲目》[11]记载:“小便出血, 是心伏热在于小肠……以八正散加麦门冬, 葱煎服。”《医学心悟》曰:“肝主疏泄, 肝火盛, 亦令尿血……平肝, 加味逍遥散主之。”隋淑梅[12]认为热之来源, 有外感、内伤二端, 故辨别内伤外感与标本缓急至关重要, 内伤为主者, 以健脾肾、清虚。内伤为主者, 佐以凉血活血止血;外感为主者, 以疏风清肺解毒为主。刘光珍[13]从热入血分辨治, 用凉血止血法, 方用犀角地黄汤;从三焦火热辨治, 上焦心肺火热, 以生地、黄芩、知母、地骨皮、栀子之类清之, 心火下移, 通过利二便来解下焦火热, 用竹叶、灯心草、栀子、黄柏、大黄之类。

3.2 化瘀

研究表明, IgA肾病患者体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 由此导致肾脏微血栓形成及肾脏微循环障碍, 使肾脏组织进一步破坏, 肾功能产生进行性损害。因此, 对于IgA肾病表现以血尿为主者, 可予中医辨证治疗, 紧紧抓住“血瘀”导致IgA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病理环节[14]。何永生[15]认为, 瘀血既是IgA肾病的病理产物, 又可加重病情, 故活血化瘀应贯彻整个治疗过程, 主张不要见血止血, 应寓止血于活血养血中, 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常加用三七、鸡血藤、益母草、当归等药物。远方[16]认为, 瘀血贯穿于IgA肾病的始终, 祛瘀血方能引血归经, 治疗上应分期辨证, 分型论治, 发作期以活血化瘀治标为主, 适当应用益气滋阴之品;稳定期临床表现以本虚为主时, 则当益气固本为主, 活血化瘀为辅。

3.3 补益

《临证指南医案·淋浊》曰:“尿血一症, 虚者居多, 倘清之不愈, 则专究乎虚, 上则主于心脾, 下则从乎肝肾, 久则亦主于八脉。”焦安钦[17]认为, IgA肾病血尿病程多呈慢性迁延性, 病机复杂、证候多变, 然而不外虚实两证, 而虚证多责之脾肾两虚, 其以补益脾肾为旨要, 用举元煎加减, 药用黄芪、人参、白术、桔梗、柴胡各、蒲黄、炙甘草等。张琪[18]通过大量临床观察, 发现IgA肾病血尿日久迁延不愈者临床多表现为气阴两虚, 血尿迁延日久必耗气伤阴, 肾病及脾, 脾虚失于固摄, 脾不统血而血溢脉外, 故可重用益气养阴的黄芪、太子参、麦冬、石莲子、生地等药物。谢恂等[19]认为, IgA肾病血尿的反复发作主要病机是肾虚, 而“乙癸同源”, 肾精不足则肝血失于滋养, 而致疏泄功能失调, 故治疗过程中既要补肾亦须调肝, 其方用补肾调肝组乙癸方, 由旱莲草、女贞子、生地、丹皮、大叶紫珠草、白芍、刺蒺藜及香附等组成。

3.4 其他

曹式丽[20]认为, 肾性血尿是肾络病证的核心症状, 倡导从络论治, 合理补虚, 临床用药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祛邪通络, “祛菀陈莝”, 药物选择如辛温通络、辛润通络、辛香通络、虫蚁搜络等;另一类是扶正理虚、养脏和络, 多选择补气络、辛甘通补、滋润通络等药物。

4 结语

IgA肾病血尿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未阐明, 多数患者在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出现肉眼血尿, 故可认为其发病与黏膜的免疫机制存在较大关系。从中医角度分析, 免疫机制其实可认为是人体的卫外功能, 免疫机制的破坏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当作是外邪内侵, 故不少医家认为感受外邪是引发尿血的重要原因。但因各医家的研究侧重点不同, 所感受的外邪有所不同, 笔者认为主要为风热、湿热和疮毒。此外, IgA肾病血尿的病因还关乎个人的情志、饮食、生活习惯等, 虽病因繁多, 但笔者认为尿血的发生总归与“热”“虚”“瘀”有关, 其中肉眼血尿多责之于“热”, 镜下血尿多责之于“虚”, 而血尿反复发生多责于“瘀”。目前, 在治疗方面西医、中医尚没有特效方法, 但相较而言, 中医在IgA肾病血尿控制上确有优势。西医采用的激素类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等更多地针对蛋白尿, 对血尿并无作用, 中医对血尿的研究已有千年之久, 在辨证和用药上基本成熟。从大多医家临床经验和实验研究中可知, IgA肾病血尿治疗主要为清热解毒、清利湿热、益气滋阴、滋养肝肾、健脾补肾及活血化瘀, 由此也可看出该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 病位与肺、肾、肝、脾有关, 加之其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之分, 故若要辨证, 首先要分清虚实、缓急, 再判断病位。

中医治疗IgA肾病血尿确有成效, 但其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与治法多由各医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所得, 故显得繁杂且缺乏客观性, 也难以建立专业性的统一标准。笔者认为, 若能更多地将实验与临床相结合, 并依据该病的发展演变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找出相对统一而客观的规律, 将会更有利于中医工作者的学习, 从而提高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

摘要:IgA肾病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也是终末期肾脏病 (ESRD) 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从中医方面对IgA肾病血尿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法等进行综述, 结合医家经验, 简要总结中医药治疗IgA肾病血尿的辨治思路。

关键词:IgA肾病,血尿,辨证论治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 篇2

关键字: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思路;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82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083-01

1 本文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资料是来自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之间的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患者的相关资料,这100例患者的年龄都在20-70岁之间,没有其他明显的症状,不存在较大的个体性差异。本文的研究方法是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患者的相关资料,找寻出有利于解决IGA肾病患者的有效的治療诊断方法。

2 IGA肾病的基本概念和治疗思路研究

所谓IGA肾病,指的就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但是在进行肾脏检查的过程之中,可以明显的发现在患者的肾脏部位(主要指的是肾脏部位的肾小球系膜之上)存在着以 IgA 免疫复合物为主的颗粒状沉积,与此同时,在患者的肾脏部位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在患者肾脏部位存在着基质增多、系膜细胞增生、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等问题),患者在进行体检的过程之中也会出现血尿等明显的外在疾病,在国际上,IGA肾病还被称为IGA 系膜性肾炎,对患者的肾脏部位的肾小球功能有着一定的破坏作用。

经过对IGA肾病的长期研究和总结(以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之间的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患者的相关资料为相关的研究依据),可以发现,如果对IGA肾病不采取果断的诊疗措施,就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在儿童期发展至成人期这一时间阶段最终发展成为末期肾病情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产生肾衰竭和尿毒症,采用传统的肾病治疗方法,可以治愈IGA肾病的概率甚至不足百分之三十。与此同时,IGA肾病还存在着持续性镜下血尿或蛋白尿以及反复发作性的肉眼血尿,严重干扰到了患者的正常生活,患者还会持续性的伴有腰痛发作,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诊断治疗。

截至目前为止,专家学者对于IGA肾病的发作机理以及IGA肾病在患者身体内部的发展情况还并没有一个完全清晰地认知,即使是医学高度发展的西方医学也难以根治IGA肾病,并没有拿出一个有效完整的治疗方案。与此同时,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缓解IGA肾病的病痛,也可以为IGA肾病的病痛治疗提供帮助,在这样的背景下,医学领域对于治疗IGA肾病的思路也开始逐步转移到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来治疗IGA肾病,以便于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痛,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3 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相关的医学文献的查询,笔者发现,如果不采取有效的诊疗手段来治疗IGA肾病,那么IGA肾病患者就很有可能(大概在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概率)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尿毒症等肾衰竭症状,对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来治疗IGA肾病的研究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大事。

经过专家学者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研究,发现IGA肾病患者一般情况下都会存在气阴两虚型为主的病症,与此同时IGA肾病患者的病理一般都集中在Ⅰ-Ⅳ型之间,患有IGA肾病的患者一般情况下都会具有尿血和腰痛的病症,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中医之中的中药煎熬,并让患者饮用煎熬的中药,有着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此同时,经过对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之间的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患者之中的相关资料的研究,也可以发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治疗手段比之传统的纯西医治疗IGA肾病的治疗手段有着明显的优势,具有着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因此,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治疗过程之中,可以采用中医为基础,辅助西医治疗的治疗手段,来有效的应对IGA肾病。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在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之间的1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患者所提供的相关资料的研究,不难看出,IGA肾病相比较于其他的疾病具有着难以根治的特点,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手段,只有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治愈率。与此同时,采用中医的治疗手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IGA肾病患者的病痛,并为西医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治疗方法有着一定的医学可行价值,并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方法也有着医学临床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少华,张红霞,晋中恒,等 . IgA 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规律探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1( 10) : 933-934.

[2] 张蕾,李显红,蔡寸,等 . IgA 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思路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9( 6) : 554-555.

[3] 徐魏,张玉梅 . 张琪教授对 IgA 肾病血尿的认识及辨治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3( 4) :194-195.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 篇3

关键词:从咽论治,IgA肾病,中医

Ig A肾病是临床中一种比较常见的肾脏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区Ig A沉积。据研究显示, 在该病的发病人群中, 以青壮年男性居多[1], 患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 主要以血尿为主, 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治疗。该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该院就诊的所有98例Ig A肾病患者, 评价采用中医“从咽论治”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该院就诊的所有98例Ig A肾病患者, 在征求患者同意的基础上,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 即参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49例。参照组49例患者中, 男31例, 女18例;年龄24~61岁, 平均 (46.86±6.34) 岁。治疗组49例患者中, 男29例, 女20例;年龄23~62岁, 平均 (47.21±7.31) 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Ig A肾病的诊断标准, 同时排除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各种继发性肾小球肾炎;2患者不存在其他严重慢性疾病 (比如肝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等) 以及各种急慢性传染疾病;3患者了解并同意此次研究。

1.3 方法

参照组:对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 口服阿司匹林抗凝, 同时服用氯沙坦降压,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治疗组:对患者予以常规治疗, 与此同时联合中医“从咽论治”理论予以治疗。药方组成:白花蛇舌草30 g, 荆芥15 g, 玄参12 g, 金银花10 g, 泽泻10 g, 赤芍10 g, 僵蚕6 g, 连翘6 g, 黄芩6 g, 蝉蜕6 g, 白茅根6 g。根据患者的症状加减:针对水肿严重者, 加茯苓皮、生薏仁、东瓜皮等;针对咽喉肿痛者, 加射干、地丁草、蒲公英等;针对肉眼血尿者, 加茜草、大蓟、小蓟。

1.4 疗效判定标准

1完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隐血、血肿等) 完全消失, 肾功能正常, 血清蛋白≥35 g/L, 24 h尿蛋白定量<0.3 g;2基本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肾功能基本正常, 血清蛋白30~35 g/L, 24 h尿蛋白定量<0.2~0.5 g;3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24h尿蛋白定量<0.5~0.8 g;4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无变化或加重。缓解率= (完全缓解+基本缓解) /总例数×100%[2]。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 (%) 表示, 分组对比采用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 参照组49例患者的缓解率为40.82%, 治疗组49例患者的缓解率为67.35%, 治疗组显著高于参照组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Ig A肾病是一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 同时还伴随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隐血等, 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学习均造成不良影响。在中医学观点中, 将Ig A肾病纳入“水肿”、“尿血”等范畴中, 认为是风热侵袭咽喉、山脊肾元有关[3]。中医很多典籍记载该病, 比如《备急千金药方》、《灵柩·静脉篇》、《诸病源候论·血病诸侯》等。在中医治疗中, 提倡“从咽论治”理论, 即采用清咽利喉、凉血止血法[4]。

在该研究中,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上, 根据“从咽论治”理论, 采用诸多中药予以治疗。其中, 方中的荆芥为君药, 具有利咽止血、祛风解表的作用;连翘、金银花为臣药, 可进一步增强清热解毒的作用;然后辅之以赤芍 (化瘀、止痛) 、泽泻 (利尿、清热等) 、玄参 (泻火解毒、清热凉血等) ;方中的蝉蜕与僵蚕合用, 可以增强利咽喉、疏风热功效;白茅根可以凉血止血、清热解毒;药方中的其他中药具有消肿散结、利水渗湿等作用。此外, 在治疗的过程中,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 加用其他中药, 比如针对咽喉肿痛者, 加射干、地丁草、蒲公英等, 可达到消肿利咽的目的。经治疗后, 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率 (67.35%) 显著高于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的参照组 (40.82%) (P<0.05) , 大大提升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 篇4

【关键词】IgA肾病;雷公藤多苷;吗替麦考酚酯;安全性;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2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57-01

IgA肾病是肾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最易累及肾小球,以青少年发病多见,其发病率可占慢性肾小球肾炎的40%左右,近年来发病年龄有上升趋势[1]。临床研究发现其病理主要是免疫球蛋白(以IgA为主)大量沉积于肾小球的系膜区。目前针对IgA肾病的治疗方案很多,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而且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确认。我院对30例老年IgA肾病患者进行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用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老年性IgA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者临床诊断明确,且均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蛋白尿、血尿等);入组患者包括男患者35例和女患者25例;患者年龄55~80岁,平均(60±12)岁;病程1~5年,平均(33±0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病情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上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025g/片,国药准字H20031240,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单药口服治疗,一天两次,一次6片;观察组患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025g/片,国药准字H20031240,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治疗,一天两次,一次6片;同时给予雷公藤多苷片(10mg/片,国药准字Z33020422,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一天三次,一次两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2]评定指标分为完全缓解、显著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其中完全缓解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其尿蛋白转为阴性,24h尿蛋白定量低于02g,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著缓解是指患者经常治疗其24h尿蛋白定量少于2g,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部分缓解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其24h尿蛋白定量较低于3g,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较治疗前略有好转;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未改变,病情和治疗前相比无缓解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处理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IgA肾病是肾小球的多发病之一,占慢性肾小球肾炎很大比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和血压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肾衰竭。老年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其预后也不尽相同。但出现大量蛋白尿及高血压的患者其预后一般很差。因此临床治疗主要是给予应用药物进行降压并降低蛋白的丢失。以往主要是给予激素治疗的同时加用细胞毒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副反应明显,且作用效果局限[3]。此次研究应用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雷公藤多苷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并同时可以抵抗炎症,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对肾小管的抗原呈递作用和炎症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调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肾小管的间质进行保护,防止其发生不可逆的纤维化。而且雷公藤多苷还能去除氧自由基,降低各种因子对肾小球基膜电荷屏障的损伤,减少蛋白尿的排出[4]。吗替麦考酚酯属于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作用和治疗肾病综合征。其副作用少,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喜爱。总之,应用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病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慧儒.雷公藤多苷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IgA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82.

[2]祁爱蓉,李顺民,熊国良等.雷公藤多贰与激素联用治疗IgA肾病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3):239-240.

[3]陈喜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雷公藤多贰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ll,28(7):l295-l296.

[4]辛丽娜,张莉丽.雷公藤多贰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对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103-104.

(收稿日期:20140506)

【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 老年IgA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老年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在给予药物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的同时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而对照组治疗上给予单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但是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用药控制IgA肾病病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IgA肾病;雷公藤多苷;吗替麦考酚酯;安全性;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2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57-01

IgA肾病是肾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最易累及肾小球,以青少年发病多见,其发病率可占慢性肾小球肾炎的40%左右,近年来发病年龄有上升趋势[1]。临床研究发现其病理主要是免疫球蛋白(以IgA为主)大量沉积于肾小球的系膜区。目前针对IgA肾病的治疗方案很多,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而且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确认。我院对30例老年IgA肾病患者进行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用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老年性IgA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者临床诊断明确,且均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蛋白尿、血尿等);入组患者包括男患者35例和女患者25例;患者年龄55~80岁,平均(60±12)岁;病程1~5年,平均(33±0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病情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上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025g/片,国药准字H20031240,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单药口服治疗,一天两次,一次6片;观察组患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025g/片,国药准字H20031240,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治疗,一天两次,一次6片;同时给予雷公藤多苷片(10mg/片,国药准字Z33020422,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一天三次,一次两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2]评定指标分为完全缓解、显著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其中完全缓解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其尿蛋白转为阴性,24h尿蛋白定量低于02g,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著缓解是指患者经常治疗其24h尿蛋白定量少于2g,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部分缓解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其24h尿蛋白定量较低于3g,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较治疗前略有好转;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未改变,病情和治疗前相比无缓解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处理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IgA肾病是肾小球的多发病之一,占慢性肾小球肾炎很大比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和血压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肾衰竭。老年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其预后也不尽相同。但出现大量蛋白尿及高血压的患者其预后一般很差。因此临床治疗主要是给予应用药物进行降压并降低蛋白的丢失。以往主要是给予激素治疗的同时加用细胞毒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副反应明显,且作用效果局限[3]。此次研究应用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雷公藤多苷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并同时可以抵抗炎症,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对肾小管的抗原呈递作用和炎症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调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肾小管的间质进行保护,防止其发生不可逆的纤维化。而且雷公藤多苷还能去除氧自由基,降低各种因子对肾小球基膜电荷屏障的损伤,减少蛋白尿的排出[4]。吗替麦考酚酯属于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作用和治疗肾病综合征。其副作用少,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喜爱。总之,应用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病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慧儒.雷公藤多苷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IgA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82.

[2]祁爱蓉,李顺民,熊国良等.雷公藤多贰与激素联用治疗IgA肾病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3):239-240.

[3]陈喜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雷公藤多贰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ll,28(7):l295-l296.

[4]辛丽娜,张莉丽.雷公藤多贰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对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103-104.

(收稿日期:20140506)

【摘要】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 老年IgA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60例老年Ig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在给予药物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的同时给予雷公藤多苷治疗,而对照组治疗上给予单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但是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用药控制IgA肾病病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IgA肾病;雷公藤多苷;吗替麦考酚酯;安全性;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923+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2-0057-01

IgA肾病是肾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最易累及肾小球,以青少年发病多见,其发病率可占慢性肾小球肾炎的40%左右,近年来发病年龄有上升趋势[1]。临床研究发现其病理主要是免疫球蛋白(以IgA为主)大量沉积于肾小球的系膜区。目前针对IgA肾病的治疗方案很多,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而且药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确认。我院对30例老年IgA肾病患者进行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用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老年性IgA肾病患者,按照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的患者临床诊断明确,且均有显著的临床症状(包括大量蛋白尿、血尿等);入组患者包括男患者35例和女患者25例;患者年龄55~80岁,平均(60±12)岁;病程1~5年,平均(33±02)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病程、病情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上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025g/片,国药准字H20031240,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单药口服治疗,一天两次,一次6片;观察组患者给予吗替麦考酚酯(025g/片,国药准字H20031240,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治疗,一天两次,一次6片;同时给予雷公藤多苷片(10mg/片,国药准字Z33020422,浙江得恩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一天三次,一次两片。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2]评定指标分为完全缓解、显著缓解、部分缓解和无效。其中完全缓解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其尿蛋白转为阴性,24h尿蛋白定量低于02g,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显著缓解是指患者经常治疗其24h尿蛋白定量少于2g,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部分缓解是指患者经过治疗其24h尿蛋白定量较低于3g,血清白蛋白和肾功能较治疗前略有好转;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未改变,病情和治疗前相比无缓解甚至加重。

14统计学处理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运用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表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IgA肾病是肾小球的多发病之一,占慢性肾小球肾炎很大比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的蛋白尿和血压升高,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肾衰竭。老年IgA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其预后也不尽相同。但出现大量蛋白尿及高血压的患者其预后一般很差。因此临床治疗主要是给予应用药物进行降压并降低蛋白的丢失。以往主要是给予激素治疗的同时加用细胞毒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副反应明显,且作用效果局限[3]。此次研究应用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雷公藤多苷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并同时可以抵抗炎症,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对肾小管的抗原呈递作用和炎症细胞起到抑制作用,调整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对肾小管的间质进行保护,防止其发生不可逆的纤维化。而且雷公藤多苷还能去除氧自由基,降低各种因子对肾小球基膜电荷屏障的损伤,减少蛋白尿的排出[4]。吗替麦考酚酯属于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器官移植后的排斥作用和治疗肾病综合征。其副作用少,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喜爱。总之,应用雷公藤多苷和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病情,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慧儒.雷公藤多苷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老年IgA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82.

[2]祁爱蓉,李顺民,熊国良等.雷公藤多贰与激素联用治疗IgA肾病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3):239-240.

[3]陈喜生.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雷公藤多贰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ll,28(7):l295-l296.

[4]辛丽娜,张莉丽.雷公藤多贰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IgA肾病的临床对照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1):103-104.

IgA肾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 23岁, 反复肉眼血尿6个月, 均于感冒后出现。无腰痛、无发热, 无尿频、尿急、尿痛及泡沫尿, 亦无眼睑及下肢水肿, 无明显消瘦及外伤史。就诊当地医院查尿常规隐血 (+++) , 尿红细胞满视野, 尿蛋白 (-) , 血常规、肝功、肾功、血离子、血糖、血脂均未见异常, 乙肝两对半为阴性。

查体:T 36.8℃, P 80次/分钟, R 22次/分钟, BP 125/80 mm Hg, 神志清楚, 自动体位, 全身皮肤未见皮疹, 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眼睑及双下肢无水肿, 心率80次/分钟, 心率正常, 无杂音,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啰音。腹平软,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肝、脾肋下未触及, 叩诊呈鼓音, 移动性浊音阴性, 双肾区无叩击痛, 脊柱、四肢无畸形, 活动自如。

1.2 方法

1.2.1 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

该病例的临床特点为年轻男性, 以血尿为主要表现, 其血尿与呼吸道感染相关, 无发热及尿路刺激症状。

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统肿瘤、泌尿系炎症、泌尿系结核等, 也可见于遗传性肾病如Alport综合征及薄基底膜肾病、溶血尿毒症综合征等。

1.2.2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 为明确临床诊断所做检查:

为明确诊断, 应先做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以鉴别血尿是肾小球源性还是非肾小球源性。为明确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还需做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离子、抗“O”、类风湿因子、急性期反复蛋白、补体、抗核抗体系列、肝炎标志物、肾超声及肾穿刺病理活检等检查。该患者肾活体组织检查病理为Ig A肾病。

1.2.3 Ig A肾病的诊断标准[4]:

年轻患者出现镜下血尿和 (或) 蛋白尿, 尤其是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血尿, 临床上应考虑Ig A肾病的可能, 确诊有赖于肾活体组织检查的免疫病理检查, 并结合临床排除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非Ig A系膜增生性肾炎、薄基底膜肾病、继发性Ig A肾病沉积为主的肾小球疾病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慢性酒精性肝病、狼疮性肾炎等。

该患者有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的发作性肉眼血尿, 反复发作, 无皮疹、饮酒史, 无关节炎、结膜炎等表现, 尿中异性红细胞>80%, 抗核抗体系列阴性, HLA-B27阴性, 肾活检示Ig A肾病, 故可以诊断为Ig A肾病。

1.2.4 治疗:

控制感染:患者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感染后发作性肉眼血尿, 故在上呼吸道感染时应积极抗感染治疗。单纯性血尿治疗:无特殊治疗, 需定期复查, 并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 结果

该患者经过积极治疗, 患者的蛋白尿呈现持续阴性, 尿红细胞持续消失, 症状完全缓解, 随访3年未复发。

3 讨论

Ig A肾病又称Berger病, 是我国肾小球源性血尿最常见的病因, 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免疫病理表现为系膜区有Ig A沉积或以Ig 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男性多见, 起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5]。根据Ig A肾病的临床特征, 分为以下4种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6]: (1) 偶然发现轻微尿检异常的Ig A肾病患者:部分Ig A肾病患者, 至少在疾病早期阶段可以自发缓解;但大约有30%的患者可能进行性发展。因此, 对于孤立性尿检异常的Ig A肾病患者需要长期、规律的随访。 (2) 呈典型临床表现的Ig A肾病患者:Ig A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为镜下血尿、显著但非肾病综合征性的蛋白尿、高血压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蛋白尿的程度、高血压以及肾小球率过滤 (GFR) 是选择治疗措施的关键性决定因素。蛋白尿的程度是判断疾病预后最强有力的预测因素。大多数研究[7,8]认为蛋白尿>1 g/d增加患者肾功能衰竭进展的风险;而部分研究[9]则认为蛋白尿>0.5 g/d, 肾功能衰竭进展的风险即明显增加。未得到理想控制的高血压以及GFR下降均增加疾病进展的风险。此外, 根据Ig A肾病牛津分型, 急性病理改变如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以及慢性病理改变如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均影响疾病预后。对于典型临床表现的Ig A肾病患者, 优化支持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具体的支持治疗: (1) 控制血压、ACEI及ARB类药物使用、控制蛋白摄入, 除非控制血压必须需要, 避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的使用;支持治疗。 (2) 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摄入、控制代谢综合征、禁烟、控制血压、碱化尿液、降低尿酸。对于抗血小板聚集以及抗凝药物的使用, 目前暂无相关指南推荐;但有研究[10]报道提示使用双嘧达莫75 mg, 3次/天, 或华法林将PT-INR维持在1.3~1.5 mg可能使Ig A肾病患者受益。对于较长时间随访 (3~6个月) , 仍然蛋白尿>1 g/d且GFR>50 m L/min的Ig A肾病患者, 建议给予6个月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环磷酰胺以及吗替麦考酚酯对Ig A肾病的治疗效应, 目前尚不确定。许多回顾性研究[11]提示环磷酰胺对Ig A肾病患者受益。此外, 研究中提示吗替麦考酚酯能够降低蛋白尿、稳定肾功能。但在比利时以及美国对高加索人的研究中没有发现马替麦考酚酯具有类似的治疗效应。因此, 对于Ig A肾病患者, 除非患者呈急进性肾炎或者血管炎的临床表现, 目前暂不推荐使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当Ig A肾病患者GFR<30~50 m L/min、血肌酐水平>2.5~3 mg/d L, 疾病进展通常难以逆转。目前仅主张给予综合支持治疗措施。 (3) 呈非典型临床表现的Ig A肾病患者:对于临床表现为急性肾损伤的Ig A肾病患者, 如果患者肾功能长时间未能恢复, 需要进行重复肾活检, 以将肾小管坏死与新月体或坏死性肾炎相鉴别。肉眼血尿超过10 d、老年、基线水平的GFR下降等临床参数提示患者急性肾损伤可能难以完全恢复。对于呈急进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的Ig A肾病患者, 需要参考急进性肾炎或者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 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对于继发于慢性肝病、炎症性肠病等其他疾病的继发性Ig A肾病患者, 主要是治疗原发疾病。本文病例即治疗原发疾病后好转。 (4) 肾移植后Ig A肾病复发的患者:目前尚无药物能防止肾移植后Ig A肾病复发。一旦患者Ig A肾病复发, 主要是接受相关的优化支持治疗措施。

IgA肾病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篇6

1 西医治疗

1.1 预防减少抗原刺激

预防和减少抗原或诱因进入体内可从源头上减少IgA肾病的发生。残存在扁桃体隐窝的致病菌可以诱发或加重肾炎, 而IgA肾病与其关系尤为密切。IgA肾病者普遍存在扁桃体免疫异常。有研究发现, 对于反复发作肉眼血尿的IgA肾病且合并反复扁桃体炎患者行扁桃体摘除术能明显改善其免疫功能, 并明显降低尿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 而尿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往往可以作为IgA肾病肾小球损伤向慢性化进展的一项指标。低抗原含量饮食包括限酪蛋白、卵蛋白、大豆蛋白等。

1.2 清除免疫复合物

IgA肾病被认为是一种免疫复合物沉积所致的疾病, 对于表现为大量新月体形成的IgA肾病者可以通过血浆置换来清除大量免疫复合物,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逆转或延缓急进性肾炎的病程。输入新鲜健康血浆可恢复血浆因子功能, 包括补体、凝血因子和调理素因子功能, 也调节了免疫系统功能。

1.3 减轻肾脏炎症反应

1.3.1 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IgA肾病已有20多年的历史。激素的治疗效果在疾病早期阶段可能与改变增生性病变、防止组织纤维化有关。对于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IgA肾病者使用激素的疗效毋庸置疑。但近年来循证医学研究表明, IgA肾病低风险 (肾功能正常、尿蛋白<1.5g/d) 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样可以明显减轻蛋白尿。蔡秋萍等[1]通过试验发现, 对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伴有中等量尿蛋白的IgA肾病者接受激素间隙冲击及小剂量维持, 可明显减少蛋白尿并延缓其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时间。金克锋等[2]也发现, 糖皮质激素对于肾小球硬化较少、肾小管萎缩不明显的各病理级别的IgA肾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总有效率达8 5.7%。

1.3.2 免疫抑制药

酶酚酸酯 (MMF) 、来氟米特和细胞毒药物等均能通过不同的靶点和途径减少蛋白尿, 保护肾功能。MMF可抑制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 特异性地抑制T和B淋巴细胞增殖, 以减少肾损害;还可抑制内皮细胞增生及细胞黏附分子的合成, 阻止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间的黏附, 抑制上述细胞在炎症部位的聚集, 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的损伤[3]。来氟米特除具有多环节的作用特点外, 还可以通过对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来抑制炎性细胞的附壁和向炎性病灶的游走, 从而达到抑制炎性反应的作用。它不仅可减少难治性IgA肾病者的蛋白尿, 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 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且随时间延长, 呈继续缓解趋势。雷公藤多甙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作用, 在IgA肾病中, 可降低尿蛋白, 减少血尿。

1.4 延缓肾功能不全进展

目前认为, 蛋白尿、高血压、肾病理严重程度均可作为一个IgA肾病患者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ACEI) 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ARB) 在IgA肾病中的延缓肾功能进展作用也是通过减少蛋白尿、降压并联合其他作用来共同实现的。Verthelyi等[4]证实, ACEI可以通过抑制致纤维化因子TGF-β的生成而达到延缓肾脏硬化的作用。对于尿蛋白>500mg/d的IgA肾病患者, 使用ACEI/ARB无论在降低蛋白尿或是稳定肾功能方面都是受益的。L u c Frimat等报道了ACEI/ARB对降低蛋白尿、稳定肾功能、阻止IgA肾病向终末期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著名肾脏病学家侯凡凡、张训所完成的ESBARI试验就是最有力的证据[5]。

1.5 其他

控制肥胖和超重也可以作为青壮年IgA肾病患者的一个有效干预。有研究表明, 维生素E能有效地控制IgA肾病的蛋白尿、下调肾小管间质的病理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2β1) 、减少氧化应激反应。Chan JC等用400U/d剂量的维生素E治疗<30kg体重的IgA肾病儿童, 双倍剂量治疗>30kg的患者, 结果提示, 其对降低蛋白尿有效, 而血尿无明显改善。鱼油对IgA肾病的作用目前尚有一定争议。

当然, 也有研究表明对上述西药进行不同组合或联用也可以起到增效作用, 如陈英等[6]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激素、ACEI和ARB对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罗伯珣等[7]将泼尼松、MMF、环孢素联用治疗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疗效优于标准剂量激素治疗方案, 且耐受性、安全性较好。

2 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在肾脏病包括IgA肾病中的作用一直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很多中医药学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很多的宝贵经验。

2.1 分期治疗

丁樱教授根据IgA肾病的病因、病程及证候特点将其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分别论治。她认为, 急性期宜“清”, 慢性期宜“补”。急性期善用银翘散与小蓟饮子化裁以疏散风热、凉血止血, 或以藿香正气散和小蓟饮子以治疗下焦湿热型。慢性期以脾肾气阴两虚多见, 重在扶正, 采用滋补肾阴、补益脾气为主要治法, 常选用参芪地黄汤加减。

2.2专方治疗

万启军等[8]通过实验阐明了, 益肾汤通过抑制肾组织中的TGF-β1的分泌及其mRNA表达而实现了其减少细胞外基质合成, 延缓IgA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作用。黄芪真武汤对脾肾阳虚型的IgA肾病者疗效达88%, 高于以雷公藤、贝那普利 (洛汀新) 作为对照组的56.0%的有效率[9]。邱楚雄等根据IgA肾病中气虚为本、血瘀为标的病性特点, 予补阳还五汤加减, 以益气活血通络为法, 取得了显著疗效。

2.3 辨证治疗

王洪霞[10]将IgA肾病恢复期患者分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及脾肾阳虚等四个证型, 分别予以参芪地黄汤、加味逍遥散、参苓白术散、金匮肾气丸加减分证论治, 结果完全缓解率达18.75%, 显效率达31.25%, 有效率达37.5%。李学铭则将IgA肾病分为内热炽盛、气虚热郁、肺脾气虚、肺肾阴虚、脾肾阳虚5型加以辨证论治, 同样取得了良好疗效。王永均等在传统的5型辨治方案及本虚为主辨治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辨证, 得出了从虚、从瘀、从风湿的优化的IgA肾病的中医辨治方案。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及西药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 但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可以更有效的发挥各自的作用, 并减少相应的副作用。

3.1 西药联合中成药

以土茯苓、槐花、白茅根、益母草、藿香作为主要成分的肾复康胶囊联合M M F也能有效地降低尿蛋白、消除血尿、稳定肾功能, 延缓IgA肾病的进展[11]。

黄葵胶囊不仅有调节细胞免疫功能, 抑制体液免疫反应程度, 减轻肾损伤的作用, 而且还有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利尿消肿及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唐卫刚等[12]将黄葵胶囊联合赖诺普利发现, 其降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的幅度显著大于单用赖诺普利组。

现代药理证实, 肾炎康复片有修复受损肾小球足细胞、阻止蛋白丢失、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利水消肿抗炎、降压、改善肾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拮抗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等作用。夏瑗瑜等[13]在临床中发现, 肾炎康复片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尿检异常型IgA肾病疗效显著, 与单用来氟米特相比可有效减少尿蛋白和镜下血尿, 且耐受性较好。

3.2 西药联合个体化辨证治疗

邵治国等将单纯运用雷公藤多甙、洛汀新、双嘧达莫 (潘生丁) 等西药作为对照组, 得出了在上述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联合予以中药施治的治疗组, 不仅能提高IgA肾病的疗效, 而且能减轻雷公藤多甙片引起的阴虚火旺之证。

王水华等[14]根据IgA肾病中医辨证多属肝肾阴虚、湿热夹瘀为主要表现的特点, 应用知母、黄檗、生地清热利湿, 怀山药、山萸肉滋补肝肾, 茯苓、泽泻利水渗湿, 红花、桃仁、川芎活血化瘀, 丹皮、白茅根、旱莲草、茜草根凉血止血, 总体以滋阴清化法为主, 联合西药降纤酶、甲泼尼龙、盐酸氮芥治疗IgA肾病, 起效快, 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高, 疗效优于常规疗程的泼尼松与雷公藤总苷片。

程晓霞[15]将中医药三环治疗 (即以中药从虚、从瘀、从风湿三个环节论治为基础, 即虚者加黄芪、当归, 瘀证加制大黄、桃仁、积雪草, 风湿内扰加雷公藤多苷片或火把花根片) 和中西医结合三环治疗 (即从中药治虚、治瘀、治风湿, 西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 抑制免疫介导性炎症三个环节治疗) , 按中医原辨证方案及中医新辨证方案进行不同的组合治疗后发现, 中西医三环治疗在改善尿蛋白的速度及幅度、肾功能的改善程度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4 小结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实验对象为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9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0例Ig A肾病单纯血尿患者, 均经肾组织病理检查确诊。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中, 男性16例, 女性19例;年龄12~50岁, 平均年龄 (26.4±7.6) 岁;病程15 d~14个月, 平均病程 (8.9±2.3) 个月。观察组中, 男性15例, 女性20例;年龄8~48岁, 平均年龄 (27.2±7.8) 岁;病程10 d~18个月, 平均病程 (8.3±2.1) 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泼尼松龙片 (国药准字H36020638) , 口服, 15~40 mg/次, 1次/d;双嘧达莫片 (国药准字H32022724) , 口服, 25~50 mg/次, 3次/d。在上述基础之上, 观察组患者加用小蓟止血汤加减治疗, 药方:小蓟20 g、生地20 g、黄芪15 g、旱莲草15 g、蒲黄10 g、知母10 g、丹皮10 g、琥珀粉10 g、三七粉10 g、黄柏6 g、竹叶5 g。1剂/d, 水煎取汁400 m L, 分2次温服。以3个月为1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

参照相关文献[4]拟定疗效评定标准: (1) 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尿红细胞检查结果为阴性; (2) 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尿红细胞计数减少>50%; (3) 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甚至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疗效采用百分数 (%) 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3 讨论

Ig A肾病单纯血尿病型在原发性肾小球病中占比达60%~70%, 并且血尿呈慢性进行性发展, 易反复发作加重,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最终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Ig A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 免疫调节异常是该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5]。迄今为止, 西医对于该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祖国传统医学将Ig A肾病归纳为“肾风”、“血证”等范畴, 认为该病是由于气虚、阴虚亦或者气阴两虚, 易外感湿热、风热, 侵染下焦, 损伤血络, 破血妄行所致[6]。小蓟止血汤中, 小蓟、生地、丹皮、竹叶和蒲黄具有滋阴、祛瘀、凉血止血的功效, 知母、黄柏、黄芪和旱莲草有滋阴、降火、补气、滋养肝肾之功, 三七粉和琥珀粉则兼具止血作用, 上述药物共用, 可达祛风、止血、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和滋阴补气之效[7]。该研究应用小蓟止血汤加减治疗Ig A肾病单纯血尿, 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在林喆[8]的研究中,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3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一致。可见, 小蓟止血汤加减可有效改善Ig A肾病单纯血尿患者的临床症状, 提高治愈率。

总之, 小蓟止血汤加减治疗Ig A肾病单纯血尿, 疗效显著, 可防止患者病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车妙琳, 汤璐敏, 张敏芳, 等.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Ig A肾病疗效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 16 (4) :314-318.

[2]王先锋, 孔令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 A肾病的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 2015, 30 (11) :2397-2399.

[3]谷燕, 谢江海.小蓟饮子加味治疗Ig A肾病血尿3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2, 35 (2) :40-42.

[4]李燕林, 庞捷, 黄琳, 等.槐雪肾舒合剂治疗Ig A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15, 22 (1) :55-58.

[5]朱亚瑾, 包胜梅, 祝国宁, 等.中医辨证治疗Ig A肾病单纯血尿和 (或) 轻度蛋白尿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4) :319-320.

[6]张丹丹, 米杰.中西医结合治疗Ig A肾病血尿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 29 (11) :925-925.

[7]叶根翠.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 A肾病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 (24) :67-68.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 篇8

关键词:活血化瘀法,IgA肾病,血尿,蛋白尿

1 资料方法

1.1 对象

共观察40例,年龄16~44岁,男28例,女12例。所有病例均经过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同时,根据活检结果、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等排除其他疾病,如紫癜性肾炎、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继发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排除合并有心血管、肝脏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疾病、精神病的IgA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用复肾汤加减治疗,因所有患者均为发作期,临床上均出现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故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适当加用益气养阴固本的药物,并视血瘀症状轻重酌情加用血竭、蒲黄、茜草等活血化瘀或化瘀止血的药物。随症加减:腰痛腰酸明显者加牛膝、狗脊;纳呆便溏加白术、茯苓;舌苔黄腻、湿热明显加茵陈、薏苡仁;尿少、水肿者加泽泻、冬瓜皮;夜尿多者加益智仁、桑螵蛸;头痛、血压高者加钩藤、石决明;血尿素氮、肌酐高者加大黄;伴蛋白尿者加芡实、金樱子;顽固性蛋白尿者加用蝉蜕、蜈蚣、全蝎或乌梢蛇;血尿长期不愈者加小蓟炭、仙鹤草;伴细菌尿者加凤尾草、白茅根。1剂/d,水煎分2 次服。总疗程为3个月。(附:复肾汤为深圳市中医院李顺民教授的经验方,其药物组成为:黄芪30 g,熟地或生地黄、淮山药各30 g,益母草、白花蛇舌草各15 g,丹参30 g,地龙、莪术、猪苓各10 g,田七末3 g,甘草5 g。全部观察过程中,所有患者不再予对所有观察指标可能造成影响的其他中药治疗。

1.3 观察方法

尿常规 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周检查记录1次;尿沉渣红细胞计数 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检查记录1次;24 h尿蛋白定量 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检查记录1次;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 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检查记录1次。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治疗后患者疲倦乏力、腰痛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对24 h尿蛋白定量及红细胞计数治疗前后比较发现:治疗前红细胞计数为(35.13±12.69)个/ul,治疗后为(19.18±9.97)个/ul;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为(1.19±0.79)g/24 h,治疗后为(0.76±0.56)g/24 h,(t检验,)。结果显示,血尿、蛋白尿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明显差异(t检验,血尿P<0.01,蛋白尿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经过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尿蛋白及尿红细胞均有明显降低,疗效确切,详见表1。

注:▲P<0.05;▲▲P<0.01

3 讨论

IgA肾病在临床表现上几乎均伴有血尿,或为肉眼血尿、或为镜下血尿。《丹溪心法·尿血》曰:“尿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尿血”。因而本病属于中医尿血范畴。而“出血必有瘀滞”,故所有IgA肾病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瘀表现。时振声教授认为(“久病入络”必有瘀血内阻,将IgA肾病分为早期和进展期,分别用滋肾化瘀清利汤和益气滋肾化瘀汤,方中加入了益母草、川芎、赤芍及当归等药物以利于活血而不留瘀。洪钦国教授认为IgA肾病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治疗贯彻始终,多用丹参、丹皮、益母草等性味偏凉的活血化瘀之品,从清热活血改善肾小球血液动力学异常。

通过用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多数患者血尿、蛋白尿均有明显的好转,仅有少数患者反复发作。故在治疗IgA肾病发作期过程中应将活血化瘀法提到主要的位置,加大活血化瘀药物的用量,药物多选用益母草、丹参、三七、蒲黄、地龙、莪术、血竭及茜草等活血化瘀或化瘀止血的药物。特别是病情易反复,顽固性血尿、蛋白尿,舌质黯淡或有瘀斑瘀点者,更应加大活血化瘀药物的用量。同时适当加用益气养阴固本的药物。对于女性患者,服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其月经变化情况,注意经量、经色及有无血块等等,并依此调整活血化瘀药物的用药及用量。。用活血化瘀为主治疗IgA肾病发作期有活血止血,止血不留瘀,化瘀而不动血的效果,对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傅文录,刘宏伟.时振声教授治疗IgA肾病的经验.河南中医.1994,14(6):344-345.

中医药治疗IgA肾病 篇9

关键词:来氟米特联合激素,Ig A肾病,临床疗效

Ig A肾病为临床常见的肾小球疾病, 有研究报道, 临床治疗Ig A肾病给予来氟米特用药, 具有可靠有效的免疫抑制效果[1]。本次研究随机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40例Ig A肾病患者, 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旨在为临床治疗Ig A肾病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Ig A肾病患者40例, 所有受检人员在接受检测前, 均得到相关的临床检测后确诊, 并得到患者本人或其家属于知情书上签字同意,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研究组男13例, 女7例;年龄21~57岁, 平均 (36.7±8.9) 岁。对照组男14例, 女6例;年龄22~59岁, 平均 (37.1±9.1)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研究对比价值。

方法:对照组接受单纯激素用药, 泼尼松口服, 初始用量1.0 mg/ (kg·d) , 用药6周后降低剂量, 至12周降低剂量为50.0%。研究组接受来氟米特联合激素用药, 泼尼松用法用量同对照组, 氟米特口服, 起始剂量50 mg/d, 3 d后调整为20 mg/d, 结合患者蛋白尿改善情况, 待其稳定后调整用药剂量10 mg/d。两组患者均用药6个月后, 观察临床疗效。

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经不同用药治疗后,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 根据医院Ig A肾病相关规范准则设计调查表, 将各项观察指标详细记录于调查表中, 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临床疗效、24 h尿蛋白、肌酐、血清清蛋白 (ALB) 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疗效判定标准[2]:1完全缓解:用药治疗后, 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0.2 g/d, 肾功能恢复稳定;2显效:用药治疗后, 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50.0%, 肌酐恢复常规值;3有效: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降低30.0%~50.0%, 肌酐无变化;4无效:上述指标无变化或恶化。

统计学分析:将所有数据经SPSS17.0统计软件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采用 (x±s) , 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定量资料的描述采用百分率, 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60.0%相比于对照组55.0%, 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数据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P<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24 h尿蛋白及治疗前后肌酐、ALB对比, 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 (1.53±0.69) 相比对照组 (2.11±0.77) 明显更低, 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白细胞下降1例, 血糖升高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糖耐量异常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相比对照组1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Ig A肾病是造成总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 IgA肾病的临床变化过程与其预后存在显著性的差别。现阶段, 临床关于Ig A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尚不十分明确, 因此临床针对Ig A肾病治疗还没有有效的针对性疗法, 多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手段, 疗效各异[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60.0%, 对照组总有效率55.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 (1.53±0.69) 相比对照组 (2.11±0.77) 明显更低, 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合研究结果认为, 临床治疗Ig A肾病以有效控制尿蛋白、抑制机体肾功能发展为出发点, 来氟米特属于新型免疫抑制剂中的一种, 其作用于Ig A肾病患者, 可发挥阻滞抗体合成、阻滞核因子-kB活化及基因表达、降低氨酸激酶活性以及抗感染等功效[4]。本次应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激素治疗Ig A肾病患者, 可于近期对患者尿蛋白进行调节, 临床效果优于单纯激素用药, 本次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符[5,6]。

总而言之, 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Ig A肾病患者的效果显著, 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安全可靠,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晓君.来氟米特联合小剂量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 2013, 15 (1) :83-84.

[2]刘壮竹, 林淑娴, 刘旭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成药治疗Ig A肾病的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9 (2) :134-138.

[3]Manno C, Torres DD, Rossini M, 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f corticosteroids plus ACE-inhibitors with long-term follow-up in proteinuric Ig A nephropathy[J].Nephrol Dial Transplant, 2009, 24 (12) :3694-3701.

[4]曹喜瑞, 杨泽峰, 王媛媛.Ig A肾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18 (1) :90-91.

[5]杨东参, 罗成贵, 汪文明, 等.来氟米特联合激素治疗Ig A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药物与临床, 2010, 17 (13) :74-75.

上一篇:组合式工作下一篇:车辆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