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2024-06-13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精选7篇)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篇1

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症的病症,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无明显的季节性, 多发病急骤, 常在睡觉醒来时, 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晴、流泪、鼻唇沟变浅, 口角下垂歪向健侧, 病侧不能皱眉、蹙额、闭目、露齿。中医通过针灸、拔罐、梅花针、电针法、穴位贴服等方法治疗, 可提高神经兴奋性,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 加建局部肌肉神经功能的恢复。现结合临床实践, 总结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1 中医治疗

1.1 针灸

针灸治疗是中医基础治疗。①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②配穴:风寒证, 加风池;风热证, 加曲池;人中沟歪斜, 加水沟;鼻唇沟浅, 加迎春;乳突部疼痛, 加翳风;目合困难, 加鱼腰、申脉 (或昆仑) 。

1.2 其他治疗

1.2.1 皮肤针法

①适用于恢复期;②用梅花针叩刺阳白、颧髎、地仓、颊车, 以局部潮红为度, 每日或隔日1次。

1.2.2 拔罐法

用三棱针点刺阳白、颧髎、地仓, 颊车拔罐, 每周2次。

1.2.3 电针法

①适用于面瘫中、后期;②选太阳、阳白、地仓、颊车, 接通电针仪, 通电10 min~20 min, 强度以病人面部肌肉微见跳动而能耐受为度。

1.2.4 穴位贴敷法

选太阳、阳白、颧髎、地仓、颊车。将马钱子挫成粉末0.3 g~0.6 g撒于胶布上, 然后贴于穴位处, 5 d~7 d换药1次;或用蓖麻仁捣烂加少许麝香, 取绿豆大一团, 贴敷穴位上每隔3 d~5 d更换1次。

2 护理

2.1 心理疏导

护士应积极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环境, 主动关心体贴病人, 多于其交流, 多次成功案例, 增加病人的康复信息, 这对缩短康复时间有着重要的作用。护士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对面瘫病人认真负责, 做到微笑, 做到及时解释、疏导, 主动多次巡视病人, 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耐心细致地讲解其发病原因、针灸治疗的原理及疗效, 使病人清楚认识自己的病情, 最终达到消除疑虑和不安的心理,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从而加速疾病的康复。

2.2 起居与饮食

慎起居, 避风寒, 注意保暖, 减少外出, 避免受凉及感冒, 外出戴口罩。合理安排饮食结构, 进食高热量, 富含维生素, 易消化饮食, 禁烟酒, 忌生冷及辛辣食物, 嘱其多注意口腔卫生。

2.3 面部的护理

护士在操作前做好手部消毒, 清洁处理, 注意针刺后的针眼清理, 严格消毒避免感染。面部应避风寒, 必要时戴口罩、眼罩;因脸眼闭合不全, 灰尘容易侵入, 每日滴眼药水3次以防感染。

2.4 针灸的护理

针灸治疗面瘫具有明显效果, 是目前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但操作时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病人紧张情绪;②遵医嘱准确取穴, 正确运用进针方法, 进针角度和深度, 刺激深度因人而异;③针刺中应密切观察病人反映, 询问有无酸麻胀重感染或向远处传导, 即为“得气”, 留针10 min。如出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并配合处理。④起针时用无菌干棉球压针孔3 min~5 min, 防止出血。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3 讨论

面瘫病人病程长, 恢复慢, 通过心理疏导病人, 帮助病人建立信心, 促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各种并发症, 对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后遗症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期实践表明, 通过上述的治疗及护理措施, 可有效促进面肌功能的恢复, 明显缩短病人的住院日。

面瘫的中医综合治疗 篇2

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往往于睡觉后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 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 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病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 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 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 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内翻, 使泪液不能经正常引流而外溢。

现代医学将其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 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平常人们所说的面瘫, 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 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

病因病机:面瘫发生前, 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身体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及身体不适等情况, 相当于中医的气血不足, 外感风邪入中经络。

防止面瘫最好的办法是平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 保证充足的睡眠, 并适当进行体育运动, 注意饮食, 劳逸结合, 保证气血旺盛, 使“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现代医学面瘫只是一种症状或体征, 必须仔细寻找病因, 如果能找出病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如重症肌无力、结节病、肿瘤或颞骨感染, 可以改变原发病及面瘫的进程。面瘫又可能是一些危及生命的神经科疾患的早期症状, 如脊髓灰白质炎或Guillian-Barre综合征, 如能早期诊断, 结合中医针灸及中药内服外敷, 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患部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部基本正常, 仅笑时口角稍向健侧歪斜, 或皱眉时额纹比健侧浅;有效:患部明显恢复, 患眼尚闭合不严, 口角轻度歪斜;无效:治疗后无好转或略有改善[1]。

1治疗

1.1针灸治疗

1.1.1取穴

主穴:地仓、水沟、颧髎、四白、太阳、丝竹空、翳风、睛明。

配穴:合谷、内庭、足三里。

1.1.2治法

每次选主穴4~5穴, 配穴1穴。面部穴可用

透刺法, 据透刺之两穴间距离选针。并以针尖到达止穴后再刺入0.3寸左右为宜。进针时, 宜迅速点刺破皮, 然后慢慢送针, 不可提插捻转, 针身与皮肤成10°~15°角, 针尖指向止穴。可用左手拇指或食指贴附在皮肤上, 感觉针尖和针身的位置、方向和深浅。最佳者应将针身置于肌纤维之间, 但不可过深。配穴宜直刺, 用小幅度振颤法, 使得气明显后留针。均留针20 min~30 min。在留针期间行针1~2次, 施捻转法, 平补平泻。每日或隔日1次, 10次为1疗程, 疗程间隔5 d~7 d。

2 穴位敷贴

2.1 取穴

主穴:分3组: (1) 阳白、四白、牵正、地仓; (2) 下关、翳风; (3) 阿是穴。

配穴:颊车、太阳、大椎、大迎、瞳子髎。

2.2 治法

贴敷药物:分3组: (1) 麝香2 g、全蝎1.5 g、白胡椒1.5 g、白花蛇1 g、蜈蚣1条。共研细末; (2) 川芎、当归各20 g; (3) 白芥子30 g。

治疗时, 前2组药物用于穴位, 每次取4穴, 主穴为主, 酌加配穴。皮肤常规消毒后, 医者捏起穴区皮肤, 右手持经严密消毒三棱针, 在穴位上轻点皮肤, 并挤出少量血, 然后将撒有药粉之小块伤湿止痛膏 (或胶布) 贴在穴位上。每周2次, 药物交替使用, 穴位轮换[2]。

第3组穴为点刺加芥末贴敷。先将芥末粉10 g (小儿及少女用5~7 g) , 用浓茶水调成糊状, 摊在纱布上, 面积约2 cm~3 cm, 厚0.5 cm。然后将芥末敷于面颊外侧相应部位, 约相当于下关、颊车、地仓3穴。病情重者, 可加敷太阳等穴。敷后12 h~24 h取下。局部红肿, 起水疱, 应立即去除, 重者宜按烫伤治疗。敷药后如出现热痛或流泪等, 系正常现象, 多在4 h左右停止。

3 中药方剂

荆芥10 g、防风10 g、全蝎3 g、蜈蚣2条、僵蚕10 g、川芎6 g、苏木10 g、红花10 g、菊花10 g、白芷6g[3]。

气虚日久, 病久不愈加黄芪30 g、白术15 g、茯苓15 g。

肝郁脾虚, 加柴胡10 g、香附10 g、茯苓15 g。

共观察215例, 结果痊愈175例 (81.4%) , 显效24例 (11.1%) , 有效11例 (5.1%) , 无效5例 (2.3%) , 总有效率为97.7%。

4讨论

面瘫, 在临床中中医针灸治疗、穴位敷贴疗法及多年来沿用的牵正散治疗, 虽然都有疗效, 但方法单一, 临床治愈率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 临床中虽然气虚中风患者为多, 但外感风寒实证, 气血不足, 病久气滞血淤者亦不少见, 所以治病求因, 辨证施治, 辨证取穴, 内服外治缺一不可。施术者如能明辨阴阳, 寒热虚实, 补泻得当, 不拘泥于一穴一方;患者能心情愉快, 冷暖适宜, 劳逸结合, 饮食得当, 则外邪就能迅速去除, 病体焉能不康。总之在临床中谨记中医“整体观念, 辨证施治”的两大特点, 以现代医学为诊断手段, 实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但不受西医理化的影响, 明确用药, 辨证取穴, 内服外用, 就能取得满意效果。不知对否, 敬请同道指正。

参考文献

[1]钱德全, 等.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穴位和手法的筛选[J].江苏中医杂志, 1986, 7 (3) :1

[2]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329

Bell’s面瘫的中医护理 篇3

关键词:辨证施护,情志护理,面瘫

面神经麻痹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面神经病损所致的面肌瘫痪, 以Bell’s面瘫多见。我科于2005年1月—2010年3月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综合治疗Bell’s面瘫病人26例,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Bell’s面瘫病人5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26例。治疗组:男14例, 女12例, 年龄16岁~57岁, 平均37.2岁;对照组:男15例, 女11例, 年龄13岁~64岁, 平均37.3岁。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神经营养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量支持药物静脉输液, 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基础护理。

1.2.2 治疗组

1.2.2.1 药物治疗

风寒袭络型选牵正散加减, 风热袭络型选小柴胡汤加减, 水煎服[1]。同时加用神经营养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

1.2.2.2 针灸治疗

采取局部近取与循径远取相结合的方法, 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 手足少阳经为辅。主穴为地仓、颊车、翳风、风池、合谷, 鼻唇沟平坦加迎香, 鼻唇沟歪斜加水沟, 颏唇沟歪斜加承浆, 目不能合加阳白、攒竹、照海, 主穴每次必取, 配穴根据症状每次选择1个或2个, 急性期每次针刺得气后留针10 min~15 min, 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初起浅刺、轻刺, 1周后可平刺透穴或斜刺。在针刺的同时, 配合艾条灸相应的穴位, 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 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穴2穴~4穴, 每穴每次艾灸5 min~10 min, 以灸后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1 d或2 d。面瘫早期重灸翳风穴, 恢复期艾灸神阙穴以补益正气。

1.2.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部完全恢复正常;显效:患部基本正常, 笑时口角稍向健侧歪斜, 或皱眉时额纹比健侧浅;无效:治疗后无好转。

2 结果

对照组痊愈13例 (50.0%) , 显效10例 (38.5%) , 无效2例 (11.5%) ;治疗组痊愈19例 (73.1%) , 显效5例 (19.2%) , 无效1例 (7.7%) 。采用中医辨证施护综合治疗Bell’s面瘫疗效显著。

3 辨证施护

3.1 情志护理

中医情志护理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行为传情法、疏导移情法和以情胜情法[2]。Bell’s面瘫病人由于突然起病, 自我形象改变, 病人多有焦虑、急躁情绪。护理上要特别注重疏导教育, 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并告诉病人本病大多预后良好, 提高病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心理应急能力。通过情志护理, 使病人正确认识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

3.2 饮食调护

病人面神经麻痹致咀嚼不便, 进食量减少, 可造成病人潜在的营养失调, 故应加强饮食调护, 从少量食物开始, 让病人逐渐掌握进食的步骤。指导病人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 细嚼慢咽, 少量多餐, 以满足机体需要。根据病人的体质, 合理调配饮食, 根据病情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软食。风寒袭络型宜热饮食, 忌食生冷食物及瓜果, 如苦瓜、绿豆等。风热袭络型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如萝卜、绿豆汤、菊花茶、新鲜蔬菜和水果, 忌辛辣油腻厚味食物。

3.3 眼部及口腔护理

由于病侧眼睑不能闭合, 在睡眠和外出时应戴眼罩, 并用抗生素眼膏涂眼, 以保护角膜, 预防角膜炎。进食后要及时漱口, 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 保持口腔清洁, 用复方佩兰漱口液清洁口腔, 防止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若口腔糜烂者, 可用锡类散或冰硼散敷局部。

3.4 特殊治疗的护理

针灸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 治疗室要保持清洁、安静, 空气流通, 温度适宜,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评估病人皮肤情况, 如穴位处有破损、外伤等不宜针灸治疗。交代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 交代治疗目的, 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 利于病人配合。针刺时保持体位舒适, 预防晕针、滞针, 施灸过程中认真观察, 随时询问病人的感觉, 观察局部潮红程度, 及时调整艾条与皮肤的距离。面部皮肤娇嫩, 应避免损伤皮肤。随时弹去艾灰, 以防烫伤。治疗结束后, 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整理用物, 清检针灸器具, 做好记录。

3.5 康复指导

急性期要适当休息, 面部要持续保暖, 外出可戴口罩, 睡眠时勿靠近窗边, 以免再受风寒。恢复期可用温热毛巾湿敷面部, 每日2次。在每次湿敷前可进行局部按摩, 以轻快的按、揉等手法在颜面部按摩, 以行气活血, 通经活络。指导病人尽早开始面肌的主动与被动运动, 可对着镜子做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动作, 每日数次, 每次5 min~15 min。

参考文献

[1]姚金光.单纯疱疹感染与Bell’s麻痹[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4, 20 (1) :124-125.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3年11月在我科治疗的面瘫患者102例,均表现为蹙额力减退或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或完全不能闭合,鼻唇沟变线或消失,口角向健侧歪斜,吹口哨能力差或根本不能吹口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1~80岁,平均42.10±1.26岁,病程1周~3个月,平均1.86±0.48个月;对照组男24例,女28例,年龄2~72岁,平均41.43±0.98岁;病程1周~4个月,平均1.77±0.67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刺、热敏灸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穴位按摩治疗。

1.2.1 针刺治疗

取穴:下关、颊车、地仓、承浆、攒竹、阳白、头维、太阳、迎香,均行平补平泻法;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泻法;风热袭络证加大椎、合谷,泻法;风痰阻络证加丰隆,泻法;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补法。一般10天为1个疗程。

1.2.2 热敏灸

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等面部穴位行热敏灸,每次施灸约20min。

1.2.3 穴位按摩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先用一指禅法推印堂、攒竹、鱼腰、太阳、迎香、地仓、下关、颊车等穴,往返3~5min,以患侧颜面为主,健侧颜面为辅;再用鱼际揉法施于上述部位,以患侧作重点治疗;然后按睛明、四白、阳关3~5min;患部抹法由眉上向下外方至耳前,再由地仓向外上方至耳前约3~5min;改坐位,拿风池3~5min。

1.3 护理方法

1.3.1 生活起居护理

①多休息、减少外出,外出戴口罩。②用毛巾热敷脸,每晚3~4次,勿用冷水洗脸,避免直接吹风,遇到寒冷天气时注意头部保暖。③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减少光源刺激,如电视、电脑、紫外线等。

1.3.2 饮食护理

①饮食应营养丰富,选择易消化的食物、禁烟戒酒,忌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动物肉,带鱼,辣椒等。②进食后及时做好口腔护理,如漱口,刷牙等,清除患侧颊齿间的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③辨证施膳:风寒袭络型饮食可选祛风解表、散寒活血通络的食物,如防风粥、川芎白芷炖鱼头、姜糖苏叶粥;风热袭络型饮食可选辛凉解表的食物,如茅根竹庶水;风痰阻络型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气血亏虚型饮食宜选富含维生素B的食品,如花生、大豆、玉米、蛋黄等,亦可食大枣粥、参枸莲蓉汤等。

1.3.3 情志护理

患者多为突然起病,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情绪,担心面容改变而羞于见人及治疗效果不理想而留下后遗症。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慰、疏导工作,缓解其紧张情绪,使患者情绪稳定,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

1.3.4 服药护理

在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食物,如白酒、大蒜、海鲜、浓茶、麻辣火锅等;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服用泼尼松者要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随意增减药量,并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等副作用。

1.3.5 眼部护理

注意保持手部及眼睛的清洁,避免粉尘入眼,外出可戴眼镜;擦拭眼泪、闭眼时应由上眼睑内侧向外侧轻轻擦拭,睡前用眼膏以防角膜炎。

1.3.6 中医技术操作护理

1.3.6. 1 针刺护理

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治疗室要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定期进行空气消毒;评估患者皮肤情况,如穴位处有破损、外伤等不宜针刺治疗;交代针刺过程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及治疗目的,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利于患者配合;针刺时保持体位舒适,预防晕针、滞针,施针过程中认真观察,随时询问患者感觉;在治疗前保持皮肤清洁,以避免针眼感染;针刺治疗后,一般30min后才可进食或喝水,并应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寒凉刺激性食物。

1.3.6. 2 灸法护理

在对患者施灸时要做到如下几点:①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能分散精力,以免艾条移动,偏离穴位。②体位应舒适、自然,穴位要准确,一般取患侧脸部阳白、四白、地仓、颊车、迎香、水沟等穴,每穴灸5~7min。③施灸过程中要随时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受,以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皮肤轻微红晕为度,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和小儿,艾条距离穴位需稍远一些,从而既不烫伤皮肤,又能收到较好效果;施灸完毕30min内,应避免外出或迎风受寒以免加重病情。1.3.6.3穴位按摩护理按摩要有力、持久,用力要均匀、柔和,禁用暴力,按摩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反应,若有不适及时调整手法;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若出现头晕目眩、恶心、自汗等反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按摩结束后平卧2min再起床,体位必须适宜,使患者充分放松。

1.3.7 功能锻炼

患侧面部表情肌出现运动后,应进行有效的表情肌康复训练以提高疗效,如进行抬眉、闭眼、耸鼻、示齿、努嘴、鼓腮等训练,可促进整个面部表情肌运动功能恢复正常;训练时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每日训练2~3次,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

1.4 疗效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的相关疗效标准拟定。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表情自如,哭笑时无口眼歪斜,饮食正常;显效:面部静观基本无异常,做极度鼓腮或龇牙动作时有轻微口歪;有效:症状较前改善,但额纹不对称,哭笑时仍有明显口眼歪斜症状;无效:症状无改善。

1.5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7.0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面瘫多因人体气血不足,卫外不固,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脉络,气血痹阻,筋脉失养而致。中医可通过针刺、艾灸等方法提高神经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加速局部肌肉、神经功能恢复。而穴位按摩则通过不同手法作用于体表经穴,对神经、肌肉形成不同刺激,可疏通经络,运行气血,改善局部循环,减轻炎性水肿,缓解神经受压,防止肌肉萎缩,为面瘫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并防止后遗症的形成[3];且穴位按摩无痛苦、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同时,护理人员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还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心理分析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渡过心理障碍阶段,指导患者加强自我护理及功能锻炼,促进面部功能早日康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治疗面瘫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02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采用针刺、热敏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则给予针刺、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结论:针刺、热敏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面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面瘫,针剌治疗,热敏灸,穴位按摩,护理,疗效

参考文献

[1]柯红林,曹明根,金凤.中西医结合治疗贝尔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9):400-40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62.

中医辨证结合针灸治疗面瘫 篇5

1 临床资料

200例面瘫患者均为我科门诊收治的患者,发病7天以上。其中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3~80岁,以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特征,多为单侧发病,急性病例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纹消失,眉毛下垂,患侧眼裂增大,鼻唇沟平坦,人中沟及口眼歪向病侧[1]。

2 病因分型施治

2.1 风寒型

该类患者共125例,具有上述临床症状,且受寒淋雨,兼有舌淡、苔薄白,脉浮紧症状。

治疗:祛风散寒牵正,取穴以手足太阳、阳明经为主,针刺患侧地仓、颊车、阳白、四白、风池、迎香、健侧合谷、列缺。针法:面部穴位行浅刺,以附着皮肤即可,风池、合谷、列缺行泻法,面部针刺行雀嘴灸。以上方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下一疗程间隔3天。

方药:牵正散和葛根汤加味。处方包括小白附子、僵蚕、全虫、葛根、桂枝、白芍药、赤芍药、防风、白芷、当归、丝瓜络、甘草。根据患者体质、年龄调整剂量,每日1剂,随症加减。

2.2 风热型

该类患者共40例,具有上述临床症状,兼有感冒、发热、头痛、头晕、耳后疼痛,甚者见耳后疱疹及颈项部疱疹,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疏风散热牵正。取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针刺患侧地仓、下关、四白、阳白、承浆、人中翳风、风池、健侧合谷、曲池、大椎、外关。针法:面部穴位行浅刺,大椎、风池、合谷、外关行泻法,面部针刺行雀嘴灸。以上方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下一疗程间隔3天。

方药:银翘散和牵正散加味。处方包括银花、连翘、菊花、桑叶、柴胡、黄芩、芦根、白附子、僵蚕、全虫、甘草、当归。根据患者体质、年龄调整剂量,每日1剂,随症加减。

2.3 体虚邪中型

该类患者共30例,具有上述临床症状,兼有肢体困倦、无力、面色淡白、头晕等症,发病前大多有生产史、手术史,外伤史,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益气养血牵正。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刺患侧地仓、颊车、阳白、四白、迎香、足三里、三阴交、健侧合谷、血海。针法:面部穴位行浅刺,足三里、三阴交、合谷、血海行补法;面部针刺行雀嘴灸,足三里、三阴交行温和灸。以上方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下一疗程间隔3天。

方药:益气养血牵正,星附六君子汤加味。处方包括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制南星、白附子。根据患者体质、年龄调整剂量,每日1剂,随症加减。

2.4 瘀血阻络型

该类患者共5例,具有上述临床症状,兼有乳突部外伤及颞骨岩部骨折史[2],舌质暗,苔薄,脉眩涩。

治疗:活血祛瘀牵正。患侧取穴地仓、颊车、下关、阳白、四白、风池、血海、足三里。针法:面部穴位行浅刺,平补平泻法;面部针刺行雀嘴灸,血海、足三里行补法。以上方法,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下一疗程间隔3天。

方药:通窍活血汤和牵正散加味,处方包括赤芍药、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红枣、白附子、僵蚕、全虫、黄酒。根据患者体质、年龄调整剂量,每日1剂,随症加减。

3 结果

参照《临床常见病诊疗标准》与文献制定疗效标准。治愈:双侧额纹,鼻唇沟恢复对称,抬额皱眉与闭目正常,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说话、笑时口角无歪斜,面部表情正常;好转: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闭目欠实,鼓腮时略有漏气,进食时无食物残渣,笑时略有不对称;无效:未达上述标准。治疗2个疗程,即20天后观察疗效[3],病因分型治疗有效率达99.5%,治愈率达92.5%,结果见表1。

(n)

4 结语

《千金要方》中说:“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而药,药而不针灸,亦非良医也[4]”,说明采用针灸结合药物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古代先贤有针、灸、药结合治疗疾病的先例,如《伤寒论》中记载“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复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并与桂枝汤则愈”,说明针药辨证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认为,面瘫多由阳明经、少阳经空虚、风寒、风热、六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导致经气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此种分类虽然不能概括面瘫的全部病因,但根据本研究中200例患者的随机抽样比例来看,已经包括十之八九。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髓,而针刺、艾灸、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法,二者相辅相成,补各自之不足。西医中面瘫的具体病因不明确,可能是由于面神经水肿,造成面神经缺血、缺氧,或由病毒感染、侵蚀而致面神经功能障碍。西医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消除面部水肿,改善缺血、缺氧,减轻病毒对面神经的侵蚀。中药具有抗病毒的作用,而针刺,艾灸通过热辐射作用,对人体的血液成分、血管状态、免疫等方面均有正面影响,可以快速改善面神经缺血、缺氧,减轻局部水肿,解除面神经压迫,进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疗程。综上所述,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并结合针、灸、药治疗面瘫,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根据中医病因对周围性面瘫进行分型,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针、药、灸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提高面瘫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缩短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发病体质区别治疗,充分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的精髓。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中医辨证,针刺,雀啄灸

参考文献

[1]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2]朱克,孙斌.新编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0:21.

[3]张晓哲.不同疗法与急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预后的关系[J].中国针灸,2005(5):320-322.

中医治疗周围性面瘫1例报道 篇6

患者, 男, 45岁, 就诊日期:2015年8月10日。因“左侧口角歪斜1+天”就诊。病史:1+天前患者因感冒后晨起突然出现左侧面部板滞、松弛;抬眉困难, 眼睑闭合不全, 流泪;口角右歪, 不能露齿、鼓颊和吹口哨。左侧额纹消失, 鼻唇沟平坦、有左耳后乳突疼痛、左耳听觉过敏, 左侧舌头味觉不敏感。遂来我院针灸科门诊就诊。刻下症:左侧口眼歪斜, 皱眉、闭眼不能, 示齿不全, 伴有左耳后乳突疼痛, 纳食可, 大便可, 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脉浮紧。中医诊断:面瘫 (左侧) 证属正气亏虚、风寒客表。西医诊断:周围性面神经炎 (左侧)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治疗:第1天采用颊黏膜放血, 操作方法:用三棱针在患侧第六磨牙附近的颊黏膜内割治放血, 出血数滴, 血停即止;第4~7天采用针灸治疗, 操作方法:取患侧, 阳白、地仓、颊车、迎香、下关、翳风, 双侧合谷。轻刺, 浅刺, 不行手法, 留针20min, 每日治疗1次;第10天加用面部拨筋手法,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 头部仰靠于椅子背部, 医生站立于患者的后方, 采用一指禅推拿、行揉法, 自患侧印堂穴、攒竹穴、阳白穴、精明穴、迎香穴、下关穴、地仓穴、颊车穴等, 手法由轻到重, 以患者出现酸、胀、麻等舒适感为宜, 然后向上提拉患侧面部的咬肌、颊肌、口轮匝肌等面部表情肌, 使局部有发热感, 反复数遍。以上手法施行10min左右1次, 再行针灸治疗, 方法如上;第13~20天行针灸治疗, 加用双侧足三里, 余者随证取穴 (地仓、颊车、迎香、下关等) , 有是证取是穴 (如目不合者, 取患侧精明) , 选穴宜少 (5个以内) , 可深刺, 隔日治疗1次。

患者于第1次治疗后, 自感面部板滞、肿胀感减轻。第4~7天治疗后患者自觉耳后疼痛减轻, 听觉及味觉较前逐渐好转, 肿胀感消失, 余症较前无明显改变。治疗10天后, 患者自觉面部板滞感消失, 可自行皱眉、抬鼻, 露白部分减小。治疗20天后, 患者患侧眼睑闭合完全, 额纹出现, 鼻唇沟恢复, 可鼓腮、吹口哨。随访1个月, 未见并发症及后遗症等。

2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指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急性面神经麻痹, 属中医“口僻”范畴。其多由卫阳不固, 脉络空虚, 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 以致经气阻滞, 气血运行迟涩, 经筋失养, 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1]。本例患者感冒后发病, 为体虚受风、风寒客表。病变伊始, 颊黏膜内的放血疗法, 可以迅速解除黏膜水肿及其对局部神经、血管的挤压, 恢复了局部组织的血供[2]。即《素问·血气形志》篇“凡治病去其血”, 可以疏通其经络中雍滞的气血, 协调经络的虚实, 从而达到积极的治疗作用。病变初期, 选取阳白、地仓、颊车、迎香、下关、翳风、合谷等阳明、少阳经穴位轻刺浅刺可引邪外出, 鼓舞阳明经气, 可促进气血运行, 通经活络, 直达病所。病变中期, 邪气已出, 正气待复。喻嘉言 《医门法律》曰:“口眼蜗斜, 面部之气不顺也。”运用面部拨筋手法, 可以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气行则血行, 血行风自灭, 风去则病愈[3]。病变后期, 选取足三里穴扶助正气, 患侧穴少取, 以预防后遗症的发生。本案共10次治疗, 治疗方法简便易行, 易被患者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苏婷, 马铁明.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 30 (9) :2110.

[2]杨翊, 周光涛.辨证针刺配合颊黏膜放血治疗Hunt面瘫56例[J].中国针灸, 2012, 32 (2) :112.

面瘫的中医治疗及护理 篇7

1 一般资料

本组85例患者, 年龄最小16岁, 最大79岁, 平均37岁;病位左侧48例, 右侧37例;病程最短24小时, 最长30天;所有病例治疗前均已排除脑血管意外及其它因素所致中枢性面瘫。电针仪选用长城KWD6808疏密波电针仪。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以地仓、颊车、合谷、太冲、下关为主穴。鼻唇沟平坦加迎香, 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 颏唇沟歪斜者加承浆, 目不能合加四白、阳白, 不能抬眉加阳白、攒竹, 耳后痛加翳风, 由外邪引起加太阳、风池。

2.2 操作

2.2.1 电针与TDP

局部以透刺为主, 如阳白透鱼腰, 攒竹透丝竹空, 四白向上平刺或向上透承泣, 迎香透鼻通, 地仓透颊车, 下关、太阳直刺, 合谷与太冲双侧取穴。1次/d, 每次10~30min, 轻中度刺激, 以患者感觉舒适、能耐受为限, 针刺的同时进行TDP照射。

2.2.2 手法治疗

针刺后进行手法治疗:先用拇指于印堂、攒竹、晴明、阳白、太阳、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人中环唇至承浆推摩数次;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捏拿患侧皮肤并配合捻动, 使皮下有温热感为宜;接着用拇指或中指按拔耳前颞部及后颈部的痛点数次, 用拇食指捏提地仓穴向患侧牵拉, 并揉按下关、颊车、迎香、合谷各10~30次;最后以按揉风池穴10~30次结束手法治疗。另外嘱病人平时用手掌揉患侧, 并注意休息和保暖, 勿受风寒。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症状消失, 外观正常, 颜面部肌肉功能恢复, 两侧对称为痊愈;症状明显减轻, 外观正常, 面部功能基本恢复, 面部只有在表情动作时才有轻度的不对称为显效;症状有改善, 面肌运动较前有进步为好转;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改变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85例痊愈59例, 占总数的69.4%;显效20例, 占总数的23.5%;好转6例占总数的7.1%;总有效率100%。

4 典型病例

马某, 男, 57岁, 干部, 自诉晨起感右侧面部不适, 洗漱漏水, 右眼迎风流泪, 即到我科诊治。查右眼裂开大, 右侧额纹消失, 鼻唇沟变浅, 口角向左侧歪斜, 不能作皱眉, 鼓腮等动作, 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炎。按上述方法治疗10d后症状明显减轻, 又经10次TDP照射和手法治疗, 痊愈。

5 讨论

中医认为面瘫多因脉络空虚, 风寒或温热邪气侵犯阳明、少阳之脉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 面部肌肉纵缓不收。现代医学认为可能是风寒引起为面部神经运送营养的血管痉挛、缺血, 或水肿、病毒感染所致。

地仓透颊车, 阳白透鱼腰, 迎香透鼻通, 攒竹透丝竹空, 四白、下关为局部取穴, 能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合谷、太冲为远道取穴, 俗称四关穴, 具有祛风通络, 改善头面诸疾之功。太阳、风池具有疏风解表, 通调少阳经气作用, 早期用于祛邪解表。而适当的脉冲电刺激与手法及温热照射, 可以温通经络, 促进气血循环, 调整肌张力, 也进一步加强了阳明、少阳经脉的疏通, 从而达到恢复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

6 结语

治疗本病的方法很多, 关键在于及时诊治与恰当治疗。近几年耒, 我科采用中医电针与手法按摩配合TDP照射治疗面瘫, 疗效明显且安全舒适, 无副作用, 治愈率和显效率可达92.9%,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潘华, 李守然.电针与常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 2004, 24 (8) :53.

上一篇:醉酒后颅脑损伤护理下一篇:建筑工程中消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