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退行性病变

2024-06-22

神经退行性病变(精选7篇)

神经退行性病变 篇1

1 自噬

自噬是在43年前由Christian de Duve首次提出的, 是一种以大量聚集的自噬泡和没有细胞核固缩为特征的细胞死亡途径[1]。自噬有三种方式:小自噬、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和巨噬[2]。自噬包括三个过程:自噬体形成, 自噬体的成熟以及与溶酶体的融合, 内容物的降解。

1.1 自噬体的形成

在酵母与哺乳动物中, 几个高度保守的自噬相关基因参与到这个过程中[3]。自噬由mTOR依赖或mTOR独立的途径诱导。一旦自噬被诱导之后就形成了一层隔离膜, 隔离细胞器。隔离膜包含Beclin1、Ambra1和UVRAG[4]。研究表明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膜转运COPII参与自噬体形成[5]。此外, Trs85参与巨噬和过氧化物酶介导的自噬, 并且引导酵母选择性细胞液中液泡的定位[6]。

1.2 自噬体的成熟以及与溶酶体的融合

自噬体形成后, 他们经过与内涵体或多泡小体的融合, 再与溶酶体融合为成熟的自噬溶酶体。其中SNARE、Rab蛋白、ESCRT复合物、Vps4和Fab1介导自噬体与内涵体, 多泡小体, 溶酶体的融合[7]。融合取决于Vps4/SKD1 and Rab11[8]。最近的研究表明, HOPS复合物能增强自噬小体与内涵体的融合[9]。Hrs或者ESCRT III复合物的亚基的丢失或者功能丧失, 自噬小体的成熟过程就会受损。而SNARE也是酵母自噬小体与液泡融合所必须的[10]。

1.3 内容物的降解

自噬溶酶体通过溶酶体水解酶降解溶酶体内的蛋白与细胞器。自噬的每一个步骤都是严格规范的并且都是自噬的关键, 其中任何步骤出现问题都将造成自噬的损伤并导致疾病。

2 神经退行性病变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于神经元进行性变性死亡, 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等受损, 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 包括阿尔茨海默AD、亨廷顿病HD、帕金森病PD等。

2.1 阿尔兹海默病AD

AD是中枢神经系统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 伴有或不伴有轻度神经系统体征。其病理特征为神经细胞内的神经纤维缠结, 细胞结构中的神经斑以及皮层动脉和小动脉的血管淀粉样变性。AD患者中tau蛋白发生异常的高度磷酸化, 导致患者脑中神经纤维缠结形成[11]。此外, 突变的β淀粉样蛋白大量聚集。以上蛋白的聚集最终导致AD的发生。

2.2 亨廷顿病HD

这是一种迟发性神经退行性遗传病, 该病主要侵害基底节和大脑皮质, 具有高度的区域选择性。亨廷顿舞蹈症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舞蹈样动作。HD基因编码由3 144个氨基酸组成亨廷顿蛋白 (huntingtin, Htt) 。从Htt氨基末端第17位氨基酸残基开始有一段重复的 CAG序列, 该序列重复次数大于35时就会产生HD病症。

2.3 帕金森病PD

帕金森病是渐进的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失以及其他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自主认知功能障碍的疾病。α-Synuclein被认为是PD致病的候选基因。当α-Synuclein蛋白A53T和A30p发生点突变后, α-Synuclein的α螺旋被破坏而形成β片层结构, 导致蛋白质的自身聚集, 聚集后形成的路易小体 (Lewy body) 是帕金森病患者发生痴呆的主要神经病理学基础。

3 自噬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

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病变密切相关, 自噬的失调对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成人发生神经退行性病变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神经元细胞中细胞质成分的堆积。在阿尔兹海默中是tau蛋白的堆积, 在帕金森中是α-synuclein的堆积, 在亨廷顿中是突变蛋白的堆积。这些病变的共同点是自噬在这些疾病当中的降解水平[12]。

自噬清除有聚集倾向的蛋白, 这对于神经元这种不可分裂的细胞是必不可少的。神经元的自噬在过去认为是处于非活化的水平。然而, 最近的研究提出自噬在不分裂的神经元中的基础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基础活性的自噬体清除细胞内散在蛋白这一功能对于防止异常蛋白的聚集作用重大[13]。

3.1 自噬相关基因与AD

TOR信号是细胞生长的调控因子, 促进细胞死亡;而自噬, 是TOR的负调控, 保护细胞不死亡。自噬体的形成严格受细胞内和细胞外氨基酸含量和ATP含量的调节, 并通过TOR营养感应激酶的信号通路来实现[14]。

Ab1-42被广泛认为在AD的发展过程中起原因性的角色, 它引起大量的自噬小泡的聚集, 随着年龄的增加, 其功能也逐渐减退。Ab1-42功能的减退导致自噬溶酶体的损伤, 进而引发AD[15]。

beclin-1是自噬中的重要角色, 在早期AD的进程中, 在受影响的脑部区域中是减少的。在表达淀粉样蛋白前提蛋白 (APP) 的转基因小鼠中, 基因性的beclin-1表达的减少增加了神经元内淀粉样蛋白的聚集。在APP转基因小鼠中, 质粒表达beclin1, 减少细胞内外的淀粉样病变。相反, 增加Beclin的表达使得AD转基因小鼠神经元淀粉样蛋白聚集的病理现象减轻, 因此增加beclin-1水平可能成为潜在的AD的治疗方案[16]。

3.2 自噬相关基因与HD

研究表明, 突变亨廷顿 (Htt) 的转录后修饰, 赖氨酸残基444 (K444) 的乙酰化作用, 可以达到清除细胞内聚集蛋白的作用。增加K444的乙酰化促进突变Htt形成自噬体, 这大大提高了巨噬清除蛋白突变体的作用。与此相反, 突变Htt的抗乙酰化的大幅积累, 可导致培养的神经元和小鼠大脑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变。

此外, P62/SQSTM1与LC3的相互作用, 对聚集蛋白质的清除起重要作用。P62蛋白水平的降低在极大程度上增强了突变Htt介导的细胞死亡。P62在乙酰化突变的Htt中也起作用[17]。

3.3 自噬相关基因与PD

PD病中, 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与内涵体中的α-synuclein相关。自噬通过PINK1与PD相关, 在常染色体隐性的PD 中, PINK1发生突变。全长的PINK1与Beclin的相互作用是自噬的一个正性介质。PINK1的一个突变 (W437X) 无法与Beclin正常作用, 因而无法增强自噬水平。α-synuclein的过度表达导致溶酶体的聚集和自噬体的改变。Beclin 1在LC3的过度表达和α-synuclein的聚集可部分被3-MA阻断或者完全被bafilomycin A1阻断。Parkin, 作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PD的另一个突变, 同时也是自噬体吞噬无功能线粒体的一个信号[18]。

3.4 线粒体中和自噬相关的基因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关系

在人类组织研究、细胞培养、体内遗传和毒素模型中发现线粒体稳态变化与帕金森有关。编码PTEN诱导的激酶1基因 (PINK1) 的突变——Omi/HtrA2和parkin对帕金森病神经退行性变罕见的形式起决定性作用。PINK1, Omi/HtrA2和parkin参加不同层次的线粒体质量的控制, 维持正常的线粒体表型。PINK1是典型的 (丝氨酸/苏氨酸) 蛋白激酶的组分, 受一个典型的N -末端线粒体定位序列的调控[19]。然而有趣的是, 与PD相关的编码α-synuclein, LRRK2 和parkin的基因至少部分定位在线粒体上, 虽然这些线粒体蛋白缺乏规范的线粒体定位序列[20]。

4 结语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现在的常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状进行缓解, 所以建立一种新的从根本上对神经退行性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极其重要。自噬在神经退行性病变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 越来越多的研究阐明了自噬的机制。现在就细胞自噬能清除长期存在和易形成聚集倾向的突变蛋白, 对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治疗的效果已经取得了共识。但是目前关于细胞自噬的研究还停留在细胞水平, 进入临床应用还需要时间。虽然现在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有待解决, 但随着细胞自噬研究的不断深入, 我们会找到更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

神经退行性病变 篇2

1 甲醛概述

甲醛是化学结构最简单的一类醛类分子, 是一种有着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在生活中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它在日光下分解后具有剧烈的毒性, 可以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环境中的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众人皆知的, 也有很多的文献报道环境中存在的甲醛对身体各个系统均有损害。但是对人体内本身所产生的甲醛及其对疾病的作用的研究相对而言比较少。在生物进化中, 甲醛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以原始分子的形式进入机体。近几年来有很多研究学者发现人类本身和植物、动物均可以产生甲醛[1]。曾经有学者已经证明了所有的细胞均含有甲醛, 而且甲醛可能是继CO、NO、H2S之后的一种新型的气体信号分子, 可能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2]。体内甲醛可以分成游离态、可逆结合态和不可逆结合态这三种存在形式, 其中游离态甲醛对人体的危害作用最明显, 在不同生物的体内这三种形态的分布比例也是不同的[3];动物实验表明高浓度的甲醛能够诱导神经tau蛋白发生错误折叠, 使蛋白质生物活性丧失从而产生具有细胞毒性的聚集物[4,5], 最终导致神经细胞发生变性死亡。内源性甲醛的调节机能会随着人类机体的衰老而下降, 在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等相关因素的诱导作用下, 内源性甲醛的浓度可能升高, 这对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些部位的神经细胞可以造成慢性损伤。

2 内源性甲醛的产生及其代谢途径

香烟雾、化学烟雾、燃烧的废气等均可以产生甲醛, 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个人均会受到甲醛的影响。人体内甲醛的来源除了包括环境中甲醛污染因素、某种食物、药物之外。人体内还有多条产生内源性甲醛的途径, 其中最主要的一种途径是酶促反应, 如氨基脲敏感性氨氧化酶 (Semicarbazinde-sen-sitive amineoxidase, SSAO) 是通过催化体内的组胺、多胺以及甲胺等物质从而生成甲醛[6];另外, 线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通过氧化外源性化合物产生甲醛等[2];LSD脱甲基化酶催化DNA脱甲基化产生甲醛是通过参与细胞核内的转录激活。从以上的途径可以看出机体产生甲醛主要通过转甲基和脱甲基化。

机体本身通过酶促途径生成甲酸随着尿液排除, 或转化成二氧化碳后再呼出体外, 通过这一清除系统从而使体内甲醛的浓度维持在一定的动态平衡状态[7]。研究发现体内分别是乙醇脱氢酶Ⅰ (ADH1) 、乙醇脱氢酶Ⅲ (ADH3) 、醛类脱氢酶Ⅱ (ALDH2) 三种酶降解甲醛, 其中乙醇脱氢酶Ⅲ降解甲醛的活性较高, 多表达在人体的小脑、中脑, 它具有一定的保守性[8]。另外, 甲醛还可以通过非酶促途径进行转化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或者基因的正常表达, 如与DNA、RNA、蛋白质的结合。

3 内源性甲醛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近来研究证实, 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一些类似的发病机制, 如蛋白质的错误折叠、氧化应激、转录异常、能量代谢障碍等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

外源性甲醛对人体的损害及机制早已经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本实验室也有大量的研究已证实, 外源性甲醛损害大鼠的学习及记忆功能[10];外源性甲醛对PC12细胞具有神经毒性 (具体实验结果将有另文发表) 。然而最新研究证实内源性甲醛的异常聚集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 内源性甲醛浓度增高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诱导因素之一。

3.1内源性甲醛与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记忆力的丧失以及人体内的一些神经病理变化, 是一种渐进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已证实轻度认知障碍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患者中尿甲醛的浓度比正常人显著增高, 而AD患者不仅尿甲醛浓度显著升高, 且尸检结果显示其脑部海马的甲醛浓度也显著高于正常人。综上所述, 内源性甲醛的异常聚集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显示, 甲醛可以通过破坏鼠的海马结构及神经递质的平衡, 从而导致其出现寻找迷宫线路等学习记忆功能发生障碍[11]。在甲醛的作用下, 鼠海马组织当中的多巴胺 (DA) 、5-羟色胺 (5-HT) 等神经递质含量有所升高[12]。实验证明, 病理浓度的甲醛通过抑制海马长时程增强 (LTP) 的形成, 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下降。H2S在防治AD中通过拮抗Aβ诱导的神经损伤而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已有研究发现甲醛可以抑制PC12细胞胱硫醚-合酶 (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 CBS) mRNA的表达和活性, 减少内源性H2S的生成, 显著降低PC12细胞的存活率[13], 提示内源性甲醛对体内神经系统H2S的浓度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在醛酮应激、氧化应激等各种诱导因素的作用下, 内源性甲醛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危害加大, 从而造成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变性死亡, 最后形成局部慢性损伤, 这可能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

3.2内源性甲醛与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 PD) 也是一类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运动迟缓、震颤、强直及姿势反射障碍,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死亡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14]。目前发病率越来越高, 但是确切病因及机制尚不是很清楚, 近年来有众多实验证明内源性甲醛可能是PD发病机制之一。

甲醛能够直接与多巴胺发生化学反应, 通过化学反应甲醛可以损伤多巴胺神经元, 那么暗示着甲醛在帕金森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脱甲基化能生成甲醛的前体药物SAM将其注射到脑区后就能造成帕金森样震颤模型;临床上有研究在一类遗传性帕金森病患者中发现甲醛能与蛋白的赖氨酸残基结合, 从而加剧Lowy Body的形成[15]。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实验证实, PD的病理形成与氧化应激也有一定的联系。外源性甲醛启动脂质过氧化, 过氧化脂质 (LPO) 及它的代谢产物丙二醛 (MDA) 生成增多, 引起细胞毒性, 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3.3甲醛与其他退行性疾病

曾有病理检查发现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患者的星形胶质细胞营养不良, 而且可以观察到巨大裸露星型胶质细胞核, 它与阿尔茨海默病Ⅱ型胶质细胞是相似的。而棕灰色的色素颗粒有时可以覆盖脑血管周围的神经元胞体。这些色素颗粒可能是甲醛颗粒, 而且这种现象只发生在神经元细胞。另外, 已有实验证实多发性硬化病人的血液和脑脊液中的甲醛浓度与正常人比较是明显升高的[16]。众多研究也表明高浓度甲醛可以引起神经系统重要蛋白质的错误折叠, 并导致蛋白质分子的聚集, 最后形成神经细胞毒性产物。内源性甲醛作为一种新的气体信号分子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甲醛在其他退行性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寻找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有助于我们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

4研究意义与展望

甲醛损伤人体的各个系统, 其损伤机制也是非常的多, 由此笔者推测出甲醛也是通过多靶点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内源性甲醛作为一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在体内发挥着自身的生理效应, 由于环境、衰老、基因突变等因素等因素可导致内源性甲醛在体内的异常聚集, 则可能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之一。加强对内源性甲醛与AD、PD发病关系的研究, 可以为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可能在治疗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已有实验证明, 一定浓度的甲醛清除剂 (白藜芦醇) 可以降低大鼠体内的甲醛浓度, 对甲醛所诱发的记忆衰退等表现有一定治疗效果[11]。另有实验在APP转基因痴呆小鼠的饮水中添加白藜芦醇能减少其脑中的老年斑, 并可以提高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社区预防和干预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8年2月~2011年5月我中心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确诊为退行性膝关节炎者, 年龄60~80岁;至少3个月未曾用过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药物者;能接受和坚持社区干预疗程, 并配合同意本研究。其中男18例, 女42例;年龄60~85 (55.2±10.2) 岁;平均病程5.25±1.2年。根据患者意愿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药物治疗 两组首先都采用药物治疗, 用药为双氯芬酸钠。用法:25mg/次, 2~3次/d, 2w为1疗程。

1.3 社区预防与干预 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积极的社区预防与干预措施。具体方法为:首先社区护士配合医师指导患者自己的主动肌力训练, 促使肌肉产生疲劳, 改善肌肉的萎缩。然后指导患者进行有氧训练, 提高患者对运动的耐受力, 有效的增加需氧能力。最后是合理进行健康宣教, 对患者采取一对一解答, 应避免做一些使膝关节半屈曲的动作。

1.3 疗效评定 改善值=治疗前值-治疗后值, 把各指标的改善值百分率计算平均百分率后进行疗效评价。显效: 改善百分率为100%~50%。有效:改善百分率为50%~30%。无效:改善百分率为<30%。同时采用Lequesne MG膝关节炎严重程度计分标准, 积分>14分, 极为严重;11~13分为严重;5-7分为中度;1~4分为轻度[4]。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 Lequesne评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和用t检验, 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按照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 (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 (66.7%) (P<0.05) 。具体情况见表1。

注:*:与对照组对比, P<0.05

2.2 Lequesne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Lequesne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O.05) , 治疗后治疗组Lequesne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具体情况见表2。

注:*:与对照组对比, P<0.05

3讨论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最常见的肌骨骼源性致残因素, 我国发病率高达4%, 而在城市退休人群中更高达49%[5]。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上楼下楼艰难、站着难蹲下、蹲着站不起来, 病人十分痛苦。虽然此病进展缓慢, 每个病人表现不全相同, 但最后结果都一样——膝关节行走功能逐渐丧失[6]。以前对这种病的治疗方法是服药、打针、外敷中药等, 但这些均为保守治疗, 仅能起到暂时止痛作用, 很难得到根治。因为膝关节腔内无血液供应, 血管长不到关 节腔内, 药药达不到关节内, 关节腔内的变性关节液、脱落坏死细胞和骨屑等一些致痛的主要物质也无法排出来, 而且越积越多、疼痛越来越重, 不仅无 法根治, 而且也无法阻止病情发展[7]。而社区预防和干预简便、安全、有效, 对膝关节炎的治疗及促进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本文结果显示, 经过治疗后评定,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 (96.7%) 明显高于对照组 (66.7%) (P<0.05) 。治疗前两组Lequesne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 (P>O.05) , 治疗后治疗组Lequesne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总之, 社区预防和干预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膝关节炎症状,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益, 朱勤芬.退行性膝关节炎当从温阳论治[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9, 11 (3) :44-45.

[2]贺宪, 魏春山, 蔡智刚.膝骨性关节炎的病机和防治机制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 2010, 24 (2) :11.

[3]尹培达.全科医学临床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437-438.

[4]刘源, 曾庆余, 池莲花, 等.症状性膝关节炎X线特点及其意义[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32 (6) :425-426.

[5]刘学胜, 唐胜建, 王成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非手术疗法[J].实用骨科杂志, 2009, 9 (1) :29-30.

[6]马克勇, 刘旭东, 吴健, 等.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J].山东医药, 2009, 45 (33) :48.

神经退行性病变 篇4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本诊所自2000年2月~2007年2月间的门诊病人。其中, 男25例, 女13例;年龄最小的39岁, 最大的73岁, 平均年龄50岁;病程30天~20年不等。

临床表现:腰痛, 早期腰部酸痛、僵硬, 稍活动后症状减轻, 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加重。腰痛时间较长或急性发作期可牵涉腿酸痛。X线摄片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 在排除腰椎盘突出等其它疾病的情况下, 根据以上症状、体征可诊断为此病。

2 治疗方法

火针治疗取穴, 夹脊穴、肾俞、志室、气海 (均双例) 、命门、腰阳关、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阿是穴。操作方法:每次选取以上穴位4~6个 (最好是局部取穴与远端配穴相结合) , 局部常规消毒。将火针在洒精灯上烧红, 在已选定的穴位上快速进针、立即出针。腰部肌肉丰厚处需刺2寸深, 其余穴位深度与毫针相同。

中药治疗以独活寄生汤为主。肾阴虚者去细辛、肉桂加枸杞子、麦冬、女贞子、旱莲草;肾阳虚者加附子、干姜;气虚者加黄芪、白术;湿盛者加防已、薏苡仁、苍白术、黄柏;瘀阻者加丹参、鸡血藤、红花。

1周服7副中药, 火针治疗2次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最短者服中药7副, 火针治疗1次, 治疗时间最长的不超过4个疗程。平均治疗时间近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治疗标准: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随访半年未见复发者;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半年内复发者;无效:经治2个疗程无明显改善的。

治疗结果:治愈30例, 占78.9%, 好转7例, 占18.4%, 无效1例, 占2.7%, 总有效率为97.3%。

4 体会

神经退行性病变 篇5

关键词:CR,CT,老年性腰椎退行

我国近几年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上升,由人口老年化引发的疾病比例也逐年上升,老年腰椎退行疾病的发病率每年也呈现上升的趋势。腰椎退行性疾病可使神经受压,引起神经根疼痛症状,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临床上对老年人腰椎退行的准确诊断,可有助于临床上对症治疗,目前腰椎退行的诊治方式主要是通过影像学进行诊断分析[1]。因此本文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腰椎退行的500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本组5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50例,分别为CR组及CT组。其中CR组患者男性150例,女性100例,患者年龄在62~75岁,平均年龄为68.9岁,患者病程为3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2.2年。CT组患者中男性175例,女性75例,患者年龄在64~77岁,平均年龄为69.7岁,患者病程为6个月~5年,平均病程为3.1年。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上不存在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间歇性跛脚、腰腿剧痛、大小便困难、登坐困难、小腿麻木、腿部知觉减退。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摄片CR及CT诊断,仪器:上海500mAX光机及柯尼卡CR处理系统,柯达干式激光相机、东软螺旋CT。对两组患者的椎间盘进行图像扫描,每个椎间缝隙3mm处进行三层的扫描,对扫描的结果进行打印,并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数据统计[2]。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CR及CT影像学检查后发现患者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腰椎退行病变,分别表现为腰椎序列的改变、腰椎间隙的改变、椎体骨质的变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病变,其中CR组的诊断正确率为84.75%,CR组诊断正确率为54%,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存在差异性(P<0.05) 。两组患者腰椎退行病变的检测结果见表1。两组患者骨质病变比例见表2。

3 讨论

由于椎间盘位置的血液供给量很少,活动很多、负荷很大,尤其是人体的下腰椎间盘。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椎间盘的负荷不断增大,因此当人道中年后,由于长期的活动,导致椎间盘出现退行病变[3]。髓核脱水、纤维环老化松弛,当在较大的压力下,纤维环向周围的方向突起,即出现椎间盘病变性突出。当纤维环出现破裂时,髓核就会被挤出椎间盘外,导致椎间盘疝,当纤维环完好时,则出现椎间盘突出,如果纤维环断裂则发生椎间盘脱出。

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时中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滑脱的重要原因,正常患者的腰椎在屈伸过程中其运动轴心会在髓核内或紧靠髓核[4]。当患者出现严重退行性病变时,患者运动轴心则会发生后移,从而引起患者椎小关节出现“翘动”导致患者腰椎不稳。由于患者中央椎管狭窄变形,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滑脱现象,导致椎间出现突出,相邻椎体间彼此靠拢,重力使得上位椎体上下关节发生错位移动从而导致椎体出现滑脱。当椎体出现退行性病变时,髓核由于变性、变脆、水分减少而失去弹性,导致腰椎运动的支撑点承载力下降,引起腰椎所在方向运动增加,导致肌肉、韧带、关节出现损伤[5]。长时间的损伤导致关节出现严重的磨损,引起关节出现滑脱。

患者脊椎的稳定性除了依赖小关节及椎间盘外,还与脊椎周围的韧带及肌肉有关的,尽管椎小关节在前屈后伸的运动过程中的运动面是成矢状面的,但是其前后方向关节突愈并不能对剪力进行抵消,由于年轻人周围的肌肉有很好的补偿作用,因此在年轻人中出现腰椎滑脱的概率很低[6]。中老年人由于全身的退行性的变化,从而导致腰椎周围的韧带变得薄弱、松弛,周围的肌肉变得无力,导致腰椎出现不稳。本组实验中,无论是采用CR或CT检查,均可发现患者出现韧带钙化及黄韧带增厚的现象。

对于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目前临床上可采用CR及CT对其进行诊断,CR的诊断费用通常较CT低,从本组实验可知CR在临床诊断准确率上与CT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 。与CR相比,CT的扫描范围广泛,所需的检查时间较短,而16层螺旋CT的图像分辨率更加高,可在任意平面建立相同质量的清晰图像,而且其后期处理功能相当强大。对患者进行一次性容积扫描后,其可在任意的层间距层厚处多次进行横断面图像的重建,并可在此基础上进行MIP、MPP、SSD等图像重建,并且可以重建完整立体的全脊柱图像,同时还可以对椎小关节的改变、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韧带的钙化、脊髓的改变等进行全面的诊断及准确的评价。

综上所述,CT在老年人腰椎退行性改变的检查中,具有诊断全面、安全、快速、准确的热点,通过CT成像的构建,可获得高质量、信息丰富的立体图像,通过CT既可以扩大观察的范围及诊断的范围,将其用于老年人腰椎退行性病变评价中可为临床对患者的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田树平, 王占宇, 任爱军, 等.舰载螺旋CT容积扫描重建术诊断腰椎退行性病变200例.[J]人民军医, 2011, 54 (5) :112-113.

[2]刘育新, 李广忠, 刘镜洪, 等.老年性腰椎退行性病变X线、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 2009, 9 (12) :99-100.

[3]王桂芝, 梁萍, 乔俊华, 等.老年腰椎退行性病变螺旋CT表现及诊断[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 13 (5) :123-124.

[4]王永富.腰椎退行性病变螺旋CT表现及诊断[J].临床医药实践, 2010, 19 (3) :118-119.

[5]罗云辉, 彭秀斌, 肖万宏, 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脊柱退行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 2004, 11 (6) :991-993.

神经退行性病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81 例, 其中男34 例, 女47 例;年龄36~68 岁, 平均55.3 岁。椎体滑脱18 例, 滑脱加椎间盘突出11 例, 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5 例, 腰椎不稳并椎间盘突出18 例, 腰椎管节段性狭窄并腰椎滑脱或腰椎间盘突出29 例。所有患者均存在腰腿痛, 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72 例, 单侧或双侧下肢肌力减退或运动障碍56 例, 间歇性跛行25 例, 大小便障碍2 例。所有患者均行影像学检查, 证实有明确腰椎退行性变, 经保守治疗无效, 有明确手术指证。

1.2 手术方法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取俯卧位。常规后路显露, 于病变椎间隙上下椎弓根内置入椎弓根螺钉, 术中视病情选择两侧椎板全椎板减压或半椎板减压及预植入融合器侧的小关节突切除, 包括切除病变椎体小关节、椎板及黄韧带, 彻底显露硬膜囊及受压迫的神经根, 椎管内及神经根彻底减压。行器械复位, 撑开相应椎间隙, 切开纤维环, 小心牵开并保护神经根, 使用绞刀及刮匙于椎间隙中切除椎间盘和终板软骨, 确定Cage植入路径并保护周围的神经组织。用已咬除椎板及棘突碎骨块填充椎间隙及Cage (Cage根据患者体型、椎体矢状径、椎间隙高度选择, 规格一般为12~14号) , 通过椎弓根固定系统将椎间隙适度撑开后, 旋入Cage至设定位置。Cage置入深度以其后缘位置距椎体后缘3 mm 为宜, 使用内固定器械适度加压以稳定Cage。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伤口引流24~48 h, 抗生素静滴3~5 d, 给予激素或脱水药3 d。术后1 d开始双下肢屈伸功能锻炼, 5~7 d开始腰背肌等长收缩功能训练;卧床1周后根据内固定情况佩戴支具下床活动, 1个月内支具保护, 严格限制腰椎屈伸活动。术后6周、3个月、6个月, 之后每年摄X线正侧位、屈伸动力侧位X线片检查。

1.4 观察内容

1.4.1 X线片观察

a) 腰椎曲线指数:以Ishihara方法计算;b) 相对椎间隙高度:以总椎间隙高度 (椎间隙前、中、后高度之和) 与下位椎体前后径的比值表示;c) Taillard指数:为上位椎体在下位椎体上的相对滑脱距离/上位椎体的水平长度[1];d) 节段前凸角:经L1上终板与S1上终板延长线所作垂线的夹角[2];e) 腰椎生理前凸角:L1椎体上缘线与S1椎体上缘线的夹角[2];f) 骨性融合判断标准:骨性融合标准包括动态X线片观察上下椎间活动度小于3级, 融合器周围无X线透明带、融合期内的植骨组织密度增加或维持不变[3]。

1.4.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达到骨性融合时计算临床优良率。根据NaKai[4]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优: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 恢复原工作;良: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劳累后偶有腰痛或下肢酸胀感, 恢复原工作;可: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 遗留轻度腰痛或下肢不适, 减轻工作或活动;差: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undefined表示, 采用t和F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本组患者腰腿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根据NaKai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优44 例, 良29 例, 可6 例, 差2 例, 优良率为90.1%。2 例患者术后诉原有症状加重, 复查X线示Cage位置良好, 融合情况满意。本组病例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 Cage置入融合术后3~12个月X线片示达到骨性融合标准。腰椎曲线指数、节段前凸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术前与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进行比较, 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aillard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术前与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进行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Taillard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术后6周与末次随访时进行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3 结 论

脊柱不稳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因, 椎间融合术是近年来公认的治疗脊柱不稳定的有效方法。本组病例采用单枚Cage斜放加后路椎弓根钉行节段性内固定, 临床结果表明, Cage无后移位、脱出, 脊柱融合可靠, 有效地维持了椎间隙高度。与两枚Cage植入融合相比, 单枚Cage由后方斜向置入, 只需切除有症状的椎板和关节突, 保留了棘突和对侧脊柱后部结构, 尽可能地减少了对椎节稳定性的破坏, 简化了手术操作, 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了出血与创伤, 同时降低了患者费用。且可采用更大长度的Cage, 其前方可植入较多的骨粒。与植骨床的接触面积及总植骨量并无明显减少, 故不仅不会降低融合率, 更多的Cage外植骨反而更有利于融合[5]。

通过本组病例我们体会到:a) Cage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形状、大小、术式等因素。合适的Cage尺寸对手术疗效有较大的影响。过小的Cage在椎间隙中稳定性较差, 术后容易出现滑脱、移位等现象;过大的Cage置入较为困难, 置入时对脊柱周围组织损伤过大, 对硬脊膜、神经根的过度牵拉会造成一系列术后并发症, 过大的Cage也更容易引起术后椎间隙塌陷;因此术前准确测量椎间隙高度、椎体大小是必不可少的步骤[6]。b) 各厂家设计的Cage形状有各种样式, 但因存在装入的骨量有限, 网眼或骨孔与椎体接触面少, 影响融合率, 故我们强调选取松质骨植骨。c) 操作必须规范, 要平行置入椎间隙, 置入深度距椎体前后缘大于3mm。我们使用定位杆结合C型臂透视定准方向、位置。d) 由于后路经椎管操作, 空间有限, 在牵拉硬膜囊、神经根过度时易引起硬膜囊撕裂和神经根受损伤, 应十分注意在操作中不受挤压, 可适当扩大操作空间, 有时适当切除内侧关节突部分。e) Cage椎间融合术应注意选择适应证, 节段性Ⅱ度以内的腰椎滑脱、腰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退变性腰椎失稳、腰椎管狭窄为其主要适应证。而脊柱多节段病变、代谢性骨病、严重骨质疏松、骨质破坏、椎体活动期感染、怀孕等禁忌使用。f) 但要强调, 任何器械固定所起的作用均是临时性的, 只有植骨获得坚强融合才能达到重建和保持脊柱长期稳定的目的, 即获得运动节段间的骨性融合器较完成固定技术本身更重要。多数学者在进行椎间融合评定时只根据椎间融合器内植骨的融合情况, 提倡金属或钛合金融合器内有松质骨桥为椎间融合最可靠的放射影像学提示[7,8]。有人则根据骨桥与椎间融合器之间的关系 (骨桥的形成部位在椎间融合器内外等) 进行椎间融合的评定。McAfee等[7]认为融合最可靠的影像学表现是在椎间融合器前侧有骨桥形成, 并称之为哨兵征, 只有连续的椎间融合器外骨小梁形成才能确认为成功的关节融合。为此, 本组病例在植入椎间融合器前、后均用松质骨填塞椎间隙进行植骨,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12个月达到骨性融合标准。

目前, 大多数学者认为骨性融合的好坏决定了手术的疗效, 但是, 由于受到投照角度的影响, 以及Cage类型、材质的限制, 直接观测骨小梁的生长情况存在较大难度。作者认为, 通过对腰椎曲线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Taillard指数、节段前凸角、腰椎生理前凸角等指标的比较, 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疗效, 能够较好地反映Cage腰椎融合术的情况。综合考虑:应用单枚Cage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 可以达到脊柱融合和维持椎间隙高度的目的,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腰椎融合术式。

摘要:目的 探讨单枚Cage在腰椎退行性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节段性内固定加单枚Cage斜放治疗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盘术后复发等退行性腰椎病变112例。通过测量X线片及进行NaKai评分, 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腰椎曲线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Taillard指数、节段前凸角、腰椎生理前凸角、融合判断标准及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共81例获得6~50个月的随访, 平均20.3个月, 患者腰腿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根据NaKai评分标准进行评价, 优44例, 良29例, 可6例, 差2例, 优良率为90.1%。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 单枚Cage置入融合术后3~12个月X线片示达到骨性融合标准。腰椎曲线指数、节段前凸角、腰椎生理前凸角术前、术后无明显差异。Taillard指数、相对椎间隙高度术前、术后有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单枚Cage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 能够有效地维持椎间隙高度, 脊柱融合可靠,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腰椎融合术式。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单枚Cage

参考文献

[1]张西峰, 王岩, 张伯勋, 等.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2, 10 (9) :856-859.

[2]徐格, 许建中.腰椎融合器在腰椎退行性病变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 2006, 19 (1) :16-19.

[3]McAfee PC, Boden SD, Brantigan JW, et al.Sympo-sium:a critical discrepancy-a criteria of successful arthrodesis following interboby spinal fusion[J].Spine, 2001, 26 (3) :320-334.

[4]NaKai O, Ookawa A, Yamaura I.Long-term rentgenographic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wide fenestration for central lumbar srenosis[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91, 73 (8) :1184-1191.

[5]Zhao J, Wang X, Hou T, et al.One versus two BAK fusion cages in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to L4~5deg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prospective srudy in25patients with mini-mum two-year follow-up[J].Spine, 2002, 27 (24) :2753-2757.

[6]Cook SD, Patron LP, Christakis PM, et al.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and ex-tent of 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J].Spine, 2004, 29 (10) :1118-1123.

[7]McAfee PC, Regan JJ, Geis WP, et al.Minimally in-vasive anterior retroperitoneal approach to the lum-bar spine.Emphasis on lateral BAK[J].Spine, 1998, 23 (13) :1476-1484.

神经退行性病变 篇7

关键词:腰椎,脊柱融合术,非融合固定

随着对脊柱生理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和临床工作的总结,骨科医师已逐渐认识到脊柱融合术后,易出现融合节段运动丧失、应力传导发生改变、相邻节段出现退变或退变加剧,因此,保留节段运动功能的脊柱重建技术备受关注。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2月应用微动棒固定手术技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9例,取得良好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年龄44~55岁,平均50岁。主要症状为有明显的腰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行走时加重,症状反复2年以上。所有患者均经CT、MRI检查证实,为椎间盘突出腰椎轻度不稳或合并椎管狭窄,伴有邻近节段椎间盘有退变,腰椎小关节退变不严重者。其中,单节段固定3例,双节段固定6例。所有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

1.2 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取腰椎后正中直切口,充分显露棘突、椎板,根据病变情况对病变节段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神经根通道探查、松解,病变间盘髓核摘除。定位准确后,以“C”形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沿椎弓根分别拧入椎弓根螺钉并撑开椎体间隙,对病变节段行自体骨植骨融合或椎间融合器作融合,通过螺帽将微动棒(ISOBAR TTL Semi-rigid动态固定系统)与螺钉相连并拧紧,连接螺帽使之行刚性固定,关节突或横突间放置棒状骨进行植骨融合;对邻近节段行微动棒固定,不做植骨融合。

2 结果

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平均住院时间为21 d,术后复查X线片、CT、MRI,提示减压彻底,内固定系统位置满意。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0个月,患者下肢症状完全缓解,有4例腰部有轻微疼痛或不适,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影像学检查未见邻近节段的退行性变加重。

3 讨论

自Hibbs和Albee 1911年首次提出脊柱融合术以来,脊柱融合术已成为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脊柱不稳、脊柱畸形等脊柱疾病的金标准。但随着对脊柱生理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总结,笔者逐渐认识到脊柱融合术也会影响正常功能,主要表现为融合节段运动丧失、应力传导的改变及相邻节段的退变或退变加速。如何保留脊柱节段的运动功能,避免脊柱融合后节段间的应力改变是脊柱外科医师面临的新课题。

3.1 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技术的优点

脊柱退变性疾病的非融合脊柱功能重建技术包括针对脊柱前柱功能重建的髓核置换术和全椎间盘置换术,以及针对脊柱后柱功能重建的后方动力性稳定技术。Semi-rigid为腰椎后路动态钉棒固定系统,由法国人首先发明使用。该系统的动态固定棒包含一个受控微动关节,具有±2°的伸屈活动度和±0.2 mm的纵向移位,其作用在于: (1) 减少应力遮挡,分散应力,保护植入物,维持椎间高度与活动度; (2) 加速椎间融合; (3) 预防融合节段相邻的病理性椎间盘的进一步退变。它可以预防融合节段上位相邻的病理性椎间盘的进一步退变;迎合了弹性固定理念;微动棒固定系统为刚性融合节段邻近椎间盘之间形成一个过渡区,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邻近已有退变的椎间盘不再加重,而且能够维持该节段的微动,分担脊柱的应力。这些装置为脊柱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稳定作用,保留了脊柱的节段运动,通过改变运动节段间应力传导来控制节段的异常运动,从而减轻疼痛和预防邻近节段退变。

3.2 适应证

非融合技术有严格的适应证,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患者。Delamarter等认为后方动力性稳定技术在椎间盘和小关节退变的的早期可采用,而在退变的晚期,融合加节段性内固定仍旧是最佳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0岁,术前均需拍摄X线、CT及MRI片,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选择小关节退变不严重,腰椎间盘退变、突出腰椎不稳但在Ⅰ度以内,或合并椎管狭窄的病例,选择与临床表现及体征相吻合的节段(责任椎)为手术重点解决的节段,对已有退变信号的邻近节段使用微动棒固定。

3.3 并发症

采用非融合技术后,手术节段退变实际上并未停止。因其微动所以内植物更容易失败,松动或发生断裂、移位或下沉进入椎管、假体磨损、感染、椎体骨折等短期及长期并发症。虽然该术式在重建腰椎稳定性的同时保留椎体间的活动,并对预防邻近节段的退变产生作用,但是,非融合固定系统可能需要终身提供固定作用,而不像脊柱融合术的内置物系统是仅作为骨性融合前的临时固定装置,它必然会随时间推移而出现固定强度减弱、螺钉松动甚至疲劳折断。所以,建议建立完善的随诊制度,做好随诊工作,出现问题可以早发现、早解决。

4 结论

腰椎后路动态钉棒固定系统可以减少病变节段手术后应力遮挡,保护植入物,加速椎间融合并维持椎间高度与活动度,预防和减少融合相邻节段的椎间盘的退变,近期效果满意,长期结果尚待进一步随访证实。

参考文献

[1]邱贵兴.正确评价脊柱退变性疾病的非融合治疗技术[J].中华外科杂志, 2006, 44 (16) :1081.

上一篇:牧区政策下一篇: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