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损伤相关因子

2024-05-16

神经损伤相关因子(共7篇)

神经损伤相关因子 篇1

骨-肌腱结合部能够平衡机体的肌肉、肌腱、骨骼的弹性作用, 避免躯体因局部张力过大而导致骨骼肌肉损伤[1]。但是骨-肌腱结合部也是非常容易受到损伤的一个关键部位, 致伤原因多为运动损伤, 机体的骨-肌腱结合部损伤后, 机体运动时疼痛异常, 骨-肌腱的愈合也相对较难[2]。为此本文主要探讨着重分析炎性因子的表达在骨-肌腱结合点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性,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于2013年6~9月随机选取96只家养成年大白兔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96只成年大白兔的周龄均为20周, 96只成年大白兔分别在术后2、4、8周取材, 根据取材时间的差异将96只成年大白兔分为A组 (2周) 、B组 (4周) 、C组 (8周) 三组, 每组32只, 术后对三组大白兔做动物组织学检测、放射学检测 (双抗体夹心ABC-ELISA) 等。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将96只成年大白兔进行术前麻醉处理, 采用静脉注射2.5%的戊巴比妥钠, 约0.8 mg/kg, 推注速度不宜过快, 因为兔子对麻药敏感, 容易死亡, 戊巴比妥一般速度放慢会比较安全。在不考虑循环系统的影响, 可以预先给少量速眠新 (0.1~0.2 ml/kg) , 如果麻醉不好可以补加戊巴比妥钠1 ml左右, 比较安全。术前将所有操作工具进行无菌消毒处理后进行手术。

1.2.2 手术方法

所有成年大白兔将其放置在无菌手术台上, 对其逐一进行膝关节手术。首先在膝关节髌骨远端约1/3出截取一部分骨骼, 将髌骨处的肌腱与髌骨尖端的连接处剪断, 熟练地清理干净髌骨处肌腱和髌骨两处连接带的软骨带。随后在选取2个规格为0.8 mm的纵向钻孔将髌骨肌腱放置在髌骨骨骼上, 同时迅速地在胫骨连接处钻孔, 钻孔规格为0.8 mm。随后在选用张力较灵活的钢丝弯成“8”字形将连接处的骨骼加以固定, 起到保护髌骨肌腱和骨骼之间的作用。手术完成后将大白兔的膝关节放置于垂直弯曲状态, 肌肉注射适量的青霉素, 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再用石膏加以固定, 休养期间密切观察大白兔的肢体气血运行状况以及膝关节髌骨处手术切口的恢复状况。石膏固定3周后可取下石膏, 观察大白兔的肢体功能。

1.2.3 术后检测

(1) 生物组织学检测。96只大白兔分别于术后的2、4、8周进行取材。根据取材时间的不同将96只大白兔分为A组 (2周) 、B组 (4周) 、C组 (8周) 。在进行生物组织学检测前, 先采用超量的戊巴比妥钠将大白兔药死。因为大白兔本身对麻醉药物是很敏感的, 过量注射麻醉剂很容易导致死亡, 而生物组织学检测必须要求动物处于死亡状态, 才能够进行髌骨、肌腱、胫骨等组织的取材共组。再行生物组织学取材时, 在相应的曝光环境下, 对大白兔的膝关节的侧位进行X光检测, 将完整的股四头肌、髌骨、髌骨肌腱、胫骨复合组织结构取出, 取出后的骨骼肌腱材料采用生理盐水浸透的纱布进行包裹, 放置于-20℃的冷柜中保藏。在对骨骼-肌腱材料进行生物组织学检测时, 首先对取出的骨-肌腱标本的总体愈合情况做详细观察和记录, 随后将部分股四头肌、髌骨、髌骨肌腱、胫骨复合组织结构自中间纵轴解剖开来, 再用浓度为10%的甲醛将切开后的复合组织标本进行固定。甲醛浸泡固定24 h, 再采用浓度为10%的甲酸对复合组织标本进行脱钙处理。最后用酒精、石蜡等材料对复合组织结构标本进行包埋处理, 将标本切成片厚5μm。最后对切片进行HE染色检验, 在数字显微镜下观察标本的组织学变化情况。 (2) 双抗体夹心ABC-ELISA检测。双抗体夹心ABC-ELISA检测 (avidin biotin complex-ELISA) 实际上是一种亲和素-生物素复合ELISA检测方法, 又称为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 由于酶是一种强效催化物质, 能够将测量结果显著放大, 是检测生物细胞表面存留的免疫活性的一项重要检测方法, 该方法的检测敏感度极高。因此在进行双抗体夹心ABC-ELISA检测时, 所有受试大白兔在术前均要做术前采血工作。采血时间分别定为术前、术后2、4、8周, 检测IL-1、IL-6、IL-17 3项炎性因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物组织学检测结果分析

生物组织学检测数据结果显示, 96只大白兔术后2周内均没有出现死亡案例, 术后4周内有2只死亡, 术后8周有2只死亡。从生物组织染色体检测结果可以看出A组大白兔在术后2周内明显有软骨细胞和新生松骨发育, 发育状态良好。B组大白兔在术后4周时, 髌骨肌腱和髌骨松质骨二者的结合点上可以明显看出有软骨细胞游离带发育。C组大白兔在术后8周时, 骨-肌腱连接部位处的软骨细胞组织已经与正常骨骼结构无差别, 骨-肌腱结合部位的胶原纤维细胞和受力方向呈相同方向, 且新的软骨细胞和新生的松骨组织的发育已经接近正常。三组大白兔术后2、4、8周的X光线片影像图片可以看出大白兔髌骨骨-肌腱结合部位的愈合面积逐渐增大, 已经可以与正常结果相同。见图1。

图A、B、C三组大白兔在术后不同时期的髌骨骨-肌腱结合部位的愈合状况

2.2 术后不同时间段IL-1、IL-6、IL-17 3项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对比

A组的IL-1、IL-6、IL-17分别为 (42.3±5.6) 、 (22.6±2.6) 、 (33.2±5.4) pg/ml, B组的IL-1、IL-6、IL-17分别为 (32.8±4.5) 、 (19.6±2.1) 、 (23.5±2.6) pg/ml。A组和B组在动物血清检测中发现炎性因子IL-1、IL-6、IL-17的表达明显升高, 术后3项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3项IL-1、IL-6、IL-17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呈现递减趋势。术前和术后的3项炎性因子表达不同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C组的IL-1、IL-6、IL-17组分别为 (24.8±2.6) 、 (14.6±1.7) 、 (16.3±2.8) pg/ml, 可见C组成年大白兔的动物血清中3项炎性因子的表达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术前比较, 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 交通事故、运动损伤、强度负重等导致的关节损伤越来越常见。根据有关数据统计, 全世界范围内每年约3亿人出现肌腱韧带损伤病理, 肌腱韧带损伤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关节活动功能, 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3]。骨-肌腱损伤作为关节肌腱韧带损伤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也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4]。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针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损伤治疗的研究文献, 闫军伟等[5]针对在骨-肌腱结合部治疗方法做了详细探讨, 他们认为当前骨-肌腱结合部位愈合极为缓慢, 受到内外界诸多干扰因素的影响。随着人体组织工程学的进步与完善, 他提出将生物支架材料用于治疗骨-肌腱结合部损伤。生物材料是一种以细胞支架为主要材料物体, 将骨-肌腱结合部与生物材料构建成空间复合体, 为细胞发育和增殖提供场所[6]。骨-肌腱结合部在生物组织学上是一个最复杂、最难考究的结构, 由于肌腱是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结构较为紧密的缔结构造, 方便肌肉和骨头在上面链接和固定。单块肌肉的肌腱一般会附着于几块不同的骨头上, 起到牵引骨头与肌肉运动的关键作用[7]。肌腱和肌腹是单块骨骼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肌腱将骨骼上附着的肌肉固定在骨骼上, 从而使骨骼和肌肉两者完美配合, 达到活动的目的[8]。而骨-肌腱结合点是指软骨与肌腱、韧带接触的一个关节点位置, 骨-肌腱的损伤会引起骨骼、肌肉、韧带等关联组织的病理性变化。在炎症病理性条件下, 炎性因子IL-1会促成IL-1β的发育, 而IL-1β会提高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蛋白酶的活性表达, 从而阻止软骨细胞生成, 对骨骼有强大的吸收作用[9]。IL-6是一种常见的炎性因子, 常常隐藏于血液之中, 它会刺激软骨和化膜细胞的生成, 催生胶原酶活性, 从而增强纤维细胞对MMps的反应。IL-17是一种氨基酸组合而成的同型二聚体, 能够强化炎症因子的作用[10,11,12,13,14,15]。在本次研究中, A组和B组在动物血清检测中发现炎性因子IL-1、IL-6、IL-17的表达明显升高, 术后3项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3项IL-1、IL-6、IL-17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呈现递减趋势。C组成年大白兔的动物血清中3项炎性因子的表达与术前差异不明显。

综上所述, 炎性因子表达与骨-肌腱结合点损伤关联性极强, 研究血清中的IL-1、IL-6、IL-17 3项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能够加快骨-肌腱结合点损伤愈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神经损伤相关因子 篇2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医药疗法,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应用,凝血活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人类

颅脑损伤 (CCI) 是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 导致颅脑组织结构伤害的病症, 近年来中医药对CCI的临床研究和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1,2], 效果很好。本文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CCI, 观察了其对凝血相关因子的影响,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瑞安市中医院2011-03~2012-02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3例。其中男性52例, 女性31例;年龄18~82岁, 平均 (34.12±14.20) 岁;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 其中颅骨骨折32例, 各类颅内血肿46例, 颅内血肿伴脑[1]挫伤28例;颅脑损伤属轻型45例,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1]13~15分;颅脑损伤属中型38例, GCS9~12分。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在伤后1小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脱水治疗、神经营养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等, 并根椐患者病情及手术指征选择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 每日1次, 连续用药14天。分别于颅脑损伤后第2、3、7、14天清晨空腹采集患者静脉血, 采用Stago血凝分析仪检测标本。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采用t检验。

3 结果

见表1。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颅脑损伤 (CCI) 是指由于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 造成颅脑组织结构被伤害的一类损伤。中医药早期参与治疗CCI, 能改善微循环, 增加脑部血液灌注, 保护脑组织, 有效阻断继发性病理损害, 提高CCI的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并且具有疗效较好、副作用小的特点[2,3]。

灯盏细辛的有效成份为灯盏细辛黄酮醇甙, 具有扩张微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抗脑和心肌缺血, 抗凝血和血栓作用, 提高心脑血管的供氧能力和机体吞噬细胞的免疫能力, 改善脑血循环和血液流变, 增加组织的血流灌注量及代谢, 对抗血小板聚集, 具有较强的抑制血管内凝血和促进纤维活性的功能[4]。

颅脑损伤患者常因继发性脑损害导致死亡和残疾, 继发性脑损害病因复杂, 其中脑损伤后微血栓形成是普遍的, 在继发性脑损伤中起重要作用[5]。脑损伤后, 颅内血肿、脑水肿、坏死组织、炎症反应和血管痉挛均可促使组织因子释放, 组织因子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及通透性增加的血管壁进入血液, 当血液与组织因子接触后, 外源性凝血机制将被激活, 导致纤维蛋白的水平提高, 是血管内血栓形成的直接原因[6]。微血栓是一个病理学概念, 在临床中只能以凝血指标和纤溶指标 (PT、APTT、D-二聚体等) 作为评价微血栓形成标准, 这些指标在脑损伤后与微血栓形成的程度密切相关。

颅脑损伤急性期存在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异常[7], 一般来说, 损伤后急性期, 凝血机制呈亢进状态, 并伴发继发性纤溶系统活性改变。本结果显示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的PT、APTT、D-二聚体含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尤其在损伤1周内治疗组患者血液中的APTT、PT较对照组延长, 提示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 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 减少损伤部位的微血栓形成风险, 减少患者继发性脑组织的病理损害, 改善患者的预后。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 是反映血栓形成, 纤溶活性增强的理想指标。栗亚新[8]等认为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增多表明体内有血栓形成及溶解的发生, 通常正常人血中不含此终末产物, 如果体内有血栓形成, 机体先生成凝酶, 血液凝固性增强, 而后机体的纤溶系统被激活, 以溶解血栓, 因此D-二聚体是体内新鲜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之一, 当血管内血栓形成时产生大量交联纤维蛋白, 纤溶酶活性继发性增强, 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加。本文结果显示通过灯盏细辛治疗使其峰值幅度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总之, 灯盏细辛注射液能有效降低颅脑损伤后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抑制微血栓的形成, 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江基尧, 朱诚.现代颅脑损伤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1999:479.

[2]黄建龙, 李云辉, 林中平,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与中医证型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 (8) :189.

[3]黄建龙, 李云辉, 林中平, 等.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中医证型及演变规律临床研究.中医研究, 2005, 18 (9) :19.

[4]刘玉生, 常洪, 汪湘琪.灯盏细辛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康复, 2007, 22 (4) :226.

[5]李健, 刘绍明.血管内微血栓与创伤后脑缺血.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7, 17 (8) :1258.

[6]Gando S, Nanszaki S, Kemmotsu.Coagulofibrinolytic changes after isolated head injury.J Tauma, 1999, 46 (6) :1070.

[7]王振华, 王爱国, 解学超, 等.清脑通络胶囊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影响.首都医药, 2009, 15 (6) :38.

神经损伤相关因子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 -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AIS患者290例为研究组,男性171例,女性119例;年龄39~87岁,平均(61.4±8.6)岁;所有患者符合WHO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8],并经颅脑MRI、超声及心电图证实。纳入标准:1起病24 h内入院就诊;2脑部MRI或CT证实有局灶性梗死病灶;3汉族且患者间无血缘关系;4神志清晰,能够配合查体;5取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性脑梗死或脑实质出血;2严重肝、 肾功能不全或伴有其他血栓性疾病;3精神障碍或沟通困难;4酗酒、药物依赖史或痴呆等神经疾病; 5伴有严重运动受限的身体疾病。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200例为对照组,男性127例,女性73例;年龄40~82岁,平均(60.8±7.9)岁,排除脑梗死、心肌梗死病史。

1.2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按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规范,给予抗血小板、降血脂治疗;患者出院后继续给予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治疗。

1.3方法

1.3.1资料收集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压,并检测各受试者血脂、血糖等生化资料;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将各数据记录、汇总。

1.3.2标本采集抽取各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5 ml, 抽取20μl提取基因组DNA。在含有血液的离心管中加入细胞裂解液,混匀后离心,弃上清液。加入1 ml蛋白酶K充分消化,再用无水乙醇混匀,5 000 r/min离心1 min。将UNIQ-10柱放入离心管中,加入Elution Buffer,静置后10 000 r/min离心1min,所提取的即为基因组DNA。

1.3.3引物设计采用Primer 5.0引物软件设计引物。参考探针和引物分子量,加入TE液稀释,终浓度50 pmol/μl。见表1。

1.3.4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 高温连接酶检测基因型,扩增体系20μl:10×buffer 2μl, DNA 1μl,d NTP 2μl,Mg Cl20.6μl,Taq酶0.2μl, Primer F 0.2μl,Primer R 0.2μl,dd H2O 13.8μl;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扩增仪(美国ABI公司)扩增,反应条件:95℃预变性30 s,30℃变性1 min,56℃退火20 min,95℃延伸10 min,10℃继续延伸10 min。反应结束后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反应结果。

1.3.5连接酶检测反应探针设计分别设计碱基不同的左端和右端探针,产物长度的差极为左端探针的差异(见表2)。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探针总反应体系10μl:PCR产物1μl, 10×buffer 1μl,连接酶1μl,探针1μl,dd H2O 6μl; 反应条件:95℃反应1 min,90℃反应30 s,50℃反应30 s,共30次循环。

1.3.6连接酶检测反应产物测序取1μl连接液, 混匀后在PCR仪扩增后,采用美国ABI公司测序列分析仪进行检测,用GENESCANTM672软件进行数据收集、泳道线校正、内在分子量标准校正和迁移片段大小测量,应用GenotypeTM软件进行基因分型。

1.3.7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序列检测随机选取野生型、纯合子、杂合子PCR产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测序。

1.4预后评价

治疗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9]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分为5级:0分,无症状;1分,有症状,但能完成日常工作和生活;2分, 轻度残疾,不能完成病前所有活动,但日常事务无需帮助;3分,中度残疾,部分需要帮助,但能独立行走;4分,中重度残疾,无法独立行走,日常生活需要帮助;5分,重度残疾,卧床,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以1~2分为界限,0~1分代表不影响日常生活,提示预后良好,≥2分代表影响日常生活,提示预后差。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 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比较

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2.2BDNF基因G196A位点多态性测序验证

用合成的引物对G196A位点进行序列验证,与酶切结果相符合。见图1~3。

2.3两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

G/G型、G/A型、A/A型基因分别为BDNF基因G196A位点的突变类型。研究组G/G型、G/A型、A/ A型基因频率分别为21.0%、50.0%和29.0%,对照组分别为28.5%、56.0%和15.5%。研究组A/A型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A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2.4研究组基因型与预后的关系

按照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研究组预后良好为182例,预后差108例。其中BDNF基因G196A位点中A/A基因型携带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升高(P < 0.05)。见表5。

注:1)与 G/G 型和 G/A 型比较,P <0.05;2)与 G 比较,P <0.05

注:1)与 G 比较,P <0.05;2)与 G/G 型和 G/A 型比较,P <0.05

3讨论

目前,针对AIS治疗主要集中于挽救患者的生命, 并尽可能抑制病灶边缘细胞进一步坏死。在已经发生坏死的中心病灶区,仍缺乏有效手段对神经功能的缺损进行恢复。关于影响AIS预后的危险因素报道较多,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在临床中发现,即使有效控制危险因素,患者预后改善依然不明显[10],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个体遗传因素有关。 LANZ[11]证实,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似的患者,即使采用相同的康复模式,其预后的差异也非常大,进一步说明遗传变异因素对AIS后治疗模式的反应。

BDNF是脑组织中丰富的神经营养因子,其主要在促进神经重塑和突触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外研究证实,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BDNF及受体m 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当神经元细胞凋亡后,其周围缺血区BDNF表达也会随之增加[12]。DAI等[13]在对脑动脉阻塞大鼠模型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BDNF及Trk B受体可能对缺血后脑组织提供保护作用,促进缺血区突触发生可塑性改变。正是BDNF在神经细胞可塑性的优势,使其基因与脑卒中的相关性成为研究的热点。ZHAO等[14]研究证实,>40%的人群BDNF基因SNP突变位点位于G196A,即BDNF前体66缬氨酸 - 蛋氨酸的突变。由于等位基因的存在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BDNF分泌减少30%,这可能也是不同患者预后差异较大的原因[15]。本研究对BDNF基因G196A位点基因多态性分析后显示,其主要存在G/G型、G/A型和A/A型,其中AIS患者A/A型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携带A/A型基因可能是AIS高发人群。WATANABE等[16]证实,BDNF等位基因突变后的大鼠在AIS后运动功能和脑血管形成方面具有较大的缺陷,BDNF G196A可能与早期神经功能缺损有关。但是关于BDNF G196A与预后的关系目前未见相关报道;国外一项研究针对BD NF C270T位点多态性的研究发现,其与AIS亚型有关[17]。

本研究对BDNF G196A多态性与患者治疗3个月后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A基因型携带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G/G型和G/A型, 提示BDNF G196A位点A等位基因可以作为AIS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学指标。然而欧洲一项研究则证实BDNF A等位基因与AIS预后无关[18],进一步说明基因多态性的差异与人种、生活环境、遗产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均为汉族人群,至少证实汉族BDNF G196A位点与AIS预后有关,其中A等位基因是AIS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但是应注意到,AIS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并且非常有可能是多种复杂因素累积叠加或抑制抵消的结果,该因素可能在AIS预后中起到一定作用。其次,本研究的样本量及随访时间有限,有部分严重AIS被排除在外,因此研究结果仅适用于轻、中度AIS患者。但是本实验为未来AIS的康复提供一种新思路,相信随着个体化医疗模式的发展,在整合遗传信息后会使干预措施更加有效。

神经损伤相关因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早产儿在出生3~7 d内进行脑CT检查,以及NBNA检测,在完成相关的检查后,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无脑损伤早产儿50例,观察组为有脑损伤早产儿50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胎龄(32.5±2.0)周,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519.30±435.5)g。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胎龄(32.6±1.5)周,出生平均体质量为(1655.54±385.5)g。观察组和对照组早产儿的基本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检测方法

早产儿出现3~7 d内有专业人员对早产儿进行脑CT、头颅B超检查,在早产儿出院期间,每周检查一次,直到其出院为止。在早产儿出生后的第2~3天,对早产儿的进行NBNA测定,检测早产儿的行为神经,经过检测将10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无脑损伤组,观察组为脑损伤组。其中脑损伤类型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周围出血、脑梗死。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早产儿进行脐带血细胞因子水平及绒毛膜羊膜炎检测,其中脐带血细胞因子水平检测方法为:在未断脐带之前进行脐静脉穿刺抽取脐血4 mL,脐血静置5 min,然后进行离心,去血清,-70℃保存,待检,使用ELISA检测脐带血细胞中的IL-1β、IL-6、TNF-α、IL-10因子。本次检测中的ELISA试剂来自上海森雄科技有限公司,试验检测方法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对两组早产儿进行的绒毛膜羊膜炎检测,检测方法为:在孕妇分娩后,对其胎膜进行送检,确定胎膜是否有炎症,在胎膜破裂口进行取材,并有专业人员进行诊断,主要以检测绒毛膜羊膜炎为主。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产儿脐带血细胞因子水平分析

两组早产儿的脐带血细胞因子水平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早产儿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比较

两组早产儿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针对早产儿的脑损伤,就是指在24~35周内出生的婴儿,在这段胎龄中出生的婴儿为早产儿,其发生脑损伤的概率非常大[1]。脑损伤主要是血管损伤和炎性反应,使得大脑白质发生病变,这种脑损伤是早产儿脑损伤中的常见形式,也是导致早产儿伤残的重要因素[2]。

在近几年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宫内感染、宫内炎症是造成早产儿脑损伤的重要因素,而在早产儿脑损伤的影响因素中绒毛膜羊膜炎有重要的影响[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早产儿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为78.0%,对照组的为22.0%,两组早产儿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早产儿属于脑损伤组,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知道绒毛膜羊膜炎和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

当产妇宫内感染后,就会对中性粒细胞、胶质细胞等产生刺激,本次研究中脐带血细胞IL-1β、IL-6、TNF-α、IL-10因子在宫内感染部位的浸润下增加,进而产生宫内炎症[4]。脑损伤早产儿的IL-1β、IL-6、TNF-α细胞因子比无脑损伤早产儿的高,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知道脐带血细胞因子水平与早产儿的脑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脐带血气分析异常与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及母亲血清CRP水平升高密切相关,且CRP水平可作为新生儿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预测指标之一[5]。

早产儿发生脑损伤,会影响其发展,影响其智力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脑瘫,通过本次研究,脐带血细胞因子水平及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的脑损伤有一定的相关性,脐带血细胞因子水平会引发宫内感染,这个过程中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的过程,所以针对早产儿需要进行脐带血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6]。绒毛膜羊膜炎是造成早产儿脑损伤的主要因素,所以早产儿的绒毛膜羊膜炎检测,也非常的重要。针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采取相应的治疗,防治脑损伤,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樊曦涌.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4):330-334.

[2]章丽丽,郁敏,夏钰弘,等.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10):79-80.

[3]张文瑛,朱梅英.绒毛膜羊膜炎与早产儿并发症的关系探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6):390-393.

[4]李晓云,汤慕群.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的相关性[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239-240.

[5]潘广赉,杨明,莫坤梅,等.早产儿脑损伤脐血细胞因子水平及临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3):337-338.

神经损伤相关因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患者组63例。

均为感染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其中肝硬化伴腹腔积液组30例,无腹腔积液组33例。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3](包括体征、B超、CT、部分病例经MRI和实验室系列性肝硬化的检测指标,如HA、PIIIP、LN等)。

1.1.2 健康对照组30例。

均为本院体检中健康体检的健康成年人,无心、肝、腹、肾等重要脏疾患、肝、肾功能正常。

1.2 方法

1.2.1 血清ApoA1水平测定,免疫比浊法,试剂盒由Roche公司提供的配套仪器试剂,具体操作按说明书。

1.2.2 血清L-Selection、SICAM-I水平测定,ELISA法,试剂盒由德国宝灵曼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

1.2.3 统计学方法所测数据以χ2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测,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

2 结果

2.1 健康对照组和肝硬化患者血清ApoA1、L-Selection和SI-CAM-I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1。

2.2

肝硬化患者血清ApoA1,L-Selection,SICAM-I水平与肝功能ALT,TBIL的相关性见表2。

3 讨论

肝脏对脂类代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脂类的吸收、运输、合成、代谢、分解等过程中起枢纽作用。因此,肝脏发生病变时可影响血脂质水平,故血清中脂质、脂蛋白、载脂蛋白水平的测定对肝脏疾病的诊断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肝病时肝细胞受损,肝脏不能酯化脂肠酸合成三酸甘油和胆固醇酯化所需的磷脂酰胆碱,胆固酸酰基转移酶合成减少,可导致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的降低,另外由于肝实质细胞受损,肝肽合成载脂蛋白A异常和(或)合成磷酯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减少,可导致高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poA1含量的降低。本文检测的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无论有无腹水,血清ApoA1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这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4]。说明:ApoA1降低的程度可反映肝脏的受损程度,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5]。细胞黏附分子(CAMS)是一类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它通过介导细胞间、细胞与基质间的黏附,信息传递及受体功能发挥多种生理和病理作用。本文检测的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无论有无腹水血清L-selection、SICAM-I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健康对照组组(P<0.01),这与国外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6]。有人证实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健康对照组肝SICAM-I仅在肝窦内使壁细胞及门脉内壁细胞上微弱表达,而在肝细胞上持续阴性。而在纤维性肝病的肝活检中,先证部位肝窦内壁细胞和肝细胞上有强烈的SICAM-I,且随着疾病的加重而加重[7],这充分说明血清L-selection、SICAM-I水平与肝脏受损程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L-selection、SICAM-I水平与ALT、TBIL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说明这一结论。

摘要:目的探讨了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可溶性L-Selection(L-选择素)和SICAM-I(细胞黏附分子-I)在肝硬化时造成肝功能损害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63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清中载脂蛋白ApoA1、L-选择素和SICAM-I水平检测及相关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血清中载脂蛋白ApoA1水平非常显著地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L-选择素、SICAM-I水平则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载脂蛋白ApoA1水平与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呈明显负相关,L-选择素、SICAM-I水平与ALT、TBIL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poA1、L-选择素和SICAM-I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和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栽脂蛋白ApoA1,L-选择素,细胞黏附分子-Ⅰ

参考文献

[1]何浩明,韦振元,周彦.现化肝脏病的实验诊断[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23.

[2]Pirisi M,Falleti E,Fabrise N,et al.Circulation Intercellu- lar adhesion molecule-I(ICAM-I)Concentration in liuer diseases[J].Am J Clim Pathol,1994,102(3):600.

[3]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5,13(4):241.

[4]周毅,林锋.载脂蛋白ApoA_1和总胆固醇(TC)测定在重症肝炎中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7,20(2):191.

[5]叶维法.临床肝胆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30.

[6]Steeber DA,Tang M1,Green NE,et al.leukocyte entry in- to sites of inflammation requires overlapp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requires overlapp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 selection and ICAM-I pathways[J].J Immanuel,1999, 163(4):176.

神经损伤相关因子 篇6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高压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相关因子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一种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的疾病,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即初期缺血缺氧的原发损伤和第二阶段的再灌损伤, 这种损伤导致大量钙的释放, 进而导致新生儿脑部不可逆性的损伤[1]。病理学上主要表现为脑组织的出血、坏死等, 早期对患儿进行综合性治疗能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属神经营养因子, 临床上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的恢复治疗, 高压氧通过提高脑部血氧含量并增加氧气的有效弥散距离, 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的状态。本文通过对脑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进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 观察对患儿血清IGF-1、GH、s ICAM-1 水平的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 年3 月- 2015 年1 月我院就诊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84 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2 例。研究组男48 例, 女44 例; 胎龄38 ~ 41 ( 38. 48 ±2. 13) 周, 日龄12 ~ 18 ( 15. 2 ± 3. 2 ) d。对照组男47 例, 女45例; 胎龄37 ~ 41 ( 38. 59 ± 2. 34) 周; 日龄13 ~ 17 ( 15. 0 ± 3. 4) d。2 组新生儿性别、胎龄、日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 ( P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先天性畸形、内分泌分泌异常, 宫内感染, 药物过敏患儿。

1. 3 治疗方法 ( 1)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高压氧进行治疗。常规治疗: 控制血糖、保存心率、血气、血压指标正常, 脱水、消除脑干症状、控制惊厥的治疗。同时给予患儿高压氧治疗, 在患儿家长陪护下使用单人纯氧舱, 压力0. 03 ~ 0. 05m Pa, 实施加压时间10 ~ 15min, 稳压时间20 ~ 30min, 减压时间10 ~15min, 氧浓度65% ~ 90% , 每天1 次, 1 个疗程为10d, 间隔1周后进行下1 个疗程, 共3 个疗程。 ( 2)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 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国药准字H20083224) 20mg加入10% 葡萄糖注射液30ml中混匀, 静脉滴注30min, 每天1 次, 1疗程为2 周。治疗3 个疗程。

1.4观察指标2组患儿治疗前后分别静脉抽取血液3ml, 静置25min后3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 分别检测血清IGF-1、GH、s ICAM-1水平。血清IGF-1、GH、s ICAM-1水平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GF-1检测试剂由上海武昊经贸有限公司提供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 检测试剂盒;GH检测试剂由上海纪宁生物科研有限公司提供的人生长激素 (GH) 检测试剂盒;s ICAM-1检测试剂由上海信然实业有限公司提供的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s ICAM-1) 检测试剂盒。3种血清学检测项目均由本院检验科人员按厂家说明书操作。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治疗前血清IGF-1、GH、s ICAM-1 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 2 组治疗后血清IGF-1、GH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 ( P < 0. 05) , 且血清s ICAM-1 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 P <0. 05) , 治疗后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注: 与治疗前比较, *P < 0. 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 < 0. 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指围产期新生儿由于缺血缺氧导致损害,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是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是一种外源性的神经节苷脂, 神经节苷脂是神经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能通过血脑屏障, 与神经细胞膜结合并稳定细胞膜, 保持细胞内外离子的平衡, 起营养神经的作用, 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神经损伤的治疗[2]。高压氧的治疗能增加患者血氧含量, 提高血液和组织的氧含量, 改善微循环,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高压氧联合其他方式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临床报道血清IGF-I水平主要受到GH水平的调节, 且均能对神经系统起保护作用[4]。IGF-1 是多肽类的神经营养因子, 与缺氧缺血性脑病密切相关, 体内主要由肝脏合成, 是一种单链的多肽激素, 能诱导血管生成, 调节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 对胎儿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能降低脑血管的阻力、防治神经细胞的凋亡等, 当脑组织受到损伤时, 机体会将血液循环中的IGF-I运送到受损脑组织, 增加脑组的IGF-I浓度, 进而保护脑组织[5]。s ICAM-1 是免疫球蛋白家族的成员, 多在血管内皮细胞处表达, 主要是介导内皮细胞黏附因子、白细胞、跨皮细胞等向血管外迁移[6]。李沫民[7]研究发现s ICAM-1 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和发展, 与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与本次研究结果相吻合, 即治疗前水平较高, 治疗后水平逐渐降低。血清IGF-1、GH水平经治疗后也在显著增高。本文研究组联合了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和高压氧对患儿进行治疗发现能有效地提高患儿血清IGF-1、GH水平, 降低患儿s ICAM-1 水平, 且这种变化趋势明显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 也与胡永艳等[2]的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有效地增高患儿血清IGF-1、GH水平, 降低血清s ICAM-1 水平,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Counsell SJ, Tranter SL, Rutherford MA.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brain injury in the high-risk term infant[J].Semin Perinatol, 2010, 24 (1) :67-70.

[2]胡永艳, 樊黎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5) :781-783.

[3]李艳霞, 贺新萍, 徐晓伟, 等.高压氧辅助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 (9A) :100-101.

[4]Zhang XL, Ma R, Xie YM, et al.Literature review of application of shenmai injection in special populations (children) [J].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2013, 38 (18) :3195-3199.

[5]王莉, 马耀红, 刘华, 等.IGF-I和GH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5, 15 (27) :5274-5276, 5280.

[6]张艳.血清中s ICAM-1、TNF-α和S100B检测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 (24) :3931-3932.

神经损伤相关因子 篇7

1 颅脑损伤后继发性损伤因子

继发性颅脑损伤发生在原发性颅脑损伤后数分钟到数周内, 即可发生在原发伤部位, 也可发生在远离原发伤部位, 这主要和一些继发性损伤因子有关。

1.1 钙离子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和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

钙离子在正常细胞中执行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但在颅脑损伤和脑缺血后, 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异常升高在神经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颅脑损伤后, 钙离子迅速从组织间液进入神经细胞, 而且线粒体、微粒体、内质网等钙库 (calcium pool) 也释放出大量的钙离子, 导致细胞内钙超载 (calcium overloading) , 其发生机制为: (1) 电压依从型钙离子通道 (VSCC) 的开放。 (2) 受体门控型钙离子通道 (RGCC) 的开放, 主要是NMDA等受体。 (3) 脑组织缺血缺氧, 钙泵功能受损。 (4) 脑组织酸中毒, 钙离子内流增加。 (5) 细胞膜受损, 细胞外液的钙离子可直接进入细胞内。钙离子内流在伤后48h达高峰, 约在伤后一周恢复[1,27]。

神经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升高, 将引起一系列的病理效应: (1) 首先促使一些神经递质, 兴奋型氨基酸的释放, 加重其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 (2) 钙离子与线粒体膜结合, 阻断线粒体内电子传递, 导致ATP合成受阻; (3) 钙离子激活中性蛋白酶 (calpain) 等, 导致细胞结构被破坏; (4) 激活磷脂酶, 产生大量自由基, 加重细胞损伤; (5) 钙离子进入脑血管壁, 引起血脑屏障破坏和脑血管痉孪; (6) 激活神经细胞的某些基因, 加重神经元的凋亡[1,2,3,27,28]; (7) 神经细胞内钙超载也和颅脑损伤后早期癫痫发作有关[4]。

目前, 钙离子拮抗剂的使用成为研究的热点, 尼莫地平是一种L型VSCC选择型拮抗剂, 已在临床应用多年, 但目前其对颅脑损伤的疗效仍有较大争议, 一般认为对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效果较好, 而对其他类型的颅脑损伤效果仍有争议[5]。其他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也在研究中, 近年来发现N型VSCC拮抗剂SNX-111在大鼠的损伤模型和缺血再灌注模型中疗效显著[6]。此外, 环孢菌素A也有助于保护线粒体的稳定, 从而减少颅脑损伤后钙离子介导的继发性损伤[7]。钙离子拮抗剂要求在伤后早期使用, 有研究表明, 钙离子拮抗剂在颅脑损伤后15min~10h内使用均有效, 但最佳时间窗为2~6h内使用[8]。1.2神经递质与受体系统颅脑损伤后, 神经组织内乙酰胆碱含量明显升高, 乙酰胆碱受体被激活后能使镁离子从NMDA受体中移开, 导致钙离子内流, 而且通过调节三磷酸肌醇 (IP3) 系统使神经元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 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

颅脑损伤后谷氨酸、甘氨酸等兴奋性氨基酸浓度也有显著上升, 谷氨酸通过激活NMDA受体使钙离子内流增加, 通过激活非NMDA受体使大量水, 钠, 氯内流, 导致急性神经元水肿, 而甘氨酸是谷氨酸激活NMDA受体的必需辅助因子[9,10,27]。最近还发现, 兴奋性氨基酸对自由基的颅脑损伤作用还有协同作用。目前新型的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司可拉明和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MK-801等均已应用在动物实验中, 效果明显[11,12]。

1.3 自由基与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后, 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 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受阻, 黄嘌呤脱氢酶/黄嘌呤氧化酶比例失衡, 加上中性粒细胞爆发式呼吸和NO的自由基产物等因素, 将产生大量自由基。中枢神经系统富含胆固醇和多价不饱和脂肪酸 (PUFA) , 这是自由基攻击的良好底物, 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 并产生醛类物质, 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破坏, 神经元水肿, 坏死。此外, 自由基激活磷脂酶, 产生大量花生四烯酸 (AA) 和血栓素A2 (TXA2) , 引起毛细血管痉挛, 血小板凝集并释放5-HT, 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 破坏血脑屏障, 形成血管源性脑水肿, 脑水肿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缺血缺氧, 如此恶性循环[13,27]。

颅脑损伤后早期使用 (伤后8小时内) 自由基清除剂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Vit C, Vit E,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依达拉奉等已在临床应用, 有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作用目前受到较大质疑, 并有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临床上应慎用。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21-氨基类固醇药物U-74006F也在实验室中应用, 效果良好, 但如何使其通过血脑屏障成为研究的当务之急[14,15]。

2 颅脑损失的继发性保护因子

与继发性损伤因子相对应的, 颅脑损伤后机体也会产生一些保护因子, 以减少神经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和促进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研究这些因子的作用机理和如何激活, 补充这些因子将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2.1 腺苷 (adenosine)

颅脑损伤后, 脑组织缺血, 缺氧, ATP降解产生大量的腺苷, 腺苷通过刺激神经元细胞膜A1受体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等多种神经递质的过度释放, 保持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稳定[26];通过刺激脑血管壁A2受体, 保护血脑屏障从而减少脑水肿的程度[16,17]。腺苷脱氢酶抑制剂和腺苷类似腺苷物的研究使腺苷的临床应用成为可能[18]。

2.2 神经节苷脂和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节苷脂类物GM1等能阻断兴奋性氨基酸对神经细胞的损害, 减少脑组织能量代谢和脑水肿, 防止钙超载和抑制自由基的产生[19,20];神经营养因子能决定神经干细胞的激活和分化, 是受损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再生和修复的不可缺少的因素[21]。

2.3 热休克蛋白 (HSP)

热休克蛋白是一种应激蛋白, 在多种应激条件下会大量产生, 对神经组织等多种器官有保护作用, 但目前对其作用机理还不是十分清楚, 可能是通过减少兴奋性氨基酸和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害, 从而保护神经系统[22]。如能通过分子克隆技术生产, 纯化热休克蛋白, 相信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有一定意义。此外, 热休克蛋白基因是一种和创伤应激有关的基因, 如能对其加以改造, 将能很大的提高机体对应激的适应能力。

2.4 镁离子

进年来发现, 镁离子能抑制兴奋性氨基酸NMDA受体的活性, 从而减少与之相关的钙离子内流[1];能保护神经细胞内蛋白支架的完整, 减少细胞的破坏[23];镁离子还有良好的脑血管解痉作用, 是一种良好的脑保护剂。加上其价钱便宜, 安全副作用小等特点目前已在临床上使用。在伤后24小时内使用, 给药方式为持续性给药效果好[24,25]。

虽然这些年来经过广大医务、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颅脑损伤的研究无论在基础方面还是临床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许多在动物实验中认为有效的药物在临床上却得到了“阴性”的结果, 至今除尼莫地平外尚无一种脑保护剂通过三期临床实验, 而尼莫地平在四期临床实验中的疗效又受到质疑。我们考虑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 (1) 动物模型和人类患者之间的基因、解剖、细胞生物学等方面有相当的差别, 不能简单地把动物实验的结论套用到临床上。 (2) 动物实验中干预性治疗的“时间窗”很难在临床上及时达到。 (3) 大多数药物很难通过血脑屏障, 脑组织内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浓度, 加大剂量又将增加全身的毒副作用。 (4) 人类颅脑损伤的致伤机理往往是多因素的, 复杂的, 相互影响的, 单一因素针对性的实验研究结论很难在临床上达到一致, 单药物治疗的方法也已被证明效果有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无疑将是未来颅脑损伤研究的工作重点。

上一篇:湖北鹤峰下一篇:无机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