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2024-06-29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精选7篇)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篇1

按人类发展指数预测, 到2030年, 每年将有2000万人诊断为癌症, 而30%~50%的癌症患者诊断时即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在疾病进展至晚期疼痛比例可上升至70%~90%。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MNP) 是肿瘤患者由于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传导系统受到物理或化学性损伤引起的疼痛, 约占18.7%~21.4%, 是一种常见、复杂、治疗难度较大的类型。阿片类药物奥施康定为治疗MNP的一线药物, 但疗效不尽如人意。临床工作中为更好的控制MNP, 常联合辅助药物镇痛治疗。现就我院加巴喷丁联合奥施康定治疗MNP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合并有MNP患者67例。其中男41例, 女26例;年龄36~78岁, 中位年龄56岁;肺癌21例, 乳腺癌15例, 胃癌4例, 直肠癌6例, 恶性黑色素瘤2例, 食管癌5例, 鼻咽癌2例, 淋巴瘤6例, 肝癌2例, 胰腺癌4例。所有患者随机分入A组36例和B组31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疼痛评分等无明显差异, 血常规、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分为2组, A组36例患者:奥施康定剂量按照疼痛评分给予不同剂量, 4~6分者给予10mg, 7~10分者给予20mg, 口服, 每12小时1次, 24h内评估, 按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调整方法滴定剂量;联合加巴喷丁治疗, 加巴喷丁每天剂量600~900mg, 分3次口服;B组31例患者:单药奥施康定治疗, 奥施康定应用方法同上, 2周后评价疗效。2组患者常规预防便秘、恶性等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疼痛评分:

依据数字分级法 (NRS) 进行疼痛评分, 0分为无痛, 1~3分轻度疼痛, 4~6分中度疼痛, 7~10分重度疼痛。完全缓解 (CR) :无痛;部分缓解 (PR) :疼痛较给药前明显减轻, 睡眠基本不受干扰, 能正常生活;轻度缓解 (MR) :疼痛较给药前减轻, 但仍有明显疼痛, 睡眠受干扰;无效 (NR) :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缓解;以CR+PR为有效率。

1.3.2 生活质量评价:

治疗前后体力状态评价Karnofsky评分标准, 以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上升≥10分者为提高, 下降≥10分者为下降, 变化不明显者为稳定。

1.4 不良反应 观察用药后便秘, 恶心、呕吐, 头晕, 嗜睡, 皮肤瘙痒等。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2组患者治疗后评价疗效, A组CR15例, PR19例, MR1例, NR1例, 有效率 (CR+PR) 为94.4%, B组CR8例, PR16例, MR5例, NR2例, 有效率 (CR+PR) 为77.4%, 2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A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提高+稳定者35/36 (97.2%) , B组25/31 (80.6%) , A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 共3例患者便秘严重, 灌肠治疗;恶心、呕吐发生率也较高, 2组均有3例应用药物干预;2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癌症疼痛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普遍问题。研究者发现约28%的癌症患者在死亡前其疼痛仍未得到足够缓解。长期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如睡眠、饮食, 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有碍于抗癌治疗的顺利进行。其中MNP是癌症疼痛的重要类型, 病因、机制复杂, 治疗困难。阿片类药物为最常用镇痛药物, 但对MNP疗效仍欠理想, 对于这类患者, 除阿片类药外, 需联合使用辅助性镇痛措施。因此, NCCN指南建议阿片类药物联合其他辅助药物为有效的治疗模式[1,2]。

奥施康定自1996年上市以来, 经过10余年临床验证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奥施康定具有双相释放技术, 起效快, 作用久, 可持续平稳镇痛12h;为纯阿片受体激动剂, 无剂量封顶效应, 结合μ和κ受体, 对内脏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有较好的疗效, 长期应用不会出现代谢产物蓄积现象, 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 还可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质量[3,4], 不良反应也明显减少。神经性疼痛与脊髓背角或背根疼痛神经元异位放电、阈值下降有关, 由钠通道和钙通道上调引起。加巴喷丁通过调节钙通道抑制神经元异位放电而起作用, 常用其作为治疗MNP的一线药物。联合应用较单药疗效明显增强[5]。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巴喷丁联合奥施康定治疗MNP有效率94.4%, 而单药奥施康定有效率仅7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联合用药不仅镇痛效果好;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A组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B组的7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无不良反应。

总之, 奥施康定治疗MNP疗效确切, 在奥施康定基础上, 联合应用加巴喷丁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改善生活质量, 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A组36例和B组31例, A组予奥施康定、加巴喷丁联合镇痛治疗, B组奥施康定单药镇痛治疗;治疗2周后分析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B组的77.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提高+稳定者35/36 (97.2%) 明显高于B组的25/31 (80.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好, 不良反应小, 简便易行, 值得推广。

关键词:加巴喷丁,奥施康定,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参考文献

[1]Finnerup NB, Sindrup SH, Jensen TS.The evidence for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of neuropathic pain[J].Pain, 2010, 150 (3) ∶573-581.

[2]Bennett MI.Effectiveness of antiepileptic or antidepressant drugs when added to opioids for cancer pain:systematic review[J].Palliat Med, 2011, 25 (5) ∶553-559.

[3]刘直星, 李耀邦.唑来膦酸联合奥施康定治疗骨转移癌止痛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 2014, 35 (34) :7590-7591.

[4]Cavalcanti IL, Carvalho CG, Musauer M, et al.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of controlled-release oxycodone for acute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head and neck cancer surgery: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open study:14AP1-2[J].Rev Art, 2013, 18 (30) :204-205.

[5]Gilron I, Bailey JM, Tu D, et al.Morphine, gabapentin, or their combination for neuropathic pain[J].N Engl J Med, 2005, 352 (13) ∶1324-1334.

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 篇2

1 外周神经损伤模型

目前大部分外周神经损伤模型的建立是对啮齿类动物(大鼠或小鼠)单侧坐骨神经及其上游神经或下游分支进行处理而实现的。常见的有: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坐骨神经部分结扎(partial sciatic nerve ligation,PSNL)模型、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模型、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见图1)等[1]。这些动物模型可表现痛觉过敏、痛觉异常以及自发痛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但是它们之间又有区别。

Wall 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介绍的坐骨神经切断模型(sciatic nerve axotomy model)在手术几天后动物开始自噬或咬掉其受伤侧肢体和足趾,这种继发性的自残行为以前用于观察持续性疼痛行为学改变。但目前认为动物的自残行为由于后肢失去运动和感觉神经的支配,被动物当作异物咬掉,与神经病理性疼痛不同。Bennett 和Xie于1988年报道了CCI模型,他们用铬制肠线轻度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干,5~7d后,大鼠逐渐出现类似人类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具体表现为对热刺激、冷刺激和机械性刺激的痛觉过敏以及自发痛,但伤肢自噬现象较少。该模型极大地促进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现在仍被广泛使用。其致病机制是大鼠对铬制肠线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引起神经干肿胀,进而出现神经压迫和神经干部分切断,从而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表现。1990年,Seltzer 报道了PSNL模型,他们用丝线紧紧结扎动物1/3或1/2处坐骨神经干,症状与CCI模型类似,但是出现疼痛相关行为的时间比CCI模型早,一般在几个小时之后即可出现,可持续数月。1992年,Kim和Chung报道了SNL 模型,方法是结扎大鼠的L5、L6脊神经或单独结扎L5脊神经,动物的机械性痛觉过敏症状明显,该模型的优点是损伤神经和未损伤神经的脊髓节段完全分开,有利于对比研究初级传入纤维是否或如何参与疼痛的发生机制,该模型制作相对复杂,较易感染。Decosterd和Woolf在2000年介绍了持续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即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他们结扎坐骨神经的3个终末分支中的2根(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发现有持续性疼痛存在,表现为大鼠周期性自发性地后肢退缩动作,另外大鼠对机械性刺激痛觉过敏,但是热痛阈改变不明显。

其他周围神经损伤模型有:背根神经节慢性压迫(chronic compression of DRG,CCD)模型,模拟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痛,方法是将金属棒塞于L4和L5椎间孔压迫背根神经节,背根神经节内神经原性上升、出现异常和自发性疼痛。CCD模型特点是,保留了外周初级神经传入和传出功能,其DRG神经元胞体受直接持续压迫和继发炎症的刺激,与临床根性痛的情况相似。脊神经根切断(rhizotomy model)模型,尽管背根切断术被认为有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但是大鼠的脊神经背根切断后可观察到机械性痛觉过敏,但痛阈改变值和持续时间均不及其他周围神经损伤模型。Back等在2002年介绍了部分损伤支配动物尾巴神经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表现为动物尾巴对温度痛觉过敏和对机械性刺激和冷温度痛觉异常。Idanpaan-Heikkila和Guilbaud结扎大鼠三叉神经,制作出三叉神经痛的模型。

2 中枢神经损伤模型

脑部和脊髓损伤后也可以出现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损伤脊髓的动物模型目前研究较多,包括脊髓创伤模型、脊髓缺血模型和脊髓兴奋毒性损伤模型等[2]。

Allen在1911年描述了脊髓撞击(或挫伤)模型(也称Allen模型),也是最古老和使用最广泛的脊髓损伤模型,模拟脊髓横断伤。方法是先手术暴露大鼠(或小鼠)胸腰段脊髓,然后用重物(砝码)砸在脊髓暴露部位,损伤脊髓节段可完全坏死,出现严重的后肢麻痹,排便功能障碍,数天后大鼠(或小鼠)出现了对躯体下部、后肢和尾部的搔抓、舔咬和自发嘶叫等现象,并长期存在。但是Allen模型无法研究感觉功能的改变。对于脊髓的机械性损伤,有人认为脊髓背角、背索及背外侧束均受损才能引发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光化学脊髓损伤模型,在背部中线切开皮肤,暴露T8~T12节段的椎体。将光敏感染料赤藓红B静脉注射入动物体内,用氩离子激光照射暴露的椎体,可激活赤藓红B引起光化学反应,导致血管阻塞,内皮损伤,引起被照射脊髓区域缺血性损伤。这种模型模拟脊髓的缺血损伤,可以观察到动物自噬现象、有机械性和热痛觉异常以及痛觉过敏。

兴奋性中毒脊髓损伤模型,方法是在脊髓内注射兴奋性氨基酸,模拟脊髓损伤后兴奋性氨基酸水平增高的现象,可以观察到机械性和热痛觉过敏,有自发性痛的表现(过多的理毛行为)。常用的兴奋性氨基酸是使君子氨酸,使君子氨酸属于代谢型AMPA受体激动剂,脊髓内注射使君子氨酸可以诱发长时程的自发性痛,触觉痛觉异常和热痛觉过敏。其他的兴奋性氨基酸和致痛化学物质如:谷氨酸、5-HT、强啡肽、3-氨乙基吲哚椎管内或鞘内注射也可产生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

3 糖尿病模型

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动物身上也复制出类似的模型。一般是给予动物注射β细胞毒性药物四氧嘧啶或链佐星(STZ)。经静脉或腹腔内注射STZ最常用[3]。注射STZ引起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出现坐骨神经功能、生化和结构方面的异常,与人类的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很相似。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如接触性痛觉异常、机械和温度痛觉过敏都可在模型上观察到。但是动物模型的痛觉异常很明显,这一点与人类的糖尿病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症状中少见痛觉异常不符。

4 肿瘤模型

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癌症相关疼痛的机制仍然在研究之中,目前认为癌性痛可能是由于肿瘤浸润或者压迫神经神经节或神经根、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肿瘤释放的前伤害性感受物质作用等原因,化疗、放疗或者手术也可能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严重的癌性痛通常与骨组织破坏和神经浸润有关。

目前报道的啮齿类动物癌痛模型已有多种[4]。较为常用的是将Meth a肉瘤细胞种植在BALB/c小鼠的坐骨神经制造出癌症侵犯引起的疼痛模型[1]。这些动物表现出痛觉异常、对热痛觉过敏以及自发性疼痛(表现为抬动肢体)。该模型有助于比较肿瘤模型和坐骨神经结扎模型在机械和/或化学方面的改变。肿瘤破坏骨组织的模型有:小鼠股骨癌痛模型,C3H/HeJ小鼠股骨接种小鼠溶骨肉瘤细胞NCTC2472后1~2周引起小鼠自发性以及诱发性痛行为;小鼠跟骨癌痛模型,小鼠跟骨接种溶骨肉瘤细胞NCTC2472后1~2周引起小鼠自发痛(舔爪)和诱发痛(机械痛、冷痛超敏);大鼠胫骨癌痛模型,SD(Wiatar)大鼠胫骨内接种大鼠乳腺癌细胞MRMT-1(Walker256)引起骨质破坏,表现机械痛超敏、痛过敏[2]。另外还有皮下癌痛模型,C57BL6小鼠脚掌皮下接种黑色素瘤细胞B16-BL6引起同侧脚掌热痛觉过敏。

不同的动物模型对骨保护素、阿片、环氧化酶-2抑制剂以及其他治疗方法反应不同,这说明存在不同的机制。无髓鞘传入纤维自发活性和敏化可能与骨癌诱导的疼痛有关。

5 化疗药物模型

可引起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化疗药物有长春新碱、紫杉醇、顺铂等,化疗药物神经毒性引起的神经痛动物模型也已经建立。临床上关于化疗药物引起的神经痛报道有许多,紫杉醇是较受关注的一种[5]。紫杉醇是一种从太平洋地区生长的短叶红豆杉树皮内提取出来的抗肿瘤药物,可用来治疗卵巢肿瘤、乳腺肿瘤和非小细胞肺癌。紫杉醇通过促进微管稳定、干扰有丝分裂发挥抗肿瘤作用。由于它有较高的诱发严重的外周神经痛的发病率,因而其应用受到了限制。这类神经痛的特征为,感觉迟钝、麻木感和烧灼样疼痛。紫杉醇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是由促炎因子介导的,这些促炎因子来自脊髓背角神经节激活的免疫细胞。

上述模型模拟人类疾病的不同发病原因,极大地促进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但是动物模型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其中一个就是无法与动物进行语言交流,评估疼痛只能通过观察其行为反应,如甩尾反射、缩足反射等等。Viervk认为[6],动物“反射”指标有着本质缺陷,因为反射涉及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测量值,故并非单纯反映疼痛改变。另外“反射”指标不能反映头端延髓腹内侧区信号传导通路的病理改变。他建议使用“operant model”代替“反射”指标,经过比较,operant model适合反映作用于大脑药物的作用,“反射”指标适合反映作用于外周神经和脊髓背角药物的作用。另外各种“反射”指标体现了动物的痛阈值改变,即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症状的严重程度,但是临床上持续性疼痛患者占多数,单纯表现为痛觉过敏(轻微伤害性刺激引起过度疼痛)或痛觉异常(非伤害性刺激如触摸引起的疼痛)的患者较少,因此通过非刺激依赖性疼痛的定量指标进行研究更有价值,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对象。有人提出用自发抬足次数作为定量指标[7]。细胞标记物(如脊髓背角c-fos蛋白)表达量的改变、功能性磁共振(fMRI)、PET扫描成像也可能成为合适的指标,这些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尽管动物模型不断改进,尽量模仿临床患者的病理状况,但是仍然存在着临床患者对各种干预措施的反应与试验动物不一致的情况。总体来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的研究。但是,目前的动物模型仍有很多缺陷,需要不断地完善,对疼痛的观察方法也需要改进。

关键词:动物模型,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

参考文献

[1]Wang LX,Wang ZJ.Ani mal and cellularmodels of chronic pain[J].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2003,55(8):949-965.

[2]Chao M.Ani mal models of pain[J].International Anes-thesiology Clinics,2007,45(2):121-131.

[3]Si ma AA,Sugi moto K.Experi mental diabetic neuropa-thy:an update[J].Diabetologia,1999,42(7):773-788.

[4]Hiroshi Ueda.Molecular mechanisms of neuropathic pain-phenotypic switch and initiation mechanisms[J].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06,109(1):57-77.

[5]Ledeboer A,Jekich BM,Sloane EM,et al.Intrathecal in-terleukin-10gene therapy attenuates paclitaxel-induced mechanical allodynia and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ex-pressionin dorsal root ganglia in rats[J].Brain Behav I m-mun,2007,7(21):686-698.

[6]James N,Campbell,Richard A Meyer.Mechanisms of neuropathic pain[J].Neuron,2006,52(1):77-92.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篇3

关键词:抗癫痫药物,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效果

抗癫痫药物 (antiepileptic drugs, AEDs) 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一线药物, 在癫痫和慢性疼痛 (chronic pain) 患者中使用广泛, 这些药物能够单独使用, 也能够和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目前, 对于这种疼痛的治疗, 临床上药物较多, 如: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这些药物在临床上都有广泛应用, 并且在其他疾病, 如:精神疾患、神经病理性疼痛等中均有使用[1]。为了探讨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对2011年l月~2013年10月本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 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本次调研中, 男47例, 女33例, 患者年龄39~84岁, 平均年龄 (48.4±1.5) 岁。患者来本门诊后, 医护人员对进行常规检查, 均确诊, 均符合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标准, 患者入院前都有使用药物史, 患者没有甲状腺等其他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 (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1021838) 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情况初次用药药量控制在0.1 g/次, 患者3次/d;第2天后每天增加药量0.1 g, 直到出现疗效为止, 患者每天药量最大不超过1.2 g。实验组采用加巴喷丁 (海南赛立克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223) 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根据患者情况初次用药口服300 mg, 每天服用1次, 第2天患者口服300 mg, 每天服用2次;第3天患者口服300 mg, 3次/d, 然后患者以这种剂量持续用药, 直到症状改善为止[2]。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单向有序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中, 患者用药后第1天, 实验组有29例轻度疼痛, 7例中度疼痛, 4例重度疼痛;用药后第2天, 实验组有33例轻度疼痛, 5例中度疼痛, 2例重度疼痛;用药后第3天, 实验组有36例轻度疼痛, 3例中度疼痛, 1例重度疼痛, 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具体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 且这种疼痛诱因比较复杂, 发病机制医学界也不完全知晓, 患者发病时主要以疼痛为主, 给患者生活等带来很大不便。目前,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医学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 但是长期效果不好, 并发症较多。

卡马西平 (又名得理多, 英文名:carbamazepine) 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使用较多, 并且在抗惊厥和抗癫痫中取得理想效果。患者用药后, 药物能够直达病灶, 阻断钠通道。根据人体钠离子导电的阻断性主要依赖于频率的特点, 这种药物能够抑制A-5及C纤维的自发放电, 抑制神经细胞的过度兴奋而不影响人体正常活动。根据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卡马西平能有效的阻断人体中枢神经A1及A2的活性。但是, 尽管这种药物效果较多却存在很多并发症, 70%以上患者用药后会出现并发症, 常见的有:嗜睡、头晕和共济失调等, 使得部分患者不得不放弃治疗。因此, 医护人员在给患者用药时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3]。

加巴喷丁也是临床上抗癫痫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一线药物, 这种药物的结合和GABA十分相似, 已经成为临床上抗癫痫药物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辅助药物。临床发现:加巴喷丁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有独特作用, 其药理作用是多方面的:患者用药后, 药物能够抑制活性钙离子的兴奋串联, 能够增加中枢神经系统中GABA的含量, 抑制NMDA受体等。本次调研中, 患者用药后第1天实验组有29例轻度疼痛, 7例中度疼痛, 4例重度疼痛;用药后第2天, 实验组有33例轻度疼痛, 5例中度疼痛, 2例重度疼痛;用药后第3天, 实验组有36例轻度疼痛, 3例中度疼痛, 1例重度疼痛, 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由此看出这种药物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 加巴喷丁和卡马西平临床止痛效果较好, 但是加巴喷丁并发症较少,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延青.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进展.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 (6) :611-614.

[2]郭歆, 刘晓磊, 程航, 等.普瑞巴林胶囊的人体药动学研究.中国药学杂志, 2011, 32 (14) :2359.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篇4

患者, 男性, 68岁, 以“肝癌术后转移综合治疗后22 d”为主诉于2012年2月7日入院。患者于2004年和2010年先后行两次肝癌手术, 术后病理均为中-低分化肝细胞癌。2011年1月出现颈部疼痛, 呈阵发性, 病情渐加重, 伴颈部活动受限、双上肢麻木、酸痛, 查骨ECT示“右侧肩峰退行性病变;下颈椎骨转移待排”, 颈椎MRI示“C7椎体及左侧附件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形成, 考虑转移;C3~4、C4~5及C5~6椎间盘膨出”, 之后给予行放化疗, 疗效评价SD。2011年11月14日起感右上肢、右肩背部疼痛, 影响睡眠, 复查骨ECT提示“右肩关节放射性增高;T10及下颈椎异常放射性浓聚, 考虑肿瘤骨转移”, 因疼痛剧烈, 给予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吗啡注射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卡马西平片止痛后出现反应迟钝、排尿困难的不良反应, 给予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好转, 期间颈椎MRI见C7转移癌压迫右侧神经根, 于2011年12月13日行“经颈前路C7病灶清除+骨水泥植入+内固定术”, 术后病理示“颈椎转移性肝细胞癌”, 术后右上肢、右肩疼痛缓解, 2012年1月3日患者感左肩背部、左肘关节、左腕关节疼痛, 影响睡眠, 复查颈MRI示“C7椎体及左侧附件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转移癌;C3~4、C4~5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变”。给予行“氟尿嘧啶 (5-FU) +顺铂 (DDP) +表柔比星 (EPI) ”化疗一周期。现感左肩背部、左肘关节、左腕关节疼痛明显, 时有爆发痛, 今为进一步治疗, 门诊以“肝癌骨转移综合治疗后”收入院。查体:神志清楚, 生命征平稳, 左上肢活动受限。ECOG评分0级。肿瘤情况:肝癌术后双肺转移, C7椎体术后复发。

2 药师参与治疗过程

患者入院时感左肩背部、左肘、左腕关节放射性点状疼痛, 为针刺样, 发作时疼痛难以忍受, 发作不定时, 与左上肢活动无明显相关, 伴有轻度痛觉过敏, 疼痛评分 (NRS评分) 6分, 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 iv, qd, 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 ivgtt, qd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30 mg, po, q12 h联合止痛治疗。但治疗2 d后, 患者疼痛未见好转, NRS评分8分。查体见左上肢呈被迫体位, 伴有可疑痛觉过敏。药师认为地塞米松注射液剂量不足, 建议医师加大剂量治疗, 遂医师更换成注射用甲泼尼龙80 mg加大剂量治疗, 并于当天行“氟尿嘧啶+顺铂+表柔比星”方案化疗, 化疗两天后患者疼痛仍未见缓解, 医师考虑伴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给予加用加巴喷丁胶囊止痛, 疼痛可稍缓解, 但仍时有爆发痛, 医师给予加用维生素B1片、巴氯芬片、阿米替林片、普瑞巴林联合止痛, 同时将加巴喷丁胶囊、甲泼尼龙及羟考酮缓释片逐渐减量至停用。药师在此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及中枢反应、呼吸情况。治疗3 d后, 患者疼痛明显缓解, 除嗜睡外无其他不适, NRS评分控制在2分左右, 给予办理带药出院。

3 讨论

3.1 疼痛原因分析

根据患者左肩部、左肘部及左腕部呈放射性点状针刺样疼痛, 与神经走行相关, 且发作时疼痛难以忍受, 发作不定时, 与左上肢活动无明显相关, 查体见伴有痛觉过敏现象, 且既往颈椎MRI见有C7椎体及左侧附件骨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转移癌和颈椎退行性变的原发性损害因素, 说明患者疼痛原因可能伴发脊髓压迫或神经损伤引起。另外, 给予激素和甘露醇脱水减压联合阿片类镇痛仍未能控制, 也应积极考虑伴有精神和其他因素引起的疼痛。综合分析认为, 根据《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1], 诊断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对明确。

3.2 药物治疗分析

患者入院时疼痛明显, 给予地塞米松和甘露醇联合羟考酮缓释片止痛。由于糖皮质激素具有以下作用:可通过减轻肿瘤周围组织水肿, 缓解疼痛敏感结构的受压状态;或促使对类固醇有反应的恶性肿瘤萎缩;或通过减少某些炎症介质, 如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组织浓度以降低伤害性感受器的活性[2]。

甘露醇等脱水剂的止痛机制:一是使癌细胞脱水, 瘤体变小, 减轻了对周围神经压迫[3];二是甘露醇可清除致痛的重要物质氧自由基和致痛因子[4]。而羟考酮缓释片属于半合成的纯阿片受体激动剂, 由于作用于中枢对癌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所以三药的联合方案对伴有肿瘤组织或脊髓神经压迫引起的疼痛应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但收效甚微, 应考虑可能为药物剂量不足引起, 由于患者既往使用阿片类药物过量导致出现中枢抑制作用, 故药师建议不应轻易将羟考酮缓释片加大剂量治疗, 而是建议将激素剂量加大且更换成甲泼尼龙, 理由是中效的甲泼尼龙一般用于癌痛的治疗[5], 因其在不良反应上较地塞米松轻, 剂量上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但相关文献给予地塞米松20 mg取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6]。但患者的疼痛仍未能控制, 此时应积极考虑可能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多因素引起, 应采用药物联合治疗, 故给予阿米替林片、普瑞巴林片、巴氯芬片、维生素B1片联合止痛。由于阿米替林主要通过抑制突触部位的5-羟色胺 (5-HT) 和去甲肾上腺素再吸收, 影响中枢传导递质的量而产生抗忧郁及镇痛作用[7];普瑞巴林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一种亚基α2-δ蛋白, 减少钙离子内流, 从而减少谷氨酸盐、去甲肾上腺素、P物质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8], 目前认为其比加巴喷丁更容易在肠道吸收, 活性是加巴喷丁的3~10倍[9], 其能以较低剂量即可显著降低疼痛评分, 疗效优于加巴喷丁[10], 所以本次将加巴喷丁改成普瑞巴林治疗。实验结果表明, 巴氯芬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具有抗痛觉过敏的作用[11]。根据《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治疗痛性多发周围神经病和中枢性疼痛, 推荐一线药物为加巴喷丁、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 二线药物为阿片类、巴氯芬等[1]。所以选用上述方案具有广覆盖, 协同加强镇痛的作用, 使患者疼痛得到了明显的控制, 是1例较为成功的镇痛病例。

由于本镇痛方案在中枢性不良反应上可相互叠加, 药师在此过程给予密切监测血压、呼吸、肌张力, 使患者在疼痛得到控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反应的危害。

4 小结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014年8 月—2015 年12 月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67 例, 均经病理诊断为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 排除妊娠期、月经期、哺乳期女性, 排除软组织和骨骼功能障碍性疼痛和炎性疼痛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 n = 35) 和对照组 ( n = 32) 。观察组中男22 例, 女13 例; 年龄28 ~ 76 岁, 平均年龄 ( 54. 2± 3. 1) 岁; L1 ~ 4损伤19 例, T1 ~ 12损伤16 例。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4 例; 年龄30 ~ 81 岁, 平均年龄 ( 56. 8 ± 4. 1) 岁;L1 ~ 4损伤17 例, T1 ~ 12损伤1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 〔天子福国际药业 ( 江苏) 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2020090〕0. 1g/次, 2 次/d, 温水口服。若患者可耐受, 逐渐增量至0. 3g/次。观察组给予普瑞巴林 ( 重庆赛维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30073) 0. 75g/次, 2 次/d, 温水口服。若患者耐受, 逐渐增量至1. 50g/次, 2 次/ d。两组患者均治疗4 周。

1. 3 疗效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 VAS) 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 治愈: 患者疼痛症状消失; 显著改善: 患者疼痛减少> 60% ; 改善: 患者疼痛减少20% ~60% ; 无效: 患者疼痛减少< 20% , 甚至加重。治疗有效率= 治愈率+ 显著改善率+ 改善率。采用生存质量量表SF - 36评价患者生存质量 ( 活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角色、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 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 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 采用 χ2检验。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率 ( 97. 1% ) 高于对照组 ( 59. 4%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1) 。

注: 与观察组比较, *P < 0. 05

2. 2 生存质量治疗前, 两组患者活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角色、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2) 。2. 3 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出现视物模糊5 例, 嗜睡4 例, 头晕2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 4% ( 11 /32) 。观察组出现嗜睡2 例, 头晕1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 6% ( 3 /3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3 讨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疼痛, 是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所造成的疼痛, 表现为痛觉过敏、感觉异常、疼痛异常、自发性疼痛等[3]。病毒感染、物理性机械损伤、药物或放疗的神经毒性、代谢或营养性神经改变、神经递质功能障碍、缺血性神经损害等均可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 治疗应选用疗效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避免引起不良反应[4]。传统治疗常采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及选择性环氧合酶2 ( COX2) 抑制剂, 阿片类药物易引起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镇静等不良反应,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造成肾毒性、胃肠出血、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选择性COX2抑制剂会提高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率, 均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方便、无创伤、安全性高的普瑞巴林成为关注重点[5]。

由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发现, 痛觉传导通道异常、脊髓可塑性改变、中枢敏化等均可引发疼痛, 病理生理过程与癫痫相似, 因此抗癫痫类药物可用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6]。普瑞巴林于2004 年在美国上市, 迅速在亚洲、欧洲、美洲80 多个国家推广应用, 作为治疗癫痫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 获得了广泛的临床经验[7]。普瑞巴林是一种新型钙离子通道调节剂, 对于降低神经递质的释放效果显著。卡马西平为抗癫痫和抗惊厥药物, 能抑制T - 型钙通道, 具有抗神经性疼痛的药理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且观察组活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角色、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提示普瑞巴林较卡马西平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普瑞巴林是神经递质γ 氨基丁酸 ( GABA) 的相似物, 服用后可被机体快速充分吸收, 60min达最大浓度, 生物活性利用度高达90% , 重复给药1 ~ 2d后患者可达稳态[8]。其可通过血- 脑脊液屏障抑制

综上所述, 采用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 提高治疗有效率, 改善生活质量,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内科2014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67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n=35) 和对照组 (n=32) 。观察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 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1% (34/35) , 高于对照组的59.4% (19/3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 两组患者活力、心理健康、情绪角色、社会功能、躯体角色、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 (3/35) , 低于对照组的34.4% (11/3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采用普瑞巴林治疗疗效显著, 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损伤,普瑞巴林,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牛俊飞, 郝悦, 姚大卫, 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及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 2015, 44 (36) :5170-5173.

[2]杨冯睿.氢吗啡酮联合普瑞巴林治疗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 35 (3) :379.

[3]邱洪兵, 范玉华, 范科.普瑞巴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新医学, 2014, 45 (4) :258-261.

[4]周斌, 王品, 孙浩, 等.普瑞巴林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4, 19 (9) :833-837.

[5]叶海霞, 李世林.普瑞巴林联合阿米替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10) :8-11.

[6]宋涛, 龙丽华, 李辉萍.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3, 28 (2) :148-150.

[7]袁天琪, 汪保华.普瑞巴林治疗枕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新知杂志, 2015, 25 (3) :193-195, 205.

[8]李雪红, 李伟, 范永春, 等.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 (2) :6-7.

[9]吴仕站.普瑞巴林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3) :35-37.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清洁Ⅱ级雄性SD大鼠, 6~8周龄, 质量150~180 g, 由广东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实验室温度为22~24℃, 湿度40%~60%, 周期光照8:00~20:00, 所有处理遵照国际疼痛学会的伦理指导进行[3]。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长托宁由成都力思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批号030722;机械性痛阈刺激仪和热辐射刺激仪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研究所;TNF-α和IL-6 ELISA法检测试剂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 方法

1.3.1 模型制作

按照文献[4]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3%水合氯醛2 m L深麻醉后, 以两侧骼骨最高点连线与背部中线相交处偏左侧切开皮肤, 切口长约2 cm, 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 找到腰六的横突并移除, 暴露腰四及腰五神经, 小心分离腰五神经, 用丝线扎紧, 观察无明显活动出血后逐层缝合肌肉皮肤。术毕腹腔注射氨节青霉素防止术后感染, 将大鼠置于饲养笼中, 注意保温, 水和食物供应充足。

1.3.2实验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3组, 假手术组 (S组) 、对照组 (C组) 和长托宁组 (P组) , 每组各20只。假手术组分离暴露腰五神经但不结扎;对照组结扎腰五神经;长托宁组术前肌注长托宁0.07 mg/kg, 结扎腰五神经, 术后肌注长托宁0.07 mg/ (kg·d) , 连续6 d。

1.4 观察指标

1.4.1 机械性痛阈测定

将每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10只, 一组用于术后第7天观察, 另一组用于第32天观察。采用Dixon[5]方法, 将大鼠置入有机玻璃笼内, 笼子的底部为小格子金属网, 在测试开始前, 先让大鼠在笼子内适应10 min。选取一组vonfrey纤毛 (编号为3.65, 3.87, 4.10, 4.31, 4.52, 4.74, 4.92和5.16;分别对应0.45, 0.74, 1.26, 2.04, 3.31, 5.50, 8.32, 和14.45 g) 。从4.31号纤毛开始, 用纤毛以垂直大鼠脚掌的方向刺激脚掌皮肤, 力度以使纤毛微微弯曲为宜, 刺激位置在大鼠第四第五脚趾之间的皮肤。大鼠在刺激当时或刺激结束时出现抬足认为阳性。如果出现阴性反应, 继续选用下一个克数大的纤毛。如果出现阳性反应, 继续选用下一个克数小的纤毛, 以出现不同的反应为始, 连续测6次, 并记录结果。如果大鼠出现连续的阳性或阴性反应, 直至0.45 g和14.45 g纤毛, 那么按vonfrey编号, 分别认定后一个编号5.28 (18.72 g) 或前一个编号3.54 (0.34 g) 为结果。

1.4.2热痛阈的测定

观察大鼠在辐射热照射下出现缩爪反射的潜伏时间作为热痛阂。将每组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于术后第7﹑32天将大鼠放置于透明的有机玻璃笼中, 笼子无底壁, 将笼子放在一块3 mm厚的玻璃板上, 这样动物的足底直接接触玻璃板, 而测定探头紧挨着玻璃板的下面测定, 减少系统误差。照射源为8伏, 50瓦的灯泡, 内有凹透镜聚焦, 外罩金属外壳, 上端有一直径5 mm的孔, 这样灯泡离前端为40 mm。探头连接精确计时器, 计时期与照射源电源同步, 记录开始照射到出现缩爪反应的时间区间。以大鼠在辐射热照射下出现缩爪反射的潜伏时间作为热痛阈, 测定值精确到0.1 s, 所有动物照射内侧第一足趾的着力点, 每个时点测定3次, 间隔15 min/次, 取平均值为热痛阈。单次照射时间不超过20 s, 以免损伤照射部位[6], 所有测定由一个不知情的实验人员在相同时间点和相同实验条件下完成。

1.4.3 TNF-α和IL-6的检测

进行热痛阈和机械性痛阈测定后, 处死大鼠, 取出结扎处腰五神经, 用4℃生理盐水制成1%匀浆, 按ELISA法操作说明, 检测TNF-α和IL-6的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第7天, 与S组比较, C、P组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均明显降低 (P<0.01) , 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升高 (P<0.01) ;与C组比较, P组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均明显升高 (P<0.05) , 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降低 (P<0.05) 。术后第32天, C、P组机械性痛阈和热痛阈均较S组明显降低 (P<0.01) , 而C、P组机械性痛阈、热痛阈、TNF-α和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

*与S组比较, P<0.01;△与C组比较, P<0.05

*与S组比较, P<0.01

3 讨论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并没有完全清楚, 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研究发现, 炎症反应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7]。在外周神经结扎后, 华勒氏变性导致TNF-α生成, TNF-α是一种强有力的炎症介质, 可激发中性粒细胞表达大量粘附分子, 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分化, 使其发生氧化爆发、脱颗粒、增强其吞噬功能, 还可进一步诱导自身和其他细胞因子 (如IL-1、l L-6、IL-8等) 的产生和释放, 导致神经损伤的加重[8,9,10]。外周神经损伤后产生的机械疼阈异常和热痛觉过敏与受损部位或背根神经节神经元自发和持续性地异常放电密切相关。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炎性物质引起这种异常放电增加, 进一步加重疼痛的产生[11,12]。

局部组织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和疼痛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炎症细胞浸润将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 导致微循环障碍。而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 从而加重损伤[13]。长托宁属于抗胆碱药物, 与其他M胆碱受体阻断药物有相似的改善微循环障碍的作用, 能够缓解血瘀症状[14,15]。

本研究显示, 脊神经结扎后第7天, 连续给予长托宁的P组相对于未给予长托宁的C组, 其神经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 机械性痛阈异常和热痛阈过敏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说明长托宁能减轻炎症反应, 减轻神经损伤。在术后第32天, 再次对各组大鼠进行观察时, 笔者发现P组和C组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已大幅降低, 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其原因, 笔者分析可能有两点:第一:长托宁只在术后6 d连续给予, 以后其作用慢慢消失;第二:长托宁虽然能改善受损组织局部的微循环, 减轻炎症反应, 延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 但并不能改善神经的损伤程度。具体原因, 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篇7

原花青素 (proanthocyanidins, 简称PC) 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多酚化合物的总称。原花青素是一种由不同数量的儿茶素、表儿茶素或没食子酸经C4-C6或C4-C8键缩合而成, 多存在于葡萄籽、柏树、松树、银杏中。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原花青素具有极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 可以有效清除自由基, 具有保护心血管, 抗肿瘤, 抗衰老和抗过敏等一系列有益的药理学活性。

研究发现, 氧自由基可通过脂质过氧化等机制加重神经病理性疼痛[1]。原花青素作为强氧自由基清除剂, 是否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治疗作用?本研究将详细考察原花青素对小鼠基础痛阈的影响, 随后建立大鼠坐骨神经压迫 (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 CCI) 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 考察原花青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

1 材料

1.1 药物

原花青素, 纯度95%, 购于南京泽朗植提技术有限公司。盐酸吗啡, 购自沈阳第一制药厂。

1.2 动物

健康成年雄性SD (Sprague-Dawley) 大鼠, 体重为180~220 g, 健康成年雌性ICR小鼠, 体重为18~22 g, 均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生产许可证号:SCXK (浙) 2008-0033。

1.3 仪器

足底测试仪 (Hargreaves Apparatus 37370, 意大利UGO BASILE 公司) ;电泳仪 (Mini-Protean4, 美国Biorad公司) ;智能热板仪 (YLS-6B, 济南益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2 方法与结果

2.1 数据统计结果均以“ (x¯±s) ”表示, 用SPSS 11.5分析软件进行组间t检验, 行为学、免疫印迹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原花青素对小鼠热板疼痛阈值的影响 实验采用热板法, 选用55℃进行热板法实验。具体方法如下:热板加热至55℃, 将雌性小鼠置于热板上, 以其足部接触热板到开始舔足或跳离热板后的时间为热板基础痛阈 (Hot-Plate Pain Test, HPPT) 。正常小鼠随机分为55℃生理盐水对照组、55℃吗啡组和55℃原花青素组, 共3组, 每组9只。吗啡组腹腔注射盐酸吗啡5 mg/kg;原花青素组腹腔注射原花青素40 mg/kg, 生理盐水对照组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 2 h后进行热板法实验。为防止小鼠足部烫伤, 观察截止时间为30s, 超过30 s者HPPT计为30s。记录各组小鼠给药后的HPPT, 实验结束后未观测到有足部受伤小鼠。

结果可见, 与相应温度的对照组比较, 吗啡可以显著升高小鼠的疼痛阈值 (P<0.01) , 见表1。而原花青素对小鼠的疼痛阈值无显著性影响 (P>0.05) , 见表1。结果表明, 原花青素在40 mg/kg剂量下, 不具有麻醉作用。

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P<0.01

2.3 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的建立 通过宽松结扎大鼠坐骨神经制备CC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以Hargreaves法测量热刺激缩足反射阈值 (Thermal Withdrawal Threshold, TWT) , 术后7 d TWT较基础痛阈下降40%以上者视为CCI模型成功, 可以进行后续实验。

TWT测定:手术前和手术后3、5、7、9、12和15 d分别测量热缩足潜伏期, 评价造模前后的热痛觉过敏情况。结果如图一所示, 手术前大鼠左右两侧的热缩足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CCI造模以后, 与健康侧相比, 手术侧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缩短 (P<0.01) , 并在术后第7天数值达到平台期, 较基础痛阈下降约50 % (P<0.01) , 见图1。结果表明手术诱发了大鼠的热痛觉过敏, CCI模型成功。

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与健康侧比较, *P<0.05, **P<0.01

2.4 原花青素对CCI 大鼠热刺激缩足反射阈值的影响 筛选CCI造模成功的大鼠, 于手术后第10天开始给药。分CCI模型组, 吗啡组和原花青素治疗组, 原花青素组又分为20 mg/kg和40 mg/kg两个不同剂量组, 每组6只。腹腔注射给药, 测定给药前0 h和给药后0.5 h, 2 h, 4 h, 8 h和24 h的热刺激缩足反射阈值。吗啡组腹腔注射一次盐酸吗啡, 剂量为5 mg/kg, CCI模型组则腹腔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 吗啡组和模型组行为学测定方法同原花青素治疗组。

结果可见, 与模型组比较, 原花青素两个不同剂量单次给药后均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 且具有剂量相关性 (P<0.05) , 同时作用时间维持较长, 镇痛作用大于4 h。而吗啡给药2 h后, 即没有显著镇痛作用。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可显著抑制CCI导致的大鼠热痛觉过敏, 且镇痛作用维持时间较长。

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与模型组比较, **P<0.01

3 讨论

超氧阴离子的过分累积已经被证明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诱发和维持中起到重要作用。外周神经损伤可以导致脊髓中的过氧化氢水平显著上升, 同时降低脊髓中的SOD水平。基础和临床研究都发现, 利用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起到镇痛作用。Lu R[2,3]等研究发现, VC和VE对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疼后遗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均起到明显的镇痛作用, 但镇痛持续时间往往较短。我们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VC和VE抗氧自由基的效价不够强, 或者是体内半衰期过短。

原花青素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强效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其在机体内抗氧化能力分别是VE 的50 倍和VC 的20倍[4]。同时原花青素水溶性高, 易被机体吸收, 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 并且已被证明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发挥神经保护效应[5,6]。 正是由于花青素具有以上特点, 我们才研究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我们的研究首次发现, 原花青素可以显著抑制CCI导致的大鼠热痛觉超敏, 且镇痛作用可持续8 h, 镇痛时间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VC和VE的镇痛时间。该现象验证了我们的假说, 即原花青素可能因为具更强的抗氧自由基作用, 因此比VC和VE更强的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吗啡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经典药物, 因其强大的镇痛作用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吗啡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较短, 为了有效控制疼痛, 往往需要持续大剂量给药。随之而来, 会伴有成瘾, 耐受和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这些不良反应极大的限制了吗啡的临床应用。数据表明对CCI造成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原花青素的镇痛作用非常显著, 且镇痛持续时间优于吗啡, 40 mg/kg的原花青素的镇痛时间至少是5 mg/kg 吗啡的2倍以上。这表明了原花青素作为新的潜在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 具有较大潜力。

综上所述, 本文证实了原花青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作用, 并揭示了其镇痛持续时间优于阿片类镇痛药吗啡。该研究可能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学的突破提供新的思路和靶标。但是原花青素发挥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作用的详细分子机制, 仍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摘要:目的 利用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 (CCI) 模型, 研究原花青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镇痛作用。方法 应用热板法观察原花青素对正常小鼠基础痛阈的影响。应用Hargreaves法观察不同剂量原花青素腹腔注射对CCI大鼠热痛觉过敏的影响。结果 原花青素对正常小鼠基础痛阈无显著性影响 (P>0.05) ;原花青素腹腔注射可显著抑制CCI导致的大鼠热痛觉过敏 (P<0.05) 。结论 原花青素显著抑制CCI所导致的热痛觉过敏, 且镇痛作用维持时间长于吗啡。

关键词:原花青素,CCI,神经病理性疼痛

参考文献

[1] Kallenborn-Gerhardt W, Schrder K, Del Turco D, et al. NADPH oxidase-4 maintains neuropathic pain afte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J Neurosci, 2012, 32 (30) :10136-10145.

[2]Lu R, Kallenborn-Gerhardt W, Geisslinger G, et al.Additive an-tinociceptive effects of a combination of vitamin C and vitamin E af-ter peripheral nerve injury.PLoS One, 2011, 6 (12) :e29240.

[3] Kapoor S. Vitamin C for attenuating postherpetic neuralgia pain: an emerging treatment alternative. J Headache Pain, 2012, 13 (7) :591.

[4] Bagchi D, Bagchi M, Stohs SJ, et al. Free radicals and 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 importance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prevention. Toxicology, 2000, 148 (2-3) : 187-97.

[5] Prasain JK, Peng N, Dai Y, et al.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identification of proanthocyanidins in rat plasma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grape seed extract. Phytomedicine, 2009, 16 (2-3) : 233-43.

上一篇:发展之道下一篇:支持家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