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综合布线

2024-05-14

结构化综合布线(通用12篇)

结构化综合布线 篇1

摘要: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 缩写SCS) 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分层星型拓扑结构。它能适应任何大楼或建筑物的布线系统。这一设计思想的核心是将整个布线系统结构化、体系化、模块化, 集中、系统的管理, 使它既具有可靠的实用性, 又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和扩展性。网络系统灵活、方便, 可随时扩充、升级, 同时又给用户一个很好的性价比。

关键词:SCS,布线系统

1 结构化布线系统概述

现在是信息时代, 信息共享数据传输已成为一种效率手段, 它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部门之间。由于这一原因, 公司、企业、院校、政府各部门都迫切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改进这些通讯系统, 并根据需要配置各种配线系统。而在中国, 即便是在新设计的建筑物内, 往往仍沿用过去的那些布线技术, 致使各种系统的布线无法相容, 难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且管线拥挤不堪、维护十分困难, 而配线上的巨额投资往往又是重复的。这种情况还会随着计算机数量的增加, 设备的更新, 人员的变动, 办公环境的变更而变得越来越糟。任何的增添、变动, 都可能引起全局的变动, 不但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 对公司、政府的运营也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随着ISDN (综合业务数据网的) 、ATM (异步传输模式) 、FDDI/TP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双绞线分布式数据接口) ,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应用、推广和发展, 原来使用的布线系统将无法满足要求。

因此, 寻求一种更合理、更优化, 弹性强、稳定性和扩展性好的布线技术, 已成为当务之急。它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的要求, 更主要的是能迎接未来对新技术不断更新的挑战。

随之, 各种满足EIA/TIA 568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纷纷推广并被广泛接受, 美国LUCENT、AMP、IBM、加拿大的IBDN、国内龙头企业TCL等布线系统纷纷出现。他们能够使一次性的布线投资解决15到30年内将出现的布线问题。

1.1 传统布线存在的问题

对于一座建筑物或建筑群, 它是否能够在现在或将来始终具备最先进的现代化管理和通讯水平, 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高质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布线系统。在传统布线系统中, 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 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隐患。

(1) 在线路路由上, 各专业设计之间过多的的牵制, 使得最终设施的管道错综复杂, 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2) 在布线时, 重复施工, 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

(3) 各弱电系统彼此相互独立、互不兼容, 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

(4) 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使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 无法适应各自的需求。这就要求用户对布线系统进行重新设计施工, 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坏, 难于维护和管理, 同时在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说, 原有的布线方式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1.2 采用按国际标准的结构化布线系统的优点

(1) 将各个系统统一布线, 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2) 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 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 位置如何移动, 布线系统只需跳线不须任何其它改变。

(3) 设计思路简洁, 施工简单, 施工费用降低。

(4) 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为今后办公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

(5) 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可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整。

2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功能与设计原则

结构化布线系统设计原则。实用性─将要实施后的通信布线系统, 不仅现在而且将来均能适应技术的不断发展, 并且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图象通信的传输。

灵活性─布线系统能够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 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 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计算机网络应可随意划分网段, 对网络内部资源可动态地进行分配。

模块化─布线系统中, 除去敷设在建筑内的线外, 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积木式的标准件, 以方便管理和使用。

扩充性─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 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的将设备扩充进去。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充和可升级性, 使本期建设的投资在未来升级与扩充后得到保护。

经济性─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 降低造价。本着对业主负责的态度, 制定多个方案进行对比, 采用性价比最好的合理方案。

先进性─采用国际上先进成熟的技术, 使系统的设计建立在一个高起点上, 系统所采用的体系结构和选用的设备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具有发展潜力, 处于上升趋势。系统的设计有一定的超前性, 技术起点要高, 生命周期要长, 其采用的技术和基本设施在21世纪时处于领先地位。

开放性─为了使中心机房能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信息, 必须使本系统能畅通地与国内、外网络互连。同时, 所选用的软、硬件平台应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 能够与当今的大多数主流软、硬件系统相兼容, 实现跨平台操作。

高速性─系统能处理和传输多媒体信息, 采取六类双绞线或光缆组成网络, 尽力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同时, 应采用Client/Server结构模式, 减轻网络通信资源的开销。

可靠性─具有足够的可靠性冗余、后援存储能力和容错能力。必须保证系统能长期稳定的运行, 使故障的影响局部化。网络设计应利于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安全性─有牢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计算机网络应能通过FIREWALL有效地阻止非授权的访问、能抵抗病毒的攻击。

管理性─系统中心采用了配线架, 管理、控制十分灵活。

3 结构化布线系统网络结构类型

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EIA/TIA568规定:用星型布线的拓扑网络逻辑结构无论将来网络技术如何发展, 其局域网络的拓扑结构一定是总线型、环型、树型、或以上几种形式的结合, 而星型的结构化物理布线, 通过在配线室内的跳线灵活变换, 便可实现以上所述的总线型 (如Ethernet/IEEE802.3) 、环型 (IEEE802.5/TO-KEN-RING, X3T9.5 TPDDI/FDDI) 、星型 (Star LAN) 或混合型 (含有环、总线等形式) 的拓扑结构。

4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组成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最合理的布线方式, 并依靠其高品质的材料, 一改传统布线的面貌, 为现代化的大厦能够真正的成为智慧型的楼宇奠定了15年内不需改变通讯线路的传输媒介基础

结构化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构成并分别定义:

用户子系统:用户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 它包括连接器和适配器。

水平子系统: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 (跳线架) 间的连接, 常用五类或超五类型8芯4对双绞线来实现这种连接。

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配线架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讯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位, 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使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拨。

骨干子系统:实现计算机设备, 程控交换机 (PBX) , 控制中心与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 常用介质是大对数双绞线电缆、光缆。

设备子系统:设备室子系统由设备中间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 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 (如PBX) 连接起来。

建筑群子系统:实现建筑物之间的相互连接, 常用通信介质是光缆或大对数, 主干线和建筑群间使用光缆或大对数。

需要指出的是:对数据通讯而言, 主干线和建筑群间使用光缆, 并使用FDDI或ATM技术, 可使系统间的传输吞吐率达100Mbps、155Mbps、1000 Mbps。对工作区而言, 如果使用三类双绞线, 则目前技术可达10Mbps (10Base-T) ;而使用超五类双绞线, 可达到100Mbps。对语音通讯而言, 主干线和建筑群间使用大对数。

参考文献

【1】戴瑜兴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3月.20.

【2】吴柏钦, 侯蒙编.综合布线【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年10月.65-84.

【3】张言荣等.综合布线系统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7月.56-60.

结构化综合布线 篇2

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IB,Intelligent Building) 中越来越多地借助于计算机、控制设备和通讯设备,对建筑物的所有设备、语音交换、数据终端、 网络设备、视频设备、暖通空调、消防系统、保安监控、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等进行智能化地管理和控制, 达到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的目的,这样多的系统和设备,其信息种类和信息分布复杂而多变, 因此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布线系统,把不同的控制设备、交换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等相互连接起来。

网络是将独立的设备连接在一起,并使它们可以共享信息和资源的连接系统。 正确的设计和实施一个网络系统可以提高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从而使得一个系统工作起来更加富有效率。 网络的建设应该满足已公布的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要求,并应能够根据商业要求的改变进行不断的进化和升级。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使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和布线的话题。过去,台式计算机通常都是独立进行工作, 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目前约有超过50%的商用计算机连在局域网中,它们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局域网可以将计算机与服务器和外设连接在一起,或者为传感器、照相机、监视器以及其他电子设备提供信号通道。 如果这些链路是以临时为基础,那么,工作区将很快就堆满了各种无法辨别的电缆, 对它们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几乎是不可能的。

布线准备

任何事情在实施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布线系统的准备工作涉及到负载评估和规划、 目标生命周期和技术指标等因素。

1.负载评估和规划

对网络和电缆类型的选择主要是由需要连接的设备类型、它们的位置和它们的使用方式来决定的。 在开始规划以前,给出关于网络潜在的负载说明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一个网络需要为多个系统服务时, 应对它们的混合数据流量的峰值进行仔细的考虑。

2.目标生命周期

布线系统的平均目标生命周期为,它与主要建筑物的整修周期是一致的。在这段时间内,系统的计算机硬件、 软件和使用方式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网络的吞吐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肯定都要增加。

3.技术指标的制定

使用方法;用户的数量和可能的增长;用户的位置以及他们之间的最长距离;用户位置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与当前和今后计算机及软件的连接;电缆布线的可用空间;网络拥有者的总投资; 法规及安全性要求;防止服务丢失和数据泄密的重要性

布线选择

1.布线系统的重要性

布线是任何网络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因此决策人员必须准备将网络总投资的10%用于这一领域。 对高质量的布线和网络设计方面的投资绝对是物有所值。

2.电缆的选择

连接在网络中设备类型以及电缆上所承载的通信负载是选择电缆的关键因素。 在布线系统中应首先确定是使用屏蔽电缆、非屏蔽电缆、光缆,还是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使用。

电缆通常使用带有绝缘层的导线并使用一层或多层塑料外皮。电缆中通常由2到1800个线对组成。 大对数电缆通常用于主干布线系统,它们特别适合在话音和低速率数据应用中使用,

3.长度限制

这些电缆在干线和水平(集线器到桌面)布线系统应用中的最大长度在国际标准IS0/IECIS11801中有详细的说明。

4.尺寸限制

在确定电缆类型前,对电缆走线的可用空间进行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尺寸、 重量和屏蔽灵活性等因素主要取决于电缆是否采用金属箔或编制护层,以及电缆中使用了多少导线。

5.UTP电缆

非屏蔽双绞线对(UTP)可以在622Mbps或更高的传输速率上传输数据。 这样就使得人们可以在原来只能使用屏蔽型电缆的应用中使用这种价格更低、体积更小的电缆。 UTP电缆通过将电缆线对进行更紧密的匹配来减小EMI干扰。这种电缆被称为平衡电路。

6.电路的平衡

在理想的平衡电路中,导体中引入的噪声电压的和是零,这样线对之间的信号传输将没有干扰。 然而这种理想情况是无法完全实现的,电缆的信噪比(SNR)是用来测量电缆中在存在噪声信号的情况下信号质量的指标。

屏蔽电缆中由于存在屏蔽,因此它的平衡特性较差,因此良好的屏蔽完整性和良好的接地对屏蔽电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高质量的UTP电缆在不需要接地或整个电路不需要屏蔽的情况下可以实现良好的平衡电路特性。由于光纤通过光波传输信号, 因此它不受任何形式的电磁屏蔽影响。

7.光缆的选择

在传输速率要求超过155Mbps和需要更长传输距离的应用中,光纤通常是最佳选择。光纤具有体积小、耐用等优点,

但它的成本要比其他类型的电缆要高。在大多数网络中,一般都采用光缆作为干线,而使用UTP电缆来充当水平连接线。

对于那些由于受安装时间、空间或其他限制而不易安装电缆的系统来说,无线局域网可以作为一种可替代的方案。

布线规划

大多数电缆厂商为它们的产品规定了15年的保质期。在这段时间内,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也是无法准确预测的。惟一的解决方法是设计网络时为满足网络变化和增长的要求而进行相应的规划。

1.未来的投资保护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新型网络不应该在15年建筑物整修周期内限制系统的升级。 经过精心设计的布线系统可以承受超过大多数局域网传输速率10~15倍的数据流量。 这将允许在不改变布线系统的情况下使用新型网络技术。

2.通用布线系统

通用布线系统的主要优点是用户可以利用它将不同厂商的设备接入网络。同时, 它也允许用户在同一个布线网络上运行几个独立的系统。比方说用户可以在一个布线系统上建立电话、 计算机和环境控制等系统。

3.布线的结构

通用布线和海量布线是结构化布线的核心内容, 朗讯科技(前身为AT&T)和它的SYSTIMAXSCS解决方案是这方面的先驱。它使用一种开放式结构平台, 支持所有的主要专用网络和非专用网络的标准和协议。SYSTIMAXSCS使用UTP电缆和光缆作为传输媒介, 采用星形拓扑结构,使用标准插座进行端接。SYSTIMAXSCS使用的电缆类型简单,组成的网络模块化, 在不影响用户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很容易地对网络进行扩展或改变。

4.网络部件

综合布线迈向智能 篇3

当今那些依赖纸张处理的、枯燥乏味的网络连接变更流程,通常会影响整个企业,使得CIO难以监测其数据网络的当前状态,或者难以保证数据网络的统一完整性,同时还使CEO难以满足公司管理法规的要求。如果采用智能布线系统,就能够提供很好的网络规划和管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

为了降低企业网络管理成本,避免网络故障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多大型企业如今都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智能布线系统,以确保企业的语音和数据通信能正常运作,提高企业在 IT 方面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智能布线系统可以保障信息流的安全、以保持较高的业务效率,并保证企业能够兑现向客户、合作伙伴和管理机构作出的承诺。它将使企业内关键通信信道的控制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级别。借助智能布线系统,管理者可以游刃有余地自由掌控信息,从而保证公司的业务运作和遵从法规。

使用传统的网络布线管理方法,电缆连接的完整性和信息通道的安全性只能以人工方式进行验证,而且非常耗费时间。如果企业的网络意外中断,管理员将需要数小时来追踪和解决问题,在此期间,整个公司将无法访问网络和获取重要信息。智能布线系统可以使网络更可靠、更安全,管理员可以顺畅地访问公司每个角落的信息,实时监控或管理公司信息系统的重要区域。

两种硬件技术

通常智能布线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个系统组成。智能布线系统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所以各公司产品的设计理念不尽相同,从硬件角度来说,大致可分为端口检测技术和链路检测技术两种。

端口检测技术,是在端口内置微型感应器,采用标准8芯跳线接入任一端端口即可有感应,连接跳线需要按照顺序建立连接关系。

端口检测技术的特点是采用普通跳线,易于部署和维护,能够自动发现使用的端口。因为使用标准跳线,大大节省了维护成本。

端口技术是基于物理层事件的技术,只要跳线在端口有操作,就会发现并记录,有极快的系统反应速度,是真正实时性的系统,而不是扫描或轮循式的。扫描或轮循的方式会有延迟或滞后的响应,从而不能及时发现事件。

端口技术非常方便地支持交连式(Cross-connect)以及直连式(Inter-connect)的配线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既有交联方式,也会有大量的直联方式,而且在工程实践中,因为直联方式成本低,被中国用户更广泛地应用。

链路检测技术必须在9针跳线两端连接电子配线架,并以交连式应用,这就要求用户必须提高管理意识,采用双端交连的设计模式。因为链路技术不能很好地支持直连方式,也限制了一部分用户的应用。由于端口技术采用标准跳线,可以任意自由地使用于交连和直连两种不同环境中。

端口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将普通非智能的配线架升级为智能的配线架,如果已经部署了普通配线架并已经在使用中,跳线已经插满,业务正在运行,也可以在线升级布线系统,由非智能的配线架方便简易地升级到智能布线系统。

采用端口技术可以任意地跨机柜跳线,通过机架管理器以菊花链的方式任意地扩展连接范围,而不需要任何特殊配置。扩展容易,一个网络管理器可以自由扩展支持96000个端口的智能管理,同时将现场管理和远程管理进一步融合,现场的任何操作都可以通过LCD显示屏和LED指标灯指导、跟踪、报警、记录。现场管理对于故障查找和跳线跟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链路检测技术,依靠跳线中附加的导体,通过特殊9针或10针条线接触形成回路进行检测。如果采用链路技术,必须在铜跳线和光跳线中固化一根金属丝。

链路检测技术的特点是使用特殊跳线,可自动发现特有的跳线,允许跳线两端不按次序连接。

链路检测技术需要较多上层设备构建特有网络组,形成一套管理网络,来扫描电子配线架,从而建立数据库。如果要扩展,只增加电子配线架是不够的,必须增加多个层管理和扫描设备,用户必须对自己的网络和管理点数有较准确的评估,以配备足够多的设备。如果采用特殊跳线的链路方式,尽管可以实现一些功能,但需要许多复杂的上层设备扩展和扫描,不利于扩展和部署。

因为使用了特殊跳线,所以必须采用双端连接方式,如果只连接配线架一侧,并不能发现连接点的存在,也就不能发现未完成的连接,可能会留下安全隐患。链路技术推荐交连的方式部署,因为特殊跳线是不可以直接连接到网络设备的,所以不能检测直接从配线架到服务器或交换机的跳线。当然,增加一侧配线架,会增加一倍配线架成本。如果在链路技术的配线架之间连接上标准跳线,网络可能已经连通,智能布线系统不能感知这根跳线的存在,所以如果将普通跳线用于链路技术中去,就会产生安全隐患。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特殊的跳线需要额外的、良好的接地系统,以保证第九针与配线架感应片之间有稳定的接触。

总体来说,以上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这两种技术的共同点,都是采用带外的管理模式,不采用双绞线中1~8针对的传输介质,而是在端口或旁侧增加感应能力,来判断跳线的位置。当然智能布线也有其他技术,比如传输线路载波技术,还比如将链路技术改良融入一些端口技术的优点,相信智能布线技术在硬件上还会进一步发展。

智能布线软件

系统发展趋势

从智能布线软件系统的角度来说,各厂商的产品方向基本一致。就目前几个国外厂商的发展方向来看,大致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加强软件管理能力,通过后台软件增强图形化界面,加入电子工作单机制,丰富报表功能,提高报警能力。电子配线架诞生之初,最主要的一个功能是为了帮助用户实现IT流程化,而做IT流程化就是以电子任务单的形式出现,即给用户一个指导性的跳线操作,从用户的管理维护来讲,形成一个很好的流程依赖于电子任务单,电子任务单从发送指令到完成、结束,整个系统有一个严格的记录和数据库的同步。

2. 以数据中心为背景,增强对数据中心的描述能力,融入容量管理、机柜管理、设备管理和机房管理;逐渐加强与其他管理系统的融合,比如增加网络管理的能力,对SNMP有很好的支持能力,以获得端到端的连接关系。

3. 重视现场和远程这两个方面的管理,一方面提高现场信息的辨识度,另一方面增加远程管理的能力。为了形成一个综合管理的平台,各厂商应在这个领域不断地努力。

链接

什么是智能布线系统?

结构化综合布线 篇4

我国的高等教育历来强调理论性、系统性,学时安排也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另外,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扩招使一些学校,特别是理工科学校面临的硬件设施不足和经费短缺方面的困难更加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被进一步削弱。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素质不高,动手能力不强。结构化综合布线课程在理工科专业中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在同类课程中以上问题最突出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建设虚拟实验室目的是运用现代教育和教学理论,结合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网络实践教学平台,解决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 基于VRML结构化综合布线虚拟实验室的设计

结构化综合布线虚拟实验室是以结构化布线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集理论教学、实验项目演示和虚拟实验训练一体的网络虚拟教学平台。按照结构化综合布线课程实验教学大纲的实验项目设置,建立一个使得实验者具有身临其境的现实感觉,通过网络随时随地的进行课程实验,提高实践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2.1 虚拟实验室设计与分析

虚拟实验室是针对结构化综合布线实验室进行虚拟建模,要求的虚拟环境完成结构化综合布线课程的相关实验,具有高仿真度、全交互、可视化、易访问等特点,结合VRML、3DS MAX、Photoshop和Javascript等开发工具[1,2,3],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访问,通过鼠标和键盘对实验设备模型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操作,完成实验项

目的演示和虚拟训练,使用户对虚拟实验教学内容有直观认识,达到远程虚拟实验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的实验清单如表1所示。

2.2 虚拟实验对象建模

根据以上结构化综合布线实践项目清单,实验环境和实验项目主题对象包括了实验室的实验展示台、网线、打线器、配线架、机柜和线槽等,建模要求的数量多,形状复杂,直接采用虚拟语言逐一编写模型代码非常繁琐,因此,本文采用3DMAX工具预先建立三维模型,在应用环境中对建模进行拍错调整,减小文件大小,以更好的匹配实际的实验场景模型[4,5]。其中,实验室环境模型主要是静态试题模型,如:门,窗,实验台,凳子等,可采用几何建模技术实现,通过VRML自身自带功能,如Scale,Inline等实现环境造型,且数据量小,方便网络传输应用。而其他实验器材工具模型的构建非常复杂度,需要借助三维建模软件建模,本文采用3DMAX软件完成,但是,采用3DMAX建模对不规则物体建模转换为VRML代码后,产生大量无效代码,影响浏览效果,需要对代码进行优化。

首先,VRML文件的数据量直接影响网络实时浏览,需要减少文件传输数据。三维模型中的重复建模造成VRML文件存在重复代码,通过重用代码来减小代码的数量;同时,适当降低数据精度,在可接受的浏览效果范围内,尽量多采用整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其次,提高渲染速度。多使用规则几何节点来建模,简化模型的复杂度;实验场景光照单一,相应使用单一光源;非关键部分使用贴图的形式。本虚拟实验室的模型如图1所示。

2.3 虚拟实验交互设计

VRML文件包括场景描述与动态交互处理,采用场景描述来构造实验虚拟场景,实验场景由各种实验器材或场景实物节点组成,它们之间通过消息来进行联系。动态交互处理通过VRML的节点和路由连接而成,节点产生事件,路由传播和处理事件[6,7]。虚拟实验项目操作过程即为事件的动态处理过程,VRML中定义了时间感应器、触发感应器、邻近感应器、可见感应器、平面感应器、球面感应器和圆柱感应器来对不同的动态变化进行检测,经过感应器检测动态交互引起的动态变化。

VRML的节点之间的事件处理只能达到简单虚拟动态变化效果,不能满足实验虚拟操作的细节要求,为了提高VRML事件之间的控制能力,扩展交互功能,采用Java编程为VRML浏览器提供相应的功能增强支持。通过VRML内部Script节点和外部编程接口与java连接,管理内部事件之间的变化和网络交互控制。将Java与VRML结合,能够很好地实现网络虚拟实验平台。使用VRML进行场景构造,内嵌用Java编写的程序设计实现对象的编程行为。这使VRML在网上创建充满真实感的三维虚拟世界,为用户提供一种自然的、身临其境的体验方式,包括交互性、动态效果、连续性及参与感。

3 结论

本文阐述了虚拟实验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发展意义,对结构化综合布线实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并研究了3D建模技术和虚拟现实编程语言等关键技术,结合结构化综合布线的实际问题,选用适当的三维建模工具和网上交互方式,以达到结构化综合布线实验的实践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何书前,桂占吉,高慧鸿.多用户网络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构建与研究[J].现代计算机,2009(2):17-19.

[2]吴金来.基于VRML的坦克火炮网络教学系统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3]严子翔.VRML虚拟现实网页语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邱进冬,杨志雄,顾新建.基于Web的虚拟现实的开发与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20(3):92-95.

[5]刘航,王积忠,王春水.虚拟校园三维仿真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2):2934-2936.

[6]尚慧萍,张丽娜.网络虚拟现实的网络架构和通信协议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24):4699-4702.

综合布线系统之实时布线系统 篇5

综合布线系统之实时布线系统

。随著布线基建不断扩建,管理也愈趋繁复。最使网络管理员感到棘手的问题,莫过於文档记录的更新。传统以来,布线文档一般以人手更新,偶有疏忽亦不足为奇,而且大大加重了网络管理的负担及成本,在讲求效率与成本效益的今天,此举并不化算。因此,简单、自动兼具智能特性的布线管理系统便应运而生。

Molex的实时布线系统 (Real Time Patching) 就是一种意念创新的智能布线管理方案,可提供全面的实时布线讯息,有助监管布线系统的移动、增加和改动,亦能自动完成网络勘测、数据库更新、故障追踪及文档编制工作。

系统配置十分简单,其内置「自学端口」具有自动识别功能,可加快系统设置。该系统还具备「无上限」的扩展效能,有利於本区或远程运作,亦可通过网络连接进行管理,支援多媒体连接,把铜缆、光纤、交连及同轴电缆等混种介质融会贯通,发挥最大效能。

实时布线的精蕴在於「软硬兼施」,以先进软件配合硬件运作,达致多元化效能,常见应用包括网络资源管理和规划、系统检测、网络定址更改、文档编制及改动勘测等。这类系统的兼容性和互动能力均极高,以Molex的系统为例,除了新安装部分外,企业可沿用现有的超五类布线系统,也不受制於原有设施的寿命和使用期限。

此外,这种布线技术有助实现中央化管理,让企业轻易掌握网络上每个端口的状况,准确审计网络设施的利用率、加强系统保护,甚至落实完善的灾难复原策略,确保业务运作无间。

透过智能运作,实时布线管理系统能将服务中断时间减至最低,降低资讯基建的整体持有成本。实时布线管理系统可舒缓系统管理压力,避免人为错误,准确审计网络设施的利用率,避免增加没必要的昂贵有源设备。网络管理人员毋须大费周章监测系统运作和编制相关文档,一切都可自动完成,让企业把宝贵的人力资源投放於更具价值的业务环节,藉以增进盈利。(学电脑)

毋庸置疑,智能布线是结构化布线必然的发展里程。尽管网络管理员已习惯以人手或电子表格更新布线纪录,但这些方法都不能即时查看网络连接状况。同样,尽管简单网络管理协定 (SNMP) 可供即时查看网络业务量,但只有通过智能布线系统,管理员才可全面掌握通讯基建内的物理互连情况。

结构化综合布线 篇6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方法改革;实训室;师资;课程

中图分类号:TN913-4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媒质系统,是数字化信息系统基础设施,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支持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但理论方面知识远多于而实践技能方面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发展不能很好的适应网络技术,由于对网络综合布线的实践能力充裕;且师资力量的实践技能相对薄弱,同时对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产生了影响;训练场和设备不足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目前在综合布线技术在职业学校网络教学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由于综合布线技术的网络是一種工程技术,它涉及到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是一个新的领域的跨学科,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内容多、技术复杂、不适合中职生实际接受水平;(2)学科性强,过分强调知识和系统性,理论分量重,难以激发学习兴趣;(3)教材体系不明,内容交叉,脱离实际。4、对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针对性差。关键的知识点没有放在突出的地位。就如何提高《网络综合布线》实践技能谈如下:

1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使学生充分了解各种网络工程、综合布线流程;(2)全面掌握网络布线工程的各种知识技能;(3)通过综合布线的设计和实践,加深对网络体系结构的理解;(4)熟练运用主程序的设计、施工、检验、验收和组织技能鉴定方法。(5)了解网络布线的最新技术和标准;(6)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寻找信息和自主学习的方法;(7)教学内容要突出课程技能课程的特征,我们应该进行布线工程案例教学和布线工程现场教学;(8)教学中应该保持更新使用最新布线标准;(9)课堂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增加直观效果,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大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的建设以满足硬件实训条件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对实践技能要求型较强的专业,实训室的建立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外,按照工程的实际要求和标准提高实践技能。使学生在网络综合布线的理论与实践更好的掌握。

3 教学方法上突出应用技能的培养

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把教学的内容用到实际工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目标,实施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建立过程中评价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项目教学,分层教学等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引入课堂,加强学生实践技能方面的培养。更新教学方法,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自身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充分调动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参与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4 合理安排课程的内容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是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布线施工方法技能,通过深刻的理解掌握综合布线规范,同时熟练运用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巧,熟知各环节的技术要素,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能综合运用网络知识,对网络传输设备的使用和配置,布线系统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有一个具体的认识。是一门以实践技术为主线的课程,注重的是应用的能力。做到理论紧密联系实践,突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进行教学上的创新,合理安排教材。

5 实训室建设实用方式

图1

(1)增加投入资金,建立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自发的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以供使用;(2)也可通过租赁的特殊方式,加大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力度。由于一些院校的资金短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可采取租赁的方式,进行对网络综合布线进行实际训练建设;(3)通过学校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建立一个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拓展训练基地外面。因为在学校的情况下资金短缺,合作模型比自身建设,租赁更经济实用,因为网络综合布线设备和技术更新很快,很专业的实训室一直紧跟市场的前沿技术,如重复建设将导致浪费金钱。为了加强在同一时间的合作训练室,我们应该促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发展,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学生。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保证培训设备的及时更新,与企业同步,企业引进校园,让项目引入课堂,提高教学实践。这样的“双元制”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和管理的企业可以降低成本,实现校企双赢。

6 提高综合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要求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拥有这样的能力的教师是单独的课堂经验是培养不出来的,鼓励教师假期到企业参与实践锻炼,虚心地向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学习。在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采取合理的手段提高教师技能。

(1)通过网络布线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强学校“双师型”的培养。每年轮流安排使用时间至少一个月接受训练后的网络企业的教师,新知识,新技术,新的趋势,了解业务,参与网络布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通过对企业网络教师的实践技能鉴定;(2)通过网络布线的技能比拼,促进“双师型学校文化”。校园网的综合竞争力和外部网络的综合竞争力的周期,提高了学生的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鼓励教师提高专业技能,鼓励教师按照标准和社会实践的要求,高技能要求的实现,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综合布线技巧和实践能力;(3)通过加强学校与网络企业合作,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网络教师培训的综合实践活动,创建“双师型”专业技术骨干,教师的实践经验的积累,为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培训指导水平的有效途径。鼓励教师参与网络布线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企业的直接管理,因为它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鼓励有效解决校企合作的问题,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是需要贴近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同时聘请技术专家,高级技师在企业网络中担任过中学实习指导教师,弥补了教师在学校网络布线的不足。

总之,综合布线技术的网络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校企合作,加强网络综合布线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网络布线急需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钟达夫.基于工学结合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06):1348-1349.

[2]刘钦涛.中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10(07)(下旬刊):74-75.

[3]张陈,肖楠,郭维城.应用技能竞赛反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404-406.

[4]苏永,元荣华.对中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改革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6).

结构化综合布线 篇7

2009年4~5月, 我刊针对测试在综合布线工程的必要性, 分别针对北京、沈阳、上海的系统集成商/机房工程公司、设计单位、最终用户进行了调查, 收到有效问卷212份, 其中系统集成商/机房工程公司占60%, 设计单位占29%, 最终用户11%, 如图1所示。

目前仅有58%的综合布线工程提交测试报告

在综合布线工程中, 我刊列举三个常见问题进行调查:其一, 目前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文档资料中, 是否提交测试报告?根据调查统计得出比例, 如图2所示。

只有54%按照规范要求每个信息点进行测试

其二, 目前在工程中综合布线系统测试, 常采用的测试方法是哪种?根据调查统计得出比例, 如图3所示。

36%合同中没有明确测试要求成为不进行测试的主要原因

其三, 在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时, 不进行测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调查统计得出比例, 如图4所示。

针对以上数据统计, 我刊组织了本期话题综合布线之“五星对话”——测试在综合布线工程的必要性, 特邀:国家标准方的代表——综合布线国家标准GB 50311/50312主要编写人张宜;综合布线资深集成商代表——北京华埠特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元;用户方代表——业主顾问徐晋平;布线产品厂商代表——美国康普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吴健;在线测试厂商代表——美国福禄克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蔡昌信。

张宜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综合布线工作组组长。负责综合布线工程设计与工程验收标准修订工作, 其中参与的《亚运会通信工程》获国家设计金奖。在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与编写工作中参与了主要起草、参编和审核工作, 并获得建设部颁发的奖励。主要起草的标准有:《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11-2007) 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50312-2007) 等。

国家标准中很重视布线工程的检测

“从国家的规范来看, 都有很具体、很明确的测试方法、内容要求、测试时间段, 直至对测试仪表的精度也都有相应的明确规定。如果大家都按照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来做, 应该是完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与投入正常运行的。”

”首先从国家标准来看, 国标中对布线工程的检测工作是十分重视的, 首先GB 50312中提出检测及测试记录文档是工程竣工文档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工程验收能否通过的一个重要依据。其次布线工程检测包括哪些测试内容, 从规范要求提出两种需要实施的检测, 一类是施工前的检查抽测, 为了防止厂商提供给工程现场的到货产品和合同中签订提供的产品在等级、质量、外观上发现不一致的现象。施工前对产品抽测可以有效地避免施工中出现返工现象, 而造成人力与器件的浪费。因此国标提出:对电缆部分要进行抽测, 抽测比例是在批量到货的电缆中任意抽测三盘, 截出90m电缆, 并安装接插件, 组成链路或信道的连接方式进行现场测试。而对光纤部分, 首先检测外包装, 光纤包装盒如有损坏, 对光纤要求抽测。

第二类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测试, 国标中对验收测试也提出了明确的几点要求:

(1) 首先是100%的检测, 每个信息点都要检测, 并给用户提交不可修改测试文档。

(2) 在国标中提出了工程是否合格的评判标准:每一个点所有的指标都要进行测试, 其中被测的信息点有一项的指标不合格率超过1%, 则判为工程不合格。

(3) 除了对布线的电气性能进行检测以外, 对标签、标识也要求10%抽检, 抽检的结果应符合标准的要求。

(4) 同时, 对管理软件与电子配线系统要求按专项工程检测并通过。

上述规定都是判断工程是否合格的依据。所以从国家的规范来看都有很具体、很明确的测试方法、内容要求、测试时间段, 直至对测试仪表的精度也都有相应的明确规定。如果大家都按照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来做, 应该是完全能够保证工程质量与投入正常运行的。

造成目前布线工程不进行检测的原因, 我认为有几点:一是市场中大家不了解测试的重要性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二是用户在合同里没有明确要求应该测试的内容与资金的投入;三是有些集成商不了解, 因此不进行测试, 而另一些集成商了解, 但为了省人工费而只做了简单线路通断与接线图的测试;四是在国家标准宣贯中, 大家往往侧重于设计, 而忽略了验收与工程检测。

郭晓元

北京华埠特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近16年, 积累了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承包工程管理的丰富经验, 目前担任北京市评标专家、中国自动化协会智能建筑与楼宇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专家及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

管理不规范, 无法有效控制工程质量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 作为用户方, 对智能建筑工程要求越来越规范和详细, 要求工程商提供工程全过程资料, 对于综合布线工程验收通常会提出逐点测试的要求。”

从系统集成商角度来看, 关于综合布线工程仅有58%进行测试, 我觉得这个数据有点偏低, 根据多年做综合布线工程的经验来看, 我个人认为这个数据应该能达到70%左右, 对于工程商来讲, 大多数综合布线工程都还是需要测试的。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快速发展, 作为用户方, 对智能建筑工程要求越来越规范和详细, 要求工程商提供工程全过程资料, 对于综合布线工程验收通常会提出逐点测试的要求。

而对于目前工程中依然存在不测试的主要原因, 有如下几点:

(1) 施工队伍质量参差不齐, 管理不规范, 甚至很多项目是直接承包给施工队, 在质量上没有有效的控制体系;

(2) 监理公司在近年, 特别是2006年以后由于工程监理费用不足, 也造成了对施工单位工程管理的监管不到位;

(3) 目前在大量重点工程中推行的总承包制, 由于工程管理机制也会降低验收要求;

(4) 最终用户近年来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质保要求越来越少了, 取得厂家的质保, 测试是个不可或缺的步骤;

(5) 从施工单位工程施工来说, 在综合布线工程中首先保证的是通断测试, 目前这已成为综合布线工程最基本的测试环节, 对于目前市场上测试仪测试报告太复杂, 也为点数多的大项目 (特别是万点工程) 带来了一定麻烦, 特别是如果用户要求提交书面测试报告, 文档提交会带来巨大困难, 因此希望能够有简化便捷的测试报告, 这将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便利。

其实, 随着中国智能建筑行业越来越规范化的建设, 综合布线的测试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重视,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综合布线系统在整个建筑的弱电系统投资比例的不断增加, 对于布线工程的验收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吴健

美国康普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大中国区技术总监, 多年从事布线系统和网络系统的设计、管理和维护, 参与多个国家大型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现担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副组长, 参与编著有《网络维护与故障诊断实验教程》、《光纤通信技术》等著作。

用测试的结果说明一切

“产品的测试报告并不能代表工程的验收测试, 因为在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前、后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问题。今天我们讨论综合布线工程测试的问题, 作为综合布线产品厂家我们认为用户还是起最主导的作用, 因为用户是布线系统最终的使用者。”

目前整个行业对于综合布线的认识不是太深, 觉得综合布线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门槛不高、用谁的产品都一样。但是, 从工程实际来说, 确实是不一样的, 综合布线系统并不像我们常用的其他产品能直观的判断出好与坏, 它是看不到的, 因此只有通过测试才能判断系统质量的好坏。

但是从目前工程现状来看, 提供好的产品厂商和提供劣质的产品厂商往往并没有站在同一的起跑线上, 原因就在于没有规范标准的测试。从这个角度来讲, 好品质的厂商是希望能够进行测试, 这样可以体现出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研发的实力。对于一些劣质产品的厂商, 往往会规避测试这个问题, 这也是市场上实际存在的一个现象。

以康普举例来说, 从性能认证来看, 我们不论在前面的交流还是招投标, 都会承诺提供我们产品质检方面的第三方测试报告, 这只是证明我们产品性能如何, 但是, 产品的测试报告并不能代表工程的验收测试, 因为在综合布线工程的施工前、后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大量的问题, 当用户需要布线厂家提供质保时, 就需要用户提供工程的材料, 这个材料除了布线的产品清单、网络图标, 还有必须要提供的就是工程测试报告, 厂家只有看到测试报告才会为用户提供质保证书。

所以从产品厂家的角度来说, 不存在不测试的问题, 换句话讲, 如果用户要是用康普产品的话, 而且用户对布线系统性能有追求的话, 作为康普只有通过实际的性能测试来给予答复。康普在布线领域要求是100%的测试, 除非用户不需要质保, 那样我们也是看不到测试结果。所以我们会在产品销售前期与进货之后都会对测试下些功夫。

徐晋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智能建筑技术培训办公室高级工程师及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智能设计分会建筑智能化技术专家, 多年从事智能建筑工程用户顾问专家, 深知用户心理及需求。近期主要从事无锡医疗中心、宁夏政府大楼、宁夏银行总行办公大楼、北京居然大厦等项目的咨询顾问。

提升自身认识, 明确测试的重要性

“目前用户大致可分为如下两种类型:一是用户本身就没认识到测试是对自身利益的有效保证, 因此对测试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用户不了解综合布线有这么重要, 更不了解综合布线验收所要求100%的测试。”

从最终用户这个角度来看, 关于仅有58%的综合布线工程提交测试报告这个数据来看, 还是比较现实和客观的。

目前在大量智能建筑工程中挂靠的企业太多, 在近几年的工程项目中这种现象越来越多, 使得工程规范得不到有效的管理。相信随着用户对挂靠现象的不断认识, 也会在工程中慢慢杜绝这种现象存在, 从而提高工程的规范化管理, 同样测试也会越来越被用户所重视。

所以综合布线系统测试的问题, 很大比重在于用户本身的重视程度。根据现在工程现状, 用户大致可分为如下两种类型:一是用户本身就没认识到测试是对自身利益的有效保证, 因此对测试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用户不了解综合布线有这么重要, 更不了解综合布线验收所要求100%的测试。

虽然目前综合布线在整体弱电系统的投资比重持续增多, 但综合布线的重要性却在用户心中不断降低。用户已经将关注度和重视度转移到其他弱电系统, 从而忽略了作为重要基础平台建设的综合布线系统。

同时也鉴于目前测试仪厂家的宣传资料过于技术化, 不够通俗易懂, 有时不能令用户很快明白测试的目的和方法, 反而没有起到培育市场的作用。因此对于测试厂家也好, 综合布线厂家也好, 应将技术文章做到通俗易懂、简单明了。详细而明确的为用户讲解综合布线系统的重要, 如何保障一个高效可靠的布线系统, 而综合布线不进行测试会带来怎样的危害, 只有普遍提升了用户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认识, 才会越来越提升对综合布线系统性能的要求。

蔡昌信

美国福禄克公司销售总监, 在网络监测领域里, 已有十多年的方案和市场经验, 曾在欧、美、亚洲等多个国家对用户和福禄克网络的合作伙伴提供方案的设计、培训、演讲。在美国福禄克网络华盛顿产品部任职时, 负责网络监测产品的产品规划和市场推动事务。2002年调派到中国发展福禄克网络业务。

进行线缆认证, 保障业主、线缆制造商和布线系统安装商的权益

“我们希望用户了解综合布线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测试对于保证业主权益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测试厂家的FLUKE不但大量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 而且积极参与标准的宣贯活动。目的是就是希望通过标准, 让大家重视测试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的长治久安的必要性。”

用户对于综合布线的测试重视程度不够, 其实是伤及到自身的长远权益, 对布线系统进行测试认证至少有六大好处: (1) 认证费用远远低于维修费用, 尤其是针对高等级的数据中心, 断网或不稳定是完全无法被接受的。 (2) 产品保修的时限和范围是有限的, 线缆只是半成品, 要靠施工才能变成成品, 产品保修无法保证由于施工水平带来的质量问题。 (3) 认证和再认证为业主网络升级提供理论依据, 当新的网络标准出来时, 只需对现有网络进行再验证就知道是否需要升级新的线缆。 (4) 不经验证的布线系统其实就是企业的不良资产。 (5) 进行验证可以减少浪费, 最大化地利用现有的线缆, 将线缆的性能发挥至最大。 (6) 进行验证还可以帮助业主识别线缆质量, 免受山寨产品之困扰。

认证的依据是国家标准, 在这方面, 我们是有“法”可依, 在2007年发布的GB50312就是综合布线领域认证测试的强制标准, 新出台的数据中心国家标准GB50174在涉及到布线时直接引用了GB50312, 只要依据国标进行认证测试, 综合布线系统的质量就有了充分的保障。

进行验证有这么大的好处, 但没有被业主所广泛重视, 实在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使业主的权益无法得到保证, 造成一些优良的线缆品质被劣质的安装所连累, 有实力的布线系统安装商也无法证明自身的价值, 陷入到价格战的苦海之中, 对整个布线系统价值链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希望优秀的线缆厂商、有实力的布线系统安装商和弱电领域的意见领袖们积极倡导, 像关注建筑质量一样关心综合布线的质量, 从而既保障了业主的利益, 又可以证实自身的能力

我们希望用户了解综合布线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测试对于保证业主权益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布线系统测试领先厂家的FLUKE不但大量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 而且积极参与标准的宣贯活动。目的是就是希望通过标准, 让大家重视测试的必要性。这不仅仅是出于市场的商业行为, 也是希望通过测试这样的手段, 来保证用户的信息化建设的安全可靠, 从而确保用户在综合布线系统的投资回报率。

综合布线系统浅析 篇8

1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能够支持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电信布线系统。系统能够支持语音、图形、图像、数据多媒体、安全监控、传感等各种信息的传输,支持非屏蔽双绞线、光纤、屏蔽双绞线、同轴电缆等各种传输载体,支持多用户多类型产品的应用,支持高速网络的应用。该系统的对象是建筑物或楼宇内的传输网络,以使语音和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并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连接。布线系统由许多部件组成,主要有传输介质、线路管理硬件、连接器、适配器、传输电子线路、电气保护设施等,并由这些部件来构造各种子系统。

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2.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

工作区的每一个信息插座均应支持电话机、数据终端、计算机、数据终端、电视机监视器等终端设备的设置和安装。工作区的双绞线跳线为软线材料,即双绞线的芯线为多股细铜丝。设计时要考虑如下要点:

1)信息点数量

用户要求明确,信息点数量主要根据用户的具体的需求来确定;用户需求不明确,可根据使用空间来估算信息插座的数量。信息插座分为基本型和增强型,基本型是按实际使用面积每5~l0m设置1对信息点(1个语音信息点+1个数据信息点);增强型是每5~10m2安装2对信息点。

2)信息插座安装方式

地面安装时,接线盒应采用弹簧门结构,防尘、防水和抗压,一般只是在酒店大堂、机场候机厅等要求较高的场所使用;墙面安装时,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以上;安装在桌面,应密切配合家具的安装位置。

3)信息插座附近配有强电插座,间距宜为300mm。

4)信息插座与终端设备的距离应小于5ITI。(即双绞跳线长度小于5m)

2.2 水平子系统的设计

水平子系统总是在一个楼层上,一端接在信息插座上,另一端接在管理间管理配线架上,它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在施工完成后不易变更。设计时要考虑如下要点:

1)根据工程提出近期和远期的终端设备要求,终端将来可能产生移动、修改和重新安排的详细情况,作一次性建设与分期建设的方案比较。

2)确定线路的类型

现阶段对普通用户宜采用超五类双绞线(最大传输1000Mbps)及接插件,更高类别器件和材料不宜采用,因为大多数用户十年内桌面网络速度需求不会达到千兆。

3)确定线缆的走向

根据建筑物的物理位置和施工难易度来确立,尽量采用通过天花板吊顶内线槽、转接至金属电线管和信息点接线盒的布线方式,或直接通过金属电线管接至信息点接线盒的方式。

4)线缆的长度。

最长长度小于90m,超过这个长度时,可采用设置二级配线架或设置2个楼层管理间的办法来解决。

5)在水平布线通道内,强弱电线槽平行时,距离宜大于500mm。强弱电线线管交叉时,应呈90度跨过。

6)布线方式,一股可采用如下3种类型:直接埋管方式。日前使用较多的镀锌

管和阻燃高强度PVC管。1~2根双绞线穿15~20线管;3~4根双绞线穿20~25线管;8根以上双绞线最好走线槽;先走线槽,再走支管方式:线槽由金属材料制戍,线槽尽量安装在走廊的吊顶内。此方法布线的平均距离短且便于维护,适用于楼层信息点较多情况,建议线槽电线容量为30%(200*100mm线槽放置200根左右双绞线);地面线槽方式:适用于开间或需要安装隔断的场合,应根据办公家具布置图进行设计。

2.3 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

垂直主干线缆和水平系统线缆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楼层管理间的跳线来实

现。管理子系统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交接现场的结构取决系统的规模和选用的硬件。设计时要考虑如下要点:

1)配线架的配线对数可由管理的信息点数决定。

2)管理问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配线架和网络设备。

3)有交换机的地方要配有专用稳压电源。

4)管理间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5)许多大楼在设计时都考虑在每一楼层都设立一个管理间,用来管理该层的信息点。一般每一个管理问管理信息点200个左右。如果信息点少时,可与其他楼层共用管理间来管理该子系统。

2.4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整个大楼信息交通枢纽,提供了位于不同楼层设备间和管理间的多条连接路径。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是一个星状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如下要点:

1)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语音主干一般选择大对数电缆。数据主干一般采用多模光纤。(一般选择6芯多模光纤+2根六类双绞线备份,按48个数据点2G光纤进行配备)

2)确定从楼层到设备间的干线路由。选择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一般采用电缆孔方法(当管理间上下都对齐时)和电缆井方法(电缆井方法常用于干线道)。

3)选定干线电缆的长度。垂直干子系统宜在90m范围内,以提高传输速率。

4)确定敷设附加横向电缆时的支撑结构。

5)确定每层楼的防雷电的设施。

6)确定整栋楼的干线要求。

3 综合布线工程实例

我院校园网络的拓扑结构为多级物理星型拓扑结构,以交换式千兆以太网作为校园网的主干,按100M交换式子网方式接入。采用的介质是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相结合,光纤布线采用直埋式方式。主干至桌面的传输介质均采用超五类双绞线,便于以后升级至千兆。下面针对我院综合楼布线工程的设计方案作简要介绍。

3.1 方案设计

由于大楼的规模较大,楼层较多,按照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标准,将布线系统分为六个子系统。整个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为模块化的星型拓扑结构,采用先进的网络布线技术及PDS布线系统标准进行设计和实施。由于办公楼对网络速率和数据安全性不做特别要求,故垂直主干部分采用的是25对大对电缆,

水平子系统采用超五类4对8芯UTP电缆。主干垂直桥架采用200*100电缆桥架,水平走线采用100*50轻型电缆桥架。主配线架、主交换机等有源设备放置在二楼设备间内,每层楼的配线架、交换机放置在每层楼的管理间。为保证大楼的美观,信息插座统一选用标准的八芯模块式插座,所有插座处安装86*86底座,用嵌入方式安装在墙内,位置距地面30厘米。办公大楼采用1000-LX以太网标准,通过基于1300nm单模光纤与学院网络中心相连,能满足高速网络应用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3.2 方案评价

该布线系统己经投入使用,运行正常。对学院综合楼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具有如下特点:

1)结构清晰,便于管理维护采用标准化的统一材料、统一设计、统一布线、统一安装施工,避免了传统布线中布线混乱、难以管理、布线成本高等缺点。

2)灵活开放该方案采用标准化设计,各子系统间互不干扰,扩充方便,通过跳线即可改变网络的拓扑结构并可以方便地增加或减少工作站点,工作站的移动

不会影响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3)满足网络发展的需要整个布线系统均采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传输速率可达到100Mbps以上,在相当长时间内能有效地满足技术发展的需要,当网络升级时无需重新布线,而只要更换网络设备即可,避免了投资的浪费,真正做到一次投入,长期享用。

4 综合布线的发展趋势

这两年,数据中心是一个非常热的领域,结合其中又有许多新的热点,比如,云计算,服务器虚拟化。在网络方面,网络虚拟化,硬件平台的统一化也是很热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的提出,均是要打破物理界限的限制,把我们的物理硬件资源虚拟成为一个资源池或云,打破各个独立的限制,将其变成一个融合在一起的虚拟的服务提供者。网络虚拟化,将一套物理的网络平台,虚拟成为多套逻辑的网络平台,各自独立的逻辑网络平台分别承载不同应用系统的传输。硬件平台的统一化,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系统,采用了IP终端,简便了用户的监控和管理。在Internet的应用层、网络层,虚拟化的概念已经是非常广泛的深入心,并且大量开始采用。作为物理层的布线网络系统,其管理上潜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其实这也是虚拟化模式对于管理的高要求性。因为应用层、网络层已经打破了物理的界限,那么通过物理层上智能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将作为网络层管理系统的延伸,将各个具体物理设备的具体物理位置,以及虚拟的IP网络设备的物理位置,均能准确地反映到管理人员的管理界面上,将极大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能。

摘要:综合布线系统是一套用于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为计算机、通信设施预先设置的信息传输通道,它既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接。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1]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R].GB503ll-2007.

[2]姚强.智能建筑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3]黎连业.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Ml.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肯志涛.计算机网络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方案的设计团[J].计算机工程,2000(1):70-72.

[5]徐新春.结构化布线系统的设计[J].新获石油学院学报,2000(1):65-68.

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思 篇9

宾馆信息点的数量相对其他工程而言较少, 而且信息点不是按工作区面积而是按套房等级来设定的。另外宾馆布线系统的电话和数据是按照各自的配线网络分开设置的, 电话不一定纳入综合布线系统, 因为宾馆一般都会建设自己的程控交换机系统, 电话信息点可以直接通过电话线与交换机互联。但是上网的数据端口则按综合布线系统来设计, 形成两个分开独立的配线系统。《宾馆综合布线系统构思》将全面为您解读。

工业建筑布线系统应满足通用生产要求的能源供应和作业环境的控制及管理, 应提供生产组织、办公管理所需的信息通信的基础条件, 是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技术的根本。综合布线作为信息传输的基础, 是工业信息化的基本脉络, 血液通畅才能保证工业信息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综合布线技术在工业领域的使用给工业生产技术带来了大升级。工业综合布线有其自己的特点, 如何正确在工业领域进行综合布线, 该如何选择正确的布线方案?《工业建筑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思》将为您解答。

医院智能化、信息化的进程不断深入, 实际建设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建设者往往非常关注于医院建设时能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一步到位”, 因此在建设时期望过高, 而在实际规划时, 由于资金等种种条件限制力不从心, 所以不得不减少在某些系统上的投入, 网络和布线系统相比起来往往容易被忽视。综合布线系统的重要性, 以及其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密切关系, 这些也应该作为医院建设思考的出发点。《医院综合布线系统构思》、《医院综合布线系统案例分析》、《数字化医院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解读》三篇文章将探讨、解析目前综合布线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情况。

商用办公智能建筑的发展, 在网络方面不仅是对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业务, 办公楼宇对网络综合接入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而传统的楼宇布线方案不能很好地满足高层办公建筑对于综合接入网络的需求。同时采用传统的网络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有源设备 (如交换机等) , 造成楼层分布有源节点过多, 而这些有源节点多数是放置在多灰尘、散热条件差的弱电井或楼层配线间, 极容易出现死机、过热等故障, 造成维护和管理成本比较高;接入交换机的网管功能也简单, 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也比较差。《新型高层办公建筑FTTO+LAN布线解决方案》将为您剖析这些问题。

医院综合布线系统构思 篇10

医院在建设初期就要考虑好未来的发展和使用, 预留足够的通道和空间, 方便扩容。特别是医院的隔离区域, 如果后期再增加穿墙走线孔会非常麻烦。例如传染病隔离区作为一个负压区, 要控制内部的病毒不轻易地传播到其他区域。除了空调系统、门窗等环境的密封设置外, 布线系统的走线通道也要保持密封, 不要成了病毒传播的后门。隔离区的跳线和模块可以用特殊颜色来区别, 不仅仅是防止用户轻易挪到别的区域使用, 而带走病菌, 也可以在线缆和模块淘汰废弃时和普通物品区别开来, 进行特殊回收处理。我们光通过颜色和标识来提醒用户是不够的, Molex最新开发的一款带锁跳线, 在普通跳线上增加了塑料锁扣, IT人员可以方便地通过专有钥匙把带锁跳线固定在普通模块面板上, 阻止非授权人员去插拔, 造成网络中断或线缆损坏。同时这款跳线也可应用于网络打印机连接线、公共网络区域等跳线损耗比较大的区域。为了保持网络系统的密闭性, 还可以采用更高端的工业连接模块和跳线, 对于屏蔽、防尘、防水, 提供了更强劲的保护。

现代化的医院包含许多系统, 如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学影像系统、放射信息系统、远程医疗系统等。这些系统要求网络平台高度可靠, 稳定运行, 快速响应。因此这里将医院信息网络传输平台总结为:高复杂、高性能、高可靠和高管理。由此我们建议规划外网、内网、语音和数据影像 (建议采用光纤到桌面系统) 四个系统。通过它们来支持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医疗影像PACS系统以及远程网络、语音通信等系统的应用。

医院内的设备密集, 物流量大, 发生灾害时, 人员的自救能力差, 医院系统必须稳定可靠, 具有容错及抗灾性能。从主干到各套分支系统, 无论光纤还是铜缆都应该采用低烟无卤线缆, 有效地降低灾害的破坏性。大楼主干建议采用两套互为冗余的万兆光缆布线系统, 两套系统的物理距离尽量拉开。

数据外网部分, 用来实现外界网络连接, 实现信息交流, 建议使用6类非屏蔽链路配合无线网络即可。数据内网部分, 实现医院办公自动化、日常管理、医务管理等, 也可使用6类非屏蔽链路满足需求。但在一些特殊区域, 如放射科、手术区或大量医疗电子设备区域, 如心脏起搏器等, 建议采用增强型6类屏蔽链路或光纤链路, 可以有效消除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的影响。语音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通信, 还可作为数据网的备份, 以支持数字电话、网络电话等新功能。所以在建设之初, 可以采用数据内网的设计思路。这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数字影像网, 可以实现医院系统的数字影像传播、共享、教学、远程医疗服务等功能。通过这项技术, 可以充分利用医疗资源, 有效降低医疗成本。考虑到技术的发展, 建议设计之初采用光纤到桌面的解决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的物理拓扑结构为分层星型拓扑结构, 各分支子系统相互独立, 每个分支子系统的改动都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支持多种网络结构。根据每家医院的具体情况形成有针对性、有个性的解决方案。在这些解决方案中, 应同时兼顾现在和未来的医院应用需求, 不能为了眼前的便利, 而造成将来不断修补、扩充的混乱局面。

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 需要网络维护部门做大量的日常维护工作, 面对如此复杂的系统, 如何让维护部门更轻松有效地完成日常工作?Molex推出了第二代的智能布线管理系统——MIIM, 与传统的管理系统不同, MIIM首次实现了物理层链路的完整管理。从机房的交换机设备一直到用户端的网络设备, 整个完整的信道上, 任何一段出现中断, 系统都会自动发出警报, 通知到管理员, 快速定位故障点。不需要高超的网络技能, IT人员就可以通过MIIM系统对物理层接入或断开的报警, 快速发现并定位非法的网络设备接入, 有效地防范黑客入侵。链路的连接情况、网络设备的利用率、资产清单等信息, 也可以随时打印出来, 方便日常管理。即使IT人员出差在外, 也可以方便地通过Web页面快速访问, 远程管理MIIM系统。

在医院的布线标准方面, TIA下属的TR42.1小组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发展, 于2009年8月提交了关于医疗行业综合布线标准的草案。此草案早在2003年就开始研究, 几乎与TIA 568C同时开始, 但是为了避免重复定义, 此草案的提交推迟到ANSI/TIA-568C发布之后。此标准发布之后将成为TIA综合布线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是对TIA568标准系列的补充和细化。制定该草案的人员来自设计/施工、医疗用户、布线产品生产和医疗信息系统等多个方面。所以该草案的制订充分考虑了医疗行业的信息技术标准, 比如HITSP中的指导架构等实际的使用情况以及产品的特点和将来的发展。按照计划, 此草案于2010年2月份通过投票并正式发布成为ANSI/TIA-1179标准 (医疗行业通信布线标准) , 这也是将来北美医疗行业综合布线设计的指导和原则。目前在我国国内还没有相类似的标准, 因此了解这个标准将对国内医院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该标准草案规定了通信系统的需求, 基础设施, 医疗设施, 包括电缆类型、拓扑和距离的要求、空间的要求以及医疗保健设施的布线设计及安装要求, 其目的是支持广泛的应用范围。还包括其他楼宇自动化系统、护士呼叫、安全、门诊追踪、药品库存、临床和非临床系统等多个方面。在通体系统架构方面, 与TIA 568C相比, 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 此草案做了更深入的细化。下面我们就对其与TIA 568C不同的部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因为标准还没有最终发布, 可能草案会与最终版本有所区别。

草案中的系统结构直接引用了TIA 568C.1中的规定。医疗设施不同于商业楼宇, 因为它们提供的是关系到人的生活和安全的基本服务。通信服务的中断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特别是急救中心。所以在EF (Entrance Facility) 部分, 草案规定了线路的冗余和备份, 特别是急救中心需要有多个电信接入点并且路径不能相同。同样关于楼层配线间, 草案规定楼层配线/设备间至少要大于12m2, 并且主配线间通往急救和重症监护区楼层设备间的骨干链路必须有两条以上的路径。关于水平和骨干链路布线部分, 草案采用了TIA568C的相关规定, 但是更推荐采用更高带宽的设计以尽可能减少将来的改造。

相比TIA 568C标准, 整个草案变化最大的地方在于其对工作区的细化。首先将工作区房间或者区域的布线密度定义成三个级别——高、中、低, 推荐低密度为2~6个信息点, 推荐中等密度为6~14个信息点, 推荐高密度为大于14个信息点。但是如果考虑到新的业务和应用, 尽量减少升级的需要, 信息点的数量应该在推荐数量范围的中间点以上。比如对于低密度区域, 草案更推荐在4~6个信息点。

该草案还推荐将各种应用的布线 (如网络、电话) 统一采用同一种线缆和模块, 以便将来改动比较方便。另外一些医疗设备对带宽会有所要求, 所以在设计和建设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到。最后该草案对施工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注意传染隔离区域的设计和施工, 因为将来的任何改动都会非常麻烦并耗时, 而且禁止重复使用感染隔离区的布线材料。部分地区布线材料会受到高磁、高辐射、高温等不利影响, 设计和施工时需要注意。通过采用一些特殊颜色的电缆区别不同区域的应用, 方便管理。

墙面看不见线路的综合布线设计 篇11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人们对现代建筑的观念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智能大楼的出现为传统的建筑注入了全新的概念,并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方向,而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大楼智能化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关键词:线路综合布线设计

0引言

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土建配合方面看,建筑设计部门对此技术了解不够,重视也不够。这就造成本应预留的空间和应预留的管道在土建施工时难以到位,甚至在砌体和装修阶段还没到位,这将造成布线施工难度的增加和施工时常要破坏建筑结构和影响美观等结果。从布线设计的水平和质量来看,目前从事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的单位主要是建筑弱电设计部门和计算机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建筑弱电设计部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不甚了解,造成布线系统设计不合理。而计算机公司对土建专业和通信及自动控制等弱电专业不够了解且又多从推销产品的角度来考虑设计,造成布线设计不能令人满意。本项目施工工具包括,线缆测试仪,单对打线器——主要用于主干线缆与配线架和压线模块的压接,亦为最基本工具之一。安装消耗品为施工辅材,包括扎带,胶带,油笔等。本系统分为五大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ER),垂直主干子系统(BE),水平布线子系统(HE),电信间子系统(TC)以及工作区子系统(WA)。

1线系统解决方案

①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关于工作区子系统信息插座安装位置确定,对于办公楼环境而言,绝大多数的办公空间是大开间,少部分是有四壁的小房间。对这两种形式下的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般而言,小房间不需要分隔板,信息插座只需安装于墙上:按每10平方米1个双孔。对于大开间而言,要使用分隔板将大开间分成若干个小工作区,对信息插座的选用、安装方法、安装位置就受分隔板使用的影响,因为分隔板可能会时常移动。对于分隔板的使用,信息插座安装可有三种形式,下面来说明这三种形式的安装方法:a信息插座安装于地面上。要求安装于地面的金属底盒应当是密封的、防水、防尘并可带有升降的功能。此方法对于设计安装造价较高。并且由于事先无法预知工作人员的办公位置,也不知分隔板的确切位置,因此灵活性不是很好。b信息插座安装于分隔板上。此方法适于分隔板位置确定以后,安装造价较为便宜。c集合点的做法。此方法在分隔板位置未确定情况下,可沿大开间四周的墙面每隔一定距离均匀地安装埋入式跳线架,待具体装修时再做至桌面或墙面。此方法比前两种方式,无论在造价、移动分隔板的方便性、整洁度、安装和维护造价上都是很好的。RJ45埋入式信息插座与其旁边电源插座应保持20cm的距离,信息插座和电源插座的低边沿线距地板水平面30cm。②水平区的设计,水平布线子系统是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该系统是从各个子配线间出发连向各个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水平线缆路由设计:走廊的吊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进入房间时,从线槽引出金属管以埋入方式由墙壁而下到各个信息点。③干线区的设计,垂直路由设计:竖井中应立有金属线槽,且每隔两米焊一根粗钢筋,以安装和固定垂直的电缆。竖井中的线槽应和各层间有金属线槽连通。④主配线间的设计,设备子系统(主配线间)由设备间中的电缆、连接器和相关支撑硬件组成,它把公共系统设备的各种不同设备互连起来。该子系统将中继线交叉连接处和布线交叉处与公共系统设备(如PBX)连接起来。

2管方案

①水平线子系统的布线方案,水平线子系统完成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有两种走线方式。a墙上型信息出口,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托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综合布线系统部布线系统是星型连接的,线缆量较大,所以线槽容量的计算很重要。按照标准的线槽设计方法,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线槽的容量,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线槽的材料为冷轧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烤漆等。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如。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分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先将线缆盘在吊顶内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出口。b地面型信息出口,采用地面线槽走线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开间的办公间,有大量地面型信息出口的情况。建议先在地面垫层中预埋金属线槽。主线槽从弱电井引出,沿走廊引向各方向,到达设有信息点的各房间时,再用支线槽引向房间内的各信息点出线口。强电线路可以与弱电线路平行配置,但需分隔于不同的线槽中。这样可以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语音、不间断电源、照明电源出口的集成面板。真正地做到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下,实现办公室自动化。由于地面垫层中可能会有消防等其他系统的线路,所以必须由建筑设计单位,根据管线设计人员提出的要求,综合各系统的实际情况,完成地面线槽路由部分的设计。线槽容量的计算也应根据水平线的外径来确定,即:线槽的横截面积=水平线截面积之和×3。地面线槽也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②垂直走线设计,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缆的通道。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大对数电缆通过的长方形地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还应安装电缆爬架。爬架的横档上开一排小孔,大对数电缆用紧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如果附近有电梯等大型电磁干扰源,则应使用封闭的金属线槽为垂直干缆提供屏蔽保护。预留的电缆井的大小,按标准的算法,应至少是要通过的电缆的外径之和的3倍。此外,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③设备电源管线方案,接线间的AC电源需求与接线间内安装的设备数量有关。首先,在配线间内应至少留有二个为本系统专用的,符合一般办公室照明要求的220V电压,电流10A单相三极电源插座。根据接线间内放置设备的供电需求,还需配有另外的带4个AC双排插座的20A专用线路。此线路不应与其他大型设备并联,并且最好先连接到UPS,以确保对设备的供电及电源的质量。

3总结

综合布线现状及展望 篇12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标准化的语音、数据、图像、监控设备, 各线综合配置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 统一布线设计、安装施工和集中管理维护。综合布线系统以无屏蔽双绞线和光缆为传输媒介, 采用分层星型结构, 传送速率高。还具有布线标准化、接线灵活性、设备兼容性、模块化信息插座、能与其它拓扑结构连接及扩充设备, 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由6个子系统组成, 包括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综合布线六个子系统的构成 (见图1) 。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是一个可以独立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 该子系统包括水平配线系统的信息插座、连接信息插座和终端设备的跳线以及适配器。工作区的服务面积一般可按5~10平方米估算, 工作区内信息点的数量根据相应的设计等级要求设置。

水平区子系统

水平区子系统应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 楼层分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水平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一般情况, 水平电缆应采用4对双绞线电缆。在水平子系统有高速率应用的场合, 应采用光缆, 即光纤到桌面。水平子系统根据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 应在二级交接间、交接间或设备间的配线设备上进行连接, 以构成电话、数据、电视系统和监视系统, 并方便地进行管理。水平子系统的电缆长度应小于90米, 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间子系统设置在楼层分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间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 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中。管理间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交接场的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 才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点, 应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插入条来标出各个端接场。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分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在确定垂直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 必须确定电缆中话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对于基本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2对, 对于增强型每个工作区可选定3对双绞线, 对于综合型每个工作区可在基本型或增强型的基础上增设光缆系统。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 而且需要把语音电缆连至设备间, 把数据电缆连至计算机机房, 则应在设计中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语音和数据的需要。当必要时, 也可以采用光缆系统予以满足。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进线设备, 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应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设备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位置及大小应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监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 其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 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应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 管道内敷设的铜缆或光缆应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此外安装时至少应预留1〜2个备用管孔, 以供扩充之用。建筑群子系统采用直埋沟内敷设时, 如果在同一个沟内埋入了其他的图像、监控电缆, 子系统之间应采用金属板隔开, 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综合布线智能技术

智能布线系统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 从硬件角度来说主要分为端口检测技术和链路检测技术两种。端口检测技术, 是在端口内置了微型感应器, 采用标准8芯跳线接入任一端端口即可有感应, 连接跳线需要按照顺序建立连接关系, 它将现场管理和远程管理进一步融合, 现场的任何操作都可以通过LCD显示屏和LED指标灯有指导, 有跟踪, 有报警, 有记录, 这对于故障查找和跳线跟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端口技术的特点是采用普通跳线, 易于部署和维护, 能够自动发现使用的端口。端口技术可以很方便地将普通非智能的布线架升级为智能的配线架。链路检测技术, 依靠跳线中附加的导体, 通过特殊9针或10针条线接触形成回路进行检测。如果采用链路技术, 必须在铜跳线和光跳线中固化一根金属丝。链路技术需要较多上层设备构建特有网络组, 形成一套管理网络, 来扫描电子配线架, 从而建立数据库。如果要扩展, 只增加电子配线架是不够的, 必须增加多个层管理和扫描设备。因为使用了特殊跳线, 所以必须采用双端连接方式。

新华社综合布线现状及智能配线架的使用

新华社综合布线

新华社办公楼分布广泛, 信息点3万左右。其中主办公楼新闻大厦高25层, 办公面积8万平方米, 经过三年时间已改造成为一座智能化的大厦, 建成后的综合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化新闻大厦的通信基础支撑系统, 支持六类的相关应用, 为新华社各项日常用提供可靠的通信基础保证, 大厦利用SYSTIMAX TeraSPEED零水峰单模光纤系统为大楼提供10Gb/s的主干带宽。大楼水平系统采用SYSTIMAX GigaSPEED XL六类系统, 大楼的六类信息点共计12000个, 全部由SYSTIMAX iPatch智能布线管理系统进行实时管理。通过iPatch系统管理员能够在桌面上获得网络连接图, 查看网络连接状况, 进行及时纠错, 并进行修改、变更指令。iPatch系统的使用有助于提升整体网络的可管理性, 提高生产效率。

iPatch智能配线架介绍

iPatch硬件包括iPatch配线架和智能管理器, 它们之间通过总线条连接起来, 在同一机柜里的配线架会一直监视感应器以及发送任何的变化状态给智能管理器。配线架包含有铜的和光纤配线架, 配线架内有嵌入式微处理器和感应检测器用来监测标准光/铜跳线的 (插入或拔出) 状态。智能管理器有一个显示屏, 这个显示屏是技术人员和软件分配端口/LAN之间的接口, 它也可以连接到企业的局域网内和系统管理服务器进行通讯。

iPatch软件为System Manager软件, 用于建立、管理和监控建筑布线系统, 基础设施的完整数据库 (包括接入点, 水平线缆, 配线架等) , 以及它们的跳线状态和网络设备。图3为System Manager软件建立楼层示意图的软件界面, 图4为System Manager软件数据库关系层次界面。

智能配线架的使用

在完成智能配线架系统硬件布设后, 利用软件建立建筑中布线状态的关系, 定义相关的端口, 建立完整的布线系统数据库, 之后, 系统可以开始日常的使用。

综合布线的发展展望

数据中心的发展对综合布线提出更高需求。随着数据中心时代的到来, 新型数据中心由于融入了大量的云计算、虚拟化等新技术, 并且对于低碳和节能有着更进一步的要求, 这就对布线技术和解决方案提出了更高需求。综合布线将围绕数据中心进一步优化。作为物理层的布线网络系统, 其管理上潜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因为应用层、网络层已经打破了物理的界限, 那么通过物理层上智能基础设施管理系统, 将作为网络层管理系统的延伸, 应不断拓展设备管理能力和范围, 将更多的具体物理设备的具体物理位置, 以及虚拟的IP网络设备的物理位置, 准确地反映到管理界面上, 更有效地利用资源, 极大地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能, 增加可靠性, 降低管理运行成本。

上一篇:针灸理论下一篇:开放型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