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输出

2024-07-16

结构化输出(共5篇)

结构化输出 篇1

引言

履带式挖掘机是应用极其普遍的工程机械, 其驱动由液压马达与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组成的行走马达总成实现。

通过对挖掘机实际检测和维修的经验总结, 发现马达输出轴和骨架油封的密封结合部位特别容易磨损。当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 液压马达跟减速机部分内部的油液会发生串流, 由于行星减速机内部的油液污物和杂质较多, 串流的油液会污染到柱塞马达, 对液压马达造成损伤。

而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履带式挖掘机, 其液压马达输出轴为单体结构, 当发生磨损时, 必须更换整支输出轴。

1、减速机组件, 1-1、行星齿轮架, 2、中心齿轮, 3、马达输出轴, 4、紧定螺钉, 5、轴套, 6、骨架, 油封, 7、孔用挡圈, 8、矩形密封圈, 9、轴承, 10、马达壳体, 11、斜盘, 12、滑靴, 13、回程盘, 14、制动活塞, 15、缸体, 16、配流盘

1、减速机组件, 1-1、行星齿轮架, 2、中心齿轮, 3、马达输出轴, 4、紧定螺钉, 5、轴套, 6、骨架, 油封, 7、孔用挡圈, 8、矩形密封圈, 9、轴承, 10、马达壳体, 11、斜盘, 12、滑靴, 13、回程盘,

在更换磨损的一体结构马达输出轴和骨架油封时, 首先需要拆除行星减速机部分, 再拆开液压马达组件, 才能取出马达输出轴。而且在拆卸过程中, 必须要保证工作环境的绝对清洁, 防止对柱塞马达二次污染。整个过程非常繁琐, 费工费时, 工作效率低。

另外, 由于马达输出轴主要工作部位是花键连接处, 其强度较高, 磨损较少, 而损伤部位在马达输出轴和骨架油封的密封结合部位, 如更换整支马达输出轴, 则造成浪费。还有的做法就是在磨损的密封结合部位镀铬, 然后打磨、抛光, 但这样做维修时间又相对较长, 不利于实际的生产维修需要。

1输出轴分体结构的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将履带挖掘机行走马达输出轴原密封轴端处做成分体结构, 如图2, 即在马达输出轴与骨架油封之间设置轴套。在轴套内端与马达输出轴的台阶端面结合处, 安装有矩形密封圈, 防止减速机腔体和液压马达腔体中的液压油串流。骨架油封的右侧留有凸台, 左侧安装孔用挡圈, 避免其轴向窜动, 又方便其的拆卸、安装。

2 马达输出轴分体结构的更换过程

如图1、图2所示:当行走马达使用一定时间, 需要更换磨损的骨架密封和轴套时, 首先拆下减速机组件的后端盖, 然后依次取出一级行星架、中心轮、二级中心轮、行星齿轮架, 此时马达输出轴的轴端部分和骨架密封都完全的显露出来。先通过内六角扳手拆下两个紧定螺钉, 利用两个紧定螺钉孔将磨损的轴套取出, 然后拆下孔用挡圈, 利用取出轴套后留下的径向间隙, 通过工装取下磨损的骨架密封, 再取出矩形密封圈, 至此整个拆卸过程完成, 然后检查破损情况。

更换新的骨架密封和轴套时, 首先将马达输出轴的端部配合部分清洗干净, 先安装矩形密封圈, 然后轻轻压入骨架密封到预定位置后, 再将涂有润滑油的新轴套装入马达输出轴的端部, 拧紧紧定螺钉, 使轴套的右端面把密封圈挤压到马达输出轴的台阶端面上, 然后安装上孔用挡圈, 最后再依次安装上行星减速机部分。至此整个拆卸、更换安装过程结束。

3 结束语

当马达输出轴磨损严重时, 此分体结构只需要更换磨损的骨架密封和轴套, 而不需要更换整支马达输出轴, 减少了浪费。也不需要通过在结合部位镀铬, 然后打磨、抛光实现, 缩短了维修时间。而且在更换过程中只需要拆开行星减速机部分就可以完成实现, 而且不需要拆除柱塞马达这一关键部件, 防止其在拆卸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相对老式的整体式结构, 此分体式结构使维修过程更加的简单、方便, 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 提高了维修效率。

摘要:通过对挖掘机实际检测和维修反馈的总结, 发现马达输出轴和骨架油封的密封结合部位特别容易磨损。经改进后, 将马达输出轴做成分体结构, 即在马达输出轴与骨架油封之间设置轴套, 当发生磨损只需要更换轴套, 而且更换作业只需拆卸行星减速机部分就可以了, 而不用拆卸整个液压马达部分, 整个过程简单、方便, 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 提高了维修效率。

关键词:行走马达,轴套,马达输出轴

参考文献

[1]陈国俊.液压挖掘机 (原理、结构、设计、计算) [M].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

[2]张信才.进口挖掘机液压系统结构原理与维修[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3]张凤山.挖掘机实用维修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结构化输出 篇2

带干扰补偿的挠性航天器变结构输出反馈控制

研究了在控制量受限的情况下,挠性航天器的变结构输出反馈和干扰补偿的控制方法.在控制律的设计中,用变结构输出反馈控制来抑制挠性附件的.振动,用扩展状态观测器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干扰力矩进行估计并给予实时补偿.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作 者:郭廷荣 GUO Tingrong 作者单位: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190;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刊 名: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英文刊名:AEROSPACE CONTROL AND APPLICATION年,卷(期):200834(5)分类号:V448.22关键词:挠性航天器 变结构控制 输出反馈 扩展状态观测器

结构化输出 篇3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社会。对于国家各级监管部门来说, 网络舆情监控已经成为其自身业务监管的一个重要组成。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 必须解决如何针对业务监管的特点对其中的热点信息进行收集这个问题。目前,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基于Heritrix等开源爬虫进行主题搜索的尝试。在文献中, 提出了一种结合遗传算法, 利用向量空间法来判断主题相关度的解决办法。本文在这些基础上, 对Heritrix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将URL抽取的判断放入处理线程, 并利用HtmlParser对抽取内容进行结构化分解从而为舆情分析提供良好的业务扩展。

相关技术简介

Heritrix简介

2003年初, Heritrix由互联网档案馆和北欧国家图书馆联合开发完成。从其诞生至今, Heritrix不断被互联网档案馆及其他感兴趣的第三方组织改进。时至今日, Heritrix已经作为一个成熟的开源爬虫被广泛熟悉和使用。

Heritrix的原型是一个档案采集工具 (archival crawler) , 用来获取完整的、精确的站点内容, 并进行深度复制。Heritrix可以采集站点的所有相关内容, 包括站点中的图像以及其他非文本内容。虽然Heritrix实现了对内容“来者不拒”的采集及存储, 但是其对页面内容则不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爬虫可通过Web用户界面启动、监控和调整, 并支持弹性的定义要获取的URL。

Heritrix的系统执行架构如图1所示。

其中主要的部分

1.边界控制器:主要确定下一个将被处理的URI, 负责访问的均衡出来, 从而避免对某一web服务器造成太大的压力。它保存着爬虫的状态:

※发现的URI (URIs have beendiscovered)

※正在被处理的URI (URIs arebeing processed (fetched) )

※已经处理的URI (URIs havebeen processed)

2.触足线程 (处理线程) :URI被一个ToeThread处理。处理交由一系列的处理器进行操作。

3.处理器:许多Processor组成一个处理链 (processor chains) 中, 每一个处理链对URI进行一系列的处理, 分析结果, 将它们传回给边界部件。

HTMLParser简介

HtmlParser提供了线性和嵌套两种方式来解析网页, 主要用于html网页的转换 (Transformation) 以及网页内容的抽取 (Extraction) 。HtmlParser有如下一些易于使用的特性:过滤器 (Filters) , 访问者模式 (Visitors) , 处理自定义标签以及易于使用的JavaBeans。

HtmlParser它是一个快速、健壮且经过严格测试的组件。本文基于HtmlParser提出了一套配置策略来实现对采集内容结构化分解。

基于关键词过滤与结构化输出的爬虫设计

基于关键词过滤URI的抽取思路

Heritrix本身提供的是archival crawler方式, 仅对目标地址进行采集归档。如果希望仅采集业务相关度高的内容, 需要在抽取的过程中按照一定规则对URI进行过滤。本文制定了相应的URI过滤策略:

(1) 基于URL的正则过滤。

网络上任意一个URI均包含一个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 用来描述其所在地址。通过对各类信息站点的分析, 几乎所有的站点对于站内资源均做过统一的目录/结构规划。这就意味着特定的目录/网络路径用来存放/访问不同的内容。比如, 新浪财经的内容全会出现在http://finance.sina.com.cn/下, 而体育新闻的根地址是http://sport.sina.com.cn/。可以看出, 面向新闻门户类的站点进行信息采集时, 通过对采集地址的过滤便缩小主题采集的范围, 从而大大减少对无用信息的收集。

(2) 基于标题的关键词过滤。

经研究表明, 网上信息的内容标题90%以上都直接反映了其文章内容主旨。因此在标题上对关键词进行过滤, 也可以提高信息采集的主题相关性。信息标题最早在页面分析时被程序接触, 它们包含在中。

但考虑到部分特例, 基于标题的关键词过滤策略可以当作为可选过滤规则。

(3) 基于正文内容的关键词过滤。

面对不同的主题设计不同的关键词组合, 通过全文检索技术来发现内容的匹配度。当匹配度大于给定值Τ, 该页面进入采集结果。

考虑采集队列的调度的处理压力, 正文的处理会将从抽取处理链中剥离, 放在后续处理链中进行。

采集内容结构化输出策略

传统的网络爬虫最终提供的是一份份存在硬盘上的HTML文件。作为一种文本文件, 在监管应用或是业务应用中都不方便被利用。但是, 任何互联网的信息均可以被结构分解。如:

新闻类信息需要包括:标题、发布日期、作者/来源、采集来源、正文、插图附件。

漏洞公告应该包括:漏洞ID、漏洞标题、发现日期、漏洞描述、严重程度、受影响的系统列表、解决方案、相关补丁信息、相关信息来源。

利用HTMLParser技术可以将上述信息的文本内容按其元数据描述进行分解, 并以XML格式结构化输出到本地。

系统设计与实现

前文中提到, 在Heritrix的运行架构中, 处理器 (Processor) 利用多条处理链 (Processing chain) 完成页面的分析、抽取、保存等工作。在诸多处理链中抽取处理链 (Extractor processing chain) 的功能是当提取完成时, 抽取感兴趣的HTML内容, 并发现新的URI。其后继的写处理链 (Write/index processing chain) 负责把数据写入本地磁盘, 存储爬行结果, 返回内容和抽取特性, 过滤完存储。因此要实现基于关键词过滤与结构化输出的爬虫需要对上述两部分内容进行扩展。

首先扩展ExtractorHTML, 对原来抽取正则EACH_ATTRIBUTE_EXTRACTOR进行修改, 去掉css和script引用的抽取, 仅对连接地址进行抽取。修改后的正则如下:

其中G r o u p (1) 为新的链接, Group (2) 为链接文字, 即标题。匹配出的内容可同时进行URL过滤以及标题关键词匹配过滤。代码片断为:

其次, 对于实现一个新的Processor负责采集内容的写处理。在写入硬盘之前调用页面Parser对内容进行结构化分解:

由于页面内容的结构化工作与采集的站点相关, 系统提供了一套配置策略来满足要求。

其中extractor-regx描述了URL的过滤规则, parser-bean指向了一个页面内容分析的处理类, 该类利用spring的IOC注入到程序当中。

实验设计及数据分析

系统采用Java语言实现, 机器环境为Open Suse 11系统, Xeon E55062.13GHz, 16G内存, 500GB×4 (Raid5) 硬盘, 通过10M科技网接入因特网。

采集策略设计

实验以新浪新闻科技频道、金融频道, 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漏洞库为采集对象, 搜索深度为2, 线程数为50, 每6小时采集一次持续72小时。

关键词分为行业机构、灾害事件2类, 共计128个。二者之间为组合关系, 组合数量共2608组。过滤规则采用基于URL的正则过滤和基于正文内容的关键词过滤方式进行。

实验结果与分析

表1是实验结果数据。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对URL地址进行过滤平均耗时在15毫秒左右, 由于正则规则的数量不同时间上略有出入;前两项采集数据各自对正文进行了2608组关键词组合过滤, 仅比无关键词过滤的任务多耗时400毫秒。

通过这组数据, 可以看出系统关键词过滤和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效率较为优秀。在原有采集构架基础上加入的关键词过滤与结构化输出特性, 对处理效率上尚无太大影响。

另一方面, 实验数据中平均每次任务执行时间变化量过大, 与采集页面的数量成正比。其原因是Heritrix对写链的处理进行I/O保护, 避免一次性对硬盘大的量写入。

结束语

目前, 针对主题搜索引擎的爬虫系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关键词过滤与结构化输出的爬虫将成为各监管部门对业务内容进行舆情监控的一个主要手段。本文描述了一个基于关键词过滤与结构化输出的网络爬虫系统。通过对开源Java爬虫Heritrix的改进, 增加相应的处理器及配置策略, 使其得不单能够对采集内容进行过滤, 同时也可以对采集内容进行结构化输出。

注:最后一项采集内容仅建立索引, 无关键词过滤。

结构化输出 篇4

到目前为止, 人们大量研究了从身体运动中回收电能以给便携式和可穿戴式电子系统供电, 人体运动的特征是低频高幅[2]。根据能量转换机理的不同, 振动发电装置可以分成压电式[3]、电磁式和静电式[4]三类。压电式广泛应用于高频低幅情况下, 而且其制造工艺也比较复杂。而静电式虽能够产生较高的电压, 但其电流输出在微安量级[5], 输出功率较低,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相比较而言, 当在低频振动环境中用于电子设备的电源使用时, 电磁式振动发电装置则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优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电磁式振动发电装置, 该装置利用两个固定有永磁体的偏心轮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反复地相对转动, 并在运动的永磁体下方分别放置螺旋线圈, 该振动发电装置可收集多个方向的振动能量, 并将其转换为偏心轮组的相对转动以实现人体运动中的生物机械能的转换。

一、新型振动发电装置的原理

本文提供的新型电磁式振动发电装置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电磁学里面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即通过闭合导体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 在闭合导体中就会出现感应电动势。安装有轴承的偏心轮组作为拾振系统, 将外界的振动转换为偏心轮组的转动, 由于磁铁间的排斥作用, 一次外界振动激励可使两个偏心轮形成多次的相对转动。为实现电磁发电的目的, 采用直径25 mm的汝铁硼圆形永磁体, 并在与磁铁转动平面平行的轮盘上等角度放置3个螺旋线圈, 当永磁体和线圈间相对运动时, 感应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与磁场满足以下关系[6]:

二、实验过程

2.1 新型振动发电装置的结构设计。本文所提出的新型电磁式振动发电装置结构见图1, 主要由7部分构成:1-轮盘、2-上层偏心轮环、3-下层偏心轮环、4-轴承、5-螺旋线圈、6-固定环、7-圆形汝铁硼永磁体。

两个同轴的偏心轮上均固定有相同的圆形汝铁硼永磁铁, 圆形永磁铁处于同一平面上, 磁极指向一致, 两块圆形永磁铁靠近时, 各自的侧面会受到对方的斥力作用, 因此, 两个偏心轮转动时由于磁铁间斥力会相互排斥。在外界振动的激励下, 两个安装有圆形汝铁硼永磁体的偏心轮会进行加速度不同的转动, 且不停地相互排斥并往复运动, 位置改变迅速。在此过程中, 固定在轮盘上的线圈组切割磁感线从而发出电流。

上述振动发电装置的总体结构尺寸为直径80 mm、高度18 mm, 圆形永磁体尺寸均为直径25 mm、厚度5 mm, 3个螺旋线圈呈正三角放置, 线圈匝数均为2000匝, 线圈线径均为70 μm。整个装置除轴承外, 均为丙烯酸光敏树脂材料, 并采用SLA激光成型工艺制造。

传统的振动发电装置一般使用机械弹簧[7,8]。机械弹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摩擦, 并受到机械寿命的限制[9]。本文所提出的两个固定有永磁体的偏心轮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反复地相对转动的拾振结构中, 偏心轮均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 轴间摩擦很小, 且偏心轮所在平面与轮盘所在平面平行, 两者间间隙宽度为2 mm, 偏心轮组相对转动时不存在与轮盘的摩擦, 极大减小了摩擦损耗。相比机械弹簧方式, 磁力偏心轮方式具有摩擦少、不生热、无噪声、性能稳定和寿命长等优点。

C. R. Sala等人在文献[10]中提出的振动发电装置只可以收集竖直方向振动的能量。本文中的偏心轮组只在独立平面内转动, 不受轮盘水平、竖直或倾斜位置的影响, 使得振动发电装置水平或倾斜放置使用时, 也可以收集水平方向振动能量, 并可以收集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振动能量在倾斜放置方向的分量, 满足多方向拾振, 从而提高了振动发电装置的应用范围和拾振效率。此外, 较之只有一组螺旋线圈的发电装置而言, 呈正三角放置3个螺旋线圈时, 增加了磁铁与感应线圈间的相对运动次数, 从而提高了振动发电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

三、结果与分析

新型振动发电装置的输出性能分析在实际振动环境下, 外界振动的起振方向不一、振动过程中的振动方向也在不停发生变化, 但是, 每种姿态的振动都可以分解为典型的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分量, 如图2所示, 针对本文中的振动发电装置, 采用对一个感应线圈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45°倾斜方向共3个典型姿态进行电学输出性能测试。实验中, 我们采用JZK-10型模态激振器作为振动发生器, 在10 mm振幅、频率6 Hz下, 分别对3种姿态下振动发电装置的电流和电压输出进行采样, 测试结果如图3a、b、c、d、e、f。测试结果表明, 水平方向下的开路电压峰峰值为4 V, 短路电流峰峰值为7.5 m A, 竖直方向下的开路电压峰峰值为3 V, 短路电流峰峰值为6 m A, 倾斜45°方向下的开路电压峰峰值值为1 V, 短路电流峰峰值为2.2 m A。可见, 水平方向下的电学输出性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姿态下的输出性能, 由于竖直方向、倾斜45°方向下, 圆形永磁铁在感知外界振动的过程中, 自身的重力在其运动方向上的分量对其形成阻碍, 使其对外界振动的感知灵敏度降低, 进而降低了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采用阻抗特性测试的方法对3种姿态下的输出功率进行分析, 如图4所示, 在R=103 Ω时, 水平、竖直和倾斜45°方向下的输出功率最高, 分别为2.7 m W、1.1 m W、0.36 m W。可见, 3种姿态下, 在外部负载为103 Ω时, 其输出功率最高。

为进一步验证该振动发电装置的发电性能, 如图5所示, 水平方向下, 其可充分点亮7盏LED。该振动发电装置还可对电容、锂电池等存储单元进行供电, 做到电能存储, 集成为小型便携电源。可见, 该装置具备较好的低频振动环境下的输出能力, 可实现对小型便携式、可穿戴式设备供电。

本文中, 我们使用吉时利6514静电计测量新型振动发电装置电压、电流等输出性能, 使用JZK-10模态激振器完成其水平、竖直和45°倾斜姿态下的振动模拟。

四、结论

随着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 利用振动环境能量采集技术替代传统电池供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电磁振动发电装置, 分析了实际应用环境下的振动姿态, 建立了输出性能评测方案, 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4.1由于该装置采用了固定有圆形永磁体的偏心轮组转动的振动感知方式, 使得振动发电装置在使用时, 即可以直接采集平行面外界振动, 也可以采集外界振动在其转动平面所在的分量, 提高了振动发电装置的应用范围。

4.2较之永磁铁固定的发电装置, 由于两个磁极方向一致的圆形永磁体之间的斥力作用, 偏心轮组可在一次外界振动激励后进行多次的往复相对转动, 使得新型振动发电装置可从环境振动中获取更多的能量。

4.3在新型振动发电装置中, 与运动的圆形永磁体所在的平面平行的轮盘平面上呈等三角形放置了3个感应线圈, 从而更加有效利地用振动能量来转化为电磁能,  若将3组线圈整流和合并输出, 则可提高其输出功率等级。

4.4本文所提出的可将外界振动转换为同轴偏心轮组的往复相对转动的新型振动发电装置的结构设计及输出性能评测方法可为该类振动发电装置的分析与设计提供依据。H

参考文献

[1]杨亚, 杨婉璐.复合型电磁-摩擦纳米发电机[J].科学通报, 2016 (12) :1268-1275.

[2]Starner T.Human-powered wearable computing[J].Ibm Systems Journal, 1996, 35 (3.4) :618-629.

[3]Saadon S Sidek O.Ambient vibration-based MEMS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 for green energy source[C].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ing, Simulation and Applied Optimization, Kuala Lumpur, 2011:1-6.

[4]Sidek O, Khalid M A, Ishak M Z, et al.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soi-mems electrostatic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 for micro power generator[C].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Contro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Kuantan, Pahang, 2011:207-212.

[5]Zhang X S, Han M D, Meng B, et al.High performanc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large-scale mass-fabrication technologies[J].Nano Energy, 2015, 11:304-322.

[6]刘祥建, 朱莉娅.微型电磁振动发电装置研究新进展[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6, 45 (6) .

[7]Li H, Pillay P.A linear generator powered from bridge vibrations for wireless sensors[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dustry Applications Society Annual Meeting, New Orleans, 2007:523-529.

[8]Wang Z, Wang B, Zhang H, et al.Mode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permanent magnet vibration-to-electrical power generator[J].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 2010, 20 (3) :1110-1113.

[9]杨晓光, 汪友华, 张波, 等.一种新型振动发电装置及其建模与实验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 2013, 28 (1) :113-118.

结构化输出 篇5

一、当前劳动力市场供需的主要特点

1、本土企业用工需求日渐趋旺, 劳动力供略大于需, 供求基本平衡。

据调查, 某市2009年三季度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用人的单位计402家, 共招聘各类人员30077人, 同期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为35806人, 供大于求5729人, 求人倍率为0.84, 与上季度持平, 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34个百分点;当季用工需求人数比上季度增加4708人, 求职人数增加5461人。上述数据表明, 随着金融危机对全市经济影响的逐步弱化, 企业用工需求日渐趋旺, 该市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 当前劳动力市场供略大于需, 供求基本平衡。

2、企业用工需求独占鳌头, 外资企业用工需求占比较低。

从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占比构成来看, 企业用工需求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据统计, 2009年三季度某市企业用工需求为29048人, 占需求总量的96.58%, 较上季度增长2.35%。分企业性质看, 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用工需求16302人, 居首位, 占内资企业需求数的56.12%;私营企业居次位, 用工需求为6148人, 占21.16%;股份有限公司需求3100人, 占10.67%。显然,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 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股份公司企业的用人需求仍然占据了全市企业用工需求人数的前三位。由于该市经济结构的原因, 相对于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总量和需求占比相对较低, 分别为231人、0.80%和62人、0.21%。

3、用工需求呈现明显“剧增拐点”。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某市2009年上半年就业市场疲软, 提供岗位数与登记求职数与08年同期相比出现“双降”格局, 最低值出现于6月份, 分别为7582个和9357人, 提供岗位数同比最大降幅为4月份的25.52%, 登记求职数最大降幅为6月份的37.75%。但时至7、8两月, 所提供岗位数与登记求职数同比大幅增加, 尤其是提供岗位数, 分别增长了30.98%和32.87%, 使得用工需求在时序上呈现出明显的“上扬拐点”。分析原因, 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在去年下半年愈演愈烈, 企业整体形势下滑, 用工需求大幅下降, 企业提供的岗位数处于低点, 而09年以来, 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国家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出台了一揽子计划, 经济形势逐步好转, 用工需求大幅增加, 致使7、8月份提供岗位数同比大幅上扬。

4、外出务工人员总体规模占据农村劳动力总量的半数以上。

据2005—2008年度某市外出务工人员的统计数据显示, 该市外出务工规模已超出了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 其中2005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58.9万人, 2006年达161.98万人, 2007年达168.4万人, 2008年达173.93万人, 2009年达181.32万人, 其占当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例分别达58.09%、59.21%、59.07%、60.32%和62.33%。由此不难看出, 外出务工 (劳务输出) 已成为该市农村劳动力流向的显著特征, 也已成为当前五成以上农民的共同选择。

5、外出务工人数总体呈逐年上升态势, 但增长规模有限。

据统计数据显示, 某市近几年来外出务工队伍的规模呈逐年扩大上升势头, 但增长的规模较为有限。如:2006年全市外出务工人数较2005年净增加3.08万人, 增长1.94%;2007年较2006年净增加6.42万人, 增长3.96%;2008年较2007年净增加5.53万人, 增长3.28%;2009年较2008年净增加7.39万人, 增长4.25%。此外, 从该市外出务工人员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例情况来看, 2009年占比较2005年占比增加了4.24个百分点。

6、外出务工区域及行业相对较为集中。

调查显示, 某市外出务工人员所就业的区域及行业相对较为集中。首先, 从务工流向的总体区域来看, “输出” (即出市务工) 占比较高, 占比在65%左右;“就近就地转移” (即未出市务工) 占比较低, 占比在35%左右。而再从市外转移就业的具体分布区域来看, 全市的外出务工主要集中在苏南的苏、锡、常和上海等长三角地区, 广东等珠三角地区也有少量的务工队伍。如:据210份的调查问卷显示, 选择在上海、江浙地区务工的人数达123人, 占比高达59%;选择在广东地区务工的仅25人, 占比为12%。其次, 从外出务工所从事的具体行业来看, 调查问卷显示主要集中于纺织服装、建筑及机电行业, 其占比分别为28%、38%和20%, 这主要是因为上述行业均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7、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逐年上升, 农民工务工意愿强烈。

据调查统计, 09年以来某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31万人, 其中就近就地转移4.61万人, 与去年同期相比, 增幅超过30%, 且就近就地转移人数占总外出务工人员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 07年底该比例为32.26%, 08年底该比例增至32.76%, 至09年三季度末, 该比例则达到了33.43%。分析原因, 主要是由于此前本地就业空间容量较小, 大批农村劳动力都劳务输出至苏南、上海、浙江、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 而随着本地经济的崛起, 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增强, 工资待遇也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就近就地在本地企业就业。此外, 调查问卷还显示, 57%的农民工愿意外出务工, 52%的农民工最看中工厂提供的工资待遇, 其次为工厂对工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占21%。

二、当前劳动力供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主要问题

1、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现象明显。

据调查了解, 目前某市企业大约缺工1万人左右, 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岗位。部分企业用工需求大幅增加, 但却苦于招不到工人, 用工缺口趋势在扩大。且所缺大部分为一线工人, 某县6户灯具生产企业招聘的1130人全部为操作工;某县20户企业所缺的2166人中, 技术工596人, 普通工1570人, 所需的学历层次也较低, 高中及以下占比达88.6%。

2、制造业用工需求缺口高居榜首。

据调查, 从行业分组的需求结构来看, 2009年三季度某市制造业需求人数达1.9万人, 占整体需求的66.48%, 这一比例凸显出制造业用工的回升,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制造业的复苏迹象。在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10项职业中, 制造业占了7个, 其中排名首位的缝纫工、挡车工需求人数为5101人, 求职人数仅为176人, 缺口率高达96.55%。

3、各行业用工需求显不均衡, 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据所调查的样本企业情况显示, 目前各行业的用工需求显不均衡, 其中尤以纺织、化工等行业的需求人数居多。与上述行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油机械行业的用工需求则相对较少, 主要是由于部分石油机械企业在手订单不足, 预计下一阶段扩大生产规模的可能性也较小, 因此, 目前基本无额外用工需求。

4、富余劳动力仍然较多, 劳动力转移工作任重道远。

据调查, 下辖某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目前为57.6%, 尽管居全辖各县 (市) 前列, 但与苏南发达地区80%以上的转移率相比, 还有一定差距。近20万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剔除一产所需的劳动力以外, 尚有近10万劳动力需向二、三产业转移。此后几年,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及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 农村富余劳动力还会增加, 且由于富余劳动力文化偏低、年龄偏大, 转移难度较大。

5、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较低, 就业选择范围狭小。

调查发现, 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二是劳动技能低。由于文化程度较低, 无技术专长, 农村劳动力在转移时间、目的地、从事职业等方面都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行业选择范围狭小, 主要集中于工业、建筑业、装修业、贸易餐饮业和服务业等行业, 且大都从事简单、低层次劳动, 时间长, 收入低, 就业稳定性差。

———成因分析

1、用工需求量大、工资待遇不高。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 加之年末经济的带动, 部分行业订单开始增加, 用工需求增加, 尤其是纺织服装与化工行业。纺织服装行业是某市的支柱行业, 而纺织服装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此类企业的用工需求相当大, 且其用工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订单变化的影响, 随着总体经济形势不断好转, 纺织企业的订单数有所增加, 用工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化工行业的经营环境也在不断好转, 产能逐渐恢复, 据调查, 目前某化工园区内的化工企业的开工率普遍回升到高峰时80%左右的水平, 出口缓慢恢复, 订单情况良好, 部分化工企业开始新增车间, 用工需求较大。然而, 此类企业由于利润低, 难以支付提高工人工资和改善福利待遇所需要的成本, 对劳动者缺乏吸引力。

2、就业的性别、年龄结构矛盾较大。从企业用工需求方面看, 由于某市纺织、服装行业需求相对旺盛, 这两个行业对女工的需求较多, 该市三季度对女性的需求为15053人, 占50.05%, 对男性的需求为9442人, 占31.39%, 女性的需求比男性的需求高现18.66%;而从求职方面看, 男性18672人, 占52.15%, 女性17134人, 占47.85%, 男性求职略多于女性, 因此, 就业的性别结构矛盾较大。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独生子女的人群的扩大, 年轻男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愿从事这些又苦又累的职业, 因此对年龄有限制的企业存在用工短缺成为了必然。

3、劳动者求职观念发生变化。此轮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 使广大就业者进一步意识到工作稳定的重要性。部分中小企业效益不好就停产, 停产期间仅给工人发放少量生活费, 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来源。部分企业无视劳动合同制度, 不依法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 社会保险落实不到位, 农民工如遇工伤、疾病等更是处境艰难, 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 生产不稳定, 生产起伏性大, 忙时得日夜加班, 闲时一连几个月都无所事事, 员工收入难以得到保障。如:据对农民工就业的调查显示, 22%的受访农民工对工作选择持谨慎态度, 担心像以前一样被突然辞退。目前此类企业招工缺口的存在, 正是反映了这样的情况, 劳动者对于目前的招工没有信心, 考虑更多的是工作的长远性, 因此, 企业的人力资源难以得到满足。

4、劳动者素质与企业要求不相适应。从企业的需求情况来看, 企业需求较多的是技术工人, 从被调查的17户缺工企业来看, 其中15户企业缺少技术工人, 占比达71.4%, 而市场上技术工人的短缺早已出现。企业要求有技术的工人, 直接能够投入生产, 然而技工教育培训的发展却跟不上需求的步伐。一方面, 一些学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未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 有较大盲目性;另一方面, 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投入不够, 只使用、不培养员工的企业较多, 此外, 培养1名熟练工需要至少2年左右的时间, 在企业用工量放大的情况下, 自然供不应求。

三、未来一段时期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趋势预测

1、经济企稳回升将难以在短期内缓解部分企业用工短缺现象。

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 企业的生产逐渐恢复, 企业订单数量也有所增加。从某市48户工业企业问卷的调查显示, 09年四季度企业总体的经营状况指数为35.42%, 比年初增长了25%。且09年以来, 该市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一直保持在15%-17%, 工业用电量持续上升, 至年末全市工业用电量达到83.6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7%。经济的稳步回升, 产能扩大、投资增长, 带动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增加。尽管从总的供求数量来看, 供给大于需求, 然而就业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无法消除, 因此该市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用工短缺的现象在短期内仍将继续存在, 2010年全市可能缺缝纫工、挡车工、化工一线操作等工种约2万人。

2、预计今后一阶段劳动力市场将呈

现总量平衡、结构失调、局部紧张的格局。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 从劳动力供给方面来看, 受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 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劳动力自然增长大幅放缓, 同时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吸附力不强, 劳动力外流现象也日益突出。而随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又有一部分人员回流家乡创业或务工, 因此在总量上有进有出, 将呈现弱平衡状态。其次, 从用工需求角度来看,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不断发展, 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增加。此外由于当前初择业者受教育程度较高, 对自身工作的期望值也较高, 基于收入水平、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等方面的考虑, 不愿从事一线车间工作。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线工人将呈现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的失衡局面。再次, 从行业差异角度看, 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将面临长期用工紧张的局面。而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 服务型行业则将会吸纳更多的务工人员。

3、从中长期来看, 随着部分行业、企

业用工短缺现象的延续和加剧, 有望带来企业用工成本的“压迫式”提升。从目前情况来看,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仍然很大, 而由于一时难以大幅提高工资水平, 致使企业用工短缺的状况短期内可能还将会持续。而从中长期来看, 这一状况将可能导致企业工资水平的被迫上涨, 而随着用工成本的提升和加大, 此后可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用工短缺现象, 如:问卷调查显示, 有32%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在工资待遇有较大幅度增长时, 将会选择外出务工。而据对某市50户景气测报企业调查, 2009年人均月工资1446元, 其中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某集团公司人均月工资高达2440元。

4、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将相对减少。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 09年初某市有少部分外出就业人员返乡回流, 且由于本地企业也受危机影响, 致使出现裁员现象;同时, 部分农民有小富即安思想, 不愿到外地就业。据09年初该市农转办百户抽样调查显示, 在100户中实有劳动力199人, 已实现转移117人, 其中劳务输出70人, 占已转移人数的59.83%。而通过对未转移的82名农村劳动力的调查发现, 愿意到外地就业的仅14人, 仅占17.07%。因此, 在今后一段时间里, 该市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劳务工资性收入增长较为困难。此外, 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将逐步减少。另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失业人员相比, 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竞争上的劣势, 上述种种因素使得农村劳动力的整体就业形势将愈加严峻。

5、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数量和比率将呈稳步攀升态势。

0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 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这一方针的提出, 显然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加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全市经济的不断壮大, 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的数量和比率将继续呈稳步攀升态势。

6、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偏低, 将影

上一篇:盐渍土地基下一篇:急性脑梗死致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