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基础及定义论文(通用10篇)
理论基础及定义论文 篇1
1 公众参与的基本内涵
公众参与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政治实践最早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伯利克里推行的城邦政治改革使公民大会逐渐成为古希腊政权结构的核心,为平民参与政治决策和立法奠定了基础,并初步树立了“政权在于民,政治生活自由而公开”的行政理念。这一基本理念在被仪式化的古希腊政治实践中获得了顽强的生命力,古希腊人相信,理性而神圣的政治参与不但能够使城邦获得持续发展的伟大力量,而且还能促进民众的思想教化,进而使民众成为“合格”的公民。作为西方历史上最早的公众参与的典范,古希腊的政治实践无疑为公众参与的理论沉淀和实践发展播下了启蒙的种子。
19世纪初,随着资产阶级政权的确立,代议制民主在西方国家获得了普遍施行,公众参与政治决策的正当性获得了理论和宪法层面的支持,代议制民主这种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间接参与形式为近现代西方政治体系的构建以及自由资本主义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遗憾的是,在传统公共行政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代议制民主始终无法摆脱其向精英民主理论靠拢的宿命。精英民主理论“主张民主政治就是政治家的政治,公民只能通过投票被动地参与选举,并不能真正对政治过程施加实质性的影响。”至此,“西方代议制民主演变成了竞争性利益之间的权力斗争,而不是寻求公益和共同善的行动,公民参与也只是最低限度的投票而已。”从本质上说,这种“一人一选票”的形式民主并未将尊重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作为其追求的目标,也未曾以实现社会善治为根本宗旨,正相反,这种形式民主蕴含着对民主之本意的误解和深深的不信任。民主作为一种参与政治决策的方式,从广度上来说,是指社会成员获得广泛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并明确参与途径,从深度上来说,是指社会成员参与政治决策是否充分。而代议制民主虽然明确公民享有投票权并设置相应的程序保障该权利实现,但从深度上来看,参与思想和参与实践在代议民主理论中地位低微,而不够理性的程序设置经常使公众的深度参与困难重重。正如巴伯所言,这种民主很多时候“会把在社会公共事务中本来应当进行协商的参与转化为一种具有讽刺性的由媒体操纵的选举”。
随着公民民主意识的不断觉醒,公民身份理论和参与理论对传统代议制民主下的政治参与实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此相对应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民权运动持续高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爆发了大规模的政治危机,传统的代议制民主受到了严重质疑。公众在要求政府“还政于民”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以其行动推进了“投票式参与”到“协商式参与”的转变,公民也从传统政治体系中易被操纵的“投票机器”逐渐成长为参与政治决策的“协商主体”。阿伦特甚至直言不讳的指出:“如果没有对公共权力的参与和分享,就没有人能够被称作是幸福的或者自由的。”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抗议活动及公众参与的政治实践对以工具理性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代议制民主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在公民政府取代精英政府的过程中,新公共行政理论破除了传统行政理论中的效率中心主义,转而将实现社会公平视为政治体系和公共行政的终极价值,并强调扩展公众参与途径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方式,而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绝不仅仅是赋予公众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更重要的是:(1)公众必须以协商的方式进行参与;(2)参与的目的在于善治。
随着新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力量逐渐显现,公众参与也由最初的政治参与逐步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入20世纪70年代,政府和公民的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发生了一系列转变:政府由最初的统治者、管理者逐渐转变为服务者和合作治理者,而公民则由原先的被统治者、被管理者转变成为政府决策的参与者以及公共服务的对象。政府不再是社会的单一管理者,而是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社会治理的其他主体主要包括:公民、公民组织、企业、协会等。参与理论指导下的政府治理摆脱了行政权力对社会管理的垄断,进而凸显出公众对推动社会发展起到的主体性作用,彰显了社会管理的公共性。在这种新的社会治理体制下,民主一改往日精英统治下高高在上的面目成为一种能够让公众触手可及的社会治理理念,公众参与也由狭隘的政治参与扩展到了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可以说,凡是与公众的切身利益和福祉息息相关的地方都离不开公众参与。由此,公众参与不但成了一种理论研究的时尚,还隐含了某种程度的“政治正确”,在理论和实践中都被人们寄予极大的希望,认为这是探求社会发展之普遍规律,提升公众幸福感并明确政治统治正当性的正确路径。基于此,明确公众参与的基本含义及理论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公众参与由公众和参与两个概念组成,因此,可以从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入手廓清公众参与的基本内涵。
第一,公众作为一个日常概念通常是指“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共同的兴趣或关注某些共同问题的社会大众或群体”。1991年2月,联合国在《跨国界背景下环境影响评估公约》中首次对“公众”进行了明确界定:“公众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随后,“公众”一词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公众”作为一个在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含义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都难以确定,然而必须明确的是:(1)在一国特定的政治构建内,公众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私权主体,但与通常表征私权主体的“公民”一词仍有区别:公民更多的以法学概念的形式出现且主要以国籍为标准,公民是公众的主要构成要素,但公众的范围要明显大于公民。(2)“公众”一词既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也可以用于严谨的法律条文,其适用范围正不断扩大。(3)公众在公共关系学中代表某种集合体,表明基于共同的利益需求或价值取向,将若干个人的力量集结在一起并最终以“1+1>2”的形式呈现出来,使该集合体的力量大于若干个人力量的简单累加。
第二,如果说“公众”指明了参与主体的话,那么“参与”则从范围与路径两个方面明确公众参与之含义。首先,从范围上讲,公众参与的范围应当包括政治、文化、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一定公共性的领域即可被认为是公众参与的领域。其次,从路径上讲,“参与”不但是主体的共同意识外化的形式,更展现了公众的力量向社会生活逐渐渗入的过程,这种渗入可以通过诸如听证、座谈、咨询等制度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参与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利益相关者可以共同影响并控制发展的导向、决策权和他们所控制的资源”,从本质上说,参与是以协商为基础的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组合。
综上所述,公众参与是指具有共同利益或志趣的社会群体通过协商的方式,对政府事务及公共利益事务的介入,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有效管理的重要方式。
2 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之一:阶梯理论
20世纪60年代伊始,随着西方国家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公众参与的理论与实践,命令式社会管理开始逐渐向公众参与式社会治理转型。在此过程中,许多学者对公众参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谢里·安斯坦于1969年发表的著名论文《市民参与的阶梯》。在这篇文章中,谢里提出了公众参与的八个阶梯,即:操纵、引导、通告、咨询、劝解、合作、代理权利和市民控制。这八个阶梯由浅到深表明了公众参与的不断深入。
3 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之二:协商民主理论
西方社会对民主理论践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以精英民主的形式展现出来,各种标榜民主的程序伴随着周期性的选举,演绎了一出又一出“参与式民主”的经典剧目。参与式民主强调构建一个建基于政治参与之上的民主社会,其实质是精英民主理论的一种规范理性的回应,在缺乏平等政治参与的社会格局中,参与式民主无疑对西方宪政体系的构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开放性的逐步增强,“参与式民主理论似乎通常困扰于一种模糊不清的乌托邦主义,它未能面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复杂性、大小和规模”,这种民主形式由于规模狭小、效率低下,在民主实践的过程中越来越不能满足公共领域自治的需求,因而引起了诸多批判。直至20世纪80年代,在对参与式民主理论风起云涌的批判声中,西方社会迎来了民主理论的新发展,这就是协商民主理论。
早在1980年,美国学者Joseph M.Bessette就在其著作《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书中提出了“协商民主”这一概念,他认为政府的有效运作必须经由公众参与来实现,而民主协商是公众实质性参与政府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这里的民主协商不同于精英主义构架下的政治参与,而是意在通过充分协商的方式给予民主以新的内涵和合法性基础,协商民主以其独特的理论指导和运作方式为政治权威和公民权益提供充分交融的平台,在西方民主实践过程中推进了形式平等向实质平等的迈进。“参与者在实质上是平等的,因为现存权力与资源的分配不会影响他们在协商过程任何阶段的机会,也不会在其协商中发挥权威作用”,“民主协商的先决条件是程序性保障,即在确定议程与决策阶段保证平等参与相关的协商领域”。事实上,协商民主理论必需建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不同的利益需求和政治偏好必然导致冲突,而唯有民主制度才能将这种冲突进行有效分解,民主制度的运作需要一个既定的空间,即参与协商的利益各方需要一个充分沟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各种意思获得充分表达与交融,各种利益发生神奇的碰撞,并最终通过有效博弈达成共识,以实现协商目标。这个领域在哈贝马斯看来就是“公共领域”。“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当这个公众达到较大规模时,这种交往需要一定的传播和影响的手段,今天,报纸和期刊、广播和电视就是这种公共领域的媒介,当公共讨论涉及与国家活动相关的问题时,我们称之为政治的公共领域(以之区别于例如文学的公共领域)。”由此可见,哈贝马斯所言的公共领域其实是从私人领域的母体中脱胎而来的,换句话说,生产领域的市民社会的解放构成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社会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公共领域不受政治和经济的干预,而是私人通过商谈自由表达对公共问题的关心而形成的特殊公共空间。它虽然存在于政治权力之外,但却可以通过话语交往形成公共舆论的方式,讨论和处理具有普遍性的公共事务,并监督和制约国家公权力。“公共领域不能被理解为建制,当然也不能理解为组织;它甚至也不是具有权能分化,角色分化,成员身份规则等等的规范结构。它同样也不表现为一个系统;虽然它是可以划出内部边界的,对外它确是以开放的、可渗透的、移动着的视域为特征的。公共领域最好被描述为一个关于内容、观点,也就是意见的交往网络;在那里交往之流被以一种特定方式加以过滤和综合,从而成为根据特定议题集束而成的公共意见或舆论。”在这个交往网络中,协商民主不但能够有效防范公权力滥用,还能教化民众,促进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并激发集体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商民主理论“将公民参与作为现代公共管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比较新的思想观念,是20世纪末的管理创新。”
4 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之三:社会冲突理论
通常情况下,冲突意指互不相容的对立双方在利益、行为等方面的相互对抗和干扰。现代社会中,由于不同国家的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经济状况及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冲突被赋予了一定的政治内涵,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到冲突的衍生过程和发展规律,其中,科塞对冲突提出了最为经典的定义,他认为“冲突是价值观、信仰以及对于稀缺的地位、权利和资源的分配上的争斗”。社会冲突理论作为西方社会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和理论内容,在西方集群运动研究中发挥过非常巨大的作用。社会冲突理论起源于马克思对社会物质稀缺性的阐述。马克思认为资源的稀缺和分布不均是导致社会固有冲突的原因,在这种社会固有冲突持续存在的情况下,社会运作机制的不公平是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关键因素。在一个以资本为本位推动发展的社会中,稀缺的社会资源、简单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由资本控制的上层建筑运作方式都决定了社会冲突的必然存在。在马克思看来,冲突具有普遍性,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有必要寻求社会冲突的发展规律,并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其加以解决。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阐明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后提出,由生产资料占有及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冲突可以通过“革命”的方式来加以解决。
在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的基础上,科塞将其进行了巩固和发扬,并提出由于社会冲突是“关乎根本价值、权力地位及有限资源的争夺”,“而争夺必然伴随对对方的打击与伤害”,因而必须重视对公共冲突的研究,使其尽可能发挥正向作用。现代社会中,通过宽容灵活的社会结构以及由此而生的具有相当包容性的社会关系来解决社会冲突是促进冲突各方相互适应、整合利益失调、推定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这就要求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沟通,有效交流,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这样反过来由能不断促进社会结构的整合。换句话说,现代民主社会和平发展的特性决定了公众参与在解决社会冲突方面的必要性。在动态的公众参与实践中协调各方利益,从而使政府决策能够满足多样化的价值需求,以此促进民主实践和社会发展,是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摘要:公众参与作为现代社会民主政治的新型实践形式,已经成为任何国家社会发展与民主进步的重要内容。本文廓清公众参与的基本内涵,并将阶梯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和社会冲突理论作为公众参与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公众参与的理论阐释,以期对公众参与的理论研究与治道变革带来启示。
关键词: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协商民主理论,社会冲突理论
参考文献
[1]夏晓丽.当代西方公民参与理论的发展进路与现实困境[J].行政论坛,2014(4).
[2]葛俊杰.利益均衡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以社区环境圆桌会议为例[D].南京大学,2003.10
[3]马琼丽.当代中国行政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云南大学,2013.
[4]汪晖.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3.
[6][美]约翰克莱斯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王欣.马克思社会冲突理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篇2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发展,但是至今尚无一个权威统一的定义。1996年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在进行“环境负责制造(ERM)”研究时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认为绿色供应链是环境意识、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交叉融合,其目的是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影响最小和系统效益最优。后来,Min等人讨论了在选择供应商的决策中如何考虑环境保护的作用。Beeman将一些环境因素引入供应链模型,提出更广泛的供应链设计方式。Hock研究了供应链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保持生态平衡。
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在整个供应链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它以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 涉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商等企业和最终用户,其目标是使得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三重目标的統一。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深刻的内涵:首先,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令全球瞩目的问题,绿色供应联管理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模式。其次,人类社会正在实施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企业的体现。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
1.研究的领域不同。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三部分:供应链管理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优化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这三部分内容的交叉和集成,而传统供应链管理很少涉及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问题。
2.获得的效益不同。传统上,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势必以牺牲外部利益为代价,却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绿色供应链管理则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三个效益的统一。
3.传递的信息不同。传统供应链的信息传递非常普遍,几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绿色供应链管理还增加了环境影响信息和资源保护信息的传递,并且将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流、物流、能量流有机的结合,系统的加以集成和优化。
4.管理的过程不同。绿色供应链管理经历设计、采购、制造、包装、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的整个闭合循环过程,它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过程。但是传统供应链管理则只是从供应商到消费者的一个单向过程,其过程可形象的称为从摇篮到坟墓。
5.追求的目标不同。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功能目标只包含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四个目标。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功能目标则包括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E(环境)和R(资源)这六个因子的目标。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
1.共生进化论。人类社会与自然共生是任何经济系统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也是绿色供应链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理之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在20世纪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供应链时代的到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令全球瞩目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焦点。这充分说明,人类社会与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这种和谐的关系遭到破坏,则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必然会产生一种全新模式取代旧有模式,导致内部或外部的直接或间接的改进,从而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2.闭合循环论。闭合循环论是指能量在绿色供应链内各子系统之间循环做功, 直到变成熵为止。熵是指最终被消耗的不能再做功的能量总和, 熵越大, 说明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该能量总和越大,说明其活动对环境的负影响越大。循环原理是来自于物理学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对于绿色供应链内的各行为主体, 其活动同样要受到循环原理的约束: 任何经济活动或者社会活动均不可能使地球的总熵减少, 而只能加速或者延缓总熵的增加。但是,通过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充分的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因素,通过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使熵减少,或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3.外部效应论。外部效应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非市场性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节约资源、环境保护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收益,也给其它公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为子孙后代节约了后续资源;不仅实现了当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外部经济性。
4.替代转换论。具体来看, 替代转换原理在绿色供应链运作中的含义是指, 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各子系统层面的变量之间、在一定的边界条件下所具有的替代转换功能,即生产系统、消费系统、环境系统之间的替代转化。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消费者、回收商以及环境之间进行着源源不断的替代转化,由此可见,绿色供应链运作存在制衡的机制,如果改变供应链某一子系统,就会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
5.系统开放论。系统开放原理是指, 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一种动态变换的关系, 即它们之间经常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系统的开放性原理要求在绿色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 有必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与系统内部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各子系统的构成:如改变供应链内成员的价值观、伦理道德、经营理念等, 调整供应链的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 采用更有利于环境相容的资源、工艺, 调整供应链内成员的组成以保证绿色供应链目标实现等。
对话教学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特点 篇3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1. 何为对话
“对话”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意思:一是两个或更多人之间的谈话 (多指小说或戏剧里人物之间的) ;二是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和谈判。在教育学领域“对话”的意思并不完全等同于以上两种, 但却是由第一种引申而来。我们一直认为的“对话”更多的倾向于“谈话”但又有所不同, “谈话”是人与人之间言语的交互, 它可以是有意义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未经思考的脱口而出。但是“对话”着重于交谈者们通过相互思考、理解产生的有意义的、融入个人思维、性格特征而得出的回答。就这点上来说, 英语中的“对话”意思更明确。“英语的‘对话’ (Dialogue) 一词源于希腊词‘dialogos’。Logos的意思是‘词’ (the word) , 或者按照我们的理解来说它代表着‘词的意义’ (即meaning of the word) 。Dia的意思不是‘两’个 (two) , 而是‘穿越’ (through) 。因此对话不仅局限于两人之间, 它可以在任何数量的人之中进行。”[2]由此我们可以将“对话”理解成是两人或者多人之间意义的探讨, 而且是共同参与和分享的一个过程。
最早提出对话哲学思想的是德国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他提出“世界的二重性”即“它”之世界与“你”之世界, 相应的人就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即“我-它”人生和“我-你”人生。布伯认为的“对话”是在“我”与“你”平等的基础上本着最真实的想法所进行的一种体验过程。在中国最早将“对话”运用于教学的是孔子, 而希腊则是苏格拉底并且产生了有名的苏格拉底教学法, 两者都是通过与学生真诚地“对话”从而来指引、点拨学生思考, 帮助答疑解惑或者点燃潜在的灵感火花。不同的是孔子的“对话”是适可而止,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而苏格拉底法 (也称助产术) 则是刨根问底式的“对话”, 所谓“助产”就是要求对话者有所“产出”。
在对话教学中, “对话”的形式更加多样, 不仅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还有生本对话以及学生的自我对话, 这些“对话”已经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 还有人与物以及人与内在的“我”之间的沟通。综上可初步将“对话”看作是以语言、行动、表情等各种外在表现方式结合内心最本真思维, 在对等开放、共享创生的基础上进行的意义或理念的交互过程。
2. 何为对话教学
对于什么是对话教学, 现在国内外学者尚未给出普遍认可的界定。张华认为:“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关系价值和关系认知, 整合反思与互动, 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话语实践。该实践旨在发展批判意识、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关心伦理和民主的社区。”[3]刘庆昌认为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进一步讲, 对话教学就是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质的教学。他认为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沟通的、合作的、互动的、交往的以及创造的和生成的教学[4]。杨成认为对话教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借助一定的中介在一定的情境下达到彼此之间认知共振、思维同步、情感交融、积极互动, 生成新观念的实践活动[5]。还有学者认为对话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学理念和原则。
以上种种观点虽然不尽相同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点, 那就是“平等自由、创造共享”, 而且他们都不否认对话教学是一种动态的互动、合作的过程。那么对话教学到底是教学活动还是范围更为宽广的实践活动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 首先教学活动是学校中或者说各类教育机构的主要活动, “对话教学”也是最先被教育者所注意以及运用于教学中的, 所以若将其定义为教学活动是完全正确的。然而我们不难发现, 虽然各个国家都有所谓的教育机构以及专门的教育场所, 但是教育是无处不在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人为师, 人人为生, 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教育教学过程, 正如“对话”随处可见, 只是他们并没有那么严肃正规, 但是这是毋庸置疑的。因而如果把对话教学仅限于正规教育机构中的教学实践则显得狭隘, 更全面的观点应该是实践活动。由此我们可以将对话教学定义为“对话者们在语言、思维、情感以及认知等多方面进行相互影响, 在平等自由的氛围中以一种动态互动、合作方式进行的创造共享的实践活动”。
二、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
1. 体验性对话理论
体验性对话理论作为对话教学的先导是以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为代表的。在他的著作《我与你》中清晰地阐述了体验性对话思想。作为现代“对话”概念之父的他认为:我们所应该形成的是平等的“我—你”关系而不是被经验和利用的“我—它”关系。他提出的“你”与“它”截然不同, “你”是平等的、相遇的存在, 是不可被经验、利用之物。“你”不是“我”所对应的客体, 而是跟“我”一样具有现时存在性的主体。“我”不是去经验你, 不是用“我”原有的一切去指挥、控制、利用你, 而是与“你”一样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同为施动者和被动者。相比传统教学中教师将学生作为客体不断灌输作为间接经验的知识, 布伯的“我—你”关系要求的是两者之间直接的“对话”, 在直接的体验中获得知识。
2. 理解性对话理论
理解性对话理论是以伽达默尔和巴赫金等人的对话思想为代表的。伽达默尔作为德国当代哲学家、美学家、现代哲学解释学和解释学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提出了文本理解的“对话”过程。不同于传统解释学将文本的理解当成“独白”模式, 认为对话没有必要, 伽达默尔提出理解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对话中的创造。他认为解释者和文本具有不同的视域, 理解的过程是两种视域的不断交融和对话, 直至“视域融合”, 形成一个新的视域。这个新视域既受解释者和文本的原视域的限制, 又超越了这两个视域, 从而形成新的理解。因而我们“对话”的过程就是在产生新的理解, 或者说对话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而这种理解是以语言作为主要媒介的, 理解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过程。巴赫金从语言学基础出发结合人文科学研究提出了富有人文精神的对话理论, 重视人的存在、命运、自由、平等, 认为主体建构只能在自我和他人的对话交际中实现。他将自己的对话理论归入超语言学的范畴, 以“言词”、“言谈”和“情境”这三个概念为基础诠释了他对话性的语言观。他认为让“言词”具有意义的唯一方法是让人理解, 而言词作为“我的自我与他人之间的桥梁”, 它的意义生成取决于它本身和人的对话性语境的双重作用。“言谈”作为复杂的社会情境的产物, 是说者和听者在对话交往中的双向理解过程。
3. 批判性对话理论
批判性对话理论作为对话教学的重要依据是以巴西著名对话教育思想家保罗·弗莱雷为代表的。他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 批判了教育中将知识作为具体化的和静态所有物的观念, 指出正是这种观念致使教育成为“存储行为”, 即将知识和真理“储存”进学习者的头脑中, 形成了教师越是灌输得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听话地被“储存”就越是好学生的观念。他提出“提问式教育”, 强调教学不是单向的传递知识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来“生成”知识, 通过提问来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更好地认识自身和世界。在批判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对话式教学”, 提倡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 在批判、反思中更好地改造世界, 充分发挥人的本性使之趋于完善。由此他提出了“人性的解放”, 要求人们认清自己“被压迫”的现实, 认为“被压迫‘我’必须打破对压迫者‘你’的依附, 远离后者以便更客观地看待他, 只有这样才能认清自己与压迫者是矛盾对立的”[6]。而要做到“人性的解放”, 归根到底需要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 让学生在对话、交流中能以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来思考和作出行动。
三、对话教学的特点
1. 主动对话, 平等交流
不同于传统教学, 对话教学要求学生认清自己的主体性, 发挥主动性, 在对话中积极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不受其他对话参与者外在身份、权威的打扰, 只关注对话过程。对话者们必须平等地看待对方, 时刻保持对等意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开展对话前都应该明白的一个前提就是:对话不是为了突出自己、用自己的经验去征服别人, 而是抛开自己原有的固执, 平等地去审视双方的观点。正如伯姆所言:“在对话中你不会试图去赢取对方, 也不会强求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相反, 我们通过对话, 来发现任何人身上可能出现的任何错误, 从而使每个人都从中受益。”[2]对话教学不是着眼于自己的思维假定, 沉迷于过往累积的经验, 而是要摆脱约束自己的种种因素, 释放最真实的自我, 将自己变成一个空杯子重新去汲取对话中产生的“真理之水”。平等的交流也意味着更多的尊重对方, 尊重对方的观点、想法。
2. 动态发展, 指向生成
对话教学是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 没有固定的范本, 因而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在对话者们思维的触碰发展中不断地改变, 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无法清晰地列出它的每一步骤, 它如流水般善变易动, 但是教学所追求的东西只能在对话的过程中去一点点积累、探索。“我们在对话中所形成的想法、进行的沟通, 以及产生的观念就像种子, 一旦机缘巧合, 就可以导致变化的出现”[2]。而这种变化是无法预知的, 即使我们事先确定了对话最终的走向, 其结果也会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有其独特的个性思维, 因而同样的对话方式也不能得到同样的结果。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即使是同一棵树开的花、结的果也没有完全相同的, 我们是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 对话也是无法重复的。虽然我们无法确定结果为何,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 就是对话中肯定会生成新的东西———只要对话有意义。无意义的对话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对话”, 它只能是人与人之间的随意之语。
3. 互动交往, 和而不同
在对话教学中, 对话双方在对话精神的指引下, 以平等主体的身份共同参与对话交流, 在认知、思维的不断互动中, 内化对话交往中获得的经验。哈贝马斯把语言作为交往行动的杠杆。要保证对话的顺利进行, 对话双方必须选择一种能够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正确的语言来恰当地表达自己, 否则交往行动的互动作用就无法达成。因而在对话中我们要善于选择正确的话语, 言辞要清晰明了, 不可模棱两可或者多有歧义, 不然容易造成对方误解而使对话难以为继或使结果相去甚远。所以适当的提升自己的话语艺术或者对话技能也能使对话教学取得更好效果。对话教学反对单一声音, 要求对话者各抒己见, 而在听取别人想法时又要搁置己见不执着于自己原有经验, 这就要求对话者做到和而不同。在对话教学中, 对话者们不能不加思考附和别人, 也不能过度自信而忽视别人。若是你的观点足够正确, 别人自会心悦诚服, 乐于接受。因而作为教师来讲, 他要“随时与学生处于二元关系中, 把他视为伙伴而与之相遇。同时, 为了让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充满整体意义, 他不仅需从自己一方, 且也需从对方的角度, 根据对方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7], 决不能独断专行。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戴维·伯姆著, 李·尼科编.论对话[M].王松涛,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张华.对话教学:涵义与价值[J].全球教育展望, 2008 (6) .
[4]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 2001 (11) .
[5]杨成.中学英语对话教学模式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4.
[6]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 等,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理论基础及定义论文 篇4
关键词:阳光教育;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04-03
一、阳光教育理念提出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与学校发展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和教育理论研究关注的焦点和课题。无数教育实践证明,在社会转型期,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和惯性并没有因为实施素质教育而被革除,尽管很多学校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但素质教育流于表面的现象仍然突出,学校教育仍然普遍存在追求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倾向,只以传授知识的智育作为主要目标,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与社会生活实际脱离的现象十分普遍。总之,忽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个体生命本性需要,教师自主发展困难重重,学校发展举步维艰等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上述教育问题和矛盾反映了教育价值取向与时代精神之间的错位。在学生发展上体现得比较集中。近年来不断有调查研究披露,我国青少年整体素质在不断下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价值观混乱,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在充满诱惑的物质和功利面前,理想显得是如此脆弱。价值观尚在形成过程中的小学生开始在物质欲望的过度张扬中迷失自我,对理想的追求开始变得功利,对人生前途感到迷茫,对自己的未来缺乏应有的思考与设计,学生心理变得阴暗,他们互相不是比学习,而是热衷于“拼爹”、“拼名牌”……二是在当今社会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竞争文化熏陶中长大,从小被灌输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他们是家庭生活的中心,养成了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的不良心理习惯,缺乏谦让和宽容,更谈不上合作与分享。学生不仅没有形成优良的个性,也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行为执拗、任性和幼稚,不会关心他人,不能承受失败,甚至在同伴竞争中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造成了学校生活中的人际适应问题。三是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彼此竞争的默认,进一步助长了小学生的封闭心理,压抑了合作的需要,使他们感受不到学校教育生活的阳光。四是学生的行动更多地受到外部因素的驱动,缺少来自主体发展的需要,他们在学校生活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对学习不感兴趣、不主动,对学校生活的感受除了压抑就是不自由;而学校教育把最基本职能只放在传递人类文化上,强调教育的统一性、单一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始终受到支配、主导、控制,居于被动的、客体的“受压迫者”地位,缺乏主体性和内在动力。在这种思想文化影响下,学校和教师不自觉地把学生看成“知识容器”,学生也就失去了其根本即“人本身”。
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学校生活现实的思考,促使我们提出了一种教育教学新理念——阳光教育,希望以此作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主发展和学校整体优化发展的突破口。
二、阳光教育的基本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基本内涵
教育事业是阳光的事业,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人才、创造幸福、追求美好。教育的过程是幸福的、快乐的,教育的色调是温暖的、光明的。基于以上认识和判断,我们认为,阳光教育是指学校通过创建一种公开、公平、公正、和谐的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和教师提供的优质教育服务,让学生在阳光、健康、积极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把他们培养成具有上进性、乐群性、能动性、创造性的阳光人才,使教师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使阳光学校得以创建。阳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阳光人才,把学校打造成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场所。阳光教育的宗旨,是致力于“为学生健康成长铺设阳光大道,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阳光舞台,为学校科学发展营造阳光环境”,用“爱”去诠释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全部真谛。阳光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还是一种教育管理策略。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基本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实现人的个性的真正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基础上,经过长时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提炼,主体教育理论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理论之一。主体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强调学生是独立的、具有一定的人格的,有思想,有感情,有发展自己、表现自己欲望的能动的主体。[1]该理论坚持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教育实现人的发展的基本途径,认为如果学生在学校活动中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就不会通过活动实现自己的发展。只有当学生能够自觉地、主体地参与的时候,教育教学活动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和发展学生的活动。[2]
3.课堂社会学理论。课堂社会学认为,课堂并非置身于社会之外,而是生存于社会之中。课堂就是一个微观的社会,课堂教学过程是“课堂中各种角色间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过程”。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性活动,人际互动交往是其核心。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在社会交往互动中实现的,没有交往和互动,教学活动便不可能发生。学生必须熟悉课堂的活动规则、活动规范,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活化对知识的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获得精神成长的意义,逐渐增强理解自己及他人的能力,展开个体社会化进程。[3]
4.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性就是主体之间的性质。哈贝马斯立足于交往行为对主体间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论述。他把人的行为区分为工具行为和交往行为,认为工具行为主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生产劳动;交往行为主要处理人与入之间的关系,通过语言和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一致。他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法性危机,就不能再以单一的主体性意识作为出发点,而应以交互主体和交往行为作为出发点,建立合理的交往模式,以消解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异化作用,实现人的解放。主体间性即主主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直接面对,确立了主体之间的平等地位,不再把他我当成他物,也就是真正把人当做人看待。
三、阳光教育的基本原则及实施策略
(一)基本原则
1.人本性原则。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的主体是人,这就决定了实施阳光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当充分尊重教师,关注教师作为人的正常而合理的需求。作为一个专业性组织,学校也是一个教师不断成长的地方。学校领导要将学校的工作目标与教师的自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工作目标的实现和教师的自我实现看得同等重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生命尊严,善待学生,摒弃那种居高临下的不平等的教育方式,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收获幸福。
2.活动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他所从事活动的产物。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大致也就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并非所有的教育活动都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因此,在实施阳光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进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要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
3.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创造性是人的一种天性。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在实施阳光教育过程中,必须营造宽松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氛围,尊重多样性,鼓励个性,宽容另类,时刻注意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当然,我们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主要是指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创新人格,而不要过多要求学生提出什么前所未有的观点。
4.整体性原则。人的发展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学生,其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这种有机整体性如果遭到破坏,学生的发展就会失去基本平衡。因此,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都必须注重整体性、全面性和协调性,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之间、教学管理与教学活动应当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实施策略
1.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阳光教育,首先要有阳光的教师。那么,如何打造一支阳光型教师队伍呢?第一,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4]首先,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尤其是减少教师的非教学工作安排;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灵活度和自主权;设计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等。其次,提供多渠道的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平台,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办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不定期地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第二,要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教师发展能力。首先,制订系统的教师培养计划。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教师的具体情况,整体规划学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使不同学历、教龄、层次、水平的教师都有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各个教研组也要根据组内各成员发展的不同需要制订出教师个体成长计划,对各项活动做好安排,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其次,加强与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的合作。高等院校、教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能以先进理念、思想、方法、技术引导、带动一线教师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再次,加强教研组建设,完善教研制度,创新组织、内容和形式,使教研组活动真正成为教师合作、交流、共同发展的平台。第三,要提高教师反思能力。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键还在于教师自身的反思。教师对于备课、上课和课后都要自觉地坚持反思,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发展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能力,进而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2.实施阳光学校管理。实施阳光校务,首先,要建设人性化的阳光管理制度,使制度成为“阳光教育”的良好支撑,成为师生自觉奋斗的共同愿景。其次,要将制度的严格实施融于生动、真实的故事之中,体现制度的人性化,以感动人心来净化心灵,以精神感召来标榜言行,以楷模示范来自我要求。再次,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关心师生需求。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评议等制度的作用,将阳光管理贯穿于学校建设中,使广大师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3.构建阳光课堂教学。教育是塑造理想的事业,课堂是求真求知、心灵成长、放飞梦想的圣殿。阳光教学应当追求人生当求的意义与价值,寻找自己的思想。阳光课堂应从关注学生精神诉求开始,而不仅仅传授知识。阳光教学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师生共同享受教学活动的愉悦,并在此过程中获得阳光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逐渐将这种体验与态度内化,养成阳光的心态。阳光课堂突破文本,直击人心,触动心灵: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有关生命、爱等涉及人生的主题,扩展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化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形成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观念,进而让学生的灵性得以舒展,个性得以张扬。阳光教学要求学会倾听,学会对话,学会合作,学会共享。倾听、对话、合作、分享应该是思想的交流,意义的共享,并有继续对话的渴望。阳光课堂、阳光教学应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同时要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需要,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能获得充分发展。
4.构筑阳光德育。实施阳光德育,陶冶学生性情,培育“阳光心灵”。阳光德育要求教育者须用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用爱心来关怀、理解、激励学生,使他们成为性格活泼、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合群合作的一代新人;要关注一切学生的成长而非少数尖子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一切方面的发展而非只是个别方面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而非只是发展的结果;要注重学生自强自立、乐群合作共享的德行教育。
参考文献:
[1] 高向斌.主体教育:我国走向新世纪的一种教育理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5,(4):22~23.
[2] 王 升,刘晓鹏.主体参与的要义、逻辑起点及其境界[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70~73.
[3] 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J].教育研究,1997,(2):64~67.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理论基础浅析 篇5
低碳经济是在人类温室效应及由此产生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提出的。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 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 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 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从多种途径展开低碳经济建设行动。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科学评估报告发表以后, 特别是“巴厘路线图”达成以后, 低碳经济理念更加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大势所趋。2009年末结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与会各国虽然没能就如何应对气候变化达成更加广泛的共识, 但却进一步掀起了各界对“低碳经济”的热议。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一) 低碳经济的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二) 低碳经济的特征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理念, 更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一个国家博弈的结果, 是一个政治化的科学问题;同时, 低碳经济也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 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低碳经济的经济性, 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和机制来发展, 其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二是低碳经济的技术性, 通过技术进步, 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 也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不降低;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三是低碳经济的目标性,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 低碳经济的构成要素
第一, 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低碳能源。低碳能源是指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能源, 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清洁煤, 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低碳能源。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要使现有的“高碳”能源结构逐渐向“低碳”的能源结构转变。
第二, 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低碳技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低碳技术, 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个领域, 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CO2捕集和封存等。这些低碳技术一旦物化和作用于低碳经济的生产过程就成为直接生产力, 成为低碳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 成为低碳经济发展强大的推动力。
第三, 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经济发展载体与之相对应, 而低碳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低碳产业承载能力的大小。低碳产业的发展对现有高碳产业的转型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会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机会。
第四, 低碳管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低碳管理主要包括明确的发展目标、健全的法制、创新的体制、科技等诸多方面, 所有这些正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保障。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长期以来无序开发已严重透支人类的生存环境, 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198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其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们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正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 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未来的竞争是碳生产率的竞争, 而低碳经济的目标就是追求人、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实质和核心都蕴含着深刻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人类只有成功地实现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
(二)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是1995年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经济学家G·格鲁斯曼和A·克鲁格提出的。它的含义是:“沿着一个国家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在工业化的起飞阶段,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环境恶化, 在人均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 经济发展会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对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 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格鲁斯曼和克鲁格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有如下关系: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水平有着很强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会随着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的增加而不可避免地持续恶化, 只有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 环境污染反而会随着人均GDP的进一步提高而下降。人均收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倒U型的曲线。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 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不断增加使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如果沿着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展, 资源与环境约束将日趋紧张, 而低碳经济模式可以改变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 最终促进可持续消费与可持续发展。
(三) 脱钩发展理论
刘传江认为“脱钩发展理论”被运用到经济领域, 主要是用来分析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响应关系。对经济增长与物质资源消耗之间关系的大量研究表明一国或一地区工业发展初期, 物质资源消耗总量随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甚至更高, 在某个特定阶段后会出现经济增长时物质资源消耗并不同步增长而是开始呈下降趋势, 出现“倒U”型, 这就是脱钩发展理论。脱钩发展理论为“两型社会”的存在提供了理论基础。所谓的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 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的本质是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的脱钩。“两型社会”既不是单一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也不是单一地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脱钩理论证实了低碳经济的可能性。低碳经济就是通过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和环境生产率, 做到用较少的水、地、能、材消耗和较少的污染排放, 换来较好的“两型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 生态足迹理论
生态足迹理论是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雷斯在1992年提出, 在1996年由M·魏克内格完善的。生态足迹将每个人消耗的资源折合成为全球统一的、具有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通过计算区域生态足迹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差值———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 准确地反映不同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现状的贡献。生态足迹既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 也揭示了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阀值。生态足迹的意义在于可以判断某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 是否具有大生态安全性:如果生态足迹大于生态承载能力, 那么大生态安全出现危机, 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持续性, 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出现危机必然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反之, 大生态安全保持稳定生态环境具有可持续性, 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安全基础持续稳定, 可以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冯之浚等关于推行低碳经济促进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N]光明日报200904-21
[2]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3) 14-18
[3]焦方义以低碳经济模式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J]学习与探索2010 (2) :134-136
理论基础及定义论文 篇6
(一) 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5年的国际准则中指出, 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西方关于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上, 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双方, 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二) 公允价值的优点
1. 有利于帮助企业维持自己的资本, 保持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2. 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及相关性, 合理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 给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一) 会计目标的变迁
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 最终服务于会计目标。关于会计目标的变迁学界存在两种不同的学派, 一是受托责任观, 这种目标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应该是向资源的所有者提供资源的使用和管理情况;二是决策有用观, 这种目标观认为会计的目标应该是向决策者提供能够帮助其做出正确决策的信息而不是单纯的历史数据。随着会计需要的发展, 现代会计目标逐渐与决策有用观趋同。在这种形势之下, 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的基础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必然。
(二) 会计计量理论两大部分的变迁
从表现形式上看, 会计计量主要包括两大部分:资产计价和收益决定。会计计量两个部分在现实经济环境中的不断发展完善, 也是公允价值会计产生的重要原因。首先, 资产计价模式的变迁, 在二十世纪, 资产的定义侧重于企业资产的存量特征, 忽视了资产的经济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种定义逐渐被人们抛弃, 一种新的资产定义 (资产是因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由某一特定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经济利益) 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 在这一定义下, 公允价值逐渐成为企业喜爱的计量方式。其次, 收益决定方法的变迁。资产计价模式的变化必然带来收益决算方法的变迁, 传统收益+费用观确认的会计学收益 (又称为利润或盈得) , 通常是指来自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这种决定方法在历史成本计量下出现了无法正确反映本期收益和不利于收益比较的问题。因此, 随着会计学的发展, 美国提出一种新的决定方法, 提出盈收和全面收益的概念, 其中, 全面收益被定义为“在一个期间来自非业主交易的权益 (净资产) 的全部变动”, 也就是要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业主权益 (净资产) 的变动。根据全面收益理论, 公允价值无疑成为体现全面收益的最佳计量模式。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中存在的难题
(一) 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我国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总体来说, 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只有一些零散的理论研究成果。这种系统理论的缺乏集中体现在估价技术上。估价技术不成熟,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估价技术无能为力。其次, 在一些领域受人为的难以克服的因素影响, 也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二) 缺乏成熟的市场环境
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确立较晚, 而且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市场化程度不高, 公平的交易环境仍在建设之中, 远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 许多资产和负债无法找到一个可供参考的市场价格。同时, 缺乏能够形成公平价格的机构, 许多中介机构在价格评估的过程中有失公允。
(三)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难以操作
目前, 在公允价值的确定中, 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市价法, 即采用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若所计量的项目在市场上找不到一个市场价格, 则采用类似项目法。但是若市场上所需计量的项目难以找到市场价格信息时就需要双方自行拟定价格, 现实中交易价格有失公允的现象因此产生, 受一些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很难得到实现。
(四) 法制的不健全和监督机制的缺失
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不久, 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立法上, 许多法制措施正在制定, 远远不够完备, 特别是在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和审计的规范上还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执法上, 对于一些舞弊和假账的行为没有统一的惩罚标准, 惩罚力度不够;在监督机制上, 一些作为监督机构的中介组织在操作上有失公允, 很难做到公平公正, 甚至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纵容一些企业的不法行为。最后, 外部审计的缺失, 严重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取得和信息的真实性。
(五) 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人员素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个是职业素质, 另一个是道德素质。现有会计工作人员对于公允价值的不了解和认识的缺乏, 不懂得如何进行公允价值的操作, 特别是在估价环节缺乏专业的判断力, 影响了公允价值的取得和准确性, 难以真实地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另一方面, 有些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缺失, 缺乏诚信教育, 在工作中容易为了自己的利益从事一些违法行为, 公允价值是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的会计计量方式, 道德素质的缺失对于公允价值的实行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四、解决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难题的措施和建议
(一) 完善公允价值理论,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状的理论体系。
我国公允价值理论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指导下, 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和理论成果, 然后结合中国国情, 充分考虑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建立起来的可以实际操作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要结合到会计工作的实际, 充分考虑会计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 具体化公允价值计量的操作步骤和工作方式, 起到指导会计工作实践的效用。要跳出西方已有理论的圈子, 进行创造性的理论再造和升级。
(二) 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 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成熟的环境
我国的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发展时间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很短, 需要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 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公允价格运用的前提就是要存在活跃的市场环境。因此, 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 需要打破行业垄断, 加深市场化程度, 引进竞争机制, 活跃市场经济。同时, 建立公平公正的中介机构, 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 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 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 建立健全法制体系, 加强监管力度
一方面, 加快法制体系建设, 建立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的法律体系, 将市场经济纳入到有法可依的轨道上来。特别要重视现代会计的立法工作, 运用法律的武器保障公允价值在中国的运用。同时, 坚决贯彻“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对于破坏市场环境、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打击, 保障公允价值的实现。另一方面加强监管力度。监督机制的建立首先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和审计, 组织负责人要重视公允价值的重要意义, 积极配合、监督公允价值的实现, 并严格要求职员, 保证良好的会计环境。其次是外部监督。外部监督主要是来自有关经济部门如工商部门、审计部门等部门的监督。相关部门要建立长效的监督机制, 保证对企业会计的严格监督, 为公允价值的实现保驾护航。同时, 媒体的介入也能形成良好的监督效果。
(四) 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
公允价值的获得需要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因此, 对于职员的能力培训尤为重要。加强关于公允价值理论的学习, 帮助会计工作人员了解公允价值的操作, 帮助会计工作人员提高准确获得公允价值信息的能力。其次, 加强诚信教育。这对于一个会计工作人员来说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素质。诚信对于会计工作尤为重要, 特别是对于公允价值的获取和确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方面, 加强法制教育, 帮助会计工作人员获取法律知识, 了解法律规定, 懂得运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 懂得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 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会计工作, 坚决不越法律红线。最后, 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对于新引进的人才, 帮助他们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环节, 熟练掌握工作技巧和操作手段;对于所有的职员, 帮助他们学习公允价值的操作程序, 能够自主地掌握公允价值的获得途径和实现方式。
参考文献
[1]朱荣.浅析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应用[J].民营科技, 2008 (11) .
[2]程咏梅.试论公允价值在中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 2009 (3) .
[3]袁晶珠.浅论公允价值在中国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1) .
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基础及方法研究 篇7
一、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基础
1、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中期以来, 人力资本理论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为西奥多.舒尔茨。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 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并为人力资源会计方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将资本划分为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 前者是指体现在物质形式上的资本, 后者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 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健康状况等构成, 它是通过教育、保健、劳动力迁移等支出所表现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 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对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活动进行准确的计量与核算, 才能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经济效果和效率做出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因此人力资源会计就逐渐产生。
2、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
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 而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和程序。它的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 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个方面。目前, 人力资源会计假设在我国会计界有着不同的看法, 综合各种观点, 可以提出四个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
(1) 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是不可缺少数据假设。这是指人力资源的数据信息对现在的和潜在的信息使用者作出的评价都是有用的, 无论是管理当局还是外部投资者都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会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以人力资源作出正确的决策。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是会计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是不可缺少的数据信息假设, 正是人力资源会计存在和发展的的前提条件。
(2) 人力资源是会计资产的假设。这是指人力资源可能为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管理。这一假设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所在。如果人力资源不是会计意义上资产, 那么也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 无法对使用者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人力资源会计资产假设是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原则, 决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理论基础。由这一假设还可以派生出其他假设: (1) 人力资源是会计主体可以控制的。 (2) 人力资源具有未来服务的能力。 (3) 人力资源是可以计量的, 包括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
(3) 持续经营假设。在人力资源会计上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要破产、关闭, 否则都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将来持续经营下去, 持续经营假设可能派生出人力资源会计分期假设。按人力资源会计分期假设, 可以把企业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源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定期间, 以便分阶段考核企业的账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持续经营假设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前提, 即在确定人力资源支出的会计处理时, 如果支出影响是短期的, 则就费用化, 否则应资本化。
(4) 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管理方式的函数假设。这是指人力资源价值除了来自本身的技能、性质、健康等状况外, 还受到管理方式的影响。人力资源价值在不同管理方式下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具体来说, 包括两个方面:其一, 不同管理活动, 可以使单项人力资源价值增长、耗竭或保持不变。其二, 不同的管理活动, 可以使人力资源的协作力或集体力增强、不变或减弱。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管理方式的函数假设为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方法
目前, 人力资源会计的处理方法有两种:成本法和价值法。前者是以人力资源的支出来计量人力资产的价值, 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后者是以人力资源预计能创造的未来价值来计量人力资产的价值, 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1、在成本法下, 由于计量基础的不同, 又形成了以下观点:
(1) 历史成本法。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 将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或培训等实际发生的支出予以资本化, 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其优势在于它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但其缺点也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 经济环境的变化, 可能使历史成本信息严重偏离现实。譬如, 在我国, 企业获取优秀人才可以通过组织上的人事调动, 几乎没有投资成本。但现在企业往往通过高工资、高福利来网罗人才, 这样, 不同时期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就有了较大的不同, 此时的历史成本信息相关性就很低。
(2) 重置成本法。以在当前物价水平条件下重新录用达到现有水平的全体员工所需的全部支出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 其优势在于它的决策相关性。因为它力求提供一种与现时环境相同步的信息, 便于内部信息使用者作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决策, 但这种相关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重置成本法有一定的主观性, 各种人才来源渠道不同, 成才方式不同及未来实际能力的差异, 因而很难找到一个社会公允的重置成本。
(3) 机会成本法。以职工离职使组织蒙受的经济损失, 作为人力资源计价的依据。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其对管理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因为它计算的人力资源价值更接近于其实际的经济价值。当然, 它也有缺点, 比如, 距离传统会计模式较远, 不可靠, 而且人力资源的机会成本既不代表企业的投入成本, 又不代表人力资源的创造价值, 因而对外部信息使用者来说并无相关性。
2、在价值法下, 人力资源会计也形成了
多种主张, 从大的方面而言, 主要有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两大类。从会计研究角度看, 货币计量模式是主体, 非货币计量是一种辅助模式, 但它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货币计量无法表示的重要信息, 具有特殊的决策价值。所以, 笔者主张:在实践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 以全面反映出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
货币计量模式目前有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未来收益折现法、调整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或未来收益法、非购入商誉法、经济价值法、指数法等多种方法。笔者认为上述几种计量方法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其计量结果不能涵盖人力资源价值的全部。因此应在目前这些计量方法的基础上, 探讨一种能全面反映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 使其既包含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 又包含人力资源的剩余价值。采用综合报酬收益折现法能达到这一目的。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人力资源会计的现实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人力资源价值,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 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服务。人力资源会计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确认和计量, 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人力资源投资和不同管理方式下的人力资源经济价值信息, 从而, 为企业管理当局进行人力资源配置、运用和投资决策提供相关信息。
2、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理论意义
现行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以非人力资本为中心, 强调“物尽其用”。当人类迈进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时, 知识要素取代了资本要素成为最核心的生产要素, 奠基于以资本要素为核心, 与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将面临严重的挑战。人力资源会计突破了会计学只研究“物尽其用”的局限, 将研究视野拓展和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 事得其人, 人事相宜”的领域, 把“人尽其才”与“物尽其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方位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相关信息。因此, 从会计科学发展的角度看, 人力资源会计对于重构一个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以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摘要:世界范围内的高新技术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浪潮, 促进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从而把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从原来的自然资源的竞争、资本资源的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中离不开人力资源会计。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基础,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协会《:人力资源会计专题》,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
[2]、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理论基础及定义论文 篇8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基础,价值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每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法律规则的产生和演变都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不例外。根据相关论著及笔者的思考现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归纳如下:
(1) 个人本位主义
个人本位主义在16世纪由自然法学派所提出, 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人的自由和幸福。个人本位主义反映在法律上就是要求法律承认并保护人的权利, 人的个人价值至高无上, 使每个人在个性、精神、道德和其他方面的独立得到最充分、最自由的发展, 即将人生而平等地、自由地享有“大自然”赋予的不可让于和剥夺的权利 (即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的理念融入法律制度之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正是对个人权利的维护, 是法律上对个人主义的具体反映。
(2) 限制公共权力理论即民主宪政理论
公共权力对于个人而言可谓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对于维护个人权利起者重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个人权利的侵害也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和危害性。人们一方面认为权力是必要的力量一方面又把权力视为非正义、专制、罪恶的根源。基于对权利和自由的偏爱与尊重, 庞德、德沃金、罗尔斯等学者主张限制政府权力从而形成了西方的民主宪政理论的基础。
(3) 法的正义价值理论
正义是法的基本价值之一, 并处于价值位阶的最高层, 其以自由价值的实现为表现形式, 秩序价值的实现是正义得以彰现、自由得以维护的社会理想状态, 实现正义的途径是法治。基于个人本位主义理论的法律视野, 正义的最大威胁便是公共权力, 法律则是对权力的一种有效限制手段, 竭力保证公民个人权利免受公权力的侵犯, 通过有效、科学、系统的限制、制约使公权利与公民个人权利实现一种平衡。故此,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法律对公共权力进行限制的一种具体规则, 其最终目标也是实现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力的平衡, 体现社会的正义。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起源及意义
20世纪50年代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早在美国各州确立, 在此之前非法证据的诞生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有这特殊的历史背景。截止到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禁止使用非法取得的自白证据归罪和反对自我归罪的特权已在13个殖民地得到广泛传播, 成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萌芽。 (其实在此之前, 英国于1775年就提出了应对自白证据的容许性进行限制, 只是在当时没有提出具体的限制规则) 。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才通过麦卡锡主义的“正当程革命序”在各州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并发展到鼎盛阶段。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依据美国宪法前十条修正案通过判例的形式确立和发展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它主要针对的是警察在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 它的目标就是阻止警察在执法中的违法行为。
更确切地说,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最早产生于英国, 而最早确立于美国, 到目前已发展了近100年的历史。尽管有学者对该规则表示强烈反对, 认为该规则确立的后果是“只因为警察的微小错误就让罪犯逍遥法外”[1], 但是, 从现实角度来看,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保障人权即对人的生命权、自由权、隐私权等权利的尊重和保护。这里的人权保护是相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社会成员而言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允许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非法侵犯就是允许对社会其他成员的权利的侵犯。因为人人都有潜在的成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可能, “一个政府怎样对待它的犯罪嫌疑人, 就必然会怎样对待它的其他国民”。退一步讲, 即使对于真正的犯罪人其人性即尊严也是应该受到尊重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就从根本限制了公权力对人权的践踏。
其次,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维护司法尊严。在法治国家维护司法尊严就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将侵犯宪法中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而取得证据排除在诉讼之外, 这正是基于执行宪法和法律的需要, 是维护司法尊严的必需。
再次,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阻止警察违法。警察权的滥用对公民个人权利的危害是极大的, 而阻止警察权的滥用、阻止某非法取证行为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宣告警察违法获得的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此外,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促进侦查手段的发展和提高并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 有利于警察权的高效运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法取行为的否定必将迫使警察摒弃通过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类似偷懒的手段去获取证据, 而是侧重于开发和运用更科学、更有效的证据收集方式获取客观性更强的证据, 使得证据更具有可采性和说服力从而提高诉讼效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还体现着程序正义对发现实体真实的价值。
通过上面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分析, 我们可以反驳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指责, 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纵容了某些事实上的犯罪人使他们通过警察的错误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从价值评析的角度看,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一方面可以有效限制非法取证行为, 另一方面会因不可避免的漏洞性而放纵一些真正的罪犯, 但是“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漏洞相比实在是更大的罪孽[1]”。而且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漏洞, 完全可以通过侦查手段的改进和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加以弥补。
参考文献
理论基础及定义论文 篇9
关键词:农业标准化;国外经验;理论;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11-0086-03
目前,辽宁的农产品技术标准水平偏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比较薄弱,技术含量低,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加之对国外标准信息动态掌握有限,导致农产品生产技术达不到发达国家的要求。如果此种生产方式得不到改善,辽宁农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将受到很大影响。在此情况下,实施及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及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势在必行。
1 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实施农产品标准化、按标准化流程进行生产,其目的是控制农药、化肥等化学物品的投入。把标准化生产流程贯穿到农产品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中,有利于保证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健康。
1.1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實施农业标准化,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再配合名牌培育,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变单位面积农产品收益递减趋势为递增趋势,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及实现农民增收。目前,辽宁的苹果种植面积近22.4万hm2,是辽宁一大特色产业。这充分说明瓜果业已成为辽宁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来源,是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1.2 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把生产标准纳入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只有按标准进行农业生产,才能生产出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食品生产标准化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利。
对生产者而言,适度规模的基地化生产有利于建立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和管理技术系统,有利于建立稳定的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更有利于在过硬的技术和健全的管理队伍基础上树立企业品牌。
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标准化的生产技术和规范化的管理就没有标准化产品,没有标准化产品就很难取得消费者信任而在市场立足,在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的今天更是如此。
对于监管者而言,城市食品实行基地化生产有利于对食品问题从源头起实施有效的检查、监督和管理。相对于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而言,政府部门更容易对各种形式的基地进行监管和指导:对于有问题的无知者,在监管之外加强技术培训和帮扶;对于有问题的无良者,实施严厉打击。
1.3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包括区域布局、品种种植、基地管理、虫病防治、冷藏运输等,同时又与产品深加工等密切相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一、二、三产业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农产品基地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科技水平,增加产量,从而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为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农产品基地建设能拉动育种、肥料、医药、机械、食品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
1.4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前提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其关键是农业标准化生产。长期的实践表明,标准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加快农业产业经营的重要方式,是促进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
农业标准化生产包括农产品投入品选择、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输及包装,其各个生产流程都直接或间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当地农民收入提高。因此,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现代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要求加快农业标准化进程,因此,研究农业标准化生产问题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农业产业标准化的过程,既是农产品投入品标准化的过程,也是规范农户生产行为的过程,过程非常漫长,不可一蹴而就。农业标准化与产业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就难以实现。因为现代农业不仅要求市场规范化,也要求信息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生产过程标准化。因此,农业现代化也是标准化的过程,没有农业标准化,就谈不上农业现代化。
2 国外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经验
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生产及加工方面的质量体系建设非常重视,有大量的官方及民间组织从事相关工作,并制定一系列促进标准化发展的政策和规则。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其专门负责协调与制定农产品生与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同时,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发达欧美国家都有其自己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安全体系,值得我国及辽宁省借鉴与学习。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实力较强,因而在农产品安全及标准问题上要求较为严格。
2.1 种类繁多,要求较为具体
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标准涉及农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等多个方面。例如,美国对肉类食品进行检测时,不仅检测其农药残留量,还检查原产地的卫生状况;欧盟对进口肉制品的配方、添加剂种类及工作环境有严格要求。
此外,发达国家一般设有标准化协会,可随时规范国内外农产品技术规程。如美国油脂化学会(AOAC)、美国小麦协会(AACC)、加拿大谷物协会、澳大利亚小麦协会等,这些协会每年都通过公告向世界发布标准信息,对世界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标准化起着重要作用。
2.2 与国际接轨,操作性强
在制定农产品标准时,参照食品法典委员会食品标准和国际有机运动联盟有机食品标准等国际先进标准。这样既能适应国际市场要求,又能结合本国或地区的具体情况加以修正,以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标准。
2.3 重视有机农业,内容不断完善
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十分关注有机食品的发展。1991年6月24日,欧盟通过有机农业条例2092/91,标志着农业有机规则正式颁布。之后,随着国内农业的不断发展,根据实际情况,该标准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1999年欧盟委员会通过有机产品标识。
nlc202309080849
同为发达国家的美国也十分重视有机食品。1990年美国通过有机食品法案,1992年成立国家有机食品标准委员会,2000年底农业部正式确定有机农业标准。
3 辽宁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的相关理论
党的“十八大”提出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即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工作开始起步。辽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狠抓生产技术规程制定和农业标准化建设,聘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方面的专家授课,以提高自治区的农业标准化水平。以苹果生产为例,探讨辽宁省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相关理论及其具体内容。
3.1 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理论
学术界对农业产业化的定义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2 农业标准化基本理论
农业标准化是指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特点为:主要对象是生命体或有机体,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复杂性。
标准化生产应遵循农业标准化理论,从生产环境、种苗、生产方法等方面控制苹果的标准化生产,并且把成熟的管理经验制定成相应的标准,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3.3 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以微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包括生产、消费、市场、价格等因素。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苹果标准化生产的组织模式,政府、龙头企业及合作社应遵循产业组织理论,改革技术,完善经营理念,使标准化生产模式发挥最大效用。
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涉及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方面,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生态和谐及社会公平,以达到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主要发展原则为: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苹果标准化生产是指依据标准化生产的基本原理,对其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控制。其在全过程控制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选地、育种、培育、种植各个生产环节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
参考文献
[1] 刘云茹,吕杰,谭爱花.农业标准化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J].农业经济,2015(5):29-30.
[2] 李静,樊铭勇,朱道军.对新时期我国农业标准化问题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0):207-209.
[3] 周一.标准化促进辽宁现代农业发展[J].品牌与标准化,2014(14):22-24.
Abstract: For the situation of low agricultural products technology standard level in Liaoning province,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e standardization wa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agriculture standardization in foreign country,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needed by developing agriculture standardization in Liaoning Area,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for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andardization in Liaoning area.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foreign experience; theo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理论基础及定义论文 篇10
一、环境公益诉讼的涵义
环境公益诉讼, 简单理解为针对环境公共利益而提起的诉讼。公共利益简称为公益, 环境公共利益是环境公益诉讼所要保护的目标。环境公益诉讼的定义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多种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应当将环境公益诉讼纳入经济公益诉讼的范畴, 因为不管是单位还是个人, 都有权利对引起环境污染的单位或个人提起诉讼, 经过人民法院的审判, 追究侵害人的相关责任。有的学者认为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新类型的诉讼, 是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被侵害的危害时, 法律允许公民或团体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还有一部分学者将环境公益诉讼纳入社会公益诉讼的范畴, 任何个人或者社会团体都可以为了维护社会环境公益, 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
上述定义都是反映了环境公益诉讼在某一方面的特点, 第一种将环境公益与经济公益对等, 但是, 这种观点很难将环境公益的特殊性体现出来。第三种观点认为社会公益和环境公益对等, 这无形之中扩大了环境公益的范畴。总体来看, 笔者同意第二种学者的看法。实际上, 环境公益诉讼和一般的社会公益诉讼不同, 它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诉讼类型。笔者认为,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新类型的诉讼, 是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被侵害的危害时, 法律允许公民或团体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环境公益诉讼与其他诉讼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其原告并不是基于自身利益受到侵害而提起诉讼, 而是以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提起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的被告方是对环境和资源造成损害的行为者。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基础就是要扩大公民环境诉讼的范围, 这样才能确保公众切实参与到环境管理中。当政府存在不作为或者违法行使行政职权时, 公众就可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并提起行政诉讼。当下, 民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迫切要求我国建立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理论基础是一种制度存在和发展强有力的支撑, 一种制度如果没有其自身理论基础的支撑, 其生存和发展可能无法顺利进行。
(一) 公共信托理论
公共信托理论是从罗马法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信托就其本质而言是财产制度的一种。环境资源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于一身, 环境问题究其根本可以归结为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之间的问题。经济利益属于私人利益, 环境问题属于公共利益, 公共信托的建立就是在公益和私益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公共信托理论就是指大自然中的资源是归全体公民共同享有的, 因此应当以公共利益为目的, 并由政府或者其他组织机构以信托的方式进行管理。美国有位著名的学者曾提出环境资源公共信托的三个基本原则:第一, 大气、河流这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是及其重要的, 是不可以作为私有物占有的。第二, 大自然赋予我们人类诸多资源, 这些资源和人的社会地位没有任何关系, 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第三, 政府和有关机构的职能就是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管理, 不可以对资源的分配方式进行随意更改。从某种意义而言, 公民和政府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关系, 公民将公共资源交给政府进行管理, 政府承担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公共信托为公民主张环境权利和环境权利救助提供帮助。
公共信托与诉讼信托是相辅相成的, 公共信托为诉讼信托提供了理论依据, 诉讼信托又为公共信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公民将交付给政府等国家机关的财产受到侵害时, 国家应当承担起信托财产不受损害的义务, 同时公民将自己的诉讼权也交付给国家, 这就是所谓的诉讼信托。国家是一个集体概念, 集合着众多机关, 当遇到问题时, 不会以自己的身份参与诉讼环节, 此时国家就会将自己的诉权分配给相应的机关, 比如检察机关, 这些机关就是国家的代表。当国家机关没有按照法律程序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诉讼, 公民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根据公共信托理论向法院提起诉讼, 进而对信托的财产进行保护。通过信托, 使原来没有诉讼权的人可以享有诉讼权, 不符合条件的当事人成为符合条件的当事人, 但是直接利害关系人仍然享有诉讼标的实体权利义务, 这就形成了程序上的诉权, 实体意义的诉权是由原诉讼主体享有的, 这种情况下, 就造成了程序上的诉权和实体的诉权分离现象的产生。
公共信托的产生不仅为公民主张权利提供了理论依据, 还为公民主张环境权利提供了选择。环境资源的公共信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对信托事务必须亲自处理, 不得交给他人代办, 建立起信托账簿, 并及时告知受益人事务的处理情况, 确保信托财产的安全。作为委托人的公民, 享有对环境资源的所有权, 对环境资源享有受益权。如果国家没有履行管理的义务, 公民有权利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
(二) “私人检察总长”理论
“私人检察总长”理论是英美法系国家中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私人检察官不是以请求赔偿为目的, 而是为了保护较为重要的国会制定的政策进而行使普通检察官可能会行使的职权, 而且是作为私人原告。很多的民事权利法律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私人检察官表现出依赖。该理论认为, 国会为了制止官吏出现的违法行为, 便会让检察总长为了公共利益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样便会出现争端。国会可以通过制定法律的方式允许私人或者团体向法院提起诉讼, 这样可以有效遏制官员的违法情况的发生。宪法不会限制官员或者非官员提起此类诉讼, 即使诉讼只是为了主张社会公共利益。美国联邦政府和很多州均设检察长, 他们是国家和公共利益的代表。
私人检察官提起的诉讼不仅要求被告应当遵守法律, 并且会对公众今后的行为起到警示的作用。私人检察官是可以代表大众的, 当国会对此类案件进行审理时, 人们认为国会此时可以给予不具备个人利益的公民原告的权利。私人检察官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一部分权力是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产生的。
(三) 人民主权理论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国家事务、经济以及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 人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有利武器就是司法。司法是人民追求公平、正义强有力的保证, 人民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管理国家、经济和社会事务。保障人民享有主权的基本措施就是法律的可诉性。只有通过诉讼才能真正体现出政府和人民的平等地位, 并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约束, 对政府起到监督的作用, 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伟大蓝图。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公益诉讼是从法律层面上为人民参与环境保护提供支持。环境公益诉讼的存在和发展, 能够充分发挥公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能够防止地方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以损害环境为代价。
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民事诉讼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实施, 标志着我国已经建立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但是, 在很多方面还需要作出具体规定。同时,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仍然缺少立法支撑, 需要法律予以明确规定。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明确起诉主体
有资格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即为起诉主体。我国民事诉讼法和环境保护法规定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环保社会组织可以作为起诉主体。至于检察机关和公民个人能否成为起诉主体法律没有进行规定。笔者认为, 现如今环境公害十分严重, 作为我国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 以公共信托理论为理论基础, 应当具备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而对于公民, 从其身份属性上来说是社会性的个体。一些国家基于对环境保护的需要, 赋予了公民作为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资格, 即认为一般公民可以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人提起诉讼而并不要求其是实际受害之人。故此应当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 放宽对起诉主体资格的限制, 以便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二) 完善证明标准
证明标准是指确定证明主体的证明活动达到何种程度的测量工具。在环境公益诉讼中, 侵权责任具有特殊性, 由于原被告双方地位不平等, 因此诉讼能力也是不对等的。当证明主体的证明活动无法达到要求时, 就需要证明主体自行承担后果。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原告方举证有很大的难度, 会受到许多限制, 诸如缺乏监测手段和监测工具, 科技水平、文化水平有限等情况。为了平衡原被告双方之间的诉讼利益, 故应对原被告双方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对原告方应当适用较高程度的盖然性标准, 对被告方适用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 并判定出是否对损害环境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事实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环境公益诉讼的顺利进行。
(三) 确立诉讼费用的承担与奖励制度
我国现行诉讼法对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给予了明文的规定, 其一般需要由败诉方来承担, 但是由原告预付。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从而导致一场诉讼所需要花费的费用比较高, 一般公民或组织是负担不起的。因此, 为了公民或组织不会因为诉讼费用高而放弃起诉, 国家需要在环境公益诉讼费用的支付方面进行改革,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和激励机制。例如, 美国的《清洁水法》第505条明文规定:胜诉的一方聘请律师的费用可以免除, 但是对于那些轻微的违法行为而提起诉讼的事件, 上述条款一般不适用。环境公益诉讼的实施, 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不受损坏, 因此, 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所花费的费用以计件的方式进行计算较为适宜。原告在胜诉以后, 还需要对那些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个人和团体以及无利害关系的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从而保证环境公益诉讼得到有效的实施。
四、结论
总之, 环境公益诉讼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确保公民正确行使自身的权利, 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寻找平衡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不仅弥补了国家政策上的不足, 而且有利于法律的贯彻施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需要彻底转变先前的指导思想, 摒弃经济第一的传统观念, 从客观的角度看待环境, 并且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摘要: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新类型的诉讼, 是当环境作为一种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或有被侵害的危害时, 法律允许公民或团体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有公共信托理论、“私人检察总长”理论、人民主权理论。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应当明确起诉主体, 完善证明标准, 确立诉讼费用的承担与奖励制度。环境公益诉讼有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 确保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对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理论基础,制度构建
参考文献
[2]张海燕.“进步”抑或“倒退”:美国民事起诉标准的最新实践及启示[J].法学家, 2013, 11 (03) :174-175.
[3]李挚萍.外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经验及挑战[J].法学杂志, 2012, 15 (11) :112-113.
【理论基础及定义论文】推荐阅读:
基础理论论文09-20
公关基础理论论文11-18
行政收费基础理论研究论文08-02
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产生加理论基础论文06-13
理论基础理论06-16
基础理论应用理论05-25
基础理论06-18
针灸理论基础07-28
改革理论基础10-13
理论专业基础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