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基础理论教育(精选12篇)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 篇1
众所周知,法律制度离不开法律教育,法律教育是法律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健康、有序的法治的形成离不开一个稳定、系统的法律教育制度。因此,目前中国大学法律理论教育问题受到学界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法律教育属于职业性教育,但又不同于我们所认为的一般性的职业教育。大学法律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法官、检察官以及律师,还需要培养大学生社会公正意识。因此,大学法学教育中不仅要灌输大学生法律知识,同时还要塑造大学生法律理论意识。因此,本文以法律理论为研究对象,尝试对西北某大学法学教育中的法律理论教育的目标以及实现途径做初步的阐述。
法律理论的概念界定
“法律理论”是大学法学院课程体系中重要的一门课程,是一个具有很强包容性的概念。因此,要想分析西北某大学法学教育中的法律理论,就必须明确法律理论的内涵以及理清其外延。为了更好了解法律理论,本文将比较法律理论、一般理论以及法律职业理论。
1.一般理论。
一般理论是指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人们积累形成的道德准则体系,它是人们维持正常社会生活的基础。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中,人们经过无数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逐步积淀,形成了代表不同民族或国家的、体现其民族精神传统和习俗文化的理论准则体系。因此,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产阶段不同的地域必然形成不同的理论准则体系。
2.法律理论。
法律理论不同于一般理论,法律理论是具有法律性质的理论。法律理论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法律理论离不开一个国家的一般理论,它必须根植于一般理论,法律理论源于国家一般理论,但又高于一般理论,否则就不能形成法律理论。
(2)法律理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一般理论最集中的表现。法律理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一般生活理论的强制化和规范化,因此,法律理论必须是对该民族一般理论的记载和升华。
(3)法律理论决定了法律的品质。法律制度也有善恶正邪之分,法律理论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法律品质。
3.法律职业理论。
法律专业人员在其工作以及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相关道德行为准则就是法律职业理论,例如律师从业理论准则、法官职业理论准则等。法律职业理论主要是用来规范从事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要求他们在工作生活中,严格遵守自身的行为操守,要对当事人一视同仁、廉洁自律、忠诚于法律。如果说法律理论是法律制度的内在理论,那么法律职业理论就是法律制度的外在理论。
通过了解,我们发现目前西北某大学的法律理论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该学校注重对受教育学生的法律一般性知识教育,而忽视对其进行法律理论教育;第二,在该校法学教育中,法律理论教育的功效十分有限,并没有突出法律理论自身的特点,使教学内容不突出、教育目标不明确。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法律职业特点的要求,重新设定西北某大学法律理论教育的目标。
法律理论教育目标的设定
本文结合法律制度的内在理论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分析目前在西北某大学法学教育中法律理论教育应关注的目标。
1.培养该校学生法律理论的问题意识。
在西北某大学的法学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填鸭式的过程,老师将已经存在的知识传授给受教育的学生就是教育的全部目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作为静态的法律条文并不能解决所有不断发生的新的法律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法律条文要不断加以修订和解释以适应新事件的需要。中国的法律属于大陆法律体系,但是我们要借鉴欧美的判例法律体系,培养该校学生的法律论文问题意识,使得学生不断对已存在的知识提出疑问,继而培养高校学生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发现:西北某大学法律专业学生知识丰富但见识却较少,擅长辩论但却解决不了实务问题。因此,西北某大学应该改变目前填鸭式的教育过程。法律理论教育应当首先关注学生的理论问题意识的培养。一方面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发现理论问题的敏感性的培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减少他们在以后从业过程中遇到理论问题的风险;另一方面,增强该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陷入法律理论困境的承受能力,使他们了解到在法律学习工作中遇到理论问题是很平常的问题,要有决心迎接理论问题的挑战,解决法律理论问题是法律从业者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是自己的责任。
2.培养该校学生法律理论的推理能力。
作为一个法律专业人员,首要,具备良好的洞察能力,对法律理论问题具有强烈的敏感性;除此之外,法律专业人员还要具有精湛的理论推理能力。但是在西北某大学的法律理论教育中,我们发现:其法学教育中根本没有培养学生法律理论推理能力这一目标。本文认为导致目前该校忽视培养学生法律理论的推理能力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对法律问题和理论问题的错误理解;二是对理论问题认识不足。
理论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人们通常认为理论问题不属于理性知识,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果我们重新审视理论知识,我们就可以看出:理论知识是理性知识,是可以被证明的。在西北某大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如何解决理论道德问题,进而发展自身的推理能力并将自己的能力运用到解决实务中遇到的理论问题上。因此,作为一个法学院的学生,为了适应将来从业的需要,要加强训练自己的推理能力。一是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二是要培养自己辩证推理能力。因此,在法律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上述能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从业人员。
实现法律理论教育目标的途径
第一,西北某大学的法学院应当将法律理论教育纳入该学校的法律教育体系。目前,该校并未单独开设有关法律理论的相关课程,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该校教育机构应当开设有关法律理论的相关课程,使该校法律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系统性、规范性的了解,为后续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我们说该校应开设法律理论相关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开设一门课程,而是在法律教育中将法律理论教育贯穿法律学习的始终。因此,该校应当将培养法律学生的理论观察能力以及推理能力贯穿整个法律教学环节。
第二,提升法律学生自身的理论道德修养和其自身的发展能力。法律是一个每天都有新变化的学科,其法律条文规范不是静止不变的,法律理论同样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因此,西北某大学的法律教育要使学生养成自我学习、掌握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校的法律学习应为该校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其理论道德修养以及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第三,必须改革现行的法学教育方式。西北某大学要改变现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以实现将法律理论教育贯穿于整个法律教学过程中。上文已经提到,欧美国家的判例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长时间的教学实践证明:判例教学法是成功的。因此,西北某大学要改变教学方式,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的法律理论问题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对法律理论进行更具有深度的思考;另一方面,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提高其自我法律理论道德修养的过程。
西北某大学开展的法律理论教育活动仅仅是实现法律理论教育的目标,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第一步。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将法律理论道德教育扩展到法官、律师等职业实践当中。中国的法律教育起步较晚,西北某大学的法律理论道德教育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法律理论的教育不仅关系到我国法律人才素质的提升,还关系到整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律体系的健全。因此,西北某大学必须明确法律理论教育目标,改革教育方式,为国家法律事业培养大量高素质、高修养的法律人才。
摘要:本文以法律理论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西北某大学法学教育中法律理论教育目标的设定以及该校实现其目标的基本途径,为国内其他高校法学理论教育的改革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法学教育,法律理论,教育目标,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超:《论法律理论的方法及其性质——基于分析法理学的视角》,《北方法学》2012年第2期。
[2]周赟:《当下中国学院式法律教育之惑——并及当下中国高等法学教育向何处去之问题》,《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第9期。
[3]蔡镇顺:《法学教育的定位与改革》,《太平洋学报》2008年第2期。
[4]孙义刚:《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日本法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透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 篇2
私法与公法实施二元分化为基础法学的传统理论,基于板块思维进行定论,将整体社会的复杂关系定位在平面系统内进行静态审视,并令两者区分性明显。
这一法律基础理论产生于我国传统社会环境模式之下,基于当时社会发展简单形式、关系属性相对清晰,因而二元分化模式看似合理。
然而伴随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环境的日益复杂,该类公私法二元划分呈现出了相对属性,并引发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讨论。
二元化的传统划分模式针对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扩充与现代化发展来讲,其绝对合理性产生了动摇。
新时期,日益扩充发展的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由公利视角管控私人活动,促进了公法逐步伸向私法范畴发展。
同时,公法渐渐面临了全新层面问题,即需依据私法进行问题处理。
这样一来便会形成私法辅助公法现象,令两者呈现出互相交叉发展状况,因而对原有二元划分模式形成了强烈冲击。
而经济法相关于政府及市场失灵的管理控制,也就是不仅利用公法,同样借助私法进行调控整治。
由此可见经济法真正体现并阐释了该类客观需求,形成了全新的综合法律管控模式,其不会对传统公私法相关合理性规定产生负面作用,而是创新形成了一类分类调控法律手段。
基于经济法视角,进行法律基础理论的重新定位,可有效突破私法公法固有界限,促进两者的互通融合,体现经济法深层次内涵,令其真正反映经济、政治与法理基础。
2.经济法对象调整更新
经济法的科学发展令传统法理机构和谐状态分布被更新调整,因此应采用相关基础法学理论进行关系调整的深化研究。
当然,基于经济法发展相关理论分析之中,包含混淆概念、理论无法联系实际等矛盾问题,因而存在一定困难性。
传统定位经济法基于对象调整相关标准,由于应用单一化思路,无法令经济法明确特定目标,令其功能优势没能良好激发,同时,其针对客观事实而非抽象理论开展,没有依据相关理论标准进行有效实践,因而无法形成良好的说服力。
因此,现代经济法应科学转变思路,跳出条框,注重客观主观标注的统一集成,突破仅进行某一社会关系优化的局限性,一对一的片面性。
应核查实际,尊重客观,基于混合经济模式,突破部门法的传统划分,采用集成、交叉、渗透观念,动态审视经济社会的.更新发展。
同时,基于社会关系的多元复杂属性,会对法律调整模式产生影响,令其也朝着多元复杂形势发展,而非单纯的一对一更新优化。
另外,基于社会关系的主体影响性,倘若关系到公共利益,则应将其视为法律优化更新范畴。
在探索经济法定位实践中,应摒弃传统标准制约,脱离机械、单一、片面的划分体制,有效促进调整对象发展为对象调整,应结合主客观意识、思维,引入经济法功能,进行深入探究,并创设有效的法律解决途径。
就当前社会经济呈现出的模糊、复杂关系,应由经济法视角实施立体调整优化,引入经济治理理念,灵活应用公私法方式进行科学调整,进而有效处理各类显著矛盾冲突问题,同时也会促进经济法在合理应用探究中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3.经济法拓展了相关法律机制及能效
法律基础核心在于能效激发,倘若无法确保法律法规发挥作用效益于社会活动、关系运作之中,则其便丧失了生命力与价值。
基于经济法视角,其相对于法律机制与相关能效,创设了平衡优化、系统规整与综合管控的思想。
经济法注重权利救济,应科学击破框架禁锢,杜绝事后救济弊端,提升管理绩效。
基于当前社会发展体现的复杂性状况,应科学依据各异的地域、空间、时机,选择灵活适应性方式进行科学优化,全面结合行政、民事与刑事方式,实现经济法的优化规整。
同时,还应科学采用公私法结合的新型经济法模式,体现良好的社会性。
面对体现一定独立特征的现实关系,例如市场与计划、公立与私立等,应基于社会利益视角,有效平衡关系利益,运用经济法优化平衡理念,体现其核心精髓与优质法律效能,解决实际问题。
经济法可有效处理社会化实践发展中的经济矛盾,调节社会经济进程,实现目标整合,实施宏观管理,体现良好的政策功能。
其通过应用快捷、高效、多变方式映射经济体制,体现经济功能规范,促进了社会经济建设与法律基础理论发展的有效互动及平衡提升。
4.结语
总之,经济法的更新发展,伴随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扩充,令其理念进一步创新,并促进了法律基础理论的突破传统、摒弃公私法局限、更新对象调整,令相关法律机制进一步拓展,发挥了法律法规的良好功能绩效。
基于经济法的优势功能,我们只有对其内涵深刻探析、充分挖掘,基于创新发展视角审视法律基础建设、完善理论内容、践行实践管理,才能真正促进经济法核心价值的全面发挥,稳固法律基础体系建设,并促进两者的互相渗透、科学指引与全面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徐孟洲,徐阳光.论公法私法融合与公私融合法[J].法学杂志,,(01).
论民族法学的理论体系 篇3
关键词:民族法学;理论体系;调整
前言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以及民族习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民族间的纠纷与矛盾是影响地区安定的重要因素,而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民族法学体系下,以法律为依据,科学有效的解决这些社会问题。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民族法律体系也需要有效的完善,使其成为更加完整的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依据。
一、民族法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民族法学是国家为了有效协调和管理民族关系所制定的法律,其不仅属于法域范畴的重要内容,同时对调整民族之间这一特殊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民族法学理论体系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专项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于民族法学理论也有着一定的分歧和争论。在不同的理论解释当中,民族法学理论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的显露出来,而完善民族法学体系也从中找到的新的思路。
各地区的地域特点不同,民族之间的习惯、风俗、文化以及信仰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形成民族间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对于民族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大多倾向于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学体系。以现代法律制度作为参照,对民族之间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民族法学体系建立在社会基础法律法规之上,构成系统的整体。将民族文化融入到民族法学理论体系当中,在民族法律、法规以及制度的约束指导下,以民族性原则,调整和解决民族关系和问题。另外的一种理解就是,民族法学是社会民族法律制度、民族地方特色的自治法律制度以及针对于特色民族而应用的部分社会法律法规形成的综合性法律体系,也可以将其看做是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调整民族间的关系[1]。
二、民族法学理论体系构建需要面对的问题
首先,民族法学是针对民族关系的调整作为主要的内容,民族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较为特殊,根据民族自身的民俗、文化以及信仰进行综合考虑,民族法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将其作为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民族法学立法的正在具体深化,正在逐渐发展成为独立性的法律部门。其次,社会法律法规存在重叠和交叉的现象,新部门法的出台,使法律法规能够划分为其他法律部门。而民族法学体系在进行社会关系调整的过程中,充分体现除了民族法学的独特性,使其部门化化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而法律法规存在重叠和交叉而导致的冲突、重复以及矛盾的影响不大[2]。
第三,在宪法、行政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部门法当中,都有涉及到调整民族关系的法律内容,因为法律法规的重叠和交叉,而需要对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保障民族权利,不同法律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民族立法的重要性由此而凸显出来,突出民族法学体系的特殊性,建立独立的法律部分,增加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研究,以保障新时期民族间的和谐发展。
三、民族法学理论体系的构成
(一)完整的民族法学理论
各民族存在着多元化的特色,而在民族法学理论体系当中,民族特色被融入到其中,使民族法学理论变得更加充实和完整。民族法学体系的建立,就是将完整的民族法学理论作为指导,涵盖了民族法学的定义、判断、体系的构建、发展以及研究对象等多项内容。这些内容是民族法学的基础内容,同样也是民族法学理论体系构建的重要基础。
(二)民族法律制度
将各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完美的体现在民族法学制度当中,使整个民族法学理论体系变得更加完整、科学以及合理。在民族法律制度形成的过程当中,通过实证研究,结合各分散的法律法规,形成统一的制度体系。将其作为民族权利与义务的基础规范。作为民族法律规范的统一框架体系,针对各地域间的民族问题,要配合宪法、基本法、行政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以对应我国的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将民族的特色融入进来。另外,对于民族区域自治以及散居的少数民族,需要针对性的制定权益保障制度。因此,民族法律制度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是十分必要的,以建立更加全面、细化的法律制度。
(三)民族法学文化
民族法律意识与民族风俗习惯法律是民族法学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人们具有民族法律意识,则说明人们对于民族法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能够理解其内容。人们只有认识和理解民族法律的内容,才能认真的予以执行,能够自觉维护和谐稳定的民族关系。在民族法学理论体系建立完善的过程当中,民俗习惯及民族文化逐渐深入到法律制度当中,形成了民族风俗习惯法律。与其他文化一起,构成了完整的民族文化,对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
民族法学体系的构建,更有效的协调和管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在构建民族法学体系的过程当中,结合其需要面对的问题,针对民族法学理论、民族法律制度以及民族法学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使人们对于民族法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使民族法学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对维护民族安定团结以及国家稳定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毅.试论民族法学的性质、理论体系及其调整对象[J].广西民族研究,2010,03:19-26.
案例教学在理论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篇4
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为教材, 在教师的指导下, 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为中心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见解, 做出判断和决策,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具有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民主式教学等特点, 在一些实体法中应用较为广泛, 但在理论法学教学中应用的并不深入。理论法学是研究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的法学学科, 具体包括法理学、法律逻辑学、中国法制史等学科。
二、案例教学的定位与实施
(一) 运用案例教学法时, 要注意通过案例把教材中的理论化抽象为具体。
理论法学课程反映的是事物的共性和规律, 具有高度概况性、抽象性。运用案例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感性材料,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 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晦涩的问题具体化、复杂深刻的问题通俗化, 从而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接受这些知识。比如说在法理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法理”, 在我国某高校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蓬莱油田溢油事故及“毒奶粉事件”等案例为例, 这种侵害公益的事件屡见不鲜,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应运而生, 就是相关受害人如何进行公益诉讼, 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民事诉讼法》修正案新增加第55条, 即“公益诉讼”条款, 这是我国首次确立公益诉讼的法律地位。那么在法理学讲授过程中, 可以通过这一制度探索许多亟待解决难题:比如立法层面上的适格公益诉讼主体有哪些以及适用范围应有哪些, 这样将原本深奥的理论立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对这些无形的深奥理论产生一种感性认识。
(二) 运用案例教学法时, 要注意掌握不同时机穿插教学案例。
在新课开始前恰如其分地引用一个案例作为课堂的导入部分, 就会一扫刚刚开始上课的沉闷氛围,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燃起学生的求知欲, 为接下来的理论知识讲授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同时, 在讲授过程中讲述相关案例, 会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也让知识变得鲜活真实。那么如在结束阶段导入一个案例收尾, 又会起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毫无疑问, 这会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 使学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并借此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扩展他们的思维。
(三) 运用案例教学法时, 要注意根据教学重难点甄选案例。
案例教学是架构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在进行案例教学时, 要根据教学大纲确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然后再有的放矢地选择案例。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 所选取的案例要尽量体现时效性。时效性主要指的是选择最新的热点案例, 给学生以新鲜感和现实感。世间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尤其是社会生活是千姿百态、纷繁复杂又多变的, 所以在选择案例的时不能选取一些陈年旧案, 否则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第二, 所选取的案例要尽量体现正面方向性。这主要指的是选择案例时要以正面教育为主, 把握好尺度。比如《法理学》中有一节叫“法的局限性”。我们在讲授法的作用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法并不是万能的, 而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用过多笔墨渲染法的局限性, 因为对于刚刚入学的法科学生过多的渲染局限性, 大谈特谈消极性案例, 容易使学生陷入“法律无用论”误区, 势必影响到学生以后的人生观, 为学生以后的课程学习设置障碍。
第三, 所选取的案例要体现趣味性和真实性。趣味性主要是指在选择案例时要选学生大多人都关注的喜闻乐见的案例。真实性主要是指尽量避免胡编乱造, 引用一些现实中发生的典型性案例, 用事实说话。
第四, 所选取的案例要体现启发性。启发性主要是指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选择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案例, 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讨论向纵深方向发展, 既能达到教学目的, 又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四) 运用案例教学法时, 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引出案例之后, 不要直接表露自己观点, 要设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围绕案例进行讨论研究。例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分组讨论, 在这一环节中, 老师要注意因势利导, 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 注重学生讨论的质量, 引导学生向纵深方向发展, 而不是执着于某一浅显法律问题止步不前。老师在讨论研究后要进行鼓励性质的点评, 及时总结优点和不足, 点评时本着平等民主的态度, 与学生进行商榷探讨, 让学生体会不到压迫感,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配合课堂教学工作。精彩的课堂评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强化教学效果, 能够使得教学双边活动达到统一的效果。
三、案例教学对理论法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 案例教学法缩小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
通过一些真实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能将大课堂的内容真实地引入小课堂, 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该知识点并学会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在某种程度上缩小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二) 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 克服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
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秉承“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古训, 忽视了培养法律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而案例教学法克服了这种缺乏创造性的学习方式的弊端, 使得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也是当今法学教育改革趋势的必然结果。
(三)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能将所讲的知识立体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枯燥乏味的理论被老师用案例惟妙惟肖地演绎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学习兴趣, 对于培养法律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21-23.
[2]舒尔曼.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3-4.
法学理论知识论文 篇5
摘要:针对几十年来我国法学理论与法律实践之间严重脱节,以及人们对理论“无用”的抱怨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法学理论自有其实践品格,它与法律实践之间具有同一性与互动性。这对于谋求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发挥法学理论在法律实践中的作用,促进我国法学与法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学理论论文发表
一、当代法学理论的评价
当代各家法学理论皆有两个共通的特点。其一在于当代法学理论的普遍趋势在于以各种形式强调其理论的实用性,解决问题时的有用性。其二在于当代法学理论都是在法制的缓慢前行无法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并造成大量冲突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以上两个共同点使当代法学理论普遍存在三个缺点。一是理论产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二是理论的生命力不强。三是由于存在将其他学科的理论引入法学的趋势,导致学说之间彼此的方法基础差异过大。整个法学理论界纷繁复杂,系统性极差。
二、新实用主义法学
由于当代法学理论存在以上缺陷,因此需要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学说来汲取各个学派优点,且需要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学说来统一庞杂的法学理论界以使法学的实用性更加凸显,以使法学更好地向前发展。基于此,我认为以边沁的功利主义法学和霍姆斯的实用主义法学为基础的发展,同时借鉴国际私法理论中凯弗斯的“结果选择说”的理念来构架一个新的理论――新实用主义法学来作为当代法学的发展方向,可以弥补现有学说的诸多不足。
三、新实用主义法学的理论分析
(一)边沁功利主义的运用
我认同边沁功利主义中“幸福”利益最大化的思想。他认为“共同体成员中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就是共同体的最大利益。”但我并不认同边沁所谓“趋乐避苦”即是幸福。我们应赋予幸福以法律含义。法最重要的两个作用在于治理社会和定纷止争。但法在处理这二者关系时经常顾此失彼,这也正是自然法学派和实证主义法学的互争之地。因此“幸福”利益最大化应是法对这两个作用的边际均衡,即法如何在治理社会和定纷止争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以使法得到最佳实践,稳定社会秩序的同时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即使法的实用性最大化。这便是我所提出的新实用主义法学的最高价值追求。
(二)霍姆斯实用主义法学的运用
霍姆斯的实用主义法学可以将这一最高价值追求和具体社会状况及其他法律问题结合起来。我认同霍姆斯关于经验和“潜规则”在具体案件中的决定作用大于逻辑的观点。“霍姆斯这里所说的经验是指法官根据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在遵循先例的原则下,赋予先例以新的生命。”他的“潜规则”是指法官们对公共政策的直觉、对具体问题所持有的偏见等。诚然,在具体的法律问题中,教条式的法律解释会将处理结果引向荒谬。为了赋予法律适用以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引入经验和“潜规则”去矫正不适宜现实社会的旧理论。为了使具体案件得到适当的判决,必须赋予先例以新的生命,必须赋予法律条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灵活的法律解释。霍姆斯的学说弥补了实证主义法学的强硬秩序性所带来的法律僵化。并且,“霍姆斯反对逻辑,主张经验在法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之所以如此,是为了使审判方式能够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如前所述,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是目前法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这是霍姆斯实用主义的最务实之处也是我之所以认为当代法学理论要以实用主义为基石的最佳论据。但霍姆斯并未指出如何运用经验,在面对法律问题时,经验可能转化为臆想,得不到普遍的认同,最终造成纠纷扩大化。那么便无法实现我所提出的新实用主义法学的价值追求――治理社会和定纷止争之间的边际均衡。因此,我们需要在实用主义法学的基础上继续寻找出路。
(三)凯弗斯“结果选择说”的运用
我认为可以在实用主义法学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私法理论中凯弗斯的“结果选择说”的理念,用以确定在具体的法律问题中应如何选择经验,确定经验。凯弗斯认为“冲突问题的解决,应当根据每一案件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我认为这一理论可以在整个法学理论中融会贯通的运用。既面临一个法律问题时,首先应当区分此问题与彼问题的区别。接着将可能用于这一问题的法学理论、法学研究方法进行比较找出适宜的学说。这样,我们可以将各种引入其他学科知识的法学理论囊括其中,以此丰富自己学说的内涵也为其他学科在研习法学问题时找到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我认为还要进行下一步的充分考虑,即评价各种学说的使用可能会产生的结果。我们要选择最能达到新实用主义法学的最高价值追求的学说来进行运用。
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 篇6
关键词:法哲学;实在法;司法定向法学理论;法律论证理论
一、抽象法学理论的知识图景、利益-兴趣方向
在19世纪之前,抽象法学理论以“自然法学”为专名,依靠法学外的思想家推进发展,嵌在哲学、神学、政治学等思想体系中,成为他们干涉法学领域的途径。在近代实证主义思潮背景下出现的专业法律家于19世纪创立了“法律家的法哲学”,代替了具有本体论哲学色彩的自然法学。英国分析法学派和德国历史法学派是其中两股重要力量,分别以奥斯丁和萨维尼为代表。
法律家的法哲学的出现有利于填补法学抽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知识间的断裂,同时逐渐削弱了法学外思想家如伦理学家、政治学家对专业法学的评判力和解释力,使得抽象法学理论成为专业法学家和哲学家、社会学家等思想家共有的知识领域,并且互相竞争、互相合作,呈现出既封闭又开放的紧张状态,建构了十九世纪后法学发展的知识图景。
时代发展的现实政治法律制度同样对抽象法学理论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即通过抽象理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同历史阶段,抽象法学理论以不同的形态实现对制度实践的“注解”,体现了不同的利益-兴趣方向,主要有政策定向法学理论、立法定向法学理论和司法定向法学理论三种。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出现自由法学和利益法学后,抽象法学理论方向更注重司法,研究讨论法官的行为工作以及裁判,试图发现统一公正的方法论技术和哲学解释依据以便阐释法官适用法律。于是抽象法学向司法定向理论发展。
二、从实在法看抽象法学理论面临的选择
法律家面对实在法必须基于内在观点认可它的规定和效力,无法像专业外的思想家那样,彻底脱离对时代产生效力的实在法而以超实在法来评判法律或者完全用道德评价取代法律评价。专业法律家对法律采取的是体系内的批评方法。实在法虽然给法律家提供思考的原点与操作方法,但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他们思考问题的范围,限制了他们提问的立场。对于自己的判断和想象,只能用冷静理性的法言法语隐藏起来,而遵循法律共同体的专业要求有逻辑地阐述社会认可的理念,提出合法的解决方法。但是,实在法自身并不是毫无缺陷和完全符合人类理性。首先,实在法是人为法,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决定了法典不可能完全符合逻辑标准。其次,社会生活的多角度性与法律规则非此即彼之间的不统一,使实在法难以跨越实然和应然的断层,实现两者的融合。第三,实在法的效力性具有时空性、暂时性和文化多元性,这表明实在法的非确定性和文化信仰、价值追求的多樣性。第四,实在法无法完全游离于价值评判之外,立法司法仍旧融入社会全体的价值思考。
所以反观实在法可以看出抽象法学理论有时显得很尴尬。理论的超越性使其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但实在法拘束性又限制了法学家论述的空间。返观实在法并不是为了像过去那样注释法学而建构法律教义学体系,而是试图让抽象法学理论不要躲避实在法而只以“贫血的概念体系”为宗旨建构理论。促使抽象法学理论贴近现实问题和法律实践问题,也能够实现“心仪高远”这一理想。
三、从法律论证理论看法学理论的视角和方法发展趋势
二战以后,以语言哲学、现代逻辑和对话理论为基础形成的道德、法律论证理论渐渐发展起来。法学家对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修辞学、实践哲学、语言哲学进行继承研究,建构法学发展的新的理论支撑,促进法律推理、法律和道德关系等理论研讨,典型著作有N. 麦考密克的《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J.拉兹年的《实践理性与规范》等。特别是1971年在鲁塞尔召开的第五届世界大会上,国际法哲学-社会哲学协会提出的“法律论证”话题,使其成为国内国际法哲学学术研讨会的热题。
法律论证理论是属于司法定向的法学理论,但不躲避实在法的实践问题,而且具有论题取向性,认为法律不是百分之百具有精确性和完全没有价值道德判断成分,因此法律论证的前提是待论证的,而不是现有法律的命题。虽然阿列克西等不少学者批评法学论题理论不能精确讨论的概念,而且轻视法律、判例的重要作用,但论题取向却有利于深化对法律论证前提的认识,借助商讨论辩形成理性共识。
法律论证理论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理论研究方向是不同的。1970年以前,法律论证研究主要局限在法学理论和法哲学语境下,如法律决定和法律解释,属于法学方法论。七十年代后,法律论证研究专门化,是论证理论本身的研究对象。如霍洛维茨对法律形式、非形式逻辑的考察概括、卡里诺夫斯基对法律逻辑不同进路的研究。八十年代以后,法律论证的话题、原则和进路变得广泛,涵盖法学理论、法律过程、立法程序、法官裁决程序等领域。对于法律论证理论发展有着独特贡献的德国法学家罗伯特阿列克西在《法律论证理论》中阐述了论证的规则和形式,试图在法律论证领域走出“明希豪森困境”。其“实践正确性的程序理论”在阐发实践论辩、哈贝马斯的真理共识论、沙伊姆佩雷尔曼的论证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内部与外部证成规则、理性实践论辩的普遍理论、形式构成的法律论证理论。
法律论证理论虽然在解决复杂法律问题上仍有局限性,也遭过批判,但是它体现了抽象法学理论在实在法实践问题上寻找多学科方法和知识进路的论证发展趋势。其严谨细密的论证作风给抽象法学理论的重振带来了一股力量。
四、结语
不同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法律现象和具有不同经验知识、语言思想环境的法学家,使得法律问题解决方式和话语体系各有特色;而且不同时代的法律制度及其变化会促使法学的变化,体现出不同的制度特征和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 篇7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07]1号) , 教育部决定在全国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自2007年以来, 教育部共批准11个法学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一)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该实验区是2003年8月正式设立, 实施以法学专业本科生为主体, 以“跨专业、跨学位、跨学校、跨国家”为平台, 以加长学制为改革方向的法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在修读入学专业的同时, 修读第二专业、第二学位, 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 毕业时获得记载两个专业学习经历的一个毕业证书和两个 (或者相应) 学位证书。
(二) 中国政法大学法商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该实验区培养的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商学院工商管理、国际商务、经济学三个专业均按照法商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全部开设“民商法”、“经济法”等专业选修课, 在工商管理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实行院内通识培养模式 (1—2年级) 。
(三)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
实验班基准学制六年, 其中, 基础学习阶段为期4年, 应用学习阶段为期2年 (第5学年全年为专业实习时间) 。实验班实施双导师制。基础学习阶段由专业课教师担任学生的专业导师, 应用学习阶段增加法律实务界人士担任学生的实务导师。完成两个阶段学习的同学, 将获得学校授予的法律硕士学位。
(四) 湘潭大学的地方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该实验区确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1]。以学科、学位点建设为支撑, 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以实习基地建设为平台, 磨练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以法律救助中心为依托,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能力。
(五) 西北政法大学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该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了实验、实训、实习、实践等教学环节的建设与实施要求,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全面的职业素养, 并实行导师制。从实务部门聘请了一部分高学历、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师资保障。
(六) 清华大学国际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实验区以“普通法精要课”和国际法课程为核心, 加强国际法和外国法的教学, 形成了较为齐备的国际型法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借鉴美国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和德国的案例式教学法, 培养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双过硬的人才。
(七)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该校实现了在一个法学专业下, 四种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招生、同步培养的良性发展格局。四种模式分别为:普通四年制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跨专业2+2” (国际经济法方向)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法学—医学4+2” (医学司法鉴定方向) 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法学—外语2+2”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八) 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该实验区以培养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为目标,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以优化知识产权人才知识结构为宗旨, 以强化实践教学为重点, 以整合学校的法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现有教学资源为机制保障, 进行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九) 华东政法大学开放型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实验区建设目标在于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解决国际贸易争端规则和实务方面的外向型、实务型和特色型的本科人才。该实验区改革了现有的课程体系, 开设更多的有关国际贸易争端实务方面的选修课程;增加双语课时量, 双语课程占到专业课程的60%, 境外教授授课比例达到25%;增加英文原版教材的引进。
(十) 甘肃政法学院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该实验区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与操作实践的有机结合, 以法律实验实训中心为基础, 加强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和应用, 在专业实习、法律援助中心、司法文书写作、法律专题辩论、司考专项培训等法科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上狠下工夫。
(十一) 浙江工商大学执业技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该实验区开设刑事法律综合实训课程、民商事法律综合实训课程、诉讼法综合实训课程、法律文书综合实训课程、商务谈判等专业实训选课。突出刑事、民商事案件的办理过程中的事实发现、事实调查能力、举证质证方法和技巧、法庭询问的方法与技巧、法律解读分析能力以及法庭辩护 (辩论) 技能等五大环节。
二、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归类比较
(一)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政法大学法商型人才培养模式、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南京师范大学创新实验区、西南政法大学复合型知识产权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华东政法大学开放型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清华大学国际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实验区, 虽然名称和各自侧重的细节有所不同, 但其实质都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即用多个学科集中培养一种高素质人才。具体包括法学和经济学结合、法学和外语结合、法学和管理学结合、法学和医学结合等等方式, 实现人才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国界等的复合型培养。
(二) 分阶段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是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六年制分阶段培养模式的代表。将基准学制的六年, 分为基础学习和应用学习两个阶段。其中, 基础学习阶段为期4年, 应用学习阶段为期2年 (第5学年全年为专业实习时间) 。借鉴外国分阶段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 并结合我国国情会发现六年制分阶段培养模式的亮点和创新。中国法治建设需要高水平的法律实务人才, 法学人才培养应当以培养职业法律人为主。
(三) 地方型人才模式培养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态势, 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地方院校在这样的社会人才需求背景下, 在人才培养上发挥自身的优势, 充分利用所在地方的各类资源, 培养具有特色的地方型人才, 如湘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甘肃政法学院。
(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近几年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 一些有一定办学规模和历史的普通本科院校, 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面前, 尤其是从毕业生求职四处碰壁的窘境中逐渐意识到, 培养适应社会真正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才是他们的出路所在。
(五) 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浙江工商大学是执业技能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 亮点在于对学生执业技能培训的注重。法学本科的教育以执业能力培养为重心, 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浙江工商大学注重突出和强化学生的三种能力, 即学生自主意识的提高和主动学习能力、法律执业技能、法律职业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这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多向选择, 学生可以直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2007年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2007]1号) 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7]2号) 。这两个文件是教育部新时期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实施质量工程,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战略部署。“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集中体现了以上两个文件的精神,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走多样化人才培养道路
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不可能是千篇一律, 不加选择的。如果每个学校培养出的人才都如同一个生产线生产出的商品一样, 那么可想而知, 人才将不具备任何竞争力。我国的法学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致力于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目的, 就是为了迎合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提高毕业生的自身素质, 从而增强其竞争力。我国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各具特色的教育目标也体现着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趋势。
(二) 以应用实践为根本目的, 培养出大批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足现代教育理念, 强化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对法学专业传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将“注重实践, 提高能力”的应用人才培养理念贯穿到教学的每一环节中,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法学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 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三) 以精英型法学人才培养为核心目标
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 即法学教育应当是法律职业精英教育。实验区实施的跨专业、跨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实现了交叉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有效地弥补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知识结构单一的不足, 适应了法学精英人才培养中宽厚基础的要求, 开拓了法学专业学生的视野, 满足了学生自由成长的需要。毫无疑问这种法学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 学生本身的综合竞争力也较强。
(四) 加强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性教育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也是本科教育的主体。法学本科教育更是法学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全国开办法学本科教育的地方院校占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 也有别于职业技术院校, 它实现了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它更注重建立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的学校发展模式, 编制应用性教学计划和课程教材, 加强具有应用能力的教师队伍建设”[2]。
参考文献
[1]桂兹军.湖南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 2007.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 篇8
一、两岸法学教育合作的时代诉求
两岸互相开放高等教育服务不仅是两岸各自履行WTO承诺的法律义务, 也是两岸经贸关系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1]未来, 随着两岸之间的功能性经济整合的逐步成型, 共同市场的形成必将促成两岸律师享有人员迁徙自由及互设营业所的权利, 以方便其提供跨区域的优质法律服务。这种法律职业的需求不仅决定了未来法学教育培养跨两岸法律人才的目标, 而且也将对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内容等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欧洲高等教育改革依循的就是这样一种“市场—法律服务业—法学教育”传导路径。由于欧盟会员国之间的法律制度存在着诸如英美法系判例法与大陆法系成文法的传统法律文化的差异, 相应地, 其法学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也存在着理念和范式的差别, 这也使得法学文凭的相互承认、律师资格的认可以及从业人员在欧盟范围的自由迁徙长久以来都面临着众多的障碍和考验。因此, 在建立欧洲单一市场的目标下, 如何让法律人享有人员迁徙及劳务自由的权利, 并进而协调整合会员国不同的法律人才培养制度, 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议题。首先, 为了使律师职业在共同体内更容易就业及执业, 欧盟理事会相继颁布了1989年第48号关于大学文凭承认的一般规定指令, 1998年第5号的律师指令, 1999年第42号承认资格证明的程序指令, 用以推动律师的人员自由迁徙权、营业所设立权以及提供跨国的法律服务的权利。这些指令的实施同时也间接地促进了欧盟会员国法学教育改革向着欧洲化与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欧盟执行委员会, 作为博洛尼亚进程的正式会员之一, 为促成欧洲教育区域化合作, 在重要领域如资格证书的透明性 (欧洲通行证, Europass) 、学分转换、品质保证以及欧洲资格证书框架 (Europe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EQF) 实施数项新方案, 并借由欧盟的计划, 如苏格拉底 (SOCRATES) 、伊拉斯莫斯 (ERASMUS MUNDUS) 以及田普斯 (TEMPUS) 计划等来推动实施。欧盟高等教育改革计划使其会员国的法学教育自此时起开始面临一连串的重大变革。以德国为例, 最直接的影响是在法学教育中引入学士与硕士的学位制度, 法学教育的理念和内容也从讲求理性的学问式训练逐渐转向吸纳更多的讲求经验的职业式训练。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 欧洲法学高等教育在基准制定、质量认证、学位认证与学位输出等多方面抢占了控制权, 建立了独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由是观之, 为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两岸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其他教育发达国家, 各自寻求区域之外的合作和交流, 相反, 应充分利用地缘文化等优势, 通过建立两岸法学高等教育区域化合作平台, 最大限度地整合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实现法学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 共同参与世界法学教育事务, 充分发挥中国法学在世界法学领域的参与权与话语权。
二、两岸法学教育合作的现实基础
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热潮的迸发, 带动了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 也促使法学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台湾目前的大学中, 与法律相关的学系或研究所就达一百多个。[2]从学习类型来看, 众多的法学教育机构中, 除东吴大学因沿袭过去的比较法学习传统, 设学制为五年外, 其余大学均为四年制, 取得法学士学位。研究所阶段的学习则分为三类:已受法学教育者的法学进阶训练, 未受法学教育者的法学基础训练及在职专业班。从学习内容来看, 1995年, 大法官认为台湾地区“教育部”统一订定各学院科系共同科目的做法, 有违大学自治精神, 故台湾各法学教育机构不必再依从原来的课程规划。但是台湾地区的“国家考试” (包含司法官考试和专门技术人员律师考试) 对法学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属于考试内容的科目就算学校列为选修实际上几乎也是必修, 但其他非考试科目却是将来工作上可能需要的, 始终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3]因此, 从授课内容上来看, 重点在民事、刑事的实体法与程序法, 大学法学教育可以说是以培养处理诉讼案件的法律人为目的的。至于研究所阶段的学习, 各教育机构则为凸显各自特色, 与其他学校或学制做出市场区隔, 纷纷推出新形态的教学取向, 例如, 台大的“科际整合法律学研究所”, 政大的“中国大陆法制研究中心”, 交通大学与清华大学的“科技法律学研究所”, 国立海洋大学的“海洋法律研究所”, 逢甲大学、国立东华大学、南台科技大学的“财经法律研究所”, 政治大学、国立台北科技大学、世新大学的“智慧财产权研究所”, 等等。
大陆地区法学教育无论从学制还是教学内容上看, 都与台湾的教育现状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大陆法学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专科生教育、本科生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 其中, 研究生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形式上, 法学教育又是全日制和业余、在职和脱产、半脱产等形式的本专科及学位教育以及成人在职培训机构、自学考试等多种教育形式并存。在教学内容上, 学生在大学统一接受系统的法学教育, 在课程的设置上,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 各大学大都在本科阶段将14门法学主干课程作为法学专业的必修课。这也意味着大陆的法学本科教学在职业取向上是不明显的。在大陆, 国家司法考试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尽可能多地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并顺利就业, 许多法学院系倾向于在法学本科教育改革中更多地吸纳这一考试的参数。从近些年来的改革来看, 法学教育的改革愈发强调特色专业建设, 以回应因社会专业化分工日益细化所带来的时事之需。例如,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培养国际化法律人才, 利用区域及专业优势设立台湾法律研究所、非洲法律研究所、知识产权学院等。
由于政治制度、经济背景以及教育体制的不同, 两岸法学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台湾地区的教育优势表现在: (1) 台湾法学教育的国际化、现代化程度比较高, 在使用的教材、图书资料、质量评估等方面都做到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例如, 东吴大学法律系之本科生必须修毕五科英美法课程方可毕业, 其授课材料、授课语言、授课方式和考试方式都依英文严格按照英美法学术训练方法进行。 (2) 台湾的高校师资力量丰厚, 高校教师多数是从世界各地法学博士留学回国人员中聘请, 凝聚多元法律文化精神, 形成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不足之处是除若干具有历史和传统的大学法律系外, 大多数高校法学办学历史短, 学科建设的基础还不够雄厚, 本地生源也渐显不足。大陆地区的教育优势表现在: (1) 重视基础理论研究, 法学基础理论教学较好。学生学习基础扎实, 教学上注重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融通,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 生源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有较大的优势。不足之处在于:教育结构, 包括教育形式、专业内容、学科凝练等, 仍不尽合理;法学实践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强等等。
三、两岸法学教育合作的未来推进
正是由于两岸法学教育在学制、内容、方法上存在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两地间发展法学教育互惠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的空间显得较大。在未来, 两岸院校应充分借鉴欧洲博洛尼亚进程中欧洲各国制度化合作平台建设经验, 推动两岸法学高等院校之间在平台构建、合作内容和执行方法上做出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 平台构建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始于1999年。29个欧洲国家教育部长, 共同签署《博洛尼亚宣言》, 提出至2010年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战略构想, 并制定了推进这一目标的具体行动纲领和工作计划。[4]经过十年的发展, 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力逐渐超出欧盟范围, 越来越多的非欧盟成员国也加入到该进程, 使之成为一个泛欧的行动。2010年3月, 47个欧洲成员共同签署了《关于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布达佩斯-维也纳宣言》, 宣布欧洲高等教育区正式启动。[5]除了上述部长会议之外, 欧盟还同时召开博洛尼亚政策论坛, 促进欧洲高等教育区与区域外的交流与合作, 将博洛尼亚进程的价值观和做法推介到世界, 提高欧洲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认同和地位。
相比于欧洲教育部门卓有成效的合作, 海峡两岸之间教育交流合作由于长期受到政治波动的影响, 迄今仍缺乏官方教育主管机构直接商签的制度性协议。在ECFA的后续谈判中, 两岸文化教育领域方面的交流合作协议应是需要重点落实的议题, 尽快展开磋商。在官方机制之外, 两岸教育交流合作不妨以非机制化方式多层次地进行。在这方面, 两岸法学高等教育人士先人一步。在有识之士的倡导下, 2010年两岸法学院校长齐聚北京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法学院校长论坛, 隔年在台湾高雄, 今年在上海连续举办了三届。在两岸法学院校的持续努力下, 该论坛将建成为两岸联合应对法学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的平台, 反映两岸法学教育界的共同利益诉求。今后, 应充分重视这个政策对话与合作的平台, 平等协商, 凝练共识, 形成具有成效的框架性宣言, 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不断扎实推进两岸法学教育合作进程。在未来机会成熟时, 可以考虑成立包括教育部门高级官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参加的两岸高等教育工作组, 同时设立一个跨区域的涉及教育和经济部门的相关产业的论坛, 以分享两岸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最佳实践成果, 推动两岸教育在长远基础上的合作。
(二) 合作内容
《博洛尼亚宣言》提出了有关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六项具体内容: (1) 建立一个更容易理解和具有可比性的学位制度; (2) 建立二级 (学士/硕士) 学位体制; (3) 参照欧洲学分转换制度 (European Credit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System, 简称ECTS) , 建立欧洲范围内的学分体系; (4) 通过消除流动性障碍, 促进学生和教师等人员的流动; (5) 促进欧洲各国在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合作; (6) 促进欧洲高等教育合作。[6]在2001年的布拉格部长级会议上, 增加了三个新的内容: (1) 鼓励终生学习; (2) 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和学生参与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形成; (3) 提升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吸引力。[7]2003年的柏林会议, 进一步决议在现有学硕士二级制的基础上, 增加博士学位。同时, 除学分转换制度外, 更主张建立相容 (compatible) 与可比较 (comparable) 的高等教育资格 (qualification) 架构[8]。通过上述内容的改革, 欧洲博洛尼亚进程签约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毕业生, 其学位证书和学习成绩, 都将获得其他签约国的自动认可, 大学毕业生可以在欧洲其他签约国申请学习硕士学位的课程, 或者无须事先申请学位认可, 就可以在任何一个签约国内执业或就职工作, 从而在高等教育与人才流动方面真正做到欧洲一体化。
从博洛尼亚进程的推进经验来看, 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和认可标准是推进教育区域化合作的核心工作。根据两岸法学教育的未来发展特点, 两岸应该在学生流动和研究合作方面共同努力, 思考在学历承认、学分转移、课程衔接、教学质量认定等多方面的具体合作内容, 以消除两岸学生在高等教育系统之间流动的障碍, 增加两岸法学教育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促进学分积累和转移, 改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 执行方法
在博洛尼亚计划的执行方法上, 每两年各国教育部长都会以固定集会的方式, 审视博洛尼亚进程的进度, 并设定后两年的优先事项与目标, 而会议结论也以公报的形式公诸于世。从2001年的布拉格公报到2010年博洛尼亚十周年大会的布达佩斯-维亚纳宣言, 博洛尼亚进程的执行和推动愈加深入。然而, 不论是宣言还是公报, 都不是依据欧盟条约的立法程序所制定公布的教育改革法规, 也不是与会国所缔结的国际法上的多边协定, 对于参与国而言并不具有法律拘束力。进一步从欧盟的层次来看, 高等教育学历协调并不属于欧盟条约所设定的目标, 欧盟执行委员会从未对此提出过任何草案建议, 也没有对博洛尼亚进程的推动进行过有效率的政治监督。从性质上看, 博洛尼亚宣言不是欧盟条约所规定的“建议”, 欧盟并无职权可以实施和协调博洛尼亚宣言的内容, 一切都只能算是会员国教育部长推动的一项共同计划, 与会各国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政府间合作, 并有权决定是否要转换博洛尼亚宣言的目标。
由于法学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质, 再加上两岸法律体系和制度的差异, 因此很难只以一个单一制度在形式上规定复杂的法律人培养的所有方面。两岸教育机构的合作也应以博洛尼亚执行方式进行, 即不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方式统一两岸法学教育, 而是依建议、宣言形式渐进式进行。两岸教育机构致力于促进两岸教育合作, 而非改造法学教育结构, 以免抹杀两岸法学教育的特色和个性。
参考文献
[1]金孝柏.WTO体制下的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若干法律问题.国际商务研究[J], 2010, (5) :57.
[2]陈惠馨.台湾近年来有关法学教育改革的讨论与发展[J].2006, (132) :7.
[3]黄旭田.台湾地区大学法学教育之今昔、改革定位与策略[J].律师, 2005, (304) :74.
[4]The European Ministers of Education.The Bologna Declaration of19June1999[EB/OL]. (1999-06-19) .http://www.bologna-berlin2003.de/pdf/bologna_declaration.pdf.
[5]The European Ministers of Education.The Budapest-Vienna Declaration o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of12 March2010[EB/OL] (.2010-03-12) .http://www.ehea.info/Uploads/about/Budapest-Vienna_Dec-laration.pdf.
[6]同[4].
[7]The meeting of European Ministers in charge of Higher Education.Towards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Commu-niquéof the Meeting of European Ministers in Charg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Prague on May19th2001[EB/OL]. (2001-05-19) .http://www.eua.be/fileadmin/user_upload/files/Quality_Assur-ance/O FFDO C_BP_Prague_communique.1068714711751.pdf.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 篇9
在法学领域内, 理论法学的概念被广大的研究学者们认为是研究法学内的基本理论知识, 解释了法学内的一些专用名词的基本概念, 为了初入法学界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相较于应用法学以及部门法学, 理论法学这一学科体系的建立不但弥补了法学内原先两门学科之间的缺陷, 还发扬建立了自己学科独特的优势, 在法学界的教学之中成就了一定的地位。
根据理论法学对于法律的一些概念的阐述以及理解, 将法律内的复杂、繁多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分类, 将法律界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详细的分为了法律基础理论、法律哲学、比较、社会学、法律建立、法律心理学等详细的领域, 此外, 法律理论法学还将对于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仔细的划分, 主要分为了四个阶段, 其中对于法律之中的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以及常见的基本理论的研究, 将其划分在法理学以及法律哲学的学科之中。当学生对于法律之中的一些基本的入门知识获得了初步的掌握之后, 就可以在法律之中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进入到专门领域的理论之中的探索, 这时的法律学习就已经被理论法学划分到立法学的学习之中, 另外第三个阶段的学习即是使用法律界特定的方法展开对法律的研究, 也就是理论法学之中的比较学科, 经过前三个过程的学习, 按照理论法学的研究的法律学习步骤, 在完全的掌握了前三个阶段的法律学习之后, 按照理论法学安排的法律学习步骤可以进一步展开更加深入的学习, 可以将法律方面的学习逐渐的与其他的学科相互结合, 逐渐的衍生出交叉相互综合的学习, 使得学生在法律方面的学习更加的精进, 可以看出, 在理论法学学科创造的研究环境之下, 学生们可以从一个对于法律基础理论了解入门的阶段, 逐渐的深入到对于专业的理论、方法理论以及对于综合学科的了解学习之中逐渐的加深对于法律行业的了解, 可以说, 在理论法学学科对于法律的划分之下, 法律学科的基础性、一般性以及交叉性得到了对大化的体现, 所以说, 理论法学并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学科, 而是一项兼具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可以说在法律的学习之中, 理论法学是一项贯通整个法律界学习的学科, 在法律学的教育领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上文的阐述之中, 理论法学在法律体系学习之中的占据着一个相当的地位,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 在法律方面的学习是一个相当需要耗费时间以及经历的学科, 尤其是在于其他学科的综合之上难度更大, 所以可以说为了克服这样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的难度, 理论法学学科的建立是一项势在必行的行为, 当学生经历了理论法学的前三个阶段的学习之后, 具备了相当的对于法律的学习能力之后, 学习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之后, 对于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之间的学习的难度也就降低了少许, 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对于法律的学习能力, 将理论法学以开放式的形态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放大理论法学的优势, 给法学体系注入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二、理论法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功能简介
在上文的简单概述之中, 理论法学在法律界的学习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 所以受到了教育界的极大的重视, 所以为了将理论法学的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需要教育学界的人士充分的认识到理论法学在法律界的重要地位, 在十分了解的基础上充分的展示出理论法学的优势, 在此之前就应该充分的了解理论法学在法学学科体系之中所具有的一些功能。
1、理论法学在法律知识的传承上所发挥的作用
法律学的知识具备着很强的严谨性, 并且根据现代人们的生活的变化节奏十分的快, 法律条例的修改以及变化也是十分的快速, 所以理论法学的教学也就存在着一定的易变性和时事性, 所以理论法学的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承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由于理论法学包含了一些法律之中的入门的基础的理论知识, 所以学生在进行理论法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不受到外界法律知识的不断更新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说, 理论法学学习的第一阶段在传承法律知识上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可以说, 在理论法学的课程之上, 法律学内的大部分的理论知识都建设了一个相当严密且稳定的框架, 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适应性, 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承有着相当大的意义,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 理论法学扩展了法律教学提, 例如, 理论法学教学的第四阶段在于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联系, 通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理论法学学科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十分的符合法律界对于学生知识面的要求, 例如在理论学的学科领域之中, 法律社会学以及法律经济学都涵盖了一些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的知识, 而法律界处理的问题大多数是涵盖这两方面的内容, 所以在理论法学学科的帮助下了解经济领域以及社会领域之间的相关内容, 对于学生在法律界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说理论法学对于法律知识的传承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2、理论法学在法律学科体系之中的创新功能
理论法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法律的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引导学生可以在更广泛的层次上引导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实践法律知识, 学生在对理论法学进行了基本的额学习之后, 充分的认识了法律之中的相关知识的应用, 便可以对于实际生活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专业的分析, 在不断的锻炼自己思维的同时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以对于实际应用之中遇到的相应的问题提出疑问, 在理论法学学科创造的学习环境之中可以自由的与有关人士进行讨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 采用公平的态度, 客观的眼光全方位的认识法律之中的一些观点, 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之下, 理论法学学科也就会给法律界带来一些新颖的想法和创新, 使得法律界的理论知识逐渐的更新, 更加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于安定生活的要求。
3、理论法学教授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价值判断能力的功能
法律界的从业人士必需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 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法律在人们生活之中维护正义的作用, 所以在理论法学学科这门课程的学习之中, 教师们会在其中传授一些价值准则判断法以及一些衡量某种事物或者状态的价值, 实际上, 理论法学真正涵盖的内容是价值准则与相互冲突之间的价值判断法则, 在这样的价值分析之中, 学生作为初入法律界的新手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 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总结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 篇10
关键词:法学理论课程教学,困境,出路,研究
法学理论教学内容非常的抽象, 而且体系化、理论化非常的强, 如何在课堂上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成为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1. 法学理论课程教学困境分析
问题一:法学理论课程抽象。法学理论以哲学为背景, 表现出一定的抽象性特点, 因此总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显得相差甚远、格格不入。虽然通过深入的学习法学理论课程可为日后的部门法学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司法实践中法学理论的导引性乏力;对于部门法而言, 其被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 主要是依托发条或者司法解释。法学理论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性非常的差, 而且在处理相关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事实上, 法学理论是一种指导性非常强的学科, 在干预力深度和广度上均具有完整性;然而, 法学理论指导层面上仅在理论层面, 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断层。比如, 每年的国家司法考试, 其应然状态是法律人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变的节点, 这是在这一环节上出现了法理学断层问题。
问题二:法学理论成为政治的附庸。法学理论通常被认为是表彰权利的勇士, 事实上在权力面前却止步不前。传统意义上来讲, 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为政府的统治提高服务或帮手, 然而如果突破法律的基本原则, 比如公平性、正义性, 成为政治统治的傀儡或帮凶, 就是法学理论的悲哀。对于法学理论而言, 其中很多优秀的理念、制度和精神, 然在与国家现状、政策意向冲突时, 则立刻显得苍白无力。比如, 根据政治统治的需要, 动辄随意修改法学理论, 对其价值取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甚至撼动了根基。法学理论课程作为部门法课程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 应当认识到依法治国是克服政治性的过程, 法学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了理论支撑。
2. 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措施
通过上述关于法学理论课程教学问题的分析可知, 若想有效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境,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强化学生法律事实探知能力培养
在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要积极倡导法律基本原理的有效适用, 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们的法律事实探知意识和能力, 使他们辨别是非、提炼精髓的能力得以提高。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过程, 不是简单的收集一些客观的事实就大功告成, 而是利用法律思维去辨识、确认事实, 并且提醒他们对某个问题所得出的结论第一之间能够用法律的思维去权衡。同时, 还要在此过程中有效联系法律基础学科方面的理论, 实现法学理论的有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可以尝试着合理安排一些实训性质的课程及或者活动, 比如读书报告会、案例分析以及模拟法庭等形式, 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2.2 加强对学生法律思维意识、能力的培养
在法学理论及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法律思维意识与能力培养非常重要, 可以说是整个教学的全部内容。在全面把握法学理论过程中, 应当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意识和能力, 将具体案件中的要素, 转换成我们所熟知的法律要素, 通过多元化的思维分析, 来优化和整合上述要素, 最终形成问题的分析结论。在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并根据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在此过程中, 不能动辄采用折中说, 而且还要避免出现折中说现象。法学理论教学, 旨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学法科班出身的学生, 更应当夯实理论方面的法学知识, 在不断的探索中提高他们的法律思维意识和能力, 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形成法治理念, 并且引导他们自主地去领悟法学领域的智慧, 这才是高效、可行的法学理论教学法。
2.3 注重学生法律人格的培养及法律意识的养成
实践中, 为有效解决法学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学生们的法律人格素质培养至关重要求, 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法治理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应用水平。在学习和实践中, 努力形成鲜明的法律角色参照的不可或缺的, 同时这也是法律人在拟设位置, 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以及个性化的推理论证模式。在此过程中, 还以法律角色为参照, 并阻止法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 比如情感、经济利益得失等, 以确保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取向、法制观念;通过培养学生们的法律职业素质和能力, 结合当前国内倡导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能够对社会现象进行准确、客观的分析, 既要保证法律人的傲骨, 又要维护法律的权威。
结语
总而言之, 我国法学理论教育走到今天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发展之路艰辛、曲折。在法学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 存在困境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认为我们一方面要客观地肯定其进步性、先进性, 另一方面为了保持与时俱进, 还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在现代高校法学理论教学过程中, 应当两条腿走路, 既继承又创新。
参考文献
[1]巴哈提牙尔·米吉提.对高校法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3) .
[2]方照明主编.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10.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 篇11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理论教学
【分类号】G633.51
一、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体验式教学也称实境教学法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更是一个教练。他的主要职责是使学生按照一定的流程和逻辑去讨论和思考相关问题,创造一定的环境让学生体验,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解。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点
体验式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提出是以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为基础的,并遵从它的基本理念,即学习是主体主动体验与建构的过程。首先,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只能由他自己完成学习。其次,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由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真正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第二,整个体验式教学过程贯彻了探索性、研究性。体验式教学方法从本质上讲属于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通过自己动手、自我体验,了解和认识什么是研究,怎样发现问题,从而在实践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第三,深入的参与性和真实的实践性。教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会要求每一位学生深入参与,学生的积极参与产生的实践性劳动成果会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在该课程中的成绩的重要标准之一,这样带一点强制性的课堂参与要求,将部分学习不够主动积极的学生也引入实在的教学过程中来。
三、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耶鲁大学法学院院长斯旺对法律教育中课程讲授的实践性与理论性的关系曾经有经典的论述:“大学法学院有双重职能,通过案例教学法训练学生在他们选择的职业里成为成功的实践者;同时,尽管很少的法学院认识到这一点,通过科学地研究和分析现行法律,通过比较研究其他国家的法律,通过对法律实施和立法的缺陷提出批评和建议,通过将法律与社会的其他制度相联系,法学院也应该致力于改进法律。除了纯粹的职业训练外,大学法学院有义务通过其教师的研究和教学关注法律教育更深层的问题。” 而从我国当前法学专业课传统理论教学的弊端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要实现法律教育的教育目标必须将包含大量法律实践训练的体验式教学与法律理论学习结合起来。这样结合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的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新颁布或修改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数量与日俱增,甚至一个学生刚进法学院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的法律条文到学生毕业参加具体法律实务工作的时候,该条文已经失效,条文针对的具体的法律问题的解决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在这种现实的情况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的理论教学内容的不足性,完全可以由体验式教学的内容来完善。因为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教给学生的更多方法,即学习法律条文和使用法律条文的方法。因为体验式教学的主要通过具体案例的法律问题解决,训练学生在解决具体案例时如何寻找适用该法律问题的法律条文,如何去分析和利用法律条文。在这种训练方式下,传统教学内容得到了极大的完善,除了基础理论外,学习的方法在训练中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学生掌握到的是如何找到和使用法律条文的方法。只有这样结合起来的教学才能真正的面向未来,面向不断前进中的法治社会。
第二,课堂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性。法学专业传统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现行的主要法律部门的基础理论及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各个部门法是由不同的课程专业老师分开讲授,在学院专业培养方案的安排下学生分学期逐个掌握相关课程。众所周知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记忆与遗忘相斗争的过程,这样逐个专业课程学习下来的结果,比较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学了合同法忘了婚姻法,学了程序法忘了实体法。更重要的问题是,学生毕业参加法律工作后马上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案件怎么可能有绝对按照法学专业学科建制分割独立的呢?看似简单的离婚纠纷,通常涉及子女监护和财产分割,财产分割有可能会涉及保险、公司股份、债务、担保等等系列法律问题。这些法律问题的解决都要求学生具备将各种法律部门融会贯通,考虑法律要点,考虑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并照顾社会环境等综合情况的能力,这些都不是仅靠传统理论教学模式能解决的。
第三,课堂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法律制度不是封闭的制度,法律制度作为社会调节的工具必须对社会的其他制度开放。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讨论分析某部具体法的作用、法的功能、如何解释都必须参照社会的其他制度。因此不但要从传统的规则角度学习法律,而且要从社会其他制度的角度来学习法律。例如,不少法学专业学生在学习民诉法时中对于民事调解部分的学习,从专业理论的角度都明白调解的原则和意义,但是当事人为什么愿意调解、怎樣去主持调解、什么样的案件可能通过调解解决纠纷,光从理论课程的学习出发是无法掌握的。如果在教学中,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真实案件的调解解决纠纷的过程,学生会发现很多纠纷的解决光有与纠纷相关的法律知识是不可能解决的。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将他从其他学科处掌握的相关知识运用到这些真实的案件处理中去。
参考文献:
[1]雷丽平.破产法体验式教学方式实验与总结.商品与质量. [J] 2010 .10
[2]宋争辉.高校职业能力课程开发与实施.河南大学出版社. [M] 2008
[3]刘吉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论.西北大学出版社. [M] 2009
婚内强奸的刑法学理论分析与思考 篇12
一、关于婚内强奸的学术争议
我国刑法第236条规定:“以暴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 即构成强奸罪。”强奸罪侵犯的是妇女的性自由的权利, 简单的说就是妇女说不的权利。
(一) 婚内强奸否定说
1.根据刑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刑法处罚的原则, 丈夫不能成为强奸罪的主体
持这种观点者认为丈夫强行与妻子发生性行为与丈夫强行与其他妇女发生性行为的性质和社会危害性程度都是不同的, 我国刑法明文规定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才构成强奸罪, 但不能将违背妇女的意志等同于违背妻子的意志。虽然我过的婚姻法没有明确规定夫妻之间性关系的义务和权利, 但事实上这种权利义务关系是存在的, 它是属于夫妻生活中的一部分。部分支持者认为自刑法案颁布以来的司法实践来看, 刑法规定的强奸罪都是针对丈夫以外的男子, 因此从法律上讲, 合法夫妻之间不存在丈夫对妻子性自由权利的侵犯, 只能说丈夫这种行为严重不道德, 但根据离婚自由的原则, 妻子若是不能忍受丈夫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可以解除婚姻关系。
2.根据法律的规定应该只存在婚姻关系与非婚姻关系, 而法律不存在所谓的非正常阶段
持该种观点者指出1999年上海青浦法院以“在一审判决离婚尚未生效的夫妻关系, 为非正常阶段, 妻子的性义务不复存在, 丈夫强行与妻子发生性关系, 侵犯妻子性自由权利, 构成强奸罪”这一论点是没有法律依据的。法律仅规定了婚姻关系和非婚姻关系, 并没有规定非正常阶段, 本案例发生的离婚诉讼期间根据法律规定仍属于婚姻关系, 该部分支持者强调我们法院在判决离婚时都明确的告知了当事人:在本案判决尚未生效时你们还是合法的夫妻, 任何一方不得与她 (他) 人结婚。这有利的说明了离婚诉讼期间, 夫妻之间仍存在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这样再以婚姻关系处于非正常阶段而作为定强奸罪的理论依据已然说不过去, 所以该支持者认为只要是合法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就不应该将丈夫婚内强行与妻子发生的性行为定为强奸罪。
而且根据婚姻契约, 妻子本身已经作出一定的承诺, 即在婚姻关系期间服从丈夫的性要求, 丈夫不需要每次性生活前都必须征得妻子的同意, 这样才是正常的夫妻之间应有的相处模式。
加拿大刑法第143条规定的强奸罪即以“男子与非妻子之妇女发生性关系”为先决条件。再者如果承认或者肯定“婚内有奸”将会助长妻子捏造或者委屈夫妻生活的真相, 很容易导致妻子对丈夫的报复手段合法化。
(二) 婚内强奸肯定说
1.从婚内强奸的构成要件来看符合强奸罪的构成
(1) 丈夫可以成为强奸罪的主体。刑法236条规定的强奸罪是刑法分则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一章中规定的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一个罪名, 旨在保护妇女和幼女不可侵犯的性自由的权利, 其主体是一般主体, 而且一般是男子, 这并未将丈夫摒除在强奸罪主体之外, 且根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法律对一切人都是平等的, 所以当丈夫用暴力的行为强迫妻子与其发生性行为却不被认为是强奸罪, 试问这样还符合法律制定的初衷, 还符合所谓的法律公正性吗!
(2) 婚内强奸行为符合强奸罪的客体。强奸罪的客体是妇女和幼女的性自由的权利, 婚内强奸侵犯的是妻子的性自由的权利, 性自由的权利是女性的一种特有的人身权利, 任何人不得侵犯妻子性行为的自主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妻子自身决定不实施性行为的权利;二是妻子自身决定实施性行为的权利。妻子自己决定不实施性行为, 但强迫其实施性行为;或者妻子自己决定实施性行为, 若强迫其不实施性行为, 都属于侵犯妻子性行为的自主权。然而, 只有后者才能构成婚内强奸, 符合强奸罪的各个构成要件。所以婚内强迫妻子发生性交的行为当然等同于违背妻子特有的性自由权利, 属于强奸罪的客体, 理应构成强奸罪。
(3) 婚内强奸行为符合强奸罪的主观方面。丈夫在实施妻子进行婚内强迫性性行为时, 是直接故意的, 明知妻子不愿意而强行与其发生的, 若不是直接故意, 则可以在妻子拒绝的时候不再采取行动。而强奸罪的主观方面既是直接故意, 且有奸淫的目的。婚内强奸的行为与一般强奸罪两者在主观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4) 婚内强奸行为是符合强奸罪的客观方面的。强奸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 违背妇女意志, 强行与之性交或奸淫幼女的行为。而婚内强奸又可以称之为婚内暴力性伤害行为, 丈夫违背妻子的意志, 并采取暴力, 胁迫等手段强行与妻子发生性交的行为, 这完全符合一般强奸罪的客观方面。综合以上的四个方面可见, 婚内强奸的行为完全符合一般强奸罪的构成要件, 应该将其纳入强奸罪。
2.从刑法通说认为构成犯罪须具备的3个特征来看, 婚内强奸行为完全符合犯罪三要素说
(1) 刑事违法性:我国《刑法》236条并没有明确规定丈夫可以构成强奸罪的犯罪主体, 有些学者便以“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否认婚内强奸构成强奸罪。然而法律这种解读是不妥的, 当今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法律具有其本身的滞后性, 前期指定的刑法并不能包纳所有新出现的社会现象, 而强奸罪作为一般主体, 作为丈夫的男人同样属于一般主体的构成, 当然的具有犯罪的刑事违法性。
(2) 刑法处罚性, 前面已经论述过, 婚内强奸只是隐藏在婚姻关系下的一种强奸行为, 其本质与一般强奸罪并无多大异议。而且任何违法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婚内强奸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违法性行为, 不能因为丈夫披着一层婚姻的外衣就能使丈夫的性暴力变得不存在, 更不能使妻子受到的伤害被忽略, 所以婚内强奸作为一种严重侵犯妇女的人身权利的行为理应受到刑罚的处罚。
(3) 社会危害性, 这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婚内强奸除了手段、方法、时间、地点披上了一层婚姻的外衣外, 与普通的强奸罪并无本质的不同, 甚至可以说比普通强奸罪的性质更为恶劣, 因为普通的强奸行为造成的危害通常只是一次性的, 而婚内强奸行为造成的危害则是持续性、累积性的。在大陆, 1989年到1999年大规模的“性文明”调查表明:在夫妻性生活过程中, 丈夫强迫妻子过性生活的占调查总数的2.8%, 受害妇女绝对人数有几百万之多。在婚内强奸已经犯罪化的美国, 婚内强奸依然是数百万妇女面临的严重问题, 研究人员估计大约有10%-14%的妇女婚内被奸。
由上所知笔者也认为婚内强奸若是解开婚姻那层关系的外衣之后, 其与强奸罪的本质是一样的。正如罗素所说:妇女在婚姻中忍受的不情愿的性关系总数, 恐怕比卖淫中的还要多。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法律对婚姻围城里的家庭性暴力性性侵犯行为继续忽略的话, 将深化根深蒂固的男女不平等, 这将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平等、自由法制观念背道而驰, 所以笔者坚定的认为对婚内强奸的行为应定强奸罪。
一位法官曾经说过, “永远同意与丈夫做爱的承诺是没有理性而又荒谬的, 婚姻不应成为丈夫欺辱妻子的一层保护锁, 这既践踏了婚姻的真谛同时也极大的伤害了妇女应有的性自由权利”。婚内强奸的现实对我国的现行法律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法律上的空白不能再长久地持续下去了。为了震慑施暴的丈夫、保护受害人, 我国立法应该对婚内强奸行为是否构成强奸罪给予完善。总之, 如何破解婚内强奸这一难题, 笔者认为法院在认定正常婚姻关系中的强奸行为为强奸罪时, 应该更为慎重。尽快修改刑法第236条的规定, 使法院的判决有法可依。基于此, 笔者认为, 婚内强奸行为可以且应该纳入强奸罪。把婚内强奸纳入强奸罪赋予了处于婚姻内妇女在遭受丈夫强行性行为之后的得到司法保护、救济的权利, 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具有教育意义, 使得妇女的性权利、人身权利得到更好的尊重。这不仅是刑法作为终极保护法律的必然任务, 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摘要: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 强奸罪是一种特有的犯罪, 不仅仅是它的特有性, 更多的是它本身的道德规范, 强奸罪的犯人往往比其他的罪犯更加的收到舆论的指责以及强烈的法律制裁, 然而, 与此同时大多数人却都忽略了婚内丈夫强迫妻子发生的性行为, 婚内暴力型性行为出现的频率正迅速的攀升, 严重违背男女平等这一现代法治的基本理念。本文认为:婚内强奸构成强奸罪有其充足的刑法学理由;本文将对婚内强奸两种主要学说、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婚内强奸的刑法学研究现实意义展开研究和探讨。
【法学基础理论教育】推荐阅读:
法学基础知识08-15
基础理论课的法学专业07-17
法学基础试题5则范文10-07
2018广东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宪法学之特别行政区制度08-03
理论法学07-22
民族法学的理论体系05-24
法学实践教育05-25
公安法学教育05-09
我国法学教育10-05
宁夏法学教育现状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