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论文

2024-09-20

基础理论论文(共7篇)

基础理论论文 篇1

台球基础理论1: 台球的基本动作--握杆与架桥

击球之前的架式,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动作。

一、要能够掌握住球杆的重点(球杆的平衡中心)。

二、要决定身体的位臵。

三、要决定双脚的位臵。

四、架桥。

台球的要领在于正确的姿势和动作,使球体能产生正确的转动。

握杆

在我们要决定握住球杆的何处之前,必须先了解球杆的重心点(球杆的平衡中心)。通常,球杆的重心 点是距离杆尾50公分左右之处。最适当的握杆位臵,是在重心点後方大约10公分之处。当然,球杆的重心 因球杆的长短、粗细不同而略有差异,因此一定要尽快选择一枝适合自己的球杆。当你摆好正确的姿势要瞄 准时,必须要注意脸部的位臵。所谓脸部的正确位臵,就是要经常将脸部中心摆在球杆的正上方,这样才能 正确的瞄准。保持姿势平稳的要点就是使脚部维持身体重心的平衡,并且左手的架构要平稳的摆在右手握杆 处和母球联线上。

球杆的握法是摆好正确姿势的基本动作,但是握杆的方法常常因人而异。握杆的方法是从球杆的正上方 往下轻轻的握著。握的时候是以大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轻握球杆,而小指以及手掌心则好像接触到球 杆又好像没有接触到球杆,如果小指也用力握著球杆,在抽打动作时,很可能会失常而影响正确的击球。如 果你能正确的握住握杆点,那麽,你的右手几乎是成直角的,也就是说手肘到手腕必须与球杆成垂直状态。我们在做抽打动作时,是以手肘为中心,手腕像时钟的钟摆一样地前後摆动。

架桥

左手为了支撑并稳固球杆所做的动作,称为架桥。如果架桥不稳固,则击球时的瞄准点以及撞击时的力道等 等,全都会失常,有时也会发生滑杆的现象。初学者往往只将精神集中於击球动作上,而忽略了架桥动作的 重要,因此往往会有偏差甚至失误的现象。

初学者在尝试其他架桥法之前,请务必多加练习,充分地学会基本架桥法之後才运用其他的架桥法。标准的 架桥位臵是距离母球大约15公分左右,我们必须因应母球撞点的不同而调整架桥的形状。也必须因撞击母球 中心,中心上、中心下的不同,而改变架桥时手指头的高度。除了基本架桥法之外,还有V字形架桥法、扣 环式架桥法、橡皮边架桥法、指尖式架桥法、以及其他架桥法等,我们将以照片逐一介绍各种架桥的要领。

指尖架桥法:当母球与子球距离接近时,架桥与V字型架桥法相同,但必需将手指撑起,使球跨越子球(障 碍球),来撞击母球。

扣环式架桥法:以弯曲的食指和大姆指连接成圆圈包住球杆,将其余三指尽量张开,与手腕贴住台面(母球 的打点,可利用架桥的高度来改变瞄准时的撞击点)。

橡皮边架桥法:球杆臵於食指与中指之间,紧贴台面,利用台边与手指形成架桥(此用法多用於母球较接近台边时使用)。

V字型架桥法:竖起大姆指,利用它与食指的根部形成V字型,除姆指之外,其余四指贴住台面,球杆臵於 V字型凹处。

台球基础理论2: 台球的基本动作--击球

当你站好位臵、握住球杆的正确位臵、脸部位臵与架桥方式都做好之后,击球之前的预备动作已大致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抽打动作了。你在做这个动作时必须缓慢而正确,才能使球杆正确的击中你所想击中的母球撞击点而无偏差。

击打动作是你在正确撞击前的预备动作,它的要领是以弯曲的手肘为轴,然後将手腕像钟摆一样的前后摆动。摆动的次数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不过要以同样的速度前后摆动,等到力道平顺之后才可以击球,这样才能掌握住球的滚动。这时肩膀与手肘或手腕不可以用力,要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摆动。

当你以平稳的抽打动作撞击母球时,球杆尖必须从母球停止的位臵上往前推出10公分左右。这种现象称为充分推击,在你的充分推击结束前,必须稳住架桥不能稍有晃动,这也是正确击球的要点。要使母球按计划滚动,需要一段长时间的练习,并且即使是球技高超的人,也无法每次击球都能恰到好处,这正是台球的困难之处,初学者也常因此而被它深深的吸引。

台球基础理论3: 球的运动与前进方向

初学者只要能充分地学习并体会出前面所叙述有关花式台球的基本动作,就能够顺利的撞击母球了。不过初学者多半会在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就是他们会怀疑地自问:“为什么我所击出的母球不能按照我的构想前进呢?可是别人击球时,球的转动却灵活无比,究竟为什么呢?”有些球技高明的人可以轻松愉快地使母球触及二颗目标球,或是使母球撞击出去之后还能滚回来,并且将指定的目标球击落指定的球袋中。对于这种神乎其技的高手,初学者多半会羡慕得不得了。

球体的运动相当复杂,所以有人称撞球运动为“用脑的运动”。当我们在研究到底要撞击母球的那一个部份才能使它随心所欲的转动之前,必须先了解球体的运动原理,并且经过反覆的练习,不断的修正期望与实际的误差,才能在试行错误中学会击球的要领。我们在下面就要针对基本撞击法与球的转动加以说明。

如果在撞击母球时漫不经心,是不可能得分的,并且也不容易增进自己的球技。若是要让直径六公分左右的小球,在自己撞击之后顺着自己的意思转动的话,一定要好好记住这些球的特性。下面有好几项重要的因素使球产生了千变万化的转动与前途:

撞点:应当撞击母球的何处?

厚度:母球触及目标球时,双方的重叠程度。

力道:击球时所用的力道。

角度:母球撞击到橡皮边或目标时的入射角、反射角与分离角等的角度。

这四项影响到击球运动的结果。

撞点

母球有无数的撞点。球技越高明的人,就越能够有效地运用各种微妙的撞点而使母球本身产生极其微妙的转动,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只要能够照着图片上的九个基本撞点,就能使母球有效地转运了

(1)撞击中心点

(2)撞击中心上(推杆球)

(3)撞击中心下(拉杆球)

(4)撞击右侧(右旋转球)

(5)撞击左侧(左旋转球)

(6)撞击右上(右旋转推杆球)

(7)撞击左上(左旋转推杆球)

(8)撞击右下(右旋转拉杆球)

(9)撞击左下(左旋转拉杆球)

能够明白母球的撞点与转动,就已经开始真正接触到花式台球了。你可以以撞点的基础去掌握台球的要领。母球撞点基本上分为击中心点(CenterShot)、击中心偏上处(推杆球)、击中心偏下处(拉杆球)、击右侧(右旋转球)、击左侧(左旋转球)、击右上角(右转推杆球)、击左上角(左转推杆球)、击右下角(右转拉杆球)、击左下角(左转拉杆球)等九个撞点。

推杆球就是撞击母球的上方,母球被撞击之后会一边向前滚动一边前进。等到母球碰触了目标球之后,还会随着该目标球的前进方向往前滚动。拉杆球则是撞击母球的下方,母球被撞击之后会一边向后滚动一边前进。等到它碰到了目标球之后还会向后退。旋转球就是撞击母球的侧面,母球被撞击之後会一边像陀螺一样一边旋转一边前进。我们可以照着在母球上撞击不同的撞点,而使它在前进时产生许多不同的变化,而且碰触到目标球之后也有许多不同的变化。

在落袋花式撞球的比赛场合中,必须使母球撞击目标球并且将目标球击落球袋,因此必须考虑到目标球被撞击之后的前进路线。所以在这两种不同的比赛中,在对于母球的撞点上,必须有不同的选择。要练习撞击母球时,必须从练习撞击中心点开始。当你使母球前进回转以及侧面回转时,母球被撞击之后会产生很微妙的的变化,比赛选手在自己的球技逐渐进步时,也要去慢慢地掌握住那种细微的变化。至于初学者,还是必须先熟悉中心点的撞击后,才学习其他撞点的撞击。如果是玩落袋花式撞球时,大概有一半以上是利用中心点撞击法来击球的。

当你在握住球杆准备击球时,要尽量使球杆保持水平。初学者在击球时多半会撞击比中心点稍微低一点的地方,这很容易造成失误或犯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右手的架桥过高或是过低所引起的。要知道自己击球时是否击中母球的中心点,可以将母球以直角击向橡皮边就可以知道了。如果是以正确的抽打动作撞击母球中心点时,母球在碰到橡皮边之后仍然会以直角弹回来。如果在弹回来时并不是直角而偏向左侧或右侧时,就表示击球时并没有击到中心点。不过如果你是撞击到垂直轴(中心点偏上或偏下也属於垂直轴之内)上的任一点时,母球仍然会以直角反弹回来。

基本的点虽然是只有九个,可是实际上可供撞击的撞点却是无数个,因此母球被撞击之后可能产生无数种变化。初学者必须先彻底学好中心点的撞击之后,才学习其他八个基本撞点,以及更微妙的撞点,除了按步就班的学习之外,别无捷径。

有关于推杆球(Follow燬hot,撞击母球上方)、拉杆球(DrawShot,撞球母球下方)、旋转球English,撞击母球之侧面)等。当你学会了中心点的撞击之后,如果是在玩落袋花式撞球时,就必须考虑到如何将你所瞄准的目标球顺利的击落球袋。并且为了能够继续击球,还必须考虑母球撞击到第一目标球之后应该停留在什么位臵才能轻易击落下一颗目标球。有时为了避免母球洗澡(母球落进 球袋中)也必须仔细考虑它的撞点。初学者能够逐渐掌握住击球点的要领之後,就可以反覆的练习推杆球、拉杆球、旋转球,并且也可以利用目标球和橡皮边反覆练习。台球基础理论4: 瞄准点与接触点

所谓瞄准点,就是当你击出母球时,球杆尖所对的方向,而瞄准点与母球的接触部份就称为接触点。当母球击中目标球时,目标球就会往击中那一瞬间两球中心点联线的延伸方向前进。如果这一条联线的延伸正好对著球袋,则目标球就会不偏不倚的落入球袋中。因为如果这一条延伸线正对着球袋,就表示当母球击中目标球时,母球、目标球与球袋正好在一直线上,而力量来源就是延伸线上的母球与目标球的接触点。

不过我们在前面也提到球与球袋很少同时在一条直线上。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条“联结中心点的延长线”运用在基本的聚球技术上,而发展出可以将目标球击落球袋的技术。

再说得详细一点,就是如果我们要轻易地找出目标球上的正确瞄准点,就必须先在脑中描绘出你所想要击落的目标球与球袋之间,有一条中心点至中心点的联线,而这一条假想线与目标球外围的切点,就是最理想的瞄准点。

台球基础理论5: 假想中心点

要将目标球击落球袋时,在目标球上的瞄准点是固定的,但是当母球在不同的位臵上要被用来撞击目标球时,母球方面的接触点却因位臵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当母球、目标球与球袋三者并不在一条直线上时,你要假想目标球与球袋上有一条联结二者中心点的延长线,而你向目标球击出母球时,如果母球与目标球的接触点正好在这一条想像的联线上时,目标球就会朝向球袋前进。而在接触瞬间时母球的中心点就是假想中心点。说得更清楚一点,我们可以在目标球与球袋的中心点联线上假想有一颗球与目标球正好紧密地靠在一起,而这颗假想球的中心点必须是在这条假想联线上。

当你击球的时候,就要把母球击向这一颗假想球的位臵上。当母球被击出而在这个位臵上碰触到目标球时,在碰触的那一瞬间,母球、目标球与球袋正好在一直线上,目标球就会顺利的掉落你所瞄准的球袋之内。

假想中心点的设定,或是将母球击向此一假想点对於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的,可能需要花许多时间才逐渐熟悉其中的要领。另外,母球速度的变化与旋转击球程度的不同,将会使目标球产生极微妙的变化。当你撞击母球的左侧或右侧时,在它碰上障碍物(其他的球或是橡皮边)之前都会顺著击球时球杆尖所指方向前进。初学者在希望母球碰击目标球的右侧时,经常会在无意间将球杆向右侧击出。因为我们要将目标球击落球袋中时,必须将母球击向假想点。

你必须先记住这些基本的撞击法以及撞击的厚度会影响到目标球的前进路线,因为这是使你球技进步的唯一捷径。至於复杂的计算,以及控制母球到容易击落下一颗球的位臵,熟练就会了。

台球基础理论6: 击球的力道

1)撞击力较弱时

(2)以平常的力量撞击时

(3)以较强的力量撞击时(前进路线稍有弧度)

要将母球击出时的力道,以科学的方法如照片或图片来说明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以抽象的方法来解释,例如用强击、中击、弱击或普通撞击这一类含糊而不明确的字眼来说明。

如果要照着力道来控制母球,就必须体会出撞击时的速度感,并且加以反覆练习,除此之外别无捷径。每次击球时力道都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只是细微的差别都会使母球和目标球产生微妙的变化,因此只能从实际的撞球中心去慢慢体会了。

无论是落袋花式撞球或开仑式撞球都必须好好控制撞球的力道,才能使下一次撞击行为更加容易。击球时的力道会影响到母球击中目标球之後的分离角,使母球撞击同一个地方,只要撞击时的力道稍有不同,分离角就会产生变化了。

击球时的强弱是因人而异的。以初学者来说几乎都是以相近的力道来撞击母球的,并且几乎都很用力,其实撞击母球时并不需要过多的力道,以过多的力道击球不见得会使球 得更远,而力道过大容易产生失误,力道过弱有时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过只要球技进步,自然会逐渐掌握住力道的要领。在撞球游戏中只要能灵活运用击球的力道与旋转击法,球技就会更进步。

台球基础理论7: 球的旋转

台球打法和其他球类打法不同,比如:足球、篮球、网球和排球等,都是直接把球踢进球门、投入篮框、打过球网等。而台球则是先打白色主球,再由主球把目标球撞进球袋或连续碰撞两个目标球方可得分。而且不但要求把球打进球袋得分,还必须考虑打进一个球后,主球能停留在理想位臵,以便接着打下一个球,如此反复才能连连取得高分,这点正说明台球的绝技就是控制主球的停留位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走位”。

所以,学打台球首先必须了解用球杆怎样打,打主球各个不同部位,球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旋转变化,当主球主动撞击被动的目标球后,两个球将要产生什么样的旋转变化和行进去向等。为了学好台球,一定要弄明白,球的运动状态与球性,不然,对着球胡乱击打,违反击球的科学规律,是很难学好打台球的,也就达不到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了。

用球杆击打主球上的点叫击点也称撞点,面对主球平视,是个圆形面,这个圆形面上到处都是可以打的击点。但是,为了方便分析研究和学习,在圆形面上以圆心为基点设中心点,并根据点位与旋转的相应关系,在中心点周围选定8个点,一共9个点。

球和球杆上的撞头都是圆球面形的,如果球杆上的撞头在圆球的边缘部位时,由于角度过斜,便要发生打滑现象(称滑杆)。说明主球的球面上,不是都是可以用球杆击打的点位,而是有一定范围限制的。可以撞击而不至于打滑的范围称安全击球区。即把主球视平面直径划分10等份,取其中6等份在球中心画个圆,称其为十分之六的同心圆,在这个范围内击球,就可以不会发生滑杆现象。如果击球技术达到高超水平,还可以超过安全区击球,也很少发生滑杆现象。仍可以向球体边缘延伸,把安全击球区再扩展到主球直径的十分之七或十分之八范围。

当球技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后,击球范围也自然随之延伸扩大,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球面,几乎处处都是可击之点,使球的运动千变万化,变幻莫测。以9个基本点扩展为17个、33个直到49个。

1、主球的旋转运动:

主球上虽然有九个基本击点,初学者练球时,要先熟悉中心、中上和中下这三个主要常用的击点。这三个击点若能打得好,无论打无袋式或落袋式台球,基本上都能解决击球得分的问题。

1)撞击主球中上点:球开始延着球杆方向,直线向前奔走得很快、很远。因为球受正旋力矩的推动,滚动旋转的磨擦又比滑行磨擦少得多,动能损失很小。

2)撞击主球中心击点:开始没有旋转,向前滑动瞬间后,因受台呢的磨擦阻力作用,渐渐产生了正旋力矩,使球与台面接触点速度减慢,球的顶点速度不变,于是球便向前旋转起来。球在哪里开始旋转,能滚到多远的距离,依击球力量的大小而不同。

3)撞击主球中下点:球一开始就具有逆旋的力矩,球则一边行进一边倒旋,由于台呢的磨擦力作用,倒旋减缓直到为零,球经过一段滑行,便过渡到正旋前进。直到减慢停止。

4)撞击主球左中或右中击点:这是一种侧旋转球的打法(亦称偏杆击球)。技术难度较大,但又是必须学会练好的侧旋球技术,并懂得在击球中会出现需要侧旋球的重要作用。当遇到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主球或目标球前进路线的时候,便会体察到运用侧旋球的特殊作用。

侧旋球是台球的一种特殊的转动。这是一种畸形旋转,在撞击目标球的前后都能改变球的路线。上面已经讲过,打主球中上点所产生的上旋,可以形成跟进球。而打中下点产生下旋,可以形成缩球。侧旋是这些技术的延伸发展。

由于平常打球,大都用的是主球中线范围上的九个击点,而形成面对主球正面瞄准击球习惯,一旦使用偏杆,往往是球杆对主球斜着打。打侧旋球要求球杆必须与台面平行,如果养成抬高后手握杆习惯,将会影响击球效果。还有击球速度和力度的控制要求都比较严格。

撞击主球左中或右中击点后,主球则以水平方向自转(左转或右转)与向前旋转的混合转动方式前进。撞击主球左中点时,从球的上方看,球是顺时针方向自转,称左旋;撞击主球右中点时,球是逆时针方向自转,称右旋。

侧旋球的主球前进线路不是直线,比如打左旋球时,主球受偏左的分力推动,开始先一点点地向右运动,然后又向左边转动。打右旋时,主球开始一点点地向左运动,然后又向右运动。由此可知,侧旋球使主球离开直线运动轨迹,因此主球与目标球之间的距离越长,瞄准的判断越是需要准确。

2、偏球相撞的旋转运动:

偏球:所谓偏球,就是不正面撞击目标球,主球只撞击目标球的偏侧部分。打偏球的目的,就是改变主球和目标球的球路,达到得分的要求。无论开仑还是落袋式台球,都常用到偏球。我们常听到的所谓厚球,薄球,又或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球,指的就是主球撞击目标球时,偏侧的程度。厚、薄或几分之几,是主球撞击目标球的有效撞击截面占球的截面的比例,厚就是撞击截面大,薄就是撞击截面小。但习惯说的数字比例,并不是面积之比,而是撞击截面在直径上所占的线度与目标球直径之比。

厚球与薄球是在实际比赛中的一种击球技术和战术,平时练习时,必须熟悉各种厚薄球在击球中以及撞击后,主球和目标球的运动状况。偏球的厚薄,大体可分为六个类型:正面、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现分别介绍于下:

正面:就是主球球心速度方向正对目标球球心,撞击截面等于目标球的视圆面。从主球前进方向看去。主球和目标球完全重合。

二分之一:主球球心速度方向偏离目标球球心,刚好与目标球侧面外边缘相切,或偏左或偏右,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之半。

三分之一:主球撞击目标球的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的三分之一,或左或右。

四分之一:主球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的四分之一,或左或右。四分之一球已经是相当薄的球。

四分之三:主球撞击截面线度,占球截面直径的四分之三,或左或右。这是相当厚的球,仅次于正面撞击。

无论打什么厚薄的偏球,瞄准的点都应该是目标球横直径延长线与主球纵向(运动方向)延长线的交点。若用这种厚薄度进行瞄准,要打各种偏球时,一定得熟悉瞄准点所在位臵和瞄准方法。

3.厚度计算法与瞄准法

因厚度不同而使母球分离的角度母球击出後在碰触到目标球的瞬间,母球与目标球重叠的比率称为“厚度”。它对于花式台球的球路(球的前进方向)来说最为重要。当你瞄准了目标球想将它击落球袋时,如果厚度产生了偏差,目标球就无法落进你所瞄准的球袋中,并且会越偏越远。在实际的比赛中,母球、目标球与球袋很难得刚好排成一条直线,多半是三者排在不规则的角度上,因此就不容易将目标球击落球袋,而且每次击球时这三者的角度与距离都不一样,所以需要一些技巧。而厚度就是在控制球路时的重要因素。

偏球的偏转:主球正面撞击目标球时,如果主球没有旋转运动,则主球的动量全部传递给目标球,主球停住,目标球沿主球原来方向向前奔去,只是主球和目标球互相换了个位臵。即前面已经讲过“定位球”事实上由于磨擦力及动量吸收,目标球前进速度要减慢一些。

当主球偏侧撞击目标球时,主球和目标球的运动方向,都偏离了主球原来的运动方向,一偏左,一偏右。在动量不被吸收的前提下(绝对弹性碰撞),且假定主球不旋转,碰撞后的主球和目标球运动方向的夹角,则为九十度,不管偏球厚薄为多少。掌握了这一点,再记住不同旋转状态下的偏转方向影响,就能比较有把握改变球路。

偏球越厚,则目标球运动方向越接近主球运动方向,目标球运动速度越高,主球则越接近横向滚出,速度越低。偏球越薄,则主球运动方向和速度越改变得小,目标球越接近横向滚出,速度越低。

主球和目标球的运动的瞬间位臵,符合以原主球运动方向为对角线的矩形定则。变即瞬间的主球与目标球的轨迹,构成了矩形的两个边,这个矩形对角,就是原主球的运动方向。依据这个定则,便可估计主球与目标球碰撞后到达的位臵。

台球基础理论8: 赢球策略

作为一个斯诺克老手,在打每一个球之前,必定要考虑好下一个球该怎么打,该如何留 位。即是说,一要选择好目标球,不是说哪个最容易进就进哪个;二要让白球在进了目标球后,能够回到预先计划的位臵上,为边疆进球创造机会。一杆连续进球得分记录可 以说是斯诺克况赛中的况赛。一个斯诺克老手,不仅会以赢下全局而开心,也会以不断 刷新自己一杆得分最高记录而兴奋。当然,要做到这些,首先要看自己击球技巧和控制白球的能力如何。所以说,要想赢斯诺克,不仅是手上功夫问题,还要看自己是否拥有 一个斯诺克头脑。台面上球的布局千变万代,该打哪个球,该如何留位,全靠自己凭经

验和头脑去当机立断。下边是一些典型实例,希望通过分析其中的一些常用策略,有助 于启发、培养斯诺克头脑。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原则:

1。进攻篇:

(1)围着分最高的黑球打:

要赢斯诺克,或刷新一杆得分最高记录,进黑球的次数是关键。围着黑球打的时候,要留意两点:一要清理黑球进入两个顶袋的通道;二是让白球始终同黑球保持一定的角度。

(2)利用有价什的蓝球做桥梁:

很多时候黑球和粉球都被红球所困,在进了红球之后,最佳留位是让白球停在蓝球偏 底线一点。这样,白球在进了蓝球后,又可以方便地接着进红球。在击打红球来走篮球的时候,经常都会需要打稍微右侧的回旋球,以扩大反弹角度,取得好的留位。如果只是打简单回旋球,白球可能回不到蓝球,或者回过头,甚至正好靠住蓝球,后果很危险。

(3)用回旋球打底线上的彩球:

运用回旋球,有时再加以左旋球或右旋球,使白球在击进了底线上 的彩球后,能够得以回向红球和高分的黑球。因此,拉杆加旋这种杆法一定要加以训练并掌握。

(4)保持彩球进袋的通道被红球所阻,有再多可进的红球都无法连续进球。所以在选择 进红球时,一定要优先考虑清理 挡彩球进袋的红球。

(5)创造更多进球机会:

在考虑回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可以创造更多进球机会的打法。尽量使得白球停留的位臵上多过一个红球可击打,这样就可以减少失误并创造高分。

(6)留下台面中间的红球:

如果能够试图做到有很多打散的红球在台面的中间,那么连续进球就会非常顺利。一杆连续进球得高分的秘诀之一,就是让自己有一些可以进多个袋口选择的红球。假如如果有两个红球可以击打,如果有个红球可进的袋口只有一个,那尽量选择先击打该红球。

(7)保险球:

大多时候,一个高分的一杆边疆进球肯定含有一些运气好的成分在里面。不过,人人都 会有运气不佳的时候。所以,要想一杆边疆进球顺利进行,就得给自己留

一、两个保险 球以应付困难局面发生。我们知道,绒毛效应会将一个以中速或慢速横穿台面的球拉向顶端。这就意味症一个靠近顶端边垫的红球是几乎肯定可以进的。这种球最好不要轻易浪费,应该保留下来以应急。这种球可以称之为保险球。

(8)轰开红球堆:

在打球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将一堆红球顺手轰开,给自己接下去连续进球创造机会。然 而,把握轰开球堆的时机很重要,高手也很少会过早轰开红球堆。一定是先清理散开的 红球,直到台面只剩下一个或两个散开的红球时,才会考虑轰开红球堆。平时必须多加强用黑球,篮球,黄球和绿球来炸球堆的练习。

(9)打最后一个红球时考虑黄球:

一般来说,打完最后一个红球后,关键就是能否留下一个好位打黄球。

2、安全球和斯诺克

要想赢斯诺克比赛,不仅要靠扎实的基本功,娴熟的击球技巧争取多进球得分;同时,必须会运用打安全球,使接下去打的对手无法进球;甚至会运用做斯诺克,通过让对手 失误罚分而得分。所以说,斯诺克比赛,不仅比试技巧,同时还要斗智。正因为如此,斯诺克比赛乐趣无穷。下面是精选出的十八个安全球和斯诺克常见实例。

(1)安全开局:

一局的第一个球至关重要。如果轮到自己开球,一定要把球开好。好的开局可以 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最佳的开球方法是用右旋球击打最外面的那个红球,让白球经过 三次反弹,停在绿球后面,离底边2.5厘米左右的地方。除非非常不小心,这种球不会变 形太坏。它会让对方一上台就感到无法下手。

(2)伺机而动: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开盘后的前面几杆里,双方一定是你来我往地打安全球,尽可能将 白球回到底边,直到一方犯下错误,或者试图冒险长距离进红球未得逞而丢下了缺口,或者偶然红球堆被打开,使得对方无法再将白球回到底边。

(3)不轻易给对手机会:

没有65%把握以上的话,尽量选择可以“打袋跑”的球。

(4)以守为攻:

许多选手当对手防守时把母球停留在黑球下方,这时他们也喜欢仍然通过击打红球上去而让母球停留在底库。其实如果在发球区没有红球的话,那么这种防守是一种消极的防守方法。这种情况下,对方完全 可以同样地回应一个。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将白球打回到底边,越靠近边垫越好,如果能藏在某个彩球后面就更

好。

(5)做斯诺克:

通常,只将做斯诺克用做一种布局策略而不是得分手段。除非在局尾,台面上所有球的 分数加起来都不够赢。然而,有时在让对方失误罚分可以获利更大的情况下,不妨做斯诺克。许多人在拼进一个红球后,白湫回到发球区,这时如果机会不好的话,而且下面红球较散的话,那做个斯诺克的效果会比较好。

(6)反败为胜:

当红球已被打完,该打黄球。看一下计分牌,发现现在落后对手32分。而台面剩下 的球,一杆打完也只有27分。这时,必须成功做两个斯诺克才可以赢下这局。如果打进黄球、绿球同棕球后,变成落后对手23分,而台面上只剩下18分。此时,失误一次罚5分,只需要成功做一个斯诺克便可以赢球。这时,不妨玩个花招,将白球藏在黑球后面做 个斯诺克。这样,对手反而开始紧张了,打蓝球不容有误。

当然很多时候必须观察球形,如果蓝球和粉球是靠近的话,这是应该尽量把黄球,绿球和棕球打进,并在打棕球的时候走个理想的位臵便于做下一杆斯诺克。

(7)越近越妙:

做斯诺克的原则,就是将白球停在障碍球后面,而且是越近越好。

(8)先撒种子后收获:

刚开局时,如果拼进一个红球后白球回到发球区,面对这种局势,话多人会将白球轻轻推到棕球后面,做一个斯诺克。但是,由于 所有的红球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很大的目标,对手会轻易击中红球。即便未能够击中红 球,只是罚四分而已。如果将棕球击向红球,打散红球堆,白球停在黄球后面,便处于 更加主动的地位。无论对方击中红球与否,自己都会有

一、两个可进的红球。总之,做斯诺克不单是给对方制造障碍,让对方无法顺利击到目标球,失误罚分。同时,还应 该考虑给自己下一个球创造机会。

(9)化解斯诺克:

化解斯诺克的一般方法是将白球慢慢推向没有进球机会的目标球,尽量让白球紧帖上目标球,看看能束做个安全球。如果红球处在敞开位,就千万不可将白球慢慢推向红球。因为,如果白球触到了红球,会给对手留下可进的红球。此时,最好打一个弹两库的擦边球,打中了,两个球的距离会拉开;如果打不中,白球也都会跑得很远,给对方造成一定难度。

(10)曲线救国:

有时候对方做的斯诺克使得反弹角度也被封死,要化解这种斯诺克,尝试一下弧 线球或许有一线希望。方法是抬高球杆把柄,由高往下,以球杆顶端擦过白球左边,打 一个夸张的左旋球,白球就会走一个弧线,绕过棕球,撞向目标球。如果运气好,就会打中红球化解这个斯诺克。

(11)自由万岁:

遇到对方未能成功击中目标球,并且又做成一个新的斯诺克时,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毫不加思索地让对方接着打,记得多考虑自由球。

(12)顾全大局:

在化解斯诺克时,还得记住宁可打不中红球,也不给对方制造可进红球的机会。因为打不中,只损失4分。如果给对方制造可进红球的机会,可能就会输掉全局。

基础理论论文 篇2

关键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意义

20世纪,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我国几代图书馆学家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 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发展, 图书馆学理论体系逐步健全, 一大批具有一定影响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论著不断出版, 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如火如荼, 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 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概念和新理论, 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图书馆学的发展。

所谓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 就是对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进行高度的分析、概括, 是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和归纳。而不是对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现象的简单描述或复制。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对图书馆实践和其他图书馆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应起到根本性的、深层次的和普遍性的指导作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学科性质和所应发挥的功能, 要求它必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从现状来看,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抽象程度还明显不够, 理论层次还明显偏低。现在图书馆界存在这样一种偏见, 认为图书馆学理论越抽象, 就会越脱离实际, 变得虚无缥缈。其实, 科学的抽象只是高于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不高于实际的认识就不是理论, 尤其不是基础理论。理论的抽象有不同的层次, 但是基础理论必须是高层次的抽象。

图书馆学作为科学百花园中的一员自然也不能没有自己的基础理论。诚然, 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客观上要求针对各个不同时期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大力加强应用与技术研究, 以便指导、规范图书馆实践活动。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可有可无。实际上, 图书馆学基础研究虽然看起来比较抽象, 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但它对整个图书馆学大厦的影响却是奠基性的。由于应用理论与技术研究探讨的都是具体的、直接的图书馆工作技术、方法与手段问题, 对图书馆的定义属性、价值、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矛盾和规律,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属性、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图书馆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等问题则不涉及。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 那么图书馆学就不能摆脱纯技术研究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社会对图书馆学的偏见也就不能被消除。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根据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的运动规律,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前瞻, 使图书馆学理论既能指导图书馆实践及图书馆学学科建设, 又能规范未来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学研究行为。因此,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一方面要紧密联系图书馆实际, 不能闭门造车;另一方面又不能被图书馆工作实践牵着鼻子走, 只是对图书馆工作的历史和现实做事后的简单的注释和说明, 而应跳出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具体范畴, 走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前面, 预先研究尚未出现的图书馆工作实践, 对其发展方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科学的假设和判断。如果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图书馆实践活动齐头并进, 甚至落后于图书馆实践活动, 那么一旦图书馆实践活动发生巨大的变化, 图书馆实际工作者就必然会感到无所适从、束手无策。应当承认, 我国现有的一些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确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问题, 其对图书馆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和苍白无力。这是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遭到非议的主要原因。

图书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其发展史也只有一个世纪, 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善, 还有不少理论处女地亟待开垦, 有些理论虽然已经提出, 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因此, 创新对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来说, 不仅是十分必要, 而且非常迫切。这就要求图书馆学者进一步解放思想, 大胆探索, 逐步培养自尊、自信、自强的创新意识和科学、严瑾的研究作风。当然, 我们提倡创新, 并不是要将以前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全盘否定, 而是在继承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继承和创新是图书馆学研究的两大前提, 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没有继承, 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没有创新, 继承便会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作为应对图书馆活动和整个图书馆学发挥导向作用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必须对现实中各种各样的图书馆实践活动经常进行一种批判性的审视。现实的图书馆活动与图书馆主张尽管在某种意义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客观合理性, 但这些图书馆实际和图书馆主张并不一定符合图书馆的客观规律和人们普遍的价值标准, 自身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这就需要对它进行批判和超越。此外, 任何图书馆实践活动和图书馆主张都是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其合理性也是历史的、相对的, 而人们又总是倾向于不断地去追求理想的价值标准和终极意义上的合理性, 这也就要求必须对现实中相对合理的图书馆存在和图书馆主张不断地进行超越。总之, 图书馆现实总是需要不断超越的, 图书馆实践和图书馆学理论都是在不断的超越中获得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而对现实的超越前提之一, 就是对现实的不断审视和批判。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图书馆学科建设基本上是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的, 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1世纪的今天,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 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已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史同样印证了这一事实, 历史不会忘记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高扬理性旗帜的三次高潮:20世纪30年代的“新图书馆运动”;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什么是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大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关“图书馆发展战略”的研究。这三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和讨论不仅为图书馆学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 对于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明杰等.图书馆学的理性回归之路——关于21世纪图书馆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1 (6) :14-17.

[2]郑全太等.关于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 1998 (4) :7-9, 33.

中医基础理论ABC 篇3

1.系统性:人体由九大系统组成,包括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而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关联的。系统性除自身系统外,还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2.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变化规律,分为阴消阳长、重阳必阴、阳消阴长、重阴必阳四个步骤。在阴阳变化规律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阴阳相互消长,二是阴阳相互转化。

3.五行学说:最早提出“元素五行论”思想的是蔡墨。五是自然界中五种物质、五种能量、五种气场,而‘五相互作用产生运动,称为‘行。五行生克代表物质、能量、信息的演化形式,它是朴实的世界观与自然科学。借助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演变,用以揭示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推广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4.脉象学:切脉诊治疾病是中国诊断学中一项独特方法。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早在《周礼》、《内经》等古籍中便有记载。在长期实践中,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学。

5.藏象学:“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包括各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与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

6.经络学: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其形成,是以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吸纳了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层面。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机能活动等四个方面。

中西医的异同

中西医都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由于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两个学术理论体系无论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均不同。

具体差异如下:

一是药物组分的不确定性。每剂中草药含有哪些成份,含量分别是多少,以及中药配比后在不同温度下,生成哪些新的成份,不得而知。而西药则是由确定的含量,如:阿司匹林,每片合50mg,根据病情服用几片均是确定。

二是治疗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当人体内某部位发现病变,西医通过手术,定点定位进行摘除。而中医治法是通过“系统”观点,诊治后确定病因,从脏腑和气血运行角度进行调理,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西医台疗过程—般起效快,而中医则时间长。

三是视角不同。如:“肾”,西医就是指肾脏,中医则指以肾为主的泌尿系统,主人体“水”的代谢。中医有“肾虚”(分为阳虚和阴虚)概念,西医则无此概念。中医通过组方用药,对脏腑进行调理,对“肾虚”这种亚健康状况有明显疗效。

另外,中医治疗还存在无意性。据报道一位美国人某一脏器出现问题,接受中医治疗,无意中把其它脏器原有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党基础理论知识 篇4

答: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答: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第二,中国共产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第三,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第四,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的。4.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什么? 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5.共产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是什么? 答:根据党章第三条的规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

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6.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享有的八项权利是什么? 答:根据党章第四条的规定,党员享有以下权利:(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诉权利。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原因:第一,实践证明,这条路线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一条强国富民的正确路线。第二,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不动摇,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9.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现阶段最低纲领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最低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四项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1.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2.新时期党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什么?

答: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3.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什么?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4.十六大的主题是什么? 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

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 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7.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1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19、根据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应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

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0、为什么说党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答:(1)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2)党风问题关系到民心向背;(3)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正确路线的制定和贯彻执行(4)党风影响社会风气,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

2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答:(1)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的基本原则;(2)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3)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投身到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22.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答:(1)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2)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3)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4)修改党的章程;(5)选举中央委员会;(6)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23、共产党员为什么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答:第一,共产党员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第二,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一个基本条件;第四,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

24.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答: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

25、发展党员为什么要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

这样做,有助于党组织更准确地掌握党员标准,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也有利于防止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避免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党内。

26、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为什么要派人同申请人谈话? 一方面是为了使上级党组织直接了解申请人的情况,作进一步的考察,有助于防止产生偏差,保持审批的正确性,从而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党组织和申请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申请人进一步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27、作为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必须履行的入党手续有哪些? 答:首先,必须以书面形式,正式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即写好一份入党申请书;第二,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和考察;第三,接受新党员,必须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第四,发展党员,必须填写入党志愿书,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大会讨论;第五,发展党员必须经上级党组织审查批准,才能成为预备党员;第六,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第七,预备党员经过一年的预备期考察,预备期满后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才能转正。

28、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哪些基本要求?

答: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29.预备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与正式党员有什么不同?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30、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3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2、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多长时间举行一次?它的职权是什么?

答: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它的职权是:(1)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2)听取和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3)讨论并决定党的重大问题;(4)修改党的章程;5)选举中央委员会;(6)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33、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五种精神”是什么?

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3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各族人民做了哪三件大事?

答:第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第二,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现代化,这件事还正在做。

35、民主集中制原则所规定的“四个服从”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36、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什么?

答: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唯一正确的入党动机。37、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是指?

答: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38.什么是党性?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怎样的?

答: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是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的集中体现。不同阶级的政党有不同的党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是无产阶级性的自觉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的这一根本性质,以及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党在坚持这一性质的基础上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点,就是我们党的党性,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党性。

学前教育基础理论 篇5

第一节教育与学前教育

一、教育

(1)教育的界定

1)教育的定义: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活动。

广义: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思想品德的形式和发展的各种活动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主要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个体适应和成长的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教育具有选择功能

二、学前教育

(1)定义: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项社会活动。

广义:泛指一切形式、一切场合的学前教育,包括机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等。狭义:主要指机构教育,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

(2)学前教育的种类及其特点与功能

1)家庭教育,或称家庭学前教育、学前家庭教育

主要特征:

1、时间上的首施性和延续性

2、方式、方法上的个别性和多样性

3、目标上的随意性和差异性

2)社会教育,或称社会学前教育、社区学前教育

含义:指家庭以外的其他社会机构、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及私人创办的为学前儿童提供的非正式的教育

主要特点:

1、接纳对象的社会性

2、社会教育具有娱乐性

3、教育活动的群体性

3)机构教育

含义:有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对入学前儿童所实施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分类:

1.5~3岁阶段的教育称婴儿教育,也称托儿所教育

3~6岁阶段的教育称幼儿教育,也称幼儿园教育

主要特点:

(1)手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约束和指导,有统一的管理体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旨在促进幼儿的身心在原有水平上全面地、和谐地发展

(3)符合一定标准的房舍、设备及场地,能确保儿童最基本活动的展开

(4)有专业人员承担教育工作,机构中的各类工作人员不同程度地受过专业训练,尤其是教师,大多是接受过师范教育或通过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的。

第二节学前教育理论的形势及发展

一、学前教育学

(一)学前教育学的界定

(1)定义: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科的一个年龄分支学科,这是一门研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目的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特性与规律的科学。

(2)分类:可以分解为学前教育基本原理、学前教育课程论、学前教育活动论三个分支或三个研究领域。

(3)核心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师一个明显的价值问题,站在什么立场上,赋予何种价值就有可能引发学前教育相关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特性的变化,即表现出来的特别性的差异

(二)学前教育学的性质

1、独立性

2、应用性

3、综合性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式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理论的萌芽

(二)学前教育理论的形式

基础理论论文 篇6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

在全球化、信息化浪潮汹涌的21世纪, 会计作为国际商业语言, 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会计基础理论和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本届年会上, 与会专家学者对会计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北京交通大学的李玉菊副教授运用企业资源理论从会计学角度对企业资源进行了界定和分类, 对企业资源、资产和能力的相互关系及资源价值构成进行了剖析。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左箭基于I-ASC和FASB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三个基本特征相关性、可靠性和如实反映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将可靠性修改为如实反映的效果, 对比IASC和FASB规定提出了我国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完善的建议。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会计系的刘宜鸿通过对我国企业会计要素的设置进行分析, 指出了我国会计要素设置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建议。吉林大学的韩丽荣教授对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审计独立性的概念以及审计证据等基础理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变化进行了探索。此外, 实务界的代表对商品价值系统经济与会计基础理论的结合进行了研究。

二、公允价值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工具的创新, 会计的计量方面出现许多新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在计量属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但是其理论研究和经济学意义还有待探讨。厦门大学的曲晓辉教授希望建立公允价值指数及其平台, 提出了公允价值指数的设计思路, 探讨了公允价值指数平台建设的难点及对策, 以期对经济学和会计计量理论的发展有所贡献。

复旦大学的肖迪博士选取我国的银行业作为样本, 对公允价值、盈余持续性和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 检验公允价值对财务业绩和经济后果的影响, 认为公允价值将继续在准则中应用。上海大学的任永平教授对该文结构的严密性、数据的选取提出了需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厦门大学的林卉博士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性与企业选择进行研究, 考察了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和《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公允价值计量 (征求意见稿) 》预期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从利益分析的角度, 挖掘企业在意见稿下的行为动因, 从而预测企业可能的行动及其带来的财务影响, 为准则的改进与后续应用指南的推出提供参考意见。北京交通大学的马忠教授认为, 该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公允价值准则提供了来自实务界的参考信息, 希望能在问卷调查法的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 进一步剖析关键问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周玮博士从债务融资的视角出发, 考察了我国现行制度环境下,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带来的经济影响。中国海洋大学的王竹泉教授认为, 由于该文数据选择周期很长, 如何消除系统性因素对企业获取贷款能力以及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还有待商榷。

中国人民大学的孙富山博士研究增值税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及对策, 揭示中国现行会计处理中的公允价值与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 在是否包含增值税的问题上存在内涵不一致的现象, 提出增值税及其会计处理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有深刻影响。

会计作为一个计量投入与产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工具, 促进社会经济资源有效率配置的基础是会计盈余信息的真实性。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任世驰副教授对历史成本会计、公允价值会计与资源配置悖论进行研究, 认为历史成本会计和公允价值会计在引导社会经济资源实现有效率配置方面都存在缺陷。从历史成本会计向公允价值会计的演进, 以及会计盈余信息如何才能引导社会资源有效率配置来看, 会计的真实性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账面价值与现行市价一致;二是现行市价与资产内在价值一致。

张凤元博士对于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效果进行实证检验, 文章基于中国2007-2010年沪深两市283家上市公司4年共16个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 通过面板数据, 建立拓展的价格模型与收益模型, 通过公允价值计量的两个替代变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实证检验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效果, 从而得出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具有价值相关性的结论。

三、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因此与会学者对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进行了研究。南开大学杨忠海博士突破性的将管理层动机、盈余管理方式及投资者情绪纳入一个框架进行整体研究, 分析了管理层动机对真实盈余管理及盈余管理方式的影响, 以及真实盈余管理及盈余管理方式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黑龙江大学的靳利军博士认为, 对于管理层动机与真实盈余管理少有研究, 该文具有创新性;管理层动机对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也鲜有研究文献, 该文具有创新性;但是对于真实盈余的衡量与选择是否合理存在质疑。

当前低碳经济与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促使各界关注碳信息披露。国际上的碳披露项目 (CDP) 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碳风险、核算、管理与治理等信息, 有利于做出更好的经济决策。西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敬采云教授对碳信息披露的模式构建与实现路径进行研究, 在借鉴CDP的基础上, 分析目前碳信息披露的现状, 构建我国的包括碳信息披露内容与形式的碳信息披露模式, 从企业、政府、企业利益相关者以及市场的角度探索碳信息披露模式的实现路径, 促进我国碳信息披露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王芳博士研究担保方式、独立审计与债券市场投资者保护, 认为担保和审计均有利于缓解债券发行人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是债券巿场投资者保护机制的重要构成。实证结果表明, 取消强制担保以后的债券市场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显著增加。这表明当债券缺乏担保而导致违约风险上升时, 独立审计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机制, 发挥对债券投资者的保护作用。此外, 关联方担保和企业互保与审计质量正相关, 银行担保、抵押担保和同一地区企业担保与审计质量负相关。东北财经大学的傅荣教授认为, 该文对于“高质量审计”界定依据的说服力还需进一步说明, 文章的逻辑关系需进一步加强。

吉林大学赵宇恒副教授基于行为金融视角, 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 以沪深两市2006-2011年上市公司为样本, 考察高管激励对公司风险的影响, 并进一步从财务政策角度探究高管激励对公司风险的影响机理。黑龙江大学的孙永军博士认为, 该文针对高管激励的有效性与公司风险的规避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但部分因素的关系存在矛盾、依据不足, 控制变量考虑不足。

四、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近年来国内外监督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前沿问题。孙兰兰基于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 对管理理论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支持进行了研究。认为置于管理学大框架下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将成为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的蔡晶晶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6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 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于高管隐性薪酬的治理效应。经验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高管的隐性薪酬, 可以降低高管的在职消费行为。而且这种抑制关系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研究结果对相关主管部门及监管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10年, COSO委员会宣布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进行修订, 势必对世界各国的内部控制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的李雅虹对新IC-IF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进行比较, 以期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相关规定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建议。

企业的个性化特征决定了为保证企业特定目标实现的控制体系不可能千篇一律。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的王竹泉教授对企业控制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进行分析, 以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企业观为理论基础, 围绕企业目标实现, 区分企业契约和交易契约两类活动, 划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两大主体, 在确定企业控制体系不同层面制度安排主体的前提下, 讨论不同的制度设计主体所共同面对的企业控制体系逻辑起点问题。

传统项目的风险一般始于项目立项阶段, 项目的风险控制在立项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深圳市会计学会的周明会计师对信息化项目立项阶段风险控制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予以分析, 提出该阶段风险控制内容、流程, 设置主要风险关键控制点, 并针对信息化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成本、变更控制进行探究, 从而对信息化项目立项阶段风险采取措施。

中国会计学会会员张晓涛通过财务管控三大模式的比较分析, 借助相关基础理论阐述财务管控模式选择的现实影响因素, 发挥集团战略管控本质优势, 推动集团可持续发展。

信息化测评的基础理论思考 篇7

最近,我为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的研究生们讲授“信息化测度的理论与方法”专业课时,有一节课涉及基础理论问题,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对此的思考,抛砖引玉。信息化测评的四层结构。

为方便量化测度,我们可以把信息化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以上是系统)和环境,由里向外分成四层结构:最里面一层是生产力层,是信息技术测度,包括基础设施、IcT和信息资源等测评对象,对应就绪测度;向外第二层是生产关系层,对应的是应用、能力和效率测度,包括业务与管理上的测度对象;再向外第三层是生产方式层,对应效能(动态效率)测度,涵盖流程再造、组织和制度(上层建筑)、转型方面的测度对象;最外面一层是环境层,对应价值网络、利益相关者、变革挑战、创新与响应等方面。

进一步归纳,前三层属于系统,第三层的边界就是组织(政府或企业)边界;后一层是环境。信息化是现代化中环境挑战与系统应战的互动发展过程,IBM称其为“跨越变革鸿沟”。这四层结构,可以将信息化在现代化上的基本特征大致涵盖。

信息化测评的基础理论演进

回顾国内外信息化测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各种测评方法流派正好是按由里到外的四层结构发展演进的。最早流行的是就绪型的测评方法,该类方法受到联合国以及APEc等国际组织的青睐,其特点是聚焦在基础设施和技术上,反映了信息化的生产力主导阶段人们对技术的敏感和偏好,但在投入上缺乏成本意识;接着流行的是应用型的测评方法,它包括应用测度、效率测度和(窄义)能力测度,将信息化视为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把效率作为信息化效益的主要内容,融入了成本意识,但不能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当前流行的是效能型的测评方法,它成功突破了上一阶段不能测度转型的理论和方法盲区,适应了生产方式转变的要求,但局限是固守企业或政府边界,仅从系统内部思考问题;下一代的测评方法,则将开始从价值网络、生态和灵智(Smart)角度,打破组织边界测度信息化常规。

信息化测评背后的理论基础

尽管多数信息化指标的设计者不承认自己受基础理论左右,但他们的设计思想总是逃不出历史上某个学派的思考范围。理解这一点对于从理性上识别出各种方法的优点和时代局限非常重要。

一就绪型指标的理论基础。与就绪型指标对应的基础理论是新古典增长理论。该指标特征是把技术作为要素(而不是生产力),用计量物质资产的方法计量其投入产出,同时把企业(或政府)当作一个黑箱加以封装,其代表是索洛悖论。就绪型指标专注于技术层面测度信息化,具有只看产出,不计投入成本的缺点。造成这种局限的认识根源,是新古典主义不承认生产力概念,因此不能识别出信息生产力条件下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的不同实践。这导致测评中出现了“投入越多得分越高”这种“浪费型”信息化指标设计,在实践中助长了不讲核算的形象工程。对应在公共部门信息化中,与韦伯官僚制理论只讲产出,不讲成本的大政府策略如出一辙。该指标深层理念是“大就是好”、投入“越多越好”,可归入不讲效益的信息化。

二应用型指标的基础理论。应用型指标的突出特征,是通过测度技术与业务结合(即所谓应用),联系成本来考虑投入,把效率置于方案的中心。它不再强调投入越多越好,而要问投入用了没有,有用没用,在这一点上超越了“新古典”型方案。它一般是在组织预算压力下产生的选择,其所对应的基础理论是新古典的一个分支——公共选择理论,即通常所称小政府理论。不过,应用型指标的局限,正如公共选择理论的局限一样,是无法区分生产方式的新旧,在实践中表现出“唯应用”论倾向,经常以“用”变掩盖“体”变,导致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式信息化,典型的困惑是“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究其实质,与新古典理论一样,还是不承认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从计量角度看,应用型指标属于一种静态效率分析,忽视了效率的变化率的斜率状态,容易出现“将冰箱当鞋柜使用”(用ICT所短而非所长)的效果。

三效能型指标的基础理论。最支持效能型指标的基础理论是新增长理论(又称新经济增长论、内生增长论),斯蒂格里茨、罗默和克鲁格曼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构成这一理论中坚。新增长理论突破了索洛悖论所赖以存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天花板,将生产方式转变,以计量规模经济和报酬递增的形式,纳入到测评视野。其突出优点是对新旧生产方式在临界条件前后效率性质的变化可以准确把握,通俗说就是有助于把握信息化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在“当先烈”与“赶不上趟”之间,进行信息化时机权衡。对中远集运信息化的测评是一个该类理论的经典范例。然而,现阶段内生增长理论也有自己的理论天花板,这就是刻意回避了对范围经济(小批量多品种经济)的计量,因此可以说它只走到了计量报酬递增的半途。

上一篇:《急先锋》专业电影评论,《急先锋》影评下一篇:要害部门、部位保密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