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理论

2024-08-23

思维训练理论(共12篇)

思维训练理论 篇1

1. 思维的概念和分类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能力的核心因素。

按照不同的角度, 思维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从主体意识产生的角度, 思维可分为潜意识思维和有意识思维两种;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人类思维的发展一般都经过这三个阶段, 而这三种思维往往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共同参与活动的;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 可以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 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 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的品质和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分为再现思维和创造思维;从思维的形式来看, 又分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三种。

在各种形态的智力结构中, 思维能力在其中都占据着核心的位置, 它是构成能力的主体, 是创造力的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有创造力的人, 思维能力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和敏捷性的思维品质。而学生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我们正确地引导。因此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 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进行思维训练, 通过训练使思维得到提高和发展。

2. 思维和认知理论的主要学派和发展

思维一直是哲学、心理学、语言学, 神经生理学及其他一些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 随着这些领域的发展, 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思维是可训练的。就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 国内外很多的科学家都先后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看法。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 (Bloom, 1956) 的分类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描述思维的模式。他把认知领域的思维分成六个层次: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他认为, 复杂的综合问题不仅仅需要某个确定思维过程, 而教学应该关注分析、综合、评价这些高级思维技能的促进。布卢姆分类法直接关注了思维这样一个重要的主题, 并围绕它为实践者提供了可充分利用的思维结构。然而, 很多有价值的活动是布卢姆分类法所不能涵盖的, 否则将削弱其潜在的学习机会的特征。

吉尔福特 (Guilford, 1959) 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他认为智力活动就是人在头脑里加工 (即操作过程) 客观对象 (即内容) 、产生知识 (即产物) 的过程, 人类智力应由三个维度———智力的内容, 智力的操作, 智力的产物组成, 其中思维内容、思维操作和思维结果中的各项能力决定了人类智力活动的水平。根据这个模型, 我们可以将学习者分成四种类型———符号思考者, 图形思考者, 语义思考者, 行为思考者。吉尔福特的智力理论还认为创造力主要包含四个关键因素: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和精进性, 这奠基了我们今天对创造力的理解和对创造力的测评方法, 并使发散思维的培养变成了可操作的教学程序。

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 日内瓦学派, 又称“皮亚杰学派 (Piagetian school) ”的创始人皮亚杰是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先驱 (Atherton, 2011) 。他提出了发生认识论、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和区分三类知识的理论, 在认识论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布鲁纳的理论则在皮亚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引起了教学方式的彻底的变革 (Smith, 2002) 。首先, 他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发现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发展不是刺激与反应结合的渐次复杂化的量的连续过程, 而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个阶段组成的阶段性的质的过程。其次, 他认为认知发展要经过行为把握、图像把握和符号把握三个阶段, 而符号把握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发展力, 因此, 处于学科核心地位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主题是促进智力所必需的, 必须要突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最后, 他认为学习动机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 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现实世界的模式, 学生可以借此解决生活中的一切问题。因此, 他主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教材的结构, 在发现中培养发现的喜悦感。这一“发现学习理论”, 对全世界的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 思维训练的实践

由于思维和认知理论的建立和发展, 许多人都认识到了思维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巧, 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加以提高, 因此, 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参与到思维训练的实践中, 并提出了各种教学模式。

在西方, 主要有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设计的三元理论课堂教学模式 (Sternberg、Grigorenko, 2004) , 戈登和他的同事们设计完成的“发散思维训练”教学法, 威廉姆斯构建的三维创造性教学模式, 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泰勒发展多种才能的思维教学模式, 等等。

在我国,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具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思维, 享受学习, 体验成功,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聪明的学习者, 是教育的必然和改革的需要。而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 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思维教学有两种模式, 一是单独设立思维教学或者思维训练课程, 二是采取渗透式方法, 将思维能力培养渗透进学科教学课程中。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 我国的中小学各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 都已经逐渐将思维教学融入其中, 以英语教学为例, 传统的英语教学都以教师为中心, 而新的教学模式开始以学生为核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实践中学习英语,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由此发展出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 (Scaffolding) 。这一教学模式是本着建构主义的理念, 以心理学家维果斯基 (Voygotsky, 1978) 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 一般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 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 (4)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 (5)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 (1) 自主学习能力; (2) 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 (3) 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近来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作为外语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4. 结语

由前述内容可知, 思维能力是人类智力构成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人智力的高下。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 各个领域的专家建立和发展出了思维和认知理论, 这为思维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 各国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都提出个各种各样训练思维能力的模式和方法, 在中国, 思维能力的训练也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 思维能力拓展和训练已经渗入到学科教学中了, 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已经开始推广使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支架式”教学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 今后, 思维训练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Atherton J S (2011) Learning and Teaching;Piaget’s developmental theory[On-line:UK]retrieved5June2011from http://www.learningandteaching.info/learning/piaget.htm.

[2]BLOOM, BENJAMIN S.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Handbook1:The Cognitive Domain.New York:Long-man.1956.

[3]Richard, J.C., Platt, J., &Platt, H.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Robert J.Sternberg, Elena L.Grigorenko (2004) , Theory into Practice, retrieved5June2011from http://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0NQM/is_4_43/ai_n8686065/.

[5]Smith, M.K. (2002) Jerome S.Bruner and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the encyclopedia of informal education http://www.in-fed.org/thinkers/bruner.htm.

[6]Vygotsky, L.S.Mind in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

思维训练理论 篇2

我曾经在左右,和阿元合作写过一本叫做《无声思维全教程》的电子书。里面提到了一些训练方法。但是当时因为悟到无声思维不久,很多训练方法也并不是很成熟,也许让一些朋友造成了一些误解,认为克制大脑发音的思维就是无声思维。后来,又写过《静月九轩无声思维教程》,但是这本电子书是侧重于理论方面,训练方法只是对于软件训练的补充。因为当时的条件所限,里面的东西写得很晦涩,也没有特别的突出重点。所以,有必要把无声思维再次阐述清楚。

无声思维和普通思维一样,就是一个独立的思维途径。并不是抑制大脑发音就是无声思维了。这种思维是在一定的大脑环境下,把本来具有的一种利用内语言的思维活动给提炼出来,并通过训练培养它,使之清晰起来,固定起来,并能够为我们所用。无声思维并不是排斥大脑发音,相反,训练成熟之后,就算你头脑中念念有词,照样可以无声思维。此时,就是普通思维和无声思维两个思维途径起作用。所以,你会感觉到思维更加快捷和精确,就算头脑中有发音,也是刚发几个音,那么很多思路就已经建立起来,发音根本跟不上思维的速度。

阅读中也是这样。就算看到文字你仍然有音读,但是你的阅读是通过无声思维途径理解的,所以此时的发音纯属一种反射性的,习惯性的发音,它就是一个条件反射,并不参与理解活动。而且阅读的时候,常常是发某一个字的音的时候,整句话或者整行的内容早就理解了。基本上就是看到文字的同时,头脑中就已经理解了它。

也有的朋友总是问,无声思维可不可以做理科题?无声思维能用来记忆东西吗?或者无声思维之后,还能用记忆术记忆东西吗?无声思维之后,可以在大脑中列算式计算吗?

其实,无声思维训练之后,和平时的思维一样自然。都是很轻松的下意识应用。你在想问题的时候,自己不会感受到那个思维过程怎么样怎么样。只是在相同的时间内,可以想更多的事情,或者阅读更多的书,或者记忆更多的东西。也有的朋友说,训练无声思维之后,就是相当于把时间延长了。至于其余的能力还是看你自己的知识积累,比如你让我做你的考试题目我可能不会。但是我可以编程写软件,可能别人也不会。能用到思维的地方,都可以用无声思维。记忆术需要思维,做理科题需要思维,阅读和记忆同样需要思维,那么此时无声思维都会下意识的起作用,它只是另外的一条效率更高,更加精确的思维途径。至于能否在大脑中列算式,能否看到清晰的心像,这看你的右脑能力了。软件中,提供了相对效率更高的心像和形象思维训练法,但是同样也是需要训练的。

加强思维训练 发展思维能力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训练方法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离不开思维,离开了思维,数学便失去了意义。所以,数学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着重谈两点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一、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知识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地鼓励学生在解题时找出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提出别具一格的解题思路。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式最重要的莫过于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1.一题多解。一题多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剖析数量关系时,用不同的知识进行纵横沟通,以此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更加开阔,思维就会更加活跃,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

比如,教学六年级的一道几何题:如下图,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分析1:由图我们可以得知此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两个锐角都是45°,所以用三角形的面积减去三个扇形的面积之和,就能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法1列式:

分析2:由图我们可以得知三个空白的扇形恰好拼成180°的扇形,所以用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圆形角是180°的扇形面积,就可以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法2列式:

分析3:同分析2一样,圆形角是180°的扇形面积正好是半圆的面积,用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半圆的面积,即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法3列式:

(10×2)×(10×2)÷2-3.14×10×10÷2

比较以上三种解法,第二种解法优于第一种,第三种解法的思路最灵活,运算也最简便,所以这三种解法中第三种最好。

2.一题多变。一题多变是应用题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往往在练习课、复习课和思维训练课上使用,可以利用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改换,使知识向纵向与横向延伸,使基本题向深度与广度发展,从而让学生对复杂问题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搏击于知识的大海中,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开拓和创新的精神。

比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两个条件:梨子25个,苹果20个。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几个些问题。大家一般会提出以下四个问题:①梨子是苹果的多少倍?②苹果是梨子的几分之几?③梨子比苹果多几分之几?④苹果比梨子少几分之几?

拓展开来,教师将25个梨子用红笔圈起来作为问题,把苹果与上述提出的四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条件,这样就能形成四个新的问题。如果再把20个苹果圈起来,将上述四题的结果与梨子作为条件,这样就再次形成四个新的问题。

通过一题多变,我们就将梨子与苹果两个基本条件先后组成了十二道基本应用题,这十二道应用题清楚地揭示了分数乘法与除法应用题的转化关系。假如我们再进一步把梨子与苹果的个数和作为标准量时,变化出来的题目就会更多。这些例子只是横向上的一题多变。如果我们在一道基本题的基础上,再附加些条件或者引申问题,那就会形成纵向上的一题多变。这种训练方法,无疑能防止学生思维呆板,使他们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值得强调的是,运用一题多变有两点需要注意:(1)我们应该把一题多变当作促进学生灵活思维的手段,不能看作是目的,不要为了多变而多变,更不要变得越多越好,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训练,做到适可而止;(2)我们在训练学生一题多变时,弄清学生是否明确而清晰地掌握了基本数量关系和“量”与“率”的对应关系,因为这一点是一题多变的基础。如果这一点不能掌握,就匆忙起步,仓促地多变,就会适得其反——引起部分学生思维的混乱。

二、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

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中能够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在事物的各种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一“中介”,进而突破经验思维束缚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不仅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揭露出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更主要的是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新颖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成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最重要的是开阔学生思路,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并在多种结构比较中选择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而又超乎寻常的新构思。

比如,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时,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用12根火柴摆出相等的6个正方形,你有这个能力吗?”我先让小组长将准备好的火柴一一发给学生,让他们按照自己的习惯思路在桌面上摆弄,10分钟过后,我对学生的结果进行检查,结果无一人能达到题目要求。这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你们学过正方体吗?它有什么特征?”学生齐声回答:“12条棱的长度相等,六个面的面积相等。”这一问,学生的思路打开了,问题解决了,大家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噢——”的感叹。

又如,十一册数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甲、乙两人沿着400米的圆形跑道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280米,乙每分钟跑240米。经过多少分钟甲追上乙?”对这个问题,学生很难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以往的应用题中都是甲、乙双方,不在同一个起点出发的追击问题,突然出现了在同一起点出发,学生不知如何解答。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甲追上乙,就是甲要比乙多跑一圈,即甲比乙多跑400米。因為改变了思维角度,学生就能轻松地解题了:400÷(280—240)。

如此的求异思维训练,摆脱了常规思维的支配,打破了常规思维的定势,引导学生从新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使学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不仅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的“形而上”,而且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所升华。

思维训练理论 篇4

一、导疑, 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 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小学生由于受水平、能力的限制, 思路往往比较窄、程度比较浅, 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质疑入手, 挖掘教材的联系之处, 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古语有“学贵知疑,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自我发现问题, 掌握质疑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怎样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培养深刻的思维能力呢?首先要让学生敢于质疑, 这就要求教师培养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气氛, 留给学生质疑的时空, 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 其次是教学生善于质疑, 教给学生从生字词、句子关键处、课题、结构等方面质疑的方法。第三, 使学生乐于质疑, 多表扬, 开展竞赛, 树立榜样等。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瀑布》一文时, 一位学生提出: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这里为什么用“衬”而不用“挂”呢?为什么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对此, 教师当场给予肯定、表扬。接着, 刚才不爱发言的同学也跟着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师顺势组织学生对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孩子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当然, 学生也在疑问中求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合情合理地推想, 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

二、导思,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小学生思维起点低, 思维过程僵硬, 概括迁移能力低, 组合分析能力差, 造成思维结果单一。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 变换角度思考。

如一位老师让学生用“爱”字口头造句, 开始时, 学生思维只局限于接触频繁的学习生活用品, 这时老师启发:“我们可以从人、动物、植物等其他方面思考, 进行造句。”学生有造出“我爱爸爸。”“爷爷爱抽烟。”等句子。此时, 教师先肯定同学们爱动脑筋, 并进一步启发, 学生又造出:“小猫爱吃鱼。”“小鸟爱春天。”等句子。由于这位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 从而使课堂一步步达到教学目标。

2. 多题选择。

作文教学中可采用此法, 设计一些灵活的作文题, 如树枝上有个破巢, 一只老喜鹊在旁边悲伤地叫着。 (1) 如果她是因为孩子失踪了, 那么小喜鹊是怎样失踪的? (2) 如果她是因为巢被破坏, 是谁破坏了鸟巢?怎样破坏的? (3) 如果她是因为看到人类在破坏森林或捕猎保护动物……要求学生分别假想事情经过并写下来。这是一种分析性假想思维, 具有思维的选择性、灵活性。

三、导议, 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独立思考创造出有社会 (或个人) 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学生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展开议论, 能有效地训练学生主动思维、独立思维, 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1.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在语文导学中, 发散与集中思维是紧密结合交叉进行的, 以促使创造意识萌芽。例如, 在听《詹天佑》一课的公开教学中, 执教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用什么方法克服这些不足?”“那么詹天佑当时为什么选择‘人’字形线路呢?”这位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美中不足,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然后又回到“人”字形路线, 集中体会它的好处。由此, 通过“发散”和“集中”, 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相结合。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学中, 鼓励学生在议论中敢于并善于突破人们的同一观点、同一认识, 使思维具有标新立异的特点。如在《月光曲》的教学中, 教师抓住“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中达到了变通, 从变通中开拓了新意。

求异固然是创新, 但求同也是创新, 求异应以求同为基础。我们从《蝙蝠和雷达》一课中知道, 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科学家模仿蝙蝠夜间探路, 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的发明就是由于认识了“事物之间所共通的相似规律”, 其思维过程恰恰是“求同”, 这不是创新吗?一位老师教学《琥珀》一课时, 就让学生同以前学过的《黄河象》来比较, 学生在讨论中, 既有“求同”, 也有“求异”, 思维异常活跃。

四、导评, 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进程的智力品质。顺应思维、从众心理使学生不敢评价、不会评价, 因而不具备批判的思想。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优缺点以及学生问题的正误进行评价, 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如“武松能骑到虎背上打虎吗?月光能说从海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吗?”再如, 教学《乌鸦喝水》的过程中, 学生提出种种可以喝到水的方法:放倒瓶子、找一根吸管、找个杯子……教师肯定这些都是喝到水的方法, 但不是最好的方法, 让学生从方便、省时、省力、更实际等方面进行评价, 从而坚持文章中提出的叼石子的方法, 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五、导听导读, 训练思维的延展性

在教学中, 教师应常把视觉语言转化为听觉语言, 让学生听出话中有音, 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导向话内与言外, 使之向作品的深层发掘, 从而体会文章中一些只可意会的含蓄的意思。

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引导学生听范读,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变得很有意义。在教学《大禹治水》一文第四自然段中, 教师范读整段时, 故意把句子中的几个重点词“才、仅仅、就、却”漏读, 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 指出教师朗读的错误, 教师顺势请学生读该段。这样, 孩子们朗读时就会特别用心地读好这几个词,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听、品读揣摩, 体会“才”、“仅仅”、“就”、“却”的表达语气及其作用。这样, 他们的思维就如同春风过江南, 漫天铺地地延展开去。

六、导写, 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指遵照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的问题更有条理、有层次, 前后连贯有序。导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编拟提纲, 抓住联系, 理解文路, 并按提纲复述或写作, 以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如学了《海上日出》这篇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后, 编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提纲, 这样, 在今后写风、雪、雨、日出等文章时, 他们就会很自然地运用这种逻辑规律, 按“前中后”的顺序来写。学生在了解范文布局谋篇的方法后, 便能仿照文路而写作, 从而有效地训练了思维的逻辑性。此外, 在理解文路时, 还要引导学生弄清句、段、篇三者的关系, 以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及逻辑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理论 篇5

一、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1、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不受常规束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流畅性是指在研究问题时,多方设想,思维发散,思路流畅敏捷,对同一问题寻求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多结果的解题办法。在解答物理问题中,则常常表现出一题多解、一题多值(或多种结果)等情况。

例1:如图1示,通电直导线与线框abcd在同一平面内,如果要使线框中产生感应电流,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a

d

c

b

I

图1

一般像这种题的问法,都是线框abcd向某一方向运动(比如向右)线框中有没有感应电流。这不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改为上述问法以后,学生的思路马上就发散开来了,积极去寻求可能的答案。学生说出的方法越多,说明他思维流畅,发散性越好。没有想到很多方法的学生,也掌握了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同时,其思维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图2

变通性是指思路的变换与贯通,解决问题不受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思路一旦受阻,及时转向,寻求可行的、最优的思路或方案。

例2:如图2示,一条形磁铁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正中央上方固定一通电导线,导线与磁铁垂直,给导线通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则磁铁对桌面的压力是减小了还是增大了?桌面受不受摩擦力作用?

分析:若以磁铁为研究对象,因磁铁N极的指向与通电导线产生的磁感线相切,故磁铁对桌面在水平方向无相对运动的趋势,因而不受桌面摩擦力作用。但磁铁对桌面的压力情况难以判断——思维受阻。

变通:改取通电导线为研究对象,由左手定则可判断安培力F向下,故磁铁受反作用力F’向上,因此,桌面受压力变小。

这种变通,其实也就是逆向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

独创性是指思路新颖而独特,对问题有独到见解,能独辟蹊径,提出不同寻常的解决办法。

例3: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2Ω,电灯L1的电阻R1=10Ω。问电灯L2的电阻R2为多大时,L2最亮?

图3

L1

L2

等效

R2

R1

L2

R2

E r

E r’=r+ R1

分析与解:本题按常规解法,需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流I,再由P2=I2R得出P2的函数表达式,然后用代数法求极值。

作为一种特殊的解法,可以把R1看成电源内阻的一部分,如图3.4示。在此电路中,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内阻时输出功率最大,故R2 = r’= r+R1=12Ω时,灯L2最亮。

强化思维训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篇6

[关键词]数学思维 训练 方法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86

数学是思维训练的最重要学科,所以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见数学思维由于有无穷的威力才拥有无上的魅力。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数学思维,數学学习的目的并非是仅仅获得数学知识,还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技能,提升思维品质。强化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正是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一、创设教学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学习认知是一个由直观到抽象、由表象到本质的发展过程。教材、教师、教法、环境等外部诱因,都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而教师是各种外部诱因中最关键的因素,教师利用教材、教具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思维展开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课堂导入时创设了“我爱我家比比看”活动情境,让学生比比住房总面积、比比卧室大小、比比自己的床铺大小。学生听说要比一比这些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自然是热情倍增,很多学生争相发言。有的学生说:我听老爸说,我们家房子是160平米的,在我们这个区是最大的。有的学生说:我的卧室是14平米,可宽敞了,放得下床铺、书桌、钢琴。

很显然,由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学生最熟知的,也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所以学生思维很快被激发出来。通过比较,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有了更直观更直接的认知;学生对“平米”的概念也越来越清晰。

二、精心引导点拨,促使学生思维拔节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摆脱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精讲中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要准确找到引导点拨的方位角度,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有前瞻性的认知。根据学生思维特点,教师不妨在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面入手,让学生梳理好数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小学生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数学现象进行细致观察,运用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法,将这些数学因素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较为系统的思维认知。

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由于学生刚开始接触小数这个概念,很多学生都反映不好懂。为了让学生对小数有更清晰的认知,我特别设计了一道实践操作题:在我们身上找小数。我让学生以直尺为测量工具,在自己身上找小数的存在。我首先做出示范:我的食指为12.3厘米,鞋子为42.5厘米。学生很快就找到操作要领,用直尺在身上到处测量,并记录下小数值。课堂展示时,有学生居然能够量出自己眼睛、鼻子的长度,虽然其准确度较差,但其对小数的认知却更加深刻了。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引导点拨非常简单,但学生却很快就掌握了技巧,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认知规律有比较到位的认识。教师带头让学生测量自己的“长短”,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思维训练。

三、优化案例分析,助推学生思维成长

数学教学案例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客体,教材文本中的教学案例,都是筛选出来的,而且具有典型性。教师对这些教学案例的运用,真正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追求学生知道怎么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不过多关注。学生学习充其量就是模仿秀,思维得不到有效促进。因此,教师应该学会列举“反例”,从反面进行思维突破,这对学生思维开发有重要作用。

教学案例并非要照搬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己设计。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看教材中的案例,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然后提出几个问题:什么叫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学生也都能顺利解答。我又给出新问题:找身边不是轴对称的图形。刚开始时,学生表情都很轻松(大概认为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在话下),可真正找起来却并不顺利,因为我们身边不是轴对称的图形实在是太少了。学生苦苦寻找,终于找到几个不是轴对称的图形,如鞋子、笤帚、抹布、半截橡皮。

在这个反例寻找中,学生可谓是煞费苦心,连半截橡皮都找出来了,这说明学生真的是开动了脑筋。试想一下,如果让学生找身边的轴对称图形,学生会很快找出一大堆来,这样还有什么训练价值呢?教师来个逆向思维,让学生找反例,这就是出奇制胜,给学生思维成长增加了催化剂。

学生数学思维生成、成长、成熟需要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生成;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促进学生思维成长;优化教学案例,助推学生思维成长。

加强思维训练 发展思维能力 篇7

一、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知识的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地鼓励学生在解题时找出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 提出别具一格的解题思路。我认为,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发散思维的方式最重要的莫过于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1.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剖析数量关系时, 用不同的知识进行纵横沟通, 以此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样学生的解题思路就会更加开阔, 思维就会更加活跃, 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

比如, 教学六年级的一道几何题:如下图,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 。

分析1:由图我们可以得知此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的两个锐角都是45°, 所以用三角形的面积减去三个扇形的面积之和, 就能得到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法1列式:

分析2:由图我们可以得知三个空白的扇形恰好拼成180°的扇形, 所以用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圆形角是180°的扇形面积, 就可以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法2列式:

分析3:同分析2一样, 圆形角是180°的扇形面积正好是半圆的面积, 用三角形的面积减去半圆的面积, 即得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法3列式:

比较以上三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优于第一种, 第三种解法的思路最灵活, 运算也最简便, 所以这三种解法中第三种最好。

2. 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应用题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它往往在练习课、复习课和思维训练课上使用, 可以利用题目中条件和问题的改换, 使知识向纵向与横向延伸, 使基本题向深度与广度发展, 从而让学生对复杂问题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楚。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大胆放手, 让学生搏击于知识的大海中, 创造性地提出问题, 进而培养学生开拓和创新的精神。

比如, 教学分数应用题,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两个条件:梨子25个, 苹果20个。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两个条件, 提出几个些问题。大家一般会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 梨子是苹果的多少倍? (2) 苹果是梨子的几分之几? (3) 梨子比苹果多几分之几? (4) 苹果比梨子少几分之几?

拓展开来, 教师将25个梨子用红笔圈起来作为问题, 把苹果与上述提出的四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条件, 这样就能形成四个新的问题。如果再把20个苹果圈起来, 将上述四题的结果与梨子作为条件, 这样就再次形成四个新的问题。

通过一题多变, 我们就将梨子与苹果两个基本条件先后组成了十二道基本应用题, 这十二道应用题清楚地揭示了分数乘法与除法应用题的转化关系。假如我们再进一步把梨子与苹果的个数和作为标准量时, 变化出来的题目就会更多。这些例子只是横向上的一题多变。如果我们在一道基本题的基础上, 再附加些条件或者引申问题, 那就会形成纵向上的一题多变。这种训练方法, 无疑能防止学生思维呆板, 使他们摆脱思维定势的羁绊, 有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值得强调的是, 运用一题多变有两点需要注意: (1) 我们应该把一题多变当作促进学生灵活思维的手段, 不能看作是目的, 不要为了多变而多变, 更不要变得越多越好, 一定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安排训练, 做到适可而止; (2) 我们在训练学生一题多变时, 弄清学生是否明确而清晰地掌握了基本数量关系和“量”与“率”的对应关系, 因为这一点是一题多变的基础。如果这一点不能掌握, 就匆忙起步, 仓促地多变, 就会适得其反——引起部分学生思维的混乱。

二、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

求异思维是指在思维中能够自觉地打破已有的思维定式、思维习惯或以往的思维成果, 在事物的各种巨大差异之间建立一“中介”, 进而突破经验思维束缚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不仅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揭露出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 更主要的是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新颖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思维成果。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最重要的是开阔学生思路, 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并在多种结构比较中选择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而又超乎寻常的新构思。

比如, 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时, 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用12根火柴摆出相等的6个正方形, 你有这个能力吗?”我先让小组长将准备好的火柴一一发给学生, 让他们按照自己的习惯思路在桌面上摆弄, 10分钟过后, 我对学生的结果进行检查, 结果无一人能达到题目要求。这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你们学过正方体吗?它有什么特征?”学生齐声回答:“12条棱的长度相等, 六个面的面积相等。”这一问, 学生的思路打开了, 问题解决了, 大家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噢——”的感叹。

又如, 十一册数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甲、乙两人沿着400米的圆形跑道跑步, 他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 同向而行。甲每分钟跑280米, 乙每分钟跑240米。经过多少分钟甲追上乙?”对这个问题, 学生很难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因为在以往的应用题中都是甲、乙双方, 不在同一个起点出发的追击问题, 突然出现了在同一起点出发, 学生不知如何解答。这时, 我就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甲追上乙, 就是甲要比乙多跑一圈, 即甲比乙多跑400米。因为改变了思维角度, 学生就能轻松地解题了:400÷ (280—240) 。

如此的求异思维训练, 摆脱了常规思维的支配, 打破了常规思维的定势, 引导学生从新的思维角度思考问题, 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不仅使学生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而且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不仅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的“形而上”, 而且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有所升华。

思维训练比文笔训练更根本 篇8

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

我想,这是一个大命题,我不可能完成这本巨著,但我可以抛砖引玉。

2014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里的作文训练系列,有一部分是思维训练。如七年级上 册“从生 活中学习 写作”“说 真话抒真 情”“条 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七年级下册“写人要抓住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八年级下册“说明要抓住特征”“学会说点道理”等。我们要好好利用,做好训练。

只有这些估计还不够。

温儒敏先生说:“阅读不一定指向写作,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只要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读得多了,语感和思维能力都有所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上去了,写作能力自然也会提高。”“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性,是人文教育,不是‘文人’教育。”

王大绩老师说:“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提高他的人品和生活品位。他水到渠成获得高 的成绩 , 这是我们 希望的。”“在生活里,通过每节课,一个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以育人为主。”

温先生,王老师,高屋建瓴,英雄所见略同。

我想说的是,是否可以从审题开始训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及思维的深度。

中招考试写作文 ,第一步是审题。

先讲命题作文。各省的作文题目大都有一定的难度。例如2014年上海中考作文题“这里也有乐趣”。关键是一个“也”字,它的言外之意:一般人认为这里没有乐趣,或者我以前认为这里没有乐趣,但后来或现在,我发现,这里也有乐趣。有一个学生写小河边也有乐趣。这行不行呢?我认为不太好,小河边,流水潺潺,芳草鲜美,小鱼游泳,蝴蝶翩翩,多有趣啊。这 是公认的 。与题目 中的“也”不符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后院的荒草园,多数人认为没乐趣,但少年鲁迅却可以在这里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可以按斑蝥,其乐无穷。三味书屋,更是枯燥无味的地方,但少年鲁迅可以找蝉蜕,描绣像,也有一点乐趣。审题时,要发散思维,不要思维定式。

审题之后就要选材,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素材,走一步,再走一步。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只是走一步,选材雷同,百分之五的学生再走一步,选出新颖的素材,有意义的素材。例如,月考作文题“珍惜你所拥有的———”,多数学生内容一般,认识不深刻。只有个别学生写得较好。有一个学生写珍惜拥有的幸福,大意是:“以前妈妈好好的,为自己洗衣做饭,自己习以为常。后来妈妈突然病了,要瘫痪,我们看了几家医院,效果不好。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同学的妈妈也是这种病,在某家医院看好了。我忙去问清楚,去了那家医院给妈妈治病。效果不错,在家治疗时我天天给妈妈按摩。后来妈妈康复,又可以为我洗衣做饭了,我突然明白这就是幸福,我要珍惜这种幸福。”这位同学的思想认识深刻,他的思维有深度。

再讲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在中考中占半壁江山。2014年高考,全国十八份语文试题,全部采用给材料的写作题目。温儒敏先生说:“突出的一点,是回归理性,看重思辨。大概有90%的作文命题都侧重考察理性思维能力。”上周五 , 我给学生 出示了河 南省2011-2012年中考材料作文试题,让学生先拟一个作文题目,结果只有少数学生的题目符合要求,多数学生的题目不恰当。估计部分学生没有读明白材料,更不知道材料的寓意是什么。说到底,还是思维能力不行。

这让我惊醒,从9月1日开学,到现在,我进行了多次作文训练,可结果竟是这样。其原因是我侧重文笔训练,侧重写作雕虫小技的训练,而忽略了思维训练。浇树要浇根。根深方能叶茂。

思维训练理论 篇9

一、数学思维能力概述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 (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 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 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每个人的能力不同, 那么思维能力更是不一样。数学思维能力比较抽象, 培养这种思维能力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我们知道, 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数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是人们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从事各种数学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的综合。其中, 数学思维是数学能力的核心。

数学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括性, 这是由于数学的特性决定的, 因此数学思维是一种抽象的思维, 除此之外, 还需要一定的判断、推理和选择能力。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 在问题情境中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 精心创设数学学习的问题情境, 实施有效教学是数学课的本源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所创设的一个好的情境,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 知道用哪一类知识解决哪一类的问题, 有益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 教师在创建情境的时候, 要选取那些学生感兴趣的事物, 将数学知识孕育其中, 这样学生在了解和认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 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进行了思考。这样的过程不是教师强迫的过程, 而是学生自觉的、主动的过程, 效益很高。

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 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 应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 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 应该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 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不经意中就能被点燃并释放出“热能”, 从而提高课堂思维含量。

(2) 在实际教学中,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 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加工、设计并合理运用, 设计适度、高效的问题串, 不仅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而且能够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课堂效率, 发展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新课引入中,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串”,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 完成对三角形中位线相关知识的构建。如在△ABC中, 剪一刀, 将其剪成一张三角形纸片和一张梯形纸片。 (1) 剪痕DE应满足怎样的条件? (2) 如果要求剪后的两个纸片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剪痕DE的位置又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3) 如果我们将上述 (2) 中的线段DE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你能给它下一个定义吗? (4) 请你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与它的第三条边有怎样的关系? (5) 证明你的猜想, 你能想到哪些证明方法?通过上述问题串的设计, 由简到繁, 由表及里, 层层深入挖掘题目的深度, 采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实践和思维活动, 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又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在体验数学, 探索数学中学会了数学思考,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构建思维课堂。

(3) 在变式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要是没有那些能够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 社会的向前发展是不可想象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而数学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 (高度的抽象性, 思维的严谨性, 应用的广泛性) 在创新思维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变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时, 变更概念非本质的特征, 变更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创设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 使概念或本质不变的一种教学方式。

变式其实就是创新, 当然变式不是盲目地变, 应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 遵循学生认知心理发展,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式。实施变式训练应抓住思维训练这条主线, 恰当地变更问题情境或改变思维角度, 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多问、多思、多用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深刻性。

将问题进行变式训练后, 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 从“不变”中探寻规律, 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克服思维定势,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从而真正把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三、加强数学思想方法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更要获得数学思想和观念, 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要通过各种途径, 让学生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 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切实把握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 让具体的知识与思想方法形成一定的体系, 使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训练理论 篇10

1.创设思维情境, 激发思维动机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即所谓“把知识融在问题中, 把问题融于情境中”, 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更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 并尝试自主、主动地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就其内容形式来说, 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 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 有以回顾所学知识为目的的知识性问题, 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例如,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功》的教学中, 教材通过一段文本阅读, 直接给出功的定义。学生会觉得很突然, 无法和前面力学知识联系起来。如果结合八年级物理中“能”的概念, 并创设下面的生活情境, 学生还会觉得枯燥乏味吗?

情境:搬砖比赛:课堂上老师带来砖块, 给两位同学布置不同的任务, 一位同学要把3 块重60N的砖搬到1.2m高的讲台上。另一位同学要将4 块重80N的砖搬到了0.8m高的课桌上。

师问:这两件事你愿意选择哪一件事来做?你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两位同学在完成各自任务的过程中谁损失的能量比较大?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的认为甲同学损失的能量大, 因为他搬的高度较高。有的认为乙同学损失的能量大, 因为他用的力较大。有的认为乙同学损失的能量大, 因为他用的力与高度的比值较大。有的认为甲同学损失的能量大, 因为他用的力与高度的乘积较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深度锤炼, 大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到“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接着让学生回忆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定义方法, 告诉学生物理学中定义物理量有的用“比值”的方法, 也有的用“乘积”的方法, 速度、密度、压强是用“比值法”定义, 功就是一个用“乘积”的方法来定义的物理量。

以上教学环节围绕直观、具体的“搬砖块”活动展开, 贴近生活实际, 学生很感兴趣, 创设了良好的思维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通过这样的互动, 师生间、生生间分享彼此的想法, 交流彼此的经验、观点, 从而达成共识, 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目的。

2.精心设计问题, 添设思维阶梯

问题串是问题导学理念下一种有效的设计方式。问题串中的问题不仅是思维训练的良好载体, 还是思维链条中的路标和思维方向的指引者, 也是教学中实现“小步前进”的重要阶梯。问题的有机串联, 有效克服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琐碎、离散和随意, 不仅能简洁有效地驱动教学进程, 还能让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提炼知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力与运动的关系》一节新课教学中, 围绕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以下六个问题:

问题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会处于哪两种运动状态?

问题2:现实生活中, 物体除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外, 还会处于哪些运动状态?

问题3: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会说 “是受到力的作用”)

问题4: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一定会变吗?

(此处要留足时间, 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并互相交流, 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 使学生自己去领悟、总结, 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迫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 )

问题5: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学生自己完善 “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问题6:你会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决下列问题吗? (判断正误和简单应用型的填空题)

以上问题串, 从学生具备的“牛顿第一定律”知识出发, 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 逐步深入地探讨力和运动的关系, 问题层层递进、梯度合理,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当然, 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出发, 设法暴露出学生原有思维中的错误, 引发思维冲突, 再因势利导, 引领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鼓励一题多思, 培养发散思维

尝试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或把某个封闭性的问题转变为有新意的问题, 让学生获得一题多思、一题多练的机会,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

例如:在学完“力”这一章的内容后, 复习课上不妨出示一瓶矿泉水, 问:你能利用这瓶矿泉水设计一个与“力”的知识相关的小实验吗?说出你的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想到多种答案, 如:用手挤压瓶身, 发现瓶子变瘪, 得出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将瓶子放在桌面上, 用手推, 需要用力, 原因:瓶子受到摩擦力;将瓶子举到空中, 松手后瓶子竖直下落, 原理:瓶子受到重力, 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等等。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萌发, 都将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4 诱导多题归一, 建立思维模型

很多物理习题虽然题型各异, 风格不同, 但实质一致。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对这些“型异质同”的问题归类分析, 抓住共同的本质特征, 建立某种“物理模型”, 就能“弄懂一题, 旁通一类”, 从而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学生常做常错的几个与摩擦力有关问题:①某同学用力推讲台 (或推桌子、木箱等) , 但没推动, 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吗?②磁性黑板擦能粘在竖直的黑板表面而不掉落, 是因为受到黑板的吸引力吗?③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表面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速度越大, 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越小吗?速度大时所需推力也较大吗?等等。

此类问题属于同一类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一个与“摩擦力”相关的物理思维模型。该模型往往涉及到两个物理知识:“二力平衡”知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知识。上例中的问①和②用二力平衡知识解决, 问③则两个知识要融合起来运用。这类题目题型、研究对象、内容可以千变万化, 但只要抓住问题的本质, 就能应付自如。建立物理模型, 可以使问题的解决有章可循, 同时也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5 利用思维导图, 展现思维过程

思维导图应用到物理教学中, 有利于学生及时记录学习笔记, 使思维过程可视化。采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用简单的短语记下重点, 顺应大脑的思维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 在记的同时再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这样, 学生不仅能轻松跟上老师的节奏, 而且解放的大脑还可以顺着老师的思路展开联想。课后, 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颜色, 加上图画, 加深记忆。当过一段时间后再看到这张图时, 与此相关的内容就会立刻浮现在眼前。

“思维导图”还可以很方便地建立准确的物理知识网络。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画出物理概念、规律的思维导图。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后, 学生可以共同总结、完善思维导图。下图是某学生在学完光学单元后制作的光学部分的思维导图。

经过长期实践, 笔者发现, 尤其在基于思维可视化原理的思维导图引入到物理复习课中以来, 已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自己在完成了一章知识模块的思维导图后, 每个同学都能从中找出自己的点滴回忆, 经历整个知识网络的重新建构过程, 使已掌握的知识更结构化、体系化, 真正实现了复习课中的知识重组, 使复习课呈现出新意;同时, 学生也不再认为复习课是枯燥的, 而认为是有趣的、有效的。总之, 思维导图不仅实现了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将“看不见的转化为看得见”、“抽象的转化为具体的”, 还真正体现出物理学科的简洁美。

有效训练,发展思维 篇11

【关键词】思维能力;敏捷性;发散思维;新向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对学生加强思维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通过多种训练措施发展学生的思维。具体实践方法如下:

一、引导观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观察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视听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增强感性认识的"观思维训练方法。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边观察边动脑思考的习惯上,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寻求每一个细节,不放过任何特殊之处,在对比中找出特点,以便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平常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或从表面不相干的事物中找出其内在的联系。通过对自然景物、人、事的观察等等,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后,曾有一位学生在电视频道中看到有关鹰的介绍,她发现了鹰不畏风雨、搏击长空、以强有力的利爪,牢牢抓住自己的目标并睿智地克敌制胜的这一特点后,她立马想到了自己是一个学生,也应该像鹰那种不畏风雨的品质对待学习生活,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并发挥聪明才智克服学习的障碍,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在习作中写到:生活告诉我,顽强、睿智、有力、上进才能达成目标,成为生活的强者;我也要告诉生活,我要成为鹰一般的强者。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一个人的思维具有敏捷性,那么他在思考问题的速度也就会很快,且合情合理。如果,思考问题只是快,不合理,那就没有意义。反之,思考问题合情合理,但缓慢,这也不能说是思维敏捷。因此,要二者并存,方可称之为思维敏捷。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利用了创设情境,运用语言描写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然后,我再请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这样,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也是敏捷的。

如,在教学《七根火柴》的这一文中,当我讲到无名战士把卢进勇招呼到近前,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一根拨弄着火些,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时,因为这位战士已经奄奄一息了,要抓紧自己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向战友倾诉自己的心愿。可是,他已经没有力气语言了,他有多少话要对战友说啊。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们无名战士,此时此刻,你要对战友说些什么呢?请你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教师的这番话,已经把学生领入了这个特定的情境之中。他们积极而迅速地思考着并且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发言。学生们是这样回答的:

生1:这七根火柴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整个部队的安危,千万不要小看它啊!

生2:这七根火柴保存下来非常不容易,它是我用生命换来的,千万不能损坏呀!

生3:在前进的路上,不管多艰难,多么困难,你可一定要完成任务啊!

学生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对这样一个并非浅易的问题获得如此的认识呢?这是因为他们迅速地开支了脑筋。学生为什么能够迅速地开动脑筋呢?这是因为教师给学生设置的情境,既促使学生迅速地思考,又例于学生思考。这样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纵横拓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从给予的信息中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形成众多合乎各种答案的思维活动。《教师指导用书》的答案为唯一结论,引导学生进行单向思维,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学生的思维总是显得单纯、肤浅。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是不利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思维流畅性、灵活性、新颖性。

如,初三复习阶段,就要求把每一个知识要点放在一个系统中来掌握,并注重从多个角度来考查学生、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文言实词“故”一词义项的归类,我就是可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来进行整理。

1.《狼》:“两狼之并驱如故。”故:过去的,原来。《〈论语〉六则》:“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引申为“过去已学过的知识”。

2.《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宋定伯捉鬼》:“新死,不习渡水故耳。”《故事二则-乐羊子妻》:“一年来归,跪问其故。”故:缘故。

3.《扁鹊见蔡桓公》:“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地。

4.《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故:故意。

5.《黄生借书说》:“故有所览辄省记。”故:所以。

四、新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对一切事物或求知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对于学生来说,不能要求他们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不能要求他们所进行的创造性思维,在生产或生活方面必须具有实际意义;只要他们所进行的思考,对他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就可以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用前所未有的新方向、新角度、新途径思考问题,弃旧图新,超越书籍,寻求首创性的认识,这便是新向思维训练。其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训练重在求“新”,要设法使学生列辟思维的新角度、新途径、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

如,在教学《松树的风格》的一文中,我先指导学生读懂了全文,再告诉学生:本文之所以以脍炙人口,除了别的因素之外,还在于作者刻意求新。作者在赞颂松是品质时,完全抛开了前人的观点,而是站在另一个角度,与共产主义的风格结合起来,借物喻人。正是这种新向思维,使本文大放异彩。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学习本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习作者这种刻意求新,勇于首创的精神和做法。最后,就是拓展延伸,写一篇“颂松”内容独特、新颖,与前人及本文的作者独具一格的作文。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落俗套,敢于求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和文化素质。

训练思维优化学习 篇12

一.大脑是座富矿, 不能浅浅的挖几锹

人类的大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之一。据说,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 对于外在世界的研究要比对于自身的研究要深入得多, 而对于自身身体的研究要比对人精神和头脑的研究要广泛得多。可以说, 人类的大脑像是一块神秘而陌生的大陆, 还有很多奥秘需要解释, 而大脑的潜能还普遍是个盲区。

哲学家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虽然科技发展, 电脑可以取代很多人的事情, 但是, 不得不承认, 人脑的潜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如果能够深入挖掘, 能够极大地提升思维的质量和生命的力量。

对于大脑这座富矿, 我们要找到挖掘宝藏的方法。吴亚滨老师编译的图书《平行思维》、《六顶思考帽》、《教你的孩子如何思考》、《思考, 在太晚之前》, 我之前看到的《把右脑还给孩子》、《这才是思维》、《思考, 快与慢》、《思考的艺术》《思维与智慧》等书籍无疑能够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也唯有了解大脑、训练思维、掌握思维方法, 才能够拓展思维、增强智慧, 同时享受到思维的乐趣。

二.语文也注重思维, 学习因方法而高效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过程和方法中提到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探究性学习。而有效教学模型显示, 动力、认知和知识会影响到学习的理想目标能否实现。例如语文论述题, 要求言之成理、全面, 可是不少学生不知道何为全面, 怎么做到全面。语文要求背诵诗文, 有学生因为缺少背诵的方法而效率低下。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非常有必要掌握认知规律、熟练认知工具, 并且训练提高学生的聚焦技能、信息收集技能、记忆技能、组织技能、分析技能、生成技能、整合技能、评价技能等等。运用认知工具训练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学生才有更加强劲的学习动力、更坚韧的意志力和更优质的认知力。

思维导图有明显的色彩丰富、清晰直观、强调关联、有助记忆的特点。比如指导学生写作作文《这句话很温暖》, 可以让学生试着绘画一张思维导图, 分析审题重点:“这”为单数, 只能是一句话而不应该是多句;“温暖”让人想到春末夏初, 想到“温馨”、“舒适”、“认同”、“亲近”等近义词, 想到一种汇聚心灵的力量;构思文章的时候, 要思考什么情况下、什么人、说了一句什么话, 为什么让你感动, 之后你的思想和行动有什么变化?这样一张思维导图, 有助于学生迅速打开思路, 抓住点题扣题重点, 确定写作内容, 写作也就成了一件“力所能及”、轻松快乐的事情。

还可以教会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复习课文, 或展现课文故事情节、或图解课文重点难点、或归纳文章主旨内涵, 清晰明了、灵活生动, 也必然妙趣横生、快乐高效

三.世界日新月异, 提升思考力至关重要

当今世界, 社会瞬息万变, 信息更迭迅猛, 知识老化的速度和世界变化的速度一样越来越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福家教授就提出, 今天的大学生从大学毕业刚走出校门的那一天起, 他四年来所学的知识已经有50%老化掉了。互联网时代, 任何知识的价值都无法与自己的思考力相媲美!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主动应对挑战, 提升思考力, 至关重要。

思考失之毫厘, 行动谬以千里。因此, 拓展思维深度、延伸思维广度、提升思想高度、增强思维速度、改善思维方式和调整心态, 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非常重要, 更是人生的必修课。

美国教授鲁特·伯恩斯坦说, 伟大的思想家使用过观察、想象、抽象、模式认知、模式形成、类比、躯体思维、感情投入、层次思维、模型化、游戏中的创造力、转化、综合等13种“思维工具”, 使用这些工具可以使人成为天才。

教育就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激发他们的活力, 使人聪慧、增值长才。让人们能够终身学习、善于学习、具有学习能力。

上一篇:关于苔丝的下一篇:情感声乐教学